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范文

2024-06-24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范文第1篇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为显著的是农村劳动力发生大规模转移和流动。农村劳动力结构的这种变化表现为资源的再配置过程,为我国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了内在动力。但是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口并非越多越好,其还要依托于产业结构调整,共同作用,产生最大转移经济效应,从而最大化地促进我国经济增长。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口;农村劳动力转移经济效应;协整;Granger因果检验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农业生产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推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逐渐加快,规模逐步扩大,不仅是中国经济社会全方位变革的主要推动力量,而且也成为中国经济结构转变的重要因素,直接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口与其转移经济效应的测算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口数量MP1978-2003年的数据来自蒲艳萍、吴永球,笔者按该方法计算了2004-2006年。农村劳动力转移经济效应是指劳动力再配置带来的经济效益,属于资源再配置效益或结构转换效益,测算时采用统一的计算方法:G=∑WidxiXi,Wi表示部门的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Xi表示i部门的劳动力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该式是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分解得到的关于劳动力结构转移的表达式。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为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本文把经济部门简单划分为农业和非农业部门。两组数据图示如下: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口与其转移经济效应之间关系分析

比较上面两图,可见农村劳动力转移经济效应的趋势图与转移人口的趋势图波动周期十分相似。

从逻辑上两者形成一定的关系,农村劳动力转移经济效应的产生,是由于劳动力从生产率低的部门转向生产率高的部门,使得资源配置趋于合理,其结果是产出增加,即促进经济增长。这种劳动力结构性的调整程度,或者说劳动力资源的再配置过程的强度,直观地表现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口的规模。但是两者的计算范围和基点不一样,数量上并不一定形成因果联系。转移经济效应从生产函数出发,对未知的经济增长中由于产业间生产率水平的不同而分解出来的劳动力重新配置的结构效应,不仅考虑劳动力的结构,也注重产业结构的变化,因此,它比较全面地描述了劳动力结构变化,通过改变各产业产出,从而推动三产之和—经济增长的变化,因此这部分增长率的解释是无法用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投入的多少来说明的。转移人口,它脱离于产出的变化,而纯粹从劳动力的结构出发计算而得。所以,从这些方面来看,转移人口的变化和转移人口的这种类似的吻合是否真是经济上的联系,还是数据上的趋势巧合,还有待于做进一步分析。

三、实证分析

为分析两者是否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之间是否有因果联系,我们采用对数线性模型对该两变量展开具体分析。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经济效应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口进行自然对数变换,记为:LnG、LnMP。

(1)单位根检验

表1 两变量的ADF单位根检验结果

变量检验形式ADF值1%的临界值是否平稳

LnG-8.468212

LnMP(0,0,0)-2.212812-2.650145是

ΔLnG(T,0,1)-8.468212-3.699871否

ΔLnMP(0,0,0)-2.202312-2.650145是

Δ2LnG(C,T,0)-8.320643-4.339330否

Δ2LnMP(0,0,1)-4.797402-2.660720是

(0,0,0)-2.656915是

注:Δ表示一阶差分,Δ2表示二阶差分;检验形式(C,T,L)中的C、T、L分别表示模型中的常数项,时间趋势项和滞后阶数;滞后期的选择以施瓦茨信息准则(SC)为依据。

由表三可见,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LnG和LnMP二阶差分序列都是同时平稳的,所以是二阶单整序列,即:I(2)。这样就可以对这两个变量做协整检验,检验其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稳定性。

(2)协整检验

采用EG检验,序列LnG和LnMP都是同阶单整的,做两变量的回归方程,即有:

LnGt=α+βLnMPt+εt

用和表示回归系数的估计值,则模型残差估计值为:=LnGt--LnMPt若≈I(0),即残差序列平稳,则LnMpt和LnGt具有协整关系。

利用该方法进行转移经济效应的变换形式LnG和转移人口的变换形式LnMP的协整检验,用OLS方法估计的回归方程:

LnG=-41.30301+4.351625LnMP+ε

(-8.429153) (8.112279)

R2=0.709080 F=65.80906

令ε=LnG-41.30301+4.351625LnMP

检验残差项是否平稳,即是否I(0)序列。ADF检验统计量-3.986明显小于显著性水平为1%时的临界值-2.65,所以估计残差序列ε为平稳序列。由此表明LnG与LnMP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农村劳动力转移经济效应和转移人口之间存在长期动态均衡关系。

(3)Granger因果检验

经济时间序列常出现伪相关问题,即经济意义表明几乎没有联系的序列却可能计算出较大的相关关系,其实只是数字的巧合而已。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可以判定是否存在伪回归。它采用的方法是:先估计当前的y值被其自身滞后期所能解释程度,然后验证通过引入序列x的滞后期能否可以提高y的被解释程度。如果是,则序列x是y的Granger成因。对序列LnG和LnMP做Granger因果检验,输出结果见表4。

表2 Granger因果检验

因果关系假定滞后期数F统计量P值

LnMP不是LnG的格兰杰原因11.200160.28373

LnMP不是LnG的格兰杰原因20.204990.81620

LnMP不是LnG的格兰杰原因30.439690.72725

LnMP不是LnG的格兰杰原因40.363200.83131

LnMP不是LnG的格兰杰原因51.800240.18203

LnMP不是LnG的格兰杰原因64.673230.01612

由表4检验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经济效应与转移人口之间,并不存在所有滞后期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滞后6期的LnMP是LnG的格兰杰原因,说明转移人口的增长对转移经济效应在第6年产生效应;而滞后期1~5年格兰杰因果检验的效果均非常差,说明MP对G有比较滞后的促进作用,短期影响远没有长期影响明显,可见,转移人口的积累效应将有利于转移经济效应的发挥,从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对于为何周期为6,我们可以从国家对人口转移限制的政策出台时间做一个比较,以1978年为始年,1984年我国出台政策,明确指出允许农民自备口粮进入小城镇转移;1992年中国非国有部门迅速发展,掀起了转移人口的又一波高潮;1997年开始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对我国的出口贸易和乡镇企业发展产生了重大的负面影响,城市下岗职工增加,农民负担加重等等都影响着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到2002年又出现了转折,之后几年又呈现人口转移高潮。因此从这几个转折年份看,平均周期就是6年。

四、结论

从以上分析,可以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口并不是越多越好,它对转移经济效应的冲击正作用,一方面需要国家制度环境的许可和推动,适度放开户籍制度的限制条件,以保证农村劳动力转移循序渐进,既有利于农村发展,也给城市容纳量以缓冲的时间,共同促进转移人口在最佳滞后期发挥有利功效;另一方面通过劳动力的转移改变就业结构,还依赖于产业结构的变动,才能真正持续促进转移经济效应的增长,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单凭劳动力在产业间的结构变化而没有同步的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会减弱很多,时间上也会滞后比较久。

参考文献:

[1]蒲艳萍,吴永球.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劳动力转移[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9):19-29.

[2]张保法.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效应[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7(11):33-36.

[3]潘文卿.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效益测评[J].统计研究,1999(4):31-34.

[4]徐现祥,舒元.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劳动结构效应[J].世界经济,2001(5):17-23.

[5]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60-264.

[6]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135-150.

(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范文第2篇

一、基本情况

学校于2008年8月开始实施本培训计划,至2009年5月完成培训人数共400人。专业为中式烹调183人,电焊工217人,获职业资格证书 371 人,获证率93% ,省外就业215人,其余大部分在省内就业。在校本部共培训193人,其中中式烹调师66人,电焊工127人;在宁利乡共培训147人,其中中式烹调师82人,电焊工65人;在红桥乡和红旗社区共培训60人,其中中式烹调师35人,电焊工25人。

2008使用省拨经费20万元,报台帐20万元;使用市拨经费10万元,报账10万元。经费使用情况已通过县审计局审计。

二、 转培计划切实,培训方式灵活,培训效果好

1、培训计划切实。培训前制定了切合实际的计划,培训工作按计划开展,做到有条不紊,实实在在。

2、送教下乡,就地培训。学校具有多年送教下乡的办学经验,把这种经验引入到转移培训的机制中,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选择人口相对集中的乡镇,师资队伍驻扎在乡镇,把培训场所和实习基地放在乡镇所在地,贴近农村,方便农民。如此就地培训,送教下乡,能够大大增加学员数量和提高培训质量,实施后效果很好,是一条切实可行的培训新路子。

3、灵活的培训时间,多种多样的招培方式,丰富实用的培训内容。培训时间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参培学员的数量。学校选择的培训时间,主要在彝年和春节前后。选择这段时间,一是正值农闲季节,农民闲散时间较多;二是部分外出打工者回家过年,他们中没有技能证的人很多,可以参加培训。加上培训内容实在、实用,送教到家门口,方便了学员,因此招生报名十分踊跃,培训点一般都超计划地进行。学校采用的招培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是依托乡、村干部,联合劳务输出中介经纪人,委托招生,联合招生,就地培训,就地考核鉴定。学校非常注重培训内容,开设的培训课程较多,除了专业课外,还开设了农民工进城务工常识、法律法规等内容。

4、积极探索储备培训。××县职中在培训过程中,对少数台帐外的学员也进行培训。这部分学员暂时不准备外出务工,但有机会时也会外出或在当地就业。因此对他们进行超前培训,把他们列入储备培训计划中,也同样值得去探索。

三、做好学员自主创业、自主择业和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工作

通过培训后,部分学员能在当地自主创业。学中式烹调的学员,有的在乡镇所在地、旅游区开起了食店,如红桥乡的向军丽、詹玉菊等学员,分别在红桥、泸沽湖开食店,实现了自主创业;有些学电焊的学员,自筹资金开起了铺子,如忽建新、代建华等学员,分别在县城、新营盘乡开了电焊铺子。如电焊班学员郑明华,经培训后到攀枝花市找到工作,老板包吃住外的月工资是2800元。自主创业的学员,他们的收入高于一般的外出打工者,而且还能带动其他学员就业,以创业促就业,是一种比较好的劳动力转移方式。学校非常重视和支持学员自主创业,实现就地就近转移,特别是在今年就业环境相对较差的情况下,学员能够自主创业显得尤为重要,应该给予大力扶持。

