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创新论文范文

2023-09-17

农业创新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创新创业 旅游专业 培养体系 能力培养

课 题: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专题)项目:工匠精神背景下高职院校文化育人路径研究——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项目编号:2017SJB1127)、全国旅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科研项目“旅游类高职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机制与路径研究”(项目编号:LZW201706)、江苏省教育科学 “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乡村文化振兴视角下农职院校文化育人机制与路径研究”(D /2018 / 03 /16)的研究成果。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国家发展的新引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 “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是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是我国高等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和发展趋势。201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调查的数据显示,2019届高校毕业生选择创业的比例约为3.94%,在特殊原因影响下,不少应届高校毕业生将更多地走向创新创业的道路。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受到社会各界高度重视。

旅游专业是与经济发展转型联系密切的新兴学科,从休闲农业旅游新业态发展形势来看,乡村旅游相关从业人员缺乏旅游专业知识,乡村旅游项目策划缺乏创新的创业思路,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旅游专业人才极其缺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全面综合素质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是当前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基于此,课题组以农业类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旅游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涵及其现状,通过对旅游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内涵、特征及结构的深入研究,尝试构建旅游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专业大学生为基础开展实证研究,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进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的重要意义

(一)理论意义

一是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当今高校纷纷探索优质高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创业能力培育体系的探索和构建,将很大程度上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体系建立提供支撑,有效豐富其理论体系。

二是对解决高校创业教育的瓶颈问题有理论指导作用。我国创业教育相对西方国家起步较晚,存在创业教育理念方法相对落后、师资队伍本身创新创业素质水平不高等瓶颈问题,构建大学生创业能力培育体系的过程也是对这些问题做出回应的过程,其结果必然能够对这些问题进行反馈和理论指导。

(二)实践价值

一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大学生创业属于科技型创业。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孵化生成更多的服务型中小企业,从而促进新兴产业的生长与发育。

二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需要。高校是国家人才培养高地,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有利于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更快发展成为真正的人力资源强国。

三是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的需要。人们已经对“创业能实现就业倍增效应”等观念基本达成了共识,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无疑对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有着现实意义。

二、农业类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现状

从目前来看,在大众创业的浪潮下,农业类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也受到一定的重视,一些高职院校开始有意识地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知识,也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但是受一些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仍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

(一)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现象严重

高职院校尽管意识到旅游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也开展了相关的活动,但是在对学生具体进行创新创业培养时,仅仅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没有能够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之初把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让学生感觉到就业指导课程就是为就业开设的指导课程,很难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没有深入理解什么是创新创业教育,让其培养旅游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精神更无从谈起,从而导致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两张皮现象特别严重。

(二)专业的创新创业师资缺乏,实践体系不健全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师十分缺乏,有的学校虽然开设了创业指导课,但是担任课程教学的人员都没有相关背景知识,随意性很大。

如果本校的教师不足,有的高职院校还会聘请旅游企业人员担任创业就业指导课的教学任务,虽然旅游企业人员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缺乏教学技巧和耐心。

此外,具有专业背景的旅游专业教师也没能深入研究专业知识和技能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点。

(三)创新创业孵化平台相对缺乏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在资源投入方面存在不足,包括专业教师资源、基础设施资源以及教材资源等。农业类高职院校中开设的旅游专业大多数都是不受重视的小专业,经费投入不足。同时,由于农业类高职院校与企业、政府以及行业的联系不是很密切,也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导致学校层面无法为学生搭建创业孵化实践平台。

三、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创新实践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探索起步较早,自2008年开始,学校创立了全新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各个专业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旅游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和实践也就此起步,开展了一系列创新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创立“项目式教育、双轮式驱动、课题化管理”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

学院围绕一、二、三产业专业群,推出了园林景观设计、乡村旅游、应时鲜果、宠物保健、食品加工等创业教育项目,以校内生产性实训平台、校外创业孵化基地(主要是中国现代农业职教集团的农业龙头企业)为基础,将创业意识、创业技能培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创建了“项目式教育、双轮式驱动、课题化管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以专业技能培养为基础,开发双创项目,依托校内校外雙创实践平台,运用课题立项的管理方式开展项目管理,建立了双创项目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机制。

2009年学院“项目式教育‘双轮式驱动’课题化管理”创业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在此基础上,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2017年荣获江苏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8年又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二)建立“围绕专业技能,开发双创项目 嵌入课程教学”的旅游专业课程体系

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在顶层设计的大框架下修订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细化了创新创业素质能力标准和要求,构建了创业素质模块、专业基础知识模块、创业核心能力模块、创新素质拓展模块、模拟创业孵化实践模块课程体系,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融入人才培养方案。

学院围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从专业课程中筛选出核心技能,围绕核心技能,开发建设了创新创业项目库,并将项目实施嵌入课程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从而与课程教学融为一体,实现了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三)建立校内校外联动的旅游专业大学生双轮驱动实践平台

1.校内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两园一街”

“两园”,即江苏农博园、江苏茶博园,占地5000余亩,分别是国家3A级和4A级景区,为旅游专业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平台。

“一街”指大学生创业一条街,一万余平方米,为旅游专业创业社团提供了孵化平台。“漫游天下”旅游创业社团以“一二三产融合”理念为指导,凭借两大国家级景区的丰富旅游资源,实现了突出农业特色的旅游体验,从生产到经营管理的全过程锻炼学生旅游职业素质。

2.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

加强与校外旅游企事业单位密切联系,以就业实训基地为依托,建立校外创新创实践平台,先后与国旅江苏分社、茅山和宝华山景区等省内多家旅行社和风景名胜区签订创新创业实践合作协议,按照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实践路径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了校内校外实践孵化联动。

(四)形成“三依托三融合”旅游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体系

1.依托课堂教学,将创新创业项目融入课程教学

课堂教学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渠道之一,除大学生创业基础(理论/实务)等基础课程外,学院按照以创业项目为导向的理念,围绕创新创业项目设计课程教学并组织实施,实现了以创新创业项目为基础的模块化教学模式,专业技能培养以创新创业知识能力储备为重点,创业项目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形成了“工、训、学、赛”四位一体教学模式。

学院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旅游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将创新创业项目贯穿课程教学实训全过程,实现了“在校学生—岗位实习生—景区定岗—景区实习生—景区员工”的角色循序轮换,以此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和创业能力。

2.依托创业社团,将创新创业项目融入孵化实践

陆凯等人在探讨高校社团文化育人机制时提出,社团文化育人作用的发挥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三重递进循环结构”。

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自2008年开始组织成立了“漫游天下”创业社团,由专业老师担任导师,学生带资入股,自负盈亏,自主经营,按照旅行社的组织架构组建主营团队和外围营销队伍,实现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业孵化锻炼全覆盖。

学院大学生创业园为模拟经营的公司颁发营业证书,并提供免房租经营场所和公司经营的专题培训。

通过将创新创业项目与孵化组织融合,强化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直接面对市场、自主模拟创业能力。

3.依托校内外基地,将创新创业项目融入实践平台

通过建立校内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学院旅游专业学生深入一线实践锻炼,促进了创新创业素质提升。

例如,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依托校内江苏农博园和江苏茶博园两大景区和校外国旅江苏分社、盐湖城景区、茅山景区等校内外实践基地,采用工学结合的模式,让学生进驻导游服务站、景区营销部和景区策划管理办公室等部门,直接参与景区的服务与管理,锻炼了学生的创业素质。

(五)建立旅游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制度保障体系

旅游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三依托三融合”制度保障体系是在顶层设计的基础上,针对旅游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特点,结合高校自身特色,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企业顶岗实践、模拟社团创业孵化、校企合作管理办法等系列规章制度。

建立创新创业项目学分制度并纳入学业考核要求。对于在创新创业项目中取得突出成果的学生在评奖评优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

四、小结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使命所在。从人才培养角度看,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适应了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的时代要求,但是建构一个全新系统不可能一蹴而就。创新创业教育犹如一个生态系统的创建,需要教育管理者在今后的实施过程中强化生态文化理念,同时也更加需要政府、高校、社会、企业、家庭、学生等创新创业体系中的各个元素相互协同,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更加优质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敬翠华.浅析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及问题[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6).

