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资源提高内部经济效益论文

2022-04-11

小编精心整理了《整合资源提高内部经济效益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随着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高校内部资源的配置规模、运营规模、来源渠道以及供应渠道等均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本文就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其指导,对强化高校内部资源的配置工作与发展工作进行详细地阐述。

整合资源提高内部经济效益论文 篇1:

内部控制评价及其审计整合:必要性、可能性及框架构建

2008年6月财政部会同审计署、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年4月又出台相应的配套指引,其中包括18项《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以下简称《评价指引》)与《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以下简称《审计指引》)。该配套指引确立了“应用+评价+审计”紧密结合的企业内部控制法制化模式。本文基于内部控制评价的角度,从评价主体等方面剖析内部控制评价与内部控制审计整合的必要性、可能性,建立两者整合的基本框架。

一、内部控制评价审计文献综述

借助中国知网(CNKI)文献检索系统,对2001-2012年公开发表在中文核心学术期刊上的文献进行检索,分别以“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审计”作为关键词,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29篇、206篇;以“内部控制评价及其审计整合”作为关键词,未检索到相关文献。经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获得代表性的文献如下:张龙平、陈作习 (2009)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分析,阐述了两者在业务类型、审计方法、证据的收集、内部控制了解和测试等多个关键点的区别与联系。谢晓燕、张龙平等 (2009)总结了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的要点,通过对设计思路与要点的详细阐述以及对审计实施过程的具体设计,为会计师事务所整合审计实践提供了参考。赵红英 (2011)在分析整合依据的基础上,提出了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整合的实施思路,说明了在整合中的注意事项。范锰杰、林枫 (2011)介绍了整合审计这一理念的提出背景,探讨了整合审计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对现有的整合审计制度进行了思考。吴秋生、杨瑞平 (2011)对内部控制审计目的、披露目的、完善目的与财务报表审计目的等四类目的内部控制评价实施整合,详细论述了整合的内因、基础与必由之路,并指出了评价主体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是实施过程中的关键点,保持独立性是底线。陈留平、张猛超 (2011)基于《审计指引》和《评价指引》比较的视角,指出了内部控制审计与内部控制评价分别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对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监督,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最终实现内部控制目标。马方、冯建海 (2012)通过比较审计评价模式、结构评价模式、风险控制评价模式、管理控制评价模式等四种评价模式,从评价思路、标准、指标与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内控评价的整合模式,有利于指导内控评价活动的开展。

显然,以上作者多研究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告审计的整合,鲜见针对内部控制评价与内部控制审计的整合研究,并且对内部控制评价的分类不一,多对内部控制评价与内部控制审计进行比较分析,关于两者整合的研究较少。鉴于此,本文将首先分析内部控制评价与内部控制审计整合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提出整合的关键点与应遵循的原则,然后尝试建立二者整合的基本框架。

二、内部控制评价与内部控制审计整合的必要性、可能性

整合内部控制评价与内部控制审计,进一步限定企业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保证内部控制整套体系的实施效果势在必行。根本目标和工作内容的一致性,为内部控制评价与内部控制审计整合提供了可能性。

(一)整合的必要性 (1)降低执行成本,提高运作效率。内部控制评价与内部控制审计需要对同一套内部控制系统开展评价,它们的评价对象相同,若二者分别进行,会带来重复性工作,不利于节约资源;同时,大量进行内部控制评估、测试,使企业的日常工作受到干扰,不利于实现内部控制的目标。因此,基于成本效益分析,进行内部控制评价与内部控制审计整合至关重要。

(2)发挥管理层的信息优势,提升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内部控制评价由企业管理层实施,其较为熟悉企业内部控制的情况,具有不对称信息的优势。注册会计师实施审计工作时,管理层详细介绍本企业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特点,有利于提高审计质量。而企业对自身内部控制情况进行评价时,易存在自我选择倾向,较难发现存在的问题。此外,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大部分企业管理人员的知识、能力不足,尚缺乏内部控制评价的经验,其专业胜任能力值得质疑。注册会计师拥有内部控制建设和完善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能够运用适当的评价方法实施内部控制审计,其评价的独立性更强,具备一定的专业胜任能力。但从成本效益等方面思考,较难全面监控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与运行情况。

