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施工设计管理论文范文

2024-07-21

公路工程施工设计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公路工程设计阶段是在公路工程的修建过程中进行公路造价管理的非常重要的一个项目,为了使公路工程建设目标在工程实施中尽快实现,需要工程相关人员做好设计阶段的全面造价管理,基于此来处理公路工程设计方案中经济预算与建设技术之间的关系,推动建设目标建设。本文着重研究公路工程设计阶段的公路全面造价管理这一点,可以为公路工程建设施工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公路工程;设计;全面造价

1 进行工程造价控制的必要性

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工作需要专业工程造价的人员根据公路的实际情况进行公路工程设计,在满足公路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进行科学的设计、规划和协调公路工程设计,以此来实现节约资源、控制成本的设计目的,并不像想象中只进行成本和投入的控制那么简单。设计阶段在任何的工程项目中都属于工程施工的重要一环。进行一项公路工程需要经历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验收阶段,不同的阶段在主要工作任务存在不同,对整体的工程造价也会造成不同的影响,主要进行初步设计、工程技术设计与工程施工图设计的设计阶段的费用虽然在整个工程的总体费用的占比较低,但是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却达到了70%或者更高。为了科学的进行工程造价的控制,在实际进行工程时应该对设计阶段进行严格重视,同时进行设计时需要保证方案的合理性,工程造价是严格按照设计施工图纸的基础来进行施展的,如果施工方案不合理,导致施工图纸出差错,会造成资源浪费,成本增加。在进行公路工程项目时需要紧紧盯好公路工程设计阶段,防止造成资源浪费。

2 公路工程设计阶段全面造价管理的实施现状

2.1 设计人员缺乏经济理念与创新意识

工程的造价受到公路工程设计的影响,而公路工程设计又受设计人员的影响,不同人员有着不同的设计理念、专业素养,而且由于进行公路设计的相关人员受到的教育不同,有些设计人员在进行公路工程设计过程中不注重经济性和创新性,使得公路工程设计的质量不能保障,导致公路设计过程整体优化不足,有些公路工程设计人员由于习惯传统的绘制方法,着重于绘图的内容还有质量,没有在设计过程中考虑材料质量控制和工期的安排管理,导致设计方案不全面,设计方案不够经济,难以实现全面造价管理。

2.2 设计环节中工作交流很重要

公路工程设计工作的任务非常繁重,参与工作的部门也不仅仅限于设计部门,公路数据需要监理部门提供,设计实施由施工部门实施,想要保证公路工程设计的质量,设计部门需要多多与监理部门、施工部门做好沟通交流,这样才能有效的解决公路工程设计阶段遇到的问题。但是在具體公路工程项目中,很多时候从事公路工程设计工作的人员只顾着完成公司下达的绘图任务,没能与其他部门好好交流沟通,致使设计出来的方案与监理部门勘察的工程实际情况不符,由于方案没考虑施工部门的技术方面,导致工程进度缓慢,由于各部门沟通不足,致使最后确定的设计方案存在着许多问题。这样的情况致使设计阶段的全面造价管理地实施变得更加艰难。虽然有些公路工程设计人员认识到设计阶段与其他部门交流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交流时,没有彻底将问题解决,设计图纸无法与工程现场情况相同,导致全面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无法进行。

2.3 设计方案内容浮于表面

设计人员在进行公路工程设计时需要从多方面考虑,根据公路工程的实际要求,结合以往相同类型工程的经验,尽量琢磨公路工程在施工方面的要求,以预防和控制在公路工程设计施工时可能会发生的问题,来优化整个公路工程设计方案,考虑周全的公路工程设计方案可以使工程进度、质量和造价管理达到统一。可是,公路工程情况不会完全相同,相同类型工程的事例对于公路工程设计指导价值很小,致使在设计时,公路工程设计人员的设计方案内容通常会出现浮于表面的情况,这些方案乍一看与施工要求贴合,但却没有进行相应设计优化。

2.4 设计招标与设计费用的计算不统一

由于公路工程项目属于大型项目,为了施工方便,公路工程设计工作常常通过招投标的方法来选择最好的设计单位来完成。在公路工程设计市场上设计单位有很多,不同单位的设计理念也不尽相同。一个具有很高执行力,能实地考察公路情况,明了公路工程的不同方面的内容,具有比较高的设计能力的设计团队是招标的理想选择,因为这样就能从设计方案开始实施工程造价管理,严格进行造价控制。有些公路工程项目经常出现设计招标与设计费用计算不相同的问题,出现这样的问题会导致工程造价管理失控,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中标的设计单位没有做好统筹,导致设计方案多次修改,引起设计费用的增加,进而使工程造价增加。减少设计方案修改次数是设计过程中进行造价管理控制的关键。

3 公路工程设计阶段全面造价管理的方法

3.1 提高设计人员的专业素养

想要在公路工程设计阶段提高全面造价管理的程度,需要专业素养高的设计人员,当然不可能所有的人员刚参与工作就有很高的专业素养,这就需要设计单位进行专业素养的培训,专业素养高的人员能够更好的进行设计质量控制、工程造价控制,在进行设计人员培训时,应该着重培养设计人员的创新精神、设计方案经济的理念、工程设计专业知识,这样会使得设计人员在进行工程设计工作时,能做出具有相关针对性、比较创新的方案,这样可以提高公路工程设计的方案质量。

3.2 加强设计方案各环节人员交流合作

为了使最后确定的设计方案更加完美,在进行公路工程设计时,设计部门的专业的设计人员需要与施工部门的施工人员、监理部门的监理人员进行交流和沟通,有了及时的交流沟通,可以预防设计方案出现问题。公路工程项目包含很多项目,如路线选择、隧道建设、路基铺设等项目,这些不同的项目需要不同的专业人员来进行设计,对技术要求也比较高,设计人员应与施工人员交流,根据施工技术和施工现场的情况来优化调整工程设计方案,提高方案的准确性、可行性。同时,公路工程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应注重经济性,在与不同的部门交流时,调整方案后的造价变动情况,用公路工程造价来限制公路工程设计方案。

