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坚持理想信念

2022-07-09

第一篇:党员坚持理想信念

坚持党员的理想信念

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上都写下了精彩的篇章。现在,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

如何继续写好这篇大文章?承继伟业、不负重托,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总书记坚定地表示:“崇高信仰始终是我们党的强大精神支柱,人民群众始终是我们党的坚实执政基础。只要我们永不动摇信仰、永不脱离群众,我们就能无往而不胜。”

坚持崇高信仰,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是两个最根本的问题。 在理想信念问题上,总书记非常坚定、非常鲜明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理想的旗帜”。“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他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坚定理想信念,是对全体党员第一位的要求。强调坚定理想信念,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面对快速发展、开放多元的时代,面对相互激荡、形形色色的思潮,面对社会生活的复杂变化、利益关系的深刻调整,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经受着冲击。还要不要坚持、能不能坚持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这个问题摆在了每一个共产党员面前。信仰动摇,政治上就会迷失方向,就会变成利己主义、实用主义。总书记认为,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因为缺乏理想、缺少信仰、精神迷失。“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坚定理想信念,首先就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同时,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清醒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和不变,不断推进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 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的最高纲领和基本纲领的统一,我们要全力为现阶段的目标而奋斗,但不能丢失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一些同志觉得共产主义太遥远,可望不可即,因而信仰动摇,就是因为对这一基本原理认识不牢固。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总书记强调的另一个根本问题。

十八届一中全会刚刚结束,总书记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就作出明确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他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些突出问题作了回应,表示必须下大气力解决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他坚决地说:“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这番话,是新一届党中央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作为8000万党员中的一员,如何坚定理想信念?如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如何让曾经在党旗下的誓言是否历久弥新?这些个问题也摆在了我的面前。 首先,重温自己的誓言,坚定共产主义必将实现的信念。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从低级走向高级的历史过程,必然走向共产主义。虽然这一过程会很漫长。革命先烈尽管知道他们追求的理想并不会在自己手中实现,但坚信只要一代又一代人为之持续努力,崇高的理想就一定能实现。他们不惜流血牺牲,靠的就是这样一种信仰。现在的我们或许不再需要流血牺牲,但我们也要靠这种信仰来支持我们为理想的实现推波助燃。

其次,加强理论学习,不为反面事例所动摇。在时代前进的步伐中,有些人倒下了,如周永康之流。但是他们并不代表所有的党员,并不代表我们也要和他们一样。通过不断的学习,加固我们的理想基石。在前进的道路上,不偏不倚,朝向光明。

第三,亮出自己的党徽,时刻提醒自己。在工作中,不怕亮出自己党员身份,通过佩戴党徽,时刻提醒自己是一名党员,要有党员应有的标准。通过群众的眼睛来检验自己,监督自己。

第四,不喊口号,做好本职工作。学习有多深,领悟有多高,不落实到行动中,一切都是空谈。党员就应该在行动中证明自己。立足本职岗位,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才是硬道理。

第二篇:党课辅导材料(共产党员要坚持党的理想信念不动摇2005.3.9)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先进性教育党课辅导材料

共产党员要坚持党的理想信念不动摇

坚持党的理想信念不动摇,这是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每位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今天所处的环境和肩负的历史责任,带头增强党性锻炼,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努力奋斗。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洪流犹如大浪淘沙,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以顺利贯彻落实,在改革实践中已经涌现并且继续造就大批的先进分子像孔繁森、郑培民、牛玉儒等优秀党员领导干部。同时也暴露和淘汰一些意志薄弱者,如王怀忠、王纯、李铁成等腐败分子。能否坚持党的理想信念,坚定地站在时代前列,实践这场伟大的历史性变革,对我们每位党员来讲是严峻的考验。共产党员要坚持党的理想信念不动摇,在当前新的历史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应注意解决好政治方向问题,毫不动摇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增强组织观念,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坚决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做斗争。

一、只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才能坚定共产主义理想

1 马克思主义是严密而完善的科学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和恩格斯的科学观点和学说体系,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和人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的。它正确地提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的发展的普遍规律。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无法克服的固有矛盾,指出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最后必然发展为共产主义社会。《共产党宣言》发表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证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正确的,是工人阶级最科学、最完备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工人阶级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工人阶级认识世界、改造自然社会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发展规律的学说,是实现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历史转变,实现共产主义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以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为主要内容,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严密而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中国共产党之所以

2 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为自己党的指导思想,是因为它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批判地吸取了人类一切科学成果和有益的思想,形成了迄今为止最科学的思想体系;它的革命性,马克思主义有鲜明的工人阶级性质,它公开申明自己是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利益服务的,无产阶级是彻底革命的阶级,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批判的、革命的,体现了工人阶级彻底革命不断进步的精神;它的实践性,它来自实践,又付诸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科学性和革命性及实践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不同于其他任何学说的根本区别。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是深深根植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科学。列宁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科学地分析了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指明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策略。坚持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列宁主义,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科学理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3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理论科学地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继往开来,向世人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以“三个代表”的要求抓党的建设,按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总目标,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着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进行不懈的奋斗,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最新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并引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前进。

党的建设总是同党的在一定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如果离开党在一定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党的建设就要落空,也会变得毫无意义。现在,我们党已经有了一条正确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是一个伟大的纲

4 领性文献。这个纲领性文献是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两者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党员在怎样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目标更明确,任务更具体了。

