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化论文范文

2023-09-17

语言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既是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所使用的一种符号系统,也是人们在交际过程中说出的话语,写出的文章等。

1. 文化的内涵

英国人类学家Edward Tylor 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文化的载体,文化的传播须借助语言。衡量一个人的英语水平不仅取决于他对语言的掌握程度,还取决于他对该语言文化的了解程度。因此,英语教学中应渗透文化思想,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文化丰富语言,通过语言反映文化特色,将二者贯穿始终。

2. 文化教育的目标

英国学者Ned Steely在Teaching Culture一书中提到了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素质的七大目标:(1)使学生逐渐意识到人们的行为无不受到有关文化的影响;(2) 使学生逐渐意识到人们的言行受到诸如年龄,性别,社会阶层,居住环境等可变因素的影响;(3)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外语文化在通常情况下的常规行为;(4) 增强学生对外语中词及词组在文化内涵上的了解;(5) 提高学生用实例对外语文化进行评价并加以完善的能力;(6) 使学生具有必要的查获和整理有关外语文化信息的技巧;(7) 激发学生对外语文化的求知欲,并鼓励他们与该文化的人有所共鸣。综上概括,英语教学中切不可忽视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

3.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3.1 课前文化教学

语言的使用能力不是直接教出来的,而是逐步接触到大量输入语以后自然形成的。要想学生熟练地应用语言,就要向学生不断大量输入稍微高出学生现有水平的反复出现的目标语。教师可以在课前三四分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用英语和学生谈论一些课外话题,例如:节日、天气、新闻、梦想等。这样就会让学生融入在英语语言氛围之中,产生求知的冲动,从而熟练的掌握英语。

3.2 课堂文化教学

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文化意识,培养文化交际能力的最重要环节之一。学生只有沉浸在英语语言的文化氛围中才能对英语有感性的认识,理解英语文化。高中英语教材每单元都安排一个话题和一个交际功能项目,每个话题都反映了中外不同文化,教师可以多利用教材,进行文化知识的介绍。

4. 英语文化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4.1 正确处理好两个关系

英语教师应不断学习,提高自我文化意识,在英语教学中处理好汉英文化差异,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的关系,从而有效地指导教学。应处理好汉英文化差异的关系,对于英语教学,教师应避免使用以中国文化为内容以英语为表达形式的语言材料,应让学生更多接触地道的原文,同时让学生正确对待民族文化,提高学生对中外文化的敏感性,培养初步跨文化交际能力。而交际能力是语言能力与交际文化的结合”(雷卿),因而,语言教学不仅传授语言知识,还需传授文化知识。

4.2 补充外国文化材料

新教材中涉及的外国文化内容所占的比重偏低。要更多的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教师就应该多渠道让学生多接触英语,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风俗习惯等。

4.2.1听的补充

教师可以根据所教课文内容多收集一些涉及相关英语国家文化的听力材料,如BBC广播的简易新闻,市面发售的英美文化相关的电影或教学软件,这些都能给学生创设更多的语言学习环境,加强学生对英美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增强学生使用英语的积极性。

4.2.2 读的补充

英语阅读补充的材料应力求体现时代感、现实性和生活化。可以补充一些取材原版、语言地道、文化内涵浓厚的文章,如英语短篇小说、故事、杂谈等读物,这些都是让学生了解英美文化的最丰富生动的材料。

4.3 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多阅读与文化背景有关的书籍,多参加学校组织的英语活动,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逐步体会民族文化差异,将民族文化辐射到每个学生,从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语言和文化是分不开的,学语言必须把它放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因此,我们要以文学为载体,把英语教学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文化创造能力结合起来,体现素质教育要求,把英语教学提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孙亚帆.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融入[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0.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第一中学)

语言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语言;物质文化史;起源;传布;演化

一个民族早期的物质文化往往会在该民族的语言上打下深深烙印。因此,我们从语言角度去观照民族物质文化。20世纪80年代游汝杰1980年在《中央民族学院学报》第3期发表了《从语言地理学和历史语言学试论亚洲栽培稻的起源和传布》一文,这是关于少数民族语言与物质文化领域较早的一项研究成果。此后,类似成果不断出现,学者们开始通过语言探讨民族物质文化,对涉及到衣、食、住等传统民族物质文化进行了深入考察和全面阐述,内容涵盖了渔业、畜牧业、狩猎业、农业、建筑业等社会生产生活方面。

语言和文化息息相关,语言植根于文化,不仅是社会交际的工具,还能反映一定的社会经济、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物质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物质文化史的研究,以前主要依靠历史文献的记载和考古出土的文物。但是这些都有一定的缺点,不确定因素较多,可靠性也会降低。然而语言却没有这些缺点,语言是伴随人的产生而产生的,具有系统性和连续性。通过语言可以反映物质文化史。因此我们要使用语言研究物质文化史,研究物质文化史的起源、传布、演化。