利用学校优势,积极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和就地就近就业,给他们提供致富信息和技术支持。在农村进行实用技术项目的培训和推广 ,历来是学校的优势,利用这一优势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服务,是学校已经开展的教学工作。2008年学校派出专业教师,到红桥乡西瓢落自然村的返乡农民工郑绍松家开办了一个禽类孵化场和土鸡生态养殖场。在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帮助下,郑绍松购进了微电脑全自动孵化机,修建了脱温室。在短短的几个月内,郑绍松就成功地孵化出当地土鸡,并放养在生态养殖场中,而且通过销售脱温鸡苗,取得了相当好的经济效益。土鸡孵化的成功,必将带动一些返乡农户养殖土鸡,从而增加经济收入。今后学校还要加大返乡农民工创业的试点工作,比如很快就要实施的天麻有性繁殖等项目,将会惠及的农户,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学校将加强师资力量,进一步做好扶持农民工创业的工作。

四、经费使用

省拨经费20万元和市拨经费10万元,用于技能培训400人,主要用于学员食宿补助、学员技能鉴定费用、培训教材费、外聘教师授课费等。经费使用情况已通过县审计局审计,详见财务资金使用情况报告。

五、工作体会

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一项惠民工程,也是推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途径,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很多农村贫困劳动力,有离开土地、外出脱贫的强烈愿望,又因没有技能不能长久在外立足和发展。我们的培训工作,就是将“体能型”转向“技能型”,从根本上提高转移效益。

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很大程度上是农民工外出打工时资金、技术、管理、信息、理念等创业要素积累到一定水平时的一种理性创业行为,是农民外出务工进入的一个新的阶段。以往进城打工只为“盖房子”、“娶媳妇”的想法已不再是他们的最终追求,一部分有经济实力和经营思路的农民工具有要当老板的强烈愿望,家乡自然是最佳选择。学校适时地引导农民工寻找到适合个人特点、有前景、效益高的现代农业项目,有效地将返乡农民工打工时掌握和积累的资源与家乡农业资源特色融合起来,就能够加快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步伐。

学校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贫困劳动力为对象,以学校教学机构为载体,以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以实现稳定转移、就业增收为目标,强化培训与转移相结合,注重扩大示范效果,为××县的转移培训工作开展探索机制,不断总结经验,在转移工作中出现了一些新亮点,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培训和就业后,一大批人在经济上改变了家境,同时精神风貌和思想意识也在转变,转移示范工作的效益是明显的。

学校通过调查,在本市、县内的很多农民工从事建筑业的较多,因此在下一的培训工作中,学校将增加新的培训工种,如钢筋工、砌筑工、混泥土工、架子工等,以此来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收入。

在省、市、县、扶贫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培训经费有了保证,培训组织和管理得到了完善,培训质量也在不断提高。现在我们不言困难,只决心将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

如何加强返乡农民工培训,浅见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以及受国际金融风暴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返乡。在对农民工的培训上强化针对性,让农民工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学而能富,可以而且应该大有可为。

应该正视的问题是,无论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还是经济发展还不充分的内地城市,要想从根本上让农民工充分就业,彻底改善农民工就业状况,让他们不仅生产生活条件改善,而且体面就业,实在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在对农民工的培训方面能真正按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力戒一般化的应景式泛泛培训,以真正富有针对性、特色性和创造性的培训,求得实效性。

首先,政府可以面向全社会开展传统绝活大比拼活动,让社会上许多传承自祖上或自创的绝活得以展示。通过评选,对其中确有市场普及推广应用价值的成果予以物质和精神奖励,并有偿聘请这些人士对农民工进行培训。目前有地方就举行过民间厨艺大赛,将上榜名肴制作方法贡献给当地知名饭店,通过计算机联网,根据顾客点菜的频率给专利人提成,实现了坐家当老板坐家就业。

第二,对曾经享有社会知名度而一度失传的绝技进行挖掘整理授受,使其重新焕发生机。比如寻找地方名点名肴制作师傅和老字号里尚健在的师傅,政府争取一笔资金,有偿记录整理他们的独门绝技,对农民工开展培训。有很多民间绝技,其后人因为种种原因没有传承其技,本身就是一大损失,政府倘能有计划地加紧搜集,也是一笔不菲的物质和文化财富。

第三,鼓励目前生意红火的名号做大做强,带动农民工就业。各地都有很多有绝活的作坊,都有连锁经营的巨大潜力,只是囿于经营者文化水平、经营管理能力和魄力等方面原因,长期以来局限和满足于作坊式生产。倘能由有关部门,对开设连锁并大量雇佣农民工的绝活店予以重奖和有关政策优惠,当能很好地激发他们做大做强的积极性。

第四,聘请店家授课,在其商业机密不外泄的前提下,物质鼓励他们提供配置好的配料,帮助农民工开设分号,既可大面积地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又可使这些绝活店得以发扬光大,方便市民生活。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教育系统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2009年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计划的通报

教职成厅[2010]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2009年,教育系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健全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广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要求,认真组织实施教育部“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计划”,加大新型农民培养培训力度,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转化农村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现将教育系统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009年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计划通报如下:

一、2009年培训工作基本情况

1.据我部统计,全国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培训学校结业生4130.67万人(详见附件),其中教育行政部门和集体举办的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培训4007.18万人,其他部门和民办机构培训123.49万人,教育系统培训数占培训总数的97.01%,在农民教育培训中发挥着主要作用。

有8个省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人数超过200万人。其中,云南515.2万人,河南438万人,江苏400.5万人,浙江、河北、山东、贵州、四川培训人数也超过200万人。8个省共培训2642.24万人,占全国培训总量的63.97%。

有12个省(区、市)培训人数比上年有所增加。其中,广西增加89.24万人,内蒙古增加28.56万人,河北增加27.68万人,陕西增加22.26万人,广东增加15.12万人,云南增加12.64万人,青海、辽宁、安徽、上海、天津、江西等省(市)也有增加。

全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人数与上年相比减少了227.55万人。有18个省(区、市)培训人数比上年有所减少。其中,培训人数减少超过20万人的有:山东、四川、浙江、重庆、黑龙江和湖北。

2.2009年农村实用技术培训4130.67万人,占全国农村就业人员总数47640万人的8.67%。15个省(区、市)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天津32.47%,新疆29.60%,北京24.76%,云南24.57%,上海21.51%,青海20.51%,江苏、浙江、重庆、贵州、辽宁、陕西、河北等省(市)的培训率也都在10%以上。

有9个省(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率低于5%,其中海南4.82%,广西4.56%,黑龙江3.59%,宁夏2.51%,湖北2.14%,广东、江西、安徽、湖南等省培训率低于2%。

3.2009年全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人数与年初发布指导性计划数相比,全国共未完成指导性计划数1869.33万人。有5个省未完成指导性计划数超过200万人,其中湖南349.27万人,安徽316.29万人,广东316.05万人,四川235.17万人,山东202.32万人。有4个省(区)未完成指导性计划数超过100万人,其中湖北193.47万人,江西174.29万人,广西162.07万人,河南124万人。有6个省(市)超额完成了指导性计划数,分别是:云南、青海、上海、天津、辽宁和江苏。

4.2009年全国12.94万所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培训学校(机构)和35.33万个教学点(班)开展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全国县办学校有2107所,培训学员181.33万人,乡办学校18341所,培训学员1910.56万人,村办学校10.57万所,培训学员1915.30万人。乡、村两级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培训人数合计3825.86万人,占培训总量的92.62%,是农民培训的主要阵地。

5.2009年参加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4130.67万人中,女性有1942.31万人,占47.02%,男性有2188.36万人,占52.98%。

6.2009年全国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培训学校(机构)占地13.70万亩,教学行政用房建筑2603.86万平方米,图书总藏量4444.29万册,教学用计算机22.05万台,语音实验室座位数10.22万个,多媒体教室座位数37.35万个,固定资产总值163.46亿元,其中教学、实习仪器设备资产总值25.30亿元。

7.西藏已连续两年未报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统计数据。

二、我部工作基本情况和工作措施

我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国家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继续推动实施“教育部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计划”。《教育部2009年工作要点》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和发展农民技能培训,特别要积极开展返乡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努力完成6000万人次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任务。为此,我部采取了以下工作措施:

1.动员职成学校面向返乡农民工开展现代农业技术培训。2009年2月,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切实做好返乡农民工职业教育和培训等工作的通知》(教职成〔2009〕5号),要求确定一批有条件的中等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因地制宜地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全国职成教育战线响应号召,积极面向返乡农民工开展种植、养殖和农产品深加工等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帮助返乡农民工成功实现再就业或创业。

2.印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教育系统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008年工作总结及2009年工作计划的通报》。2009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2008年各省(区、市)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数据,总结推广部分省份的先进经验,并对2009年培训任务进行了分解和部署。

3.推动部分中心城市农村成人教育的改革与发展。2009年5月,我部职成教司在济南市召开部分中心城市农村成人教育研讨会,会议通报了2008年全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实施情况并对2009年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来自济南等15个中心城市代表交流了各地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经验和做法,研讨了当前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政策建议。

4.选择部分县(市、区)作为 “教育部新型农民培养培训工作”联系点。2009年,我部组织各地推荐了一批新型农民培训工作联系点,经过联系点专家指导小组研究和我部审核,11月24日,印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新型农民培训工作联系点名单的通知》(教职成厅〔2009〕3号),确定了北京市大兴区等61个县(市、区)为“教育部新型农民培训工作联系点”,要求联系点在建立新型农民培训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健全培训网络,创新培训模式,提供条件保障等方面探索出具有特色的典型经验,创建一批县域培训规模大、培训项目多、培训质量高,为农服务能力强的先进典型。

5.表彰一批农村成人教育先进单位和先进学校。2009年11月27日,我部职成教司和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共同商定,以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名义表彰了200个在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农村成人教育先进单位和学校,为各地进一步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提供了示范。同时还举办了振兴农村成人教育圆桌会议,深入研讨了振兴农村成人教育的政策与措施。

6.总结、宣传和推广地方工作经验。印发教育部简报和职教成教情况,总结、宣传和推广了安徽省教育厅制定政策性文件推动农村成人教育工作,河南省和武汉市、南京市江宁区教育系统面向返乡农民工开展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宁波市教育局选送优秀农民进修涉农专业等工作经验和做法。

三、各地主要经验和做法

2009年,各地教育系统认真落实《教育部2009年工作要点》提出的“完成6000万人次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任务”要求,加强“三教统筹”,促进“农科教”结合,扩大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实施对象和实施范围,实施对象扩大到返乡农民工、农村初高中未升学毕业生和复转军人等,实施范围拓展到特种养殖、农产品深加工和市场营销及流通领域。各地主要经验做法如下:

1.提高认识,加强政府统筹。大力开展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河北省高度重视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把开展农民教育培训作为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服务的重要任务,作为考核各县(市)区教育局的重要指标,作为衡量职业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准,召开专题会议,层层分解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任务,落实县级职教中心(或县域职业学校)、乡镇成校目标责任。湖北省成立“农科教”结合协调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和指导全省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省教育厅、农业厅、劳动和保障厅、科技厅紧密配合,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形成了各部门齐抓共管机制,严格目标考核责任制和督导检查制度,建立了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和奖励机制。

2.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构建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各地着力构建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形成以县职教中心和县域职业学校为龙头,乡镇成校为骨干、村级成校为辐射点的三级办学网络。天津市开展乡镇成校实体化建设,全市12个涉农区县170个乡镇(街道)中有135所乡镇(街道)成功通过市级验收,覆盖率达80%。如,北辰区提升三级办学网络的载体功能,区政府投资1.2亿元建成区职成教中心,区、镇政府投入377.47万元资金建成实体化乡镇成校13所,覆盖率100%,区政府投资建成126所村民学校和43所市民学校,三级网络共享共用师资、信息、设施设备等教学资源,贴近百姓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上海市市委、市政府提出“每一个乡镇都必须建设一所符合标准的成校”,上海市教委据此开展乡镇成校标准化建设评估,今年16所乡镇成校被市成校评估领导小组认定“达标”,达标乡镇成校按初级中学同等规格独立建制,专职校长为法人单位代表,校舍建筑面积平均达4,035平方米,专任教师按当地总人口的万分之二配备,学校拥有办学许可证和完善的规章制度。安徽省印发《关于加强县(区)职教中心建设的意见》,并开展合格县(区)职教中心的评估,进一步加强县(区)职教中心建设,把县(区)职教中心作为实施农民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和重要载体。要求所有县(区)都要建成至少1所办学条件较好、办学实力强、管理水平高、专业特色鲜明、集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为一体的多功能县(区)职教中心,每年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短期培训要达到1000人次以上,同时要求以县(区)职教中心为依托,指导、建立和完善县域乡镇成校和社区学校等培训机构,健全终身教育体系,并把合格县(区)职教中心建设与教育强县、县(区)党政领导教育工作考核挂钩。湖南省教育厅已初步形成以14所农业类高等院校为龙头,以51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41个省级示范性县级职教中心为骨干,以1960所乡镇农校为基础的省、市、县三级职业教育培训网络,构建起了符合农民生产、生活实际和市场规律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同时大力加强乡镇农校建设,遴选确定了34所省级示范性乡镇农校建设单位,加上2009年以前已立项建设的66所省级示范性乡镇农校,全省在建的省级示范性乡镇农校达100所,顺利完成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到2010年,全省建设100所省级示范性乡镇农校”目标。

3.积极实践探索,创新培训模式。各地努力探索实践,积极开展多种形式培训,不断创新培训模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加强乡镇初中三年级学生3+x培训教育,动员农牧民文化技术学校每年利用寒、暑假间隙,抽出3-5天时间,对初中三年级学生进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让学生了解园艺、农技、蔬菜大棚种植、养殖育肥等

一、二项实用技术,并将此项工作和学生取得毕业资格挂钩。上海市组织实施农村信息化培训普及工程,乡镇成校和农技推广中心开展农村信息化培训,共培训了36373名农民和农村信息员,共出动“信息大篷车、小篷车”1532次,创作多媒体科普滑稽戏《橘树下的婚礼》进村、进厂巡演,开展活动2200场,向316057人进行了信息化宣传普及,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河北省有重点地树立一批培训后提高技能发家致富的典型,用农民身边活生生的事实,提高农民对实用技术培训的认识,帮助农民破除传统的种植、养殖观念,开阔视野,增强技能,树立起科学致富、创业致富、争做新型农民的新观念。浙江省全面启动实施成人“双证制”教育培训,编写、出版、免费配送成人“双证制”教育培训文化课程辅导教材,召开全省工作经验交流会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广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努力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和学历水平。

4.加大经费投入,提高培训效果。各地多方积极筹措资金,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改善职成学校办学条件,提高培训效果。北京市从职教专项中划出8000多万元专门用于农村成人教育,主要用于奖励评估合格的市级示范性乡镇成校每校80万元,购买“流动课堂”大篷车进村入户培训,奖励优秀农民教育培训项目,支持“技能+基础”农民中专学历教育及加强农村远程教育网络建设。上海、浙江、江苏和天津等省(市)政府将农民培训经费按常住人口人均0.5元-2元标准纳入财政预算。云南省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用于教育部门开展农民教育培训。河南省要求各地教育部门都要设立成人职业培训专项经费,并随着任务的增加而增加。安徽省要求县级政府按照每年人均1元钱的标准安排成人教育费用,统筹用于职业教育培训工作。

5.加大培训力度,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各地重视成教专职干部和教师的配备和培训,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天津市举办第三期乡镇成校校长培训班,邀请教育部职成教司、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做成人教育、劳动就业与职业资格培训专题报告,并请农村成人教育工作开展较好的北辰、宝坻和武清等三个区介绍经验做法,每位学员均在培训班作了业务交流和工作总结,12个涉农区县教育局成教科长带队并参加培训。河南省加强乡镇成校校长和骨干教师培训。一些市、县教育部门常年聘请农业、科技等方面的专家集中对校长和骨干教师进行培训,提高了校长管理水平和教师教学水平,如安阳市连续举办了两届乡镇成校校长培训班,邀请省内外职业教育专家开展农民教育培训专题讲座,为开展培训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部分地方对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重视不够。

2.培训机构基础能力薄弱。由于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独立建制、编制、人员、经费、待遇等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学校数萎缩,培训能力弱化。2009年与2008年相比,学校共减少了8384所,其中乡镇成校减少了1577所,学校占地面积共减少了2800亩,固定资产总值减少了24.22亿元,其中教学、实习仪器设备资产总值减少了6.66亿元。

3.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组织难度加大。近年来由于农村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已外出打工,在乡农村劳动力或年龄偏大、或缺乏培训意愿、或文化素质偏低,开展培训组织难度加大。

五、进一步推动2010年工作的意见

教育系统要贯彻落实2010年中央1号文件和教育部工作要点等文件精神,组织动员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开展各种类型新型农民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积极开展高效特色农业技术培训,挖掘农业内部就业潜力;积极开展休闲农业等农村服务业培训,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积极开展农民工返乡创业和农民就地就近创业培训,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1.抓紧落实培训任务。2010年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总体要求是:完成5000万培训任务,全国培训率要达到10.50%,比2009年全国实际培训率8.67%增加1.83个百分点。2009年培训率高于10.50%的省份要继续巩固已有培训规模,低于10.50%的省份要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将培训率提高到10.50%以上,确保顺利完成全年培训任务。各地要按照要求抓好落实工作,将培训任务逐级分解到基层,具体落实到每所职业学校、成人学校和社区学校,督导其采取切实措施,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

2.加强对教育部新型农民培训工作联系点的工作指导,创建一批“新型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示范县”。教育部要继续推动实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计划,以健全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为载体,健全以县级职教中心为龙头,以乡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农村中小学校、其他培训机构、村委会为基础,覆盖县、乡、村的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广泛开展新型农民培训。以创建“新型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示范县”活动为抓手,在总结联系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订“新型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示范县”评估标准,开展创建活动。

3.加强乡镇成校建设。乡镇成校是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主阵地,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分类指导,增强乡镇成校培训能力。保留有乡镇成校的地区要继续办好做强,乡镇成校已经解体的地区要依托乡镇初中或乡镇中心小学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

4.加强督导检查。各地要将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作为职业教育督导重要内容之一,引导各类职业学校和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积极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要把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培育新型农民作为农村基础教育督导内容之一,引导农村中小学校成为当地文化学习、技术培训和知识传播的中心。

5.建立表彰激励机制。各地要表彰奖励一批培训规模大、培训质量高、社会效益好的农民教育培训先进单位,总结、宣传、推广先进单位的经验做法。

各地要及时总结2010年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情况和规划2011年培训方案,并将上述材料于2010年12月底报送我部。

附件:教育系统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009年统计和2010年计划安排表.doc

教育部办公厅

二○一○年三月十七日

2009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培训工作总结及2010年培训计划

张劳社〔2009〕301号

市30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工作小组办公室:

今年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按照《30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大纲》和市委组织部2009年培训实施方案要求,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靠实工作责任,采取有效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全面完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任务,有力地促进了劳务输出的健康发展。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2008年12月-2009年11月份,全市共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1.25万人,占计划1.1万人的113.8%,鉴定1.13万人,受训鉴定率达90%以上,受训人员输出率达到85%以上。其中:甘州区培训5107人,占计划4200人的121.6%,高台县培训1410人,占计划1400人的100.7%,临泽县培训1588人,占计划1300人的122.2%,山丹县培训1850人,占计划1600人的115.6%,民乐县培训2330人,占计划2300人的101.3%,肃南县培训232人,占计划200人的116%。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一是根据市30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工作小组要求,市、县区成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小组,加强组织领导,靠实目标任务,进一步明确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及责任分工,切实将培训任务落到了实处。二是根据市委组织部制定的《张掖市30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2009实施方案》,讨论制定了《张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09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实施方案》,及时把培训任务分解到了县区、乡镇和农村劳动力定点培训机构,并督促落实。三是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作为一项硬指标列入工作考核内容,逐级考核落实。认真落实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会议制度、定期督查制度、月通报制度和信息联络员制度。切实做到了组织机构、目标任务和人员三落实,确保了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认真摸底调查,掌握培训现状。按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实施方案要求,积极组织各县区认真开展了农村劳动力培训情况调查,对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情况、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需求和培训机构运行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填报了《张掖市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现状调查表》,建立健全了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全面掌握了农村劳动力培训现状,认真分析以往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使培训工作更加贴近农村、贴近农民、贴近实际,突出了“实际、实用、实效”,切实增强了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三)围绕市场需求,多形式开展培训。针对金融危机对农民工就业的冲击,紧紧围绕市30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输转策略,大力实施“岗位提升”战略,按照“政府引导、乡村组织、定点机构培训、多渠道就业”的思路,利用春节前后和务工人员返乡的有利时机,依托46个农民工定点培训机构,突出培训特色,多形式开展了建筑、缝纫、餐饮等工种的培训。一是依托25个乡镇劳务培训示范基地,将培训重心下移到乡镇,贴近基层,对农村劳动力进行“零距离”培训,降低了培训成本,方便了受训群众,山丹县采取集中时间、送教下乡的形式,在5个农村劳动力定点培训机构进行引导性和技能培训,受到农民群众好评。二是创新培训模式,大力开展“订单式”、“对接式”、“储备式”技能培训。通过与劳务基地和输入地企业联系,确定市场潜力大、就业前景好的培训专业,按订单要求进行培训,定向输出,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开展特色培训。围绕近两年注册的“金张掖宣化金瓦刀”等13个劳务品牌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凸显工种优势,占领市场。肃南县围绕 “裕固百灵”劳务品牌,依托县职教中心、民族歌舞团、就业训练中心及旅游部门,开展民族歌手和旅游服务为主的培训。四是开展创业培训。对返乡创业带头人、有创业愿望的被征地农民进行创业培训,并给予政策扶持,鼓励自主创业,带动就业。临泽县组织206名返乡创业带头人到乡镇进行创业培训,增强其创业能力,带动了就近就地转移就业。五是劳务经纪人培训。为了扶持发展劳务经纪人队伍,培育壮大市场载体,我们组织350名劳务经纪人进行了培训,重点讲授《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等劳动法律法规政策和劳务输出相关知识,提高了劳务经纪人在人力资源市场中的经营素质,规范了中介行为,提高了带动输出的能力。六是做好鉴定服务工作。年初,根据受训人员集中外出务工、急需参加鉴定考试的实际情况,采取培训与鉴定相结合的方式,在集中开展培训后,及时协调组织受训人员进行职业技能鉴定考试,使1.13万名受训人员及时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今年,全市共输转劳动力24.72万人,创劳务收入19.44亿元,实现了以培训促输转、以培训促收入的目的。

