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设计物资管理论文

2022-04-27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制度设计物资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企业单位会计控制制度设计,是贯彻执行国家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保证单位会计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措施。也是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手段,实践证明,建立严格执行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会计基础工作就比较扎实,会计工作在经济管理中就能有效发挥作用。

制度设计物资管理论文 篇1:

交通投资平台企业制度顶层设计探讨

摘要:文章结合工作实际,以成本效益分析为方法,探讨交通投资平台企业制度顶层设计方法,以期进一步完善国有交通企业制度建设,提高国有交通企业合法合规经营水平。

关键词:交通投资平台企业;制度;顶层设计;成本效益分析

中圖分类号:U491A551933

0 引言

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为国有企业做好改革发展,指明了工作方向。交通投资平台企业在国有资本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国家路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本主体,其健康有序的运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公司制度建设对交通投资平台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现代企业制度体系,才能在资本管控难、法律风险丛生的交通投资建设行业中得到平稳有序的发展。

不少交通投资平台企业在制度建设的问题上喜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没有从体系上对制度建设进行顶层设计。制度建设不仅是点的建设,也是面的建设。制度是将要素有机地连接而成的一套系统。因此,制度建设的重点应该更多地从制度要素建设转向制度体系建设,这也正是制度顶层设计的题中应有之意。

1 制度与制度顶层设计

制度是指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程,因此,在许多学者论述中,一般也将制度理解为规则。著名经济学家哈耶克认为,规则起到了使社会成员正确预期他人行为的作用。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也可以认为制度就是一种企业成员自发创造的并自愿遵守的共同知识的集合。

企业制度建设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一个企业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方面。制度建设有助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升经营效益,制度建设工作意义重大。制度建设始于顶层设计,制度顶层设计,通常指通过整体顶层设计对企业的经营、运行和全面发展进行更加合理的规划和组织,通过整体顶层设计规划企业规章制度建设的主体、内容、流程以及执行控制等内容,确保企业各项经营管理活动有制度可依、有制度必依。缺乏顶层设计的制度体系容易出现缺漏制度板块、制度间互相打架、颁发制度扎堆无序等问题。

2 基于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的制度顶层设计

2.1 成本效益的涵义

成本与效益是经济学的一对重要概念,主要是指企业通过成本收益的核算方式评估计算企业的效益或利润状况,并据此设计、调整企业经营管理方式。成本效益分析方法最早在美国建立,根据1993年克林顿总统签发的12866行政命令,认为政府管制收益必须大于政府管制成本,政府管制必须实施成本效益评估。根据成本效益分析方法,企业在具体开展经营管理活动时,或者是追求效益最大,或者是成本最小,至少是要实现收益大于成本的目的。

成本效益的概念,贯穿于整个经济学体系,可以解读诸多社会现象,它也应当可以被用来分析企业制度顶层设计,从而帮助企业实现效益最大化。不管是在市场还是企业内部,管理实际是资源配置的过程,涉及效率问题。像市场失效,政府失效,企业也会失效,所谓企业失效,可以理解为由于企业管理的不合理、不科学,制度规定的随机性和随意性过大,给企业经营管理带来诸多不利后果,或者由于管理者决策失误、管理不当,从而造成资源巨大浪费,降低了企业在市场中的运行效率和盈利水平。

2.2 制度顶层设计的成本效益分析

通俗地讲,成本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那么企业在进行制度顶层设计时,为了实现制度顶层设计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能够放弃的最大的代价是什么?这是一个需要企业管理者思考和回答的问题。在制度顶层设计的过程中,我们的态度必须是审慎的,必须意识到制度顶层设计的成本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制度的设计与制定,可以说取决于成本效益的比较。

