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财力培育宏观政策论文

2022-04-18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县级财力培育宏观政策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临颖县农业化龙头企业在发展中融资困难,有政策、银行信贷取向、企业自身三方面的原因。

县级财力培育宏观政策论文 篇1:

从“留得青山”到“青山常在”:李克强向人民代表报告政府工作

3月5日上午,李克强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向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各级政府都要节用为民、坚持过紧日子,确保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减,助力市场主体青山常在、生机盎然。”

而一年前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及“青山”时的表述则是:“要坚决把减税降费政策落到企业,留得青山,赢得未来。”

有媒体评论说,从一年前的“留得青山”,到今天的“青山常在”;从一年前首季度GDP增速陡降至负6.8%,到去年全年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中国经济翻过了改革开放以来最艰难的一页。

广大人民群众勤劳付出、共克时艰,诠释了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

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回顾2020年时,用了“极不平凡”这四个字。

总理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世界经济深度衰退等多重严重冲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顽强拼搏,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交出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

“两会的如期召开,昭示着中国已从疫情泥潭中成功抽身,社会经济渐归常态。”此前英国路透社发表评论说。美国彭博社报道称,在世界多国仍深陷新冠疫情之际,中国能够举办两会,本身“就是一场胜利”。

李克强在报告中特别称赞:“上亿市场主体在应对冲击中展现出坚强韧性,广大人民群众勤劳付出、共克时艰,诠释了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彰显了人民是真正的英雄,这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力量源泉。”

宏观调控积累了新的经验,以合理代价取得较大成效

在报告中回顾2020年工作时,李克强说,面对历史罕见的冲击,我们在“六稳”工作基础上,明确提出“六保”任务,特别是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以保促稳、稳中求进。

无论是“六稳”还是“六保”,“就业”始终位居首位。李克强强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保市场主体也是为稳就业保民生。数据显示,去年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年末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降到5.2%。

稳住了就业,就稳住了经济基本盘。

围绕宏观政策如何精准服务微观市场主体,李克强说,我们立足国情实际,既及时果断又保持定力,坚持不搞“大水漫灌”,科学把握规模性政策的平衡点。注重用改革和创新办法,助企纾困和激发活力并举,帮助受冲击最直接且量大面广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渡难关。

这一系列规模性纾困政策包括:实施阶段性大规模减税降费,与制度性安排相结合,全年为市场主体减负超过2.6万亿元,其中减免社保费1.7万亿元。创新宏观政策实施方式,对新增2万亿元中央财政资金建立直达机制,省级财政加大资金下沉力度,共同为市县基层落实惠企利民政策及时补充财力。支持银行定向增加贷款并降低利率水平,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长50%以上,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元。对大企业复工复产加强“点对点”服务。

“经过艰苦努力,我们率先实现复工复产,经济恢复好于预期,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3%。”李克强说,“宏观调控积累了新的经验,以合理代价取得较大成效。”

市场主体恢复元气、增强活力,需要再帮一把

在报告今年宏观政策取向时,李克强用“不急转弯”向市场释放稳定预期。他表示,宏观政策要继续为市场主体纾困,保持必要支持力度,不急转弯,根据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完善,进一步巩固经济基本盘。

在财政政策方面,李克强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

总理在报告中对个别政策目标调整进行了解释。其中赤字率比去年有所下调是考虑到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和经济逐步恢复,今年拟按3.2%左右安排,不再发行抗疫特别国债。

李克强说,因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财政支出总规模比去年增加,重点仍是加大对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的支持力度。中央本级支出继续安排负增长,进一步大幅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长7.8%、增幅明显高于去年,其中均衡性转移支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等增幅均超过10%。

总理表示,建立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并扩大范围,将2.8万亿元中央财政资金纳入直达机制、规模明显大于去年,为市县基层惠企利民提供更加及时有力的财力支持。

在优化和落实减税政策方面,李克强特别强调:“市场主体恢复元气、增强活力,需要再帮一把。”

为此,今年将延长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优惠等部分阶段性政策执行期限,实施新的结构性减税举措,对冲部分政策调整带来的影响。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从月销售额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到100万元的部分,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再减半征收所得税。

