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化建设论文范文

2024-07-15

生态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和灵魂,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生态文化的引领和支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生态文化,提倡用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

关键词:生态文化生态文明

一、生态文化的内涵及生态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生态文化包括广义的生态文化,即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生态文化是以人和自然和谐发展为取向的价值观念、情感态度及心理意识,体现在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及消费方式文化,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经济与环境相协调的文化。

二、辽宁省生态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公众参与生态自觉意识缺失。一是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只是停留在表面,并没有把环保行为贯彻渗入到日常的社会生活中。二是虽然公众的生态意识逐渐增强,但公众并没有真正的参与到生态文化建设中,公众没有真正参与生态文化建设的决策和监督。

(2)城市特色文化的生态失衡。当前,我省不少城市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对城市文化的塑造缺乏科学的认识与时代感的把握,重物质建设轻精神建设倾向严重,造成城市特色生态文化发展不足,城市精神缺失现象明显,主要表现为城市特色文化建设体系不健全,对人们的思想认识与生活生产行为无法形成科学的规范与引导。

(3)培养人才职能中的生态失衡。文化建设离不开对人的教育。教育是生态意识、生态伦理等生态文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物质主义导致目前人才培养职能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失衡。高等教育长期存在偏重技术知识的教育,忽视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论的教育。受功利主义影响,高等教育以技术教育为主要内容,致使科学主义泛滥,大学功能趋于技术化和商业化,人文教育重视不够。

(4)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生态失衡。近些年来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加快,生产、生活方式的迅疾改变,影视的普及与流行艺术的影响,加上外来文化的冲击等文化生态的变化,导致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临危机。一些有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的村落、村寨遭到破坏,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各种杂技、习俗、礼仪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消失。在市场经济社会中,由于人们经济利益的驱动,外来商业文化的侵袭,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成“摇钱树”进行商业化运作,破坏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的特质与美感。

三、加强辽宁省生态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努力实现教育生态化,培养生态型人才。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人才培养应着眼于通识教育理念,调整教育结构,尽量将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与人才生态化发展相适应。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是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高等教育首先要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和负责任的公民,他们能够融入人类活动的各個领域,通过学习适应当前和未来社会所需课程,获得适当的职业资格,包括高水准的知识与能力。

(二)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实现人才文化环境生态化。(1)优化教育结构,改进教育模式,培养多层次创新人才。教育中强调科技创新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搭建校内外实践平台。制定科技人才创新计划,实施高等教育奖学金计划,吸引、培养、激励更多的年轻人从事科学研究工作。(2)突出科技主体的协同效力,优化科技创新团队。辽宁省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着重指出:坚持人才投入优先保障、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制度优先创新,让人才真正成为创新驱动的核心要素。第一,要抓住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机遇,加快构建具有辽宁特色的自主创新体系,放手让科技人员和企业自主创新,放开让市场自主转化创新成果,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充分激发科技创新原动力。第二,大力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领军型企业人才、创新型科技人才和高素质专家型人才,并积极吸引国际高层次人才和海外留学人员来辽宁创新创业。第三,建立以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为代表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突出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完善高校、科研机构与市场的对接转化机制和联合攻关的利益分配机制,共同提升重大关键技术的攻关能力。第四,从人才发展的优化性、生态性、可持续性整合、优化科技创新团队。积极引进海外研发团队,通过国际科技合作开展高端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计划。第五,高度重视企业家队伍建设。(3)培育自主创新文化,激励自主创新精神。面对文化的多元化和世界范围内文化的转型,在构建自主创新文化时特别需要以辽宁省传统文化的精华作为基础,提高全民创新素质,实施青少年创新计划,为青少年认识科学、建立创新意识搭建平台。其次,辽宁省要努力培育建设创新型公众素质。要扎扎实实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完善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的长效工作机制,发挥新媒体强大的宣传功能,弘扬科学精神,提升公众科学素养。

生态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 高校生态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生态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要体现和谐与发展,体现以人为本,实现人的持续发展。在构建生态校园文化中还要注意把握好4个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校;生态校园文化

University Ecology Campus Culture’s Construction//Zhang Hong

Key words socialism core value system; university; ecology campus culture

Author’s address Society Branch Department, Suzhou Art & Design Technology Institute, Suzhou, Jiangsu, China 215104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高校生态校园文化作为亚文化从属于社会文化范畴,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高校生态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因此,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生态校园文化建设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和建设生态校园文化工作中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1 高校生态校园文化构建的指导思想

当今时代,作为培养建设社会主义优秀人才的高校校园,广大师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对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而且文化的多元化、价值观念多样化的趋势在向高校渗透,这凸显了在高校生态校园文化构建中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的重要性。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生态校园文化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就可能失去根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既继承我国优良文化传统又在新的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是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是把握中国社会主义社会正确方向的指针,是国家长治久安的稳定器。它为生态校园文化建设指明正确方向,是生态校园文化健康发展的理论指导,能为生态校园文化健康发展提供思想保证。马克思主义是生态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生态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武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生态校园文化建设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生态校园文化建设的道德基础。在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要使大学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在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各种问题时,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追求与社会价值的实现的关系,鼓励他们把个人的抱负同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紧密地结合起来,树立社会主义理念,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最终形成生态的校园文化。

