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基本理论特点论文

2022-04-24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历史基本理论特点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悟性是什么?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悟性指人对事物的分析和理解的能力。范敬宜认为,所谓悟性是指一个人学养、智慧、感觉、实践的综合体,是一种人本精神,是一种善于对事物进行由表及里,由实及虚的融合贯通的思考和认知的能力,也是不断地对自身实践进行归纳总结和理论升华的结果。

历史基本理论特点论文 篇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逻辑关系

【内容摘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大学本科教育中开设的一门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它不仅具有历史课程的特点,而且更具有政治理论课的特点。应注重历史和现实、科学性与思想性、理论与实践的逻辑关系。

【关 键 词】历史和现实 科学性与思想性 理论与实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明确指出“教学要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注重历史和现实、科学性与思想性、理论与实践的逻辑关系。

一、历史与现实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思想家章炳麟在言及历史与政治关系时曾说“政治之学,非深明历史不可。”美国新史学家司科特(J.W.Scott)在1989年与传统史学的论战中开诚布公德指出“历史是过去的政治,政治是现在的历史。历史是现实的镜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讲述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本课程是全体大学生必修的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因此在教学时应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根本没想到要怀疑或轻视“历史的启示”。所以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昨天、今天、明天衔尾相随,历史与未来正是在现实中交汇。任何历史事件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都具有历史的“烙印”,从而都表现为一个发生、发展和完成的历史过程。既有主体自身的因素在起作用,又有客体和环境等现实世界的因素在起作用;既有横向的社会因素的影响,又有纵向的历史因素的制约。例如我们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无数的革命实践得出的结论。再如我们为什么不能搞三权分立制度。这是中国历史的选择。也是由中国的国情所决定的。又如西藏问题。除了让学生解西藏的历史,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甚至是中国古代历史。让学生明白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夏文明的一部分。同时结合1959年西藏解放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西藏发生的巨大变化,还可以结合《红河谷》等影视作品。以此来揭穿达赖的谎言和西方某些政客的别有用心。

历史是昨天的现实,现实是明天的历史。意大利历史学家贝尼提托·克洛齐则认为,历史虽然已经过去,但过去行为者的思想和精神并不会消失,而是超越具体的人事,在当代的情境中复活并生存着。因此“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是“过去”的一种存在形式;是以经验、知识或传统的形式存在于今人的回忆与思考中的“过去”。而过去之所以能够以历史的形式存在,是因为它对现实具有意义和价值。它们是人类认识和反思自己的重要依据;也是今人了解过去、预测未来、进行创造性实践活动的立论基础。

二、科学性与思想性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同在人类文化中孕育和成长,是人类文化的精华。如丹皮尔所说:“人文主义者毕竟为科学的未来的振兴铺平了道路,并且在开扩人们的心胸方面起了主要作用。只有心胸开阔了,才有可能建立科学,假如没有他们,具有科学头脑的人就很难摆脱神学成见对学术的束缚。”而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其人文性又主要体现在思想性上。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以求真为核心.以思想教育为使命。正如张静如所说“历史教育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历来占有重要地位,更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内容。”“历史学家没有选择,只有凭藉它可以达到过去的事实。虽然间接推理有许多不完全的条件,但是它可以导人科学的认识。”

历史性思维指严谨求实地再现历史现象和本质的思维方式。历史的“用”以历史的“真”为基础,没有历史的“真”也就不会有历史的“用”。“用”须寓于“真”,无“真”即无“用”。历史是人的科学,是人为的和为人的科学,是历史中的科学,而不是超人的、超历史的。中国近现代史也不例外。它在强调科学性的基础上,注重历史的思想性。不能有偏颇。

注重人文素质教育,高扬人文精神。马克思早在1844年就预言:“历史本身是自然的历史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如关于人的科学将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列宁根据20世纪科学发展的形势,也明确指出:“从自然科学奔向社会科学的强大潮流不仅在配第时代存在,在马克思时代也是存在的。在二十世纪,这个潮流也同样强大,甚至可以说更加强大了。”懂得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我们提倡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结合,不仅是现实的需要,也是科学本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要求的,也是可能做到的。

