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的秘密范文

2023-09-21

经济增长的秘密范文第1篇

摘 要:在公路交通领域内,制度建设的落实能够促进公路交通体系化目标的实现,落实公路交通监督与管理,为公路交通现代化建设提供助力,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就公路交通经济增长中制度因素的重要性及理论依据进行阐述,指出公路交通经济增长与制度因素的关系,探究制度革新对公路交通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以期发挥制度因素的积极作用,促进公路交通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关键词:公路交通;经济增长;制度因素

公路交通经济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居于重要地位,能够促进国家交通运输质量的提升,增强国家经济实力,为国家发展提供助力。推进现代公路交通现代化建设,需要重视科学技术的应用,发挥制度因素的积极价值,对公路交通经济产生良性影响,对于公路交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公路交通经济增长中制度因素的重要性及理论依据

1.制度因素的重要性。就公路交通经济增长的整体情况来看,并未从先进技术发展应用这一角度来进行综合分析,经济增长以公路交通制度为引导和规范,公路交通制度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就公路交通制度来看,其具有合理性,能够激发人们工作积极性与自主性,通过优化激励机制,来提升工作效率,为公路交通经济的持续化增长创造条件。以制度因素为支持,能够清晰确定产权,基于公平公正原则出发来保障个体利益,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利益,调动个体在参与社会经济活动方面的主观能动性,这就为社会建设提供支持,促进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现代化发展的实现,需要以制度为支持,制度的优化完善能够为公路交通建设现代化体系的形成提供指导,充分利用先进技术与资金,保证公路交通体系建设的标准化。以制度为支持,能够参考国家法律内容,完善公路交通制度,就产业违规行为、不法行为以及公众行为进行约束,对行业进行整治,为市场规范化运行创造条件。公路交通制度的应用,能够维护知识产权,保障设计人员的合法权益,对其技术创新产生良性激励,为公路交通产业革新和建设质量与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础。现如今经济快速发展,区域之间差异明显,需要发挥公路交通的链接作用,通过公路交通现代化来缩小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发挥先进技术应用价值,维护对应管理制度,合理调配资源,推动经济结构完善。为确保制度应用价值的发挥,必须要结合本国国情等情况出发来革新公路交通制度。

2.制度因素的理论依据。在公路交通经济增长方面,制度因素所产生的影响较大,这一方面的理论依据是科学且完善的。首先,就国家发展情况来看,尽管具备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还需要以完善制度体系和健全经济体制为支持,以促进建设发展目标的实现,这就充分表明了在经济增长方面制度因素所發挥的重要作用。若一个国家具备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国家整体正处于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此时在经济增长方面制度因素的作用并不显著。也就是说,经济发展水平受制度因素的直接影响,生产效率的提升也与制度因素存在密切关联,进而影响着产品质量与经济价值。若想要推动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要以完善的制度体系为依托,保证资金的充足化,为发展提供保障,为生产要素实际作用的发挥创造条件,真正为生产提供支持,进而为经济增长提供内在动力。其次,实际生产过程中,各个要素因制度的存在而受到某种约束,若政策及制度并未存在相应改变,即便是生产要素增加或得到充足提供,或者合理配置资金、技术等各项资源,也无法保证最终生产产品质量与数量,无法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所存在的经济性边界与制度存在一定关系,基于制度因素出发能够对产品的产出与收益加以科学化、有效化的控制,确保处于规定范围之内,这就能能够为一个行业的发展能力产生强烈影响,可以就此了解一个行业的未来发展潜力。最后,制度的边界是动态化的,并非一成不变,其所依靠的科学技术有所改变,制度的边界也有所改变。在科学技术水平达到某种要求后,技术使用因制度因素而更为便捷高效,服务水平得以提升,这就能够为经济的增长提供助力。若技术发展超出规定范围,则需要创新技术,此时经济无法因制度因素而有所增长,甚至在某种条件下制度因素会对经济的增长产生一定阻碍,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要深刻认识到制度因素的影响,把握时代形势,重视技术变革与创新,紧随技术发展对制度进行调整和修改,确保制度与技术能够互相促进,这对于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公路交通经济增长与制度因素的关系

1.以制度约束生产要素。受到制度影响而存在的经济性边界,从产出、收益等指标出发对产品进行控制,将其控制在一定界限内,此种情况下会对行业发展潜力产生良性影响,对公路交通发展的盲目性加以防范。

2.以制度推动经济发展。公路交通经济增长阶段,制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家经济的进步,经济制度体系也趋于完善化。若国家经济水平不高,或处于经济发展特殊时期,则制度所发挥的作用并不明显。在生产领域内,生产效率因制度的完善而得以提升,生产质量得到保证,经济价值也显著提升。经济发展以资金和技术为支持,各项要素实际作用的发挥受制度的影响较为显著,社会生产也因制度的保障而得以有序进行,经济发展方向更为清晰化。