[2]王庆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有效推进策略[J].现代职业教育,2021(17).

[3]陆凯,杨连生.以文化人视域下高校学生社团文化育人机制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7(9).

(作者单位:毕德全,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吉根宝、钱兴霞,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农业创新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采用文献计量法,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原始文献来源,检索词“主题”=“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时间为2000~2014年,在分析所获40篇文献的发表年份、期刊分布数据基础上,重点解析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内涵、特点等,归纳我国农业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研究

A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农业面临着高新技术和优质农产品的竞争,农业企业也势必将发展国际化、现代化的农业产业作为其目标。如果我国农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不能得到较快的提高,与外资企业的差距会更大[1]。因此亟须分析我国农业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实现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推动我国农业技术的进步,从而提升我国农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1文献来源及研究方法

1.1文献来源借助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以“主题”=“农业企业技术创新”、“年”=“2000—2014”进行检索(最后检索日期2015年3月22日),获取文献49篇,剔除非学术性论文9篇,有效文献40篇。其中2000~2001年、2005年没有相关文献,40篇文献中经济与管理科学类39篇、农业科技类1篇。通过40篇文献的分析,重点从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内涵、特点两个方面全面梳理,归纳农业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为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借鉴。

1.2研究方法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目标文献的发表年份、发表期刊等文献特征进行统计,揭示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研究的发展规律;运用比较研究方法,在归纳分析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综述其存在的问题,并对提高农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进行述评。

1.3统计结果及其分析

1.3.1年份分布情况。期刊论文的每年发文数量说明“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程度,见表1。

表1显示有关“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发文量在2002~2014年期间有增有减,数量不多,无显著性差异,表明“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受到一定的关注,但尚未成为研究热点。

1.3.2期刊分布情况。文献期刊的分布情况说明研究的集中度,40篇论文发表在36种不同的期刊,见表2。

表2显示,载文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文献的期刊比较分散,其中前7种期刊载文量仅占全部文献量的25%,除《农业经济》载文3篇,《农业科技管理》载文2篇外,其他均发表在不同期刊各1篇,说明农业企业技术创新受到关注的期刊较分散,期刊主要是管理学、经济学、农学等,说明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涉及的领域较集中。

中共中央连续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把农业技术创新放在突出位置,强调企业在创新中的主导作用。但从检索结果看来,在学术界并没有得到相应程度的重视。因此,学者们应充分研究农业企业的技术创新问题,让理论研究跟上实践发展的脚步。

2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内涵

关于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概念的界定,国内学者研究不多,他们多为在参考技术创新的概念的基础上来定义农业企业技术创新(表3)。

依据学者对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概念界定,将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内涵概括为,农业企业运用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结合新的生产方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并实现商业化,取得市场增值的过程。具体从以下几方面理解其涵义:①创新的主体是农业企业;②新技术突出创新性,包括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③必须在农业生产中得到推广和应用;④必须在市场中实现商业化,并取得增值效益[2]。

3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特征

农业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其他企业相比具有较大的特殊性[3],学者们对其特征进行了研究,见表4。

由表4可知,学者关于我国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特征基本认识一致的主要是地域性、较长的周期性和较高的风险性。下面具体对这三个特征进行阐述。

3.1地域性农业企业生产以农产品资源为生产对象、以农产品生产加工为主,所以很多企业会建立在接近原材料产地的区域。但这些区域往往比较偏僻,交通不便,不仅使得农业企业的运输成本增加,还导致企业难以及时获取新技术、新产品等信息。此外,由于农产品对于光、温、水等条件具有严格的要求,导致某些农产品只能在一定地域推广应用,因此更加制约了农业企业的技术创新[4]。

3.2较长的周期性一方面由于技术创新包括产品的构思、研制、试用、推广及应用等一系列活动,因此企业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完成整个流程。另一方面,农业企业涉及到的技术研发不同于其他企业,会受到自然条件、农产品生产周期的影响,而且创新的过程也比较复杂。因此,这一特征也严重影响了农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

3.3较高的风险性技术创新本身就具有较大的风险,不能保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资源能得到相应的回报。而且农业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不仅要承担非农企业的各种风险,还要承担由其自身特点带来的影响。首先周期长,是导致风险大的最基本原因;其次,气候等自然条件对农产品生长有很大的限制;最后,不同的地域环境导致技术开发不具有完全适应性。所以农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所承受的风险要远远大于其他类型的企业[4]。

4农业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农业企业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虽然已取得不斐的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需要解决一些问题[5],学者们对此进行了研究(表5)。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农业企业与外资农业企业相比,技术创新的能力和动力明显不足[6]。目前,我国大多数农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与政府、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合作进行,但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较差,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问题[7],由表5可知,学者们认识一致的问题大致为以下几个方面。

4.1农业企业技术创新体制制约农业企业科技制度的改革逐渐深化,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并未形成有效的技术创新机制。一方面,科技成果转化难,而且科技体制的改革没有给企业技术创新带来充足的科技资源。另一方面,企业内部激励机制问题阻碍技术创新活动的进行,因为激励措施不当会导致技术创新人员缺乏积极性和创造性[8]。

4.2农业企业技术创新主导性不强由于技术模仿简单易行成本又低;而技术研发投入巨大,农业企业又面临着高风险,于是大多数农业企业即使重视创新能力,也不愿意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来进行创新[3],他们便选择模仿技术,因此导致农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过于依赖政府的支持以及高校科研机构的主导作用[6]。

4.3农业企业缺乏技术型人才由于学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研发人员的能力,而在农业企业的研发人员中高学历人员所占比重极低,缺乏技术创新方面的人才。良好和完善的激励机制是企业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的重要手段,但农业企业采取的激励手段单一,且基本上是通过提高薪资水平来激励员工,很少采取进修深造、技术入股等激励方式,所以难以从多方面满足研发人才的需求[6]。

4.4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环境不完善科技、产业、人才等创新环境是农业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外在条件,不完善的创新环境会阻碍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虽然政府实施的优惠政策能推动农业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但是大部分企业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支持,对政策评价也一般[6]。

5提高农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

技术创新活动中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错综复杂,任何因素的变化都可能对整体创新效果产生影响。因此,要解决农业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问题,就必须从技术、经济、运行机制等多方面入手,综合加以推进。学者们研究并提出了相应对策(表6)。

许多学者都针对我国农业企业创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对策,比较集中的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下面进行具体阐述。

5.1完善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机制首先,必须建立良好的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完善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其次,要优化技术创新的环境,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来调动技术人员、企业家和农民的积极性 [5]。最后,要鼓励创办研究机构,创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农业技术创新体系。

5.2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为了提高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水平,政府应当进一步完善金融、税收、人才政策。在金融方面,重点支持农业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在税收方面,完善企业税收减免等政策,激励农业企业加大投入。在人才方面,鼓励研发人员在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之间双向流动;帮助农业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9]。

5.3强化技术创新人才的开发与管理为了建立一个高水平的科研队伍,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完善人才需求计划。企业要经常和高校或者科研院所合作,开展人才交流计划,这样不仅能够吸收外部人才,还能使自身员工得到进修学习的机会[6]。

5.4提升产学研协同水平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效形式。要积极鼓励农业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实验室、研究中心、教育培训基地。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农业企业间建立起人才双向交流的机制[6]。

6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研究不足与展望

综上,农业企业技术创新已经受到学者的一定关注,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其理论研究价值和实际意义,但现有研究成果大多侧重于内涵、特征、存在问题等理论层面,缺少实际可操作性研究,因此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相关学者应追逐实践发展,更加关注农业企业技术创新这一问题,为农业创新发展提供更多有效的研究成果。

43卷24期汤 滢等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1]

孙倩,邓心安.我国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原因的期权博弈分析[J].农业科技管理,2007(4):91-93,96.