三、理论性与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特别是注重历史理论与历史实践相结合。运用生动鲜活的历史事例和历史人物事迹感染学生,用历史事实阐述历史中的道理,启发学生思考。通过网络、电影、电视、纪念馆、历史博物馆、修复的文物、人物专访、房屋建筑、历史遗址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从而深刻感受中国近现代史。

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立足于中国近现代实际,着眼于当代中国的发展,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并将其与实践相结合。例如在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在客观的历史进程中,环境创造了人,人又创造了环境的理论后,就可以将其用于环境保护的实践中;其次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事物的发展变化,有进化的和革命的两种形式。因此今天的改革也是一场革命。它是扫除生产关系中那些不适应生产力的部分,扫除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部分。

把握唯物史观的精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并进行创造性地发挥。于沛在谈及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时在《21世纪唯物史观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中强调“加强唯物史观的研究,坚持唯物史观的理论指导,对发展和繁荣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认真研究和学习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是时代的呼唤。这是和加强民族的凝聚力、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在复杂的国际竞争中保持民族的自信心和文化的独立性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但其前提是这种学习和研究都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进行。否则,一切就都会走向反面。”

吕思勉曾说:“治社会科学者,当有远大的志向,多思有所藉手以自效于社会国家”。又“必有己饥己溺之怀,不当与世务,此于自然科学,理或可通,于社会科学,则未闻有漠然不知人之苦乐,而犹克有所知能者也”。“必有己饥己溺之怀,然后知世有饥溺之事”,“否则,其学问亦多在纸上,而不在空间。能为古人作忠臣,而不能为当世效实用。”[1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是唯物史观的核心观点之一。社会存在是第一位的,对社会意识起决定性作用。例如,邓小平理论,就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调查中国国情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建国以后的经验教训形成的。但是,不能忽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如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关于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都是由于社会存在提出的,反过来又对社会存在产生反作用。在中共历史研究中贯彻这一观点,就是既要做到从实际出发,对客观的研究对象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唯物史观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就是对任何社会历史问题,都要放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同其他社会问题联系起来统一考察。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理论, 关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切实践行科学发展观,引导学生深人具体的社会实践。开拓其视野,增强其独立思考、独立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加强对科学和社会的认识和了解。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是有规律运动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就历史而言,构成历史过程的各种社会现象也是运动的、发展的;人类社会的各种社会现象之间都是普遍联系的。唯物史观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联系的眼光来看待历史上的一切。用联系的观点去把握研究对象及其相关对象的基本联系,同时又要求人们把研究对象提到一定范围之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准确地把握对象。在近现代史学习中,将抗日战争融入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中,才能让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领会抗日战争的伟大历史意义。

要从中国近现代史发展中探寻出其发展的规律。正如熊十力所言“知变而不知常,人类无宁日也”。“论从史出”是研究历史的方法。研究历史,就要根据史料,弄清史实,发表议论,阐述理论。先以史实为依据,才能总结出带理论性的经验教训来。然后再用于认识历史实践,即从史实到理论再到实践的发展。

认真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过程和特点,针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形势和特点,探寻《中国近现代史》教学的规律和方法,突出其历史性、科学性、政治性、理论性、现实性,从而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2004年8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

[2]于沛.历史学·史学理论卷[M].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115.

[3][意]克洛齐.历史学的理论与实际[M].商务印书馆,1982, (转引自高鹏飞,试论历史及其意义与价值,2004年3月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4]W.C.丹皮尔.科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5]张静如:关于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对话,思想理论教育导刊[J].2005年第4期

[6]汪奠基.科学方法论[M].商务印书馆,1927.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8页。

[8]列宁全集(第20卷),第189页

[9]于沛:21世纪唯物吏现面临的挑战和机遇[J].南开学报,2002,(2).

