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工商管理论文范文

2024-07-13

地方高校工商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建设高层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需要以分专业的“双师型”教师标准为参照。本文以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基本素质等为依据,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的标准进行研究探讨。

关键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标准

旅游是一门技术性、实践性非常强的应用学科。旅游管理教育的行业性、实用性和技术性决定了其专业教师应是“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旅游管理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实践性教学在旅游管理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双师型”教师应是地方高校旅游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目前,建设“双师型”教师的队伍是我国高等教育界对旅游管理教育师资提出的普遍的基本素质要求。在现实的我国高等教育中,对“双师型”教师含义的解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旅游管理专业的“双师型”教师的标准,还没制定,这就使得地方高校在选聘教师上缺乏依据,旅游教师的教学行为难以科学规范,导致目前我国旅游教师队伍良莠不齐,这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完成旅游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以及实现高等旅游教育的培养目标十分不利。本文以地方高校旅游专业教师基本素质、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等为依据,借鉴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对地方高校旅游专业“双师型”教师的标准进行探讨。

1.“双师型”教师的一般概念和特征

目前国内学者关于“双师型”教师的定义从广义到狭义,从词语本义到引申义,从要素到功能,从静态到动态,从过程到结果,不下20种,其中,最有代表性界定主要有:

一是从教育素质角度出发。认为“双师型”教师,就是同一位教师,既是理论教师,又是实训教师,他既能担任专业理论的教学工作,又能胜任专业技能的训练工作,还能指导学生进行生产实习;

二是从教师职称角度出发,认为“双师型”教师,是指在高校任教的具备不同系列技术职称中相对应的两种职称,即教师系列职称和工、农、医、经、警、法等社会技术职称的教师;

三是按照职教界的约定俗成,认为“双师型”教师通常是指从事职业教育的,既能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指导专业实践,具备“双师”知识、素质、能力的教师;

四是从功能角度认为“双师型”教师,就是既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较高的专业理论教学水平,又具有规范的专业技能指导能力,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联系与规律,同时又具有教师资格证书和相应的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

五是从内涵角度出发,认为“双师型”教师是指具备良好的师德修养、教学与科研能力,具备良好的行业与职业态度、知识、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的专业教师。根据这一概念,可以进一步理解“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双师型”教师就是指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及一定的科研能力,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

六是从行业资质角度出发,认为“双师型”教师是指具备良好的师德修养、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具备良好的行业职业态度、知识、技能和实操能力的,持有“双证”的专业教师。

七是从综合性角度出发,认为“双师型”教师就是各级各类高校中既能够讲授专业知识,又能够开展专业实践;既能够引导学生人生价值,又能够指导学生获得与个人个性匹配的职业的一种复合型教师。

八是从学术性与师范性角度出发,认为“双师型”教师,是指集普通教师素质和工程师(农艺师、旅游规划师)素质于一体,是既能够从事理论教学,又能够指导技能训练的新型教师。也就是说,他们应是学术性与师范性统一,理论与实践并重的高质量的复合型教师,也是我国职业教育第一线所急需的“两栖型”师资。

显然,在“双师型”教师的界定上,我国理论界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和视角。多样化的界定既反映出认识上的不成熟及实践中的混乱局面,同时也有利于对“双师型”教师本质的揭示,至少从上述八种界定中,我们可以发现“双师型”教师应具备两个特征:一是“双师型”教师既能从事理论教学也能从事实践教学。二是“双师型”教师既是“教师”也是“工程技术能人”。高校的“双师型”教师既要具备“讲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也要具备“工程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因此,“双师型”教师并不是指具备了“双证”就是“双师”,不能简单理解为有了证书就有了能力,而是指从事职业教育的,既具备高校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的能力与素质,同时又能将两者的知识、能力和态度等有机融合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去的教育工作者才是真正的“双师型”教师。

2.旅游专业“双师型”教师的素质要求

根据我们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和特征的把握,我们认为旅游专业的“双师型”教师至少应包括两层涵义:一是从整个教师队伍的结构来说,既有本校的专职教师,又有校外聘请的兼职教师;既有来自高校的旅游及相关专业毕业生,又有来自旅游规划与设计所、旅游策划公司、旅游企业以及上市公司等管理、服务一线的旅游工作者;既有侧重于旅游专业理论教学的,又有侧重于旅游专业技能教学与训练的。二是从教师个体来说,既要具备教师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又要具备旅游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经济素养、社会交往和组织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适应和创新能力等职业能力和素养。即专业课教师既要有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能力与素质,又要有旅游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与素质,同时又能将两者的知识、能力和态度等有机融合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去,逐步向教师——旅游规划师(旅游策划师)、导游(厨师)、教师复合方向发展。据此可以定义旅游管理专业的双师素质教师是指具有助理讲师(或以上)教师职称,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专任教师:(1)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含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在旅游企业第一线实际工作经历,或参与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2)近五年主持两项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果良好。

3.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的标准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首先必须具备教师的基本能力和素质,是否符合“双师型”教师条件主要从旅游教学能力、旅游科研能力和旅游实践指导能力等方面进行认定。根据其具备双师素质和能力水平的不同,可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双师型”教师三个层次。

3.1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初级“双师型”教师必须具备的条件

(1)具备较扎实的旅游理论和旅游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和教学经验,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和高校教师资格,具有助理讲师以上职称,至少能胜任1门以上专业或专业基础课教学;

(2)具有总结教学经验、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参与课题研究的能力;

(3)具有初级导游证或中级中式烹调师(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以上技术职称或指导过一轮旅游实训或参与教育部等部门组织的教师旅游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具有较为熟练的旅游实践、实训技能,具有一定的旅游实训指导能力。

3.2中级“双师型”教师必备条件

(1)具备扎实的旅游理论和旅游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和高校教师资格,具有讲师以上职称,至少能胜任2门以上专业或专业基础课教学;

(2)具有总结教学经验、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的能力,具有从事教育和教学改革、参与课题研究及指导助教的能力,公开发表有一定水平的旅游学科研究、教学论文或实验报告;

(3)具有中级导游证、高级中式烹调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或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以上技术职称或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在企业第一线旅游专业实际工作经历或参与教育部等部门组织的教师旅游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具有较为熟练的旅游实践、实训技能,能够胜任旅游实训、实习指导工作,能独立设计旅游模拟实训方案、编写旅游实训实习教材,使用效果良好,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

3.3高级“双师型”教师必须具备的条件

(1)具备系统、坚实的旅游理论和旅游专业知识,具有丰富的旅游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和高校教师资格,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能系统讲授2门以上专业课程;

(2)具有及时吸收最新旅游成果应用于旅游实践的能力,具有从事教育和教学改革、处理复杂、关键性技术问题和指导青年教师的能力,公开发表有较高水平的旅游学科研究、教学论文或出版有较高水平的著作、教材;

(3)具有高级导游证或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等以上技术职称或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在企业第一线旅游专业实际工作经历或参与教育部等部门组织的教师旅游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具有有效组织和指导旅游实践环节教学、培养学生旅游技能的能力,具有旅游实践环节创新设计和指导旅游模拟实验室建设、指导编写旅游实训实习教材的能力,实践教学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杨超男.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曹子英.关于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标准的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02.

