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白蛋白范文

2023-09-21

前白蛋白范文第1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挑选在该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80例,患者的收治时间均在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 所有患者均经血糖检查符合WTO诊断糖尿病的标准。 将80例糖尿病患者归为糖尿病组,另挑选来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80例,体检者来该院体检的时间均在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将80例健康正常人归为健康组。

糖尿病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47例,女性患者33例,最小年龄26岁,最大年龄75岁,平均年龄(56.35± 2.31)岁,糖尿病最短病程1年,最长病程22年,平均病程(8.63±1.09)年,其中1型糖尿病患者3例,主要临床症状有乏力消瘦、多食、多饮、多尿、口干、体重有明显下降;2型糖尿病患者77例,大部分患者均较肥胖,主要临床症状有轻度的乏力、口渴。 健康组正常人中有男性体检者47例,女性体检者33例,最小年龄24岁,最大年龄78岁,平均年龄(56.64±2.25)岁。 糖尿病组患者和健康组正常人的性别及年龄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说明糖尿病组患者及健康组正常人之间存在可比性。 同时有自身免疫性疾病、高血压、其他原因引起的肾脏疾病患者不纳入该研究,糖尿病组患者及健康组正常人对该研究均知情同意,并签订《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检验中的应用分析》知情同意书。

1.2检测方法

在进行检测前,医护人员嘱咐患者空腹12 h,分别采集糖尿病组患者及健康组正常人清晨首次尿10 m L, 尿液均取中段尿,分装于两个试管,每个试管5 m L,分别进行尿蛋白检测及尿微量白蛋白检测。 采用尿液分析仪(HT-2000型,桂林华通医用仪器公司生产)及相关的尿液分析试纸测定尿蛋白;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DXC800型,贝克曼公司生产)及相关的配套试剂检测尿微量白蛋白,首先需要将样本进行离心5 min,转速为4 000 r/min,取上清液,使用免疫比浊法检测。

1.3评价指标

记录糖尿病组患者及健康组正常人的尿蛋白检测结果及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结果, 分析并比较糖尿病组患者及健康组正常人的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 比较糖尿病组尿蛋白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及健康组正常人之间的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及阳性率。

1.4统计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16.0分析处理该研究中的所有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患者及正常人的平均年龄、平均病程、尿微量白蛋白含量等计量资料,用t检验组间比较,用百分比表示患者及正常人的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等计数资料,用 χ2检验组间比较, P<0.05代表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从表1看出,糖尿病组患者的尿蛋白阳性率为15.00%, 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为52.50%,健康组正常人的尿蛋白阳性率及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均为0.00%,糖尿病组患者的尿蛋白阳性率及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健康组正常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糖尿病组患者整体的平均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为(44.70±13.68)mg/L,明显高于健康组正常人整体的平均尿微量白蛋白含量(10.38±3.50)mg/L,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为了进一步分析糖尿病患者尿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之间的关系, 将糖尿病组尿蛋白阳性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及阳性率与尿蛋白阴性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及阳性率进行比较,发现尿蛋白阳性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为(146.53±6.04)mg/L,阳性率为100%, 显著高于蛋白尿阴性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含量(27.46± 2.67)mg/L, 阳性率44.12% ,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0.05),尿蛋白阳性患者及尿蛋白阴性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健康组正常人,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3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 有资料显示,我国是糖尿病发病率最高的国家,经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将近一亿,加上高危人群接近1.5亿, 说明每10个人当中就有1个是糖尿病患者或糖尿病高危患者[3]。 糖尿病包括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可发于任何年龄,发病较急,其发病原因主要与自身免疫系统缺陷、遗传因素、病毒感染等有关,而2型糖尿病一般多发于35~40岁以上的人群,为糖尿病的主要类型,其发病原因主要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年龄因素、种族因素、生活方式等有关[4]。