2 高校生态校园文化构建的价值目标

2.1 生态校园文化建设要体现和谐与发展

和谐是人类社会共同的理想目标,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和谐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和实生物”思想的继承,也是关注民生、注重公平的和谐,是发展中的和谐,是动态中的和谐,是有序中的和谐。构建和谐校园是价值目标与现实发展过程的统一,它不是静态的完美,而是动态的协调。正因为校园中存在不和谐的因素,存在矛盾与冲突,才要追求和谐;也正因为追求和谐,才要调解矛盾。因此,校园中存在不和谐是必然的,是一种常态,不但要正视这些矛盾冲突,敢于让它暴露出来,还要探究其发生的原因、规律,更重要的是关注不和谐背后所包含的积极因素,解决问题并发扬积极因素,使校园文化朝着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

2.2 生态校园文化建设要体现以人为本,实现人的持续发展

以人为本既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和谐与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于以人为本,它体现生态文明时代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本质和核心,也体现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和归宿。高等教育将人的可持续发展看成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中心问题,以培养人的健全的人格、创新精神、创造能力作为核心。当然,以人为本并不能停留在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层面上,应当把人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起来,从生态的高度来看人,以生态平衡的原理来理解以人为本的思想。生态意义上的“人”是把人看做地球上生命系统的一员,应当重视整个地球生态协调、和谐与稳定。当将“以人为本”作为校园文化的价值选择时,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也应当是立足于人的可持续发展,关注校园整体生态构建,关心生态系统的每一成员,使校园文化建设朝着一切有利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方向努力。

3 高校生态校园文化构建需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

3.1 生态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

目前在生态校园文化建设中物化倾向突出,即很多高校只注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忽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急功近利,搞形式主义,掺杂太多的功利主义目的,忽视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大学生发展成长的主题意义。在生态校园文化建设中,良好的校园布局、建筑风格、绿化美化以及生态环境中蕴含的人文气息,是无声的育人载体,是整个校园文化的外在标志。它对陶冶师生情操、启迪智慧、积淀高雅的校园文化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作为生态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根本出发点的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却发掘得远远不够,特别是未充分体现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有机载体,是大学精神最丰富、最生动的体现。在生态校园文化建设中,要不断发掘在历史的土壤中蕴含的文化宝藏,对已经形成的大学精神加以归纳和珍视;要在传承历史的同时播下新的文化种子,使其开出新的生命之花,赋予大学精神新的时代内涵,使它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2 生态学术环境与学科专业环境

大学生态学术是一个以知识分子为主体,为达到学术创新的目的,进行复杂的学问探究和科学实验等活动的生态系统。大学生态学术环境既要受到大学外部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自然环境、社区文化环境等的影响,也要受到生态校园文化内部的学科文化、专业文化、行为模式、人际关系的渗透与影响,受到学校环境、院(系、所)环境、学科专业环境、课题组环境等环境因子的影响。学科专业环境是生态学术环境的重要内部环境因子,相比院(系、所)环境和课题组环境而言,其对学术的影响更直接也更大。在高校要坚持“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思想,突出学科特色,浓厚学术氛围,提高教学水平与质量,注重学科关联度,加强学科带头人培养,处理好内部学科专业与学术人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处理好学科、专业内和学科、专业间资源与政策的合理平衡问题,营造良好的生态校园学术环境。

3.3 生态学校行为文化与个体行为文化

行为文化是高校生态校园文化系统中最活跃的部分,能直接影响到生态校园文化构建的行为主要是学校行为和个体行为。学校行为:每个学校都应以生态观来看待自身的改革和发展,引导师生形成良好的生态世界观、价值观和发展观,改善学校的生态管理,加强生态资源配置和有效利用,突出教学改革的生态化进程,以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为教学目标,建立课程体系多样化、教学手段合理化、思维方式多元化、学科建设最优化的生态教育教学格局;同时还应结合各学校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人文景观、办学精神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创建学校的绿色品牌,形成良好的绿色育人环境。个体行为:在校师生是个体行为的直接责任者,是生态校园文化构建的生力军。师生员工都应积极参与学校生态环境的建设和养护,根据自己的特长和专业优势制定相关的生态建设活动实施计划,结合各种文体活动、教学活动、学术活动和日常行为,把持续和谐的生态观念传播到每一个行为人的思想和行动中去。无论是学校行为还是个体行为,都要接受社会、媒体、大众的舆论监督,都要大力普及生态环境意识,倡导绿色行为,使之成为社会绿色行为的表率。

