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浪漫主义论文题目范文

2024-01-22

西方浪漫主义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摘要:目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日益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西方文化霸权主义试图将全球文化打造成一个以西方文化为中心的“中心-边缘”文化,然而,对于处于边缘的弱势文化来说,它们面临着被西方文化侵蚀和同化的危险。因此,本文研究了在不平等的文化交流和传播情况下,当代大学生的中国文化认同现状,并提出了有效的培育策略:第一,尊重文化差异,理性对待外来文化。第二,强化文化主管部门的引导作用。第三,发挥高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作用。最后,加强大学生对自身的中国文化认同培育。

关键词:中西文化冲突,当代大学生,中国文化认同

一、引言

目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日益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随之而来的就是各国不同的习俗、宗教、意识形态等的碰撞和摩擦,这些碰撞和摩擦导致了各种各样的文化冲突和矛盾。同时,西方文化霸权主义试图将全球文化打造成一个以西方文化为中心的“中心-边缘”文化,然而,对于处于边缘的弱势文化来说,它们面临着被西方文化侵蚀和同化的危险。在这种不平等的文化交流和传播情况下,中国传统文化也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这个新时代开放化、多元化,充满新的机遇和挑战。美国学者萨义德在《东方主义》 中明确提出:“所有的文化都会把某些变形强加给原来的现实,并把它从一个自由漂浮的对象转变成知识单元。问题并不在于所发生的的某种变形。对人的心灵来说,抗拒对原初新奇性的侵扰是完全自然的,因此,某些文化总是倾向于把一些完全变形的东西强加给另一些文化,并且,为了接受者所收益而把那些文化构想成某种样子,而不是还其本来面目。”

二、概念厘定

(一) 文化冲突

美国语言学家 Carol Archer首先提出“culture bump”一词,指出两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陌生环境中交流,交流中产生的障碍,就叫“文化冲突”。这种文化冲突是由文化的“先天性”或者说其本性所决定的,是文化交流中不可避免的一种必然现象。英国语言学家 Dilys Thorp用“confused encounters”一词来描述外教在特定情境下對学生行为的期望以及其产生的意料之外的语言或行为的碰撞,就叫做“文化冲突”。Andrea DeCapua 和 Ann Wintergerst 指出,“cultural shock”对于正在或即将接触另外一种文化的任何人都是非常重要的。它是陌生环境的刺激和熟悉文化价值观念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对礼貌的行为有着不同的理解。不同文化的人对礼貌的表达方式和衡量标准也可能是截然相反的。所以,在文化交际中,既要对语言熟练掌握运用,同时更要了解本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差别。

(二)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是人类对于文化倾向性的共识与认可。大多数西方学者认为文化认同就是对自我形象的认识和确认,他们认为:“在社会生活中,文化认同与特定的文化模式是有一定联系的,对共同文化的确认是个人和团体界定自我、加强相互的同一感从而形成共同文化内涵群体的标志。费孝通先生(1997)是我国研究文化认同的领头人,他提出“多元一体”的文化概念。文化认同不仅可以看作是对自我文化的确认;还可以看作是对于不同文化的熟悉、接受和内化。文化认同不能离开深厚的文化背景,更不能脱离文化软实力。中国最深厚的软实力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价值体系”是其核心,“和谐文化”是其载体,而“中华文化”则是屹立在世界民族文化之林的身份认同。因此,加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战略要求,这充分体现了我党文化自觉的高度,将有助于我们认识文化作用、认识文化自信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语言与文化息息相关,文化教育要始终贯穿于课堂教学中。目前,学校教育依然是课堂教学占主导地位,所以课堂上的疏导对培养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课堂学习,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能够帮助学生构建中华文化认知体系。尤其是近两年,国家倡导高校教育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灌输“三进”思想,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加强大学生中国文化认同的必要性

在当今社会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世界各国文化相互碰撞。尤其是当代的大学生一般都是95后或者00后,不仅对于新事物的好奇心强烈,而且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极强。所以,加强当代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首先,加强大学生中国文化认同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是中华民族祖先和各个时代的伟人们共同创造的,在历史的长河中,孕育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发展有积极影响。其次,加强大学生中国文化认同能够激发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情怀。通过加强当代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学习,使其认同优秀的中华文化,使其感受到中华优秀文化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从而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激发其民族凝聚力和爱国热情。

