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范文

2023-09-21

智能建筑范文第1篇

关键词:智能建筑;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

一、概述

1.1现代建筑概述

现代建筑是指在科学技术的引领下,依照客户要求,使设计出的建筑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从而建造温馨舒适的居住环境。因此其主要具备以下特点:首先,智能化。可以依照客户的具体需要,对内部各区域进行调节,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需求。其次,节能。在设计时充分运用节能理念,合理使用各项资源,降低在施工与居住过程中的能源损耗,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再次,安全。安全性在智能建筑的实际应用中占据重要地位。特别是在电气智能化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注意的就是安全问题。电气安全与整个建筑物具有直接关联,保障电气智能化安全能够营建出优良的建筑环境。最后,电控化。整个建筑工程从施工到最后的运营,全部实行电子控制。这能够减少建筑成本和后期的人工成本,使管理者可以简化工作程序,提升建筑物的利用率。

1.2优势分析

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与传统模式相比较,其优势主要表现在布线综合化、通信自动化、建筑自动化方面,因此其被称为3A智能化建筑。以智能控制系统和传统系统的功能为切入点。智能建筑和车载装置的控制系统具有不确定性,存在大范围内变动对象模型的结构与参数情况,相反传统系统主要是向确定模型进行控制,这有利于信息的收集与分析。智能控制系统的输入输出设备、信息交换方式与传统控制系统有很大区别,传统控制系统缺少灵动性,并限制输出量,没有办法满足现代化建筑需求。但是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在未知的基础上,对周围的环境信息和行动对象进行掌控,合理地 进行运用。而且还具有自我完善功能,可以迅速地适应与学习,能够更加快速地进行自我修复与判断,更快地完成控制目标,让智能建筑在未来能够开发更多的功能。

2 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

2.1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的原则

基于智能建筑思想的建筑电气系统智能化设计应满足节能、安全和电子控制的要求。智能建筑的主要特点之一是节能,因此,建筑电气的智能化设计必须满足降低能耗和资源利用的要求。建筑物的安全关系到使用者的人身安全。不论是用作住宅、办公室或其他用途,楼宇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安全必须予以考虑。建筑电气设计中的电子控制是降低人工成本的重要措施,有助于简化工作流程,减轻工作量。

2.2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的技术应用

(1)智能安装技术。现代建筑中的门窗与以往大不相同,仅仅是入户门这一项,旧的非智能化建筑中的入户门一把钥匙可以打开,逐渐发展到指纹锁,声音锁,而新的智能锁融合了红外感光技术、人脸识别技术和视频监控技术等,这些技术的整合有效提升了智能建筑中的安全性,也契合了使用者的多元化需求。智能安装技术还可以接入建筑物的室内电气设施设备监测,通过监控人们行走和说话的声音振幅以及光照强度,实现对公区照明的智能化管理,避免在无人时段消耗电能,在必要时也能够及时开启照明系统供人们使用,兼顾节能和便利性的需求。

(2)智能家居。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为智能家居提供了良好條件。目前智能家居的应用集中在视频监控、电控及安全防盗三方面上,但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先进技术的融合应用,智能家居的作用逐渐扩展,并在其他方面展现了突出效果。目前智能化技术与无线网络技术、蓝牙和ZIGBEE 这三项技术融合应用,丰富了建筑电气工程功能性,提升了智能家居的建设水平。智能化技术与无线网络技术的融合,实现了家用电器与手机的直接连接,构建远程操控系统,这样在家中无人的情况下,可直接通过手机操控家中电气设备,防止危险事故的发生。无线网络可利用用户指纹或密码完成开启,不需要任何钥匙,增强了控制的便利性、快捷性。还可以根据人们对于灯光的要求,有效调节灯光的亮度和颜色;针对光线较强的情况,可操作电气设备关闭窗户或者窗帘;人们可以使用手机一键操作家中的系列家用电器,例如:电饭煲、净水器、空调、冰箱以及浴霸等。另外,将无线网络技术连接到物联网中,不需要过多指令转换,加强了信息传输的快捷性,且传输内容不会受到距离等的影响而出数据传输过程中,不需要安装驱动程序,仅依靠很低的功耗,就可以完成智能家居的操控。而与 ZIGBEE技术的融合,则做到了功能技术上的拓展,相比于无线网络技术,该技术的融合应用进一步增强了系统或平台运行的安全性,降低了智能家居操作难度,增大其普及率,达到改善大众生活品质、控制能耗的目的。

(3)智能建筑中的自动化控制系统。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越来越趋向于智能化,其中的自动化成为了在该行业中的新兴宠儿。在建筑工程建设中,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运用在多个领域,包括小区门禁系统的运用、还有监控系统以及电气安全系统的运用等,自动化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对数据进行记录检测。电气自动化能够全面检测建筑工程存在的安全问题、未发生的安全隐患,减少由于出现问题而导致的资源浪费和资金损失,最大程度保障人们日常的用电安全和电气的管理效率。

三、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3.1建筑电气智能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 设计和施工中缺乏标准化、高素质和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是建筑电气智能化的必要资源,要真正实现建筑电气智能化的设计,需要施工现场各部门紧密合作,这也有赖于施工人员的实现。然而目前,一些设计施工单位重视设计多于施工,对施工人员素质重视不够,工资待遇不高,因此很难招聘到优秀的施工人员和监理人员。但是,监理不足和施工经验不足的双重影响会导致现场施工不规范、不规范,施工错误时有发生,导致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功能不能达到预期标准。针对这一现象,施工企业应充分吸引优秀施工人员参与,并不断通过企业文化,增强施工人员的责任感。更重要的是要制定严格的现场施工标准,确保施工过程严格按照标准进行,保证施工质量。

(2)由于施工过程缺乏标准,施工方与设计方在施工前缺乏沟通,施工方施工方案设计不合理,设计方案不匹配,现场组织不符合实际,直接影响施工效果和施工质量。针对这种现象,施工方案应定期调整,以确保现场施工符合原设计理念和预期目标。

3.2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建筑业的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共同进步,必将带来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的不断优化,将出现更高效、舒适、安全、节能的智能建筑,满足人们越来越个性化的需求。未来建筑电气智能技术的发展将不断优化建筑物测量技术,提高建筑物的测量精度。同时,无论是在施工过程中还是建筑物投入使用后,随着监测指标的不断丰富,智能电气设备的故障监测能力将得到提高。另外,智能建筑中的视觉操作设备也将更加丰富和完善[5]。

结 语:

总而言之,随着建筑电气智能化的发展,其相应的设计也将更加贴近使用者的需求,随着智能安装技术、智能家居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智能建筑将越来越展现出智慧的一面,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

参考文献

[1]班天鹏.现代建筑理念下电气智能化设计U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21(1):88—90.

