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研究论文范文

2024-07-21

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这其中既有善意的文化交流,也存在着别有用心的文化渗透。西方文化渗透不仅带来民族文化认同危机和民族凝聚力弱化的问题,还威胁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面对西方文化的渗透,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我们要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底蕴;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上的指导地位,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传统文化的融合;巩固并扩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群众基础,牢牢把握住文化发展的话语权。

关键词:西方文化渗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伴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中西方之间的思想文化相互交流日益加深,我们的文化资源不断地“走出去”和“引进来”。然而,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却利用其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主导地位、信息化进程中的先发优势及文化传播中的强势地位,极力推行“文化殖民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使得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呈现出明显的不平等性和不对称性。西方国家纷纷通过互联网等各种现代化的传播手段,进行西方意识形态的宣传和价值观念的输出,千方百计地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社会主义中国,进行思想、文化、政治的渗透。在改革开放日益扩大的今天,这种渗透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呈现出一种加剧的趋势,这对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西方文化渗透的内涵

明确西方文化渗透的内涵是廓清西方文化渗透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间的关系,进而论证其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产生影响的关键所在。

(一)文化交流与文化渗透

“21世纪是作为文化的世纪开始的,各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互动、冲突走上了中心舞台,这已经在各个方面变得非常清楚,在一定程度上,学者、政治家、经济发展官员和战略家都转向把文化作为解释人类的社会、政治和经济行为最重要的因素。总之,文化是重要的,它有着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我们在肯定文化交流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不能忽视了文化渗透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关于文化交流和文化渗透的区别,学界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区分。国学大师季羡林认为,文化的正面影响,我们叫做文化交流,负面影响叫做文化渗透。从古到今,世界上还找不到一种文化是不受外来影响的,交流也有坏的,但坏的交流对人类没有益处,不能叫文化交流。在此,我们不妨把这种不好的、无用的、颓废的、消极的文化交流叫做文化渗透。

(二)西方文化渗透

在这里,仅仅对文化交流和文化渗透进行辨析还不够,还需要进一步界定西方文化渗透的内涵。所谓的西方文化渗透,是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为了维护自身的政治、经济和国家利益,依靠其强势文化,对他国或地区施行的文化霸权主义、文化殖民主义。具体到中国来说,其目的是为了西化、分化和弱化中国,颠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改变中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遏制、消减中国的实力增长。从目前来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企图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文化战争,对我国进行全方位的文化渗透。

西方文化渗透大体上可以分为浅层文化、中层文化、深层文化三个层次。浅层文化主要是指能够代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文化符号的东西,如影视作品、流行音乐、饮食文化和生活方式等;中层文化主要是指西方的政治制度、宗教信仰、法律法规等制度所蕴藏的制度化的文化;深层文化主要是指西方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世界观、人生观等意识形态。这三个层次紧密联系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一般来说浅层的文化渗透不会产生大的危害,但中层和深层的文化渗透却危害无穷,它们以浅层文化渗透为载体进行深层次的隐藏性的文化渗透。

二、西方文化渗透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党的创新理论进入党员头脑,引领群众思想”,然而西方文化的渗透给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带来了一系列的消极影响。

(一)文化建设方面,西方文化渗透伴随着民族文化认同危机和民族凝聚力弱化的问题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体现着民族精神,正是在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的指引下,中华民族才绵延不绝。当前我国的改革事业步入深水区,经济发展面临着新常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正是利用我们正面临的国内改革形势,凭借其在全球化及信息科技上的优势,大力推行西方的精神文化产品、社会理念、价值观念等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以达到覆盖和侵蚀我们的民族文化,削弱我们的民族凝聚力的目的。西方文化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的兴起,在扩大自己影响的广度和深度的同时,不断地弱化民族文化的地域界限、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在西方文化渗透的影响下,一些人的人生价值观出现了扭曲,推崇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及极端的个人主义,盲目崇拜西方的意识相态和政治制度,否定我们的传统文化,冲击我们的传统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西方文化渗透严重威胁到我们对民族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的增强。

(二)意识形态方面,西方文化渗透威胁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作为文化的核心,是西方文化渗透的核心内容,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文化冲突的实质就是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冲突和斗争。西方文化的渗透使一部分人开始怀疑马克思主义,怀疑共产主义理想到底能否实现。在他们看来,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国际国内情况,并不能解决我国发展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当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比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我们在某些方面仍存在着差距。但是在西方文化渗透下,有一部分人却只看到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繁华,深深的迷恋于披着民主、自由、人权外衣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甚至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的代言人。“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没有理想,没有纪律,就会像旧中国一样一盘散沙。”能否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及对实现共产主义的信念不仅与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休戚相关,更是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

(三)思想道德教育方面,西方文化渗透导致出现马克思主义有效传播不畅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党的执政地位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有效传播实质上是指这种指导地位必须有其巩固的群众基础。这种群众基础是指必须有广大群众对马克思主义一定程度的理解、认同和自愿接受。在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并不仅仅把中国开放文化市场看作纯粹的贸易机会,而是看作开辟思想战场和进行文化渗透的绝好机会。文化渗透已经触及到普通百姓的日常文化消费的方方面面,大量体现西方价值观念和社会理念的文化作品不断传入国内文化市场。西方文化渗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扰乱和破坏我国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对我国社会主义价值观形成了猛烈冲击,直接影响到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价值观虽然仍是我国的主导价值观,但其主导地位正遭受到以个人利益中心的资本主义价值观日益激烈地冲击。西方文化渗透“促使全世界范围里的人都热衷于追求物质享受和及时满足道德上不受抑制的个人欲望……结果是出现了全球范围内的精神危机。”这严重威胁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群众基础,直接导致马克思主义的有效传播不畅。