3.制度因技术发展而改变。现代科学技术水平逐步提升,促进了制度边界的变化,待技术水平达到一定标准后,以制度体系为支持,社会应用更具便利性,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具有一定推动作用。若制度体系并未随着技术水平达到标准而有所改变,则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极易受到制度的约束,经济增长也同样会受到制约,制度的积极作用无法得到有效发挥。因此以技术变革为支持,需要重视制度的调整,彼此互相协调,互相支持,能够推动经济的增长。

三、制度革新对公路交通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

1.项目法人制应用影响。就公路交通建设的整体情况来看,项目法人制的应用较为常见,在工程项目经审核通过后,需要将项目法人确定。在这一环节,需把握公路交通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依照相关规定出发组建公司,在工程项目全过程中积极参与,包括工程规划、施工作业、经营管理等,明确所承担责任,为工程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与此同时,在施工进度、资金管控等方面也需要发挥积极作用,保证管理实效。项目法人需结合实际筹措公众资金,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前期部分资金是由政府垫付的,通过公众资金筹措来降低其参与度,为工程项目财务资金提供一个独立发展与运用的空间。资金来源可通过市场调节来实现,项目法人必须要高度重视项目施工,强化责任意识,无论是项目法人还是资金投资人,都必须要把握经济制度要求,基于经济利益出发,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公路项目施工中,科学利用资金。以项目责任制为支持,能够科学化管理并控制资金,保证资金流通的科学化,促进资金使用的高效化,为项目施工质量与进度控制提供保障,维护公路交通项目建设的综合效益。在这方面,项目法人必须承担自身职责,明确责任和义务,有序管控各项资金,确保与项目内部控制、工程预算等实际情况相符合,对成本损耗等问题加以有效控制,优化经济管理内容,为公路交通经济的规范化、现代化发展奠定基础。

2.招投标制应用影响。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招投标制的应用较为常见,在这一过程中,企业之间通过自身优势的发挥来参与激烈竞争,获得施工权,正因为如此,才能够对企业产生良性刺激,促使其积极革新技术,创新管理方法,促进企业综合实力的提升,这就有助于提升行业的竞争力。对于公路交通建设项目来说,招投标制也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实际实施过程中可结合工程项目实际出发,公示项目具体施工标准,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对施工单位进行选拔,确保所选拔施工单位的适宜性,为公路交通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提供保障。在公路交通建设项目中对于招投标制的应用,主要有三方面的价值:第一,通过招投标制的应用,能够促进公路交通建设中成本投入的合理化控制,尤其是在整个公开公平的环境下企业参与到竞争中,最终获得施工权的企业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和较高的技术水平,能够为工程建设施工质量提供保证,诸多可能会造成成本浪费的限制性因素不复存在,比如施工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等。第二,通过招投标制的落实,促使企业之间开展激烈角逐,激发企业的内在动力,挖掘企业的潜力,促使企业自身竞争力的提升,企业为获得竞争优势,必然会积极革新技术、整合资源、优化经济管理等,以能够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获得参与机会,从宏观层面来说也有助于公路交通产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公路交通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第三,招投标制的应用,与项目法人施工标准高度相符,项目法人在招投标竞争阶段居于主导地位,能够结合公路交通项目实际情况出发,对施工单位的综合实力进行考量,并从中选择最符合施工标准的企业,确保公路交通项目施工目标的实现,保证施工质量的提升与施工成本管理的有效性。

3.合同管理制应用影响。合同管理制度在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公路交通管理工作也不例外。在公路交通建设项目中,需要明确规定施工标准、内容及流程等,划分项目法人与施工单位具体责任,保证责任落实的规范化,以免在责任承担方面存在偏差性问题,降低纠纷问题的出现几率,基于诚信务实原则出发,规范且有效地践行合同各项施工条款,这就有助于促进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落实,与项目法人对于施工的要求相符合。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对于施工单位来说,以施工合同为支持,能够把握项目各环节的具体情况,确保各环节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保证项目管理在全过程中得到落实,切实提升工程项目管理成效。以合同管理制度为支持,能够做好施工中各环节控制及施工后验收核算工作,便于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严格把控,在发现不合理之处的第一时间进行改进,保证施工进度与工程整体质量。通过合同管理制度的落实,能够保证施工全过程操作的规范化,以合同管理中施工设计规范、具体考察等为支持,做好事前预测,保证施工的进度与质量,对成本预算实施有效管控,整个工程项目施工具备了顺利进行的条件。将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与事后评估协调起来,能够保证成本管控的科学性,为公路交通经济的发展提供助力。

