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组织文化论文

2022-04-23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地方高校组织文化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通过检索中国期刊网和硕博士论文库。对我国近年来关于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从必然性、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策略和途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并对该领域进一步的研究提出展望。

地方高校组织文化论文 篇1:

试论高校组织文化与学校发展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

高校组织文化是指能够体现本校特色的指导思想、管理哲学和办学宗旨。它是为学校主体所接受和承认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生活信念和崇高理想等。 良好的组织文化对高校的发展有正确的引导、适度的约束、有效的凝聚和强大的激励功能。

一、高校组织文化对学校发展的作用

(一)高校组织文化对学校发展的导向功能

高校组织文化经过长期锤炼,并通过大量的宣传为组织全体成员所接受和承认。根据美国管理学家劳伦斯·米勒(l,awerence Miller)所提出的原则,优质文化突出地表现在其目标性原则和追求优越原则两个方面。 一个有价值的高校组织文化指明了学校的发展目标,引导师生调整个人目标使之与组织目标相符,从而为学校目标的实现创造条件。

(二)高校组织文化对学校发展的约束功能

有效的组织必然有一套科学的规章制度保驾护航,否则就会变得松散。高校的组织文化规范着师生员工的行为方式,每个人在遵守规章制度的前提下能获得利于自我和他人最大化的“自由”。 良好的组织文化既能保持高校的良好风貌,又能保证学校的有序运行和科学管理。

(三)高校组织文化对学校发展的凝聚功能

高校的组织文化能够凝聚师生员工的智慧、力量和热情,使他们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身体力行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伟大的成果往往都是智慧的碰撞的结果,如果没有师生之间的互动,我们大概也看不到孔子的《论语》这部传世之作。

(四)高校组织文化对学校发展的激励功能

出色的高校组织文化既是一种引力也是一种推力,它是师生员工集体意志的

表达,它满足了教师的生存和发展的各种需求,同时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争取各种利益和条件,从而激发他们巨大的潜力和创造力,为学校的发展起到积极正面的效果。

二、高校在组织文化建设中的误区

(一)发展定位不明

1、办学层次混乱

办学层次可以分为教学型,研究型和教学研究型,不同的高校会根据自身条件灵活选择。一般地,专科学校和普通的本科院校主要以教学型为主,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是主要的目标;而对于一些重点本科院校,由于其研究的条件和能力比较强,因而培养有一定研究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主要目标;还有一些学校介于两者之间,以教学研究型为主。随着高校间竞争的白热化、盲目竞争的现象日益明显,一方面是盲目的“升格风”。不管有无条件专科一味升本科,本科一味招硕士研究生,结果是专科模式培养本科生,本科模式培养研究生,导致人才培养质量的下降。另一方面不顾实际情况,纷纷定位“一流”。学校没有分析自身和外部情况,也没有将目标逐渐分级,导致目标的模糊性性和夸大化。最后还有一种办学层次“倒挂”的现象。那就是大量的高层次研究型大学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反过来大量举办各种专科教育和职业培训,导致教育资源的低效率利用。

2、服务面向不明

随着高校与市场接轨,高校不再是教学和科研的“象牙塔”,它的功能被扩大成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三位一体。目前高校在服务面向方面存在着口号化、趋同化、主观化和夸大化的特点。 如很多高校都是“立足某市,服务全省乃至全国”似乎是要立足地方经济社会的全方位发展,没有明晰自己的服务面向,是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抑或是某一特定地区等等。

(二)办学特色淡化

办学特色是学校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为了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对人才需求多样性和高校办学条件的差异性而提出的。它是一所学校的名片,如富有特色的大学精神,优势的学科发展以及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等等。

1、大学精神空乏

王利民认为大学精神是在教育实践中积淀的最富典型意义的特征,它与高校独特的历史、地理、文化环境密切相关,是引导学校走向,塑造学校品格的立校之本。 如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大学的“兼容并包”,浙江大学的“求是”精神和哈佛大学的“追求真理”,既独具特色又有凝聚力和吸引力。但是绝大多数大学仍然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大学精神,存在趋同、流于口号和不切实际之嫌。

