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旅游互动当代文化论文范文

2024-07-27

文学旅游互动当代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中国现当代文学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近几年为适应社会和市场需要,很多高校提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改革。比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运用“比较”解读作家作品、把握文学史发展的方法,包括比较文学课程强调的跨界性比较教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自身发展的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比较教学。本文主要探讨后者。在中国现当代小说教学中常用的比较教学法主要有题材比较法、情境结构比较法、意象原型批评法;跨媒介比较等方法。对于解决当下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困境、加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学术思考能力有明显效果。

关键词:比较教学法 中国现当代小说 题材 结构 意象 媒介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随着时代转型,消费快餐文化的出现,对高校现当代文学教学提出了挑战。当前很多高校为适应社会和市场需要提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改革,北有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提出“淡化‘史’的线索,突出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的分析”[1];南有武汉大学陈国恩教授强调“由知识型的教学模式向素质型的教学发生转变”[2]。综观各大高校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目标,注重文本细读,通过个体阅读的审美体验达到对自身人格和素质的提升,已经成为教学改革中的共识。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比较教学法对于解决当下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困境、加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学术思考能力有明显效果。

一、比较教学法的释义与意义

比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运用“比较”解读作家作品、把握文学史发展的方法,包括比较文学课程强调的跨界性比较教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自身发展的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比较教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从产生之日就是在中西文化与文学碰撞的国际视野下发展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为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个案。“不用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的眼光,没法把中国现当代文学识透。脱离了世界文学的文化背景,孤立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就难免偏执一词。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必然是比较文学的。当代中外文学比较史也必然是中国当代文学史的最具概括性的、最具有理论深度的形态。”[3]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比较文学密不可分,比较文学课程强调的跨界性比较教学必不可少。此方面的研究成果可见范伯群、朱栋霖主编的《1898-1949中外文学比较史》,朱栋霖主编的《1949-2000中外文学比较史》;乐黛云、王宁主编的《西方文学思潮与20世纪中国文学》等,此系列成果立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中的作家作品、文学思潮,考察“跨民族、跨文化、跨语言”视野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鉴于此类比较研究已形成体系,本文的比较教学法将不再详述。

比较教学法对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自身发展有其适用性。中国现当代文学是密不可分的,很多文学传统从新文学初期出现,至今已经延续了百年之久并将继续延续,如乡土文学、城市文学、知识分子题材、妇女写作等等。因而对文学传统的研究离不开比较的思维,而通过比较教学法对文学传统的时代差异讲解既能消除时代隔膜,又能形成鲜明的时代印象,有助于学生形成客观、丰富的文学史认识。

比较教学法有利于解决中国当代文学中最为纠结的建国后30年文学的教学。1949年-1979年中国文学出现了大量的红色经典,造就了一批时代作家,如柳青、郭小川、杨朔等知名作家。从理性上我们知道有时代隔膜的作品将渐行渐远,从情感上我们又难以舍弃他们带给读者的信念,崇高、庄严的情感。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当下大学生缺少对这段文学史的阅读兴致,无法客观评价这一时期的作家作品。针对这种现象尝试联系比较教学法,既可以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同时更直观地感悟时代审美变化在作品中的体现。

如杨沫的《青春之歌》与茅盾的小说《虹》之间的延续性,因为时代原因,茅盾在20世纪20年代末看不到离家出走的梅行素的人生选择,因而形成一个开放的、未完成的结尾。而杨沫在50年代写《青春之歌》时,女性寻求自我解放与国家民族独立紧密相连,女性为实现自我价值必须首先要投入时代主潮走向革命,这既是历史发展解决的问题,同时又是50年代的叙事需要。林道静和梅行素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她们是五四思潮影响下走出家庭的新女性,都具有个性解放、自由恋爱的追求。但是两个女性的结局却引起读者思考:一个在时代面前彷徨无路,一个在革命者引领下成长为革命者,与工农出身的老革命江华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人生故事在圆满处结束。90年代王安忆的《长恨歌》中蒋丽莉形象还原了《青春之歌》中革命女性的成长历程:女性在个性解放思潮的鼓舞下离家出走,最终走上了革命道路,而革命成功后的小资女性却抑郁而终。革命叙事被中国传统叙事取代,20世纪90年代人们回归日常后作家王安忆唱出了人生的“长恨之歌”。[4]再如《创业史》与《白鹿原》的比较分析[5]可以让学生抛弃时代偏见细读文本,从而消除时代隔膜,体会到理想、信仰的魅力。

二、比较教学法的比较类型

中国现当代文学自身发展的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比较教学方法具有适用性和解决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困境的积极意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比较教学方法类型多,具体运用也更灵活。大致可分为题材比较法、情境结构比较法、意象原型批评法、跨媒介比较等方法。

(一)题材比较法

题材比较法研究包括纵向的题材传承史、流变史研究和题材的横向、平行的比较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在词源学意义上是指从1917年文学革命开始至今的文学发展历史。在近百年的文学发展中形成了贯穿整个20世纪的农民题材、知识分子题材、妇女题材等等,每一类题材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产生了变化。如20世纪20年代的乡土写作大多是现实主义笔法揭示农民生活的困苦,揭露宗法制下心灵的蒙昧,到30年代的乡土写作形成了以沈从文为代表的抒情乡土小说,再到40年代出现了赵树理为代表的新题材、新人物的乡土小说。而乡土小说到新时期以改革小说、寻根的方式重获对“乡村”的关注。又如妇女题材,20世纪20年代女性解放拉开了帷幕,三四十年代的离家追寻自我独立的女性却在都市欲望的围困中沦陷,五六十年代的女性在红色时代中迷失自我,八九十年代女性意识的新生,世纪末至今的沦陷,在百年现代文学史的梳理中发现女性历史的“轮回”。同一题材的发展流变梳理可以帮助学生对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文学现象产生清晰的史学观念。