(3)客观揭示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缺陷。实证研究显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股票价格、审计定价等存在相关性。出于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企业管理层可能会隐瞒内部控制缺陷。内部控制评价对企业产生的经济效益是不可见的,管理者对内部控制建设和完善普遍缺乏积极性,尚难以将内部控制评价融入到企业文化中,使得内部控制报告表述简单,披露的内容含糊其辞,缺乏说服力。注册会计师以其所处第三方的立场,按照内部控制规范提出的各项要求,与企业管理层沟通审计过程中识别出的所有内控缺陷,进而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

(二)整合的可能性 从最初的内部牵制阶段到如今的全面风险管理阶段,内部控制产生并不断发展,其本质是为了保证企业组织目标的实现。内部控制评价与内部控制审计都要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区别在于评价视角不同。从审计视角看,内部控制是合理保证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可靠的有效手段;从企业管理者视角看,内部控制是提高企业经营效率的管理方法。前者是一种内部评价,后者是一种外部评价。两者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最终都应当归结到内部控制本质,即提升企业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有效性。而且,内部控制评价与内部控制审计针对相同的评价客体,采用类似的测试手段,在同一基准日搜集相同的证据,使得工作内容基本一致,可相互利用,只是分别进行测试与分析,各自发表评价意见,这就为两者的整合提供了现实可能。

三、内部控制评价与内部控制审计整合基本框架构建

内部控制评价系统(内部控制评价与内部控制审计整合)是指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构成的一个整体。本文从评价主体等五个方面,建立内部控制评价与内部控制审计整合的基本框架,如图1。

(一)评价主体 对内部控制评价与内部控制审计进行整合,必须明确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二者的责任。《评价指引》指明,保证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真实完整性是企业董事会的责任。企业董事会应负责建立并有效执行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按照《审计指引》的要求,注册会计师负责实施审计工作,检查和测试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并出具审计意见。企业董事会和注册会计师应当作为共同的内部控制评价主体,对内控评价报告与内控审计报告的客观性负责,提高内部控制评价的质量。

(二)评价范围 管理层内部控制评价报告针对的是内部控制整体,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是无法从内部控制系统中分离出来而独立地存在的,它总是与资产的保护和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交织在一起,因而其边界无法确定。会计层面的内部控制与公司层面的内部控制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割裂开来。但为保证财务报表审计意见的可靠性,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关注度更高,能够运用一定的评价工具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进行检查和测试。因此为提高工作效率,注册会计师实施内部控制审计应将重点放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上。而对于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的重大缺陷,注册会计师在披露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基础上,应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增加相关的描述段。所以,应立足于实际,将两种范围有效结合在一起,以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为主体,兼顾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

(三)评价标准 关于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标准,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过程导向,即内部控制有效性标准为遵循一套框架规则;目标导向,即内部控制有效性标准为合理保证内部控制目标实现[9]。在以过程导向为标准的评价中,相比注册会计师来讲,管理层可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建立和完善情况,准确判断企业内部控制设计、运行是否遵循了框架要求。然而在评价企业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是否有效方面,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更强。因此,评价标准应坚持过程导向和目标导向的结合,以充分发挥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各自的优势。

(四)评价方法 风险基础法和详细评价法是内部控制的两种评价方法,风险基础法的适用范围更广,它以风险评估为基础,结合内部控制框架的要求评估内控缺陷,有利于评价效率的提高,但对专业判断能力的要求更高。从整合角度看,管理人员和注册会计师应采用风险基础法,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有效监督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在进行内部控制评价时,首先,管理人员和注册会计师可组成工作小组,作为内部控制的设计者,管理人员应注意搜集基础资料;注册会计师与管理人员深入交谈,设法全面了解内部控制的实际执行情况。其次,在工作小组中管理人员应总结执行内部控制的切身体会,如实回答注册会计师的询问,主动揭露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内部控制的详细建议。最后,管理人员应及时弥补检查过程中发现的缺陷;注册会计师要通过检查文件、询问、观察、进行实地检验等方法,查清相关缺陷的性质、产生原因以及后果,并及时报告。

(五)评价报告 企业应对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系统与沟通、监督等要素分别设计和检查,编制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审计指引》列举了标准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等四种形式的审计报告,每种形式有各自固定的格式。充分反映各自的评价目标是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整合的前提,最终应当分别按照《评价指引》与《审计指引》的规定编制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与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而不应当合二为一编制一份报告。