[2]宋星,杨彦青.基于现代智能建筑理念下的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研究Ⅱ]信息系统工程,2018(2):136.

深圳达实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 深圳市 518000

智能建筑范文第2篇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建筑规模也不断扩大,人们对于生活居住与工作的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智能化时代已经到来,建筑智能化已不再是空想。本文首先介绍了智能建筑电气设计的概念及其相应的系统,针对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展开分析,就其设计及施工中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有针对性的分析了智能化电气设计的实践情况,提出几方面建议改善智能建筑电气设计及施工安装质量水平。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设计;施工;问题;对策

智能化建筑,即通过采用现代建筑技术、现代通信科技技术与现代控制技术,运用计算机控制系统、通信与网络系统、自控系统、IC卡进行网络信息传输,进而实现信息管理、物业管理、安防与住宅智能化四者合一的高度智能化控制的建筑,为住户提供舒适化、人性化的居住环境。现代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的出现,不仅标志着我国城市现代化的水平,也代表着人们对于生活水平的追求。下面笔者就智能建筑电气设计中的相关问题展开分析、探讨,具体如下。

1 智能建筑电气设计

1.1 智能建筑电气设计概述

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主要是通过运用建筑设备电气控制技术,建筑供配电技术,电气照明技术,现代建筑电气自动化技术,现代建筑信息及传输技术等进行电气设计。

在电气设计的过程中,电气设计人员结合建筑项目的电气设计要求,运用专业的电气知识,将电气设计综合应用于建筑设计之中,全面提高建筑的智能化水平。除此之外,由于各个项目的竞争性较大, 在系统集成市场中,前期要做的工作不仅仅是规划,现在系统集成商很多, 每一个客户的项目不只有一家集成商去参与,因此我们会看到现在很多大的项目工程都采用招投标的方式确定系统集成商。所以在我们没有拥有这个项目之前必须十分清楚项目名称,客户要做什么,客户需求,项目实施计划,时间、 地点、投资额;项目决策关系,该项目决策机构的组成及关系,谁做系统技术 决策,谁做厂商选择决策;客户对系统建设的技术平台有无趋向性;对手是谁, 对手的客户关系,技术方案趋向如何。只有获得以上信息,才能评估项目成功的概率,决定是否进一步投人,并制订相应项目工作计划。此外,在开始设计一个系统集成项目前应该了解客户相关信息,并在工程实施之前形成需求分析报告,也可以称之为项目规划方案。客户信息概括地讲包括:用户需求调查、系统性能评定、经费额度的估算、系统分布地域的考察、工程工期约束限定、系统可扩展性及其他要求。

1.2 智能建筑电气设备系统

智能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是以分布在建筑各处的远程处理机和中央处理系统设备,通过总线桥进行信息交换的,主要包括系统设备(包括主机、网关、通讯设备、DDC、控制屏等)、系统输入设备(包括各类温、湿、压力、流量、电量传感器、水流开关等现场设备)和输出设备(包括各类风门、执行器、阀门及其执行机构等)等。

1.3 智能建筑电气设计分析

1.3.1 根据设计任务书开展方案设计工作

目前,建筑智能化设计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为了保证居住与生活环境水平,智能化设计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住户的通信传输效率,而且可以提高物业管理的工作效率,为住户提供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由于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在我国仍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国家对于这方面的技术要求与设计规范资料较少,设计师必须根据开发单位的实际要求,结合设计任务书,制定出合理、科学、人性化的设计方案,实现建筑物各系统的高效通信与人性化管理。

1.3.2 系统集成商的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系统集成商最核心的优势是其方案销售能力和客户关系,在设计、规划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方案的时候,系统集成商总是能够代表客户对厂商有绝对的选择权,相当于零售业的大型超市,是厂商和经销商争相巴结的对象。

另外,虽然系统集成商面临着较大的机遇,但其面对的挑战也不小,这主要是由于系统集成商竞争性很大,大客户的招标项目越来越少,级别越来越高,风险也越来越大。但竞争对手却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僧多粥少,集成商陷人了价格战的泥潭。此外,随着信息化的普及,客户对系统集成商的要求也越来越超过其承担能力。客户现在都很重视服务,但却普遍认为服务是项目的附属,并提出很多超出业务范围之外的服务要求,给系统集成商带来很多额外的成本。

1.3.3 合理定位系统的规划与设计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式,我们必须找准系统规划设计时候的定位,必须了解到,建筑智能化工程的规划设计的方案不应当是某个公司产品的代理商或经销商解决方案。目前来说建筑智能化工程行业存在三种层次,具体如下:层次一:Box Move,也就是“搬箱子”,是最低层次。这种商家实质等同于代理。就是把诸如IBM的服务器、Cisco的路由器、微软的NETServer联系上了的活计,充其量算是个体力活。层次二:Solution Provider。既解决方案提供商,有较高的技术含量,为用户定制网络方案和系统设计,注重系统质量和服务意识,是市場上比较成熟和有实力的系统集成商,因此归结为第二个层次。层次三:Consultation Provider。即整合服务商,系统集成的使命 是为用户引人先进的信息技术,解决客户的实际问题,所以从使用的角度看, 依据客户实际的业务状况,利用最全面合理的网络技术,再结合技术先进、应用成熟的网络产品,为用户提供完善高效性价比最优的解决方案,并同时提供长期良好的技术服务与支持。