(四)加强资源整合,落实资金投入。

充分发挥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作用,有效整合和利用现有培训资源,切实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一是加强培训实训基地建设。对46所认定的农村劳动力培训机构,进行督促检查,按照市场需求完善实训设施和开设培训专业,强化培训机构监管,实行以奖代补和优胜劣汰竞争机制,夯实了培训基础,增强了实训的需要。二是落实培训资金。按照省财政厅、劳动保障厅《关于印发甘肃省就业再就业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甘财社〔2006〕103号)要求,落实了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资金,使就业再就业资金的10%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使1.25万名农村劳动力接受免费培训。三是争取培训资金。市、县区劳动保障部门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用于农村劳动力培训投入。市局争取300万元资金建立起了农民工培训教学综合楼,山丹县争取50万元,用于乡镇市场信息网络建设,逐步完善了市、县区和乡镇三级平台建设,为农村劳动力培训就业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服务。进一步加强资金规范使用,建立起了农民工培训投入的长效机制。

(五)广泛宣传发动,营造培训氛围。市、县区工程工作小组根据市委组织部编印的培训宣传手册,抓住农民工集中返乡和集中外出的有利时机,进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一是采取出黑板报、墙体标语、印发宣传材料、组织“创业之星”巡回宣讲等多种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意义、作用和目的,营造农民群众积极参加培训、提高务工技能、踊跃外出就业的氛围。二是按照市委组织部要求,下发了《关于做好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图片音像资料收集工作的通知》,对在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事例进行收集并及时在张掖电视台和张掖日报上宣传报道。三是制作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维权知识讲座专题片和技能培训辅导讲座,作为引导性培训必备教材进行广泛宣传。认真编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动态》24期,印发各县区学习宣传。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营造了“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务工能力,增加农民收入” 的浓厚宣传舆论氛围。

(六)注重培训质量,提高培训实效

为了保证培训工作扎实有效开展,我们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培训质量。一是加强调查研究。我们加强与各县区的联系,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加强督促检查,先后四深入县区、乡镇、村社,采取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查阅资料、了解掌握农村劳动力培训现状。并对农民群众的培训需求,每月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通报,每季度督促检查一次,召开工作分析会议,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切实将培训落在实处取得实效。二是严格培训规范流程。建立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制定相关标准,明确各个操作环节的工作流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职业学校、科研单位、企业、技术推广部门积极聘请农民工培训专业教师,落实补助待遇,稳定了师资队伍;开发事宜农民群众的培训教材,科学设置培训课程,精心编制培训方案,强化培训管理,坚持培训大纲、培训计划、培训教材、培训台帐备案制度。三是加强考核评价。为了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分析各县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的实施情况及效果,按照市委组织部制定的2009培训实施方案和《张掖市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考核评估办法》,对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方案,制定了《张掖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考核细则》,从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工作实绩、经费保障、项目争取和工作创新六个方面对目标任务进行了细化和量化,对各县区和培训机构阶段培训实施情况逐项进行考核评价,确保了培训落在实处。四是加强培训补贴资金监管。按照《张掖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定点机构认定和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办法》要求,严格开班制度,定点培训机构在确定培训的专业、人数、对象、时间后,如实填写《张掖市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班申请表》和《张掖市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班花名册》,逐级上报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经市局经办机构审查签字后,方可进行培训,确保了培训工作顺利进行。五是做好农民工培训的信息服务工作。做好培训信息服务工作是促进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的重要环节,我们把培训后的农村劳动力纳入各级人力资源市场就业服务范围,定期召开劳动力供需招聘会,为农村劳动力找到合适的工作搭建了平台。积极做好农民工维权工作,把培训和输出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了培训一批,输出一批,稳定一批。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农民群众参与培训的主动性不高,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的思想在一些地方还比较普遍。

二是各类职业培训机构普遍存在培训基础设施薄弱、设备简陋,培训内容单

一、层次低的问题。乡镇培训示范基地只能进行一些应急性简单操作培训,不能承担较全面、较高层次的技能培训任务,不能适应劳务市场对较高技能型劳动力的需求和农民工培训的现实需要。

三是受培训资金和设施的限制,培训经费严重不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主要是职业技能培训和返乡创业培训,一些技能要求高的电气焊类工种培训时间长,培训成本高,培训补贴资金只有再就业资金中的10%,已不能适应现实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需求。

四、2010年工作打算

为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市委二届五次全委会议精神,深入实施30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和整体素质,为促进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结合我市实际,提出2010年工作打算。

(一)工作思路

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指导,紧紧围绕30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以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为重点,加强培训基地建设,落实培训资金投入,强化职业技能鉴定,不断创新培训模式,着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切实增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推动劳务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二)目标任务

按照30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大纲要求,2010年全市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任务1.1万人,具体分解为:甘州区4200人,临泽县1300人,高台县1400人,山丹县1600人,民乐县2300人,肃南县200人。

(三)进度计划

2010年培训实施三个阶段:2009年12月--2010年3月,利用农闲和农民工返乡黄金时期,市、县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小组要加强调研,指导定点培训机构围绕市场需求和受训对象的特点,安排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采取多种培训方式,开展“百日农民工培训活动”,劳务输出示范乡镇、村要在培训工作中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确保在这一阶段完成培训任务的60%;到2010年6月底,完成全年培训任务的85%,2010年11月底全面完成培训任务,确保受训对象掌握基本就业技能,输转就业率达85%以上。

(四)工作重点

1.突出培训重点,抓好返乡人员技能培训。今年12月份至明年3月份是劳务培训的黄金时期,利用农民工返乡之际,依托46个农村劳动力定点培训机构,精心安排,及早谋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结合第三批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发挥示范乡镇、村和星级劳务输出示范村的示范带动作用,集中时间、集中人力物力,大力开展“百日农民工培训行动”,重点开展市场需求的工种培训,切实提高输转就业质量。

2.支持返乡创业,对返乡创业者开展培训。根据全民创业促进就业的要求,我们大力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工程,在落实返乡创业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同时,对200名有创业愿望的返乡人员进行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不断增强创业者的创业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逐步扩大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实现以创业促进就业的目的。

3.培育市场载体,扩大对劳务经纪人培训。为了不断培育壮大市场载体,提高劳务经纪人队伍素质,计划对300名培育发展的劳务经纪人适时进行培训,把《就业促进法》等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劳务输出相关知识贯穿于培训的全过程,使受训者了解掌握人力资源市场运作规范,熟知市场规则,提高经营素质,使劳务输出工作步入市场化、规范化发展轨道。

4.打造劳务品牌,大力开展劳务品牌培训。我们紧紧围绕已申请注册的“金张掖宣化金瓦刀”、“丝路硬汉子”、“枣乡缝纫”、“裕固百灵”等13个劳务品牌组织开展品牌技能培训,凸显优势工种,提升劳务品牌的技术含量,彰显劳务品牌的辐射带动作用。使品牌专业技能人才不低于2000人,不断扩大就业市场,以品牌规模化带动输出品牌化。

(五) 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目标责任。为了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各级劳动保障部门高度重视培训工作,健全完善以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统筹规划和综合协调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积极发挥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作用,继续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作为一项硬指标列入工作考核内容,实行目标管理。通过制定政策和制度创新,建立部门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分工负责、相互协作的工作推进机制。

2.挖掘培训典型,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深入挖掘和推荐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中的县区、乡镇、村社和培训机构的好经验和好做法,树立典型,积极配合张掖电视台、张掖日报社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报道,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要积极开展培训工作调研,在不同层次的报刊杂志上刊载培训信息和调研文章,进行培训典型宣传和经验交流,进一步促进培训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同时要积极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动态》编报工作,及时反映培训工作进展情况,开展工作交流,进一步总结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典型,大力宣传推广,充分调动各类培训机构和农民群众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3.创新培训模式,增强培训针对性。紧紧围绕30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结合我市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技术改造和新开工建设项目需求,组织开展道路交通、生态工程、公益事业等项目培训;根据市外市场需求,组织开展机械制造、电子装配、建筑安装、餐饮服务和服装加工等行业技能培训。不断创新培训模式,坚持贴近实际、贴近农村、贴近农民的原则,依托25个乡镇劳务培训基地,坚持零距离培训农村劳动力的做法,方便群众,降低成本,对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进行短期职业技能培训,使其尽快掌握一技之长,及时找到就业岗位;积极探索校校联合、校企联合、企地联合等培训模式,加大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积极与用人单位签订用工协议,由用人单位出资、派教师、提供实习场地和设备,定点培训机构提供培训场地并组织人员,按订单要求组织培训,定向输出,共同为用人单位培训合格员工,切实增强培训的针对性。

4.落实补贴政策,强化资金保障。积极争取农民工培训项目,多渠道筹措资金进行农民工培训。督促县区严格按照省财政厅、劳动保障厅《关于印发甘肃省就业再就业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甘财社〔2006〕103号)要求,落实培训补贴政策,保证培训补贴资金,确保就业再就业资金的10%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按照培训工程资金概算,争取市、县区财政对农民工培训的资金支持,使受训人员免费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进一步加强资金监管,确保培训顺利进行。

