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人生感悟范文

2022-06-26

第一篇:三字经人生感悟范文

读三字经有感三字经有感

读三字经有感

我读完了《三字经》这本书,让我感受颇深。

《三字经》把我国从古到今的许多故事、知识,以三字经文的方式展示给我们,其中有教我们做人的,有教我们做事的,还有教我们学习的等等。

这些故事有着深刻的哲学道理,生动而有教育意义。比如“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讲得就是孟母三迁和孟子逃学后孟母剪布教子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习不仅要有好的方法,而且要有好的环境,特别是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又比如“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这段话讲得是黄香九岁时就懂得孝敬父亲,冬天把被窝捂热后再请父亲睡。读了这个故事,我很受启发,我觉得我要向黄香学习,多为父母做些家务,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三字经》里还有很多哲学故事,给我们树立了许多榜样,告诉我们很多深刻道理,让我们受益无穷

第二篇:三字经

《三字经》教案)

教学内容: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

一、 挑战背诵极限 师:挑战极限 ! 生:校园吉尼斯!

师:起立!齐背《三字经》

师:佩服!佩服!这真是“教之道,贵以专”! 没有勤奋的努力,哪有今天的成功?本周的“背诵三字经”周记录保持者就是—— 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表示祝贺!并授予象征智慧的皇冠!

二、学习《三字经》

师:在我们伟大祖国浩瀚的文化长河中,宋代王应麟编著的《三字经》无疑是最绚丽的 一朵浪花,它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赏心悦目,令我们回味无穷!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 《三字经》。 师出示《三字经》范读。

师:大家自己读一读这两句《三字经》,把字音读准,注意正确停顿。(生自己读)

师:点兵点将!(点生读) 师:我挑战!

生:我应战!

师要求:读对、读准!(师生对读、生生对读)

三、听故事,明道理 师:才一会儿功夫,大家就读得琅琅上口了!这两句三字经虽寥寥二十四个字,但每句 话背后都藏着动人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不信!我们听听下面两个故事!从中你明白了什么? 师讲“闻鸡起舞”“铁杵成针”的故事。 师: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师点拨:这不正是“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呀!(点生读这一句。)狗在 夜里守夜,雄鸡在清晨报晓。你们如果不学习,就没有本事,又怎么做人呢?

师讲第二个故事。 师点拨:猜猜这个故事说的哪一句?(“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从中明白了什么?(点生读这一句。)只要勤奋努力就会成功,嬉戏懒惰是没有好处的。好好记住 我的劝告,努力上进吧! 师:我挑战!

生:我应战! 师要求:读得有滋有味!

师点拨:真是有模有样!(有滋有味!)(抑扬顿挫)(小诗人)

师: 大家读出了自己对这两句话的独特感受! 亲爱的同学们! 王老师也送你们一句: “莫 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啊!

四、讲故事,明事理

师: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关于“学习的故事”,先思考片刻,然后把你听到或看到过的故 事讲给大家听!生交流。 生讲故事。

师:“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啊!从你们的故事中我也听到了不少成语故事,我们知道,成语和《三字经》里都蕴含着学习、做人的道理,今天的“成语链接”又会带来什么故事呢? 请大家欣赏!猜猜讲的什么成语? 播放“囊萤映雪”的动画片。

师:古人刻苦好学的故事不仅成为了千古传颂的成语,它被编成了《三字经》呢! 出示《三字经》师读。 师: 虽然我们现在早已没有必要像千百年前古人那样如此苦读, 但勤奋学习的道理却是 千百年不曾改变的!正如一首诗中所写的那样!—— 出示《长歌行》。师生齐读。 师:我挑战! 生:我应战!

师要求:与同学合作读。

五、演故事,升华情感

师:与人合作真是件快乐的事儿, 就让我们活动活动筋骨, 与你的小伙伴演一演关于“学 习”的故事。 生演故事。

引:看了他们的表演,你想帮帮谁?对他说几句话!

六、情景创设,指导行为

师:还有几个小朋友等着我们去帮助呢!看看这幅图上讲的什么?

出示图 师:当他不认真读书的时候,你会对他说„„ 当他考试抄别人卷子时,你会对他说„„ 当他不用功读书,长大后一事无成,你会对他说„„ 当我们遇到难题,要打退堂鼓时,你会对自己说„„ 师:当„„的时候,( )会对( )说„„同桌讲讲。 师点拨: 当同学们这么一说, 我感到三字经离我们并不遥远了, 原来, 它就在我们身边。 我们只有熟读并从中领悟,才能使之成为我们行为的指南针!

七、再背《三字经》 师:挑战极限! 生:校园吉尼斯!

师:让我们全体起立,齐背我们这一祖国民族文化的精华——《三字经》。

师:今天,我们又一次走进了《三字经》,又一次沐浴在传统文化的阳光下,又一次感 受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我相信,只要我们永不停止学习的脚步,就一定会让古老的经典 散发出现代的气息!

《三字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并背诵《三字经》从“凡训蒙,须讲究”到“文中子,及老 庄。 ”介绍中国古代的重要典籍和儿童读书的程序,这部份列举的书 籍有四书、六经、三易、四诗、三传、五子,基本包括了儒家的典籍 和部份先秦诸子的著作。

2、了解《诗》《书》《易》《礼》《春秋》《乐》称六经,这是中 、 、 、 、 、 国古代儒家的重要经典, 《连山》《归藏》《周易》 、 、 ,是我国古代的三 部书,这三部书合称“三易”“三易”是用“卦”的形式来说明宇宙,间万事万物循环变化的道理的。《国风》《大雅》《小雅》《颂》 、 、 、 ,合 称为四诗,它是一种内容丰富、感情深切的诗歌。五子是指荀子、扬 子、文中子、老子和庄子。他们所写的书,便称为子书。 教学流程:

一、复习 理解并背诵《三字经》第 3-4 课 内容

二、新授第今天内容

1、 多种方式诵读、多种方式诵读 。

(一) 静心自读;

(二) 指名接读;

(三) 齐读;

2、 理解含义

(1)今天我们学的这段里你知道哪一句的含义,给老师和同学们讲一 讲,指名讲含义。

(2)、今天我们学的这段里你不知道哪一句的含义,提出来讨论。 教师重点结合讲“四书、六经、三易、四诗、三传、五子,基本包 括了儒家的典籍和部份先秦诸子的著作。 (3)、老师补充《三字经》中的故事《半部论语治天下》 《孔子和他的弟 子》 《曾子杀猪传千古》 《周公吐脯》 , 《春秋三传》 《诸子百家争鸣》 《庄子的学问》学生认真听故事,听后讨论。

四、再读

1、接龙读。 男生读一段,女生接一段(四句为一段)

