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理论审视论文

2022-05-01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艺术设计理论审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融媒体背景下,传统教育模式和新媒体介入的教育模式之间不断碰撞,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人才目标定位泛化”“重技术轻理论”“学科壁垒”等问题与日严重。

艺术设计理论审视论文 篇1:

新征程语境下的艺术设计教学思考

2021(第九届)上海工艺美术圆桌论坛·艺术设计教学专场于2021年12月22日在上海设计美术馆召开。来自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应用艺术设计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10多位教授、副教授,与上海市工业美术设计协会、上海工艺美术学会、上海美术家协会的10多位艺术设计业内专家、设计师出席这次会议。大家对新时代语境下的艺术设计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设计人才培养等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分享各自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和发现的问题,并提出了对未来艺术设计教学模式创新的思考和展望。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想象和需求的迫切向往,使艺术设计提升为时代潮流。艺术设计的创意创新也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与文化发展的软实力标志。当下世界处在后现代社会语境下,而我国的“中国梦”已开启新百年奋斗的征程,由之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迫切需要更多的艺术设计人才的参与。随着人工智能、互联网、数字经济等发展,也促使交互设计时代的来临,让前沿的艺术设计产生新的理念和新的操作模式,更需要新型的艺术设计人才的应对。因此,加强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深化艺术设计教学模式创新,加速德才兼备的艺术设计人才成长和队伍建设,就当下语境和未来趋势而言,从事艺术设计教学的老师和相关专家们有着压肩的职责。

我国现代艺术設计教学模式的重新审视

中国现代设计的理念和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约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从西方引入。尤其“包豪斯”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引入运用,催促全国各地、各类型的院校纷纷开设了艺术设计院系;不仅培养了一大批艺术设计人才,还形成中国设计力量。经过近40年的不懈努力,并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逐渐登上了国际舞台,取得不菲的成绩。但是,在艺术设计领域中,我国还没有完全超前领跑,前沿的设计后备力量还不够。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包豪斯”的教学模式也显露出它的历史局限性,以及民族文化个性被同质化等弊端。由之,在新语境下艺术设计如何进行教学?如何解决艺术设计教学与市场需求?诸多的问题,值得教师、专家们思考和研究。如何给出新语境下艺术设计教学的答案,就必须重新审视原有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并且对未来的艺术设计教学进行创新的“头脑风暴”和“沙盘”推演,从中寻找适合中国特色的艺术设计教学新理念,新模式,培养适应中国新时代新征程的“品才兼优”的艺术设计前沿人才。

谈到中国艺术设计教育模式的现状,郑寒副教授提出了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同质化”的现象,得到了与会者的认同。近几十年来高校开设艺术设计专业非常迅猛,同质化多,相互效仿,所以学校和学校之间特色不鲜明,有深度的思考也比较少。

针对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罗兵教授认为:现在很多艺术教育理念陈旧、专业设置过细、教学过度专业化、相当数量的传统专业人才培养难以面向未来。受到社会分工的就业驱使,使得教育细分专业,本科和研究生专业培养学科固化,在教育教学理念层面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学科专业交叉,在机制上更是缺乏有效的保障。这样是难以培养出面向未来、具有复合创新能力的艺术人才。

中外艺术教育模式的区别也是与会者讨论的重点。很多人都提到了各自出访或者留学国外期间所见所闻所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造成的两者美育教育的情况进行了探讨。由于中国长期以来应试教育里面缺乏美育课程,所以很多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进入大学才开始补这些美育课程。郭新副教授列举了国外艺术品交易的例子,阐释从小接受的美育教育,在未来使得他们有一定的审美和鉴赏能力,也促进了西方国家艺术品交易市场的发展。现在提倡实行“双减”政策,在中小学课程里推行美育教学,这一做法是适应这个时代大发展的举措。但有些与会者也提出了担忧,如果美术教育的发展最终又和考级制度挂钩,那将又变得功利了。