再次,加强大学生中国文化认同有利于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中华优秀文化中的励志故事枚不胜举,“岳母三迁”、“悬梁刺骨”等这样的励志故事成为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典范,使当代大学生明白一定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不畏困难,为自己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最后,加强大学生中国文化认同有利于加强当代大学生的伦理道德素质。中华民族历来奉行儒家文化,而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所以,加强大学生中国文化认同有利于其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使大学生们树立对父母和师长的感恩意识,对班级树立集体意识,对校园树立维护意识。同时培养大学生们敢于担当的气质和胸怀。

四、大学生文化认同的现状

本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了解在中西文化冲突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的中国文化认同现状,调查问卷包括从性别,家庭背景,专业等角度出发,了解学生们的答案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以期了解当代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现状,进而为文化教学提供参考。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为Z学院的本科生,目前为大二学生,该校为全日制本科院校,参与调查问卷的大学生共有124人,其中男生有82人,占66.13%。女生有42人,占33.87%。其中,来自农村学生占61.29%,来自城市的学生占38.71%。理工科学生占59.86%,人文类学生占25%,其他占15.32%。

根据对中西文化认同背景下当代大学生中国文化认同现状的调查结果得知,在对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来说,大多数当代大学生在情感和态度上都持支持态度,表明大部分同学认同我国的传统文化,但是,与此同时,在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方面,学生们却不太了解。在对于目前国内“国学热”的看法方面,大多数学生持完全肯定的态度。在大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受哪方面影响时,33.06%的同学认为伦理道德观念对自身成长发展影响最大。由此可以说明,学生虽然意识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但是需要付诸行动,来学习我国文化理论知识,并将之付诸实践,是中国文化内化于自身,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此外,在性别上,男生与女生并无明显差异,在家庭背景上,来自城市与农村的学生在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方面,不存在明显差异。

五、影响大学生文化认同的主要原因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的特点发生了变化,由线性发展过程转变为全球化分工的参与者更加广泛、以多边主义塑造全球化治理体系。因此,在全球化进程中,国际社会面临着“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的时代课题。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全球化不再是发达国家充当“救世主”的景象,而是更多发展迅速的发展中国家参与其中,拥有更多话语权。但随之而来的,也会带来多元文化之间的冲突与碰撞。

首先,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冲突。一方面,文化冲突表现在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之间的碰撞。任何一种文化都无法独立存在,一种文化想要长远持久地发展,必须持包容、开放的态度。然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非主流文化已经渗透至人们的生活当中,并以一种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深入到了人们特别是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这种带着欺骗性、隐蔽性的非主流文化以其猎奇的姿态散播消极、负面的信息,并试图取代主流文化。这种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之间的碰撞,如不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必然影响文化认同。另一方面,全球化同样对中西价值观的差异带来影响。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中西方在社会、家庭等方面的价值取向、思维模式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本质上并无优劣之分。当代大学生受到社会发展及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对价值观的认知会有所偏差。当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当集体主义观念与个人主义观念产生了摩擦,当代大学生如没有正确地审视整个社会背景,尊重文化差异性与增强文化自信,那么文化认同感势必会逐渐下降。

其次,教育使命的畸形。人才培养与大学教育密不可分。长期以来,受制度、体制的约束,我国的教育制度不够完善,无论是管理制度还是针对教育对象的规章制度,都存在着很大的改进空间。学校管理制度的政治化,大学生个体化的缺失等,这些问题亟需中国高校向西方高校取经。而西方学校中过于重视学生个性化教育,造成学生的散漫、懈怠,也是西方学校极为头疼的问题。不尊重文化的差异性,不考虑教学对象的变化,不考虑教学环境的多样性,学生对外来文化排斥、不认同,这样的教育之路必不会长久发展。

