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创作论文范文

2023-09-16

文学创作论文范文第1篇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以及我国人民对国有文化、传统民俗文化重视程度的提升,近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文学创造者与爱好者能够正确意识到文学创作与民俗艺术之间相互性的积极影响。如何借助民俗艺术赋予文学作品更深厚的内涵,又如何借助文学作品持续性地发展、传播民俗艺术成了当代作家应重点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现当代著名文学创作者优秀著作的深入研究与挖掘,探析其中的民俗艺术,进而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以及新时代文学创作者提供理论性参考。

一、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融入民俗艺术的必要性与意义

民俗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人民群众的生活习惯、民俗礼仪、风格喜好等各个方面的总和。文学作品则是源自人民群众生活的艺术创作,是一种能够切实反映社会深层次现象的良好载体,若文学作品过度超脱了真实的生活情境,便难以获得读者的认同与理解,自然也就无法获得大众的喜爱。基于此,便可以充分理解在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融入民俗艺术的意义。一方面,我国民俗艺术文化博大精深、浩如烟海,其中任一民俗分支、任一艺术元素都能够给予文学创作者极强的创作灵感,为其提供写作思路。另一方面,在文学作品中融入适当的民俗艺术,不仅能够有效地拉近其文学作品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更好地激发读者的阅读认同感与体验感,同时,极为丰富的民俗艺术元素还有助于创作者塑造出更深刻的文字艺术段落与更加生动的人物形象,全面性地调动读者的情感共鸣与阅读兴趣。如此,创作者若是想要撰写一部具有深远意义,能够引人入胜的文学艺术作品,就应该以民俗文化为核心进行艺术创作。

以沈从文先生的著作《边城》为例,作者以湘西边城特有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民俗文化为基石,为读者描绘出了我国二十世纪乡村人民特有的淳朴与善良。《边城》中对民俗的描绘赋予了翠翠、爷爷等主要人物角色更生动的形象,这使得读者在品味故事内容时能够更理解不同人物角色的思想逻辑与行为动机,并在循序渐进的阅读过程中逐渐参悟并认同这部作品的思想内涵与价值。民俗文化可谓现当代文学创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作者在感知、研究文中民俗艺术文化的过程,就是在深刻解读、剖析文学作品的过程。因此,文学作品应以民俗文化为创作核心,去向外延伸,创作出能够充分反映人物形象、社会现象的高质量和高素养的文学艺术作品。

二、民俗艺术与文学作品之间的联系

首先,基于文学作品层面而言,民俗文化在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发展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民俗艺术能够极大程度地展现某一区域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以及物质条件,进而通过对该地区民俗艺术文化的研究便可对其发展历程产生较为详尽的了解。因此,将不同的民俗艺术引入到文学创作之中,能够充分展现文学作品的核心内涵。民俗文化是文学创作中的“点睛之笔”,作者能够通过对民俗文化产生的联想精准地理解文学创作的背景、主题、核心价值观等。

其次,基于民俗艺术层面而言,文学作品能够推动民俗艺术文化获得更好的传播与发展。依照实际情况而言,我国属于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地域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都会滋生出独属于其自身的民俗文化。因而民俗艺术文化的发展或多或少地会受到区域文化的影响,城市与城市、民族与民族相互之间,并不能够全然性地理解、认同并喜爱彼此的民俗文化。而文学作品的描写,则能够使所有读者都能够以更直观的方式对民俗文化艺术产生更全面、透彻的了解与认知。

综上所述,民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称之为文学创作的根基,失去了民俗文化的“扶持”,就会导致文学作品内容丧失灵魂,变得索然无味;同理,文学作品也可以称之为民俗文化的最佳传播载体,失去了文学作品的映衬,就会导致民俗文化始终限制在固定的地域与民族之中,无法获得更全面的发扬。

三、民俗艺术在文学作品中营造的审美意境

想要在文学作品中最大限度地展现民俗艺术的魅力,就需要创作者能够抓住民俗艺术的表现形式与核心价值,如此才能够完成最佳的艺术创作,营造出独一无二的审美意境。

(一)借助民俗艺术反映社会文化现状

现阶段文学创作者在借助民俗艺术撰写文章的过程中,会依照其思考方向、核心思想等选择的不同运用不同的民俗文化、艺术元素以及描写侧重点,可以将民俗文化进行艺术意象化处理,通过对民俗元素的符号化描绘来展现文学作品的文化思考功能價值。符号化的民俗处理过程中所诞生的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以及文学作品作者和文中人、事、物等皆是不同的关注对象,同时他们也代表了不同的民俗文化意象。以《边城》为例,其中针对湘西女子的服饰民俗描绘,便是将湘西地区自然、健康、淳朴的民俗文化转化为了戴着“麻花绞的细银镯”、穿着“白布扣花围裙”的淳朴湘西女子等符号形象。反观作品中所写穿着“假洋绸”、抹着“香味极浓俗的油类”的特殊妇人等符号形象,则表达了作者针对现代社会不良思想以及西方外来文化的厌恶。作者仅仅通过对《边城》中湘西女子民俗服饰的描绘,便构造了一个十分独特的审美意境,为读者提供了身临其境一般的阅读体验。