笔者认为,在制度顶层设计过程中,企业应当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实施成本,包括企业制定实施制度所需耗费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制度的全面性价值取向应包括人人参与、实施参与,不管是制定制度还是实施制度,均应考虑必要性和密切相关性。举个例子,企业在制定合同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合同审查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对合同审查的参与主体需要进行科学设计,谨慎思考,需要最大限度平衡效率与风险的关系。参与合同审查的环节多,有利于防控合同风险,但管理成本会因此变高,效率因此变低;参与合同审查的环节少,效率固然高,但经营风险也高。因此,在设计合同审查流程时,参与审查的部门应当与合同管理职能密切相关,如涉及合同款项收支的财务部门、涉及合同管理风险防控的法律事务部门应在其中,其他与合同管理职能关系不是非常密切的部门,则不应将其纳入合同审查流程中。企业在制度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制度的实施成本,将实施成本控制在合理、必要的范围内。

(2)交易成本,主要是指企业根据内部规章制度的规定对外开展经营活动时所需耗费的成本。如果说实施成本属于企业的内部成本,那么交易成本则属于企业的外部成本。对于企业而言,对外投资、招投标等领域为高风险领域,出于风险防控等原因,国资监管部门及企业自身对于上述领域均制定了较为严密的规章制度。国有企业在对外开展投资、招投标等活动时,需要履行相对复杂、严格的程序。鉴于企业在开展招标活动中已根据行业主管部门履行了必要的审批、公告等程序,招标项目中标后的合同审批程序中,企业可以酌情考虑简化审批流程,降低企业管理成本。综上,企业制定对外开展经营活动的规章制度时,在合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也要综合考量必要性,为企业节约交易成本。

(3)机会成本,通常是指企业利用一定的事件或资源生产一种商品时,而失去的利用这些资源生产其他最佳替代品的机会。通俗地说,就是你做了某项选择,而不得不因此失去的其他利益。对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企业而言,制定执行繁杂的内部规章制度,则很可能要放弃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转瞬即逝的有利发展机会。尤其是对于从事大宗商品贸易的企业来说,商品价格较易受市场环境影响发生波动,如企业规章制度决策审批程序复杂,流程较长,那么企业就很容会丧失以最优价格签订合同的机会,但如果是因决策不当,冲动交易引发贸易风险,其损失是无法估量的。

3 交通投资平台企业制度顶层设计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也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关键之年。根据全国交通运输会议工作部署及《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有关文件精神,今年全国交通运输行業将完成公路水路投资1.8万亿元,铁路投资8 000亿元,民航投资900亿元。随后,国家及各省份陆续发布公路建设规划,在国家层面重点推进城际道路、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的联通道路、高速公路建设以及既有道路的改扩建;地方层面重点推进高速公路建设。

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要对冲疫情影响,必须发挥好投资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在稳增长中的关键作用。因此,各地交通投资平台企业在扩投资、稳增长中责任重大。健全的制度体系可以为交通投资平台企业大兴投资建设保驾护航,必须发挥制度顶层设计在复工复产大业中的独有优势,不能让制度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企业制度设计必须精简高效、必要可行、科学合理,企业规章制度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必须要满足保障企业高效运作这一要求。

各地交通投资平台企业系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投资建设、运营管理交通基础设施的平台,其规章制度应当围绕其业务板块,贯穿于其经营活动始终。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仅对高速公路投融资企业制度顶层设计进行分析,为方便理解,本文所述交通投资平台企业均指高速公路投融资企业。纵观各地交通投资平台企业,其经营业务主要为高速公路建设运营及附属业务、土地开发与经营、商贸物流、产业投资与金融、交通信息化等业务,因此开展制度设计时要始终围绕上述业务板块进行。

围绕交通投资平台企业的业务板块和经营管理需要,制度顶层设计要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确保企业管理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在企业章程的统领下,企业制度顶层设计工作从纵横两个方向着手。纵向上,要分别明确制度、规定、办法这三个层级分别需要出台多少规章制度,由于下位法不能违反上位法,因此要充分考虑各规章制度分别应当放在哪一效力层级上。横向上,规章制度要覆盖企业业务板块全范围,原则上不能有遗漏,否则就会出现管理漏洞。结合工作实际,笔者认为,交通投资平台企业制度顶层设计可以归结为“一个体系、两大层面、三个系统、十大板块、十六项类别”(具体数量可根据各企业实际据实调整)。

