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历史类论文题目范文

2024-07-20

文学历史类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根据2017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课程设置新增“史学入门”与“史料研读”选修模块,要求学生具备“必要的史学方面的常识”,“掌握并运用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技能及方法”。[1]吴伟指出:“历史教育首先应该关注‘历史’,这个‘历史’应该是符合唯物史观、实事求是精神的历史,是基于历史学科基本的认识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历史。符合这样要求的历史,简而言之,也就是包含和体现了历史学科素养的历史。”[2]我们不仅要研究高考试题的命题原理与技术,也要从史学研究的角度分析。回瞰过往史学研究,梳理史家治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从学理高度展开教学和备考具有极大意义。“新课标”提出,学生要“知道历史上著名史学家的治史情怀和治学态度,以及对史德、史才、史学、史识的推崇”。[3]本文拟从唐人刘知幾的“史家三长”(才、学、识)入手,结合近现代史家之治学经验,分析史学研究方法与全国卷试题的关系,摸索中学历史教学与备考的新思路。

一、三长之“史才”

关于史才,刘知幾说“夫有学而无才,亦犹有良田百顷,黄金满籝,而使愚者营生,终不能致于货殖者矣”。[4]在这里,史才强调的是一种发现史料价值的眼光,一种如实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现象、开展历史研究的方法。

清末民初,学者发现了大量刻有商代卜辞的甲骨。王国维认为“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驯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5]他将史籍中的记载和新出土的文物资料相互参证,解释商代历史,取得了巨大成就。这种“二重证据法”在高考试题中时有体现,比如2013年全国I卷第24题,题干结合考古发现创设了一个新情境(先秦墓葬的变迁及地区差异)。如果学生清楚文物遗址等考古发现能够体现其所处时代的社会现实,就可以将地区间墓葬规制上的区别与分封制逐步崩解的历史趋势联系起来,从而得出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的认识。

再比如,陈寅恪曾说:“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6]因为重视“材料”,他进一步拓展了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在以诗证史、笔记小说证史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影响了后世史家。2018年全国I卷第42题(《鲁宾逊漂流记》反映的历史)体现了这种逐渐拓展之史料观念。该题借助历史变迁与文学作品间的关系,直观地体现了诗文、小说反映历史的功用,拓展了学生的史料观念,引导学生关注文学作品情节与历史现象之间的关联,进而培养他们分析并理解时代变迁在文学中留下的印记。这种设计丰富了42题的类型,也展现了历史学科的特色。

全国卷试题正是以这种广泛的史料观为基础。其取材来源广泛、表现形式多样。学生只要能够明白史料与时代的关系,懂得如何借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中蕴含的时代信息,就不难参透其中的玄机了。

此外,在获取和解读信息时,学生最常犯的错误就是不能全面把握。胡适强调,“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有一分证据,只可说一分话。有七分证据,只可说七分话,不可说八分话,更不可说十分话”。[7]一些囿于“识记”的学生,常会见到书上讲过的、老师提过的就仓促作答,导致“材料说了七分,学生只看到三分”,或者“材料讲了五分,学生却臆想出八分”的状况。比如2018年全国III卷第27题,题干提到明中期以后,文人士大夫间流行刊刻文稿以为交游应酬之用,这当中不乏水平有限之人。“文稿”流行体现出时人重视文化,而不论水平如何都要跻身其中,则反映人们普遍参与其中,体现了重文的社会氛围浓厚。材料只能证明参与文化活动的人来源广泛。“学术文化水平”提高要通过具体的学术成就及其跨时段的对比结果来展现。“文人地位”的变化要通过比较文人与其他社会群体的地位,同时参照其他历史时段才能得出。“经世致用”思想强调文人治学要关注现实,着眼于家国天下的需要,而非谋求一己之私利,遑论交游酒食。此外,该思想盛行于明清之际,距离题干给定的历史时期较远。A、B、C三个选项均与材料中的历史现象有出入,或多几分,或少几分,所以选D。可见教师务必要帮助学生形成先具体分析再下结论的思维方法,培养归纳概括的能力。