2、学生赛读

3、师生拍手齐读。

4、让我们再来感情地读一读。

五、尝试背诵

1、自由背诵。自己小声背或和同桌一起背一背。

2、师生互动,考考你

(1)老师考学生。老师说上句,学生接下句。

(2)学生考老师。学生说上句,老师接下句

3、全班拍手背。

4、比一比,看谁背得又快又好(过关者画上红旗)。

六、 拓展升华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七、小结 同学们,这段三字经让我们了解诸子的著作、读史书,同学们, 这段三字经让我们了解诸子的著作和史书, 知道了前代的典章制度和 有关礼乐的情形,知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主张。

《三字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理解并背诵《三字经》从“经子通,读诸史”到“四百年, 终于献” 。

2、 了解三皇(羲农黄帝) ,二帝(尧舜) 、三王(夏禹商汤周 文武)了解春秋、战国各个国家,知道秦始皇统一全国。

3、 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增强对历史知识的素养。

一、复习 理解并背诵《三字经》前面学过的内容。

二、新授从“经子通,读诸史”到“四百年,终于献”。

1、多种方式诵读

(一)静心自读;

(二)指名接读;

(三)齐读;

2、理解含义

(1)今天我们学的这段里你知道哪一句的含义,给老师和同学们讲 一讲,指名讲含义。

(2)今天我们学的这段里你不知道哪一句的含义,提出来讨论。

教师重点解释“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周辙东,王 、 纲坠。逞干戈,尚游说。、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 。这 几句经文,让学生了解各朝各代更替都有一定的原因,了解他们的兴 衰。

(3) 老师补充《三字经》中的故事《商汤革命》 《周武王伐纣》 、 、 《秦始皇设立郡县》《刘邦沛县起兵》,学生认真听故事,听后讨论。

三、再读

1、接龙读。 男生读一段,女生接一段(四句为一段)

2、学生赛读

3、师生拍手齐读。

4、让我们再来感情地读一读。

四、尝试背诵

1、自由背诵。自己小声背或和同桌一起背一背。

2、师生互动,考考你

(1)老师考学生。老师说上句,学生接下句。

(2)学生考老师。学生说上句,老师接下句

3、全班拍手背。

4、比一比,看谁背得又快又好(过关者画上红旗)。

五、 拓展升华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三皇(羲农黄帝)。二帝(尧舜) 、三王(夏禹 商汤周文武) ,了解春秋、战国各个国家,知道是秦始皇统一了 全国。

《三字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并背诵《三字经》从“魏蜀吴,争汉鼎”到“通古今,若亲 目”。

2、了解三国、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宋、辽、金三国的关系 及元、明、清几个朝代的世系,了解每个朝代兴盛衰败的来龙去脉。

3、了解史官记录的帝王活动的大事及古往今来的史实。 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

一、复习 理解并背诵《三字经》从“经子通,读诸史”到“四百年,终于献”。

二、新授从“魏蜀吴,争汉鼎”到“通古今,若亲目” 。

1、多种方式诵读

(一)静心自读;

(二)指名接读;

(三)齐读;

2、理解含义

(1)今天我们学的这段里你知道哪一句的含义,给老师和同学们讲 一讲,指名讲含义。

(2)今天我们学的这段里你不知道哪一句的含义,提出来讨论。 教师重点解释“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梁唐晋,及 、 汉周。称五代,皆有由。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辽 、 、 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并中国,兼戎狄”“迨崇祯,煤 、 、 山逝”等几句经文,让学生了解这几个朝代兴衰的原因。

(3)老师补充《三字经》中的故事《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明太祖 、 和它的开国元勋》《崇祯吊死煤山》,学生认真听故事,听后讨论。

三、再读

1、接龙读。 男生读一段,女生接一段(四句为一段)

2、学生赛读

3、师生拍手齐读。

4、让我们再来感情地读一读。

四、尝试背诵

1、自由背诵。自己小声背或和同桌一起背一背。

2、师生互动,考考你 (1)老师考学生。老师说上句,学生接下句。 (2)学生考老师。学生说上句,老师接下句

3、全班拍手背。

4、比一比,看谁背得又快又好(过关者画上红旗)。

五、 拓展升华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三国、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宋、辽、 金三国的关系及元、明、清几个朝代的世系,了解每个朝代兴盛衰败 的来龙去脉。我们还要了解史官记录的帝王活动的大事,做一个能通 晓古往今来的史实的人。

《三字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并背诵《三字经》从“口而诵,心而惟”到“尔小生,宜立 志” 。了解古代上至大教育家孔子、宋朝宰相赵普等,下至穷苦人家 出身的晋代车胤、孙康等不耻下问、刻苦学习的故事,培养学生不怕 吃苦、勤奋学习的情感意志。

2、明白一个人的学识高低和成就大小与勤奋学习有极大的关系,不 管什么样的人,不论地位的高低,年龄的大小,出身的尊卑等,只要 肯勤奋刻苦地学习,就会有收获和成就。我们学生要长大有成就,有 出息,就必须像古人那样抓紧时间勤奋刻苦地学习。

一、谈话导入

教师: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门下弟子三千,受人尊敬,名 传千古。可是这样的一位大教育家,有一天却拜一个年仅七岁的小孩 子作自己的老师。这是怎么回事呢?(激发学生兴趣,讲述《孔子师 项橐》的故事。 ) 同学们,像孔子这样的大教育家可以说是学富五车,可是他为了 学习礼仪,竟然能没有架子去拜年仅七岁的小孩子为师,这种求知若 渴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敬佩。其实在我国的历史长河里,有许 多这样的杰出人士,他们对待学习的态度、精神让我们敬佩和感动, 更加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一起来学习《三字经》中的这些勤学故事。

二、多种方式诵读

(一)静心自读;

(二)指名接读;

(三)齐读;

三、理解含义

1、今天我们学的这段里你知道哪些古人勤奋学习的故事,给老 师和同学们讲一讲,指名讲故事。

2、今天我们学的这段里你不知道哪一句的含义,提出来讨论。 重点讲解“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 ”和“苏老泉, 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若梁 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 这两段。 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

【译文】我们读书学习,要有恒心,要一边读,一边用心去思考。 只有早早晚晚都把心思用到学习上,才能真正学好。

3、老师补充《三字经》中的故事《梁灏考状元》 《苏洵焚稿》 , 学生认真听故事,听后讨论。

四、再读

1、接龙读。 男生读一段,女生接一段(四句为一段)

2、学生赛读

3、师生拍手齐读。

4、让我们再来感情地读一读。

五、尝试背诵

1、自由背诵。自己小声背或和同桌一起背一背。

2、师生互动,考考你

(1)老师考学生。老师说上句,学生接下句。

(2)学生考老师。学生说上句,老师接下句

3、全班拍手背。

4、比一比,看谁背得又快又好(过关者画上红旗)。

六、 拓展升华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七、小结 大家听了这么多勤奋学习的故事, 老师希望同学们在感动和敬佩 之外,还能向这些值得我们敬佩的古人学习,学习他们勤奋学习、不 怕吃苦的精神,现在努力学习,长大之后才能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才能为家庭、为社会、为祖国做出我们的贡献。不要等明天了,让我 们现在就行动起来吧,用行动向古人学习!