[本文获陕西省特色学科纺织经济管理研究中心资助]

参考文献:

[1]吴秋生、杨瑞平:《内部控制评价整合研究》,《会计研究》2011年第9期。

(编辑 园 健)

作者:李军训 赵慧

整合资源提高内部经济效益论文 篇2:

高校内部资源配置的可持续化发展机制论述

【摘 要】随着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高校内部资源的配置规模、运营规模、来源渠道以及供应渠道等均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本文就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其指导,对强化高校内部资源的配置工作与发展工作进行详细地阐述。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高校 内部资源 配置 发展

近年来,为了适应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需求,提高人们的整体素质,很多高校开始采取了大规模的扩招方式,这种方式尽管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高校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其中最为严重的一个问题就是其内部资源的不足,在此基础上也造成其办学质量与办学质量较低。以科学发展观来解决当前高校所面临的这些难题,不仅是推动高校科学发展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促进其体制和机制创新的一个根本要求和目标成果。

一、高校内部资源配置所存在的问题

高校内部资源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即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其中有形资源又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与财力资源,高校的发展与运行只有依靠这些资源才可得以持续向前发展。下面文章就对从有形资源这三个内容来研究高校内部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配置

第一,教师资源配置上。目前我国高校的教师资源配置主要还是采取的是计划录用或者行政命令、调配等方式,教师来源渠道较为单一,且教师流动性受到的限制较大,再加上这种现象与市场经济中自由竞争不相符合,导致其难以适应目前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

第二,学生人数与教师数量之间的比例落差较大。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进入到高校深造的学生也逐渐增多,但是在高校中教师的数量却未及时的增加,造成高校内部的师资队伍规模和在校学生规模不协调,师生之间的比例不合理。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人才的培养而言是非常不利的。此外,在高校人力资源配置过程中还存在着人员闲置、缺乏专业教师以及工作效率低等问题。

第三,从目前我国高校人力资源配置情况来看,存在着“管理支配学术现象”,即在高校内部,行政管理人员所占的比例相对较高,使得高校在真正意义上算不上高校,而是一种官僚行政体系管理教育系统的延伸,导致支撑高校运行和发展的主体变成为了行政队伍,而真正的主体教师队伍却越来越贫乏,最终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二)财力资源配置

第一,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高校也从以往的附属机构转变成为了自主办学法人实体,在财务管理上开始实施了一种统一领导和集中管理的模式。由于其行政管理体系过于庞大,造成其所消耗的资金也在不断增多,若在高校财力资源配置过程中,用于行政后勤管理方面的资金超过了教学科研资金,很容易导致教师工作的效率低下,继而影响其整体资金的利用率。

第二,高校财力资源的来源较为单一和不足,主要还是依靠国家的投入,若国家的总体教育投入不足,必然也会使高校教育投入受到影响,继而影响其整个财力资源的配置。此外,高校内部财力资源的配置不够合理,在资金分配上过于倾向于重点院系或者热门专业,忽略了学院基础学科建设,造成校内的资源分配冷热不均。

第三,财力资源利用率较低,且其管理处于一种不完全公开状态,而这也为出现腐败现象提供相应的条件,如克扣学生应该获得补助,故意少计、多记或者漏记等。此外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对于资金支出环节缺乏相应的监控,造成资金的利用率较低。

(三)物力资源配置

第一,在物力资源配置上还存在着一种“重管理学术”现象,即在高校中,行政权力占有主导地位,高校内部资源的使用与分配上均是以确保行政权力作为其前提,而这也使得行政管理人员在进行资源配置时,事先会从其自身的需求来分配资源,在这种形势下,使得行政管理人员所处的办公环境均高于教学科研,长期下来,造成教学科研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最终使其教学质量下降,当然这对于高校今后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第二,存在较为严重的浪费现象,为了满足扩招的需求,很多高校开始大规模进行新校区的建设,没有结合其自身的实际需求来实施建设,使得学校资金使用较为分散,资源浪费。此外,在配置物力资源时,对于热门专业所需的设备大肆进行配置,盲目地攀比科研条件,最终导致资源的重复配置问题严重。