[2] 朱卫鸿.农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探析[J].农业经济,2007(6):46-48.

[3] 张利庠.创新平台:农业企业自主创新现状及策略研究——来自中国农业企业技术创新“千百十”调研工程的思考[J].中国软科学,2007(4(:127-133.

[4] 陈念红,曹暕.农业龙头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分析——基于虚拟组织模式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0(17):9248-9249,9277.

[5] 邵法焕,刘钦,郭为民.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难点与对策[C]//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促进农民增收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4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4:6.

[6] 赵倩倩,魏凤.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现状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7):21-22.

[7] 林友华.充分发挥科技成果评价在提升农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中的作用[J].农业科技管理,2014(3):68-71.

[8] 郭改英.农业企业科技创新若干问题的思考[J].农业经济,2012(4):101-102.

[9] 戴川.我国农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现状与提升战略[J].农业经济,2012(9):42-43.

[10] 刘同山.涉农企业科技创新模式与发展对策[J].现代管理科学,2014(3):48-50.

[11] 陈奇榕,翁伯琦,黄华弟.增强福建农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对策的研究[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6(4):50-54.

[12] 乔忠,贾敬敦,邝焕弟.工厂化农业企业技术创新分析[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3(5):11-15.

[13] 赵海民.河北省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08.

[14] 姚琼,刘震坤.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与营销风险的实证分析[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2):70-77.

[15] 余庆来.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 提升安徽农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J].安徽科技,2010(4):22-23.

[16] 丛远平,薛晨霞.增强农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J].南京农专学报,2002(4):137-139.

[17] 曾翠红.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1.

[18] 王世菊.安徽省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机制与创新能力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2.

[19] 袁海滨,顾洪君.黑龙江省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研究[J].北方经贸,2014(7):89.

[20] 黄伟群.闽台农业科技差异及今后发展策略[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10(8):14-15,22.

[21] 郭卫香.新疆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理论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09.

[22] 余庆来,徐秀娟.安徽省农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现状与提升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0(10):5356-5358.

[23] 赵倩倩.杨凌农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24] 鲁柏祥.基于知识的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7.

[25] 黄钢.农业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6.

[26] 丁中文,陈奇榕,黄华弟,等.福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发展对策[C]//中国软科学研究会、宁波市政府.第三届软科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国软科学研究会、宁波市政府,2004:19.

[27] 黄钢,徐玖平,李颖等.转型期我国农业技术创新面临的突出矛盾与路径选择[C]//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换届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2007:13.

[28] 姜岩.南京市农业企业发展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3.

[29] 余庆来,肖扬书.农业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与评价方法探索[J].科技管理研究,2011(13):52-55.

[30] 黄钢,李颖,刘晓刚,等.转型期我国农业技术创新面临的突出矛盾与路径选择[J].软科学,2009(10):65-68.

[31] 孟枫平,尹云松.从产业价值链视角看农业企业的技术创新[J].商业时代,2008(31):89-90.

[32] 刘超纲,吴庆,熊立东.农业企业创新技术采纳影响因素研究——基于TOE研究框架[J].中国农学通报,2006(9):551-554.

[33] 蒋月萌.仿生视角下的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机理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

[34] 刘波,丁中文,唐建阳等.论技术创新与技术创造的主体属性[J].福建农业学报,2012(10):1125-1129.

[35] 唐丽娟,袁芸.论环境规制对农业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及传导机制[J].农村经济,2014(2):31-34.

[36] 邢美华,陈杰,潘峰等.加快湖北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以湖南隆平高科技术创新的成功经验为借鉴[J].湖北农业科学,2013(23):5950-5953.

[37] 郝丽霞,委玉奇,赵娟.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同化能力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6):1258-1259.

[38] 王进,赵言涛,李广海等.农机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模式研究[J].中国农机化,2007(4):53-55.

[39] 刘清华.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中的知识溢出效应有限性[J].未来与发展,2012(6):65-69.

[40] 高建普.农业企业技术入股经营模式选择与优化[J].北京农业,2013(36):300-301.

农业创新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战略涵盖了农村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诸多方面,需要全社会之力共同推进。组建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江苏农业科技工作的创新举措和亮点工程。本文阐述了江苏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联盟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对策措施,以推动江苏农业高技术产业发展。

关键词: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乡村振兴;存在问题;对策措施

引言

当前,江苏农业科技创新按照农业发展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的新要求,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求,优化农业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更加注重优质和安全,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科技部提出的一种以企业为主体的新型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模式,是以龙头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其他社会组织机构组成,以共同实现该产业重大技术创新为目标,以联盟规章约束为保障,形成的一种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组织模式进行研发合作。对推动资源集成、加快产业整体创新水平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1 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分析

2008年,国家科技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国科发政〔2008〕770号),旨在探索通过建立一种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2009年,国家科技部又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农口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通知》,要求各省份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在科技创新上的需求,加快推进在农口领域建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先前自行组建的联盟可以在对照国家标准进一步完善联盟合作协议书等相关规范性内容后,各地予以确认和公示。

江苏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工作于2009年正式启动。2010年,江苏省科技厅对江苏省肉制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江苏省家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江苏省奶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首批19家试点联盟进行了公示[1]。对试点联盟的产业前景、成员构成、行业资源和经费筹措及管理进行了规范和说明,为今后申报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培育了项目源。

截至2018年底,我省共建有61家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其中国家级联盟有5家,分别是:江苏省有机(类)肥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江苏省食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食用植物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肉类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省级联盟56有家[2]。各家联盟成立以来,在共性技术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比如:食醋联盟以“引导产业发展、推动技术创新”为宗旨,联盟单位成员承担的“优势酿造食品微生物群落功能调控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应用”和“极端海洋微生物在传统发酵食品中的应用”这两个课题,研发水平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食醋智能化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示范”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三五”科技项目的重点专项。联盟的科学研究和物化成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示范效应。

2 存在问题及分析

2.1 联盟的考评机制尚未建立

从2010年至2018年底,江苏省共组建确立了四批共61家涉农联盟,联盟理事长单位分布在特色畜禽、特种水产、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农业机械等行业,基本实现了农业产业上下游联动、一二三产跨界融合。但是也存在部分联盟成立之后各家成员单位“只扫门前雪”的现象,联盟理事长单位不作为,联盟发展停滞不前。

2.2 联盟的经费投入不够稳定

联盟是一次以企业为主导进行科技创新和技术转移的全新尝试。联盟在成立时约定工作经费来源于联盟成员单位自行缴纳的会费。而在联盟的实际运行中,政府对联盟工作没有专项资金投入,管理费用主要由理事长单位支出。企业成员单位由于自身发展所限,尚且缺乏稳定的科研资金投入,缴纳会费全凭自觉。

2.3 联盟的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目前,在我省科技计划项目(现代农业)申报指南中提到,省级以上涉农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可增加推荐1项项目,申报单位由该联盟理事长单位确定,由申报单位属地科技行政管理部门推荐[3]。此外,江苏对已成立的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奖励激励办法未见报道。

3 下一步发展及对策措施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正处在动力转换、方式转变、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要实施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建设科技创新联盟,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的任务要求。下一步,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发展应注重以下几点。