(二)借助民俗艺术引申思考

文学创作者在对民俗文化艺术进行描绘时,要展现的并不仅仅是表象化、平面化的符号化意象组合,而是一种对文化底蕴的深刻思考。民俗文化对于创作者而言既是一种文化的寄托,同时也是实际情况对社会深层次文化现状、文化问题的研究与反馈。创作者运用民俗符号化意象对社会现象所进行的表达与反思,应该是社会发展价值观的冲突与融合,其所创作的文字内容应该要反映作者更深刻的价值思想,同时还要留给读者足够的空间,引导其对文本内容中心思想、对社会现状、对其个人价值产生更进一步的思考。以鲁迅先生所创作的《社戏》为例,作者对“都会”以及“农村”这两个区域的民俗描绘,充分展现了封建时代背景下丑恶、龌龊的社会现象以及和谐自然的农村环境。结合创作背景进行思考,读者能够通过作者对民俗的描写而对当时社会的封建与落后进行反思。同时,针对读者阅读《社戏》时对真实的时代背景进行思考,也能够使其在阅读作者描绘的农村民俗后,对人与自然、科技与自然等问题进行充分的思考。

四、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描绘的民俗艺术

当下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导致我国人民愈发加强了对传统文化以及自然环境的关注,进而催生出了无数诸如“寻根文学”“乡土文学”等新型文学思潮与新创作风向。这些新型文学思潮与本质而言都是创作者对传统民俗艺术文化的追求,因而依照真实生活中的民俗文化背景进行深度研究与艺术创作,成为现当代文学创作的重要基础。

(一)对民俗艺术的观察与记录

现代文学创作者应有意识地对艺术文化进行观察与记录,进而在对其基本概念与意义价值产生较为深刻的了解之后,能够以其优势作为协作切入点进行艺术创作。创作者应充分观察民俗中的精华之处,以民俗学的角度将各类民俗事件进行分类与总结,并以此为基础,加强对民俗展现形式与表达内容的把握与认知,从而基于民俗基础知识与艺术特色对文学作品进行持续性的加工与润色。以苏童所创作的《妻妾成群》为例,作者便对作品故事背景中的各项民俗进行了分类,并且其选择将不同的民俗融入不同的场景描绘之中,进而为读者呈现出了更清晰、深刻的故事氛围。以颂莲嫁入陈家后的描写为例,作者利用对苏州民俗中的“服饰民俗”“经济民俗”“建筑民俗”这三方面的分类与描写,使得读者在充分领略到作者对封建思想批判之情的基础上,同步了解了苏中民俗的概念与分类。

(二)对民俗艺术中深层次文化底蕴的描绘

在部分人的印象中,民俗这一字眼几乎可以和落后、传统、老旧等词相媲美,受到民俗传播的限制,使得这部分人并不了解民俗艺术的深层文化底蕴。由此便彰显出文学创作者的责任与义务,创作者有必要通过文字与民俗的融合,将正确的思想价值观传递给读者,能够使其领略到独属于民俗之中的人类学、社会学以及哲学等内涵。以《马桥词典》为例,作品通过对马桥人饮食、祭祀、服饰等民俗的描写,充分彰显了民俗艺术中理性思维意识的深层次底蕴,同时也进一步突出了史前思维意识与理性意识之间的差异,使读者在阅读作品、了解民俗的过程中能够将民俗与文化意蕴进行有机结合,进而对其日常生活以及人生价值产生更深远的思考。

五、文学作品人物描写与民俗艺术

(一)借助民俗艺术塑造人物形象

民俗文化是一种集体行为与意志的传承,是不同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充分反映不同时代背景之下不同民族的心理特征。作者在撰写人物形象的过程中适当地引入一定的民俗艺术元素,便能够赋予该角色更生动、充盈的灵魂,同时特殊的民俗背景也能够在特定的场景下使部分角色人物不符合常理的行为逻辑变得合理化。以莫言所著的《红高粱》为例,该作品男主人公余占鳌的部分行为基于当下社会而言是较为特殊、有违常态的。然而,在结合了山东高密特殊的风土人情以及民俗后,余占鳌粗俗与高尚并存的行事特点便成了其特有的人物魅力。由此,创作者在进行人物描绘的过程中应适当地结合写作主张以及中心思想,赋予相应人物更为完整的民俗背景,如此才能够使其笔下的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化、立体化。

(二)借助人物形象表达民俗艺术

人物形象的灵魂便是该人物行为习惯的描写以及逻辑思想的表达,而这种表达方式在文學作品的民俗艺术背景中以更深层的角度展现了不同历史文化、人文以及社会背景对作品中角色的塑造作用。由此,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描写与其作品创作背景下的民俗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有效的民俗艺术背景能够赋予人物更丰富的灵魂,而良好的人物撰写则能够全面性地突出民俗艺术的优势以及特点。以《白鹿原》中对两大家族各种人物世代谨遵的日常礼仪行为的描写为例,其不仅能够充分展现不同角色的特殊魅力,同时也能够对陕西独特、淳朴的礼仪民俗进行阐述,引导读者可以在阅读作品之后就其自身行为习惯以及生活环境进行反思。

总而言之,文学作品能够促进民俗艺术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而民俗艺术的融入又有助于文学作品思想内涵的升华,其二者于本质而言属于无法分割的一个整体。在科学技术不断跃进、境外文化持续融入的当下时期,文学创作者更应加强对我国本土民俗文化与文学作品的关注,只有当我国人民的物质水平与文化素养交相辉映、共存共赢,才能够持续性地提升我国的整体综合国力与国际话语权。文学艺术与民俗艺术的相互交融是基于文化层面的互相成就与和谐共赢。本文仅抛砖引玉,以期望能有更多的相关领域爱好者与研究者共同参与到本课题的研究与推广中,进而以集体之力共同促进文学艺术与民俗艺术的双向发展。

文学创作论文范文第2篇

1、调查

平面广告设计需要进行有目的和完整的调查工作,调查广告主的要求、广告主的背景、产品的定位、行业(同类企业、品牌、产品等)、市场(时令、销量、受众)、同类广告常用的表现手法等。这些调查工作是需要广告主和设计者共同完成的工作,广告主可能会为设计者提供一些相关资料和信息。