4.经济管控制应用影响。就工程项目建设情况来看,其实际进展过程中所受资金管理方法的影响较大,一旦缺乏科学合理的成本管控方式,极易影响工程施工进度。在公路交通建设项目中,经济管控是一项重要内容,处于基础性地位,经济管控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公路交通经济增长。具体来说,经济管控制度的实施,能够从进度、质量、资金等多个方面入手来把握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保证监督管理的全过程化,确保对应工程项目具体目标,促进双方全局意识与责任意识的形成,自觉实施严格管理,包括施工材料采购、管理、供应等,资源内容得以优化整合和高效利用。与此同时,经济管控制度的落实,能够对接工程项目,保证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基于量化目标出发,以具体化方式来落实管控,把控工程项目施工各环节,确保各项工作内容完成的高质量与时效性,资金流失风险得到有效降低。在公路项目建设中,以经济管控制度为依托,与合同管理制度相协调,从施工各环节入手来管理施工成本,保证成本优化的及时性,减少不必要的資源浪费,资源投入更为科学化,资源利用率得到明显提升,这就有助于促进公路交通效益的增长。

综上所述,现代社会发展新阶段下,实现公路交通经济的增长,需要转变单一技术应用以及传统资金投入形式,需要把握制度因素,重视制度优化升级,通过项目法人制等的实施,科学化管控公路交通建设成本,维护公路交通经济效益,重视技术发展与制度建设相协调,为公路交通经济增长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  刘燕.公路交通经济增长中的制度因素分析[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20,(6):199-201.

[2]  宋海春.公路交通经济增长中的制度因素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19):44-45.

[3]  徐涛.公路交通经济增长中的制度因素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6,(34):26-27.

[4]  宋静静.公路交通经济增长中的制度因素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8,(2):377.

[5]  孙厚涛.公路交通经济增长中制度因素的探讨[J].东方企业文化,2015,(17):271-272.

[6]  温鑫.对公路交通经济增长中制度因素的探讨[J].时代报告,2016,(24):152.

经济增长的秘密范文第2篇

一段时间以来,与官员有关的各类“门事件”频繁发生。从“表哥杨达才”到“巨贪刘志军”,网友的调侃声不绝,政府的形象与公信力遭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冲击。从那些深陷舆论漩涡的官员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官德的滑坡甚至缺失。所谓官德便是领导干部的职业道德。古人云:“治大国者先治吏,吏治则国治。”官德提升,至关重要。

其实每年有关部门都会组织提升官员道德素养的培训,可是每天仍然能够耳闻对于一些官员道德失范的报道,可见所谓培训有所建树但效用不大。原因是道德源于内心深处,植根于观念之中,而培训的作用太过于浅层次,且没有强制力。因此,要切实提高官德必须以务虚精神为缰绳,“榜样”、“书香”、“制度”三驾马车共同拉动,才能稳定地取得长足的提高。

充分发挥榜样的感召力量是踏平坎坷的第一架马车。在网络发达、信息爆炸、价值观多元的今天,许多领导干部迷失在了“多元之间”,从而道德滑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人人皆有对比之心、齐贤之心,我们要善于运用各种媒体平台,加大对各种先进人物及“失范”人物的宣传力度,以正反对比的方法让正面人物发挥模范作用,反面人物发挥警醒作用,让领导干部认识到什么是主流的,什么是“高压线”,什么才是真正的为人民服务。

勤读书强修养是后程发力的第二架马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此中的进步不只是知识的传承,更是灵魂的升华。因此,要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学习型社会的高度重视读书问题,以“读书交流会”、“每周读一本好书”等令人喜闻乐见的形式鼓励领导干部多读书、读好书。另外,还要建立鼓励读书、推荐好书的长效机制,让读书之风长久地吹下去,吹尽领导干部思想上的糟粕与桎梏。

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是把握行进方向的中心马车。官德的核心问题就是用权问题,官德缺失则会造成权力滥用、腐败滋生,并进一步造成生活堕落、思想腐化。正如总书记所说的:“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我们必须从制度上筑牢堤坝,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规范与体系,包括选拔机制、养成机制、监督机制、评价机制等,并严格贯彻落实下去,且要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勇气反腐,扫清干部中的堕落者,才能使道德“软约束”获得制度“硬杠杠”的威力,让官员不敢堕落也不能堕落。

经济增长的秘密范文第3篇

1 人口结构变动及其特点

1.1 人口年龄性别结构

根据国家统计标准, 0~14岁为少儿, 15~64岁为中青年, 65岁以上为老年。依据这个标准, 中国近30年来呈现老年人口增多, 而少儿人口表现为递减趋势。1990年0~14岁占全部总人口的28%, 随后几年表现为不明显的下滑趋势, 于2007年降到20%以下, 并仍然在下降。与此相反, 老年人口在过去30年内比例倍增, 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15~64岁的劳动力人口比例在逐年上升。