三、西方文化渗透背景下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路径

“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西方文化渗透日益加深的背景下,构建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的有效路径,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迫切需要。

(一)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底蕴

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抵御西方文化渗透取之不尽的源泉。“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中华文明自诞生之日起,便绝非自我禁锢的系统,以迁徙、聚合、战争为中介,华夏民族及以后的汉族在与周边民族的交往、融合中,不断吸收新鲜血液,历经千年才构成宏伟灿烂的中华文化。从历史的发展经验来看,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就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社会整合力及团结统一的特质,它使我们的国家历经磨难而不亡,饱经沧桑而不衰。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像是中华民族的粘合剂,在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振奋精神等方面作用力的大小对综合国力的发挥至关重要。西方文化的渗透必然伴随者文化认同危机和民族凝聚力的弱化直至丧失,为此,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正确对待我们的传统文化,增强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狂妄自大。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上的指导地位,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传统文化的融合

1.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信仰。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和考验中,只有动摇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信仰,才有可能被西方文化渗透。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信仰,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反对指导思想的多元化。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指导思想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符合历史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批判的、革命的,其历史唯物论深刻地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对现实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迄今为止最具说服力的批判,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人类社会的发展最终是要建立一个“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社会,这同样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成功的指导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活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在革命年代,马克思主义实现了与中国实际的有机结合,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在建设时期,尤其是改革开放时期,同样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体现了其科学性和先进性,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作用。历史的必然性、现实的合理性以及国家意志的合法性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2.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传统文化的融合。“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思想文化传入中国,要使它能为中国人民广泛接受,并在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必须寻找到一种为中国人民所能理解和接受的民族形式。”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同时要使马克思主义“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还要积极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传统文化的融合。首先,促进共产主义理想与“止于至善”的价值信仰的有机融合,构建使人积极向上的精神家园。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西方文化渗透的不断加强,人们所面对的诱惑和选择会越来越多,如果能够保持底线“止于至善”,不仅可以实现自我价值,还能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其次,将共产主义理想与“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融合在一起,培育多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的文化认同。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思想观念更加多元化的背景下,我们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应注重共同社会理想的培育,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认同,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合的过程中,创造新的思想、理论、话语及价值。最后,将共产主义理想与“道法自然”的生命运动观念相结合,形成尊重规律、崇尚自然的意识。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人民已经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摆脱了基本生存受到威胁的状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西方文化渗透导致部分人的心理状态发生变化。他们不在单单满足于基本生活条件的满足,在追求更高水平的生活条件时出现了一些攀比、贪图享受的享乐主义思想及其他各种腐朽的资本主义社会思想。这些腐朽的思想对人心的稳定、社会的和谐存在着巨大的潜在影响,只有把共产主义理想与“道法自然”的生命运动观念相融合,养成尊重规律、崇尚自然的意识,才能为共产主义的理想而奋斗,才能抵御西方文化的渗透,夯实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文化根基。

(三)巩固并扩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群众基础,牢牢把握住文化发展的话语权

1.巩固并扩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群众基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党的执政地位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有效传播实质上就是指这种指导地位必须有其巩固的群众基础。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西方国家不仅把中国开放文化市场看作纯粹的贸易机会,更是看作开辟思想战场和加紧文化渗透的绝好机会。文化渗透之深远、影响之广泛已经触及广大群众的日常文化消费的方方面面。同时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入的今天,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仅在需求上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且在时间、空间及方式上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使那些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意义,但是对群众缺乏吸引力的文化产品越来越难以进入私人文化生活空间。传统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强制灌输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已经基本解体,即使是最必要的正面理论灌输也难度剧增、效果不佳,尤其是太过直白的政治宣传产生的效果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因此,只有不断巩固并扩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群众基础,研究马克思主义有效传播问题,才能更好地培育中国文化的话语权。

2.牢牢把握文化发展的话语权。国家的文化主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独立及其文化主权的不受侵害,与其国家的独立和政治主权不受侵犯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我们在不断巩固增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群众基础的同时,还要正确地把握对我国文化形象的宣传,坚持弘扬我国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首先,对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进行新的解读。人们总是以一定的价值观念为指导来选择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的,而西方文化渗透最重要的就是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渗透为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坚持国家、集体利益至上,主张国家利高于集体利益、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但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否定个人的合法利益,尊重和保障个人合法利益、充分保障人权的也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对民族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充分的开发利用。运用马克思主义对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新的解读,正确处理好爱国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开发利用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马克思主义文化渗透必须坚持以爱国主义为导向,由爱国主义深入到爱社会主义、爱马克思主义。最后,培养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文化创作队伍。“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最基本的特征。”文化创作者只有具备了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才能创作出既反映民族和时代精神,又体现出马克思主义渗透力的作品,才能掌握住文化发展的话语权。此外,文艺工作者在创造文化产品时要把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娱乐性系统的结合起来,文化产品既要具有较高的艺术性的,同时也要提高作品的文化底蕴。文化作品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接受,并最终外化为具体的行动,才能在思想上自觉抵御西方腐朽文化的渗透和侵略。在对外交流时,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原则,诚挚而又不失尊严地进行交往,既要承认我们的不足,同时又要使对方看到我们的进步和发展。正确理解继承和借鉴的关系,在文化发展中坚持以我为主,科学认真地对待西方文化的进入,同时又要积极而审慎地进入国际文化市场,使我国的国家文化形象获得越来越多人的认同,重视国家文化形象的塑造,牢牢把握文化发展的主导权。

