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福后代的绿化联

2022-08-13

第一篇:造福后代的绿化联

捐资修路造福子孙后代

同志:

悉知您在外地工作,并且发展的较为辉煌,这是我们前沙埠老少的荣耀,大家都以您为荣。目前我们庄连一条像样的出路都没有,为了大大方便并解决我们庄百姓的出行和小孩上学难题,征得上级领导的批准,通过各方努力,现准备从我们庄里向北与后沙埠相接新建一条水泥路。本条路总投资20余万元,根据安排我们需拿出配套资金四万余元。为此我们致函给您,请您在资金非常紧缺的情况下,伸出援助之手,为了我们家乡的发展,为了我们子孙后代,请献出您的爱心,伸出您的援助之手捐些资金为大家修路,多少不限,谨表心意。在此我首先代表前沙埠父老乡亲,及韩行村两委,感谢您的慷慨解囊,感谢您的无私奉献。我们相信有了您的捐助,才会给我们的出行带来方便,我们的父老乡亲永远感谢你们!子孙后代不会忘记你们!衷心祝福您们工作顺利,生活美满,事业辉煌,阖家欢乐!

谢谢!

2014年7月18日

第二篇:让我们的后代从小学会感恩

让学生从小学会感恩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很多人都发现现在的孩子不太懂得感动和感谢,他们对父母的辛劳、老师的付出、社会的关心都很麻木,他们只知道自己是家庭的中心、学校的中心、社会的中心,他们觉得自己的一切索取都是理所当然的。难道我们的孩子天生就是这样的自私自利吗?

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当前,感恩教育的缺失不可忽视,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让每个学生学会感恩,让每个学生有颗关爱之心,学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关爱他人、回报社会…… 这既是社会对德育的关心,更是社会对孩子的要求。

今年,学校举行了感恩教育活动,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感觉到,学生与家长缺乏沟通,认为家长不关心理解自己,一些学生不知父母的艰辛,与父母之间有“鸿沟”;对同学的帮助和关系也不知道感谢,总觉得社会太不公平,有的还目空一切或内向自卑。恰在这时,我们国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泥石流山洪特大灾难,还有西南地区旱灾,这些灾难使多少人流离失所,多少人饱受煎熬啊!学生们每天回家看到一幕幕悲惨的画面会是什么心情?看到和自己一样大的小孩子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能够坚持读书……我觉得这是一个多么好的教育题材啊,我就及时抓住这一契机,在班上召开了《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主题班会,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结合这几年的班主任工作,我认为,感恩教育应作为学生德育教育的首要任务。怀感恩之心,从个人角度而言,会使人心胸恬淡、胸怀宽容广博,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助于事业的成功;从社会角度而言,人人常思回报,少索取,将使整个社会和谐、稳定,是社会整体文明程度提高的重要表现。 具体来讲,要在家庭、学校和社会构筑一个感恩教育的大平台,以进一步在广大中学生中营造人人知道感恩,人人都有责任感的良好氛围。

一、感恩教育缺失的原因。

目前,孩子缺乏感恩意识是由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是与父母的宠爱、溺爱有一定关系。现在的孩子,尤其是独生子女,是在“再穷不能穷孩子”的娇宠中长大的,自幼娇生惯养,很少体谅父母谋生的艰辛。在应试教育环境中,只要学习成绩好,其他事情父母都可以代劳,造成个别孩子由娇而横,唯我独尊,甚至有的还恩将仇报。因此,家长在为提高子女智商而努力的同时,千万别忘了注意培养孩子的情商,让孩子学会感动,学会感恩,学会爱与被爱,使他们心更善、情更真。二是就学校教育而言,现在很多中小学在升学、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往往忽视了对孩子的品德、修养等的引导和教育。在评价学生时,往往只注重所谓的“主课”成绩,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缺乏科学有效的衡量标准。情感教育变得微不足道,以致学生几乎进入情感的荒漠。三是社会上感恩氛围不浓,也是广大学生感恩教育缺失的重要因素。因此,要让我们的后代从小学会感恩,必须在家庭、学校和社会构筑一个感恩教育的有效载体。

二、感恩教育的主要做法。

感恩教育是教师、家长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缺乏任何一方的努力都会导致恩情的走样或变异,因此学校的感恩教育应该和家庭教育配合起来,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1、构筑家庭感恩教育的亲情平台。家庭是感恩教育的第一链接。因此,家长要树立亲情教育的理念,实施亲情行动。一是要作亲情沟通。父母与子女产生代沟,很大程度上是两者缺少沟通,教师应有目的地让学生主动与父母沟通,了

解父母的生日,父母的童年,父母的爱好等,了解自己成长的历程,体会父母对子女的良苦用心。每天跟父母说说学校发生的事,也听听父母工作的事,在沟通中积累情感,缩小代沟。二是要作亲情体验。子女不理解父母,是因为孩子根本不了解父母到底为子女付出了多少,学校要让学生抽机会和父母互换角色,如:在假日开展“今天我当家”活动,让学生代替父母考虑一天的油盐柴米问题和家务安排,使学生真正明白:“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使其体会父母持家之不易,真正体会到父母之恩深似海。

