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小学语文论文

2022-05-08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探究式小学语文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不能把目标局限在掌握基础的字、词、句、篇和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上,我们要将眼光放得更长远,注重所学知识和能力的运用,将学习的最终目标定位为更好地为生活服务。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要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实际生活应用为目标。

探究式小学语文论文 篇1:

探究式小学语文课堂的创设初探

摘 要:探究式语文课堂应该是: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提出,知识让学生自己去归纳,规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学法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并能在探索中创新,真正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人翁地位。为此,提出了创设探究式语文课堂应从以下四方面入手:引导学生主动质疑,独立思考,积极讨论,创新升华。

关键词:探究 课堂教学 小学语文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探索是学习和研究的生命,没有探索,就不可能有发现,没有发现,就谈不上创新。《语文课程标准》也向语文教育工作者提出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那么如何创设探究式小学语文课堂呢?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平时听课中的感受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主动质疑是探究活动的开端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探索,常有创新。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许多有价值的问题,要善于抓住课文中典型的语言现象引导学生反复揣摩、品味,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敢于从教材中发现问题,大胆地围绕课文题目、课中文字、课中插图、课中标点、课文结尾等内容提出疑问。

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经常让学生在读通课文、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提出自己不能理解的问题,这样提出的问题往往比较有价值,对深入理解课文、领会课文中心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在教学《小音乐家扬科》一文时,在熟读课文后,有的学生提出:音乐家是在音乐方面很有才能的人,像聂耳、冼星海、贝多芬、舒伯特等,他们都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名作,而扬科他什么也没有做成,最后悲惨地死去了,课文为什么把他称作“小音乐家”呢?思维和创造是从惊奇和疑问开始的,这位学生的提问激起了学生们主动探究的欲望,使他们能潜心阅读课文,在研读、分析的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启迪,有所收获。

二、独立思考是探究活动的基础

有疑是探究活动的开始,思考便是探究活动的基础。没有思考,也就没有探究。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要求学生马上回答,如果一个学生回答不了,立即换另一个学生,直到得出标准答案为止,这就伤害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因为很多思维活动,特别是探究思维的开始,有时仅仅是认识一部分或有些感觉,而思考问题又需要尝试,需要搜寻信息,这就需要让学生有思考的时间。

在听课中,我还发现许多老师在提出问题后让学生思考,不懂的可以同桌或四人小组讨论,我觉得这种做法并不可取。在教学中,如果经常思考讨论同时进行,这样就会使一小部分同学不思考,只等同组内其他同学的讨论结果,成为学习上的懒汉,思考也就失去了作用,讨论也只能成为一种形式。

所以,在提出一个问题后,要让学生进行探究,就要给学生安排独立思考的环境、平静的心态和足够的时间。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室里寂静无声,同学们在静静地思索,要珍惜这样的时候。”

三、积极讨论是探究课堂的形式

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学生有所感悟,有所收获,也可能有所疑惑。便产生与他人探讨的欲望,这时进行恰当的讨论,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讨论可以分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对一些很难归纳出探究结果的问题,我们可以先安排小组讨论,人人都要发表意见,在小组内形成一个明确的结果,再全班进行交流,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讨论中或多或少体验到一点探究成功的乐趣,也可避免全班交流时,有些学生因探究的结果与全班交流的结果相差甚远而挫伤他们探究的积极性。而对一些比较容易的问题,我们不必再进行小组讨论,直接在班级中进行交流,共同得出探究的结果,使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增强探究的信心。

仍以教学《小音乐家扬科》为例,学生提出:作者为什么把扬科称作“小音乐家”?之后,让学生独立思考,在课本上划一划(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小音乐家的句子)、注一注(注明为什么说明他是小音乐家的原因),然后组织全班学生进行讨论。由于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充足,他们在讨论时都情绪高涨,急于要把自己探究的成果告诉大家,并有声有色地汇报自己探究的过程,同时在互相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思维的碰撞又闪出了创造的火花。有的学生说:“因为音乐家都非常热爱音乐,而课文中讲扬科酷爱音乐,所以我觉得扬科就是一个小音乐家。”他的意见立刻遭到学生的反对:“我觉得他这样回答是不完整的,不能说一个热爱音乐的人就是一个音乐家。热爱音乐仅仅是扬科的一个方面,还有一个方面是他很有音乐天赋,我是从扬科爱听大自然的音乐和爱听旅店里的音乐这些地方体会到的。”“对,我也觉得扬科确实在音乐方面很有才能,因为我们平时听见小虫、麻雀的叫声等都不去注意,也没人去听,而扬科却认为它们在歌唱、在演奏,这些都是音乐。”“我还认为扬科自己做了一把小提琴也说明扬科像音乐家一样,因为音乐家--般乐器弹奏得非常好,但不一定会做,而扬科却能自己做小提琴,说明他非常了不起。”……