[3]张晶.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管理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06.

此文系彭文武主持的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湘教通[2009]394号)和陈国生主持的湖南省普通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湘教通[2009]321号)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通讯地址:1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 湖南 衡阳 421009;2、3湖南工学院 湖南 衡阳 421002;4南华大学 湖南 衡阳 421001)

地方高校工商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随着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方向的转型,相关本科专业职教融合性趋显,物流专业作为综合实践性强的专业受到相当的关注。在职业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高校间陆续启动的“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简称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为物流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新动能,给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对口贯通分段培养带来了新契机。本文以山东省滨州市为例,对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物流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地方高校物流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分析了滨州市地方高校物流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现状,基于“学历+技能”双提升目标构建了地方高校物流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模式,并提出了地方高校物流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对策,为相关物流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物流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对口贯通分段培养;协同发展

一、引言

目前职业教育以中高职和技术院校为主要主体,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层次受限,造成国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当前就业市场对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水平要求趋高,学历+职业技能作为人才准入的基本条件,二者具有不可或缺性。但现实表明,大部分应用型本科物流人才培养缺乏职业技能培训造成毕业生就业难,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学历优势不明显等问题突出。企业参与协同育人的积极性一般,多以框架性面上合作为主,缺乏深度的融合。物流教育是集理论和实践为一体的综合性的教育,实践和创新型人才需求旺盛。然而地方院校包括高职、本科等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孤岛”问题比较突出,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对接端口,无法实现有效协同,这不利于地方物流职业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

二、地方高校物流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必要性

(一)职教改革政策

当前《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各具优势。从2019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并指出到2022年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通过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完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1]。1+X证书制度将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进行了融合,并将促进职业教育改革。为推进职教改革中1+X证书制度试点,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部署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关于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积极稳妥进行了实施意见引导,进一步推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进程。山东省教育厅在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过程中积极开展了省内各高校的试点申报备案工作,并将在2021年从试点阶段转入全面实施阶段,不限制申报院校、申报数量和学生规模。1+X证书制度成为山东省地方高校职教改革发展的重要导向。

2020年山东省教育厅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意见》(鲁政发〔2020〕3号)精神开展了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并每年就试点学校、专业及招生规模发布任务通知。2020年物流专业以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专业为主,“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高职与本科院校分别达到了3组,如表1所示。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也成为推进地方高校职教发展的重要模式。

(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诉求

山东省职业教育起步较早,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模式发展较为成熟,物流专业高职与本科对口贯通培养,协同发展效果明显。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与青岛农业大学、山东交通职业学院与山东交通学院、临沂职业学院与临沂大学等就物流专业人才培养进行了有效的“3+2”对口贯通衔接。然而对于应用型物流专业的发展,对口贯通很大程度上只是打通了学历方面的联合培养,高职阶段学生更注重的是转段考试,技能提升未做明确要求,整体培养质量差强人意。职业院校與本科高校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提高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人才培养质量,就要厘定清“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人才的目标定位,建立起协调机制[2]。

随着职教改革的展开及深入,山东省陆续在高等职业院校、中等职业学校(不含技工学校)、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开展了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工作[3]。对口贯通分段培养和“1+X证书制度”试点成为实现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证书互通衔接的重要探索,将进一步完善相应的职教体系并提升山东省现代职业教育水平,促进物流人才培养综合发展。

(三)企业职业化物流人才需求

山东产业基础良好,地理位置优越连接长三角和京津冀经济带,陆路交通发达,海岸线长优良港口多,青岛、临沂是首批国家级物流枢纽。山东省物流行业发展成熟度较高,对于地区物流职业教育来说具有良好的基础。地方高校物流职业教育发展与当地物流相关企业深度合作必不可少。然而,部分高校与物流相关企业的产教融合程度一般,大部分局限在短期认识实习和专业实习合作层面,高校与企业在物流职业教育方面无法实现真正的协同。部分企业为实现自身更高层次的发展,逐步在探求并开展与国内知名高校物流职业教育合作,地方高校与企业的职业教育合作意向及深度受到一定冲击。

三、地方高校物流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模式

(一)地方高校物流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现状

山东省滨州市职业教育整体发展良好,职业教育院校体系较为全面,目前滨州市职业类院校与企业合作较为密切,高等职业院校特色明显。然而滨州市高等职业院校与山东本科高校“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专业单一,本科合作院校较少,无法较好开展职业教育对口贯通分段的学历提升。相对于职业院校,滨州市本科高校在对接职业院校“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过程中也存在着对接院校与专业单一,数量较少等现象。目前滨州市所在区域的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分别开展的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专业都为机械类专业,但没有相互的对口贯通分段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

与此同时,在参与物流1+X证书制度试点中,地方高校学生可通过考取物流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提升职业能力,职业层次院校以初级和中级证书为主重点考查实操应用能力,本科层次高校以高级证书为主重点考查规划设计分析能力。物流1+X证书制度试点对于不同程度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然而1+X证书存在着等级设置过宽、学习成果认定难、积累与转化滞后以及社会服务功能有待强化等问题[4]。多数的职业能力培养并不能有效对接行业企业的需求,部分高校仅仅停留在知识考查的层面,无法链接企业实时需求。企业需求是物流职业教育的风向标,企业的参与对于提升物流职业教育必不可少,关系重大。

