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教学活动幼儿园论文

2022-04-30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集体教学活动幼儿园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目前,我国教育部门对于幼儿的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幼儿学前教育逐渐普及,在农村,幼儿的学前教育主要就靠农村幼儿园来完成。由于幼儿处于思维活跃、好奇心重、天真好动的年龄阶段,为了保证学前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在组织幼儿进行集体教学活动时也应掌握一定的策略。

集体教学活动幼儿园论文 篇1: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的调查分析

【摘要】本文基于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的问题类型、对象、目的、等候时间等的研究,论述完善提问方式的策略,即加强开放式提问、加强小组提问、提升提问目的合理性、适当延长提问等候时间,促进集体教学活动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幼儿教育 集体教学活动 教师提问

集体教学活动是幼儿园开展教学的主要形式,提问是集体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的提问关乎其对集体教学活动的整体把控,更是关乎幼儿对教学活动内容的兴趣与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问包括问题类型、提问对象、提问目的、等待应答的时间等元素,教师对众多元素的合理把握,决定了提问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本次研究对问题的类型、提问对象、提问目的以及等待应答的时间进行数据统计,从而发现当前幼儿教师在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提问存在的问题,并为完善提问提出具体的策略,以此提升提问在集体教学活动中的作用。

一、教师提问情况分析

(一)问题类型及情况

教师提问的类型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有固定答案的问题和无固定答案的问题。一般而言,幼儿教师提问问题都是无固定答案的开放式问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理解性问题、运用性问题、分析性问题、综合性问题、评价性问题、关注纪律规范问题、是否性问题和记忆性问题等。对提问进行分类适用于幼儿教育,也有利于对幼儿各项能力进行合理评估。

为了弄清教师提问的问题类型情况,笔者针对教师在课堂中所提问的各类问题进行了调查统计。统计结果如表1~表8。

从表1可以看出,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有50%的教师平均每节课提问3次理解性问题,而提出理解性问题1次、2次、4次或4次以上的教师均占16.7%;从表2可以看出,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50%的教师平均每节课提问2次运用型的问题,16.7%的教师平均每节课提问1次运用型的问题,33.3%的教师平均每节课提问3次运用型的问题;从表3可以看出,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50%的教师平均每节课提问1次分析型的问题,33.3%的教师平均每节课提问2次分析型的问题,16.7%的教师平均每节课提问3次运用型的问题;从表4可以看出,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50%的教师平均每节课提问1次综合型的问题,33.3%的教师平均每节课提问2次综合型的问题,16.7%的教师每节课提问3次综合型的问题;从表5可以看出,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50%的教师平均每节课提问1次评价型的问题,50%的教师平均每节课提问2次评价型的问题;从表6可以看出,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50%的教师平均每节课提问3次关注纪律规范的问题,有50%的教师平均每节课提问4次或4次以上关注纪律规范的问题;从表7可以看出,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所有教师每节课都提出4次或者4次以上是否性的问题;从表8可以看出,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33.3%的教师平均每节课提问2次记忆性的问题,33.3%的教师平均每节课提问3次记忆性的问题,33.3%的教师每节课提问3次或者3次以上记忆性的问题。

(二)提问对象

教师在提问过程中,要求幼儿作答的形式基本是齐答或者个别回答,而经过小组讨论后总结答案进行回答的形式很少。面对幼儿的回答,教师一般采用赞扬、复述等方式,却很少鼓励幼儿进一步思考。教师对幼儿回答的反应可以分为终止性和拓展性应答,大多数教师更倾向进行终止性应答。相对而言,终止性应答较为消极,教师应当加大拓展型应答的比例,以此启发幼儿对问题进行深入地探索与思考。笔者针对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提问对象进行统计,得出如下表9的数据。

(三)提问目的及情况

教师对幼儿提问的目的,主要是吸引幼儿的注意力,鼓励幼儿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问的重要作用在于培养幼儿的情感态度,以提问的方式激起幼儿正面的情感。笔者结合访谈可知,教师日常的提问目的通常可以归为维护常规、引起兴趣、检查知识掌握情况、传递知识和启发思维这5类。在观察教师日常组织集体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笔者对教师日常提问的目的进行统计,得到如下表10~表14数据。