“一个体系”是指:集团公司制度建设体系。

“两大层面”是指:集团公司制度建设体系是纵向分层的管理制度建设体系。第一层面是集团公司总部的管理制度,集团公司总部制度主要用于满足集团总部各职能部门日常基本工作运行的需要,它是实现集团管控职能的必要基础;第二层面为集团下属各公司的管理制度。此类管理制度由下属单位制定,在制定时需要符合集团公司的管控要求,管理制度的内容须与集团公司制度保持一致,以保证集团公司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个系统”是指:根据集团公司的业务板块和经营管理需要来进行划分,分为运行决策系统、战略发展系统、监督控制系统。它体现了集团公司的功能定位,为集团战略型管控方式的实现奠定制度基础。

“十大板块”是指:按照集团公司的管理职能,对集团公司制度的三个系统进行划分,运行决策系统主要分为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控、物资管理和综合事务四大板块;战略发展系主要分为战略规划、投资管理和企业文化三大板块;监督控制系统主要分为审计、风险防控和纪检监察三大板块。

“十六项类别”是指:通过职能分解和管理权限的划分,体现集团公司对下属单位的管理幅度,通过管理内容和管理幅度保障集团战略目标的实现。十六项管理制度类别包括:战略管理制度、投资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产权管理制度、行政综合管理制度、科技管理制度、工程管理制度、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制度、法律事务管理制度、土地开发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制度、内部审计管理制度、子公司监事会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及风险防控管理制度、纪检监察管理制度。

4 结语

企业的逐利及兴利角色,决定了企业不管是开展制度建设还是从事其他工作,都无法避免地要考虑成本问题,交通投资平台企业虽具有一定的基建公益性质亦如此。当制定和实施某项制度的成本远远大于收益,那么这样的制度是无意义、无效率的。

但是,我们也应当认识到,成本效益分析法并不是万能的,它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并非任何领域、任何时候都能适用。成本效益分析法需要将考量因素量化,进而在数值上比较大小,因此成本效益分析法的前提是评估对象是否可以、是否应当量化。近年来,越来越多声音批评成本效益分析法一味追求高效益低成本而忽略了社会的公平问题,有时候还会因为追求短期利益而忽略了长远利益。因此,交通投资平台企业在开展制度顶层设计时,要客观看待并合理使用成本效益分析法,毕竟对于交通投资平台企业等国有企业而言,除了经济利益外,更多时候还需要考虑公平、公正、秩序等问题。

参考文献:

[1]熊秉元.法的经济解释:法律人的倚天屠龙[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7.

[2]薛兆丰.薛兆丰经济学讲义.中信出版集团,2018.

[3]高 强.有效治理角度下国有企业制度改革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16(7):101-102.

[4]张兴建.企业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6):232-233.

[5]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下册)[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7.

[6]汪全胜.立法成本效益评估制度的适用范围考察[J].法学论坛,2016(1):23-30.

收稿日期:2020-05-10

作者:赵斌

制度设计物资管理论文 篇2:

企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与运行的研究

摘要:企业单位会计控制制度设计,是贯彻执行国家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保证单位会计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措施。也是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手段,实践证明,建立严格执行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会计基础工作就比较扎实,会计工作在经济管理中就能有效发挥作用。

关键词:会计控制制度设计 企业管理水平 会计信息失真

企业单位会计控制制度设计,是指在设计整个会计制度时,多项活动进行内部控制的设计内容。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建立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即单位根据国家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规定,结合本单位经营管理和业务管理的特点和要求而制定的旨在规范单位内部会计管理活动的制度,是贯彻执行国家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保证单位会计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措施,也是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手段。

