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节目文化思考论文

2022-04-23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电视节目文化思考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关于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创新,文章从三个层面来思考。首先是指导思想,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扩展多重视角;其次是业务实践,在新的媒介环境下,要以文化引领为前提,发挥好节目内容的“娱乐功能”、新媒体受众的“定位功能”和网络社交媒体的“互动功能”;最后是战略愿景,要以实现文化自信为归宿,大力提升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的文化感召力、影响力和软实力。

电视节目文化思考论文 篇1:

戏曲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最近几年来,我国戏曲类电视节目一直都在积极进行改革和创新,如《喝彩中华》《戏码头》等都是近年来涌现出的特色戏曲文化节目。它们在题材选择、呈现方式、构成及价值诉求等诸多方面都体现出明显的创新特色,这些创新特色是值得深入研究并进行参考借鉴的。本文以《戏码头》為例来分析戏曲文化类电视节目,对其节目特色、传播优势以及未来的发展三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戏码头》;节目特色;创新特色;发展

戏曲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剧种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载歌载舞,有说有唱,有文有武,集“唱、念、做、打”于一体。据统计,我国至今保留的戏曲剧目有五六万个之多,剧种有三百多个,且形成了备受推崇、各具特色的戏剧流派c中国的戏曲与希腊的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中国戏曲凭借其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的艺术特征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中国戏曲艺术在千百年的发展进程中,一直是与民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然而,随着电子媒介的兴起,大众传播、消费文化等现代文化的全面覆盖,改变了人们欣赏戏曲的方式,越来越少的人走进戏院听戏,戏曲的传播由大众走向小众。戏曲也开始了借助媒介的力量进行传播的转型之路。这其中,戏曲与电视的结合,便诞生了电视戏曲。

电视戏曲又称戏曲电视,是我国传统戏曲表演与电视即时演播技术相结合的全新艺术形态,是运用电视的技术手段,突破戏曲舞台的时空局限,适当采用实景及电视视听语言来表现戏曲艺术、反映戏曲文化现象的一种电视文艺形式。我国戏曲电视节目按照创作理念大致可划分为五个类别:戏曲新闻类、戏曲欣赏类、戏曲教育类、戏曲服务类、戏曲综艺类。从1958年,中国电视事业起步之时,戏曲便走入荧屏,从最初的实况转播到如今种类繁多,凸显电视创作优势的戏曲节目,在中国电视戏曲发展的60多年的历程中,有的节目因收视率低,运营不利而停播,但也有的戏曲节目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历久弥新。分析和研究成功的电视戏曲节目,从中总结经验,也更有利于电视戏曲节目创作者在当下或将来少走弯路,把握电视戏曲节目创作规律,从而创作出更好的电视戏曲节目。纵观近年来新推出的电视戏曲栏目,其中湖北卫视于2018年推出的戏曲文化栏目《戏码头》立足于弘扬各种戏曲经典,不断创新节目形式于众多电视戏曲节目中脱颖而出,并被国家广电总局评为2018年度和2019年度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所以,本文选取《戏码头》作为分析案例,对节目特色、传播优势以及未来的发展三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以期在未来的戏曲文化类电视节目创作中能有所启迪、借鉴。

《戏码头》节目特色

名家名曲大荟萃,节目美轮美奂《戏码头》自播出以来,观众在每一期节目当中都能见到现今戏曲界的领军人物、戏曲名家。而且,每一期节目中的三个唱段必定都是传统的戏曲经典曲目。不仅如此,《戏码头》节目也是一次文化的盛宴。每期节目会邀请戏曲艺术传承大家、戏曲研究学者、著名作家、评论家等文化界、艺术界的一些重量级人物来担当,例如著名京剧花脸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先生、越剧表演艺术家何赛飞、湘剧表演艺术家左大玢、作家刘醒龙、戏曲评论家翁思在等等戏曲和文学艺术界的权威都作为嘉宾登上过《戏码头》的舞台。此外,《戏码头》的主持人白燕升也是主持中的佼佼者,尤其擅长策划以及主持各种戏曲节目,其经验非常丰富。显然,《戏码头》完全是名曲名家大荟萃,这大大提升了该节目的知名度,也成就了该节目的含金量。不得不说,正是这些名家名曲成就了《戏码头》高美的格调,各种节目美轮美奂,点评精彩独到,剧种和曲目处处透着高端之味。

策划视角另辟溪径,编排别具一格

《戏码头》的策划视角是很特别的,编排也别具一格。该栏目立足于各大戏曲剧种的经典唱段,在环节设置方面采用复合式结构,故事编排方面采用多层次方式,使中华戏曲的魅力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示,也使普通百姓能够领略戏曲文化之美。《戏码头》在表现形式方面极具创意,采用“演播厅+真人秀”的结合模式,即故事演绎、戏曲表演和真人秀三者完美地结合起来。节目环节的设计也很特别,节目融入了表演嘉宾真人秀、戏曲片段故事讲述、戏曲专家点评导赏、明星寄语推介等等。《戏码头》巧妙地将诸多时代审美元素融入其中,其表现形式让人耳目一新。而且,最难得的是,它竟然能够满足各层次观众的不同审美需求。每一期节目都为观众带来了一次大型戏曲文化知识的公开课。