积极的讨论既能形成探究的结果,也能提出讨论后仍未解决的问题,以促进进一步的探究学习。

四、创新升华是探究活动的目标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在探究中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独特感受,有独立的见解,在表达中不说套话、假话。《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同样,在教学《小音乐家扬科》时,同学们都对扬科的悲惨遭遇既同情又为他抱不平,他们都说:要是扬科生活在跟我们一样的环境中,他准能成为一个著名的音乐家。于是我就鼓励学生们想象,写一篇小作文。同学们热情高涨,纷纷写出了《伟大的音乐家扬科》、《我的同学扬科》、《美妙的音乐》等。只要言之有理,教师都应予以肯定,让学生创新的幼芽能够茁壮成长。

总之,在我们的探究活动中,要真正做到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提出,知识让学生自己去归纳,规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学法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并能在探索中创新,才能真正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人翁地位。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传统与变革》,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张海根.《实现文本“多元解读”的有效策略》,《小学语文》2007年第8期

3.李建明.《拓宽语文学习领域 培养创新创新能力》,《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第2期

国家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

作者单位:浙江省慈溪市坎墩街道中心小学;浙江省慈溪市坎墩街道宏展学校

作者:施振法 华孟珍

探究式小学语文论文 篇2:

浅谈探究式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不能把目标局限在掌握基础的字、词、句、篇和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上,我们要将眼光放得更长远,注重所学知识和能力的运用,将学习的最终目标定位为更好地为生活服务。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要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实际生活应用为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探究式教学;方法

小学阶段是语文学习的基础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黄金阶段,如果小学语文学不好,以后到了初中或高中再补习语文将会非常吃力,尤其是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将很难改变。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不能只将教学内容局限在课本教材上,不能单纯地让学生记忆课本上面的内容,更不能教给学生机械地分析文章结构和模仿写作,小学语文教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可以选取适当的文章著作,尽量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在大量的阅读中逐步培养学生积极的、乐观的人生态度。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学生语文能力训练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其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理解与表达的能力。教学方式的开放性意味着教师应该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学生表达不同的意见。就表达而言,它的开放性体现在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尊重学生的差异。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条件,鼓励他们有表达和交流的愿望,并且能够把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充分、准确地表达出来。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积极探索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才能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做好小学语文的教学。

自主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应在教学中予以关注和重视。有的教师认为在活动中学习就是探究式学习,动手操作完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一步一步完成的,学生只是完成教师的操作指令。于是课课安排活动,从选题、制订计划到活动的实施都是教师一手包办,一些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生只是参与“表演”。这样的活动对学生来讲毫无探究可言,更谈不上创新。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课堂实践中实现自主探究教学法的一些初步的做法。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法的意义

1.探究式学习方式是新课标的要求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中明确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很明显,让学生在探究中去学习已经提到了一个高度。为了能够让学生在探究中去学习,掌握并灵活运用探究式学习的方法,身为语文教师就应该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渗透探究式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对所需要材料的搜集、整理,再经过积极主动而独立的思考,进一步发现问题所在,探究问题的实质,最后针对所遇到的问题能够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并给出合理的结论。

2.探究式学习方式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今社会,最需要最缺少的就是复合型的人才。而复合型人才必须具备多种能力,其中之一便是创新能力。探究式学习是进一步发现问题所在,探究问题的实质,最后针对所遇到的问题能够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并给出合理的结论的前提,是复合型人才必须素质,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课堂实践中实现自主探究教学法的一些初步的做法

1.激发学习兴趣,是实现自主探究教学的前提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以阅读为主,并提倡大量的课外阅读等,兴趣的激发是每一位语文老师都深知的道理,显然自主探究阅读兴趣的激发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才能在乐中成长,才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不至于使学习变成为苦差事。可是兴趣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逐步培养,激发。它不是与生俱来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是要建构真实的问题情境,在自主探究性阅读教学中,构建与现实相类似的问题情境。把学生所学的书本知识与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联系起来,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于无法与生活建立联系的内容,他们显得很烦恼,不愿意去接触。但是,对于能够与自己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内容则特别感兴趣,学习时积极性很高,学习时会问出许许多多个为什么。因此我们需要帮助学生在学习内容和生活实际方面建立联系,让学生主动地在这种相似情境中独立地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经。