一、语言反映物质文化史的起源

亲属语言中同源词的历史比较研究,可以揭示具体文化现象的起源,反映物质文化史的起源。对于亚洲栽培稻的起源问题,学术界一直难以定论。语言学家通过对同源词的历史比较研究和原始语的构拟,分别构拟了汉藏语系的汉语、侗台语、藏缅语、苗瑶语,南亚语系个语言,以及南岛语系语言。经过科学的论证,认为侗台语和南岛语中的“稻”的原始形式最为古老,进一步论证了操这两种语言的先民可能是亚洲栽培稻的最早种植者。

在张公瑾先生主编的《语言与民族物质文化史》一书中,语言学家探讨了我国纺织文化的起源问题。书中主要从苎、葛藤及其织造进行论证,论证我国纺织文化的起源。“关于苎麻种植及其纺造的发明者,文献记载确认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尤其是分布在我国东南与南部地区的百越族群。据相关文献记载,古越人是苎麻及其纺造的首创者。在《越绝书》都有相关记载。在古代文献都有有关西南、广西、台湾等少数民族创制的苎麻优质产品的记载,在《后汉书》《华阳国志》都有详细的记载。”①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我国纺织业起源于古代百越族。

汉字尤其是甲骨文,也为我们研究汉族早期的物质生活方式提供了证据,反映出汉族早期物质生产生活方式。“逐”字在甲骨文中的字形像一头野猪或野鹿在奔跑,其后有一个猎人追逐。“射”字在甲骨文中的字形像一个人的张弓射箭之态。

二、语言反映物质文化史的传布

通过语言材料考察某种物质文化的传布路线,通过语言反映物质文化史的传布。有关“茶”的词语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反映茶文化由南往北传布的路线。“例如藏语的t?ha??、苗语的t?hua??等;一类是反映茶文化由海路直接传入西方国家的路线。例如英语的tea、德语的tee。根据这两类词语的特点,我们研究发现茶文化传布路线不同,茶的名称也不同。通过陆路传播的语音上接近北方方言t?ha;通过海路传播的语音上近似 闽南方言茶的读音te。” ②

亚洲栽培稻的传布方向,也可以从语言材料中得到证据。语言学家通过以壮侗语族语言为基点,对南岛语、南亚语、朝鲜语的相关语言材料进行全面考察,证实了只有壮侗、南岛、朝鲜语的水稻词能够构拟出原始形式,证明了使用原始壮侗—南岛语言的古代先民可能是中国最早种植亚洲稻者。因此根据语言学家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勾勒出亚洲栽培稻的传布方向:水稻文化在华南地区最早形成,后从岭北向长江下游地区扩散,之后又回流岭南,并向云贵高原广泛传播。三、语言反映物质文化史的演化

“物质文化的演化或演进遵守循序渐进的规律,某种物质文化在形式上或内容上的变化都会在语言中有所表现。我们既可以从已知的文化史的知识来作为依据,用语言材料进一步证明相关文化史知识的准确性,也可以通过考察语言材料来探讨未知的某种物质文化的变迁史。”③

罗常培先生在《语言与文化》一书中认为从词语的语源和变迁看过去文化的遗迹。“英语的pen是从拉丁语的penna来的,原义是羽毛,最初只严格应用在原始的鹅毛笔。后来笔的质料虽然改变,可是这个字始终保存着,于是在古代本来含有羽毛意义的字现在却用它来代表一种有金属笔尖的文具。反过来分析pen和羽毛的关系可以教我们知道一些古代笔的制度。”④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语言可以反映物质文化史的演化。

达斡尔族是一个游牧民族,通过对达斡尔族现代口语的考察,我们可以发现在他们口语中还存在着许多古代反映多种物质生产方面的词汇。语言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渔猎业词汇是最为古老的,畜牧业词汇次之,农耕词汇出现最晚。据此,语言学家勾勒出达斡尔族早期的物质文化特征:主要以渔猎业为主,以畜牧业为辅,大规模的农耕生产则出现的较晚。进而可以勾勒出达斡尔族早期物质生产的演化过程:渔捞业——狩猎业——畜牧业——农耕业。

语言反映物质文化史,语言反映物质文化的起源、传布、演化。运用语言材料研究物质文化史的方法是多样的。通过把这些多样的研究方法具体运用到不同民族的物质文化中,研究发现不同民族的物质文化史。

注解:

①张公瑾主编.语言与民族物质文化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②张公瑾、丁石庆主编.文化语言学教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③张公瑾、丁石庆主编.文化语言学教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④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

参考文献:

[1]丁石庆、孟德腾.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研究60年:回顾﹒反思﹒展望[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

[2]张公瑾、丁石庆主编.文化语言学教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张公瑾主编.语言与民族物质文化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4]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5]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