《三字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并背诵《三字经》从 “莹八岁,能咏诗。 ”至“戒之哉, 宜勉力。 ”了解古代儿童从小认真学习、博闻强记,长大成就过人的 故事;

2、明白学习是学生最基本的任务, “勤有功,戏无益” ,学有所 成可以“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 ” 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

一、复习 理解并背诵《三字经》上一课的内容

二、教师导入 古代有很多跟同学们年纪差不多的孩子,因为天赋较好,又勤奋 学习,小小年纪就被人们夸赞,甚至当官的。同样是孩子,为什么他 们从小就这么出色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 《三字经》 最后的部分, 了解其中的故事和道理。

三、多种方式诵读

(一)静心自读;

(二)指名接读;

(三)齐读;

四、理解含义

1、今天我们学的这段里你知道哪一句的含义,知道哪些故事, 给老师和同学们讲一讲,指名讲含义或故事。

2、今天我们学的这段里你不知道哪一句的含义,提出来讨论。 重点解释“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 光于前,裕于后。 和“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 ” 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 译文:我们要在幼年时努力学习不断充实自己,长大后能够学以 致用,替国家效力,为人民谋福利。 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译文:如果你为人民做出应有的贡献,人民就会赞扬你,而且父 母也可以得到你的荣耀,给连祖先增添了光彩,也给下代留下了好的 榜样。 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译文: 反复讲了许多道理, 只是告诉孩子们, 凡是勤奋上进的人, 都会有好的收获,而只顾贪玩,浪费了大好时光是一定要后悔的。

3、 老师补充 《三字经》 中的故事 《奇人李泌》 《司马光发愤著书》,学生认真听故事,听后讨论。

五、再读

1、接龙读。 男生读一段,女生接一段(四句为一段)

2、学生赛读

3、师生拍手齐读。

4、让我们再来感情地读一读。

五、尝试背诵

1、自由背诵。自己小声背或和同桌一起背一背。

2、师生互动,考考你

(1)老师考学生。老师说上句,学生接下句。

(2)学生考老师。学生说上句,老师接下句

3、全班拍手背。

4、比一比,看谁背得又快又好(过关者画上红旗) 。

六、 拓展升华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七、小结 《三字经》我们学完了,从中我们学到了很多的知识,懂得了很 多道理,不过就像《三字经》最后讲的那样“勤有功,戏无益” 凡 , 是勤奋上进的人,都会有好的收获,而只顾贪玩,浪费了大好时光是 一定要后悔的。希望同学们学了《三字经》之后,能“戒之哉,宜勉 力” ,用里面的故事和道理来提醒自己,来勉励自己。

第三篇:三字经

rén zhī chū xìng běn shàn xìng xiāng jìn

xí xiāng yuǎn

1.人 之 初

性 本 善

性 相 近

相 远

【解释】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故事】晋朝时,有个名叫周处的人。他是一个本性善良的人,可是,由于他自小便没了爹娘,在无人教导的情形下,周处的性情变的很残暴,行为也十分野蛮。周处喜欢欺负弱小,常常因为自己不高兴,就把别人打的头破血流的,所以,村里得人见了他,总是躲的远远的。这几天,村子里出现了一只凶恶的老虎,在山脚下的大湖里也出现了一只可怕的蛟龙,常常侵害村里的农作物,甚至还把农民活生生吞掉,大家觉得很害怕,甚至把老虎、蛟龙及周处合称“三害”,还说“三害”不除,村民将永无安宁之日。周处听说了村里来了这“三害”,好打架的个性使他立刻到山里一拳就把老虎给打死了,接着又到湖里抓蛟龙,在湖里追了三天三夜,才消灭了蛟龙。岸上的村民见周处一直没有浮出水面,还以为他和蛟龙同归于尽了,于是,大家便在岸上庆祝除去了“三害”。周处回到了村子里,明白了自己竟是第三害后,从此下决心改过自新,不再是个让人家讨厌的人。 【启示】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gǒu bú jiào

xìng nǎi qiān

jiào zhī dào

guì yǐ

zhuān

2.苟 不 教 性 乃 迁 教 之 道

贵 以

【解释】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如果不进行教育,原来善良的本性就会发生改变。教育好一个人的方法,就是要教导他专心致志,始终如一。

【启示】教育是头等重要的大事。要想使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时刻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专心一致,时时不能放松。 【注释】

苟:如果、假如。

乃:于是。

迁:变化。

道:方法、道理。

贵:注重、重视。

以:在于。

专:专心致志。

故事:唐寅学画

唐寅,字伯虎,是明朝的大画家。他擅长画山水,兼善书法,能诗文,但禀性疏朗,放逸不羁,少年时恃オ倣物。他最终能与沈周、文徴明、仇英等画家齐名名成为:“明四家”,全仗母亲的教育和名师沈周的指导。 少年唐寅的画画得不错,富豪人家常请他作画,唐寅也就慢慢骄起来了。母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天,她对唐寅说:“孩子,你学画还只是刚刚起步,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呢?"她随手递给唐寅一卷行李和一包碎银,“当今大画师沈周离此不远,拜他为师吧,画不好就别回来见我!唐寅当然知道沈周的画很出名,欢欢喜喜上路拜师去了。转眼就是一年。在沈周的指点下,唐寅的画技很有长进。这一天,小唐寅拿出自己的画和师傅的画比了比,已经不相上下了,不禁暗暗自喜:我自己已成名手,该出师回家看望母亲了。沈周看出了他的心思,就叫妻子准备饭菜为唐寅饯行。饭莱摆在后花园东北角的一间小屋里。这间小屋平时紧锁着,谁也不让进去。唐寅一进屋就就四处张望,只见有四个门,却没有扇窗子。他好奇地顺着门格子向外望去,见门外花红柳録,山鸟飞翔,仿佛那山润流水声都能听到。他想:这么好的风景,师傅平时不让我进来,大概是怕徒弟从这里出去游山水,无心学画了。他正看得发呆,听到师傅说话了:“你的画本来不错,又学了一年,现在可以出师了。你想到后花园痛痛快快地玩玩吗?小唐寅顾不上满桌的饭菜,站起来就去开门门,也许是走得急了,让门格子碰了一下;他便去开另一个이],又让门格子碰了一下;再去开第三个门,这回碰得更厉害了。原来这三个“门"都是沈周画在壁上的!唐寅从兴奋中中醒悟过来,他转身扑通一声,双膝跪在师傅面前,说:"师傅,我不想回家了,让我再跟您学三年吧!从此以后,小唐寅专心致志地跟师傅学画,再也不提出师回家的事了。三年转眼过去了,冬日将尽。唐寅为感谢师傅的教育,亲自动手烧菜,宴请师傅。当他把烧好的鱼端上桌时,一只大狸猫从门外呼呼地跑进来,跳上桌子就想吃。唐寅急了,骂道:大胆畜牲,师傅还没品尝,哪里轮得到你呀!“啪"的就是一掌,那大狸猫呼"的一声就往窗上跳,跳了一个窗户又一个窗户,就是跳不出去,最后“鸣鸣地叫着从门口逃出去了。原来,那窗户是唐寅画在墙上的。师傅见了这情景,哈哈大笑起来:“唐寅呀,你已经四年没有见到你娘的面了,要过年了,快回去了吧......