参考文献:

[1](美)塞缪尔·亨廷顿著,李俊清编译. 再论文明的冲突[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01).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张骥,刘中民等. 文化与当代国际政治[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5]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6]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8]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9]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0]孙成武. 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史论[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研究论文范文第2篇

【内容摘要】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历史的概念,是20世纪具有影响力的西方社会思潮之一,又是一种具有非马克思主义倾向的非正统马克思主义,它的每一个流派,每一种新思想的提出都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自西方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至今,在中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甚至出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象。本文正是基于西方马克思主义如此的重要,主要介绍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发展历程及怎样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

【关 键 词】西方马克思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 概念

20世纪60年代初以来,中国学术界和理论界在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无论在引进有关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著作上,还是在自身的研究成果上,都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这些成绩对推动中国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我们在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方面跟西方还是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这些差距不仅体现在翻译出版、队伍建设等“硬件”方面,也体现在解放思想,创新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方法上。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概念

关于什么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目前学术界有不同的回答,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答案,笔者认为这个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渊源的问题,而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所以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就得回到特定的历史中来看待这个问题。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东方的俄国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建立了苏维埃政府,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但是与此同西欧的革命却都失败了。对于失败的原因,卢卡奇等人认为在于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丧失,于是,他们总结出的结果是俄国式的革命方式在西欧是行不通的。20世纪50年代,法国的大思想家海诺·庞蒂在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特征作基本概括时,第一次把卢卡奇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此后,他的想法才慢慢地被世人所接受。

在当代总共有四种的不同的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1.纯粹地域性概念

西方马克思主义就是西方的马克思主义,既包括西方国家独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又包括西方国家共产党的理论。

2.非地域性的意识形态概念

凡是超越第二国际科学社会主义、第三国际列宁主义、第四国际托洛斯基主义的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不论它在东方还是在西方,都可以称之为西方马克思主义。

3.纯思想内涵的概念

在地域性概念前提下,强调特定思想内涵,突出它与列宁主义的对立,西方马克思主义就是向列宁主义政治体系挑战的哲学理论体系。

4.纯主题概念

在地域性概念前提下,强调主题转换,西方马克思主义从政治经济问题转向文化与意识形态问题,认为它既包括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又包括科学主义马克思主义。那么,为什么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会有如此多的理解?原因在于西方马克思主义本身。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演变

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其发展长达80多年的历程中经历了三个时期,在时代针对不同的问题出现了思想倾向和重点各不相同的许多流派。

1.20世纪20-30年代,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期

这一时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还处在萌芽阶段。卢卡奇等人在寻找革命失败的原因,探寻革命未来的发展方向的道路上,形成了不同于列宁主义的黑格尔马克思主义。由于当时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还没有形成一种主流的思想,即使在国际共产主义内部也有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可,所以这一时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还没形成一种社会思潮。

2.20世纪30-60年代,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鼎盛发展时期

这个时期出现了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解构主义马克思主义、新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等流派。

3.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马克思主义进人了转向期

这时,西方马克思主义向多元化发展,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解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马克思主义出现了分化,并出现了分析马克思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等。他们重点探索科学技术的社会效应、生态危机等问题。在研究过程中,由非正统马克思主义转向了非马克思主义。

三、如何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

1.要以更加客观的态度对待西方马克思主义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地位

从西方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最后在中国发展,这其中经历了一段的认识过程。在将近30多年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中,中国的学者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从开始的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到最后对它的认识越来越理性和客观,后来一致认为它是一门科学的学说,同时也承认它们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我们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就非常的正确了,其实我们在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定性和定位上还是存在一些认识的误区。从现在的高校马克思主义的书籍来看,西方马克思主义所占的篇幅很少,本来马克思主义的教材在高校中就不是很多,再加上西方马克思主义所占的篇幅过少,最后导致现在的大学生对是否存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还是不甚了解。

关于如何对待西方马克思主义,西方曾经有一种思想,他们人为地以制度来划分正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和非正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这种划分就非常的带有主观主义色彩,而忽视了客观实践,当年在苏联,也有很多学着认为李森科的遗传理论是正确的以及黑格尔是对法国大革命的反动的观点曾被认为是“正统的”,但是后来的事实证明,他们的判断是错误的,所以这种带有主观的以某一种东西来划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做法是不符合实际的。正确的结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只有一种,之所以会出现很多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因为人们对它的认识角度不同,结果对它的解释也会不同,但是我们必须要认识到西方马克思主义只有一种,并没有多元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对于不同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我们应该抱着一种包容的态度,这才是马克思主义的“真精神”。

2.要在具体的历史背景和语境中把握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

西方马克思主义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的出现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是当时西方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西方化的结果,也是西方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的结果。所以,我们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就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理论层面上,不能仅仅研究其表面的规律,我们应该深入下去,结合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语境,把握其固有的发展规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深刻地去研究和评价西方马克思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思想上有着巨大的差异,其中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笔者认为双方所处的时代不同,造成了双方的历史背景不同,这是双方思想上存在巨大差距的最主要原因。同理,我们不能把苏联思想家李森科的遗传理论是正确的以及黑格尔是对法国大革命的反动的观点曾被认为是“正统的”仅仅当成是简单的思想家之间的想法不同,而应该把两者放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中去思考。