[6]张公瑾.文化语言学发凡[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李晓雅,单位:云南大学文学院2014级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研究生。

语言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通过利用现有的研究方法及成果,结合研究者自身丰富的语言及管理类专业教学研究背景,针对日益增多的中日经济文化交流中利用率最高的日语管理类词汇进行比较研究。对于此类词汇异同的由来,不仅从中日两国语言导入以及翻译习惯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也从管理学科的发展及中日两国引入该学科的历史时间的角度阐明了作者本人的观点。同时,通过总结分析此类日语词汇与中文异同,为中日两国该领域外语的学习者及教学者提供了一个更好的了解和学习该领域词汇的新思路。

【关键词】汉日对比〓汉日经营〓经营管理〓词汇差异

一、汉日经营管理类词汇对比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改革的加速,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也更加紧密,作为同为亚洲的邻国日本与中国的经济交流和文化交流也日趋频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许多国内的高校学生也对日语学习倍感关注。从日语学习目的来看,多数日语学习者主要是以就业为目的的有针对性的学习,经营管理类词汇涉及社会领域广,是市场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知识领域,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此类日语专业词汇的学习都更加具有实用性和重要性,但由于跨专业的原因,在学习经营管理学专业日语词汇过程中,学习者往往会出现对词汇理解不深,使用混乱的问题。

本课题研究旨在从跨专业的角度对汉日经营管理类词汇进行综合性的对比研究,并对高校如何开展有针对性的外语教学进行探讨。

二、中日两国经营管理领域词汇的多角度对比分析

1.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对比汉日经营管理词汇的异同

管理思想作为一门科学研究,将其升华至理论层面的,是在 19世纪西方工业革命后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美国,之后与其他基础科学一同被引入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最后才传入了晚清时期的中国。因此日本接触西方经营管理学的时间更早,其思想和词汇也是在日本本土经过消化吸收和传播之后才间接传入中国的。间接传入中国而非直接从西方引入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在地理上日本离中国较近,中日之间的贸易往来以及留学生等文化交流往来比较频繁,另一方面,日语与汉语在字形上更加接近,在吸纳接收方面相比西方文字更加便利。因此,晚清时期的中国在很多基本词汇、基本理論等几乎全部直接使用日文汉字,其中具有代表意义的与经营管理相关的词汇有:公营、私营、经营、公债、广告、会社、集团、金额、经费、经济、金融、决算、会计、劳动者、劳动组合、企业、商业、商法、生产力、剩余价值、市场、所有权、所得税、通货、投资、投机、现金、信用、预算、质量、资本等。这一时期传入中国的日语词汇包括其他基础科学用语保守估计至少在3000个以上。

随着战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世界文化交流也变得更加直接,特别是进入信息化时代之后,先进的思想理论可以通过互联网迅速传入世界各国,在新兴词汇引入方面也根据两国文化习惯以及国情的不同,逐步呈现出差异化的现象。此外,由于经营管理学思想在各国得到了具有本国特色的发展,也出现了大量中日特有的新兴经营管理学词汇。

战后日语中使用片假名来表述的词汇逐渐增多,这些片假名词汇大概分为两类:一类属于新兴词汇,例如:リーダーシップ、シェアー〓、エンドーユーザー、マトリックス組織、ノウ·ホウ、フランチャイズ·チェーン等,另外一类属于新词汇替代原有词汇,例如:コスト、マーケーティング、マネジメント、サプライヤー、コラボレーション等,这些词汇虽然之前存在与其对应的汉字表述,但由于含义变化或者表述习惯变化等原因,近年来更多使用片假名以音译方式来表述。

与日语近年来的变化相对应的是,汉语中的新兴词汇不再像之前一样拿来主义,而是更多以意译的形式引入,如上述日语中的新兴词汇在中国被译为:领导力、市场占有率、终端消费者、矩形组织、连锁经营。此外汉语中也出现了大量具有中国特色的经营管理学相关词汇,如国营企业、农民工、传销、政企分开、企业转型、权力下放、自主经营、外包公司等。

2.从文化角度分析对比汉日经营管理词汇的异同

从文化角度来看,中日两国共同使用汉字,文化的接纳吸收更加便利,因此在战前中日两国经营管理领域文化空白的情况下,两国基础经营管理学词汇领域保持了高度一致。而近年来,这种文化空白的状态已不复存在,中日两国间对于经营管理学词汇表述所出现的差异,主要是由两国的文化差异所造成的。

首先,在语言文化方面。汉语属于孤立语,具有很强的构词能力,无论在引入或创造新兴词汇时,意译或表意的方式也更符合中国人的语言思维方式。而日语属于粘着语,在表音方面更具有优势,因此采用音译方式接纳吸收新兴词汇更符合日本人的语言思维方式,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使用音译方式也更加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这也是近年来日本很多原有经营管理领域固有词汇放弃意译形式,改用更利于表音的片假名词汇的原因之一。