2 智能建筑电气设计及施工中的问题分析

2.1 智能建筑电气工程设计环节脱节

在设计的环节,有些设计院已经做到了按照工程的需要详细说明了各个子项,并且设计出了系统图和明细表,但是《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对于施工图的设计只有以下几点要求:一是监控系统方框图绘制到DDC站即可,二是建筑设备监测的要求、点数和位置只要随图说明就可,三是配合承包方的要求,核查其绘制的深化设计图纸;这样一来,作为原始数据和资料的提供者的专业设计院在审查这一环便无可作为,由此将产生一系列问题。

2.2设计和施工规范不合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智能建筑电气技术也在不断更新,但是设备并没有进行同步规范和设定相应的标准,导致了在智能建筑电气工程计划、准备、设计、施工以及监督管理方面出现无序状态,缺少根本的规范和标准的制约,部分设计和施工工作人员不严格按照制度进行,使得电气设备在验收时不过关,不能达到要求,出现诸多问题。

2.3电气容量问题

一般来说,在进行智能建筑电气设计时,民用住宅电气容量设计时就应留有余量。随着各种电子产品的不断上市,各住户所用电器会越来越多,需要的分支回数、电源插座等也越来越多。若电气设计容量偏小可能会逐渐无法满足住户需求。民用住宅配电箱的设计时,要选择适合用的配电箱,对其位置的确定也要考虑周全,不能设在浴室等潮湿的地方。除此以外,要标明配电箱如断路器、隔离开关等电气元件型号。

2.4 消防问题

《规范》规定:用于消防联动控制、自动灭火控制、通信、应急照明及紧急广播等的线路,应采取穿金属管保护,并暗敷在非燃烧体结构内,其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cm。若必须明敷则要对金属管采取防水措施。但从很多设计图纸上看,消防线路外以PVC 管保护,从房屋吊顶走线。显然,许多设计人员对这一条是疏忽了。条文之所以规定的是上述线路,是因为在火灾发生后一段时间内这些线路还要起作用,所以这些线路应绝对保证安全。

3 智能建筑电气设计及施工对策分析

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设计要求是进行电气智能化设计的基础,且贯穿于设计的全过程之中。因此,设计单位应当结合开发单位所提出的智能化建筑功能要求、设计标准、能耗估计、智能化系统内容、投资额等,进行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方案的编制,并通过不断的改进,优化设计方案。

3.1 严格审核电气设计施工图纸

电气的设计施工图纸是整个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控制的基础,只有通过严格审核的施工图纸,确保了解、熟悉电气安装工程中的各分布系统、各项安装内容,才能保证电气安装的质量。由于建筑电气安装过程十分繁琐且复杂,必须在开工之前仔细审阅施工图纸,并在电气安装的各分部工程开展之前,再审阅一次图纸,确保对设计过程中的每份修改通知单仔细审阅,并将其描绘到蓝图上。在控制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时,应当严格按照修改的蓝图,一一对比,若发现安装失误,应当及时纠正错误,严格保证电气安装工程与设计图纸相符,保障建筑电气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3.2 提升智能建筑工程的弱电设计水准

设计院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和业主多交流,运用智能建筑工程的“技术设计”,在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之间建立联系,这就要求设计院在功能方面确定应用的技能化弱电项目,以此来为业主量身编制关于参加招标和评标的步骤程序,选择性价比高的智能弱电工程设备元件,在此基础上和专业公司合作,优势互补,增强设计环节的连贯性,占有市场先机。

3.3 在实现智能建筑弱电设计方面全面实现系统集成

系统集成应以功能要求为基础实现完善,要掌握和搜集建筑内外的消息,并严格按照智能化系统集成的设计标准,对建筑内的子系统实行系统管理,在信息处理上提高水平,做到各个子系统设备的通信协议接口符合相关部门的规定,以此来全面实现智能建筑弱电设计方面的系统集成;例如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设备联动系统是确保智能建筑安全使用的一个关键部分,由图纸检查,消防设备的选择,一直到其后得到现场审查验收,FA作为独立的系统,在智能建筑的弱点设计装上BA系统之后,消防系统及时作为留有接口的单独系统,同BA系统进行联网,由此实现两者的系统集成管理功能。

3.4 质量控制要点

3.4.1 规范电气安装流程

其一,施工人员在安装电气系统之前,应当提前确定好配电箱、电力电缆、配电装置这三部分的设备管、补管、交接等环节,做好超前控制工作,严格按照电气安装标准与安装规范控制安装过程。

其二,安装电气时必须在监控好重点环节后以点带面,促动整个系统工程的质量监控。电气设备材料的质量是否合格是保证电气安装工程的第一步骤,而电气各设备系统的功能是否完善是保证电气安装工程的第二步骤。在选择电气设备系统时,除了考虑其经济性之外,还应当考虑设备的先进性与安全性、可靠性。

3.4.2 加强安装现场的质量监控

安装现场的质量监控是整个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之处,监控人员的职责重大,必须严格重视。首先,必须严把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材料,并提前检测材料是否符合施工要求,包括材料的质量及性能,加强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控制。其次,监控人员必须熟悉电气施工中的各项质量规范条款,针对重点施工规范条例尤其应当熟悉并记忆。最后,监控人员应当深入到施工安装现场,严格保证工程的进度与安装质量,并及时登记相关的施工安装信息。

3.4.3 注重协调施工

协调好跨专业之间的施工,提早进行调试和安排,如果没有专业的协调配合,施工过程的每一步都难以顺利完成,各个专业只顾自己眼前的施工,只重视自己的工作进步,会产生许多矛盾,那么就要求甲方、监理人员仔细谨慎的工作,了解每个专业施工进步情况,监督土建施工在风、水、点等的配合,科学的制定施工进度配合计划应该在电磁屏蔽施工前完成,以期各个专业施工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互相配合,顺利完工。

