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老进校园活动方案

2022-10-29

方案在我们工作与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我们进一步开展工作与学习,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那么一份科学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五老进校园活动方案》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一篇:五老进校园活动方案

基层创‘五好’‘五老’学先进”活动的实施方案

积县关工委发[2011]02号

关于印发《关于开展“基层创‘五好’‘五老’学先进”活动的实施方案》的

通 知

各乡(镇)党委、县委各部委、县直各单位:

现将积石山县关工委《关于开展“基层创‘五好’、‘五老’学先进”活动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积石山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代)

2011年1月20日

抄报:州关工委

抄送: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关工委各主任

存档

(二)共印120份

积石山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关于开展“基层创‘五好’、‘五老’学先进”

活动的实施方案

根据州关工委《关于开展“基层创‘五好’、‘五老’学先进”活动的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现制定积石山县关于开展“基层创‘五好’、‘五老’学先进”活动的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中国关工委提出的“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的工作方针,认真落实全国、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会精神和省委办发【2009】88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中心,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关工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全面推进全县关心下一代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开展“基层创‘五好’、‘五老’学先进”活动,由县关工委和县教育局关工委组织实施,主要对象是社区、农村、学校、企业等基层关工组织。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从和服务于党委、政府的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充分

2 发挥关工工作的功能优势,为地方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2、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乡村、社区、企业、学校等基层关工委组织的实际和“五老”队伍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标准和要求,由点及面,逐步推开,不搞“一刀切”。

3、开拓创新、突出特色。本着有利于基层关工组织积极作为、广大“五老”乐于作为的要求,充分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和“五老”的无私奉献精神,研究探索基层工作的新方法,开辟新途径,创建新“品牌”,努力培育一批各具特色、可比可学的先进典型,引领活动深入开展。

4、齐抓共管、整体推进。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全面推进。县关工委主要抓社区、农村、学校、企业等基层关工组织,县教育局关工委抓县级学校的活动。

三、主要内容

(一)基层创“五好”

创建基层“五好”关工组织的主要内容:领导班子建设好、骨干队伍作用好、制度健全执行好、活动经常效果好、积极探索创新好。

创建基层“五好”关工组织的目标:力争在第一年使大河家镇、吹麻滩镇、寨子沟乡等三个乡镇的各基层关工组织达到“五好”标准,第二年使刘集乡、安集乡、石塬乡、郭

3 干乡、居集镇、别藏镇、银川乡、关家川乡等八个乡镇基层关工组织达标,第三年使铺川乡、中咀岭乡、徐扈家乡、小关乡、胡林家乡、柳沟乡等六个乡镇基层关工组织达标,通过三年的不懈努力,使全县75%以上的基层关工组织达到“五好”标准。

创建基层“五好”关工组织的具体标准:

1、领导班子好。县、乡(镇)、村(社区)和中小学校、企业等关工组织,特别是大河家镇、吹麻滩镇广场社区、寨子沟乡尕马家村等试点乡镇(村),在6月份前要建成离退休老干部服务点。要机构健全、人员到位、经费落实,班子团结协作,求真务实,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强。

2、骨干队伍作用好。“五老”骨干队伍人数达到离退休干部总人数的30%以上,“五老”参与人数达到社会老人总数的15%以上,素质优良,热心青少年教育,有较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制度健全执行好。要充分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管理措施到位,工作运行顺畅有序。

4、活动经常效果好。各种有益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活动经常,形式多样,针对性强,教育效果好。

5、积极探索创新好。积极探索基层关工工作的规律,创新方式方法,不断加强和优化基层关工组织机构设置、机制创新和功能开发,构建充满生机、富有活力的基层关工工

4 作新格局。

(二)“五老”学先进

“五老”学先进主要是在广大“五老”队伍中学习和弘扬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的“五老”精神。

“五老”学先进的努力方向:

1、忠诚敬业。忠于党、忠于人民,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全心全意为青少年服务,把关心、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当作自己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的一项光荣而义不容辞的任务,尽心尽力做好。

2、关爱后代。传承文明、传递爱心。时刻把青少年的冷暖挂在心上,以自己的热心、信心和恒心千方百计为青少年办实事、解难事,对失足者给予帮教、对失学者给予帮困、对失范者给予帮德、对创业者给予帮扶。