糖尿病本身不一定会给患者造成伤害, 但由于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的状态,对身体的器官、组织、 细胞均可能发生一定的损害, 容易引发很多并发症[5]。 有资料显示,糖尿病的并发症多达100多种,是目前已知最多并发症的疾病, 其中有10%的糖尿病患者因为肾病变而死亡。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目前临床尚不完全清楚,认为是由多因素共同参与,在遗传的基础上, 加上高血糖导致的代谢异常共同作用而成[6]。 高血糖主要改变肾脏血流动力学,进而引起其代谢异常,进一步对肾脏进行损害,损害机制主要有:(1) 肾组织局部的糖代谢紊乱;(2)激活多元醇通路;(3)激活二酰基甘油-蛋白激酶c途径;(4)己糖胺通路的代谢异常。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并发症之一, 随着糖尿病患者的人数增多,糖尿病肾病的患者也相应上升,糖尿病肾病已经成为我国终末期肾脏病的第二大原因,仅位居各种肾小球肾炎之后[7]。 根据糖尿病发展到严重肾病的过程,可将其分为5个阶段[8]。 在第一阶段,肾脏肥大,肾小球高滤过,这些细微的改变与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并没有明显的差异,患者不具有病理学组织的损伤,如果患者在第一阶段可以严格降低并控制血糖,肾病会得到缓解和终止发展;在第二阶段,患者开始出现蛋白尿,且高出正常水平,病理变化为抗肾小球底膜增厚,系膜区的基质明显增多,但在休息后可恢复正常,如果患者在第二阶段可以很好的控制血糖, 糖尿病肾病也可终止发展,并长期维持在第二阶段;在第三阶段肾小球率过滤下降到正常水平,但肾小球出现病变,运动后尿白蛋白排除率明显升高,出现微量白蛋白尿,患者的血压也会一定的升高,给予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者血管紧张素2拮抗剂类药物治疗,可减少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排出量,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在第四阶段,患者的肾小球率过滤持续下降,但蛋白尿症状依然明显,患者可能出现肾病综合征;在第五阶段,患者病情发展为终末期肾衰竭,肾小球率过滤已经下降到小于10 m L/min,肾小球硬化,出现尿毒症症状,患者需要进行透析治疗。 由于糖尿病肾病体内的代谢紊乱,一旦病情发展到较为严重的终末期肾脏病,其治疗往往比其他的肾脏疾病治疗更加困难, 所以,预防和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对患者的预后有很大的意义。

尿蛋白是指尿液中出现蛋白,也称为蛋白尿。 正常人尿液中也存在少量的小分子蛋白,但普通的尿常规检查并不能将其测出,一旦患者尿液中的蛋白含量增加, 尿常规可以检出,即为尿蛋白[9]。 尿蛋白是肾脏病常见的临床症状,也是评价肾病的一个常用指标,其他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出现蛋白尿。

尿微量白蛋白是糖尿病肾病及高血压肾病等早期肾脏受损表征,是指尿液中出现微量白蛋白,白蛋白是血液中一种正常的蛋白质,在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仅有极少量或者不含有白蛋白,在肾脏异常的情况下,尿液中存在微量白蛋白。 尿液中出现微量白蛋白主要是由于高血糖损伤了肾脏的固有细胞,改变肾脏固有细胞的结构,进而改变肾脏的功能[10],表现为尿液中出现微量白蛋白。

该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组患者的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组正常人,糖尿病组尿蛋白阳性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的含量及阳性率明显高于尿蛋白阴性患者,且均高于健康组正常人,说明糖尿病患者已经有出现糖尿病肾病的早期症状及发展趋势,需要进行及时的控制和治疗。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尿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检测,能尽早发现及诊断糖尿病肾病, 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检验中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分析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挑选在该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80例,患者的收治时间均在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将80例糖尿病患者归为糖尿病组,另挑选来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80例,体检者来该院体检的时间均在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将80例健康正常人归为健康组,对糖尿病组患者及健康组正常人进行尿蛋白检测及尿微量白蛋白检测,比较糖尿病组患者与健康组正常人的检测结果。结果 糖尿病组患者的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组正常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尿蛋白阳性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的含量及阳性率明显高于尿蛋白阴性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组正常人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的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尿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检测,能尽早发现及诊断糖尿病肾病,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检验中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前白蛋白范文第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至2010年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75例的病历资料, 男45例, 女30例, 年龄32~73岁。选择在我院接收体检健康者的检测资料为对照组, 选择的75例健康者均为无心血管、内分泌、泌尿系疾病。