(二)地方高校物流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模式构建

目前滨州市物流职业教育的发展缺乏高校间物流1+X证书制度下的各层次联动,同时与地方企业协同职业育人程度不足。物流职业教育需要职业院校、本科高校及企业的共同参与,在学历和职业能力提升方面深度配合。因此,以“学历+技能”双提升为目标构建了地方高校物流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模式,如图1所示。

物流职业教育技能提升目标主要借助于1+X证书制度协同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开展以物流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导向的不同层次的技能培养,对接行业企业,落实岗位技能要求,激活1+X证书制度职业技能培养的企业应用活力。

物流职业教育学历提升目标主要借助于3+2对口贯通机制开展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的广泛协同育人合作,为学生发展构建良好的教育平台,增强学生升学深造的积极性,不断提升综合人才培养水平。

四、地方高校物流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对策

(一)推动地方高校开展物流专业对口贯通分段培养合作

开展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是推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地方职业院校和本科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具有一定的承接性,可提供对口贯通分段培养的基本条件。在职业技能与学历证书“双并重”的行业环境中,职业院校和本科高校人才培养各自优势明显,可通过贯通分段合作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推动贯通培养期内技能学历复合型人才的养成。因此,地方政府部门在推动职教发展的进程中,可侧重推动高校间开展物流专业对口贯通分段培养的合作,特别是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实现人才培养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本科院校和职业院校在未来的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可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优势进一步探讨物流专业对口贯通分段培养的合作。

(二)构建地方高校物流管理1+X制度衔接机制

1+X证书制度作为国家职教改革的关键路径之一,被诸多职业院校及应用型本科高校相继引入以推动自身职业教育改革发展[5]。对于地方高校物流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来说,物流管理1+X制度为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模式提供了新内涵。1+X物流管理职业技能证书试点考核院校具有层次性,高职院校普遍为中级,本科高校为高级。在对口贯通分段培养的基础上,通过中高级物流管理职业技能证书考试的衔接,能进一步增强地方高校间物流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地方高校在开展对口贯通分段人才培养的同时,有必要接入1+X证书制度,构建科学合理、分工明确的衔接机制,推动中高级物流管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衔接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同时可通过课证融通进一步完善对口贯通分段人才培养方案,优化高职和本科阶段的课程设置及实践教学内容。建立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物流管理1+X证书师资队伍,共同组织培训并开展考评工作。

(三)打造地方高校职教特色的协同实践教学基地

实践教学基地是地方高校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支撑条件。高职院校与本科高校因人才培养理念的差异性,在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和运营上各具特色[6]。高职院校开展的深度校企合作,随着现代学徒制的日益完善,能直接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有效锻炼和提升学生技能水平。本科高校更侧重于以校内实验室为重心开展实践教学,往往用于印证教学内容原理及应用方法,突出一定的系统性创新思维。本科高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学分的设定,学生在校公共课和专业课学习时间占比高,通常较难满足企业要求学生集中实习实训的基本时间周期要求,“走马观花”式校外实践教学成为主流。对于推动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在实践教学方面特别是基地的建设运营上更应相互借鉴经验,共享资源,打造区域协同,共同发展的实践教学基地。同时在对口贯通培养基础上,充分发挥1+X制度的引导性,改革人才培养方案,贯通本专科课程体系,实现学历+职业技能证书有效的层次衔接[7]。通过打造职教特色的协同实践教学基地,增强区域物流职业教育的协同发展能力。

(四)提升地方校企物流职业教育协同合作深度

高质量的物流职业教育是高校与企业人才培养的共同诉求。对于部分企业来说,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单方面满足现代物流运作的需求,在物流职业教育中企业的角色已经由参与者逐渐向主导者转变,企业通过自建物流人才培养平台主动对接高校及相关科研机构。因此,地方高校不仅要运用国家职业教育利好政策,更要转变以高校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思路,积极对接企业特色人才培养体系,切实立足于地方企业的需求,培养企业应用型人才,嵌入行业和企业的发展大局。

五、结束语

新的时代背景和行业环境,对新工科引领下的物流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职业教育改革推动了本科与职业院校行业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诉求的融合。高等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对口贯通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借力于1+X证书制度将推动建立一套更为完整的多元化物流专业的协同教学模式,通过打造具有职业教育改革特色的协同实践教学基地,进一步增强校企物流职业教育产教合作,共同探索一条特色鲜明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新道路。

参考文献:

[1]杨红荃,张雪娉.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价值内涵和实施的多角度分析[J].职教论坛,2020,36(12):45-51.

[2]周灌中,宋士福.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探析[J].职教论坛,2015(12):29-31.

[3]唐臣,徐小桃.“1+X”制度下职业本科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发展[J].物流技术,2021,40(01):146-151+160.

[4]李超锋.“1+X”证书制度与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J].廣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04):55-58.

[5]赵亮.推进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试点的实践与思考——以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04):43-46.

[6]李雪梅.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对口贯通分段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化工管理,2020(07):76-77.

[7]刘金凤.高职与本科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模式的研究——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J].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2019(05):100-101.

作者简介:罗润三(1993—),男,汉族,江西宜春人,助教,工程硕士,研究方向为航空物流。

基金项目:2020年度全国高校、职业院校物流教改教研课题(JZW2020067);2021年物流业制造业融合教改教研课题(RZW2021002)中国物流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管理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课题计划““1+X证书试点”背景下的普通本科高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ZW2020067);中国物流学会、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课题计划“面向物流业制造业融合的地方高校智慧物流人才培养研究—以滨州学院为例”。

地方高校工商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地方性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面临两个基本命题,这是关系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方向性问题。服务型政府、学习型政府的建设成为当今政府管理变革的导向,因此需要一批能适应新形势,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较强的现代化管理人才,这为地方性高校大力发展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分析地方性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后,认为走特色化发展道路是必然的选择,并通过典型的案例探讨了特色化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地方性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色化发展

一、地方性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两个基本命题

科学意义上的公共事业管理起源于20世纪早期的美国的公共管理,其理论基础来源于泰勒的科学管理和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20世纪80年代世界范围

内掀起的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对我国也产生了较大影响。政府的管理导向开始由“大政府、小社会”向“小政府、大社会”,从“行政管制”向“公共服务”转变,为适应这一变革形势和相应的人才需求,教育部在1998年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中正式设立了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当前,“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范畴仍存在许多争议[1],这些争议集中表现为公共事业管理与工商管理的交叉性是否过多,公共事业管理与传统的行政管理是否有区别,中国的公共事业管理是否具备存在的现实依据等一系列问题,由此也使得高等院校和部分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产生了两个自然而然的追问:一是地方性高校是否应该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即人才培养目标的问题;二是如果社会发展需要,那么地方性高校应如何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这涉及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这两个追问构成当前我国地方性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两个重大命题,如果不加以厘清,则会使得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导向不明、思路不清、机制不畅。