3.4 生态高校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

社会文化是社会的主文化、大文化、起主导作用的文化。校园文化是置身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下的一种独具特色的亚文化。社会文化与校园文化是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系统与子系统的关系。校园文化以其开放性、适应性的特点与社会密切联系,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信息社会,校园文化正通过各种媒介和渠道走出校园。对社会文化产生积极影响,同时社会文化也通过各种渠道对校园文化施行强有力的渗透作用,社会文化的变革,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校园文化产生强烈的冲击。市场经济是一个社会摆脱贫困、实现经济腾飞的最有效的途径,它本身就包含着相当程度的人文意蕴,具有促进人类精神奋进、升华的一面,这给校园文化带来有益的养分。但又因其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的本质,随着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元化、社会文化多元化,导致各学校生态校园文化主体的价值取向、文化修养、知识结构、志趣追求的差异,最终使得部分大学生价值主体个性化和价值取向功利化,大大削弱生态校园文化的群体教育价值观念,导致有些学生价值目标短期化。因此,高校要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由精英走向大众,由为经济服务的部门转变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部门。在肩负历史使命的同时,大学仍要在保持自身的价值、遵循内在的逻辑中寻求大学校园内各生态因子的平衡。总之,21世纪的大学校园不仅要达到内部的生态平衡,还应促使外部生态环境的优化,提高大学校园的社会辐射力度。

参考文献

[1]王长红.试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世纪桥,2010(7):145

[2]林莉.生态文化与21世纪的大学校园[J].现代大学教育,2003(2):54-57

[3]王文鹏.生态视角下高校文化建设探略[J].中国成人教育,2008(4):26-27

[4]郭红卫,李晓华,黄德辉,王彦新.践行生态文化理念推进和谐校园建设[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8(3):86-89

[5]徐萱春.生态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江汉论坛,2008(7):118-121

生态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文章在阐述企业生态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指出了企业生态文化建设对林业企业发展的作用,提出了林业企业生态文化建设的策略。

【关键词】林业企业;生态文化;建设

1.企业生态文化的内涵

生态文化是人们根据对生态关系的需要,最优化的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问题所反映出的思想、观念、意识的总和,是一种新型的现代管理理论。企业生态文化,就是企业将生态理念融入企业文化,使之成为自己经营的指导思想,贯穿到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其目的是实现人、企业、生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意识、价值观、行为规范、道德风尚、规章制度、精神面貌等,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生态价值观。它是一种新型的企业文化,是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和创新,是企业生态价值观、企业战略、企业目标、经营哲学、精神追求、道德准则以及行为规范等内容的综合体,是对企业文化的时代补充,也是企业文化对生态文化的积极回应。

企业生态文化首先要求企业树立企业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互协调的价值观,清醒地认识到自身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到自己在环境问题上应负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精神层次上,要使环境伦理、生态意识成为企业精神的重要方面,引导企业生产经营的价值导向,其实质,就是要为企业营造出浓郁的生态氛围,使生态理念以潜移默化的形式作用于企业员工的心灵,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在经济效益方面,既要考虑经济增长的内在成本和近期利益,也要考虑经济增长的外在成本和长期利益;在生态环境方面,要彻底改变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相对立的错误观点,牢固树立企业、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自觉设立自身的生态环境政策和目标,及时公开环境信息,关注社会生态效益,积极支持社会环保活动;在资源开发和利用上,既要重视当代人的利益,也要兼顾后代人的幸福,通过开发新技术和新资源,实现资源利用率的不断提高和稀缺资源的替代补充,同时限制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将可再生资源的消耗数量维持在其循环再生速度之内,并对可再生资源进行培育和保护,确保资源再生的可持续性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次要求企业向生态企业发展。生态企业是超越经济利益的具有生命特性的组织,像一个生物有机体,不断地与生态环境发生着能量、信息和物质交换,并且始终参与生态系统的自然循环,与自然界、人类社会有着高度的相容性。它在组织内涵、目标体系、成长战略等方面与经济型企业大相径庭,始终追求企业成长、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协调统一,既考虑自身的持续成长,又重视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生态企业不仅具有生存发展的基础,而且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不但拥有了企业的今天,而且还抓住了企业的明天,与整个生态系统融为一体,形成了良性的生态循环。

2.企业生态文化建设对林业企业发展的作用

随着我国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以及林木可采资源的减少,林业企业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变得越来越迫切。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指导思想的企业生态文化整合了传统企业文化的优点和长处,并在此基础上融入了生态系统的新思想,代表和體现了善待自然、保持人和自然之间的生态平衡的新的思想和文化,是一种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的企业文化,具有强大的功能和价值。加强林业企业生态文化建设,对林业企业树立良好的环保形象,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生命力,实现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2.1有利于提高林业企业的经济效益

优秀的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精神财富,具有一种特殊的力量,能够发挥重要的经济作用,对企业物质财富的增长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企业生态文化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林业企业的经济效益:①能够引导林业企业顺应时代要求,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避免受到经济规律和生态要求的惩罚;②在生态文化指导下,林业企业生产出的生态产品拥有更高的质量,而且拥有强烈环保意识的消费者愿意为绿色产品付出更高的成本;③可使林业企业获得政府和各种社会组织的支持,得到各种有形或无形的优惠政策,从而使企业获益;④有助于林业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长期得到消费者和社会各界的信赖和支持;⑤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劳动效率,最终给林业企业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⑥能够促使林业企业采用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和科学管理方法,为林业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创造良好条件。