用抚养比来反应被抚养着与劳动者之间的比例, 从抚养比来看, 总抚养比越来越小, 在20世纪初期, 总抚养比平均在0.5左右波动, 也就是两个劳动力人口抚养一个被照顾者, 在2005年以后, 总抚养比仅在35%左右波动。说明劳动力人口的抚养压力减小。但是从具体来看, 人口红利正逐渐减小, 少儿抚养比与总抚养比波动趋势相同, 长远来看10年后的社会劳动力会减少, 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我国放开二胎政策。另方面老年抚养比逐年上升, 并且这种趋势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继续保持。

中国的人口性别比例差距不大, 男性比例人数稍微高于男性。但是中国人口基数很大, 从具体数值上来看, 男性比女性平均高3千万人左右。

1.2 人口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最多, 自改革开放以来, 国家大力发展农业,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的推行极大地鼓舞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从事第一产业的人数从28 318万人涨至1901年的39 089.1人, 随后出现波动下降态势, 这是由于邓小平同志南下讲话, 带来南下经商的浪潮, 一波一波的从事第一产业的人转向商业, 并且发家致富。2001年后下降趋势更为明显迅猛, 截至2015年从事第一产业的人数仅为21 919万人, 少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国家政策和社会发展要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越来越多的劳动者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但从比例来看, 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一直以来均处于明显的下降趋势。相对而言, 第一产业的经济报酬没有第二三产业多, 而且更加辛苦, 所以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者都在向外转移。第二产业人数处于波动增加状态, 与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例变动趋势相同, 1978年从事第二产业的人数仅有6 954万人, 占全国就业人员的19.9%, 2015年从事第二产业的人数已经有22 693万人, 是1978年的3.26倍。第三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进入新常态,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前提条件。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增加幅度大于第二产业水平。1978年仅为4 890万人, 2015年就业人数高达32 839万人, 占比42.4%, 从另一个角度也反应了我国经济正在快速发展。第三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驱动力, 也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

1.3 人口城乡结构

城乡二元结构制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个问题, 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随着经济增长, 第一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减弱, 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而一般只有城镇才有会大量的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机会, 所以大量农村居民涌入城镇, 为城镇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过去的30多年间, 人口城乡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在改革开放初期城镇人口比例仅为20%左右, 随着人口城镇化进程的加深以及户籍制度改革, 城镇人口越来越多, 最近几年人口城镇化率在55%上下波动, 而农村人口以及比例均处于下降过程。

1.4 教育结构

经济发展要求适应时代发展, 人力资本的积累才能够应对创新发展, 人力资本的积累与教育有直接关系。用每十万人在校学生数表示教育程度。初中生人数在2002年以前表现为逐年增加, 而在2002年以后表现为逐年减少, 完全相反的变动趋势, 这是由于计划生育的大力推行, 适龄的小学生数量减少, 导致中学生数量也减少。每万人在校高中生和高等学校学生数处于增加状态。1990年每十万人高中阶段平均在校学生数有1 337人, 2010年人数增加到最大值3 504人, 但是在2010年以后, 每十万人在校高中生数又在不断减少, 对应于前几年初中生人数的减少, 生源地减少势必会造成在校生人数的减少。每十万人口高等学校平均在校生数在20世纪90年少仅有几百人, 从初期的326人增至723人, 2015年每十万人口高等学校平均在校生数已经有2 524人, 与初中生和高中生人数之间的差距缩小。

2 人口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效应分析

2.1 模型及变量设定

我们从人口年龄性别结构、人口产业结构、人口城乡结构以及人口教育机构几个方面探讨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年龄结构用0~14岁 (X1) 、15~64岁 (X2) 、65岁以上 (X3) 的人口比重表示;性别结构用男女人数比例 (X4) 表示;人口产业结构分别用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例 (X5) 、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例 (X6) 以及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例 (X7) 来表示;人口城乡结构用人口城镇化率 (X8) 来表示, 也就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人口教育结构用每十万人中高等学校在校生数 (X9) 来表示。被解释变量用国内生产总值表示, 由于所选解释变量较多, 直接利用OLS可能会造成多种共线性比较严重, 所以利用逐步回归法, 依次加入变量寻求最合理的模型来解释人口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了尽量避免异方差, 使数据平滑化, 我们采用个变量的对数形式为最终变量。数据来源为《中国统计年鉴》。由于数据的可得性, 样本区间为1990-2015年。

2.2 建立模型以及模型结果分析

2.2.1模型。

我们首先测算各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相关性, 由测算结果可得, 15~64岁的劳动力人数比例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最大, 所以用劳动力人数比例为基础变量, 和经济增长总量做简单一元线性回归。第二步, 依次加入其他变量, 在保证每个变量显著性均通过的前提条件下, 找到拟合优度最大的模型, 通过比较分析, 加入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例变量可以使变量的显著性均低于0.05, 拟合优度提高, 所以确定加入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例。接下来, 在第二步得到的模型基础之上再一次加入其余变量, 重复第二步骤。最终, 确定最优模型的解释变量为劳动者比例、第三产业结业人数比例以及性别比。模型形式为:

拟合优度为0.993, 各变量均通过显著性检验。

2.2.2结果分析。

劳动力人口比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 15~64岁的人口比例每增加1%, 国内生产总值增加8.8 688%。适龄劳动力人口的增加会带来劳动力生产要素的增加, 投入增加当然会带来产出的增加。从抚养比的分析可知, 目前我国人口红利正逐渐消失, 劳动力的老龄抚养压力在逐年减小, 这对经济增长不是一件好事, 我们不可忽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不利影响, 注重引导人口结构向合理化发展。

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例对经济增长也有积极的影响作用。第三产业是目前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反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一般而言, 较为理想的产业结构是“三二一”结构, 就业水平也应该与之相对应, 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会更高, 工资水平也相对而言较高, 如果有越来越多的人从事第三产业说明整个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在增加, 人力资本积累, 会推动经济进一步增长。

性别比例失衡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是消极的。可见保证性别比例均衡有利于经济平稳健康增长。

3 对策建议

为了能够充分发挥人口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提出下几点建议:

第一, 调整年龄结构。目前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比较严重, 可以合理开发老龄人中的人力资源, 适当将某些岗位的退休年龄延后。同时加大二胎政策的宣传力度, 给予二胎家庭一定的生活或者医疗补助, 引导适龄妈妈的积极性。

第二, 保证性别比例在合理范围内波动, 逐步消灭重男轻女思想, 男女比例均衡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 既要加大正确理念的宣传力度, 也要加大对医院的监管力度, 禁止一切形式提前透露胎儿性别。

第三, 调整产业结构, 加速升级, 同时组织劳动者进行就业技能和知识再培训以适应新岗位的工作需要。人口产业结构向第三产业调整对专业队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

摘要:人口作为生产要素对社会生产有着重要影响, 另一方面人作为消费市场的主体对社会消费又有着作用效果,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经历了让世界震惊的高速增长, 其中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人口福利。本文从人口结构入手, 研究其变化规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关键词:人口结构,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 仲晨.辽宁省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D].辽宁大学, 2015.

经济增长的秘密范文第4篇

近年来, 安徽省经济发展越来越快, 据统计, 到2016年安徽省地区生产总值为24117.89亿元, 与2015年相比上涨了8.7%, 经济增长速度非常快, 超过了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水平。但是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合肥一家独大的状况, 省内各地区的经济增长差距很大。本文针对这种状况, 运用因子分析对2016年安徽省个地级市的经济增长差异进行了分析。

2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2.1 一级指标

一级指标就是本文所研究的主要目的, 即通过对不同指标的全面分析研究, 对安徽省16个式的经济增长状况及差异进行分析评价, 为安徽省各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2.2 二级指标

二级指标即对经济增长差异进行分析的角度。本文主要从经济规模、经济增长水平、经济增长活力、经济结构以及居民收入与消费能力五个方面对安徽省地区经济增长差异进行综合分析。

2.3 三级指标

三级指标即在二级指标的基础上所选取的能够通过原始数据计算得出的详细评价指标。本文共选取了12个评价指标, 在经济规模的基础上选取了地区生产总值和地区固定资产投资, 在经济增长水平基础上选取了人均GDP和人均财政收入, 在经济增长活力基础上选取了GDP增长率和人均财政支出, 在经济结构基础上选取了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和第三产业占GDP比重, 在居民收入与消费能力基础上选取了职工平均工资、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 数据来源及处理

3.1 数据来源

根据对目标问题的分析, 笔者从经济规模、经济增长水平、经济增长活力、经济结构以及居民收入与消费能力五个角度选取了12个指标对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经济增长水平及差异进行分析。本文从《安徽省统计年鉴》内选取了2016年安徽省的相关原始数据。

3.2 数据处理

由于不同指标的含义、性质、计量单位等的差异, 相互之间不具备比较能力, 所以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量纲, 加强数据的可用性, 标准化公式为:

其中Xi'为处理后的数据, Xi为Xi指标原始数据, Ximax为Xi指标中的数据最大值, Ximin为Xi指标中的数据最小值, 且标准化处理后的Xi'处于0到1之间。

4 安徽省地区经济增长差异分析

4.1 评价过程

通过对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首先根据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提取了两个公因子F1和F2, 其中F1的方差贡献率为49.688%, F2的方差贡献率为36.379%, 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6.067, 大于85%, 提取的公因子涵盖了原始数据的大部分信息, 所以分析结果是可信的。