2.让学生通过课前预习锻炼其自主探索的自觉性

学习是个体行为,学生只有通过独立的思考与练习,才能使知识得到内化。为此,有意识地增加预习及自学的时间,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般的常规预习方法,基本上就是学生上课前,都必须解决读、画、查三个方面的知识难点。读:学生自读,对于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印象,对课文内容基本达到熟练、连贯。画即读的过程中把自己不理解、理解不透彻的字、词、句、段画出来。查即查阅工具书和有关资料,将画出的疑点结合课文尝试解答,这些要求是不必老师布置学生每课前必须预习的。

3.通过对课文内容的自读质疑实现自主探究教学

自读感知是个体性的自主活动,教师一定要在语文课堂中注重读的方法与技巧的指导,对学生指导好“自读”,使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真正把学生当作读的主体,充分体现“生本教育”的理念,把读作为最根本的学习手段。学生细读课文之后,于是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释疑,要求他们精读多想,比较分析,此环节要不惜花费时间,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力。提出自己想要知道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求得问题的解决。课堂上不一定要把追求完美的答案作为教学目标,可通过让学生自由组合小组讨论学习,以求理解更深入,思路更清晰,引导学生在辨析问题上下功夫。

4.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学生如何学习,就涉及到一个学习方法的问题,自主学习要求学生个体对“学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一定的意识和反应,学生探究性阅读方法的获得,除了在学习过程中自主习得以外,更多的还是需要教师来进行训练和培养。

通过实践探索,我们主要教给学生以下的读书方法:一是自读,即让学生围绕导读提示、课后习题等,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和写作特色,读课文重点章节。二是查阅,即查阅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外资料,查阅工具书。三是评注,即让学生给文中重点词句、精彩片断作简要的评点批注,结合重点问题,研读课文。四是联系,即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及已有知识去独立学习,联系上下文探究问题答案。五是赏析,即朗读品评,赏析好词好句,练习感情朗读。六是质疑,即学生对那些在解答问题、自主读书的过程中形成的新问题做上记号,提交小组或班级交流研讨。

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应首先采取措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有所发展,但是针对不同学生不同的情况重点又要有所不同,应该因材施教。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既要从德智体美劳、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对一个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又要按照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评价标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就要注意不能单从学习的结果上给一个最终的定量评价,而要关注学习过程、关注阶段性进步,综合给予定性评价。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目的并不是给学生一个素质能力的评判结果,而是通过不同阶段的评价使学生自己看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并且在教师的指导下寻找发扬优点、改正缺点的方法与途径。

总之,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老师应该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思维的束缚,让他们在探究式的学习中慢慢的去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探索,让他们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发现一些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达到问题解决的目的。相信在这样的一种教学模式的指引下,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效果也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而小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在探索与思考中逐渐增强。

作者:张国强

探究式小学语文论文 篇3:

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和写作是非常重要的两个板块。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综合能力的提高,并且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和精准度。因此,教师对于作文教学需要不断地进行更有效的新方法的探究。对于学生在写作能力方面的缺失,我们要进行一个新模式的研究来让其更好地实行,即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模式。

【关键词】语文作文教学;合作;自主学习;探究

在小学高段年级的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能力,但他们在逻辑上以及语言组织上还存在着一定的欠缺,他们在写作的时候并不能清楚、完整地表达出整篇文章的中心意思,用一句俗话来说就是在记“流水账”。因此,为了培养学生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我们需要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式。
一、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都是老师怎么教、老师怎么做,学生就怎么学。这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能够培养他们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受到了极大的阻碍,他们不会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该怎么写这篇文章,而是机械性地按照老师们告诉他们的固定“套路”来进行写作,而这样的写作是没有“灵魂”的,这并不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学生应该自主地去进行学习、学会与他人合作以及进行深入思考探究,因此,广大教师们应该构建一个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模式,来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写作,并体会到团队的重要性,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综合能力。
二、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模式的方法、途径