[10]吕思勉先生编年事辑,第190-193页

[11]见《论国人读书力减退之原因》,原刊1918年3月15日《时事新报》。

[12]熊十力.《读圣经示要》第六页

作者:王佳翠

历史基本理论特点论文 篇2:

浅谈学生历史悟性的培养

悟性是什么?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悟性指人对事物的分析和理解的能力。范敬宜认为,所谓悟性是指一个人学养、智慧、感觉、实践的综合体,是一种人本精神,是一种善于对事物进行由表及里,由实及虚的融合贯通的思考和认知的能力,也是不断地对自身实践进行归纳总结和理论升华的结果。[1]

为什么要重视学生的悟性教育?世界管理界有一句名言,即“知识不如能力,能力不如素质,素质不如悟性”,可见,现代社会发展需要高悟性的人才。人人身上都有悟性,但悟性有所不同,这就产生了对知识的理解深度不同。一个善于学习的人,往往只要教师的一句引导,就能有所启悟,然后能自我引导展开学习。

从历史学科的特点来看,历史学科的悟性教育包括两方面:一是学之悟,主要是指历史思维的培养,让学生会学历史并高效读史;一是启之悟,即从历史上获得自己继续前行所需的智慧之力。下面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历史悟性培养的一些体会。

一、学之悟

学之悟主要是指让学生领悟历史学科思维的特点,学会高效率学历史。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相同的授课条件下,学生的学习效果仍有可能存在极大的差距。例如,教师讲解一个问题,A学生早就弄懂了,而B学生仍不知所云。也许很多人都会由此得出结论说B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或者智力差,教师甚至会埋怨“无论我怎么教,他(她)就是不懂,不开窍,真是笨学生”,言下之意B学生没这个智力[2]。其实不然,学生暂时不懂,更多的是与学生暂时不开悟有关。据笔者对一些个案的跟踪观察发现:学生是否开悟取决于学生个体的思维特点(如思维的方式习惯、思维的深度和广度等)是否适应学科知识的认知规律。适应了,就对学科知识悟得快,学得顺手;不适应的就晚开悟,学得困难。因此,培养良好的历史思维是培养学生学习历史之悟的关键。

1.悟知识结构

理解知识结构与否对学习效率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布鲁纳认为,掌握事物的结构,就是以使许多别的东西与它有意义地联系起来的方式去理解它。简单地说,学习知识结构就是学习事物是怎样相互关联的。他说“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这是在运用知识方面的最低要求,它有助于解决学生在课外所遇到的问题和事件,或者在日后训练中所遇到的问题”。

如何让学生学会利用历史知识结构来学习呢?第一,明概念。即让学生明白历史知识结构就是指各种历史概念间的相互联系及其组合方式,它是各种历史事实和历史现象及其相互关系在人们大脑中的反映。历史知识结构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表述了历史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反映或揭示了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各种特殊规律。掌握了历史知识的基本结构就意味着掌握了历史知识的基本内涵和认识了历史发展的规律。第二,明特点。即让学生明白历史知识结构具有抽象性、系统性、多层次性和立体性等特点。认识问题的角度不同,对知识结构的表述也就不同。从人类历史活动的基本要素看,历史由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构成。从社会文化形态看,历史由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构成。从教材的基础知识来看,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史实性知识,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历史现象的记录;另一类是结论性知识,是对历史事件或现象的分析和评价,如历史事件的性质、意义、成败原因等。这种多角度、多层次的知识综合,就构成了立体的知识结构。第三,会方法,即让学生学会建构不同知识结构的方法,形成适合自己认知特点的知识结构。

2.悟史法

史法通常是指分析、阐释历史事物的方法。学史如修路,史实是材料,史观是方向,史法则是修路的方法和手段。学生领悟了历史思维的基本方法,就会把路修得又好又快。

笔者认为必须引导学生领悟六类学法。学习历史,首先接触的是大量的史料,所以学生必须掌握的第一类学法是在史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方法,如解读的基本方法。第二类是分析、阐释历史事物的方法,如归纳史实得出结论的归纳概括法,推演史实说明问题的演绎法,以及历史问题分析方法、评价法、论证法、比较法等。第三类是知识结构的建构方法,如单元知识、每节知识、专题知识和历史线索的建构方法等。第四类是历史知识调动和运用的方法,即如何将所学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如何准确地运用相关知识和有关信息认识和说明问题。第五类是记忆历史知识的方法。第六类是探究历史问题和野外调查的方法。