xī mèng mǔ

zé lín chǔ

zǐ bù xué

duàn jī

zhù

3.昔 孟 母

择 邻 处

子 不 学

机 杼

【解释】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启示】孟子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是和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做为孩子,要理解这种要求,是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 【注释】

昔:从前。

孟母:孟子的母亲。孟子姓孟名轲,字子舆,战国时代邹国人。相传孟子早年丧父,其母为引导儿子学习,曾三次迁徙居处,最后在一所学校旁定居下来。

择:选择。

邻:邻居。

处:相处、居处。

子:即孟子。

机:指织布机。

杼(音柱):牵纱的梭子。

【故事】我们都知道,孟子是我国历史上的“亚圣”,他的学问很好,还收了许多学生,他能有这些成就,全都要归功于孟母。在孟子小的时候,住家附近刚好是个坟场,每天都会有出殡或扫墓的人,哭哭啼啼的从这里经过,孟子见了觉得好玩,也学着玩起出殡的游戏,孟母知道后,决定换个环境。这一次,他们搬到镇上,没想到附近住着一位屠夫,孟子又学着屠夫拿着刀子,玩起剁猪肉的游戏,于是孟母又决定搬家了,因为她知道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很大的。他决定带孟子搬到学校附近。果然,从此孟子便跟其他学生一样捧着书本,摇头晃脑的背诵着。有一天,孟子逃学回来,孟母正在织布,她一气之下,剪破了一片织好的布,然后对孟子说:“你读书就像我织布一样,要脚踏实地才能做得好,如今你随意逃学,就象我剪断这块布一样,前功尽弃了。”从此,孟子便发奋读书,果然成为中国的大学问家。

dòu yān shān

yǒu yì fāng

jiāo wǔ zǐ

míng

jù yáng

4.窦 燕 山

有 义 方

教 五 子

俱 扬 【解释】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启示】仅仅教育,而没有好的方法也是不行的。好的方法就是严格而有道理。窦燕山能够使五个儿子和睦相处,都很孝敬父母、并且学业上都很有成就,是和他的教育方法分不开的。 【注释】

窦燕山:五代后晋人,名禹钧。传说他教子有方,使五个儿子齐登科甲,有侍郎冯道赠诗云“燕山窦十郎,教子以义方”。

窦燕山生于五代时期,那是中国历史上非常乱的阶段。窦燕山虽然家庭富足,但是自幼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很孝顺,对于母亲的话,从来不敢违逆。 在那个时代的人,多数在二十岁左右就结婚,所以如果到了三十岁还没有儿子,就会感觉到“无后为大”的忧虑。可窦燕山到了三十余岁,膝下犹虚,正在愁眉不展的时候,忽然有一天夜间,做了一个梦,梦见他已故的祖父对他说:“你前生的恶业很重,所以你今生的命运,不仅没有儿子,并且寿命也很短促。希望你及早回心向善,努力多做救人济世的善事,或许可以转变业力,挽回命运。”他一觉醒来,把梦中祖父的话,一一铭记于心,从此立志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窦家有一仆人,盗用了禹钧二万银钱,恐怕给主人发觉,就写了一张债券,系在自己小女的臂上,券上写明:“永卖此女,偿所负钱。”仆人从此远逃他乡。禹钧发觉了这件事,把仆人所写的债券焚毁,并且对仆人的女儿抚养得很好,那女儿长大后,禹钧还替她备了嫁妆,嫁了一位美满的贤婿。

窦禹钧一生做的好事很多,例如亲友中有丧事无钱买棺者,他出钱买棺葬殓;有家贫子女无法婚嫁者,他出资助其婚嫁,使外无旷夫,内无怨女。对于贫困得无法生活的人,他借钱给他们,使他们有做生意的资本,因此各地的穷人,由他帮助而得以维持生活的,不可胜数。

他为了要救苦济人,所以自己的私生活很俭朴,丝毫不肯浪费,每年量一岁的收入,除了供给家庭的必要生活费用外,都作救苦济急之用。他还建立书院四十间,聚书数千卷,礼聘品学兼优的老师,教育青年,对于无钱的贫苦子弟,代为缴纳学费,先后造就了很多学问高深的优秀人才。

后来努力修身积德的窦燕山终于有了孩子,而且还是五个都是儿子。中年得子的窦燕山对孩子教育还是严厉,而这个五个孩子也很争气,学习刻苦,孝顺师长。后来五个儿子都先后中了进士,做了大官,这也就是五子登科的故事。 窦燕山教育孩子秘诀,重在言传身教,以自己的言行为孩子们树立榜样。 窦燕山用他的言行,践行着一个士大夫的道德操守,履行着一个父亲的责任,在孩子们的心里撒下善良正义的种子。儿子们不仅学业优异,而且个个在朝廷担任要职,显赫一时。

shī zhī duò yǎng bú jiào fù zhī guò jiào bù yán

5.养 不 教

父 之 过

教 不 严

之 惰

【解释】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启示】严师出高徒,严格的教育是通往成才之路的必然途径。对孩子的严格要求虽然是做父母和老师的本份,但做子女的也应该理解父母和老师的苦心,才能自觉严格要求自己。 【注释】

不教:不加以教导。

过:过错。

师:老师。

惰:怠惰,这里指失职。

【故事】从前,有个无恶不做的强盗,在他做尽坏事后,终于被衙门的捕快捉了起来。由于他犯了许多不可原谅的罪,所以县太爷判了他死罪。临刑前,县太爷问他有什么要求,强盗说:“我想见我母亲最后一面。”县太爷命人把他母亲请来,当他们母子一见面,母亲很悲痛的抱者儿子大哭。谁知道,那个强盗竟然狠狠的将母亲的耳朵咬了下来,并且伤心地说:“我好恨娘在我犯错时,从来不教训我,现在我后悔也来不及了。”这强盗的母亲,要对强盗的下场负一半的责任啊!

lǎo hé wéi zǐ bù xué fēi suǒ yí yòu bù xué

6.子 不 学

非 所 宜

幼 不 学

何 为

【解释】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启示】一个人不趁年少时用功学习,长大后总是要后悔的。每位小朋友都记住这样一句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要趁视自己生命的黄金时刻。 【注释】

子:是为人之子。

不学:是不肯读书。

宜:应该,适当。

幼:指黑发年少时。

老:指长大成年以后。

何为:指不能有作为。

【故事】清朝时,大将左宗棠的部下张曜,立了许多功劳,于是左宗棠便升了他的官,但是许多不服气的人,便以张曜没有念过书为理由,不给他官做。张曜知道因为自己的不识字,而做不了官,心里很难过,于是发奋苦读,终于凭着他的学识,把官给争了回来。

bù zhī yì yù bù zhuó bù chéng qì rén bù xué

7.玉 不 琢

不 成 器

人 不 学

知 义 【解释】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启示】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样,玉在没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头没有区别,人也是一样,只有经过刻苦磨练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注释】