二、高校内部资源配置模式

在进行高校内部资源配置之前,应构建一种以经济核算作为导向的内部资源配置模式,即在高校内部采取模拟法人运转的方式,实施分灶吃饭,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到该模式,增强高校内教师和管理人员的竞争意识,从而使其充分且合理地利用高校内部资源,该模式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采取二级管理模式,即将学校内部的二级单位作为其核算的主体,基于高校内部各机构的特点,构建相应的费用中心与收益中心,并制定相应的效益核算制度、成本核算制度以及分系部收入核算制度等,明确计算各收益中心对于高校总经济效益所做出的贡献。第二,将经济效益作为其配置模式的导向,基于原有的配置方案,结合当前社会市场的发展规律来进行高校内部资源的配置,增强高校的宏观调控能力,对于涉及到高校发展战略、中心工作以及重点任务等有关的人财物资源,应该统一由高校来进行管理,扩大系部的办学自主权,让创收能力以及经济效益的收益中心来对高校二级单位中的人财物资源进行管理和配置,以此达到高校内部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第三,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应重构财务的业务线,构建和其相适应的一系列财务管理制度。

三、基于科学发展观强化高校内部资源的配置

因高校知识分子较为集中,其知识创新的周期较长,难以对其进行合理的评价,对此,要想优化配置高校内部资源,就必须要将科学发展观作为其指导,不断强化其资源的配置,从而推动高校的发展。

科学发展所蕴含的管理思想非常的丰富,其核心为以人为本,第一要义为发展,基本要求为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且根本方法为统筹兼顾。而这些特性也使得在学校内部资源配置过程中,不可简单地向企业那样来进行配置和管理,应该重视人的地位,将人作为核心内容,将科学发展作为指导来配置高校内部资源,基于科学发展的相关要求,来正确审视高校内部资源配置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统筹兼顾、解放思想和以人为本来构建和谐校园,充分利用高校内部资源,推动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一)在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高校内部资源配置的要求

首先应该树立一种以人为本配置理念与教育理念,将人才培养作为其办学宗旨,在进行资源配置的过程中,要从学校主体出发,即从教师和学生这两者出发,保护好并发展好教师的根本利益,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实现最大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作为其内部资源配置的目标,优先进行人力资源方面的配置。

其次,基于可持续发展原则,结合高校教育的特点,不可急功近利,在进行高内部资源配置时,不可用成败来明确其资源的取舍,应该逐步进行资源的配置。

最后,统筹协调资源。在高校发展过程中,有三个方面的任务,其中培养人才为其根本任务,创新科技为动力,社会服务为基础,只有这三者的协调发展才可更好地推动高校的发展。对此,在进行内部资源配置时,除了优先配置人力资源以外,同时还应该加强先教育教学资源方面的配置,加大这方面资金的投入,构建科研竞争机制,将资源流动至竞争领域,扩大学校的影响。

(二)高校内部资源配置与发展的具体措施

1.人力资源

在高校内部资源中,人力资源是最有价值的一种资源。在人力资源配置中,必须要注意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人力资源的调配,在进行资源配置时,应该从整体入手,全面协调,鼓励并重视高校内部管理人员与教师的参与,充分挖掘其潜能,以此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为了推动高校的发展,在进行人力资源配置时,要特别注意教师队伍的建设,关注教师身心健康,为其教学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尊重教师劳动成果与工作成果,满足其合理需求,帮助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学术价值,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增强其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继而提高其教学质量与工作效率,提升高校内部竞争力,使其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此外,在发展过程中还要规避风险,善于把握机遇,采取有效且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引进和留住骨干教师或者学术带头人,以此净化高校学术环境,达到高校战略发展的目的。

2.财力资源

在目前这种财政供给不足的形势下,高校在财力资源配置和管理过程中,应将有限财力作为其导向,构建战略优先和经费导向的关系,将这些有限财力集中起来,制定全面的资金使用计划,处理好高校和二级单位间关于财务管理权分配方面的问题。财力资源的配置和管理应开源节流,拓宽其资源的来源,比如校友捐款或者校企合作等。此外,高校还应该积极且主动地参与到当地的文化、财政、经济、金融以及科学技术等事业中去,使其培养的人才与实施的科研工作可满足社会与地区发展的要求,在服务社会地区的同时,争取获得地方政策支持与财力支持,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