吕坚副教授认为:中西方的艺术设计教学模式很难用一种统一的模式,我们可以借鉴学习西方好的一面。现在很多新技术的运用,包括电子产品,和原始的绘画设计的材料是不一样的。国外很多艺术类院校,还是要求学生学会使用原始的材料,去感受这些材料的“温度”,材料的感受对他的创作是很有帮助的。艺术家的境界是一种极限,表现的极限,例如好莱坞的大片,也在追求极限,对于学生来说,要知道材料的极限在哪里,那么才能表现出极限。“就此而论,艺术设计要比学纯绘画更难,要让许多信息转化为知识,这种知识不是单纯的技术层面,而是综合性的融汇。”吕坚副教授如是说。

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最先由专业画家任教,后来逐渐由设计专业老师任教,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和新材料被运用到设计中,那么我们的艺术设计教学又该如何与时俱进呢?萧泰教授书面发言说出了他的观点:艺术设计学科属于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涉及众多专业内容,我国现有的艺术学科分类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设计学的发展。综合性院校的艺术设计教学,不能完全照搬多年形成的专业美院教学体制,但也不能生硬套用其他学科的教学模式。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的刘珂艳副院长提出了她面对的困难:现在国家强调新文科新工科,我们设计类的老师也需要有工科的背景,比如新材料、计算机等等,但是在落地时遇到了困难。一方面这些老师自己的教学科研项目也很重,另外一方面他们是否愿意对一个工科背景的艺术类院系投入很大的热情去再开设一门课。为之,她同时也呼吁能有更多的学者和专家共同来推进传统艺术设计的教学转型。刘珂艳副院长说到:“通过教学模式的创新,既能减轻教师的压力,又能提升学生毕业后有应对社会、企业多种需求的能力。”

工艺美术范畴扩展,原先的艺术设计类课目,都可归类工艺美术,特别是一些手工艺课目,不少院校都增设了(如玻璃工艺,漆器工艺等),但从教学目的评估而言,亦有培养复合型人才之需,亦有培养职业手艺人之需。那如何解决因人施教?因学施教?因材施教?

李绪红副教授分享了她的一门课程——锻造课。在这门课上,她把创意结合进课程,使学生的积极性相比纯工艺教学要提高了,主动性也提高了,最重要的尝到了原创的味道。对于现在的大学设计课程,诸军刚副教授也有自己的一些体会:教师如何在课程中起到引领作用还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平时也要把自己的思维打开,对教学是很有帮助的。

与会者在谈到传统文化和传统工艺融入现代艺术设计的问题时都颇为关注。近些年,随着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提高,与设计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不单单在产品,在环艺,在视觉包装设计。这些会和我们的传统文化、人文关怀等等都产生关系。那么,这些未来的学生走向如何?传统手工艺如何走向市场?这不单单是对高校,对传统手工艺行业来说也是个瓶颈,这也是新文科专业提出来的一个领域。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李岚副院长说:“从学校的人才培养基地来说,我们专门划出一块文创人才培养基地,并且已经和多所博物馆纪念馆展开了合作,设计开发了不少文创产品。”对此,罗兵教授认为:新文科也好,新艺科也罢,只是一种形式。办学的关键是要有一种精神、一种气魄、一种味道、一种特色。就此相比,南方的一些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要比上海有特色,颇值得上海的同行们思考。

新征程语境下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传承与创新。

艺术设计从专业形成产业,设计服务贸易已成趋势。还有国家近几年来对综合性职业教育,未来人才培养重点之一的艺术设计人才要求,既能画能做,又能谋能作。由之,教师专家们纷纷呼吁教学改革,模式创新,为了培养学生应对社会的新需求,建议除夯实基础操作技能外,还需拓宽学生视野(如增设市场营销学、设计心理学,设计逻辑学等),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学生能力评估后,因人施教等等。