2、确定内容

通过调查和搜集,确定广告的主题内容和具体内容,包括必需的文字、图片等相关资料。

3、构思

思路是平面广告设计者不懈追求的东西,寻找设计思路也是平面广告设计中最为关键的一个步骤。

4、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是打动广告受众的的技巧,如何才能从众多的视觉作品中脱颖而出,留住观者的目光呢?一种方法是使用完整完美、中规中矩的表现手法,一般会被受众欣赏和认可;另一种方法是融入中国的传统文化,以一种深沉、博学、厚重的姿态出现,也一定为受众带来赏心悦目和赞叹;还有一种方法是使用新奇或者怪异的方式,富有个性。这样的作品可能会有争议,但却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悠远的回味。

5、创作

根据输出要求,使用相关软件,调动视觉元素,确定背景、主题、图片、文字、留白等内容,完成一幅或者一个系列的平面广告设计作品。

6、出彩

出彩的部分是广告设计作品的视觉兴奋点,也是广告设计作品的卖点,是广告设计者们长期生存的保障。

7、收工

文学创作论文范文第3篇

从古至今死亡都是人类无法逃避的话题, 没有救世主, 更没有圣人, 所以死亡的存在有很大的真实性。这恰恰是西方文学的一个文学主题。作家海明威自成年后就一直对其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所以美国的评论家曾经描述他“海明威的写作主题始终如一:那就是死亡”。更有些评论家将海明威称为是“制造死亡的工程师”。但是笔者认为, 虽然海明威的作品中大量涉及到了死亡主题, 但他并不是在玩弄死亡游戏, 而是对死亡以及死亡与生存之间的关系的不断的思考。海明威试图从审美活动中来诠释死亡。

1 海明威创作中的悲剧意识

海明威作品中的悲剧意识的形成与他所处的西方文化系统是密不可分的。这是因为, 在西方文化系统中, 悲剧文化和悲剧占有着一个独特的地位。我们大家都知道, 西方的文化是导源于“二希”文化, 即哲学启端的古希腊文化和宗教为源的希伯莱文化, 这两种文化都是具有着悲剧文化成份和浓重的悲剧意识。直到今天, 在西方文化中这条悲剧文化主线仍然是非常明显。海明威从小就在西方文化的氛围中哺育、陶冶长大, 则必然要受到这种悲剧潜意识的训化, 这成为了蛰伏在他灵魂深处的潜意识, 当有外力激发这个潜意识, 则必然迅速上升到自我意识的激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这个巨大灾难恰恰成为了激发海明威悲剧潜意识的动力源和导火索。生命的卑微、战争的惨烈、人生的恐怖、政治机器的冷酷、社会的可怕, 都在瞬间让他认识到社会与个人之间存在着无法避免的剧烈冲突, 而在这场巨大的冲突中, 人就显得异常的可怜、渺小、悲惨与无助。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说过“悲剧是人的死亡和苦难, 这死亡和苦难即使不显出任何‘无限强大与不可战胜的力量’, 也已经完全足够使我们充满恐怖和同情。无论人的苦难和死亡氛围的原因是偶然还是必然, 死亡和苦难反正总是可怕的。”

2 海明威作品的死亡主题

“在人的潜意识里, 有两种本能动向是截然相反的, 即生与死”, 这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所提出的。这句的意思表明:当其中的一者高于另一者时, 在人的潜意识里就要发挥前者的动向功能。但是在海明威的认识中, 这两者一直都是相互对峙与交融, 甚至于“在他的整个成年后的生活中都被这个问题所围绕”。这种战胜死亡的英雄精神也正是塑造他的一个方面, 在海明威的意识中, 死亡并非可怕的, 而是有独特的哲学内涵和美学上的价值。在他的作品中, 表现死亡, 描写死亡, 并且以此来揭示生命与死亡的意义。因此, 海明威提出了“活着, 则勇敢地活下去”, “死自是一种美”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还提倡以“硬汉”精神去面对死亡, 通过死亡来升华自己的人生哲学:重压下, 尤其是死亡之下, 应该保持优美风度和保持自己的尊严;人可以被毁灭, 但是绝不能被击败。这就是海明威对于死亡的哲学态度。

从海明威的大多数的作品中可以看出, 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是面对压力和失败以及肉体上的摧残, 都保持着永远坚定的信念, 和在绝望中的顽强不屈的意志。经常把主人公置身于战争、非洲平原等一些很危险的地带, 甚至是离死亡很近的地段。可能正是因为这些作品, 从很大程度上能反映出海明威的一些内心的精神与信念, 即“硬汉”精神!海明威早期短篇小说《印第安人营地》中描绘了一个印第安男子在妻子痛苦艰难的生产时, 面对妻子的痛苦凄厉的叫喊, 最终无法忍受妻子剖腹的痛苦, 最后竟然割断了自己的喉咙, 用自杀这种方式来抗拒死亡和痛苦。跟随父亲出诊的小尼克亲眼目睹了痛苦、鲜血、死亡, 亲自目睹了生与死的瞬间转换, 初次了解到了死亡的可怕性和突发性, 因此发出了意味深长的疑问:“爸爸, 为什么他要自杀?”由此开始了对死亡和现实的思考。《印第安人营地》拉开了海明威死亡主题的序幕。

在《乞力马扎罗的雪》中, 其主人公哈里在其生命的最后一天, 感受到了死神的脚步一步步的逼近, 经历了恐惧、厌倦、怨恨、绝望, 最后回归到坦然, 在死亡到来之前, 他拼命凝视着雪山之巅, 虽然死亡带着了他的肉体中的生命, 但是他的灵魂却早已飞向了飞向了上帝的神殿, 飞向乞力马扎罗之巅。海明威也从哈里身上发现了死亡所包含的其他意义, 那就是哈里那种充满气概、虽死犹生的“硬汉”精神。因此, 海明威通过哈里也在世人面前为自己树立了一个全兴的形象, 他是积极的抗争者, 并不是死亡的消极逃避者。