3.3 拆分细化方案内容

对于公路工程设计阶段出现的设计方案浮于表面的问题,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需要将公路工程的设计方案在确保协调性的情况下进行拆分,拆分的越详细越好。在工程企业定下工程的进度计划后,应尽快举办设计方案的招投标活动,这样可以为企业留下足够的时间、资金去现场考察、进行设计规划。确定好初步的设计方案,在经过考察后结合得到的数据进行方案的优化。设计人员在正式进行设计工作时,应有充足的时间来完成设计工作,并对得到的设计数据进行拆分,从小细节进行造价控制,使方案更具经济性和技术性。

3.4 统一设计招标及造价计算方法

想要在公路设计阶段提升公路工程设计的质量,一个设计能力强、设计人员素质高、具有丰富经验的设计团队是工程企业的合作首选,公路工程项目的招标文件、合同中应该将造价要求进行明确的规定,所以工程造价也是企业进行设计单位选择的一大标准。当设计单位和工程承建方进行深切沟通后,应该在工程合同增加可以调节造价控制与管理的条款,以控制工程建设成本和进度,为了提高设计单位在设计时控制工程造价的自觉性,企业可以设定奖励机制,设计单位如果能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将设计任务完成的非常好,可以给予一定奖励。

4 结语

目前,在进行公路工程项目时,全面造价管理是工程项目的一大难题,有很多公路工程在设计阶段没有注重工程造价管理,使得公路工程的全面造价管理出现很多问题,想要解决这种问题,需要工程企业在实际的公路工程项目中进行探索,通过创新,来减少设计阶段全民造价管理问题频发的现象。

参考文献:

[1]朱玲.全面预算管理在高速公路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四川水泥,2018(03):225.

[2]高翡.基于WSR方法论的高速公路全面造价管理研究[J].价值工程,2016,35(28):64-66.

公路工程施工设计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经济社会的发展推动着我国道路建设不断发展,但我国山区面积大,山区地形地势复杂,加大了道路建设难度。其中,桥梁工程是山区道路建设的难点。考虑到山区特殊的地形地势和桥梁工程项目的设计要点,结合当前山区桥梁工程建设在我国交通系统中的重要作用,本文着重探讨山区公路桥梁工程设计要点及难点,希望能为山区桥梁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提高山区桥梁建设质量,为山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山区;公路;桥梁工程;设计要点

我國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山区面积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2/3,不利于不同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因此,我国持续加大交通建设力度,扩大山区公路建设规模,不断完善道路系统。山区公路建设的重点是桥梁工程,但山区地势复杂,施工环境恶劣,公路桥梁工程建设难度大。所以,施工人员必须对桥梁设计特点、难点及要点进行全面分析与把控,不断提高山区公路桥梁工程建设质量,以确保山区公路桥梁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耐久性。

1 山区公路桥梁的特点

山区自然环境是影响山区公路桥梁设计的基础因素。首先,山区地势起伏大,易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山洪等地质灾害。其次,受山区天气影响,雨水较多,容易对山区公路地基造成冲刷。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山区公路桥梁建设难度大,需要考虑很多问题,其设计思路、设计原则和设计要点不同于平原地区,具有特殊性和挑战性。

2 山区公路桥梁工程设计难点

2.1 施工难度大

山区地形复杂、沟壑交错、坡度大,公路桥梁设计难度大。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考虑施工条件是否具备。山区施工场地有限,常规大型机械应用受到限制,同时施工材料运输条件差,大跨径预制构件的使用也受到限制。不利的地形条件是山区公路桥梁工程面对的主要阻碍[1]。

2.2 工程造价高

山区不利的地形条件加大了施工难度,施工材料运输成本较高,施工单位不能采用常规材料,公路桥梁工程建设成本高,风险大。另外,山区不利的地形条件加大了施工技术难度,受山区特殊地形的影响,技术可行性受到严格的考验。在进行桥梁工程施工前,设计单位不仅要充分考虑桥梁类型选择,还要根据山区条件选择经济可行的技术方案。

2.3 环境保护难度大

山区公路桥梁工程建设必然对山区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如何既能建好山区公路桥梁工程,改善山区交通条件,又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自然环境,是桥梁工程设计和施工必须考虑的问题。如何科学设计、科学施工,重视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减少对植被的破坏,杜绝因工程施工造成山区次生灾害,是山区公路桥梁工程施工的重点和难点。

3 山区公路桥梁工程的设计原则

山区公路桥梁工程设计既要遵循常规桥梁设计原则,还要充分结合山区地形地势特点和生态环境特点,遵循安全性、适用性、经济性、生态性和美观性的设计原则。

安全性指的是桥梁工程设计能确保施工安全、桥梁结构稳定、桥梁耐久性良好;适用性是指山区公路桥梁工程设计根据山区所在地实际地质地势,结合山区居民出行需要和设计总体目标要求,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桥梁工程的使用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经济性是指桥梁工程设计要在保证适用性的基础上节约成本,合理控制造价;生态性是指桥梁工程设计要在最大限度保护项目所在区域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设计,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美观性是指整个桥梁工程设计应具有美观效果,在满足安全性、适用性、经济性、生态性的基础上,桥梁设计还要考虑外在美观,与周边环境相融合[2]。

4 山区公路桥梁工程设计要点

桥梁在山区公路建设中占有很大比例,因此,明确山区公路桥梁工程设计要点对促进山区公路发展,实现山区与城市有效连接,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山区公路桥梁设计同平原地区桥梁设计相比,二者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都是为了确保公路桥梁耐久性和安全稳固性的实现,完善公路交通设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同之处在于,山区公路桥梁工程设计具有更高的技术要求和施工要求,对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技术挑战,山区公路桥梁设计既要保证桥梁结构安全、便于施工、成本经济合理,又要保证山区公路桥梁易于维修养护、造型美观,实现山区桥梁与山区自然环境统一协调发展的目的。