对于第一个命题,答案应该是肯定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政府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服务型政府、学习型政府、民生型政府是今后我国政府改革的主要趋向,强调服务、注重变革、讲究快速回应、要求敏捷应对是新形势下各级政府必须致力追求的目标,这些新形势和新变革需要有现代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专业人才来推进和实现。因此地方性高校应该并且要大力地发展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这是我国政府变革的必然要求,更是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对于第二个命题,必须首先明确,地方性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不是纯粹的理论研究人才,而更应是实践性、应用性、综合性的专业人才,他们理解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能解决地方政府管理中面临的各种尖锐矛盾和突出问题,是适应变革、善于创新、勇于尝试的现代管理人才。所以在人才培养中一方面要注重实践能力的锻炼,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往“通才”方面进行培养,使之“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二、地方性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近年来发展最为迅猛的新兴专业,至2009年底,我国已有472所高校设立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地方院校占绝大多数。可见地方性大学成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一支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2]。但伴随着招生学校的迅猛发展,诸多问题逐渐涌现,面对如此严峻形势,地方性大学如何抓住国家教育改革的历史机遇,适应地方公共管理发展需要,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各地方性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专业定位不准确,培养目标不明确

由于该专业开办时间短,专业建设特色尚未形成,许多高校特别是地方性高校的专业定位尚存在一些不足,未能突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综合性特征,严重制约了该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而对于该专业究竟是培养公共事业管理的“通才”,还是培养精通某一事业领域管理“专才”的问题,又成了困扰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的难题。这也就导致了很多学校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方面定位模糊。

(二)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作为新兴专业,发展历史较短。2003年才有了首届本科毕业生,很多地方性高校公共管理专业的师资力量都是从其他专业转型来的,大部分专业教师较为年轻,职称较低,缺乏管理实践,一些教师的教学思维还停留在单纯的授课环节上,教学方法单一,不少课程的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三)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各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基本都按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组提出的“三级平台课”原则进行设置[3]。课程的设置大同小异,特色不鲜明,专业核心课与专业基础课、必修课、选修课之间的主次不分,方向课程的开设没有很好考虑地方性高校人才培养的规律,没有突显地方特色、区域特色。课程本身多是“基础”、“概论”等形式,基础理论性课程较多,实务应用型课程偏少,这与当初公共管理专业设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初衷是偏离的。课程设置几乎涵盖了所有私营部门之外的专业方向,随之而来也带来了课程的简单嫁接[4],忽略了专业的特点与属性,更忽略了专业本土化的需要。

(四)学生专业技能不强

学生当中普遍存在浮躁、急功近利的思想,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清楚,对实践教学的意义、目的认识不足,本应该具备的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以及应当具有的职业技能和作为高级专业人才必须具有的行为能力没有很好掌握。少数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参与应聘时自信心不足,也有的毕业生缺乏主动性,缺乏进取精神、竞争意识和推销意识,没有看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潜力。

(五)教学基础设施落后,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多数地方性高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都面临一个共同的困境,即教学基础设施落后,尤其是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相关配套设施、条件相当欠缺。囿于传统观念的制约,公共事业管理只是灌输一些管理理念,学习一些管理理论,一些学校认为抓实践没必要,也有一些不知道从哪些方面抓。实践中我们经常听到一些非常外行的观点,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不用建实践教学基地,所谓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验教学无非是找一间教室买些电脑教学生用些办公软件。殊不知,国外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试验和实践建设要远复杂于管理学其他专业,如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电子决策剧场、荷兰莱顿大学的危机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等都是全球知名的,国内的华中科技大学于2010年6月2日建成的高清晰、高性能、8通道、立体背投、无缝连接、240度弧幕的电子决策剧场也是全球数一数二的实验教学基地。再者,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毕业实习现状也不容乐观,一般的地方性高校采取的是分散实习加集中实习的方法,即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和院系推荐相结合,但这种效果非常不明显,究其原因,学生自主联系专业对口的实习单位难度颇高,而院系推荐也存在流于形式的现象,实习基地建设水平也是参差不齐。

三、地方性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色化发展的实践——以吉首大学为例

著名教育学家潘懋元先生曾把我国的地方高校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教学研究型、综合性的高校,包括省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和“省部共建”高校;第二类是应用型、专业型的高校,除了一部分是一本类院校外,其余大部分是二本类院校,普遍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特色性;第三类是职业性、技术技能型的应用型和专业型高校,即高职高专和三本院校。由于地域、办学历史、既有资源和国家支持等方面的原因,不同类型和不同性质的地方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特点以及适用的条件寻找特色路径突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办学瓶颈。

吉首大学是位于湘鄂渝黔边区唯一一所具有地方性、民族性特色的省属综合性大学,是地处国家西部开发“10+3”范围民族地区的高校,是湖南省唯一进入国家西部大开发范围的高校,是国家《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确定的重点建设高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是国家“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高校。作为一所典型的地方性大学,学校一直围绕武陵山片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来确定专业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眼睛向下”的办学思路和办“平民大学”的理念。办学50多年来,学校共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110000余名,办学成就得到了原党和国家领导人朱镕基、曾庆红和贾庆林等同志的高度评价。吉首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便是在学校服务地方的理念指导下开办的应用性专业,该专业从2002年开始招生,至今已有招收了十届学生,毕业学生近800人。该专业自开办以来一直致力于改革创新,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选用和使用、实践教学活动方面做了大量有益尝试,效果突出。

(一)明确专业发展建设目标

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目标,将专业发展的目标确定为:以贴近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与民族地区现实发展与人才需求为出发点,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与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为龙头,以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才需求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为手段,以为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培养政府与非政府公共部门管理与服务、民族文化管理、社区管理、公共企业管理人才为目标,以加强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辅助,大胆实践与创新,以提高专业教学质量,创造出一个集边区特色、民族特色与时代特色为一体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二)更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为适应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需要,对承担的大部分课程进行了重构与更新。在课程设置中更加突出能充分反映时代与区域需求的课程。如“公共危机管理”、“地方政府管理学”、“社区管理”、“物流管理”、“地方自治与治理”、“电子政务”与“办公自动化”等。通过这些课程的教学,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公共管理与地方治理及社区管理的实战能力[5]。突出区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课程设置,针对教学和就业环境的区域和民族特色,教研室着手设置“武陵山区公共管理”、“民族政治学”与“少数民族文化管理”等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这一特定区域从事管理与服务工作的能力。