一、目前我国企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我国财务税收检查、审计监督,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等各项中揭露出来的问题看,归根结底与这些单位制度建设和运行密不可分,目前由于制度的不完善与制度运行中缺陷并存,造成违法违纪现象屡禁不止,具体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管理水平低下

物质消耗高,损失浪费大、经济效益不明显,部分企业领导在思想上对内控制度的设计只停留在表面上,没有真正意识到内控制度的设计和运行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有制度也形同虚设,使很好的制度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如会计岗位设置和人员配置不当,业务交叉过来,会计人员职责不明,企业内部业绩考评与激励机制不完善。

(三)会计基础工作混乱

如常规性的印单(票)分管制度、重要空白凭证保管使用制度、会计人员内部分工牵制制度等均不规范,会计凭证的填制缺乏合理有效的凭证支持。

(四)内部财产物资管理失调

如有的企业物资购销制度松弛;存货采购、验收、保管、运输、付款等职责未严格分离;存货的发出未按规定手续办理,也未及时与会计记录相核对;对毁损、报废、短缺、积压、滞销等产品不作及时处理等。

(五)违法违纪现象时有发生

如有关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钻企业内控不严的漏洞大量收受贿赂、贪污挪用公款、隐瞒收入、乱挤成本等。

(六)内控机制不健全

有些单位虽然制度比较健全,但在具体运行过程中没有很好地贯彻落实,形同虚设。

除了有关的管理人员故意违规外,内部管理失控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有的单位负责人私自对外投资,收益不入帐,中饱私囊;有的单位内部各职能部门都开设银行帐号和设有“小金库”,资金管理严重失控,有的企业甚至收买负责人卷巨额公款外逃的事件等等。而出现这些现象最普遍的是没有建立和执行完善的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这既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又扰乱了社会经济中正常的经济秩序。而存在这些问题和现象最重要的是缺乏必要有力的监督。

二、原因分析

(一)会计监督力度弱化

企业内部管理和职能部门监督,以及由注册会计师承办的社会审计,共同构成了企业财务监督的整体,而上述种种监督往往受部门利益和经济利益等各方面因果地制约。致使监督很多时间都流于形式,力度弱化。起不到监督地应有作用,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相互监督缺少沟通,往往是出于各自目的,难以形成合力;企业的主管部门更多地从部门利益出发,对所属企业一般都采取保护主义,怕暴露问题,影响企业的荣誉和发展。

(二)内部审计制度弱化

内部控制制度运作自觉性较高,但监督措施不到位,大部分企业设立了较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表现在建立了严格的出纳责任制、严格执行了内部牵制制度、制定了稽核制度、对固定资产定期盘查制度,在控制成本费用方面制定了定额标准,并得以有效贯彻,但在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方面,大部分企业都设有专门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使企业内部监督约束措施不够到位,内部审计弱化。

(三)监督机构设置不尽合理

职责不明确,大部分企业的财务人员特别是财务主管执行者,又担当了监督者,二者合而为一,如同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自己评判自己,其结果必然导致监督失去效力。

三、建立和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必要性

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对确保单位会计工作的正常运行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保证信息真实,建立诚信社会的需要。

四、对企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与运作

(一)对企业会计机构与人员的控制设计

新《会计法》第三十六条明确指出,各个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

(二)强化对会计核算职能控制制度的设计,使会计基础工作完全达到规范化要求

会计核算工作是企业内部控制设计的基础工作,是整个企业正常工作的信息原始点。因此,对会计核算职能要重视,严格按照国家的统一规定,统一科目,统一制度来核算。

(三)会计控制制度要体现会计监督职能的设计和运作。

财政部颁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第二十七条明确指出:“各个单位应当高度重视内部会计控制的检查监督工作,由专门机构或指定专门人员,具体负责内部会计控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以确保内部控制的贯彻执行。”因此,建立企业内部审计是完善内部控制的补充。

(四)建立行之有效的企业内部管理会计控制制度。

实际上,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都是单位内部管理的重要手段,企业必须制定一套规范完整的内部管理制度,充分保证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更好地参与单位内部经济管理,使会计工作渗透到单位内部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不仅利于会计工作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更有利于改善单位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五)努力提高会计监管质量