另外,相同题材在同一时期的不同地域文化下又形成了风格多样的流派,以20世纪80年代乡土写作的代表流派寻根文学为例,寻根文学在对中国传统文化之根的追寻中形成了文化认同和文化反思以及介于二者的文化挽歌情怀的书写等价值取向。为了能够让学生对寻根文学的文化态度有直观的认识,笔者在实际教学中设计了两组作品比较:阿城的《棋王》和韩少功的《爸爸爸》;莫言的《红高粱》和贾平凹的《五魁》。其中以后两部作品可比性更突出。作为婚嫁题材的两部小说,在相似的叙事模式下表达对生命欲望和生命意识的思考,体现了文化寻根的价值取向。[6]通过同一流派的作家比较可以让学生理解寻根文学,又对其流派内不同的文化态度。同样的比较思维亦可用在问题小说中齐名的冰心和庐隐的比较教学和新写实小说相提并论的池莉和方方的作品比较教学中。

(二)情境结构比较法

所谓情境是指人物在每个特定时刻的相互关系,每个特定的情境必然蕴含着一个母题。情境结构比较法属于文学形式问题的探讨,相同的情境结构模式在时代影响下产生不同的主题。此类比较法的意义在于让学生学会对文本结构的把握,学会归纳比较的方法。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出现了“归乡”模式“看/被看”“出走”模式等情境结构模式的写作。如鲁迅《故乡》与张承志的《黑骏马》中具有相同的情境结构模式,但在相同的情境结构模式下包含的情感却不一样。《故乡》在寻求沟通不得的情境下,以反抗绝望的生命韧性再次离去,而《黑骏马》则在独语的状态下展现一个忏悔的知识分子的心理追求,最终在亲人的谅解中饱含希望地再次离开。两篇小说都是中国传统诗文还乡母题的延伸,在结构和意义上的同构和差异,使还乡历程的精神之旅具有可比性。这种比较中也透出对看不同时代知识分子的处境思考。[7]

另外由《红楼梦》代表的中国家族小说写作,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家族小说也占很大的比重,从《激流三部曲》到《财主底儿女们》再到《白鹿原》中国家族小说形成了由隔断血缘、认同革命离家出走到认同亲情的回归血缘,家族写作和“出走”模式密不可分。

(三)意象原型批评法

不同作家笔下反复出现的意象构成所谓原型,荣格把原型叫做“原始意象”,原型源于作为人类种族记忆的“集体无意识”。作为中西文化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形成了丰富的文学意象,如“大哥(长兄)”“蛇”“水”“城”“粮食”等等。这些意象迥异于中西方传统文化而富有现代生活记忆。

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粮食”意象很多,如苏童的《米》,毕飞宇的《玉米》系列,莫言的《红高粱》,刘恒的《狗日的粮食》等等,作为意象的粮食体现着中国现代作家的集体无意识及对国民、民族生命的思考。

在“水边的文学”写作中,沈从文、孙犁、贾平凹建构出鲜明的现代写作意象“水”。优美的水边不仅生长荷花,更有翠翠、水生嫂、小水等荷花般美好的女性。其中贾平凹小说创作与沈从文的作品相似度非常高。如《边城》和《浮躁》:一条河边、一个老人、一个女孩、一条船、一条黄狗,靠渡船为生的简单生活。《边城》在田园牧歌的优美中展现了健康自然的人性和命运的无奈,《浮躁》在田园牧歌的假象下展示改革的浮躁和人性的复杂。同样的《长河》与《秦腔》奏响了乡村的挽歌,体现出作家的精神家园在“现代”的入侵下行将失落,乡村诗意渐行渐远。[8]贾平凹和沈从文的比较,同时启示我们通过地域文化解读不同作家的相似作品风貌的重要意义。贾平凹的商州文化和沈从文的楚文化的相通,从乡村走向都市后的“乡下人”立场使两个不同时代的作家产生了可比性。

(四)跨媒介比较:文本与影视

跨媒介比较法主要探讨文学文本和相应的影视改编之间的转化和变异,探讨两种媒介下的叙事的得与失。中国电影至今已经百余年的历史,电影从产生之日起就与文学密不可分。从金鸡奖、百花奖的获奖影片可见文学对电影影响巨大,鲁迅、茅盾、老舍、曹禺、沈从文等中国现代作家的作品被搬上荧幕,新时期作家中莫言、刘恒等的作品也备受亲睐;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影像文化的发展,文学又借助影像寻找昔日的辉煌。由此可见小说与影视两种媒介相互依存,如果良性合作的化更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让彼此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有丰富的文本与影视之间的改编资源,如鲁迅的《阿Q正传》《祝福》《伤逝》、沈从文的《边城》、张爱玲的《半生缘》《金锁记》《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色·戒》等诸多作品,新时期的中青年作家王朔、莫言、张承志、刘恒、池莉、方方等作家作品也改编较多。通过比较分析发现以鲁迅、沈从文、张爱玲等风格独特、意蕴丰富的作品改编后争议较大,诟病较多;以王朔、池莉等作家为代表,以通俗性、商业性为改编目的的影视作品取得较好的效果,赢得当下众多观众的喜爱。

通过文学文本与影视的比较分析可以以影视带动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同时通过比较的思维锻炼学生发现问题、深度思考的能力,增加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比较教学法是在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文本细读基础上所做的进一步思考,一种灵活多样、操作性较强的教学方法。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除了以上列举的种种方法外,还可以在文本细读中对同一个作家不同作品进行比较、一部作品自身不同部分的比较等。如《青春之歌》中林道静3次成长的异同,《白鹿原》中“白鹿”意象的几次出现的差异等等。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通过多样比较方法的使用,可以融会贯通相关的文学知识,扩大文学思考的视野,提高发现专业问题的学术意识,逐步增强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自身素养。以上仅为在实践教学中方法的梳理,在今后的教学中比较教学法一定会更加丰富和成熟。

(基金项目: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课程”,项目编号:JP1204。)

注释:

[1]温儒敏:《现代文学课程教学如何适应时代变革》,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9期,第20页。

[2]陈国恩:《近年来武汉大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年,第4期,第278页。

[3]范伯群,朱栋霖:《1898-1949中外文学比较史(上)》,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4]张清华:《从“青春之歌”到“长恨歌”》,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2期,第87-90页。

[5]李遇春:《陈忠实与柳青的文化心理比较分析——以<白鹿原>和<创业史>为中心》,小说评论,2003年,第5期,第33-40页。

[6]田德芳:《“归乡”模式下现代知识者的精神之旅——张承志<黑骏马>和鲁迅<故乡>比较》,九江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第82页。