舞台唯美,情境互动度高

《戏码头》的舞美设计灵感来源于楚国宫殿,舞台背景大屏运用了戏曲的盔头造型,这种融入湖北元素与戏曲元素的设计,使得节目非常有戏曲的氛围和代入感,也显示出节目组为打造湖北戏曲“大码头”的用心。可以说情境互动度极高是《戏码头》的一大特色。戏曲名家在台上精彩地表演,观众也在台下跟着忘情地唱和,气氛非常浓厚。戏曲演员在台上忘情地表演,台下的观众犹如走进戏院,时而跟着节拍很自然地晃着脑袋,有时候还会跟着演员的演唱情不自禁地打起节奏来,台上台下浑然一体。听戏“叫好”是中国戏曲的一种独特景象,是中国戏曲文化的一部分。何时叫“好”,如何叫“好”,都是有一定讲究的。听戏的人会“叫好”是观众懂戏的表现,也是对演员的认可。在这种氛围下,演员唱得起劲,观众也看得过瘾,戏里戏外都是好戏连台。由此可见,《戏码头》这个节目不但人气旺,还十分接地气,这种互动效果有利于中国戏曲的发扬光大。

立体宣传,利用融媒体跨屏传播《戏码头》采用立体宣传的方式,线上线下相结合。这种极具特色的传播方式为中国戏曲文化开创了新渠道,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深入人心、发扬光大。《戏码头》栏目开办了官方微博号、微信号、头条号、抖音号等多个新媒体宣推平台,同时联合湖北广电旗下的长江云,以及各频道、频率进行同步宣发。另外,通过与全国主流戏曲媒体合作的方式,加强传播效果。例如在《“中国好搭档”巅峰挑战赛》中,节目组邀请了全国主流媒体网站、知名门户网站、各知名网络直播平台的代表,以及来自全国戏曲广播联盟的广播电台的代表,共同组成大赛“媒体品鉴团”,在比赛现场进行实时评论、现场直播,同时为参赛嘉宾投票。多平台的互动与传播,实现了栏目影响力的再次提升。

《戏码头》的传播优势

以专业戏曲元素成就精品

上文分析《戏码头》节目特色的时候提到该栏目都是名家名角、经典戏曲。由此可见,《戏码头》是利用各种优秀的、专业的戏曲元素成就精品,用优质内容促进传播。《戏码头》栏目根据创办的宗旨定下了“传承文化、品味经典”的节目口号,所以节目的创作也紧紧围绕这个口号展开。在节目中,表演者是戏曲界名家大咖,曲目是传统的或现代新编经典曲目,舞台布局也是高端大气,更邀请了戏曲界文化界的权威现场点评。所以,《戏码头》所走的路线是高级的,其目的就是要让高端、有品质的内容搭配戏曲的展演,给那些喜爱戏曲的老年观众一份大礼,同时也以如此优秀的专业戏曲形式来吸引那些对戏曲比较陌生的年轻群体,从而达到好的传播效果。

创新中国戏曲综艺模式

一直以来,中国戏曲深受老年人喜爱。《戏码头》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为了吸引更多的普通观众和年轻人,这个栏目做足了功夫。比如,在节目的环节设置上,《戏码头》不仅仅有名家唱曲,而且创造性地设置多个环节。戏曲演员真人秀这个环节便是借鉴了当今许多受年轻人喜爱的真人秀栏目,节目摄制组走遍中国各地,走进戏曲演员的真实生活,俨然绘制出了一幅中国各个地方戏曲剧种地图图鉴。戏曲背景故事讲述这个环节则能够让那些对戏曲一无所知的普通观众知晓故事的前情后果,从而更好地理解戏曲。戏曲专家导赏也特别适合那些入门级别的观众或者年轻人,在看戏之余还有文化知识上的收获。另外,戏曲唱段也不是单调的唱曲,而是融合了年轻人热衷的各种艺术形式,像话剧、杂技等等。所以,《戏码头》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戏曲综艺模式,它更加丰富也更加灵动,形式多样,内容精彩,对许多年轻人也有强大的吸引力。

以传统文化为内核助力戏曲传播纵观《戏码头》开播以来一百多期节目,每一期节目都是围绕着一个鲜明的文化主题展开,例如《活在舞台上的古典名剧》这期选取了越剧《桃花扇》、昆曲《牡丹亭》、越剧《西厢记》三出戏曲中的经典选段,展现了用戏曲艺术演绎中国三大古典名剧的风采。经典之所以可以历久弥新,长盛不衰,源于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戏曲艺术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表現中华传统文化之美,中华传统文化与戏曲艺术之间血脉相承。基于对戏曲艺术与中华传统文化二者关系的把握,使得《戏码头》节目主题创作的灵感源源不断,基于深厚的文化内涵,《戏码头》才能不断推陈出新,极具传播力。

打造系列主题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近年来《戏码头》栏目推出了《中国好搭档》《大学生电视戏曲挑战大赛》《红色经典展演展播》《中国戏曲群英会》等围绕戏曲P打造的不同主题系列节目。这种不断推陈出新、颠覆性创新节目内容的策划在其他戏曲类节目中是极为少见的。《戏码头》栏目秉承着“品味文化,传承经典”的责任与担当,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响应时代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的迫切呼声。其中,为了展现当代大学生对于戏曲的传承与热爱,举办了《大学生电视戏曲挑战大赛》;《中国好搭档》邀请的都是获得过“中国戏剧梅花奖”的戏曲名家搭档,这些戏曲名家一直活跃在戏曲传承的一线,不断超越自我,通过竞赛的方式让节目更精彩刺激,更重要的是传递出戏曲人的精神与追求;《中国戏曲群英会》则致力于推陈出新,戏曲的传承最重要的是有源源不断的后起之秀,各个剧种优秀青年演员汇聚《戏码头》比武过招,在舞台上大放异彩。“梅花香自苦寒来”戏曲演员们锲而不舍、追求卓越、守正创新的精神风貌,正是节目想要向观众传达的精神实质。