学科核心素养中,“唯物史观”提供了分析历史信息、解释历史现象的认知方法。“史料实证”要求学生能够认识史料的历史价值,具备从史料表述中准确提炼历史信息的能力。这些恰与刘知幾的“史才”有相通之处。

二、三长之“史学”

关于“史学”,刘知幾说:“如有才而无学,亦犹思兼匠石,巧若公输,而家无楩楠斧斤,终不果成其宫室者矣”。[8]它强调搜集和整理史料,为研究和撰述奠定基础,要求史学家一要确保所用史料真实可靠,二要管理好自己搜集的海量素材。

言及史料的可靠性,我们会想到“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前者往往比后者更接近历史事实。近现代史家中,陈垣总结出追溯史料流传过程、寻找“一手史料”的“史源学”——“如果对前人著作或资料加以审订,必须查出它们的根据,然后才能稽考史事,订正讹误。”[9]这种倾向在全国卷试题中有明确体现,比如2017年全国I卷第26题(唐代不同文献对同一事件的记载)。根据成书年代,《旧唐书》早于《新唐书》,《高祖本纪》又早于《太宗本纪》。因此,关于薛举與李世民在泾州作战一事,《旧唐书·高祖本纪》的记载属于“一手史料”。出于“为尊者讳”的考虑,后世史家常常会进行“再加工”。对比两《唐书》的记载,这种处理一目了然。如果学生对传统史学编纂有一定了解,在解答本题时会轻松得多。

在统筹整理史料部分,邓广铭曾提出研究中国古代史的四把“钥匙”——年代、地理、职官、目录。“年代”强调理清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及先后顺序,“地理”强调弄清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及空间环境,“职官”可以反映国家权力如何运作、个人经历与时代环境的互动,“目录”则注重形成得当的资料管理方法。它们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启示是:学生应该具备最基本的“时空观念”,同时须将所学融合成有机的知识体系。2017年全国I卷第42题要求学生阅读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并阐述。本题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考查,既有时空观念,也包括材料与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如果学生能调动所学知识,补充在表格中与之关联的历史事件旁边,就能拼凑出一副宏观的图景。比如“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明代中后期到清代厉行“海禁”,后来又采取“闭关锁国”。又比如“17世纪英国入侵印度”,进一步要求打开中国市场,终在1840年通过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国门。年代、地理、目录方面的训练足以帮助学生应对此类题目。

学科核心素养中,“时空观念”要求学生对历史有时间和空间上的认识,做到古今贯通、中外联通。“史料实证”也要求学生能够辨析史料真实性、运用新材料和旧知识来解释历史现象,做到论从史出。这与刘知幾的“史学”有相通之处。

三、三长之“史识”

关于“史识”,刘知幾说:“犹须好是正直,善恶必书,使骄主贼臣,所以知惧,此则为虎傅翼,善无可知,所向无敌者矣。”[10]一方面是说,史家要能阐述和解释历史发展的深层次规律,另一方面强调史家肩负价值评判的职责,相当于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中的“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

全国卷试题注重引导学生解释历史,也重视学生怎样解读别人的历史解释。因此,学界的经典学术观點,诸如“唐宋变革”、“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等,就潜伏在题目背后,以下试举一例析之。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描述近代中国的历史变迁,美国学者费正清等人提出“冲击-反应”模式。该观点主要认为:古代中国相对稳定的传统秩序一直延续到19世纪,此时它遇到了一种截然不同而且更为强大的文明,西方的冲击无可挽回的改变了中国的社会和政治,注定引起现代化,并成为永久变化的力量;面对这一冲击,中国做出的回应是逐渐引进引起永久性变化要素的同时,背弃传统的周期性变化模式,走上现代化道路。[11]