3、务实创新。尊重科学,讲求实效,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为党政领导建言献策,推动工作创新发展。

4、无私奉献。甘于平凡,不为名利,不图回报,乐于奉献,对关心下一代事业执着追求,受到社会认可,深受青少年爱戴。

“五老”学先进的目标:通过大力宣传受到全国和省、州、县(市)表彰的先进“五老”典型,坚持不懈地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在全县“五老”队伍中掀起学先进、比先进、

5 赶先进、争当先进的热潮,进一步调动广大“五老”积极投身关心下一代事业的热情,吸引更多的“五老”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营造奋发向上、人人争先的良好氛围,使“五老”精神不断得到发扬光大,为全县关心下一代事业的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四、时间安排

1、制定方案阶段:2010年12月至2011年1月

2、组织实施阶段:2011年2月至2013年8月

3、总结表彰阶段:2013年9月至12月

五、保障措施和基本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在全县开展“基层创‘五好’、‘五老’学先进”活动,覆盖面广,要求高,任务具体。各级关工委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开展活动的重大意义,统一思想认识,精心安排部署,全力抓好落实。县上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县关工委主任张琪为组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国庆,县委常委、副县长田正学,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康永彬,原县政协主席鲁逢贤为副组长的“基层创‘五好’、‘五老’学先进”活动领导小组,专门负责这项工作的安排部署、协调指导和督促检查。各乡镇、各单位关工委要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宣传发动、细化方案、检查指导、批评表彰,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要以主动合作的精神,不断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争取各方面的

6 支持,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做到活动共同部署、共同组织、共同推进。

2、健全基层组织。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县、乡、村三级组织机构,建立完善县各级直属机关、群众团体、中小学校、企业等关工组织,为做好基层关心下一代工作提供组织保证。要按照省委办发【2009】88号文件精神和《甘肃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条例》的规定,配齐配强“三结合”的关工委领导班子,由在职党政领导、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和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分别担任关工委主任、常务副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基层关工委主任由党委(党支部)负责人担任,常务副主任由离退休人员担任。

3、壮大“五老”队伍。以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为代表的广大老同志,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主要力量。在巩固原有“五老”队伍的基础上,采取广泛宣传动员一批、重点走访邀请一批、积极活动吸引一批、搞好服务凝聚一批的方式,广泛吸纳身体健康、年纪较轻、热心青少年教育工作的离退休老同志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让他们担任优良传统报告员、校外辅导员、普法帮教员、文化科技知识传播员、家教辅导员、思想道德宣讲员、净化文化环境监督员、捐资助学协调员、脱贫致富帮扶员、心理卫生咨询员等“十大员”,开展相关工作和活动,充分发挥“五

7 老”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创新活动载体。继续学习推广“清水经验”、“敦煌做法”、“庆阳模式”以及2010年11月全省学校会上的“白银亮点”,整合已有的优质教育资源和载体,分类别、分层次在农村、社区、企业和学校开展系列活动,丰富活动内容,不断提升基层关工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在农村,要重点开展“讲、学、创、奔”活动。针对青年农民想致富,缺技术、缺信息、缺资金的实际需要,要组织“五老”在农村青年中大力开展“讲道德、学科技、创事业、奔小康”活动,结合“六五”普法工作,宣讲党纪国法,推广科学种田,脱贫致富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全面提升青年农民素质,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和致富能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贡献。

在社区,要重点推广“两校一活动”做法。即以“建立社区家长学校、社区假日学校,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外教育系列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两校一活动”做法。通过加强对青少年的课外教育,进一步促进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在企业,要重点组织实施“育青工程”。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的中心工作,配合企业有关部门,组织企业老党员、老模范、老技师、老工人等为主体的“五老”人员,通过“讲、传、帮”的形式,大力开展“岗位培训”、“一帮一,结对子”

