生活化思想政治论文

2022-05-07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生活化思想政治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国家教育信息技术长远发展规划强调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中学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中的信息技术运用,站稳本位立脚点,生活化是触碰点,信息技术是桥渡,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信息化,提高了课程学习的兴趣度和教学有效性。

生活化思想政治论文 篇1:

构建生活化思想政治课堂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他认为,教育起源于生活,因而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实际。新课改后的思想政治教材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强调课程实施的开放性和实践性。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应充分体现生活化,关注新课导入、情境创设、问题设计、活动组织和总结收尾等教学环节,构建有情趣、有活力的生活化课堂,使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一、 创设生活化的新课导入

思想政治课的生活化,首先是新课导入生活化。它的目的是运用生动的素材和合适的形式引发学生思维和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带着问题探究的欲望进入新课程的学习。我们教师怎样才能奏好一堂新课的序曲呢?首先,我们要注意搜集学生身边发生的或熟悉的最新时事,甚至是生活琐事,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获取并积累具有时代气息的丰富而生动的素材。在此基础上,选择导入恰当的内容、形式,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例如,在讲授“公司的经营”这一内容时,有教师以双汇“瘦肉精”事件视频报道进行导入,吸引了学生,然后,在学生余兴正浓、若有所思时,抛出三个问题:“瘦肉精”事件会给双汇集团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如果你要购买火腿肠,会不会买双汇火腿肠?双汇集团该何去何从?这立即引起了学生的沉思。这样,利用学生在报纸、电视上获知的熟悉事件切入主题、引人入胜,使这堂新课有了良好的开端。当然,我们在采用学生熟知的素材进行导课时,需要注意的是:引入的材料必须要和当天的教学内容相吻合,否则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二、 设计生活化的教学问题

思想政治课的效果与教师的课堂发问高度相关。教师在课堂上不能“一问到底,不论品质”,更不能采用“一问一答,照本宣科”的方式。这里除了问题的方式、深度和密度外,更要注意问题内容的针对性,也就是说在知识整合的基础上使教材内容向社会生活拓展。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活化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教材知识的要求,以体现思想政治课的开放性和实践性。

我县一所规模较大的普通高中,近3000名学生均来自全县各镇乡街道。教师在讲授“文化生活”时,利用了本县地理位置一半靠山、一半面海且各地差异较大的特点向学生提出:“同学们,我们来自全县城乡各地,请说说你们所在地的风俗习惯。”在各种回答中,教师再引导学生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经过讨论,他们一致认为自然条件的区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等為主要成因。最后,教师概括地小结:“我们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单我们县里就有如此多的不同风俗,更何况我们幅员辽阔的祖国,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又是参差不齐,再加上历史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就必然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正所谓‘一方水土,一方文化’。”这样以学生生活经历和熟悉的素材为背景,由浅入深、由点带面地设计教学问题,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有效,深受学生欢迎。

当然,课堂上并不是教师问得越多,教学效果就越好。只有那些切中要害、画龙点睛、指点引路式的问题,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否则就毫无意义可言。如有一位教师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要求学生分别回答储蓄、股票、债券、保险四种投资方式的优劣,结果学生依次读了教材并一一作答,表面上看起来有师生互动了,但实际上问题多且浅显,并没能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其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三、 组织生活化的教学活动

有一个众所周知的道理:听了的要忘记,看了的会知道,只有做了才会懂!这就要求我们思想政治课的教师在教学中应想方设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具体表现在充分考虑学生接受知识的趋向,采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使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亲身体验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情境表演、辩论赛、做游戏、讲故事和模拟法庭等多种形式的生活化活动,让学生的课堂活动真正成为教与学的中介,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知识,学会运用知识,以增强知识的针对性和教学的实效性。

有教师在进行“民主决策:作出最佳的选择”教学时,设计了关于居民用电价格调整方案的模拟听证会,并将全班同学分成六个小组,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每个小组准备好详细资料,按听证会的要求与程序,每个角色陈述自己的观点与理由。经过激烈的讨论,主持人最后总结:“在听证发言中,大家对近年来我县城镇供电关注民生、优化服务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对调整电价以实现我县电力事业可持续发展表示理解。同时,大家对适度调价、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强化内部管理、降低运行成本、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我县居民生活用电销售价格调整方案是切实可行的。”