玉:美玉。

琢:雕琢。

器:指器物。

义:义理、道理。

【故事】从前楚国有个名叫卞和的人,有一天,他在山里找到了一块还没有琢磨过的玉石,于是他便把这玉石呈现给当时的楚厉王。没想到,宫里的玉匠竟说这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厉王一生气,命令部下把卞和定了罪。厉王死后,武王继位,卞和又将这玉石献给武王,可是,仍然遭到了被定罪的命运。卞和失望的抱着石头,在山脚下哭了三天三夜。文王即位后知道了这件事,便将卞和请进宫来,命令玉匠把这块石头好好打造一下,发现果然是一块上等的美玉,于是便将它命名为“和氏璧。”由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一块上等的美玉都需要琢磨、打造,才能显现出它的价值,所以人也需要良好的教育,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wéi rén zǐ

fāng shào shí

qīn shī yǒu

xí lǐ yí

8.为 人 子

方 少 时

亲 师 友

礼 仪

【解释】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启示】学会亲近好的老师、好的朋友,并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有益的经验和知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头脑。 【注释】

子:做人的孩子或儿女。

方:正当,刚,正值。

少时:小时侯。

亲:亲近。

师:良师。

友:益友。

习:学习。

礼仪:礼节仪态。

suǒ dāng zhí xiāng jiǔ líng néng wēn xí xiào yú qīn

9.香 九 龄

能 温 席

孝 于 亲

当 执

【解释】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启示】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孝敬父母,这是做人的准则。要知道父母的甘苦,才能孝顺父母,并激励自己刻苦学习。 【注释】

香:黄香,东汉时代的江夏(今湖北)人。传说他九岁时就懂得孝顺父母。冬天用自己的身体暖和父母的被窝,夏天为父母扇凉枕席。他是“二十四孝”中的一个孝子。 龄:岁。

温:暖,暖和。

亲:指父母。

执:遵循,应该做的事。

【故事】东汉时,有个九岁的小孩——黄香。他非常的孝顺父亲,为了不让父亲太劳累,所有的家务事都是由自己动手做的。夏天时,他会用扇子把席子给扇凉了,再请父亲上床睡觉。天气变冷了,黄香总会在父亲睡觉前,把被窝躺暖之后,才让父亲入睡。黄香这种孝行,没有多久便传遍了整个县城,大家都夸黄香是个孝顺的孩子。这种孝顺的行为,的确很令人钦佩。

yí xiān

zhī róng sì suì néng ràng lí dì yú zhǎng

10.融 四 岁

能 让 梨

弟 于 长

先 知

【解释】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启示】从尊敬友爱兄长开始,培养自己的爱心。要以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就不应该计较个人得失,才会受到别人的尊敬和欢迎,也才会感受到他的温暖。 【注释】

融:孔融,东汉时鲁国(今山东)人,孔丘的后代,三国时代儒家学派的人物。他四岁时同兄弟一起吃梨,他先拿小的,把大的让给哥哥。后为北海太守,但他因反曹操被杀害。

弟:通悌,指尊重兄长的道德规范。 长:兄长。

孔融四岁的时候,有人送来一篮梨子,他便以知道把较大的梨子让给哥哥,自己挑较小的吃。他这种尊敬兄长的德行。

昔汉时黄香,江夏人也。年方九岁,知事亲之理。每当夏日炎热之时,则扇父母帷帐,令枕席清凉,蚊蚋远避,以待亲之安寝;至于冬日严寒,则以身暖其亲之衾,以待亲之暖卧。于是名播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选自《三字经》注,《三字经》原文: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讲的是我国古代“黄香温席”的故事。黄香小时候,家中生活很艰苦。在他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黄香非常悲伤。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亲生病期间,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守护在妈妈的病床前,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尽量让父亲少操心。

冬夜里,天气特别寒冷。那时,农户家里又没有任何取暖的设备,确实很难入睡。一天,黄香晚上读书时,感到特别冷,捧着书卷的手一会就冰凉冰凉的了。他想,这么冷的天气,爸爸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还不能好好地睡觉。想到这里,小黄香心里很不安。为让父亲少挨冷受冻,他读完书便悄悄走进父亲的房里,给他铺好被,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窜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黄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亲的心。黄香温席的故事,就这样传开了街坊邻居人人夸奖黄香。

shí mǒu wén shǒu xiào tì cì jiàn wén zhī mǒu shù

11.首 孝 悌

次 见 闻

知 某 数

某 文

【解释】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并且要知道基本的算术和高深的数学,以及认识文字,阅读文学。 【启示】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是做人的基础;能文会算是做人的本钱。要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就必须这从两点做起。

做为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先学习如何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道理;接下来才开始学习日常生活中的知识。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知识内容,包含了能明白数字的变化、懂得计算的方法;并能认识文字、阅读文章。

舜的故事

在史书中记载,舜是一个非常孝顺的人。舜的父亲瞽叟是个盲人,舜的母亲在舜年幼的时候就去世了。舜的父亲后来又娶了一位妻子,也就是舜的后母,后母的性情很不好,对舜不仅不疼爱,还百般刁难他。不久,后母生了一个儿子名叫象,父亲和后母非常溺爱象。虽然平时舜很孝顺父母、友爱年幼的弟弟,但是后母和弟弟却很讨厌舜,而父亲又只听后母与象的一面之词,常常是非不分,对舜又骂又打。

由于父亲身体不好,加上弟弟又年幼,所以舜在很小的时候,就在历山下独力耕田养活全家。在传说中由于舜的孝心感动了天,所以连大象都来帮他耕田,鸟儿也飞来为他锄草。即使如此,舜的父亲、后母和弟弟却依然不喜欢舜,常常找机会陷害他,有时甚至差点让他丧失了性命。

舜深知自己的处境,总是处处小心,对于他们屡次的陷害,总是设法躲避过去,一点也不放在心上。他对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从不感到怨恨,默默承受着一切不合理的对待,相反的,他还想尽办法取悦父母,使他们高兴。因为舜的这种德行实在难能可贵,所以当舜二十岁时,他就以大孝而声名远播。

后来,贤明的尧帝在寻找继位的英主时,大家纷纷推荐舜。尧虽然接受了四方诸侯的推荐,但是为了天下百姓,还是想要亲自考验舜。于是,尧就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做妻子;又让他的九个儿子和舜相互往来,从旁观察舜怎样待人处世。

除此之外,尧还让舜以孝悌的美德教诲百姓,百姓都能顺从而不违背;舜处理各项政务十分得当,百官也都能够服从政令;尧又命令舜在四门接待四方前来朝见的诸侯,诸侯都能对舜恭敬而顺从;最后,尧命令舜守护山林,舜在山林里即使遇上狂风暴雨也能辨明方向,不会迷路。