8 等“老少共建”活动,为企业培养素质高、专业精、技术强、作风硬的优秀青年职工队伍。通过老同志为青年职工讲理想信念、讲企业文化、讲模范事迹,弘扬企业优良传统;通过老同志传敬业精神、传绝活绝技、传科学技术,提高青年职工的业务技术水平;通过老同志帮助解决思想困惑、帮助组织文体活动、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使青少年职工身心健康地投入到学习工作之中,从而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在学校,要继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青少年。要紧紧围绕建党90周年这个中心,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的主题教育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贯穿于青少年成长成才的各个阶段。要充分发挥老同志的优势和作用,向广大青少年宣传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社会主义建设史、改革开放史和取得的伟大成就,增强青少年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要在中小学开展以学习建国前100名英模事迹、学习建国后100名感动中国人物,争创“思想道德建设先进班级”、争当“小公民思想道德之星”为主要内容的“双学双争”活动,继续开展感恩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养成道德好习惯”、“八荣八耻”歌谣传唱,以及《弟子规》、《三字经》等国学道德经典诵读等各项经常性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

9 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主旋律,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把个人的抱负、理想,融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要组织“五老”开展“十个一”活动。即:资助一个贫困学生上学,动员一个女童入学,帮教一个失足青少年,为贫困孤儿办一件实事,参加一次中小学主题班会或家长学校活动,作一次专题(法制、禁毒、民族团结进步等)辅导报告,教会青少年掌握一门实用技术,参加一次环保行动,参加一次“6.26”禁毒日活动,开展一次专题调研活动。

要充分发挥网吧监督员的作用,组织“五老”在年内至少开展一次网吧监督活动,为净化社会环境,保证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保证。

各级关工委要立足实际,突出特色,创新载体,培育更多的先进典型,总结更好的先进经验,推动全县基层关心下一代工作迈上新台阶。

5、建立三项制度。一是动态管理。要采取统筹协调、同步进行、分期达标的办法,有计划、分步骤抓好落实。各级关工委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跟踪指导,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查,每年进行一次“回头看”。县关工委将适时组织抽查,发现先进典型以召开经验交流会或文字交流会形式进行推广,确保创建活动持续推进、不断深化。二是考核验收制度。

10 制定活动考核细则,县关工委每年底组织人员对基层开展活动情况进行一次考核验收。采取听取汇报、现场考察、查阅资料,召开座谈会、征求成员单位和“五老”人员意见、组织满意度测评等方法,对基层组织建设、“五老”队伍建设、制度建设、活动载体、调研工作、档案管理、经费落实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和评价。同时,采取自下而上、逐级推荐的方式,确定“五好”基层单位。“五好”基层单位由县关工委上报上一级关工委组织进行表彰。“五老”先进人物的评选表彰,结合省、州、县表彰会和工作会定期进行。三是学习培训制度。要按照“学习型、服务型、调研型、创新型”关工委的要求,坚持对各级关工委成员和“五老”骨干进行培训,采取以会代训、参观考察、理论研讨、典型示范等多种形式,帮助他们了解新形势、树立新观念、掌握新知识、学习新经验,不断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

6、广泛宣传先进。各级关工委要积极争取宣传部门的支持与配合,让关心下一代宣传工作进入主流媒体,通过举办报告会、图片展览、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舆论氛围,调动基层关工组织和广大“五老”的参与热情。要坚持典型引路,及时总结、宣传、推广活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大力表彰先进典型,巩固和发展活动取得的成果,推动活动深入有效持续发展。

第二篇:“五老”宣讲团宣讲活动主持词

各位领导,同志们:

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当前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是全区的首要政治任务,前一阶段,我们小金街办采取了多种形式进行了十八大精神学习宣传,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为了进一步深化十八大精神学习活动,在我街办再次掀起学习热潮,使广大干部群众切实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十八大精神,今天我们特意邀请区委宣传部组建的十八大精神“五老”宣讲团来到我们小金,给我们宣传十八大精神,五老宣讲团成员有咱们的区委宣传部调研员、“五老”宣讲团团长柏建华、原政协副主席刘广为、原区委组织部副部长杜新峰、原区发改委副主任郭永文等领导同志,区内著名的戏曲表演家申水琴、闫军社,以及一些年轻的文艺爱好者,共有20位同志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冒着严寒来到我们小金表示欢迎,对他们这种精神表示最诚挚的敬意。

今天的活动有三项议程:

首先请街道党工委书记樊向阳同志致辞;

第二项,请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韩钊同志讲话(区委宣传部调研员、“五老”宣讲团团长柏建华讲话)