设计要与时俱进,与社会接轨,满足市场需求。这个观点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认可。将艺术设计课程与社会接轨的直接途径是“校企联合”,很多高校在实践中也有丰富的经验。

罗兵教授说:“高等艺术教育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大关口,传统的发展优势正在弱化,深层次矛盾问题逐步显现。设计人才培养持续发展和增长的动力转换,核心是要依靠艺术设计教育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培养模式创新,突破瓶颈制约,推动从关门办学迈向开放办学,形成以面向未来、艺术科技交叉融合、产教深度融合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设计人才培养体系和发展方式。”

张丹副教授和大家分享了产教研学的新模式,她介绍说,工艺美院形成了四类课堂,培养三创人才。第一是校内、课内的课堂;第二是校外的课堂;第三是社会课堂,带学生去企业,去接触社会;第四是海外课堂,邀请海外艺术家进来。他们突破课堂课外两个传统的概念,构建了四类课堂,协同创新的教育模式,提升创新教育的质量,定位是培养原创性、能创新、敢创新的三创人才。

艺术设计将以人为本,把经济与文化,产品与市场,审美与生活有机地联通融汇;艺术设计不仅起到桥梁作用,也是其追求的境界。这也对艺术设计的学生有着更高的要求。那么艺术设计教育究竟该如何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素质?

郑寒副教授说:“我觉得人文底蕴是学生的短板,也同时反映了老师在这方面的不足。我认为厚实的文科基础,包括文学艺术史、设计史、美学、社会学等等都可以理解成文科的基础。文科的底蕴非常重要,是设计师创意的源泉,这点在学生培养中,在艺术生态的营造方面,我们还远远不够。其原因可能很多种,但功利思想占比较重,重物质、轻人文的学风不可长。”

郭新副教授也表达了她的观点:“因材施教,我和我的学生说,我就像一个开自助餐餐馆的老板。你进来以后,这个桌子上有我所有的资源。有我教学的资源,有我在产业、行业里的资源。还有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的资源。各方面的资源我都放在桌子上,如果我不具备的,我就去请国外的老师。但是你进来的时候,你必须要知道你自己想要什么。然后你拿一个基础盘盛米饭或者面条;基础的东西是素质教育,我要培养的是学生的创业精神和批判能力。我在乎的是学生在三年的过程当中能不能学会创意的方法。现在的学生一路上来都是应试教育,甚至到了研究生都不一定有自己的思维能力,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虽然我招的是研究生,但是我发现他们从本科开始都没有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

在讨论中,大家还提出了一个关于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痛点:现在的艺术设计,究竟是普及教育还是精英教育?这个痛点引发了很多高校教师和业内人士的共鸣。全国大约有两千多所有艺术设计专业的院校,每年学生有三百多万,意味着用原来艺术类的精英教育模式来进行普及化教育。艺术教育到底要不要普及化?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李岚副院长也提出了一个现状:学校的定位是为上海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围绕这个定位,我们的课程设计和培养体系也侧重学生应用型技术。在艺术学院里,对老师的评价指标,对课程的评价指标会以一个工科的眼光来评价,现在对高校评价来说就业指标作为越来越重要的一个指标体系。从人才培养的导向来说,也是看未来能不能就业能不能找到工作,这个导向就会导致我们在培养人才方面的目的有所不同,尤其是应用型高校的艺术设计课程是为了首先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

诸军刚副教授认为:艺术是一种奢侈品,是金字塔尖的,是社会达到一定高度后的产物。每年那么多毕业生,等到就业发生问题了,不少人都跳行了,就有人会问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中国美院一直以培养学生掌握审美,具备美感作为学院的特色。我们美院通过各种训练,就是要训练学生的美感觉悟。

罗兵教授认为未来的艺术设计时代很可能是一个缺乏大师的时代。还是要有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虽然现在人多,但还是要从中找出几个拔尖的,等他们毕业以后若干年,或许会成为大师级人才。他还认为:没必要用统一的模式去培养艺术类人才。要培养个性化,要培养创意,用统一的模式,两者之间本身是悖论。