经分析,山区公路桥梁工程设计要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4.1 勘查山区地形、地质、水文条件,掌握真实有效的设计数据

山区公路建设要高度重视地形、地质和水文条件,这些与平原地区有着天壤之别,因此山区公路桥梁工程设计要考虑这些因素。受地形地势影响,其施工难度较大,尤其是桥梁材料运输、施工机械设备运输条件都受到考验,前期设计要考虑山区施工条件,保证施工的可行性。

山区公路桥梁工程设计要考虑地震荷载、恒载、活载、施工荷载等多种因素对桥梁稳固性的影响,加上山区多变的自然和气候条件,其还要考虑风荷载、雪荷载、冻胀力、水力等多种自然因素对山区桥梁结构稳固性的不良影响[3]。

4.2 重视保护山区环境原貌

相对城市来说,山区自然生态环境保存完好,但依然较为脆弱,一旦遭受破坏,往往不可恢复。因此,山区公路桥梁工程设计要充分考虑环境因素,认真研究山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以保护当地环境为主要支撑点,在达到桥梁设计总要求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保护山区地形地貌原有状态。

另外,受山区独特的水文条件和自然环境影响,山区公路桥梁工程设计在满足桥梁安全通行功能的基础上要充分结合景观设计相关知识,与当地自然景观充分结合,赋予桥梁更多的功能。

4.3 优化桥梁上部结构设计

受山区特殊的地形、地势影响,特殊大跨径的桥梁不适合在山区建设,因此山区较多选择中小跨径的桥梁结构。常用的标准中小跨径有6、8、10、13、16 m五种,其在山区公路桥梁工程设计中较多采用。

在山區公路桥梁工程设计中,上部结构设计主要包括空心板、预制T型梁、预制小箱型梁等。不同跨径桥梁采用不同的上部结构设计,比如,桥梁跨径小于30 m时,上部结构可以设计成空心板,预制T型梁,预制小箱型梁,三者都可满足山区桥梁设计要求;在设计跨径为35 m、40 m或50 m的桥梁时,设计人员需要根据桥梁上部结构的实际受力及最大受力情况,选用较为常用的T型梁、预制小箱梁。T型梁充分利用混凝土的抗压性能和钢筋的抗拉性能,减轻桥梁结构的自重。当桥梁跨径小于20 m时,为合理控制造价成本,桥梁上部结构可采用空心板设计形式,跟其他设计形式相比,空心板截面造价比较低,成本投入不大,经济实用。所以,跨径比较小、桥下净空不高的桥梁更适合选用空心板截面设计[4-5]。

4.4 优化山区公路桥梁工程桥墩设计

山区桥梁桥墩设计要结合山区地形地势条件,根据墩高进行具体分析。比如,当桥墩高度小于40 m时,可采用柱式墩或Y型薄壁墩。对于山区桥梁桥墩设计来说,常使用柱式墩的结构形式。考虑到山区公路桥梁工程设计的难点,在进行桥墩设计时,应对其涉及的两种形式(圆柱和方柱)进行认真研究。圆柱形和方柱形两者在外观上易于区分,同圆柱相比,方柱具有一定的美观性,圆柱在外观上较为常规,圆柱上、下部结构与桩基衔接较为简单,并且圆柱形桥墩箍筋的主要成分为混凝土,具有良好的稳固性,保障了桩基强度[6]。

4.5 优化山区公路桥梁桥台设计

对于山区公路桥梁工程设计而言,桥台设计也占很大比例,常见的山区桥梁桥台设计形式有重力式的U型台、肋式台和柱式台三种形式。结合山区的实际情况,山区桥梁的U型台设计要合理设置台阶数,施工时要合理减少开挖,减少开挖可能造成的二次破坏。另外,当选择柱式台时,要考虑其本身特点,抗推刚度小,而在桥长较长、台后填土较高的工况需要抗推刚度较大的桥台,因此这时不适合选用柱式台。当台后填土高度控制在5 m以下,桥长控制在150 m以内时,适合选择柱式台[7]。

4.6 优化山区桥梁桥墩与路幅的关系

在山区公路桥梁工程设计中,路基设计基本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整体式路基,一种是分离式路基。选择时,人们要根据山区桥梁设计总体思路,结合山区自然景观现状及山区桥梁工程设计环保要求。根据上述情况,山区桥梁多选择整体式路基,整体式路基具有明显的特点,即桥墩与路幅为双幅四柱的形式,具体表现为整体式路基为双幅桥,与之相对应的下部结构应采用分幅进行单独设计,以保证桥墩、桥身结构的稳固性[8]。

4.7 优化山区公路桥梁基础设计

对于山区公路桥梁而言,其基础设计形式主要是扩大基础和桩基础。两种基础设计形式有着明显的区别,扩大基础设计主要用于地质地势相对较好的区域,山区公路桥梁工程多选择该种形式。扩大基础是一种施工较为快捷又较为经济合理的桥梁基础。但是,在设计过程中,人们还应考虑地形地势条件是否适用,若地质条件特别恶劣,则要考虑桩基础设计形式,其主要利用桩基加强桥梁下部结构的稳固性。

5 结语

山区地质构造复杂,地形多变,地势起伏大,山区多为我国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也是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节点。因此,建设和完善山区交通设施是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山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山区地形地势多样,公路桥梁结构选择各有不同,设计方案也有所区别,不同山区地质条件对不同桥梁结构的要求不同,因此,设计人员要加大对山区公路桥梁工程设计的研究力度,做好山区资料收集工作,对各地区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实地考察,设计出符合山区需要的桥梁工程设计方案。另外,为保证山区公路桥梁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设计标准进行施工。施工期间,设计人员要与施工单位时刻保持联系,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及时修改设计方案中不合理的地方,并上报主管部门进行批复。

参考文献:

[1]董野.对山区公路桥梁设计的探讨[J].中国科技纵横,2011(8):177.

[2]崔超,卫李平,魏志峰.山区公路桥梁设计的探讨[J].科技风,2009(15):1.

[3]方乾,赖晓霞.山区公路桥梁设计探讨[J].江西建材,2013(4):199-200.