再次,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与价值观的迷失。处在金字塔金的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与阅历,在父母和学校的保护下,不善处理超出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人际关系。他们会随波逐流,跟随时代步伐,进行模仿,从众心理极为严重。另一方面,大学生的价值理性的迷失也是阻碍文化认同一个重要因素。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主流文化及西方文化的认识不足、思想偏颇,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针对文化现象,缺乏客观理性分析,缺失价值理性,任意妄为。大学生这种价值理性的迷失及人际交往的淡漠化,缺少精神和信仰的追求,将会影响其文化认同感。

六、 中西文化冲突背景下大学生中国文化认同培育措施

为了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加大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本文认为应该通过尊重文化差异,理性对待外来文化、强化文化主管部门的引导作用、发挥高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作用、以及加强对自身的中国文化认同培育等手段,来提高我国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进而加大中国文化的传播力度。

(一)尊重文化差异,理性对待外来文化

在世界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国文化共同存在,共同发展,世界文明史是一个整体,中国文化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要在世界文化中大放异彩,不仅仅需要发展和传承自身的文化,也需要从其他文化中学习和借鉴,因此,我们不仅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也要学会从其他文化中吸取先进及优秀的文化成分,以充实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一方面,我们要尊重外来文化,存在即合理,外来文化长期存在有其存在的历史必然性。因此,我们要做到接受差异、理解差异、欣赏差异。费孝通先生在《文化与文化自觉》一书中指出,在目前差异多变的世界中,我们要学会十六字诀,即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各美其美”是不同文化中的不同人群对自身传统的欣赏;“美人之美”就是要穿越自我和他者在文化交往中认为设置的各种障碍,祛除文化交流中对他者文化的偏见;“美美与共”就是在“天下大同”的世界里,不同人群在人文价值上取得共识以促使不同的人文类型和平共处。另一方面,在学习外来文化的同时,不能“全盘他化”或“全盘西化”,要学会辨别分析外来文化,吸收外来文化中的积极成分,取其精华。让当代大学生在接触多种多样外来文化的同时,不断地开拓创新,成为胸怀开阔,兼容并包的社会主义接班者和中国文化传承者。

(二)强化文化主管部门的引导作用

目前,由于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再加上,智能手机和自媒体的发展,学生接触外面世界的渠道越来越多,因此,文化主管部门应该充分利用新的机会,通过电视、报纸、互联网、QQ、微信等方式,向当代大学生传播我国先进的社会主义优秀文化,红色文化以及传统文化,使学生真正认同这些优秀的文化。办好自己的网站,开办相应的公众化,定期向学生传输我国的主流文化,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进而达到认同及内化的效果。

另外,由于互联网上的信息繁多,内容良莠不齐,越来越多的低俗文化、非主流文化出现在网络上,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特别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因此,文化主管部门也应加强监管力度,及时发现,杜绝不良文化的传播,强化主流文化、先进文化的传播力度。同时,为了确保网络及自媒体上积极文化的传播,也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一方面,鼓励人们积极上报发现的消极文化,并禁止低俗文化的传播,另一方面,加强后台的管理,及时发现低俗文化,并及时停止其传播。最终,要給人们提供一个积极、充满正能量的文化环境,使人们在中西文化冲突背景下,积极认同并传承中国文化,从而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三)发挥高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作用

作为大学生的培育机构,在培养大学生中国文化认同的过程中,大学要肩负起相应的责任。学校的领导与教学管理部门要重视大学生中国文化的认同,制定相关的规则,组织教师开办课程,系统的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加大主讲教师的培训力度,学校应该首先努力打造一批具备相应文化素养与内涵的教师队伍,只有教师队伍具有相应的水平,才能培养出一批具有中国文化素养的同学们。与此同时,学校要利用各种机会,邀请国内的大师来学校开展讲座,组织学生参与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来强化学生的文化素养。目前,大部分学生以实用主义为宗旨,仅仅在乎能帮助就业,能带来立竿见影效果的学习,而忽略人文素养的培育。

在课程开办上,高校要重视文化的培养,将各种文化课程纳入课程体系中,可以将其设为文化选修课,有相应的学分要求,课程形式可以多样化,以调动学生兴趣,引起学生注重为重,吸引更多的学生投身到文化知识的学习上,从而最终提高自身的整体文化素养。同时,要大力发展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烈的文化氛围。校园文化的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也体现在校园的文化设施,以及文化活动,如辩论,知识竞赛等。也可以带学生参观文化圣地,让学生切身体会文化的真正魅力。