2.2有利于林业企业创建企业品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随着全社会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人们越来越注重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行为,关注企业是在破坏环境还是在为环境保护作贡献。如果林业企业能够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自己的文化理念,长期、持续地在生产经营过程的各个方面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实施ISO14000标准并通过认证,就能满足消费者和全体社会公众的这种需求,从而使企业受到消费者和公众的尊重、信任与支持,而且还可以使企业树立对环境负责的良好形象,促进其与消费者、政府和社会其他各方面的良好关系,提高企业知名度,实现企业更大更长远的利益。

2.3有利于增强林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当前,许多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正纷纷采用更加隐蔽的环境管制措施,设置种种绿色贸易壁垒来抵制外国商品的进口,这无形中给中国林业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困难。这是因为,相对来说,西方国家的环境保护意识较强,各种环境标准的制订和实施比较完善。而我国由于长期以来忽视生态产业的发展,盲目开发出口产品,放松对产品生态标准的监督检查工作,因而没有形成绿色管理体系,致使许多产品不符合国际生态标准。企业生态文化则要求林业企业采用生态化生产方式,生产符合国际生态标准的产品,从而有利于林业企业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并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2.4有利于促进生态效益的实现

生态效益是企业组织为兼顾生态及环境的保护,通过与环境相关的管理创新而获得的提高经营绩效和竞争优势的效益。生态文化建设要求林业企业改善生产工艺,转变经营模式,尽力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这样不但能够减少企业的运营成本,使消费者得到更为实惠和优质的服务,而且有助于最大限度地降低林业企业行为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改善社会公众的生活环境。

3.林业企业生态文化建设的策略

林业企业生态文化的建设目标是让企业全体员工能够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态意识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做到在提高经济效益中保护生态环境,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林业企业生态文化,是一项创造性管理活动,林业企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3.1提升林业企业管理者的生态文化素养

企业生态文化作为一种现代组织文化,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管理者生态文化素质的高低决定他们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对待生态环境的态度。因此,企业生态文化建设是否能够获得成功,关键取决于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生态文化是否能够积极倡导、着力培育和身体力行。所以,林业企业生态文化建设,企业管理层必须树立生态价值观,掌握生态学方法论,将生态意识和生态价值观贯彻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并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提高科技含量,减少资源损耗,自觉地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与思想反映在各项决策之中,努力实现经济增长、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3.2营造良好的企业生态文化氛围

为了营造企业生态文化氛围,林业企业应注意厂区周围及内部环境的绿化,并按照生态文化的要求设计厂区内部空间布局;应充分而有效地管理和运用企业文化网络的积极作用;要结合林业企业的实际情况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和形式多样的有意义活动,使得企业广大员工对建设企业生态文化有一种认同感和使命感。

3.3加强生态宣传与员工的生态教育

林业企业建设生态文化,必须重视保护生态环境的宣传活动,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和有影响的公关活动,将企业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行动方案和已经取得的环保业绩公布于众,向社会发布(下转第29页)(上接第12页)企业的生态化思想、生态化生产方式和产品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公益广告,使社会公众更多更好地了解企业以及企业倡导的生态文化,从而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扩大企业及其所倡导的生态文化的社会影响力,树立良好的、新的生态企业的社会形象。

3.4强化林业企业的生态管理制度

企业的生态管理制度是企业生态文化建设的有力支持,是企业实施生态管理的保证,也是调节企业内部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同时,也是规范企业行为、保证生态企业之间契约条款得以履行的基本制度。生态管理制度的制定与落实过程,也是企业生态文化形成的过程。因此,林业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并以此激励广大员工和各级管理者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企业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作出较大贡献。

3.5公布林业企业的环保信息

环保信息公开化是林业企业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诚信表现,既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环保形象,也有利于企业加快生态文化建设的进程。林业企业定期向社会公布环保信息,不仅便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与批评,也会极大地鼓舞企业广大员工建设生态文化的士气。而且,社会各界反馈回来的意见和建议等信息,又是加快企业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依据。环保信息公开化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定期编制与发表企业的环境报告书。这样既有助于增强企业员工的生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也有助于证明企业与自然、社会的相容性,同时也鞭策企业管理者高度重视企业生態文化建设,以求得与生态环境、人类社会的长期共存和持续发展。

3.6发表生态宣言

生态宣言是林业企业向全世界发出的对社会、环境承担环保责任和义务的声明,是建设企业生态文化的冲锋号,是实现企业、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倡议书,是向社会各界进一步承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林业企业若主动地将企业生态文化建设方案公布于众,发表生态宣言,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必将增强企业全体员工的自豪感和主人翁精神,激励他们为建设企业生态文化努力工作。 [科]

【参考文献】

[1]魏杰.企业文化塑造:企业生命常青藤[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2]江林.贝塔斯曼集团的精神宪章——基于准则,2008-03-20.

[3]王璞.组织结构设计咨询实务[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4]张保伟,吴怀林.关于企业建设生态文化的思考[J].理论界,2006,(1):162-163.