二、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忠于党的事业

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不同的理想信念决定着每个人不同的人生追求和精神境界。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工人阶段的先锋组织,它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义远大理想。这就决定了共产党员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根本政治信仰,必须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即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只有树立起这个理想信念,才能忠于党、忠于党的事业。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苦、共患难,同人民群众保持最密切的联系,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中国工人阶级是我国最先进、最革命、最有远大前途的阶级,它同最先进的生产力和最先进的社会主义思想联系在一起,具有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富于革命的坚定性和彻底性,是党的阶级基础。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的工人队伍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化,不仅数量大大增长,包括加入一大批文化程度较高的新工人,而且构成也呈现出新特点:除全民所有制和城市集体所有制

5 企业的工人以外,还包括公有制产权占主体地位的股份制企业的工人,以及“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工人,这些变化并没有改变中国工人阶级的阶级本质和历史使命。而中国工人阶级所固有的优秀和光荣传统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它仍然是我国的领导阶级,是党的阶级基础。中国共产党不是工人阶级的一般的阶级组织,而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种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一是党是由工人阶级中具有共产主义党性的先进分子组成的,不是工人阶级中的任何人都可以加入党组织的;二是党以工人阶级的先进理论和思想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的;三是党是根据自己的纲领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原则组织的统一整体,而不是人员的简单相加。中国共产党一直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的80多年的历史,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史。在民主革命时期,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国人民站了起来,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又领导人民消灭了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开辟了中国历史上从来未有过人民当家作主新纪元。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党领导人民努力进行经济建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总结了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了全党工作中心任务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党使人民富起来。党的

6 十五大、十六大明确指了我国现在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历史阶段,紧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这是现阶段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的根本途径,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党领导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使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当然,当代中国工人阶级也面临着挑战,要完成自己的使命,就得不断提高政治主体意识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维护和巩固工人阶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中的主人翁地位。

党的事业就是人民的事业,需要经过几代人,十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不懈的奋斗才能实现。共产主义是个过程,需要经过若干个不同发展阶段才能达到,我们现在正经历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是朝着这一最终目标前进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将完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的目标任务,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中华民族的百年宿愿,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理想,为这一崇高理想而奋斗,是每一位共产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都应从这个历史深度和时代的高度上认识自己的责任,从而自

7 觉地肩负起时代的重任。

三、努力践行“三个代表”是共产党员理想信念的集中体现 共产党员是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应当站在时代前列,站在人民群众的前列。团结带领群众为实现党的历史使命努力奋斗。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是在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和推进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首先要学习好中央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辅导材料,要以强烈的政治热情和责任意识,反复研读、潜心思考,全面准确地领会贯穿讲话中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牢牢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条主线,充分认识其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作为一个统一整体的内在联系,把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个精髓,深刻理解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辩证关系,充分认识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重大意义。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和建设任务。我们的每位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知识水平、领导水平,特别是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履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职能,为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服务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我们一些党员在思想、组织、作风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

8 有的同志对社会主义经过长期发展最终必然战胜资本主义,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认识上产生了动摇,面对新的情况和新问题,理想信念没那么坚定了,信心不足了,有的甚至认为共产主义远了,社会主义低了,资本主义活了;有的革命意志衰退,思想空虚,贪图享乐、沉湎于花天酒地或到封建迷信和其他消极行为中去寻找精神寄托,有的私毁膨胀、弄虚作假、以权谋私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了恶劣的影响。一个共产党员,一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了偏差,就抵挡不住名利、地位、金钱、美色的诱惑,就会身不由己地堕进腐败的泥潭。这些消极腐败现象都是理想信念不坚定造成的恶果。共产党员坚持党的理想信念不动摇,必须加强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努力解决思想上入党问题。一般来讲当我们加入中国共产党时,已经基本具备了共产党员的条件,但真正从思想上入党,那是我们终身的大事,即使是入党时间较长,过去经受了一些锻炼和考验的党员同志,由于党所处的环境地位变化了,也会到剥削阶级腐朽思想的影响,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虽然组织上入了党,但思想上没有入党,如果放松思想改造,必然要被党组织从队伍中清除去。解决思想入党问题,最根本的就是增强共产党员党性,党性是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现,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性的集中升华,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性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革命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9 当前,看一个党员的理想信念是否坚定,集中表现在是否能以“三个代表”这最高行动准则。共产党员应牢记党的宗旨、心系群众,履行职责。他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更是先进分子,要政治坚定,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决认真,对党忠诚、对人民事业负责,勤政廉政、奋发向上、无私奉献,与劳动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认真履行党员义务,正确行使党员权利,以党的远大目标出发,立足本职,努力做好当前的各项具体工作,发挥一名党员应有的作用,为社会的发展,为人民的利益做出更多更大的奉献。

二○○五年三月十日

第三篇: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岗位奉献

理想信念是人一生执着追求的源泉和动力,是我们共产党人的路标和灯塔,她指引着我们前进的航向,是共产党人须臾不可或缺的东西。共产党人如果理想信念发生动摇或丧失理想信念,不但将失去自我甚至毁掉一生,而且将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回顾党80多年来的战斗历程,我们党之所以能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特别在20世纪最后二十年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向上,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关键一点,就是在任何时期我们党始终坚持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实践党的先进性。

坚持和实践党的先进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要求。从诞生起,我们党就以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工人阶级作为自己的阶级基础,明确提出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忠实地代表中国各族人民的利益,以先进的人类大同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一部共和国诞生史,从某种意义上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实践先进性、探索真理、追求光明的奋斗史。而坚定的理想信念,就是我们党80多年来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的源泉,也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的灵魂。