(三)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原来采用的讨论式、启发式和案例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参与式、研究型发展,鼓励教研室成员运用多方法教学,将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兴趣作为未来教学的主要导向,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性研究和学习。改变以往过分注重基础理论、传统理论,却忽视当代前沿管理理论的状况。一方面减少课程的陈旧内容,大胆使用更能反映公共事业管理的新发展与新要求的内容;同时去掉一些过于陈旧的传统课程,增设“武陵山区公共管理”、“物流管理”、“公共危机管理”等更能反映当代公共管理新发展和区域需要的课程,以提升学生从事基层管理的实战能力。打破原来主要由专业教师进行专业授课的方式,鼓励任课教师同基层政府管理人员之间的互动,开创专业教师与基层政府管理人员协同授课的教学方式[6],同时聘请经验丰富的基层政府管理人员担任一定比例的专业课程教学,以提高学生实践管理能力。

(四)积极探索新型的实践教学模式

一方面坚持传统的“基地”式实践教学模式,依托学校的资源,努力开拓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育实践基地,在湘西自治州就精心选择了若干个教育实践基地,比如,州文化局、州委宣传部、州民政局、湘西吉凤工业园等。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新型的教学实践模式,比如,除了要求学生“走出去”,还积极邀请一些一线的管理人员、领导干部到课堂上来亲自作报告、谈实践,让学生“足不出户”就感受了实践中的管理。

(五)加强实验室建设

结合武陵山区旅游和文化发展的实际需求,我们成功申报了财政部专项资金并以此为依托建成了“文化产业管理综合实验室”。同时还组织多名学生参与湘西州、吉首市文化、旅游、城市建设、社会管理方面的调研、规划活动,学生动手能力不断提升。

自2008年推进专业特色化发展以来,该专业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2009年由该专业教师担任副主编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全国创新规划系列教材《管理学》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全国发行使用,另自编了《公共行政伦理概论》、《武陵山区公共管理》多本内部教材;主持省级教改项目1项,校级教改项目7项;获得各类教学成果奖6项;专业教师在《国家行政学院学报》等核心刊物发表优秀教研教改论文14篇。学生获得2010年湖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得“赛伯乐杯第二届杭州市大学生创业大赛”获优胜奖入选双百强1项;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获教育厅颁发的优秀奖和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获教育部颁发的优秀作品三等奖各1项。

加强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和建设的研究,积极探索地方性高校公共管理专业特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是区域性地方高校积极应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面临的各种挑战之表现,更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争议中迈向成熟的必然要求。地方性高校唯有充分挖掘自身区域优势,进行科学合理定位,坚定不移地走区域化、特色化、创新化的发展道路,才能赢得机遇,走出困境,迎来春天。

参考文献:

[1]孙孝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原则及其方法[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1,(9).

[2]金红磊.浅析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及建设思路[J].民族教育研究,2010,(2).

[3]张晓燕.国内外公共事业管理及相关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民风,2008,(12).

[4]胡晓璐,胡泽平.公共事业管理的专业课程设置与价值诉求——河南省33所高校专业设置的对比研究[J].科技教育创新,2011,(1).

[5]龙兴武.基于区域定位的地方性大学应用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改革与开放,2011,(2).

[6]蒋辉,肖旭东.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协同教学模式的构建[J].理工高教研究,2010,(2).

收稿日期:2013-11-16

作者简介:蒋辉(1982—),男,湖南宁远人,吉首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区域公共管理研究。

基金项目:湖南社科规划项目“高校科研成果评估方法与指标体系构建研究”(12JL12);吉首大学校级教改项目“面向武陵山区扶贫开发需求的地方性高校管理类专业三力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2012JSUJGB58);吉首大学教改课题“地方性高校工商管理特色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2012JSUJGA12);吉首大学教改课题新开课程建设项目“武陵山片区公共管理”(2012KCB08)阶段性成果

地方高校工商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通过检索中国期刊网和硕博士论文库。对我国近年来关于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从必然性、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策略和途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并对该领域进一步的研究提出展望。

关键词:地方高校 社会服务 综述

一、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性

地方高校,一般指省属或地市所属的教学型高校。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性研究从两方面展开。一是高校服务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二是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教育分层、办学定位和特色办学的必然要求。

1、高校服务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1)大学职能的演变角度。大学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起来的社会机构,大学的职能随着社会需要的发展变化而变化。郑旭(2007)认为,从中世纪的大学到柏林大学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再到威斯康星大学把“直接为社会服务”确定为大学第三功能,可见大学职能的发展历程是社会需求和大学内在规律的统一。大学为社会服务是世界性潮流,是不可逆转的。(2)世界著名大学的经验。马德秀(2004)指出,世界著名大学一般都把服务社会作为核心理念,自觉地为人类社会发展、为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如斯坦福大学提出“立志创造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知识”;剑桥大学的使命是“通过追求国际最高水平的、优秀的教育、知识和研究,为社会作出贡献”;东京大学则期望“通过积极地用研究成果回报社会和工商业,以进一步提升自身存在的价值”。

2、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性。(1)市场经济视角。谢秀英(1999)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高等学校空间区位已经由“点状集积”转向服务市场的区位指向,市场化、社区化、地方化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适应市场经济社会的主要特征。地方高校应立足地方特点和资源优势。以市场化方式配置生源和服务范围,从而形成向心力,有利于地方人才的培养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2)教育分层视角。教育分层是指高等教育系统产生的层次分化。赵炳起(2007)认为,地方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层次结构中处于底层,应以社会需求为视角,调整战略定位;应以区域化为基础,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王立新(2007)认为,从国家高等教育的布局看,就是要发挥地方高校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而地方高校的优势也在于为地方做好服务。(3)办学定位视角。王旭东(2007)认为,地方高校发展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应该区别于部属院校。部属院校的定位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面向国家战略需要、重大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地方高校应面向地方需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开展适合地方需要的应用研究。(4)特色办学视角。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急速推进的过程中,存在着高校办学模式趋同的现象,这在地方高校尤为明显。郭连军(2005)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构筑地方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关键是高校的区域化,即结合本地的地缘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在服务地方中办出特色。以区域化为基础打造核心竞争力。