第三项,进行文艺宣讲,请文艺宣讲主持人上台主持。

、、、、、、

刚才,“五老”宣讲团成员用等丰富多彩的形式给我们学习宣传了十八大精神,让我们耳目一新,这种形式一定会让我们对十八大精神有一个更加感性的认识,更好的加深了对十八大有关内容的理解,使我们会更加牢牢的记在心中。让我们再次对他们精彩的宣讲表示诚挚的感谢。

第三篇:充分发挥好“五老”作用把活动延伸到楼栋

农九师军垦路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主题,在师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紧密结合社区实际,充分发挥好离退休老同志的作用,发挥社区自身优势,以高起点、高标准的工作要求,以“没有做不到的,只怕想不到”的勇气,创新工作方法、紧紧抓住每年两个假期的有利时机,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深入开展有益于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各项活动,着力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开拓创新、求真务实,以切合社区实际的动静结合、室内外结合、教育与引导相结合的“三结合”工作策略,结合社区实际,在近两年的关心下一代工作中探索了一些把工作延伸到楼栋的工作方法,开展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简要汇报如下。

一、根据“五老”人员的特长,充分发挥他们的热情确定他们各自的工作内容。

每次假期前,我们都要召开专题有关会议,统一大家的思想认识,明确工作内容和职责,确定活动的主题和相关内容,并根据“五老”人员的特长,针对他们个人实际情况合理地为他们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对象,确定他们各自的工作内容,即合理为他们“定岗”,使他们尽展其长、尽显其能,进一步尽显其才、尽得其乐,有的老同志是一人负责几项工作,有的老同志只负责一项工作,这样就为他们搭建了一个舞台,充分发挥了他们的热情,充分给予了他们施展

才华的机会。

我们在工作中结合社区居民区的实际情况,把整个辖区划分为六个片区,每个片区成立一个关工委工作小组,由具有一定特长、有能力、热情高,认真负责的老同志每3-5人组成一个工作小组,就近、就便开展工作(主要是集中在冬季里寒假时间)。如:民政楼后居民小区我们主要是发挥了孟广安、王树均、赵永宽等三位老同志的作用,建安一社区的刘敬仁、陈有章,设计院小区的顾崇尧、聂小周、黄俊德都能充分发挥个自的特长,积极主动做好孩子们的关心、帮助、教育工作。

二、针对孩子们各自的特长和爱好,分为绘画、器乐、演讲以及写作等多个兴趣爱好小组,深入到小区楼栋。

假期里,我们把孩子们通知到相关的老同志或孩子的家里,针对孩子各自的特长和爱好,分为绘画、器乐、演讲以及写作等多个兴趣、爱好小组,我们安排他们每周活动一到二次,有些小组每周活动可以达到3次以上。孩子们基本是就近、就便到临近的活动地点参加活动,这样,一来家长放心,二来孩子们也乐意,三来老同志也有了交流的机会和对象,可以说是三全其美的好事情。

充分利用寒暑假期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以“八荣八耻”为锲机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为核心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实践活动,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

为让学生们从小养成热爱劳动和尊老爱幼的好品德。社区关工委组织学生分成六个小组,分别由社区关工委成员带队到七位年龄较大需人照顾的老人家进行房屋清扫工作。同

2时还组织30余名有文艺特长的学生组成了文艺演出小组,在本社区六个小区,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同电视台少儿节目组的成员,深入到26位老军垦、老党员、孤寡老人家中进行“送欢乐”演出活动。孩子们带去了欢快的歌舞、相声、小品、手锋琴等乐器演奏等节目受到老人们的热情欢迎,很多多年未出们的老人们流下了热泪,他们激动的说:“谢谢社区关工委给我们的关怀”。这次活动是即暑假段炼了孩子们的劳动能力后的又一次培养了孩子们的爱心的活动。