1.2 仪器与试剂

采用北京康威公司i-CHROMATM Reader免疫荧光分析仪及其配套尿微量白蛋白检测试剂盒。

1.3 方法

受检者留取随机尿 (即早上第1次小便后) , 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说明进行, 在室温下于2h内检测完毕, 按该试剂设定的正常值 (微量白蛋白为0~20mg/L) 为标准, 尿微量白蛋白>20mg/L者为阳性。

1.4 检测结果

选择的75例体检健康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均为阴性;75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51.2%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阳性, 糖尿病组和对照组相比, 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 (P<0.01) 。

2 讨论

2 型糖尿病也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 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 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1]。

2型糖尿病病友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 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 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却大打折扣, 因此患者体内的胰岛素可能处于一种相对缺乏的状态。可以通过某些口服药物刺激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但到后期仍有部分病人需要像Ⅰ型糖尿病那样进行胰岛素治疗。总之, 2型糖尿病治疗的短期目标是控制血糖, 长期目标是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其基础治疗方案主要由运动和饮食构成, 但是药物治疗和血糖监测往往也非常关键。

大量研究证实了2型糖尿病是心血管事件及死亡、脑血管事件及死亡、终末期肾病及死亡的危险因子, 而合并高血压更加重了这种危险性。将近有一半的2型糖尿病合并有高血压。2型糖尿病中, 尿白蛋白量为死亡的危险因子。随着尿白蛋白浓度的增加, 患者存活率下降, 微量白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最早期的临床证据。出现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发展为严重肾脏并发症的高风险, 一旦由微量白蛋白尿发展为蛋白尿, 肾功能的进一步降低将是不可避免的。不幸的是, 进入血液透析过程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期望生存期大约只有2年。因此,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效的微量白蛋白尿筛查是必要的, 因为这样能尽早决定适当的治疗措施以减缓这一进行性发展过程。2型糖尿病防止肾病进展的主要策略包括:有效控制血压,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滞剂已证明有明显益处, 同时控制血糖, 低蛋白饮食。基于2型糖尿病的现状, 早期发现微量白蛋白尿的患者显得尤为重要, 现有数据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患病率30%~40%左右, 为此, 美国糖尿病学会推荐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在初诊断时及以后每年检查微量白蛋白尿, 2003年的报告中更强调糖尿病肾病的全过程都必须治疗, 2型糖尿病伴有高血压, 微量白蛋白尿或临床蛋白尿者推荐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治疗。现在一些国内权威的肾病专家主张早期预防微量白蛋白尿要从青壮年开始[1], 随着生活的富足, 肾病伴随着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肥胖等并发症越来越年轻化, 市场上也逐渐出现了家庭就可以自我检测肾功能的诊断试剂。

胰岛素是人体胰腺B细胞分泌的身体内唯一的降血糖激素。胰岛素抵抗是指体内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 外周组织如肌肉、脂肪对胰岛素促进葡萄糖的吸收、转化、利用发生了抵抗。临床观察胰岛素抵抗普遍存在于2型糖尿病中, 高达90%左右。糖尿病可导致感染、心脏病变、脑血管病变、肾功能衰竭、双目失明、下肢坏疽等而成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糖尿病高渗综合症是糖尿病的严重急性并发症, 初始阶段可表现为多尿、多饮、倦怠乏力、反应迟钝等, 随着机体失水量的增加病情急剧发展, 出现嗜睡、定向障碍、癫痫样抽搐, 偏瘫等类似脑卒中的症状, 甚至昏迷。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因此, 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也是糖尿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目前糖尿病早期肾损害唯一可靠的方法是肾活检, 但由于该方法的创伤性与局限性不为患者接受, 而尿微量白蛋白是肾脏早期损伤的重要标志。检测的75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 尿微量白蛋白总阳性率为51.2%, 而相同人数体检健康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均为阴性, 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可以认为,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是诊断糖尿病患者肾脏损伤的重要方法。糖尿病肾病早期若能被及时发现并积极给予干预治疗, 其病情可发生根本性改变, 可延缓糖尿病病程进展, 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采用的免疫荧光分析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 无损伤性, 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可作为糖尿病肾损伤的早期诊断指标。

