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文化规划范文

2023-09-23

数字文化规划范文第1篇

那么, 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整合各种信息资源, 更好地解决人们吃、穿、住、行等民生问题, 从而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经济环境成为城市管理的重中之重。因此, “数字城市”这个字眼逐渐为人们所熟知。

“数字城市”概念来源于“数字地球”。1998年美国副总统戈尔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发表讲演中指出“数字地球”是一种可以嵌入海量地理数据的、多分辨率的地球三维计算机表示。近年来,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 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的一批专家学者也提出了建设“数字城市”。

但是新兴事物的发展总是一个缓慢而曲折的过程。一方面由于每个城市特征 (包括:历史、地理、人文环境以及核心产业等) 各异, 另一方面数字城市所涉及的技术 (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系统RS、宽带网络、数据仓库、信息挖掘、科学计算、可视化多媒体及虚拟仿真等) 繁多复杂, 很长时间以来, 数字城市被停留在概念的阶段, 到底该如何真正落地一直饱受争议。

1 数字城市的信息化建设体系

数字城市的建设目标是为了实现城市各种信息资源的整合, 使之便于共享和应用。从信息化建设的角度讲, 数字城市应该是一个公共平台, 通过多种技术手段为支撑, 在其之上针对不同服务对象提供不同的应用模块。系统基本框架结构从下至上分为五个层次:基础设施层、数据层、服务层、应用层与用户层 (展示层) , 同时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框架, 还包括标准规范支撑与安全体系和组织管理机构与运行保障体系, 具体如图1所示。

数字城市基础设施层除了传统的it建设外, 主要还包括了语音通讯、视频通讯、无线集群、移动通讯、卫星定位等通讯技术手段。

数字城市数据层主要包括了基础数据库和共享数据库两部分, 其中基础数据库包含了城市相关特征的相关信息数据, 如:宏观经济数据库、政务信息数据库、人口基础数据库、法律法规基础数据库及行业基础数据库等;共享数据库主要包含了通过技术手段采集的信息数据, 如:地理编码数据库、遥感影像数据库、空间信息资源数据库、基础地形数据库及M2M采集信息数据库等。

数字城市服务层也可称为系统支撑层, 主要为系统提供基础软件支撑, 包括了多个软件子系统, 如:视频监控、移动视频会议、M2M管理等, 同时还包括了数据交换平台 (实现跨平台、跨系统、跨单位的数据交换同步) 和资源目录 (实现资源的整合、共享) 。

数字城市应用层包括面向政府、企业、公众和区域的应用, 包括:数字政府、数字社区、数字社会、企业信息化、数字生活、数字产业园、数字城管和平安城市等。这些应用都是基于系统服务层基础上进行建设, 在建设时应根据城市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的相关领域有选择性的进行建设。

数字城市用户层主要是指系统服务的对象, 分别是:政府、企业 (包括特许经营企业和政府专业部门等) 和公众 (可以是社区或公民) 。

数字城市的保障体系包括了组织管理、政策法规、标准规范、系统安全、运营维护、投资融资、人才支撑、产业支撑等。

2 数字城市的应用规划

前面提到数字城市的应用层包含了数字政府、数字社区、数字社会、企业信息化、数字生活、数字产业园、数字城管和平安城市等多个方面。其中每块应用的建设都需要根据具体城市特性和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具体分析具体规划。

由于每部分应用都包含了很多子应用, 在这里选择了数字政府、数字生活和平安城市三个常见的应用进行简单介绍。

2.1 数字政府

数字政府通常是数字城市建设中最核心的部分, 主要围绕政府进行数字化建设, 包括政府自身办公的电子政务, 接受百姓事务的权利阳光和对百姓公开的政务公开信息等。

2.1.1 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建设目的:建设服务型政府、责任性政府和法制型政府。建设型政府主要是创新公共服务体制, 改进公共服务方式,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推动政府工作全面提速, 提高为民服务能力;责任性政府是健全政府工作责任体系, 强化部门及岗位责任制, 确保重大决策落实、行政监察、审计监察和绩效考核相结合;法制型政府则是深入推进政务公开, 确保权利规范运行、阳光运行。

2.1.2 权力阳光

以政务公开为原则, 以电子网络为载体, 建设网上政务大厅, 推动行政权力网上规范、公开、透明、高效运行。向社会公开办理内容、办理程序、承诺时间、监督渠道和结果公示,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力争实现权力运行的电子化、网络化, 真正做到行为规范、程序严密、运行公开、结果公正、监督有力。

2.1.3 政务公开

政务公开主要是以政府的工作内容公开化, 对于政府筹划或正准备进行的各项工作, 如城市建设、道路规划、医疗保健措施、事务处理等分类进行公开, 并对各项工作内容及进程予以公开, 任何公民都可以通过特定途径, 如政务公开栏、政务公开网络等进行查询、监督。

2.2 数字生活

数字生活又可以称为数字民生, 通过整合公共信息资源, 发展面向公众的公益性信息服务, 形成长效发展机制, 使公众切实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便利。通过建立综合便民信息门户平台, 为市民提供全方位、全天候、高效率、不间断的优质信息服务;如:网上教育、无线医疗、无线交易、无线娱乐等新型数字化生活环境;同时, 将目前较为成熟的便民一卡通、无线抄表、手机支付等便民信息化手段融入其中, 为民众的生活、出行提供便利。

2.2.1 便民一卡通

便民一卡通主要采用了智能卡技术, 其中非接触式智能卡“一卡通”因其技术的先进、使用的便利、保密安全等特性称为了主要手段, 通过“一卡通” (IC卡、手机等方式) 的形式用于门禁、考勤、消费、停车、访客、公交、地铁及其他电子钱包支付等功能。

2.2.2 水、电、气远程抄表

以移动为例, 远程抄表技术与G S M/GPRS/TD-SCDMA结合起来, 根据抄表用户的不同分布, 来灵活地构建抄表的无线网络, 采用点对点的方式实现对带通信功能的电能表的数据远程无线传输。

2.2.3 便民信息查询

便民信息查询主要为居民提供各种便利信息查询功能, 例如交通违章、车牌号码、公积金、医保卡余额、体育彩票、福利彩票、万年历、I P地址、房屋信息、列车时刻表、天气预报、长途区、邮政编码、电视预报、公交路线、英语翻译、学历查询和手机话费等。

2.3 平安城市

平安城市在整个数字城市建设较为庞大的模块, 也是国家政府较为关注的重点。平安城市建设目标是在国家相关部门的指导下, 通过技术手段应对突发事件, 构建和谐社会。平安城市体系中, 通过构建无线、有线相结合的传输方式, 完成“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取证”三位一体的智能化图像分析, 采用固定点监控、智能化电子警察、灵活的移动巡逻车、各方联动的监控方式, 是智能化平安城市的建设重点。