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我们保持党的先进性,最终的落脚点是把先进性体现到每个共产党人的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去。而掌握本领、勇于探索,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奉献在前,享受在后,个人利益服从国家集体利益就是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表现。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先进性要求中做艰苦奋斗的模范,要克服工作中存在的作风漂浮、好大喜功、热衷名利的不良风气;树立正确的事业观,把心思凝聚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上,把精力集中到履行职能上,把工作落实到提高战斗力上;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坚持秉公用权、依法用权、用权尽责,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树立高尚的道德追求,正确对待金钱、物欲,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修为官之德,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用党性原则约束自己,用反面典型警示自己,用群众的评议和意见反省自己,自觉抵制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用自身的良好形象树立起群众威信。而实现这一切,其关键就是必须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作为动力源泉。

中等职业学校作为培养社会各级各类建设人才的主要阵地,面对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我校通过多年的办学,逐步形成了以市场定专业、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求发展的办学特色,现已发展成为玉溪市第二大职业高级中学。学校能有今天的辉煌成就,除了上级的正确领导外,全校教职工团结一致、勤奋工作、积极进取、舍己为人的工作作风和高尚品质是离不开的。我校的很多老师,尤其是党员干部在工作岗位上一直都是兢兢业业、舍我工作。为了学生他们付出了百倍的心血,有很多老师对学生难以言表的感情。虽然我们的学生很多学习成绩差,但我们老师特别注重师生的关系。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和他们保持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一些重大事情上,工作方法多样,遇事沉稳,做事耐心,训斥学生的现象偶有发生,但思想工作能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有的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能做到公平、公正对待全体学生,喜欢优生,但不歧视差生的情况比比皆是;有的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在教育管理上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存在的问题了解很细,具有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工作主动;有的教师重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性格孤僻、怪异的学生给予足够的关注和爱心,对学生的心理安全给予必要的警觉。

对学生,我们将自己所有的心血和激情都浇灌给他们,这本来就是我们的职责。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生就是我们的上帝,我们现在正在改变一种观念,那就是要服务学生。教学服务、生活服务、情感服务等等。学生也是人,而且是一群正在发展和完善的鲜活群体。他们很需要别人的关爱和支持。我们不能一棒子打死他们,要多给他们空间和机会。我在教学过程中,一般是不会骂学生的。有时,即使他们错了,我很生气,但我一定会先忍耐三分钟在处理,这样往往就更理智。因为对我们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职业”的教师而言,奉献实乃天经地义之事。人生最高尚的行为莫过于奉献,“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正是教师奉献精神的最好写照。这样我们还计较些什么呢?

奉献的教师,钻研学业,精心育人,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讲坛前有他抑扬顿挫的语调,办公室里有他伏案劳作的身影,宿舍内有他细致周到的关怀。哪里都能见到他热情的笑脸,哪里都能听到他温雅的言语。

奉献的教师,是最无私的师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众多行业,当师傅的必留三分救命绝技,生怕弟子超过自己,不到紧要关头绝不传授,许多绝技因之而失传,造成千古憾事。但教师不会,教师会倾其所有,无私相授,不以同行相轻为私念,而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为自豪。

奉献的教师,不会是干涸的小溪,他必是源头活水,他会与时俱进,不断汲取,博采众长,学有专攻。

我们教育的对像是一个个有思想,有情感的活生生的人,他们不仅需要有知识、有技能,还需要有诚信、有情操。因此,教育需要爱心付出,为人师表;教育需要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教育需要日积月累,精雕细琢。奉献的教师,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深入学生的心灵,会从点点滴滴的小事中发现学生的喜悦、困惑、失望、痛苦„„他会与学生同欢喜、共悲伤,及时送上一份引导,一份安慰。

奉献的教师,不会歧视任何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他的孩子,他绝不会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在他眼里,只有个性张扬的学生,没有无药可救的学生;在他的世界里,只有奉献,没有索取。

奉献的教师,不求名,不求利,只求在默默无闻中,为学生的一生幸福倾其所能。教师所期望的,不是他所教的学生将来有多大成就,能够给自己带来点什么,而是自己所教的学生都能学有所成,健康成长,都能顺利地踏上各自的人生之路。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真正奉献的教师,就应以陶行知先生为楷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平淡一生,只求教书育人――做奉献大家。

第四篇:弘扬延安精神,坚守党的信仰,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根本宗旨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弘扬延安精神,坚守党的信仰,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根本宗旨”

作为延安人,我们很自豪,因为中国共产党曾经在这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革命党人在这里抛头颅、洒热血;革命军队在这里浴血奋战、日益壮大;革命理论在这里诞生、实践。在艰苦卓绝的生活条件下,在极其残酷的敌我环境中,在军爱民、民拥军的主旋律下,孕育了可贵的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的精神;也是实事求是、走群众路线的思想要求。这些都是延安精神的灵魂要旨,但她绝不仅止于此,延安精神内涵丰富,她是凝聚力、是战斗力、是中华儿女不懈奋斗的精神力量和崇高信仰。她更是作为延安人所必须坚守的根本,而我们的任务就是要传承并发扬。弘扬延安精神,坚守党的信仰,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根本宗旨。

不忘初心,坚守党的信仰。因为信仰,共产党人不畏敌人的绞刑架;因为信仰,共产党人把集体利益看过个人利益;因为信仰,共产党人引领民族,走向复兴。但是,一部分共产党员也因为忘却信仰,迷失了方向,近期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深入开展的阶段,桥沟镇野狐子沟村书记的暴力蛮横行为不禁让其他党员蒙羞,他的信仰、他身上的延安精神顿时荡然无存。当然,他的行为也许是一时冲动,但是,这不得不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和作为延安人身上必须具备的精神。无论何时、无论发生何种状况,我们都要始终以马列主义、毛邓思想以及“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要牢记党的干部必须不动摇信仰,矢志不渝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

