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党的群众路线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理论指导

2022-11-19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 社会经济发展方式、就业方式、收入分配方式日益多元化。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 要求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重点提高全民的思想政治素质, 这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提出了20个字工作方针, 对“育人为本”进行了明确的解读, 着重强调“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 创新德育形式, 丰富德育内容, 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些新的目标要求, 对高职院校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和指导意义, 我们应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和行动自觉, 坚持德育与技育并重, 致力培养道德优良、技能过硬、知识扎实的复合型人才,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 自觉坚持中国梦、民族梦, 不断将自己锻造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党的群众路线, 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经济建设中形成的, 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是党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在社会主义新形势下,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 具有极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既要坚持理论学习, 也要见诸实践和行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工作, 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群众路线为坚强指导,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确保职校办学的正确方向, 积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中, 为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一、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坚持贯彻群众路线,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就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贯彻相信学生和依靠学生的基本思路,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全面调动学生在思想政治课程教育中的主体意识和学习意识。一方面, 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对一门课程的认可, 首先是从对上这门课程的老师开始的, 如果一开始学生就对老师充满抵触和敌意, 那课程教学的质量和实效就无从谈起。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教师高高在上, 不懂得如何与学生和谐相处。教师应该与学生友好相处, 要探索采取多种方式建立起和学生的良好师生关系, 这种关系应该朝着知心朋友的方向发展, 使学生在其乐融融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通过个人品格获得学生认可, 从而潜移默化地进行教学, 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要相信学生, 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不能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区别对待, 以平等友善的态度鼓励学生学生勤于学习、不断创新。还要注重学习借鉴心理学的沟通技巧, 及时与学生分享自己对课程教育的所思、所想、所悟, 尤其是自己对于课程教学的改进计划和方案要充分与学生进行沟通, 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 交流彼此心得和体会, 激发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参与意识。另一方面, 要转变观念, 把教学中的以“我”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 不断增强教学设计, 多采取互动式教学、体验式教学、学生心得分享等方式, 提升学生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以此强化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成果。教师要“鱼渔兼授”, 对于学生不懂的知识要及时进行讲解、传输, 也要注重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式学习, 注重教会学生必要的学习方法, 特别要强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实践原则, 鼓励学生多到社会中参与实践, 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 获取一手资料, 找到解决问题的灵感和办法,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创新课程内容设置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指导, 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必须坚持“一切为了群众”, 体现在课程教育改革中就是要坚持“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一切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 要求老师自己要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和主动意识, 要把关心学生学习成长时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 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第一, 要注重加强理论教育。毛泽东始终强调理论指导实践的实践观点, 理论教育是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基础环节, 也是重要的教学形式。理论教育最基本的职能是传授给学生基本的专业知识, 同时还承担着提高学生政治素质、心理素质、道德意识、法律知识等作为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生存和发展所需的基本素质要求,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形成全面、健康和完整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 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鲜明个性, 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发展自我, 培养健康良好、积极向上的个性, 不能把学生培养成千篇一律、丧失个性的个体。

第二, 要注重在生活中加强道德教育。教师也要积极践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要随时注重深入广大学生中, 充分发挥“身教”作用。教师对学生的影响, 不仅体现在课堂上怎么说, 更体现在课堂外的一言一行。教师要注重深入学生, 全面掌握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状况, 在学生中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做到处处为人师表, 既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教化学生, 又注重用自己的真情、真心和真诚感化学生, 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敬仰, 以模范的言行为学生树立榜样, 真正成为学生做人处事的一面镜子。

第三, 要重视利用网络进行道德教育。现代网络技术手段的发展, 使得计算机网络已深入广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 现代青年人几乎无人不懂网络、无人不用网络, 特别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很多问题往往也通过网络进行传播。因此, 要树立互联网思维, 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与现代网络技术有机融合, 学会运用大数据等手段收集、分析和处理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 并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同时, 要充分利用手机、网络QQ、移动客户端、微博、微信等平台, 促进更多优质教学资源上线, 让学生共享共用, 利用新媒体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 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活力。