[7]田德芳:《生命欲望的张扬与变态——<红高粱>和<五魁>比较》,石河子大学学报(哲社版),2013年,第1期,第89页。

[8]季雅群:《从田园牧歌到乡村挽歌》,山东文学,2006年,第12期,第66-67页。

[9]陈淳等主编:《比较文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87-95页。本论文中对于比较教学法的类型定义借鉴于此书关于主题学研究的分类介绍。

(田德芳 陕西西安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710100)

文学旅游互动当代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文化上却开始进入一个迷茫的时代,在全球化面前,绵延5000年的古老文明突然变得茫然失措,他必须再次面对百年前就曾困扰过国人的问题:国粹还是西化?当交流日益频繁,地理界限日渐模糊,世界变得越来越透明,用固定的眼光看待文化问题早已过时。事实是,一方面,我们今天符号式地对传统文化的“回收再利用”已使当代文化变得庸俗不堪,另一方面,仅仅形式上的嫁接西方文化,使得我们今天的文化景观变得不伦不类,失去了中心地位。正确处理好这些问题,对包括文化建设在内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正确把握经济与文化的关系

任何时代的文化都严格地被该时代的经济、政治所制约。马克思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每一种文化形态,都植根于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离开或摆脱一定经济基础的文化是没有的。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正在向纵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完善,因此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发展的局面。现在谁也不会怀疑,艳个中华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愚昧、迷信、落后状况的彻底改变。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允分体现,都必须建立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只有经济发展了,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提高了,人们的文化观念才能更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发展和繁荣。

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坚持改革开放,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推向更高的阶段,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当然,文化的发展,也能促进和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是被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早已证明了的真理。因此,在正确思想指导下,按照文化发展的规律办事,大力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这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而且也是推动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二、要正确理解文化的民族化和世界化

一种文化要想存在和发展,也必须有自己的民族根基和民族形象,才能自立于世界文化之林。中华文化是56个民族文化共同繁荣、平等交流、汇合而成的一种多样性统一的文化,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离开了各民族的文化,就没有统一的中华民族的文化;没有各民族文化之间的整合,也就不能形成统一的、和谐一致的中华民族文化。

文学旅游互动当代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提升学生文学鉴赏能力,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重要的教学目标。当前,一些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有待进一步的提高。文学鉴赏对学好汉语言文学作用显著,无法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不能称为成功的汉语言文学教育,应当坚持探索出有效的培养方式,将提升学生文学鉴赏能力作为立足点。《当代汉语言文学研究及文学鉴赏能力培养》一书旨在结合我国当代文学发展实际,从研究汉语言和当代文学入手,在有关文学研究理论指导下,探究现代汉语思维下的中国当代文学,探讨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一、《当代汉语言文学研究及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内容概要

《当代汉语言文学研究及文学鉴赏能力培养》一书共分为十四章。第一章主要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概述,包含简介、研究现状、审美、发展进程和典型观念、研究转型情况;第二章主要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探究,包含史料、英译、语言品格、概念及电影改编的文化学;第三章主要讲述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情况,包含“三段法”教学、课程与教学改革、教师形象;第四章主要是现当代西方文学研究,包含时间观流变与当代西方文学发展、当代西方文学研究中的美学回归态势;第五章主要讲述中国现当代文学与西方文化的结合,包含生态文化因素、现代派文学、中国文学文本空间中“西方文本”的寓意;第六章主要是汉语言文学概述,包含学习的重要性及其特征、汉语言文学的发展、网络环境下汉语言文学的传播、具体应用情况和中华文化的弘扬、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第七章主要是汉语言文学探究,包含汉语言文学与人的修养、审美教育、语言意境、互联网与汉语言文学的融合;第八章主要讲述汉语言文学教学,包含专业教学、教学方式的创新、学习和应用、课程改革、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第九章主要是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创新性研究,包括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及体验、教育创新、应用性教学;第十章主要讲述各阶段汉语言文学教学,包含小学、初中、高中、中职、大学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情况;第十一章主要是文学鉴赏概述,包含文学语言艺术、现代派文学的理论、“知人论世法”与文学鉴赏、文学鉴赏与理想价值的追寻;第十二章主要讲述的是文学鉴赏的分类鉴赏,包含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文学鉴赏等;第十三章主要讲述文学鉴赏能力培养策略,包含重要性、写作路径、培养情况、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教学、阅读中提升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第十四章主要讲述职业院校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包含文学鉴赏对高职学生的影响力、高职院校汉语言教学中的文学鉴赏、高职文学鉴赏课的教学和片论,以及怎样引导高职学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二、《当代汉语言文学研究及文学鉴赏能力培养》的意义和价值

《当代汉语言文学研究及文学鉴赏能力培养》一书可供文学工作者或教师职业的人阅读参考,主要探究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方法。作品是作者内心世界的反映,要先了解文学作品创作背景,提高鉴赏能力,帮助学生理解作品。教师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中,应当提升学生语感训练方式、感悟能力,选择快读与精读等,不断熟悉文章,从而有效提升其文学鉴赏能力,学习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鉴赏文学有独特的鉴赏方式,并不是“跟着感觉走”,需按照作者所描述的内容,结合文学基本知识,感受作品蕴含的美与意义。教师需引导学生掌握好文学作品的知识内容,把提升文学鉴赏能力落到实处。教师可逐渐向学生渗透文学教育,为提升文学鉴赏能力夯实基础,要求学生积极思考,加强其课后巩固阅讀,实现相应文学知识的积累,使学生掌握汉语言文学鉴赏方式,积极培养其阅读能力,全面提升学生汉语言文学鉴赏能力。

《当代汉语言文学研究及文学鉴赏能力培养》一书,能够为大学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提供理论指导,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可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兼具实用性和收藏性的著作,值得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生学习。

(李欣蓓,山东大学博士研究生)

文学旅游互动当代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后现代文化的特征之一是零散化、碎片化、缺乏连贯性,而在此背景下的文学也呈现“碎片化”现象,微博文学可以说是碎片化文学的典型代表。自微博诞生以来,微博文学已经成了网络文学的新鲜话题,而2010年新浪微博举行的“微小说有奖征文大赛”又提出了“微小说”这一概念。对微小说概念的梳理有利于我们发现微博文学发展的脉络,而对微小说作品进行文本分析可让我们理解微小说这一新兴文体——碎片化式的文学的特质。“微小说””带来的并不是“文学的终结”,而是网络文学发展的新的可能。

