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

2022-09-11

第一篇: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

分层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分层教学是教师根据学生独特的个性特征和学习的实际情况,对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把作为整体的教学内容分成不同层次教学内容的教学。化学是高中生必修的一门学科,与初中化学相比,它除了定性分析外,还有定量分析,教学内容的难度、深度、广度也显著增加,学生短时间内难以从初中化学过渡到高中化学。作为高中化学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采用分层教学,为具有不同个性特征的学生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学好化学并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学习化学的无限乐趣。本文主要探究分层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指导教师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前提下,按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分层教学,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帮助学生在各自的学习基础上,化学成绩得到明显的进步与提高。

关键词:分层教学 高中化学 应用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2-0120-01

每个学生之间都存在着个性差异,他们的知识面有宽有窄,知识水平有高有低,学习能力有强有弱,同样的知识,不同的学生掌握的情况不同,有的学生掌握得又快又好,有的学生老师讲过很多次还不会,教师这时候应对学生提供恰当的帮助,帮助学生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分层教学以著名心理学家布卢姆的学习理论为依据,强调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这样才能使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根据布卢姆的学习理论特点,高中化学教师在化学教学课堂中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分层教学的学习方式,明确分层教学的基本环节,真正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

1 分层教学的四个基本环节

1.1 学生分层

学生分层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学生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高、中、低三个层次,这里的分层次不是指将学生分等级区别对待,而是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前提下让每个学生获得适合自己的知识和学习方法。教师将学习成绩好,理解能力强的定义为高层次学生,将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一般的定义为中层次学生,将学习成绩差,对学习毫无兴趣的定义为低层次学生,并将这三个层次的学生按1:2:1的比例分成四人一组的学习小组,教师引导小组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1.2 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的制定需要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设计,不同层次的学生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也不同,教师在将学生分类后也要将教学目标分类,高层次学生教学目标高,低层次学生教学目标相对较低。

1.3 教学内容分层

高中化学相对于初中较抽象,初中化学只是单纯的介绍某一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只需要学生了解该元素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用途,而高中化学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还要研究各元素在性质上的相似性和递变性,知识点难以掌握和记忆。整个化学教材针对全体学生,没有明显的分层,因此,教师就需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将教材分层,举一反三,适可而止,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收获。

1.4 作业分层

如果教师对学生都布置同一难度的作业,就可能会出现高层次学生“吃不饱”,低层次学生无从下手的情况,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就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高层次学生难度大,中层次学生难度适中,低层次学生难度较小,让每个学生在写作业过程中能收获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2 化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基本过程

2.1 课前备课考虑分层教学

备课是每个教师课前的必备环节,分层教学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就应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分层,仔细创设课堂情境,构思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师在备课时需要制定适合各个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在学习《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这一章节时,教学目标如下:(1)够理解熵的概念与自发反应。(2)能初步利用ΔH、ΔS及ΔG来说明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3)通过联系生活及自然界的普遍变化规律来理解影响反应自发性的两个因素。高层次和中层次学生要求达到以上三个教学目标,低?哟窝?生要求较低,只需达到前两个即可。

2.2 上课运用分层教学

教师的分层教学还应体现在课堂上,因为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关键环节,好的课堂能使学生的学习成绩获得很大的进步。在需要学生实验或探究的章节中,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师将三个层次的学生按1:2:1的比例分成四人一组的学习小组,高层次学生扶持中、低层次学生共同探究实验,了解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各层次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2.3 课后练习体现分层教学

教师在设计与批改课后练习时应体现分层教学,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根据各层次学生的基础知识,思维逻辑能力等制定相应的课后练习。教师设计的课后练习应难易不

一、梯度不一,并且要符合各层次学生的特点。在学习《化学平衡》这一章节中,教师要为低层次学生考虑,为了巩固他们的基础知识设计一些概念填空题:(1)正反应:_____,逆反应:_____。(2)可逆反应:_____下,既能向_____又能向_____方向进行。再如,化学平衡:在一定条件下的_____反应里,_____和_____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_____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它的建立与反应途径_____,从正反应或逆反应开始都可以建立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前提:_____。