5.严格培训管理,提高培训质量。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定点机构业务指导和监督,强化培训师资力量,建立优胜劣汰竞争机制。严格执行开班审批、备案制度,坚持开班有申请、培训有计划,依据国家职业标准科学设置培训课程,结合劳务品牌建设,突出优势工种,精心编制培训方案,确保培训时间,保证培训合格率达到90%以上,输转就业率达到85%以上。按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定,加强培训、考试、发证的规程和登记备案制度建设,积极做好职业技能鉴定服务,探索适合农民工鉴定的办法,增加职业技能鉴定工种,根据受训人员集中外出务工、急需参加鉴定考试的实际情况,采取培训与鉴定相结合的方式,在集中开展培训后,及时协调组织受训人员进行职业技能鉴定考试,使受训人员及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力争培训后的农民工职业技能鉴定率达到75%以上,从事技术工种的就业上岗人员持证率达到85%以上,不断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6.强化工作措施,夯实工作基础。针对定点培训机构实训设施简陋、培训工种单一和培训时间短层次低的现状,要实行培训补贴倾斜政策,督促和扶持培训机构特别是乡镇培训示范基地不断改善教学条件,完善实训基础设施,强化师资力量,提升教学水平,按市场需求,注重教学内容的实践性,不断提高培训效果。进一步建立健全目标责任考核评价机制和督查制度,完善各类台帐、报表等基础资料,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推进培训工作顺利进行。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范文第3篇

所谓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劳动力合理配置过程中的客观现象,也是农村经济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是指超过农村农业生产所需要的那部分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一个动态的和相对的概念,它随着耕地面积,机械化程度,科学技术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社会的存在,使得我国存在为数众多的剩余劳动力。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化,这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实现转移的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形成

我们是农民,靠农牧业生活。但是随着工业技术的进步,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下降,使得许多农村劳动力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状态;同时“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使得这部分劳动力囤积在农村,形成数量巨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般来说,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越是迅速,失业率就越低,既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但现实却出现了相反的状况。现在越是发展,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比重就越大。据统计农村剩余劳动力达30%以上,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困难原因主要体现在:一是受工业发展资本深化与技术性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工业发展迅猛,产值年均增长幅度很大。企业未来的投资方向将主要是“多用资本,少用劳动”的技术项目,这就使得资本深化的趋势必将继续下去。伴随着资本系数的不断增加,即使劳动力总量不变,也会出现“机械排挤人”的技术性失业,这就必然使得大量试图与城市共分得“一碗粥”的农民工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二是知识,信息劣势导致就业机会的相对缩小。与资本化相伴而生的一半都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资本深化的工业化增长路线必然以引进技术为主体的技术进步模式为主要途径,与此相关的就业岗位多为知识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这对于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来说往往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不仅如此,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拥有和获得信息方面也属“弱势群体”,他们中的大部分学历水平都比较低,有的甚至是文盲或半文盲,进入市场的能力本来就有限,再加上他们与城市寻找工作者相比,在获得信息亲缘,人际关系方面所处的劣势地位,这都大大加剧了他们与城市下岗或失业者在寻求工作岗位中的不平等地位。三是农业产品低价消失,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竞争压力增大。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必然是资本深化和通过技术和工艺的运用而使农业从业者不断地被分离出来,从而使农村人口的就业竞争压力更大。四是农村劳动力群体素质处于弱势,存在着劳动技能差,就业观念落后;法制观念,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据调查显示:农村劳动动力的文化素质偏低,在农村劳动力中初中级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员占劳动力总数的75%,高中以上人员站的很少。许多农民(特别是年轻的)还缺进取的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不能适应农村剩余劳动力专业就业的需要,农民不习惯于企业严格的时间安排和规章制度,难以适应机械化达生产的工作环境,对于农村就业人口来说,这也是农村劳动力先天不足而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度。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农村经济提供动力

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增强了城乡文化交流和信息传播,促进社会变革,塑造一代新型农民,产生了广泛的回应效应。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仅意味着农业的剩余向农村转移,农村的剩余向城市转移的绝对转移思路,也意味着劳动力本身,农业,农村自身的直接发展所形成的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的提高而导致的相对转移。因而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是良性发展过程的应有之意。劳动力的转移一方面使资本,技术,信息随人员流动而运动,是区域间交流日益增多,纵横联系加强。另一方面,

劳动的范围转移是市场机制作用的产物,是继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后,对中国传统体制的再一次冲击。由于他的存在,促使政府对劳动用工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劳务市场法规制度,以及户籍管理,住房等的方面进行改革。

农业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使农村劳动力得到比较充分利用,充分发挥了农村存量资源的经济作用,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持续增加,从而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前提,也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为可能。第一,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业转移,为农村非农经济的发展提供人力保障。第二,在现有户籍制度下,农村转向非农经济的劳动力,无论离乡不离乡或是进城务工经商,从根本上说没有脱离农村,他们务工经商所得除一部分用于提高自身生活水平外,相当一部分资金投向本地的农业或非农产业,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稀缺资金。第三,返乡创业的农民,不仅带回了稀缺的资金,更带回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也带回了市场,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所需技术,管理和市场。第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农业经营模式有小块的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转移,发挥规模优势,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搞好特色经营,创农业品牌,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农业现代科技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2. 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农村经济发展提减轻人口负担

农村劳动力剩余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关键是要持续提高农民收入,而提高人民收入,关键又在农业人口的非农化以及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增加农民就业的机会。

人口和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城市转移,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条重要途径,其转移速度取决于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和城市化进程快慢。现代城市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资源要素的聚集,是城市化的内在推动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壮大,各地各类专业及综合市场的成功发育,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向城镇聚集,毫无疑问,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减捡轻了人口负担,为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效率做出了贡献。 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农村现代化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必须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农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一方面,从世界经济发展规律看,只有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比例,才能不断提高农村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农村现代化水平,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扎马立诚也充分的说明了这一事实。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贡献不仅仅表现在劳动力非农化水平的提高方面,而且更在于由于农民劳动的转移,是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机械化程度等得以提高。另一方面,对于农村经济,现代化意味着通过现代农业中现代科学技术含量增长的作用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农副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如果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顺利转移,过大的人口压力必然阻碍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对传统农业生产要素的替代,制约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从而减缓农村净化机发展的速度。因此,只有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以充分转移,才能够有真正的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才能推进农村今年国际可持续发展。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与政策 1. 努力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

由于传统农也部门存在着大量以生存工资来养家糊口的劳动力,因此,劳动力的供给既有完全的弹性,从而工业部门可以获得无限供给的、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农业部门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的是向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以使他们获得必要的新技能和新知识,从而在实现农业迅速增长的同时,也使得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得到广泛而深入的安置。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提高农业生产要素质量方面所面临的压力必将越来越大。当务之急是要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文化教育水平,使他们在选择职业方面与城市在职或下岗职工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不仅如此,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他们对市场行情、生产要素的供求关系、事业与空位的具体状况等方面的信息也会有所掌握,从而大大降低他们升学工作岗位的成本。

2. 加快城市化建设,为农民进城就业提供“市民待遇”

长期以来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基本上是一致的。近年来,我县的第二产业占GDP得比重已明显上升,但非农人口仅占总人口数的37.8%,说明城市化水平远远低于工业化水平,加之原有的工业化制度和“两种待遇”为基础的城乡人口政策,认为的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处于非常不公平的境地之中。加快城市化发展速度,减少农民数量,提高人民人均土地资源拥有量和农民编辑产出水平,以此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是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途径。 3. 发展乡镇企业,振兴乡镇劳动密集型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曾经拥有过一段快速发展时期,但近几年来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越来越大。一些大中城市必然以发展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产业为主,一些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可能转移到乡镇企业,这就为乡镇企业利用农村的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来从事诸如服装厂加工等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也就是说,乡镇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不一过高,力争维持劳动对资本的替代关系。另外,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之后,一定要注重对人力资本的投资,要使他们在“边干边学”中提高人力自办积累程度。 4. 加强法制建设,规范劳资关系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范文第4篇

摘要:以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为视角,从就业人数、就业区域、就业方向分析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指出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文化程度低、技能单一、年龄分布欠合理、收入不高等现实问题,在此基础上,从政策统筹、产业支持、就业服务、教育培训、社会保障等方面提出加快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江苏;公共政策

收稿日期:2013-10-16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编号:11SHC006);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编号:08JYB002);江苏省常熟市软科学研究计划(编号:CR201109)。

作者简介:施杨(1980—),男,江苏淮安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E-mail:6910683@qq.com。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而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这就要求必须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当前,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解决地方用工短缺、提升农民素质、加速农民增收、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途径[1-2]。作为经济发达地区,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转移人数多、难度大、效率低等问题。全面认识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加快推进城乡就业一体化建设,对江苏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基本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1.1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

一般来说,农业资本增加和科技进步往往会引发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土地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会相应减少。近年来,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离土农民数量不断增加。1995—2011年,江苏农村总人口由2006年的5 136.93万人下降到2011年的3 009.44万人,下降了41.4%,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农业人口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据江苏省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显示,农村常住劳动力资源总量为3 060.4万人,其中,农村户籍外出从业劳动力为967.5万人。随着江苏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农村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许多农民的部分或全部土地被征用,变成了“非城非农”的失地农民。

1.2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区域

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其他省份农村劳动力外流不同,随着中小城镇在发展过程中对劳动力吸纳能力的增强,以及受本地生活习惯和风俗特点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以江苏省内劳动力转移就业为主。江苏省第二次农业普查公报显示,在农村转移劳动力中,约75%的人选择留在江苏省内工作,其中,在乡外县内的农村劳动力占24.40%,在县外市内的农村劳动力占14.90%,在市外省内的农村劳动力占35.70%;选择去省外的农村劳动力仅占25.00%。大部分农民倾向于在本地生活、工作,选择外出打工或外出创业的动力不足,这一现象在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尤为明显。

1.3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方向

目前,江苏农村劳动力的流向呈现“多元化、阶梯性、双向性、灵活性”的特点,其中,第二和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占主体地位。江苏省第二次农业普查公报显示,从事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人数分别为24.41万、608.36万、343.73万人,占户籍外出从业劳动力的2.50%、62.30%、35.20%。大部分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在就业时往往更愿意从事符合自身实际能力的制造业、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2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