[关键词]微小说;微博;网络文学;文学碎片化

[作者简介]门红丽,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四川

成都610064

从媒介传播的角度来看,可以把文学的发展分为口头文学、书写文学、和网络文学三个阶段,纵观文学发展史我们发现,每一种新的传播方式的兴起或改变都会给文学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晚清印刷术的发展带来的是小说的繁荣;网络的流行使网络文学风行一时;手机的普遍使用诞生了短信文学:博客的兴起衍生出博客文学。如今,伴随“微博”的大热出现的则是“微博文学”,尽管微博文学处于一个非常繁荣和热闹的发展阶段。但是对其进行学理上的研究却始终没有充分展开,首先是因为微博文学的出现又再次使一些之前没有解决的问题重新浮出水面,比如这种依附网络存在的、方块式的“文学样式”是否是文学?是文学的另一种存在形式还是在某种意义上的“文学的终结”;其次,如果我们把微博文学理解为网络文学的一种,那带来的问题则是:这种100多字的“网络文学”是传统网络文学(如网络长篇连载小说)发展的趋势抑或只是其中的一种类型?再次,微博文学尚处于发展阶段,还没有产生出比较完善和系统的文学作品,这也使得对其进行理论的阐释显得并不充分。新浪微博在2010年10月27日至2011年1月4日推出的“微小说征文”则将微博文学再次集中细化到“微小说”这一概念,并且以征文大赛的形式产生出了一系列的“微小说”作品,在网络上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各大纸媒也纷纷转载刊登这些作品,各方评论家也对此发表了许多看法。同时。这次“微小说”“有奖征文”的性质又增加了这次文学讨论的复杂性。本文试图在分析“微小说”概念的源起和发展基础上,从微观上阐述此次“微小说”作品的特色,并结合评奖的过程从宏观上来论述此次“有奖征文”中“微小说”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从而展开对电子传媒时代文学的碎片化现象展开解读,重新探讨新媒介下文学的境遇与未来网络文学发展的可能性。

一、文学的碎片化现象:微小说概念的诞生与演变

2010年10月27日,新浪微博列出以“微小说@大世界”为口号的“中国首届#微小说#大赛”的活动规则:“无论是幽默、恐怖、科幻、爱情、悬疑等等,都可以浓缩成140字以内的微小说,分享到微博。在短短的140字中营造出朦胧的爱情,诠释出深刻的感悟、表达出生活的苦乐、展现出睿智的幽默。一起来写微小说,说出你眼里的和你心里的世界。参赛作品的题材要求是微型小说。”此次大赛设置了约30万元总值的奖品,分为一等、二等、三等、优秀奖四个奖项,截止到12月4日,共收到作品23万,相关微博讨论量达1668213条,其参与人数与作品数量都是空前的,可以说是一次“微型网络文学的狂欢”。

同时,这份说明也标志着“微小说”概念的正式诞生,从活动规则可以看出,参赛作品的题材要求是“微型小说”。不过这里的微型小说更加“微小”,只有140个字。一般意义上讲,在小说的分类中,有一种是按篇幅划分,即长篇、中篇、短篇、微型小说。微型小说,一般指千字左右的小说,还有“一分钟小说”、“小小说”、“千字小说”、“瞬间小说”等说法。这种分类仅仅是篇幅的限制,也就是说在小说这一文体的规定上,微型小说和其他小说类型是一致的。如小说中的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只是由于字数的限制,要求微型小说更加精炼巧妙,要做到用语简短而涵义深远,如此说来,是否意味着“微小说”这一概念可以列入微型小说之后作为按篇幅分类的小说中的一种呢?答案是否定的。传统意义上的理论和概念分析都不可能全方位地对这一概念作出明确的定义,试图从小说的概念发展来定义微小说是徒劳的。“微小说”中的“微”不仅仅是指“小”,更多的是说明它的载体是“微博”这种媒介。我们知道,世界第一个微博客网站是于2006年5月在美国上线的“Twitter”,它允许用户通过电脑网页、手机短信、即时聊天工具等多媒体途径向微博客发布简短的文本(字数限定在140以内)。在不到两年内,我国类似的网站也陆续出现,如饭否、9911、微可、刀刀以及2009年上线之后大热的新浪微博。可以说这些微博的出现促进了全民写作的浪潮,人们在微博上发表一些零碎感悟记录日常琐事的同时也开始进行创作。写作一些有意思的小故事,2009年底,991t网曾举办过“微博客小说大赛”,但是影响范围很小,2010年1月29日年首部微博体小说《围脖时期的爱情》开始在新浪微博上线连载,“微博体小说”开始流行,对于何为“微博体小说”,作者闻华舰指出:“1.每节都要有包袱、有完整的情节点,要在140字里写出张力和内容来。2.故事情节的发展要围绕着微博发展,比如小说里有微博里正在热议的热门话题。3.大部分人物是在微博里真实存在的。4.充分利用微博功能,配上相关图片、视频、音乐。”以看出,这其实是一个长篇的连载,只是以每小段140字的形式逐渐发表出来,它体现了“微博体”的概念,但在整个小说的构思和设计上篇幅是不限的,所以从性质上还是一个长篇小说。到新浪的“微小说”大赛,则对微小所做了明确的规定,要求在140字以内完成一个独立的完整的故事,一篇独立的小说,要求具备小说的特质,人物、情节、环境必须具备,是一篇立体的文学创作。

“微小说”大赛开始之后,各方评论对此概念褒贬不一,反对者大多以为140字写出来的不过是心灵鸡汤似的感悟或者“段子”。很难写出一篇情节、人物、环境都具备的好小说,这不过是现代社会中碎片化阅读的又一佐证;拥护者如网络作家王小山认为:“小说的精彩不在于文字的多少。社会发展到现在,小说已经没有必要容纳和传达太大的信息量,比如有的经典小说作品可以用11页文字去描述印刷机是怎样运作的。而微小说使得文学与现代传媒手段结合,突出自己短小精悍的优势,我觉得这是文学发展的一个好的趋势。”还有评论者认为《诗经》《论语》中的许多章节都可以认为是“微小说”,不可否认,140字的微小说这种简短的“方块文学”的形式容易让人联想到我国古代早期的神话传说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人

志怪小说,如《淮南子》《世说新语》中的部分篇章: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

覆,地不周载,火滥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

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

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

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

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

民生。

——《淮南子·览冥训》

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箸刺之。

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

未止,乃下地以屐齿碾之,又不得,嗔甚!