后来学界反思该模式,又发展出所谓“中国中心观”,代表人物有柯文。他强调“从中国而不是从西方着手来研究中国历史,并尽量采取内部的而不是外部的准绳来决定中国历史上哪些现象具有历史重要性。……比较的重点不在于一个文化和另一个文化(中国与西方)的不同,而在于一个文化(中国)内部前后情况的不同。”[12]

“冲击-反应”模式强调外因的作用,“中国中心观”则主张关注内因,两者都有一定的道理。2012年全国卷第41题选取前者为切入点,将后者隐藏在设问之中,题目要求学生评析“冲击—反应”模式,特别提到“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在作答时,学生可以赞成“冲击-反应”模式,也可提出反对意见,依照“中国中心观”的观点组织答案。除此以外,他们还可以另外提出自己的看法。一般来说,成熟的学术观点都有其史实依据和论证路径,如果学生多了解一些,在解答此类题目时会更得心应手。

此类题目既体现了“新课标”中“历史问题的研究与论文习作”的规定,也考查了学生理解、解释历史的能力,对应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历史解释”,还能从侧面反映出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彰显“家国情怀”,与“史识”说的大概是一样的道理。

四、结  语

李晓风曾指出:“学术是中学教师安身立命的根本”。[13]李凯也说:“学术基础是历史老师的内功”。[14]中学历史教育要求教师对教育学有深入思考,还要具备较高的史学修养。当前中学历史教师群体在读书期间受过严格的史学训练,唯一要做的就是勿失勿忘,将自己的所学所得转化为教书育人的思想资源,让自身深厚的专业学养成为涵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沃土。唯有经过这样一番努力,我们的教育工作才算是真正做到在精神上紧跟教学与高考改革的要求,将立德树人的工作要求落到了实处。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6页。

[2]吴伟:《也谈中学历史教育的衔接问题》,《历史教学》2017年第11期。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第26页。

[4][8][10]刘昫:《旧唐书·刘子玄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173页。

[5]王国维:《古史新证——王国维最后的讲义》,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页。

[6]陈寅恪:《陈垣敦煌劫余录序》,收于陈美延等编《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第266页。

[7]罗尔纲:《师门五年记·胡适琐记(增补本)》,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47页。

[9]李瑚:《励耘书屋受业偶记》,收于陈智超编《励耘书屋问学记:史学家陈垣的治学(增订本)》,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第221页。

[11](美)费正清、(美)赖肖尔编,陈仲丹译:《中国:传统与变革》,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272-306页。

[12](美)柯文著,林同奇译:《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318-321页。

[13][14]李凯:《历史这样教:中学历史教学技能》,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17年,第19、309页。

文学历史类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文化类栏目作为高品位的栏目对地方电视台提高核心竞争力、塑造品牌形象具有重要作用。如何把曲高和寡的文化栏目做得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如何增强栏目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一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湖北电视台教育频道推出的大型系列人文专题片《荆楚记忆》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一、《荆楚记忆》的创作背景

荆楚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巨大的经济文化开发价值。在国内,反映城市历史、文明进步的电视文化类栏目市场需求量日益扩大,但在这个广阔的市场中,却鲜有“湖北制造”的痕迹。湖北在挖掘和弘扬本土文化方面,与山川秀美、人文荟萃的文化大省存在较大差距。拿杭州西湖和武汉东湖相对比,一千多年前苏东坡一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诗句,成为西湖人文特性的点睛之笔。然而,作为中国最大的城中湖——东湖,在人文历史的多种表现形式上和西湖相比存在很大差距,这其中,表现东湖鲜明的楚文化和楚风楚韵地域特色的电视文化类作品少之又少。同样,有3000年历史的问津书院,如今隐藏在距离武汉市60公里之遥的乡村巷陌之中,成了“无人问津”的处所。如何用生动的镜头再现博大精深的荆楚文化,如何让百姓更好地了解荆楚文化,了解这片生生不息的土地那些远去的历史,这对于每一位传媒人来说,都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近乎神圣的使命!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荆楚记忆》应运而生。