朝阳新区管委会军垦路社区二〇一三年四月十一日3

第四篇:“五老”作用充分发挥

充分发挥“五老”作用,推进学校文化建设

文昌宫民族小学是一所有着180多年历史的老校,其前身是天津著名的“辅仁书院”,以衡量人才,荟萃学子而闻名遐迩。近代文化名人李叔同曾就读于此,并于1911年归国写下《文昌校歌》流传至今。百年教育,形成浓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文化又起着熏陶人、影响人、感染人、激励人的作用,有着无形的教育力量。学校的关工委组织充分认识到:“老”是一种历史,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资源,一种教育优势。抓住“老”字,借助老校史、老同志、老校友可以更好的从传承迈向创新,从创新走向发展,关工委在此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几年来,我校一直把关工委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一把手直接担任校关工委组长,退休老校长任副组长,主抓德育的校长负责常务工作,德育主任、大队辅导员、退休老教师为主要成员,并且把关工委工作纳入月计划、周计划等日常管理工作中。关工委的老同志们尽管年龄已高,身体不好,但是他们像关心家庭一样关心学校;像关心兄妹一样关心学校教师;像关心子女一样关心下一代的成长。他们人退休心不退休,仍然心系学校发展,致力于学校工作。凡是涉及到关工委的事情她们主动过问,对于年轻教师她们经常嘘寒问暖,哪个教师需要帮助,哪个教师家里有困难,她们都会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学校聘请的关工委成员赵德长老人经常来到学校了解情况,为同学们搞讲座、搞活动,甚至主动、深入的做好个别学生的思想工作。02年,一位父母离异的同学不肯到学校上课,赵德长老人亲自为他做思想工作,一次又一次,反反复复,不厌其烦。真情终于打动了这位同学,使他又回到了集体当中。如此一批批、一位位老同志身先士卒、老而弥坚,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为青年一代的成长、发展作出了榜样和示范作用。他们身上闪现的是文昌人敬业爱岗、追求奉献的

第 1 页 共 5 页

人文精神。在红桥区落实“五个一百”,提升校园文化工程中,我们借助关工委的优势,充分发挥“五老”作用,推进学校文化建设。

一、老教师为我们析“勤,朴”之精髓

“勤”与“朴”是学校沿袭至今的校训,也是文昌精神之所在。

“勤”是文昌人的作风,也是中国古代思想的精髓。孔子说:“恭、宽、信、敏、惠,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其中“敏”说的就是勤敏。让学生在勤敏中度过一生,他一定是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

“朴”是文昌人的风范。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品质。让学生承袭这种品质他会受益一生。 为了能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勤朴”,校关工委充分发挥了老教师(尤其是退休老教师)的作用,不仅把老教师请进来为学生做辅导,和学生搞活动,我们还带领学生走出去。每逢节日我们都由德育处和关工委负责组织同学们去慰问那些年事已高的老教师。学校退休多年的王老师家住河西区,因患疾病行走不便。但是她伴随着校训走过了自己的教育生涯,“勤朴”的精神已经深深浸润到她的心灵,她的生活、言谈、举止充分向学生诠释了“勤朴”校训。今年的教师节在校关工委的组织下队员们探望了王老师,一个多小时的交谈中王老师回忆讲述了文昌宫的校史校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校训,了解了“勤朴”,深刻认识到百年校训的意义,从而形成学校特有的教育内容。

二、老专家为我们咏“校歌”之旋律

《文昌校歌》的词作者系著名文化名人李叔同。歌词是“文昌在天,文明之光,地灵人杰,效师长。初学根本实且强,精神腾越成文章。君不见七十二沽水,源远流长。”这首校歌已有九十年的历史。它鼓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文昌学子。学校为了使这首古老的校歌更气势磅礴,更赋有时代气

第 2 页 共 5 页

息,更贴近生活便于咏唱,多次走访了著名作曲家《歌唱祖国》的作者王莘老人,邀请他重新为《文昌校歌》谱曲,希望能通过这位在作曲方面的老专家为我们学生提供更为深刻的教育。老专家为我们重新谱曲的校歌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每天,学生踏着晨光,伴着校歌,徜徉在“勤径、朴路”之上,登临“好学、乐之”楼梯,使歌声浸润心灵。“百年校歌”是继承传统美德的体验,更是学生“忆史爱校”教育的具体实践。在这方面我们充分结合校史,依靠老专家为学生提供了教育的平台。

三、老干部为我们索“人生”之轨迹

“让每一个从这所百年古苑培养出来的文昌学子都能幸福地渡过自己的一生!”是我们办学的追求。我们主要想从前辈人生的轨迹中捕捉闪光的足迹,探索做人与成才之路。关工委的老同志深刻挖掘校史,为学生讲述“辅仁书院”老师无私捐助考生的事迹,让学生从中学得奉献的精神。聘请的退休老干部原天津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民俗专家罗澍伟,河西区政协文史委员会副主任天津史学专家张绍祖分别为学校师生和家长进行了“天津600年”和“文昌校史”讲座。假期中还邀请天津作家协会的韩东老师来文昌宫进行了“建国60周年文化漫谈”讲座,这些都得到了师生与家长的欢迎。讲座中老干部们声情并茂,尤其是张绍祖老师对我校老校史的回忆,对老校友追求奉献的津津乐道,激起了广大学生的爱校之情,是对学生做人的启迪。