2、学科特色不明

目前高校几乎都一股脑、毫无原则地朝“综合化”方向发展,不仅加剧了无序的竞争,而且也是对自身优势的藐视。不少学校一个劲的“赶热门”,遇到热门专业就一哄而上,造成专业的重复设置,培养的学生也没有特别的竞争力。在国家新一轮的高校结构布局调整中,一条重要原则就是“高校布局重心适当下移” ,明确指出“不是说所有的学校都要变成综合性大学,不少学校将来要变成科类单一的学校,而且要办出他们的特色”。

3、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缺乏

人才培养模式涉及到教学、科研等一系列环节,它对人才的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前几年“2+2”、“3+1”和“4+1”的培养模式的探索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但目前绝大多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缺乏特色,大多是本科四年、专科三年的在校基础加专业学习,主要以上课教师讲授的方式,没有将“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理念贯彻执行。

三、建立科学的高校组织文化,促进高校快速发展

(一)明确发展定位

1、理清办学目标

只有明确了学校的办学目标,师生才会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使目标得以实现。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其办学定位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积极发展成人教育,逐步建成广西一流,国内知名、国外有一定影响的地方综合性大学。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地细化这些目标以及怎样去检验和纠正目标完成过程中的偏差。

2、积极为地方经济服务

南京审计学院的管理研究员认为高校关门办学,不能触摸社会发展脉搏,就不能跟上时代进步的步伐,创新意识、进取精神就无法深人高校组织文化体系,深人实践,才是提升组织文化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和策略。 广西师范大学在创办初就确立了服务广西的办学追求,到现在的打造优质教师教育平台,引领状乡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脉相承,学校开创了“人文兴桂”的新局面。一是挖掘广西特色人文资源,支持“文化广西”的建设;二是重点进行西部大开发、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和县域经济发展等关键领域研究;三是探索文化传播新途径,进社区、下农村、普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四是深入开展广西教育科学研究,成为广西基础教育研究、政府教育决策咨询等领域的引领者和服务者。

(二)锤炼学校的办学特色

学校办学特色是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和锤炼出来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未来高校竞争力的关键。

1、提炼简单有效的学校精神

学校精神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所在,它内隐在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中,以一定的形式展现出来,如校训、校歌、校徽等等。如广西师范大学的校训就是:“尊师重道,敬业乐群”,表明作为一所地方高师院校为捍卫教师的尊严和地位以及追求真理而发出的豪迈誓言,同时也引出了爱岗敬业和乐于为群众服务的教师职业操守。这是学校经过75年的办校历史,不断的修改和提炼得出的。每个学校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历史,如何去挖掘高校发展中有益的东西需要学校领导和师生员工共同思考。

2、变革和重建专业体系

杨小微认为:“教育变革是发生于社会和为了社会的行为。 ”社会经济层次的提升和发展对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专业变革意味着“破旧创新”,包括对专业本质的重新论证和界定,重新定位专业学习后适应性的工作领域及专业工作性质,以及专业培养的规格体系及课程体系的重建等等。 如广西师范大学在比较和分析自己专业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确定了以汉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和化学等重点学科为龙头,提高学科核心竞争力,依托基础学科优势,积极发展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不断增强学科的综合性,实现多学科协调发展。此外师大还得加大课程体系建设的力度以及对专业精神和就业领域的认识。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从只注重智力的单向度培养转向为智力和非智力的协调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转变教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教学方式,强调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体验学习的多种学习方式的综合运用;改变从书本到书本的枯燥的教学内容,推进知识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融合性,创造课堂的趣味性。如广西师范大学就精心打造了“人文、科学、实践”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平台,系统开设大学生文化素质课1000门次,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深入基础教育改革第一线,在许多中小学建立教育教学研究基地的“大学-中小学伙伴关系”,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对投身基础教育事业的信心和热情。

结语:高校组织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与时俱进及时进行调整,深层次的核心精神则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高校组织文化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需要加大宣传的力度,及时地引导师生员工为高校的发展积极地将高校组织文化贯彻到教学、科研的各个环节。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 范进军. 经济全球化时代地方高师院校的发展思路[J].中国教育学刊,2004(1).

[2]管理. 高等教育国际化形势下的校园文化建设思考[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

[3] 李芹,赵宜华. 高校组织文化状况诊断与重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3).