从《戏码头》看戏曲文化类节目的发展融入文化元素,让戏曲与时俱进戏曲节目是电视媒体和戏曲艺术的完美融合。和传统的戏曲节目相比,现在的戏曲类节目融入了许多文化类元素,使戏曲与时俱进,这对于中国传统经典戏曲的传播是非常有益的。事实证明,这种方式的确有效扩大了戏曲文化节目的受众市场。除此之外,如今的戏曲文化节目还融入了许多流行文化元素,使得戏曲文化节目的时代感更加强烈,节目更加立体而饱满,能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总的来说,流行文化元素使戏曲节目呈现出一种时尚感,例如当下非常受好评的国风文化元素的融合,现代融合古典使戏曲文化节目丰富饱满、品位高雅,两者的结合更是强强联手,让戏曲文化节目精彩纷呈。

坚持专业化,坚持内涵式发展在融合创新的形势下,戏曲类文化节目还必须走内涵式发展路线,坚持“守正创新”的原则。在坚持适度娱乐化的同时,戏曲文化的纯正和精髓是必须受到保护的,千万不能因为娱乐化而使戏曲文化类节目流于肤浅,破坏戏曲文化节目的精神内涵。毕竟,戏曲文化的精神内核才是重中之重。为此,戏曲类文化节目必须坚持专业化。在进行戏曲节目创作的过程中始终要将戏曲情境的开发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为受众提供多层次内容体验,使受众享受到丰富的感官体验,从而感受到戏曲之美。

综上所述,本文以《戏码头》为例分析了我国戏曲文化类电视节目的节目特色,重点分析了这类节目的创新特色与传播优势。最后,文章还针对戏曲文化类节目的发展提出了与时俱进专业化的发展策略。以《戏码头》为代表的这类戏曲文化类电视节目取得的巨大成功,说明中国传统戏曲极具传播价值,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新的时代,戏曲文化传播需要与时俱进,亲近大众,在走进广大人民的生活中激发灵感,不断创新和优化传播方式。

(作者单位:湖北广播电视台)

作者:王熙

电视节目文化思考论文 篇2:

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创新思考

摘 要 关于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创新,文章从三个层面来思考。首先是指导思想,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扩展多重视角;其次是业务实践,在新的媒介环境下,要以文化引领为前提,发挥好节目内容的“娱乐功能”、新媒体受众的“定位功能”和网络社交媒体的“互动功能”;最后是战略愿景,要以实现文化自信为归宿,大力提升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的文化感召力、影响力和软实力。

关键词 传统文化;电视节目;创新

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也需结合时代特征进行创新: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精神指引,进行多角度思考;同时,应积极探索相应策略,应对网络新媒体时代的新问题;归根结底,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要提升文化感召力、影响力和软实力,推动节目创新发展,实现文化自信。

1 指导思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扩展多重视角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①。电视节目作为精神文化产品,其创作、生产和传播过程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尤其是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更应发挥积极的价值引领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内容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密不可分,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需挖掘多重视角。比如爱国情怀方面,以《朗读者》节目为例,该节目请到中英香港主权交接仪式的总指挥安文彬,他充满激情地讲述与英国人的谈判以及在交接仪式上的感动与自豪,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民族尊严的捍卫令人动容。比如亲情主题,《朗读者》节目中与亲情有关的内容受到广泛关注,微博话题“董卿将这段朗读献给所有热爱《红楼梦》的朋友,以及第一个让她翻开《红楼梦》的妈妈”“徐静蕾为奶奶朗读史铁生的《奶奶的星星》,几度哽咽”“这段朗读看到泪流满面!趁母亲健在,好好陪陪她!斯琴高娃朗读《写给母亲》”等,其转载数、评论数和点赞数名列话题榜前茅。再比如从普通人的精神力量方面来看,《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冠军得主武亦姝在节目中所展现的年轻学子的文化风采,第三季冠军得主雷海作为一名普通打工者所体现的坚强奋进的学习精神等,成为号召全民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所蕴含的价值内涵极为丰富,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应尽可能地扩展视角,更全面地彰显传统文化所包含的丰富价值。

2 业务实践:以文化引领为前提,发挥三大

功能

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首先肩负文化使命,对主流价值进行积极引领,同时,在网络新媒体时代,应顺应新的需求,发挥几个重要功能——节目内容的“娱乐功能”、新媒体受众的“定制功能”以及网络社交媒体的“互动功能”。

2.1 节目内容的“娱乐功能”

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在发挥“文化功能”的同时,应注重电视节目的“娱乐功能”,寓教于乐,把握好文化与娱乐的契合点。