2.4 课外活动实现分层教学

课外活动既独立于课堂教学,又与课堂教学紧密相关。在课外活动中,学生依旧是主体,教师要建立不同类型的化学兴趣小组,吸引不同层次的学生去参加,对高层次学生延伸拓展,低层次学生巩固基础知识,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也实现分层。

分层教学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让优生吃饱,让差生跟上,是一种新颖的课堂教学模式,它面向全体学生,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潜能,鼓励高层次学生继续进步,增强中层次和低层次学生的自信心,帮助他们不断取得进步。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是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一个有效措施,也是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的一种有效的方式,作为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善于运用分层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 邹巍巍.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2] 徐妮.分层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必要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

第二篇:高中化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摘要:高中化学是一门提高学生自然科学素质的学科,也是学生普遍感到难学的学科之一。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教学技术,既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学习上的难点,又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计算机的开发和应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冲击着我们这个时代。把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在国外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和计算机管理教学(CMI)。我国有关CMI的研究刚刚起步,而对CAI的研究已进入推广和使用阶段,这标志着我国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又一次飞跃。当代教育理论强调素质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占中心地位的是学,而不是教。为此,需要我们彻底转变和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提高教师素质,改变教学方式,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则顺应了时代的潮流。经过学习、尝试和摸索,我认为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有其独到之处。

一、模拟化学微观世界,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有效的内趋动力,而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既是提高学生知识水平和各项能力的前提,也是提高教学质量、优化课堂教学的保障。其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实时播放一些化工生产过程和化工产品的视频材料,增添学生的兴趣,而且我们将一些枯燥的知识点制成浅显易懂、图文并茂的动画,把一些看不到摸不着的抽象东西形象化、具体化。把难以操作、观察的实验、化工生产流程图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其

二、网络资源具有极大的丰富性的特点,它把各种声音、文字、图片、动画、视频图象等信息通过细致的手段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又通过高速的光纤双向传输,把全运动、高清晰度的视频图像发送出去,融传入与传输手段为一体,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可以从各个角度、各种层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25%,但同时使用两种传递信息的工具就能接受知识约65%。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对学生进行多感官刺激,即有利于他们长期保持注意力,又可以同时调动视、听、说等多种感官参与,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体系,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运用网络技术中的图像缩放、资源下载、重组等功能,可以把化学教学中所涉汲到的有毒、有危险性的化学药品,形象、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促进学生的学习欲望。运用网络技术中的动画演示,媒体播放等功能,可以模拟化学微观世界,把在化学课上用常规方法难于实现的化学反应、化学实验向学生进行演示,为学生创设一个形象逼真、色彩斑斓的化学信息世界,刺激学生多种感观共同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多媒体强化课前研究

课前研究是讲课教学的准备,只有课前研究进行充分,才能上出高质量的课,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利用计算机强化课前研究,辅助备课是一个很好的途径。计算机备课便于随时修改教案,当然这并非计算机辅助备课的主要目的。现在很多地方要求老师实行无纸备课,即要电子备课。如果想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要备好一节课是不容易的,要输入文字、制作动画等则需花

二、三天才能备好一节课。而且不是每个老师都懂得制作电脑动画的。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网络的资源共享,想备好一节含有多媒体的课就容易很多了,不会制作动画可以到网上找,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加以修改,这样变成自己的课件,可大大加快老师的备课速度和质量。

三、解决实验教学中的疑难实验,既安全又可以避免污染环境

实验是化学这门学科的基础,其重要意义勿庸置疑。然而,传统的课堂实验教学存在一些无法解决的教学困难,如:现象不明显的演示实验、化学反应时间太长的实验、化学反应现象瞬间即逝的实验、毒性较大的实验、工业生产流程等,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模拟,即可迎刃而解。例如:铁的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实验,因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学生无法观察到实验的整个过程,可制作成如下课件压缩实验的全过程:将二根铁钉分别放在盛有水和酸性溶液的烧杯中,铁钉上罩有小试管,通过电脑模拟两者在腐蚀过程中不同的现象(水面的变化、有无气体产生等)及时间,启发学生思考。这样的模拟使学生如临其境,更易发现、认识问题的本质。再如中学化学课本中有些实验,如氯气、一氧化碳的毒性是无法让学生感知的,这时可借助计算机设计三维动画片,让小老鼠中毒死亡,展示中毒现象的原理。