其次,在民族文化方面。中国作为具有五千年优秀文明史的古国,民族文化心理上存在很强的优越感和自尊感,无论是外来语还是本国的新兴词汇,只有符合中国传统习惯或经历某种程度的汉化之后才能被接受并广泛流传。而日本民族由于本民族文化沉淀较少,自古以来以吸收外来先进文化为主,是一个能够大胆接受外来文化的民族,加之日语自身所具备的兼容性特点,直接采用外来词汇或自创日式外来语的形式表述新兴词汇也是必然选择。

最后,在国情发展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造就出了一大批具有独创性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这些方式和方法的语言表述也传播到世界各国,成为了世界经营管理学领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日本在战后的经济大发展也得到世界的瞩目,日本企业的一些独有的经营管理方式,也作为经营管理的典范被世界各国借鉴研究,终身雇佣、年功序列、企业工会等日本管理词汇已被世界各国所接受。

3.从经营管理学理论发展的角度对比分析汉日经营管理词汇的异同

经营管理领域词汇的发展与经营管理学科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随着针对经营管理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化,以及新的经营管理理论及实践的不断产生,众多新兴词汇被创造出来,关于经营管理学的发展,大概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主张对人进行严格管理严格控制,通过科学的管理达到提高工人生产效率的目的,管理学的主要内容构成为科学管理理论与古典组织理论。

新古典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这一阶段的经营管理理论在继续强调管理功能和组织结构的重要性的同时,把人性化管理融入到组织管理之中,管理学内容的构成也扩展到组织行为学、决策理论、领导科学、组织社会学等学科。

现代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尤其是在信息化和全球化席卷全球的大背景下,以文化主义为线索的研究得到了長足的发展,企业文化、市场营销、消费者理论、信息化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等也成为经营管理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中国引入经营管理学理论的时期处于二战前期,且中国引入该学科的时间相比日本较晚,因此在经营管理学关于科学管理理论、古典组织理论、组织行为学等初期管理学理论的词汇方面,几乎所有词汇都日语中对应的词汇相同。而在战后新古典管理理论发展的后期以及现代管理理论阶段,经营管理学已融入两国不同的文化环境,在战后新兴管理理论,如领导科学、企业文化、市场营销、消费者理论、信息化管理等方面,中日两国的部分相关词汇不仅在字形上,在含义以及用法上也出现了较大差异。

三、关于日语经营管理类词汇教学的建议

明确中日两国经营管理学词汇差异的形成原因有助于中日两国外语学习者对该领域词汇的理解,也可为外语教学者提供更多的教学思路。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出发改善关于经营管理学词汇的教学:

1.重视文化,培养兴趣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每一种语言都折射出该民族的文化特点。外语教学自然也不应脱离对该国文化背景的理解而存在,特别是经营管理类词汇的发展,可以说与本国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具有很强的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语言教学的同时,也需要重视相关背景的教学,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词汇的理解,也可以了解每一个词汇背后隐藏的文化信息,培养了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2.分类对比,加深记忆

根据中日两国经营管理类词汇的差异,我们可以将该领域词汇分为基础词汇和差异词汇两部分。针对基础词汇部分,可利用中日两国语言中字形及含义表述相对一致的特点,发挥学生本国语言的优势,快速记忆并理解相关词汇。对于差异词汇部分,可将相同概念的词汇分别列出进行对比教学,在了解其差异的同时究其原因。对比教学可加深学生对单词的记忆,最重要的是可以明确该词汇的用法和用途,避免出现混淆误用情况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何美玲.汉日外来语不同特点的背景对比.福建论坛,2005.

[2]吴未来.汉日外来语在比较:异同点及其文化根源.文史资料,2010,(12)

[3]吴恒.关于汉日外来语的对比研究.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02).

[4]许向蒲.从日语外来语看日本对外来文化的吸收.科教导刊,2010,(12).

[5]李惠清.日语外来语与日本经济文化的发展.语文学刊,2010,(01).

[6]二神恭一.ビジネス·経営学辞典.中央経済社,2001.

语言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更相关部门进行沟通,提高语言翻译的流畅性。不同国家的语言都是经过长期形成的,体现翻译工作的要点,不同国家的文化特征不同,需要在翻译过程中充分主义。本文首先介绍了日语语言文化具有的特征,然后阐述日语翻译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在日语翻译中如何处理语言文化差异。

关键词:日语翻译;语言文化差异;对策

1 日语语言文化具有的特征

各国语言的形成都是依据当地的人文环境和生长环境所产生的。民族语言也包含了民族的文化和内容,反映民族的传统和品德等信息。日本民族的语言是日语,是其在不断的发展汇总形成的,随着民族的发展,可以从语言中感受到民族的文化和历史。日语的语言文化特点是:谦虚、委婉和含蓄等。