不忘初心,坚定理想信念。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现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深入开展,就是要对党员的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丛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从根本上对每名党员进行学习教育,只有党员们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才能固党之本,浚党之源。理想信念是一名党员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集中体现,而我们的理想信念是要对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检坚定的拥护和践行。可能有人觉得这个理想信念太大了,但是如果8700万名中国共产党员都怀揣同样的意志,相信“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再高的理想信念都不会成为一句空谈。这也就要求广大党员把个人的理想融入党的最高理想和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之中,作为基层的领导干部,要带领基层广大党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要做到四个坚持:一是坚持改进工作作风,以领导干部垂范正风气。二是坚持严格党内纪律,以危机意识肃态度;三是坚持提升党员素质,以廉洁自律树形象;四是坚持不断学习,以理论学习促教育。相信只有不忘初心,通过不断地自我完善和组织学习教育,我们柳林镇的广大党员干部一定会更加进步。

不忘初心,坚持根本宗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求广大党员学习党章党规,我们党的章程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员是否真正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这一根本宗旨落到实处很容易体现在平时的行为处事上,拿近期延安市“2+1三城联创”工作来说,就能充分体现党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这项工作针对环境卫生,有些镇村党员能舍小家为大家,不怕脏、不怕累,带头积极参与,并发动群众,本村的环境卫生也必定面目一新,而有的村党员却推诿扯皮,不参与、不发动,只有村三委班子成员天天打扫卫生,导致村民也对环境卫生不重视、依然我行我素,甚至颇有微词,村子整体环境卫生搞不上来,或者不能常态保洁。党员的意识丢掉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忘却了。我想一位好的领导是“决事如流、应物如响”,一名好的干部是“虑民深,谋始精”,好领导决事果断英明,好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论是党员领导还是党员干部,做好自己最初的坚守最为可贵。 总书记说过,我们当现在已经九十多岁,马上就要进入百年了。一个政党,和一个人一样,最宝贵的是历尽沧桑,还怀有一颗赤子之心。这颗赤子之心就是我们在党旗下的誓言,是我们的初心,只有不忘初心,才能弘扬延安精神,坚守党的信仰,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根本宗旨。

第五篇:坚定理想信念,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第一课:坚定理想信念,毫不动摇地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崇高坚定的理想信念,是革命军人必须具备的政治品格和精神境界,是我军精神支柱的核心,是确保我军履行新的历史使命的重要政治保证。作为预备役官兵要树立崇高坚定的理想信念,忠诚坚守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永恒不变的军魂,高扬理想的旗帜,砥砺奋斗的精神,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作出积极贡献。

一、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通向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

道路决定前途,道路维系命运。60多年社会主义建设,3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这条道路,扎根神州大地,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人民意愿。在当代中国,只有这条道路而没有别的什么道路,能够解决中国发展进步的问题,我们决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决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只能走这条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路。

辉煌成就印证正确的历史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国各项建设事业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中国人民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从1978年到2010年,经济保持年均9.8%的增长速度,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3倍多;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万亿元,一大批重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跃居世界首位,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外汇储备达到2.8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2.9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同时,三峡大坝、青藏铁路、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捷报频传,机场、港口、高速公路和铁路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华夏大地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截止2009年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元增长到1717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4元增长到5153元,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400万。群众家庭财产普遍增多,吃穿住行用质量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国际地位大幅提升。目前,我国已与171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参加近300个国际条约、150多个国际组织,在解决诸如反恐、防核扩散、气候变化、国际维和、人道主义救援等问题上发挥着重要建设性作用,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赞誉。

——国防军事实力不断增强。军兵种结构逐步优化,一体化联合作战指挥控制系统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一批信息化水平较高的新型作战平台研发成功,新型主战装备、电子信息装备和保障装备协调发展、形成体系,“神舟飞天”、“嫦娥探月”梦想已经实现,“北斗导航”、“天河一号”等陆续问世,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之路逐步走开,我军已经发展成为一支诸军兵种合成、具有一定现代化水平并开始向信息化迈进的强大军队。事实无可辩驳地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繁荣富强和中国人民幸福安康的正确道路。

——预备役部队进一步壮大。随着军事变革的步伐不断迈进,我们预备役部队的任务和职能不断拓展,在传统只有陆军单一类型模式,空军、海军、二炮等预备役部队也相继成立。2010年,新修订的《预备役军官法》颁发,今年《预备役部队政治工作规定》第一次出台,预备役部队在科学发展中不断壮大,各项建设取得不断进步,瞄准打赢的战斗力不断提高。预备役部队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积极参与遂行各种非战争军事行动,在应对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和公共卫生事件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既为战时应战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又为平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特有优势提供可靠的胜利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但得到了中国人民的高度认同,而且受到世界各国人民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中国模式”、“中国经验”成为热议的话题。可以预见,随着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进一步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更加彰显社会主义巨大优越性。

——科学的理论体系作指导。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形成的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深刻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有着鲜明的实践特色;深深扎根中国土壤,把马克思主义真理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顺应时代潮流,把握时代特征,反映时代要求,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有这样的理论指引方向、凝聚力量,我们就能够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正确认识和处理发展中的各方面重大关系,妥善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先进的制度体制作保证。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探索,我们成功地进行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领域的深刻变革,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各方面的制度体制,为社会主义的巩固发展奠定了坚实制度基础。比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发挥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使全社会充满改革发展的创造活力;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使国家经济具备了应对重大风险的防范能力,在国际金融危机中率先实现经济企稳回升;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有效保障人民真正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利于保证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有利于集中全国人民的意志、集中力量办大事。正如邓小平指出的那样:“社会主义国家有个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干一件事情,一下决心,一做出决议,就立即执行,不受牵扯。”