[4]周剑萍,柏松平.高原山区公路桥梁初步设计阶段关键技术探讨[J].公路,2012(11):42-46.

[5]周华毅.山区高速公路桥梁设计对墩型选择的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9):238.

[6]汪庆华.高速公路桥梁高墩柱质量问题探究[J].价值工程,2010(27):89.

[7]陈晓兰.浅析山区中小跨径桥梁设计要点[J].四川水泥,2016(3):101.

[8]张实.公路桥梁设计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分析[J].林业科技情报,2019(4):126-127.

公路工程施工设计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高速公路是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方式,近年来建设方向逐渐从城市周围向偏远地区发展。其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截断当地的既有公路,已有的农村公路往往关系到村民生产、生活,恢复公路通行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农村公路数量多,分布广,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质概况各不相同,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才能设计出满足预期服务功能的农村公路,这给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农村公路;改建工程;设计要点。

农村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往往比较落后,公路的等级通常较低,交通组成多是中型载重汽车、四轮低速货车以及一些三轮汽车,一般情况下,每天交通流量有限,年平均日交通量往往达不到2000量小客车的四级公路标准。若采用高等级公路的技术标准进行建设,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除特殊要求外,以不低于原有道路水平为标准进行酌情考虑。

与高等级公路相比,农村公路改建工程设计要求较低,设计过程中往往会因此忽视一些细节,导致公路改建完成后路基和路面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在遵循“安全耐久、经济适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1]”的设计原则基础上,本文总结了设计中需要引起重视的设计要点。

1 前期工作

应与当地政府和村民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原有公路以及改建公路的功能要求,特别是正常条件下行驶车辆的种类和流量,结合农村公路的近期与远景规划,因地制宜地合理采用设计速度、路基宽度等技术指标,确定路面结构型式是采用碎石路面还是水泥混凝土路面或者沥青路面。农村公路的改建工程实地调查往往会与主线高速公路的外业勘察工作一并完成,过程中需要收集附近的房屋、电杆、鱼塘、农田等重要地物信息。

2 路线方案

2.1 平面设计

平面线型的选择与组合关乎公路建成后行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2]。根据原有农村公路条件,结合公路沿线地区居民群分布状况,从充分利用原有道路方面出发确定路线的起止点,特殊情况下还需结合中间的地形地物的关键控制点如高速公路涵洞或天桥的设置要求,以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三种线型合理组合,与地图上的等高线走向相适应均衡连接设计起点和止点。

在满足相应设计规范要求的原则下,注意使相邻线型元素之间的长度、半径等指标保持均衡,避免产生突然变化的现象。中间如何绕避前期调查得到的房屋等重要地物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区域,以期减少征地拆迁、节约投资成本、控制建设难度是项目设计的关键。如果存在山高坡陡而无法利用自然地形进行展线克服高差时,可以采用回头曲线,回头弯和跨越山脊的位置选择应从平纵横的指标限制出发进行综合考虑。

农田是农民生产生活的保障,遵循保护耕地的原则,路线尽可能从农田外面经过。设计时要优化弯道设计,注意检查视距,条件允许时尽量采用更高的技术指标,提高建成后的通行质量。

2.2 纵断面设计

纵坡设计的原则是尽量结合路线位置的物理地形和自然地貌变化特征进行拉坡,力求与周围的环境协调统一,要求竖曲线起伏和缓,长度适宜。修建完成后的公路在空间上线型美观,既可以避免施工过程中破坏当地的生態环境,又可以加快工期,减少投资[3]。

在地形变化较大的多山地区,纵断面设计时要求不断调整平面线型线位的选择,达到平纵协调,避免过分迁就地形条件产生反坡。平面和纵断面之间,一个采用低标准的极限指标,另一个采用高标准的线型指标,如此悬殊的高低指标组合是没有意义的[4]。竖曲线位于平曲线范围内,要避免小半径圆曲线与大纵面坡度的平纵组合,不能满足时,可以调整竖曲线的位置,使其位于平面线型的直线部分,如若不能,则应重新进行平面设计,使平曲线位于纵断面的直坡位置[5]。

需要注意的是,利用涵洞或者天桥跨越高速公路时,要满足本路与被交路的最小净空要求,计算中要考虑到涵洞和天桥的结构厚度,并预留一定的安全高度。

起止点与原有公路相接时,连接位置拉坡应拟合原路,可在附近布置一段缓坡与原路顺适衔接。在地形起伏较大路段,可以采用极限最大纵坡值来克服短距离内的大高差,四级公路设计速度为20km/h的最大纵坡值规定为9%,而设计速度为15km/h的最大纵坡值规定为12%。

规范要求,为了使排水沟内水流顺畅,最小纵坡值应不宜低于0.3%。而在连续上下坡路段,应在中间设置不大于3%的缓坡来保证行车安全。公路交通运行基本状况的调查与分析显示,接近一半的农村公路都是由于没有按照要求做好排水工程引起的道路整体或局部路面塌陷、边坡垮塌。路线经过地势平缓的位置,宜采用路堤通过,合理确定路基高度,填筑高度宜限制在0.5m以内。避免采用路堑时两侧的雨水漫入路基范围,导致积水在地势低洼处聚集难以排出从而引发各种病害。

2.3 横断面设计

由于高速公路建设原因截断的农村公路通常位于附近,横断面设计采用的边坡坡率值与主线边坡一致。横断面的理想形式为半填半挖路基,移挖作填,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土石方和支挡防护的工程数量。避免出现大填大挖,大填大挖不仅压实程度难以保证,导致路基稳定性差,而且会增加用地,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引发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威胁通行安全。

低等级的农村公路路基宽度一般是单车道4.5m,其中车道宽度3.5m,双车道6.5m,其中车道宽度6.0m。尽管通行的车辆流量较小,但仍然会因为错车和超车产生拥堵现象。应在不超过200m的距离内选择视线良好的有利地点设置错车道,错车道的长度和宽度应满足中型载重汽车及以下车辆一车停靠、一车顺利通行的要求。

