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法探索职业教育论文提纲

2022-09-23

论文题目:广西高等职业教育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摘要:围绕以广西为代表的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题,采用校园民族志等研究方法,选取G学院为田野点,对以面向民族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规律和特点进行研究,目的是为广西等民族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完善和人才高质量供给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思考。以理论、历史和实践为三个线索,讨论了广西高等职业教育人才供给特点和规律。首先是理论线索:提取广西高等职业教育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概念——供给与需求,思考如何将这一对经济学范畴引入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讨论中。从高等职业教育的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总结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价值。运用了两个宏观经济学理论,一是“新供给经济学理论”其核心是“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在广西高等职业教育中,需求侧各利益相关者中政府、产业企业是能够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供资源的,因而相对于个体,政府和产业企业对人才供给方的“投资回报”追求得更为迫切、要求也更为严苛。而当前的客观现实是“人才过剩”现象已经出现,即是说光从需求侧去寻找“去产能、去库存”的方法已然行不通,因此,应该对人才供给侧进行结构性和创新性的探索,通过供给侧的创新发展刺激和推动需求侧产生“新需求”。利益相关者的另一个重要主体是学生,学生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教育的“产品”但在探讨教育问题时不能用功利主义的纯商业思维去类比,教育的本质是立德树人,帮助学生获得个人的发展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基石。尤其是面向民族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更应考虑到其能够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带来更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以更大程度上获得教育公平。二是“公共产品理论”其主要是对于公共产品的多主体共同治理的探讨,高等职业教育是准公共产品,其人才供给的关键是把握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实现在政府主导下对广西的高等职业教育进行多主体共同治理的模式。本研究通过对这两个理论的跨学科运用搭建探讨广西高等职业教育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框架。其次是历史线索,以历史为逻辑,从世界、我国和民族地区的典型代表广西的高等职业教育三个维度梳理了其发展及人才供给的历史。一是通过对世界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史变迁及较为典型的主流模式梳理得出结论——高等职业教育都向着供需关系趋于平衡、供需制度逐步健全、供给主体逐渐多元的方向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始终回应当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需求,是回应各利益主体对人才需求的供给手段。因此,从供需关系、供给制度以及供给主体等维度来对其历史梳理进行总结式探讨和归纳性思考可以获得世界范围内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供给的启示。二是发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也跟世界其他国家经历了一样的流变过程,都在供给关系、供给制度和供给主体方面发生了规律性的变革,我国也在高等职业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意识到平衡供需关系、健全供给制度、多元化供给主体对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人才供给与需求契合的重要意义,在发展中不断通过政策来调控和改革。三是梳理了作为典型民族地区的广西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总的来说,通过对历史变迁的回顾和总结获得当前对民族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进行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启示。第三是实践线索,探究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供给的需求,发现其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发展民族地区的各产业、推动地区的经济社会繁荣从而促进以壮族为主体民族的各族人民在广西获得美好生活,在这样的总体需求下,对该区域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供给提出了具有民族地区特征的需求。广西回应这些需求的情况如何?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民族地区的广西在社会各项事业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高等职业教育也在近十年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总体而言基本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但作为民族地区、欠发达地区,基础较弱,在应对未来的地缘关系、产业格局方面显得“底气不足”、出现了人才供给与需求不契合的趋势,主要体现在院校布局、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活动等方面。在对G学院进行了田野调查后发现在学校布局与产业布局对接、专业设置与产业设置对接、课程与岗位对接、人才培养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方面存在一定的现实困难,导致了人才供给与需求的契合发生偏差,出现人才过剩与“用工荒”并存等问题。三个原因导致了这些问题的发生,一是“学术本位”发展观念下供需关系的失衡结构性;二是“政策本位”合作机制下供给主体的浅层共生性;三是“管理本位”培养模式下供给制度的路径依赖性。而要解决问题确保改革的成功,可以从6个方向进行思考:要清楚改革的根本前提是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育人本质,要明确改革的核心目标是建立供需平衡的调控体系,要认识到改革的基础支撑是完善信息畅通的数据系统,要坚持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健全多元共治的治理机制,要了解改革的主要保障是提供科学合理的资源配置,要懂得改革的关键手段是升级资源共享的教育技术。在该思考框架下对改革的思路进行梳理,能够改善当前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供给侧与与需求侧的矛盾和困境。最后,以7个重点内容回答广西应该“怎么改”这一核心问题——以提高服务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契合度为导向,强化高等职业院校布局顶层设计;以提高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契合度为目标,优化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以提高课程体系与职业能力契合度为根基,深化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以促进生产与教学一体化深度融合为前提,着力构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新模式;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使命,着力构建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以确保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成效为底线,着力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监测机制和以推动各项改革措施落实落细为关键,着力构建全方位政策保障体系。至此,总结出广西高等职业教育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规律,并以希望能够以此为基础推导出适用于广大民族地区的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模式。