[5]龚胜刚,孙智君.企业生态效益及其实现机制探讨[J].经济管理,2007,(20):4-7.

[6]章鹏.提升企业经营者的生态文化素养[J].农场经济管理,2008,(4):66-67.

[7]李长松,刘经纬.浅论中国林业企业文化建设[J].中国林业企业,2005,(2):27-29.

生态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北京山区是首都主要的水源涵养及供给源地,生态涵养和水源保护已成为山区建设的主要任务。因此,应积极开展北京市山区水土保持规划工作,建设清洁生态小流域,采取多种生态建设措施,以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为此,本文依据北京市山区水土保持规划的指导思想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功能区进行了划分,并提出了具体的山区生态建设措施,以期为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北京山区 水土保持规划 功能区划 生态建设措施

0 引言

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地位。“十一五”期间,中央明确提出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并把实现生态环境改善、资源有效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同时,明确把水土保持列为生态保护十大重点课题之一,成为促进水土保持事业发展的大好机遇[1]。

北京市地处华北平原的北端,全市总面积16.410km2,其中山区10.072km2,占61.4%,现有水土流失面积2.727km2[2]。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会造成水质污染、生态环境的恶化[3],也会对首都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巨大威胁。北京山区是首都主要的水源涵养及供给源地,生态涵养和水源保护已成为山区建设的主要任务[4]。因此,应积极开展北京市山区水土保持规划工作,建设清洁生态小流域,采取多种生态建设措施,以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充分发挥山区绿色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供给功能。然而,目前有关水土保持规划的研究多集中于单个小流域尺度[5-7]或地理信息系统等相关技术应用[8-9]的研究,省市级别的水土保持规划特别是北京市水土保持规划与相关生态措施的研究还未见报道。为此,本文对北京市山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功能区进行了划分,并提出了具体的山区生态建设措施。

1 北京市山区水土保持规划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按照“以水源保护为中心,构筑三道防线,建设清洁生态小流域、人水和谐小流域、绿色产业小流域”的工作思路,综合运用法律、政策、工程、管理等手段和措施,提高山区生态涵养功能,促进山区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北京市山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功能区划分与布局

如图1所示,规划范围为北京市全部7个山区县的山区部分,共划分为4个区。

2.1 密云怀柔水库上游水源保护区(Ⅰ区)

主要包括密云、怀柔的大部分山区、东北部山区以及昌平北部部分山区。总面积约3,961平方公里,其中密云水库上游面积约3,436平方公里,怀柔水库上游面积约525平方公里,共约涉及201条小流域。

2.1.1 规划区主要特征

本区北部和西部密云水库上游地区多为中山和低山,山高坡陡,土层浅薄,原生水土流失严重且治理难度大。主要岩石为花岗岩、石灰岩和火山岩,土壤以淋溶褐土为主。植被多为灌草,覆盖率在70%左右,人口密度一般为50-100人/平方公里。

本区南部的怀柔水库上游和东部密云水库上游境内多为缓坡丘陵区,人口密度较大,为200-400人/平方公里,土层相对较厚,农业生产较为发达,人为活动频繁,地表植被覆盖率偏低,水土流失严重。

本区北部有汤河盆地。云蒙山地区为全市暴雨中心之一,中南部和西南部泥石流沟道众多。

2.1.2 规划总体思路

本区西部和北部密云水库上游地区作为饮用水源保护和水源涵养区,以满足城市发展对水源和水质的要求为目标,以水源保护为核心,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和山洪泥石流防治工程建设,因地制宜地营造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建设拦沙坝、护村护地坝等工程,有计划地进行生态移民,严格控制点源和面源污染,采取封禁治理和生态修复等措施,保护和恢复植被,涵养水源。

东部密云水库上游和南部怀柔水库上游缓坡丘陵区作为水源保护和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核心,以保护饮用水源,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综合采取植物措施、工程措施和蓄水保土耕作措施,控制人为水土流失,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

2.2 燕山水土保持区(II区)

包括平谷山区的全部、密云怀柔水库下游及山前地带、昌平的大部分山区。总面积约2,416平方公里,约涉及127条小流域。

2.2.1 规划区主要特征

本区西、北部乡村旅游度假设施建设较快,人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东部平谷山区土层较厚,人为活动频繁,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畜禽养殖较为发达。本区人口密度较大,一般为400-600人/平方公里。

2.2.2 规划总体思路

本区东部以发展绿色产业为核心,建设以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为特色的绿色产业,发展节水型高效农业,控制点源和面源污染,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經济效益有机统一。

本区西部和北部以预防保护为核心,加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和水环境治理,控制人为水土流失,实现污水达标排放,同时采取封禁治理等措施,加强植被的保护,营造以生态旅游为特色的绿色产业。

2.3 太行山水土保持区(III区)

包括门头沟和房山山区,以及丰台、海淀和石景山的山区部分。总面积约2,992平方公里,约涉及169条小流域。

2.3.1 规划区主要特征

本区多为中山和低山,山高陡峻,土层浅薄,植被多为灌草,采石场和煤矿较多,滑坡和泥石流分布广泛,水土流失治理难度大。本区西部有东灵山、百花山和十渡风景区,其中东灵山海拔2,303米,为全市最高点,房山猫耳山东北为全市暴雨中心之一。本区人口密度一般为50-100人/平方公里。