应提高对排水工程的重视程度,采取将地面水和地下水拦截和引流出路基范围外的措施来形成综合的排水设计。山区设计中应考虑到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及周围的汇水面积在路基两侧设置排水沟和截水沟,在路基中埋设管涵使排水通畅,防止雨季边坡受到持续的冲刷产生冲沟和亏坡。软基的地质条件较差,结合其特点,可以采取如换填、盲沟等处置措施。

2.4 小结

设计往往不是一次就能达到预期的要求,需要不断调整平面、纵断面和横断面的设计指标,从不同的设计中比选出整体通行安全、造价经济、保护环境的更优方案。

3 附属工程

要以服务人民群众的需要为基本出发点,设计中考虑到道路服务对象安全意识可能不足的实际情况,完善和补充设置安全设施保证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在急弯、交叉位置附近设置必要的道路走向、限制速度等醒目且有夜光的交通指示和警告标志,做好视线诱导。在水塘、陡坡位置或采用极限指标的路段补充设置如波形梁护栏、防撞墩等安全设施。

4 结论

因高速公路施工产生的农村公路改建工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应引起设计人员的重视,要不断总结和归纳设计中易忽视的问题及其相应的处治措施,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对设计进行反复调整和比较,使方案更加科学、合理,提高农村公路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稳定性,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设计技术标准:JTG 2111-2019[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9.

[2]钟勇强.农村公路线形的安全设计[J].交通标准化,2007,10:86-87.

[3]白成亮,郑治.浅谈道路纵断面设计中几个方面的影响因素[J].交通与运输(学术版),2006,01:26-28.

[4]刘秀,曹一翔.农村公路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C].中国公路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17-221.

[5]王亚奇,钱振东.山区公路路线设计探讨[J].交通科技,2009(7):73-75.

公路工程施工设计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随着我国公路交通的需求逐年上涨,公路工程建设近年来也得到高速的发展。公路施工中的路基工程的设计及防护日得到施工人员的高度重视,本文研究公路施工中的路基工程的设计及防护。

关键字:公路施工 路基工程设计 路基防护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人们对交通需求的增加,高速公路的建设日益增多。路基工程是公路工程所有组成部分中尤为重要的一个施工部位,我们必须在工程设计、施工和防护过程中采取一系列科学措施来确保其质量。本文从设计以及防护两方面对如何保证公路路基工程质量进行了探讨。

一、路基工程设计

1、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路基路面排水设计首先需要根据公路各路段平纵线形、断面形式以及构造物,详细调查、收集资料之后进行系统分析,分清排水系统的主次和重点,遵循先主后次,先重点后辅助,先地下后地面,先排水后防护等原则,拟定排水系统。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地形和自然水系,设置的排水沟渠,做到及时疏散,就近分流[1]。设计前必须查明水源与地质条件,重点路段要进行排水系统的全面规划,考虑路基排水与桥涵布置相配合,地下排水与地面排水相配合,各种排水沟渠的平面布置与竖向布置相配合,并进行特殊设计。

2、挡土墙设计

公路挡土墙是用来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一种构造物。在路基工程中,挡土墙可用以稳定路堤和路堑边坡,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和占地面积,防止水冲刷路基,并经常用于整治坍方、滑坡等路基病害。

为避免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墙身开裂,需按墙高和地基性质的变异,设置沉降缝;同时,为减少圬工砌体因收缩硬化和温度变化作用而产生裂缝,需设置伸缩缝。挡土墙的沉降缝和伸缩缝设置在一起,每隔10-15m设置一道,缝宽2-3cm,自墙顶做至基底,缝内宜用沥青麻絮、沥青竹绒或涂以沥青的木板等具有弹性的材料,沿墙的内、外、顶三侧填塞,填塞深度不小于15cm。

3、地基处理

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当天然地基不能满足建(构)筑物对地基的要求时,需对天然地基进行地基处理,形成人工地基,以满足建(构)筑物对地基的要求,保证其安全与正常使用。地基处理的目的是利用换填、夯实、挤密、排水、胶结、加筋和热学等方法对地基土进行加固,用以改良地基土的工程特性

4、路基边坡稳定分析

路基的稳定性是路基设计的重要内容执意,路基的滑移、剥落、滑坍、崩坍、塌坍、路基沿山坡滑动,都是路基失去稳定的表现。路基一旦失去稳定,则会造成大量岩土体的坍塌,轻则阻塞交通,重则影响行车安全。因而,进行路基设计必须对路基稳定性进行分析和设计。

二、路基防护工程

为了确保路基的稳定性和强度,路基的防护与加固,也是不可缺少的工程技术措施。随着公路等级的提高,为维护正常的交通运输,减少公路灾害,确保行车安全,保持公路与环境相协调,路基的防护与加固更具有重要意义[2]。

1、路基边坡破坏的主要原因

(1)公路下边坡

路基下边坡一般为填土路堤。受力稳定的路堤边坡的破坏,主要表现为边坡坡面及坡脚的冲刷。坡面冲刷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对边坡的直接冲刷和坡面径流的冲刷,使路基边坡沿坡面流水方向形成冲沟,冲沟不断发展导致路基发生破坏;沿河路堤及修筑在河滩上、滞洪区内的路堤,还要受到洪水的威胁,这种威胁表现为冲毁路堤坡脚导致边坡破坏。边坡破坏还与路基填料的性质、路基边坡高度、路基压实度有关系。

(2)公路上边坡

上边坡是人工开挖的斜坡,其强度应满足稳定边坡的要求,这样的稳定边坡在降雨、融雪、冻胀,及其它形式的风化等作用下,边坡主要破坏形式为冲刷、崩坍等。冲刷破坏一般发生于较缓的土质边坡,如砂性土边坡、亚粘土边坡、黄土边坡等,在大气降水的作用下,沿坡面径流方向形成许多小冲沟,如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有逐年扩大的趋势。总之,土质边坡的坡脚部位,是边坡的最薄弱环节。