2.3.1 矿区安全监控

在矿山及安全生产点建立监控, 采集监控现场报警数据、图像、并自动将视音频实时传送到安监局或管理中心, 实现对生产点的安全监控与管理;同时, 在生产点发生安全事故时, 也可为安监局或管理中心提供及时了解现场情况的手段, 进行信息沟通, 精确定位。

2.3.2 城市安全监控

城市安全监控主要是将城市治安监控、接处警、电子警察、治安卡口、GIS、GPS等各警务系统集中管理和应急联动, 智能化技术提高预警和处警能力, 从过去单一的事后取证向事前预警和事中控制转变, 推进警务管理工作的实质性创新。

3 结语

数字城市建设能够提高政府为民服务的效率, 提升政府形象, 深化数字化建设的“强政”、“兴业”、“惠民”三方面社会效应, 营造政府、企业、民众多方获益的和谐氛围, 创建长期共赢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除了文中所述的应用规划外, 数字城市建设还包括了基础软件、标准规范、保障体系、项目管理、人才支撑等多个方面, 是一个需要进行长期规划的复杂工程。在建设之前, 首先要明确项目建设的目标、内容、规模、周期和模式, 以及后期运营模式;同时, 需要统筹兼顾、综合考虑、科学设计、合理规划、完善布局;最后, 详细分析建设投资效益分析和风险分析。

摘要:“数字城市”建设是以数字化为根本特征的基础设施、政府、公共事业、经济、公众等领域运营、管理与服务模式的综合信息体系, 从而实现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数字文化规划范文第2篇