1.1 日语的委婉、含蓄性

日语的表达会给人一种含蓄和委婉的柑橘。日本人在想要求助或索要东西时,不会直接的进行表述,都会礼貌的应用含蓄的语言进行请求。

1.2 日语的谦虚性

可以感受到日语中较为重视谦虚的态度。在日本由于传统的等级制度影响,在用语中可以明显的感受到上下级的关系,无论是公司还是家庭,或者在长辈交谈的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身份进行沟通,说话中存在很多的身份用语。

1.3 日语的暧昧性

利用日语交流中还能感受到暧昧性,这与其含蓄和委婉的表达方式有关。日本人在发表意见时也会很含蓄,导致语言的意图不够明显。因此,日语的特征包括:含蓄、委婉和谦虚等,这是与其社会文化相关的。

2 日语翻译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人们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都是通过语言完成的。每个国家都有其特殊的文化、历史、政治和社会特点,由于各方面的差异,也导致表达思想中存在较强的特征,因此,无论在词汇、语法和语音上都各不相同。在生活中如果遇到对面用不熟悉的语言交流时,就会形成交流障碍。在翻译过程中,是需要两种语言自由切换的,不仅需要了解话語的含义,还需要熟练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准确的表达需要建立了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在翻译过程中一是要理解语言的含义,二是需要用另一种语言来准确的表述,两者有一种无法完成会影响翻译效果。日语的翻译需要掌握中文和日语两种语言,充分掌握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在翻译过程容易出现以下问题。第一,对于翻译者来说,如果日常使用的是汉语,则汉语的表达方式和语法较为熟悉,但是对日语就相对生疏。及时经过长时期的学习,在具体应用中也可能存在问题。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虽然语义的理解难度不高,但是如果转化为文字,则会给翻译带来较大的难度。第二,在翻译过程中还容易受到思维的限制,存在语法上的问题,导致原文与翻译含义不同。由于汉语和日语不同的表达习惯,容易导致进行日语翻译时,出现“中国式”语法,影响对方的理解。第三,无论是哪种语言,在进行思想表达过程中,都存在很多的方式,虽然表达的核心内容一致,但是表达的形式却是多样的。这种情况下,需要翻译者具有丰富的经验,熟练的掌握日语的特点,才能做好翻译工作。第四,在翻译时由于原文中部分内容不熟悉,又缺乏翻译经验,就会导致翻译“卡壳”问题,降低翻译的效果。如果翻译者经验丰富,遇到这种情况则会快速进行“意译”,最后可能会出现原文含义与翻译含义不同,整体翻译的质量不高。

3 在日语翻译中如何处理语言文化差异

3.1 注重礼貌用语、谦敬有序

日本的历史造成了等级观念很重,每个群体或者阶层在语言表述上都是固定的。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描述相关的地点和时间等,例如:同事或者朋友关系等,语言的内容都是不同的。在翻译过程中,只有描述好场景和人物,才以便于读者更好的理解文中的思想。

3.2 注重含蓄、委婉的表达

我国人与人交流过程中更加喜欢直接的表述方式,通常较为耿直,但是日本人较为含蓄和委婉。在进行翻译过程中,应该注重语义含蓄性的表述,并且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对原文理解和揣摩。通过对原文情感和思想的理解,有助于在阅读翻译时,更加体会到文字的内涵。同时,日语的表达经常会让人感受到“耐人寻味”,这样翻译者就可以考虑实际进行部分翻译,从而便于我国读者的理解。

3.3 注重男女用语之间的差别

由于日本的等级观念,在传统社会中,女性的地位不高,男女存在较大差异,通常日本传统家庭主导地位是男性,这也形成了男性语言强势的特点,男性在家庭之外,语言的习惯也是强势和霸道的。而对于女性来说,由于温柔的性格,主要的精力是放在家庭上,语言表达是委婉和温柔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国的交流更加多样化,但是男女用语存在较大差异。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提高重视,尽可能语气和蔼,现实热情,避免不良风气。

4 在日语翻译中增强对语言文化差异理解

语言是人与人交流的工具,而语言是各个民族交往与合作的基础,不同民族的语言各不相同,但是民族语言存在差异,两者的交流都需依靠翻译来实现。在翻译过程中,如果只依靠自身知识和经验,则翻译后的译文会十分难以理解,原文的情感和思想没有展现出来,更加体会到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在翻译过程中要考虑文化特点,将文化因素融入到翻译中,突击原文的思想,提高译文的准确性。

5 结语

不同国家人员的沟通交流,如果仅依靠一种语言是不行的,要深入挖掘语言背后的意思。在不同的民族中,都要突出民族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日常习惯等,并构建良好的环境。因此,日语翻译过程中,要加大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做好相关文化背景的介绍,实现语言交流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红艳.关于日语翻译面对的语言文化差异问题及对策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05):194+196.