三、拓展实践育人新途径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影响和感染学生的主要阵地, 是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渠道, 是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窗口。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指导, 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要积极适应时代和实践的变化, 在抓好理论教育的同时, 突出抓好实践教育和课程创新, 不断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的时代感和实效性。

一方面, 要注重加强实践教学, 要根据实际需要逐步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 要坚持实践导向, 在理论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抓好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衔接, 找好契合点, 比如, 在讲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时, 就要注重引导学生坚持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取向, 鼓励学生多到基层、到群众中去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同时, 要把实践教学和职业岗位有机结合起来, 按照不同不职业岗位对专业技能要求的不同, 可以通过模拟教学, 为学生讲述本专业的工作场景和技能需求点, 使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职业要求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增强他们学习的针对性, 从而提高职业技能。要将职业道德、职业操守等纳入实践教学环节, 增强学生对爱岗、敬业、诚信等社会主义价值准则的认同。另一方面, 要不断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积极组织和引导大学生参加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月、“三下乡”、“春晖行动”等社会实践品牌活动, 以及在演讲比赛、征文活动、辩论赛等主题活动中注入红色文化内容, 还可以通过邀请有关思想政治教育专家学者进校授课、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景点等方式, 让学生在课堂内外的教学中扩大视野、提高认识、磨炼心性, 感受党的群众路线的强大指导力量, 从正面而不是抵触的情绪来认可思想政治教育, 继而落实到行动上来, 促进观念的转变。

四、优化评价考核方式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评价方式方面, 不能过于主观和武断, 具体采取什么样的考评方式, 应该在和学生进行充分交流沟通的基础上达成, 在这个过程中要防止主观性和片面化, 要坚持效果导向, 引导学生更加注重应用知识的学习和实际能力的培养。具体的考核方式可以采取以下几种进行:一是采取开卷或小组活动的考核方式, 循序渐进地改革应试教育的评价模式, 以写作研究报告、小论文、课程心得体会、课程建议意见等为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注意关心和思考社会现实问题。二是注重学生实际表现, 把其平时课堂表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性、来自其他同学和老师的评价等纳入考核之中, 占据一定比例的分值, 防止片面化考评。三是采取学生自评和互评的考评方式, 突出学生的自我认同意识和他律意识, 使考核更加全面和客观, 促使学生时时处处严以律己。这三种方式可以单独使用, 但单独使用的效果往往不及综合使用, 若能综合采用三种方式进行考评, 结果定然是比较全面和客观的, 也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一个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

五、构建长效管理机制

教育事业是百年之业, 在教育过程中应注重加强教学机制的建设, 如果机制建得好, 往往能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 要建立全员参与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 即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院 (系) 积极配合、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共建共促工作机制。其次, 要建立思政教育工作考核评的合理化机制, 重点是要把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满意度与接受度作为基本评价标准。再次, 要建立人才培养导师指导负责机制, 选拔那些教育能力出众的教师担任培养指导老师, 实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点对点指导机制。最后, 要自觉贯彻民主集中制, 特别是对于与学生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问题等要主动建立公示公开制度, 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学校管理中, 并适时对相关政策进行检查与评估, 这本身就是坚持群众路线的直接体现。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也是高职教育事业发展成败的生命线。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指出,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 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地位及其承担的艰巨任务, 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群众路线为理论指导, 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努力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工作, 密切联系学生, 尊重学生人格尊严, 团结和依靠学生, 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 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摘要:新形势新情况下, 意识形态多元、信息传播迅速, 高职院校学生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容易受各种潮流的影响, 导致大学生思想意识呈现一定的多变性、差异性和多元性。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将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等内容应用于课堂教学中, 使学生在思想上强化群众观点, 在行动上践行群众路线, 促进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成长成才。

关键词:群众路线,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职院校,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 金志杰, 王洪运.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坚持群众路线[J].思想政治教育, 2013, 10:39.

[2] 谢慧丽.群众路线教育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意义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 2014, 2 (30) :259~260.

[3] 王浩.群众路线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探析[J].湖南社院学报, 2013, 5:83~85.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我国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及现状分析下一篇:新媒体视野下高校立德树人路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