2.1农村转移劳动力文化素质低,就业难度大

作为经济发达地区,江苏农村劳动力结构同样存在量多而质次的问题,尚未形成高效优质的人力资本。与城市劳动力相比,江苏省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文化知识水平不高,难以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江苏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显示,农村户籍外出从业劳动力中,文盲有8.71万人,占0.90%;小学文化程度的有147.06万人,占15.20%;初中文化程度的有683.06万人,占70.60%;高中文化程度的有112.23万人,占11.60%;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有16.45万人,占1.70%。接受过高中以上教育程度的劳动力比例明显偏低,并且受自身教育水平及旧观念影响,这部分劳动力安于现状、思想保守,这减弱了其对自身接受再教育的投资力度。

2.2农村转移劳动力技能单一,就业方向选择少

从职业技能来看,江苏省绝大多数劳动力没有接受过系统职业技能培训,没有从事其他非农产业的基本能力。以苏州市为例,2008年苏州农村劳动力掌握职业技能的有17.50万人,占全部农村劳动力的10.52%,其中,具有技能等级的有10.30万人,占掌握职业技能人员的58.86%,占全部农村劳动力的6.19%。鉴于农村劳动力本身素质的有限性,大部分转移出来的农村劳动力可以从事的职业种类较少,大多为一线操作工,对技能要求较低,这也导致农村转移劳动力大多流向第二产业,且不愿跨区域流动。

2.3农村转移劳动力年龄分布欠合理,稳定就业性差

从年龄结构上看,江苏省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凭借自身文化程度较高、身体强壮等优势,纷纷涌向城镇,农村滞留的劳动力就会以老龄人口为主,不利于农村劳动力的持续性转移。江苏第二次农业普查公报显示,户籍外出从业劳动力中,20岁及以下的有99.65万人,占10.30%;21~30岁的有279.61万人,占28.90%;31~40岁的有316.37万人,占32.70%;41~50岁的有185.76万人,占19.20%;50岁以上的有86.11万人,占8.90%(图4)。农村转移劳动力年龄分布呈现地区差异,经济欠发达的苏北地区农村转移劳动力具有低龄化,30岁以上的比例达到46.7%,大量没有职业技能的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由于自身职业规划不明确,稳定就业性差,很难适应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市场对劳动力的需要。

2.4农村转移劳动力收入不高,持续增收困难

目前,江苏省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带动农民收入结构的持续变化。2011年,江苏省农村劳动力人均纯收入10 805元。其中,工资性收入5 747元,经营净收入 3 780 元,财产性收入476元,转移性收入801元,分别占农村劳动力人均纯收入的53.20%、35.00%、4.40%、7.40%。大部分转移出来的农村劳动力从事的就业岗位仍以体力劳动为主,具有一定生产技能的岗位就业者较少,因此,农村劳动力工资性收入增长速度仍然不快,直接影响人均纯收入的增加,与城镇居民收入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与此同时,部分农村劳动力对自身权益认识不够,拖欠工资、少缴或不缴社会保险现象仍然存在,这给农民持续增收带来一定困难。

3加快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和建议

3.1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统筹体系,落实相关配套措施

3.1.1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强化“城乡一体化”理念,着力把握“三农”和“三化”的互动关系,积极探索以城带乡、城乡联动的发展新格局,优化城镇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挥城镇对农村辐射和带动效应。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管理体制,消除农村劳动者与城镇劳动者在劳动就业、工资支付、社会保险、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等方面的政策性、体制性和机制性障碍,努力把扩大就业和经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实现经济与富裕农民的同步推进。

3.1.2持续完善充分转移就业考评机制按江苏省《关于进一步完善农村劳动力充分转移就业乡镇创建工作的通知》精神,将创建农村劳动力充分转移乡镇、村、社区作为推进城乡就业一体化的主要抓手。按创建工作目标责任制要求,明确提出把农村劳动力就业纳入整个社会就业体系,帮助有就业能力及就业愿望的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提高农村就业率。

3.1.3加大转移就业的财政投入合理核定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与就业服务等支出成本,各级财政要安排转移就业专项资金,落实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公共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公共实训基地能力建设,落实公共财政项目资金的合理分摊。持续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对转移就业的财政扶持力度,使农村转移劳动力享受优质、高效、便捷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3]。

3.2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产业支持体系,促进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3.2.1优化传统农业布局针对江苏农村可耕面积减少、产业结构显著升级的特点,坚持用工业的理念来提升和改造传统农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高效农业,优化农业资源利用结构,进一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加快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使更多农村劳动力从传统耕种模式中解脱出来,加快向二、三产业的转移步伐,克服农村劳动力闲置和利用率不高的现象。与此同时,鼓励具有农业职业兴趣和能力的农民坚持从事农业生产,留住农业第一线技术人员,防止农民盲目转移和过度转移影响江苏农业的持续发展。

3.2.2大力发展农村私营经济针对江苏各地尤其是苏南发达地区农村二、三产业迅猛发展的现实,进一步优化现代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智力密集产业,为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更多的就业渠道。苏中、苏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可以通过招商引资、鼓励自主创业等形式,大力发展农村私营经济,引导农村劳动力在本地就业、就近就业。

3.3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基层就业服务能力

3.3.1夯实基层就业服务平台按照“重心下沉、服务前移、职能延伸、管理提升”的总体目标,完善基层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各地在设立镇级劳动保障所的基础上,在每个社区(村)设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站,为农村转移劳动力提供职业培训、职业生涯指导、职业咨询与介绍、就失业登记、社会保险经办等就业服务,落实农民非农就业的免费登记制度、免费培训制度、奖励中介和鼓励企业用工制度,切实降低农村登记失业率。

3.3.2完善基层就业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本着“区域联动、信息共享”的原则,充分发挥当代信息技术在农村人力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加强基层就业信息服务系统建设。通过整合一定区域内企业用工信息库、求职人员信息库、失业登记人员信息库等信息平台,及时广泛发布各类招聘会、招聘岗位、职业培训等信息,全面推进农村劳动力与企业需求的有效对接,为科学制定转移就业方案提供信息支持。

3.3.3完善区域劳动力市场按照全面规划、重点部署,有选择、有步骤地建立“功能完善、法规配套、机制健全、指导及时、服务周到”的农村区域性人力资源市场。针对江苏农村劳动力以本省就业为主、外省就业较少的情况,完善农村劳动力就业登记和统计制度,定期调查并公布各地企业不同层次、不同工种(职业)的供求情况,加强苏南、苏中、苏北劳动力市场的紧密联系和合作,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动态最优配置。

3.4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教育培训体系,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

3.4.1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按照“技能培训进乡镇,职业指导到基层”的总体思路,注重发挥江苏各地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的作用。地方政府可以采取政府买单、农民免费受训的形式,不断创新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4],针对有转产、转岗就业愿望的农村劳动力,重点做好劳动预备制培训、农村劳动力输出培训、当地就业培训和返乡培训。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不同行业、工种对从业人员的技能要求,持续开发实用性培训项目和课程,完善“培训—认证—就业”一体化服务,构建立体化职业培训体系。

3.4.2大力发展社会培训机构针对公办培训机构师资、场

地、经费紧张的困难,有效整合社会资源,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特别是企业和大专院校、农民合作组织、科研单位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针对各地二、三产业的人力资源需求,依托各类有资质的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较多的区域开展集中培训,建立农村劳动力输出地培训到地方企业用工的“绿色通道”。深化落实以就业为导向的政府购买培训成果制度,形成“政府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农民受益”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长效机制。

3.4.3加大创业培训支持力度各地应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创业培训管理模式,对有自主创业愿望的农村劳动力提供项目信息、政策咨询、项目咨询等创业服务,强化创业意识、创业风险防范、创业能力培训。完善并落实鼓励农村劳动力创业的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资金补贴、场地安排等扶持政策,为农村创业者营造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采取多种途径支持和激励农村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3.5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3.5.1完善农村劳动力社会保险机制整合制定社会养老保障管理办法,完善农村多层次的养老保障制度,规范各项养老保险之间的转移衔接办法,加快“新农合”向城镇社会保险的逐步接轨。针对农村劳动力跨区域就业参保难、社保费转移难、权益保障难的情况,制定和完善参保对象异地养老、异地医疗、异地支付结算等办法,重点落实跨区域大病统筹医疗制度,切实维护农村转移劳动力异地就业的社会保障权益。

3.5.2完善农村劳动力劳动维权保障机制建立健全覆盖城乡所有用人单位的动态监管机制,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实行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和网络化管理,实现城乡劳动者劳动合同签订、社会保险交纳、劳动权益维护全覆盖。在乡镇企业加强劳动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提高企业的法律意识和劳动者的维权意识,营造和谐的劳动关系。建立健全多层次、多渠道的劳动争议预防调解体系,推进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完善劳动维权法律援助机制,强化劳动保障行政执法,切实维护城乡劳动者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刘忠群,彭发清,张黎晓.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现代化问题研究[J]. 生产力研究,2011(3):36-37,56.

[2]董舟,田千喜. 农业技术进步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J]. 湖南农业科学,2011(9):172-174,178.

[3]兰景力.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政策影响分析[J]. 学术交流,2011(4):139-143.

