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微企业融资论文范文

2024-07-15

中小微企业融资论文范文第1篇

新冠疫情对于我国乃至全球经济产生了毋庸置疑的巨大影响。各国无论是宏观层面的经济环境,还是微观层面的企业生存,都受到疫情的强烈冲击。中小微企业在此环境中,更是面临涉及生存的巨大挑战。根据第四次经济普查数据,截至2018年底,我国共有中小微企业法人单位1807万家,占全部企业法人的99.8%。自2018年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内容提出:中小企业贡献了我国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到2020年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内容提出:加快落实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和惠企政策。可知中小微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其发展动态将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疫情后中小微企业陷入艰难处境的原因

面对新冠疫情的冲击,原本发展势头良好的各中小微企业,由于自身产业结构的特征以及市场经济的巨变,导致其发展形势不容乐观。据调查,中小企业主要分布在高科技行业、零售与服务业、餐饮住宿娱乐文化旅游、加工制造业等行业。面对疫情,以文化、娱乐、旅游、餐饮、交通等服务业为主体的中小微企业所受的冲击最大,接连数月生产销售等经营过程的停摆,使得本就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微企业偏离正轨。对于抗击新冠疫情,虽然我国已取得阶段性胜利,然在全球疫情尚未完结的情况下,市场经济仍处于低谷,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困境显而易见。造成这种中小微企业艰难局面的原因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资金压力大

中小微企业资金问题一直是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尤其是融资难问题一直存在。面对疫情冲击,这一问题不仅没有缓和,反而更为严峻。企业产能底下,市场经济下行,企业现有的资金不断消耗,却没有更多的现金流流入。这给企业资金链带来莫大的压力。有调查研究表明,疫情冲击不仅直接影响企业2020年的营收,还会危及企业生存。37.0%的企业账上现金余额仅能维持1个月,能维持2个月的有31.6%,能维持3个月的为17.2%。账上现金仅能维持两个月以内的企业合计接近68.6%,85.8%的企业维持能力不超过3个月。如果在防疫过程中企业不能得到及时的政策扶持和救助,大量中小微企业将面临倒闭风险。[1]

(二)经营压力大

在全球疫情尚未结束的情况下,企业招工、工人复工等仍受各地防疫政策影响,为防止疫情反复,各地采取严格外来人员隔离制度、严格体检制度等,致使中小微企业开工率不足。复产复工困难,企业产能低下。同时,由于交通运输成本的增加,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业务订单的下滑等,经营渠道的资源紧缩、成本上升,导致企业整体收入降低,经营环节的各项压力无不冲击着中小微企业的生存前景。

(三)复产复工成本高

在复产复工的同时伴随的是积压数月的订单需求、库存存货、应付款项等等。中小微企业本身产业结构简单,盈利模式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弱,疫情的冲击使企业对现金流的要求也更甚。此外,疫情过后的复产复工防疫卫生成本增加,而中小微企业一直存在融资难特征,再加上疫情的冲击,许多企业数月未有现金流入。而达到复产复工要求的防疫卫生成本也成为企业一项不小的开支。

三、国家对中小微企业的帮扶政策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国家抓紧出台各项针对中小微企业的帮扶政策,旨在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稳步发展。

(一)符合条件的税收减免政策

国务院公布执行了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医保费和缓缴住房公积金措施,并制定了《关于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的通知》,明确了免、减、缓三项措施。之后,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了增值税税收优惠、社保费减免等五项举措,支持广大个体工商户在做好疫情防控同时加快复工复业。同时,财税部门除了对个体工商户减税降费外,也提出了其他减税降费举措。

(二)放宽满足资金需求的融资政策

央行与银保监会等各部委陆续出台多项措施,推动支持企业复工复产金融政策落实。如,央行于1月底创新推出专项再贷款政策,向9家全国性银行和湖北等10个重点省(市)的部分地方法人银行提供总计3000亿元的低成本专项再贷款资金,支持金融机构向应对疫情的重点企业提供优惠利率贷款,以精准支持疫情防控重点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的供给。[2]6月央行会同银保监会、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八部委出台《关于进一步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强调各金融机构要不折不扣落实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信贷支持政策等。

(三)稳步推进各行各业需求正常化政策

各地区加紧贯彻落实国家对疫情“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和分区分级防控的总体要求,在防控疫情和经济发展的双重需求下,稳步推进各项措施帮助企业复产复工。对企业未复工原因进行查找和分类,对应不同原因的复工难问题,实施相应的解决措施。如统筹规划弹性复工、错峰复产时间管理等措施,能够帮助企业逐步恢复正常生产秩序。同时,各地区为人民的生产生活回归常态营造氛围,为实现经济社会常态化运行提供有力的支持,促进经济社会恢复有序有力状态。

四、多方助力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国家各部门迅速而切实的惠企政策不断出台,税收的减免、金融条件的放宽、利率的下调、消费券的发放等等一系列措施的实行,给予了企业突破困境的信心。为保证国家惠企政策的确切落实,各地政府亦纷纷响应,采取各项措施密切配合。同时,中小微企业则通过扩大市场范围、转变营销方式、加快企业转型等手段顽强自救。多方共同努力,共克疫情难关。在此,为确保中小微企业在后疫情时代能够突破困境、稳步发展,各方仍需进一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牵头、扩大内需

为协助国家惠企政策的推行,加大企业扶持力度,不少政府机关部门积极行动,推行“2.5天休息制”的弹性工作时间制度,助力文化、娱乐、旅游、餐饮、交通等服务业消费新升级,为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开辟通道。各级政府对积极响应的企事业单位可予以财税支持,对于参与的个人可予以资金方面的补贴,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全民参与的热情。另外,一些地区的基层领导干部积极投身到与互联网新媒体合作的“直播带货”工作中,成功帮助当地企业开启线上消费模式,为企业增产增销提供新途径。此外,可鼓励开展丰富城市文化、改善居民生活的“夜间经济”,让夜间经济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引擎。所谓“灯光一亮,黄金万两”,繁荣夜间消费,激发夜间经济效益,通过夜间经济的发展全方位的带动城市经济全面复苏。