数字艺术对文化艺术传承的影响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设计艺术学重点建设学科项目 摘 要:技术的进步对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以往在文化艺术的传承上,我们一方面继承传统艺术的精华;另一方面在自然、社会、人文因素的影响下塑造自身的艺术价值观念。现在数字艺术以高速的发展以及丰富的艺术手段,倾入来不及思考的人们的脑海中,为艺术家提供了一种不同于传统艺术的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表现空间,开拓了艺术家创意的潜能,同时,也为受众带来了审美标准和审美形式的深刻变革。 关键词:数字艺术;文化艺术传承;传统艺术;审美0 前言 随着文化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审美认识和生活要求不断提高。新的时代必定产生新的艺术形式,数字艺术也是遵循这个规律。历史研究表明,文化的发展总是和人类文明的科技发展联系在一起的。从远古人类的肢体表达信号到人类四大古文明的书写文化—象形文字;自从中国人毕昇发明了印刷术,人类文化的传承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完成,人类分别进入了机械时代和电气时代,文化的发展和流传就更加丰富多彩,各种文学、艺术作品被完整地载入史册;再发展到今日,人类进入了新的文化艺——数字艺术文化时代。 1 走进数字艺术 数字艺术正在成长为21世纪文化创意产业的新艺术形式,伴随着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出现为艺术家们全方位地进行艺术创作和研究提供了新的平台。 1.1 概念的界定 “数字艺术”是数字化时代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数字化就是把客观事物和想象的事物通过数字的形式表达出来。数字化的优点在于,它在制作和传输过程中不易丢失信息,而且存储的信息量很大。[1]艺术是指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更具有典型性的意识形态,它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等。[2] 而我们所说的数字艺术,泛指使用各种数字、信息技术制作的各种形式的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这些艺术作品同时也具有模拟现实的虚拟性,艺术创造的想象性、交互性和使用数字媒介的基本特征。其作品的表现形式主要为卡通动漫、电脑动画、虚拟现实、多媒体展示、流媒体广告、网络游戏、手机动漫、数字插画、数字特效、数字摄影摄像以及数字音乐等等。就其特性表现上来说,数字艺术具有数字技术与文化内容交相融合的鲜明特性和数字时代崭新的文化艺术特性和审美特性。就其内容形式上来说,数字艺术实际上是建立在技术的基础上并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新艺术,它首先是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其次,在数字技术作用下,图像变成了比特,可以储存,也可以成为网上互动的图码信息。最后,数字艺术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出现,创造出更富有想象力的新的艺术作品。所以也有人称数字艺术是“诗和数学的统一”。 1.2 特征的分析 数字艺术究其创作手法、风格与传播方式都具有其自身的特色,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原创性、交互性和使用数字媒介三大特征。 (1)原创性。数字艺术和所有的艺术创作一样,是以审美为主导的原创性活动。大凡艺术都要讲究原创,没有原创就没有艺术。数字艺术作品由于它表现介质的特殊性,使它表现为“复制”的无差别性,它可以被反复的拷贝、粘贴,源文件稍稍更改表现内容就会有改变。[3]但是,由于数字艺术作品的素材来源便捷和作品形式的普泛,也就对数字艺术作品的原创性的保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交互性。数字艺术许多种类是以互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创作主体与欣赏主体在相互交流的方式下进行,这完全不同于传统艺术的单向式的创作和欣赏过程。让欣赏主体参与到作品的创作中来,不仅可以在视觉上进行沟通,还可以通过互动的方式进一步感受数字艺术带给欣赏主体的乐趣,这是绝大部分传统的艺术作品创作无法做到的。如果说传统艺术是一种“只读艺术”,那么数字艺术就是一种“可读写艺术”。 (3)使用数字媒介。数字媒介包括数字化工具与网络媒体等。数字艺术中的技术和工具是传统美术创作工具的重要延伸。画笔变为数位板,画布变为显示器等,所以,很多传统的手法所变现不出来的肌理或效果,通过数字工具得到实现,当然,那些传统手段在传统的表现介质上可以表现的,数字艺术也能够表达出来。数字作品的传播也因为计算机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融合大大优于传统艺术,其网络传播的效率之高,是数字艺术真正成为一种“大众化”的艺术形式,不同于传统艺术的高高在上,数字媒介的介入使的艺术真正贴近于生活,造就了“人人都是艺术家”的条件。 2 对于文化艺术传承的影响 数字艺术不管如何的特立独行都离不开传统艺术的传承。但作为技术与美学,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它代表的是数字时代的新思维,新技术和新的美学思想。 2.1 对于传统艺术形式的拓展与颠覆 数字艺术为人们提供了迄今为止最大的摄取、生成、存储和处理视觉形象的艺术表现媒体和表现形式,给人们展示了一个又一个新颖的视觉天地。以往用手工很难实现的视觉效果,被计算机轻而易举地完成,甚至完成的比预想的还要好。例如,传统以“手绘”为核心的技法以来于纸笔、颜料等实际存在的一些物质工具;而电脑技法则以“笔墨”的概念,而非真实的笔墨进行肌理效果的表现。数字化技术作为手与脑的延长提高了设计的表现力和效率。计算机所提供的各种迅捷的方式和手段,将人们的双手从繁重、缓慢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为艺术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空间,开拓了艺术家创意的潜能。 数字艺术相较于传统设计有着不可比拟的高精度、高效率和丰富多样的表现效果,从而使人们能够摆脱大量枯燥、繁杂的制作和修改。资料表明:从最初的构思到作品完成,修改的比例大约是70%以上,全部重来也屡见不鲜.电脑图形设计的修改便利和“所见即所得”(即任何改变都可迅速反映在屏幕上),对任何的内容都可以进行无数次的修改和恢复,电脑给人们提供了后悔的权力。[4]在发达国家艺术学院中数字技术已成为继素描、色彩和摄影之后的第四大基础课。电脑图形技术缩短了创意和成品之间的距离,因而被广泛地接受。 2.2 对于大众审美的冲击 “科学追求的是‘真’,艺术追求的是‘美’。审美,即是对美的欣赏,是满足审美需要而引起的审美愉悦,是数字艺术最主要的情感价值所在。”[5]数字艺术不仅传承了传统艺术形式,而且多媒交融、形式多样。数字化的美学特质也为艺术创作带来了新的创作方式和艺术语言。一件好的数字艺术品,能够吸引受众产生共鸣,是因为具备有技术美与艺术美的品质。人们通过对艺术品的欣赏与互动,完全沉浸于计算机所创造的虚拟环境中,其想象、情感、认知等各种心理能力便被激活,进入一个忘我的虚拟艺术世界,开始了不同的心理体验的历程,获得审美享受,这正是数字艺术所具有的不同于传统艺术的魅力所在。 传统艺术形式和数字化艺术创作审美情感的差异,首先是文化渊源的不同:传统艺术创作是建立在地域性文化底蕴和民族国家历史渊源上的,包涵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积淀和审美观念,能体现出深远的历史传统及地域民族文化,作品形式大多有一定的固定形式;而新一代的数字化艺术是在科技和工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虚拟化设计,信息传递、网络界面之类数字语言都具有非物质性质和非传统化,因此凸显的是一种“全球化”的形式。其次是视觉感知的转换。在视觉审美的过程中,当数字化技术下的图像图形超越了现实的真实进入到另一个虚幻的世界,并让眼睛观看到了最极端的表现,人类由认知图式所带来的想象就彻底地被改变,观看主体对于视觉化画面不再抱有由辨认的快感所带来的审美愉悦,转而去期待一个更为刺激的虚拟彼岸。[6]主体的这种好奇心成为数字化技术下进行观看行为最为普遍的读图动力,从而也导致了观看方式由“辨认的快感”转向“悬念的刺激”。[7]数字艺术的出现为我们的审美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试听感受。虽然它不能为我们创造真正意义上的感官体验,但是它强大的虚拟功能可以使人们的审美全方位的发展成为可能。 2.3 对于视觉文化形态的建立 从手工模仿到相机复制,再到数字图像技术。科技发展的同时也推动这艺术的蓬勃发展。数字艺术的发展造就了新的虚拟文化的产生。借助于电脑,人的视觉想象力和空间探索范围进一步拓展,从而进入了轻盈的全息世界,视觉图像的组合、变异和更新的可能性提高了,各种电脑软件和程序,为视觉创新提供了契机。电脑的出现也预示着另一种全新文化的到来——虚拟的文化。电脑对形象的处理和塑造完全可以在没有原本的情况下进行,虽然电脑也是复制,但这种复制已与摄影有质的区别。它把视觉文化的虚拟性发展到了极致。更重要的是,虚拟文化的出现,迫使我们思考新的问题,调整我们的创作策略,建构新的美学方式来面对这些深刻的文化变迁。美国文化理论家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一书中指出:“我坚信,当代文化正逐渐成为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8]数字艺术时代的来临,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也标志着一种新传播理念的拓展和形成。当然,这更也将意味着人类思维范式的再次转换。 3 对于数字艺术的反思 由于数字艺术诞生的时代,是一个传媒高度发达,人们沟通十分便捷的时代,这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了数字技术的“普遍化”,数字艺术作品创作的“大众化”,在这种环境中诞生的艺术形式,其审美取向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与“纯美术”艺术作品的差异。对于数字艺术而言,工具和技术的确重要,但并不是工具至上也不是技术至上,在同行业内技术水平发展到相当程度后,大家的工具和技术水平已经难分高下,这时的关键便是发挥创作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着力提高作品的艺术表现力,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创意。[9]任何技术层面表现到位,但是缺乏原创性元素的作品,是不可能得到公众的认可的。 数字技术正赋予艺术家新的灵感与新的创作方式,它不仅营造了一种可游可居的虚拟环境和空间,还带来了一种不同于传统艺术的全新的审美体验。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实现了欣赏层面的主、客互动和情景交融,给人们提供了多方位的直观的审美享受;另一方面却失去了思考和反思的文化内涵,导致了艺术的价值取向在技术运用中的沉沦与消解。就此来看,我们应把握大局、权衡利弊,把数字艺术的多媒融合、情境交互、深度参与特性控制在能被普遍接受的伦理道德与审美原则之上。参考文献:[1] 黄荣怀.信息网络与教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7.[2] 彭一刚.创意与表现[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 陈权.浅谈数字艺术[J].交流论坛,2006(06).[4] 阚延龙.科学与艺术的融合[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2006,16(1).[5] 邱国鹏.论数码艺术的审美及其影响下的价值取向[J].集美大学学报,2008(4).[6] 李敏珍.数字化与视觉艺术[J].学术论坛,2008(18).[7] 吴瑜,陈汗青.信息时代艺术研究的特征[J].探索与争鸣,2008(7).[8] 李海峰.数字艺术发展的文化思辨[J].宁波大学学报,2008(7).[9] 吴强,王安安.网络时代数字化艺术带来的新思考[J].理论与探索,2007(7).[10] 鸣奋.数码艺术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11] 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M].明安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12] 斯特.第二媒介时代[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作者简介:刘黎明(1986—),女,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美术系教师,助教,从事视觉传达设计及应用研究。

作者:刘黎明

数字文化规划范文第3篇

摘要:数字传媒是培养媒体从业人员的实践能力,在新的形势下,文化传媒的应用教育需要大量的实验、实践环节,构建完整和科学的实践指导中心体系是基础的和必要的。

关键词:数字传媒教育;传媒技术;实验室体系

文化传媒实践指导中心是对理论教学的补充,实验室建设是提供学生实践的条件和前提,建立与教学体系相适应的完整的实验室体系是完成教学的有利保障。实践指导中心是培养媒体从业人员的实践能力,它覆盖了广播电视新闻、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主持和现代教育技术学等学科的实验教学任务,未来要培养的学生要到广播电视台、传媒网站等媒介单位从事新闻采访与写作、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广告业务等工作。在国家关于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有关政策,坐落在豫南大地的黄淮学院要办一所应用型本科高校,文化传媒学院的应用型教育需要大量的实验、实践环节,所以构建完整和科学的实践指导中心体系,是基础的和必要的。