(四)加强对自身的中国文化认同培育

如今,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各国文化进入了相互融合的阶段,大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及时了解、学习别国的文化,也可参与积极传播中国文化的工作中来。作为中国文化的传承者和社会主义建设者,当代大学生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因此,大学生要学会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和渠道,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完善自身的文化结构,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为己任,进而影响自己周边的人。

首先,大学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意识,利用上课时间和业余时间,系统认真学习我国的优秀的文化传统、红色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意识地借阅、阅读相关书籍,并积极参加与相关文化活动,扩充自己的理论基础,并学会将其付诸实践。此外,当代大学生要提高自己的文化认知能力,学会、分析、辨别各类文化。在积极学习中国文化的同时,利用互联网等设施,学习其他国家的文化,并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摒弃其他国家文化中的落后和糟粕成分,如不思進取、享乐主义等思想,吸取其他国家先进的、优秀的文化,进而将其纳入我国的文化中,以壮大我国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七、结语

在当今这样一个文化相互融合、相互碰撞的大环境下,如何让中国文化绽放光彩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作为中国的未来,传承并传播优秀中国文化的重任就落在了当代大学生身上,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以及对新事物的接受和认同能力,如何让他们在众多外来文化中坚守中国文化更是重中之重。因此,我们应该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激起他们对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兴趣及践行,巩固其核心文化价值观,增强大学生在面对外来文化时的选择能力,进而利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的契机,培养既具有科学知识,又具有文化素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Edward W.Said, ”Orientalizing the Oriental”, in Dan Latimer, ed., Contemporary Critical Theory,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89:271-272.

[2]费孝通. 文化与文化自觉[M]. 群言出版社,2010.

[3]张春兴. 青年的认同与过失[M]. 北京: 世界图书馆出版社, 1993:26

[4]郑晓云. 文化认同论[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1992:8

[5]方铁, 何星亮. 民族文化与全球化[M]. 北京: 民族出版社, 2006:342

[6][美]曼纽尔·卡斯特. 曹荣湘译. 认同的力量[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5

[7]崔新建. 文化认同及其根源[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04(4):103

[8]姜华. 全球语境下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的哲学思考——韦伯关于德国文化问题研究的启示[J]. 求是学刊, 2012(3):32-36

[9]张首先. 红色文化的价值资源与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认同[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1(3):77-79

[10]鲁全信, 杨绍安. 文化自觉: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消解的有效途径[J]. 高等农业教育,2013(11):83-85

[11]沈壮海,王绍霞. 全球化背景下青年学生的文化认同[J]. 思想理论教育, 2014(3):15-21

[12]刘翠玉. 现代性视野中的民族认同[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9(5):34

[13]黄静娴. 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中华民族精神培育研究[D]. 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0:12

[14]杨洁. 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文化认同及教育研究——基于江苏省高校大学生的调查[D].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 2014

西方浪漫主义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摘要“空间转向”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这一理论转向的过程中,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打破了西方从18世纪末开始的重视时间轻视空间的传统,消除了空间的依附性,恢复了空间的本体地位,重建了空间—时间—社会存在“三位一体”的辩证关系;它倡导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打破了西方传统的学科分工。正是在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推动下,“空间”才广泛地进入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领域,成为各种理论研究和关注的对象,“空间转向”才得以真正形成。

关键词:“空间转向” 西方马克思主义 时间 空间

20世纪70年代之后,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政治领域,开始了令人瞩目的“空间转向”。对此,菲利普•韦格纳(Phillip E. Wegner)曾指出,当代西方“正在出现的跨学科格局,把中心放到了‘空间’、‘场所’和‘文化地理学’的问题上”,并且,在对“庞大的和多种形式的”空间研究做出过贡献的学者当中,既有社会理论家、历史学家、地理学家、建筑师,也有人类学家、哲学家、艺术批评家和文学与文化批评家。韦格纳所描述的这一现象和其所勾勒出来的诸多理论家同时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空间”已经成为当代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领域内,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并且,“空间转向”是与人文社科领域内的其他学科紧密相连、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应该说,韦格纳对“空间转向”的认知是相当准确的。不过,他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没有提及对“空间转向”做出巨大贡献的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