对提取的因子进行最大方差正交旋转得到旋转成分矩阵, 从旋转成分矩阵中可以看出, F1在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财政支出、职工平均工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上的载荷较大, 所以F1反映的是地区的经济增长水平的全部信息、居民收入与消费能力的大部分信息以及经济增长活力的部分信息。F2在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GDP增长率、第二产业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上载荷较大, 所以F2反映的是经济规模和经济结构的全部信息、经济增长活力的部分信息以及居民消费于收入能力的少部分信息。

根据SPSS软件所给出的FACE1和FACE2得出安徽省各地区在因子F1和F2的得分情况。再根据因子的方差贡献率进行加权, 将结果作为系数构建地区经济增长评价综合得分的线性回归方程, 其表达式为:, 将数据代入表达式中, 得到2016年安徽省各市经济增长状况的综合得分。

4.2 评价结果

从表1中可以看出, 安徽省各地级市之间的经济增长差异状况中十分明显, 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的综合得分将16个市划分为五个梯度。

第一梯度为合肥, 其综合得分为2.161, 排名第一, 经济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其他地区。且合肥市在F1和F2上的得分排名均为1, 说明合肥市在经济规模、经济增长水平、经济增长活力、经济结构和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上均处于全省领先位置。

第二梯度为芜湖和马鞍山, 其综合的得分排名分别为二、三名, 综合得分相差0.273。就F1来分析芜湖的得分排名略低于马鞍山为, 但在F2上芜湖的综合得分远远大于马鞍山, 马鞍山在F2上的得分为负值, 位于第12位。马鞍山在F2上的得分主要收其经济结构影响较大, 其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很低, 经济发展不合理需要进行产业调整优化。

第三梯度为宣城、铜陵、蚌埠和滁州, 为别位于第四到第七名, 其中蚌埠和滁州的综合得分为负值, 但最大差值仅为0.139, 所以将这四个地区放在同一个梯度进行考虑。蚌埠和滁州在F1和F2上的得分排名分比为8、9和9、8, 这两个地区在两个因子上的得分比较均衡, 但宣城和铜陵在两个因子上的得分差距较大, 其中铜陵的差异最大, 其排名为4和14。铜陵市在经济规模和经济结构的相应指标的数值与其他地区相比较小, 这是影响铜陵在F2上得分的主要因素。

第四个梯度为黄山、安庆、阜阳和池州, 排名情况依次为8、9、10、11。黄山在F1和F2的得分分别位于5和16, 其中黄山在经济规模和经济结构方面均处于全省最低水平。安庆的排名为12和5, 安庆在经济规模方面处于全省前列, 仅次于合肥和芜湖。阜阳在经济增长水平、经济增长活力和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上处于全省最低水准, 但是其经济规模较好, 且其产业发展仅次于合肥市, 产业发展结构十分合理。池州在F1上排名第七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 但在F2上得分很低, 仅超过黄山。

第五个梯度为淮南、宿州、六安、亳州和淮北, 这五个地区的经济增长水平属于全省下游。其中淮南和淮北各这方面的的得分都比较均衡, 处于全省中下游水平, 但宿州、六安和亳州在F2上的得分较高而在F1上得分较低。

5 结论及建议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 安徽省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其中合肥市经济增长最快, 淮北最慢, 并根据其综合得分情况将各地区划分为5个梯度。想要加快安徽省整体经济的增长, 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 合肥市作为安徽省的省会以及经济核心, 要充分利用其地域和地位优势发挥其带头作用, 大力发展经济, 调整经济结构, 加强合肥在安徽省的经济地位并引导省内其他地区的发展, 提供借鉴。成熟的经验以及积极地引导能够加快其他地区经济发展, 提高经济效益, 从而缩小地区经济增长差距。

其次, 各地区要充分利用地区的文化习俗、传统产业及地域优势等, 大力扶持并发展具有地区优势的产业。如六安的茶业享誉全国, 是六安的主要经济来源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但近些年来老牌企业的竞争力渐弱, 当地应该加强对老牌企业的复苏与振兴, 让经济再次焕发生机。

最后, 各地区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近年来, 第三产业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主导型产业, 但在安徽省内除合肥、阜阳、亳州和淮北之外其他地区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地区GDP所占比重很小, 这些地区的第三产业发展较慢, 产业结构并不合理, 这严重限制了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各地区政府应加强引导, 增加对第三产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并与企业协调合作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摘要:本文通过构建安徽省地区经济增长差异分析的评价指标体系, 选取2016年《安徽省统计年鉴》内的相关数据并计算出相应指标数值, 运用因子分析得到安徽省各地区经济增长水平的得分情况。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安徽省各地区之间经济增长状况差异明显的结论, 并给出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经济增长,地区差异,因子分析

参考文献

[1] 宋长青, 李子伦, 马方.中国经济增长效率的地区差异及收敛分析[J].城市问题, 2013 (6) .