2.3.2 规划总体思路

本区西部高山地区以生态修复为重点,坚持“小治理,大封禁”,在充分发挥自然修复能力恢复生态的同时,加强沟道整治和村镇环境整治,进一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中东部地区要加强小流域治理,加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制度,遏制开矿造成的水土流失。实施生态移民,加强采空区搬迁力度。

2.4 妫水河流域水源保护区(IV区)

官厅水库上游妫水河流域1,049平方公里,约涉及50条小流域,西部有妫水河川区。

2.4.1 规划区主要特征

本区东、南、北三面环山,西邻官厅水库。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妫水河自东向西注入官厅水库。周围山地,中部盆地,山地与盆地过渡地带为黄土覆盖冲积地貌或起伏不大的石灰岩丘陵。山麓、山区以人工植被为主,林木覆被率为67%。妫川盆地人为活动频繁,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种植业和畜禽养殖较为发达。本区人口密度约170人/平方公里。

2.4.2 规划总体思路

妫水河川区要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无公害农业和绿色产业,保护和恢复湿地,加强点面源污染防治。山区要加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控制人为水土流失。

3 生态建设措施

以大流域为骨干,以小流域为单元,按照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的思路,山、水、林、田、路、村统一规划,拦、蓄、灌、排、节、治(污)综合治理,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因地制宜建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处理设施,防治污染,改善流域水环境质量。重点做好山前丘陵岗地、河道沿线和水库周边及上游人为活动较为频繁地区的清洁生态小流域建设工作,涵养水源,改善环境,支持山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1 分区治理规划

如图2所示,对四个分区进行分别治理和规划。

密云、怀柔水库上游水源保护区:规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90平方公里,治理小流域87条,其中新增治理60条,改善提高27条。

燕山水土保持区:规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0平方公里,治理小流域50条,其中新增治理35条,改善提高15条。

太行山水土保持区:规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80平方公里,治理小流域48条,其中新增治理30条,改善提高18条。

妫水河流域水源保护区:规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0平方公里,治理小流域16条,其中新增治理15条,改善提高1条。

3.2 主要治理措施规划

3.2.1 生态修复措施

在山高坡陡、人烟稀少地区实施封禁治理工程,通过封禁培育,充分发挥植被特别是灌草植被的生态功能,在各小流域最上游形成第一道生态防线,以达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之目的。主要在封山育林范围和出入封山育林区的路口设置防止家畜进入的路障和警示牌,杜绝在封山育林范围内从事放牧等人为活动;在植被状况较差的地区,实施人工播種、栽植等措施,以促进植被恢复。

3.2.2 生态治理措施

在人口相对密集的山麓、坡脚等农业生产区域,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加强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发展与水源保护相适应的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减少面源污染。加强小型水利水保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因地制宜在村庄及旅游景点等人类活动和聚居区加强农村污水垃圾处理,改善人居环境。

3.2.3 生态保护措施

以河道两侧及湖库周边为重点,保育植被,恢复湿地,清理河道垃圾、障碍物,恢复景观生态,有效发挥灌木和水生植物的水质净化功能,维护河道及湖库周边生态平衡。

4 结语

北京市山区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划的完成和生态建设措施的实施将有效治理全市的水土流失面积,进一步巩固和完善生态建设成果,以适应北京宜居城市定位和小康社会的要求。当然,工作的开展需要强有力的组织、资金、科技和法律保障以及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

参考文献:

[1]林助金.“十一五”为水土保持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06.5.44-45.

[2]陆大明.段淑怀.北京市数字水土保持的现状及思考[J].中国水土保持.2007.9.55-57.

[3]毕小刚,段淑怀,李永贵.等.北京山区土壤流失方程探讨[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6.4(4).6-13.

[4]刘大根,姚羽中,李世荣.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与管理[J]. 中国水土保持.2008.8.15-17.

[5]唐莉华,张思聪.北京市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模块开发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04.4.28-31.

[6]张永江,张瑞.水土保持规划中生态功能区的划分方法——以三川河流域为例[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06.1.16-18.

[7]缪驰远,何丙辉,陈晓燕.多目标线性规划在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中的应用研究——以四川省石柱县密麻沟小流域为例[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6.14(3).223-227.

[8]李军虎.地理信息技术在水土保持规划中的应用[J].测绘标准化.2008.24(1).46-48.

[9]陆芳春.包中进.线性规划在城市水土保持中的应用[J].浙江水利科技.2004.114-15.