艺术设计教学由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模式四个基本要素组成,其中教学模式较为抽象,但它是连接前三者的重要细节,也是影响教学成果最重要的环节。因此,许多艺术设计院系都在积极进行探索,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设计教学体系。他们建设在传承中国傳统的“造物观”上,汲取外来的“事理学”和“实践学”等理论中的精华,与时俱进,探索创新等等。同时强调提升中国艺术设计与国际竞争力的核心,也是实现中国艺术设计教学体系的必由路径——持续创新。

上海市工业美术设计协会理事长张京羊、上海工艺美术学会会长周南也参加了本次论坛。他们认为:在新时代新征程语境下,无论是纯艺术,还是工艺美术,抑或是艺术设计,首先要有理念,有了理念才能实施设计。因之,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就成为艺术设计教学模式中的重中之重。无论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到何种阶段,人们对美的需求是必然存在的。由之,艺术设计的教学也因其为目的进行教学模式创新、思考和探索。德育树人,美育成才。

作者:秦永福 马敏

艺术设计理论审视论文 篇2:

融媒体背景下普通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反思与重构

摘   要: 融媒体背景下,传统教育模式和新媒体介入的教育模式之间不断碰撞,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人才目标定位泛化”“重技术轻理论”“学科壁垒”等问题与日严重。艺术设计教育应以人格完满为理想旨归,通过理念、机制和内容进行重构,将文化基因融入人才培养始终,把区域文化特质和产业特质融入人才培养过程,加强“道、技、艺、文、美”五维一体的艺术设计教育内容重建,探索出新时代艺术设计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新路径。

关键词: 融媒体    艺术设计教育    完满人格    内涵式发展    五维一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伴随着我国在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的长足发展,传统教育媒介、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不断“撕裂”传统艺术设计教育的“线性模式”。艺术设计教育进入全新发展阶段,与之相应的是艺术设计教育的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复合型艺术设计人才教育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随着“5G”时代的到来,信息交互的方式和人工智能技术必将对艺术设计教育产生超越以往的影响。科技化高速发展使媒体融通、智能交互,形成人文与科技交叉融合的“融媒体”时态。泛陈其间,如何推进艺术设计教育在“融媒体”背景下的内涵式发展成为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的重大关切。

一、我国普通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现状

当下,我国高等艺术设计教育无论分布之广、规模之大都是蔚为壮观的。学界普遍认为“我国目前的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普遍存在大量招生”的问题[2](228)。实际上,成因存在客观必然因素:一方面,艺术设计教育的庞然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速极快,原有的艺术设计人才储备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的缺口。另一方面,开展大规模的艺术设计教育提高全民审美水平。再一方面,科技水平的突进打破了“工艺美术”时期师徒相授的教育生态,社会分工的与日细化催生了艺术设计教育的大发展。

2018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研制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課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质量保障等各个方面明确了专业建设依据”[3]。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进入更趋健康的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4]各个高等院校在实施艺术设计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改进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培养。“慕课”“翻转课堂”“雨课堂”等新媒体教学方式得到进一步推广。

融媒体背景下,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如何将教育和科技有机融合是时代赋予的新命题。

二、当前我国普通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问题反思

(一)人才培养“目标泛化”的问题

随着社会分工的与日细化与高校专业设置的不断细化,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定位上出现了“目标泛化”的问题。这种现象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导致高校在专业内涵式建设上出现了缺乏特色的瓶颈。

教育家蔡元培曾说:“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宗旨,欲求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5](72)“学成任事”的教育功利思想加剧异化了艺术设计教育的历史使命。对传统文化、地域特色文化的“悬置”(胡塞尔哲学体系中的哲学概念)也是造成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