[4]赵万一,黄忠. 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长效机制[N]. 人民日报,2012-03-22(07).束剑华,刘海明,邬雨刚,等.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与农业高职教育专业体系优化[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2(9):468-470.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范文第5篇

一、农村劳动资源现状

镇辖区内现有21个行政村,206个村民小组,1个居委会,总人口29797人,现有劳动力资源19461人,城镇人口771人,农村人口28426人,外出务工人数6356人,务农人数占56%,农村现有富余劳动力3125人。

二、目前农村富余劳动力现状的成因

1.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实际需要大大减少。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耕地上所能容纳的劳动力大大减少。随着农业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这一现象将变得越来越严重。同时,高科技农业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导致剩余劳动力的增长。

2.农村劳动力素质结构普遍较低,阻碍了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我镇外出务工农村初中文化程度的占70%,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13%,外出务工人员的培训率为30.8%。农村劳动力素质结构偏低又在两方面加剧了劳动力过剩,首先劳动者把本该受教育和培训的时间用在生产上,增加了劳动供给。其次,未受过较

高程度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其创新能力较差,很难开拓新的就业门路和工作机会,无法创造出更多的岗位需求。

三、目前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变化特点

1、外出务工就业岗位稳定性增加。

2、亲友、熟人介绍仍然是劳动力外出就业的主要途径。

3、外出劳动力中,受过职业教育或培训、有一定技术特长的明显增加。

4、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的主渠道。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劳动力外出就业依然处于自发状态,存在相当程度的盲目性。主要表现在农村劳动力就业供求信息不畅,缺乏组织与合理引导。

二是劳动力素质不高,缺乏就业技能,影响其在城镇的收入和稳定就业。在外出劳动力中,从事建筑业,技术工或“大工”的仅占少数,绝大部分做粗活、打杂工。

三是农村依然存在大批富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任务依然任重道远。

四是农村劳动力合法权益极易受到侵犯,如:工作环境差、缺少劳动保护,拖欠工资,没有医疗保险,少数有养老保险的也不能落实到位等。

五、对策建议

1、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宣传组织引导。一是加快推进劳动力就业中介组织的组建。凡有能力、有条件的,都可以开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中介服务业务,多渠道开展劳务信息服务。二是在政府的指导下,建立农村外出就业劳动者自我管理、自我培训、自我维权的农村外出就业劳动者协会。

2、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强各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和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软、硬件建设,充分发挥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和农广校熟悉三农、贴近农民、覆盖广大农村的农民教育培训系统优势,进一步整合各类职业中专、职业中学、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和社会力量办学培训机构等教育培训资源,再建立一批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培训基地,做好农村产业技术培训和转移就业引导性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和就业适应能力。

3、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建立完善劳务信息网络,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各级劳动力市场,及时准确地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劳务信息服务,减少劳动力的盲目流动,促进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有效转移。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范文第6篇

摘要 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持续增收问题,持续增收的关键是农村劳动力是否能够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不仅推动了农村和农业经济结构、农村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优化,也会持续提高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安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顺应了安徽省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发展趋势,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提高了农民综合素质,开发了农村人力资源。但是安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受到就业创业观念淡薄、技能素质偏低、公共就业服务滞后、组织化程度低、城镇化建设滞后等因素影响。因此,必须因地制宜加强转移就业技能培训,深化转移就业公共就业服务;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产城融合,产业优化升级,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全方位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长效机制,以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农民增收;就业稳定

Key words Rural labor force;Transfer of employment;Farmers’ income increase;Employment stability

基金項目 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AHSK11-12D337)。

作者简介 杨璟(1968—),男,安徽望江人,副教授,从事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

收稿日期 2020-04-02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稳定农民工就业”[1]。稳定农民工就业是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定量指标,也是乡村振兴发展的主要目标。因此要深入落实好积极就业政策,增强公共就业服务和农村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农村劳动力多渠道稳定转移就业,确保农民持续增收。在当前疫情冲击和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情况下,当务之急就是要拓宽农民转移就业增收渠道,一方面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加大农民工稳岗就业政策支持,实施培育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行动,积极拓展异地城镇稳定就业和就地就近就业。另一方面全方位整治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确保按时足额发放农民工工资。同时,充分发挥基层就业与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和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的作用,为转移就业进行精准对接,确保顺利转移异地稳岗就业和就地就近就业创业,以保障农民工资性收入持续增加[2]。

1 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农民增收成效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激活了农村人力资源要素流动,推动了农村改革赋权,创新创业,发挥了农村劳务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为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同步推进乡村振兴和市民化进程,增添了新的农村经济增长点。

1.1 劳动力转移就业拓宽农民增收领域

根据安徽省统计调查数据显示,安徽省第一产业从业人口占全省从业人数之比逐年下降,从2009年的39.3%下降到2019年的30.7%。全省乡村从业人员由2009年的3 051.8万人减少到2018年末3 000万人(图1),减少51.8万人,年均下降1.7百分点;全省乡村从业人员占全省乡村农业人员的比重由2009年的53.2%降至2018年33.2%,下降了20百分点,年均下降约2百分点。同时,2019年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农民工总量1 977.4万人(其中异地转移农民工1 399.2万人),占全省就业人员4 384万人的45.1%,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逐步扩大。 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9年4 504.3元增加到2019年的15 416元,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从2009年的人均1 882.42元增加到2019年的5 462元,年均增长19%,其中收入水平较高的地区农民工资性收入已占收入60%以上,收入结构与城镇居民接近。全省外出农民工月平均工资收入从2009年的1 350元增加到2019年5 230.8元(图2),可见其中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而提高,占总收入的比重提高。表明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对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能力强,带动农民致富面宽,农民增收渠道呈现多元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收是推动安徽农村居民收入快速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3]。

1.2 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了农民创业

很多返乡创业的农民在异地多年转移就业过程中掌握了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也积累了一定的资金,他们既带回了农村创业稀缺的资金,也把外地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市场都同时带回来了。这就为农村创业带动就业,充分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发展地方经济提供了所需技术、管理和市场,从而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据統计安徽外出农民工中约有4%的人回乡创业[4]。突出在徽商、农民工等重点人群返乡创业,重点在特色高效作物种植、中高端畜禽养殖、农产品精深加工、休闲与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商贸物流等领域进行创业。这些以当地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因地制宜发展的二三产业,会形成农业产业链的增值收益、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让农民就近转移就业。近年来打造了省级返乡创业创新示范基地200个,扶持了20万返乡创业人员,带动100万以上人员就业。

1.3 劳动力转移就业推动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释放了人力资源,推动了土地流转深入落实,使农村可利用的自然资源相对集中,促使农业经营模式向现代化和产业化规模经营转变。通过保留承包权、盘活经营权,集中土地转给公司和种植大户,打造品牌农业,发展特色农业,形成了经营管理的规模优势,从而降低了农业生产经营成本,增强了农产品营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增加了收入。也有利于现代信息科技与人工智能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推广应用,发展现代化农业规模经营,全方位提升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由此促使农民农业合作社由单一生产要素、产品合作经营转变为全生产要素、产业合作经营,从农业生产终端合作走向农业全产业链合作[5]。从而形成了农民全产业链持续增收的规模效益。

1.4 劳动力技能培训提升了农民人力资本

安徽出台和落实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工程项目,为农民持续增收奠定了人力资源基础[6]。近年来,通过实施安徽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全省民生工程等对转移就业农民进行就业技能培训达30万人次,人均补助600元;职业农民培训20万人;通过“星火计划”“雨露计划”、阳光工程培训、建筑工地农民工业余培训等达40万人次;开展返乡创业辅导和创业培训每年达10万人次。在全省68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实训基地项目中平均每一个项目新培训约2 000人次,累计培训农民工等转移就业人员13.3万人次,明显提高了受训人员职业技能,90%以上实现转移就业,部分自主创业。据不完全统计,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村劳动力比没有接受的工资待遇会高出约30%。且已掌握了相应职业技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至新的就业岗位后,相应年收入一般都会超过3万元以上,收入与在家务农相比增加一倍。

1.5 劳动力转移就业促使农村公共就业服务完善

安徽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过程中不断加强了基层公共就业平台建设,通过完善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提供就业信息服务,开展“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送岗位下乡”“就业服务月”等专项行动等措施确保农村劳动力精准稳岗就业;建立农村人力资源信息库、企业空岗信息库,开展线上服务,推送“点对点”信息,形成线上线下联动、供需信息精准匹配。并对劳动力流向通过移动手机数据进行监测,运用手机数据比对就业失业人员信息库基础数据,以研判就业形势,提供精准就业服务,将约60项公共就业网上服务事项整合接入基层平台,推出融合线上办事、信息咨询、经验交流、权力公开、电子监察、线上线下联动等服务功能,为农村劳动力及时提供有效快捷的公共就业人职匹配服务。同时设置就业创业服务窗口,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免费的政策咨询、创业辅导、创业贷款、开业指导等全程跟踪服务[7]。形成了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全方位,多层次精细化高效服务,加快提升了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和转移就业组织化程度,为农民增收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1.6 强化劳动力转移就业权益保障的维护

自安徽省出台落实了劳动合同条例以来,目前转移在城镇就业的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80%;职能部门不断加强对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的监管,及时查处违法案件,重点对建筑施工、加工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展日常巡查和预防监控工作,打击非法用工和整治了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安徽省出台配套参保政策,依法让有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工、灵活就业的农民工、从事个体经营的农民工选择参加适合自身的社会保险,确保农民工参保全覆盖,完善职工社会保险、城乡居民社会保险衔接办法,逐步实现农民工参保跨地区、跨制度衔接[8]。安徽地方政府部门全方位维护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合法权益,净化了农民务工持续增收的人文环境。

2 影响安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制约因素

2.1 我省农村劳动力供求矛盾

目前我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5.81%,工业经济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而相对应的三次产业结构与劳动力就业结构滞后,全省农业人口所占比重比国际上工业化中期阶段还超出14.8%。如果按工业化中期一产劳动力就业15.9%的比重计算,我省仍有约525万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如果按当下的农村劳动力增长速度测算,估计到2025年,全省至少还需要再转移就业500万人,每年净转移量将达100万人。而近几年,全省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每年仅有70万人,培育返乡创业人员仅1万人,年均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不超过10%,这就为转移就业持续增收加大了压力[9]。

2.2 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素质较低

当前安徽农村劳动者的文化和职业素质结构与产业结构发展需求不相适应[10]。据统计,2019年全省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仅7.67年,与城镇相比少1.65年。全省农村15岁及以上人口的文盲率为5.06%,由此可见农村劳动者接受高中以上文化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偏少;而多数用工企业要求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和相应职业技能的需求比例较高。据统计,全省需要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20%,中专以上的只占15%;且用工企业对劳动者职业技能等级提出明确要求的占60%,而在需要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中仅有16%拥有职业技能等级。因此,影响了农村劳动力持续增收。

2.3 新型城镇化导致部分失地农民增收困难

随着城镇化推进,全省失地农民已近300万人,而就业援助政策尚未覆盖所有失地农民,部分失地农民因就业困难导致其增收难。据统计,全省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比重相对较低,省内转移就业也因为收入相对低比重少,这就使他们转移就业持续增收压力加大[11]。

2.4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手段亟待改进

目前,我省线上线下的农村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劳务信息服务网络体系还不够完善,大部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仍然还处在自发和互带的层面[12]。据调查,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0%以上是自发性转移的,通过组织成体系转移就业输出不足20%,相关部门组织就业技能培訓、提供就业精准信息服务、进行就业指导等公共服务还不到位。因此,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信息化、组织化程度和公共管理服务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