2、构筑学校感恩教育的友情平台。在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中,“感恩教育”是一个基点。尽管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施恩不图报”的美德,但也有“知恩不报非君子”的古训。每个人不仅应该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而且对于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也应该报之以发自内心的感激,而不应该忘恩负义。“感恩”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坚守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也是人之常情。不会感恩或者不愿意感恩,既是缺乏修养的表现,又是缺乏人文关怀、情感冷漠、缺少人情味的反映。一是教师的言传身教作用。教师的模范榜样作用早已为人们所共识,要引导青少年学会感恩,教师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感谢学生的帮忙,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多谢邻居帮助照看小孩……让学生从老师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中潜移默化地学会知恩和感恩。二是感恩教育要注意从小事做起。应该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体谅父母、孝敬父母、感谢老师、帮助老师做起,让感恩的种子在平凡的生活中发芽、成长,成为年轻一代的思想品格之一。

人的一生中,小而言之,从小时候起,就领受了父母的养育之恩,等到上学,有老师的教育之恩,工作以后,又有领导、同事的关怀、帮助之恩,年纪大了之后,又免不了要接受晚辈的赡养、照顾之恩;大而言之,作为单个的社会成员,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多层次的社会大环境之中,都首先从这个大环境里获得了一定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机会,也就是说,社会这个大环境是有恩于我们每个人的。感恩,说明一个人对自己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有着正确的认识;报恩,则是在这种正确认识之下产生的一种责任感。没有社会成员的感恩和报恩,很难想象一个社会能够正常发展下去。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对许多事情都可以平心静气;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可以认真、务实地从最细小的一件事做起;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自发地真正做到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正视错误,互相帮助;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将不会感到自己的孤独……

感恩是一束金色的阳光,能化解冰雪,让孩子从小学会感恩,让这束阳光永远照耀他们的心!

让学生从小学会感恩吧! 单位:丰城市上塘第二小学作者:章

联系电话: 华 兰 13576567619

第三篇:让后代成就充满爱的人生(观于丹《中小学生人格教育》视频有感)

让后代成就充满爱的人生

(观于丹《中小学生人格教育》视频有感)

一粒沙子LDF 前几天,我有幸观看了于丹教授《中小学生人格教育》论坛,由于没有时间多看一遍,所以在大脑里留下的印象不太深刻,感觉与《于丹<论语>心得》和《于丹<论语>感悟》一样,都是以一些故事和寓言来阐述她人格教育的观点。于教授对人格中的“孝敬父母”、“善良”、“责任”、“人际交往”的论述,给我留下较为深刻印象。

关于孝敬父母,于教授的讲述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色难”,的确,现实中的我们,往往忽略了给父母以好脸色。当我们工作繁重而感到身心疲惫的时候;在我们事业受挫而萎靡不振的时候;因感情纠结而烦恼的时候„„我们总是忘了父母此时的心痛,总认为自己如何对待父母都无所谓,反正他们永远会心疼自己,所以,往往在双亲的面前表露出不高兴的情绪,以至在父母面前发脾气,更有甚者,在父母偶尔犯小错误的时候,我们还会露出训斥孩子一般凶恶的嘴脸。可悲啊!从孔子的孝论至今,历经二千多年,孝敬父母只有少数人做得比较好,要达到绝大多数人都做得较好的境界,只不过是人们的理想而已。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全身心地爱自己儿女的同时会联想到父母也是如此地爱着自己?如果能想到的话,为什么一代代下来,没有多少人在子女的身上省下三份爱心去爱我们的父母呢?我一直在追求一个人的爱心在家庭中的三三四分配状态,即是三份心思爱父母,三份心思爱子女,四份心思爱家庭的其他成员。我想,如果每个人都做到了这点,何愁我们的家庭不和睦、老年不幸福呢?在我们的人类当中,是否会存在一些人,因为十二分地爱自己的子女,所以就怀疑自己的父母亲可能没有这么爱自己,因而一代代下来,下辈总是怀疑上辈对子女的爱不及自己,才导致“孝敬父母”还是现在这种状况呢?据我对邻里乡亲的观察,“孝敬父母”是极需榜样的,谁对自己的父母孝敬,他的儿女们同样对他极尽孝心,恰恰相反,有的人以百倍的爱心抚育自己的儿女而冷落了双亲,他的子女同样冷落他,老年总是在没有亲情的孤独中度过,难道这不是人类的悲哀吗?我不少一次地听到一些年轻人对自己寿命的一些言论,他们总说人活到七十岁就可以了,命太长会给子女带来沉重的负担,说这些话的人是否也在嫌弃自己的父母长寿呢?如果有这样想法的话,那是最大的不孝了!孝子总是希望自己的双亲长命百岁的。但愿人们能够觉醒,使孝敬父母不是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是成为一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什么是生活?依我之理解,它应该是人一生下来就要想方设法地活着。因为活着就是幸福!不过,每个人选择活着的方式不同。如果活着对天地是虔诚的,做人做事无愧于自己善良的心,我认为这就是有尊严地活着。