一、文化传媒实践指导中心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一) 文化传媒产业的兴起促使数字传媒从业人员技术素质的提高

信息技术改变着文化传媒方式和媒介本身。过去的传媒产业讲究的是“脑筋能想,腿脚能跑,耳能听,手能写。当今世界网络化已经改变了整个媒体的运行程序。媒体传播进入更高的互动境界。互联网具有可选性、大容量、交互性等特点,成为一个新的综合文化传媒传输平台。电子商务的数字化新形式完成了电子商务对传播时空限制的外延性拓展。传统的电视节目的需要经过策划、拍摄和编辑等环节,需要采编、摄像和后期制作等团队技术人员的合作。媒体从业者必须成为一个掌握数字化采访、编辑和传输设备等现代文化传媒产业的人才。文化传媒行业是一个技术技能、艺术素质和媒体业务相融合的职业,更具有高度的交互性。

(二)文化传媒产业的发展促使文化传媒学院实践指导中心建设体系的改变

文化传媒产业与文化传媒的实践教学相互融合,在高等教育课程培养方案体系建设上也充分显示出来。黄淮学院文化传媒学院开设了《广播电视技术基础》、《PHOTOSHOP图像处理》、《电视摄像》和《动漫文学》等文理结合、技艺结合的课程。有的高校在各层次招生中采取文理兼招、艺术生并入的方式;这都为本校学生将文化传媒产业与文化传媒的实践教学相结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反映了文化传媒产业与文化传媒的实践教学相融合的趋势。

结合以上所述,文化传媒教学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能力已经作为文化传媒学院教学的必备能力,确保其实践教学成果的根本就是文化传媒学院实践指导中心体系的建设。

二、文化传媒实践指导中心体系建设的规划

针对目前文化传媒学院招生规模的增多、课程上的加量、实验设备跟不上的现状,数字传媒教学实验室的建设主要注意:

(一)文化传媒学院的实验室目标

文化传媒实验室建设应满足以下的要求:

1. 教学的要求

目前黄淮学院文化传媒学院拥有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动漫文学方向)、广播电视新闻学﹑对外汉语、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现代教育技术等七个本科专业与方向,随着本科生教学规模的扩大,急需完善实验设备来满足教学需求。

2. 科研项目的要求

文化传媒实践指导中心是为媒体产业培养人才的,因此对实践指导教师的实践和应用技能也有很高素质的要求,要把应用性科研搞好,也需要必要的实验设备支持。如国家、厅、省社科项目、成果鉴定、精品课程等科研项目都要有应用技能考核指标,没有相应的实验设备做支撑,很难达到评估考核指标的要求。

3.评估的要求

各高校应对教育部高教司教育评估上是教学、科研和实验设备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评估,实践指导中心的合理规划建设,有利于提高我们建设应用型的实践指导中心体系,并要在教育评估中得到检验和认可。提高文化传媒学院实践指导中心实验设备的应用性和技能环节的水平。

4. 发展的要求

适应现代文化传媒产业的发展现状,实践指导中心建设要培养文化传媒产业的人才打下基石。同时也能够建立自己的校园特色做好开端,能够给学生很好的锻炼和实习环境。

(二) 文化传媒的实践指导中心的框架

结合兄弟院校的实验室建设,文化传媒实践指导中心建设的原则是“满足教学,兼顾科研,新老结合,逐步提高,不断完善”。

1. 对实践指导中心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为未来实践指导中心发展打下基础在满足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力争和外部媒体产业实际相结合,以便于科研与媒体产业的接轨与合作。

(三) 文化传媒实践指导中心的规划

文化传媒实践指导中心体系可以划分为三个综合实验室。

1.演播厅

主要功能是录制播音员图像、制作广播新闻,承接本校和社会的文艺演出和其他活动的录播,承接本校和社会的知识竞赛和其他竞赛活动。更为重要的是演播厅不但可以提供节目的录制,还可以满足新闻采访、现场制作实践教学的需要,还可以和文化传媒产业合作制作节目,为学生们提供实习的机会。

2.影视编辑实验室

主要功能是让学生了解并学会操作目前多用的非线编和线编技术,目前可以满足拍摄制作小型的校园新闻DV片。结合演播厅一起,未来可以制作完整的电视新闻、晚会和其他大型活动。

3.广告创意设计工作室

主要功能是对广播电视和平面广告进行制作,让学生学会摄像应用技能,并学会对各种图像软件的使用,编辑图片,培养广告设计应用型人才。满足文化传媒产业化的需求。

三、文化传媒实践指导中心的实施

各高校因为开展文化传媒应用型教学的时间长短不一,根据现有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布实施,其方法主要有:第一,在原有的实践设备上进行改造。经过维护和充实,通过将实践设备升级换代;第二,紧缺的实验室必须加紧建设。为保障实践教学需要,急需拨出专款或申请专项资助实验室设备的购置;在具体的实施中可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进行实施。横向,专业培养方向。增加现急需的实验室,并利用起来建好的实验室。急需的实验室列为首要建设项目,逐步完善新老交替的实验室。纵向,完善程度方向,更新和完善新老交替的实验室,再建设短缺的实验室。这样的优势是现有的实验室得以更新,解决了实践教学的压力,满足了科研的需求。但劣势是资金到位时间慢,新建本科培养专业缺少实验室。

在已经完善和改造中的实验室基础上目前可以从两方面进行拓展:一播出环节的拓展,设计校园视频播出系统,建设有线传输网络,从而实现校园网站新闻视频的构想。既可以做其他学校的精品课程电视教学。二媒体合作的拓展,利用现有实践中心平台,构造自己的文化媒体产业创新创业工作站。建设自己的实践指导团队,将学生们的实践环境变成文化传媒产业公司环境,为教师们进行教学和科研奠定一定的物质基础,也为学生们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直接接触媒体尤其是电视媒体的运做,和广播电视台等单位合作,实现实训就业的良好转变。

文化传媒实践指导中心的建设作为黄淮学院文化传媒产业链条,目前主要是通过实践教学中心谢红军、吴建军、高昱光实验技术辅助教师,使指导中心的技术技能实践教学标准化,更加接近文化传媒产业公司的工作技能和环境,让学生获得好的学习与实践环境,打下坚固的应用基础。最后,文化传媒学院实践指导中心建设,实验室管理都是最重要,如何使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更加高效,应用性强。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研究和改革,使文化传媒学院实践教学培养方案和实际更加紧密的结合起来。

(作者单位:黄淮学院文化传媒学院)