关键词:民族地区;广西;高等职业教育人才供给;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学科专业:民族学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相关文献综述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田野点描述:G学院的发展故事

第一节 G学院概述

第二节 G学院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探索和成效

第二章 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辨析与理论框架

第一节 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内涵

一、核心概念

二、价值意蕴

三、关键内容

第二节 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

一、新供给经济学理论

二、公共产品理论

第三节 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框架

一、供需平衡是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供给的关键目标

二、现代化治理是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供给的核心特征

三、市场主导是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供给的改革方向

第三章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对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历史启示

第一节 世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及其人才供给的历史演变

一、历史变迁

二、主流模式

三、发展述评

第二节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及其人才供给的递进历程

一、地位边缘阶段(1978-1996年)

二、数量扩张阶段(1996-2004年)

三、内涵建设与质量提升阶段(2004-2011年)

四、高质量体系建设阶段(2011-)

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及供给特征述评

第三节 广西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及其人才供给变迁

第四章 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供给的需求概述

第一节 民族地区产业发展与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关系

一、第一产业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需求

二、第二产业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需求

三、第三产业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需求

第二节 广西经济社会及其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一、第一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二、第二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三、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第三节 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分析

一、需要大量产业对口的专业人才

二、需要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

三、需要创新型的人才梯队

第五章 广西高等职业教育人才供给现状及其主要问题

第一节 广西高等职业教育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一、高等职业教育近十年发展概述

二、高等职业院校学科专业基本能满足产业结构升级

三、高等职业院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批人才

第二节 广西高等职业院校人才供给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学校布局与区域发展规划契合度需提高

二、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结构匹配性需增强

三、课程体系与行业用人标准衔接度需加大

四、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过程结合度需提升

五、培养模式与产业发展需求融合度需加深

六、师资建设与坚持守正创新协调性需提升

第六章 广西高等职业教育人才供给问题的原因分析与改革思路

第一节 广西高等职业教育人才供给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学术本位”发展观念下供需关系的失衡结构性

二、“政策本位”合作机制下供给主体的浅层共生性

三、“管理本位”培养模式下供给制度的路径依赖性

第二节 广西高等职业教育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改革的根本前提: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育人本质

二、改革的核心目标:建立供需平衡的调控体系

三、改革的基础支撑:完善信息畅通的数据系统

四、改革的重要内容:健全多元共治的治理机制

五、改革的主要保障:提供科学合理的资源配置

六、改革的关键手段:升级资源共享的教育技术

第七章 广西高等职业教育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路径

一、以提高服务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契合度为导向,强化高等职业院校布局顶层设计

二、以提高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契合度为目标,优化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

三、以提高课程体系与职业能力契合度为根基,深化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四、以促进生产与教学一体化深度融合为前提,着力构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新模式

五、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使命,着力构建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

六、以确保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成效为底线,着力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监测机制

七、以推动各项改革措施落实落细为关键,着力构建全方位政策保障体系

结语

附录1 访谈提纲(教师)

附录2 访谈提纲(在校生)

附录3 访谈提纲(毕业生)

附录4 田野点及田野调查照片

参考文献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设计论文提纲下一篇:非处方药管理措施分析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