在货币政策方面,李克强说,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进一步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今年务必做到小微企业融资更便利、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不得扰民渔利,让市场主体安心经营、轻装前行

在落实助企纾困政策的同时,李克强强调,要加大力度推动相关改革,培育更加活跃更有创造力的市场主体。

这其中包括: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大力推进涉企审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企业和群众经常办理的事项,今年要基本实现“跨省通办”;允许所有制造业企业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进一步清理用电不合理加价,继续推动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中小企业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再降10%;全面推广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坚决整治妨碍货车通行的道路限高限宽设施和检查卡点……

与此同时,李克强强调,要严控非税收入不合理增长,严厉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不得扰民渔利,让市场主体安心经营、轻装前行。

在报告最后部分,李克强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全面实现现代化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仍要付出艰苦努力。必须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着力办好自己的事。

他强调,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谋发展、惠民生。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忌在工作中搞“一刀切”,切实为基层松绑减负。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事不畏难、责不避险,有效防范化解各种风险隐患。

“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推进改革开放,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总理说,“要担当作为,實干苦干,不断创造人民期待的发展业绩。”

(来源: 中国政府网)

县级财力培育宏观政策论文 篇2:

融资难:制约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瓶颈”

摘要:临颖县农业化龙头企业在发展中融资困难,有政策、银行信贷取向、企业自身三方面的原因。

关键词:龙头企业;融资难;商业银行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实惠”的精神。最近,我们对临颍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南街、北徐、龙云“三强村”经济开展了调查(以下对南街、龙云、北徐简称“三强村”),发现在经济相对落后的传统农业区,“融资难”“贷款难”问题仍是制约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瓶颈”。

一、“三强村”龙头企业经营发展中的融资“瓶颈”

临颖县南街、北徐、龙云“三强村”企业集团,可以说是改革开放过程中,举债发展起来的集体经济,管理模式、经营机制大体类同。企业负债率占70%以上,高负债经营造成了企业包袱沉重;先天性自有资金不足的缺陷,又决定了企业自身的弱质性。2004年下半年,国家实施的宏观调控政策,控制对象虽然指向钢铁、煤炭等过热行业,但也波及受控行业之外的其他企业。而单一依靠银行贷款扩大再生产的临颍“三强村”企业集团,“融资难”问题表现非常突出。据调查,2006年6月末临颍县“三强村”企业贷款比2003年末实际增加12114万元,增长5.6%。实质上,从2004年下半年以来,两年间银行对“三强村”企业基本无增加贷款(见表1)。

调查中“三强村”企业全都反映存在“贷款难”、“融资难”和资金不足现象,南街村集团公司反映流动资金紧张,北徐、龙云两集团公司反映流资和技改资金“双紧”。企业资金紧缺与资金需求形成较大反差,造成开工不足,生产滑坡,效益下降。北徐、龙云两企业仅能维持简单再生产,难以担负起促进农业规模化生产、产业化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任(见表2)。

二、“三强村”企业“融资难”原因分析

可以说,临颍县“三强村”企业出现“融资难”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家宏观政策方面的因素,也有银行信贷取向的原因,更有企业自身的问题。

(一)从政府方面讲

由于受县级财力所限,国家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扶持政策无法得到落实。如:地方财政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贷款贴息,根本无法安排,对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也无法兑现;中央和省级财政安排的农业产业化贷款贴息资金,对于处在县域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很难享受这些优惠政策,可以说高不可攀。按照有关规定,申请项目贷款可以享受贴息政策,但企业反映办理手续非常繁杂,关口多、门槛高,无法争取。

(二)从金融部门讲

一是商业银行贷款条件要求高,信贷取向不利于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近年来,各国有商业银行将信贷投向、金融服务等目标瞄准大型企业和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一些国有商业银行要求贷款对象必须是AAA级、AA级企业,而临颖“三强村”企业不具备较高等级的信用评级条件,因而无法获得银行贷款支持。二是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审批权限上收,基层行特别是县级支行基本没有贷款审批权,每笔贷款都必须逐级上报,经批准后方町发放贷款,这种子续复杂、门槛繁多、层层上报审批的过程,给企业贷款带来一定障碍。三是银行实行贷款责任终身追究制,造成信贷人员的后顾之忧,贷款发放人员直接责任加重,“惧贷”心理增加,挫伤信贷人员放款积极性。四是农村信用社“一社支三农”不堪重负。农信社改革过程中,政府引导,人行支持,经营形势有所好转,实力相应增强,但依然适应不了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巨大的资金需求量。