马克思主义对当代“空间转向”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当代的“空间转向”。

纵观古今诸多的哲学家和哲学流派,只有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那里,才真正地完成了空间、时间、物质三位一体的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前,空间和时间,要么被唯心主义哲学家看作是感知者想象的产物,如康德就认为空间和时间是“两种感性直观之纯粹方式,用为先天的知识原理”,要么被唯物主义哲学家看作是与物质相分离的独立个体,德谟克利特所谓的“虚空”和牛顿的观点——空间作为容器和舞台,“在那里分布着物体,表演着事件”,“空间的各个部分和方面是完全同类的”——几乎如出一辙。他们都认为空间是一种物理事实,既不受占据其中的事物的影响,也不受感知方式的影响。并且,牛顿还进一步将时间和空间提升到绝对的范畴。在他看来,“绝对空间和时间不仅是独立地存在着,不依赖于物质的过程,而且彼此间也是互不依赖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绝对时空的观点,并初步将空间和物质相联系。爱因斯坦认为,空间不是连续的、均衡的,在空间内部可以做更为详细的划分;同时,不能将物质与空间二者分裂,空间的特性与它所包含的事物处在相互作用中。至此,物质与空间分离的状况,开始有所改变。但最终完成将物质与空间和时间辩证地联系在一起这项工作的,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时间与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客观具体的存在形式。如列宁就指出:“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而运动着的物质只有在空间和时间之内才能运动。”“……空间和时间也不是现象的简单形式,而是存在的客观实在形式。”空间、时间和物质三者由此划定,并包容了自然世界的基本特性,空间—时间—存在这种在本体论上的三位一体,是一切社会理论的生成之源,通过它,人们才可以看见历史、地理与社会存在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

不仅如此,马克思主义理论还具有非常强烈的地理和空间直觉。马克思本人经常在他的作品里提到空间和地理的重要性。他敏锐地注意到资本主义的兴起,是同它在世界舞台上的地理活动和策略交织在一起的。他曾经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的发展,将导致时间对空间的消解,空间形态由此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会出现重大转型。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关于城乡对立问题的表述,在某种程度上也表达了对空间社会性的强调,而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更是或隐或显地涉及到了世界贸易和资本主义的地理扩张。

继马克思之后,列宁、卢森堡、布哈林、托洛斯基等20世纪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关键人物,对地理也很敏感。在他们的著述中,有不少涉及地理与空间的内容,他们的这些著述为对地理学方面的不平衡发展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分析,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基础。虽然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但是,在那之前的马克思主义传统里,就已经出现了一些不可小视的重要先锋。如在1917年与1925年之间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里,就曾经有过由城市规划者、地理学家和建筑学家发起的力图建立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空间组织”的先锋运动,其目的在于配合发生于苏联社会中的其他革命运动。意大利马克思主义者安东尼奥•葛兰西,曾经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早期阶段的欧洲城市和区域的各种问题,作过很详尽的分析,尤其详细地阐释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作用及其强加的地域性劳动分工。瓦尔特•本雅明也在其《拱廊计划》和《旅途笔记》中,对19世纪巴黎的空间与文化流动场所,进行过细致的描绘。

20世纪70年代以后,空间冲破历史决定论的压制,并日益得到彰显,从而逐渐形成了当代西方理论的“空间转向”。在这一过程中,西方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正是在它的推动下,“空间”才得以广泛地进入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领域,成为当代各种理论研究和关注的对象。