(二)教学过程“重技轻理”的问题

高等艺术设计教育是“由技入道”还是“由理入道”本是旧有的学术探讨。时至今日,问题不但未曾消解反而弥足深重。普通高校在艺术设计教育中普遍存在轻视艺术理论、美学修养、通识教育的问题。学生为了就业所需,对技术水平产生片面需求,忽略个体持续成长和人格完满的理论素养需要,一些大学生不但不学习人文理论,甚至连学科理论和专业理论也嗤之以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结合水平不足,未能很好地引领下风,加剧了这种问题的锐化呈现。“由理入道”的美育旨趣和对于人格完满的重要性被人为消解。

(三)专业建设“功利主义”的问题

“就业导向”“学科评价”“专业评价”等各类指标往往成了艺术设计教育的“牛鼻子”。艺术设计教育过程中求新者众、求深者寡。为了推动教学改革,“慕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模式“裂变式”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教学“现场感”“体验感”被新媒体教学方式无情割裂。显然,无视艺术设计的教育规律和教育科学不可能产生真切的助益,反而促使盲目推进新媒体融合现象发生,这是融媒体时代给艺术设计教育带来的新问题。无独有偶,源于各类评价指标的需要,国内高校出现了“为了国际化而国际化”的办学现象,一些高校不计学生实际、不计地域特色实际,扎堆推进“4+0”“2+2”国际办学模式,实际上并没有从根本上开阔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消除中国传统文化基因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可以说,唯指标体系的“功利主义”办学思想异化了艺术设计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旨归。

(四)跨界融合“学科壁垒”的问题

融媒体背景下,社会发展需要更多具备科技与设计、艺术与设计交叉融合的复合型人才。普通高校本身具有多学科的办学特点,具有学科交叉的天然优势。实际上,管理模式与教育机制改革的滞后使“学科壁垒”问题越发彰显。旧史钩沉,一百年前的包豪斯教育模式依旧带给我们深刻的启发,艺术与技术的结合淬炼出包豪斯辉煌的艺术设计教育成果。

反思现状,学科壁垒的成因是极其复杂的。简而言之:艺术类高考的单一模式使学生在跨界融合、综合成长方面存在先天不足;高校教育资源整合度不高、学分体系与管理模式改革滞后是重大的构成因素。

教育部从不同层面推进“协同育人”运行机制,但是高校在跨界融合、校际融合、学科融合、专业融合、导师融合、课程融合、科研融合方面重视程度和改革程度远远不够。区块链接可能形成的高校教育群依然没有建立,区域产业优势资源介入高校教育环节依旧浅薄,跨校际之间的优势课程群依然乏善可陈,破除“学科壁垒”的完全学分制依旧实施不彻底。总而言之,破除“学科壁垒”是时代的呼唤。

(五)实践教学“脱离实需”的问题

高校艺术设计教育脱离生产实践一直受社会诟弊。一方面,高校师资组始终没有打破“校墙”约束,在顶层设计、管理机制、运行模式上均没有形成严密体系,行业专家介入教学的保障机制没有形成。另一方面,人才培养方案解构设计存在缺陷,理论与实践往往被人为割裂。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必须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必须是生活和生产的结合,必须是历史和时代的结合,必须是规范和“由然”的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必须听取生产实践单位的意见、听取用人单位的意见。第三方面,区域产业特质的介入性不足是实践教育环节薄弱的重要原因。

三、普通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重构路径

(一)艺术设计教育理念与思想的重构

艺术设计教育是文化属性的活动,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劳动实践果实,又融合了当代文化科技的研究成果。因此,艺术设计教育具有“超越性”,即超越当前,超越学科,超越功利,艺术设计教育必须站在未来的视角审视当下的进程,艺术设计教育应以人格完满为教育旨归。

艺术设计教育既不是单纯的艺术设计理论教育,又不是单纯的艺术设计实践教育,它所面对的对象是人,只有超越“应用型”的功能思想、超越“就业圈”的功利思维,基于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需要才能构建出符合时代所需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