从表10可以看出,在幼儿集体教学活动中,16.7%的教师平均每节课因为维护常规而提问2次,16.7%的教师平均每节课因为维护常规而提问3次,66.6%的教师平均每节课因为维护常规而提问4次或者4次以上;从表11可以看出,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50%的教师平均每节课为激发幼儿兴趣而提问3次,50%的教师平均每节课为激发幼儿兴趣而提问4次或者4次以上;从表12可以看出,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16.7%的教师平均每节课因为检查幼儿知识掌握情况而提问2次,16.7%的教师平均每节课因为检查幼儿知识掌握情况而提问3次,66.6%的教师每节课因为检查幼儿知识掌握情况,提问4次或者4次以上;从表13可以看出,在幼兒园集体教学活动中,100%的教师平均每节课为传递知识而向幼儿提问4次或者4次以上;从表14可以看出,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16.7%的教师平均每节课因为启发幼儿思维而提问2次,33.3%的教师平均每节课因启发幼儿思维而提问3次,50%的教师每节课因启发幼儿思维,提问4次或者4次以上。

(四)提问等候时间

一些教师在提问后基本没有预留等待时间,存在自说自话的问题,没有足够的时间给幼儿反应,没有以提问为载体与幼儿形成有效互动;很多幼儿教师认为课堂时间宝贵,一旦停下来等待幼儿反应提问,则会浪费课堂时间,没有意识到提问等待的重要性。为了给予幼儿充足的响应时间,教师的提问一般分5步走:(1)引导幼儿集中精力意识到问题的存在;(2)引导幼儿针对问题进行思考;(3)引导幼儿在脑中微调答案;(4)引导幼儿进行口答;(5)引导幼儿在得到教师的反应后进一步思考。针对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提问等候时间情况,笔者进行统计,得出如下表15的统计数据。

二、教师提问教学策略

(一)加强开放式提问

开放式提问一般没有固定的答案,这种提问方式对幼儿逻辑思维、语言组织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幼儿集体教学活动中应当加大开放式问题的比例。如幼儿集体教学活动的提问环节中,应以开放式问题为主,以封闭式问题为辅,封闭式问题不能占用太多的集体教学活动时间。

开放式提问往往没有统一的答案,幼儿教师在设置开放式问题时,应当有着较强的目标性,依据一定的逻辑,在幼儿可以理解的前提下提出问题。开放式的问题应当与所授课内容有较强的联系,帮助幼儿加深对授课内容的理解。开放式问题主要分为理解性问题、运用性问题、分析性问题、综合性问题、评价性问题这几大类,每一类问题都对应着幼儿一类能力的养成。由于集体教学活动时间有限,这在一定程度限制了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提问的次数,因此,幼儿教师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应当合理分配提问的机会,以开放式问题激发幼儿对所授课内容的兴趣,激发幼儿对所授课内容与生活以及自身的联想。开放式提问应当贯穿集体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且均匀地分布其中。

(二)加强小组提问

个人提问、小组提问、集体提问是集体教学活动的三种提问形式。当前,一般提问对象集中于个人提问和集体提问,而小组提问的情况较少。实际上,小组提问是以小组为对象,对幼儿树立协作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幼儿教师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应当增加小组提问的次数和比例。

小组提问的对象是小组。在幼儿提问之前,小组往往需要进行讨论、统一意见,相对而言,这个过程需要耗费较多的课堂时间,很多教师认为,小组提问耗时过长,应当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尽量减少小组提问的次数。实际上,小组提问的作用是集体提问和个人提问无法替代的。教师在进行小组提问时,应当精心设计问题,让小组充分发挥提问的价值。小组提出的问题应当具有开放性,能够激发幼儿较深入地进行思考,同时引起幼儿在小组范围内进行讨论、各抒己见,在讨论中培养表达能力和聆听他人意见的习惯。教师留给幼儿充分的交流时间以后,可以引导幼儿尝试统一意见。

(三)提升提问目的合理性

一般而言,教师在幼儿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提问目的可以归为维护常规、引起兴趣、检查知识掌握情况、传递知识技能、启发思维这几类。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提问,一方面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有序性进行,另一方面也突出对幼儿各种能力的培养。教师对提问的分配方式,直接决定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决定了集体教学活动的教学效果。

以维护常规为目的的提问,其作用往往是为了维护集体活动教学秩序,而这种提问通常难以取得培养幼儿能力的效果,应当尽可能减少这种类型的提问次数。以引起兴趣、检查知识掌握情况、传递知识技能、启发思维为目的的提问,都是为了保证幼儿对集体教学活动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而能否达到这个目的,则取决于教学活动对提问次数与比例分配是否科学。不同班集体的幼儿情况千差万别,教师无法统一对提问次数以及比例进行规定,而应当在班级里提倡对幼儿充分观察,掌握幼儿的各项特点,并以此为依据合理地分配提问的次数和比例,以此确保在有限的集体教学活动时间内,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适当延长提问等候时间