打造文化形象的“具象化”。对受众尤其是年轻受众来说,文化内容的吸引力除了“文化内涵”本身,还在于文化形象的“具象化”,真实、鲜活、有参与感的对象,能让受众产生更多的共鸣与想象。比如在节目环节中适当增加悬念和竞技,像《中国诗词大会》中的“百人选手团挑战”“个人追逐赛” “攻擂资格争夺赛” “擂主争霸赛”以及“飞花令”等环节,就是“具象化”的体现,满足了受众的参与感。再比如,可以在节目主题方面进行延伸,像记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讲述了故宫书画、青铜器、钟表、木器、陶器、漆器、织绣等文物珍宝的修复过程,同时也展示了修复者的生活故事,通过生活化的方式拉近与受众的距离。

强调文化形象的“差异化”。网络新媒体时代,媒介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根本变革,差异化的思考和见解推陈出新,可以在节目中呈现古典与现代、经典与流行等价值的碰撞。比如《经典咏流传》节目,将经典诗词转化为优美的歌曲,用现代的唱法和曲调演绎经典诗词的文化内涵,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相得益彰。“差异化”的实施还可以是解剖文化现象,产生多元观点的交锋,像语言类节目如谈话节目、辩论节目、脱口秀等,从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出發,结合当今社会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思想,在节目主题、内容、价值传达等方面,尽可能创造“差异化”碰撞的空间。

2.2 新媒体受众的“定位功能”

美国广告行销学家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在两人合著的《定位》一书中指出,“所谓定位,就是令你的企业和产品与众不同,形成核心竞争力;对受众而言,即鲜明地建立品牌”。“定位”理论对于电视节目具有显著的借鉴意义:对新媒体受众而言,如何“鲜明地建立品牌”?我们需要了解受众的“个性”和“共性”,从而进行准确定位。

首先是与年轻受众的“个性”契合。新媒体受众主要是年轻群体,以《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为例,数据显示②,该节目的微博参与用户中,“90后”高达55.8%。年轻群体正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中坚力量,他们通过新媒体的观看和社交媒体的互动,将年轻人特有的网络用语、创新思维、文化价值观念等“个性”传达出来。对于这种复杂而多元的“个性”,需要进行新媒体大数据研究,更好地定位年轻受众。

其次是与多元受众的“共性”契合。新媒体受众还包括身份更加多元的全民受众,以《朗读者》节目为例,其受众注册信息表明③,没有标注职业范畴的普通个人为76.09%,其他受众主要集中在教育界、文艺界、媒体界、公务员、医生、工程师、研究员等职业,因此,面对多元而庞大的受众群,节目在朗读文本的选择策略上,偏向于选择有一定文化影响力的文章,而不是选择小众的或过于专业性、理论性的文章。重视多元受众的“共性”,能够强化电视节目的集体认知,产生集体共鸣。

2.3 网络社交媒体的“互动功能”

网络社交媒体是电视节目宣传推广和受众话题讨论的重要平台,与电视节目相关的内容在微博、微信、视频网站等社交媒体扩散并受到积极关注、评论和分享。例如《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节目,主流媒体官网、官微积极传播节目相关信息,网络意见领袖、公共知识分子推动内容发酵,新媒体受众广泛参与讨论,形成了互动传播的强大磁场。

发挥“互动功能”,可以是技术层面的,利用微信、微博等短暂性互动方式以及二维码、App等持續性互动方式,并不定期地通过技术手段吸引受众,保持受众粘性;也可以是营销层面的,多渠道、全方位推进传播战略,比如《罗辑思维》节目,最开始是视频节目,根据相应的主题发表见解和评论,然后拓展了微信语音60秒节目,每天一个关键词,回复关键词即可阅读相关文章。互动功能的运用,让节目呈现更多的易得性和贴近性,从而产生持续的受众黏性。传统文化类节目想要不断创新,需要充分利用网络社交媒体丰富的互动传播手段。

3 战略愿景:以实现文化自信为归宿

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作为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通过电视节目特有的方式来提升文化的感召力、影响力和软实力,从而实现文化自信。

提升文化的感召力。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通过对文化内涵、时代背景、名人典故等传统文化知识的探寻,让受众感知传统文化的美感与价值。近几年热播的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如央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以及地方卫视《汉字英雄》《见字如面》等,引发了受众从思想上和行为上的积极响应,掀起了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要通过文化的熏陶,在受众心中产生强烈的感召力,转化为学习、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动力。

提升文化的影响力。民族文化的认同和爱国精神的弘扬是文化影响力的应有之义。例如古诗词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通过电视节目的特殊形式展现出来,激发了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必然产生爱国精神,与爱国精神有关的内容总能产生最强烈的影响力,比如在《朗读者》节目的文本选择上,革命先烈方志敏的文章《可爱的中国》,饱含热爱与激情,传递了让人振奋的文化力量。

提升文化的软实力。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这是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必然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要“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④。正如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关于大力推动广播电视节目自主创新工作的通知》中提到的:“只有具有中华文化基因和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自主创新节目,才能更好地承载中国梦主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高度重视、自觉主动推进广播电视节目自主创新工作⑤。只有中国的,才是世界的;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打上文化自信的坚实烙印,向世界传播。以《朗读者》节目为例,该节目原创的内容和形式吸引了国外媒体的热切关注,法国赫夫·休伯特电视制作公司评价《朗读者》是他们公司近年来看到的最让人眼前一亮,最令人兴奋的文化类节目,并意欲购买《朗读者》的节目模式,在法国以及比利时、瑞士等法语区播出⑥。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只有致力于不断创新,才能创造性地展现文化魅力,让创新的文化成果“走出去”,切实实现文化自信。

4 结束语

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创新思考,归结起来,主要有如下观点: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进行理念的创新;要以文化引领为前提,应对新技术条件带来的思维碰撞,发挥相应的“娱乐功能”“定位功能”和“互动功能”;要以实现文化自信为归宿,大力提升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的文化感召力、文化影响力和文化软实力,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大力推动电视节目的创新飞跃。

注释

①新华网:《习近平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19cpcnc/2017-10/18/c_1121820800.htm.