关键词: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检测

参考文献

前白蛋白范文第3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1.1 观察组

随机选择本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住院病人90例,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 (WHO) 1999年提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 均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病程为2个月~25年;患者无其它内分泌疾病及肾脏毒性药物应用史。其中男性49例, 女性41例, 年龄34~69岁。

1.1.2 正常对照组

健康体检者45名, 均为我院体检合格的健康成人, 年龄20~60岁, 排除糖尿病、肾脏疾病、高血压病等疾患, 血和尿等相关检查均无异常。

1.2 研究方法

1.2.1 仪器及试剂

用仪器OLYM-PUSAU 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北京利德曼生化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微量白蛋白试剂, 检测尿中微量白蛋白的含量。

1.2.2 方法

用清洁容器取检查者早晨中段尿于2h内送检, 加样前以3000r/min的速度离心10min, 吸取上层清液待检;采用散射比浊法对MA进行全定量测定;标准参考:MA≤30mg/L正常, MA>30mg/L即呈阳性。

1.3 统计学方法

检测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结果用表示, 组内各时间点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组间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MA检出情况

对照组和观察组相比, 前者未检出尿MA阳性, 阳性率为0.00%, 观察组中检出尿MA51例, 其阳性率为56.67%, 其中观察组MA检出值为 (60.5±18.5) mg/L, 而对照组为 (13.5±5.2) mg/L, 二者检测结果有显著性差异 (P<0.05) 。见表1。

2.2 不同病程糖尿病患者尿MA检出情况

按病程分析观察组中90例患者的检测结果, 发现病程较长者, 阳性检出率高, 见表2, 不同病程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可以认为病程越久, 尿MA阳性率越高。

3 讨论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内分泌疾病。临床上早期无症状, 久病者常伴发心脑血管、肾、眼及神经等病变。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中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早期无典型症状和体征, 所以易被忽视, 从而延误治疗, 最终导致不可逆的末期肾衰 (尿毒症期) , 使之成为糖尿病患者的一个重要死因[1];因此, 早期发现并治疗糖尿病肾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是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2]。尿微量白蛋白是指尿中白蛋白的排泄率每分钟超过20μg或24h超过30mg, 用常规方法无法检出[3]。大量研究已证明尿微量白蛋白阳性是肾损伤尤其是肾小球损伤的早期标志, 其排出量的多少与肾小球基底膜损伤的程度呈正相关, 与糖尿病的预后有密切关系[4]。本文资料结果显示, 90例糖尿病患者中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为56.67%, 而对照组阳性率为00.0%, 二者检测结果有显著性差异 (P<0.05) 。由此可见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对诊断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有重要意义, 尿微量白蛋白与糖尿病病史与年龄关系密切, 本研究发现病程越长, 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越高, 呈正相关。而与性别关系不大。目前公认, 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既是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指标, 也是判断糖尿病肾病预后的重要指标[5]。微量白蛋白尿阶段属糖尿病肾病早期, 是可逆转的, 一旦进展到临床糖尿病肾病期病情不可逆转, 最终发展为肾衰竭、尿毒症。总之, 尽早发现糖尿病肾病, 通过积极有效的措施控制好血糖可延缓肾病的进展。因此, 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含量水平的测定对于诊断、治疗糖尿病肾病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 (Microalbuminuria, MA) 与早期糖尿病肾损害关系, 以便早期发现并提前进行预防和治疗。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已确诊的90例糖尿病患者, 用散射比浊法测定其尿液中尿微量白蛋白 (MA) 的水平, 与随机的45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糖尿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 (MA) 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人群, 差异有显著 (P<0.05) , 且与病程及年龄有关, 而与性别无关。结论 尿微量白蛋白 (MA) 测定对于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尿微量白蛋白 (MA) ,早期肾损害,糖尿病