3.1建立考评指标体系,探索利益风险共担机制

加强对联盟工作的指导,借鉴国外先进模式,搭建适合我省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科学的考评体系。建议有关部门成立联盟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开展联盟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对联盟工作进行统一的督查和管理[4]。对带动产业发展成绩突出的联盟予以公示和表彰,优先给予推荐申报国家科研平台和计划项目,对不作为的联盟及理事长单位给予轮换和撤销。

3.2聚焦产业发展需求,深化产学研跨界融合

组建农口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根本出发点就是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关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开发需求。这就要求联盟单位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认真分析行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制定产业技术创新路线图,制定产业创新的发展规划,明确创新目标和重点任务,集中大学、科研机构和社会力量攻克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为联盟产业的创新发展、跨越式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3.3 强化科技要素流动,构建开放性的联盟合作机制

联盟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注重组建联盟内的企业专家队伍,培养自身创新动力。既要保持联盟成员之间定期交流和互动,又要注重与其他产业联盟“联谊”,以此加强与相关企业、高校院所的广泛联系和协作,加快构建多样化、多层次的自主研发与开放合作并存的运行模式。同时,开拓渠道,联合联盟内成员一起走出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这都有利于保持产业联盟的创新活力,有利于发挥联盟在产业技术创新中的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  江苏省科技厅. 关于启动建设江苏省涉农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通知[EB/OL].(2010-07-21)[2010-07-21] http://kxjst.jiangsu.gov.cn/art/2010/7/21/art_48967_7095898.html

[2]  江苏省科技厅. 关于启动建设第四批省级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通知[EB/OL].(2018-11-02)[2018-11-02]http://kxjst.jiangsu.gov.cn/art/2018/11/2/art_48967_7862916.html

[3]  楊普,李东平,余庆来等. 安徽农业产业技术联盟模式与机制创新研究 [J].农业科技管理,2015(2):72-76.

[4]  余庆来、任竹. 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考评体系的构建 [J].安徽科技,2014(11):30-32

农业创新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农业科技创新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助力,如何通过农业科技创新,保障粮食稳定增产,实现农业现代化,助力长期稳定脱贫攻坚,防止返贫,是河南农业生产亟需解决的问题。河南省通过以宣传为引导建立长效机制体系,以问题为导向农业科技攻关助力精准脱贫,促进农业科研协同创新,加快成果转化等方式,构建农业创新体系,为保障高质量脱贫与防止返贫打牢基础。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脱贫攻坚;防止返贫

1河南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现状

河南作为全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基地,农业发展在省内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农业创新问题始终是关系河南精准脱贫攻坚、防止返贫和乡村振兴全局的重大问题。立足于现代化农业创新体系的路径探索,河南省农业农村发展整体稳中有进、不断优化,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不断加大农业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撑

农业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结合的产业,其产业化、现代化、创新化发展的实现离不开财政支持。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的建设,紧抓河南省“三农”的实际问题,与时俱进地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对于强化政策支持提出了具体实施意见,从财政资金的统筹、政府的有序推进,支持农业高质量发展、创新性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从而推动河南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农业创新性发展,推动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

在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支持下,河南省在创新农村金融政策、发挥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作用、完善风险保障机制等方面卓有成效,强化了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供给和资金投入。通过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加大对于精准扶贫项目的资金投入,在涉农扶持中加强政策引导和科技创新投入等。另外,完善财政支农整合机制,通过不断加大政策支撑和财政资金引导,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1.2不断加快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是推动现代化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主要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作用于农业生产、农机装备、农产品加工等环节,形成以农业信息为核心的产品制造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推动农业专业化、现代化、规模化生产的实现。河南省积极探索,通过培育创新型企业,加强企业联合,扶持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带动农产品产业化发展的作用;注重产学研一体化,集聚科教资源和人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充分挖掘农村人力资本的开发,着力打造一支留得住、用得上,能战斗、带不走的高素质人才队伍;通过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挥多种要素资源的合力作用,提升区域与产业之间的优势互补;实现创新型农业发展,增强数字化思维,用好信息化手段,发展智慧农业、数字农业。

河南通过对高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的探索,对于推动农业科技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上发挥了巨大作用。据统计,2018 年河南农业科技贡献率为60. 7%,其贡献值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河南在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中的探索主要体现为:一是将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农业无人机用于农机作业,降低劳动力成本,提升生产效率。二是发展智慧农业,将科技与农业深度融合,从农场管理、智能灌溉等方面提升农业管理、种植、预测系统等的科学化和智能化,建立以“信息感知、定量决策、智能控制、精确投入、特色服务”为体系的智能农业发展。三是加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发挥产业协同效应,实现质量与效益同步提高,发挥农业产业化集群在建设现代农业中的引领作用。

1.3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

近年来,河南农业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农业结构持续优化。一是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始终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牢牢抓在手上,通过对中低产田改造,变“望天田”为“吨粮田”。2020 年河南在建高标准农田项目超过1250万亩,其中,2019年结转项目590万亩,2020 年新建项目660万亩。截止到2020年12月份,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6910万亩,进一步支撑粮食生产高产稳产。

二是农业机械化生产有序推进。农业机械化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河南省对于现代农机,装备体系的构建给予政策性支持和具体实施意见。首先,推动农业机械化全面发展,着力推进畜牧业機械化,加大对于贫困地区和丘陵地区农业机械化的支持力度。其次,对于农机装备购置、深松土地作业进行政策补贴,确保作业任务高质量发展。同时,通过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的组建、农机社会化组织体系的完善、农机化人才的培养和队伍建设,构建现代农机装备创新体系。

三是构建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河南省农产品原料丰富、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加工转化大省,为从源头解决农产品出村进城“最先一公里”问题,补齐农产品供应链和农业产业链突出短板。农业产品加工业已成为河南省工业第一大支柱产业,河南向全国供应了大约1/2的火腿肠、1/3的方便面、1/4的馒头等。河南通过流通主体的培育、流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河南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现代化水平,为河南农产品的“走出去”、农产品资源的流通提供平台。

2农业科技创新助力河南脱贫攻坚与防止返贫过程中的制约因素

近年来,河南在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农业基础设完善施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就,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对于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提供可循路径。尽管河南省农业技术创新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技术创新成为现代化农业增长的关键要素,但是,结合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状况,在脱贫攻坚与防止返贫进程中依然存在不可忽视的制约因素。

2.1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程度低

农业产业化对于优化产品机构、提升质量与效益,推动现代化农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农业产业化问题实质,上就是农业与其关联产业的关系问题。河南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发展,通过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的优化,发挥其在建设现代农业中的引领作用。但在农业生产活动实践中,依然存在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低、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程度较低的状况。

一是由于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制约,部分地区传统农耕模式没有改善,农业生产效率较低。另外,农业生产多为个体户经营,现代农业规模较小,综合效应较低,农业合作化程度和产业化程度较低,农业经济水平,农业发展难以实现规模化经营。二是现代化体系还不够完善,产业集群程度化较低。目前,河南省农村产业融合速度不断加快,但是产业集群效應辐射能力较弱,产业群的协同作用还受一定条件制约。

2.2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较低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河南2019年乡村人口总数达到4 511万人。据《河南农业农村发展报告(2019)》统计,河南省共有新型职业农民约53万人。由以上统计数据可知,新型职业农民所占比重还较低,劳动者的生产能力整体偏低,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现代化经营普及率较低。从经营生产方式来看,由于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较低,以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较少。

另一方面,随着人口流动,大批量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劳动不足,且大多数农业从业人员掌握农业科学技术的水平较低,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大多集中于妇女和老人,农业从业人员多集中在小学、初中的水平,初中文化程度占60%以,上,高中文化程度不足20%。同时,缺乏农业创新型人才、实用技能型人才。