海明威的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中, 在一开始就被笼罩着浓郁的死亡气息。小说中描述了血淋淋的、形形色色的死亡现实:不怕死但讨厌死的“聋子”的死, 不愿杀人的安塞尔莫的死, 被当作斗牛的民防军的死, 巴勃罗枪下五兄弟的死。小说最后, 主人公罗伯特·乔丹的死, 将海明威的这篇长篇小说的死亡主题的内涵进行了升华。乔丹本来是一个美国教员, 来到西班牙来去参加反法西斯战争。为了完成战争任务——去炸毁一座桥梁, 虽然任务得以完成, 但是他的腿也被炸断了。当敌人围攻上来他为了不拖累自己的战友, 让他们能够安全撤退, 他选择了牺牲自己的生命来保卫战友们的生命。乔丹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正义感, 当面对死亡时, 大义凛然, 毫不畏惧, 视死如归, 并且能够心甘情愿地为理想献出生命。“把死亡当作一种美的事物来接受”。保持了一个军人的荣誉、体面和自尊。乔丹所表现出来的“硬汉”形象则更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创作上, 海明威力图从乔丹身上体现出他的:“肉体死亡但是精神永存”的理论。

3 海明威的死亡主题的生命意义

美国艺术家柯列根指出:“我们深知人类状况的事实, 造就了悲剧人生的显著特征。这是指我们总是感到力不从心, 终于失败。无论我们如何地艰苦努力, 我们的仁爱、我们的意志、我们的想象、我们的体力到头来都是没有用处的。”海明威的写作的悲剧人生观, 这与他的潜意识里的死亡意识是紧密相连的。在他看来, 既然人类对于命运的反抗只能注定是一场失败的斗争, 那么人类的命运也就只能有一种悲剧的命运了。

在《永别了, 武器》这部影片里, 我们可以看到, 电影的改编者对于海明威关于人类厄运主题的深刻的比喻。我们看到的世界上的芸芸众生, 其实就如同营火里干柴上的一堆蚂蚁, 开始逃命时是往中间跑, 当没有出路时又转向末端跑出来。有的被大货烧得焦头烂额, 到处乱窜, 到最后还是要全部掉到火里, 被活活的烧死。影片还借亨利之口, 最后道出了人类的劫数难逃的厄运:“世界杀害了最温和的人、最善良的人、最勇敢的人, 一律看待, 不偏不倚。如果你不是以上所说的三类人, 你当然迟早也不免一死, 但是世界好像不是特别着急要你这种人的命的。”最后, 他得出的结论是:“人生只是一场卑鄙的骗局”, “世界将毁灭所以的人”, 是“恶毒的陷阱”, “残酷的游戏”, 人“生活在这个真实的世界, 好像炼狱里的游魂。”

海明威的悲剧的人生观, 是特定的环境和特定的社会条件的产物, 他的作品中尤其蕴含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留在他的心灵和肉体的创伤。由于海明威的这种悲剧的人生观, 将人生看做了一场悲剧, 这使得他的整个创作也蒙上了一层浓厚的悲剧色彩。在他的很多作品中, 人类面对的是一个不驯服的、敌视人的“异己的世界”, 是一个冷酷无情的外部世界。在这样的世界上, 人不仅是孤独孤立的, 而且也总是处于各种各样的危险中。

4 死亡主题造就的英雄形象

海明威的晚期力作《老人与海》, 其中的主人公圣地亚哥集海明威硬汉子形象之大成, 并且将海明威的“硬汉”精神上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同时也体现了海明威的生存法则。海明威从圣地亚哥身上将死亡主题的哲学思想进行了更充分的体现。失败与孤独, 就像是《老人与海》里的那条破船, 一直伴随着他在海上漂流。已经年已古稀的他, 从其他渔民眼中看到了自己的体弱、无能与年迈, 这使得他有很大的失败感。他不能容忍自己处在这种境地, 自己必须要和命运进行抗争, 即使在较量中自己会死去, 他也是在所不惜的, 要跟鲨鱼斗争到死为止。这种捕鱼行为已经超出了其生存的需求, 与死亡的本能有了联系。老人在茫茫的大海上, 奋力与鲨鱼拼搏, 与死神进行着挑战。我们可以通过海明威的描述, 淋漓尽致的描述, 我们可以感受到圣地亚哥的那种悲壮, 感受到他与命运殊死搏斗、永不言败的精神的崇高。在主人公圣地亚哥的生存哲学中, 当人生遭遇到了极大的危险和挫折时, 或者甚至是要面对死亡, 支撑他生存的还有勇气和自信。“生活给人类带来的一切幸福和欢乐他都没有, 他唯一的是那双海水一样蓝的眼睛, 透出打不垮、开朗的神气”, 从圣地亚哥身上, 能够充分体现海明威的“硬汉”精神, 完美地表现出了他所崇尚的在重压和死亡下维护人的尊严的“优雅风度”, 找到了人的生存价值。更好的诠释了海明威的死亡哲学中蕴含的真正涵义:“一个人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 他可以被毁灭掉, 但是不可以被打败。”

海明威的小说中的死亡主题是来源于生活, 体现在作品中。他所塑造的死亡英雄既是悲剧人物, 同时又是壮美的、永生的英雄形象。死亡意识是海明威的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基于它成就了海明威的神话。

摘要:悲剧思想和死亡的主题是海明威小说创作的核心内容。他在两次大战中所体验的感受形成了其小说创作中独特的悲剧思想, 这种悲剧并非完全意味着死亡和毁灭, 而是寓意人们从悲剧和死亡中看到幸福与生命, 看到光明与前途, 看到和平与快乐。

关键词:海明威,死亡,主题

参考文献

[1] 董衡撰.海明威研究[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9:136.