数字文化规划范文第4篇

摘 要:文章探讨了红色文化资源的概念与建设意义,介绍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图书馆省级分中心在广西红色文化资源建设中的实践经验,并对共享工程地方资源建设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文化共享工程;地方资源建设;红色文化

1 背景

随着文化共享工程(以下简称“共享工程”)地方资源建设如火如荼的开展,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传播红色文化的创新形式和重要载体,越来越受到重视。红色文化资源对传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意义,是地方资源的一大亮点。红色文化遍布全国各地,由于当时的革命环境和群众基础,使得革命老区主要位于我国中西部地区,因此,我国中西部地区红色文化素材极其丰富,红色活动相对活跃。据统计,截止到2014年9月,我国东(9个)、中(10个)、西部(13个)的32个省级公共图书馆均在网站上建设了地方特色资源库,其中东部1个馆、中部6个馆、西部6个馆上线了红色文化或相关的资源,在三大区域的占比分别为东部11%,中部60%,西部46%[1]。我国《公共图书馆法》第一章第三条规定公共图书馆要继承革命文化,这就明确了图书馆红色文化资源建设的责任和义务。客观真实还原、合理开发、永久保存、广为传承红色历史文化,是公共图书馆的重要使命。笔者探讨了红色文化资源的概念与建设意义,介绍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图书馆省级分中心(以下简称“桂林图书馆”)在广西红色文化资源建设中的实践经验,并对共享工程地方资源建设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2 红色文化资源的概念与建设意义

2.1 红色文化资源的概念

厘清红色文化资源的概念有助于更好地开展红色文化资源建设。研究表明,“红色文化资源”是于2003年被首次提出的,与之相关的概念还有“红色文化”和“红色资源”。学术界对红色文化资源的研究始于21世纪初,十多年来一直在不断地丰富其内涵,但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目前,学术界较普遍的共识是: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开展的一系列革命活动所形成的可被开发利用的物质形态、精神形态、信息形态的历史遗存[2]。其中,物质形态的红色资源主要指能反映红色文化的各种物质载体,包括但不限于遗址遗迹、烈士陵园、纪念馆、展览馆、博物馆、各类文献、文物以及文学艺术作品等;精神形态的红色资源则是指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体现在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朴实、勇敢无畏、自强不息等多个方面[3]。共享工程开展的资源建设就是对红色文化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进行系统性的挖掘、收集、整理、编辑加工、数字化转换、保存以及再创作,并制作成以文字、图片、视频、动漫等信息形态存在的数字资源。公共图书馆可以将数字资源进行共建共享,并结合现代化信息传播技术加以推广利用。

2.2 红色文化资源建设的意义

红色文化资源建设较为全面地还原了红色革命的历史真相,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广西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是红色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革命老区,在这里既发生过百色起义、龙州起义、红军革命斗争、三次反“围剿”、长征突破湘江以及解放广西等重大历史事件,也留下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八路军桂林办事处、各地苏维埃政府旧址和红军楼、标语楼,以及各大小战役的遗址遗迹,还涌现出像韦拔群、张云逸、李天佑、雷经天、苏蔓等优秀的革命家、高级将领和革命烈士,这些都是丰富而宝贵的红色文化遗产[4]。广西红色文化资源从展现红色历史文化、传承革命传统的角度,使人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这段辉煌的历史,领悟了革命历史资源的深刻内涵,在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进一步增强大众文化自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3 广西红色文化资源建设实践

桂林图书馆共享工程资源建设秉承“立足本土,突出特色,实际实用”的原则,以广西地方特色资源为主,兼顾与大众生活、社会教育密切相关的各类知识[5]。广西红色历史文化系列专题片就是其中较受欢迎的特色资源之一,内容覆盖了广西区域内中国共产党革命发展的全过程,系统展示了广西红色革命时期的历史全貌及其成就。

3.1 夯实项目基础,精心策划组织

红色文化以历史事实为基础,容不得半点吹嘘浮夸。广西红色历史文化系列专题片基于人文历史的视角,在与政府、机关、高校以及科研机构长期共同研究的成果上进行再创作,具有史料性、文化性、地方特色性和知识普及性。具体表现在:一是由熟悉广西红色文化、在党史研究领域造诣深厚的权威专家参与确定主题风格,撰写脚本,拟定拍摄方案后开展建设。二是以重要历史事件为主线,将时间、地点、人物进行有机串联,脉络清晰,节奏明快,引人入胜。三是馆领导担任项目的总策划、总监制,负责立项、申报以及与上级主管部门、同级部门及各单位之间的协调。四是抽调全馆各部门有相关专业特长的骨干组建项目团队,分工明确,与各单位一起拍摄原始素材并完成后期剪輯、加工、合成等环节的工作,保证了资源建设的质量。

3.2 不畏艰难险阻,真实完整收集原始素材

原始素材的收集与整理是资源建设的关键,广西红色革命区域遍及广西全境,红色历史文化事件牵涉面广,部分人物故事的内容要到外省拍摄。笔者所在的拍摄组先后赶赴广西数十个市、县、村、屯,几乎走遍广西,还到过广东、湖南、海南等周边区域收集原始素材。许多遗址遗迹在深山老林里,拍摄工作异常艰难。为了真实还原历史,拍摄组往往要跋山涉水、徒步前往,甚至冒险攀岩而上,深入洞穴。拍摄组历经近两万公里行程,拍摄遗址遗迹、纪念馆、陈列馆、故居等上百处,采访将帅后裔、事件亲历者、研究学者、场馆负责人等数十人,获取图片、视频资源1.5T,近10万张照片,另有视频磁带时长7,000多分钟,征集到各地红色文化出版物数百件册。拍摄组对每次拍摄都做了详细的场记,素材按时间、地点、内容进行标注,为建立素材资源库和资源再利用提供了保障。

3.3 坚持匠心精神制作,结合热点时间播出

高质量的专题片需融合文献资料、历史图片、纪录片镜头、影视资料、模拟动画、流畅动听的旁白和烘托渲染气氛的音乐音效等。项目组在后期剪辑、合成的每个环节都力求精益求精:一是根据专家顾问的意见,逐一修改画面,广收各种红色历史题材的音乐音效编配。二是聘请视觉艺术设计专家创作Logo,叠加在每集右下角画面上,既美化画面,又保护版权。三是由著名书画家题写片名,书法苍劲有力,飘逸潇洒,非常震撼。经过精雕细琢,项目组将红色历史文化与秀丽的自然风光相结合,制作完成了一系列既有厚重历史文化,又能满足旅游者求知欲的专题影片。2015年,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重要时间节点上,桂林图书馆历时4年制作的红色历史文化系列专题片在广西电视台新闻频道“七一”特别策划节目中播出,包括“八桂红旗飘”“红色遗踪”“壮乡群英谱”“八桂将帅录”4个系列34集内容,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赞誉[6]。