在电视市场经济时代,在“收视为王”的鼓噪下,除了有着雄厚经济实力作后盾的中央级媒体外,各地方电视台都不太愿意涉足人文历史类专题栏目。因此,承载着诸多人文历史和社会教育功能的文化类栏目面临着许多尴尬,一味的“阳春白雪”,使得文化类栏目很难真正走进大众,这已成为业界普遍共识。文化类栏目与“快速娱乐、快餐文化”价值取向的背离,综艺娱乐栏目和电视剧的强力挤压,都使得文化类栏目生存艰难。解决这些问题,唯一的出路就是让文化类栏目真正走大众化之路。《荆楚记忆》在这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二、文化类栏目如何大众化

历史文学书籍在现今看来并不是大众传播的最佳手段,历史文化应该适应电视这一大众媒介。社会生活的传媒化使文化自身的商业价值不断增值,将人文精神、人文理想灌注于大众文化中,将地方历史用电视媒体表现出来,文化类栏目日益大众化是发展的必然。

历史文化题材走进电视,就必须为适合电视这种传播手段而改变。有人认为,文化类栏目注定了它的受众群为高端人士,而不是那些需要娱乐、资讯的普通受众,因此电视文化栏目需要保持较高品位。这样一味地坚守这种栏目制作理念,必将使大众对文化类栏目产生抵触心理。历史文化类栏目,只要它能够以观众易于接受的方式表达,就是成功有效的传播。央视的《百家讲坛》栏目,可以说是电视文化走向大众化的典范。《百家讲坛》在内容上不再进行索然无味的说教,而是融入了很多大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在不失文化思想内核的同时,做到了对大众普及学术文化。此外,上海电视台的《记录片编辑室》、中央十套的《探索·发现》等,都是张扬历史文化、栏目走向大众化的有力载体。今天,优秀的历史文化类栏目在保持品质的同时,都需要借鉴大众文化的生命力来改变本身的沉滞感。为此,《荆楚记忆》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一)栏目打上鲜明的地方烙印,获得认同感。

历史文化类栏目的主要传播目的,就是向公众展示本地区历史、文化、经济、思想的方方面面,使公众通过电视这个窗口,对本地区区别于国内其他地区的独一性有全面的、宏观的把握。历史文化从一个方面来说是一个地区的名片,必须围绕差异性做文章,做到有地方个性。

《荆楚记忆》以武汉城市圈为龙头,辐射全省,运用人、情、景、事、物的叙事方法,融合多种电视语言表现手段,挖掘荆楚文化的精髓。正依于此,《荆楚记忆》自2010年9月开播以来,取得了不俗的社会反响,在当地百姓心目中获得了相当的认同。

栏目主创人员在一年时间里辗转数千公里,分赴全省各地,行走田间巷陌,寻访文化遗迹,记录民风民俗。每到一个地方反映的都是当地百姓的文化基因与生存状态,唤醒当地人对本地区历史文化个性的自豪感和归属感。《荆楚记忆》分为民俗民风、历史建筑等篇章,充分展现荆楚大地的地方人文特色。

1.民俗民风。

在荆楚大地上,早自先秦时期,我们的祖先就曾创造出了堪与古希腊文化相媲美的楚文化。这里的时尚风俗、风土人情、祭祀宗信、人生礼仪、民宅营造,乃至包括神话故事、音乐美术、饮食起居、器物形制等在内的各个领域,已形成了一整套多方位、多层次、多侧面的荆楚地方民俗文化。《荆楚记忆》反映此类选题的就有《美丽的西兰卡普》和《摆手舞》(湖北恩施)、《花鼓戏》(湖北仙桃)、《寻根黄梅戏》(湖北黄梅)、《影之戏》(湖北潜江)、《老河口木版年画》(湖北襄阳)、《汉绣之殇》(湖北武汉)、《雕花剪纸》(湖北鄂州)等等。