四、老战士为我们塑“人文”之校园

早在2001年我们就同马本斋之子马国超将军进行了联系与交往,至今关系密切。我校还活跃着一只“马本斋中队”。马国超将军曾经为他们谱写下了队歌,亲自灌制成盘。而且还亲自向学生们赠送了“民族英雄”一书,使得英雄的事迹走进校园。在中国神州五号成功发射以后,我们走访了北京“神五”训练基地,访问了基地的老战士,参观了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回校后,我们把二楼命名

第 3 页 共 5 页

为科技厅,展示的是以中国神州五号成功发射为主题的“飞天之梦”,以中国科学技术的腾飞教育师生热爱祖国。我们还在芥园街的帮助下同预备役高炮四团建立了长久的联系,于04年的8月3日参加了“未成年人基地揭牌仪式”并且聘请四连孙连长、五连周连长等老战士为我校国旗班军训。本学期的开学典礼上六位连长同我校国旗班一起出旗、升旗。学校向他们赠送了领巾、校徽,颁发了辅导员聘书。不同层面的老战士为我们做着不同的教育工作,他们又同样使我们的校园文化闪现出勃勃生机。

五、老校友为我们寻文化之足迹

一个多世纪以来文昌宫培养了大批人才。文昌宫这些老学子的成才之路,就是学生学习效仿的典型。从李叔同为我们谱写下传唱至今的百年校歌时至今天,无数老校友与我们共同追寻学校文化的足迹,并且从未停止。校友刘肃然是书法名家,已经八十高龄,仍然对学校满腔热忱,他拿出珍藏已久的与老师书法家胡定九的照片、毕业证书献给学校。中科院院士刘广均同小学友一同参观新校舍,讲述从前的教育故事,激励同学好好读书。校友天津市副市长王述祖为学校班建专刊题写下书名——精神腾越成文章。校友赵之珩老师感叹学校的发展,每周四下午来到学校义务为同学们讲解天文知识,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台湾著名影星钱璐,来天津后马上来到学校,深情的抚摩她上学时的文昌古碑,为我们讲述文昌宫的历史。校友原红桥区人大主任刘景从为我们写下了:文昌继世长,百年谱华章。育才赖沃土,桃李崭芬芳的勉励之词。校友红桥区教育局付长久局长为我们提写下了“光大名校古韵遗风,开创文昌美好未来”的美文美句。这些老校友们虽然奋斗在不同的教育战线上,但是他们都同样的爱母校,同我们一道追寻学校的文化足迹。

在学校的工作中,到处可以看到关工委留下的闪光的足迹,大至商讨学校发展,小至操作具体

第 4 页 共 5 页

工作、组织活动;远至01年“马本斋中队”成立,市关工委主任张再旺、名誉主任杨慧洁、副主任兼秘书长王克,红桥区关工委主任张辉、常务副主任程雪斋、王润华等老领导老同志光临大会,做重要讲话。近至09年9月“祖国在我心中”大会上区关工委王润华主任的语重心长的话语,学校无处不见他们的身影,正是在他们的努力与奋进精神的指引下,几年来,学校教育工作硕果累累,成果喜人。先后取得市双高普九示范校、市素质教育示范校、市绿色学校、市交通安全教育示范校等多项荣誉,天津今晚报、天津日报、教育报、天津电台、天津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多次报导我校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和声誉。面对成果,作为关工委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即:让每一个从这所百年古苑培养出来的文昌学子都能幸福地渡过自己的一生!“光大名校古韵遗风,开创文昌美好未来”已成为今日文昌人的铮铮誓言,我们将在这片文化的沃野上继续辛勤的耕耘,通过关工委老同志的工作传承学校文化,经营学校文化,打造学校文化,从传承迈向创新,从创新走向发展,让文化制胜未来。老有所为、老而弥坚的关工委队伍正为今天教育的辉煌谱写着不老的教育篇章。