3.5 提高电气设计及施工水平的建议

3.5.1 电线管路敷设

电线管路敷设是一项很重要的项目,其质量控制要点为:控制电缆导管的弯曲半径要尽可能小但不能小于最小允许弯曲半径;金属桥架及其支架全长至少应该有两处与接地或者接零干线相连接;如果绝缘导管需要在砌体上剔槽埋设时,一定要设置保护层,且保护层的厚度要大于15mm。但是目前电线管路敷设主要存在的问题还很多,比如电缆导管弯曲半径过小,小于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金属桥架或者支架没有做可靠的接地;绝缘导管在砌体上剔槽埋設时,虽然设置了保护层,但是保护层厚度没有达到要求。

2.2.2 灯具及设备安装

在灯具及其设备安装环节,其质量控制的要求有:保证产品具有齐全的合格证等质量证书,灯具的型号规格一定要与设计产品的相符,对灯具等产品的检查验收要加强;灯具的安装要符合整体装修效果,在安装时要在设计的位置进行安装,排列时要兼顾顶板的装修风格,尽量做到与装修风格相符合;如果存在特殊情况使设备安装位置与预留管线位置不得不留有偏差时可以加装保护软管,但是加装长度不能大于1m。在此环节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就是:某些灯具质量证书不齐全,比如无产品合格证,并且型号规格也与之前设计的不相符;灯具施工位置未按照设计位置进行,排列不整齐;设备安装位置与预留管线位置有偏差且没有采用保护软管。

2.2.3 配电箱

配电箱的质量控制要点有:配电箱的箱体要钢板制成且厚度不能小于2mm;订货时应该严格按图纸设计上的要求进行选货,并且在施工之前要仔细检查其外观、尺寸以及箱内元器件的规格型号;箱体安装应牢固,配电箱箱盖应紧贴墙面安装;箱体的安装位置要正确,箱体部件要齐全,开孔时要采用开孔器开孔并按照导管管径进行;箱内接线部位接线要保持整齐,回路标号一定要齐全并保证正确标识。

2.2.4 弱电系统的安装

其质量控制要点有:通过结合弱电产品变化情况的手段对用电负荷进行准确验算,保证合理材料利用及安全运行设备,为保证设备用电的可靠性和连续性应准确划分电子、通讯等智能设备的用电等级;由于大量电子设备及计算机系统,智能建筑对抗干扰性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在接地方面应该采用综合接地体和等电位连接方式,天线进线时必须加装避雷器保护;超声波探测器的安装不能与靠近排风扇和暖气设备相邻,为了保证监控摄像机的可靠性安装监控摄像机时也要注意避免逆光现象。智能设备的结构、接线方式和安装方法多种多样,没有实现统一;防雷接地没有达到要求;部分设备的安装位置、高度没有达到规范要求,容易導致发生误报警。

4 小结

综上所述,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电气智能化也逐步应用于建筑设计行业之中,通过不断的改进、发展与完善,电气智能化技术将不断提高,为推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何子光.建筑电气设计及安装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1(14):197.

[2] 王栋.也谈建筑电气中几个设计的关键[J].中国科技博览,2009(9):39.

[3] 卢彬.论智能建筑电气设计施工中的常见问题[J].中国勘察设计,

2010(04):68-69.

[4] 吴述友.浅谈智能建筑电气设备安装技术[J].广东建材,2010(09):347-348.

[5] 郭子勤.浅论现代住宅电气设计[J].科技与生活,2010(13):125-126.

[6] 李少霞.浅谈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技巧[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1,09(2):285.

智能建筑范文第3篇

伴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在各行业中的普遍应用,智能建筑应运而生,特别是商业和公共建筑不断提高的智能化管理和节能的要求,使建筑智能化的用途更为广泛,已经成为21世纪建筑业的发展主流。智能建筑是采用计算机技术对建筑物内的设备进行自动控制和管理,并对用户提供信息和通信服务等的~种新型建筑。可以说智能建筑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的具体体现之一。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加大力度发展智能建筑,中国也把智能建筑的建设纳入了重要的议程。由于网络技术、视频技术、通信技术、智能配电等新技术的发展,使未来的智能建筑正朝着集约化、系统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智能、绿色、环保、节能成为智能建筑发展的主流方向。

智能建筑通常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一套先进的楼宇自控系统,以营造一种温馨、回归大自然的生活环境:一套结构化布线系统,将整座大楼或整个小区的数据通信、语音通信、多媒体通信融为一体,一个现代化的通讯系统,以满足现代信息社会高效率的工作需求:一个电力监控系统,对建筑物内的高低压配电设备进行统一监视和管理的智能电力监控系统平台。

可见,电力监控系统是智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连续性以及提高电能使用效率、节约用电成本与使用者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智能的电力监控系统为此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下面以施耐德公司的Powe rLogl c电力监控系统为例,概述电力监控系统的作用和功能,并以应用实例着重介绍其在智能建筑和电气节能方面的应用。

电力监控系统概述

施耐德电气公司的PowerL0gic电力监控系统是基于先进的现场总线方式(Fcs)来实现电力系统信息的交换与管理。P0we rL0gic电力监控系统借助现代的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实时监视电力系统的运行参数(包括开关状态,故障状态和位置,电压、电流、电度等实时变化的电气参数,报警信号等)、事件记录、波形记录等数据,不断地传送至电力监控计算机(以后简称监控中心),并可以实施遥控命令,使运行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监控中心全面了解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准确、快速地判断故障位置和故障原因,简便地实现各种数据分析(包括负荷分析,电能消耗分析,电能质量)。对于一些难于判断的故障,可以通过波形记录来帮助管理者分析故障原因。