4 有关地方资源建设发展的建议

4.1 坚持正确导向,注入文化精髓

共享工程资源建设应充分展现正能量和崇高信念,引导大众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为传承红色文化,使红色精神永不褪色。公共图书馆在《公共图书馆法》实施后更应有所作为,坚持正确导向,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积极、健康、向上的数字文化产品,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之风[7]。因此,图书馆资源建设一定要做出实效,以提升文化自信。桂林图书馆2017年建设的“桂林古迹”和“桂林古村落”两部专题片,能正确把握国家相关文化政策,主题突出,观点明确,文化表现力强,拍摄质量高,画风优美,视效良好,获得了评审专家的认可。该成果在提升桂林城市形象、展现桂林历史文化底蕴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既能应用于教育、旅游、文化宣传,也有较高的保存价值[8]。文化精髓是资源成果的灵魂,资源建设应加强文化内涵的提升,富含教育意义。图书馆应该让文献动起来、活起来,因为通过经典的场景、详实的旁白介绍、生动的人物表演来还原故事场景并拍摄成视频,更能吸引观众,深入人心。如:故宫的每一件文物都有其背后的故事,参观者若不了解,只能走马观花,即便提供语音讲解,也不够生动形象,而《国家宝藏》通过二次创作,向人们讲述了文物中蕴含的故事,以情景剧的方式呈现文化精髓,让人耳目一新。

4.2 丰富传播手段,创新表达方式

不断发展的全媒体深刻改变了舆论生态、媒体格局和传播方式。图书馆也要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坚持移动优先策略,借助移动传播,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9]。我国高度重视全媒体的传播方式,图书馆应更新理念,丰富传播手段,创新表达方式。资源建设不但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还要注意大众化、接地气,让群众易于接受,并能适应各类传播渠道。目前,地方资源包括专题片、戏曲动漫、讲座、音频资源、慕课、口述访谈、舞台表演等多种形式,通过互联网、卫星、移动存储、镜像、光盘、有线电视、数字电视网等媒介进行传播。微博、微信、爱奇艺、优酷等新兴媒体具备主动推荐和分享功能,并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图书馆也需要适应社会发展潮流,利用各种新媒体主动推送资源,如:图书馆可以将共享资源精简成微视频、小故事,或者尝试微拍,甚至做成表情包,在移动端广泛传播。

4.3 扩展数字资源检索功能,规范元数据标引

在共享工程的海量资源中,既有成品资源库又包含原始素材库,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数字资源,避免“石沉大海”,是图书馆员面临的一道难题。除了在宣传推广上下功夫,扩展数字资源的检索功能,规范元数据标引也十分必要。数字资源与纸质资源一样,需要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互见和关联,以便于快速检索和利用。例如:用户获得好友分享的优秀视频资源后,对该内容产生兴趣,需要进一步学习研究,那么如果在视频片尾字幕或网络页面加入参考文献的目录、馆藏地点、原文获取链接以及参与建设单位的联系方式等关联信息,就显得十分便捷和人性化。原始素材资源的存储、使用规划、元数据标引、语义链接机制等,各馆还没有统一标准,因此,图书馆界应该积极探讨,形成共识,加以规范[10]。

4.4 积极探索多方参与,全方位深化合作

自主建设是地方资源建设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并不等同于完全独立建设,图书馆通过聘请相关专业机构、单位或个人共同参与,可在保证质量的同时,使资源更具权威性和专业性。图书馆资源建设已经从最初的收集、整理、数字化、发布,向深入研究、再创作发展,因此需要多方参与和深度合作,以体现社会效益。在学术研究方面,桂林图书馆的广西红色历史文化资源项目由长期从事研究的专家队伍合作创作,拥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积累了丰富的科研成果。桂林图书馆大力支持他们的研究工作,与他们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专家们为专题资源建设的选题、架构、资料挖掘及整合等进行指导和把关。在创作与宣传推广方面,笔者建议由图书馆牵头发起并提供相关资料和各种素材,专家学者参与文学创作,艺术院团和德艺双馨的知名演员以公益服务或有偿服务的方式参与演绎,同时由专业摄影机构参与拍摄,并通过拥有众多用户的各大新媒体进行宣传推广,以提高影响力,扩大传播范围,传承文化经典。

5 结语

公共图书馆应继续加强对地方文化的学习与研究,关注地方文献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同时还应通过积极跟踪和参与当地民族、民俗活动,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合作与交流,深入挖掘地方文化,加强地方资源建设。

参考文献:

[1] 吕淑仪.文化共享工程省级中心地方特色资源建设现状分析与思考[J].现代情报,2015(4):118-123.

[2] 渠长根,闻洁璐.红色文化资源研究综述[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79-187.

[3] 袁子英.红色资源数据库建设研究:以筹建贺龙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2(14):46-48.

[4]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图书馆.广西红色历史文化[EB/OL].[2018-10-18].http://hslswh.gxgllib.org.cn/index.php.

[5] 徐欣禄,钟琼.广西桂林图书馆“共享工程”资源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圖书馆界,2004(1):44-46.

[6]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图书馆.红色历史文化系列专题片在广西电视台播出[EB/OL].[2018-10-25].http://www.gll-gx.org.cn/news/show-327.html.

[7] 陈胜利.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的宏大实践: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资源建设的现状与发展[J].图书馆杂志,2015(11):4-12.

[8]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图书馆.我馆召开2017年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地方资源建设项目验收工作专家评审会[EB/OL].[2018-07-25].http://www.gll-gx.org.cn/.

[9] 新华网.习近平: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EB/OL].[2019-01-26].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01/25/c_11240 44208.htm.

[10] 周俊烨.基于关联数据的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数字资源整合模式构建[J].图书馆,2019(1):70-75.

(编校:周雪芹)

数字文化规划范文第5篇

摘要:对于科技馆而言,文化建设和科普宣传是其最为重要的使命,随着科技发展,科技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首先对于科技馆和群众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从而对于科技馆科普工作对群众文化的提升作用进行探析。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为科技馆的未来发展和群众文化的增强带来一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科技馆;科普工作;群众文化

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而在精神文明中群众文化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文化的建设发展与构建文明社会有着重要的关联。科技馆有着科技文化推广的重要作用,在对科学精神进行弘扬的同时,也对科学的思想方法进行积极的传播,以提升国民的科学素质,在社会文化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分析科技馆科普工作对群众文化的提升作用有着重要意义。

1.科技馆与群众文化建设两者之间的关系阐述

科技馆的建设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也可以将其看作为传递社会文明的窗口,与社会文化环境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状况有着重要的关联。我国目前在构建公共文化体系的同时,也鼓励更多的人们参与到其中,从而更好的体会到文化建设的成果。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了科技馆,以此为途径来将文化建设成果惠及大众。科技馆主要应用的是自主参与形式,充分体现了其所具备的人性化特征,同时也充分发挥出了人们的自主性。科技馆中的展品是科普工作的基础,人们除了对科技馆进行参观之外,也能够体验到科学技术,并从中获得愉悦,在获得了知识的同时也对科学知识领域进行了拓宽。