(二)定位准确、精准帮扶

各地依据相关政策对中小微企业进行精准帮扶,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如将企业救助与优化产业结构结合起来。救助中小微企业并不是因其小而帮扶,而是因为其在产业结构、社会就业方面的突出作用而为之。对于本来就在退出系列之中的中小微企业,可借此机会,充分利用市场调节作用,使其淘汰出局[3]。如,减免税收政策可与员工薪资补贴政策相关联。对在疫情税收优惠政策中减税多的企业和减税少的企业,在享受政府对员工薪资补贴的多少上加以区分。这符合相关政策中“精准帮扶”的要求,也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让因疫情而导致暂时性困难,发展良好的企业得到切实的帮助。一些企业更可以在此过程中,积极寻找出路,将原本单一的产业结构进行升级更新,摸索出新的发展道路。毕竟,帮助企业走出困境不仅是国家的责任,更是企业自己的义务。

(三)转变思路、积极自救

将疫情带来的不良影响,化作改变与创新的机遇。疫情之后,国家不断出台惠企政策。中小微企业要积极关注国家惠企政策带来的扶持,主动配合相关政策的实施,确保各项政策及措施实施到位。同时,加快调整战略规划,优化升级自身产业结构,积极拓展与消费者的链接渠道。如通过开辟线上销售渠道等方式,扩展销售途径,为企业带来全新的机遇。此外,注意降低企业生存成本的同时做好企业内部维稳工作。如企业采取调休、轮休、调整管理层薪资水平等方式来降低经营成本,并通过企业文化的传播,鼓励员工团结一致、共度疫情难关,努力将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并开发出企业升级发展的新动力。

结束语:

当前,中小微企业的经营情况在国家政策扶持、各地方政府贯彻实施及自身不断积极探索出路的情况下迎来了积极的变化。惠企政策的不断出台,为中小微企业赢得了自救的宝贵时间,指导了前进的正确方向。有了政策的指导和落实,加以中小微企业自身顽强的坚守,其发展将逐步回到正轨。但经济全面复苏需要时间,想要恢复甚至超越新冠疫情前的发展势头,中小微企业仍面临复杂严峻的考验。在特殊时期,更需要举国上下众志成城,共渡难关。相信此次疫情过后,那些能够走出困境的中小微企业势必能成为更灵活、更能适应市场变化、也更具有竞争优势的优良企业,继续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摘要:中小微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其发展动态将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面对新冠疫情的冲击,原本发展势头良好的各中小微企业发展形势不容乐观,有的更是面临涉及生存的巨大挑战。随着疫情的逐渐控制、防疫政策的不断放松,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却难以回到正轨。文章对后疫情时代造成中小微企业发展艰难局面的原因做出分析,结合国家陆续出台的惠企政策,对各级实施政府机关及企业自身提出具体的意见与指导。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中小微企业

参考文献

[1] 朱武祥等.疫情冲击下中小微企业困境与政策效率提升[J].管理世界,2020(04):13-25.

[2] 李国辉等.专项再贷款精准支持金融战“疫”已有2600余家企业获得优惠利率贷款超1000亿元[N].金融时报,2020-03-05.

中小微企业融资论文范文第2篇

(一) 适应经济社会的必然趋势

管理会计主要是根据财务数据信息综合分析判断企业从战略定位到企业营运发展的全过程, 它能有效地帮助企业合理定位、科学经营。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相对于西方一些国家起步较晚, 但近几年, 相关管理会计规定的不断出台更新, 让我们深切感受到管理会计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财政部2017年、2018年先后出台印发《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100号———战略管理》《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202号———零基预算》等29项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的通知, 就是为了更进一步促进企业加强管理会计工作, 提升内部管理水平, 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二) 提升企业发展潜力的必然要求

管理会计是结合财务会计中的数据、各种企业资源, 对数据、资源进行加工、分析, 形成管理制度, 制定各项措施, 在落实各项工作措施中有效实施内部控制, 及时纠正在工作出现的偏差。并通过对采购、生产、销售及人员分工等环节的管理, 事前制定成本管理体制, 事中实施有效成本管控, 综合运用预算管理、成本管理、绩效管理等方式, 加强人员绩效考核, 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营造企业文化, 加强企业凝聚力, 为企业提供更加科学的决策分析, 从而达到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 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的重要保证

中小微企业很大程度上是权力集中制, 决策及管理有时候会出现一人说了算了的局面, 形成决策及管理风险, 通过管理会计对企业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综合分析, 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 对资金运用、成本控制等关键环节进行分析研究, 为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 降低决策和管理中出现的失误。

由此可见, 面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良好势态, 中小微企业应该抓住机遇实现既好又稳的发展, 良好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优质化管理, 所以企业的管理应该不断与时俱进, 建立内部管理体制, 向管理会计方向改进, 科学合理规划控制, 加强企业风险体制建设, 促进企业稳中向好的发展。

二、中小微企业目前发展现状

(一) 管理模式和思维没有及时跟上

目前, 中小微企业呈现出家族式管理模式, 管理粗放, 管理层对管理会计了解不深入不重视, 认为会计工作就是记好账管好钱就可以了, 忽视了财务数据对内部管理和决策经营的重要性。不能充分利用财务数据进行决策分析, 不能充分利用财务数据进行市场分析, 不能充分利用财务数据进行企业管理。

(二) 财务人员专业水平不高

财务单一, 财务人员综合水平不高, 有的甚至是聘请的兼职会计、代理记账等方式来管理资金, 没有形成预算、成本、运营、投融资、信息化的有机结合。财务人员稳定性差而且专业知识更新能力有限, 加上企业对财务人员的培训意识都存在一些欠缺, 不能及时为财务人员提供很好的学习和更新知识的平台和机会, 这些因素都导致了中小微企业的管理会计水平发展缓慢。

(三) 信息化建设体制不完善

普遍存在信息化水平不高, 智能化程度低, 软件功能不健全、数据信息不共享等问题, 企业应根据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信息技术的发展, 将新信息技术运用于企业管理中的推广和应用。比如ERP应用系统对于中小微企业来说一是成本相对较高, 二是缺乏专业人员对其进行运用和开发, 三是管理人员对其重视不够, 不能合理有效地利用。

三、中小微企业管理会计发展建议

(一) 转变管理思维重视管理会计的应用

管理层应转变观念, 与时俱进, 深入了解分析管理会计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积极学习各种管理知识, 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能力, 加强应用管理会计的综合能力, 树立利用管理与财务相结合, 综合分析内外部环境, 提升企业的经营能力和经济效益的观念。并且应在企业中建立宣传和推广机制, 让企业各个层级的人员充分认识管理与财务的关系, 管理会计的应用效用。