于教授说到人格中的“善良”,虽然没有花太多的时间来解说,但我认为这正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种人格。“人之初,性本善。”是对人性本善良的最好写照。善良的人当官会造福一方;善良的人富足,穷人会得到帮助;善良的人长寿,是以人为善的最有说服力的广告。善良的人与那些只有在动物学家眼中才算是人的人相比较,一个是天使,一个是魔鬼。我想,培养学生善良的人格,首先是教会学生懂得孝敬父母,在学生的心灵中植入这颗善良的种子后,自然会开善花结善果,至于以后他们的善会达到何种程度,主要看长大后个人的修行了。

一个善良的人,自然懂得对责任的担当。说到责任,有个别人会把它与爱心隔开来理解。于教授认为:要让我们的下一代勇敢地承担爱和责任。什么是责任?我们当中的一些人就像扬名世界的碑文中提到的一样,总把自己弄得很伟大,好像自己就是救世主似的,总想着改变祖国,征服世界,等到行将就木时,才意识到自己是多么的渺小,可是,岁月不再,生命中得到的东西远远无法弥补失去那些金钱地位无法衡量的东西。年轻时曾经听过某“先进教师”的事迹报告,他说为了修建学校的危房,卖掉父亲的棺材,至使父亲去世时没有棺木收殓。记得当时年轻气盛的我给他两个字——畜生。我认为,人首先是对爱的责任担当,然后才是对工作等其它责任的担当。一个不懂得担当爱父母、爱子女、爱亲人、爱家庭责任,只知道担当工作责任的人,未必是一个善良的好人,但一定是一台好机器。不懂得爱自己亲人而只顾爱别人的人,这种爱多少让人不敢相信;不知道爱人而全身心爱动物的人,这种爱会让人觉得虚假。一个人的爱心就像是一棵可给人们庇荫的大榕树一样,它是由一粒种子慢慢发芽、长叶才能长成一颗大树的,而不是一下子就长成一棵大树。所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同样要从爱入手。只有家庭和睦、亲人和谐,才能担当更大的责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千百年来都是一个有责任担当的君子所尊崇的信条。

一个人具备了孝敬双亲、善良和责任担当的人格,就有能力认识自我,了解别人,从而进行融洽的人际交往。说实话,在人际交往方面,父母亲的教育与学校的教育是不同步的,我们老师总是把人际交往描述得非常美好,而父母亲可能会夸大其词地把友情说得庸俗、丑恶和可怕,正像《小马过河》中的老牛和松鼠一样,偏向两个极端。如果我们老师能实事求是地在学生交友中给学生以正确引导,父母亲能给孩子客观分析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我想,我们的后代会在人际交往的尝试中不断完成自我的人格修复,对人对事有望实现不过之而无不达的最佳境界。

愿我们的后代在漫漫人生路上充满爱 !

第四篇:《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的教学反思

本课是九年级思想政治教材第三单元的重点内容,在这一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认识我国经济现状,经济制度的重要一节。学好本框对于学生全面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深远意义。本框的重点是“三步走”发展战略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难点是如何理解国家对非公有制的政策。为了让学生更好接受新知识,我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充分,课堂上积极参与,基本大到预期目的,教学效果良好。

反思本节课较好之处是:

通过多媒体展示的祖国发生巨大变化的图片,让学生从身边实例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能更加深刻的理解实施“三步走”战略的必要性,坚定了学生们的社会主义信念,增强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同时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深刻理解了现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其构成,增强了对党和社会主义的热爱之情,这样很好的实现了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联系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和感受并结合本课特点,课前认真地对学生学情进行了分析了解,设计本课的学法、教法,从而使各个教学环节能够顺利展开。教学中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培养了学生探究和合作能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引发发讨论,深入探究。学生展示自我的信心和能力提高了,参与意识很强,学习热情很高。国有经济、集体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各自作用,容易让学生混淆,我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个别展示表述自己的理解,小组集体展示,既锻炼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又让同学们详细掌握了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

当然,本节课也有不足之处:

1、教学时间的安排略显仓促,知识的处理不够仔细。

2、学生回答问题比较紧张,还是不能完全达到脱稿展示。

3、个别预设问题不够科学。

这些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虚心接受专家的指导,向其他教师学习优点,经常听课,不断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同时通过专家和教研组的评课,我将继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理念,继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不断实践探索,提高自己能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在我们这所农村初中高效课堂的大舞台上,展示自我,创造成果。

第五篇:恩格斯为什么没有后代

恩格斯的婚姻挺有意思的,竟然先后娶了玛丽·白恩士

莉希·白恩士姐妹两人,原因是姐姐先去世,但妹妹却非常愿意照顾自己的姐夫,因为自己的姐夫曾经无私的照顾她的全家。恩格斯没有后代。没有生育的记载。恩格斯没有后代繁衍至21世纪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作风建设情况通报下一篇:政府工作实施方案

热门文章

造福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