(三)从企业部门讲

一是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临颍县南街集团、北徐集团、龙云集团属于集体经济管理模式,近年来虽然进行了股份制改造,但所有权、经营权、监督权没有完全分离,董事会、监事会形同虚没,产权不够明晰,财务管理、财务报表不够规范,银行难以准确判断企业经营业绩和财务成果状况,与金融机构扶持对象条件不相吻合。二是短期债务长期化。企业将银行流动资金贷款用于长期投资,既违犯《商业银行法》规定,又为银行积累了极大风险隐患。一旦货币政策收紧,企业立刻感到资金紧张,银行贷款的安全性受到直接冲击。三是信用缺失,丧失银行对企业放款的动力。企业诚信和法律意识不强,信用观念淡薄,特别在出现资金紧张、自身经营遇到严重困难时,以经营效益不佳为由,而丢失信用,拖欠银行贷款本息不还,使银行不良资产增加,金融风险隐患加大,银企之间出现严重信用危机。对这些社会桂冠众多、在地方红极一时的企业,银行却给予很低的社会评级,对其采取信贷制裁措施。

(四)从社会环境方面讲

中介服务机构不健全、不完善,限制了龙头企业贷款通道。在临颖辖区,企业和个人信用评级机构尚未成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刚刚起步,由此导致信息传导不畅,因而阻碍资金流通机制的正常运行。信用担保机制不健全,仅劳动部门成立了“下岗职工小额贷款担保中心”,业务面狭窄,工作不够规范。企业贷款担保机构在辖区属于空白,漯河市成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但企业反映,要求条件高,担保额度小,服务面窄,手续繁杂,限制了企业担保贷款的使用。

三、建议与思考

(一)建议政府部门着力改善社会信用环境,出台并落实有利于企业融资的相关政策

一要优化信用环境。加大社会信用环境的整治和创建力度,打击逃废金融债务和失信行为,取得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吸引外来投资者。二要扩大筹资范围。出台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吸引外商来当地投资办厂,引进高新技术和资金。对有规模、有技术、有盈利、有发展前景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入股票市场直接融资,亦可以发行公司债券、企业债券、股票等形式筹集社会资金。三是改善融资条件。着力构建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服务对象、运作规范的信用担保体系,充实担保资金实力,扩大担保覆盖面,解决企业“担保难”问题。四要完善扶持政策。注重发挥财政手段的杠杆作用,如:设立农业产业化发展基金,农业保险发展基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担保基金,扩大贷款贴息资金等,落实有关扶持政策。

(二)金融部门要强化支持体系,切实转变观念,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快速发展

金融机构要克服“惧贷”心理,积极开展制度创新,提高服务水平,利用承兑、汇票、贴现、担保贷款等方式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获得生产发展资金。农业发展银行可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后的富余资金,运用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长期技改资金需求,尽量实行优惠利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财务负担。国有商业银行要改进现行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按照有效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合理调整授权授信制度,使分支机构在授权的前提下,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自身经营管理水平做出灵活的应变,增强对地方经济的支持力度。在强化信贷风险防范和约束机制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信贷投放的激励机制,实行贷款责、权与利益相一致,调动基层行和信贷人员的放款积极性。

(三)企业部门要深化体制改革,加强经营管理,增强信用意识,扩大发展潜力

“三强村”企业首先要注重改革现行管理体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明晰产权关系,加强内部管理,规范分配制度,搞好财务核算,以符合银行贷款要求。二要通过上市、兼并、租赁、控股等方式进行资本运作,整合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做大做强企业。三要通过招商引资方式或与经济发达地区科技含量高的大型企业搞“强强联合”,借助对方资金、技术、管理特长,发挥自身资源、品牌、市场优势,实现双赢。四要注重规范企业自身行为,增强信用观念,树立诚信守法意识。通过信用形象的树立和自身实力的壮大,取得金融部门的信任和支持。