3.悟史观

如果把学习历史比作修路的话,史实就是水泥、沙石等材料,而史观就是路的方向。如果方向不对,把路修向了悬崖、深渊,那是非常危险的。因此,从历史教育服务于学生人生的高度看,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史观,并以正确的史观解读历史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注重历史基本理论的考查,已成为高考命题的基本走向。对史观的领悟和运用是目前很多学生最薄弱的环节,学困生更甚。历史基本理论主要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如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经济政治在意识上的反映,把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放在当时具体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评价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以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共同发展而又因国情发展不平衡的辩证观点、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等。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充分结合史实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并且做到准确无误,是培养学生感悟史观和以正确史观感悟历史的最好方法。

4.悟信息处理

学会获取和解读信息是最体现历史学科特点的能力之一,也是海量信息社会中会学习的重要体现。要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学会方法与坚持训练很重要。历史学科的信息分为两类,即文字材料信息和非文字材料信息。

文字材料信息包括历史教科书、历史资料、历史读物等。一般地说,阅读文字材料包括认读和解读。认读是搞清阅读材料的文字含义。在认读的基础上,要进一步了解阅读材料的内在含义,这就是解读。在解读时,不仅要了解和分析历史材料中文字表述的实际所指,而且要能够与具体的历史事实、历史背景联系起来,对阅读材料的内容进行辨析、归纳。历史阅读中的解读是非常重要的,学习理解书面材料中的潜在的意义,然后把理解到的潜在的意义同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才是有效的阅读。[3] 阅读的方式,有泛读和精读之分,要求也不一样。此外,为保证阅读的效果,可以在阅读时做必要的笔记,或在阅读材料上(如教科书)做一些提示性的记录,如画线、标符号、写批注等。

非文字材料包括历史地图、历史图片、历史照片、历史实物或模型、历史遗址、历史建筑等。在解读这些形象化的非文字材料时,观察是获得有价值的历史信息的重要手段。用眼睛观察可解读材料的表面信息,对表面信息的解读,既要把握其整体的面貌、情况等,又要关注有关的细节,尤其是细微的特点。用心思考才能解读材料的深层次信息。对深层次信息的获取,既要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又要坚持用正确的史学理论观点指导。

5.悟记忆

悟记忆就是学生能够将历史学科的知识结构、认知特点和自身的记忆特点结合起来,形成自己高效的记忆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历史知识也是在记忆历史。对学生来说,记忆历史知识往往是比较头疼的事,甚至是烦恼的事,因此学会和掌握一些历史记忆的方法和技巧是有必要的。从记忆的策略上讲,要遵循一些记忆的规则,如学习与记忆的结合,及时进行记忆,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集中记忆与分散记忆相结合,从系统化和结构化的层面上进行记忆等。具体的记忆方法有很多,如联想记忆法、形象记忆法、逻辑记忆法、比较记忆法、归类记忆法、提纲记忆法、图表记忆法、谐音记忆法、歌诀记忆法、数字记忆法等。

二、启之悟

“学习历史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类的自我认识”。历史的真正意义在于它是一门智慧之学、悟性之学、启迪之学。感悟历史,在咀嚼历史中解读我们身上所携带的历史基因,从而获得继续前行所需要的智慧力量,才是学历史的本质所在。历史上不乏这样的事例,如唐太宗李世民从历史中悟出了“存百姓”的思想,及时调整统治政策,从而奠定了唐朝三百年繁盛的基础。谭嗣同从历史中觉悟到“各国变法无不以流血而成”,坚定了自己投身维新变法运动的信念,更为此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感悟使学生从中获得启迪与智慧呢?首先,要帮助学生改变“历史就是记忆”“学历史就是为了分数”的应试教育观念。可结合学生本身发展中遇到的困惑或学生关注的现实问题入手,引导他们用历史的眼光解读这些问题,从历史上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依据。多进行这样的引导,使学生树立起历史可以给人智慧给人力量的观念。其次,进行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伦凯乐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是看不到更摸不着的,只有用实践去体验,用心灵去体会才能得到。”[4]科学合理的训练能使学生从成功的历史因素中得出经验,从失败的历史中吸取教训,从历史的长河里总结出规律,从历史人物身上汲取优秀的精神财富,从历史文化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适度的训练能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增强历史洞察力和使命感,提高人文素质。

当然,学生的历史悟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它需要教师长期耐心的指导,更需要学生勤于阅读和敏于思考。通过长期阅读、分析历史读物,学生的历史悟性会自然而然地转变为人的思维活动,使学生的历史素养不断得到提高的同时,学生的人格也将得到不断的完善。[5]

参考文献

[1]陈晴,周洪宇.大学生个体悟性现状分析及培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1).