[4]吴磊,杨琳. 关于地方高师院校服务农村基础教育的思考[J] .农业考古,2006(6).

[5]杨威. 高校内部青理体制创新需要组织文化创新[J] .教育发展研究,2003(9).

[6] 易高峰,易连云. 组织文化的融合:合并后高校发展的关键[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

[7] 闫玉.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策思考[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6(7).

[8] 张德等. 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M]. 北京:清华人学出版社,2001.

[9] 张曼平.高等教育发展的理念与模式[J].郑州大学学报,2007(11).

[10]曾德国. 大学文化将成为未来大学发展的核心竟争力[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1).

作者:赵子华 郑芝丹

地方高校组织文化论文 篇2:

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综述

摘要:通过检索中国期刊网和硕博士论文库。对我国近年来关于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从必然性、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策略和途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并对该领域进一步的研究提出展望。

关键词:地方高校 社会服务 综述

一、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性

地方高校,一般指省属或地市所属的教学型高校。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性研究从两方面展开。一是高校服务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二是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教育分层、办学定位和特色办学的必然要求。

1、高校服务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1)大学职能的演变角度。大学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起来的社会机构,大学的职能随着社会需要的发展变化而变化。郑旭(2007)认为,从中世纪的大学到柏林大学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再到威斯康星大学把“直接为社会服务”确定为大学第三功能,可见大学职能的发展历程是社会需求和大学内在规律的统一。大学为社会服务是世界性潮流,是不可逆转的。(2)世界著名大学的经验。马德秀(2004)指出,世界著名大学一般都把服务社会作为核心理念,自觉地为人类社会发展、为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如斯坦福大学提出“立志创造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知识”;剑桥大学的使命是“通过追求国际最高水平的、优秀的教育、知识和研究,为社会作出贡献”;东京大学则期望“通过积极地用研究成果回报社会和工商业,以进一步提升自身存在的价值”。

2、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性。(1)市场经济视角。谢秀英(1999)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高等学校空间区位已经由“点状集积”转向服务市场的区位指向,市场化、社区化、地方化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适应市场经济社会的主要特征。地方高校应立足地方特点和资源优势。以市场化方式配置生源和服务范围,从而形成向心力,有利于地方人才的培养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2)教育分层视角。教育分层是指高等教育系统产生的层次分化。赵炳起(2007)认为,地方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层次结构中处于底层,应以社会需求为视角,调整战略定位;应以区域化为基础,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王立新(2007)认为,从国家高等教育的布局看,就是要发挥地方高校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而地方高校的优势也在于为地方做好服务。(3)办学定位视角。王旭东(2007)认为,地方高校发展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应该区别于部属院校。部属院校的定位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面向国家战略需要、重大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地方高校应面向地方需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开展适合地方需要的应用研究。(4)特色办学视角。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急速推进的过程中,存在着高校办学模式趋同的现象,这在地方高校尤为明显。郭连军(2005)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构筑地方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关键是高校的区域化,即结合本地的地缘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在服务地方中办出特色。以区域化为基础打造核心竞争力。

二、我国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关于我国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的主要如下:

1、服务经济社会的意识不强。王旭东(2007)指出,目前我国许多地方高校没有认识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仍按原有的办学模式,在人才培养上追求規模、层次;在学科专业建设上追求大而全;在科研研究上不联系实际。只关注课题、论文数量。另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对老师基本上不作社会服务方面的要求,考核评价时也不将其列入指标,认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只限于高水平大学建设和高校教学质量,而涉及高校的社会服务只提及科技成果转化。

2、教育结构对经济结构的协调程度不够。高校教育结构关系人才培养的专业、规格和适应工作的能力。夏跃平(2005)认为。地方高校的教育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出现矛盾。地方高校的传统学科比重较大,新兴学科比重较低。对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影响力不足,对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推动力不强,而且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供给的需求。

3、科学技术对经济建设的支持程度不够。高校作为高薪技术孵化基地的作用,主要通过发挥技术支持、咨询服务、教育服务、信息交流等功能来实现。夏跃平(2005)指出,地方高校参与经济建设的程度不够,突出表现为高校作为高新技术孵化基地的作用不明显,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在带动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和促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方面更是存在不足。