[2] 格.海明威——巨人的生与死[M].转引自王守义.海明威的尼克:人生与反思[J].外国文学评论, 1989 (2) .

文学创作论文范文第4篇

舞蹈来源于生活,它是人民大众的艺术。舞蹈的本质已决定了它的群众性,因此,舞蹈创作就不是什么神秘王国。只要掌握了舞蹈创作的基本方法,把握正确的创作途径,紧紧抓住舞蹈艺术表现手段的根本,在不断的总结与实践中,就会有许多好作品从你手中涌现出来。要创作出好的舞蹈作品,必需有正确的途径。前提是创作者必需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这些修养要靠持之以恒的实践与积累逐步形成的。概括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观察生活、熟悉生活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舞蹈作品、舞蹈形象的产生都是从生活当中来的。舞蹈创作者只有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认真细致的观察生活,逐步积累这些来自生活的大量素材,对这些素材进行科学的分析、理解和熟悉,从中筛选出典型的、具备象征意义的“材料”,并对它们有了真正的切身体会和实践感受之后,才有可能创作出打动人心的成功作品。艺术作品不夸张就没有表现力,而夸张就必须有丰富的联想――想象力。生活美不等于艺术美。创作者对生活中各种美的事物要进行高度的浓缩与升华,要善于像蜜蜂吮吸花蜜那样,吸取生活中最甜美的营养,进行艺术的高度概括,使其成为鲜活动人的舞蹈形象,给观众以美的享受与熏陶。

二、舞蹈作品要歌颂崇高品格,富于时代精神

任何艺术作品都服务于它所处于的那个时代,跟不上时代的艺术作品就不可能有立足之地,就失去了它的生存价值。大量民族民间舞蹈能在我国长、期流传,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它们能顺应人民大众一断变化的审美追求,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不断完善自身才得以生存。众多的经典舞蹈作品之所以长盛不衰,也是由于他们所表现的主题抓住了人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并在作品的内容、形式上达到了理想化的高度。现在我们提倡弘扬民族文化,强调文艺作品要反映时代主旋律。弘扬民族文化是指我们民族数千年所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的精粹,它蕴含着我们民族开拓奋进,勇往直前,富于创新,敢做敢为,无私奉献等歌唱家贵的精神品质。而文艺工作者由其是进行作品创作的人们,就应该用大量蕴含着民族崇高精神品格的艺术作品去教育人、感染人、鼓舞人、激励人,去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和精神素质。我们所指的“时代精神”,应该是一种积及向上的、催人奋进的、能鼓舞人们斗志的精神。这种精神能使人迸发无穷的力量,能激发人的创造力,能使人深切的感受生命自然的美好,从而对生活充满着希望。“时代精神”不是某些人追求的所谓“时尚”,任何时尚都是有他的属性的,有的代表了事物发展的趋势,有的却表现出一种颓废、落后的观念。在当前的一些创作作品中,确有一些人追求的“时尚”背离时代,远离生活。作者把自己狭隘、消沉的人生理念融进自己的作品中,表现他们自身的与时代极不合拍的精神和内心世界。这是我们应该坚决摒弃的。有的作者为了标新立异,为了迎合市场中一些观众低级趣味的需要,即强调所谓的剧场效果、经济利益。对一些优秀的、能体现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独特魅力的民间舞横加扭曲,一些最能代表东方含蓄美的舞蹈,被硬性的塞进西方的剧烈的弹胯、顶肚、顶胸的动作。认为这样才有“性感”,才能迷住观众,才够刺激且不论社会上怎么样评价,仅是这种无视我们民族的审美感情,无视或淡化我们民族所独特的、为国际社会所赞叹的东方美的创作思想,也是我们应该批评的。

三、积累专业素材,全面提高专业修养

1.多看多学舞蹈语汇

舞蹈语汇(动作)是靠积累才能丰富的,只有相当的积累,才能在创作中信手拈来。也只有对动作了然于心,才能找出它的运动、变化规律,再进一步对这些动作进行变化发展。另外,对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人们劳动或其它习惯动作进行分析,了解它们的型态、动作规律、动作节奏等选择其典型的、有代表性的进行美化提炼,使之成为闪烁光彩的舞蹈型像。