2.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

农业关键技术的攻关和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关系着现代农业的长足发展,2019年,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2%,科技进步贡献率比以往有了较大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率还有一定的差距。河南农业科技创新整体.上处于全国中等水平,但也存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的情况。河南高级农业人才培养基地、农业科技创新依托基地、农业高新技术孵化基地、农业发展战略研究基地等还不够完善。

河南农业科技转化率的原因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产业以及产业的集群效应较低,特别是产业的核心装备技术水平较低,不能高效率地实现农产品加工。二是成果转化制度的不健全,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进程。主要体现为科研职业定位不清晰,科研产学协同效应较低,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与人才队伍建设还不够健全。三是科研专业人才供给与需求不成正比,科研单位和高校农业科技人才比重较低,且深入基层、驻扎基层的意愿不强烈,不能真正将科学技术作用于农业生产。

3农业科技创新助力精准脱贫与防止返贫的实践与思考

农业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助力作用,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实现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因素,也是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现实路径。

3.1 以问题为导向,农业科技攻关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为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创新助力精准脱贫攻坚,河南省先后出台一系列规划方案,指导农业产业扶贫的实施。例如《河南省农业产业扶贫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河南省农业产业扶贫“1+N”专项行动方案》,通过科技助力产业和产业集群的发展,提升精准扶贫的精准性与实效性。据统计,2018年,贫困地区人均纯收入达11 911元,年均增长13%,实现全省农业产业扶贫覆盖带动贫困群众156万人。

3.1.1扶贫小额信贷助推脱贫攻坚。围绕扶贫小额信贷助推脱贫攻坚,河南省政府出台一系列方案,例如《关于加强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的通知》《河南省扶贫小额信贷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暂行)》《河南省扶贫小额信贷风险防控操作细则暨完善农业贷款保证保险和农业信贷担保若干政策的通知》《河南省扶贫小额信贷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工作方案(暂行)》,推进全省53个贫困县的全面实施。方案对于信贷的施行对象、施行办法等做了具体要求,主要从扩大银行信贷规模、降低综合融资成本、建立贷款风险分散机制、实行财政贴息政策、建立担保费补助机制、建立风险补偿机制等方面健全小额信贷扶贫体系。对于有贷款意愿、有一定技能素质和较强信用意识的贫困户,进行政策扶持,同时对于产业基础好、带贫效果明显的企业给予贷款支持。另外,通过加强风险补偿金管理,保障小额信贷助力脱贫攻坚的有效实施。

3.1.2产业扶贫助推脱贫攻坚。产业扶贫是助力脱贫攻坚的有效方式,河南省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助力脱贫攻坚的方向与方法。在精准脱贫进程中,河南省不断加大对贫困地区、特别是深贫地区的农业产业支持力度,通过完善农业产业帮扶,提高帮扶实效。河南省政府为落实主体培育、农业技术和信息服务等专项的推广进程,制定《河南省农业产业扶贫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以4个深度贫困县和1235个深度贫困村为重点的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发展水平有效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贫能力取得新进展,农业技术和信息服务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有力助推全省脱贫攻坚目标实现。

3.2 以宣传为引导,开展农业科技服务

为夯实农业科技创新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效性,提升贫困地区脱贫、防止返贫以及乡村振兴发展的内生动力,河南省积极探索,通过政策宣传、思想引导、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推动农业科技实效性的实现。

3.2.1加强思想引导。由于贫困户文化水平较低,市场经济意识淡薄,发展内生动力不足。河南省通过政策宣传、思想引导,营造精准扶贫的浓厚氛围,促使贫困户树立积极脱贫意识,拓宽脱贫思路,通过思想引导,增强贫困户脱贫的内生动力。另外发动群众,加强宣传引导,转变观念,形成接受培训的良好氛围,加强贫困户职业技能培训,形成精准扶贫的强大合力。同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宣传指导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提高贫困户种植技术水平,促进增产增收。

通过向贫困户讲解党和政府扶贫政策,围绕如何脱贫致富、农业的发展形势、农作物种植技术等,使他们脱贫先脱愚,致富先解放思想。围绕市场,整合资源,提高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率,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升服务水平,切实为贫困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更贴心的服务、更合适的岗位,建好精准扶贫基地,使贫困户“打工不出乡,收入有保障”“有饭吃、有活干、有钱花”,保障农民生产最大效益的实现。

3.2.2深化农业技术服务。为切实提升贫困地区农技服务实效、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河南省将农技推广服务与产业扶贫任务紧密衔接。一方面,对于农技推广项目进行资金补助,据统計,2020年河南省农技推广补助项目投资资金总额为17 980万元。另一方面,加大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实施力度,在农技科研人才、农业科技人才中选取一批有丰富农业生产实践经验和较高技术专长、较强服务意识和协调能力的人员作为特聘农技员,深化农业科技下乡指导以及定点帮扶指导,助力贫困农户产业脱贫致富。另外,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加大对基层农技人员综合能力提升的培训,促使农技人员掌握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不断提高服务三农的能力与素质。

3.3农业科研协同创新,加快成果转化

以往的发展中,河南省农业科研单位科研成果产出较多,但主要依靠科研成果的转化主要依靠科研单位自身力量的转化应用,由于受到政策和条件的制约,与相关企业、区域对接不够及时有效,且不能准确把握市场动向,使得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不匹配。为实现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以及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升农业科研人员积极性,河南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

3.3. 1加强农业科研成果转化。随着培养的农业相关人才不断增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对农业的投入逐年递增,且上升幅度逐年增大,农业科技化正在逐步推进,农业科研协同创新进程不断加快。一方面,高度重视农业科研单位的公益属性,各级财政预算在保证农业科研单位基本经费的基础,为开展科技创新提供固定工作经费保并逐年加增,确保科技成果的产出。另一方面,根据河南省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的实际需求,增加农业科技创新重点实验室的设置,同时,让科研工作者为农户和主导产业与特色产业提供精准服务,定点帮扶。再者,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通过财政资金奖励支持、重点试验田的推进,提升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以及成效。

3.3.2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农业科研人才是农业科技创新取得重大进展的关键因素。河南省高度重视,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使人才队伍结构布局更加合理。一是推动高等农业科研教育创新发展。要坚持把高等农业科研教育放在优先发展位置,主动加大资金投入、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统筹社会各方优势资源。二是加大对河南农业大学等以农为优势特色高水平大学支持力度,推进河南科技学院、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等应用型农林教育改革发展。三是创新农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快推进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着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培养一批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高素质应用型农业人才。四是打造本土优秀人才队伍。通过打造本土优秀人才队伍,培养经营管理型和创业技术型方向人才,提升综合素质、生产技能和经营能力,以及农业技术服务能力,实现科技成果由理论向实践的转化,同时,带动贫困群众增强脱贫内生动力,保障长期稳定脱贫,防止返贫。

■课题: 2021 年度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后扶贫时代河南省防返贫机制研究》,编号:212400410354; 2021 年度郑州地方高校教育改革研究与实践( 思想政治理论课)项目《研学旅行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编号: 2021SZK002。

■作者简介: 化新向(1974.11.2-), 男,河南郑州人,研究生学历,副教授,毕业于河南省委党校,法学专业,研究方向为思政教育。

农业创新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近年来,加速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确保农业稳定发展十分迫切。农业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业产品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加深对于农业技术推广作用的理解,有利于使农业技术获得长足的进步,加快经济发展。相关工作者要让农业能够满足人们对于生产和生活的需求,为实现农村生产建设创造有利条件,如此对于推动农业耕作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技术推广;农业;作用分析