2.饮食文化。

老荆州地区食物品种丰富多彩,向来是“鱼米之乡”,素有“饭稻羹鱼”的传统。大米和淡水鱼是平原河湖地区人们日常饮食中最重要的原料,其饮食结构“以稻米为主,水产禽为副,蔬菜为辅”。《荆楚记忆》饮食文化类选题《话说天门蒸菜》就是这一地域特征美食的集中体现。

3.历史建筑。

在全省范围内,《荆楚记忆》涉及历史建筑的选题不胜枚举,这里主要以三国文化建筑为例。湖北是著名的三国文化之乡。三国文化资源积淀深厚、丰富多彩,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三国时期的湖北,不仅几乎荟萃了当时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艺术家,在文化资源的占有率上,远非其他地区所能望其项背。也正是在三国文化的浸润下,湖北留下了丰富多彩的三国历史建筑。《荆楚记忆》重点展现的选题就有《千古名楼黄鹤楼》(湖北武汉)、《古隆中》、《司马徽与水镜庄》、《战襄阳》(湖北襄阳)、《赤壁古战场》(湖北赤壁)、《荆州古城》(湖北荆州)、《关羽与麦城》、《关帝庙》(湖北当阳)等。

电视栏目最终是要给老百姓看的。随着信息化、娱乐化的到来,观众对电视栏目的期望已从学习型转变为体验型。一个地方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历史文化特点,正是观众希望体验的重点。这些具有浓郁地方特色选题的播出,都取得不俗的社会反响。这也充分说明历史文化类栏目大众化须依托其独特的地域特征。

(二)叙事手法:让观众更好理解与接受。

历史文化类栏目给人的感觉总是高高在上,也极容易被做成一个板着面孔说教的样式。如同研究历史、做学问,会让观众感到厌倦,同样不适合电视的线性传播方式。因此,如何来讲述“故事”,让观众更好地理解与接受,是文化类栏目电视传播过程中的重要问题。

从历史文化的各种电视片来说,实际深藏“变脸”的潜质。例如,历史文化栏目中人文类纪录片栏目,既有很高的教育价值和资料性,又拥有很大的娱乐性和故事性,只有充分地将这类栏目的表现方式和市场需求相结合,才能达到传播效果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在这方面,很多栏目进行了自己的尝试,例如,中央电视台的《探索·发现》和东方卫视的《东方全纪录》两档人文类栏目,就分别提出了“娱乐性纪实片”和“追求纪录片的市场化”的口号,以历史的趣味性与故事性代替高深莫测的专业知识,结果《探索·发现》在央视观众综合指标调查报告中,连续获得“观众流入率”指标的第一名,而 “观众流失率”则排在倒数一、二名,观众对该栏目的忠诚度可见一斑 。另外,央视经济频道的《鉴宝》栏目,因为做到了通俗性与专业性的统一,独创了鉴赏与娱乐相结合的新形式,开播以来收视率一直稳居前茅,这对于历史文化类栏目来说是很难得的。

这就是所谓“历史文化的电视编导的确怀有高贵尊严的企图,而读者却需要一个美丽诙谐的故事”。 任何关于历史文化的电视栏目,都应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表现方式进行传播。只有被大众接受的才是精品,才会有市场。要达到以上目的,就须做到以下几点。

1.找准切入点。

文化类栏目不像娱乐栏目,它的戏剧性冲突因素相对较少,切入点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好的切入点,可以在叙事的一开始就引发观众的期待感,从而激起观众收看的兴趣。如《荆楚记忆》的《野人寻踪》(湖北神农架林区),栏目一开始就讲到,2010年下半年,全国各地乃至境外媒体纷纷聚焦神农架,野人之谜在此成为观众关注的重点。节目找准接近点,增强新闻性。新闻性是指从具有当下性的一些事件和现象入手,这样可以让观众从熟悉到陌生,已知到未知,具体到抽象,一步步了解栏目内容。