1、加强行政性监管力度。要充分发挥财政、审计、税务、工商等职能部门地监管力度,不仅要拓宽广度,增加深度,加强配合,而且要使监督规范化、制度化,避免盲目性。

2、切实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质量。一方面必须让会计师事务所与政府部门完全脱钩,真正成为具有独立性和超脱性的自律性组织,以便更好的履行其社会监督职能,另一方面应加强对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的监督,对弄虚作假者依法查处。

3、加大查处力度。要充分发挥处罚措施的震慑作用,对违法违纪、编造假信息者要严厉打击,严厉查处,用法律的权威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

五、企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运行发展方向

对我区的绝大部分企业来说,目前还停留在会计电算化初期的阶段,即将传统的手工会计流程利用计算机来完成核算、记帐、报表和分析,从原则上讲这种形式的电算化会计并没有脱离传统手工会计模式,只是利用计算机模拟手工会计流程,还无法与企业制造系统和企业管理的经营过程进行控制的功能。因此,要重视企业会计控制功能,需做好以下几点:

(一)要逐步建设企业全面信息系统

基础的信息工作系统,在企业全部信息控制系统中作为一个单位“频道”,与网络系统和其他信息系统的部分信息进行多元信息交互,在交换过程中实现对业务和管理与决策的控制。

(二)将企业信息系统与财政、税收、银行等系统实现联网

形成一个公众化、开放性和透明度高的“信息高速公路”,以便企业随时查询国家法律、法规及宏观指导。

(三)重视和完善会计基础工作

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只有健全的会计基础工作,才能有效地通过收集、处理、利用和提供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从而为改进和加强经营管理服务。虽然会计基础工作仅仅是一个单位的内部事情,但影响面很广,造成的后果也很严重,必须切实重视会计基础工作。

(四)加快高级人才的培养

人们也逐渐认识到现代化管理的关键因素是人,因此高级人才的培养和贮备是未来会计控制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会计人员要主动迎接未来挑战,通过学习,掌握和提高知识和技能,以适应高级人才岗位的需要。

作者:马月菊

制度设计物资管理论文 篇3:

基于“物联网”的物资综合管理内控体系研究

摘要:“物联网”系统是外在的表现形式和技术手段,物资管理才是内在和核心。在“物联网”的实施过程中,建立一套完整的内控体系至关重要。“物联网”系统的建设过程,也是内控体系不断建立并逐步完善的过程。可以说,一套行之有效的内控体系,是业务系统得以顺利实施的先决条件之一。文章针对中日友好医院基于“物联网”的物资综合管理内控体系进行研究。该项目在北京甚至全国都具有领先的示范性效应,多次作为典型案例进行推介,大大促进了医院品牌形象的提升。

关键词:物联网 内控 建设

日友好医院自2012年开始试行对高值耗材进行条码管理,实现高值耗材可追溯;在此基础上,引入RFID技术,搭建“物联网”平台;2014年下半年开始探索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医院物资综合管理体系并启动试点工作;2016年1月在全院实施“物联网”系统。通过采用集中供应和配送的服务模式,运用信息化以及“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手段,对医用耗材领用、采购、配送、结算进行全过程一体化管理,已初见成效。

一、基于“物联网”的物资综合管理内控体系的建立完善

(一)内控体系内涵。一般情况下,内控体系主要涵盖以下几点:内控手册、风险防控、内控评价。内控手册主要是对每个工作流程的描述、流程图、岗位职责、授权说明等。风险防控是对可能导致风险的点采用有效的防控措施。内控评价具体包含三部分:第一部分检查制度设计的齐全性和合理性等;第二部分检查控制过程;第三部分检查会计账务处理控制。