最后,尧认为舜有高尚的德行和非凡的智慧,于是就让舜来继承帝位。

yī ér shí

shí ér bǎi

bǎi ér qiān

qiān ér

wàn

12.一 而 十

十 而 百

百 而 千

而 万

【解释】我国采用十进位算术方法:一到十是基本的数字,然后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一直变化下去。 【启示】一到十看来很简单,但变化起来却无穷尽,算术这门学问越来越深奥了。几乎各个科学门类都离不开数学,所以必须认真地从简单的数目学起,为将来学习其他知识打好基础。

【故事】一个人无论是要完成一件事,或是求取更高的学问,都应该脚踏实地,循序渐进的去做,才能有好的成绩,千万不要学明朝的吴同喔!小朋友看了后面的故事,就知道原因了。吴同是明朝人,从小便跟着泥匠师傅学功夫,但是吴同是个很懒惰的人,每次师傅交待他的事,总是一拖再拖,然后草率的完成。他一心盼望自己的手艺能象师傅一样好,可是又不肯从最基本的手艺慢慢练习,所以学了几年,还是盖不了一间房子。这天,师傅决定考考他,便要他在一星期之内盖好一间房子。吴同心想,这实在太容易了,只要把从师傅那里偷偷学来的技术用上就可了。于是,不到三天,吴同果真盖好了一间房子。第四天时,突然来了一场暴风雨,使得吴同盖的房间顿时倒塌成一滩烂泥。还没有让师傅看过,自己盖的房子就这么没有了,吴同心里既懊恼,又羞愧,从此,他下定决心要循序渐进的把盖房子的工夫学好,不再好高骛远了。

sān cái zhě

tiān dì rén

sān guāng zhě

rì yuè

xīng

13.三 才 者 天 地 人

三 光 者

月 星

【解释】还应该知道一些日常生活常识,如什么叫“三才”?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个方面。什么叫“三光呢?三光就是太阳、月亮、星星。

【启示】人类只有认识世界,才能改造世界。世界太大了。天空中的星辰以及雷、电、风、雨,大地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鱼虫百兽,而人又是万物之灵。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运用掌握的知识去改造世界。 【注释】

三才:指天才、地才、人才。出自《易经》。

三光:指日光、月光、星光。

第四篇: 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名句窦。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 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 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彀梁。 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五子者,有荀杨。文中子,及老庄。 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

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 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 夏有禹,商有汤。周文王,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周辙东,王纲堕。逞干戈,尚游说。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 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 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 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 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 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 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 舆图广,超前代。九十年,国祚废。 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 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 阉祸后,寇内讧。闯逆变,神器终。 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缀。 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 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 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 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 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彼虽幼,身己仕,尔幼学,勉而致。 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何为人! 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 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人遗子,金满籝,我教子,惟一经。 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千字文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爱育黎首,臣伏戎羌。遐迩一体,率宾归王。 鸣凤在竹,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盖此身发,四大五常。恭惟鞠养,岂敢毁伤。 女慕贞洁,男效才良。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罔谈彼短,靡恃己长。信使可覆,器欲难量。 墨悲丝染,诗赞羔羊。景行维贤,克念作圣。 德建名立,形端表正。空谷传声,虚堂习听。 祸因恶积,福缘善庆。尺璧非宝,寸阴是竞。 资父事君,曰严与敬。孝当竭力,忠则尽命。 临深履薄,夙兴温凊。似兰斯馨,如松之盛。 川流不息,渊澄取映。容止若思,言辞安定。 笃初诚美,慎终宜令。荣业所基,籍甚无竟。 学优登仕,摄职从政。存以甘棠,去而益咏。 乐殊贵贱,礼别尊卑。上和下睦,夫唱妇随。 外受傅训,入奉母仪。诸姑伯叔,犹子比儿。 孔怀兄弟,同气连枝。交友投分,切磨箴规。 仁慈隐恻,造次弗离。节义廉退,颠沛匪亏。 性静情逸,心动神疲。守真志满,逐物意移。 坚持雅操,好爵自縻。都邑华夏,东西二京。 背邙面洛,浮渭据泾。宫殿盘郁,楼观飞惊。 图写禽兽,画彩仙灵。丙舍旁启,甲帐对楹。 肆筵设席,鼓瑟吹笙。升阶纳陛,弁转疑星。 右通广内,左达承明。既集坟典,亦聚群英。 杜稿钟隶,漆书壁经。府罗将相,路侠槐卿。 户封八县,家给千兵。高冠陪辇,驱毂振缨。 世禄侈富,车驾肥轻。策功茂实,勒碑刻铭。 盘溪伊尹,佐时阿衡。奄宅曲阜,微旦孰营。 桓公匡合,济弱扶倾。绮回汉惠,说感武丁。 俊义密勿,多士实宁。晋楚更霸,赵魏困横。 假途灭虢,践土会盟。何遵约法,韩弊烦刑。 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 九州禹迹,百郡秦并。岳宗泰岱,禅主云亭。 雁门紫塞,鸡田赤诚。昆池碣石,钜野洞庭。 旷远绵邈,岩岫杳冥。治本于农,务兹稼穑。 俶载南亩,我艺黍稷。税熟贡新,劝赏黜陟。 孟轲敦素,史鱼秉直。庶几中庸,劳谦谨敕。 聆音察理,鉴貌辨色。贻厥嘉猷,勉其祗植。 省躬讥诫,宠增抗极。殆辱近耻,林皋幸即。 两疏见机,解组谁逼。索居闲处,沉默寂寥。 求古寻论,散虑逍遥。欣奏累遣,戚谢欢招。 渠荷的历,园莽抽条。枇杷晚翠,梧桐蚤凋。 陈根委翳,落叶飘摇。游鹍独运,凌摩绛霄。 耽读玩市,寓目囊箱。易輶攸畏,属耳垣墙。 具膳餐饭,适口充肠。饱饫烹宰,饥厌糟糠。 亲戚故旧,老少异粮。妾御绩纺,侍巾帷房。 纨扇圆洁,银烛炜煌。昼眠夕寐,蓝笋象床。 弦歌酒宴,接杯举殇。矫手顿足,悦豫且康。 嫡后嗣续,祭祀烝尝。稽颡再拜,悚惧恐惶。 笺牒简要,顾答审详。骸垢想浴,执热愿凉。 驴骡犊特,骇跃超骧。诛斩贼盗,捕获叛亡。 布射僚丸,嵇琴阮箫。恬笔伦纸,钧巧任钓。 释纷利俗,并皆佳妙。毛施淑姿,工颦妍笑。 年矢每催,曦晖朗曜。璇玑悬斡,晦魄环照。 指薪修祜,永绥吉劭。矩步引领,俯仰廊庙。 束带矜庄,徘徊瞻眺。孤陋寡闻,愚蒙等诮。 谓语助者,焉哉乎也。