2、路基防护的方法

为确保道路的全天候的安全使用,使路基不致因地表水流和气候变化而产生失稳,路基防护的方法一般分为坡面防护和冲刷防护两类。坡面防护一般分植物防护和工程防护,冲刷防护又可分为直接防护和间接防护,直接防护是指在坡面加铺护面墙、混凝土板,或采用砌石防护以及土工织物护面等,亦包括对沿河浸水边坡或坡脚进行抛石,或以石笼、梢料、浸水挡土墙防护;间接防护则指沿河路堤修筑调治构造物和对河道进行整治。

三、 路基排水设计

1、路基排水综合设置

在综合设计中对路基的排水系统应进行整体规划,要照顾农田水利,对地面水的排除可利用边沟、排水沟等排水设施,将流向路基的山坡水和地面水分段截留,引入自然沟中排出路基范围之外。

2、涵洞的设计

涵洞是公路排水的主要构造物之一,在公路沿线合理修建涵洞,能有效地起到排水、通行的作用。小桥涵的设置应尽量符合水流方向,把涵洞设置和路基排水工程相结合起来,并根据当地可行的施工条件,进行合理的涵洞布置。设置截水沟的地段,在截水沟排水出处应设置涵洞,一面水顺边沟流经距离过长而冲刷路面和路基。

四、 总结

在公路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在取得瞩目成绩的背后,我们尤其不能忽视公路的质量问题。路基是公路施工中最基础和最关键的部位,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公路的使用寿命,所以,在路基工程施工中,一定要按照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施工。

参考文献:

1.郭永雄.浅谈公路路基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J].山西建筑.2010(26)

2.王宝柱,黄伟.高速公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2)

公路工程施工设计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该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测绘产品生产质量检验的相关工作经验,以4D数字测绘产品的生产质量管理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了“4D”产品质量控制的必要性,分析了“4D”产品在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质量控制的方法,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4D”产品 数据质量 抽样策略 质量管理

1 必要性研究

随着传统的测绘产业向以“3S” 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现代测绘产业的转变,以“4D”产品为核心的数字测绘产品已成为我国基础地理信息建设的主流,并在此基础上生成叠加合成产品,如三维立体地形模型、三维立体透视模型、综合数字影像图等。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是省级空间数据的基础,在解决土地及矿产资源、环境、人口、地质灾害、水土保持、工程设计等一系列的问题中,描述空间位置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为规划、设计、监测、管理和决策服务时,提供了地理空间定位和定性的依据。

建设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绝非易事,不仅要求有高质量、规范化、准确、标准统一、完备性、适宜性和现势性强的地理数据,还要求入库数据在数学基准、地理属性、完整性和正确性、逻辑一致性、拓扑关系等质量因素严格按照技术设计和标准执行。在地理信息系统的几个主要组成部分中,数据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数据采集是空间信息系统建设中最昂贵的部分,数据质量的优劣将决定整个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的成败。

数字测绘产品作为一种全新的产品,其产品质量特性表现在空间位置、属性数据精度、时域、空间数据逻辑一致性、空间数据的完整性及空间数据及地图数据可视化的空间关系正确性等几个方面。它们之间又相互影响,空间数据由于随时间而变化,可能会引起空间位置的变化、空间实体属性的变化以及空间数据间拓扑关系的变化;而最为明显的是,在数字测绘产品检验过程中经常会发现空间数据的不完备性、空间属性数据概念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等问题,所有这些造成了空间数据的质量问题。地图数据作为空间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误差的来源也具有复杂性,所有这些因素决定了数字测绘产品的质量控制和产品质量抽样、检验的复杂性。目前测绘产品生产与质量检验单位仍使用传统的抽样方法和产品质量检验手段,还存在有待于改进之处。数字测绘产品的质量管理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思想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已提出,但在数字测绘生产单位具体应用上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在数字产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诸如部门及工序间的衔接、协调问题等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数字测绘产品的特点和多样性决定了产品生产质量控制和管理的多样性、复杂性。如何更科学、合理地进行“4D”产品的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这些方面的研究将很有意义。

2 “4D”生产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对4D产品的质量检验、用户反馈及实验结果表明:4D测绘产品在应用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如外业核心要素调绘过程中不完善、内业采集过程中存在的编辑不到位、DEM编辑过程中的高程精度问题以及在实际应用过程中DEM与DLG的数据符合性问题等;除此之外还有生产者、生产管理者、产品检验者之间及外业、内业数据之间存在的不协调问题等。对于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产品生产者在质量认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部分测绘产品生产者和生产质量管理者对于质量认识方面存在误区,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质量意识对产品质量起决定作用。随着传统的测绘产业向以3S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现代测绘产业的转变,以4D数字测绘产品为核心的新的测绘产品模式在我国推广。数字化产品是一种全新的产品,过去生产的产品主要是以纸张为载体,地面上的地物点、线、面等均是独立存在的,它们之间的关系需要人为进行判读,才能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地形、地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由于采用手工作业,出现的各类允许的误差和缺陷,可以采用缺陷分类的方式进行度量。

而数字产品如DEM、DLG等完全是数字化的测绘产物。对于DEM而言,TIN或GRID中的每一点,均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任何一点的差异或任何一点的改变均会牵动或改变周围点的拓扑关系和内插精度。对于DLG而言,任何构成地理空间数据的点、线、面实体均是由拓扑空间关系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的,任何一个实体的错误,可能会导致周围实体间空间关系的差异。

2.2 空间数据与地图数据的差别

基础测绘产品生产和管理部门目前生产4D产品的工艺流程可能不完全统一,实际生产中,有些是在采集制图数据的基础上,来建立空间数据库;有些是先采集基本框架要素,然后再生成符合图式要求的制图数据。实际工作中,数字化地形图的编辑与传统制图的概念有了很大的区别。举例来说,对于制图数据而言,要求境界与道路、河流等线状地物进行跳绘,而作为空间数据来说,为了保证空间拓扑关系的一致性,一般是分层拷贝的方法来组织数据,这与传统的制图存在数据组织上的区别;还有对于制图数据而言,道路与街区线、围墙、建筑区等的关系是很明显的,但对于空间数据来说,道路一般按其中轴线来采集,并由此来构筑路网关系,而空间核心数据在空间数据库中只有图层或类型的分类,没有空间关系的分类 (如路与路的空间关系等)。当把空间数据根据属性代码转换为图形数据时,经常会产生图形上的空间关系错误。这些都是从生产的角度要求作业员充分理解的。