(二) 加强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中的实际运用

中小微企业的管理层应善于运用各种管理指标及方式, 对企业的战略、预算、成本、经营、投融资、信息化等环节进行综合分析管理, 同时, 要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对接, 建立客户维护沟通机制, 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动态, 在供给侧改革中, 不断优化生产链条, 升级智能设备的应用, 做到绿色生产、高效生产, 生产高质量的产品, 合理调整生产经营规模, 只有这样企业展, 才会更加稳定的发降低企业生产风险。

(三) 形成财务与信息化综合运用的体系

中小微企业应规范财务管理制度、重视培养管理会计人才, 建立培训会计人才的制度, 把提升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变成日常化常态化, 让财务人员加入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加入财务分析, 逐步形成财务和管理的有机结合。同时, 应根据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 选择合适的信息化管理模式, 加强会计信息的运用分析, 实现企业用财务、信息、技术等管理企业的合理模式。在实现信息化的中小微企业中, 不仅仅是引入信息化系统, 更重要的是将信息化综合运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中, 将信息融入到经营管理中去。

结束语

管理会计的成本投入将会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只有企业自身财务管理模式的规范化才能让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不断提升, 不断地适应新时代下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摘要:新时代下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一带一路”持续推进, 人民日报《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民营企业座谈会重要讲话》, 中国首届进口博览会的召开, 税收优惠等政策不断地出台, 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理念的转变, 这些都为我国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基础, 作为小微企业, 应该抓住发展的机会, 更加积极主动发展自身, 强化内部建设, 提升自己。

关键词:中小微企业,管理会计,发展

参考文献

[1] 董鲜艳.浅谈管理会计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J].中国集体经济, 2018 (17) :125-126.

中小微企业融资论文范文第3篇

一、互联网时代中小微企业管理会计的新特点

在互联网时代, 各类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等多点突破和融合互动, 已经促进很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形成, 在互联网时代, 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在产品和服务, 而体现在企业各个环节[3]。在互联网时代下, 中小微企业的管理会计呈现很多新特点:在互联网时代, 中小微企业的管理方式也需要发生变化, 管理需要从物本管理理念转型向人本管理理念, 管理思维需要更加注重人文思维房还是, 管理决策的目标需要从“最优化”转型向“满意性”转变, 为了融合这样的管理理念, 因此中小微企业的需要注重管理会计新方法论的开创, 创新决策支持模式, 构建全新的管理会计体系, 以实现中小微企业的知识创新与服务创新。

二、互联网时代中小微企业的管理会计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在互联网时代下, 中小微企业的管理会计理念落后, 管理会计难以落地, 实践性较差, 管理会计的组织机构缺失, 中小微企业的管理会计缺乏专业化素养等问题。

(一) 中小微企业的管理会计理念落后

在互联网时代, 中小微企业的管理会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需要更多的创新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来完善中小微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管理决策, 但是中小微企业的管理会计理念落后, 没有营造相关的体制环境。

(二) 中小微企业的管理会计难以落地

在互联网时代, 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经济环境和体制不断变化, 国外的管理会计理论难以适用于我国中小微企业, 而且不少中小微企业忽视了管理会计的重要性, 没有有效可以实践的管理会计方案。

(三) 中小微企业的管理会计组织机构缺失

管理会计的相关理论并不完善, 其在中小微企业中的应用不足, 使得中小微企业内部没有正规的管理会计部门来专门负责管理会计的工作, 即使个别中小微企业设置了组织机构, 也没有实现规范化管理。

(四) 中小微企业的管理会计缺乏专业化素养

由于中小微企业的管理会计大部分没有专门的人员来担任, 主要有会计人员来兼任, 他们缺乏专业化的素养, 没有正规的管理会计的知识教育经历, 缺乏系统的管理会计知识系统, 难以在实际工作中形成管理会计的思路。

三、互联网时代中小微企业的管理会计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 中小微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由于中小微企业的发展规模与实力的局限性, 有的中小微企业的内部管理混乱, 缺少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 从而影响了中小微企业管理会计工作的开展。

(二) 中小微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水平落后

中小微企业的管理会计水平和管理会计制度相对滞后, 对于管理会计的信息化意识淡薄, 中小微企业不愿采用现代化的信息系统辅助实现经营与管理, 再者中小微企业普遍存在融资困难、资金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没有资金投入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名中小微企业的管理会计信息化水平落后[4]。

(三) 中小微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

我国中小微企业的决策者一般对管理会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对管理会计工作缺乏应有的重视, 导致中小微企业财会人员观念陈旧, 管理会计知识浅薄、应用水平不高。大多数中小微企业的财务人员只是对日常财务资料只是事后记账, 中小微企业的财务人员的分析能力差, 很难将有效信息运用到中小微企业的管理决策中去[5]。

四、互联网时代中小微企业的管理会计的对策

在互联网时代, 中小微企业需要加强管理会计方法创新、管理会计的人员素质提升, 构建适用于中小微企业管理会计发展的内外部环境等。

(一) 中小微企业需要加强管理会计方法创新, 提升成本管理现代化水平

首先, 中小微企业需要加强引进作业成本及作业管理, 通过作业成本法来解决共同成本问题, 同时提高成本计算的精准度, 引导中小微企业管理对于成本控制动因的重视, 促使中小微企业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实施有效的成本管理与控制。

第二, 拓展中小微企业成本管理的内容。中小微企业加强成本管理, 说明中小微企业需要在生产过程中加强成本管理, 在中小微企业的整个经营过程中形成一条价值链, 包括原材料采购环节、产品研发、产品加工、市场营销等环节来加强成本管理。

第三, 中小微企业需要实施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 加强事前预测, 注重事中控制, 强化事后分析与考核。事前预测可以使中小微企业的财务工作更加严谨, 减少意外风险的发生, 事中控制是中小微企业成本计划顺利实现的保证, 事后分析和考核则可以为中小微今后的成本控制提供有效的经验。

(二) 注重中小微领导层管理会计意识, 提高管理会计人员的综合专业素养

第一, 中小微企业的管理会计水平提升, 还需要领导层的重视, 如果没有领导的支持, 中小微企业的管理会计目标无法确定, 也不会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而中小微企业要落实管理会计, 就需要系统性的思维来建设。只有加强中小微企业的管理会计才能有效地实现中小微企业的长远发展, 中小微企业的领导层需要制定合适的管理会计体系适应或满足中小微企业的经营与管理需要, 并为中小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第二, 会计人员的综合化的专业素质对中小微企业的管理会计的运用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管理会计不同于传统的财务会计。因此, 中小微企业的会计人员要加强责任意识, 提升管理会计方面的知识水平和能力, 能够掌握管理会计的新理论、新技能、新业务能力等, 并能将创新方法应用于管理会计的实践过程, 以适应中小微企业发展。