参考文献

[1] Koulouridis E.Diabetic nephropathy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nd itsconsequences in adults[J].J Pediatr Endocrinol Metab, 2001, 14 (Supp15) :1367~1368.

[2] 何冰, 韩萍, 吕先科, 等.糖尿病患者急性时相蛋白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3, 19 (4) :260~262.

[3] 齐若梅, 陈仁涉.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4, 5 (13) :1227~1228.

[4] 程苏琴, 朱美财.尿微量蛋白在糖尿病肾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5, 28 (7) :740~741.

前白蛋白范文第4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38例在我院住院的糖尿病患者病人。其中男性为20例, 女性为18例, 都是20~75岁这个年龄段的。大多数患者患病史3个月~10年。无急性感染和代谢并发症, 除外其他肾脏、内分泌疾病及肾脏毒性药物应用史。我们把患者分为≤5年糖尿病组 (DMⅠ) 9例;>5年糖尿病组 (DMⅡ) 29例。在分组的同时我们也选择了对36名健康的人体检作为对照, 其中男性18人, 女性18人, 年龄选择在24~73岁之间, 均排除高血压、糖尿病及其他急慢性肾损伤的各种疾病。强调的是性别和年龄在糖尿病的对照中没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我们在接受检验的人中要求受验者提前预留24h尿, 用于尿MAIb和β2-MG的检验, 次日清晨要对受验者空腹的时候进行抽静脉血, 用于肌酐 (Cr) 、尿素氮 (BUN) 的化验检测。所有采样均使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2 结果

在我们对所有糖尿病患者的各组和健康者对照组的检测各项指标的变化从表1中可以得出结果如下。

糖尿病患者的MAlb排泄量和糖尿病患者的尿β2-MG排泄量DMⅠ组高于健康对照组, DMⅡ组高于DMⅠ (P<0.01) 。糖尿病患者的β2-MG排泄量在对照组、DMⅠ组、DMⅡ组各组DE尿MAIb和β2-MG在糖尿病病程≤5年组中即有显著升高,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1) , 而2组BUN, cr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提示尿MAIb和β2一MG在糖尿病早期即有改变, 有助于早期观察肾小管功能受损或GFR增加。且随病程延长, 尿MAIb和β2-MG进行性升高, 病程≤5年糖尿病组与>5年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提示随着糖尿病病程延长, 糖尿病逐渐向DN转化。

3 讨论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随着发病率的日益增高, 糖尿病所致的肾病在许多国家已成为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 学术界简称DN, 在所有的糖尿病患者中有30%~40%可能并发DN, 而大多数的DN起病隐匿, 进展缓慢, 很容易被患者忽视, 常规应用的传统实验室指标是很难发现DN患者的早期肾损伤。尿MA和TRF检测结果是反映肾小球功能的主要指标, 分子量分别为69000和76000, 等电点4.9和5.2, 均带负电荷。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滤过膜存在电荷选择性屏障, 在静电同性排斥作用下, 绝大部分的MA和TRF不能通过滤过膜。其主要病理特征是肾小球硬化, 是肾衰的最常见原因。DM患者在持续高血糖状态下, 糖原及铁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堆积可引起氧自由基增多, 导致磷脂过氧化, 破坏细胞膜结构, 膜通透性增加, 细胞失去极性从而重吸收功能受损。目前对糖尿病的早期诊断是我们急需要解决重要问题。早期诊断和治疗对糖尿病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而常规检查往往难以发现阳性结果。作为医生合理的利用尿总蛋白检测结果做在参考范围, 可以及时正确的对病情作出判断, 我们通过本项对比检验中的发现, 尿微量白蛋白、尿β2-MG是一个敏感的生化指标, 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鉴别肾功能的损伤程度和早期治疗及疗效观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经过本项研究结果得到进一步的论证。在临床上就可以观察一下尿微量白蛋白、尿β2-MG生化指标, 及时为糖尿病患者患者的早期诊断提供有效的依据, 可以为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及时的进行干预治疗。