2.3 内、外业数据采集时存在的问题

在对数字测绘产品进行检验时经常会发现一些逻辑上的不合理现象,比如对于水库和河流层的数据采集时经常会发现水库与河流之间没有泻洪渠或排洪道等水系附属设施;水库上的大坝或河堤外业所注长度或高程与内业数据采集时的不一致;对于道路层来说,经常会出现两条立体交叉的道路出现结点等逻辑上错误的操作现象;有些河流甚至会出现水往高处流等不合理表示现象。所有这些都是作业人员质量意识薄弱的具体表现。

3 数字测绘产品的抽样检验策略

地理要素在空间上是连续分布的,如一条河流、一条公路、完整的一个林场等,它与工厂中一个单独的产品不同,对于测绘产品的生产与数据组织是以“幅”来进行的,虽然在过程质量控制中强调图幅间的“几何”及“逻辑”接边,但很难保证“批量”产品某一整体实体的数据一致性;再者,对于一“批”产品来说,地形类别不同,图幅中负载的空间地理信息也不尽相同,事实上,有时地物要素负载量相差很大。而单幅产品包涵内容和检验项目繁多,这样的情况下,有必要改变以整幅或整个检验项目为单位来抽样检验,而选取部分关键内容进行产品质量的检验。

3.1 “4D”产品生产特点和抽样检验现状

目前,省级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采集呈现周期性、分批次、区域性的生产状况,而各区域地理分布各有特点,如邯郸测区多文物古迹,邢台测区多河流、山川等,而保定测区经济较发达,交通要素多等特点。目前检查验收实行“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即生产部门小组的过程检查和生产部门专职检查、质检机构验收制度。一般小组的过程检查要求100%的覆盖率,专职检查要求不少于批量的30%。质检机构按批量的10%或20%进行验收,这种验收方式具体操作实际上是对生产部门专职检查质量评价的客观性的检核。

研究表明:对于不合格品率P相同的产品,采用百分比抽样检验时,对小批量过宽而对大批量过严,造成生产单位愿意以小批量交付检验。在目前产品的几种抽样方案中,均分别采用不同的产品质量水平,如目前的军工、日用商品以及工程测绘产品的抽样检验,一般均采用调整型抽样方案。其特点是:一组宽严程度不同的抽样方案以及将它们有机联系起来的转移规则,适用于批量相同且质量要求一定的检验批的连续性接收检验,其质量水平采用合格质量水平(AQL),表现形式为(n、c),我国的GB-2828、美国的MIL-STD-105E等均属此类方案;挑选型抽样检验方案采用极限质量或不合格品率上限;其特点是:能够克服“批量大严,批量小宽”的缺点。所以对于数字测绘产品的抽样可以尝试采用挑选型抽样方案或调整型抽样方案。

3.2 产品检验的质量水平

不同的抽样方案,分别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示产品的质量水平。如挑选型抽样方案采用极限质量或平均不合格品率上限,调整型采用合格质量水平(AQL)等。从产品检验的实际工作中,目前测绘生产单位采用所谓的100%的一级或二级检查,但具体作业过程中只限制在某些环节或产品的某些质量特性上,具有不完整和片面性,这种检验方法并不能客观、全面地评价出图幅的优良品级率。针对目前标准型抽样方案,生产部门专职检查可采用严于质量验收部门的质量水平,以保证产品优良品级率不低于质量检验部门的产品质量评定结果。

数字测绘产品质量控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说,可以按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细分工序,则可明确设置质量控制点,如见证点、停止点、质量的薄弱环节等,实施质量控制、投资控制以及进度控制,质量管理和检验部门还可以进一步通过确定投资控制以及进度控制程度来确定质量检验过程中的质量水平。

3.3 关于检测数据的处理

生产单位某些局部数据处理环节需要规范化,在检测数据的处理中,经常会发现个别异常数据,对于异常数据的处理应该采取慎重的态度。从正态分布的规律可知,其2倍中误差的概率小于5%,即20个观测值中出现一个,有时检测值的数量大于20个,所以应视为符合正态分布的精度参与计算;但是3倍中误差的检测数据虽然仍可视为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但其出现的概率很小,人们有理由怀疑它可能包含了错误,大约0.3%的出现概率。在测绘产品质量检验过程中,对于受检项目,一般3倍中误差点数大于检测点数的5%,则视为批不合格,因此对于大于3倍中误差的数据,在作业过程中必须加以分析,找出原因。以DEM高程检测点为例,生产单位在以模型内业加密时,这一工序对于加密作业员来说,并不完全清楚具体的图幅范围,加密过程中一般高程检测点的数量均多于28个,对于28个检测点来统计精度往往存在人为的因素,对于存在较大误差的点,往往简单剔除。DEM的误差分布并非真正服从正态分布,只是接近于正态分布,仍可由均值和方差来衡量DEM高程精度。所以即使中误差相对较小,对于大于3倍中误差数据也应加以分析,找出原因,加以改正。从这一点上说,多设置高程检测点对于提高DEM精度很有意义。