第 5 页 共 5 页

第五篇:“延安五老”读书轶事

“延安五老”都是德高望重的老一辈革命家,由于时代的关系,他们都曾经历过传统的教育,又领受了“西学东渐”的过程,而热爱读书是他们共同的兴趣,通过他们的著作和日记,我们可以领略他们读书的经历,以及他们的学风,甚至是读书的方法。在他们身上,有着浓郁传统士子的痕迹。所谓“读书破万卷”,“开卷有益”,“读书明道”,“学以致用”,都是传统精华的延续。至于读书的经验之谈,他们认为读书是人生必需的功课,并将读书化作自己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读书的方法,则是积少成多,由博返约,以及解决好泛读与精读的关系,特别是他们强调读书须联系实际,将自己实践的直接经验和读书所得的间接经验进行有机结合。

徐特立:与其马虎读十本书,不如老实读一本书

徐特立青年时就酷爱读书,他认为读书可以“明人生之理,明社会之理”。壮年时他有一个“十年破产读书计划”,即计划将每年教书所得的20串钱(当时可买25石谷)作为生活开支,其他的家产(包括祖上留给他的几亩薄田)则用来变卖以买书。这是他罕见的读书境界。他变卖家产购置了一些价格很高的大部头书,例如《十三经注疏》《读史方舆纪要》《御批资治通鉴》等。就在“破产读书计划”的第八年(1905年,时徐28岁),果然他家的经济提前濒于破产了。不过,徐特立也已成为闻名遐迩的饱学之士,有许多塾学和学校争相聘请他去执教。

徐特立读书,注重实效,他认为与其马马虎虎读十本书,不如用读十本书的时间老老实实去读一本书。他的读书,与其为人的厚道、稳重相称。

谢觉哉:过去读的,不够今天用;今天读的,到明天又不一定适合

谢觉哉的一生是好学深思的一生,笔者曾阅读过他的日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60岁寿辰时,董必武在贺寿诗中称其“屡有文章警海内”。他的读书经验之谈是:“社会上的事物与道理,天天前进。过去读的,不够今天用;今天读的,到明天又不一定适合。自以为够了,就得落伍。”这种自觉的读书态度和精神,正是“五老”不“老”的秘诀。此外,读书也要有虚怀若谷的态度,谢老曾说:“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当然,读书还须有恒心,他说:“所谓攻书,就是读书要用心,把不懂的弄懂,不清楚的搞清楚,而且要把书中不对的地方识别出来,明白它为什么不对。”他还认为读书的好处是:“脑子越用越灵。想,似乎是耽误时间,想通了,解决了问题,在时间上又很合算。”这是对古人“心之官则思”的一种合理的解释,因为脑子不用就会变得迟钝,特别是老年人,长期不用脑子,就会有得老年痴呆症的可能。

谢觉哉读书,讲究贵在用心、贵在消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他反对“囫囵吞枣”式的读书,并认为读书可以养心,反之则会轻浮急躁。他还将读书与人格相联系,认为读书会在内心自然生长出一些正气、庄严与崇高,也会自然地产生对知识的敬畏态度。而这都是领导干部必不可少的素养。延安时期,谢觉哉在日记中系统反省了此前革命的经验和教训,他特别警惕那些喝过莫斯科的洋墨水、说起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套一套的“读书种子”,认为他们学风错误,夸夸其谈,是“左得可爱”的一些人,而这些人的主观、教条积习深入骨髓,是“爱护自己的错误比爱护自己的头还要紧”,因而对中国革命危险甚大。这种认识在当时的党内是非常难得的。后来,毛泽东也指出党内“左”倾错误的产生,有社会、国际根源,也有政治根源和主观根源,其中即有党内理论水平的异常薄弱,从而使得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能够有市场。也是在延安时期,谢觉哉觉察到革命队伍中的一些异样,意识到领导干部在面对权力时,如果没有由读书带来的“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敬畏和谨慎,就会缺失忧患和勤政的执政理论。这种由读书和反思带来的思想高度,至今还是让人崇仰不已。

董必武:蹲点未能知老至,观书有得觉思清

参加过党的一大的董必武也是党内的饱学之士,他一生博览群书,耄耋之年仍“此身不惯闲无着”,“老去愈知学不足。”他在《八十初度》诗中说:“蹲点未能知老至,观书有得觉思清。”这是他酷爱读书的真实写照。