西方马克思主义远离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主要正统观念,对与劳动过程内部运行有关的、传统的各种基础结构主题,在劳动场所内就生产的各种社会关系问题所展开的各种斗争,以及资本主义发展的“各种运动法则”很少关注。它改变了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和知识领域,不仅扎根于大学的各个科系和研究中心,而且表现出对哲学话语、方法问题、资产阶级文化评论,以及对诸如艺术、美学和意识形态等主题的极大兴趣。它的这种“边缘性”,非常有利于空间理论的形成。或者说,只有从这种“边缘性”出发,才有可能从侧面走向一种正在崛起的后现代话语,才能不仅不将马克思主义看作是一种批判理论而加以冷落和排斥,反而努力为其开辟一种有必要的空间化——对空间性的一种唯物主义的阐释——使其与历史唯物主义相抗衡。就此而言,正是有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出现,才使得长久以来被历史决定论压制的“空间”能够浮出水面,发出自己的声音。

西方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打破了西方从18世纪末开始的重视时间轻视空间的传统,恢复了空间的本体地位,颠覆了由来已久的将空间和社会存在割裂开来的传统思维,重建了空间—时间—社会存在三者之间“三位一体”的辩证关系。在整个19世纪占统治地位的历史决定论,扼杀了人们对社会生活空间性的批判敏感性,使人们认识不到现实生活世界不仅处于历史的构建,也同样处于地理的构筑之中。以马克思为例,尽管他隐约地觉察到了空间的重要意义,但在《资本论》一、二卷之中的基本问题框架,仍然是封闭性的和一种本质上无空间的理论体系。虽然他在第三卷中进行了空间分析,但由于其在当时未曾问世,所以使得我们难以见到他对空间问题的进一步论述和阐发。这种状况一直维持到20世纪70年代,在面对当代社会物质语境和思想语境的巨大变化时,列斐伏尔开始对植根于社会存在本体论中的空间进行重新阐述,赋予空间以社会意义,并使它全面进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怀抱。这也正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独特贡献,它在当代社会语境下,回答了“空间是什么”这一问题。

更重要的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打破了西方传统的学科分工。吉登斯指出:“在二战之后的数十年间,社会学和地理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井水不犯河水,各走各的路。”由于不同学科之间这种各自为政的局面,阻碍了学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由此导致了相对封闭狭隘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例如,“空间”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地理学研究的主题,所以社会学理论很少关注它,而传统地理学对空间的研究,又大都以实证主义作为主导范式,忽视空间的社会性,这就导致了社会空间长期被忽视。而西方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提倡一种跨学科的研究视野和研究方法。如列斐伏尔就指出空间是社会关系重要的组成部分,空间既是在历史发展中生产出来的,又随历史的演变而重新结构和转化。因此不能认为它仅仅是某些专门空间学科,如地理学、建筑学所研究的对象,或仅仅是历史学家、社会科学工作者眼中的辅助物或真实背景。继他之后的其他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如詹姆逊、哈维、苏贾等,也在各自的研究中,表现出了明显的跨学科的研究视野和非凡的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西方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所倡导的这种开放性理论视野和研究方法,不仅代表了当代学科融合的趋势,而且也非常具体地回答了在当代社会语境下,“怎么研究空间”这一问题。

西方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在不断推进当代理论“空间转向”的过程中,体现出了自身独特的魅力和意义。

首先,西方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被证明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认识和理解当代西方社会现状及其发展的理论。“空间”的被凸显,与当代社会现实中的时空体验转型有关。在当代社会,科技的高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时间观和空间观:网络使一切变得迅捷,世界变成了地球村;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促使人们不断地和时间赛跑;人口的膨胀,使人的生存空间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正是由于变幻的时间与空间严重扰乱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和感受,所以,空间的重要性才会被重申。哈维和詹姆逊从时空体验转变的角度,分析当代西方社会正在发生的变化,揭示了当代西方社会后现代主义的出现,与当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变化之间的关系,大大加深了人们对当代西方社会性质的认识。西方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这种实践取向,不仅证明了“空间”可以和时间一样,成为理解当代社会从传统、现代到后现代转型的重要维度,而且有力地证明了空间理论从“空间”角度分析具体社会和文化问题时的有效性。

其次,西方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在当代西方社会的具体体现。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空间的关注,从根本上来说是由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所引发的。在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过程中,随着以交通、通讯为核心的技术革命的发展,人员、资金和信息在全球范围内高度流动,生产、技术、资本和劳动力在全球空间内重新布局,阶级、民族、种族、国家以及其他政治主题,由此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正是这些变化,使得空间突出地成为国家、民族、阶级、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各种力量交汇的场所。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强调空间的异质性,揭示空间中不同力量之间的冲突和较量,从而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和文化现象进行批判性的理解,这正是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在当代的具体体现。

注:本文系西南交通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起步项目(编号:

2008Q093)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Phillip E.Wegner, Spatial Criticism:Critical Geography,Space,Place and Textuality. Julian Wolfreys,ed.Introducing Criticism at the 21st Century.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02.