1.内控手册。基于“物联网”的物资综合管理包括物资的订货、采购、配送、入库、使用、出库、结算、盘点等各个环节。相关部门多次沟通,院领导实地调研,并经多次讨论修改,不断完善,详细描述每一个环节的业务流程,绘制“物联网”业务的流程图,设定每一个操作点的岗位职责,相关部门根据工作需要,提供操作员名单,信息部门对每一个操作人员按照岗位职责等进行相应的权限设置。

2.风险防控。众所周知,人、财、物的管理部门属于风险相对高发的部门,相应的也是监管的重点部门。早在几年前,医院纪检监察办公室就要求重点部门梳理重点岗位的风险点,制定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并加以实施。“物联网”实施过程中,改变了原有的操作和管理模式,相关部门应及时对风险点进行重新梳理,及时补充完善风险防控措施。以一个具体的业务流程为例,可将具体的流程控制人、控制频率、控制方式、异常如何处置、控制效果等以文字的形式固化下来。

3.内控评价。医院以“大型医院巡查”“医院等级评审”等为契机,要求每一个职能管理部门梳理完善本部门的管理制度,逐项对照巡查、评审的要求,检查制度是否齐全,是否与时俱进进行了更新、废止和补充完善。医院“物联网”系统从立项、调研、设计到逐步实施,历时几年。供应商按照医院管理要求,数易其稿,多次修订系统设定,多次在系统中演示物资管理控制的过程,财务处等部门多次实地检查物资管理情况,院领导数次带队,按照“物联网”的业务流程,现场办公,协调解决发现的问题和可能存在的缺陷。“物联网”技术下物资管理的会计账务处理控制,是牵头部门财务处的本职工作和核心业务。财务处专设物资会计在医工处、后勤处等属地化办公,审核物资入出库单据、发票等资料;每月由物资系统自动生成物资入出库凭证;凭证生成后,财务处专人进行账务核对;除此以外,财务处还设专人进行财务稽核。

(二)内控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按專业分类,一套完整的、运行有效的内控体系应该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几个层面:单位层面、业务层面、信息层面等。

1.单位层面。

(1)组织架构。医院成立了由财务处、医工处、后勤处、信息中心、医务处、审计处、纪检监察办公室等多部门参加的物资综合管理工作小组。为推进该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由医院办公会决定,由医院总会计师担任组长。

(2)制度建设。及时修订完善各相关管理制度,用制度管人。在“物联网”实施过程中,医院梳理完善了物资管理的一系列相关制度,在制度中明确了科室、归口管理部门的职责、物资管理的流程等。制度和流程的明确为“物联网”过程中的内控奠定了制度基础。院级层面,财务处牵头修订招标管理办法、物资管理办法等;部门层面,以医工处为主的归口管理部门修订完善部门相关岗位职责和管理制度。

财务处是该项目的牵头部门,全面协调此项工作。主要包括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制定物资综合管理方案;在现有业务流程的基础上,根据精细化管理需要,在满足内部控制的前提下,梳理优化相关业务流程;上传下达,及时向院领导汇报项目进展,有效协调相关部门推进项目顺利实施。医工处、后勤处对本部门管理的高低值耗材各环节进行梳理,对目前的工作流程提出改进建议,按照部署要求开展相关工作。信息处配合相关部门提供技术支持,并按照部署要求开展相关工作。医务处、护理部负责了解临床、医技科室需求,及时提出改进方案和要求。审计处全程监督与咨询,对相关工作随时提出审计建议;定期不定期抽查盘点等。纪检部门全程监督,随时对相关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等。

(3)归口管理部门将“岗位责任制”真正落到实处,不相容岗位严格分离,重要岗位定期轮岗。

2.业务层面。流程设定、权限设置、不相容岗位分离,用流程管人。(1)采购:物资品类、品牌、生产商、规格、型号等由医院确定,采购主动权由医院控制。(2)配送:供应商按照科室需求,统一配送。(3)结算:按照实际业务产生的数据,经核对后,按月进行结算。(4)预算管理:不可收费材料严格限制年消耗量,严格审批不可收费材料的年度预算。(5)资金控制:支付物资款项时,严格按照医院资金支付授权审批的额度和流程办理,手续不全,不予办理。(6)合同管理:通过合同管理加强内控,在物资综合管理过程中,按照医院合同管理流程签订相应合同,严格履行合同条款,无合同不付款。(7)岗位管理:专人专岗,加强内控。