四、虚拟现实,因材施教

使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都得到充分的发挥,是现在教育的新理念。而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虚拟现实,就可以为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提供广阔的空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人机对话、人工智能、界面友善、可编著工具、虚拟现实等功能,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个别化学习环境,使学生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自主的选择学习内容,调节学习的进度和难度。

第三篇:化学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心得

摘要:本文通过简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及其功能,信息技术对教学过程的优化、教师的几个转变的分析, 以及信息技术辅助于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的剖析,说明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关键词:化学教学 信息技术 个别化学习 多媒体

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应用信息技术对教育体系、内容、方法和手段进行全面的改革,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进一步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要从传统的课件制作,转移到在各个学科的学习中应用信息技术和学习信息技术,积极探索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方法和途径。”这为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课堂教学形式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随着课程教材改革的全面推行和逐步深入,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已成为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已成为当前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一个重要方面。多媒体引入教学领域,如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和计算机管理教学(CMI)已成为世界范围的教育研究领域和未来教学的发展趋势。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就开展信息技术辅助于化学教学的必要性及其现状与对策等方面谈几认识和体会。

一. 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及其在化学教学中的功能

计算机教育在我国存在二次大的转折。其一,是从程序设计教学转向计算机辅助教学;其次,是从课件思想转向积件思想和网络教学。信息技术辅助于教学兴起于五十年代末,它是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管理科学、认知心理学、计算机技术、建构主义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相结合的产物。当时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倡导程序教学法,根据刺激反应的强化原则,及时获取教学信息的反馈,从而有效地实行个别化教学。由于那时的计算机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对技术人才素质要求高的困难, 有关教学软件的开发与制作更是许多教师还没有掌握的技术,同时软件以Basic编程的字符模式为主,软件开发难度大、界面不友善、价格高, 相应的措施又跟不上,因而计算机辅助教学并未受到特别的关注。到八十年代,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物质条件的改善,为计算机辅助教学创造了有利条件,特别是认知心理学的兴起,使CAI课件开发更侧重于应用性,注重知识的条理性和结构化,强调要与学习者已有的认识结构相匹配,使其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的辅助达到同化和顺应,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近年来,由于认知心理学理论的日益成熟及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如图像技术的提高、压缩与解压缩技术的发展、高容量载体的出现以及数位化技术与超媒体技术和运算技术的加快等,带动了CAI课件的发展,使计算机辅助教学更注重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学习策略的掌握以及提供更多的个别化教学的选择。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过程,主要经历了以字符模式为主的编程阶段、多媒体CAI课件、从CAI课件到积件的思想、将教育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网络教学等阶段。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趋势,也顺应了现代化教学的两个基本趋势,即强调教学的主体性,强调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个体的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同时帮助学生具备各方面的基本素质,形成合理的素质结构,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而要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必须立足于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不仅要有雄厚的知识基础,还必须掌握获取知识技能的方法,形成自学能力,才能适应未来社会不断变化的需要。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主要功能,对素质教育目标的实施提供有益的帮助。信息技术应用于化学教学,具有以下几个基本功能: 1.信息技术集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影视等各种信息传输手段为一体,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是改善课堂教学环境的重要一环。

2.可以变抽象为具体,模拟微观世界的化学反应和现象,使教学更加形象、直观,便于学习者理解和掌握。对于化学中运动而复杂的微观世界,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使学生理解掌握,而借助计算机的模拟手段,可以使学生比较直观形象地认识微观粒子的运动。

3.可以动态地、对比地演示一些化学现象,可以有效地控制变化的速度,调节快慢,从而便于学习者观察和思维。

4.用多媒体的人机对话、界面友善、超文本、人工智能、可编著工具、方便的外设、虚拟现实等功能,可以使学习者沿着自己的思路,适应自己的需要去发展学习的过程,可以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可以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极大地提高教与学的效率。计算机信息贮量大,处理迅速,具有友好的工作界面,方便的人机交互功能,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个别化学习环境,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调节学习进度和难度,真正实现因材施教。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构建问题情境,指导学生独立地上机学习,并辅之以必要的反馈练习,及时肯定或解答,帮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查找学习障碍,逐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 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提高课堂效率、增大课堂容量、进行全面即时性辅导、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等方面,都是其他教学媒体所没有的。