生态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生态林业;建设;发展趋势

1.生态林业建设的原则

在建设生态林业时必须遵循的原则是:第一,优化组合的原则。生态林业建设应当进行不同类型的种间组合,在生态林业系统内合理搭配物种,是不同的物种能够在同一个生态林业中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合理发展。第二,因地制宜原则。遵循生物和环境相适应的规律,因地制宜地规划安排生物种群。宜林则林、宜渔则渔、宜牧则牧、宜农则农,合理布局,做到生产结构多样化,林种树种多样化。第三,注重效益原则。建设生态林业应当在生态发展可承受的范围内积极地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协调利用生物、环境、森林等资源,争取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产出。第四,综合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环境资源的特异性和生态位原理,建立多树种、多林种的有机组合,构建多层次的经营结构的复合林业生产生态系统。

2.生态林业建设的基本内容

生态林业建设的目标是追求系统功能的协调和总体关系的和谐,注重在一个区域内和谐、高效地发展林业经济。生态林业建设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建设:首先,生态林业体制的规划和调节。因为人力、物力的投入,在发展过程中生态林业系统内部形成了多种关系。其中,从局部看有些关系是合理的,但是用发展的、全局的眼光看却不符合科学发展的规律。要想实现生态林业资源的优化组合和分配,就必须对生态林业的产业结构、区域布局、管理技术等进行适度地调整,制定科学的林业发展规划,从而以最小的投入,争取最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其次,生态林业工艺的设计和改进。为了提高违背利用林业资源的利用率和林业资源的转化效率,就应当模拟自然生态原理,科学地设计、规划以及调控农、林、牧、副、渔等产业中的工艺流程、生产要素关系,构建一套科学的生态林业布局体系,将先进现代技术和生态林业技术融合运用,疏通、扩展物质能量流通渠道。第三,培养和调控生态意识。实现生态林业系统可持续发展和自我调控的关键是人的行为。发展生态林业离不开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只有积极地宣传生态林业的政策规章,宣传生态林业的相关知识,才能改变人们传统的林业利用观念,促使人们建立生态林业发展观念,自觉地保护、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林业。

3.生态林业建设与发展趋势

3.1生态林业的可持续性建设

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林业建设的重要特征,生态林业的建设、开发、利用必须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在不危害后代人需求的前提下,建设能够满足当代人需求的生态林业,使得林业资源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能够满足人们对林业产品的需求,在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实现生态、生会和经济效益的统一。生态林业建设应当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行科学合理地规划布局,有机会有步骤地建设既能够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够挖掘林业资源的生态林业。我国的生态林业通常由自然保护区、天然林、海岸线和风沙带沿线等森林系统构成,还包括了库渠、村旁、道路、农田周围、沿河支流等防护林体系。生态林业呈现点、片、带、网相结合的网络状分布,是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的森林生态题型,能够从整体上保证生态林业的合理布局,能够充分发挥生态林业的各种优势,满足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3.2生态林业的稳定与多样化建设

生态林业的系统结构较为稳定,能够有效地发挥最优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因为不同地区的气候、生态、社会、经济等条件有着较大的差异,所以林林式、林牧式、林工式和林渔式等林业发展模式广泛地存在于全国的生态林业系统中。具有不同生物种类、不同层次结构的生态林业能够充分保证林业生态系统的生态多样性与稳定性,能够合理地利用森林资源。

3.3生态林业的均衡适度化建设

生态林业能否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能否适应当地森林资源的基础状况,决定其在生物圈体系中的发展程度。生态林业的建设要想充分发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必须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行合理布局,适应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环境条件,构建具有完备功能与整体效益的生态林业系统。能够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环境、林业资源保持均衡的生态林业系统应当是动态发展的,要有计划的分区域、分阶段进行生态林业建设。

3.4生态林业的整体化与功能齐全化建设

生态林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能够充分发挥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建设生态林业不仅能够改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还能够显著地提高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形成了一个前后内外、上下左右相互配合的合理林业体系。生态林业既是具有一定的经济目的性的人工生态系统,又是生态环境保护系统。生态林业在自然保护和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都显著优于不合理的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生态林业应当具有齐全的功能,合理的生态林业系统中应当将多种产业整合为一体,将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运输业等纳入到生态林业的发展规划当中。在经营方面,生态林业可以向社会供应木材等林产品;在生态环境改善方面,生态林业能够发挥保持水土、防风固沙、降低二氧化碳等作用。在森林承载能力范围内,科学地规划、逐步建设具有齐全功能的林业体系。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态林业的建设强调森林生态环境的意义,这是现代林业发展的趋势。森林在环境保护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许多国家都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发展林业时,都在不断地调整战略规划,做出深刻的革新。在保持森林生产力的稳定和增长方面,提供林产品方面,发挥森林环境服务功能方面,营造各种类型的人工林方面,现有森林的经营管理方面等均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建立、维持一个结构稳定、优势突出的森林生态系统,在森林生态系统能够承受的限度内进行林业资源开发与利用。在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方面的发展趋势是将水土资源的保护、改良、利用与生态环境治理相结合,在保护水土资源的生态稳定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其生态和经济效益。通过运用快速的工程绿化和水土流失控制工程等技术,保护、发展流域治理的森林工程体系,促进区域生态的协调发展。将森林作为环境资源、生产资源、文化资源等大力发展,制定包括生物多样性、综合生存力、经济效益、农区发展、产品多样化以及环境保护等内容的管理发展计划。目前,我国在生态林业领域应用了一些技术和科研成果,但是从生态林业持续、稳定、高效发展的角度来看,生态林业建设仍然需要进行深入的调整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洪雪,杨清福,张光华.三北平原地区林业生态工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防护林科技,2006(5):52-53.