(三) 中小微企业构建立合适的管理会计的实施环境, 以提升管理会计效果

中小微企业在内部需要加强对开展管理会计全面应用的企业文化建设。首先中小微企业需要重视管理会计的文化建设, 加强核心价值观塑造, 帮助全员形成管理会计的理念和思维, 强化管理会计意识。中小微企业应当总结好管理会计应用方法, 形成中小微企业管理会计制度, 中小微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强管理会计准则和规范的遵守, 从而带动其他人遵守管理会计的相关制度和规范, 促进中小微企业形成管理会计的一种文化。

(四) 提升开发管理会计软件的进度, 使管理会计趋向信息化方向

在互联网时代, 中小微需要加强管理会计信息化应用, 中小微企业应用信息化管理会计, 这样实现数据运算的精准性, 减少财会人员的工作量, 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经营与发展的其他决策, 中小微企业需要加强管理会计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或者使用云会计, 解放中小微企业财务人员, 从而更多的精力投入中小微企业的实际经营与管理之中。

五、结论

总而言之, 在互联网时代, 中小微企业需要主动适应时代发展变化与趋势, 加强管理会计方法创新, 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加快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现代科学技术将对中小微企业产生巨大的影响, 互联网给中小微企业带来全新的经营模式, 也给中小微企业带来全新的管理载体, 因此, 中小微企业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 强化管理会计意识, 加强管理会计信息化, 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管理会计在中小微企业内部的有效实施, 整合中小微企业内外部资源和信息, 进而提升整个中小微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水平。本文分析互联网时代中小微企业管理会计的新特点, 然后分析互联网时代中小微企业的管理会计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再次分析互联网时代中小微企业的管理会计存在问题的原因, 最后尝试探索互联网时代中小微企业的管理会计的对策。

关键词:互联网,中小微企业,管理会计,存在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 续渊源.互联网+时代下企业的管理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 2016 (16) :176-176.

[2] 王志国.互联网+时代下企业的管理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国际财经 (中英文) , 2018 (4) .

[3] 张博卿.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带来的网络安全风险[J].网络安全和信息化, 2018, 30 (10) :23.

[4] 杨忠惠.A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时代金融, 2017 (12) :133-134.

中小微企业融资论文范文第4篇

在国内,占比909的小微企业贡献了50%的税收、60%的GOP、70%的科技创新、80的就业。小微稳则经济活,对于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也是近几年来受到各界关注的问题。

10月30日,国新办就银行业和保险业服务民营、小微企业等情况召开新闻发了烩,银保出端黔副主席王兆星、工商银行董事长易会满、建i受银行董事长田国立、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呈肩事长缪建民、泰隆银行董事氏王钧共同出席并介绍相关情况。

王兆星表示,今年以来,银保监会特别针对民营企业面临的融资困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这些政策之下,银行保险机构已经从各个力面加大了对民营小微企业的金副肤持,针对当下依然存在的问题,还会继续推动相关政策指施尽早摘军实。

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达30.4万亿元

王兆星介绍,今年银保监会出台的措施包括大力疏导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大力发展普惠金融,麦支励银行对主业突出的龙头民营企业给予融资支持,稳定上下游的企业生户经营。

同时,为了增强和改进银行保险机构对小微、民营企业的服务,监管部门也在督促和指导银行业保险机构,进一步改进内部激励约束机制、改进内部风险管控机制、建立完善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制建设。此外,科学没置小微企业业绩的考核权重,指导大中型商业银行普遍设立普惠金副厚业部,建立专业化经营机制,加强成本管理,落实服务收费减免政策,切实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在保险领域,充分发挥保险对民营企业和刁、微企业的支扫年口增信作用,允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设立月手项产品,参与化解优质上市公司和民营企业股票质押流动性风险。缪建民介绍,由于很多民营企业、小微企业没有增信手段,保险可以在这方面发挥独特作用。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就充分发挥保险的增信功能,为15000多家出口企业提供出口信用保险,保障金颧翅过1700亿元,有效地保障应收账款的安全。另外,还为5700多家建筑工程企业提供建筑工程履约保证保险,可以释故建筑工程企业的保证金占用负担,缓解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流动性资金的压力。

总体来看,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取得了阶段性迸展。截至9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过8.9万亿元,同比增长19.8%,较各项贷款同比增速高7个百分点,有贷款余额的户数超过1600万户,同比增加406万户,阶段性地实现了“两增”的目标对民营企业的贷款余额目前已经达到了30.4万亿元,增长幅度还在不断上升。

此外,18家主要商业银行三季度新发故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已经控制在6.23%,较一季度下降了0.7个百分点,融资成本得到了很好控制,保险服务也得到了有效改善。2018年前9个月,信用保险和贷款保障保险累计服务的小微企业达50万家左右,为小微企业提供了增信服务,也为小微企业获得贷款提供了保障。

民营、小徽触资难在哪儿

不过,即便如此,市场上关于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声音依然不绝于耳。

易会满解释道,所谓“融资难”,主要不是难在民营企业经营出现大面积实质性的变化,实际上是民营企业特别是大中型民营企业经营进一步分化,有的是发展中的问题,有的企业可能会被市场出清;不是洲浓银行体系的断贷、压贷,而是相在流动性的压力。“这个流动性压力主要是直接融资和表外融资渠道受阻,包括发债困难、股权质押融资等带来的一些风险,使个别民营企业的存量融资到期无法正常接续实际上,大型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融资余额是增长的,授信也是保持基本稳定的,并没有出现抽贷、限贷等歧视性措施。”

考虑到上述情况,易会满表示,工商银行将完善信贷与债券投资业务统筹联动机制,积极参与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的顺利运作。“实际上,民营企业现在的问题主要是流动性问题,引发这币流动性问题,发渍的接续是重要原因,所以,我们与央行、中债增信相关机构组成联合体,探索怎么样在民营企业的发债方面充分运用支持工具,把市场稳步做好。”易会满说。