②美兰德视频网络传播监测与研究数据库:《诗词大会:泛娱乐时代让传统文化走入生活——大数据全面解读“武亦姝现象》,《中国有线电视》,2017(s1):396-400。

③清博大数据:《央视现象级节目<朗读者>全网大数据研究分析白皮书》,http://home.gsdata.cn/news-report/articles/1797.html.

④赵银平:《新华网对习近平“文化自信”论述的解读》,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828/16/178452_586547219.shtml.

⑤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大力推动广播电视节目自主创新工作的通知》,http://www.sarft.gov.cn/art/2016/6/20/art_31_31064.html.

⑥中国财经观察网:《<朗读者>完美收官 法国公司意欲购买》,http://www.xsgou.com/biz/industry/57233.html.

作者:孔垂娟

电视节目文化思考论文 篇3:

关于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哲学思考

摘要: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削改革的若干意见》,参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构世界文化标识的方法,可以从哲学角度对河南文化产业发展做出一些思考与探索。一是文化产业发展要符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与建构发展创新文化标识的否定之否定规律,二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宏观计划手段与微观市场手段的“对立统一”规律,三是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事业发展的“质量互变规律”。

关键词:河南;文化产业发展;哲学思考

2006年1月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发展创新文化、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1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我们根据中央文件和领导讲话精神,参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构世界文化标识的方法,以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为目标,从哲学角度对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进行一些思考与探索。

一、文化产业发展要符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与建构发展创新文化标识的否定之否定规律

(一)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与发展创新文化的辩证关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文化体制改革的原则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强调,发展创新文化,努力培养全社会的创新精神。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发展创新文化、培养创新精神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由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时代性质决定的。21世纪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的发展,必须以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总导向,否则就会落后于时代。而发展创新文化,则是由国家建设的时代性质决定的。我们的国情决定,只有建设创新型国家,才能实现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梦想。而发展创新文化则可以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营造创新精神。坚持先进文化是发展创新文化的方向,反过来,发展创新文化又是坚持先进文化的不竭动力。

建设创新型河南是建设创新型国家伟大实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总目标指导下,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也就有了一个方向: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发展创新文化。要解决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发展创新文化的问题,有必要先对河南省的文化生产力进行一些分析。

(二)对河南省文化生产力的辩证思考

中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从历史地图上可以看出,中华文明的星星之火是以中原为圆点向四周扩散的。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我们的祖先在河南这块土地上有过无数次的文化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而今,这些“创新”都被冠以文化遗产的名目沉淀在中原大地上,也沉淀在中原人的心灵里。沉淀在大地上的是有形的文化遗产——文物,沉淀在心灵里的是无形的文化遗产——语言、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

社会不是人群,而是关于人群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以文化为行为方式的。河南文化就是影响着河南人群的那种有形的或无形的关系方式。它有先进、落后之分。先进的,汉字从“甲骨文”到《说文解字》再到“五笔输入法”,令人振奋的是这三次创新都是在中原大地。落后的,是指一些不利创新、没有先进性的关系被合理化,成为集体的文亿元意识。这种集体的文化无意识,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社会行为。这些与创新文化相矛盾的关系方式,可以叫做“复制文化”。“复制文化”有传统型的,也有现代型的。通过行酒令文化将酗酒合理化,通过麻将文化将赌博合理化,通过算命文化将失败推责为命里没有、使自己的不思进取合理化等等为传统型的复制文化。现代型的复制文化是传统型复制文化在计算机时代的变种,如网瘾、痴迷手机短信等等则为现代型的复制文化。

一个地区的人群的心智如果很大比例是被祖先或别人创造的文化复制为“物瘾”,那么,这个地区就没有多少心智能量自主创新文化,因为人群的心智能量在复制文化过程中被无意义的空耗了。可以这么说,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河南不是没有先进文化,而是创新先进文化的心智被落后文化复制了。

从以上的辩证思考可以看出,河南省有文化,但没有创新为生产力。因此,我们目前只能称作是文化资源大省,而不是文化强省。在文化结构上的表现是,作为文物层次的文化,以沉淀的方式被保护着;作为心智层次的文化,则是以习惯的方式被复制着的,没有创新为文化生产力。而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关键,是将文化发展为生产力。文化资源大省的“大”是指文化的丰富性,文化强省的“强”是指文化生产力的扩张性。这就是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着力点,只有在坚持社会主义前进方向的原则下发展创新文化,释放先进的文化生产力,才能把河南省的文化资源大省创新发展为文化强省。

(三)建构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创新标识

建构世界文化标识的主张,应该是衡量一个人在智力、审美及政治活动对人类幸福所做出的贡献,是估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化发展水平是否高于另一个国家、另一个民族、另一个地区的“定性化数据”。标识的运作分类有物质上的、政治与社会的、智力和美学的三个类别。其中智力和美学的标识又分为:能理智地处理生活中的问题,通过人类知识的成就实现心智的完善,通过创造力的展现与参与艺术活动完善自己的审美观。更进一步的智力与审美标识又分为教育标识,研究标识,出版新书、杂志、报纸等的标识,创作音乐、舞蹈、话剧、歌剧、电影、电视节目、录像带、建筑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等等的标识。值得特别强调的是,国际社会建构文化标识的运作目的是,引导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产业不仅要考虑文化商品在市场上的消费量,更要考虑文化创新对于社会进步的意义。