[2]钱文波.关于悟性培养的思考[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5(11).

[3]奥苏伯尔等著.认知观点[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4]甘霖.历史教学中学生悟性的培养[J].成才之路,2010(32).

[5]李春燕.试论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悟性[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3).

(责任编辑 庞丹丹)

作者:张瑾

历史基本理论特点论文 篇3:

浅议高三历史复习策略

面对高考,如何迅速稳定地提高历史成绩、在高考中考出好成绩,是高三学生最为关心的事情。对于高三学生来说,要想迅速提高历史成绩,在高考中发挥出好的水平,就必须重视历史复习,提高复习效果。作为高中历史教师,要想帮助学生提高复习效果,可以通过拓宽、挖深和提高等途径来实现。下面笔者结合近年来的尝试与总结,简要谈一下高三历史复习策略。

一、拓宽

所谓拓宽,就是要拓宽教材所涉及的范围,对教材知识进行适当的延伸与补充。总的来说,这是由现行历史教材不足、范围局限所决定的。对于复习过程中的拓宽,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历史基本理论方面的拓宽。历史基本理论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提高历史成绩具有重要的作用,高考试题也经常考查学生掌握和运用历史基本理论的能力。但是教材中几乎没有历史基本理论方面的内容,所以历史教师必须结合具体史实对历史基本理论方面的知识进行拓宽,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历史基本理论,提高高考应试能力。

2.史实与史料方面的拓宽。由于教材对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或主要的历史现象的知识描述和介绍不够详细,所以在复习过程中历史教师需要对史实和史料方面的知识进行拓宽。史实与史料知识的拓宽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更全面地了解和认识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还能够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与历史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的拓宽。现在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重视相关学科之间知识的综合与渗透。因此历史教师要及时对与历史相关的其他学科相关知识进行拓宽,尤其是与历史联系比较密切的科目如语文、政治等,以帮助学生提高应试能力,在高考中考出好成绩。

二、挖深

所谓挖深,就是要深入地挖掘历史的内涵和外延,加深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与认知。挖深对于提高复习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历史教师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挖深,提高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一般来说,复习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挖深。

1.从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背景和原因方面进行挖深。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背景与原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掌握,提高学生在考试中的运用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与高考成绩。

2.从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与作用方面进行挖深。由于各种版本历史教材的篇幅有限,加上其他方面的原因,教材在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叙述时,尤其是对事件产生的影响与意义进行描述时,往往不够全面或只局限于一两个方面进行描述,不利于学生全面了解历史事件、掌握历史知识。因此,历史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对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与意义进行挖深,帮助学生加深对这些重大历史事件的理解,全面准确地掌握历史知识,提升历史知识水平,增强历史学习能力。

3.通过对相关重大历史事件的分析比较进行挖深。每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都必然受到其所处的历史阶段与地理位置的影响,因此许多历史事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作为历史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多个历史事件进行分析比较。无论是对历史事件进行横向还是进行纵向分析比较,都有利于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这些历史事件,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和历史学习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完整地掌握历史知识,提高复习效率。

三、提高

所谓提高,就是提升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理解和认知能力,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来分析历史事件、历史现象。

近年来,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都强调学生对历史学科基本理论的掌握,高考同样重视考查学生对历史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并且发展成为一种趋势。针对这一情况,高中历史教师必须在历史教学中强化对历史基本理论的贯彻,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历史事件与历史现象,帮助学生掌握这种分析方法,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分析与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与应试能力。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历史复习,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宽、挖深与提高,努力帮助学生提高复习效果,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和应试能力,帮助学生在高考中考出理想的成绩。

作者:高士普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我国知识产权分析论文下一篇:罪犯心理矫治工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