这样的情境模拟表演有助于将复杂的教学内容简单化,将深奥的教学内容通俗化,将枯燥的教学内容生动化,让学生切实感受参与民主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体现了“人本化”的教学特点。

四、 进行生活化的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是每一节课必要的环节,它的过程是将一节课的新知识归纳总结,使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堂小结也应该生活化,一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一些新知识,但这并不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知识学习的过程是实现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理论指导实践,进而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因此,在课堂小结收尾时,师生对所学知识的总结仍然要走理论联系实际之路。生活化的收尾,可以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巩固,能力得到培养,情感得到升华。例如,在用去年蒙牛奶中致癌物质黄曲霉素事件讲授“公司的经营”后,我们可以请学生为我国的乳品企业再发展出谋划策,要求学生从公司自身的诸方面思考,如注重质量、加强管理、调整经营策略、树立良好信誉等,并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出本课的知识要点并呈现板书。

总之,教学过程生活化要求教师善于运用生活中丰富的教学资源,构建生活化的政治课堂,拓展课堂教学的时空,引导学生自己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研究生活,尽可能促使学生将学到的其他学科知识及生活经验,自然地加以运用与整合,使学生在丰富多样的学习和生活中,与经验相融和社会链接,真正感受到学习和生活的意义与价值。这就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的所在。

作者:娄亚文

生活化思想政治论文 篇2:

浅议信息技术在生活化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摘 要:国家教育信息技术长远发展规划强调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中学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中的信息技术运用,站稳本位立脚点,生活化是触碰点,信息技术是桥渡,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信息化,提高了课程学习的兴趣度和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中学政治课教学;信息技术融合;教学生活化;桥渡

中学思想政治课上升到部颁统编统用的高度,越来越被广泛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扎实推进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品德课教学工作的意见》将其提高到立德树人的政治高度。因此,中学教师应该以有效的策略增强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内驱力、快乐度、实效性,加强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提高教学有效性是贯彻国家课程意志的必然选择。信息技术呈现教学内容更便捷,让师生沟通更有效,展示学习生成更新颖和可视。因此,教师要积极学习信息技术并努力寻求与思想政治课教育有效整合的策略。

一、对生活化思想政治课教学和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理性认识

1.生活化政治课教学

中学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的课程性质是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思想、人文不能游离于生活之外,实践和综合不是没有思想和人文的引领。将思想、人文寓于可感可触的生活中,一提升学习和生活的品质,二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品位,三有效贯彻国家课程政策,四为学生未来奠基。

2.信息技术辅助作用

辅助,是指信息技术将思想政治课与生活距离拉近,教学内容、生活资源、个性生成等资源在反复、便捷、多样、交叉呈现中,学生学习兴趣更浓厚,甚至产生内驱力,借此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

二、信息技术生在生活化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辅助作用的认识

信息技术生对生活化思想政治课教学辅助作用主要体现在资源开发或呈现上。在班班通、校校通、人人通以及丰富多彩的资源平台建设支撑下,思想政治课教学资源的类型及获取渠道和呈现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思想政治课教学资源类型是多样的,可以分为统领性政策时事、丰富性社会生活、个性化学生生成等资源,不同资源间互相呼应。按教师运用和呈现来分,可分为既有借用性资源和教师自制原生态资源。比如互联网、专业资源平台上的资源是既有资源,教师根据校本现状将采集、处理、加工成微课、PPT的资源等是自制资源。一名优秀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通过借用资源与自制资源互相配合,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三、思想政治课教学资源运用辅助作用实践

信息技术在生活化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辅助作用主要体现在资源搜索、借用、编创、呈现上。资源是桥基,处理恰当,辅助更牢固,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升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更有效。