该电力监控系统能够实现的主要功能包括系统运行实时监视、电能质量监视、远程控制和操作记录、事件报警和记录、数据采集和历史数据管理、各种报表打印、电能管理。

电力监控系统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

通过监控,可以实现对配电室内的二次设备(安全自动装置、传统测量仪表、操作控制、信号系统等)的功能进行智能化改造,取消了常规的人工电力管理,通过计算机和通讯网络进行电力系统的测量、控制、信号采集、故障分析、负荷控制和运行管理,实现了智能建筑中的配电管理透明化,极大地提高了配电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管理水平的智能化。该电力监控系统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可以方便的与智能建筑中其他相关系统和智能装置通信,如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实现自动化系统间的相互通讯和信息共享。下面通过一个系统应用实例来进行具体阐述。

某大型园区中,由于面积大、建筑物多,其中包含有厂房和办公用楼。园区中有中央空调、动力电源、安防等设备,因此采用了智能化设计。其中电力系统中,共有8个10kV变电站,每个变电站有两台10kV/380V变压器,采用两进线一母联结构,每个变电站内有低压出线80条。为了保证园区正常工作的可靠供电和实现供电系统的现代化管理,我们采用了电力监控将全系统分为8个子工作站和1个监控中心,主通讯网采用100m TCP/IP光纤以太网,子站内的现场监控层采用Modbus总线通讯。通过电力监控系统实现对建筑物配电系统的全面管理,并通过与楼宇自控系统的通讯,将电力监控纳入到整个智能建筑的综合管理中。这样不但极大地提高了智能建筑的管理效率与安全性、减少了故障损失,同时也降低了园区管理运营成本,大大提高了园区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电力监控系统带来的电气节能

所有智能建筑所共有的唯一特性是其结构设计可以适于便利、降低成本的变化。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智能建筑已经处于更高智能的发展阶段,发达国家已经进入“绿色建筑”的新境界。通过对建筑物智能功能的配备,强调高效率、低能耗、低污染,达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在当前的国内,对于用户来说,设备运行消耗是商业运作的主要支出之一。在今天的竞争环境中,合理控制这些费用并不断设法提高效率、削减支出,是每个用户的目标。为了有效控制这些费用,首先应该对其进行监测,这就是Powerlogi c电力监控系统的主要功能之一。它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和系统供电的可靠性,提供减少电能花费、降低成本设备投资和设备运行潜在消耗所需的信息。

PowerLogic电力监控系统的电气节能体现在:通过对电力参数历史数据的分析,建立系统和设备的电能消耗模式,在实时监视过程中及时发现电能消耗异常现象,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设备改造或补偿,以避免电能损耗,如设备故障和谐波引起的电能消耗。优化配电系统运行模式,减少不必要的电能花费,如对定时用电设备进行集中控制公共照明。对配电系统内部的各用电单位进行电能分配、计量和监控,以避免电能浪费现象,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电力监控系统客户价值

冰山,通常我们看到的是漂浮在水面上的小山峰,而实际上那只是冰山的一角,还有巨大的体积都在水面以下。大多数的费用节余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来考虑。关于快速的投资回报方面,如果把帐单看成整座冰山,将很容易理解PowerLogic电力监控系统的价值。让我们来看看投资PowerLogic系统将给您带来的巨大回报。

使用PowerLoglc电力监控系统,将使用户有效管理现有资源和用电负荷,减少设备运行和电能消耗的支出。对于全部潜在费用节余而言,那仅仅是“冰山一角”;通过数据分析,使用户合理有效地利用设备,减少不必要的设备添置,避免了资源浪费,可以节约大量资金,及时发现潜在故障,减少设备维护费用,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运行管理效率,减少运行维护人员工作量和提高供电可靠性,缩短停电时间,减少火灾、人员伤亡等严重事故的发生,节约大量事故费用。

电力监控系统的电气节能实例的案例一:波音公司在美国的飞机制造厂仅照明的电能花费就达350万S/a,是其全部电能费用的30%。利用该配电监控系统得到的监测数据为波音提供了配电控制方案。实施该方案的结果是减少了20%的峰值电价费用,周末时可以达到50%。

案例二:最近DELL公司的一台重要设备内部发生了非常严重的暂态故障,但很快它又恢复了正常。如果没有监控系统,这个故障根本无法被察觉,然而这是一个很可怕的潜在威胁。由于安装该系统时发现了这个故障并捕捉记录了暂态故障波形,这个信息为DELL公司节省了25,000$的设备修理费。

综上所述,施耐德公司的PowerLogic电力监控系统全面实现了配电系统的智能监控,帮助用户提高用电管理水平,降低了设备运营成本,达到智能、高效、节能的目的。

智能建筑范文第4篇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同时也对自身的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在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中,还存在着一些资源消耗过大、环境污染严重等相关问题。对此,为了能够有效地实现建筑工程的节能环保目标,需要加大对绿色节能技术的有效应用,以此来减少建筑垃圾,缓解环境污染问题,并提高对资源的利用效率,避免出现资源的浪费现象,从而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建筑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绿色节能;施工技术

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存在着资源短缺问题,建筑工程施工所采取的高耗能方式对社会的稳定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建筑行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是导致环境污染问题不断加剧的一项主要原因。而通过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绿色施工技术,可以有效地节约能源消耗,并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建设的不断完善,也导致资源被过度开发和利用,这给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威胁,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对此,我国想要进一步保障人们的生活质量,首先需要缓解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相关问题,并向着绿色环保的方向不断发展,全面建设我国的生态事业。