2.用娱乐包装人文。

电视媒体从本体上而言是一种娱乐性媒体,因为电视首先是用来看的。“看”属于感性认识。语言是经过思维和推理过程的,是思维的工具。加上其它感官的带动,电视带来前所未有的生动形象和视听快感。《荆楚记忆》相关节目如《汉绣之殇》。编导并没有恪守成规,按照反映汉绣现状、表达扼腕、呼唤保护的传统套路来展开,而是一开始就展现一段动感十足的模特T台秀,展示美轮美奂的融入现代元素的古老汉绣,让观众有了时光交错之感,瞬间抓住观众的眼球,再往后就是以人物故事展现汉绣濒临失传的时代背景。编导充分调动了电视化的表现手法,增加了节目的活力,以“漂亮”的开场辅助观众对节目思想的理解更加深入。这样的节目并不仅民俗专家感兴趣,普通老百姓也想一探究竟。

总而言之,文化类栏目需要一个娱乐的方式来包装里面的人文内容。如果没有这个包装,人文变成文人,曲高和寡;如果包装过度,就失去了人文的本质。文和娱就像手心和手背,要把他们合成手掌。

3.电视语言采取戏剧化方式。

文化类栏目除了利用视觉化方式来传达,最大的问题是对电视语言的利用。要营造矛盾冲突、不断设置悬念,栏目进行的过程也是和观众一起揭开谜底的过程。设置悬念与矛盾,不仅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吸引观众的眼球,对接下来的栏目内容有所期待,还能引出栏目的历史内涵,进而逐层深入。例如,《荆楚记忆》取得良好收视表现的《洞穴之谜——古犀牛遗址》(湖北神农架)和《王陵疑云》(湖北武汉),节目以村民的离奇遭遇和考古故事开场,一步步营造悬念,吸引观众看下去,节目中涉及历史人文知识,被观众潜移默化地吸收。

4.加大宣传力度。

“酒香也怕巷子深”。电视文化栏目要想大众化,要想得到长足的发展,必须注重宣传。这也是实现其传播价值的有效手段,同时还能听取观众的意见,对栏目及时做出调整。

三、结 语

电视文化类栏目要想获得普通大众的认同,就要借助电视传播的多种手段,尝试走大众路线:在栏目定位上锁定精英的同时要力求兼顾大众;在叙事手法上保持特色的同时还要贴近大众;用精良的制作保证栏目的质量,紧扣时代热点来有效地发挥历史文化的引导力量;还要注重宣传,让更多的观众关注文化栏目。扩大目标受众群,吸引大众的目光,并不是要求文化类栏目走庸俗化的路线,而是从表现方法、内容设置上学习大众文化的传播模式,使历史文化类栏目呈现勃勃生机。■

(湖北省广播电视总台教育频道)

文学历史类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2、世界文学视域下的诗歌翻译探究

3、西方文化中的吸血鬼形象与东方文化中的鬼形象之对比

4、世界文学语境与《孔子的智慧》的翻译智慧

5、运用比较视域提升世界文学教学的研究

6、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焦虑与因应之道

7、“五四”语言文字改革与世界文学

8、百年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

9、交错纠缠的「世界文学」对话

10、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世界文学研究

11、世界文学的困境与前景

12、跨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传播和意义建构

13、莫雷蒂“中心—(半边缘)—边缘”系统探析

14、随童庆生看汉语的“旅行”

15、试从法国文学看文学、文化全球化的内涵

16、人工智能翻译与“世界文学”

17、文学世界主义研究的最新力作

18、解析《雾都孤儿》中语法变异现象

19、简评黄万华《百年香港文学史》

20、关于“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重新认识

21、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学维度研究

22、浅谈外国文学史的教学思路

23、比较文学的理论与实践

24、《红楼梦》人物描写风格浅析

25、比较文学教学中的问题意识培养

26、打造中国当代文学的出版高地访上海文艺出版社社长陈徵

27、“世界文学中”的韩少功文学创作

28、新南方写作:主体、版图与汉语书写的主权

29、大学语文教育的学科定位与功能特性

30、后现代视野中的“世界文学”

31、论1992—2015年间“世界文学”概念的界定

32、中国文学高等教育优质教学资源分布特征考察

33、作为世界文学之一环的亚洲文学

34、浅谈英语电子词典程序设计思路

35、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文学新人培养研究

36、论少数民族文化“走出去”的汉译中介模式

37、作家刘醒龙:一辈子只能做一件事情

38、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合并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讨

39、作为文学批评的比较文学:利器还是糙货?