3.物力资源

发挥物力资源的功效,合理配置资源。在高校物力资源中,图书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物质资源,其主要是服务高校的教学与科研学术方面的内容。对此,在配置这种资源时,应该结合学校不同学科和专业的实际情况,购置相应的图书资源。其次,打破传统封闭式的校办产业与科研产业,积极构建学科科技平台,实现资源的共享。最后,做好基础设施的保养工作,在成本效益的基础上,树立一种正确的经营观念,充分利用高校中的各种物力资源。

4.无形资源

在高校发展过程中,学科是其生命线,其作为高校内部资源中的无形资源,在进行配置时,首先应该构建合理学科结构,结合高校学科特色,重点建设这一特色学科。其次,把握新生的学科,促使其学科的配置和社会市场发展趋势相一致,同时还应该加强各学科资源的整合,提升其学科学术管理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科学发展观所实施的高校内部资源配置工作与发展工作,首先必须要建立内部资源配置模式,构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内部资源调控制度,最大程度利用各种资源,确保其资源用到该用的地方,从而提升高校的整体教育水平,推动其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斌.高等学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与利用研究[D].黑龙江科技学院,2010.

[2]许林,叶建国.对深化高校学术与行政权力协调机制研究的思考——基于优化高校内部资源配置的视角[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2):6-10.

[3]彭宇飞,王翠芳,印巧云等.高校内部资源配置与利用优化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7):217-219.

[4]马健生,孙珂.高校行政化的资源依赖病理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40-46.

[5]顾玉林,王成端.高校内部教育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大家,2010(14):212-213.

[6]李志前.高校内部资源配置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咸宁学院学报,2012,32(7):158-159.

[7]段锐,付晶,田俊等.研究型大学内部学科资源配置的优化模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8):136-141.

[8]林军,王昆,王晓东等.高校内部学科资源配置优化策略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12(11):38-39.

作者:饶绍伦 邱永芳

整合资源提高内部经济效益论文 篇3:

基于需求分析的应急资源结构框架研究

摘要: 应急资源结构是指在应对公共突发事件中所利用的应急资源的内部联系和一定秩序,构建应急资源结构框架是进行应急资源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本文以2008雪灾和“5.12”汶川大地震的应急管理为案例,分析了在两次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中的应急资源需求,对应急资源进行了归类。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的现状,构建了层次递阶的应急资源结构框架:第一个层次为应急资源类别,包括应急救援资源、基础设施与服务、专业处置资源和支撑保障资源四大类别;第二个层次为应急资源子类,在每个资源类别下划分若干个应急资源子类;第三个层次为应急资源细目,在每个子类下设计若干应急资源细目。从而形成了以应急救援资源为核心、以基础设施与服务为基础、以专业处置资源为依托、兼顾支撑保障资源的应急资源结构框架。

关键词 :应急资源结构;应急管理;突发公共事件

国内外应急管理实践表明,应急资源在应急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明确应急资源结构、设计应急资源投入保障机制、完善应急资源保障的动员机制,是尽可能全面地满足应急资源需求、提高应急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构建应急资源结构框架是构建应急资源投入保障机制、完善应急资源保障动员机制等应急资源体系建设的基础性环节,有利于提高应急资源的保障能力,有利于实现以全面资源论为背景和以应急需求为导向的应急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有利于实现应急状态下的敏捷响应。

1 应急资源体系与应急资源结构

1.1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与应急资源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的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本文将应急管理研究的范围确定为突发事件。

应急管理是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过程中,为了降低突发公共事件的危害,达到优化决策的目的,基于对突发事件的原因、过程及后果进行分析,有效整合社会各方面的相关资源,对突发事件进行有效预警、控制和处理的过程[1]。

应急管理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应急资源是指应对公共突发事件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类资源的总称。应急资源的需求、保障和调度贯穿于应急管理的全过程。根据应对突发事件的特点,应急资源具有时效性、完备性、平展性、共享性、季节性和周期性。

理解应急资源的内涵,既要从全面资源论的角度出发,全面考虑应对突发事件所需要的各种资源;还要以应对突发事件中对资源的需求为导向,统筹考虑核心资源与一般资源、通用资源与专业资源。从全面资源论的角度来看,应急资源既包括人力资源、物资资源、财力资源,还包括科技资源、信息资源、服务资源等,只有将这些资源有效地整合,才能确保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敏捷性、有效性和全面性。

应急资源体系是指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掌握、使用、保障和配置应急资源过程中形成的内部联系。包括:应急资源结构(应急资源的指标体系)、应急资源的保障体系、应急资源的投入体系和应急资源的配置体系。