4、服务社会的体制和机制不健全。李先武(2005)认为,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依托体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管理体制不完善和投资体制不完善方面。运行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地方政府对区域高等教育宏观调控机制不健全和地方高等教育的自我调试机制不健全两个方面。如地方政府的经济调节不力、政策导向不明和法规控制相对薄弱;地方高校办学动力不足等。

三、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的策略与途径

综观各家观点,学者们一致认为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应成为地方高校的一种办学理念,贯彻到办学活动的方方面面。

1、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张正艾(2006)认为,地方高校应该强化办学理念中的服务意识,把握好办学定位,树立主动适应社会的服务观;强化人才培养、科技研究、服务社会三大职能意识,树立全方位服务观;强化区域化意识。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树立协调发展的服务观;强化效益意识,树立合作双赢的意识;强化政策法规意识,树立可持续的服务观。

2、要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和人才培训服务。王立新(2007)认为,地方高校要围绕服务地方的目标,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源源不断地为当地输送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王旭东(2007)指出,地方高校要面向社会开展教学服务,成为区域内重要的人才培训中心;在实用技术技能培训、企事业订单式委托培养、区域内居民文化素质提高等方面取得实效。

3、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技术和文化支撑。有专家(2003)认为,地方高校要紧密围绕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优先发展与高新技术产业相关的学科专业,重视发展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专业。鼓励教师和科研人员更多地为地方经济作咨询顾问、技术指导。要按照地方产业发展规划,依托地方资源,大力兴办科技产业,实现地方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和提高产品科技附加值。增强时地方经济发展产生辐射带动作用。赵怀礼、王志刚(2007)认为。地方高校要向社会开放图书馆、体育馆等设施,与社会共享资源;组织文化活动,开展文化传播,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

4、要建设有利于地方高校开展社会服务的体制机制。王旭东(2007)认为,地方高校要成立社会服务工作专门机构,将社会服务工作纳入学校的规划和计划,统筹规划和具体实施学校的社会服务工作。时教师履行必要的社会服务职责提出明确要求,建立社会服务工作激励机制,将开展社会服务工作情况纳入干部教师考核指标体系。结合专业教学和专业实习实践,组织多种形式和内容的学生社会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和能力。

四、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展望

目前,在我国1700多所高校中,部委院校仅100多所,1600多所高校都属地方院校,地方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因此,开展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有利于开辟我国高校服务社会发展,社会发展推动高校前进的新局面。

综观近年来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可以反映出以下几方面的特征:(1)对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已经进行了较多的探讨,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这些探讨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可供借鉴的经验。(2)研究侧重于地方高校的共性,结合各地实际以及如何发挥地方高校的优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参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研究还比较欠缺,尤其是对地方中心城市院校的个性研究不够。(3)策略和途径研究可操作性不强,对于落实这些政策建议的具体机制研究不够。系统、深入的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专题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开展。

责编:贾伟

作者:陈蓉蓉 林 雷

地方高校组织文化论文 篇3:

重视情商教育: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思考

【摘要】21世纪是个人才竞争的时代,竞争不仅仅表现在智商方面,更重要的是情商的竞争。情商的高低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地方高校要根据当今时代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正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及其学生情商素质的现状,把情商教育作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关键点。学校要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前提,重智商教育,更重情商教育;以创新教学模式为重点,重知识传授,更重实践训练;以丰富校园文化为平台,重教师功能,更重自我教育。