西方独特的语境使马克思主义贴上了“存在主义的”、“结构主义的”、“弗洛伊德主义的”、“黑格尔主义的”“分析的”、“实证主义的”、“后现代的”等等标签,这是西方所特有的,跟西方发达的思想文化有这巨大的关系。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跟西方各式各样的思想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这也就直接导致了马克思主义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家那里就出现了“变种”的现象。其实西方马克思主义被贴上各式各样的标签并不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有意而为之,而是西方非常发达的思想发展的产物,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各种西方的西方相互碰撞、相互吸引,就产生了各式各样的西方马克思主义。

3.要把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作为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依据

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近20年来,我们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在客观上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使得无论是学术界,还是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探讨,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这在很大程度上都归功于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上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如关于物质理论的研究,关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的研究等等,都与讨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和观点有着直接的联系。但是反过来,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巨大发展,又推动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取得了进步。但是我们在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时候,也存在一些不得不承认的突出问题,那就是我们的研究缺少创新,现在的研究基本上跟着西方的研究思路在走,缺少自己独创性的思维,以至于在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上,被西方牵着鼻子走,没有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如何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一直都是学术界和理论届讨论的最多的话题之一。在这里,笔者认为,要想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把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依据。我们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要把马克思主义放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中去加以分析和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做出比较客观和令人信服的评价,才能在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交流中碰撞出火花,获得一定的话语权。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说,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就是对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研究。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共产党发展和继承马克思主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作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生,我们应当学好、学通西方马克思主义,为将来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做好宣传和传播的准备,同时也为了能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做好理论准备。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534.

[2]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3]杨阳,唐婧,王丽缓.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M].台北:台湾光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1990.

[4]段成荣,梁宏.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A].西方学者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

[5]樊香兰,马丽.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中主体性原则的体现分析[D].浙江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08(4).

[6]李晓明.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契机[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09(3).

[7]刘洁,杨大同.关于深化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几点看法[J].北京:人口与经济,2005(1).

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研究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空间转向”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这一理论转向的过程中,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打破了西方从18世纪末开始的重视时间轻视空间的传统,消除了空间的依附性,恢复了空间的本体地位,重建了空间—时间—社会存在“三位一体”的辩证关系;它倡导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打破了西方传统的学科分工。正是在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推动下,“空间”才广泛地进入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领域,成为各种理论研究和关注的对象,“空间转向”才得以真正形成。

关键词:“空间转向” 西方马克思主义 时间 空间

20世纪70年代之后,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政治领域,开始了令人瞩目的“空间转向”。对此,菲利普•韦格纳(Phillip E. Wegner)曾指出,当代西方“正在出现的跨学科格局,把中心放到了‘空间’、‘场所’和‘文化地理学’的问题上”,并且,在对“庞大的和多种形式的”空间研究做出过贡献的学者当中,既有社会理论家、历史学家、地理学家、建筑师,也有人类学家、哲学家、艺术批评家和文学与文化批评家。韦格纳所描述的这一现象和其所勾勒出来的诸多理论家同时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空间”已经成为当代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领域内,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并且,“空间转向”是与人文社科领域内的其他学科紧密相连、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应该说,韦格纳对“空间转向”的认知是相当准确的。不过,他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没有提及对“空间转向”做出巨大贡献的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

马克思主义对当代“空间转向”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当代的“空间转向”。

纵观古今诸多的哲学家和哲学流派,只有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那里,才真正地完成了空间、时间、物质三位一体的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前,空间和时间,要么被唯心主义哲学家看作是感知者想象的产物,如康德就认为空间和时间是“两种感性直观之纯粹方式,用为先天的知识原理”,要么被唯物主义哲学家看作是与物质相分离的独立个体,德谟克利特所谓的“虚空”和牛顿的观点——空间作为容器和舞台,“在那里分布着物体,表演着事件”,“空间的各个部分和方面是完全同类的”——几乎如出一辙。他们都认为空间是一种物理事实,既不受占据其中的事物的影响,也不受感知方式的影响。并且,牛顿还进一步将时间和空间提升到绝对的范畴。在他看来,“绝对空间和时间不仅是独立地存在着,不依赖于物质的过程,而且彼此间也是互不依赖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绝对时空的观点,并初步将空间和物质相联系。爱因斯坦认为,空间不是连续的、均衡的,在空间内部可以做更为详细的划分;同时,不能将物质与空间二者分裂,空间的特性与它所包含的事物处在相互作用中。至此,物质与空间分离的状况,开始有所改变。但最终完成将物质与空间和时间辩证地联系在一起这项工作的,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时间与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客观具体的存在形式。如列宁就指出:“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而运动着的物质只有在空间和时间之内才能运动。”“……空间和时间也不是现象的简单形式,而是存在的客观实在形式。”空间、时间和物质三者由此划定,并包容了自然世界的基本特性,空间—时间—存在这种在本体论上的三位一体,是一切社会理论的生成之源,通过它,人们才可以看见历史、地理与社会存在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

不仅如此,马克思主义理论还具有非常强烈的地理和空间直觉。马克思本人经常在他的作品里提到空间和地理的重要性。他敏锐地注意到资本主义的兴起,是同它在世界舞台上的地理活动和策略交织在一起的。他曾经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的发展,将导致时间对空间的消解,空间形态由此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会出现重大转型。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关于城乡对立问题的表述,在某种程度上也表达了对空间社会性的强调,而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更是或隐或显地涉及到了世界贸易和资本主义的地理扩张。