二、我国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关于我国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的主要如下:

1、服务经济社会的意识不强。王旭东(2007)指出,目前我国许多地方高校没有认识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仍按原有的办学模式,在人才培养上追求規模、层次;在学科专业建设上追求大而全;在科研研究上不联系实际。只关注课题、论文数量。另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对老师基本上不作社会服务方面的要求,考核评价时也不将其列入指标,认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只限于高水平大学建设和高校教学质量,而涉及高校的社会服务只提及科技成果转化。

2、教育结构对经济结构的协调程度不够。高校教育结构关系人才培养的专业、规格和适应工作的能力。夏跃平(2005)认为。地方高校的教育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出现矛盾。地方高校的传统学科比重较大,新兴学科比重较低。对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影响力不足,对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推动力不强,而且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供给的需求。

3、科学技术对经济建设的支持程度不够。高校作为高薪技术孵化基地的作用,主要通过发挥技术支持、咨询服务、教育服务、信息交流等功能来实现。夏跃平(2005)指出,地方高校参与经济建设的程度不够,突出表现为高校作为高新技术孵化基地的作用不明显,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在带动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和促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方面更是存在不足。

4、服务社会的体制和机制不健全。李先武(2005)认为,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依托体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管理体制不完善和投资体制不完善方面。运行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地方政府对区域高等教育宏观调控机制不健全和地方高等教育的自我调试机制不健全两个方面。如地方政府的经济调节不力、政策导向不明和法规控制相对薄弱;地方高校办学动力不足等。

三、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的策略与途径

综观各家观点,学者们一致认为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应成为地方高校的一种办学理念,贯彻到办学活动的方方面面。

1、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张正艾(2006)认为,地方高校应该强化办学理念中的服务意识,把握好办学定位,树立主动适应社会的服务观;强化人才培养、科技研究、服务社会三大职能意识,树立全方位服务观;强化区域化意识。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树立协调发展的服务观;强化效益意识,树立合作双赢的意识;强化政策法规意识,树立可持续的服务观。

2、要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和人才培训服务。王立新(2007)认为,地方高校要围绕服务地方的目标,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源源不断地为当地输送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王旭东(2007)指出,地方高校要面向社会开展教学服务,成为区域内重要的人才培训中心;在实用技术技能培训、企事业订单式委托培养、区域内居民文化素质提高等方面取得实效。

3、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技术和文化支撑。有专家(2003)认为,地方高校要紧密围绕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优先发展与高新技术产业相关的学科专业,重视发展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专业。鼓励教师和科研人员更多地为地方经济作咨询顾问、技术指导。要按照地方产业发展规划,依托地方资源,大力兴办科技产业,实现地方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和提高产品科技附加值。增强时地方经济发展产生辐射带动作用。赵怀礼、王志刚(2007)认为。地方高校要向社会开放图书馆、体育馆等设施,与社会共享资源;组织文化活动,开展文化传播,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

4、要建设有利于地方高校开展社会服务的体制机制。王旭东(2007)认为,地方高校要成立社会服务工作专门机构,将社会服务工作纳入学校的规划和计划,统筹规划和具体实施学校的社会服务工作。时教师履行必要的社会服务职责提出明确要求,建立社会服务工作激励机制,将开展社会服务工作情况纳入干部教师考核指标体系。结合专业教学和专业实习实践,组织多种形式和内容的学生社会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和能力。

四、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展望

目前,在我国1700多所高校中,部委院校仅100多所,1600多所高校都属地方院校,地方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因此,开展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有利于开辟我国高校服务社会发展,社会发展推动高校前进的新局面。

综观近年来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可以反映出以下几方面的特征:(1)对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已经进行了较多的探讨,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这些探讨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可供借鉴的经验。(2)研究侧重于地方高校的共性,结合各地实际以及如何发挥地方高校的优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参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研究还比较欠缺,尤其是对地方中心城市院校的个性研究不够。(3)策略和途径研究可操作性不强,对于落实这些政策建议的具体机制研究不够。系统、深入的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专题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开展。

责编:贾伟

地方高校工商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探讨地方高校交叉学科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复合型人才培养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内容,生物技术专业就业单位对人才培养要求,生物技术专业就业分布,职业教育模块设计和专业选修课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关键词:地方高校;交叉学科;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

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成立于2004年7月,学院成立后,为社会输送了2 500多名人才,现已成为融研究生教育、普通高等本科教育一体的二级教学单位。学院下设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园林及动植物检疫等4个本科专业,同时设有动物学、植物学和微生物学3个硕士学位授予点[1]。

交叉学科是指涉及不同学科相互交叉和渗透,逐渐形成交叉学科。化学与生物学的交叉形成了生物化学[2]。

生物技术专业主要培养农林、环保、医药、食品、生物检测领域科技人才。毕业生在外语、计算机应用软件及生物学方面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而且具有灵活应用生物技术能力。

一、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生物技术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道德修养和政治素质良好,生物科学基本理论扎实及生物技术专业理论与实验技能系统,生物技术专业发展和前沿须明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农林、环保、医药、食品、生物检测等行业从事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及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二、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内容

(一)生物技术专业主干课程设置

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主干课程设置包括植物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植物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工程、微生物生理学、生化工程、现代生物学技术、发酵工程设备、酶工程、细胞工程、生物工程下游技术、植物组织培养、微生物遗传育种17门主干课程。

(二)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设置

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环节26周,8个实践环节,25学分,实践教学(含实验)学分占总学分的26.3%。采用认识实习(企业参观)、课程实习(动植物野外实习)、专业方向实习、生产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专业调查(假期)、毕业论文等环节。

1.基础实践:大一:认知性实践:企业参观、专业考察等;大二:体验性实践:市场调研、企业实习;大三:应用性实践:接触性实践课、专题调研等;大四:综合性实践:课程设计、技能鉴定、毕业设计、顶岗实习。