(四)基层人民银行要加强窗口指导,正确实施、灵活运用货币信贷政策工具

一要根据县域经济结构调整的特点和发展要求,结合国家宏观产业政策,在分析当地经济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所有制结构、规模结构的前提下,制定出具体的支持辖区经济发展的指导性政策和措施,引导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二要适时出台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服务的信贷政策指引,引导商业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优化信贷结构。三要注重再贷款作用的发挥,增加再贷款总量,运用再贷款政策引导银行机构介入农业领域,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四要积极参与地方政府组织的对农业产业化建设方面发展规划、资金需求、融资体系建设等重大活动,对融资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向政府沟通汇报,取得政府的重视与支持。

注:“本文中所涉及的表格、注解、公式等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赵明扬 朱鸿轩

县级财力培育宏观政策论文 篇3:

如何破解“平原农区现象”

摘要:在对豫东平原十余个连片扶贫开发农区县发展状况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平原农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内、外部原因,并从如何确保粮食生产安全、促进地区和城乡协调发展的角度,提出应当从全国发展大局出发统筹解决平原农区问题、强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和人口转移、强化公共服务建设、开发人力资源等思路和措施。

关键词:平原农区;问题;豫东

近年,在河南省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豫东平原上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区,却出现了明显的大面积“经济塌陷”,形成一个由十余个连片的省级和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组成的、酷似“月牙形”的贫困地带,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相当突出。据了解,这种现象不仅在河南省,而且在与此相毗邻的皖、苏、鲁等省的交界地区也具有普遍性,从而在广大黄淮流域形成了一种罕有的“平原农区现象”。如何破解平原农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难题,使之尽快摆脱贫困与落后,对促进我国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豫东平原连片扶贫带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的平原农区连片扶贫带,位于被喻为“平原粮仓”的河南东部,包括开封的兰考县,商丘的民权、睢县、宁陵、虞城、夏邑等县和周口的淮阳、沈丘、郸城、商水、扶沟等11县,共计土地面积1.36万平方公里,占河南全省面积的8.2%;2003年人口为1090.61万人,占河南全省总人口的11.28%;2003年地区GDP总值354.94亿元,占河南全省的5%,这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0.39亿元,占河南全省的10.5%;粮食产量419.87万吨,占河南全省的11.76%;二、三产业增加值229.92亿元,仅占河南全省的3.95%,是典型的人口大县、农业大县和经济小县集中区。

值得深思的是,改革开放后当地的经济也曾有过一个较快的发展期。20世纪80年代,这些县的经济发展还多处于河南省中等水平。曾被费孝通先生誉为“民权模式”而享誉全国的民权县,1990年就被列为国家的对外开放县,曾有享誉国内外的知名产品民权葡萄酒和冰熊冰柜;曾是全国农业战线十面红旗之一的扶沟县,在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集约农业方面取得过很好的成绩,1990年综合经济实力排在全省第21位。但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这些平原农区县的经济发展逐渐落伍,与其他地区的发展差距逐渐拉大,各种经济社会矛盾日益突出。

1.经济增长速度下滑。2000~2003年,1l县平均经济增长速度仅为4.2%,比河南省同期平均水平低近7个百分点,甚至比河南全省的44个扶贫县平均增长速度还低2.5个百分点。

2.综合经济实力位次后移。2003年,11县在河南省109个县综合经济实力排序中,扶沟县由历史最好的第2l位下滑到第76位,沈丘县由第51位下滑到第66位,其他9县目前均排在了80位以后。

3.经济指标落后。2003年,11县人均GDP平均为3254.5元,仅为河南省平均水平的43%,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县平均为100.1元,为河南省平均水平的29%。其他如人均居民储蓄、农民人均纯收入都远低于河南省平均水平。

4.贫困面不断扩大。11县中,国家和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由2000年前的2个增加到2003年的10个,其中国家级扶贫县7个,省级扶贫县3个。

5.投资水平过低。2003年,11县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730.3元,仅为河南省平均水平的30.5%。

6.社会事业停滞不前。11县不仅仅是经济发展水平低,教育、科技、卫生等社会事业也明显落后。2003年,11县每千人拥有卫生机构床位数、教育经费人均支出、初中毕业升学率等指标都远低于河南全省平均水平。