为了能体现河南省文化发展方向的正确性,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而为了体现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方法上的国际性与科学性,坚持科学发展观,还应当以世界文化标识作为发展的标志。这种方向上与方法上的辩证关系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航线,建构文化产业发展的创新标识则是文化产业发展航线上的航标。

1、文化的信息属性与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信息标识。建构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信息标识是河南省自主创新文化、发展文化生产力的“一级加级火箭”。只有通过自主创新发展出有新信息的文化,包括对一个物理结构的新认识、对一种文物的新解释、对一种管理方式的新发现、对一种技术的新发明才是创新文化,才能发展成河南省的文化生产力。另外,建构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信息标识,还可以起到如下作用:第一,反省我们作为文化资源大省,我们的文化在总量上是符号性复制,还是有新信息被创新出来。第二,在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上,要代换、编码,释放出其中的信息,才能使“死”的文物变成“活”的文化。比如,由专家读出甲骨文

的字音,讲出甲骨文的字义,由乐师奏出考古发现的古曲谱。第三,创新出有信息量的新文化,比如,一项新技术、一种新管理方法、一种新艺术表现形式等。

2、文化的知识属性与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知识标识。建构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知识标识,是河南省自主创新文化、发展文化生产力的“二级加级火箭”。“知识标识”表明河南省的文化产业不仅能释放新信息,更能对传统文化的优良信息和国外文化的有益信息进行自主创新,形成新的文化生产力。因为,知识经济时代,河南省的文化产业如果仅仅会收集信息,并不能发展创新文化、自主形成新的生产力。而只有通过有创新个性的人才对信息进行编码,才能形成文化生产力。总之,有无对信息进行编码的“知识分子”是知识标识的标识。另外,知识属性作为河南省文化产业的知识标识还可以起到如下作用:第一,反省我们作为文化资源大省有多少文化信息变为河南省人民编码知识的知识能力,也就是使文化信息成为人们自主创新的知识信念。第二,将河南省的文化遗产上的文化信息编码为知识。第三,利用省外、国外传播过来的信息,加上河南人的自主信念编码为新知识。

3、文化的智慧属性与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智慧标识。将文化的智慧属性作为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智慧标识,就要求:第一,河南的企业由财、物的管理走向第三管理,即智力资本管理,建立企业自己的知识产权、技术专利以及著作权、包装设计权等。第二,河南的文学创作由叙述故事走向智性写作,写出一批知识文学。第三,河南的学术研究不仅要发现新的知识信息,而且要“转识成智”,也就是将各种知识、传统的知识与现代的知识综合创新为新理论,成为建设创新型河南的智慧。第四,河南的教育要由传授知识信息转向智能辅导,使河南的青少年不仅会吸收新信息,还会自主地对新信息进行知识编码,更会对新编码的知识进行道德赋值,形成有一定伦理值域的发展智慧。最后,对于河南广大群众来说,发展文化就是不断用新信息、新知识,在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的同时完善心智。

(四)坚持先进文化与建构创新标识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河南省由文化资源大省自主创新为文化强省的关键是发展河南省的文化生产力。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着眼点,应放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上。只有通过发展河南省的创新文化,才能发展河南省先进的文化生产力。其创新标识应该是信息标识、知识标识、智慧标识。

这样,在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与建构发展创新文化的创新标识就形成了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否定之否定规律。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这个螺旋阶梯本身。而每一个创新标识就是螺旋阶梯上的一阶。“信息标识”是对河南省文化资源大省是符号复制的否定,“知识标识”是以自主创新性对信息标识的否定,“智慧标识”是以文化的道德性对知识标识的否定。通过这种“否定之否定”规律,河南省才能积极而动态地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生产力。

二、文化产业发展的宏观计划手段与微观市场手段的“对立统一”规律

既然计划和市场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交互使用的两种手段,是对立统一的,它们当然也应成为我们文化发展的两种有效方法。那么,具体到我们河南这样的文化资源大省,发展文化产业应在什么样的层次上使用计划手段,在什么样的层次上使用市场手段呢?答案当然是,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需要使用宏观的计划手段,因为它事关我们的文化安全、文化创新、文化效益。总之,事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它需要在科学规划、合理设计的基础上由政府投入进行建设,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实现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使用微观的市场手段,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它主要是为文化消费提供文化产品、精神食粮。

具体而言,在河南省应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计划手段与市场手段的对立统一规律,发展文化产业。首先,应该理清河南省文化系统内计划与市场的模糊性。其次,界定计划与市场的界限。最后,实施由计划向市场的转型管理。

(一)理清河南省文化系统内计划与市场的模糊性

我国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河南省地处中原,与沿海地区相比,河南省经济发展的市场化过程稍显滞后,具有典型的由东部向西部的过渡特征。这样,一方面,使河南省的文化事业未能产生日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需要的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另一方面,也使河南省的文化产业未能产生出使河南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文化生产力。因此,应按照不同的效益标准,对河南省的文化产业管理的计划范围与市场范围进行界定,特别是省辖市和县一级的人民政府,应该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中对公益性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界定规范操作,自己不能另立标准,另行界定。