继马克思之后,列宁、卢森堡、布哈林、托洛斯基等20世纪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关键人物,对地理也很敏感。在他们的著述中,有不少涉及地理与空间的内容,他们的这些著述为对地理学方面的不平衡发展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分析,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基础。虽然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但是,在那之前的马克思主义传统里,就已经出现了一些不可小视的重要先锋。如在1917年与1925年之间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里,就曾经有过由城市规划者、地理学家和建筑学家发起的力图建立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空间组织”的先锋运动,其目的在于配合发生于苏联社会中的其他革命运动。意大利马克思主义者安东尼奥•葛兰西,曾经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早期阶段的欧洲城市和区域的各种问题,作过很详尽的分析,尤其详细地阐释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作用及其强加的地域性劳动分工。瓦尔特•本雅明也在其《拱廊计划》和《旅途笔记》中,对19世纪巴黎的空间与文化流动场所,进行过细致的描绘。

20世纪70年代以后,空间冲破历史决定论的压制,并日益得到彰显,从而逐渐形成了当代西方理论的“空间转向”。在这一过程中,西方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正是在它的推动下,“空间”才得以广泛地进入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领域,成为当代各种理论研究和关注的对象。

西方马克思主义远离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主要正统观念,对与劳动过程内部运行有关的、传统的各种基础结构主题,在劳动场所内就生产的各种社会关系问题所展开的各种斗争,以及资本主义发展的“各种运动法则”很少关注。它改变了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和知识领域,不仅扎根于大学的各个科系和研究中心,而且表现出对哲学话语、方法问题、资产阶级文化评论,以及对诸如艺术、美学和意识形态等主题的极大兴趣。它的这种“边缘性”,非常有利于空间理论的形成。或者说,只有从这种“边缘性”出发,才有可能从侧面走向一种正在崛起的后现代话语,才能不仅不将马克思主义看作是一种批判理论而加以冷落和排斥,反而努力为其开辟一种有必要的空间化——对空间性的一种唯物主义的阐释——使其与历史唯物主义相抗衡。就此而言,正是有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出现,才使得长久以来被历史决定论压制的“空间”能够浮出水面,发出自己的声音。

西方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打破了西方从18世纪末开始的重视时间轻视空间的传统,恢复了空间的本体地位,颠覆了由来已久的将空间和社会存在割裂开来的传统思维,重建了空间—时间—社会存在三者之间“三位一体”的辩证关系。在整个19世纪占统治地位的历史决定论,扼杀了人们对社会生活空间性的批判敏感性,使人们认识不到现实生活世界不仅处于历史的构建,也同样处于地理的构筑之中。以马克思为例,尽管他隐约地觉察到了空间的重要意义,但在《资本论》一、二卷之中的基本问题框架,仍然是封闭性的和一种本质上无空间的理论体系。虽然他在第三卷中进行了空间分析,但由于其在当时未曾问世,所以使得我们难以见到他对空间问题的进一步论述和阐发。这种状况一直维持到20世纪70年代,在面对当代社会物质语境和思想语境的巨大变化时,列斐伏尔开始对植根于社会存在本体论中的空间进行重新阐述,赋予空间以社会意义,并使它全面进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怀抱。这也正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独特贡献,它在当代社会语境下,回答了“空间是什么”这一问题。

更重要的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打破了西方传统的学科分工。吉登斯指出:“在二战之后的数十年间,社会学和地理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井水不犯河水,各走各的路。”由于不同学科之间这种各自为政的局面,阻碍了学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由此导致了相对封闭狭隘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例如,“空间”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地理学研究的主题,所以社会学理论很少关注它,而传统地理学对空间的研究,又大都以实证主义作为主导范式,忽视空间的社会性,这就导致了社会空间长期被忽视。而西方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提倡一种跨学科的研究视野和研究方法。如列斐伏尔就指出空间是社会关系重要的组成部分,空间既是在历史发展中生产出来的,又随历史的演变而重新结构和转化。因此不能认为它仅仅是某些专门空间学科,如地理学、建筑学所研究的对象,或仅仅是历史学家、社会科学工作者眼中的辅助物或真实背景。继他之后的其他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如詹姆逊、哈维、苏贾等,也在各自的研究中,表现出了明显的跨学科的研究视野和非凡的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西方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所倡导的这种开放性理论视野和研究方法,不仅代表了当代学科融合的趋势,而且也非常具体地回答了在当代社会语境下,“怎么研究空间”这一问题。

西方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在不断推进当代理论“空间转向”的过程中,体现出了自身独特的魅力和意义。

首先,西方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被证明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认识和理解当代西方社会现状及其发展的理论。“空间”的被凸显,与当代社会现实中的时空体验转型有关。在当代社会,科技的高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时间观和空间观:网络使一切变得迅捷,世界变成了地球村;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促使人们不断地和时间赛跑;人口的膨胀,使人的生存空间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正是由于变幻的时间与空间严重扰乱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和感受,所以,空间的重要性才会被重申。哈维和詹姆逊从时空体验转变的角度,分析当代西方社会正在发生的变化,揭示了当代西方社会后现代主义的出现,与当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变化之间的关系,大大加深了人们对当代西方社会性质的认识。西方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这种实践取向,不仅证明了“空间”可以和时间一样,成为理解当代社会从传统、现代到后现代转型的重要维度,而且有力地证明了空间理论从“空间”角度分析具体社会和文化问题时的有效性。

其次,西方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在当代西方社会的具体体现。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空间的关注,从根本上来说是由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所引发的。在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过程中,随着以交通、通讯为核心的技术革命的发展,人员、资金和信息在全球范围内高度流动,生产、技术、资本和劳动力在全球空间内重新布局,阶级、民族、种族、国家以及其他政治主题,由此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正是这些变化,使得空间突出地成为国家、民族、阶级、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各种力量交汇的场所。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强调空间的异质性,揭示空间中不同力量之间的冲突和较量,从而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和文化现象进行批判性的理解,这正是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在当代的具体体现。

注:本文系西南交通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起步项目(编号:

2008Q093)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Phillip E.Wegner, Spatial Criticism:Critical Geography,Space,Place and Textuality. Julian Wolfreys,ed.Introducing Criticism at the 21st Century.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02.