【关键词】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情商教育;可行性举措

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率偏低是长期存在的问题,而这一问题离不开当今大学生整体就业能力不足的大背景。国内学者在对大学生就业能力进行探讨时,大多认为其是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和培养所获取的核心素质群,是学生多种能力的集合,而不单纯指某一项技能、能力。核心素质群代表的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其重要特征是具有适应性和灵活性,它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素质的培养形成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中实现自身价值的素质群。[1]21世纪是个人才竞争的时代,竞争不仅仅表现在智商方面,更重要的是情商的竞争。情商的高低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能力中的非智力因素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学术界对这一问题也进行了一定的探讨,主要探討方向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①“情商”的内涵。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把情商概括为五个方面的能力,认识自身情绪、妥善管理情绪、自我激励、认识他人情绪和人际关系的管理。国内有些学者把动机、兴趣、意志等因素考虑进来,,对情商理论进行了完善。②情商在就业中的作用。具体细化为在择业、从业和适业三个阶段,通过对雇主及大学生双方面的调查,发现情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就业的成败。③大学生情商的培养途径。学校是学生情商培养的主要责任人,这是学术界已经达成的共识,以往的研究主要从就业指导、日常管理、社会实践等方面对学校培养大学生情商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地方高校大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的一部分,其就业能力的不足问题尤其突出,但是关于地方高等教育与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之间的关系,地方高校如何全面有效培养学生情商进而提高其学生的就业能力,这些问题在以往都还未见充分的论述。本文拟首先从情商对人生成功的影响、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我国地方高校及其学生的特点等方面,阐述情商教育是提高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关键点。再从加强地方高校大学生情商教育的角度入手,结合地方高校及其学生的特点,提出一些加强地方高校大学生情商教育的可行性举措。

一、情商教育——提高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关键点

1.情商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情感智商》的作者丹尼尔·戈尔曼指出:预测一个人的未来成就,智商至多只能解释其成功因素的20%,其余的80%都要归因于其他因素。其中,关键就是“情商”,情商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它反映出一个人的自我认知、自我控制、自我激励、认知他人以及人际交往能力。[2]一个情商高的人常常能清醒地了解自己并把握自己的情感,能敏锐地感受他人的情绪并有效地反馈他人情绪,能在生活、学习、工作的各个层面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等方方面面的优势。这些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常常更有效率,更容易得到心理满足,也更能运用自己的智慧来获取丰硕的成果。

2.情商是当今时代及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重要要求。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开放、充满竞争社会。所谓“开放”,就是沟通、交流。要参与社会生活,适应社会生活,未来的社会成员就必须具备人际交往能力。所谓“竞争”,就是相互争胜。竞争中有胜利者也有失败者,而要取得竞争的胜利,除了需要增强个人的竞争实力以外,善于与人合作将是至关重要的。未来的社会成员就必须具备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的精神和能够经受挫折、失败的心理品质。[3]为了适应新的时代要求,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情商的高低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现在大学生就业应聘程序一般是:首先,用人单位给出基本条件要求(如英语能力、计算机能力、基本成绩、岗位资格证书等等)和通过笔试进行初选;其次,用人单位对入围者进行面试,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即时提问等,从细节上来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主要考察的是情商素质,这一步基本上决定了学生的就业能否成功;再次,用人单位对录用者进行试用,试用期间,用人单位考察的不仅是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更多的是考察其工作主动性、工作责任心、人际交往和协作能力。由此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在选人时除了看一些学历、成绩等“智商”因素外,还要看学生的性格特点、情感品质等“情商”因素,甚至更加看重学生的“情商”,更加看重学生做人的能力。

3.地方高校及其学生的特点。地方高校是由地方政府主管的高等学校,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各类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地方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的重任。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与全国性知名大学相比,地方高校有很多劣势,比如知名度较低,在社会认可中没有 “名牌效应”,获得的办学资源相对不足,办学条件相对薄弱,师资水平相对较低,尤其是缺乏大师级的教师,录取新生的最低分数控制线较低,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水平相对不高等。由于以上劣势,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与“知名大学”毕业生相比,他们所掌握的理论知识系统性不强,专业能力不到位,因此,大部分毕业生在专业性较强的技术性工作岗位上尚不具有竞争力。

可以说,限于地方高校的办学特点,地方高校毕业生的“硬件”素质是具有先天“不足”的。那么,我们再来看看这些学生群体的“软件”素质怎么样?我们对某地方高校120名大学生的自信心、沟通能力等情商主要因素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显示:自信心强的占13.5%,有一定自信心的占53.7%,缺乏自信心的占25.8%,自信心很差的占4.0%;沟通能力较强的占3.0%,略高于平均水平,有些地方需要提高的占23.3%,需要严格训练的占73.2%。值得注意的还有另外一个现象,根据笔者多年教学经验,发现地方高校学生在择业时,多数人往往倾向于回到自己的家乡,利用其父辈的社会关系来寻求就业,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们的情商指数偏低。如,缺乏必要的自信心、沟通能力和抗挫折能力等。