[2]杨丹.日语翻译中的语言文化差异及对策——评《日语语言学与跨文化应用》[J].热带作物学报,2021,42(12):3766.

[3]祁春花.浅析日语翻译中的语言文化差异[J].现代交际,2021(17):102-104.

[4]樊捷.旅游日语翻译和中日文化差异的探讨[J].当代旅游,2021,19(18):43-44.

作者简介:胡元祚(2001—),男,汉族,辽宁大连人,日语专业本科生。

语言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 本文针对当下跨文化交际研究和语言文化对比研究中重个性轻共性,重差异轻融合的现象,从文化语言学角度以及语言哲学层面,探讨了互动与互补是各民族语言文化发展的内存活力,提出了在全球化背景下语言文化的接触和融合研究比差异和对立研究更重要、更有价值,认为全球化语境下文化的最终融合是不可抗拒和不可逆转的。

[关键词] 全球化语境; 接触与融合; 互动与互补; 趋势

[

近年来学界同仁在谈到汉外语言文化的时候,往往关注两者的差异,找不同点,从滥觞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和近年来在我国兴起的语言文化对比研究情况看,人们更多研究的是跨文化交流和对比过程中的语言和文化差异,研究的重点是比较东西方语言文化的个性特点以及它们在语言交际中的反映,也取得了大批显著的学术成果。但是,随着这些年中外交流的不断深入,我们同时也发现语言文化的接触和融合现象不断出现,在语言中的体现也比较明显,比如问候语,指称语,礼貌用语等。我们研究差异是为了缩小差异,促进沟通,增加理解。趋同存异的结果是彼此丰富了内涵。可以说,接触和融合是全球化语境中文化发展总的趋势和必然结果。

一、接触与融合比差异与对立更值得探讨

马庆株先生在其《语法研究入门》中说:“汉语是语言,英语、日语等也都是语言。既然都是语言,就必有共性;既然是不同的族语,也就各有个性;因此在研究汉语语法时就要正确对待汉语和他族语的关系,也就是要正确处理汉语语法的个性和族语间共性的关系。”(马庆株,1999:327)他认为,正确的态度是:“注意共同性,也注意民族特点”(同上)。各民族的语言不仅有自身的特点,同时也具有共性,这是我们在考察语言文化的接触与融合时必须关注的一个内部条件。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人类社会文化具有某些共同特征,比如亲属关系、等级概念等,来源于人类心理的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能力和过程也是相似的。因此反映在语言上,每种语言都有肯定、否定、时间、地点等基本概念范畴。实际上,研究语言共性也是当今语言学发展的普遍现象,当代形式主义语言学和功能主义语言学都是建立在重视共性的基础之上的。甚至当今炙手可热的跨文化交际研究和语言文化对比研究也以共性作基础,研究差异和个性。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研究差异和个性是为了缩小差异和对立,是为共性研究服务的。

融合不是排斥对立,而是取长补短;融合不是同化,不是单纯的输入输出,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借鉴,包括接触、理解。最终目的,是发展。当今世界,由于日趋频繁的文化商贸交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交流的空前频繁,国际共同语普及得越来越快,东西方的接触和融合早已深入人心,日渐成为主流。美国学者亨廷顿“文明的冲突”论渐已失声,而杜维明先生倡导的文明的对话论却呼声高涨,体现了当今世界文明的接触、发展和融合,以及文明的共生共荣。融合更多看到的是各种文化的趋善趋美的共性,带给我们的是宽容、吸纳和进取。从这种意义上说,语言文化的接触和融合比差异和对立更值得探讨。

二、互动与互补:语言文化发展的内驱力

接触和融合外来语言文化,并在接触和融合的互动过程中达成各民族语言文化的多元是每一个民族语言文化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根据系统论的观点,语言文化是一个开放系统,任何一个民族要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化,都必须批判地继承传统语言文化的精华,并以此作为民族语言文化发展的基础。但单纯地继承传统语言文化的精华,而拒绝接受外来语言文化的优秀元素,民族语言文化同样难以得到较好的发展。因为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化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而是在世界文化的广阔背景下发生的。只有自觉地接受外来语言文化,并在与外来语言文化的接触中吸收和融合其精华,加以消化吸收、改造、适应、创新,才能极大地丰富和发展本民族的传统语言文化。