(二)运用宏观计划手段发展的文化事业范围

在河南省属于用政府宏观计划手段发展的文化事业,应该是经济效益较小,而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较大的公益性文化项目。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指出:“各级政府兴办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科技馆、群众艺术馆、美术馆等为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单位,为公益性事业单位。”这些文化事业在市场过程中的经济效益不明显,而社会效益却非常突出,是构建河南人灵魂的伟大事业。因此,这一部分的文化发展必须划分在各级政府的宏观计划范围。第一,要求各级政府根据当地的文化实际,构建本地区文化发展的创新标识。第二,各级政府要按照省委、省政府《河南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05-2020)》中到2010年全省“人均文化事业费在现有3.01元基础上翻一番”的要求,加大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调整资源配置,逐步建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各级财政要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确保财政文化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第三,建构对政府官员实行具有河南文化资源大省特色的经济效益、文化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的综政绩考核指标。

(三)运用微观市场手段发展的文化产业范围

河南省通过微观市场手段发展的文化产业,相对来说,是经济效益较大、而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较小的经营性文化项目。这些项目在河南省应该是从新闻媒体中剥离出来转制为企业的广告、印刷、发行、传输网络部分以及影视剧等节目制作与销售部门、一般文艺演出团体、一般出版社等等。这些是发展河南省文化生产力的主要力量,政府不应该作为一种文化包袱将它们包揽起来,应推向市场,应让企业成为河南省文化产业投资的主体。为使河南省由文化资源大省

变为文化强省,发展文化生产力,我们在贯彻落实中央《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鼓励捐赠和赞助等各项政策时要注意突出地方特色。河南省改革开放以来经过20多年的“原始积累”,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已经以非公有制形式占有相当一部分资本,现在该到了这些资本承担支持文化发展责任的时候了。河南省应在体制上保证这种捐赠和赞助的经常性、普遍性和有效性,率先推进增值税转型改革,统一各类企业税收制度,加大对企业发展文化产业投入的税收激励。

(四)实施由宏观计划手段向微观市场手段过渡的转型管理

“转型管理”是河南省文化体制改革过程的一个过渡管理方法,它有协调、引渡的作用。举例来说,针对河南省的出版业,出版社推向市场后,如何同时既能发挥社会效益,又能产生经济效益。具有信息标识、知识标识与智慧标识即创新文化的成果,作者和出版社均无力出版而社会又需要出版的问题如何解决。转型管理就是通过协调作者、出版社与企业的关系,由企业捐助出版,引导河南省的作协、科协发现并论证有创新文化特征的学术作品和文艺作品,推荐给河南省的企业家协会,进行捐助企业或个人和被捐助单位和个人之间的双向选择。被捐助单位或个人通过公证机关向社会证明捐助企业或个人的捐助数额,以建立企业或个人的文化标识,尤其在税收上给予相应减免。以此类推,通过这种转型管理还可以推动河南省艺术团体、电影、电视、动漫制作等文化产业的培育进程,逐步发展文化生产力。

(五)宏观计划手段与微观市场手段的辩证关系

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应该分两步走:第一步,先支持一批中小型文化单位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第二步,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发展,培养发展一批实力雄厚、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企业。能使河南文化走出去,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又能把省外、国外的先进文化引进来,变为河南发展创新文化的精神资源。

在发展有中原特色的河南文化过程中,使用宏观计划手段发展的文化事业与使用微观市场手段发展的文化产业是相得益彰的。只有政府使用计划手段发展出有河南特色的文化事业,将文化遗产保护好、抢救好,将现代城市、农村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好,才能为有河南特色的文化产业的发展保留好“文化基因”。

最后,文化事业发展的最终受益者、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后消费者是人民群众,是文化发展的人本基础。一方面,我们从宏观计划手段发展文化事业上考虑,是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要;另一方面,从微观市场手段发展文化产业上考虑,应该引导公众从“复制性”文化的消费转向对“创新性”文化的消费。从舆论导向上,引领河南公众拒绝落后文化对自己心灵造成的愚昧、偏执,而以先进文化完善自己的心智,最终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作为自己人生发展方向、人格成长方向。

因此,应通过计划和市场两种对立统一的手段,配以政策引导、舆论监督,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发展河南文化产业的全新局面。

三、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事业发展的“质量互变规律”

文化事业是河南省的文化之“质”,文化产业是河南省的文化之“量”。河南省是文化资源大省,这个“大”字说明,河南省的文化存量大,主要表现是文化遗产多。我们要通过宏观计划文化事业的发展,主要是综合创新,使河南省的文化之“量”发生“质”变,形成有信息标识、知识标识与智慧标识的“创新文化”。然后通过河南省的文化产业,使这种有新“质”的文化发生量变,也就是在量上形成规模,带来由文化向生产力的飞跃。最后,反过来再由文化产业引起新的“量变”,促进更高层次上的文化事业上的“质变”。

(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资源大省的文化“量变”

作为文化资源大省的河南,我们的文化无论是传统的文化遗产,还是现代的文化设施,其存量都有大的特征。地处中部的河南在经济上逊于东南沿海,在资源上亚于西部,而文化则是我们的优势,这个优势就是存量大。但存量大并不等于增量强,如果是增量强,我们就不是文化资源大省,而是文化强省了。原因是,我们的文化结构决定我们的文化功能。