一、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性

针对建筑行业目前的发展现状而言,在工程施工中绿色施工技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因此,应在建筑行业当中得到有效的推广和应用。而通过应用绿色施工技术,不仅能够有效控制相关的污染问题,而且还能够提升建筑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促进社会的快速发展,并有效地融合生态环境保护和建筑领域,对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由于其施工环节具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而且工程规模较大,因此在施工中往往会使用一些大型的机械设备来对施工材料进行调取,在这一过程当中会有大量的灰尘和噪音产生,这些污染问题不仅会对施工现场和周围的环境质量产生影响,还会对周围居民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而我国建筑规模还在进一步扩大当中,这也使得工程的复杂度不断提高,在施工中相关材料的消耗量正在快速增加,这也造成了能源的短缺问题,人们如果对不可再生资源进行过度开采,将会对生态环境的协调性产生严重影响。对此,为了能够使人们具有一个健康、环保的居住环境,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来使能源消耗量得到控制,并加强对绿色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使其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避免出现相关的过度浪费问题[1]。

二、现阶段绿色节能施工存在的问题

(一)资源不合理消耗

通过相关调查,我们发现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着资源消耗不够科学合理的现象。例如,在一些工程中,其对资源没有进行有效的规划,经常将一些钢材、设备和设施等在施工现场随意进行堆放,这不仅使工程的施工成本有所增加,而且还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损耗问题。除此之外,施工单位在临水、临电等相关规划工作当中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对管路和线路的具体铺设也往往需要经过多次修改,造成了严重的浪费现象。此外,在施工现场浇筑混凝土时,许多工程项目并没有建设相关的水循环利用系统,这增大了水资源的消耗。而在钢材耗费以及污水再利用等方面,我国和发达国家之间也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二)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目前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我国相关部门针对绿色施工技术制定出了具体的实施准则和评价标准。但在具体实施过程当中,对相关标准和准则的落实情况没有进行有效的考核,也没有健全相关的激励和督促机制,进而导致绿色施工的推进工作无法得到有效的落实。相关施工企业在实际开展工作时,需要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进而制约了其发展步伐,导致绿色节能施工技术在具体应用上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现象。部分施工企业往往将其主要精力集中于自身的经济效益上,而对绿色施工没有产生足够的重视,也没有完善其施工管理体系,缺乏对资源和能源的合理利用与规划,进而降低了其绿色施工技术水平。

(三)对绿色施工认识不足

在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中,由于相关工程项目的宣传工作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展,进而导致绿色施工往往只涉及到了企业的少数工作人员,而多数人员对绿色施工理念并没有产生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只将其与扬尘治理、环境保护等工作归为到统一范围当中,对绿色施工在建筑工程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产生了忽视[2]。

三、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绿色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对策

(一)做好节能墙体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墙体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现如今,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这也使人们对环境保护问题逐渐加大了重视程度。而通过绿色施工理念的正确指导,相关施工企业应在施工中有效地应用绿色施工技术。具体来说,施工单位应将承重墙和建筑外墙等相关施工环节进行有效的融合,从而进一步提升建筑的节能效果。对此,施工企业应根据节能降耗的具体要求,采用空心砖来开展墙体施工操作,这样不仅能够使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得到有效的提升,而且还能够提高建筑自身的耐久程度,使建筑的使用寿命得到有效的延长,从而更好地实现建筑工程施工的节能降耗目标。而对空心砖施工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具体包括砌砖工艺和孔洞方向,对此,施工单位在开展墙体施工操作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图纸设计要求来进行落实,对空心砖的排放位置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避免由于规划不够合理而导致孔洞出现水泥堵塞等问题,使建筑墙体的节能施工效果得到有效的提高。

(二)合理进行墙体保温节能施工

对于建筑物本身而言,其保温性能的好坏对其室内温度具有直接影响。因此,相关施工单位在对墙体开展绿色节能施工时,需要对墙体保温施工环节加大重视。具体来说,施工人员需要对保温系统的安装环节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明确的划分,具体可以将建筑墙体分为外侧区域和内侧区域两个部分。而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如果是在墙体的外侧来设置相关的保温层,这虽然能够使建筑室内的面积有所拓展,提高室内空间的利用率,但同样保温层在实际使用过程当中,容易受到一些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进而对其保温系统性能和作用的发挥产生一定的阻碍。而如果是在室内设置相关的保温系统,这样虽然可以使系统免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可仍然无法取得理想的保温效果。对此,建筑施工单位在对建筑的保温系统进行设置时需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和相关要求,来合理地选择保温系统的设置位置,确保其能够满足该地区气候和地理位置等方面的要求,从而进一步提升建筑的保温效果。

(三)做好施工节水工作

在目前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当中,无论是对施工现场的扬尘和绿化进行处理,还是对现场的大型机械设备进行清洗,都会使水资源产生巨大的消耗。对此,施工单位应该在具体的施工中合理地应用绿色节能技术,有效地收集废水等,并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实现对水资源的回收利用,从而降低水资源的消耗,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四)对施工现场的固体废料再次利用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往往會使用到大量的混凝土、钢筋等相关固体材料,而在工程具体的加工中还容易出现相关的事故问题,进而导致发生资源浪费问题,或是出现施工材料的剩余现象。对此,建筑单位需要完善施工材料的保管和利用,并通过提升施工材料的利用效率来有效的降低工程中的能源消耗。从目前的现状来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多数施工企业在施工操作过程当中,为了能够更加地方便快捷,往往会将固体废料在现场随意堆放,这不仅对施工现场的环境产生了影响,而且也没有充分实现固体废料的回收和利用。而想要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则需要加强对固体废料的有效回收和再次利用,使固体材料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避免出现相关的资源浪费问题[3]。

四、结语

综上所述,现如今,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环保工作也加大了重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绿色节能环保技术也得到了有效的应用,并成为目前建筑行业发展的一项重要目标。对此,我国相关建筑企业需要对绿色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加大重视,并认识到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所存在的资源消耗过大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通过应用绿色节能环保技术来有效地缓解相关问题,在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上提升工程的环保性能,提高绿色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刘亚宁.建筑工程绿色节能施工技术研究[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0(05):57-58.

[2]王正鹏.建筑工程绿色节能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08):8-9.

[3]王昌,董国伟.建筑工程绿色节能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28):17-18.