历史上,一个民族吸收和融合另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化,是十分普遍的事情。比如在中外语言文化交流史上就有汉唐时期同佛教文化的接触与融合,晚清到五四前后同现代资本主义文化的接触与融合,改革开放后同世界全方位接触与融合等。这些语言文化的接触和融合,使世界文化更加丰富多彩,从而促使人们更为广泛、更为频繁的语言文化交流。而且,人类的心灵永远需要互相沟通和理解,人类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需要不断地向外界拓展,才能得到满足。此外,人类的语言文化发展需要从多样性的语言异质文化中取得灵感和借鉴,这是人类语言文化交流中所必需的内在冲力,而当今文化全球化趋势为这种内在冲力转化为对象化的活动开辟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當然,在语言文化接触过程中,冲突—容忍—融合是异质语言文化接触过程中的几个必经阶段。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保守性和排他性,对外来文化往往有某种抗拒性。因此外来文化首先往往要适应原有文化的某些要求,依附于原有文化,其中与原有文化相近的部分比较容易传播,然后不同的部分逐渐渗透到原有文化中起作用,从而对原有文化产生影响。文化的接触和融合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逐步调适文化心态,实现文化双向选择和互相改变、相互适应的过程,由此最终可能达到两种异质文化在各自保持民族特征的前提下的会通和融合。

语言文化的接触和融合从总的趋势上看是有消有长,这是诸如政治、经济、科技发展水平等多个因素所决定的。同时,语言文化工作者的语言文字观以及文化价值观也对语言文化的接触和融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语言文化的整个发展过程中,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互补和互动则是一种永恒的内在动力。

三、接触与融合:语言文化发展的不可抗拒性和不可逆转性

语言文化的接触和融合是历史的必然,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以及生产力的进步和科技手段的提高,接触和融合现象将越来越普遍,接触和融合将是语言文化发展不可抗拒和不可逆转的趋势。

首先,接触和融合是语言文化自身发展的要求。任何一种语言文化都有其优势,但不是可以完全自给自足的,在与外界接触交流过程中,发展自身这样那样的缺陷。这就需要取长补短,借鉴吸收。其次,语言文化的接触和融合,是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社会生活发展变化的节奏加快,新事物新现象层出不穷,要与飞速发展的客观世界相适应,就必须有新的语汇、新的思想观念去表现和反映这些现象。

既然全球化语境下语言文化的接触和融合势不可挡,那么,作为从事语言文化研究的我们,在密切关注语言生活的时候,要有主动创新迎接接触和融合从而促进接触和融合的意识。所以,加强对中外语言文化融合的研究应该得到重视。事实上,由于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由于文化不可能是封闭型的,而是开放型的,不同民族文化差异彼此之间互相影响,互相沟通,互相传授,必然产生潜移默化的文化融合现象(包括导入和输出),这是不同民族语言文化发展的永恒的内在活力的诉求,也是语言文化发展不可抗拒和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中西语言文化的交流,融合和差异始终相伴相随,“显”的是差异,“潜”的是融合,很难确定它们在语言文化交流中各自的分量。融合和理解,恰似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中西语言文化交流中,我们不应只盯着差异和对立,而更要着眼于寻找结合点和共性,并努力创造契合机会,倡导多元互补、和而不同。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责任编辑 余 岩

语言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学生在实际运用日语进行交际时,会出现发音、词汇以及语法并没有错误但跨文化交际不能顺利进行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忽略了非语言交际的作用。本文通过非语言交际的概述对中日文化中非语言交际进行分析,论述非语言交际的作用,以期对日语跨文化教学提供帮助。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非语言交际;日语跨文化教学

人类交际形式多种多样,语言交际是最为普遍的一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很多非语言交际手段支撑着语言交际的顺利进行,发挥传递信息的作用,但不易察觉。中日关系的接触导致两国在各领域的交流不断发展,各种日语培训机构大量出现,可见民众对日语的热衷。在高校中日语教学由来已久,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过于注重词汇语法与语音的教学,忽视了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学生在实际交际中容易产生误会。跨文化的非语言交际教学在日语专业的教学中有其重要性与必要性。

一、跨文化交际与非语言交际概述

跨文化交际的实现依赖于现代科学的进步,在交通、通讯领域的技术革新缩短了国家与地区间的距离,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际频繁,实现了横跨众多学科的文化交流。跨文化交际学始于上世纪,研究文化、交际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跨文化意识与跨文化交际中产生的问题等,跨文化教学也在此基础上兴起。

非语言交际涵盖于跨文化交际,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非语言交际先于语言交际出现,是人类最原始的交际手段。关于非语言交际的定义中外学者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可以发现非语言交际的一些特点:非语言交际以非口头与非书面的形式进行信息的传递与接受,传达的信息在一定交际情境与交际环境内有效,非语言交际与语言交际常常同时进行,但可以单独完成消息的传递。非语言交际的分类中外学者存有差别,国内学者毕继万在《跨文化非语言交际》一书中将其分为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与环境语,这种划分方法影响力较大,本文也以这种划分方法为依据展开论述。

二、日本文化中的非语言交际

(一)体态语。体态语是人在交际活动中身体局部或全身做出的各种表情与肢体动作,是人的本能反应或者刻意行为。比如人的基本动作姿势或者礼仪性质的举动,受文化环境差异的影响,同一动作在不同文化意识形态下的人看来意义有所区别。