——坚强的组织领导作支撑。我们党作为一个拥有7700多万党员、37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的执政大党,掌握着全部国家机器,在人民群众中拥有崇高的声誉和威望,特别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具有治党治国治军的高超政治智慧和卓越领导才能,完全能够驾驭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航船,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破浪前进。这些年来,我们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有效应对汶川、玉树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和非典、禽流感等重大疫情,妥善处理台海危机、拉萨“3•14”事件、乌鲁木齐“7•5”事件,等等,根本在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的英明领导、科学决策。只要坚持党的领导,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利。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社会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30多年改革开放的特色实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突出矛盾问题。对此,部分同志关注和议论比较多,存在的疑虑和困惑也不少,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心。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善于运用辩证的思维、发展的眼光、联系的观点去观察社会、分析形势、认识问题,坚持在科学思辨中解开“扣子”、统一思想。

正确看待就业难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近年来,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城镇青年就业难、农村劳动者进城务工难等问题依然突出。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我们有些同志心生困惑,为什么我国经济建设发展越来越好,人们找工作却越来越难呢?还有的同志对个人今后转业退伍安置存有担忧。到底该如何看待就业难这个问题,我们应当从我国特殊的国情、复杂的经济形势来认识分析原因。一方面,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并且正值适龄人口劳动高峰期,加之我国长期面临青年就业、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三碰头”局面,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相当突出,这是其他国家不曾有过的。根据人口结构测算,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每年需要就业的城镇劳动力超过2400万人,而在经济正常增长条件下,就业岗位每年只能安排1200万个左右。此外,我国农村还有1亿多富余劳动力,每年需要转移的大约800万-900万人。另一方面,我国劳动力总体素质偏低,大量农民工包括青年农民工,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而技术工人特别是技师、高级技师却相当紧缺,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需要。这些都增加了解决就业问题的难度。应当看到,我们党和政府对解决就业问题高度重视,先后推出了一系列稳定和扩大就业的政策措施。在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方面,国家及时推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就业促进措施:实施“岗位拓展计划”,拓宽大学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的主渠道;实施“创业引领计划”,对大学毕业生创业实施创业培训、项目开发、小额担保等一体化动作和服务;实施“就业服务与援助计划”,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免费就业公共服务;举办大学毕业生就业服务周、就业服务月专项活动,等等,这些政策措施越来越细、越来越实、越来越成体系,为就业提供了多种渠道和重要保障。在促进农民工就业方面,国家实施“五缓四减三补两协商”等措施,引导企业尽量不裁员、少减员,稳定在岗农民工就业岗位,同时大力扶持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和服务业发展,增强吸纳农民工就业的能力,并组织实施了“春风行动”、“阳光工程”等各种农民工就业服务活动。2009年“春风行动”期间,全国送岗下乡活动提供岗位370多万个,组织招聘会8000多场次,通过各种渠道帮助农村劳动者实现就业377万人。据统计,近5年来,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超过5000万人,城镇失业率控制在4.5%以下,截至2009年底,全国外出务工农民总数达1.45亿人,就业形势总体趋于好转。在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影响、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成绩非常不容易。在解决退役军人就业问题上,党和国家一直十分重视,先后修订出台《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暂行办法》、《士兵退役安置条例》、《士官退出现役安置办法》等法规政策,对军人退役安置工作提出明确具体的指标要求。对退役士兵,国家和各级政府坚持体现优待优惠、保障权益、妥善安置、各得其所的原则,采取以扶持自主就业为主,发退役金、安排工作、退休、供养等多种方式予以安置。近年来,为提高退役士兵的就业能力、促进充分就业,地方各级还积极抓好退役士兵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不断拓宽就业门路。我们坚信,随着国家促进就业各项政策和退役军人安置办法的深入落实,就业难的问题必将得到进一步缓解,军人退役安置也会越来越好。

正确看待看病难问题。现在,人们对就医问题的反映比较强烈,到大医院看病难,挂专家号难,农村居民看病难,医药费用负担重的现象带有一定普遍性。出现这个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目前,我国医疗卫生体系呈“倒金字塔”型,70%左右的卫生资源在城市,广大农村只拥有30%左右的卫生资源,而且农村医疗卫生机构设备条件差、技术力量薄弱,导致患者纷纷涌向大城市大医院。另一方面是部分公立医院趋利化。由于政府财政投入不足,公立医院公益性淡化,形成了“以药补医”的模式,导致医院和医生倾向于开大处方、使用大设备,使患者的医疗费用大幅攀升。再一方面是药品价格虚高。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加之监管不到位,药品和医用器材生产流通秩序混乱,特别是部分厂商利欲熏心,虚报成本、肆意加价的现象比较严重,导致药品价格居高不下。为解决看病难问题,2009年3月中央作出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明确了建立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目标任务和实施办法,以此为标志,新一轮医改拉开了大幕。一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去年对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比上年增长50%,并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标准,提高了报销比例和支付限额。到2011年城镇职工和居民医保以及新农合参保率将达到90%以上。二是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基本药物目录遴选调整管理机制和供应保障体系,将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医保药品报销目录。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用三年时间完成5000个乡镇中心卫生院、2000个县医院以及2400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目前,中央已投入200亿元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在岗培训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一年多来,国家先后实施了为3038万名15岁以下人群免费补种乙肝疫苗、为175万名农村妇女免费检查宫颈癌、为21万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做复明手术等六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到2011年,在全国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提高公共健康管理水平,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不低于20元。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目前,已在16个城市开展试点,2011年后全面推开。公立医院将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明显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形成多元办医格局。俗话说:“健康是福。”国家医改方案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好的远景: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到那时,人人都能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必将得到明显提高。