10月26日,央行副行长潘功胜表示,央行计划初期向中债增信提供100亿元初始资金。如果以1:8的杠杆比例测算,债务融资工具会形成约800亿元的规模。此外,中债增信会和其他市场机构,包括债券主承销商、地方商业银行、地方增信公司、保险公司等组成产品发石联合体,假定其他主体也按照这个比例提供800亿元规模,可能就会形成1600亿元的规模。

另外,“几家抬”的模式对民营、小微企业发展也非常重要,这是市场所形成的共识。易会满强调:“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信贷问题,它是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等各种市场交叉在一起,所以解决起来更为复杂,矛盾也更加突出,这就需要大家‘几家抬,,发挥好共同的合力。”王兆星也表示,要衫极发摘部门合力,推动各项政策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等其他政策落地,形成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强大的政策合力。

事实上,从浙江等民营、小微企业聚集且融资情况较好的地方来着,外部环境良好的确能为传统弱势融资主体营造良好氛围。王钊〕表示,近年来,政府和各部门出台了很多支步当祖亥策,加上国家信用体系和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加快,有助于破解小微企业的信息不对称,有利于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我们感到,小微金融服务目前的同行者越来越多,形成了良性的竞争环境。小微贷款的可获得性和覆盖面有很大的提升。这个看法是我根据泰隆银行所在区域的情况基本形成的。”

多项措施缓解各类难题

为了更好帮助民营、小微企业成长,在场的几位相关负责人还就下一步工作进行了介绍。

易会满表示,工商银行已经和近50家大中型民营企业初步达成意向,有6家企业进入实质性操作。“我们希望通过债转股,帮助企业优化财务结构,增强发展后劲,让企业和市场增添信心、增强预期,同时有利于化解银行融资风险,也有利于银行取得合理的则务回报。”

田国立表示,与过去的情况不同,现代科技给了银有7解决融资难问题的机会。除了AI技术、大数据应用、人脸识别外,国家正在全力推动打通信息“孤岛”,围绕税务、工商、用电量等数据,银行在交叉识别小微企业的司巡芝性上,可以进行更加准确的把握。

此外,田国立建议,对民营、小微企业的贷款评判不能根据负画啼青单,而应制定正面清单。“过去我们是负面清单,现在就应该是正宜啼青单,就是准合格谁过关,否则,都围绕一些不良企业设计风控体系的话,好企业跟着承受的成本就太高了。但如果我们简单地用几个公共数据,交叉识别后,对它的风险有了判断,利用技术手段很快就可以放贷。”

缪建民则从保险的角度表示,将为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增信,发挥保险的风险保障功能和风险管理功能,在传统的保险股权投资、债权投资、发行保险资管产品的基础上,拓展“支农支小”业务,为农户、农业企业、合作社提供小额的融资支持。

王兆星强调,在对小微、民营企业的支持过程中,必须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在市场竞争中促进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优胜劣汰,要协调发挥好政策扶持和市场机制两个方面的作用。与此同时,改善对小微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缓解融资难问题,不能只靠放松风险管控和降低信贷标准。“经过这么多年艰难的改革探索,银行所形成的风险管控体系、审慎稳健的理念和精绍日七的管理机制,非常可贵,需要倍加珍惜。所以,在加大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持续优化金副服务的同时,银行要更好地改进风险管理,而不是放松风险管理、降低信贷标准。否则,可能会形成新的金融风险,影响国家经济和金融安全。所以,我们也必须同时进行考量和平衡。”

王兆星表示,下一步,银保监会将继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薯,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推动相关政策措施尽早落实落地。

中小微企业融资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小微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逐渐成为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以及促进经济转型的重要力量。虽然我国近年来加大了对小微企业的重视,但是小微企业融资困难一直都是企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本文将结合企业融资的相关理论知识,分析小微企业融资所面临的困局,并提出相应的破解对策。

【关键词】小微企业;融资困局;破解对策

一、引言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对全世界范围部分国家的经济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造成经济疲软状态。中国的小微企业,尤其是沿海地区的小微型企业在这场金融危机中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出现了很多“跑路”事件。此次危机为小微企业后期发展,尤其是融资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小微企业作为融资主体,其融资途径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内源融资以及外源融资,外源融资又可以分为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两种形式。内源融资通常是企业利用自身的发展状况,从企业内部融通的资金,概括来说是企业在创建过程中的原始资本积累以及在经营过程中剩余价值的积累,主要包括股本、留存收益等。外源融资则主要是以企业所处市场,运用企业的品牌效应等自身资源从外部融通资源的途径。其中,间接融资主要包括银行贷款、民间借贷、融资租赁等;直接融资主要包括发行股票、债券。由于小微企业自身实力状况,其外源融资主要集中于间接融资。虽然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多种多样,但是小微企业的融资依旧面临着很多困境。比如,融资渠道利用不充分、融资成本过高、融资信用制度创建不完善、政府政策不实用等,这些问题都亟待我们予以思考解决。

二、小微企业融资面临的困境

1.融资渠道利用不充分

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小微企业中,95%有融资需求,其中43%选择银行贷款的融资渠道,45%选择民间借贷的融资渠道,剩下的则侧重于选择内源融资、信托融资等方式。由该组数据我们可以分析得出,小微企业目前的融资渠道过于狭窄,在众多的融资渠道中,它们仅将融资渠道限定在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其他途径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造成小微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

2.融资成本过高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小微企业大多选择银行贷款以及民间借贷作为融资途径。众所周知,银行在进行贷款业务的过程中,会对企业的资金实力、经营实力以及诚信度进行严格的考核。小微企业由于其经营规模、经营范围等的影响,银行对其贷款门槛要求往往很高,这种要求自然而然的转嫁为贷款利率,导致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偏高。此外,从温州房地产泡沫“跑路”现象我们可以看出,民间借贷的贷款利率也不容小觑。在如此高的借贷利率之下,小微企业很难获得资金支持,使企业的发展处于恶性循环过程当中。

3.融资信用制度创建不完善

融资除了需要提供资金方拥有足够的资金外,最重要的一点是融资方与提供资金方两者之间拥有良好的信用度,确切的说是融资方必须拥有较高的融资度来取得提供资金方的信任。目前,融资信用制度的创建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方面,由于小微企业管理者的信用意识以及品牌意识较差或者部门执行力度差,造成小微企业信用度普遍较低,也给银行贷款等其他融资渠道的运用带来一定的困扰。另一方面,并不是每一种融资渠道都有一个规范性的信用标准作为衡量信用度的尺度,尤其是外源融资渠道,这就使得提供资金方在对小微企业的信用进行考核时不一定客观、公平,会给提供资金方带来隐形的资金危机,进而提高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