2.对各艺术门类的綜合学习

舞蹈是以人体动作为主的综合性艺术,因此,创作舞蹈不仅要有对人体动作的娴熟运用,还要通过其它的艺术手段,为作品的主题、人物形象、情节发展、高潮的兴起等方面,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首先,创作者应具有很强的音乐感。音乐感是指对音乐的理解。不仅在理伦上理解,更重要的是对音乐表现情感和音乐形象上的理解。例如,一个舞蹈家和一名画家同时听一首名曲,他们对乐曲的理解就会不同。画家脑海里出现的是画面、构图、布局、是各种色彩、明暗的对比。舞蹈家则会根据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快慢、音响的强弱、脑海中不断闪烁着各种跳跃,旋转和时而翻腾激烈,时而伸展委婉的动作形象。虽然二者理解不同,但他们都是很强音乐感的欣赏者。其次,要对构图、画面的基本知识进行学习。舞蹈构图在作品中至关重要,好的构图能给人以振奋,感到它变化无穷,内蕴丰厚。呆板的、一成不变的构图画面会使人感到枯燥,毫无感染力。俄罗斯小白桦歌舞团的《小白桦树》,虽然动作简单,但它却运用蜿蜒流动的队型,迭幻繁复的变化,描绘出深邃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闪射着迷人的魅力。重庆龙灯艺术节开幕晚会中的,《中国人》舞段,仅靠此起彼伏的万里长城的阵型、四大片块交错、快速穿插和组字,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浩大的气势,给人以很强的震撼。再次,要对灯光、服装的基本知识进行了解学习,以便于在创作时作综合考虑运用。舞台灯光变化运用的好,就能深化作品的主题,渲染浓烈的氛围,将观众带入特定的情景中。舞蹈服装的设计当然是设计师的工作,但是编导要提出对服装的设计要求。这个要求一般要考虑两点:一是有助于点题,看了服装的样式、色调,就能明白你要表现何题材;二是服装要体现出人物身份和性格特征。另外,服装设计要充分考虑舞蹈是人体艺术,是用身体、四肢来“说话”,表达一定内容的。服装设计不合格,不符合作品的要求,不但无法表达作品的内容,甚至会破坏预想的效果。好的舞蹈服装,会给观众以鲜明的人物形象,会取自得想不到的艺术效果。最后,编导要充分培养自己的想象能力(联想、幻想),使舞蹈具有浪漫抒情色彩,这是作品打动人心、感染观众的极为重要的方面。想象,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手法。出色的想象,就像童话中的魔杖,点到那里,那里就会产生奇异的变化。英国诗人杨格说:“独创性作家的笔头,像阿米达的魔杖,能够从荒漠中唤出灿烂的春天。”要想舞蹈具有独创性,想象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因素。

总之,舞蹈艺术是对情感的反映,是一门高雅的艺术,舞蹈的编排和创作人员要丰富自身经验,赋予舞蹈作品情感和灵性,使作品更加人性化,为社会留下更多优秀的舞蹈作品,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参考文献:

[1]程乐.舞蹈的编排与创作[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8):435.

[2]谭昊.舞蹈的编排与创作探析[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2(10):109.

[3]刘荃.浅论舞蹈的编排与创作[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1(2):108-109.

[4]张慧峰.浅谈舞蹈编排的基本技法[J].新课程学习(中),2012(9):107.

[5]邬立蓉,陈刚.试论舞蹈编排艺术[J].大观周刊,2012(21):261.

文学创作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作为一种新的版画类型,综合版画是以综合材料为媒材,并将其组合在一个版面上,或者将传统版画的凹凸平漏四种印刷方式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进行综合。相对于传统的版画而言,综合版画艺术创作更加开放自由,所呈现出来的材质印痕效果也更加丰富。近年来,综合版画作为一个不断被提及的艺术门类,受到了艺术创作者的广泛关注,综合版画在当代艺术发展中具有重要价值,在高校美术教育中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文章对综合版画艺术创作与教学进行相关探索。

关键词:综合版画;艺术创作;教学

作为新兴艺术门类的综合版画,其最早來源于拼贴画,是以拼贴画为基础而逐渐发展的。伴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以及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涌现,综合材料在版画艺术创作中的运用极大地促进了版画艺术的良好发展,越来越多的绘画艺术创作者开始了综合版画艺术创作,综合版画也逐渐走进了高校美术教育中,其教学的开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综合版画简述

(一)材料的组合

在综合版画艺术创作中,创作者要结合创作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材料,并将其组合在一个版面上,进而使其呈现出丰富的印痕效果。例如木屑、金刚砂以及各种肌理的纸张等都是可以利用的材料,其在综合版画艺术创作中的运用可以使版画画面呈现出多种材料肌理的印制效果,不同材料所呈现出的肌理语言以及印制效果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此,综合版画艺术创作要注重多样化材料的合理运用,创作者应该选用与作品主题相适应的材料,并融入自身独特的绘画语言,进而创作出优秀的综合版画艺术作品。

(二)版种的融合

相较于传统版画而言,综合版画是一种新的版种,创作者以更加自由开放的思想将版画的概念进行延伸和拓展,打破了版种之间的限定,采用多元化的创作方法和表现形式表达、展现创作意图。在综合版画艺术创作中,版种不再是风格样式的界定,而是创作者表达创作意图的有效手段,因此,创作者要对不同版种所具有的特点以及独特的艺术效果有较为清晰的了解,以此为基础,选用最能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创作技法、表现方式,并创新和灵活运用版种艺术语言,架起版种与各种媒介之间的桥梁,使不同的版种都可以发挥出自身独特的优越性,然后通过有机组合达到创作意图,使综合版画艺术创作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

二、综合版画艺术创作

(一)综合材料的运用和选择

在综合版画艺术创作中,对于综合材料的选用要求创作者不但要充分考虑版画的具体内容,还要对综合材料的不同属性特征有深入的认识,进而结合版画的具体内容和综合材料的属性特征有针对性地选用综合材料,从而创作出优秀的综合版画艺术作品。伴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综合材料在现代绘画中的运用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潮流,当代版画艺术创作也是如此,综合材料在当代版画艺术创作中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版画艺术创作资源,增强了版画的艺术魅力,促进了版画艺术的良好发展,使得综合版画这一新的艺术门类逐渐形成并朝着良好状况发展。因此,如何选用综合材料,怎样更好地利用综合材料是创造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综合材料在版画艺术创作中的运用可以有效丰富版画的肌理效果,使版画画面色彩更加多元化,进而提升版画的视觉美感。纵观许多优秀的综合版画艺术作品,创作者通过对不同肌理特征的综合材料的拼贴重组使作品更加具有艺术特色与魅力。