4 结语

经过数字测绘产品几年的生产运作,随着数字产品生产技能和质量控制策略的逐步完善,偶然性质量缺陷基本上可以得以控制。系统性质量缺陷是指经常性发生的缺陷,主要是现有规范或技术上和管理水平的原因而长期或周期内不能解决的缺陷。它需要采用一些重大举措来改变现状,使产品质量提高到新水平或更加客观的状态。这种缺陷可以一时影响不大,但长期下去将严重影响产品的使用效能。两种缺陷具有很大的区别,目前数字测绘产品就具有这样的特点:偶然性质量问题都是引人注目的,如DLG数据、水库中出现大量的等高线等严重缺陷,立即会受到领导的重视。而系统性的问题,如DEM与DLG局部数据符合性差;较窄的冲沟、雨裂等地形表示效果不佳;外业要素表示不完整以及数字产品存在的属性及逻辑上的错误、不一致性等由于长期存在,成了被认可的“正常”状态。质量改进的实质就是要求解决系统性质量问题(这当然是从改进工作目标、完善质量体系、整体优化、全员参加等方面入手)。

对于这种情况,可以适当地设置质量检验点,实施测绘产品全程质量监督与管理的方法,对测绘产品进行全程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点的正确选择和管理,是实行质量控制的前提。适当设置质量检验点,则是实施有效的测绘产品全程质量监督与管理的保证,目前有些质量管理和质量检验单位对于外业像控资料、内业加密等资料不进行检验,单靠下工序对上工序进行检核。数字产品是一种全新的产品,包括多部门、多工序的生产过程,仅对最终产品进行检验,对于产品质量评价和产品质量本身来讲,都是不完整的。

参考文献

[1] 樊红.Arc/Info应用与开发技术[M].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

[2] 刘大杰,史文中.GIS空间数据的精度分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

[3] 刘大杰,刘春.GIS空间数据不确定性研究现状[J].测绘工程, 2001,10(1):6-10.

公路工程施工设计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当下,基础设施的建设,成为国家重点发展的项目之一,而公路工程施工,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事实上,公路施工的工程质量,将直接影响国家的发展与进步。本文通过对公路工程施工中,对工程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公路工程施工的管理及管理要点,进行全方面、多角度、分层次的剖析,力争为公路工程施工管理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进而推动公路施工管理优化的发展和制度的规范。

关键词:公路施工管理;重要性;管理要点;思考与分析

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新中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经济实力亦或是国际影响力,都得到了大幅的提升,对于普通大众而言,最直观的反映,就是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得到了本质上的飞跃,就连外媒都不由得惊呼我国为“基建狂魔”,而公路工程施工,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反映,是利于大众期盼的重要民生工程,因此,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将直接影响国家的经济走向,而决定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因素,就是公路工程施工的管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时代,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2035远景目标对于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的進一步规范化和制度化,成为当前新形势下,所必须破解的难题。

一、公路工程施工管理重要性的概述

1、保障公路工程施工的质量

公路工程的施工,对于普通大众而言,是一项有益的惠民工程;对于国家而言,是向国际社会展现国家竞争实力的重要表现,无论是对于哪一方面而言,都证明了公路工程施工质量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而规范化的公路工程施工管理,则是支撑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保障,严格且精细化的管理,更够极大地规范公路工程施工建设人员的行为,充分调动公路工程施工建设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而保障和提高公路工程施工的建设质量。

2、推动公路工程施工的进度

公路工程的施工建设是一个漫长且重复的过程,对于公路工程施工的建设人员而言,长期从事公路工程施工的建设活动,很容易产生“惰性”的思想,若是这种思想不能得到及时的制止和纠正,将可能出现重大的公路工程施工的事故,从而影响公路工程施工的建设进度,不利于后续的公路工程施工的配套工程的建设,而严格的管理和规范的制度,能够及时纠正公路工程施工建设人员的思想,对于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的水平也是一个极大地提升,因此,公路工程施工的管理,对于公路工程施工的进度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1]

3、满足时代的发展和大众的需求

随着大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在与日俱增,这对于公路工程施工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时代要求下,公路工程施工的建设水平和建设质量也必须得到提升,而实现这一提升要求的重要保障,就是公路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进步,而只有管理流程和管理手段的优化,才能实现管理水平的进步,因此,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的提升,对于满足时代的发展和大众的需求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公路工程施工的管理要点分析

1、公路工程施工的准备工作

公路工程施工管理,是一个系统且复杂的过程,在进行公路工程施工前,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才能保证公路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以现实的公路工程施工而言,前期的准备工作所涉及的内容是方方面面,任何一项工作的疏忽和遗漏,都会直接影响公路工程施工的开展,因此,在公路工程施工前,进行必要的公路工程施工准备工作的管理,就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具体而言,其管理的内容包括工程预算的审核、工程造价的核算、工程材料的选择等等,这些前期的准备工作,都是影响整个公路工程施工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进行严格的管理,才能保证公路工程施工的推进[2]

2、公路工程施工的建设进度

公路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项进行精细化的工作,而公路工程施工建设,又是一项充满未知因素的工程,在公路工程施工的建设过程中,各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为尽量的避免这些不确定因素对公路工程施工建设的不利影响,提高公路工程施工的建设进度,必须对公路工程施工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紧急情况预案的编制,使公路工程的施工建设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

3、公路工程施工的后期维护

公路工程的施工建设,作为一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工程,其功利在千秋,公路工程施工的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工程,而后期的维护工作更是一项漫长且重要的工作,其后期维护的成效,将直接影响公路工程的使用和大众对于公路工程施工的评价,因此,公路工程施工的后期维护,也是公路工程施工的管理要点之一。具体而言,制定责任到人的管理制度和一定的激励考核制度,是保证公路工程施工后期维护管理的重要表现形式。

三、结语

综上所述,公路工程施工的管理,是一项具有阶段性、常态性和系统性的过程,在这一过程的进行中,必须充分结合时代的背景,在新时代的要求下,考虑环境的变化和社会的变革,立足于现实的要求,进行不断的优化和整合,集合多方共同参与管理,将管理的理念深入人心并影响公路工程施工建设人员的行为,才是公路工程施工管理发展的唯一出路。

参考文献

[1]蒋爱山.论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及管理要点分析[J].科技风,2019,No.404(36):101-101.

[2]姚建伟.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及管理重点分析[J].城市建筑,2020,v.17;No.353(12):195-196.

上一篇:村村通工程下广播电视论文范文下一篇:道路桥梁路基施工技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