智能建筑范文第5篇

摘要:本文说明了高层建筑电气设计的主要内容以及其设计的要点。为高层建筑的电气设计提供一些简单的指导。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设计;问题;原则

建筑智能化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一个新领域,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办公和生活环境,也是目前建筑行业发展最为迅猛的领域,有着不可限量的前景。智能建筑并不是特殊的建筑物,而是以最大限度激励人的创造力,提高工作效率为中心,配置大量智能型设备的建筑。随着社会发展,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且呈综合性强,涉及的专业领域广等特点。

一、智能建筑的電气设计

建筑智能化归根到底是电气技术(包括强电和弱电)的革新和发展,使之具有\"智能\"功能。在实际工程实践中,电气设计通常分为强电设计和弱电设计两大部分。

强电设计可分变配电系统、照明、动力系统和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 弱电设计作为智能建筑的动力中心以及整个智能建筑的运转心脏,起着举足轻重作用。智能建筑的兴起毕竟是建筑弱电技术发展的集中体现,一般说来,强电的处理对象是能源(电力),具有电压高、电流大、功率大、频率低的特点,主要考虑的问题是减少损耗,供电安全可靠,提高效率的问题。弱电的处理对象是信息,即信息的传送与控制,具有电压低、电流小、功率小、频率高等特点。它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涉及的学科十分广泛,发展迅猛,正朝着综合化、智能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它主要考虑的问题是信息传送的效果,即信息传送的保真度、速度、广度和可靠性等。

二、智能建筑电气设计的注意要点

1. 经济方面

智能建筑电气设计,需注重经济适用的原理,做到技术可靠、经济节约和注重质量的原则。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电气技术的方案应遵循智能建筑的发展程度,选择科学合理的新技术。保证安全可靠的技术,并选择检验合格的产品,用新型的设计技术来简约系统设计,并缩小工程的造价。促进经济上的合理性,减少智能建筑电气技术的投资成本。

2. 质量方面

智能建筑工程的任何阶段都要校对和审核好设计图,注重工程的准确细节。除此之外,操作时要注重电气施工时的质量规范,选择合格的施工设备和材料。避免使用不合格的产品,从细节保证安全可靠的工程质量。

3. 设计方面

智能建筑有着全面的功能、复杂的设施,而且对管理和设计的要求比较高。每一种设备,都有着特殊的局限性和缺点,而且性能和功能方面也有着差异。如果盲目的追求最全和最新的电气技术,会使得设计方案出现难题,而且会增加实施项目的难度。除此之外,投资和运行的成本也会有所增加,浪费了资源,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智能建筑电气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有关规程、规范不完备,如:

(1)《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内容多是笼统的要求,缺乏对各器件量化、细化的计算、选型方法。而《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施行已十余年,与迅猛发展的IT 技术相比,规范内容有些陈旧,不能很好地为工程服务,反而成了技术进步的障碍;

(2)各种设备或器件无详细的安装、布置要求,更没有详细的尺寸和数据参考。比如,均无控制中心各设备的间距、距门距离及基础安装等要求,应该说这些是比较重要的问题了;

(3)无相应的设计手册和统一的定型产品,设备、管线等无明确的计算和选型方法;

(4)无配套验收规范,对设计、施工中的问题难以准确把握。

2.电气的节能设计

电气的节能效果应该是智能建筑设计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按照以下方法来达到节能的效果:

(1)合理选用变压器。在智能建筑中,应用电气技术实现建筑节约,符合当今社会主流,其中,建筑节能源头在于变压器的选择。因此,节能的重要措施就是降低变压器损耗。

(2)涉及节能供配电系统。合理设计供配电系统,要充分考虑供电距离及分布,负荷容量,用电设备特点等因素。以配电系统操作方便,简单可靠为基本原则。在配电系统中,要正确设计和选用变流装置。

(3)科学建筑电气照明设计。科学的照明节能设计,应当以保证不降低照明质量,不影响作业面视觉要求为前提,通过在系统中减少光能的损失,充分利用自然光,实现光能的最大利用价值。在多年的建筑设计实践中,电气技术应用于光能设计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利用自然光与室内人工照明结合,使得照明符合照度标准,视觉要求,照明功率密度等等要求,通过自然光的充分利用,大大节约人工照明所用的电能。

3.传输信道设计

传输信道主要由保护套管、线槽、桥架、电线、电缆、光纤等组成,实际工程中弱电的线管是十分密集的。如何设计得经济合理、便于维护、有利施工及其与其他专业管道良好配合一直是一个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这些年,尤其是在弱电方面新增的系统较多,设计人员不可能全部掌握,合理进行设计,这是问题出现得比较多的关键。另外,实际设计中,建设单位为了赶工期,往往大量压缩正常设计时间,经常几个设计人员同时做部分设计,相互间缺乏协调,造成很多的错、漏、碰、缺更是普遍。

4.综合布线系统

智能建筑主要的命脉系统便是综合布线系统。该系统主要负责传输数据和连接其他的各式终端。而在电气设计中如何将这些复杂错节的线路都安排整齐,并且达到高效化和经济性,需要认真研究每条线路的具体走向。

5.层高设计

如今,智能建筑的层数逐步的增加。而为了让高层用户使用到优良的电气设施,在电气设计时需要格外注重布置管线的情况。由于智能建筑的生活功能较多,因此布置的管线也比传统建筑多。除了有一些普通的空间风管、强弱电电缆、电视天线、消防线路之外,还有一些布线的桥架和数据线。这些线路都需占据一些空间,因此,智能建筑的楼层也高于一般的建筑。在布置高层线路时,要注意线路的连接性和互扰性。

6.合理安设接线插座

目前,在智能建筑中,安设电气的接线插座有安放表面插座、配电系统墙这些方式。因此,在智能建筑电气设计时,要根据建筑的类型合理选择接线插座的类型。同时,在建筑物的洗手间、厨房等位置应使用安全插座,保证设计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四、智能建筑电气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