正确看待房价过高问题。住房是关系亿万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问题。而现实中,“蜗居”、“房奴”、“蚁族”这些热词的流行,表明高房价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不可承受之重”。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住宅平均价格涨幅达25.1%。2010年1-9月份,济南市新建商品房平均售价,比前两年同期上涨了43%。房价过高的症结何在?究其原因,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一个是投资推动。随着人民收入增加,投资需求日益旺盛,但目前投资渠道偏少,银行存款利率偏低,加之近年来房价持续走高,使很多人认为买房只赚不赔,纷纷加入“炒房大军”,住房消费严重存在着投资和投机的倾向;另一个是地价助推。一些地方政府依靠出让土地使用权增加收入、拉动经济,2009年沿海地区有个城市土地出让金收入达1200亿元,是地方财政收入的2.3倍,这样造成了“地王”频出,地价与房价相互影响、交替上涨;再一个是制度原因。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历史只有10多年,体制机制还不健全,比如,房地产市场存在不少权利不对等、信息不对称、竞争不充分的问题,面向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性住房供应不足、欠账过多,造成住房供应的结构性失衡非常严重,等等。此外,房价过高还与城镇化快速发展有关,今后5年内,预计城镇每年增加1500万人,每年新增家庭500万户,其中大城市人口聚集效应更为明显。房价问题不单是经济问题,也是事关国家发展全局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问题。2010年4月14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政策措施,4月17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提出五方面十条政策措施,被称为“新国十条”。这次调控措施力度之大、涉及面之广、针对性之强,被媒体称为“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宏观调控”,充分表明了党和政府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态度和决心。各级坚决认真地贯彻“新国十条”,普遍出台了具体调控措施,下大力抓好落实。一是“明问责”。对稳定房价和住房保障工作,实行政府抓落实的工作责任制,建立约谈、巡查和问责制度。二是“抑投机”。实行更为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严格住房消费贷款管理,坚决抑制投资投机性住房需求。上海、重庆等城市目前正在研究出台引导个人合理住房消费和调节个人房产收益的税收政策。三是“增供给”。增加居住用地的供应,依法加快处置闲置房地产用地,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供应。四是“促保障”。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仅去年就完成了保障性住房300万套、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280万套的任务,2011年将建设1000万套,到2012年年底基本解决1540万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解决城市和国有工矿成片棚户区改造的目标。五是“严监管”。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购地和融资的监管,严格查处土地闲置及炒地行为,对捂盘惜售、囤积房源、哄抬房价等行为加大曝光和处罚力度,等等。我们应当相信,在中央有力的宏观调控下,通过各级政府积极落实调控政策,房价的过快上涨一定会得到遏制,广大群众的住房问题会得到更好解决,“住有所居”的目标将一步步变为现实。

正确看待分配不公问题。去年新华网开展“你最关心话题”网络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分配不公问题在18个选题中位居第一。为什么我国现阶段会出现分配不公的问题?一方面是由于体制改革不到位。目前我国还处于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有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体制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同时由于不同地区、领域、行业改革推进的先后和力度不同,享有的机会、占有的资源也不尽相同,就会导致利益分配的差异。另一个方面是由于相关政策不完善。比如,受户籍制度和公共服务政策的限制,农民工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劳动权益得不到充分保障、基本社会保障欠缺等诸多问题。再一个方面是由于分配制度改革滞后。比如,个人所得税征收存在“逆向调节”的现象,2009年6300多亿元的个税中,工资、薪金项目占40%以上,工薪阶层成了实际的纳税主体;对某些“灰色”和非法收入也缺乏有效的约束监管,等等。党和国家对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问题高度重视,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去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又强调,要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指明了方向。现在,国家在调整收入分配格局上,概括起来就是十个字:“提低、扩中、调高、打非、保困”。“提低”,就是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通过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全面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等,解决普通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收入偏低的问题。2010年以来多个省(区市)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其中广东、山东、宁夏、吉林、福建等省(区市)平均涨幅都在21%以上。“扩中”,就是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通过加快推进城镇化、鼓励和支持自主创业、着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等,让更多的低收入者进入中等收入者行列。“调高”,就是有效调节过高收入,通过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深化垄断行业改革等,使其一部分财富通过税收等形式上交国家,用于二次分配。“打非”,就是坚决取缔非法收入,通过治理商业贿赂,堵住国企改制、土地出让、矿产开发等领域的漏洞,打击以权谋私、走私贩私、偷税漏税、制假售假等经济犯罪活动,切断违法违规收入渠道。“保困”,就是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使困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上得起学、看得起病。通过以上这些措施,解决分配不公问题、缓解目前过大的收入差距充满期待。