4.政府政策不明确

政府的政策往往存在的一定的模糊性,即原则性强、针对性差。比如“国九条”中关于小微企业的税收减免政策,虽然原则性很强,但是所谓的原则性在一定情况下很可能导致出现上面请客、下面买单的现象,削减地方的积极性。此外,在融资渠道方面也不尽明确,比如对于信托融资渠道的规定,只是对信托融资的一些中介进行了原则性的指导,这些原则对于其具体操作并没有进行详细规定,对于其中出现的问题也没有提出很好的解决策略,给信托融资中介带来规避法律法规的机会。

三、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破解对策

1.充分利用融资渠道

(1)完善内源融资渠道。由于小微企业特殊的社会地位造成其外源融资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但是小微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内源融资渠道,利用自身的优势为企业提供资金。内源融资渠道主要由初始投资形成的股本、折旧基金以及留存收益等构成,通过内源融资渠道进行融资可以使企业处于主动地位,给企业带来大量资金。对于小微企业,初始投资无法改变,但是可以通过对企业的评估,采取提取盈余公积的方式,增加企业留存收益,为企业的运行保留足够的资金,避免出现资金链条断裂的现象。

(2)拓展外源融资渠道。对于小微企业来说,直接的外源融资渠道可能不太容易实现,但是可以通过拓展间接的外源融资渠道为企业筹集资金。企业可以将银行贷款以及民间借贷可以作为基础性的外源融资渠道,同时可以拓展像融资租赁、担保融资、信托融资等融资方式。借助多样的融资方式,使企业变被动为主动,在金融市场上可以主动地结合自己的发展需求,选择固定的融资伙伴以及多样的融资渠道。

2.规范融资成本

(1)提升小微企业自身实力。融资成本过高有很多原因,比如融资渠道过少、提供融资方要求过高等。其中,小微企业自身实力不强是融资成本较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小微企业只有立足发展,在市场上扎扎实实的站稳脚步,提升自身实力,才能不断积累融资的资本,用实力取得银行、民间融资机构、担保公司等的信任,用企业自身实力以及企业文化使提供资金方成为长期合作伙伴,降低融资成本。

(2)规范银行贷款以及民间借贷利率。针对银行贷款,政府相关部门应当考虑到小微企业的发展现状,对小微企业进行银行贷款实行一定的优惠政策。西方国家对于小微企业的银行贷款往往采取阶梯式的优惠政策,按照不同的企业实力予以不同的银行贷款利率。针对民间借贷,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对民间借贷利率进行严格的规制,总结温州房地产商“跑路”现象的经验教训,降低民间借贷成本,避免过高的利率带来过高的企业破产率。

3.创建完善的融资信用制度

(1)完善企业的融资信用机制。品牌的树立是小微企业创建信用度的关键环节之一,IT行业的发展给小微企业创建了一个良好的宣传环境,小微企业可以运用互联网为企业打造品牌效应,不断树立企业的社会公众形象。此外,企业还应当严格按照融资协议,履行还款义务,支付还款相关利息,做到诚信融资。企业在进行融资过程中,要确保拥有抵押物的所有权,确定担保人的还款能力。在对企业的融资能力进行正确的评估的前提下制定融资方案,并且对融资风险进行正确的识别、分析以及应对。

(2)完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用管理机制。银行等金融机构应当不断完善其对小微企业的信用管理机制。一方面,借鉴西方国家管理小微企业贷款经验,针对小微企业的整体情况进行分层,对不同层级的小微企业采取不同的宽松贷款策略,适当降低其贷款门槛。另一方面,银行等金融机构要建立适当的信用评估机制,结合国家相关优惠政策,对小微企业的信用评估因素有选择的参考,而不是一味的参照企业实力,导致企业发展积极性降低。

4.完善政府相关政策

(1)明确细节性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应当根据国家出台的相关原则性政策制定更加详细的指导性意见,明确细节性问题的处理。不仅仅包括对于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还包括小微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具体问题。比如,盈余公积的提取、银行贷款的具体程序、民间借贷的利率幅度、融资租赁的范围等,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政府相关部门或者相关金融机构做出具体的规定。

(2)加大立法力度。西方发达国家对于小微企业的各项具体政策都是建立在小微企业的相关法律基础之上的,鉴于此,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加大对小微企业的立法力度,将小微企业的相关标准予以法律化、标准化,将法规的执行予以具体化,鼓励企业采用信托融资、债券融资等这些融资渠道。

四、结论

小微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保证其资金链的连贯,创造良好的资金环境,小微企业的发展才能没有物质上的担忧。小微企业要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创造企业品牌文化、拓展融资渠道、充分利用政府相关政策,不断提升企业的融资能力,为企业发展提供稳定的资金体系。

参考文献:

[1]许志.小微企业融资困局如何解? [J].中国中小企业,2013(05)

[2]潘功胜.优化小微企业融资环境[J]. 中国金融. 2013(01)

中小微企业融资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小微企业信贷融资难一直是小微企业发展的掣肘因素,改变经营理念,加强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服务,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的共识。文章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信贷营销的切入点,以期促进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切实改善小微企业信贷融资状况。

【关键词】商业银行 小微企业 信贷营销

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信贷营销现状

银行规模不同,对小微企业的信贷营销重视程度不同。由于小微企业具有抵(质)押资产少、经营不稳定、贷款“小、短、频”等特点,会加大银行的风险和成本,尽管国家政策支持银行信贷向小微企业倾斜,但规模大的商业银行由于有经营侧重和固定的客户,还是更倾向于大中型企业贷款,对小微企业的营销力度远不如中小银行。中小商业银行尤其是城市商业银行发展历史较短,对大型企业贷款没有优势,但具有地理优势、人脉优势,对收益的要求也更高,在对小微企业的信贷营销上肯下功夫,更重视对小微企业的信贷营销,鼓励营销人员去开发小微企业客户,小微企业信贷业务也相对发展较快。

银行的信贷机制没有根本改变,风险控制放在首位,更注重对重资产的小微企业进行营销。小微企业普遍具有轻资产的特点,尤其是科技型、创新型小微企业,往往没有土地使用权、厂房、机器设备等可抵押资产,有的只是资质、专利证明、著作权等无形资产,银行对这类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前景没有把握,贷款审批严把准入环节,不敢轻易放款,营销人员一般不选择该类小微企业。而对具有可抵押或者可质押资产的小微企业,如果再和大企业之间有关联,或者现有产品具有“专、新、特”优势,销售状况良好,银行会将其作为重点对象进行信贷营销。