在当今时代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背景下,我们会发现,其实情商这类“软件”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成功率,而这种“软件”素质恰恰是地方高校把握机会、创造条件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关键所在。“先天不足”限于地方高校的性质和功能我们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善,生源专业素质的偏低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与综合性重点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相比,地方高校更多承担了有针对性培养能够快速走上工作岗位的人才的任务。因此,针对实际需求,培养用人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才是地方高校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实际上,在这方面,地方高校是具有自己的一些优势的,比如专业设置与市场适应性较强,能适应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能得到地方政府创造就业岗位的支持;地方高校是在地方办校,为地方输送人才,与当地的企事业单位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更便于建立教学实习基地等。

面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严峻形势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要求的转变,地方高校特殊的社会任务、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以及地方高校特点和大学生情商素质的现状,我们认为,情商教育才是地方高校提高其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关键因素。如果说地方高校的办学条件差,办学层次低等劣势是先天的,那么学生的情商能力不是与生俱来,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训练得到提高的。加强情商培养是地方高校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必要之举,也是正视现实明确办学目标的明智之举。

二、地方高校加强情商教育宜采取的可行性举措

1.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前提,重智商教育,更重情商教育。转变学生就业观念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项建议,但对于高等教育系统自身而言,转变学校的教育理念才是首要的任务。教育理念是对“教育是什么”的价值判断和基本看法,正确的教育理念是学校管理和发展学校的基本前提和保证。地方高校一定要清醒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认识到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总体地位,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教育观念上实现“两个转变”。一是要把教育教学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等智力因素为中心,转到在发展智力因素的同时,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能力因素,并促使他们相互协调发展;二是要把教育教学以传授知识和训练学生的做事能力为中心,转到在传授知识和训练学生的做事能力的同时,注重教育学生如何做人,使他们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提高。

2.以创新教学模式为重点,重知识传授,更重实践训练。“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固的教学程序及其方法的策略体系,包括教学过程中诸要素的组合方式,教学程序及相应的策略。地方高校要按照当今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结合自身的特点,以创新教学模式为重点,将情商教育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之中,重知识传授,更重实践训练。在课程教學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加强学生情商的培养和训练,要根据课程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项目教学法、小组学习法等),激活课堂,激活学生,使学生的情商在课程教学活动中得到训练,以达到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心、语言表达能力、自我控制能力、沟通能力和协作意识等情商系数的目的。在实践教学方面,学校要充分利用与当地企事业单位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建立好教学实习基地,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好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如教学实习、暑期社会实践、参观学习、毕业实习等)有更多的机会深入社会,体验各种各样的职业环境,全面、客观的认知自身特点和外部环境,知己所缺,知己所需,使大学生的情商系数得到进一步的全面提升。

3.以丰富校园文化为平台,重教师功能,更重自我教育。地方高校毕竟不是高中校园,应该在做好教学管理的同时,积极地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更宽广的平台。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精神风貌和文化气氛。校园文化具有导向、约束、凝聚、激励和辐射的功能。地方高校要以丰富校园文化为平台,既要重视教师在情商教育中的功能,更要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学校要努力营造具有人文氛围的校园环境,使学生在一种健康的环境中自然地感染和熏陶,达成一致的思想作风、价值观念和行为,使自身的人文素质得以提高;要为学生社团的创建创造必要条件,发挥学生社团这一按照兴趣、爱好、特长或专业等组成的由许多学生参与的功能团体的作用,支持和引导他们开展诸如才艺展示、演讲比赛、辩论赛、创业设计大赛、文体活动等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广大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充分的自我教育的机会,使其情商得到锻炼。

参考文献

[1]赵颂平,赵莉.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发展[J].教育与职业,2004(21):65-66.

[2]丹尼尔·戈尔曼.情商智商[M].耿文秀,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12.

[3]赵忠心.21世纪人们必须具备什么样的素质[DB/OL]. http://www.zjtg.cn/teach_web/readingroom/05.htm /2009-11-25.

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立项课题《重视情商教育: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成果之一(编号:09YB173)。

作者简介:张晓青(1958—),男,江西进贤人,宜春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学士,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和组织文化。

作者:张晓青 刘 勤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法治建设传统文化论文下一篇:京剧花旦表演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