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

——刘义庆《世说新语之言语第二》

再看两篇“微小说”大赛中的作品:

夏正正#微小说爸爸牵着儿子走过玩偶店橱窗时,儿子吵着想要橱窗里那个机器猫。爸爸习惯性地拒绝了儿子的请求,但向前走出十几米后又牵着儿子走了回来。已经有很久没看过这部动画片了?爸爸不由有些忧伤地想道。他拉着儿子走进了玩偶店,儿子兴奋地对柜台小姐说:“我要一个机器猫!”“两个。”爸爸补充道。

於意云#微小说#星期一,派出所的刘所长走进办公室,桌上放着一份《关于禁止在辖区内饲养宠物的通告》等着他签字。刘所长认真地看完后,伸出右爪,在通告下面摁上了一朵红红的小梅花。

单从形式上看,这几篇似乎都是“方块文学”和“短文书写”。甚至由此有人提出这是不是一种“轮回”,当然,这两者在语言、产生的文化背景、内容的深度和所负载的文化意义方面是根本不同的,但是这也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可能,在140字的容量限制下,寥寥数语也可以成章,也可以讲述完整的故事,这就要求作者对语言更加锤炼,如有的评论家所言:“以前是千言万语的灌水,现在是惜字如金的‘蒸馏’。”“以汉语简短而丰富、含蓄而情长的特点。拿来写微博小说不是天然的语言优势吗?”

综上所言。我们可以这样定义微小说,它是以微博客形式发表的微型小说,是微博客价值延伸的一种生动表现形式,这是一种新兴网络文学形式。它是一种方块文学或日“碎片化文学”,这种碎片化体现为形式上的短小与内容上追求瞬间的阅读感受。

二、碎片化文学的特质:“文眼”与惊颤的瞬间感受

此次新浪“微小说大赛”征文评奖共分三个阶段。首先是由大学生评审团“我们文学社”从所有参赛作品中评选出200部作品进入复评,之后由23名专家评审团选出50名进入决赛,最后由专家评审团选出最终得奖作品,其中参考作品被转发的次数及人气。在最后一轮的评选中,评委团在2011年1月4日发出声明:“本大赛主办方和评委团一致认为本次微小说大赛虽优秀作品不少,但作品质量差距不大。为公平起见,大赛组委会决定将一等奖(价值10万的汽车)折合为现金10万顺延分配至二、三等奖。二等奖由5名增加为6名。奖金由1万元增至2万元;三等奖10名。由5000元增至8000元;优秀奖34名,价值2000元的手机一部。”至此,微小说大赛的全部奖项已经诞生。

在征文的规则中,对微小说的题材要求可以是幽默、恐怖、科幻、爱情,悬疑等,但我们发现绝大部分微小说都是“情感类”。在进入复评的200篇中,玄幻占51篇,幽默占30篇,而情感类占了119篇,获得二等奖的六篇小说中,情感类5篇,科幻类一篇。以下是二等奖中的前三名,分别是最佳催泪作品、最佳人气作品和评委推荐作品:

夏正正#微小说#外婆离开人世的那个黄昏,外公在病房里陪伴着她走完了她生命的最后一段旅程。外婆临去前对外公说‘放学了’。一直假装平静的外公听完这句话后像个孩子似的大哭起来。葬礼结束后我问起外公这三个字的含义,外公告诉我说这是从前他和外婆还在上小学时外婆常说的一句话:放学了,我们一起回家吧。

信天云#微小说#我因车祸而失明,所以我从不知女友长什么样。那年,她得了胃癌,临终前她将眼角膜移植给了我。我恢复光明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她的照片。然而我只找到她留给我的一封信,信里有一张空白照片,照片上写有一句话:“别再想我长什么样,下一个你爱上的人,就是我的模样。”

甲斐文#微小说#村里有个孤儿叫Nasa,经常奔跑高呼“不好啦~星人要来啦~”,尽管村里连根外星人的毛都没出现过。乐此不疲的Nasa有个秘密,他是个超能力战士,每次外星人来袭都被他击溃了,次数多到数不清。而看到Nasa就会生气的村民们,其实也有个秘密,就是周末夜里,套上麻袋,扮外星人陪Nasa玩。

第一篇微小说自发表在网络上就一直备受关注,是被网友取名为《放学了》的名篇,转发次数达到14596。小说开篇到提到“放学了”三个字其实是设置了一个悬念,为什么外婆会说这三个字,小说结尾交代原因的同时也说出了这篇小说最关键的一个词——回家。140个字写出了外公外婆的爱情史诗,也让读者展开丰富的想象,中间有很多空白可以填充,外公外婆一生也许经历很多,但外婆在生命弥留之际最想念的也不过是和外公一起牵手“回家”,整篇的格局可以说是从小到大再到小,收缩有度,小说语言简洁平实,浑然天成,雕琢的成分少,的确是众多微小说中的精品。第二篇的转发次数是最高的,但小说的整体境界稍显小气,虽说是一个令人动容的爱情故事,但故事的新颖度并不高。小说的结局也在意料之中。第三篇是三篇中故事性最强的,且表达感情胜在一个“巧”字,主人公Nasa自认为有个秘密。而没有想到的是村民们也有秘密,那就是保护Nasa的这个秘密,整个村的大人来做一件这么笨拙的事情,目的只是为了呵护一个孩子的“童话世界”,这是小说的精髓之处。