(二)综合材料的形式表达

综合版画是将多种材料组合在一个版面上印制而成的,在综合版画艺术创作中,创作者通过对综合材料物质属性特征的完美利用,会使版画艺术作品在外在形式上呈现出更好的视觉效果,会更好地吸引受众的注意力。综合材料的形式表达是综合版画艺术创作中需要格外注意的,其应该与创作主题相契合和呼应,这是形式表达的基础和前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展现作品的思想情感和中心思想,才能使受众更清晰地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和内涵。点、线、面以及色彩等是美术造型最基本的形式语言,也是综合材料形式表达的基本元素。不管是油画作品,还是版画作品都注重画面的形式感,在版画艺术创作中,综合材料的应用可以点缀不同的色彩,提升画面的品质和层次感,进而强化作品画面的外在形式感,增强作品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感。

(三)综合材料的个性体现

在综合版画艺术创作中,不同材料的运用可以呈现出不同的印痕效果,这主要是因为不同材料的肌理特征以及所体现出来的艺术语言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很多创作者在综合版画艺术创作中往往结合材料的特性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利用,通过各种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的合理组合以及个性化的体现提升作品的韵味和形式感,带给受众不同的视觉感受。例如贝壳、玻璃、塑料等材料在色彩、质感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性,给人的感觉也各不相同,在综合版画艺术创作中,通过对材料的合理选择和巧妙运用可以使不同材料发挥出自身独特的优越性,进而在各种材料的相互配合下使作品呈现出更好的“痕迹之美”。

(四)跨越版种界限

伴随着版画艺术的发展,版画艺术创作技法也不断创新,创作技法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更强,使得新时期的版画语言表现更加多样化和异质化,极大地满足了当代版画艺术创作的需要。综合版画作为一种新的版种,实现了整合诸多版种优势基础上的融合。在现代社会,创作者的思想观念更加开放、自由,在版画艺术创作中也可以自由地提取各个版种特有的表现魅力进行概括、重组和移植,使版画艺术创作跨越版种的界限而呈现出新的特点和内涵。与传统的版画相比,综合版画艺术创作突破了材料、版种、技法等方面的局限性,创作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创作水平和创作经验自由地选择和使用与其相适应的绘画语言,将材料、版种、技法等多种版画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共同形成一个作品。由此可见,相较于传统版画而言,综合版画艺术创作具有高度的自由,这也是其所具有的显著优越性,这是传统版画所不可比拟的。

(五)更新承印载体

版画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绘画艺术,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门痕迹艺术。在版画艺术创作中,制版和印刷是极其重要的两个环节,运用成型的版面印刷于承印物之上,因此,独特的转换方式赋予了版画艺术作品独特的魅力。版画艺术创作中的独特的转化方式是版画与其他绘画形式所存在的最大差异,很多版画艺术创作者在对版画形式的长期探索和实践过程中,以凸版、凹版等多种版种共同组合而成的综合版画逐渐形成和发展。相对于传统版画来说,不管是在承印载体方面,还是在印刷方式方面,综合版画都有所延伸和拓展。因此,其在材料的运用上有了更多的选择,只要是具备承载能力的材料都可以被选择和利用,都可以被用于版画印刷。所以,伴随着越来越多承印载体的出现,在综合版画艺术创作中,创作者要注重灵活、合理地选用,进而增强作品画面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综合版画艺术创作朝着多元化方向不断发展。

三、综合版画教学

综合版画作为一种新的艺术门类,其数学在我国高校美术教育中还处于探索阶段。目前,综合版画在各个高校中的开展程度存在着差异性,部分高校注重版种与版种或者与其他艺术门类的综合,而有的高校以材料的综合运用为综合版画教学的重点,虽然高校综合版畫教学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都存在着一致性,都是为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版画艺术创作能力。

(一)夯实专业基本功

在综合版画艺术创作中,创作者可以自由地进行艺术的表达,但是这需要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作为有效支撑。专业基本功是艺术创作的基础,对于学生版画艺术创作至关重要,学生只有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本功才能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因此,在高校综合版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于学生版画相关基础知识和创作技法的传授,使学生熟练掌握版画专业知识和四大版种制作方法,在了解传统版画的同时,对综合版画的相关概念、创作技法等也有深入的认识,并对综合版画艺术创作中的制版和印刷等环节能够充分掌控。

(二)规避“为使用材料而使用材料”“材料越多越好”的观念误区

综合版画艺术创作注重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的合理运用,材料在特点、肌理、材质以及给人的感受等方面各有不同,在综合版画艺术创作中,材料选用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创作者的艺术表达效果。由于综合版画对媒材没有严格的限定,创作者可以自由地选用与作品主题相适应的各种材料。对于学生而言,受版画艺术创作能力和水平的影响,其在材料选择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因此,很多学生在综合版画的学习中可能会陷入“为使用材料而使用材料”或者“材料越多越好”的观念误区,这对于学生综合版画的学习会带来严重影响。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综合版画教学中要有目的地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科学使用综合材料的理念,培养其对于材料的控制力和协调能力,进而使学生能够在综合版画艺术创作中科学地运用多样化的材料和创作技法创作出优秀的综合版画艺术作品。例如,在综合版画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周末时间组织和带领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现实生活,使学生对于诸多人工材料和天然材料有清晰、直观的认识,进而更好地辨析不同材料对于创作的不同作用,从而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综合材料的意识和能力,帮助其树立科学地使用综合材料的理念,避免其陷入“为使用材料而使用材料”“材料越多越好”的观念误区。

四、结语

综合版画作为最为自由的版画创作形式,拓展了版画创作的语言和思路,使得创作者可以运用自身独特的视觉语言符号来表达自身真挚的思想情感。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涌现的现代社会,人们的审美需求日益多元化,这对于综合版画艺术创作也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综合版画教学也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作为新时期的版画艺术教育者,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以理念为先导,用最恰当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综合版画,在循序渐进的综合版画教学中逐渐提升综合版画艺术创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杜怡蒙.探析综合材料版画艺术创作与教学的问题[J].美术文献,2019(2).

[2]方倩.综合版画在高校美术课堂中的教学研究[J].美与时代(中),2019(6).