朱 子 家 训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中国传统国学博大精深,趣味无穷,历经14年探索,本人已经打通传统国学与现代学校教育相通之处,理论成果已被江苏省教委采纳,并在《南方周末》引起争鸣。实践证明:传统国学教育培养了学生深厚的文化底蕴,提升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为吸收学校课堂学习提供了强大的内心能量。学生不仅能品尝到原滋原味的古典文化知识,而且能增加学生战胜中高考的信心,促进学生对生命的感悟和对幸福的感知能力。

教学内容主要以中国传统经学《三字经》《论语》《道德经》和《二十四史》及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为主,兼顾书法、绘画、音乐、器具欣赏;同时专门针对当今中高考国学考题进行深入比较研究;为拓展学生常识,也会增加晚清文言翻译文学阅读,之后则可以通过阅读外国影视、绘画、文学作品,从国际视野反思传统文化,在网络时代品味国学的现代性。

根据学生的兴趣制定教学内容,家长可参与制定教学计划,真正的私人定制,家长可以直接看到教学过程,也能直接检验学习效果。教学方式生动有趣,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教材由本人选编,独家原创。教案内容丰富多彩,由老师、学生、家长联合制定,收费标准:每两小时一对一 小学200元,初中260元,高中300元。一对二总减50元,一对三总减60元,不超过三人。暑假有10人小班。家有困难但真心想学的学生,不必担心学费。

第五篇:三字经速记

倒背如流<<三字经>> 最近在宁波有一个读书节,叫第二届王应麟读书节。提倡背颂《三字经》,我找了这网站里,没发现有这个贴。于是我自己写下这个帖,供大家参考。

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乃在於孔子教人凡事要‚志於道,据於德,依於仁,游於艺‛。因此,古人的心性修养、食衣住行、文事武备,乃至於日用器物等一切文采,都秉持著‚文以载道‛的原则,这是固有文化中的传统美德。我们过去的教育,即是以《四书五经》为主要教材,以‚明人伦、敦善行‛为基本修持。一般人只要研读其中任何一经,而接受其教化,就能有与众不同的气质,然后实现成己成物、造福社会的理想,这正是中华民族万古常新、历久不衰的主要因素。因此之故,古来即有‚遗子黄金满籯,不如教子一经‛之佳言传世。

自从欧风东渐,学人竞相崇尚西法,而废除传统之养德教育,从此人心逐渐腐化,衍生严重的家庭问题,进而影响社会治安。欲救此弊,舍恢复传统文化教育,落实‚人格教化‛,难以达威!而人格之养成,则是奠基于童年,及早让儿童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即是趁他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让他接触最有价值的作品,在他幼小的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而渐渐开启其智慧,培养其福德,成为他一生高远见识、优美人格的源头活水。此即《易经》所谓‚蒙以养正,圣功也。‛ 《三字经》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教之道,贵以专‛,而非博与杂。故一部经典,宜读诵百至千遍。苏东坡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现在教学,坏在博与杂,且不重视伦常道德及学生读经、定力之培养,致有今日之苦果…。企盼贤明的父母师长能深体斯旨,此乃中华文化之命脉所系,中华子孙能否长享太平之关键,有慧眼者,当见於此儿童应读经外,青少年及成人亦宜读诵。读诵之法,必须读得清楚、看得清楚、听得清楚,不可急躁贪快,则妄念渐少,以至於无。纵然会背,仍应‚看文而读‛,以孔子之智慧,虽已熟读《易经》,仍然看文而读,故知看文有大益处;背诵多滑口诵过,看文而读,则一字一句,悉知旨趣。(孔子读《易经》至韦编三绝—编书的熟皮绳,磨断过三次,由此可知其所读遍数之多。)1988年,世界各国的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会后发表的共同宣言中提到:‚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两千五百三十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找智慧。‛这正证明,一个有智慧的人,无不体会到,必须努力发扬中华文化,才能在未来的里程中,安然地度过艰难险阻,从而引领人类迈向光明灿烂的前途。最近本人也在学习和部分背颂这些文章:三字经, 千字文,弟子规,黄帝内经,《四书五经》,《道德经》。本人自己从小没有受到这方面的文化熏陶,现在学习尤未晚也,也好引导让自己的后代好好学习背颂这些经典。

下面引用国学大师--南怀谨先生开发的一段话:

我常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亡国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个国 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这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实际上,我们提倡的儿童读经运动,就是一个背书的方法,就是教人家肯读书,肯背书,肯唱歌,没有别的东西。就是教刚生下的孩子,从零岁起到十五六岁之间,就读书,背书。读诵的内容,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儒家,道家很基本的一些书,甚至包括佛家一小部分也可以,不过在传统的教育上,是以儒家的书为基础,佛家的书,要大一点再读。背书的内容,不仅是中国的基本文化要背,还要背其他各国的文化,如英文,法文,德文等等。过去,西方的教育方法,不管欧洲,美国也和中国一样都要背书。其实,一般的人,太过年轻现代化了,根本不知道过去传统的教育方法,是多么的轻松愉快,使儿童们在唱歌舞蹈的气氛中,达到文化教育的水平。古书,都是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知识‛的结晶,所以后世的人,就很尊敬它,把它叫做‚经典‛。背诵是不需要理解,不用分析,是在脑筋愉悦的情况下记住,所以对小孩身心有益。小孩子背诵四书五经有益身心发展,它不同于‚强记‛,‚强记‛是填鸭式的教育,且容易忘记,对小孩的身心无好处。常有人问我,为什么能有这么好的学问,我都实实在在告诉人家,这都是我十三岁以前熟背的效果。

三字经版本很多,下面选用宋王应麟先说编码,《三字经》共一千多字,若每三个字就编一个记忆钩子(就是数字编码,下面都叫钩子),那需要大概400个钩子,大多数初学者就110个数字编码,这样做有困难的。这记忆钩子有如一根细线,串起了一串珠子。要是线没有穿好位臵,或是偏了,可能整串珠子就会散落,拿这个来比喻记忆力钩子,有其恰当之处。下面,我前面七十二字,每十二字用一个钩子,后面,除16,36,47这三个勾子有多或少一点字外,其余全部是24字对应一个钩子。共用了50个钩子。要用一百个钩子也可以,看你在背颂时候的熟练程度。这有点类似与记忆扑克在争论用26个桩还是13个桩好一样。(顺便提一句,本人喜欢用26个桩)中国人对《三字经》前面几句都很熟悉,就没有必要联想和编码了。这里从第7个钩子开始记忆编码。其中也用了一些记忆矩阵的内容。附件1.《三字经》一倍速MP3附件2. 《三字经》四倍速MP3附件3. 记忆矩阵(我整理形成了自己的矩阵,大家完全可以自己制作适合自己的矩阵.附件4. 《三字经》原文. 《三字经》(宋)(王应麟)