1.立足班本,多信息采集点呈现可融性资源

班本、校本资源零距离贴近学生生活,印象深刻,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效果不言而喻。其缘由是:一中学生生理、心理特点,他们无拘束、活泼、自我意识强;二是未成年,言行、思想有纯洁的一面需要正能量发挥引领前行,也有不足需要不断矫正获得完美人生。教师通过信息技术设定引导讨论、直播、录像、网评渗透思想政治内容的基本模式是:多媒体呈现教材内容引导认知,再呈现与教材主旨相符合的现实资源,然后开展讨论、生成及实拍,之后回放录像、生成再评价,最后将综合性资源制作成微课等原生态资源通过微信、空间传播,亦可制作成电子杂志和网络课件在课堂上再呈现,若生成资源丰富精彩,还可以办成纸质小报打印人手一份阅读以延展课堂效应。

例如教学“哭泣的自然”,先让学生感受资源枯竭等的危害,再实拍雾霾等图片呈现,然后开展环保我能行讨论,最后以《生态合肥我做主》办电子报阅读。再比如,教学“关注弱势群体”,借用互联网巢湖知名残疾人生活图、文,引导学生感受身边残疾人艰难困苦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唤发学生同情、尊重、理解、关爱、信任的優良品质,再鼓励学生给残疾人写信或寄自绘本贺卡等,并将作品整理办成word电子报等再呈现,在欣赏和评价中将课堂学习内容融入到了活生生的作品中。当学生发现自己的作品、讨论、视频走进电子报时,何等兴奋和自豪!这是信息技术资源呈现的桥渡作用激发了学习热情。

2.信息技术让生活化思想政治课“学以致用”得到彰显

生活化作业指思想政治课教学后,有目的地安排学生在生活中找事例、现象、对话开展体验。这样自然生成丰富多彩的资源,通过信息技术处理再呈现,便克服了枯燥说教、低效厌学等传统弊端。有限的课堂教学和无限的课外发展互补和延伸,思想政治课教学更坚实、生动、人性化了和更高效:掌握了学习内容,增强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以致用”能力。教学“在社区中生活”,为达到理解个人、社区,权利、义务关系的目标,布置学生走进社区开展拍微视频和写微调查活动,将调查结果和微调查视频以小组全员方式呈现,增强了集体感。

信息技术是生活和思想政治课之间的纽带,教师应激励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和感受思想政治课学习的价值。在国家教育信息化深度融合的政策下,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信息技术模式,站稳了本位学科立脚点,生活化触碰了学生的心灵火花,它将引领导学生努力追寻美好的梦想。

[参考文献]

[1]朱坤.我国中学思想政治教师素质优化研究[J].北京:中国矿业大学,2014(12).

[2]黄伟民.中学思想政治课网络教学初探[J].课程·教材·教法,2002(08).

作者:王胜花

生活化思想政治论文 篇3:

构建生活化思想政治课堂的具体途径

摘要: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回归生活已成为新课改的必然要求。从教师角色转化、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语言、社会生活大课堂五个方面,探讨了构建生活化思想政治课堂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思想政治 课堂教学 生活化

课堂教学生活化,即要把课堂教学的过程当成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也是学生生活的园地。课堂教学既是师生的教学活动过程,也是师生充满灵感、充满激情并充满理想的生活过程。生活世界是学生道德生成的基础,思想政治课回归生活是提高思想政治课实效性的必然要求,是发挥学生自主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迫切需要。构建生活化的政治课堂,有助于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实现师生的良好沟通,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政治课堂真正的回归生活。那么,如何构建生活化的思想政治课堂?

一、教师角色的转化是课堂生活化的基础

课堂教学缺乏双向沟通,教学过程中少有互动,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它严重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影响了学生创造性的发挥,不利于学生认知水平以及道德水平的提高。课堂教学是师生生活世界的共通部分,因此要把课堂看成是师生之间的交往过程,而不仅是知识授受的认知行为。师生之间的交往关系应是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为此,在政治课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转变自己以往的角色定位,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摆正位置,站在和学生平等的地位,多注意与学生情感上的交流,以平易近人的风格来引导人、用生活化的例子来教育、感染学生。其次,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真正的发扬民主,允许有不同的“声音”出现,应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并且积极的参与到师生之间的辩论中。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教材理论联系社会现实,切忌空谈理论知识,锻炼学生客观分析问题的能力,并逐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转向生活化