在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如何提高农业生产的品质和效益已经成为重要内容。科学技术的提高促进了农业技术的应用。因此,利用科学的农业生产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种植的品質和效益,符合当下人民对于生活的需要,从而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开展。
1 农业技术推广的作用

1.1 可以促进农业种植的水平

在传统栽培经验中,栽培者大多依靠气象预报来对天气和气候因素进行预判。一旦预报不准确,就可能给农业耕作带来非常大的损失。此外,一些栽培者不了解科学农业,不了解相关政策,缺乏对政府政策的足够理解,这使得农业技术的发展变得十分困难。技术的进步可以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产效率。一方面,分析不同情况的农业土地,引入农业技术,通过技术推广人员,分析不同情况的农业技术对农业种植的质量和效率的优良影响。另一方面,农业技术除了可以增加农产品的品质和效率,还能够有效提高农业质量管理水平。了解当下人们对于绿色、有机产品的需求,才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食物多样化的需求,使农业生产和市场需求相一致。

1.2 提高栽培者的科学意识

农民缺少科学栽培意识是阻碍农业技术传播的主要问题。因此,推广农业技术时,树立农民对科学栽培的正确认知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农业技术的解读,使农民了解现阶段农业栽培技术的先进性,使其系统地认识到农业技术在实际栽培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讲解时,可以通过树立农民典型,宣传其先锋模范作用。也可以成立示范园区,让农民亲身感受到先进技术的实用性、先进性和必要性,可以有效地推动当地农业的发展,这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1.3 改变传统农业种植结构

农业种植的提高不仅可以解决粮食安全问题,还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而且还能有效改善传统农业种植的生产布局。部分地区的农业种植已经不仅仅只是生产农业产品,而是构成了十分完善的“产—销—运”生产方式,以“系列化”服务的形式打造品牌。这种生产方式不但打破了传统的农业耕作的生产布局,而且可以满足人民逐渐增长的多元化要求。此外,农业技术的发展,可以让反季节农作物高品质高效率的生产,满足人们的日常需要。

1.4 实现农业种植现代化

农业是第一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农业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的生产和生活需求,这就对农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业现代化的标识是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可以生产出更加优质高产的农产品,还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让农产品在市场中更具有竞争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民的正常需求,还可以满足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和农业生产产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所以克服传统农业生产的缺点,加速建立农业现代化生产已刻不容缓。

1.5 农业技术推广反作用于技术的提高

一项农业技术的好坏,只有通过在生产的实际中发挥的作用才能看出,因此只有通过应用实践才能为这一技术提供数据基础,才能实现农业耕作技术在日常生产活动中的需要。所以,通过农民的实践操作才可以更好地验证技术,达到科学化操作,为后续技术的提高提供关键的实践基础。此外,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也使得在今后的农业生产过程中不断改进农业技术,在保证农产品品质的同时,减少对大自然的破坏,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局面。
2 农业技术推广的有效措施

2.1 改变农民思想,提高重视度

现代农业技术推广,要注重提高农业生产和技术指导以及相关咨询服务水平,确保农业技术推广的有效实行,政府的宣传类型除了传统的报纸、电视、广播之外,还要开展其他途径,如隔一段时间就进行技术培训,定期组织人员参加实际生产,并在整个的种植过程中竭力解决农民在种植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要不断更新农民理念,使农民接受并依赖先进的种植技术,自发地使用到农作物种植方面,保证农业技术推广的普及和应用。

2.2 对推广机制进行创新

农业技术传播机制的创新是增加农业技术在农业中的影响的有效路径,农业技术传播体系以农民的实际需求为基本方面,创新管理体制,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特点,开展部门责任制,适度处理和惩罚散漫的人员,进行多元化推广,在改革农业技术传播工作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的结合,调整简单的传统传播模式,大力推进农业耕作发展。

2.3 增加对农民的培训,提高种植效率

大力推进对农民的培训,努力提高农民应用技术的进度和效率,对农民相关专业技术进行培训时,必须确保培训内容的创新和先进性,也要适合农村建设的发展,进一步发挥农业技术推广的影响,从而促进农业种植业向现代化发展。技术推广职员工作应该围绕农业结构开展。对农民开展技术培训,引导农民开展种植示范试验,培育基地科技推广,构建多维度、多方面的农业科技推广基地。技术推广人员要积极推动农民合作。让农村整体状况向良好的方向发展。农业技术推广对提高农业耕作效率具有重大作用,可以提高农业耕作的发展程度、可以有效推进农业耕作发展、有利于农民获得新型认知、更好地实现农村建设标准。必须认识到发展农业的重要性,不断探索相关方法,确保技术的应用性,逐步实现农村发展和工作的相结合。

2.4 加大国家支持力量,完善技术推广职工奖励制度

农业技术推广不能脱离政府有关机构的援助和扶持。政府应确保农业推广工作不会因为缺乏资本、技术和技术人员而中断。相关部门应为确保农业技术的传播和推广供应更有力的支持。为了保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不流于形式,还应增加相关的奖惩机制,设置相关的检查监督机构,通过改善奖惩办法来调动技术推广职员的积极性,提高农业技术的传播效率。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农业技术传播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水、电、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建立符合标准的农业技术服务站。严格控制农业推广资金的执行和使用,严肃处理擅自挪用农业推广资金、举报私囊、滥用职权等流氓行为,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行政或刑事处分。
3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农业技术的发展不能只是强调效率和产量,而是应该把农业种植作为基石,提高自己的知识层面,实现农业供应链的建设,促进社会均衡发展,实现多层次、多结构的农业耕作体系的现代化。

农业创新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发展绿色农业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改善生态环境,必须转变传统农业发展观念,走绿色农业发展道路。分析现阶段绿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应采取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树立绿色农业理念;加快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强绿色农产品市场建设;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对绿色农业的投入;建好绿色农业示范区、培育优质品牌和龙头企业,促进产业化发展等措施,加快绿色农业发展步伐。

[关键词]绿色农业;绿色农产品;绿色发展;生态环境

绿色发展理念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指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基本理念之一。绿色发展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有限条件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坚持绿色发展,是保持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改善生态环境。这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农业肩负的使命尤为重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农业发展来说,必须加快转变传统发展观念,用“绿色发展”谋划现代农业,走绿色农业发展道路。为此,研究探索促进绿色农业发展的有效举措,加快实现资源利用高效、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的现代绿色农业有着重要意义。

一、发展绿色农业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绿色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

人类社会的农业发展经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等三个阶段。原始农业非常粗放,主要利用人力,使用石器和木质工具从事农业活动。传统农业广泛使用金属农具,畜力成为生产的主要动力,采用沿袭下来逐步形成的成套耕作方法和农业技术,表现低能耗、低污染特点。现代农业始于19世纪中叶,随着内燃拖拉机等农业机械的产生发展,农药、化肥的问世及逐渐广泛使用,动植物育种和科学种养技术的进步,农作物产量大幅提高,人类进入到现代农业阶段。伴随现代农业的发展,其机械化、化学化、社会化和高投入、高产出特征日益凸显,促进农业发展为一个产、供、销密切联系的社会化生产体系,为人们提供大量种类丰富的产品。但同时这种工业化式的石油农业由于对化学物质的过量使用,带来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及食品安全等一系列问题。为此,20世纪下半叶以来,许多国家都在寻求新的强调回归自然、追求产品安全性、实现农业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也就是走现代农业与绿色发展有机结合道路的绿色农业模式。绿色农业是以维护和建设产地优良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生产绿色食品为核心,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重点,充分利用先进科学技术、先进工业装备和先进管理理念,以促进农产品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合理利用和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目标,以倡导农业标准化为手段,推动人类社会和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绿色农业将市场、资源、生态等约束变量内生化到农业体系,实施农业生产标准化全程控制,注重农业的经济效益和多功能性,实现生态、生产、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其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实施可持续发展农业目标被广泛接受的一种新模式,代表着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