封闭的文化结构决定了河南省的文化只能发挥“文化资源大省”的功能。而要让它发挥文化强省的功能,就要改革封闭的文化结构,使其变为开放的文化结构。改革结构的入口处是河南省现存的文化体制。解决河南省国有文化资产结构失衡、效益不高、闲置浪费问题,科学规划和配置公益性文化事业资源,促进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促进河南省农村文化生产力的发展。

(二)发展文化事业,促进文化资源大省的文化“质变”

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前提下,发展河南省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是质与量互变关系。文化事业是河南省文化建设的“质”,是因为:第一,文化事业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导向力量。文化事业是将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有文化事业作为基础,河南省的文化产业发展就不会在市场化过程中偏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第二,文化事业是河南省发展创新文化的硬件设施。没有学习型城市、学习型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没有对青少年进行校外教育的青少年宫等教育基地建设,没有文化遗产保护,没有对外交流,就不能继承河南省优良传统文化,不能吸收国外有益文化成果,就不能进行文化创新。同时,文化事业还为河南省文化生产力的发展组织并培养人才。第三,文化事业还为河南省自主发展创新文化建构创新标识。信息标识、知识标识、智慧标识,是河南省自主发展创新文化质变的标度。没有这种“质”变,河南省就不能从文化资源大省发展为文化强省。而建构这些标识的,正是文化事业发展的前进方向。

(三)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河南省文化生产力在质变的基础上发生新的“量变”

文化产业,也叫文化工业,根据国外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文化产业的核心是在创新基础上的复制。没有复制的创新只能叫文化,而不能叫文化产业。没有工业化的复制,文化也会传播,但它只有文化效益,不会产生经济效益。《红楼梦》被创新出来之后,在整个晚清时代,它都是以手抄本形式在人间传播,此时只能叫《红楼梦》文化。只有到了现代,通过印刷、销售、影视制作等工业生产线对它进行大量复制,才能形成《红楼梦》文化产业。

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就是要进行文化创新,如一个旅游景区的开发,一个博物馆的建设,一项技术、一部书、一部电视剧、一个新工艺的制作、一种新的管理理论等。总之,具有信息标识、知识标识与智慧标识的创新文化进行工业化的复制,使之在产生社会效益的同时产生经济效益。在这一点上,河南省“少林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值得推广。它首先从文化事业上着眼,将少林文化的存量盘活创新为一部电影《少林寺》,通过电影发行放映带回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由量变引起质变,形成全国乃至世界范围的少林武术热、少林

寺旅游热,最后形成一个少林文化产业链。

四、从河南看全国

河南是中华文明主要发祥地之一,是文化资源大省:河南的地下文物居全国第一位,地上文物居全国第二位,馆藏文物占全国的八分之一。中国在经济上与创新型国家有一定的差距,资源上与资源型国家相比,人均相对不足,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决定了中国是世界上的文化资源大国,是文化型国家。因此,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教训,在全国具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意义。

河南丰富的文化资源在被经济发达的沿海省份所利用。河南的丰富资源成了沿海省份发展文化产业的富矿。广东省出资把河南的先进典型史来贺拍摄成电视连续剧,北京兄弟公司、长春电影制片厂等出资把河南的先进典型任长霞拍成电影,上海拿出900万元买断电影《任长霞》在全国的发行权。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文化资源也在被发达国家利用,变成他们可资开发的富矿。中国的花木兰,被美国拍成动画片再回到中国赚中国人的钱。但是,只要倾注精力开发我们的文化资源,我们很快就会见到成效。河南经过努力自己打造的文化精品工程《风中少林》《河洛风》《清明上河图》《木兰诗篇》已经开始显现其无穷魅力,社会各界好评如潮,频频获得国家大奖。《风中少林》继获得第五届中国舞蹈荷花奖4项金奖之后,2006年又获得2005-200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十大精品剧目。河南省歌舞剧院创作演出的大型交响情景音乐剧《木兰诗篇》已经演出30余场,盈利100多万元。2006年12月22日,河南歌舞剧院和德国勃兰登堡交响乐团以及美国大都会歌剧院男高音歌唱家米歇尔·奥斯汀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联合演出《木兰诗篇》,这种联合形式的演出2007年将在欧洲进行若干场。这种演出形式开创了外国演员演出中国编演剧目的新纪元。作为文化资源大省的河南,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过程所探索出的经验,可以为作为文化大国的中国在世界上发展文化产业提供地方范例。河南省2005年首创的河南文化遗产日,2006年就成了全国文化遗产日。

当今世界,将是文化的竞争、文化的冲突,即文明的冲突。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美国前国务卿写的《大气球》一书提到一个国家的国力是否强大看四个方面:经济;军事;科技;文化产业。据预测,我国在未来几年中,消费者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的增长幅度将大于满足身体需要的物质产品的需求。有利于刺激文化消费的市场环境正在形成。据测算,我国文化市场潜在的消费能力为3000亿元。美国、日本、韩国等创新型国家文化产业上的收入已高于汽车产业和电子产业。美国最大的单项出口业不是汽车、飞机或电脑,而是包括电影、电视在内的娱乐业。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澳大利亚占10%,加拿大占6%,芬兰占5%。从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综合分析可以看出,深化河南省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正当其时。我们深信,9700万河南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遵循文化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一定能够实现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宏伟目标。

责任编辑:凯 声

作者:刘国明 傅 冰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企业方太文化发展论文下一篇:公共农业财政支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