3.信息层面。物资管理全过程动态监管,用系统管人。(1)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医院提出管理需求,院领导进行顶层设计,提出物资管理的目标;工作小组将领导的要求和预期目标分解和细化成一个个现实可行的和努力可及的数据、文档、流程等;供应商按照医院的需求,在原有物资管理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定制和开发。供应商的IT部门和医院的信息部门通力合作,进行“物联网”系统的开发,要求系统符合医院的管理要求,操作界面友好。(2)内部信息传递。规范系统开发、运行、维护流程,建立用户管理制度,系统数据定期备份(本机、异地备份),建立安全保密和泄密追究制度等。

4.其他层面。(1)物资消耗计入科室成本,与科室绩效挂钩,这一控制点将每一位员工都纳入内控体系中,能充分调动员工的内控参与度和积极性,让科室自觉加强物资管理。(2)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和纪检监察部门的作用,用他律管人。(3)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用自律管人。

二、基于“物联网”的物资综合管理内控体系的成效

(一)实现“云库房”管理。对原院内耗材1、2、3库,消毒试剂库库存清零,实现“云库房”管理。医院只需对科室的安全库存进行盘点,且使用电子终端进行盘点,三五分钟即可完成一个科室的盘点。信息技术的应用,大大减少了物资管理内控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盘点环节的工作量。

(二)信息化手段减少人为干预。“物联网”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了从科室请领→订单审批→采购管理→院内物流→科室使用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实现了对应的闭环控制;“物联网”系统可对物资流转的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保证物资管理及使用的安全性;系统中记录有每一个环节相对应的操作信息,实现物资采购、供应的全程监控和可追溯。

(三)清理規范基础数据。项目推进过程中,对涉及400余家供应商、700余家生产厂家、12 000余个品规的医用耗材基础数据及资质进行清理和规范。严控物资入口关,降低医院风险。

(四)管理提升。采用集中供应及配送项目对医用耗材使用管理进行模式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实现一体化全过程可追溯的目标。通过“云库房”、专业配送服务、自动化设备等手段,有效节约了医院的库房资源、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同时也节约了日常申领、统计所占用的时间,可以使临床科室更加专注于本职的医护工作。在集中供应的基础上,采购医用耗材的单据、发票数量大大减少,减轻了后续付款核对的工作量,使得财务管理更加规范。运用先进的信息系统替代原医用耗材管理流程中需要人工进行重复工作的内容,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使得医用耗材管理人员能够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关键工作任务上。项目推进过程中,对在用医用耗材进行了全面清理,并对供应商、生产厂家的资质建立了电子档案,便于实时监控,降低经营风险。一体化可追溯的管理模式使医用耗材供应的信息流、物流、财务流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杜绝了无订单送货、换货等不合规的行为,保证了科室成本计入实时准确,为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除了准确的大数据保障之外,项目还根据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个性化定制了不同的报表,如不可计费品的同比分析,科室月度使用高值耗材和低值耗材的情况分析等,从而为管理决策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五)潜在经济价值。实现不可计费耗材监控管理,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科室过度领用不可计费耗材对医院成本造成的损失。通过流程的梳理、基础数据的清理,进一步提供了有力手段,可以对可收费耗材的计费情况进行落实,避免医院漏收少收造成的经济损失。S

参考文献:

[1]毕春梅.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医院物资综合管理[J].中国总会计师,2015,(12).

[2]孙小艳,杨爱义.企业财务内控体系的优化研究[J].商业会计,2015,(12).

作者:毕春梅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城市建设财务管理论文下一篇:卫生防疫档案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