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时,应当在与幼儿互动的过程得到幼儿的反馈,幼儿则应当在接受提问的过程中理解问题、思考问题、组织语言回答问题,但大多数幼儿无法一蹴而就完成这个过程。因此,应当给幼儿留下充足的时间。对某些问题,教师可以主动停下来等待幼儿10秒左右;或者可以告诉幼儿先自己想一想,等会再向他提问,这就保证了幼儿有时间思考问题、理解问题、组织语言表达观点,又不影響集体教学活动的整体进度。

总之,教师提问是幼儿园集体活动当中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当根据不同的活动内容、幼儿兴趣与发展水平、教学情境设置适宜的问题,通过提升提问目的合理性、适当延长提问等候时间等,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使集体教学活动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任娟.幼儿教师教学提问的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8.

[2]杨继英.幼儿园教师提问行为及其观念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作者简介】陈斯琳(1986— ),女,壮族,广西隆安人,二级教师,现就职于南宁市吉祥路幼儿园,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

(责编 杨 春)

作者:陈斯琳

集体教学活动幼儿园论文 篇2:

农村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现状和策略研究

摘 要:目前,我国教育部门对于幼儿的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幼儿学前教育逐渐普及,在农村,幼儿的学前教育主要就靠农村幼儿园来完成。由于幼儿处于思维活跃、好奇心重、天真好动的年龄阶段,为了保证学前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在组织幼儿进行集体教学活动时也应掌握一定的策略。以农村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策略为研究方向,客观分析农村幼儿园集体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建议,期望能对提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有所帮助。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集体教学;策略分析;教学智慧

一、农村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现状分析

1.部分幼儿园在集体教学活动内容上随意性较大

农村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活动大多由老师主导,内容较为随意,这点在民办幼儿园更加明显。虽然幼儿园每个班级都有计划表,但部分教师并没有遵守计划表来进行集体教学活动安排。计划表是老师对集体教学活动进程的宏观把握和部署,具有逻辑性,内容选择上要能接近生活、互相联系。

2.集体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氛围适宜

在农村幼儿园中,集体教学活动总体来说氛围轻松、愉悦,幼儿能够明显地体验到轻松快乐的氛围,虽然偶尔有一点小摩擦,但是发生的频率极低,不会破坏集体教学活动的愉悦氛围。教师能够对幼儿表现出细致的关爱,在一定程度上敏感地回应幼儿的特殊需求。

二、农村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开展存在的问题

1.集体教学活动教学设备和材料运用不足

在农村幼儿园中,大多数班级的集体教学活动的教学设备仅为黑板、书本,较好一点的话有一个小的运动场地,这导致整个集体教学活动过程相对枯燥、乏味,不仅不利于集体教学活动,还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在农村幼儿园中,老师在教学方法上也有很大问题,利用一本画册来开展活动是很多农村幼儿园的通病。在集体教学活动中缺少教学设备与材料,或者使用了不适应的材料和设备,都对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有着不良影响。

2.农村幼儿园教师资源相对匮乏

在农村幼儿园中,教师资源匮乏也是一大严重问题,农村幼儿园中超过一半的班級只有1名教师在布置一天的集体教学活动,因为农村幼儿园幼师数量的严重不足,所以相对于师资丰富的幼儿园,农村幼儿园的幼师的工作内容更为庞大,使得集体教学质量严重下滑,而这又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3.集体教学活动参差不齐,教师大多缺乏教学机智

在农村幼儿园中,因为一系列原因游戏内容大多固定不变,总是以幼师为中心,没有自主性、创造性,呆板而又僵硬。幼师开展集体教学的方式不太适宜,严重降低了集体教学质量。教学机智是指老师根据实际情况和突发状况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方式进行合理修改的智慧。但在农村幼儿教育系统中,几乎没有老师有足够的教学机智,从而降低了幼儿教学的质量。如果老师拥有这种教学机智,对幼儿有极大益处。

三、农村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改善策略分析

1.合理定位集体教学活动的教学目标

老师要正确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明白幼儿的需要和兴趣,以此为切入点开展集体教学活动,从而使幼儿形成优异的探究能力和良好的学习方式。同时,老师要注意到各领域课程安排的均衡,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

2.完善幼儿园教学资源和教师资源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不仅是老师与幼儿互动学习的过程,还是老师、幼儿和教学资源材料的互动。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如果只通过画册、书籍来开展讲解,那么活动内容必然呆板而又僵硬,集体教学活动的真实价值还是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材料来体现。其次,教师要合理地运用幼儿园教学资源。同时应该增加班级教师的配备,合理对教师的作息进行安排。