[2] 康德,蓝公武译:《纯粹理性批判》,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

[3] 符•约•斯维杰尔斯基,许国保、戎象春、李浩然译:《空间与时间》,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4] 《列宁全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5] 安东尼•吉登斯,李康、李猛译:《社会的构成》,三联书店,1998年版。

作者简介:侯斌英,女,1977—,河南许昌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文艺美学、当代西方文化理论,工作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西方浪漫主义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西方浪漫主义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2、中国自然经济何时开始解体?

3、“满街都是小便池”与“五气建筑”

4、存在一个关于经济增长的中国模式吗

5、中国“农商社会”说和“富民社会”说的理论阐释(笔谈)

6、评《国家与市场: 明清食盐贸易研究》

7、皇权专制政制下中国市场经济的周期性兴衰(上)

8、宋代区域史研究的现状及其特点

9、海洋丝绸之路与海洋文化研究

10、华南学派史学理论溯源

11、以历史眼光读中国经济

12、洞察新高考新题型、新动向

13、探析“经济人”观念产生的根源和启示

14、历史上的经济革命与经济史的研究方法

15、中国商帮文化特征综述

16、中外经济战思想概论及其当代意义

17、《中国大通史》体例结构的创新

18、探索世界经济史的发展轨迹与逻辑演进

19、从思维“导”图到思维“构”图的进化

20、“全球史”范式与烟茶贸易

21、金本位的一生:从诞生到消亡背后的经济与政治原因

22、当代饮食著作精品评介(十一)

23、从2020高考历史全国一卷看学科教学新变

24、民国时期唯物史观史学的非主流趋向:以中山大学陈啸江为中心的探讨

25、浅谈高中历史教学新理念

26、历史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研究

27、一个人的民国图书出版编年史

28、中学历史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9、二十世纪隋唐五代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30、钱穆与《中国经济史》

31、历史学本科培养模式对比研究

32、浅谈如何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3、60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34、依托历史研究的“古代中国商业经济”专题复习方法举要

35、重建通史知识结构开展双“模”历史复习

36、试论“共产制”及其学术渊源

37、关于明代商业经济史研究的思考

38、浅谈高中经济史教学中教法上的变与常

39、制度与经济:清代的财政政策与社会经济

40、历史学视野下的中古法制研究

41、军校世界史课程教学法初探

42、海洋思维:认识中国历史的新视角

43、北宋青苗法的实效及其影响

44、世界史学科的由来与发展概论

45、社会史对中学历史课程的挑战

46、自贡岩口簿档案发凡:起源、内容及价值

47、对岳麓版高中历史新教材的认识

48、浅析近代民族企业的品牌意识

49、聚焦核心素养打造生本课堂

西方浪漫主义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2、中西方音乐审美的联系与碰撞

3、中国民族音乐中的音乐美学因素分析

4、王光祈音乐美学的文化符号探究

5、中西方文化对其音乐发展的影响

6、小提琴艺术与音乐美学的联系研究

7、文化自信视野下陕西传统音乐“声音景观”的美学探究

8、从中国“大屋顶”和西方穹顶的艺术美 看中西方美学思想差异

9、中西方美学观对舞台灯光的影响

10、“和谐”美学思想与中西方绘画特点的形成

11、合唱声音观念的演变与演唱的选择

12、思学践行 厚德善成

13、民族声乐表演教学的美学要求

14、民族音乐视角下中国钢琴作品探究

15、中西音乐文化中的审美意识

16、论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钢琴艺术教育中的传承

17、美学视域下的古希腊建筑艺术与先秦建筑艺术比较研究

18、音乐美学视觉下的当代音乐教育

19、自然教育观中西比较及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20、中西音乐美学基本思想在音乐文化精神关照下的比较分析