正确看待反腐败问题。近年来,随着一桩桩大案要案被查处,一个个腐败分子被绳之以法,广大群众对此拍手称快。但也有部分同志提出了这样那样的疑问:腐败年年反、月月反、天天反,为什么反而不绝?腐败问题仍然是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不少同志认为反腐败的工作和成效不尽人意。这说明,在看待腐败现象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上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否则,很可能会产生消极悲观情绪,甚至影响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信念。正确看待反腐败斗争现状,必须破除三个方面的模糊认识。一是破除腐败现象是共产党“一党专政”必然结果的模糊认识。有的同志认为社会主义国家一党执政容易产生腐败,而资本主义国家有多党相互制约,不容易产生腐败。对此,首先必须澄清的是我国实行的不是“一党专政”,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相互监督。近年来,中国共产党通过聘请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担任特约人员、参加党风廉政建设的检查,使民主监督的渠道进一步拓宽、力度不断加大,有力地促进了反腐倡廉工作。改革开放以来之所以出现一些腐败分子,纯属在社会大变革、体制大转轨、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理想信念不坚定者的个人行为,与所谓共产党“一党专政”没有关系。从总体上看,我们党是当之无愧的廉政为民、廉洁自律的先进政党。同时我们应当看到,多党制并不能有效解决腐败问题,20世纪以来,执行多党制的西方国家虽然在制度、道德等层面作了规定,但并没有解决政党与当政者以权谋私行为,像1992年意大利“米兰贿赂丑闻”涉及2000多名政要,2006年美国“游说门事件”牵扯国会议员达296名。在有关国际组织提出的2008年世界上最腐败的10个国家与地区中,9个实行多党制。事实表明,西方多党制不可能有效解决腐败问题。二是破除反腐败是“雷声大雨点小”的模糊认识。有人对反腐败形势有这样一个比喻,就是“反腐败像雷阵雨,雷声大,雨点小”,实际成效不明显。其实这种看法并不符合事实。我们党不但高度重视反腐败,而且是雷厉风行、坚决打击,不但是“雷声大”,而且“雨点也很大”。2009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34504件,结案132808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38708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5366人,还对7036名领导干部进行问责。特别是严查深挖抓“老虎”, 2010年查处了一批大案要案,河南省政协原副主席孙善武等12名省部级贪腐高官被判重刑,正如一位网友在深圳市原市长许宗衡被查处时的留言,“经济有特区,反腐无特区”。这说明我们党反腐败一向是动真的、来硬的,绝不姑息养奸。三是破除腐败是不治之症的模糊认识。有人讲,现在的腐败分子是前“腐”后继,腐败问题已成为一个无法根治的“毒瘤”。这是一种悲观的论调。应当看到,一方面,随着我们党思想政治建设不断加强,大多数党员干部都能自觉遵守党纪国法,维护党的形象,搞腐败的只是少数人。另一方面,我们党和政府已经建立健全了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它像一张严密的“天网”,把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治统一起来,打出“组合拳”,使“不想贪、不能贪、不敢贪”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为我们从源头上根治腐败提供了科学思路和有力抓手。事实证明,腐败绝不是什么不治之症,随着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扎实推进,腐败现象滋生和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腐败分子正在逐渐失去立足之地。我们坚信,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有日益健全的各项制度和机制,我们一定能够遏制腐败现象,并逐步根除产生腐败的土壤。 正确看待社会诚信问题。近几年来,社会“诚信危机”呈上升趋势,假文凭、假学术、假新闻屡见不鲜,假冒伪劣商品、坑蒙拐骗现象时有发生,连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食品药品都敢造假。不少同志认为现在社会是无诚信可言,什么都靠不住了。应当看到,诚实守信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仍然是当前社会主流和良好道德风尚,不能把少数不守诚信、秩序混乱的典型案例看成是整个社会“诚信大堤”的垮塌。当前社会上之所以诚信缺失比较严重,一个是,市场经济的利益诉求激发了人们的求利心理,一些人利欲熏心、金钱至上,为了获得利益违背良知、不择手段;另一个是,社会信用制度还不够健全完善,不少企业和个人不以失信为耻、反以为荣,失信也不承担任何责任和风险或者承担的成本很低,造成失信现象较为普遍。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社会对完善信用体系、规范信用秩序的要求越来越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这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也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生活中存在种种失信现象的必然选择。近些年,党和政府主要抓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道德建设,增强社会信用意识。广泛开展对《民法》、《合同法》等各项法规普及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采取媒体曝光、文艺宣传、行业示范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引导,在全社会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舆论环境,不断强化言必信、行必果的信用意识。二是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奠定社会信用基础。先后颁布实施了《知识产权保护法》、《著作权法》、《商标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从法律上明确产权主体对各种产权客体的所有、支配和使用关系,使产权归属清晰并且得到有效保护。三是加大执法力度,给信用以强有力的法律保护。把信用纳入法制轨道,不断加大对各种制假贩假、失信违约行动的查处打击力度。2010年,国务院专项部署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违法犯罪行动,公安部会同国家版权局等5部门挂牌督办37起重点案件,成功破获了广东“1•21”非法光盘生产线案等一批大案要案;全国各地共查处食品药品安全案件165297件,给予党纪政纪或其它处理17329人。四是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信用服务体系,进一步规范信用交易行为。建立健全适应我国国情的企业及个人信用管理法律制度,对各类企业和个人的社会整体信用进行评估、登记,建立数据库并向社会开放,逐步形成“守信者褒、失信者惩”的信用机制。像北京市启动“不良行为警示记录管理系统”,上海市开通建立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和“大学生信用档案”,对企业和个人信用行为进行监督、约束,收到了较好成效。可以预见,随着公民道德水平不断提高,信用制度不断健全,各种不守诚信的现象将会失去藏身之地,重承诺、讲信誉、守信用将日益成为全社会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正确看待环境污染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低碳生活”成为人们的自觉追求,大家更加渴望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享受优美的环境。然而,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全国有五分之一的耕地受到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和农药污染,长江、珠江、淮河、黄河等七大水系中四类、五类和劣五类水质占到60%左右,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环境恶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就我国来讲,主要与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有直接关系,也与人民群众环境保护意识不强有关。面对严峻现实,我们党和政府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来抓,采取了一系列扎实有力的整治措施:一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鼓励产业废物循环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垃圾分类回收制度,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二是坚定不移地抓好节能减排工作。2009年11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50%,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十一五”期间,依据国务院发布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在各个省市区及14个中央企业实施了节能减排目标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仅去年下半年,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就公告了18个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其中涉及水泥、造纸、印染等2087家企业,规定9月底前务必关闭。三是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以解决饮用水不安全和空气、土壤污染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通过强化污染减排和治理,增加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种类,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大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力度,健全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党、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每名官兵也责无旁贷,要自觉树立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养成节能环保、爱护生态、崇尚自然的良好习惯,努力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三、展望“十二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和美好前景