表1糖尿病各组和对照组指标检测结果比较 (x-±s)

注: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5年糖尿病组比较**P<0.01

摘要:目的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 (MAlb) 和尿β2-微球蛋白 (β2-MG) 在糖尿病肾病 (DN) 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对32名健康者和36例糖尿病患者进行24h尿MAlb及β2-MG定量测定。结果 随着病程的发展, 24h尿MAlb排泄量和24h尿β2-MG排泄量逐渐增高。在糖尿病 (DM) 患者中24h尿MAlb排泄量与24h尿β2-MGMG排泄量成正相关 (r=0.477, P<0.01) 。结论 24h尿MAlb排泄量和24h尿β2-MG排泄量联检有助于全面评估DM的肾脏损害, 早期诊断DN。

前白蛋白范文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选择该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这期间所收治的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实验组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30~70岁,平均年龄(47.6±7.25)岁,空腹血糖(7.32±0.25)mmol/L,餐后血糖为(11.45±0.43)mmol/L,收缩压为(22.24±1.67)k Pa,舒张压为(14.25±0.17)k Pa,24 h尿微量白蛋白为(167.54±63.25)mg;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8例,年龄32~70岁,平均年龄(46.9±7.42)岁,空腹血糖(7.33±0.24)mmol/L,餐后血糖为(11.34±0.39)mmol/L,收缩压为(22.14±1.55)k Pa,舒张压为(14.19±0.15)k Pa,24 h尿微量白蛋白为(167.34±63.235)mg。经过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收缩压、舒张压、4 h尿微量白蛋白等基本资料,发现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安慰剂治疗,给予患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药物进行常规的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则采用黄芪治疗,给予患者黄芪注射液,用量为40 m L加入生理盐水250 m L,静脉滴注,对患者进行1疗程的治疗,4周为1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指标

在两组患者治疗之后,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血压(收缩压、舒张压)、24 h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的变化情况。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前的24 h尿UAE并无明显的差异性(P>0.05),在治疗之后实验组患者由(167.54±63.25)mg变成了(98.26±55.42)mg;而对照组由(167.34±63.25)mg变成了(124.36±54.26)mg,实验组下降程度更为明显,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而患者其它指标均未有太大变化,实验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也未发现血液、肝肾功能以及神经系统的损害,并且在静脉滴注的过程中也为出现不良反应。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中较为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24 h尿微量白蛋白是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的敏感指标,能够预示着患者临床糖尿肾病的发生和发展[5]。蛋白尿所引起的肾小球改变极有可能会造成滤过屏障出现选择性的永久丧失,大量的血浆蛋白从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滤过,从而就会导致患者肾小球硬化,降低患者尿白蛋白作用,延缓病情的发展[6]。因此,在治疗糖尿肾病患者的过程中,降低患者尿白蛋白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中药黄芪味甘、性温,主要成分就是多种氨基酸、黄茂多糖、叶酸、生物碱以及多种的微量元素,经过相关物理实验研究证明,黄芪能够有效地调节患者抗氧自由基、机体免疫功能,提升患者的血浆白蛋白,降低尿微量白蛋白的作用。黄芪具有较多的微量元素硒,而糖尿病肾病患者又缺少元素硒,使患者的机体免受氧化功能受到损害,而将黄芪应用到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中,不仅能保护患者机体免受氧化功能,还能加强某些非酶类自由基清除剂的抗氧化作用,所以,在该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24 h尿UAE降低程度才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这是因为黄芪通过这些作用,保护了患者肾小球基地膜的电荷以及机械屏障,从而就降低了尿微量尿白蛋白的作用。黄芪除了上述作用之外,还可以通过影响患者肾脏NO合成,改善患者早期的肾血流动力学异常,能在一定程度上纠正糖尿病患者再起的肾脏高灌注以及高滤过状态。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过程中,已知内皮素(ET)对患者局部血流动力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若糖尿病肾病患者ET、UAE排出量有着明显的提升,糖尿病患者肾病严重程度也就会明显的提升,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过程中应用黄芪,就能通过降低血浆中的ET含量,从而改善患者肾血流出现的异常情况,降低患者尿微量尿白蛋白的作用,缓解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再加上糖尿病肾病患者病理的形成和氧自由基以及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而黄芪具有清除自由基,抑制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的作用,因此,将黄芪应用到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提升治疗的效果,降低尿微量白蛋白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过程中,应用中药黄芪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作用。