5.多媒体的各种信息传输手段作用于学习者,可以同时调动视、听、说等多种感官,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体系,使学习者在最佳的学习环境中学习,使之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25%,而同时使用两种传递信息的工具就能接受知识约65%。多媒体的多感官刺激作用,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长期保持和获取知识. 6.多媒体网络可以缩短时空距离,加强人与人间的联系,有利于开阔学习者的视野,形成互助合作的优良素质。

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教师和学生都是活动的主体。课堂教学的关键是师生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信息技术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思想的束缚,对传统的教育思想

和教育模式实现了重大突破。信息技术的应用能调动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教学效果,促进了学生实际能力的提高。 1.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概念和原理

针对化学概念和化学原理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和掌握的特点,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也可以模拟看不见的化学反应历程和微观粒子的运动过程,使教学过程形象和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2.有助于学生观察和理解化学实验和化学现象

某些化学反应完成的速度极快,而某些化学反应的速度又很慢,对其发生的过程很难观察和加以判断,通过信息技术可以模拟该化学反应,还可以调节反应的快慢,从而便于学生观察和理解。化学实验总是伴随气体、液体或固体物质生成,这些产物中许多是有毒或有害物质,散发到空气、水中都会造成环境污染。在不影响实验结果、观察效果的前提下改进实验内容及仪器装置,变化实验的形式,尽量减少实验产物对环境的污染。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以及实验录像替代难度比较大、毒性比较强、时间比较长的有机演示实验,可使学生获得有关实验的感性认识,达到演示实验的效果,减少环境污染。同时有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 增强了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定量”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有助于学生了解化学发展史

古代化学启蒙于中国古代,而近代化学从其产生至今大约也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其发展的过程是与无数化学家的勤奋工作、潜心研究是分不开的。如原子结构的发现就由汤姆逊、卢瑟福、查德维克等化学家经过数十年的实验和研究发现的。又如,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绘制元素周期表,为以后许多元素的发现奠定了基础。再如,有机化学的发展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时间,至今已发展成为一门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学科,等等。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录像、网络等多媒体技术,结合相关的化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在较短时间里了解化学发展史,从而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掌握科学思维方法,为将来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打下基础。

4.有助于学生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科学,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实际密切相关。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化工生产的工艺和生产过程,从而掌握相应的化学原理和知识。如硫酸、硝酸、乙烯的工业生产流程、合成氨、炼铁、炼钢等,原来借助于挂图、模型等教学工具,现在通过录像、动画等多媒体技术,学生既容易理解,又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有利于教师角色的多元化发展

三.教师的几个转变进一步加快

1.实现从“讲师”到“导师”的角色转变

随着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不断增多,教师的角色也由“讲师”向“导师”转变。学生学

习目标的制定和学习任务的完成,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形成,学生高尚情操、健康心理的养成等都需要教师去引导。

2.教师成为学科教学和研究的合作者

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爆炸使教师显得力不从心,教师只有通过合作,并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才能完成学科的教学任务。 3.教师成为不断学习,终身发展的学习者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挑战,教师要不断接受新的知识,转变教育观念,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成为不断学习、终身发展的学习者。

四.解决好几个问题

1.处理好教材的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关系; 2. 要解决好教育手段现代化的要求与当前设备落后、资金短缺的矛盾 3. 要解决好信息技术辅助化学教学中的“辅什么”和“怎么辅”的问题 4. 要注意化学学科知识内容的科学性与可接受性; 5. 要选取教材的重点与难点;

6. 要注意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加强直观性与发展学生思维相结合;

7.不能用模拟实验代替学生实验,可以通过CAI课件解决局部放大模拟或微观变化宏观展现问题;

8. 化学CAI 课件或者积件应具有较强的交互性、较友好的界面,并具有可编辑功能; 9. 课件设计与编制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要坚持高标准,处理好总体构思与具体设计的关系。