2.5 农村劳动力创业环境还有待改善

①政府对农村劳动力创业引导和培训扶持政策的针对性不够强。鼓励农村劳动力创业的税费减免、小额信贷等优惠政策落实阻力很大。农民工回当地创业也享受不到与招商引资项目企业同等的服务和优惠政策。②农村劳动力创业资金需求和优惠的资金服务不能充分保障。农村劳动力创业主要靠自有资金,政策性贷款和财政扶持贷款比较少,信贷担保体系发育迟缓,资金不足主要是依靠民间借贷。③农民创业者自身的创业素质还有待进一步培训提升。农民创业者大多文化水平不高,创业能力较弱,缺乏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导致创业的成功率不高,也制约了创办企业的发展壮大[13]。

3 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长效机制

3.1 全产业链拉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①推动二三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融合,以形成产业优化发展、人口资源聚集、市场规模扩大的良性运行机制,使新型城镇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发挥就地就近转移就业“蓄水池”的作用。②推动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加快发展。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吸纳就业能力强,是我省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增长潜力股。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推动中小企业成长、培育中小企业特色和集群发展,因地制宜发展家庭手工、农产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③推动吸纳劳动力转移就业岗位较多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特别是技能要求不高的人工服务业的发展以适合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不高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因此,建议省政府采取切实可行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措施,围绕新型城镇化、产城融合、乡村振兴,提高第三产业发展比重,增加就业容量。④鼓励发挥政府重点投资建设项目积极带动就业作用。围绕皖江城市经济带及各级经济开发区固定资产投资等重大项目建设,健全重点建设项目带动就业相关制度完善,多部门合作督促项目建设单位在重点建设项目施工前后主动落实好相关带动就业制度,并通过加强为重点建设项目的提供公共就业服务,以便吸纳更多农村劳动力在当地转移稳定就业[14]。

3.2 强化城乡一体化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政策

①打破户籍制度限制,降低非农就业成本,逐步实现城乡二元经济一体化。逐步改善已经转移就业农民的住房、医疗、子女上学等基本生活条件,尽快研究制定放宽中小城市及小城镇户籍限制的具体措施,加快转移就业农民有序市民化进程。②抓紧落实农村土地流转政策,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解除束缚,确保农民在土地流转中得到合理收益;为推动农业现代化、规模化经营,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多渠道增收提供条件。③健全一体化城乡社会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体系,降低农村劳动力精准转移就业成本。全面推动将已经转移就业农民工纳入流入地政府的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体系,同等享受当地各项公共服务,鼓励参与融入当地的社会政治生活,逐步市民化。全面清理和废止向转移就业农民工的收费和变相收费及歧视和限制转移就业农民工的相关政策。进一步完善转移就业农民的医疗保障及子女受教育政策,逐步将转移就业农民纳入城市住房保障范围,有条件可以加速市民化进程[15]。

3.3 加大鼓励农村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优化农民持续增收结构

①加大鼓励农民创业带动就业相关政策扶持力度,完善农村创业引导管理服务体系。鼓励支持发展当地高效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扶持当地农产品知名品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加强农民组织经营管理能力的培训,通过相关配套政策,让农民参与到农产品生产过程、加工过程、流通过程中的收益分配。②积极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方式,落实创业资金扶持政策,引导农民积极投资创业。全方位落实创业示范、创业辅导、创业补贴和创业服务“四位一体”政策扶持,减少农民创业风险。加快发展农村融资“小额贷款”公司,畅通农民创业融资渠道。③大力实施农民创业带动就业的主体培育工程,积极鼓励引导村官创业,尤其是引导帮扶大学生村官积极带头创业,同时大力扶持引导有创业能力和创业意愿的农民,鼓励他们就地通过发展家庭手工业、传统技艺、服务业等形式创业就业[16]。

3.4 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前技能培训

①整合培训资源,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体系,不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就业创业技能与管理水平。研制和实施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提升教育培训规划,统筹社会教育培训资源,完善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和终身教育理念多层次的现代教育培训体系。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前开展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就业创业能力。②加大培训资金投入和管理。认真落实相关培训补贴政策办法,打破区域分割、城乡分割、部门分割三重分割的局面,全面整合资源,加强农村劳动力就业职业能力培训资金县级统筹工作,做到县级资金统一规划,统一使用,并逐步实现培训资金省级统筹。坚持同一工种、同一地区给予同一补贴的原则,健全落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补贴基本标准制度。③实施职业培训与学历教育、技能鉴定、就业的三结合,进一步创新培训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社会用工需求的“储备性培训”和定向转移对口单位“定单式培训”。通过定点、订单、定向等培训方式,有针对性地培训满足市场需求的各种专业实用技术人才,实行“四个一致(工种、教材、光盘、证书)”的培训模式。建立优秀培训机构与大型企业集团之间的培训联盟,提高劳务转移对接的质量和效率。建议政府推行“9+1”职业教育培训模式,(即对义务教育后未升学的毕业生提供免费一年的职业技能培训)增强新生劳动者就业能力。同时打造当地培训特色品牌,围绕当地优势产业和紧缺人才,培育一批当地的知名特色转移就业劳务培训品牌,确保培训质量,推动转移劳务输出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提升农民适应产业升级的持续增收人力资本[17]。

3.5 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权益的法制保障

①深化统筹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改革,完善城乡平等的就业准入机制,打破劳动者的农村和城市身份界限,取消各种限制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政策和分等级的就业制度(如:正式工、临时工)。②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同工同酬制度和工资宏观调控。取消对农民采取歧视性的工资薪酬政策 按规定为农民工交纳社会保险,依法监督各地农民工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从法律制度规范上进一步完善解决拖欠转移就业农民工资的长效机制,并通过鼓励投诉、加强专项检查等多种方式扼制拖欠现象。同时,加强对企业工资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引导企业建立常态化的工资增长机制,促使转移就业农民工资合理增长,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③强力确保企业与农民工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开展转移就业农民签订劳动合同“春暖行动”,组织企业劳动合同管理稽查,大力推广适用于转移就业农民的简易规范劳动合同文本,将住宿、餐饮等服务业及各类小企业中存在的大量口头协议转变为签订书面合同。④确保转移就业农民能选择按当地规定参加各项社会保险,落实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统一规范办理,提高工伤补偿覆盖面,以促进转移劳动力收入的增加、转移成本降低[18]。建立健全全省统一的各项社会保险缴费信息查询服务系统。逐步改善转移就业农民生存状况,与城市居民在住房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子女教育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加速市民化进程。

3.6 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城乡服务体系

①建立健全統筹城乡的一体化现代化人力资源市场。全面将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纳入市场信息数据库管理,形成以省级市场为龙头宏观统筹,市级市场为主体全力推动,县级市场为依托精心组织,以乡级劳动就业保障所为基础平台的多层次人力资源市场服务网络体系。健全人力资源市场信息收集评估发布制度和开发远程见面系统,提供多功能网上招聘求职服务,减少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风险和成本,促进人职匹配质量和增收效率的提高。②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对接城镇就业相统筹的公共服务管理体系。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城镇劳动者就业一事同仁,实行统筹规划和管理,积极落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送岗上门,并妥善安排好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防止失业返贫。健全统计监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信息数据制度,全面建立统筹城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信息档案,统计农村劳动力社会登记就业失业情况[19]。③发挥多种形式的职业中介组织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中的作用,完善包括就业咨询、信息服务、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等内容的社会化就业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规模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模式,鼓励培育一批规模较大、服务质量较高、影响力较强的服务全省的民办职业中介龙头企业,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不断提高组织化程度。同时,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统一规范监管,及时有力地打击非法职业中介以劳务输出为掩盖的欺诈行为,防范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风险,降低成本,提高持续增收的效率。

3.7 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组织管理工作体系

①建立机构。建议政府设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组织管理专业办公室,统筹协调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组织实施。全面负责本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政策指导、法律咨询、技能培训、管理服务和权益维护等工作,将其列入扩大就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体工作目标,层层分解,督促落实。②投入资金。建议把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培训等工作纳入预算管理,按照当地上年度地方财政收入1%的比例提取专项资金。并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基层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和村级劳动保障协理员岗位设置、转移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小额担保贷款等经费纳入地方正常的财政预算支出范围[20]。③宣传政策。加强宣传我省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培训方面的法规政策,让农民们接受免费政策咨询、就业创业指导,提供就业信息、职业介绍;走村入户进行宣传,让农民提高对就业培训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及时总结各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组织管理的好经验、好做法,并加以推广,对优秀管理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EB/OL].[2020-02-05].http://www.moa.gov.cn/ztzl/jj2020zyyhwj/2020zyyhwj/202002/t20200205_6336614.htm.

[2]朱琳.新疆农业科技进步、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收入的关系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19.

[3]王彦彭.农业与人口大省促进农民增收问题研究:基于农业普查数据与时序数据的分析[J].农业与技术,2020,40(4):160-168.

[4]管永昊,吴佳敏,贺伊琦.企业创新类型、非农就业与农民收入[J].财经问题研究,2020(1):121-129.

[5]李宾,马九杰,胡琼方.劳动力转移和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对农户收入水平的影响差异:基于鄂渝两地数据的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5(12):151-158.

[6]刘新智,刘雨松.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J].当代经济研究,2016(6):69-78.

[7]刘宝霞.安徽省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结构影响分析[D].蚌埠:安徽财经大学,2018.

[8]孔祥利,毛毅,丁亮.社会保障视域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的影响[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9,24(12):9-13.

[9]山东省就业办专题调研组.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农民增收情况调研报告[R].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10:18-21.

[10]徐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现实选择[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06(1):34-37.

[11]汪承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以安徽省为例的分析[J].北方经贸,2007(10):14-15.

[12]張鹏,王婷.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对重庆市开县的实证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5):13-17.

[13]王庶,岳希明.退耕还林、非农就业与农民增收:基于21省面板数据的双重差分分析[J].经济研究,2017(4):106-119.

[14]王子睿.内黄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及其收入问题研究[D].郑州: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19.

[15]洪会明,王家顺.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的影响[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6,16(2):12-14.

[16]张宽,邓鑫,沈倩岭,等.农业技术进步、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收入:基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分组PVAR模型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7(6):28-41.

[17]马轶群,孔婷婷.农业技术进步、劳动力转移与农民收入差距[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8(6):35-44.

[18]葛轶凡.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户收入影响实证研究:基于江苏、四川、陕西、吉林、河北五省农户的调查数据[J].经济研究参考,2019(1):91-100.

[19]高明,姚佐文.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能否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基于欠发达地区的实证研究[J].新疆农垦经济,2019(5):30-37.

[20]张艺冉.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增收的影响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9.

上一篇:门诊诊断证明书格式范文下一篇:南京晓庄学院文学院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