摘要:目的 试论黄芪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降低尿微量白蛋白的作用。方法 选择该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这期间所收治的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安慰剂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则采用黄芪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前的24 h尿UA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之后实验组患者由(167.54±63.25)mg变成了(98.26±55.42)mg;而对照组由(167.34±63.25)mg变成了(124.36±54.26)mg,实验组下降程度更为明显,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其它指标均未有太大变化,实验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也未发现血液、肝肾功能以及神经系统的损害,并且在静脉滴注的过程中也为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过程中,应用中药黄芪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作用。

关键词:黄芪,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

参考文献

[1] 曹喜瑞,李文星,史兰君.黄芪注射液联合阿魏酸钠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7):894-895.

[2] 宋晓龙,宋俊,倪其猛,等.银杏达莫与黄芪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及对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1,32(12):1587-1589.

[3] 石国柱,林姗姗.黄芪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症状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5,29(2):111-113.

[4] 谢日升,徐文伟,梁彩云,等.硫辛酸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5,24(7):105-107.

[5] 刘星星,孟晓,刘斌.黄芪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白蛋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9):311-315.

前白蛋白范文第6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0例和健康体检者6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糖尿病患者均符合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和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制定的糖尿病和糖尿病肾损伤的诊断标准[3] 。并排除合并活动性结合、酮症酸中毒、严重感染、白血病、肿瘤、甲状腺功能不全、近期使用肾毒性药物或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的患者。所有研究对象均自愿参加该次研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且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了该次研究。

根据是否合并早期肾损伤将患者分为两组,57例单纯糖尿病患者为单纯糖尿病组,63例合并早期肾损伤的患者为糖尿病合并早期肾损伤组,再选取同期60例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为健康组。单纯糖尿病组中男性33例,女性24例;年龄42~69岁,平均年龄(55.74±3.35)岁;病程2~10年,平均病程(5.41±1.07)年。糖尿病合并早期肾损伤组中男性37例,女性26例;年龄41~69岁,平均年龄(55.72±3.33)岁;病程6~15年,平均病程(10.35±1.02)年。健康组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41~71岁,平均年龄(55.77±3.38)岁。

1.2仪器和试剂

尿液分析仪、读数仪、干化学试纸和奥斯邦试剂。

1.3检查方法

3组患者均进行尿糖和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检测前嘱患者保持正常的饮食规律和生活状态,不宜进行剧烈的运动。在患者维持8 h空腹状态的清晨收集患者的尿液,将尿液标本置于干净的容器内,并做好标记,之后将标本送至检验科进行检测。采用尿液分析仪分析研究对象的尿液,并配合专门的读数仪分析数据。检验人员严格按照仪器的说明书对尿液标本进行分析,之后采用干化学试纸和奥斯邦试剂检测尿液中的尿糖和尿微量白蛋白的阴阳指标。