[2] 张茹.中国经济增长地区差异的动态演进:1978—2005[J].世界经济文汇, 2008 (2) .

[3] 姜雄飞, 吴玉鸣.广西县域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分析[J].改革与战略, 2006 (3) .

经济增长的秘密范文第5篇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经济全球化使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经济时代, 我们站在经济风暴的台风口, 有的人借力一举成功, 有的人却在这风险里变得一无所有, 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 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机遇和挑战, 许多公司开始追求企业的上市, 而在这个基础上企业的市场估值也将会不断改变, 经济将迅速增长。股价的收益率是否正常与会计盈余有很大的关系。同时会计盈余也能准确地表达出企业的资本和要素市场的现状, 并以此来达到资源的合理有效的配置。由此可见会计盈余具有很大的宏观预测能力。

我国的上市公司的会计盈余的增长率对宏观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任何企业在融资的时候必须首先要考虑的是企业当前的资金需求, 若企业目前的资金能满足企业的发展扩大和正在运行的项目的继续运行则可以考虑企业的融资问题。这样才能将企业当前的利益与企业长期发展的需求相结合, 在这个角度上预测、评估和监控企业所面临的风险, 并及时制定应对的策略。通过这种方式使企业在充满风险的经济时代可以保持一个长期稳定的发展。

为适应快速发展的经济环境, 作为上市公司的管理人员应制定出本符合公司现状的、切实可行的财务方案。保证企业各个项目资金的正常供应, 不断地挖掘基业内部的潜力, 在企业进行各个决策时预估该决策的风险。公司应当开始重视项目的预算管理, 不断提高公司的收入和经济效益。

2 会计盈余和市场估值对宏观经济的作用

2.1 总体账面市值比宏观经济预测

账面市值比能够有效地反映出企业是否具有实际的经济增长的能力以及可以提前评估预测投资的风险及回报, 是影响当前股票的经济走势和实际的收益率等重要因素, 美国某一上市公司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账面市值比可以有效地预测出美国当前的经济走向。用账面市值比进行的宏观市场预测其准确度甚至要高于会计盈余对宏观市场的经济预测。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中, 许多新股的价格比当前真正稳定的股价还要高, 这是因为企业过于强调融资这一功能而忽视了企业本身的市场估值。这样会打乱市场平衡, 不利于市场的积极发展。

市场价值是指某项资产、劳动力, 或者物资在交易市场上具有与之价值相对应的价格, 市场的交换是买卖双方自愿达成的交易。马克思的曾在书中写过社会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账面市值是会计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账面市值就能反映出企业的总体发展水平, 而会计盈余不仅能反映出企业的总体发展水平而且还能显示出企业未来的经济走向。经研究表明账面市值比比会计盈余更能表现企业的经济走向, 以及当前社会经济的总体趋势。由此可得出结论总体账面市值比越高, GDP增长率越高;反之, 总体账面市值比越低, 则GDP增长率越低。二者之间成正比关系。

2.2 总体会计盈余与宏观经济预测

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和投资、融资决策时都会参照会计盈余, 企业的会计盈余能有效反映出当前经纪公司的经营状况以及国民的生产指标。会计盈余具有规律性, 不是突然出现的, 它发布信息的时间比较稳定。会计盈余甚至可以预测经济的大体走向以及现金流在未来所具有的能力。

我国GDP的增长具有很强的季度效应, 在旺季的时候如法定节假日或者夏季、过年期间、“双十一”“双十二”等一些购物软件做活动的时候我国的国民GDP就会急速的增长, 而在春天或者秋天人们的消费较为平缓的时候, 我国国民GDP则发展较为缓慢。因此应在会计盈余的基础上控制GDP的增长, 协调GOP的季节之间的差异性。我国上市公司可以联合起来在淡季的时候搞一些活动, 推动GDP的增长

据研究表明, 总体盈余越高则实际GDP越小, 而总体盈余越低则实际GDP越高。因此二者是负相关的关系。我国主要是由零售批发行业、制造行业和计算机信息技术行业所组成的上市公司, 这三大行业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提高了我国的资源的利用率, 有效地带领市场积极向上的发展。为实现企业的整体利益最大化, 首先需要将全面风险管理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监测和分析。为我国经济的升级和转型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其所显示的信息是最能反映出我国经济发展现状信息。

3 结语

会计盈余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日常发展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因此无论是中小企业还是大型企业, 甚至是上市公司都应该从企业生存发展的长期战略来认识、发现、处理相关问题。将目光放眼于未来, 在处理问题和实施工作的过程中应从企业的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 形成一个高效的组织决策系统。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 许多经济问题不断涌现。在经济不断进步的大背景之下, 影响GDP的因素也越来越多。本文将研究上市公司的会计盈余、市场估值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并对其进行分析。

关键词:会计盈余,市场估值,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 罗宏, 等.会计信息的宏观预测价值:基于中国制度环境的研究[J].会计研究, 2016 (4) .