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2.|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3.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4.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5.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6.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7-拐杖:玉-子蒋介石手拿一根拐杖,大发脾气,把一块玉打碎了,还要打儿子蒋经国。

8.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8-葫芦:香-融(浓)葫芦里倒出了香浓的鸡汤,热气腾腾。9.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9-网球拍: 孝(笑)-一俄罗斯名将库娃手握球拍在打球,笑着在数球:一,十,百…

10.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10-棒球: 才-纲(干)阿甘(<阿甘正传>里的那个FORREST GUMP 打棒球有才干,跑的最快! 11.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11-筷子:春-南(兰) 春兰空调里插着俩根长长的白色的筷子 12.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12-婴儿:水-仁(人) 新生婴儿是男是女呢?答曰:水人,女人是水做的,自然是女孩了. 13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13-医生:稻-谷-马 医生建议病人,多吃稻麦等粗粮,骑马去郊外走走,身体会很好. 14.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匏土革,木石金。与丝竹,乃八音。

14-钥匙:喜-情(琴)-音 钥匙把钢琴的盖子打开了,大家都喜欢听钢琴发出的美妙声音. 15.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元曾。乃九族,人之伦。

15-鹦鹉:曾-孙<京华烟云>里曾荪亚养鹦鹉,终日无所事情. 16.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 16-杨柳:父-长父亲每天早上在杨柳树下练习太极拳,想长命百岁. 17.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名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17-荔枝:蒙-学杨贵妃边吃着荔枝,边打开启蒙图书,在学习呢. 18.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18-篱笆:论-孟孔子讲学,周围篱笆围了一圈算是教室,孟子也在听课. 19.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19-泥鳅:中-学上中学时,常偷偷溜出教室去捉泥鳅. 20.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20-耳环:孝(笑)-诗(死)一个恶魔穿耳环的时候,正好穿到了笑穴位,一连大笑10小时而死. 21.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21.鳄鱼:连山-谟大鳄鱼背上突出的东西象连绵起伏的山,小鳄的则象馍馍头. 22.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22-鸳鸯:周-大快要结的一对鸳鸯正在周大福店里买珠宝呢. 23.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23-和尚:国-亡国破家亡了,和尚在庙里依然继续念经悠闲

.24.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彀梁。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24-盒子:传-公-经(斤)打开一只漂亮的盒子,里面有一公斤黄金! 25.五子者,有荀杨。文中子,及老庄。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

25-二胡:五-旬-经年过五旬的阿炳,手里在拉着二胡,口里在念着经书. 26.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

26-河流: 羲(溪)-唐(糖)溪水有甜味,原来是放了糖. 27.夏有禹,商有汤。周文王,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27-耳机:夏(吓)-夏(吓)-家-四(事)晚上戴着耳机,蒙着面,去吓吓家里的王老四. 28.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28-荷花:汤-六(绿)-武-始(士)-八喝荷花绿豆汤的那个日本武士道王八最后自杀了. 29.周辙东,王纲堕。逞干戈,尚游说。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29-阿胶(乔):周-戈(葛)-春周瑜被诸葛亮激将法一激,大发春心,怕大小乔被锁铜雀台. 30.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

30-森林: 秦-始-高-兴秦始皇从茂密的森林里冒出来,登上长城,很高兴得意啊. 31.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

31-鲨鱼:光(关)-东-胃象鲨鱼一样凶残的关东军,最后都自残剖腹切胃而死. 32.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兴高齐。

32-仙鹤:宋(送)-北-宇仙鹤优雅地送信往北飞,到另一个宇宙去了. 33.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

33-仙丹:隋(锤)-唐(糖)用锤子敲开仙丹后,发现不过是一颗糖果. 34.二十传,三百载。梁义之,国乃改。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

绅士诸葛亮在教小朋友,2+3=5 35.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辽与金,帝号纷,迨灭辽,宋犹存。 深海里的珊瑚长得很快,延长了,伸出了海平面

36.至元兴,金绪歇,有宋世,一同灭,并中国,兼戎狄。 36-山鹿:元-金俩只山鹿在争抢东西,一只抢美元,一只抢金子 37.明太祖,久亲师,传建文,方四祀。迁北京,永乐嗣,迨崇祯,煤山逝。

37-相机:明-传-北京-崇祯相机拍下了这样的镜头:明亮的火炬传到了北京,吓得崇祯吊死在煤山后面的一棵歪脖子树上. 38.清太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至宣统,乃大同,十二世, 38-沙发:清-靖(静)-宣统-同-十二(婴儿) 宣统皇帝同12个婴儿,很清静地坐在沙发上. 39.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

39-香焦:史(屎)用香焦塞住屎口,少儿不宜这样联想了…

40.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40-司令:仲(钟)-勤(情)-中-仕(士)司令很钟情于那个漂亮的女中士 41.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41-雪梨: 蒲(捕)-头<十面埋伏>里那个捕头(刘德华)在吃雪梨. 42.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缀。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42-柿儿: 萤(赢)-家-薪-苦赌神(周星弛)是个大赢家,他边吃柿儿,边说童年时很辛苦. 43.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43-雪山:泉-二十七-老东坡先生戴着耳机,爬珠峰这座大雪山,他老了,爬的很慢。

44.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44-石狮:嚎-成石头狮子突然嚎叫起来,变成了活狮子,成功了! 45.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

45-水壶:莹-颖(影)透明的水壶晶莹剔透,还有水母的影子。 46.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46-石榴:姬-敏虞姬穿着石榴裙,跳起舞来身手敏捷啊!项羽看得如痴如醉。

47.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彼虽幼,身己仕。尔幼学,勉而致。

47-司机:晏(烟)-幼司机竟然抽烟,才七岁,还是个年幼的孩子,最后车子坠入了悬崖。48.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48-雪花:犬-蚕(嫦)那只色狗冒着雪花,追着嫦娥汪汪地叫。 49.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49-水饺(睡觉):幼(悠)-扬睡觉的时候突然听到了悠扬的笛声,非常美妙。

50.人遗子,金满嬴。我教子,惟一经。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50-奥运会:遗-精奥运会给全世界人民遗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想象另一层意思那就少儿不宜了。 《三字经》(宋)(王应麟)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匏土革,木石金。与丝竹,乃八音。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元曾。乃九族,人之伦。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名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彀梁。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五子者,有荀杨。文中子,及老庄。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 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夏有禹,商有汤。周文王,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辙东,王纲堕。逞干戈,尚游说。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兴高齐。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义之,国乃改。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辽与金,帝号纷,迨灭辽,宋犹存。至元兴,金绪歇,有宋世,一同灭,并中国,兼戎狄。明太祖,久亲师,传建文,方四祀。迁北京,永乐嗣,迨崇祯,煤山逝。清太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至宣统,乃大同,十二世,清祚终 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缀。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彼虽幼,身己仕。尔幼学,勉而致。有为者,亦若是。 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人遗子,金满嬴。我教子,惟一经。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附件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西餐的用餐礼仪范文下一篇:宣传部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