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二”高效作文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2022-09-1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 然而, 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是令人担忧的, 更是饱受诟病的。经过几年观察与研究, 我们认为作文教学多年处入一种“高耗低效”的模式, 即“老师命题———学生写作———老师评改”, 学生大量地写, 老师大量地批。作文课堂处于一种“无的放矢”、“模糊达标”、“随心所欲”的状态。为此, 我们急需要改革作文教学, 进一步提升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

1 当前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是没有凸显作文教学的重要位置。僵化使用人教版教材, 教材编排上, 基本属于以阅读为中心的综合单元, 作文被置于从属的地位, 没有形成完整的作文教学体系。

二是作文教学模式陈旧。当堂布置, 当堂完成, 教师批改, 总结评议仍然是目前占据统治地位的教学模式。没有深刻认识到平时作文与考场作文的本质区别, 有作文无教学, 为作文而作文, 违反了基本的写作规律, 学生主体不到位, 作文过程不真实、不完整, 训练效果差。

三是作文指导不及时、不到位、不系统。作文指导上重形式, 轻内容;重表达, 轻积累;重知识, 轻操作的现象普遍存在, 指导的实效性很差。

四是作文评价不符合发展性评价的要求。重结果, 轻过程;重评议, 轻加工;重甄别, 轻激励。教师苦教, 学生厌写, 评价的负面影响比较严重。这些问题导致的结果是, 多数学生的作文实践往往以失败结束, 并持续着这种失败。

2 解决当前作文教学存在问题的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 如何有序、有方、有效地进行作文教学, 便成为了我们本学期的研究重点。作文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 不仅要“新而有方”, 还要“活而有序”, 更要“真而有效”。在实践探究的基础上, 我们提出了构建“循序渐进, 厚积薄发”的新构想。

2.1 制定阶梯式训练计划

我们依据现行教材, 结合每单元的写作主题, 将语文报《作文课本》作为教材, 制定单元训练重点, 有目的, 有侧重, 有方法, 有步骤地制定作文教学体系。

2.2 课堂教学流程

根据写作、修改及讲评时间, 确立为“三八二”作文模式。

“三”是指一次作文共用三课时, 两课时用于教师作文的指导、学生的写作和自修、自批、互批、小组批。一课时用于教师的讲评、赏析和学生的再次修改。

“八”是指一导, 二写, 三改, 四批, 五评, 六赏析, 七整稿, 八展示的教学环节。

导指教师在上作文课之前或在学生写作之前, 提出本次作文训练的侧重点及写作时应注意的问题, 或创设情景, 激发学生写作激情, 让学生写作有的放矢。写前指导约用十分钟的时间, 其它指导可穿插于整个教学过程。

写是指作文任务下达, 明确具体要求后, 学生进入作文过程。教师要注意在单元教学的全过程中给学生以充分的作文指导。不仅仅靠写作前的临时指导。通过阅读教学为学生提供借鉴,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搜集素材。同时, 教师要采取措施, 对学生进行取材、立意、起草、修改等过程性的及时指导、帮助, 确保学生的作文实践达到最佳效果。写作过程要让学生力求在一个小时之内完成, 以注重作文的时效性。

改是指学生完成写作时, 自己进行通读并进行简单的修改, 修改明显的错别字和不通顺的句子等。

批分自批、互批、组批、师批等批改方式, 相互穿插, 多元批该。传统的作文评价方式主要通过教师批改、课堂讲评来体现, 基本上是终结性的, 效果往往是很低的。为提高有效性, 我们将批改发改为多元, 先是本人自修评, 再互修评、组长修评、后又师修评。修批的重点要与训练的侧重点相结合, 不要面面俱到。学生若是初次进行修评, 教师要有一定指导, 或利用投影进行模本的示范。 (评改和修稿需要在作文课的第二课时完成。)

自批是学生自己批改自己的作文, 将文章的优点和不足写在文后。

互批就是将文章交给水平比自己好一点同学进行批修。教师事先分好小组, 确定好互批人员。

组批以小组为单位, 针对互报批中遇到的难点进行集体研讨批修, 并以组为单位整理好批修总结, 下课结束后将作文和批修记录收起。

师批就是教师每次都要批阅每类文章的1/4, 便于教师整体把握本次作文的写作和批阅情况, 为下节课的评析做准备。

评分教师评讲和学生评讲, 以教师评讲为主。讲评的内容分为讲评学生文章的优点与不足及讲评学生批改的情况。

赏析是指教师利用多媒体投影来赏析同学的美作和书写, 力求让学生达到完美的追求。

整稿是指学生利用课上和课下时间第三次修改自己的文章, 重新抄写上交。

展示指教师挑选文质兼美的文章在班内或年级内进行展评, 对于特别优美的文章打印投稿或集中编印成册, 每学期出版两次校刊《百花园》。

“二”是指对于同一篇文章, 学生进行两次大规模的修改。

纵观整个作文教学流程, 可以说是既紧张又充实, 学生写完, 及时批改, 及时反馈, 大大提高了作文时效。

2.3 各个环节的时间分配 (如下表)

3 作文备课卡、学生分组及批改记录的设计

3.1 作文备课卡的设计 (如下表)

3.2 小组批改记录 (如下表)

3.3 学生分组 (如下表)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探讨农田水利建设对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的影响下一篇:知识环境下医院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建设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