2.科技馆科普工作提升群众文化的重要意义

在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提升是在国家发展中所倡导的重要内容,而科技馆在这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科技馆在科普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上也需要跟上时代的发展,积极的去迎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科技馆作为重要的文化基础设施,是对科教兴国战略进行贯彻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现代城市规划发展中的重要阵地,对于文化产品供应和科技服务质量提升以及促进社会价值体系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科技馆对外免费开放,这充分说明了机关科普工作在服务供给和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重要作用。

3.科技馆科普工作对群众文化的提升作用分析

3.1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普及宣传

任何一个科技馆,其中都包含了大量的先进科技成果,同时也包含了与之相关的科研文献资料,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资源。通过科技馆来开展科普宣传,实际上就是将其中的科技成果向外进行推广的过程,使得科技成果的认知范围能够得到有效的扩大,实现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这对于科技成果的创新和实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组织青少年开展科普活动,或者组织高校学生开展科普营等等,使得智能、环保以及生物科技能够在青少年以及高校学生群体中进行顺利的传播,而在针对中老年及企业职工等人群的科普工作当中,就是以此对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的呈现,通过这些人群的实际应用和体验来对其作用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利用科普工作来让一些科技成果能够变得更为实用,同时也能够加强人们对科技的关注度,促进群众文化的提升。

3.2消除群众的认知误区

任何一次科普宣传或者人们直接到科技馆内进行参观,都会面对人们所提出的各种问题,通过这个过程,有效提升了人们的文化水平,但仍然会存在一些认知上的误区,甚至是一些封建迷信思想。例如一些人非常害怕辐射,并且会推崇使用一些民间的土方来治疗疾病,甚至会采用一些错误的方式来对食品安全性进行判断,除此之外还包括了很多认知的误区以及错误的常识。利用科普宣传可有效的弥补人们的认知短板,消除掉他们的伪科学观念,在开展科普工作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会和群众进行交流,也会直接利用一些較为典型的认知误区来进行分析,通过科学的方式来消除掉这些认知误区。例如向日葵总是向着太阳等这些认知的误区,都可以通过科普工作来将其认定为伪科学,随着科普工作的发展,会逐渐打破更多的认知误区,那么自然会就逐步提升群众的文化水平。

3.3营造科教兴国的良好氛围

随着我国科教兴国等系列措施的推出,包括评选科技进步奖等内容,为科技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动力,通过科技馆来开展科普工作,将科技馆所具备的优势更好的发挥出来,从而营造出更好的科教兴国氛围。科技馆科普工作面对的各类人群,所采取的科普形式包括讲座和参观等,除了要对科研成果进行展示之外,也要重视传播科学知识,让人们深入理解科技发展观,从而增加人们的学习热情。通过科普工作所营造出的氛围,对于群众文化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

4.科技馆科普工作的未来发展趋势

从目前来看,科技馆在开展科普工作的过程中,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是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应用,会更多的通过数字化技术来开展科普工作,例如利用APP软件等方式来从线上开展科普工作,同时也可以实现科普资源的线上共享,这方面的工作可以参考一些博物馆或者图书馆所应用的模式,通过多方面之间的合作来更好的推广科普软件,并对服务类目进行拓展,提升科普的亲和力和针对性,让科普的资源能够获得最大化的应用和共享,拓展科普成效,提升群众的文化水平。除了数字化之外,与学校和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对接也是科普工作的重要发展趋势,随着政府方面在场地和经费方面的支持,以及企事业单位以及学校方面在科普教育上的重视,必将会推动科技馆科普工作的常态化发展,例如科普工作人员驻校开展科普宣传,或者组织科普活动周等等。通过和企事业单位以及学校等方面的长期合作来省去很多繁琐流程,扩大科普宣传范围。

结束语:总而言之,需要各方的配合及努力来进一步提升群众文化水平,而科技馆的科普工作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迫切需要提升群众文化的时代中,科技馆应该将自身的科普优势充分展现出来,采取有效的科普策略,让群众文化能够朝着用科学、信科学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玉杰. 新时期县科技馆科普工作改革的尝试与探讨[J]. 科技创新导报,2012(4):233-233.

[2] 佟贺丰,黄东流. 国内科技馆科普工作现状分析[J].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8(3).

[3] 蔡文东,庞晓东,陈健,等. 在中国特色现代科技馆体系中开展应急科普工作的研究[J]. 科普研究,2016,11(4):53-56,62.

[4] 刘俣. 试论如何做好科技馆科普宣传工作[J]. 赤子,2020(5):72.

数字文化规划范文第6篇

一、大数据背景下数字文化馆建设的必要性

(一) 信息获取方式的要求

传统文化馆通常以线下活动为发展方式, 文化馆按照一定计划将内容资源展示出来, 大家享受到的文化信息几乎是一种被动选择。为了向群众展示更多的文化馆内容, 通常会比较费时费力耗人力, 最终推广的效果也并不理想。随着信息化技术发展, 文化馆结合数字化技术推动了自身有效发展, 数字文化馆能够利用线上资源将信息综合整理, 方便了大家对信息的选择。通过线上资源的长期积累, 数字文化馆提供给大家的资源逐渐增多, 可通过各种终端设备从数字文化馆的资源库中寻找信息。数字文化馆的服务范围不断拓展, 且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二) 社会和文化馆职能的共同要求

文化馆是由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 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责无旁贷。随着时代变革, 人们生活方式不断变化, 传统文化馆业务形式已经不具备更高的吸引力, 这需要引起社会与文化馆的共同重视, 与现代化技术相互结合, 促进文化馆的顺利发展。传统文化馆在不断寻求拓展受众领域的方法, 通过信息化技术引导, 转型升级建立起数字文化馆, 利用先进的数字化手段进行文化馆管理、运营等工作。数字文化馆明显提升了受众的满意度, 具有更优的发展空间, 满足社会对文化艺术的需求, 在一定程度上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支持, 有助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1]。

(三) 文化馆数字化服务能更精准地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数字文化馆建设能够为受众提供更满意的服务, 通过大数据分析, 了解受众对于艺术文化倾向、精准定位文化行为习惯, 包括参与时间、文化爱好等等, 有利于文化馆抓住不同受众的特点, 有效调整数字化服务资源, 针对性推送文化活动, 提供更具人性化的公共文化服务, 满足群众更高的精神文化需求, 推动文化馆事业有效发展。