[2] 康德,蓝公武译:《纯粹理性批判》,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

[3] 符•约•斯维杰尔斯基,许国保、戎象春、李浩然译:《空间与时间》,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4] 《列宁全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5] 安东尼•吉登斯,李康、李猛译:《社会的构成》,三联书店,1998年版。

作者简介:侯斌英,女,1977—,河南许昌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文艺美学、当代西方文化理论,工作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研究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 本文以大量例证讨论了大学英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指出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在文化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说明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西方文化教育是时代的要求。最后,文章从教学实际出发,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学文化导入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语言 西方文化教育 重要性 方法

1.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各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化深深地蕴藏在语言中,制约着语言行为的发生。文化差异是影响用目的语言进行有效交流的重要因素。语言教学不仅包括语言知识的教学,而且包括文化知识的教学。只掌握语言符号系统而不学习其底蕴文化,就会造成说着一口流利英语,犯下严重语用错误的现象。因此要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必须在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进行目的语的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

2.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跨文化交际已成为英语教学热门的话题,也成为许多高等院校英语专业的必修课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许多教师已经认识到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总的来说,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这方面的问题。其表现是:多数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仍然没有把文化作为语言教学的一部分,没有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就绝大多数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而言,他们共同的弱点是对英美文化中的一些非语言形式的文化背景、社会准则了解不够,进而他们跨文化交际能力较差。也就是重视了语言形式的学习而忽视了语言在实际场合的运用,忽视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结果,在与外国人的交流中常常出现障碍,甚至产生误会。在做题时,一些涉及文化问题的题目差错率也很高。例如:

问题:

W: John, do you want to go swimming with me today?

M: Sure. But I can’t leave now. I have an appointment with my professor at three o’clock.

Q: Why can’t John go swimming now?

A) He must meet his teacher.

B) He must attend a class.

C) He must go out with his girlfriend.

D) He must stay at school to finish his

homework.

此题有近半数的学生答错,障碍之一是没有理解have an appointment with my professor的确切意思,多数学生不知道,选项A)所表示的与自己的导师约定时间进行讨论或要求解答问题在西方大学里是种惯常的做法。还有极少数的学生会以为约会的对象只能是女友,因此选了C)。由此可见,语言文化和背景知识对于正确理解是多么重要。

3.与时俱进加强文化教育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涉外交流越来越多,这就意味着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参加涉外工作的几率也会随之增加。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应具有跨文化交流的知识和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化教育成为时代的要求。将近几年来的四级考试试题进行统计与分析后,发现其中涉及某种社会文化内容的篇幅已占到考卷内容的37.5%(王英鹏,1999)。1998年12月通过的新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将“以英语为工具获取本专业的信息”,提高为“用英语交流信息”增加了提高文化素养的任务。这些都充分说明,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显得越来越重要。

4.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育

4.1中西文化对比

只有通过对比才能发现学生母语和目的语语言结构与文化之间的异同,从而产生一种跨文化交流的文化敏感性。例如,《大学英语·精读》第一册第五单元“A Miserable, Merry Christmas”,在讲解课文之前,可以先简要介绍一下西方国家欢度圣诞节的一些习俗:圣诞老人,圣诞礼物,圣诞歌曲,圣诞晚宴等,然后可以让学生把西方的圣诞节与中国的春节进行对比,从而对西方的重大节日―—圣诞节有个较深的理解。

4.2融合

现行的各种大学英语的教材中课文大多选自原文材料,其中许多语言与文化相互融合,构成一个有机体,所以课文既可用来学习英语语言,又可作为介绍英美文化的素材使用。例如,通过课文“Big Bucks the Easy Way”可介绍美国人的价值观和生活观,他们的家庭关系及父母对子女自立性格的培养等文化观念,这些对我国大学生也有现实的教育意义。

4.3典故引入

大多数人在说话和写作时都引用历史、传说、文学或宗教中的人物或事件,这些人物或事件就是典故。英语典故大多来自莎士比亚的作品和基督教的《圣经》。在《大学英语》中,就有许多课文引用了文学和《圣经》中的典故。这些典故许多学生并不熟悉,这就需要教师对此仔细讲解。如《大学英语·精读》第三册第三单元“Why I Teach”一文中出现了这样一句: “Being a teacher is being present at the creation, when the clay begins in breathe.” 根据《圣经》记载,上帝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并将生命之气吹在他的鼻子里,使之成了有灵气的人。很明显,作者在这里恰到好处的运用了《圣经》典故,把教师比喻为创造生命的上帝,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经过这样的讲解,学生们才真正明白文章的涵义。