整体观察入选以及获奖的微小说。首先我们发现在题材的选择上大多是情感类。表现的是一种温暖的情怀,而幽默讽刺玄幻类的很少,直接或间接表现当下社会问题的也很少;其次,一篇微小说最吸引人的大多在结尾部分。即点睛和意外的结局,这就要求小说中有“文眼”,有让人瞬间感到震撼的语句,如《放学了》中的“我们一起回家”,《Nasa的秘密》中,出任意料的是村民们虽然生气,但却在深夜扮成外星人与Nasa玩耍。到底何为一篇优秀的微小说?此次评奖的标准又是什么?2011年1月6日大赛组委员邀请了四位评委参加“微访谈”。在线与网友就次微小说进行讨论。评委们提出“语言能力”与“想象的空间”是好的微小说所必须的,如闻华舰所言“一篇好的微小说,可以扩展成一部百万字的巨著。反过来说,微小说就是把这部巨著的黄金眼挖出来。少些场景色描写,少些心理活动,留给更多空间给读者想象。”胡淑芬指出:“我对微小说的一个评判标准是,是否有足够的信息量。引发读者更广更深的联想。”但问题在于评委团面对的只是200篇微小说,而如何在23万篇中选择200篇,这就需要评委团快速地阅读选择,即快速地刷屏、刷新,很多小说只是一闪而过。凭借“一瞬间的阅读感受”来选择,这种感受取

决于在大量的文字是否让评委为之一震,由此停住眼球,所以这140个字的小说必须出新,出奇。另外,评委团另一个参考标准是转发次数,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次评奖也是网友与专业评委共同运作的结果。

通过微小说的定义的发展我们知道。在新浪微小说大赛之前,其他网站如9911也举行过微博小说比赛,但是并没有引起大的反响,而新浪举办的这次却影响巨大,这显然是取决于网站的影响力,新浪微博利用其已有的资源优势举行这样一场征文,自然再次加大了它的影响力。可以说征文是一种营销策略。微小说文学在某种意义上担当了“广告”的角色。所以,对于“广告”的内容主办方是有要求的。从上文我们知道此次征文共有23万部作品,有关的微博评论达1668213条,在这些作品和评论中有很多是关于“耽美微小说”(以写同性之爱的一种小说类型)的,也有很多网友创作和转发了这种类型的微小说,其中也不乏优秀之作,但最后没有一篇进入到比赛之中。所以说评奖过程中其实是有两套标准即“转发次数”与“评委认可”,在23万个作品中,转发最多的是这篇小说:

Well_Lee李炜#微小说#半夜回家,打开门,发现地上多了一双陌生人的鞋。在屋子里转了一圈,没人啊!回头再看,那双鞋不见了。

但这篇小说也仅仅在转发中位列第一,并没有进入比赛,被转发次数多的小说有两点,一是名人效应,这篇小说是“快男”李炜的作品;一是吸引眼球,出其不意,题材要更加非主流,比如“耽美微小说”。所以说评委团在评论小说时,采用的仍然是主流文学所用的标准,比如一篇小说应该具有哪些要素,有没有鲜明的人物或者经典的场景以及深刻的思想内涵。而在网络上迅速流传的则是非主流的内容以及特殊表达方式的。虽然与评委的标准语在网上流传的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对微小说的大致评价标准是一致的,即寻找故事中的文眼,寻找在140字中让微小说出彩的亮点,更加注重一瞬间的阅读惊颤。

三、碎片化的文学:不是文学的终结,而是文学发展的可能

140字的微小说创作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完成,构思完一篇小说可以通过手机、电脑随时发送到网络上与其他读者网友在线交流,文学创作从来没有这么容易,这么自由,似乎变得无人不可,无时不可,在当代消费社会中,快速的生活节奏使得人们很难进行大部头的创作与阅读,人们喜欢创作这种“即时”的碎片式的作品,即时化的创作,即时化的享受,追求一时的感觉,微小说正是契合了这样一种心理。微小说大赛之后许多报刊杂志也开辟了“微小说”栏目,继续征稿,将微小说从网络带到纸媒。许多评论者由此担忧。文学是否真的在慢慢走向终结?

自2001年米勒《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在《文学评论》发表,提出“新的电信时代正在通过改变文学存在的前提和共生因素(con-comitants)而把它引向终结”之后,评论界在关于文学与现代科技的关系的谈论中一直有“文学走向终结”的声音。重新提起“文学终结论”其实很真实地反映了文学在当代文化语境中的位置和精英知识分子在大众文化背景下对文学的担忧和隐痛——在看似“全民创作”的繁荣背后,其实是文学的日益边缘化。一分钟即可完成的140字的微小说更让文学研究者有理由怀疑:文学何为?何为文学?140字似乎难以蕴含文学应该包含的特质,而这种瞬间即逝的文学似乎也很难在人们的心中留下深刻的痕迹。不过,结合上述几篇优秀的获奖微小说我们看到,在一篇微小说中是可以包含小说中的三要素。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文学创作”。首先,文学是人学,文学必须也应该反映一个时代人类的心灵历程与对时代的感悟,在微博盛行的今天,没有比微博文学,微博小说更能反映这个时代的特征,一方面,迅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使得人们处于“快生活”中,文学也成了快餐似的的“方块文学”,可以瞬间消费。但另一方面,从微小说的内容来看,情感类的作品大部分反映的却是对这种“快”的反思与厌倦、都市中人的孤独与游离,——生活其中但又强烈要求逃出的矛盾。在情感也快餐化的时代,微小说中强烈反映出人们对温暖情感的向往,《放学了》是一种长久不离不弃的爱情,《Nasa的秘密》是陌生人之间的温暖情怀,而初选、复选、决赛中情感类占有绝大比例也反映了这个现象。其次,众所周知,网络文学的一大特点是自由,语言的自由,作者创作的自由以及创作内容的相对自由,但是在这次微小说大赛中。却对语言提出了更高的“限制”,140个字,要求语言更加凝练,表达更加准确,是对作者的一种限制和更高的要求,所以在作品中,网络语言的运用非常少,由此我们看到,创作形式变化的同时却对创作语言和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可以说是对网络创作语言的一种有力的整合。

今天,网络文学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对网络文学的理论研究也将成为文学理论研究的新的生长点。微博文学、微小说这种依附于网络微博存在的一种新兴的文学样式。它丰富了网络文学的空间,它的可持续发展也取决于不断有更好的作品出现,只有这样,“微小说”才能不仅仅只是一种“文学快餐”而也可以获得自己自足的发展。我们也有理由相信,“现代科技的发明创造日新月异,而每一种新的发明创造都在呼唤着新的信息传媒和符号载体的问世,随之而来的又总是种种文化创意、艺术幻想和审美灵感的勃发。”

[参考文献]

[1]J·希利斯·米勒,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J],国荣译,文学评论,2001,(1).