注重信贷产品开发,但具有明显的同质性。商业银行针对小微企业进行信贷产品的开发,可以概括为几类:对于有较好信用的小微企业设计了纯信用类产品;对于有可抵押不动产的小微企业设计了抵押贷款产品;对于拥有有价证券、票据、仓单质押品的小微企业设计了质押贷款产品;对于满足供应链条件的企业设计了“供应链”产品等。各家银行信贷产品的名称可能不同,但同质性明显,缺乏元素配比,而且由于银行宣传力度不够,小微企业需要贷款时往往没法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

从营销策略看,更倾向于批量营销,但力度不够。小微企业量大而广,从节约成本的角度出发,银行在小微企业集中的商业圈、产业集群等场所进行批量营销,较“散单”营销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借助市场管理方、协会等组织的推荐也降低了信贷风险,但在渠道开发、组织流程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批量营销的力度明显不够。

营销人员多利用关系营销,政府信息利用不够。现在各家银行都组建了小企业服务部,配备了专门的客户经理,但客户经理由于受自身素质的影响,在营销过程中往往利用“熟人社会”进行关系营销,熟人介绍客户、客户介绍客户,这种营销方式是对客户信用的一次选择,利于银行控制风险,但局限性很大。主管小微企业的政府部门(如工信局)举办的银行与小微企业之间的洽谈活动,由于政府部门推荐客户时比较注重小微企业未来的发展,对当前资产状况重视不够,不符合银行的“胃口”;而税务、工商等部门的小微企业信息一般在营销阶段不易获得,导致银行对政府信息利用和重视程度不够。

注重合力营销,但成效不足。商业银行竞争激烈,各银行注重对小微企业的合力营销,如服务大厅设有大堂经理,随时解决在办理业务中遇到的问题,而且态度和蔼可亲;信贷产品不断创新;在媒介上进行广告宣传等等。但各部门之间的合力营销力度明显不足,如营业大厅窗口较少,客户排队时间过长,抱怨较多;信贷产品不断翻新,但客户知晓度不够,贷款审批时间较长,影响客户商机;广告宣传投放较少,渠道有限,远没有达到效果。

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信贷营销的切入点

解放思想,重视小微企业。从社会责任的角度认识问题。我国小微企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但小微企业融资难一直是其发展的影响因素,中央和地方政府均出台了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文件,引导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商业银行作为从事货币经营的特殊行业,有责任和义务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支持小微企业,就是支持就业和创业,就是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贡献,这是银行社会责任的体现。

从银行发展的角度认识问题。银行一般对大客户的贷款利率采用下浮的方式,存贷利差收益甚微,而对小微企业贷款利率采用上浮的形式,在控制信贷成本的前提下可以获得较好贷款收益。从银行发展的角度来说,应该通过支持小微企业实现收益增加,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由于实力限制,和大银行争夺大客户没有优势,就应该和大银行错位发展,利用自身机制灵活及地理、人脉等优势,将服务中小企业作为重点,大力开拓小微企业业务,将小微企业业务做大做强,以实现自身的发展壮大。

分析市场状况,明确信贷营销目标。掌握信贷支持区域小微企业的发展状况。商业银行总部或二级分行的小企业部门应该组织力量研究信贷服务区域产业集群、商圈等分布及发展情况,然后由小企业部的区域经理接洽当地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在政府部门的帮助下调查并且掌握目标区域的小微企业生产经营、特色产业等情况,组织并且指导营销经理深入一线进行营销工作。

选择信贷支持目标。商业银行也是企业,既要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又要保证自己的利润,避免风险。在选择信贷支持目标时首先要看企业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并且要结合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对市场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对企业竞争力进行比较、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变化进行判断,对企业的信用情况进行了解,不能只看过往业绩,分析要有前瞻性,通过科学分析才能明确信贷支持目标:

重点支持的目标企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适应当地资源优势、有较强的盈利能力、销售稳定的小微企业;核心企业或重点项目配套产业链上下游的小微企业;具有品牌优势、产品具有高附加值的小微企业;新兴产业中的小微企业;成熟商圈中经营较好的小微企业。

谨慎支持的目标企业:市场竞争激励、没有明显优势及提供强担保、自身经营较差的小微企业。

禁止支持的目标企业:违法生产经营及发生安全事故、质量事故、环保违法事件的小微企业;国家产业政策限制或淘汰项目的企业;在人民银行信用记录中进入黑名单、被工商、税务、质量监督等部门列入黑名单的企业等。

改变等待上门借贷,主动营销。在确定营销目标后,变被动的等待小微企业客户到银行申请借贷为主动上门营销,尤其对重点支持的目标小微企业还要进行单户营销,了解其生产经营情况、资金流动和需要情况、抵(质)押物情况,从中找到信贷支持对象。

问:通过与目标客户交谈,询问客户的基本信息,如企业的成立时间、实际主营业务、资金需求状况、在银行的授信情况、民间借贷情况、主要管理人员工作简历及家庭负债情况等,与目标客户外的第三方交谈(包括上下游客户、个人客户或员工、邻居等)获取来自第三方对于借款人的评价。

看:通过对目标客户生产及办公场所、销售情况的观察,了解客户的经营状况。进一步查看营业执照、银行流水、票据、合同等,获取财务状况、经营状况“硬信息”。对于流通型企业,要侧重了解企业供销渠道和盈利状况;对于生产型企业,侧重了解企业产、供、销和盈利状况。涉及排污的小微企业,如铁矿采选、皮革、印染等行业的小微企业,应查看企业排污许可证是否到期,实地查看企业排污情况,是否有排污处理设备、是否有偷排现象等。

评:结合问、听、看得到的情况,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盈利能力、信用情况、还款能力有一个大致的评价。

对于主动营销锁定的小微企业信贷申请人可以推荐住宅抵押、商铺抵押、联保等模式的信贷方式。

深入重点支持区域,批量营销。在市场分析和调研的基础上,商业银行应该对小微企业聚集的重点支持区域或场所进行批量营销,它针对的是具有共同特征的一类小微企业群体,批量调查、批量审批,降低信贷人力成本,提升小微信贷效率,可以加快银行支持小微企业的步伐,而且从小微企业的管理方、商业合作伙伴或同业、行政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等第三方能够了解其真实经营状况或企业实际控制人的信誉,也降低了信贷风险。