3.提高教师集体教学活动的实践策略

老师用适宜的方式来管理幼儿能够使幼儿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幼師要眼光长远,追求高质量的幼儿教学方式。在如今的教学集体活动中,部分教师管理不当,只懂得用简单直接的态度来使幼儿乖乖听话。这种错误的行为并没有什么效果,同时使幼儿产生惧怕心理,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害。所以,老师要懂得换位思考,避免简单粗暴的管理方法。同时,教师要灵活安排幼儿集体教学的时间来改善和提高农村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活动的质量。

综上所述,农村幼儿的集体教学活动的教学效果大体较好,但在深入分析比较时,仍能发现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本文就是本着严谨客观的研究态度,系统地总结了农村幼儿集体教学活动中存在的缺陷,并从解决这些缺陷的根源入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我认为,提高农村幼儿园教学质量还是应该从提高基础设施投入,优化教学规划细节和目标,提高教师队伍教学智慧来入手,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幼儿园教学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相禹,刘焱.师幼比对幼儿园集体教学质量影响的实证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16(5):3-14.

[2]汪丞,郭跃进,伍香平.新形势下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14(2):27-32.

作者:李能华

集体教学活动幼儿园论文 篇3: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探究

【摘 要】自《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发布以来,区域活动和游戏日益得到幼儿园教师的重视,集体教学活动模式却逐渐被边缘化。但作为幼儿园课程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集体教学活动仍然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设计和组织有效的集体教学活动,发挥集体教学的独特功能,提高集体教学活动的适宜性和有效性,需要幼儿园教师进行持续不断的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性

集体教学活动一直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点和难点,集体教学活动对幼小衔接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一些幼儿园在集体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方面存在问题,影响了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本文就如何实现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进行了探究,以期为幼儿园教师提供参考,为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作出贡献。

一、当前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

自《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发布以来,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而集体教学活动受到了部分幼儿园教师的忽视,有些幼儿园甚至出现“只谈游戏,不谈集体教学”的风气[1]。当然,传统教学思维模式下的集体教学的一些弊端也需要被重新审视和改进,同时,集体教学活动的关注点也应有所改变,以顺应时代潮流。以下是笔者观察到的当前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目标定位缺乏合理性

活动目标既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引航灯,也是教学活动的归宿。活动目标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从认知、能力、情感这三方面来确定。教师在活动目标定位中通常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活动目标定位不清,比较笼统,难以发挥其导向和评价功能。二是目标定位与幼儿年龄不符,与活动内容不一致,核心价值难以体现。

(二)内容选材缺乏适宜性

集体活动的内容要适宜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贴近幼儿的生活,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幼儿获得一定学习经验。但教师选择的教学活动内容往往教育价值不高,难易程度不适当,缺乏层次性和多元性,难以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求,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在活动中无法展现。

(三)教学组织缺乏有效性

当前,很多幼儿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为了能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往往会采用急功近利的方式开展集体教学活动,在一节课内安排过多教学内容,求全求多,希望面面俱到,却忽视了幼儿的学习特点和接受能力。许多教师在“求全”的同时还在教学秩序上“求稳”,忽视了幼儿的发展特点和认知能力,启发引导不足,灌输控制有余,限制了幼儿对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组织形式单一,使得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性无法彰显。最后又在教学结果中“求成”,通过“以教为中心”的说教活动让幼儿达到教学结果,但学习过程的思维体验没有了。这种不能引发幼儿深度学习和深层次思维加工的教学活动,是成人的教学而非幼儿的体验学习[2]。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集体教学的有效性,需引起幼儿园教师的高度重视。

二、实现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性的策略

(一)制定合理的活动目标

制定合理的活动目标是提高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性的要素之一。在制定活动目标时,教师应准确把握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实际发展水平,对教学活动内容进行价值分析,从幼儿的认知、能力、情感态度三方面制定合理的活动目标。活动目标不宜定得过高或过低,不宜笼统空泛。如在语言活动“春雨”中,活动目标

为:激发幼儿对诗歌美的感受;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想象力。这样的目标就比较笼统,不合理。可以把它改为: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初步学会朗诵诗歌;能合理想象,运用诗歌中的句式仿编诗句。此外,为了达到活动目标,教师在活动前要做好全面且细致的准备工作,在活动中要引导幼儿感受事物,表达对事物的喜爱,与同伴们一起分享喜悦、探索未知。