[2]姚文放,现代文艺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青山]

文学旅游互动当代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关注当代文学现状  探讨艺术创作规律

编者按 本期就王蒙“季节”系列小说展开的讨论,旨在通过不同作家和学者的阅读体验,来探讨文学艺术的创作规律问题。《文艺研究》将以此为常设选题,加强对当代文学的现状研究,希望得到文学界和学术界朋友的关注与支持。

文学旅游互动当代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1、若即若离:报告文学与文学关系的常态

报告文学是适应快速纷纭变化的时代需要的年轻文体,在近一百年的发展中,它曾于1930年代和1980年代两度成为文坛的主流。考察这两个时代,都是报告文学与文学关系比较融洽的时段——文学认同和接纳报告文学的时期。但这样的时期在报告文学的发展史上却是太短暂了。事实上,报告文学与文学若即若离,更多的时候,没有归属感和受排斥一直是报告文学与文学关系的常态。

报告文学脱胎于新闻,是新闻与文学结缘的产物,理所当然应归于文学的行列。但是,在文体尊卑意识浓重的现代文学界,报告文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文体,由于她从诞生之日起就带有的“边缘文体”的胎迹,便注定了她在以后的成长中受鄙视的地位。曾有人认为,只有那些写不了小说或写不好小说的人,才去写报告文学;也有人认为写报告文学是为写小说练笔;还有人虽然承认了报告文学的文学地位,但却将其视为“二流文学”、“亚文学”。文体的歧视,使报告文学既被新闻与文学接纳,又被新闻和文学排斥,报告文学因找不到踏实的立足之地而迷惘困惑。这种尴尬的处境,使这一年轻的文体在发展的过程中得不到应有的关注,只能凭借顽强的生命力自然地成长。

报告文学在近百年的发展中,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寄于散文的篱下的。由于在文学中没有独立的地位,创作者也必然缺乏自觉的文体意识。例如:被报告文学理论界视为萌芽期的两部作品《俄乡纪行》和《赤都心史》就是在没有报告文学文体意识的情况下创作的游记作品。魏巍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创作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们现在把它列为报告文学的经典篇章来读。可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它一直被人们当作散文精品来欣赏,而魏巍本人则把它当作一篇“通讯”。1970年代末以来出版的各种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著作,对于报告文学的介绍或者篇幅极少,或者不够全面系统和客观公正。与此相一致,1997年出版的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组织编写的十卷本《中华文学通史》,在评介当代活跃的理论批评家时,诗歌研究方面举了谢冕、李元洛;小说研究方面举了雷达、曾镇南;散文研究方面举了林非、俞元桂、佘树森;戏剧理论批评方面举了谭霈生、余秋雨;唯独报告文学研究方面没有列举出代表专家和专著,因而也未见任何评介。于是便有了“七分小说二分散文一分诗歌和报告文学”的说法。当然这种现象与报告文学理论研究的贫弱、滞后而创作却很繁荣的反差之大有关,但是也说明,尽管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报告文学显示了它的强劲和辉煌,可是其在文学中的地位也不过如此。

进入新世纪以来,显然报告文学与文学的关系有了很大的改观,但也仍有一种声音试图将其排斥在文学之外,并进而展开了否定的攻势:“文学的特性在虚构和想象,只有当报告文学进入虚构和想象的世界中时,它才是文学。当然,这时也就没有报告文学了。”甚至还有人断言:“有一种文体确实正在衰亡,那就是报告文学或纪实文学,真正的衰亡是寂静的,在遗忘中,它老去、枯竭。” 报告文学文体的独立地位又一次受到冲击,此种状况在报告文学的发展中时有发生,使得报告文学经常处于困惑和迷茫之中,“我是谁?”——报告文学不得不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常常去寻根。

2、走向和睦与和谐:当下报告文学与文学的关系

困惑、迷茫,给报告文学的生存带来了压力,同时它也激活了报告文学发展的动力,它从另一个侧面对关心报告文学成长的文学创作者、理论研究者产生了一种魅力——引人探究的魅力,吸引了众多关注者的目光。这种动力直接的表现就是:它使致力于报告文学领域的探究者们认识到,要拉近报告文学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在困惑中突围,就必须向文学这个古老的学科学习。为此,报告文学在成长中不断兼容文学大家族中其它文体的长处,从而成就了自己博大的胸怀。

作为报告文学兼容性的成果,主要表现在“跨文体写作”、语言的丰富性与个性化等方面。跨文体性主要是指其对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和影视等文学文体和政论等非文学文体表现方式的兼容,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独具特色的艺术个性。由此,我们便看到,在丰富多彩的报告文学作品中,有对诗情画意的刻意表现,有对散文美的追求,有对小说各种手法的借鉴,也有对现代派手法的实验,等等。而且这些借鉴和尝试大多都很成功。

体现在语言上,报告文学语言跨越了文体的界线,不断从诗歌、散文、小说、乃至戏剧和影视等文学语言中吸取养分,融新闻性、文学性、政论性为一体,纳百川、采众长于一身,体现了极强的吸纳能力。同时,这些语言又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报告文学语言独特的、综合性的又极富表现力的文体优势。

语言是文学的直观形式,报告文学以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建构的有思想穿透性的形象世界,给读者带来了持久而深刻的影响力,这一点在报告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这样说,近二十多年来,作为一种非虚构文体,报告文学在拒绝想象和荒诞,又博取众家之长的前提下所展现的文学魅力和艺术创新精神,并不在探索性较强的小说之下。

同时,当下的报告文学纠正了上个世纪过分看重社会功能的偏颇认识,并平稳了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力诫偏激与冲动,向文学的本体回归,找到了报告文学文体的本位。