总之,计算机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和核心。人类已经进行了信息高速公路时代,把信息技术知识引入课堂教学、引进家庭辅导、作为现代化教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利于加强教学的时代性、竞争性和开拓性,有利于面对新时代的挑战,而且也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对他们今后成为高素质的化学人才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本文发表于《油田师专学报》2002年增刊中)

第四篇:多媒体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多媒体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的总结报告

一、研究目的

现在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文字、图像、色彩、声、乐融合在一起,以达到对学生的视觉、听觉进行多样化刺激和诱导,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展示最新的科技动态,来展示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展示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以便调动学生的探索热情,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传统的以黑板、粉笔、挂图为主的教学手段正在向以计算机多媒体为主的现代教育手段发展。多媒体课件进入课堂,超越教育、教学的传统视野,冲破了课堂的时空限制,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大了教学容量,创造出多样化的文化教育环境,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物极必反。在很多教师的印象中,多媒体教学应该对学习效率是有较大的促进性的,然而,有的学生说:“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且变换快,很难把课堂上传播的知识进行消化和吸收。”还有的学生说:“有的教室音频系统和设备不太稳定,声音时大时小。这些都说明目前的多媒体教学亦存在很大的问题,这一问题在我校也很普遍。

二、研究时间、对象及方法

受学校委派,我担任校本研修课题多媒体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组长任务。研修时间为2012年9月-2013年1月;研修对象为我校12级食品化工专业1班的学生;研究方法采用对比法。我和课题组成员制订了研修规划,经过准备阶段,实验阶段,数据统计分析,得到研究结论。

三、 研修课题的预期目标

1、通过开展教学研究,解决我校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改变教科研活动与实际教学活动脱节,不能指向学校自身问题解决的倾向。

2、通过开展教学研究,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行为,汇总教师教学经验,积聚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让教师成为教育智慧的创造者;引导教师自我反思、同伴互助,立足于在实践中真正解决课堂实践中遇到的教学现象或教学问题。

3、通过开展教学研究,改善我校教育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共同成长;转变教育观念、转变教学行为,提高教师教学的基本功和业务能力,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4.有效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

四、研修课题的实施措施

1.创新教研形式和内容,改变单一的听课和评课形式。以课例为载体,通过教育教学,教学随笔,教学反思,同上一节课等多种形式开展校本教研。在集体备课中,我们将实施“六步骤”校本教研方式,即:个人备课----集体备课----修改试讲----观摩研讨----总结反思----再次执教。教研组内定期开展“人人讲课,互相听课、评课”活动,在互相学习、同伴互助的校本教研活动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探究出“学习气氛与训练课程的有效互动”的方法。

2.强化学习,提高认识,提升能力。每位教师除研读要求读的一本教学刊物外,还要学习《中小学化学课程标准》、《中小学化学教学与研究》、《中学教学设计》等,并做好学习记录,写出学习体会。领悟《新课标》中的教学理念,建立全新的教学观念。努力将新观念、新思路渗透到化学课堂教学之中,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明确化学课程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基本要求,用这些理念来指导平时的课堂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的开展好常规教研活动,让教研组的活动发挥其实际的作用。

3.使行管理制度化,保证研究顺利开展。每周要保证有固定的研讨时间,并轮流负责记录每次的研讨内容,建立专题研究的资料档案。研讨形式可以是理论学习、交流探讨、课例研究等。每个月至少有一节专题研讨课。不能只停留在研讨课和评课上,要开展二次研讨,甚至三次研讨,通过多次对同一个问题的不断深入的探讨,寻求突破,达到举一反三之迁移效果。

五、研究结论 多媒体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独特魅力,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获取的外界信息中,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显然增加课堂视觉、听觉信息量是学生获取信息最可取的方法。多媒体教学的确对提高课堂时效大有裨益。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增大教学容量,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做到高密度的知识传授,增大教学信息。优化教学过程,多媒体的运用可克服人类感官的局限性,提高人的感觉和思维的能力。 解决教学中的抽象问题,正确地选择并适时地运用多媒体, 解决教学中的抽象问题。完成化学课堂上无法进行的实验,串联各章复习的知识网络。

多媒体教学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反思:

1、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上的盲目性。

2、教学课件制作技术有待提高 有的课件只是让书本搬家,把 屏幕当成电子黑板。

3、“换汤不换药”的教学模式 有的教师授课只是照“本”(屏 幕)宣科,造成了“学生瞪着眼睛看,教师围着电脑转” 的现象。

4、课堂师生情感交流太少 屏幕影像、文字接踵而至,学生无 法招架,教师的身态行为、情感表达、现场板书设计等语言、情感上的交流很难派上用场,师生沟通太少,致使教学亲和力下降。

5、多媒体教室的环境因素 多媒体教室,或投影亮度不够,学 生难以看清;或光线较暗,学生无法记笔记;甚至有时形成了课下学生借来课件照抄的局面;或由于其它因素影响,使学生的注意力难于集中。

六、今后的努力方向

1、明确课堂上教师的主导地位 。多媒体只是一种现代教学工具,需要教师对其进行操作,才能发挥它的功能。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地用好多媒体,如若运用不当或过度,反而会造成对教学工作的干扰,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感觉像是在看电影,教师却成了放映员,不就给人以哗众取宠之感了吗?

2、明确多媒体教学不能代替实验 。多媒体虽然可以模拟实验,给一些实验的课堂演示带来方便,但不能完全取代实验特别是不能用之代替学生实验。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掌握实践技能,实验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不能用计算机模拟来代替。

3、明确大屏幕投影不能完全代替板书 。作为传统教学的板书及时性、重现性强,内容随写随看,还可以方便地增删,充分展现教师在教学中突发的教学灵感;而投影需要提前制作,固化了教学活动的机动性和灵活性,使得课堂教学过程过于公式化。因此,大屏幕投影多数情况下只能作为辅助副板书。

4、提高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 。目前,现成的优秀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数量有限,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而且每位教师的情况不同,面对的学生水平各异,对课件要求也就不同。利用现有的课件总有不能完美体现自己具体教学风格之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学习、探索、交流改进,制作新的课件,满足不断深化的教学改革的需要。

2013年3月

第五篇:高中化学教学论文 现代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化学教学中,由于微观粒子及其结合、运动和排列的不可感知性,多数学生对物质微观结构的相关知识都感到比较抽象、难于理解。比如在“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一节中有关“电子云”问题,虽然我们可以通过课本上的照片来解释,也可以用相关模型进行直观教学,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前者由于缺乏动感而使学生误以为电子的运动有一定的规律,后者则会让学生认为原子是一些实心的几何体。为了能让核外电子动起来,我们制作了《核外电子的绕核运动》的小课件。首先简介“视觉暂留”现象及其在电影及动画制作中的运用;然后制作一些宏观物体的运动及模拟电子绕核运动的各种gif动画,从而让学生能真切地感受物质各种不同速率下的视觉印象,认识并理解电子运动的特点及其描述的方法。

此外,用3Dmax等制作的多视角动画或三维立体图像还可以广泛地展示各种晶体的结构、分子模型等。这些立体结构课件的使用,可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对化学物质的空间想象能力,学会从量的角度来分析物质的微观组成。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调查表明,课堂教学中教师四十五分钟理论说教的效率远不及一个五分钟实验展示。但是课堂的实验教学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部分实验的现象不明显、效果不显著;还有一些实验的可重复性差、耗时长,课堂上难以做到随时调用;另外还有一些实验的污染大,无法在教室中完成等。实验课件的广泛应用则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克服教学中的诸多问题,提高实验的效率。例如在“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的教学中,改变压强对二氧化氮与四氧化二氮之间的转化影响并不显著,运用课本实验,学生通常能注意到加压混合气体的颜色加深,而往往不能发现其后的颜色略变浅。因为根据人的视觉特点由浅变深的现象易于识别,而由深到浅的现象则不易感知。

为此,我们采用3Dmax制作了课本实验的原形模拟和简化模拟动画课件,有意识地突出气体颜色的变化,增强实验中的现象层次差别,同时在课件中压强对浓度、气体分子数影响的两个gif动画的使用,加深了学生对压强变化过程中气体颜色变化与组分浓度变化的认识,从而为勒沙特列原理的认识奠定了基础。

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为化学教学开辟了一个广阔的新天地

用心爱心专心 1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敢做敢为的责任担当下一篇: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