艺术设计教育理念与思想需要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加紧重构。首先,要尊重教育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准确定位科技、文化、学科、专业之间的关系。其次,将文化基因尤其是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融入人才培养始终。再次,需要彻底打破“校墙思维”,站在新时代发展的视角开展艺术设计教育过程的实践活动,把区域性文化特质和产业特质融入人才培养之中。艺术设计教育要关照学生人格完满的需要,规避“以技代道”“以专业知识代替人文素养”的“管筒式”教育模式。

(二)“跨界融通、协同育人”的机制重构

融媒体背景下,打破“学科壁垒”和“校墙思维”是新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首先,要破除人事机制的障碍,加强行业导师与高校师资的资源整合,加强校内不同学科之间师资的资源整合,以导师组嵌入式教学模式代替原有的授课模式。其次,要破除不完全学分制的障碍,深化完全学分制改革,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引导,以学生旨趣为轴心建立、健全课程体系。再次,要加大学术成果转化效能,以“科研驱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要促進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充分整合地域性社会教育资源。应加强“区块链接”水平,构建“大学群”“区域艺术设计教育群”,通过“互联网+”的理念介入完善“金课”分享运行机制。唯其如此,才有能力培养出“跨界融通”的新时代艺术设计高水平人才。

“协同育人”机制包含五个维度:跨学科的师资协同、跨校际的师资协同、企业置入的平台协同、产业置入的方式协同、文化融合的模式协同。融媒体背景下普通高校的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应该求索出与专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异质和特色,需要将地方文化资源“置入”专业建设之中。新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更加美好生活的追求更多依靠精神层面的满足,文化融入艺术设计教育进程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另外,我国经济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更加多元的复合型人才储备,单单掌握专业技能无法满足产业升级的需要。普通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必须与行业协会与产业机构相连接,共同建设和探索“协同育人”的有效机制。

(三)艺术设计教育内容结构的重构

“道、技、艺、文、美”是新时代艺术设计教育内容的高度概括。它们之间不是简单的罗列,也不是简单的聚合,而是彼此复合、相互促进的关系,是“五维一体”的关系。

艺术设计教育之“道”显然不是简单的理论教学,包含艺术设计的规律、方法、技能、美学、科学等多层面的综合之义。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问题长久以来被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所关注,至今依然存在割裂问题,学生中普遍存在“理论无用论”的观点和现象。艺术设计教育是知觉的教育,“道”一定会对实践产生至关重要的指导性作用。与此同时,“技”亦如此,不能简单地被理解成技术、技能。它是艺术设计的实践方法,实质包含“技能、技巧、技术、科技”多重意义。“技”承载了艺术设计教育以往的宝贵实践经验,改变着艺术设计教育的业态。“艺”不仅指代工艺,还包含艺术和美学的含义,是直觉、知觉和体验的综合表达。艺术设计教育的过程不能忽略“工匠精神”和工艺传承,不能忽略艺术之美的熏陶和养育,这是培养新一代“文化自信”“文化自觉”艺术设计人才的需要。未来可期,艺术设计教育会在“科学技术”和“传统工艺”两个载体上大放异彩。“文”和“美”构建的是艺术设计教育美学素养、美育观念和文化修养的内核。美育精神强调的感性教育和科技教育强调的理性教育相辅相成,艺术设计教育偏重理性教育会引发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偏重感性教育会引发解决问题能力不足的问题。“文”和“美”是艺术设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动能因素,是人格完满的教育需要。“艺术与科技的共同点体现在:艺术与科技都源于人类对社会和自然的认知与探索。从价值判断来看,充分借助人的创造性思维,运用改造自然的方式体现出对真、善、美的追求。其差异性体现在:艺术求‘美’,科技重‘真’”[6](29)。新时代艺术设计教育内涵式发展需要重新对教育内容进行重构,通过“道、技、艺、文、美”五维并举生发出设计教育的新动能。

融媒体背景下,传统教育模式与多媒体教育模式不断碰撞,科技技能与传统工艺之间不断碰撞,艺术设计教育特色发展与跨界融合之间不断碰撞,大学生就业压力与人格完满之间不断碰撞。面对这些新问题,从艺术设计教育理念、育人机制和教育内容上进行重构的教育探索是新时代艺术设计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紧迫需要。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politics.gmw.cn/2017-10/27/content_26628091.htm,2017-10-27.