4.4课后补充

英语课堂教学毕竟有限,尤其是大学英语,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辅助进行文化教学,组织学生观看英文原版录像、电影。录像和电影提供的语境多,可观察姿态、表情、动作等辅助语言手段;鼓励学生大量阅读与文化现象有关的书籍、报纸和杂志,留心积累有关文化背景方面的知识;还可主动与外籍教师和留学生接触交谈;举办专题讲座;开设“英语角”;收听VOA和BBC英语广播等。这样就可逐渐深入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学、教育、艺术、哲学、政治、科技、风俗习惯等等各方面的文化知识。

把文化引入大学英语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一定要有一个度。因为大学英語毕竟是一门语言课,而并非文化课。仍需要使用语言课的教学方法,即首要问题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在此基础上渗透一些文化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敏感,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而不是我们要移植别国文化,更不能喧宾夺主。另外要根据教学实际,因为这毕竟是非英语专业的大学英语,基于这一实际情况,在讲授内容的深度上进行取舍。恰当地把握语言与文化两大因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 [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田德新. 外语教学中的交际文化背景知识. 外语教学. [J]. 1999,1.

[3]胡文仲. 文化与交际.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4]王伟华. 社会文化因素与外语教学. 外语学刊. [J], 1987,2.

(作者单位:山东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

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研究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在日常生活中,色彩是一种物理属性的表达形式,而在文学创作中,颜色也有一定的文化内涵。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颜色词在文学作品中所表达的寓意也不同。本文从颜色分类出发,分析中西文学作品中颜色词的差异性表达。

【关键词】颜色词 中国文化 西方文化 差异性

我们通过脑和眼,以及日常生活经验,对光所产生的视觉效果就是色彩。色彩在日常生活中的表达比较常见,如蓝天、白云、綠叶、红花等。色彩在表达物理属性的同时,也可以体现一定的情感状态和文化内涵。中西方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在色彩文化表达方面也呈现出明显差异。这种颜色词的差异性表达,也反映出相应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宗教等方面的文化差异。

一、颜色分类

(一)基本颜色词汇

基本颜色词汇一般包括以下特点,一是单音节词。如yellow,grey,pink,blue等就是单音节词,而light blue就不是。二是独立词汇含义。基本颜色词可以独立存在,与其他颜色词没有从属关系,如red,但其从属词ruddy和scarlet就不是。基本颜色词汇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比较频繁,少数名词的修饰和限定词就不属于基本颜色词,如仅修饰hair的颜色词blond就不是基本颜色词。在汉语中,基本颜色词有11个,包括黑、白、红、粉、绿、蓝、橙、紫、黄、灰、棕,英语中对应的分别为black,white,red,pink,green,blue,orange,purple,yellow,grey,brown。

(二)实物颜色词汇

所谓实物颜色,是根据客观事物所特有的颜色确定而来,这种颜色仅此事物独有。在使用这种颜色词的同时,也可以了解所表达的事物。这种实物颜色词的表达,相对基本颜色词而言,具体生动、准确形象。如番茄色(tomato)、海贝色(seashell)、桃色(peach puff)、琥珀色(amber)、柠檬黄(lemon)、巧克力色(chocolate)等。

二、颜色词在中西文化中的差异

(一)白色

白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多做贬义词。我国祖先对白色产生的恐惧感,使其成为一种禁忌色,多用于不吉利、悼念、悲伤等情景,表现物质与精神层面的厌恶感。在中国,亲人去世,会贴白色的挽联,布置白色为主的灵堂,家属需要穿白色的孝服。此外,白色还有无利可图和愚蠢的寓意,如“白干”表示付出劳动却没有收获,“白痴”形象愚蠢的人。在战争中,白色也代表着失败,如“白旗”意味着投降。“白衣”、“白脸”等在汉语表达中也是贬义。

相对于中国而言,白色相反是西方人所喜爱的颜色。在《圣经》中,对于天使的描述通常会用到白色,如洁白的翅膀、白色的光环等,白色因此在西方国家代表着纯洁、可爱。如“Snow White”即为白雪公主,“a white soul”表示纯洁的心灵。在英美国家的婚礼传统中,新娘需要穿白色婚服,戴白色头纱,捧白色鲜花,对新婚夫妇而言,白色代表着纯洁和忠贞[1]。此外,白色在西方国家还有公正、诚实、正派的寓意,如“a white spirit”表示高尚的精神,“white light”意味公正的判断。白色在西方经济领域也有特殊涵义,如“white war”,“white sale”代表经济竞争。

(二)黑色

黑色同白色一样,在中国传统中属于不祥的代表,另外,也有邪恶、灾祸、不幸等意义。如在黑心肠、黑车、洗黑钱、黑市、背黑锅这些词中,黑色就是一种贬义词。但在《诗经》中,对于黑色的描述又带有正义、庄重、尊贵的涵义,此外,在戏曲人物中,黑脸的包公和李逵都是正面形象。

黑色作为西方国家的禁忌颜色之一,其寓意与中国类似,多为贬义。在《圣经》中,黑色多与邪恶、痛苦、魔鬼联系在一起,表现不幸、死亡、黑暗。如“black deeds”表示恶行,“black words”表示不吉利的话,“Black Maria”表示囚车或巡警车,“a black day”表示倒霉的一天。在芭蕾舞剧《天鹅湖》中,黑天鹅代表着仇恨、欺诈和邪恶。但在经济领域,黑色有其特殊涵义,在记账时,黑色代表盈利。如“in the black”表示盈利。