21、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

22、新世纪以来音乐美学研究述评

23、浅论“和”在中西方古代音乐美学思想中的异同

24、从文化视角看待中西方音乐的差异

25、从中国传统音乐的口传心授看中西音乐的审美观

26、现代音乐与佛教音乐的对话

27、“和律论”音乐美学与中国民族音乐再探

28、论《雨打芭蕉》“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

29、“中国乐派的当代美学精神”释义

30、中西方音乐美学思想之差异

31、浅析中西方音乐美学中的自律论

32、试析蔡元培的音乐教育思想

33、从音乐美学角度看中小学音乐教科书的编写

34、论钢琴独奏曲《春舞》的审美表达

35、中西方传统音乐审美观之比较

36、孔子和柏拉图的音乐美学思想比较

37、在《乐记》中探讨中西方音乐美学

38、中国古典音乐的独特审美追求浅析

39、在情感与智慧中书写爱的篇章

40、从音乐美学视角分析中西方艺术歌曲审美差异分析

41、音乐表演美学理论研究的进程与启示

42、浅论音乐教育与哲学观的辩证关系

43、论音乐演奏的审美控制

44、形式主义视域下嵇康《声无哀乐论》的心声观

45、中国音乐史学研究理念拓展的意义

46、王建民古筝作品的审美特征研究

47、钢琴教育中美学观的培养路径研究

48、中西方传统音乐美学比较略论

49、文明倡议时代背景下的音乐教育研究

西方浪漫主义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2、零符号与中国艺术的变迁

3、民国书籍设计中的西方艺术风格研究

4、浅析方力钧玩世主义作品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

5、当代纪念碑雕塑之初探

6、当今“元艺术学”的十个基本问题与五层基础架构

7、桑塔格的“新感受力”与艺术的功能

8、中国现代绘画在世界的地位和前途

9、野兽派审美的深远影响

10、“他者”视野下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

11、“天人合一”与“求真究理”

12、浅析中国艺术精神与现当代艺术的关系

13、浅谈当代艺术的内在矛盾与困境

14、浅谈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艺术的区别

15、当代西方艺术哲学研究动态观察

16、中国近现代革命文化基本问题研究

17、中国新兴版画在现代美术史上的突出贡献

18、论现代青花艺术表现形式的多元性

19、以伟大之建筑,作永久之纪念:“中山纪念建筑与中国近现代建筑文化遗产保护”论坛

20、后现代主义艺术形式对现代主义深度意识的消解

21、试论“中国梦”之下的现代设计艺术

22、中国文论两种传统与外来文论之间的复杂纠葛:列夫·托尔斯泰的艺术理论在中国

23、西方社会思潮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初探

24、当代中国绘画的敦煌风格化探索

25、日本作为输入西方文艺思想的“中间人”对中国现代文艺学的影响

26、艺术学的重要关键词:传统性与现代性

27、现代绘画艺术与现代建筑相互关系的探索研究

28、《他们》:未完成的诗歌“现代性”

29、近代中国美术史研究之日本因素

30、邓以蜇与当代艺术学的建构

31、改革开放30年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

32、中国现代舞者的“独立品格”

33、20世纪末中国实验水墨的文化诉求

34、浅析东西方绘画艺术的古典与现代

35、台湾现代水墨画的先行者萧仁徵

36、论现代陶艺创作中的人文情怀

37、钩沉与还原:中国现当代

38、高校文化育人中文化自信的培育及其工作机制的构建

39、从美学看明式家具之美

40、西方艺术思潮对民国初期三地国画画风的影响

41、近30年中国美术理论研究略述

42、敦煌美术对近代中国美术转型发展的影响

43、浅谈工笔人物画的发展前瞻

44、中国艺术进程中的“现代性”解读

45、从赵无极现象看中国画西进与回潮

46、中国传统陶瓷艺术与现代陶艺再分析

47、20世纪中国艺术学理论学科衍变的学理脉络

48、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理念取向与发展走向

49、西方绘画艺术中“丽达与天鹅”的母题探究

上一篇:工业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生育意愿本科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