商圈。商圈是一定产业内的商贸业及相关经营群体的聚集地域,如商品批发市场、商业街区、物流园区、商场超市等,这类小微企业面向终端市场,以个体工商户经营为主,数量多。在商圈内,市场管理方对商户的经营状况和信用状况较了解,熟悉商户租金交纳、进出货、业务开展等情况,商户之间也较熟悉。和市场管理方合作,针对商圈进行批量营销、批量信贷,相对风险较小,收益较高。对于批量营销的客户可以采用商铺抵押、市场管理方保证、商铺经营权质押等信贷模式。

商会、行业协会。在商会或协会内成员多、组织紧密、内部有较强的约束力,对会员的信用状况了解。商业银行可以与商会、行业协会进行合作,获取有融资意向的优质成员名单进行批量营销,并且采用商会、协会内部成员之间互保联保、房产抵押等信贷模式。

供应链。以大型企业或事业单位为核心的上下游客户,为核心客户提供原材料或配套服务,如大型超市的供应商和客户。商业银行可以与核心企业或事业单位合作,核实其上下游小微企业供货能力、产品质量及合同签订、信用等情况,批量营销其供应商和商户,以核心企业的良好信用支持上下游小微企业,使上下游小微企业能够有效借助核心客户的实力,获得资金支持,提高经营稳定性。可以采用商场超市保证、应收账款质押、保理等模式进行信贷服务。

工业园区。在工业园区内小微企业聚集度较高,企业之间相互监督,银行可以在第一时间捕获企业非常规经营事件,及时发现预警信息,从而解决银行与小微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商业银行可以与工信局、管委会主动接洽,在园区举办信贷产品推介会,宣传自己的小微企业信贷产品,解答小微企业的疑问,进行批量营销,并且采用互保联保、抵(质)押等方式进行信贷。

加强团队力量,实现综合营销。尽管信贷营销可以靠一个人的力量去完成,但实行团队营销可以发挥每个营销人员的优势,营销成功率更高。

团队接力。首先是前期营销人员有目标地到小微企业进行主动接洽,了解其基本情况和资金的需求程度,获得第一手资料,在全面分析申请人情况之后,专业信贷员跟进,向客户介绍适合的信贷产品,商谈信贷细节、索要客户资料、撰写信贷评估报告。在小微企业的评估报告中要详细分析企业的竞争优势及还款能力,如商贸类企业要分析其业务资质、从业时间、资金实力、购销、资产、负债等方面的情况;对于生产类企业要分析其核心技术、研发能力、成本优势、盈利能力等情况;要分析可能的担保方式,如果是存单质押、房产抵押、土地使用权抵押、专业担保公司保证等强担保方式可以独立使用,如果是存货质押、专利权质押、商标权质押等弱担保方式,不能独立使用,必须与强担保方式组合使用。根据对申请人作出的综合评价,决定是否放款。放款后还要有贷后检查,监督资金的运用,进行风险预警。

综合营销。进行信贷营销就是根据小微企业申请人实际情况推荐合适的授信品种,如对于产品主要用于出口的小微企业,商业银行可以为其推荐“信保押汇”;对于专门为大中型企业供应商品的小微企业,可能抵押物不足,但有大量的大中型企业的应收账款,可以推荐“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等等。在做好传统信贷业务基础上,商业银行应该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帮助小微企业盘活资产,提供财务、金融咨询、企业理财等服务,做企业的贴心人,真正为小微企业着想,助推小微企业发展,使之变成长期的忠实客户。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营销人员素质。组织机构建设。商业银行应该成立专门的小微企业信贷服务机构,由单位主要领导负责,明确岗位及职责,并且单独核定信贷任务计划,保证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增速不低于全行信贷平均增速;单独配备小微企业专职客户经理人员,并且明确其与法人客户经理的数量占比;单独进行考核,将小微企业信贷完成情况纳入综合考评,进一步强化管理责任,以全面提升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水平。

加强培训,提高信贷营销人员素质。信贷营销人员必然要和客户面谈、提问,同时要回答客户的问题,以获取客户的相关信息,挖掘客户的真实想法,这就要求营销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良好的人品道德与职业操守,并且熟悉客户所处行业、市场、产品、服务的基本情况,具有多角度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针对客户情况推荐适合的产品,还要能够有效识别各类风险,并提出必要的风险防范措施。比如,小微企业往往财务制度不健全,信贷营销人员考察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时可能看不到完整的财务报表,这时就要通过查看小微企业的合同复印件,交易流水、应收账款数目,尤其是与大企业的应收账款数目,甚至通过查看水表、电表,了解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银行只有不断培训,才能提高营销人员理论水平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

加强队伍建设。现在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营销部门的人员都比较年轻,有干劲但缺乏经验,应该把那些业务素质高,责任心强,通晓客户心理,懂得营销技巧的人员充实到客户经理队伍,并且以老带新,让新人在实际操作中学习营销知识,提高营销技能。

提高服务水平,形成营销合力。提高综合服务水平。从大堂服务到信贷产品设计和贷款审批,都应该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向小微客户提供专属的结算柜台和专属理财区服务,多安排几个窗口,减少办理业务等待时间,并且优化柜面服务流程;根据小微企业的经营特点,积极研发推出一系列快速、便捷、安全的结算工具;信贷产品的设计应该体现创新,实现技术突破;积极与担保公司、保险公司等增信机构合作,拓展小微企业信贷融资空间,同时分散银行的信贷风险;信贷审批应该更高效,对于数额较小的贷款,审批权下放到基层行,有基层行把控风险,并且力求贷款审批标准化作业;对于信用较好的续贷客户应该减少审批环节,为小微企业抓住商机着想。

加大宣传,提高信贷产品的知晓度。由于小微企业对银行贷款政策和流程了解有限,缺乏资金但对向银行申请贷款往往望而却步,这就需要银行运用各种媒体进行广告宣传,加大宣传力度,使小微企业了解银行的信贷产品,激发其主动进行信贷需求的欲望。

(作者分别为河北行政学院副教授,河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高级经济师;本文系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河北省商业银行支持小微企业现状及对策研究”成果,项目编号:HB13JJ072)

责编/王坤娜

上一篇:动车所运营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法制化行政程序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