40、论变异学与世界文学理论的新发展

41、英语培训机构在中等城市的现状及出路

42、在乡土文学中发现现代主义因素

43、浅析“世界文学”的命运与比较文学的前景

44、“世界文学”时代的写作

45、从学科层面反思比较文学

46、理工见长高校的文科阶段性发展战略

47、“世界文学”观念的重构与当代中国文学的世界性价值

4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之于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的作用浅析

49、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历史与发展

文学历史类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2、电力营销管理中精细化管理分析

3、电力市场营销管理创新与实践

4、论电力营销管理中电费电价的管理方法

5、电力系统营销管理的提升策略探讨

6、浅谈营销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管理策略探讨

7、电力企业营销管理中营销稽查问题及其强化措施的分析

8、关于电力营销管理中电费电价管理方法的思考

9、电力营销管理中电费电价管理分析

10、消费心理透视与市场营销管理分析核心研究

11、精细化电力营销管理的营销策略研究

12、乡镇供电所营销管理重点领域风险管控探微

13、营销管理现代化中电力负荷管理扩展功能分析

14、探析电力营销管理中营销稽查的应用

15、酒店营销管理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变革及发展趋势研究

16、基于大数据的电力营销管理创新分析

17、企业营销管理中客户关系管理的实施探索

18、浅析电力营销管理中的营销稽查工作

19、浅析二十一世纪电力营销管理市场的营销管理策略

20、电力市场条件下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办法

21、企业营销管理的概念和企业营销管理过程

22、浅析电费电价分析方法在电力营销管理中的应用

23、基于大数据的电力营销管理创新探究

24、基于电力市场改革的电力营销管理研究

25、大数据背景下电子商务营销管理的优化策略探讨

26、电子商务环境为企业营销管理带来的变化及营销管理研究

27、电力市场开拓及电力企业营销管理策略

28、试论供电电网降损的营销管理及计量管理

29、电力营销管理中电费电价分析方法

30、电力营销管理中的营销稽查工作分析

31、电力营销管理中的降损增效措施分析

32、关于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策略与实施措施的探析

33、浅谈电力营销管理中的创新管理

34、加强电力营销管理的几点建议

35、营销管理工作中对营销人员的激励

36、中央空调的高效营销管理

37、供电所营销管理中的降损增效措施

38、电力营销管理中降低线损的措施刍议

39、电力营销管理中精细化管理分析

40、企业市场营销管理的创新路径分析

41、试析企业市场营销管理中敏捷性的营销模式

42、电力市场开拓及营销管理措施

43、基于大数据环境的电力企业营销管理创新策略分析

44、电力营销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

45、营销管理笔记之权谋:破解法不责众的管理尴尬

46、企业市场营销管理中客户关系管理的应对策略研究

47、电力改革与营销管理的分析

48、电力营销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有效运用分析

49、新时期提升县级供电企业营销管理水平的对策和措施

文学历史类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2、探究英语文学中的语言艺术

3、基于英语文学中的语言艺术分析

4、基于“读思言”模式的高中英语文学阅读课中思维品质的落实

5、探讨英语文学中的语言艺术

6、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文学赏析教学

7、英语文学作品的阅读技巧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8、基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英语文学作品处理方法分析

9、文化翻译观下英语文学作品翻译语言规范化探析

10、英语文学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策略

11、英语文学简易读物在高中读后续写教学中的运用

12、论英语文学在英语语言教学中的应用

13、英语文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14、跨文化视角下的英语文学翻译研究

15、英语文学作品中典故的翻译技巧分析

16、教育戏剧与英语文学阅读相结合的实践研究

17、论“国际理解教育”视阈下的英语文学教育

18、基于英语文学作品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19、基于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文学阅读教学