[2]张娜,崔英霞,封薇.基于“互联网+”模式下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及创新思路[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11).

[3]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4]习近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809/t20180910_348145.html,2018-9-10.

[5]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6]范振坤.场景理论框架下艺术与科技学科发展的新维度[J].艺术百家,2019(03).

作者:刘洪帅

艺术设计理论审视论文 篇3: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业力的缺失及措施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现阶段,强化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就业力已经成为社会的广发关注的问题,并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就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改进措施,希望对日后相关研究有所帮助。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就业能力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职院校毕业学生数量的与日俱增,社会就业压力急剧增大。不仅要求高职院校的学生要有坚实的专业知识与专业素养,还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展现能力。因此,现阶段高职院校在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方面已经投入了大量的师资力量与教学策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严峻的就业竞争形势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还存在着一定问题,制约着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业力缺失分析

(一)强化专业技能,弱化文化知识

目前,在我国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过于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忽视对文化知识教育的现象。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专业课程占据了大部分的教学时间,而文化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只占较少的课时,从而导致当今高职院校出现“重技能、轻文化”的现象。

(二)学习动力不足,专业知识有待加强

首先,由于部分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一般都是在入学前,进行数月的绘画速成培训,对艺术设计认识、创作灵感以及审美能力都比较匮乏。同时,艺术设计专业不仅是单纯的服装设计、平面设计的学习,还要求学生有良好的文化底蘊,有效利用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知识。其次,由于受到我国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大部分学生还没有认识到学生本身才是教学的主体,还在沿用传统被动学习的学习模式,对艺术设计缺乏学习兴趣。最后,学生应以掌握实践知识与技能为主,但是我国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对考试知识与设计理论过于重视的现象,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本末倒置,缺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意识。

(三)对实践经历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难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就我国社会招聘和求职实践来看,各大企业和用人单位更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往往更希望能够聘请有经验、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并据调查显示,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的学生而言,有社会实践经历的学生要比初入社会学生的就业几率要高达30%左右,由此可见,实践经历对学生的就业影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目前高职院校对实践经历的重要性还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从而很难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阻碍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

二、强化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业力的措施

(一)完善课程教育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首先,根据社会的发展趋势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完善的教学计划,优化课程教育体系,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就业力。其次,高职院校应对文化知识与专业技能实行“共同发展、一同进步”的教学思路,从而在不断强化学生的知识文化与专业素养的同时,逐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提高学生的社会就业能力。最后,通过开展艺术设计培训、设计答辩大赛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积累更多的专业知识与就业能力,增加就业几率。

(二)提高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职业品质教育

提高学生的职业品质教育是强化学生就业力的主要途径。因此,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师在培养学生专业技术与文化知识的同时,应让学生对职业品质教育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其职业品质,规划学生的职业生涯与就业计划,从而在学会审视自己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职业认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总之,随着社会以及各大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应针对这一社会发展特点,不断拓展人才培养渠道,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计划与教学方案,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与专业素养,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同时,高等院校还应以满足新时期人才发展需求为培养目标,从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团队精神出发,提高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就业力,促进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新丛.艺术类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培育的体系化缺失及其对策[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119-121.

[2]潘赐璇.当代中国高校艺术类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及对策[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4):62-65.

作者:孙德延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筹资方式下房地产论文下一篇:物流公司内部审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