我们看到,近年来,感应着文学进程的大气候,报告文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报告文学文学与文学的关系得到了有效的改善,表现出空前的和睦与和谐,涌现了一批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品性的报告文学作品。如裘山山的《沿着雪线走》(《当代》2006年第1期);韩小蕙的《吉妮丽吉情歌》(《光明日报》2006年8月4日);陈祖芬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光明日报》2006年8月27日);陈德宏、王新军的《跨越梦想——中国石油长庆西峰油田勘探开发大纪实》(《飞天》2006年第1期。《新华文摘》2006年第11期转载时改为《西峰模式——中国石油的华彩乐章》);郭晓晔的《艰难的起飞》(《报告文学》2006年第9期);孙大光的《中国申奥亲历记》(《当代》2007年第4期);梅洁的《大江北去》(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7年10月版)等。《吉妮丽吉情歌》像散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像诗;《沿着雪线走》则如诗如梦……。然而,它们又不是诗、不是小说、不是散文,而是报告文学。“韩小蕙的《吉妮丽吉情歌》则是一篇抒情散文式的报告文学,作品有关‘中国南方喀斯特’的书写,其间瑰丽奇异的自然、美丽丰富的想像和美好的人情品格,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了。《吉妮丽吉情歌》是一篇流光溢彩的文学报告。”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本身就是写小诗人和他们创作的诗的,作者用诗一般的语句串连起孩子们的诗句,而且用孩子们创作的六首诗的片断来作报告文学的结尾。《西峰模式》、《艰难的起飞》属于大题材、大制作,但它们没有沿袭“问题报告文学”以事件和问题为主的写法,而是借鉴小说的表现方法,以书写鲜活的人物形象为旨归,既“报告”了社会的重大事件,又让我们结识了众多真实的时代人物。《大江北去》是中国作协重点扶持的作品,也是2007报告文学界的亮点之一。“作品以浓郁的故乡情结、超人的史诗手笔和深厚的文化关切叙写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酝酿到动工的基本过程和鄂西北人民为此付出的巨大牺牲及做出的无私奉献”;“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文笔生动简洁,叙述描写感人至深,读来催人泪下,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除了兼容小说、诗文的艺术手法外,报告文学还用坚持真实性来努力证明着自己在文学中的独立地位。真实是报告文学的立身之本,而这对于浮躁的生活中渴望真实的人们来说,无疑更是报告文学的一种魅力。这是因为在商品经济时代,人们对虚假事物的不满与日俱增,一些新闻栏目如“对话”、“面对面”、“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的收视率居高不下,反映了人们对真实的声音、真实的文字的渴望。以真实为其生命之本的报告文学正适应了读者的这一需求。在《中国申奥亲历记》中,对中国申奥的艰难历程报道中的事件、人物均有据可查,甚至于时间都精确到了分钟。与其它虚构类文学样式相比,报告文学中所体现的“生活真实”,反映生活的广泛性、丰富性和全面性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说,报告文学对真实的执着追求,是吸引读者的最大魅力。“《北京文学》近两年多来的报告文学更是因为题材切中百姓关心的热点话题引起广大读者和社会各界的浓厚兴趣,几乎每期的《报告文学》刚一出刊就被各地报纸争相连载,2002年第5期的《从分数重压下救出的少年英才》和2003年第6期的《老年悲歌——来自老父老母的生存报告》两篇报告文学,还直接引发了读者的争相抢购,推动了这两期杂志在全国的热销乃至脱销,这在当今全国同类文学杂志中也是没有过的。”有论者统计,“在成人阅读中,报告文学的阅读成为他们阅读总量中份额最大的一类”。据浙江省作家协会领导郑晓林在一次会议上说,近年“浙江读者读得最多的文学作品大多为纪实类作品,其中读得最热的是《中国农民调查》、《中国新教育风暴》等几部报告文学。报告文学重新成为文坛和社会广泛关注的一种重要文体”。

文学的宽容和报告文学拉近与文学之间关系的努力终于造就了当下文学与报告文学关系的和谐。一些文学史著作都承认了报告文学的独立地位;在文学界同仁的关心与支持下,报告文学作品有了自己的主阵地——《报告文学》;许多有影响的文学期刊也成为刊发报告文学作品的重镇。如《北京文学》、《中国作家》、《文汇报》、《南方周末》等。其中《北京文学》一直对报告文学情有独钟,它在新世纪的“变脸”也在一定程度上借助了报告文学的影响;同时《北京文学》还将精彩阅读栏目的优秀报告文学作品编辑成册,这不但扩大了报告文学的影响,也强化了二者和睦与和谐的关系。

文学评奖的推波助澜也是拉近报告文学与文学关系的重要力量。鲁迅文学奖 、“飞天奖”、“金鹰奖”、“五个一工程”奖等许多重要的文学评奖都将报告文学纳入其中;此外,还有一些有影响的大刊物,如《人民文学》、《北京文学》等,也都曾独家举办各有特色的评奖活动,其中都设有报告文学奖。这些不同层次的奖项,充分体现了文学对报告文学的关注和接纳。

评论家何西来在《对当前文艺创作状况的若干认知与思考》一文中指出:“报告文学队伍中,确实集中了一批属于文学领域中第一流的智慧。现实生活的沃土,加上历史转型期公众的需要,又有一支稳定的水平不低的队伍,报告文学到了新世纪之初,始终保持了稳健、强劲的发展势头,这在整个文学界亦不多见。”

这是对当下报告文学与文学关系的最好表述。今天我们不能不承认,报告文学是最贴近大众生活、最具有深厚群众基础和最具时代感、现实感的文体形式。只要人民大众还有着普遍的心理积蓄需要表达,报告文学就会有广阔的天地。随着作家们对自己创作使命的理解及创作水平的提高,随着报告文学与文学关系的和谐发展,报告文学必将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注释:

(1)吴俊:《也说“报告文学”身份的尴尬》,《文汇报》,2004.1.18。

(2)李敬泽:《报告文学的枯竭和文坛的“青春崇拜”》,《南方周末》2003.10.30。

(3)丁晓原、王 晖:《2006年报告文学印象记》,《文艺报》2007年3月1日。

(4)鲁莹:《<北京文学>庆五十三岁生日,新世纪欲做文学市场黑马》.《北京娱乐信息报》2003年9月26日。

(5)丁晓原:《可能与现实:走向强势的报告文学》,《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6)何西来:《对当前文艺创作状况的若干认知与思考》,《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11月9日。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文学院)

上一篇:多媒体教学农业概论论文范文下一篇:水彩画装饰性重要因素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