(四) 能够有效促进文化馆建设

数字文化馆建设能够推动文化馆加速发展, 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推广文化馆的数字信息服务理念, 最终达到文化传承和弘扬的目的。为了促进我国文化馆发展, 必须在传统管理基础上积极结合数字化优势理念, 增强文化馆综合竞争力, 能够开拓文化馆可持续发展之路。数字文化馆建设顺应时代发展, 满足更多群众对于文化的需求, 有助于我国文化馆事业长期发展, 进而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提高社会群众整体文化素质。

二、大数据背景下数字文化馆建设的不足

在大数据背景下, 近几年来全国各级文化馆不同程度建立了数字文化馆, 通过线上传播、普及推广文化活动以及输送公共文化服务资源, 一定程度扩大了文化馆的知晓率和提升了活动参与率, 丰富老百姓精神文化需求。但是各种数字化信息平台从建设层面、个性化发展、数字资源输送、管理使用到普及推广等存在一定的困难与急需解决的问题。由于我国数字化信息技术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 文化馆相互之间的信息系统都比较雷同, 简单的对建设好的其他文化馆数字系统进行复制, 使得文化馆的数字系统建设具有较大重复性。文化馆数字系统的使用者通常会获取到相同的资源, 这不利于文化馆自身特色的发展, 限制了网络资源的共享程度[3]。另外, 我国数字文化馆建设还不够深入, 大多只停留在表面的功能建设, 缺乏对深层服务的探讨。数字文化馆建设工作人员缺乏深入分析和探讨的能力, 对数字系统建设中的详细功能了解不清楚, 不能够有效指导、管理数字文化馆运营, 影响运营成效。目前, 我国数字文化馆建设过程中, 信息资源共享和信息整合的服务还未能满足用户需求, 限制了信息平台资源的使用范围。

除此之外, 数字化技术与文化馆建设相互结合, 这一发展模式还处于前期阶段, 数据统计信息化不足, 影响了数据的有效指导。随着数据科技迅速发展, 使得人们更加依赖数字媒介或网络, 而文化馆相关机构没有入场验证的闭环, 进而使得文化馆数据服务不到位。公共文化服务缺乏数字技术有力指导, 很难顺应社会对文化馆发展的创新需求, 无法满足受众对信息获取的需求。文化馆的发展需要考虑更多实际问题, 结合大数据优势条件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进而强化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和发展, 为受众提供更有效的服务。

三、大数据背景下数字文化馆的建设途径

(一) 整合资源

要想实现文化馆与数字信息化的有效结合, 应该对现有资源进行充分整合、梳理, 将大量原始数据分析、整理, 形成新的、全面的资源库, 满足受众的需求。只有合理整理资源, 才能保证资源的有效覆盖, 提升数字文化馆的影响力, 充分发挥数字文化馆的作用, 引导社会正向发展。大数据发展本身就是不断整合繁杂的数据, 数字文化馆需要借助大数据优势整合资源, 为人们提供更便捷的信息服务, 提升受众服务满意度。因此, 为了促进数字文化馆的顺利发展, 相关管理人员应该重视利用科学技术, 合理整理文化馆的庞大资源, 进而提升文化馆的服务质量。建设多元化文化馆大数据平台, 为受众提供更多开放性的服务, 顺应时代发展, 满足当今社会对数字文化馆的发展需求。

(二) 打造数字化和网络化访问平台

为了推动数字文化馆持续发展, 应顺应时代潮流建立有效的网络访问平台, 支持大数据技术顺利发展。大数据是一种新型的数据分析、处理系统, 需要在发展中推动网络平台建设, 帮助各项业务顺利转型, 快速融合数据科技带动业务增长。打造数字化和网络化访问平台, 首先应该根据文化馆实际建设需求, 进一步完善平台软件功能, 跟踪用户使用情况, 详细分析用户对平台的反馈, 进而整合服务内容[4]。此外, 应该不断优化平台功能, 突出网络平台的个性化、功能化特点, 包括微信或其他移动终端, 都详细建设有效的访问系统, 保证平台的多元化发展和有效的服务效果。重视移动重点服务平台的建设和推广, 逐渐完善数字文化馆的功能服务体系, 通过平板电脑、手机、电视等设备, 将数字化服务贯彻在人们日常生活中, 能够提高网络平台的服务质量。

(三) 增设文化馆服务功能

通过大数据自身优势的多样化发展, 人们更多地接触到各式各样的资源, 这也是网络平台的基本特征。网络平台的便捷性能够满足用户的各种资源需求, 提高了用户访问率和信息搜索的精准率, 与此同时应该重视文化产品的丰富性发展。只有资源不断丰富、多样, 才能吸引到更多的受众, 针对不同需求打造专门的服务模块, 能够提高服务质量和精准度, 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此外, 应该不断完善网络平台的检索系统, 满足用户对于信息快速获取的要求, 提升系统服务效率及用户满意度。利用现有信息服务水平, 充分发挥数字文化馆的共享功能, 不断提高文化馆服务功能并降低服务成本。为了支持数字文化馆的发展, 地方政府应该给予更多有利的支持, 包括人力、财力、技术等, 使得数字文化馆在发展中顺利应对问题, 为社会发展作出推动性贡献。详细分析受众需求, 增设有效的文化馆服务功能, 进一步吸引更多的受众, 实现推广的目的。

(四) 推动线上和线下体验

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的顺利发展, 文化馆的各项活动都与科技相互结合, 充分利用数字媒体优势, 采用线上和线下相互结合的管理模式推动数字文化馆的长久发展。数字文化馆多元化创新发展能够满足用户对信息资源的搜索需求, 打破了原本单一的服务模式, 吸引了更多的受众。除了线上传播以外, 数字文化馆在需要进行线下访问时, 积极推出线下活动, 让大众能够体验到文化馆活动内涵, 增加用户粘合度, 提升传播效果。此外, 还可通过打造科学虚拟技术, 通过互联网将文化实体、环境、活动等发布到互联网上, 让用户能够与文化馆之间建立紧密联系, 有助于数字文化馆的持续性发展。

综上,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 带动了各个行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为社会发展创造了更加便捷、有利的条件。因此, 在大数据背景下应该积极探寻数字文化馆发展的策略, 为大众提供更优质的文化服务, 充分发挥文化馆服务效能, 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出贡献。

摘要:随着数字信息化技术发展, 文化也逐渐脱离传统纸质发展模式, 寻求数字化发展。文化馆作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建设数字文化馆的过程中, 应该转型升级, 探索更适合时代发展的建设路径同时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关键词:大数据,数字文化馆,建设路径

参考文献

[1] 熊远超.大数据时代数字文化馆的建设[J].中外企业家, 2017 (09) :240.

[2] 耿晨.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困境和思路[J].文化产业, 2018, 11 (04) :47-48.

[3] 陈卫.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数字化文化馆建设研究[J].大众文艺, 2016 (24) :14.

上一篇:牧童吕岩范文下一篇:职业核心能力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