20、重读英语文学经典的必要性和方法(上)

21、医学专业大学生英语文学素养培养研究

22、多元文化语境中英语文学批评的建构

23、英语文学原著应用在大学英语教学上的优势

24、高中英语文学原著教学的设计与实践

25、英语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阐释

26、英语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分析

27、新国标下民办高校英语文学教学探析

28、浅谈英语文学鉴赏课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29、英语文学作品中典故翻译技巧研究

30、基于思维过程的高中英语文学阅读思维型课堂教学架构分析

31、英语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处理方式探析

32、英语文学与大学英语教学的整合思考

33、从主体间性的角度谈如何促进学生与英语文学作品的对话

34、浅析英语文学中的语言艺术

35、浅谈英语文学阅读对课内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

36、浅论英语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

37、英语文学翻译中艺术语言处理原则及其美学价值的探究

38、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高中英语文学阅读教学模式探究

39、高中英语文学阅读教学行动研究

40、西方英语文学与中国文学的异同

41、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中学英语文学阅读课例研究

42、英语文学在英语教育中的作用方法

43、英语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44、英语文学与大学英语教学的整合思考

45、英语文学翻译中艺术语言的处理探讨

46、微探英语文学中的语言艺术

47、英语文学翻译中的美学价值与艺术特征

48、高中英语文学阅读思维型教学的创设实践分析

49、文化学视阈下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技巧研究

文学历史类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2、《金瓶梅》大连图藏本和崇祯本的插图比较

3、石黑一雄作品中的物哀美学与音乐叙事

4、不同视角观照下的明代小说特征探析

5、《明清世情小说雅俗文化》评介

6、《源氏物语》的审美情趣及其日本文化特点研究

7、《北京政闻报》与中国文学译介

8、“生活在别处”:舞剧《堂吉诃德》观感

9、浅析网络言情小说发展中女性角色的变化

10、明清世情小说的江南性抒写

11、电视剧新《红楼梦》的文化元素分析

12、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13、文体规范性是写作的基本守则

14、程永新一个人的文学史

15、论肖江虹小说的仪式化书写

16、关于民办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思考

17、贾平凹小说的现代意识

18、文体与文学及语文教育

19、关于古典小说课堂教学问题的思考

20、唐传奇中的书生与豪侠

21、体验式教学在当代文学课堂的探索与实践

22、词理意兴 无迹可求

23、《剪灯余话》创作思想考论

24、略论王韬文学观念与文学创作的近代化

25、简论《聊斋志异·嫦娥》对传统嫦娥故事的解构

26、佛教视域下的文学书写

27、《金瓶梅》与“三言”中的妓女形象比较研究

28、文学经典化的反思性阐释

29、贾政打宝玉有正当理由?

30、美国汉学家何古理的中国古代通俗小说研究

31、不讲究的倾诉对耳朵是危险的

32、浅谈《红楼梦》的女性崇拜意识

33、古代市井文学的发展演变

34、只有修行者才能读懂《红楼梦》吗

35、《儒林外史》:可持续一生的阅读马拉松

36、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的内在品格和培养措施

37、《聊斋志异》中的“异史氏曰”研究

38、《红楼梦》戏曲元素对情节发展的关合

39、网剧《庆余年》叙事分析

40、郑振铎从事古代小说研究的原因分析

41、“前创作”与《水浒传》文本的思想倾向

42、职业编剧游走在梦想和现实之间

43、“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评价模式的创新研究

44、近代外国文学对中国小说创作的影响

45、明代笔记小说中涉梦文本探析

46、《十二楼》之《拂云楼》中能红人物形象分析

47、论四十年代中国文学的世界化与民族化

48、严歌苓的“女兵三部曲”(上)

49、坚守民族本位 走向宗教诗学

上一篇:人口地理学的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关于劳动实践的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