7.社会稳定问题突出。由于当地人口基数大,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扩大,群体性事件呈上升趋势,违法犯罪和恶性案件明显较多,社会秩序受到严重干扰。

二、造成“平原农区现象”的主要内在原因

(一)文化取向滞后,人文环境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目前该地区缺乏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能促进微观经济主体成长的人文环境。豫东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较好,历史上就是一个“大粮仓”,这种先天性的安排,逐渐养成了当地人们勤于耕作、吃苦耐劳的朴实民风,也造就了守旧的文化取向。改革开放以后,虽然该地区农村二、三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但在河南乃至国内产业分工中仍被强制性地扮演着以农为主的角色,加之大宗农产品的市场化进程比较缓慢,市场经济观念的成长缺乏好的外在环境,传统的农耕文明和小农意识始终有较大影响。

(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缓慢,缺少中心城市拉动

11个平原农区县地处黄淮交汇之地,矿资源缺乏,虽然在农村工业发展方面也进行了多种尝试,但迄今为止,仍是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工业化水平依然很低。同时,豫东地区本身城市化水平很低,又远离省级经济中心,很难直接接受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也很难从大城市的产业转移中获取发展机遇,为工业和城市配套服务的各类产业成长不起来。

(三)农业边际收益锐减,要素资源严重流失

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区,该地区的农民在农业生产方面千方百计挖掘土地潜力,但是,随之也出现一系列始料不及的问题。农民收入经过一段时期的上升之后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出现停滞,长期在2000元左右徘徊,2000年以来呈下降趋势。据判断,豫东平原农区这种过密化的生产模式在现有条件下已接近甚至达到和超过了边际限度,增加投入非但不能增加收益,反而适得其反。在这种情形下,当地本已稀缺的资金、人才等要素外流问题也十分突出。

(四)地方财力捉襟见肘,公共服务能力严重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前些年带有强制性或功利性的活动如“普九”教育、农村修路、水利建设等,因需地方财力分担而使得县乡债务负担普遍沉重。目前,11县平均每个县级政府负债已超过亿元,平均每个乡镇政府负债已超千万元。地方财政早已没能力为社会提供应有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地区经济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在低水平上互为因果,相互锁定,相互制约。

三、造成“平原农区现象”的宏观原因及背景

(一)“平原农区现象”是我国经济和制度转型时期的特定产物

豫东平原农区在发展中之所以遇到当前的窘境,在很大程度上是我国传统农区长期积累的各种矛盾交织造成的。现阶段,我国正在经历着社会、经济体制的剧烈转变,“平原农区现象”实质上就是这种大转变时期产业矛盾、体制矛盾、城乡矛盾和地区矛盾的集中反映。由于地区产业分工和历史性的积累等原因,农业集中区一般产业层次低、市场化水平低、

开放程度低、思想观念落后、社会不稳定因素多,在转型时期处于一种后发位置,不仅不能从社会转型中得到相应的利益,反而成为转型成本的主要承担者,在获取发展的比较收益方面长期处于不利地位,要素资源非但不能有效积聚,反而大量外流,与先进地区的差距越拉越大。这种压力和低效最初出现在经济领域,随着矛盾的积累、升级和激化,逐渐扩散到社会领域,并由此引发了新的社会性、全局性冲突乃至政治问题。

(二)宏观政策取向使粮食主产区长期处于两难地位

尽管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起步的,但粮食、棉花等大宗、主要农产品市场化步伐缓慢,价格未真正放开,市场交易一直受到管制,粮产区农民没法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自由安排生产经营,所以往往粮食生产越多,对国家的贡献越大,地方财政负担越重,社会包袱越沉,积累的问题越多。从2004年开始,国家对不利于粮食主产区发展的政策取向进行了大力度调整,有意识地反哺农业。国内外的经验表明,单一的支农、补农政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区的发展问题,长此以往还会给当地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它在促进农产品增长和农民增收的同时,也诱导该类地区的有限资源向农业领域集中,强化了原有的地区分工格局和产业路径依赖,固化了以农为主的意识,使其产业结构乃至社会结构不得不偏离全局性的以二、三产业为主的发展方向,往往想干工业也干不成,大大迟延了平原农区工业化、城镇化的步伐。