1.4观察指标

观察3组研究对象尿糖、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及阳性检出率。尿糖和尿微量白蛋白阴性和阳性的判断标准[4] :尿糖1.67~2.77 mmol/L为阴性,尿糖>2.77 mmol/L为阳性;尿微量白蛋白<20 mg/L为阴性,尿微量白蛋白≥20 mg/L为阳性。

1.5统计方法

将研究数据准确录入到SPSS 18.0软件,以95%为可信区间进行准确地分析。尿糖和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为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尿糖和尿微量白蛋白的阳性检出率为计数资料,用[n(%)]表示,使用χ2检验。

2结果

2.1 3组研究对象尿糖和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

单纯糖尿病组和糖尿病合并早期肾损伤组研究对象的尿糖、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合并早期肾损伤组研究对象的尿糖、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3组研究对象尿糖和尿微量白蛋白的阳性检出率

单纯糖尿病组和糖尿病合并早期肾损伤组研究对象的尿糖、尿微量白蛋白的阳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合并早期肾损伤组研究对象的尿糖、尿微量白蛋白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糖尿病患者的氧化应激反应会引起脂质在肾小球内的沉积、系膜细胞的增生及细胞外间质的形成,导致肾小球毛细血管张力和肾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使肾小球滤过率升高,并发肾损伤。

有研究显示,约30%的糖尿病患者在发病10年后会并发糖尿病肾病,而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症状和体征多不明显,尿蛋白常规检查呈阴性,病变多可逆,因此,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及时、有效的诊断成为临床上亟需解决的难题[5] 。

尿肌酐、尿蛋白和肾小球滤过率是临床检测肾功能常用的指标,但均于肾功能损害的晚期出现,不利于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当病情发展到临床白蛋白尿期时肾损伤的病变已不可逆,最终会发展为终末期肾病,危及患者的生命[6] 。

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程度与患者的血糖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若患者的血糖控制良好,便不会出现蛋白尿的症状,若患者的血糖控制不佳,患者持续性的高血糖会增加肾小球基底膜的厚度,使肾小球的滤过率升高,导致患者出现微血管的病变和蛋白尿。因此,尿微量白蛋白是肾脏早期损伤的重要标记物,临床检测对早期诊断、治疗及预防肾脏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7] 。

该次研究中,单纯糖尿病组和糖尿病合并早期肾损伤组研究对象的尿糖、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和阳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糖尿病合并早期肾损伤组研究对象的尿糖、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和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说明尿糖联合尿微量白蛋白检验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价值较高,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诊断方法。

摘要:目的 研究尿糖联合尿微量白蛋白检验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0例,根据是否合并早期肾损伤将患者分为两组,57例单纯糖尿病患者为单纯糖尿病组,63例合并早期肾损伤的患者为糖尿病合并早期肾损伤组,再选取同期60例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为健康组。对3组研究对象急性尿糖和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观察3组研究对象尿糖、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及阳性检出率。结果 单纯糖尿病组和糖尿病合并早期肾损伤组研究对象的尿糖、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和阳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糖尿病合并早期肾损伤组研究对象的尿糖、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和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结论尿糖联合尿微量白蛋白检验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价值较高,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诊断方法。

关键词:糖尿病,早期肾损伤,尿糖,尿微量白蛋白

参考文献

[1] 戴茜,朱连见.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J].安徽医学,2014,35(6):768-769,770.

[2] 张华,陈旭义,杨波,等.血清胱抑素C、尿N-乙酰-β-D氨基葡糖苷酶在老年人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表达[J].中国基层医药,2014,21(9):1281-1283.

[3] 亓海萍,吕卫华,武琳,等.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及尿微量白蛋白与2型糖尿病合并肾脏微血管病变的关系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5,19(11):1840-1843.

[4] 李殿波.尿糖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7):100.

[5] 高洁,范例,刘茂静,等.心肝宝胶囊对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早期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2(4):530-536.

[6] 张琳.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5):611-612.

上一篇:金融监管最新动态范文下一篇:从前以后范文

精品范文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