应急资源结构,即应急资源的构成,是指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所使用的应急资源的类别构成。应急资源的保障体系是指在应急状态下,通过国民经济动员机制,将应急资源潜力转化为资源保障能力的支撑系统。应急资源的投入体系是指应急资源投入的主体、机制、渠道等方面所组成的体系。应急资源的配置体系是对应急资源的储备、分配和调度体系。

1.2 应急资源结构及其含义

王成敏等:基于需求分析的应急资源结构框架研究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年 第1期应急资源结构是指在应对突发事件中所利用的应急资源的内部联系和一定秩序。

应急资源结构具有以下几层含义:

第一,应急资源结构以应急需求为导向。研究应急资源结构的目的在于为突发事件的活动提供更有效的应急资源保障。

第二,应急资源结构具有相对完整性。应急资源体系是一个整体,为应对突发事件的需求,应急资源结构应应尽可能全面。

第三,应急资源体系作为一个整体是按照一定的内部联系和一定的秩序组成的,这些内部联系和秩序作为子体系和资源要素,构成应急资源体系结构;

第四,针对不同的突发事件,应急主体对应急资源体系中不同子体系、不同要素的需求不同(包括需求的数量、时间等方面)。

1.3 应急资源结构的研究现状

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对应急资源结构开展研究。与应急资源结构相近的是国家经济动员办公室于2003年发布的国民经济动员潜力调查指标体系。

国民经济动员指标体系的总体结构划分为基本情况、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设施与机构等四个模块,每一个模块下又包括若干个子项,每一个子项下包含若干个指标[2]。这套指标体系的优点在于,根据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需要,立足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统计指标体系,借助于全国统一的基本统计制度和统计工作队伍,适当补充必要指标。该指标体系的缺点也是明显的,主要表现在指标体系较泛,与国民经济动员的实际工作需要还有一定的距离。

本文从应急资源需求分析入手,调研了湖北省、湖南省、辽宁省、广东省、四川省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在全国国民经济动员培训班上与来自军队、地方的国民经济动员与应急管理部门的学员进行座谈,并收集、分析和整理了2008年年初雪灾及“5.12”汶川大地震应急处置过程中的应急资源需求,结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经济运行调节局应急协调处(国务院煤电油运和抢险抗灾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掌握的应急需求,参考了国民经济动员潜力调查指标体系,结合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指标体系,设计了应急资源结构框架。

1.4 明确应急资源结构的意义

明确应急资源结构是建立应急资源体系的重要基础。只有在阐明应急资源类别构成的前提下,才能逐步建立健全应急资源体系的其他环节,包括应急资源投入保障体系、投入体系、配置体系,从而更好地为应对突发事件提供资源支撑。

明确应急资源结构,有利于提高应急资源的保障能力,将形成应急资源数据库的原形,有利于在应急状态下快速掌握、集合和调动应急资源,实现应急状态下的敏捷响应。

研究应急资源结构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应急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因此,在应急需求和全面资源论双重背景下明确应急资源结构,有利于在应急状态下,根据应急需求,实现人、财、物、信息、技术、知识等资源的快速高效的整合,实现应急状态下应急资源的敏捷动员。

1.5 构建应急资源结构的原则

构建应急资源结构是为了在应急状态下,应急管理的主体能够快速掌握所需要的应急资源,实现应急资源的快速调配、快速集合、敏捷响应、有效整合及优化配置。因此,构建应急资源结构的原则是:

第一,以应急资源需求为导向。构建应急资源结构的最终目的是在紧急状态下为应急响应服务,因此,在构建应急资源结构时要充分考虑各种应急资源在应急管理各个阶段(预防与应急准备、检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及构成应急管理体系各个系统(指挥调度、处置实施、资源保障、信息管理和决策辅助)中各个环节的作用。

第二,以全面资源论为指导,统筹社会资源。构建应急资源结构时,需以全面资源论为指导,统筹考虑应急管理过程中所需要的应急资源,以保证应急资源体系的全面性。

第三,充分考虑平时与急时的转换。应急资源的宗旨是为急时服务,但在平时状态下亦应发挥其平时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构建应急资源结构时,应充分考虑各类资源平时状态和急时状态的不同,实现平时状态和急时状态的转换。