(一)构建使学生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方法

教师应该仔细做好备课工作,对教材进行充分研读,带领学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写作文应该怎么写。教师如果能够做好备课工作,对教材进行充分的研读,便可以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从教材中找到一些方法,让学生自主归纳、自主学习、自主选择。在写作课题的选择上,教师们可以布置课文的观后感、写日记等和学生真实生活较接近的课题,这样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还有利于他们进行真情实感的写作。在写作中学生拥有自主学习能力是需要教师不断引导他们去学习,使他们形成一种学习的“习惯”,学生便愿意自主去学习、自主去探究、自主去思考。在小学六年级的语文S 版教材中,第一单元的教材编排的都是古今中外的神话故事和神话传说。那么,教师在进行单元的语文教学中,便可以充分地利用好教材的内容,来让学生感受到真善美以及让学生产生对美好生活的憧憬。神话的故事具有相当离奇的想象力,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对神话内容进行扩展与延伸,这样,不仅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还促使了学生在写作中进行具体的想象力的开展。譬如,在讲到《夸父逐日》《鲧禹治水》这两篇文章时,老师可以提出以下这些疑问:“在夸父死了之后,会不会有其他人和夸父一样进行逐日的活动?”“鲧和禹为什么会有那么坚定地去治理洪水?”等类似的延伸性的问题,来让同学们进行回答,并要求同学们将回答表达为书面形式。而且,如果自己能够提出一些非常不一样(创新且有意义)的问题时,给予学生一定的奖励,来促使他们能够自主地提出问题并且有逻辑地回答和表达这个问题。

(二)构建使学生具有合作意识,会进行小组合作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方法

小组合作是能够促使学生进行更好学习的一个方式。教师可以对班级同学进行分组,这样在有写作“任务”的时候,可以由整个写作小组一起进行探讨,这不仅可以让学生拥有写作思维上的碰撞,还可以让其体会到小组合作、团队的重要性。相关实验表明,各司其职、良好的小组合作有助于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以及与他人合作,这不仅有助于小学生培养语言交流沟通能力,更有助于他们写作能力的培养。在小组合作中,整个团队的思维碰撞能够带来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观点,而且良好的分工协作有助于他们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究。教师可以分配给每个小组不同的写作课题,最后让他们上台进行课题展示,这样也可以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小学六年级的语文S版教材中,第二单元的课文是围绕“人间天平”这个概念而编排的。在第二单元中有一篇文章名为《商鞅南门立木》,在进行这篇课文的教学时,老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不同的小组,让他们自主地选择角色来进行课文中情境的表演,当然,各个角色的台词是需要学生依据课文自主进行编写的。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具有合作意识,也有助于他们写作能力的提高。在商鞅、勇士、路人等这些角色的台词编写中,需要注意的一个大前提是他们都是古代人,当时说的话都是古文,因此,教师应该提前告诉学生要注意台词编写的严谨性。虽然在台词的编写中,如果有流行语言的掺入会变得更加有趣,学生会对其更有兴趣,但是,这就破坏了语言的严谨性。

(三)构建使学生具有探究性思维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方法

具有探究性思维的学生的一个重要表现是“能够有逻辑地思考各种问题并能把它深入思考下去”。因此,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探究性思维的培养,而探究性思维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培养又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想要培养好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就是要培养好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能够有逻辑地思考和回答问题,这对于一篇文章来说就是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脉络和结构,这便是一篇文章所需要的基本的东西。这首先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提问,在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的引导提问,更多地需要教师通过教材引导来完成。

什么是教材引导呢?在小学六年级的语文S版教材中,第三单元的课文是围绕“科學与发现”这个主题来进行编排的。在第三单元中有一篇课文名叫《两小儿辩日》,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们首先要明确这篇课文的基础内容讲的是什么,即两个小孩对太阳距离地球的远近的观点不同,他们的知识面尚不广泛,只看到了事物的一面性,但是他们争辩地论述却是相当精彩,孔子经过看见“两小儿辩日”,但是他也无法非常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这件事就在小孩子们反问孔子:“谁说您的知识渊博呢?”中结束了。这便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在进行这篇课文的教学时,可以把学生当作“两小儿”,把自己当作“孔子”,对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如“同学们,你们觉得太阳距离我们远近的变化是怎么样的呢?”“同学们,你们认为太阳和地球的距离为什么在一天之内会有变化呢?”通过类似的提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思考,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结语

小学阶段是人们一生中打好学习基础、培养基础能力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就是学生的明灯,指引、引导学生去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思考探究、自主写作。相信在广大教师的努力下,自主、合作、探究的小学写作教学模式将会得到一个非常好的实践和完善,来为学生的未来写作、学习等各方面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树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训练要点研究[J].学周刊,2019(12).

[2]曹招娣.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高段写作水平[J].学周刊,2019(11).

[3]刘丽敏.小学作文生活化的实践研究[J].学周刊,2019(11).

[4]刘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策略分析[J].中国农村教育,2019(8).

[5]赵成俭.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创新探究[J].才智,2019(5).

[6]孙春艳.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6).

作者:刘绣桃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超契约环境审计论文下一篇:语文研究性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