2.绿色农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随着人们收入增长和恩格尔系数降低以及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对高品质、安全性好的绿色食品需求量越来越大,甚至出现一些产品国内有效供给能力不足带来大量“需求外溢”、消费能力严重外流现象。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下,绿色食品产业已成为国际市场农业竞争焦点,许多国家对进口食品的安全性要求严格,尤其重视药残等检测指标,检测手段已从单纯的产品绿色检测发展到验收生产基地。国内外市场对绿色农产品的迫切需求、销量大、售价高,为绿色农业发展提供巨大的空间。生产“绿色”水平的农产品,增强产品的“绿色屏障”免疫力,可有效增强市场竞争力,体现绿色农业的增值性,使农民获得高于传统农产品的“价酬”。绿色农业对生产过程的标准化、规范化要求,合理使用投入品,可节约资源,提高投入产出比,增加农民的经济效益。绿色农业是农工贸一体化产业,在生产、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等环节,可有效拓宽农民的就业渠道和增收渠道。绿色农业的终端产品包括绿色食用农产品、绿色非食用农产品和绿色休闲产品。绿色农业与“休闲”相结合,可推动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假日旅游农业等现代新型农业形态的发展,扩大农民致富领域。

3.发展绿色农业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

遵循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的绿色农业,是以生态观点指导农业发展,使农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相辅相成。石油农业虽然对农业生产有极大促进作用,但其带来的弊端也制约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尽管我国工业化农业发展时间不很长,但生态问题已接踵而来。全国现有沙化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18%,90%草原不同程度退化,水、土、气环境污染严重。从农业视角看,无节制过量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等化学品的使用,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我国是世界第一化肥、农药消费国,每公顷耕地化肥用量接近世界均值的4倍,而化肥的当季利用率只有30%多,普遍低于发达国家50%水平,流失污染严重;化学农药亩均用量约1公斤,高出发达国家一倍以上,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为50%—60%,且不易降解,同时,由于大多化学农药不仅杀灭害虫,还杀灭害虫的天敌,过量使用化学品的结果,使农业生产的生态要素品质下降,一些有毒性化学物质通过空气、水、土壤等潜入农作物,残留在粮食、蔬菜中,直接威胁生态安全和食品安全。在国际市场,农产品有害物质残留已成为最主要的非关税壁垒,我国以往出口的大蒜、香梨等也都曾因农药残留而被大量退货,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在生态环境意识觉醒的全球背景下,我国农业需应对自身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重挑战,只有走绿色农业道路,才能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我国绿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绿色农业发展可以追溯到1990年农业部启动绿色食品工作、2003年我国正式提出绿色农业概念开始,历经十几年,成效明显,绿色食品标志证明商标也已“走出国门”,绿色食品已成为中国安全优质农产品的代表性品牌,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支持,但也存在一些影响其持续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

1.相当部分民众对发展绿色农业认识不足,观念更新滞后

绿色农业发展过程中首先面临的就是人们的观念问题。只有建立行之有效、从上到下、一体化绿色农业观念,绿色农业才能拓展发展的机会和空间。当前,绿色农业在推进中仍显现出多重困难,绿色农业观念尚未广泛形成。一是生产者观念滞后,发展绿色农业的意义在向基层农民的传播时没有到位。相当数量的农村干部、群众对绿色农业效益所知甚少,农民接受绿色农业的程度,通常表现出从短期经济利益考虑,重眼前收入;有的并不清楚究竟怎样才算得上绿色农业,仍在大量使用化学品来增产量,造成产品残留有毒物质并污染环境及破坏食物链,而且许多类别农产品在实现增产的同时,暴露出滞销问题,结果增产不增收。二是由于绿色消费理念尚未完全深入根植于公众心中。部分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较淡,往往未将绿色农产品纳入消费预算中,消费随意性较大;有的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辨析不清,也妨碍着对绿色农产品的消费。

2.绿色农业标准不健全,管理机制欠完善

绿色农业是以生产并加工销售绿色食品为轴心,以倡导农产品标准化为手段,通过特定机构认证认可进行规范化管理和组织协调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绿色农业是生产绿色食品的基础。生产安全、无污染的健康绿色食品,需要建立一整套绿色农业标准体系,确保生产、加工、销售整个链条无污染,安全优质。监管的范围不仅限于已经生产出来的产品,而是包含对生产过程的全程监控。目前,在绿色农业相关领域,我国制定AA级绿色食品标准和A级绿色食品标准、有机食品标准及一批无公害食品标准。但总体来说,我国绿色农业还缺乏完善的标准,更没有形成自身的标准体系。另外,绿色食品现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负责全国的统一认证和最终认证审批,各省、市、区绿色食品机构协助认证,全国采用唯一标志,但由于存在检测、监管不到位情况,管理中有时也出现一些问题。而有机食品和无公害食品因有多家认证机构,存在各自为政现象,管理较为杂乱。管理机制不健全,以致一些普通农产品也打着绿色农业的旗号进行宣传,对绿色农产品声誉造成影响。

3.绿色农产品市场营销网络和市场体系不够健全

市场的需求规模是影响绿色农业生产能力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是绿色农业发展的重要动力。目前,我国绿色农产品的市场开发力度不够,市场占有率偏小。一是绿色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发展滞后,尚未建立完善的营销网络。由于相当大部分绿色农业分布在环境污染少、农业生态资源较为丰富的农村和边远地区,而绿色农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则集中在大中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产消两地远离,许多生鲜产品由于运输、储藏、包装等手段跟不上,时常出现产销脱节现象。虽然我国大中城市相继加快组建绿色食品专业营销网点和流通渠道,但整体上市场体系仍显薄弱,一些绿色农产品生产企业的销售渠道仍以传统商业渠道为主,缺少完善高效的绿色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二是绿色农产品促销力度薄弱。相当部分企业对开拓绿色产品市场重视不够,缺少特别的营销策划;绿色农产品营销主体多元化明显不足,批发零售环节不完善,弱化消费者的便捷消费,在一定程度上致使绿色食品成为大众餐桌上的点缀品、稀罕品。三是绿色农产品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市场运作不规范。相当部分绿色农产品企业缺乏绿色营销观念和品牌意识,不注重维护提升自身绿色产品信誉,产品质量存在良莠不齐现象;绿色农产品全程质量监控也由于管理体制、检测体系、执法体系等存在不到位问题,假冒侵权行为时有发生,影响消费者的购买信心。

4.资金投入不足制约绿色农业发展步伐

发展绿色农业、生产绿色产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无论是绿色农产品生产链条的各环节,还是从绿色农产品基地规划建设、标准化技术推广,再到绿色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升及龙头企业的壮大方面,都需要有相当的资金投入作为保障,表现出资本密集型的内在特点。当前,我国绿色农业仍在起步阶段,很多绿色农业生产基地也还处于建设发展的初期,绿色农业的内生性资金供应还不能满足其发展需要,仍然需要包含财政投入和信贷资金的外部性资金扶持。现有绿色农业的外部性资金供应模式还未摆脱农业外部资金供应严重不足困境,虽然一直以来国家对农业财政投入规模基本保持逐年递增态势,但财政支农总量仍然有限,尤其是中西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地方财政投入较少,加上财政政策在推进绿色农业发展上还存在倾向性不明显问题,资金使用分散,使得许多绿色农业建设未能全面展开。此外,由于绿色农业认证体系及绿色农业生产者信用管理机制的相对缺失,绿色农业从金融机构获得的信贷资金极其匮乏,农业经营者的信贷困境与绿色农业发展的资金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矛盾。