第四,充分考虑各种紧急事态的共性和个性。不同的紧急事态对应急资源的需求不同。在构建应急资源结构时,既要充分考虑各种紧急事态对应急资源需求的共性,还要考虑各种紧急事态对应急资源的特殊需求,构建的应急资源结构应体现各种紧急事态共性和个性的结合。

第五,以应急处置与救援过程的资源需求为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法》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划分为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四个阶段。构建应急资源结构的核心目的是在紧急状态下,能够迅速地掌握应对突发事件所需要的资源信息,快速地了解资源信息(包括种类、数量、布局、来源等),快速的调度、敏捷响应。因此,在构建应急资源结构过程中,以应急处置和救援阶段的资源需求为重点。

2 应急资源的需求分析

以2008雪灾和“5.12”汶川大地震为案例,对其实际资源需求进行归纳总结,深入分析应急资源需求,并以此为依据构建应急资源结构框架,以求所建立的应急资源体系更贴近应急管理的实践。

研究中以两次自然灾害的阶段为列向量、以有关应急管理业务为行向量,构建应急资源需求矩阵。

2.1 2008雪灾应急处置阶段应急需求分析

在研究2008雪灾应急资源需求时,根据雪灾应急处置的实际情况,本文仅研究了应急处置阶段,时间段为2008年1月10日-2月10日。本文将该阶段的应急处置业务划分为基本生活保障、抢修电力和通讯设施、疏通交通、医疗和医护服务、财力保障及其他六个业务。从而构建了1个阶段和6个业务构成的2008雪灾应急处置阶段应急资源需求分析矩阵(见表1)。

2.2 “5.12”汶川大地震应急资源需求分析

在研究“5.12”汶川大地震应急资源需求过程中,针对汶川大地震的抗震救灾活动,本文重点研究了以应急救援为中心的应急处置阶段(2008年5月12日-5月22日)和以灾民安置为中心的应急处置阶段(2008年5月23日-10月8日)两个阶段的资源需求。同时,划分了应急救援、保障生活用品、抢修(恢复)基础设施、卫生防疫、灾民安置、财力保障等六项业务。从而构建了由两个阶段和六项业务构成的“5.12”汶川大地震应急资源需求分析矩阵(见表2)。

3 应急资源的分类

为了在归纳两次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资源需求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一般应急管理的资源需求,就必须对应急资源进行分类。

国内外学术界对应急资源的分类基本有两种思路:一是按照应急物资自身的属性来分类,二是按照应急应急资源的用途和需求进行分类。江伟、秦勇、周慧娟等将应急资源按照两个维度进行分类:[3]一是按照应急资源用途分为第一应急资源(食物、饮用水、棉被、衣物等生活必需品)、第二应急资源(用于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装备保障的各类机械设备)、第三应急资源(交通运输工具)和第四应急资源(信息渠道和设备)。二是按照应急资源的需求紧急程度分为:生命救济资源、通讯资源、交通运输资源、应急物资资源和应急交通资源。这种分类方法,充分考虑了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所需应急资源的需求和紧急程度,但是并没有从全面资源论的角度考虑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信息资源。

本文参考2008雪灾和“5.12”汶川大地震中应急资源需求,将应急资源分为应急救援资源、基础设施及服务、专业处置资源和支撑保障资源四个大类。应急救援资源分为人员救援专业队伍、一般救援人员(包括必要时投入的兵员和社会人员)、伤员救护与防疫队伍、食品、衣物、伤员救护药品与医疗设备、应急照明与取暖设备、人员救护设备、临时住所九个子类;基础设施及服务资源分为交通设施、交通机构及交通工具、供水设施及机构、供电设施及机构、供气设施及机构、通讯设施及机构、房屋、能源七个子类;专业处置资源分为专业处置技术队伍、专业处置人力队伍、专业处置设备三个子类;支撑保障资源分为应急科研机构、应急专家队伍、重大应急科研成果、应急财力四个子类。

4 应急资源结构框架的设计

在分析抗击2008雪灾和“5.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的应急资源需求,并对应急资源分类的基础上,本文所设计的应急资源结构框架,共包含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应急资源类别,分别为:应急救援资源;基础设施与服务;专业处置资源;支撑保障资源;第二个层次为应急资源子类,在每个资源类别下划分若干个应急资源子类;第三个层次为应急资源细目,每个子类下设计应急资源细目。