(二)选择适宜的活动内容

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有教学价值的活动内容才能造就有效的学习,因此,选择适宜的活动内容要考虑幼儿的年龄、文化和个体差异,应关注幼儿的兴趣需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如在科学活动“光和影子”中,光和影子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幼儿对此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而且幼儿对影子的形成非常感兴趣,有强烈的探究欲望,选择这样的活动内容进行教学就是非常适宜的。此外,教师还要调查了解幼儿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这样才能因材施教,充分挖掘活动内容的教育价值。如果选择活动内容时只考虑了科学性、教育性,却忽略幼儿年龄、已有经验水平等关键性因素,那么活动的有效性就很难得到保证。

(三)设置恰当的教学问题

教师要考虑所设置的问题的恰当性,即幼儿能否回答,而幼儿能否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取决于教师提问的方法和手段。教师要根据平时观察和收集到的幼儿学习和发展的信息,设置恰当的、符合幼儿实际发展水平的问题。教学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避免过多的是非问题,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尽量不要过于简单,同时也要适当兼顾趣味性和层次性。在幼儿回答问题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和启发,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实际上,恰当地设置问题关乎集体教学活动的质量、效率,能够提高幼儿参与度、活跃课堂、增加互动,而高效有趣的集体教学活动能提升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3]。

如在大班的语言活动“黑熊的愿望”中,教师在活动开始前,可先讲述故事的开头并提出问题:黑熊希望看到天鹅公主,它的愿望是什么?这样的问题能激发幼儿丰富的想象,引导他们去寻找问题的答案。然后教师阅读故事的前半部分,针对后面的故事情节提出问题,让幼儿猜想:为了保护天鹅,黑熊改变了愿望,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天鹅会被老鹰抓走吗?黑熊会不会孤单?教师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并回答问题,说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想法。这样的开放性问题能發散幼儿的思维,让幼儿积极地联想,不仅活跃了教学气氛,也充分调动了幼儿回答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进行积极的分析评价

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对幼儿的学习表现作出比较积极的分析和评价,尽可能地做到真实和客观。首先,教师要认真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行为表现,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并对此作出正确的价值分析和评价[4]。首先,教师对幼儿的表现不要简单地用一句“像不像”“好不好”来评价,而应进行恰当的分析,指出好的地方在哪里,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这样才能促进幼儿在原有基础上获得进步。其次,教师在对幼儿进行评价时,要采取正面、鼓励、肯定的态度,不要以一句“你真棒”来应付总结,要针对幼儿的某一行为表现进行中肯的评价。当幼儿有疑惑或回答不准确时,教师首先要肯定幼儿积极表现的一面,再耐心引导幼儿找出问题的正确答案。最后,教师还要积极地看待幼儿的每一点进步,并利用幼儿的进步促进其全面发展,避免在幼儿之间相互比较。这样才能保证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是有效教学的关键,集体教学活动围绕教学目标展开,为提高集体教学效果,必然要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幼儿园的教学方法很多,主要有直觀法、口语法、游戏法、操作法、练习法、发现法和竞赛法[5]。如在数学活动“长度、面积守恒”中,教师运用游戏法引入活动,通过观察、提问和讨论让幼儿了解比较长短的方法,然后运用操作法和练习法让幼儿体验如何改变绳子摆放的方式,感受长度守恒。虽然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多种方法并用,但不能因为追求运用尽量多的教学方法而偏离教学目标,能够让幼儿通过感受体验获得知识技能即可。此外,还有其他教学方法可以运用到集体教学活动中,如多媒体展示法、情境设置法、社区互动法等。

(六)深入开展教学反思

及时、深入的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高集体教学活动的质量。教学活动前的准备、活动目标的定位、活动过程的设计、教师的指导策略、幼儿的学习等都可以进行教学反思,活动结束后的反思是完整的集体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环节。只有在不断的反思和总结中,教师才能提升自身素质,获得进步。

除上述因素外,教师的基本素质,如对孩子的爱心、耐心、教育风格等也会影响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活动的质量。总之,在现代幼儿园教育中,幼儿园教师应与幼儿建立合理的联系,在游戏中与幼儿互动,同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才能不断提高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整体水平。幼儿园教师只有采取各种方式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才能为开展集体教学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探究中,仍然需要广大幼儿园教师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勇于创新,不断提升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朱翠平.幼儿园组织和开展高质量游戏的条件[J].学前教育研究,2011(8).

[2]倪敏.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在谈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7(6).

[3]杜宁.建立新时期良好师幼关系的意义及对策[J].潍坊学院学报,2013(1).

[4]任丽莎.组织学前教育活动有效方法的初步研究[J].中国学校教育,2018(32).

[5]刘晓彤.维持和改善幼儿园集体教育活动中教师提问行为的现状[J].陕西幼儿师范学院学报,2018(9).

作者:陈媚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职业损伤下医学检验论文下一篇: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