1.要遵循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先进、可靠,实用的原则。在实际工作中,工程设计应适应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变化,同时也要慎重选用新技术,新技术的选择应有稳妥、可靠的技术保障措施。通常应遵循先进、可靠、实用的原则,选用经过市场考验,实践证明成功的产品。同时,也要注意经济上的合理性,尽可能简化系统,降低投资和成本,不能盲目贪大求全。

2.要遵循实事求是,因项目而异的原则。每个系统和设备都有自身的适用范围,其功能和性能上的局限各不相同,因此,不能追求\"最新\"、\"最全\"的不切实际的做法。应该从每个项目的实际出发,选择适应对路的系统和设备,充分发挥系统的功能,达到既能满足使用要求,又能简化系统的目的。

五、结语

智能建筑是在建筑平台上实现的,脱离了建筑这个平台,那么智能建筑也就无法实施。而智能建筑中弱电系统的设备、缆线安全必须依靠电气技术来支持方可奏效。所以,在设计阶段希望各专业设计人员应该考虑周全,对该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及相关的专业要求应有充分的了解,使人们的生活空间更加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邓颖.智能建筑电气的技术分析[J].广东科技,2006,(8).

[2]韩传亮.当代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方向[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10).

[3]赵智泉.浅析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安全性[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

智能建筑范文第6篇

摘 要:本文系统性的归纳了现阶段BIM技术在国内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引入的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BIM在土建类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建议。

关键词:BIM 高职 实训 土建

BIM是一个理念,是一个可以提升工程建设行业从策划、设计、施工、运营全寿命周期各个环节质量和效率的系统工程,它包含三个部分,包括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建筑信息模型应用(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管理(Build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高职院校土建类BIM教育主要设计涉及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目标是培养一大批能在土建施工过程中将BIM深度应用的新型工程技术人才。

一、 BIM在高职培养新型工程技术人才方面的优势如下

高职院校土建类毕业生有大都就业于投标公司、施工单位公司。而BIM应用在投标公司、施工企业的优势如下表所示。

二、BIM技术在高职院校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高职院校的BIM教育的重點是对BIM软件的应用技能的培养,毕业生主要输送到施工企业。自2009年起,中国建设教育协会每年主办的BIM应用技能大赛,已成功举办七届,这为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BIM的教育起了积极引导的作用。2016年5月19日,由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与大连无常智能系统有限公司合作承办的BIM技术应用学院揭牌仪式在哈尔滨江北大学城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早在2012年,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实施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订单班”模式,专门为BIM咨询类企业和建筑施工类的企业培养其所需要的一线BIM建模人才。2013年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增设建筑设计技术——BIM方向专业,现已有200余名在校学生。沈阳建筑大学从学校层面上的建设了BIM工程中心,该中心平行于校内二级学院,方便中心开展各项工作,并先后制定出台相应的文件、政策,推动BIM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工作开展。但总的来说,BIM应用技术在大部分高职院校还未受到重视。在工程建设行业BIM应用如火如荼的今天,专业教学已滞后于行业发展,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BIM的师资和设施匮乏,课程编排滞后,BIM教材真空,BIM实训室建设也在探索中。

三、 高职院校BIM技术人才培养的对策

1.从教学角度引入企业导师制度学习BIM建模(校内BIM基础建模学习)与企业联手,在学生已经掌握建筑制图与识图、房屋建筑构造、建筑CAD、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等课程后,引入BIM基础建模课程,由学校专任教师和相关企业兼职教师给学生授课,并在学生中选拔学习优秀者送入企业参加暑期实习,回来后再由这批学生作为助教开展在专业BIM软件实训中心的BIM实践课程。

2.从顶岗实习角度建立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建设的BIM实践基地(校外BIM建模和实践运用轮训)高职院校最后一学期的顶岗实习阶段,向BIM企业推荐学生进入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建设的BIM实践基地,由企业的管理人员和一线的BIM专业工程师对实习。生进行实训,并前往工地实践自己建立的模型实施,建立三维概念、发现模型错误,再次回到实训基地修改模型,然后再往施工工地实践。轮训结束后以此为基础撰写毕业论文或做毕业设计。

3.积极参加各类BIM竞赛,以此为平台与各大本科院校高职院校互通有无。我校参加了2016福建省高校建筑信息管理应用创新大赛。今年大赛的赛制有所不同,比赛以3人组队的形式展开,竞赛科目不仅包含BIM建模及BIM算量,也囊括了工程计价,这既考验学生的个人技术水平及综合能力,同时也推动了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4.闽台高校——企业BIM交流学习。可以多与台湾地区企业、院校进行了学术交流,送老师去台湾地区应用型大学学习交流BIM教学经验,也聘请台湾地区高校老师企业工程师来我校开展教学讲座,以此推动闽台两岸在建筑信息化和BIM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的能力,提升学校培养地方急需应用型的人才的能力。

5.开展企业与高职院校共同参与的BIM软件运用方向的纵向、横向课题研究。厦门理工学院申请了多项此类课题,如《基于BIM技术提升建筑高处作业劳工安全与防范机制研究》、《基于BIM的建筑施工开口自动检核机制与实证》等,各大职业院校老师们也可以积极参与,带着学生与企业的工程师们一同交流学习研究。

四、结语

BIM作为一门建筑业发展急需的、政府积极促进的、应用人才紧缺的新技术,高职院校中势必谁“先下手为强”,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一定要抓住这一机会,与企业联合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BIM施工应用型人才,为自身专业发展、学生就业提供强大支持。

参考文献:

[1]王晓亮,郭荣华.新常态下高职建筑工程专业BIM技术人才培养研究.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 .

[2]张现林,贾俊礼,赵志平.基于BIM虚拟建造技术的土建类专业人才.职业教育研究,2013.

[3]闫积刚.基于BIM技术高职院校课程的开发研究.山西建筑,2015.

作者简介:张净霞(1984—),女(汉),助教,硕士研究生。

上一篇:建设工程施工监理范文下一篇:培训学校学习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