4.1 应急救援资源类

人员救援资源包括专业救援队伍、普通救援队伍(包括必要时投入的兵员和社会人员)、伤员救护与防疫队伍、食品、衣物、常备人员救援药品与基础医疗设备、应急照明及取暖设备、应急救援设备、临时住所9个子类,每个子类下设定若干细目(见表3)。

4.2 基础设施与服务类

基础设施与服务资源包括交通设施及机构、交通工具及机构、供水设施及机构、供电设施及机构、供气设施及机构、通讯设施及机构、房屋、能源7个子类。每个子类下分若干细目(见表3)。

4.3 专业处置资源类

在专业处置资源下分为专业处置专业队伍、专业处置人力队伍、专业处置设备3个子类。每个子类下分若干细目(见表3)。

4.4 支撑保障资源类

在支撑保障资源下分为应急科研机构、应急专家队伍、应急专业管理队伍、重大应急科研成果、应急财力5个子类。每个子类下分若干细目(见表3)。5 结论与展望

构建应急资源结构框架是进行应急资源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有利于提高应急资源的保障能力,有利于实现以全面资源论为背景,以应急需求为导向,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应急资源,从而实现应急状态下的敏捷响应。

本文界定了应急资源体系等相关概念,认为应急资源体系是指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掌握、使用、保障和配置应急资源过程中形成的内部联系。包括:应急资源的结构(应急资源的指标体系)、应急资源的保障体系、应急资源的投入体系和应急资源的配置体系。而应急资源结构是指在应对公共突发事件中所利用的应急资源的内部联系和一定秩序。应急资源结构具有应急需求导向、相对完整性等含义,构建应急资源结构应把握资源需求导向、统筹社会资源、平战结合、共性与个性等原则。

本文将应急资源分为应急救援资源、基础设施及服务、专业处置资源和支撑保障资源四个大类,每大类分为若干个子类,每个子类分为若干细目,将应急资源结构框架设计为应急资源类别、子类、细目三个层次,从而构建了以人员救援资源为核心、以基础设施与服务资源为基础、以专业处置资源为依托、兼顾支撑保障资源的应急资源结构框架。

应急资源结构框架的设计仅仅是应急资源体系研究的基础性环节,后续的研究将针对应急资源指标体系设计、计量和评价等相关问题展开。

(编辑:李 琪)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计雷,池宏,陈安等.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 JI Lei, CHI Hong, CHEN an, etc. Emergency Management of the Sudden Public Cases[M]. 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 2006.]

[2]吴一亮. 国民经济动员发展系统评价—基于协调性的研究[D].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2006.[WU Yiliang. Research on Evaluation of National Economic Mobilization Development System Based on Coordination.[D]. Beijing: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6.]

[3]江伟,秦勇,周慧娟. 应急资源配置管理的初步探讨[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22(专辑):15-18. [ JIANG Wei, QIN Yong, ZHOU Huijuan. The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Management of the Allocation of Emercercey Recources[J].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8, 22, (Album):15-18.]

Structural Framework of Emergency Resources Based on Demands Analysis

WANG Chengmin KONG Zhaojun YANG Xiaoke

(School of Manegment and Economics,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081,China)

Building the structural framework of the emergency resources is the essential foundation to construct the emergency resources system, which is beneficial to improve the support capacity of the emergency resources, to bring about the effective integration, and to 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the emergency resources based on comprehensive resources and demandoriented.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demands of the emergency resources and classified the emergency recources based on the cases of South Frozen disaster in 2008 and May 12th Wenchuan earthquake. On this basis, the structural framework of the emergency resources, a hierarchical structure, is built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index system of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first level is the category of the emergency resources, including the resources of emergency, the infrastructure and services, the resources of professional disposition and the resources of supporting and protection. The second level is the subcategory of the emergency resources. That is to say, every category is divided into several subcategories. The third level is the enumeration of the emergency resources. Every subcategory is divided into several enumerations. Accordingly, this article build a structural framework of the emergency resources that the core resources are

the resources of emergency, the base resources are the infrastructure and services, the resources relying on are the resources of professional disposition, and the coordination resources are the resources of supporting and protection.

Key words the structural of the emergency resources;emergency management;the sudden public cases

作者:王成敏 孔昭君 杨晓珂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新经济时代小企业会计核算论文下一篇:职校数学教学中的核心能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