宏伟蓝图昭示光明的发展前景。回顾过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一个个建设奇迹;展望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去年10月份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根据十七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结合国际国内新形势,对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全面规划部署,进一步开启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篇章。

发展目标鼓舞人心。五中全会深刻总结“十一五”时期我国发展成就和经验,综合考虑未来国际国内发展的趋势和条件,从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目标。

——经济发展目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就业持续增加,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结构调整目标。居民消费率上升,服务业比重和城镇化水平提高,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人民生活目标。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社会建设目标。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民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改革开放目标。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垄断行业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互利共赢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

发展思路科学明确。全会提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重点落实好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强社会建设等十大任务,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这一总体思路,贯彻了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体现了顺应时代与立足国情、着眼当前与放眼长远、统筹全局与把握重点的有机统一,抓住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带全局性方向性根本性的重大问题,具有很强的战略性前瞻性和指导性。在世界经济结构深刻变革的大趋势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们在新一轮的国际经济格局调整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的英明之举,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发展举措务实有力。为实现“十二五”时期发展的目标任务,全会就坚持扩大内需战略、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这些举措针对性操作性很强、力度很大,只要全面抓好贯彻落实,我们就一定能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新成就、实现新发展。

四、自觉做改革发展的坚定拥护者实践者捍卫者

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给黑暗的中国带来光明,给贫穷落后的中国带来富强的希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给涌动改革春潮的中国注入强大活力,也必将指引中华民族阔步迈向伟大复兴。我军作为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为人民理想而奋斗,是使命所系、职责所在。我们作为寓军于民的预备役官兵,是军中民、民中军,既是平时地方经济活动的劳动者、实践者,又是战时战斗行动的指挥员、战斗员,双重职责、任务双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共同理想来追求,作为科学真理来坚信,作为正确道路来坚持,切实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发挥应有作用、做出积极贡献。

一是要强化“听党指挥”的军魂意识,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军事不过硬,一打就垮;但政治不过硬,就会不打自垮。当前,西方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日益加剧,借助文化产品、大众传媒,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和社会矛盾对我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和影响价值观念,抹黑党的形象,攻击社会主义制度,企图动摇党的领导地位,搞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内一些人打着反思改革的旗号否定改革开放,鼓吹民主社会主义,等等。预备役部队寓军于民,军民兼容,能否永固“听党指挥”的军魂意识,更显重要。我们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部队建设的首位,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大力培植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加强军魂教育和战斗精神培育,进一步增强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用阶级的立场、政治的眼光观察分析问题,旗帜鲜明地抵制“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军队国家化”等错误思想的侵蚀影响,切实认清“普世价值”、民主社会主义等错误观点的反动本质和险恶用心,旗帜鲜明地进行批驳抵制。确保部队在各种考验面前高举旗帜不动摇,政治坚定不含糊,头脑清醒不迷向,始终与党中央、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定不移地听党的话、跟党走,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军队建设发展的强大力量。

二是要强化“服务人民”的宗旨意识,积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贡献。有些同志认为,军队主要是打仗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的事,是地方人民群众的事,与我们关系不大。这种认识是非常片面的。我们要充分认清预备役部队的重要地位和肩负的重要责任,牢记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本色,牢固树立服务人民、奉献人民的价值取向,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模范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踊跃参加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以实际行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要在推进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骨干作用。发挥预备役部队在人才、技术、装备、设施等方面的优势,力争在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担当重任、有所作为。要在军民共建精神文明中发挥示范作用。我们要继续秉承优良革命传统,始终恪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以新时期预备役官兵的良好新形象引领社会风尚,主动参加驻地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传播先进文化、弘扬时代新风。要在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柱石作用。近年来,我们先后参与完成打涝浒苔、抗洪抢险等多项急难险重任务,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面对“三股势力”活动猖獗、改革发展深层次矛盾凸显等复杂形势,进一步加强针对性研究演练,切实肩负起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责任。 三是要强化“英勇善战”的职能意识,不断提高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预备役部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不仅需要高度的政治自觉,也需要战斗精神的激励。针对预备役官兵亦军亦民的实际,着力破除“后备后用、备而不用”的认识偏差,增强“当兵打仗、带兵打仗、时刻准备打仗”的使命感。坚持把执行重大军事行动和各类演习,作为强化战斗精神的主渠道,把战斗精神培育融入渗透到大项任务之中,锤炼部队高昂饱满的战斗意志和敢打必胜的战斗精神,为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注入强大动力。坚持“战时应战、应战必胜”原则,以提高打赢能力为重点,积极参加部队组织的军事训练,在完成成建制快速动员演练、实弹战术演习等任务中不断提高战斗力。坚持“平时应急、应急管用”原则,围绕提高战斗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双重任务,切实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中当先锋、打头阵、挑重担,充分发挥紧急救援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通过遂行急难险重任务,练指挥、练技能、练作风、练协同、练保障,不断催生部队完成多样化任务的过硬本领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低压电工进网作业下一篇:党员活动室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