教学内容主要指教材内容,但教材并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教师要以教材知识为切入点,回归生活世界,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以外的信息资源,教师要把教学内容融入学生自己的生活内容,使教学内容具有丰富的情境性和生活性,这样才能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首先,政治教师要关注社会“热点”新闻。无论是经济、政治、文化都与社会时政紧密相连。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围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国际政治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设计教学,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教材知识分析热点问题,这样既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其次,教学案例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经济现象、政治关系、哲学道理。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隐性和显性的生活资源,创造性地运用教材,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案例来讲解知识。如在讲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来给学校的教师和行政人员制定一个收入分配方案,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在收入分配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树立效率意识,培养公平精神。

三、教学方式转向生活化

新课程观指出,课程不应仅仅理解为教材,而应当看做是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使学生参与活动,增加体验,获得发展。因此,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应更新教学方式,更多地采取与学生互动的方式,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关注学生的自主活动以及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即由传统的师生授受教学向体验教学和探究教学转变。

1.体验教学

政治课往往给学生枯燥难懂的印象,“学而不信,知而不行”,而通过体验教学,使学生亲身感受生活并获得相应的认知情感。比如在讲解价值规律的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去市场上调查一天中蔬菜价格的变化,学生经过调查发现,不同时间(主要是一天的早晚)市场上蔬菜的价格有很大不同,然后结合蔬菜价格的变动讲解价值规律的内容,学生就会对价值规律有一个既感性又深刻的理解。

2.探究教学

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总习惯于把一些材料直接搬到课堂中讲述给学生,通过课堂提问让学生思考,然后教师总结出教材知识。这样把学习中探究这一关键的环节省略了,忽视了学生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这种被动地接受知识的方式并不利于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探究式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探寻答案,总结规律。比如在讲解公司的经营时,可以让学生结成小组,每组收集一个公司成功经营的案例,小组成员进行合作探究,总结出公司成功经营的因素。这样学生经过自己探究总结出来的知识一定会更加深刻。

四、教学语言更加生活化

教学语言是课堂教学中最基本的要素,学生觉得思想政治课枯燥乏味、远离生活的原因之一就有:教师的教学语言太过于书面化,理论化,学生难以理解,觉得不贴近生活,容易产生距离感。教学中运用恰当的语言使知识生动起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思想政治课中的一些理论术语过于生涩难懂,教师应转化为学生熟悉的语言讲述出来,从而减少学生的抵触心理,让学生从心底愿意听政治课,喜欢听政治课。

1.教学语言应平易近人

教师和学生作为课堂交流的双方,是民主平等的。教师在传达信息时也要使用民主化的语言,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而不能是居高临下的指令性的语言。

2.教学语言应与时俱进

当今社会新事物层出不穷,人类语言也在不断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运用这些丰富的、全新的语言作为媒介,拉近思想政治课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认识到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就是来源于生活当中的,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3.教学语言应幽默生动

语言幽默的教师往往更受学生喜欢,政治教师也应该学会从生活中寻找幽默点,生动的讲述知识,使学生感兴趣,喜欢听。

五、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传统的高中政治课教学,一般局限于书本和教室,教学空间单一、封闭,教学时间固定,不利于学生的思维拓展与能力提高。政治课堂生活化就要让学生从班级、学校中学习,走到社区、社会中去学习,从单纯的课堂学习走向社会化和生活化的学习,从政治课的小课堂走向社会生活的大课堂。教师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锻炼学生合作学习和合探究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亲身体验政治课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把政治课置于社会生活中,为学生打开了一扇了解社会的窗户,极大地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思想政治。

参考文献:

[1]郭元祥.生活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丁斌,姜根华,鲍晓芬.回归生活世界的高中思想政治课[N].教育信息报,2005-9-29(8).

[3]叶大舜.浅议生活化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7):142.

作者:牛娜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媒体教学方式论文下一篇:传播学研究范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