2.创新实践:技能课考核模式改革,增设创新实践课,实施产、学、赛结合教学法。

(三)生物技术专业职业教育模块设计和专业选修课设置

职业教育模块构建了现代生物学方向(主要培养基础型人才)、食品科学与营养、生物制药和动物生物技术四个职业方向模块。

(四)生物技术专业创新学分、弹性学制和主辅修设置

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包括8个课外学分,课外学分可通过大学生科技创新各类奖励、专业创新设计、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申请专利以及挑战杯等方式获得。

三、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就业分布

主要有园林、农、林、牧、渔、食品、环保和医药的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及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表1 生物技术专业就业分布表

四、生物技术专业就业单位对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人才培养要求

对园林、农、林、牧、渔、食品、环保和医药的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及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就业单位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见表2)。

五、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1.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传授知识向提高技能方面转变。

2.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核心培养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3.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4.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关键:发挥教师在教学模式改革工作中的作用:教师是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第一要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动性;第二要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第三要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教学团队。

5.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评价标准。五方面是否提升:(1)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2)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个性发展;(3)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4)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5)教师教学积极性和教师能力的充分发挥。

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成立以来一直以“为人诚实、基础扎实、工作踏实”的原则严格要求在校学生,始终坚持培养敢研究、会研究复合型的生物技术专业学生,为中国生物技术行业输送了大量合格毕业生,这些毕业生利用所学知识,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http://www.smkx.jmsu.cn/.

[2] http://baike.baidu.com/view/24503.htm.

[3] 周俊宜,骆晓枫,颜少平,等.开放性实验教学与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1):3-4.

[4] 齐志广,周春江,赵宝华,等.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0,(3):8-11.

[5] 陈晓欢,王颖颖,左云飞.虚拟实验室在分子诊断学中的应用[J].实验室科学,2011,(1):126-128.

[6] 张伟,姜平波,刘加斌,等.“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在生物工程专业的实践[J].医学研究杂志,2007,(12):111-113.

[7] 余龙江,鲁明波,李为.理工医结合,培养复合型、高素质生物技术人才[J].高教论坛,2010,(9):11-14.

[8] 张俊祥,周永春,程家瑜.全球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及态势[J].中国科技论坛,2005,(2):32-34.

[9] 王镜岩,朱圣庚,钱长法.生物化学: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0] 李建武,萧能,余瑞元,等.生物化学实验原理和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责任编辑 陈丽敏]

地方高校工商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2019年全国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全面施行《政府會计制度》,《政府会计制度》正式实施深深影响着高校财务管理的有效开展。怎样能够将《政府会计制度》与当前的财务管理模式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是各大高校财务管理者和工作者亟须思考的问题,对高校财务人员来说更是一大挑战。本文对《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与《政府会计制度》做了比较,结合地方高校财务部门实施《政府会计制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提出快速适应新政府会计制度的策略,希望研究能够为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政府会计制度 地方高校 财务管理模式

为了适应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需要,规范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等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财政部制定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1]。《政府会计制度》明确提出新的会计核算模式:分离政府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功能,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功能;政府预算会计要素和相关财务会计要素相互协调,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相互补充[2]。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制度》统一了现行各项单位会计制度。通过会计制度的统一,提高政府各部门、各单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为合并单位、部门财务报表和逐级汇总编制部门决算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其特点有以下四方面:(1)强化财务会计功能,增加了收入和费用核算内容、增加了应收款项和应付款项的核算内容。(2)改进预算会计功能,除满足《预算法》要求外,均采用收付实现制核算。(3)整合基建会计核算,该部分核算不仅要遵循相关会计制度,而且要按照国家规定单独建账、单独核算,并按期并入单位“大账”。(4)完善报表体系和结构,《制度》中提出预算会计报表和财务报表两大类[2]。高校作为社会人才的培养机构,也是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效部署和实施政府会计制度方面具有双重意义。论文通过比较《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和《政府会计制度》,提出了差异,便于理解政府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通过一年的实施,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一、《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与《政府会计制度》比较

一个好的财务制度的落实都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相关人员需要充分接受和理解其内容,通过与旧规定的比较,找到差异,详细分析,并使用新制度指导工作,最终落地。2019年1月1日起,高校执行《政府会计制度》,其与过去采用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有何异同?对于高校财务人员,找到二者的差异有利于有目标地学习和贯彻《政府会计制度》。通过文献调研和比较《政府会计制度》与《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总结如下:

(1)制定依据方面:《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准侧》和《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制定[3]。《政府会计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等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定[2]。

(2)基建业务方面:《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中要求基本建设投资的会计核算在执行本制度的同时,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基本建设会计核算的规定单独建账、单独核算[3]。《政府会计制度》要求基建账直接并入“大账”,并在“大账”中进行基建业务核算[2]。

(3)核算方面:《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规定会计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但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核算所采用权责发生制[3]。《政府会计制度》要求会计核算只实行核算权责发生制,在预算会计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2]。

(4)会计要素方面:《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中的会计要素主要包含资产、负债、净资产、支出、收入[3]。《政府会计制度》中财务会计要素主要包括收入、费用、负债、资产与净资产,预算要素则包含预算支出、预算收入以及预算结余[2]。

(5)报表方面:《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中要求会计报表[3];而《政府会计制度》中要求预算会计报表和财务报表[2]。

(6)记账方面:《高等学校会计制度》采用的是双基础、单系统、双分录记账模式[3],《政府会计制度》采用的是双系统、双要素、双基础、平行记账模式[2]。

二、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中的问题

《政府会计制度》要求在预算时考虑权责发生制[2]。目前高等院校还处于重视科研和教学,轻预算管理。预算仍然不能受到重视,特别是二级单位,预算往往在短时间内草草完成,预算不够精细和详实。另外,有些高等院校使用增量预算,其产生的问题很多。在《政府会计制度》要求下,为了应对这些必需做出改变,高校在进行新的预算编制时需要对折旧费用进行估算。

(二)核算中的问题

《政府会计制度》提出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又相互衔接的会计核算模式,更新了会计核算模式,重构了财务报表体系,对财务信息质量的要求大为提高[2]。《制度》中增加了高等院校核算要素和面积,高校传统的核算方法不能适应新规定。高校必须改进核算方式,扩大核算范围。另外,随着核算模式改变,《政府会计制度》中扩展了会计类别,增加了核算要素。随之,报表的结构也要复杂,这些因素不仅导致核算工作量增加,而且难度也明显增加。