(三)红色

红色是中国所崇尚的一种颜色,这种崇拜源于红色的太阳,红色在中国代表喜庆和吉祥。由于太阳给人微暖和力量,因而红色也有一种亲切感[2]。在中国,逢年过节会贴红色的对联,挂红色的灯笼,而结婚也会贴红色的喜字,新娘则穿红嫁衣,盖红盖头。此外,红色还是成功和顺利的代表,如“公司分红”、“生意红火”等。红色在抗战时期,有革命以及进步的寓意,国旗和国徽都是以红色为主,“红色政权”和“红军”就是革命时期的特殊表达。

对西方人来说,红色通常与暴力、危险、恐惧联系在一起。在《圣经》中出现的fiery red dragon就是撒旦,而撒旦是恶魔之首,因此,红色在西方国家是一个贬义词。西方人通过红色会联想到灾祸、激进、残暴、血腥等内容,如“red alert”表示空袭警报,“red activities”表示激进运动,“red hands”表示血腥的手。而在经济、金融领域,红色代表亏损和负债。

【参考文献】

[1]王菁. 红、白、黑、黄——浅析中西方颜色词的象征意义[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1,Z4:57+68.

[2]潘琳. 分析各种颜色词在英汉语言中所表达的不同象征意义及联想[J]. 才智,2013,35:282-283.

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研究论文范文第6篇

[关 键 词] 兵种;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教学;反思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是我国院校普遍开设的一门选修课,武警院校也在合训阶段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首届兵种专业学员均在合训阶段上过这门课程,本文对此进行介绍,结合教学经验对这门课程进行反思。

一、武警院校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学的总体情况

在武警院校,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是一门公共选修课,是军校人文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共设20学时,面向所有本专科学员开设(民族生开设30课时)。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经历了从普遍开设到部分开设的过程。从2012年起,武警院校开始开设这门课程,20课时,为本专科学员的选修课,内容采取专题式教学,工程大学偏向传统儒释道思想以及传统的制度,如兵制、选官制、婚姻制度等,警官学院由历史教研室开设,偏向于传统物质文化,如传统建筑文化等。学员普遍反映这门课程比较有趣。教员普遍反映这门课备课量很大,要做到深入浅出很困难。

二、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在兵种专业的教学实践

本课程开设了以下几个教学板块:绪论(主要讲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及形成基礎)、宗法制度、儒家文化、道家和道教、佛教文化、传统婚姻文化、传统军事文化(军制)、传统科举制、易经文化。从内容看,教学内容比较深邃,涉及的话题非常大,仅有二十课时,还包括最后的一次随堂测试占用两课时,教学时间严重不足。教材使用的是张万红主编的《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只选择部分章节讲解,大部分章节要求学生自行阅读,教员不做具体要求。教学方法采用专题讲授的办法,每一个专题两个课时,由于军制部分过于零碎、头绪繁多,且易与其他课程重复,有的教学班级没有讲解,改讲了《中国传统法制文化》。

三、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在兵种专业的教学反思

(一)教学规划不完善

教学规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也规定了不同课程在管理学习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具体规定了课程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作为一门通识性的课程,存在先上课后订教学规划的情况,且将这门课完全规定为所有课时都在课堂讲授的课程,在考核方式上完全规定为考查课,首先从设计上堵死了课外实践的教学路径,无法借鉴驻地丰富的实践性教学资源,其次由于不考试,采用开卷考查的方式,学员的重视程度难以提高。

(二)教学内容没有针对性

教学内容的载体教材原由地方大学编辑,军事色彩不浓,到2015年我们采用了军队院校统编教材。尽管教材有所改善,但教员对通识课的理解比较片面,认为所谓通识课就是所有的学员都要学的,至少在专题讲解上都应该一模一样。具体到兵种专业学员,开课前没有具体深入学员队了解其特殊的学习兴趣,把兵种学员当成普通内卫学员来教,有些应该深入讲解的没有讲。比如宋代的厢军兵制中有与工化类似的军种,再如传统军事技术中有不少是运用化学原理的,这些在军事文献中均有记载,但主要是由于对通识课的片面理解,忽视了兵种学员的特殊需求,没有想起对相关内容进行讲解。

(三)教学方法不灵活

由于课程内容繁杂,专题讲解时间不足,在教学方法上教员采取了全程讲解的办法,教学方法上缺乏灵活性,多媒体教学方法使用不足。且由于全程讲解,学员几乎不说话,教员难以了解学员对原有知识的掌握程度,在一定程度上重复了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点,效率难以提高。此外,兵种合训学员驻地附近有大量的实地教学场所,如儒家文化的展示基地关中书院、佛教文化的基地法门寺、传统道家文化的著名景点西安都城隍庙、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场所陕西历史博物馆等,上这门课时从教员到学员均未想到去实地观看,殊为憾事。

(四)教学测试不严格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是一门选修课,在选修课必过的思想指导下,从教员到学员均对教学测试缺乏重视。一度采用教员出五个题目,学员从中自选两个开卷作文的方式,从测试情况看,出现了部分学员的作文缺乏新意、大量抄教材的情况。目前选修课必过的情况仍然存在,我们采取了增大课后练习作业难度的措施,大量采用不仅没有标准答案甚至网上都找不到答案的開放式问题,目的是督促学员结合所学知识发散式思考,从目前情况看效果较好。

目前,兵种专业合训阶段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已经基本结束,随着这门课程变得越来越有针对性,我们相信,它将更有助于兵种人才的培养。

上一篇:PBL教学模式陶艺教育论文范文下一篇:第三部门公共危机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