一些象征性的动作可以代替语言交际,比如日本人食指交叉传达人与人冲突的信息,中国人会理解为数字十;日本人将手掌置于脖子之下表示解雇,中国人会理解为杀头;说明性动作经常与语言交际配合来说明语义,日本人将小指钩在一起表示庄严神圣的承诺,中国人则见于小孩之间的许诺;通过面部表情或者身体部位的动作可以有效传达信息,在中国将竖起的手指放在头部两侧象征牛的肢体动作,在日本人看来是表示某人在生气;一些调节性质的动作,比如暗示讲话者继续或者停止的动作在两国也有所差别,中国人示意讲话者继续常常报以微笑,但在日本人看来微笑是一种不易理解的交际方式;在交际中会有适应性动作发生,比如尴尬时的挠头动作起掩饰作用,日本人的微笑既可以表示赞同,也可以表示反对,中国人有时会感到无法理解。在跨文化交际中要了解两国文化的差异性,避免引起误会。

(二)副语言。副语言是伴随语言交际而发出的没有确定意义的声音,借助音质、音量、音高、语调、语速等起到对语言的伴随、打断或临时代替语言的作用,比如沉默、话轮转接与其他非语言声音等,副语言又被称为类语言或者伴随语言。体态语与副语言属于非语言方式。

沉默在日本人的交际中表示不把自己的态度加入到交际过程中,在交谈中日本人常常发出「はい」的声音表示自己一直专注于交谈并让讲话者继续,中国人在别人讲话的时候发出声音会被当作不礼貌的行为,中国人用非语言声音表示说话的停顿,在同样的情形下日本人发出「あのう」、「ええ」、「あっ」、「えっ」、「ふ む」、「うん」等声音可能表示话语的轮接;对于公众场合中咳嗽与打喷嚏等行为中国人不会致歉,而日本人则要在道歉的基础上主动离开;中国人在吃面条时发出吮吸的声音会被认为没有礼貌,在日本人眼里则表示面条很美味,有赞美的意思,属于礼貌的行为。

(三)客体语。客体语是人借助物质客体展示使用者的个人特质与文化特征,起到交际作用。包括着装、艺术品、化妆品等装饰品与实用物品,这些物品既包含实用性,又有交际的功能。

日本男人穿西服,女人穿和服,国家对西服与和服穿着有较强的场合限制,相对而言中国人穿着比较随便;在一些交际礼仪中日本人也比中国人要求严格,比如在别人的名片上书写或者折叠名片等;对于送礼的习俗两国也存在较大差别,中国人一般会在频繁的推辞与坚持后才接受礼物,也不让收礼的人知道礼物的价格,而日本人则在礼品店里挑选好礼物后精致包装,在收礼者能确定礼品的价格并以此为依据回赠礼品。

(四)环境语。环境语也可以理解为客体语,环境语与客体语属于非语言手段。人与地理环境或文化环境相互作用,环境语包括声音、颜色、时空、信号、建筑等,包含了非语言交际信息,能展示交际者的文化特性。

就两国的时间观念而言,日本人有严格精确化的时间安排,中国人则相对随意。日本人按时赴约,不会早到,中国人则觉得早到更有礼貌;日本人在公众场合一般不会有身体接触,而中国人为了表示亲密有高频率的接触;日本人不愿意与陌生人有长时间的身体接触,因而不搭乘过于拥挤的交通设施,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会用报纸等加以遮挡,避免与异性身体有接触,中国人则爱热闹,对于拥挤的环境具有较高的忍耐力;聚会宴饮中现代中国人崇尚“左尊右卑”,日本文化则认为“右尊左卑”。

三、日语跨文化教学中引入非语言交际需要注意的问题

明确非语言交际在日语跨文化教学中的重要性,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将非语言教学引入平常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重视不同文化之间差异的意识;教师要加强跨文化交际与非语言交际的理论学习,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理论知识丰富的情况下教师可以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将中日文化之间的差异性通过课堂谈论,课下搜集资料等形式进行对比研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为学生直观展示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与交际行为,在直观感受的过程中进行归纳总结,潜移默化中加深对非语言交际的理解与应用能力;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与日本人直接交流,在实践中注意日语的非语言交际方式,提升学生的日语交际水平。

四、结语

学生学习日语,并非只是为了掌握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本身的学习,而是为了提升实际语言交际的能力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语言教学与非语言交际教学二者缺一不可,在教学活动中适度加入人文内涵,介绍日本的文化传统与风俗习惯等,帮助学生从非语言交际中学习日本文化,在对日本文化有进一步了解的同时加强对语言的领悟能力,提高学生的日语跨文化交际水平。

参考文献:

[1]潘娜,周金坤.论高校日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03).

[2]孟霞.文化因素在日语教学中的作用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3(20) .

[3]刘凤霞.跨文化交际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2).

上一篇:消防工程论文范文下一篇:农业创新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