[2] 辜胜阻, 庄芹芹, 曹誉波.构建服务实体经济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路径选择[J].管理世界, 2016 (4) .

经济增长的秘密范文第6篇

一、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现状

房地产经济通常分为三个部分,包括房地产行业的开发投资、房地产行业的生产以及房地产行业的消费。房地产在开发、生产以及消费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其产业链的一系列发展也会对我国国民经济产生一定影响。由于我国房地产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经济的发展状况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相辅相成,两者相互促进,同时也相互制约。

(一)我国房地产经济不断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建设也非常迅速,为解决新增的大量城市人口的住宿问题,我国政府在房地产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资金。国家和政府的支持是我国房地产发展的基础,反过来房地产的发展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总体来看,我国房地产规模依旧处于扩张阶段,房地产经济也处于稳定发展的上升阶段。

(二)改善中国广大居民的生活环境

房地产经济发展具体情况不仅取决于我国国家经济水平,还来自居民对提高生活质量水平的新要求。然而,在当前的房价水平下,房地产经济虽然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也为购房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与生活压力,这是目前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对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当房地产经济发展良好,售房的压力会逐渐减轻,这时房地产商的工作重心将由市场销售转移到提高住房质量与改善住房环境等方面,从而改善中国广大居民的生活环境。

(三)房地产经济发展体制不完善

我国房地产经济虽然有着良好的发展,但过高的房价也对当前经济造成了一定压力,同时也加剧了普通购房族的购房压力。这种非正常的高房价同样也意味着当前房地产经济发展体制存在漏洞,让投机者有可乘之机,这样便加剧了房地产行业的非正常发展,并通过连锁反应,增加了我国国民经济中的经济泡沫,不利于国家经济稳定发展。

(四)带动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较少,虽然我国总体经济发展良好,但人均生活水平仍然存在着较大的提升空间。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房地产经济的发展能够较大地带动相关服务业的发展,提高第三产业在我国国家经济发展中的比重。此外,房地产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比重,我国的整体经济发展情况与房地产经济的发展状况有着重要联系。房地产不只是独立的一个行业,还密切关联着其他行业的发展,比如我国建筑业、家电业、装修业等等,因此,当我国房地产经济具有良好的发展,我国许多其它相关行业也会繁荣,行业链的密切联系关系着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因此,当房地产经济具有良好的发展状况时,我国整体经济水平也会有较大的提升。

二、房地产经济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房地产经济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是相辅相成。近年来,我国房地产经济已成为推动我国市场发展的关键力量。然而,由于房地产业的影响力日益增强,风险也随之提高,如果房地产业出现经济波动,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对房地产业的发展需要合理的控制,同时运用一些经济、法律、行政手段来规避其带来的风险,以保证房地产业能够实现可持续、可循环的健康发展。

(二)促进就业发展和大众消费

房地产经济的发展,首先将带动其相关子产业的快速发展,其次,这种相应的经济增长也将带动国家整体就业率的提升,改善我国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总的来说,房地产的快速发展将为国家增加相应的就业岗位,这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其次,我国人口基数大,对房屋的需求量也大,城市人口的激增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房地产的消费,这将使房地产的经济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而且房地产的购买,物流的后续维护、公用事业等消费是必然的,所有这种消费将促进房地产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后续强制性产业链,因此,房地产消费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持续上升。

(三)投资作用

房地产投资处于房地产开发的初期阶段,存在于土地购买和相应的后续产业设备相关投资链中,因此,总投资也可以直接促进房地产经济的发展。据可靠的数据,自改革开放以来,极大地增加了这样的房地产投资额。这种房地产投资额在中国大型社会企业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加,投资总额也在不断上升和增长,充分使我国房地产经济处于上升阶段,从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处于稳定上升发展阶段。

结语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同时房地产经济在我国整体经济中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我国房地产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其发展改善了中国居民的生活环境,同时拉动了我国整体经济的增长,但与此同时,房地产的经济体制还存在着不足,让大量投机分子钻了空子,威胁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此外,房地产经济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发展和大众消费以及投资上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摘要: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其中,房地产经济占有的比重较大。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对国民经济增长既有推动作用,同样也存在着制约性。本文分析了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状况,并分析了房地产经济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认为房地产经济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有促进作用,促进就业发展和大众消费,并具有投资作用。

关键词:房地产经济,中国国民经济增长,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永涛,冯长春,宋增文,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带动作用新释——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建筑经济》,2017(06):21-23.

[2] 陈雪,尹宇明,在房地产热之后看我国汇率政策两难选择,《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6):33-35.

上一篇:监察室半年工作总结范文下一篇:犬友笑传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