(三)“平原农区现象”是发展战略及政策边缘化的结果

从一定程度上讲,“平原农区现象”也是国家宏观政策调控边缘化和实施不平衡发展战略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行了不平衡发展战略,相继实施了东部开放、西部大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并且都给予有力的政策支持,而中部地区一直没有获得过这样的战略性安排和政策支持。从省级经济发展的角度看,为了尽快在全国经济的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无论是河南还是其他省份,都不约而同地采取了先集中力量培育增长极,进而带动全省发展的做法,往往将处于边缘地带的农区排在后面。这种战略倾斜对资源的配置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诱导了社会经济资源向重点地区流动,加剧了中西部特别是广大农区的要素流失。当前,东部的优势地位已经奠定,国家对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政策支持正在实施之中,河南以中原城市群为龙头的格局业已形成,客观上在全国形成了“经营性资金往东部走、政策性资金往西部和东北地区走”,在河南省内形成了资金人才向以郑州为中心的核心经济区流动的局面,而中部平原农区在这种情形下或许要被长期边缘化。

四、破解“平原农区现象”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全国发展大局出发统筹解决平原农区问题

综上分析,“平原农区现象”是由历史和现实的、内部和外部的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所以,破解“平原农区现象”,必须从贯彻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高度出发,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并通过政府“有形之手”的合理干预特别是中央和省级政府的统筹安排和有效介入,为平原农区的经济振兴提供必要的支持。

(二)选准、选好突破口,强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和人口转移

发展平原农区经济,根本出路在于加快农村工业化和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步伐。因此,要利用农产品丰富的资源条件,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食品加工业。要大力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一方面积极鼓励转向当地的非农产业;另一方面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已长期外出务工且有能力在城镇生存的人员不再回流,减少当地的农民基数和人与资金要素比例结构的状况,为从根本上解决平原农区问题创造条件。

(三)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提升农业比较效益

从国家和地区产业分工与布局看,豫东平原在较长时期内仍将继续担当以粮食生产为主的角色,所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速现代农业发展,是解决平原农区农业比较效益低、竞争力差的必然选择。一是把壮大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点。二是积极探索实践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多种联结机制,使龙头企业与农户真正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三是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和“自愿、自觉”的原则,大力催生壮大不同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四是创新农民土地承包权流转机制,扩大土地的经营规模,提高农业的经营效益。五是实施农产品“走出去”战略,规划与创建一批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出口生产基地。

(四)形成以中央和省级为主的投入机制,强化公共服务建设

针对平原农区基础设施“欠账”过多、公共服务建设滞后、当地政府无力支撑的实际情况,应当尽快建立国家和省级政府统筹支持为主、地方政府为辅的公共服务投入机制。一是继续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帮助农区县、乡政府切实摆脱债务压力。二是发挥民间投资主体的作用,加大对平原农区信贷支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三是高度重视平原农区的科教文卫事业,改变农村教育薄弱的现状,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四是支持平原农区大力发展交通通讯事业。五是注重对农村生态基础工程建设的政策支持,搞好农村环保工程。六是支持平原农区尽快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养老保险等制度,以此改变阻碍城乡统筹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

(五)加大培训、引导力度,强力开发人力资源

中部崛起的关键是人的崛起,平原农区的发展关键也在于人,因此,必须在广大平原农区全面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一是通过深化劳动、人事和工资制度改革,破除人事管理和人才流动中的体制性障碍,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二是进一步加大农村乡土人才的培养、选拔和管理工作力度,使农民成为创业的主体。三是增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投入和引导,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出步伐。

(六)努力营造宽松环境,提供良好发展氛围

投资环境欠佳是平原农区落后的重要原因,为此,必须着力改善人文环境,为各类资源汇聚平原农区创造条件。要逐步建立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取向和道德伦理体系,为平原农区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应在平原农区率先推进行政制度改革,精简政府机构,强化服务效能。要继续深化各项配套改革,支持当地在中小国企改革、粮食体制改革、土地流转、农村信用社改革等方面先行一步。要积极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秩序和良好的法治环境,保护合法经营,稳定社会大局。要进一步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责任编辑 姚佐军

(E-mail:yuid@sina.com)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李政新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论文下一篇:高职会计教学改革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