[2]张建国.生态林业论(第2版)[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195-196.

[3]王嘉发.浅淡封山育林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应用[J].林业调查规划,2005,30(3):46-48.

生态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6篇

一、推动生态经济发展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着力打造更高质量的生态经济发展体系是加快建设生态强省的重点任务之一。加快推动生态经济发展体系建设,对我省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战略意义。

推动生态经济发展体系建设是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需要。一是要坚定不移地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迈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而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其中一条重要指标,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推动生态经济发展体系建设势在必行。二是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决策部署。实现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关键是要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之上,所以构建生态经济发展体系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举措。三是要坚定不移肩负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吉林省是粮食大省,承担着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任务,要筑牢生态屏障,保障粮食安全,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就要加快生态经济发展体系建设,这既是吉林省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

推动生态经济发展体系建设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需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推动生态经济发展体系建设,就是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生产出更多的优质生态产品。生态经济是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的必然成果,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需求正逐渐由外在的压力转变为内生动力,推动生态经济发展体系建设刻不容缓。

推动生态经济发展体系建设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判断。一方面,高质量发展必然也必须是绿色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绿色发展是新时代经济发展的底色,生态经济发展体系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生态经济发展体系建设,就是要培育高质量发展绿色增长点,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只有推动生态经济发展体系建设,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才能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二、推动生态经济发展体系的基本原则

推动生态经济发展体系建设必须以坚持党的领导为首要原则,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生态经济发展体系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生态发展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全面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是生态经济发展体系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只有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才能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需,创造出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生态体系建设环境;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加强顶层设计,才能严格制定程序,将民主与集中有机结合,才能不断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只有坚持党的领导,科学制定规划,才能明确前进方向,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

生态经济发展体系建设必须坚持绿色发展导向。生态经济发展体系建设,就是要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构建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生态服务业良性发展。构筑起清洁能源综合利用体系,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引导各类创新主体向市场输出绿色生产技术,充分发挥金融的绿色引导作用,强化以考核评估为保障的一系列措施,形成现代化的生态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生态经济发展体系建设,就是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生态经济发展体系建设要在发展新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形成新发展格局,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生态经济发展体系建设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生态经济发展要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建立健全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覆盖源头预防、过程管控、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文明制度,建立起绿色创新、低碳发展等制度体系,完善生态公益诉讼制度,落实生态补偿制度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实行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使生态经济发展有法可依。生态文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既要对国土空间规划利用的统筹、协调和管控,也要对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和排放进行制约。制度的有效实施,需要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自觉按照制度执行,要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同时,制度的有效实施,既依赖各行为主体的自觉遵守,也需要彼此间相互监督和约束。

三、我省推动生态经济发展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

我省建设生态经济发展体系,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要促进生态与产业发展的融合,不断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生态经济发展体系建设要促进生态与产业融合。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互利共生。产业生态化要求产业发展遵循自然生态发展规律,服从生态、服务生态、改善生态,通过改进生产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转变消费方式等途径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彻底改变產业发展对生态无度开采、浪费和破坏,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生态产业化要以生态资源为依托,推进生态产品产业化发展,在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价值的同时,为人民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产业化的目的在于促进生态资源的良性发展。推动生态产业化发展,关键是要立足生态优势,更好发挥市场作用,持续促进生态和产业发展的融合,依据本地实际瞄准绿色产业发展方向,通过多种方式促进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促进生态优势转变成为经济优势。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的协同发展,重点应放在长远发展上,让生态环境蕴含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更加充分彰显出来,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

生态经济发展体系建设要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只有依靠科技创新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态效率,才能减轻经济发展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依赖。新时代背景下,绿色技术创新已经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要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就是要依托市场推动绿色技术创新产业化,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高质量发展的统筹兼顾。绿色创新体系的良性发展要充分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增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吸引创新主体和多元资本进入生态经济发展领域,通过技术创新带动产业升级。

生态经济发展体系建设要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要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动形成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一是要转变思想观念,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二是要在消费方式、社会治理等方面进行变革,守住生态底线,协调好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推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有机统一;三是要发挥消费对市场的引领作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规避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给生态环境造成的巨大压力,促使全社会自觉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中来,引导人民绿色消费,倒逼企业绿色生产,培育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新时代吉林振兴正面临着东北振兴的政策机遇、新发展格局的融入机遇、国家重大战略的对接机遇、产业升级的趋势机遇,“十四五”时期是吉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是推动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实现突破、开辟新局的关键五年。只有紧紧抓住机遇,结合吉林省生态优势,打造生态经济发展体系,才能使吉林生态强省建设迈上新台阶,走上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之路,推动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不断取得新的更大突破。

(作者: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决策咨询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雷 博

上一篇:房贷危机分析论文范文下一篇:娱乐营销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