5.绿色农业发展规模偏小,产业化经营滞后

我国绿色农业发展时间短,产业体系不够完善,无论在发展规模、专业化、产业化水平方面都还比较低,对传统农业的影响力和带动作用还不强。2014年,全国绿色食品环境监测面积3.4亿亩,其中农作物种植面积1.9亿亩,仅为全国耕地面积的10%,绝大部分土地还是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而且绿色农产品的种植基地过于分散,规模小、专业化不强。我国绿色食品企业总数有8000多家,龙头企业虽然占有一定的比重,但仍以中小企业为主,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占绿色食品企业总数的四分之一左右。我国绿色食品产品数量2.1万个,初级产品占获证产品总数的54%,绿色食品中大米、水果和茶叶产量仅分别占总产量的10.8%、6.8%和3.7%。总体看,我国绿色农产品规模效应还不足,产品深加工能力发展滞后,产业发展层次偏低,产业化的中介组织不够发达,龙头企业和基地以及农户之间衔接不紧密,缺少知名企业和知名品牌。

三、加快我国绿色农业发展步伐的对策

1.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牢固树立绿色农业理念

可持续发展的要旨是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应与生态承载力相协调,这也是绿色农业的立足点。绿色农业作为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模式,它的目标是确保农产品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和农民增收,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加强宣传和引导,提高全社会对资源与环境保护的认识,确立发展绿色农业就是保护生态的观念,增强绿色消费思想意识,使大众自觉参与、共同承担以绿色消费推动绿色农业发展的责任和义务。二是要树立正确的绿色生产观。各级干部需从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的高度,认清发展绿色农业既是现代农业发展趋势,也是迎接国际挑战的战略举措,以加快市场化国际化为目标,把发展绿色农业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推进绿色农业发展;同时要利用科普宣传、思想教育和示范引导等形式帮助广大农民充分了解绿色农业及其前景,认识绿色农业是增加劳动收入的根本途径,增强市场竞争意识,自觉走上绿色农业发展道路。三是要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建设,努力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并掌握绿色农业知识和技术的新型农民,增强绿色农业发展的活力。要通过加强资源保护及农业资源综合立法工作,实现对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实现生态保护、资源利用与发展绿色农业的有机结合,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2.加快建立健全绿色农业标准化体系

绿色农业的基础是标准化。制定和推行绿色农业标准是实施绿色农业的基础。目前,欧盟、美、日、澳等工业发达国家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都建立绿色农产品标准及相关管理体系,制定配套的绿色农业发展政策。其中,发达国家普遍以立法形式支持绿色农业发展,把绿色农产品质量标准和相关认证的详细规定上升到法律高度,并形成以政府农业主管部门牵头,认可机构和海关等其他部门配合的组织管理体系。2000年《欧盟有机农业条例》正式生效,所有要进入欧盟市场的绿色农产品必须达到欧盟的有机农业标准;日本的绿色农业标准95%与欧盟标准相似,于2001年实行;美国有机农业标准以欧盟为范本,于2002年10月正式执行,所有在美国市场出售有机产品者由美国农业部认可的认证机构检查和认证。这些地区绿色农业生产以高度标准化为基础,农产品进入市场按相应标准进行严格的筛选和分级。我国要依靠科技进步并紧跟国际发展脚步,推进绿色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要着眼于市场变化,在对自身发展总结的同时,借鉴国际绿色农业标准化的成功经验,充分吸收现代先进科技成果,注重农业科技通用成果的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将适合我国绿色农业发展的做法、各项先进技术规范化为绿色农业的相关标准,通过立法手段,以法律法规形式构建完善的绿色农业标准化体系,进而实现对绿色农业生产全链条的科学管控,提升绿色农产品的质量效益与竞争力。

3.加强绿色农产品市场建设

加快建立和培育绿色农产品市场,形成生产流通与消费的紧密结合,既是经营者获取消费需求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绿色食品价值的关键。不断拓展的绿色农产品市场必然会对绿色农业发展产生巨大推动力。绿色农产品产地由于大多地处偏远地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其市场受限。因此,必须着力增强绿色农产品的市场开发力度,使农业小规模生产与农产品大市场更有效衔接。可以采用展示展销、专家论坛、新闻媒介以及利用美食、采摘、观光等体验活动多方式宣传推介绿色农产品;推进现代流通方式,利用物流配送、超市服务、连锁经营、建立绿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网络销售等现代营销手段,使绿色农产品便捷进入消费市场;鼓励工商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经纪人等多形式参与绿色产品营销,发挥好规模性营销企业功能和小规模经营户的流通渠道,促进营销主体多元化;不同地区可依据实际分层次建设绿色食品专营市场网络,实行标准化认证挂牌管理。同时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贸易与绿色营销培训,培养相关专门人才,提升绿色农产品整合营销能力。要进一步加强绿色农产品监督检测体系建设,完善绿色认证体系、认证管理办法及市场监管机制,防止认证机构寻租,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防控市场上“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提升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认同度,提高绿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综合效益。通过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共同参与,必能有效扩大绿色农产品市场容量,加快绿色农业发展步伐。

4.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对绿色农业的投入

增加扶持绿色农业的资金投入,是加快绿色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解决绿色农业发展的资金困境,需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一是要加强绿色农业投融资机制建设,加快解决绿色农业认证体系和信用管理机制缺失问题,使绿色农业这一新型农业模式的具体内涵具有认证依据,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将绿色农业经营主体纳入客户信用评定范围和发展信用合作具有相应参考条件,对绿色农业发展和投融资机制的运行具有约束力、执行力和保障力。二是要多层次、多方式拓宽投融资渠道。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要从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角度出发,加大对绿色农业生产经营者资金支持力度,财政部门对农业的资金支持,应明确对绿色农业发展有专项资金安排,把对农业的支持与环境保护相挂钩,实现优化政府财政投入,增强杠杆性导向带动作用;要善于运用财政贴息、税收等手段,调动和吸引社会各方面的资金投入到绿色农业发展中来。创新投融资模式,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主渠道作用;设立绿色农业发展基金,解决绿色农业发展中产业开发与资本服务的“断桥”问题;完善农业保险制度,积极开发适应绿色农业经营主体需求的保险品种;鼓励和扶持一批规模经济效益好、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高科技绿色农产品企业上市;同时利用对外招商引资,多方式开发绿色食品产业。通过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有效保障绿色农业项目的开展。

5.建好绿色农业示范区、培育优质品牌和龙头企业,促进产业化发展

绿色农业作为新的农业发展模式,在我国仍处于发展初期,急需通过大量实验来总结成功的经验以指导实践,推动发展。应依据我国的地理生态分布、区位优势,结合国家生态农业示范县、保护性耕作示范基地、绿色食品标准化示范基地等建设,建好富有地域特色的绿色农业示范区,通过项目示范、经验总结和技术推广,为绿色农业普及推广奠定基础。绿色食品是绿色农业终端产品,要重视培育绿色食品优质品牌建设工作,加大对品牌基地建设的政策扶持,利用品牌效应扩大市场、带动产业发展,树立绿色农业的精品农业形象。加强培育绿色农业经济龙头企业,发挥其开拓市场、带动力强、深化加工、提供服务的综合功能。一方面,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促进生产要素向重点产品、重点企业集中,做大做强一批骨干龙头企业,使绿色农产品加工业向“深”而“精”发展,提高绿色产品的附加值;另一方面;要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积极推广“市场+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型的利益联结机制,把分散的各种要素资源整合起来,提高集约化程度,促进形成绿色农业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提高绿色农业产业化水平。

[责任编辑 冒洁生]

上一篇:语言文化论文范文下一篇:法律博士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