董必武秀才出身,又是留洋学生,还有丰富的革命经历,直接经验、间接经验集于一身,因此他总能站在历史长河的前沿。因为他有丰富的阅历,故他格外重视读书。他在总结辛亥革命“革命功成,革命党消”的悲剧时,非常注重党的自身建设,尤其重视理论学习,例如在苏区和延安,他曾负责主持“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和“中央党校”,期间都曾举办过各种训练班,主持机关干部的学习,并亲自授课。

董老也是党内著名的诗家,在他的许多诗词中,往往也会提及有关读书的内容。例如《七十自寿》中的“革命重理论,马恩指出早”;“未因迟暮衰颓感,毛选诸篇读尚勤”。又如《八六初度》中的“马列至言皆妙道,细思越读越分明”。真可谓读书勤勉。

林伯渠:知识愈多,愈觉学问之不足

林伯渠谙通旧学,早年又在日本攻读过经济学和法学等,知识领域非常广泛。他对读书也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他曾在日记中写道:“读书以防捻此心,犹服药以消磨此病。病虽未除,常使药力胜则病自衰;心虽未定,常得书味深则心自熟。”意思是将读书视为修养心性、成熟心智的一剂良药,因此必须采取老老实实的态度。他还自勉:“读书之道,博学详说;经世之才,遍采广询。自度智慧精神,终恐有所不逮。惟当谨守绳墨,不敢以浮夸导子弟。”年纪大了之后,他又认为:“知识愈多,愈觉学问之不足。”这都是十分可贵的读书精神。

林老读书,首先是出于全党的事业。1941年,他在《自传》中说自己“虽无特殊才干,但能把握住大的方向”,这“方向”,就是党的使命。在延安时,他在给朱德的诗中自谦:“握筹愧乏治平策,励志惟存马列篇。”又在六十寿辰时就读书的问题向毛泽东请教:“像我这样的人,应当如何学习?”毛泽东回答说:“讲到底,我觉得还是三个问题。像你我这样的老党员,也还要在立场、观点、方法三个方面去努力。我们学习马列主义,最主要的还是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这正是那个“方向”的应有之义。1956年,林老在中共八大上语重心长地说:“只有我们有了越来越多的人真正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并且能够成熟地运用它的时候,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才算有了可靠的保证。”这是他发自肺腑的体会,而历史证明了它的无比正确性。

吴玉章:看书要仔细思考,还要和自己的生活行事结合起来,加以反省

吴玉章在“五老”中又兼了一层教育家(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等职)、历史学家、语言文字学家的身份,于是他的读书更是带有专业和学者的特点。不过,最初他也是为中华崛起和革命事业而读书的。后来他曾回忆:“大革命失败后,我到苏联去,看了许多宝贵的书,并到劳动大学学习。到那里才发现自己实在不够,同时明白了看书要仔细思考,还要和自己的生活行事结合起来,加以反省。”这是他读书的厚重之处。

吴老一生喜欢历史,但紧张的革命工作使他“无暇从事历史的研究”。在苏联求学时,他克服了资料缺乏等困难,开始从事历史教学和研究工作,那时他编写了一部《中国历史教程》讲义,以及《中国历史大纲》,这使他成为党内较早运用唯物史观研究中国社会历史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之一。

吴老读书,方向感极强,他说:“要选择一个奋斗的目标来努力学习和实践。目标既定,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曲折都不灰心丧气,不轻易改变自己决定的目标。”“学习能不能有成就,首先决定于他的学习目的是否正确”,此外还要“能够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正确处理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同时使我们能够正确地有批判地吸取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耄耋之年,他立下座右铭:“我志大才疏,心雄手拙。好学问而学问无专长,喜语文而语文不成熟。无枚皋之敏捷,有司马之淹迟。是皆虚心不足,钻研不深之过。年已八一,寡过未能。东隅已失,桑榆非晚。必须痛改前非,力图挽救。戒骄戒躁,勿怠勿荒。”博学如吴老尚如此,他人更何论?

“五老”长已矣,但是他们留下来的老老实实、谦虚好学的读书大家风范,是我们应该铭记的。

(摘自《北京日报》)

责任编辑 / 陈 洪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网络兼职的采访问题下一篇:物理组教研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