(三)决算报表中的问题

高校中,决算报表起到帮助决策、监督预算完成情况和发现问题的作用[3]。而高校中决算报表存在一些问题,如:数据差异、准确性不够、不能反应现金流等问题。《政府会计制度》构建了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的会计核算模式[2],核算模式的变化,直接导致决算报表的改变。《政府会计制度》中权责发生制要求报表有更高的准确性。《政府会计制度》的报表有预算会计报表和财务报表[2],这将增加工作量。《政府会计制度》要求把基建与财务报表合起来并使用新类别进行报表的编制工作[2],将增加报表难度。

三、解决措施

《政府会计制度》是新鮮事物,对各单位具有一定的吸引力。高等院校作为人才聚集地与创新基地,需要在新制度落实上严格做出榜样,高效率执行政府会计制度,不论是在对其他部门的表率上,还是对政府财政制度的落实上都具有极强的代表性和影响力。高等院校在落实《制度》时,要认清自身地位,接受新制度,做好顶层设计,制定科学系统的方法,循序渐进地开展工作。

(一)优化财务管理模式

在我国的高校财务管理当中,信息化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成为了当前财务管理工中的重点。通过财务管理信息化程度可以看出高校的管理水平,基于此,高校要不断增强财务信息化,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并在具体实践中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等工作,促使财务管理各个环节精细化发展。运用信息化技术,例如大数据、第五代通信技术等,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与专业的财务软件公司合作,并会同业务单位,共同开发个性化的财务管理平台。管理平台包括:预算管理、项目管理、会计核算、现金银行管理、往来款管理、财务报表管理、学生收费、宿舍信息与费用管理、学分制管理、学生奖学金、学生贷款、工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财务信息校园网查询、后勤财务核算、科研、餐饮、一卡通等财务条目。并让该平台体现《政府会计制度》中的重要规定与理念、内部控制和以及一些个性化的制度与规定。要不断深入学习政府会计制度文件,结合学校使用平台的会计人员及教职工提出的宝贵建议(特别是计划财务处、国有资产管理处、采购处、基建处、管理学科、计算机学科的教职工),不断优化财务管理平台。另外,要对财务管理模式进行定期绩效评价,做出梳理与改进,实现精细核算、优化理财。

(二)会计队伍建设

加强相关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的培训力度和提高再学习效果。通过邀请政府会计制度的研究者,甚至制定者,给予专项培训。学校财务部门应该聘请政府会计制度的研究者或专家作为顾问,随时解决新问题和提供改进建议。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可以通过抓好会计继续教育,切实帮助会计人员提高素质、积累经验、更新知识;另外,鼓励会计人员参加财务考试,目前财务考试也能做到与时俱进,通过考试实现以考促学的目的。培养复合型会计人员,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懂财务知识,同时也要具备扎实的计算机信息技术能力,提高会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这样提高了会计核算质量和会计工作效率,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压力。强化法制意识,使会计人员在工作中都能树立牢固的法制意识,维护会计工作和会计数据的严肃性和真实性,控制好财务风险。促进会计工作者主动强化自身并落实好衔接工作。

(三)增强执行《政府会计制度》的意识

《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需要做到思想先行,行动跟进。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先于行动,才能将行动的方方面面考虑周全。建立《政府会计制度》理念是个精细而长期的工作,需要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共同积极奋斗。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①强化全面理解《政府会计制度》的重要意义。要从思想上接受《制度》的优势,《制度》的制定引入了很多新理念和新要素,用来解决过去多项制度并存时产生的问题,执行后将为政府部门和高校带来很多好处。②大力宣传政策。《政府会计制度》与《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相比变化较大,新制度实施时间紧、任务重,各部门各单位要加大宣传力度,按照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为全面贯彻实施《政府会计制度》营造良好氛围,引导准确理解和有效执行新制度。有了相关知识,才能更好的应用和执行。政府和高校应当发动起来,加强宣传。高校上下认识到执行的必要性,才会主动参与,这是执行政府会计制度的必由之路。③精心组织,认真贯彻落实。为了健全工作机制和加快落实,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由校长或分管副校长任组长,这样能强化学校教工对执行《政府会计制度》的认识,便于协调沟通和资源配置;计划财务处领导作为副组长,要熟悉预算和核算工作,便于新旧制度衔接过程成中,人员调配和各项具体业务的顺利开展;计划财务处业务骨干、管理学科高校财务方向研究人员、计算机学科软件方向研究人员和国资处、后勤集团、学工处、采购中心等部门的业务处长组成组员。小组要定期学习与交流,制定专门制度和目标计划,分步骤有效地贯彻执行,使计划落到实处,确保新旧会计制度按时顺利衔接和新制度贯彻实施。

(四)优化财务管理制度

①优化高等院校内部控制。高效、合理的内部控制为有效执行《政府会计制度》奠定良好的基础。高校内部控制建设要紧紧围绕学校办学目标和事业发展规划,坚持服务于学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通过规范管理、有效控制、追责问效、防范风险,支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4]。高校内部控制建设应当遵循: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制衡性原则、适应性原则[4]。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完善的内部稽核制度。②预算精细化。改变过去粗放的预算管理思想,要做到精细预算。提高全校教职工高度的责任感,预算科目细化,做到科学预算、合理配置,实现高效运转。③革新核算模式。《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前的核算方式将预算作为核心,收入、开支、结余相结合。《制度》中的相关规定优化了核算方式,其双模型结算很好地包含了过去的核算方式。制度中的核算方式增加对财产、负债、收支等方面的核算和考察[2,5]。学校要安排专人开展核算,学习和采用新的核算模式。④建立标准化。财务管理人员要有标转化理念,要将制度文件建立成类别明了,程序规范的体系。⑤建立通畅的沟通渠道。建立有效的沟通平台,如微信群、QQ群、门户网站,代替过去传统的口头或手把手办理业务的方式,实现信息交流的通畅、快捷和准确。

参考文献:

[1] 文继福,俸芳.对《政府会计制度》的思考[J].会计管理,2019,386:30-36

[2]政府会计制度编审委员会.政府会计制度详解与实务[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8.6.

[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高等学校会计制度[M].立信会计出版社,2014.3

[4]教育部直属高校经济活动内部控制指南(试行).教育部,2016.4

[5]凌华,张云清.“双体系”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重构研究[J].会计之友, 2019,23:62-65

作者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

上一篇:生态美学生物教学论文范文下一篇:电钢琴集体课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