[3]王珍珍.超越与蜕变:综合版画创作的创新与探索[D].沈阳师范大学,2011.

作者单位:

宜春学院

文学创作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文化遗产是一种原生态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加快,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加强文化遗产教育刻不容缓;我们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观,把保护文化遗产理论渗透于国民教育体系之中,把民间民俗文化的教育活动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之中,构建科学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文化遗产教育;国民教育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我国于1994年在全世界率先推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白皮书——《中国21世纪议程》,明确提出“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通过教育增强儿童和青少年的环境意识,以推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环境教育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的话,那么,现在我们已赋予环境教育以新的内容,即认为,文化遗产也是一种生态环境。在这种生态环境中繁衍、生长了不同的民间文化之树,如果文化生态环境受到了破坏,文化也就会凋零、消亡。从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来,我国共有31处文物古迹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发展,走向未来的文化根基。国务院决定从今年起,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主题是“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这表明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一、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对长城、故宫等物质文化遗产总的来说保护不错,随着社会发展,文化遗产的另一个组成部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又被提到议程上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它的范围包括:口头传承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含戏曲、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指集中开展民众传统文化活动的地点,或定期展现特定事件的时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当前广大群众对此还不甚了解。应当看到,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加快,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加强文化遗产保护,进行文化遗产教育刻不容缓。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决不只是美术院校学生,或文物研究人员要关注的,需要全民族、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毛泽东同志说:“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年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宝的遗产。”①保护文化遗产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提高全民族的文化自觉意识,增强全体人民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就有了深厚的群众基础。正因为如此,国家才设立“文化遗产日”,动员全社会保护文化遗产。因此,我们必须把文化遗产教育纳入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

国民教育体系是主权国家通过制度或法律的形式,对本国所有享有公民权利的人所提供的一种不同层次、不同方位和不同类型的教育服务系统。我们认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由学校教育系统和校外教育系统构成,它是正规与非正规教育沟通。它具有全面性、普适性、开放性等特征。我们要坚持可持续教育发展观,把保护文化遗产理论渗透于国民教育体系之中,把民间民俗文化的教育活动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之中,构建科学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在我们已注意保护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我们倡导面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方位教育传承的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关系到民族群体和全社会的公共事业,更需要国家及民众的互动协作,更需要一个面对历史、现实与未来的理性与健康的文化心态和文化环境。所以,不仅是高等教育,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及社会教育,不同层次、不同社会方式的教育都应参与进来。

二、加强文化遗产教育

加强文化遗产教育意义深远。文化遗产教育在推动民族文化创新、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塑造民族性格、提升民族理想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加强文化遗产教育,能促进先进文化建设。保护好文化遗产,关系文化血脉的传承,关系精神家园的维护,关系先进文化的建设。一个国家要独立,除了政治独立、经济独立还不够,还必须在思想文化上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我国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机制、思维方式、想像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维护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保护文化遗产关系到国家的文化安全。文化遗产是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根基,是我们认知自己的历史,提升自己的素质,汲取创造新生活动力的精神源泉,是创建学习型社会中的基石之一,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关系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

(二)文化遗产教育能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促进社会祥和,安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具有教育功能,对民族心理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帮助识别真善美,可以培养人们健康、正直的伦理道德观。民风民俗属于非制度文化,它对于社会所具有的约束,是非强制性的,规范和教育功能往往是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方式来达成的,它的影响更久远、更深刻。它对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加强文化遗产教育,可以塑造民族性格、提升民族理想。我们通过文化遗产教育,弘扬民族传统,使教育扎根在本民族的土壤之上。教育在本土内生根,才能成为“活的教育”。比如,年画艺术创作,不仅是反映中国农耕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民俗生活的“大观园”,也是一部展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史。山东潍坊年画、江苏桃花坞年画、四川绵竹年画、河南朱仙镇年画中表现的淳朴民风、爱国热情、民族自强精神加强了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对乡土的热爱,也极大激发了人们的文化自尊和民族自信。

(四)文化遗产教育可以促进校园文化的勃兴。文化遗产不仅具有教育功能,还具有娱乐性质。各级各类学校可以通过对本土民俗文化的发掘,把它们转化为教育、娱乐资源。比如,校园可以举办竞技活动抖空竹、跳狮子;举办昆曲、古琴比赛,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遗产教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

(五)文化遗产教育能带来旅游市场的繁荣。“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中国幅员辽阔,各地民俗、风土人情颇为不同,通过文化遗产教育,人们认识到各种有益的民俗文化,进一步开发各种民俗传统产品,风光旅游项目,如从本地区出发,举办“陶艺节”、“龙舟节”等节日文化庆典活动,繁荣、活跃、扩大了市场魅力和价值。

三、要重视对民俗民间文化的发掘、推广

文化遗产教育具有重大意义。各级各类学校和社会都要重视对民俗民间文化的发掘、推广,推广中尤其应当加强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认知。尽快改变现行教育知识体系中,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认知严重欠缺的现状。

(一)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

婴幼儿阶段是人生的起点,文化遗产教育要从幼儿园孩子开始。比如,木偶戏既保持和发扬了民间朴实热情洋溢的风格,又突出了浓郁的地方色彩。把这样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带入幼儿园,木偶戏丰富的动作,生动的语言,变换的音乐无不给幼儿美的享受。使幼儿对古老神秘的中国文化又多了几份了解。年画,是传统民俗的缩影,可以组织幼儿园孩子欣赏、临摹;也可以把民间传统节日编成歌谣,让幼儿传唱,不但愉悦了身心,同时也使孩子明白了许多深刻的道理,更使他们欣赏到了中国特有的民俗文化。

中小学应当将本地区优秀的文化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教育内容。除了在有关课程中贯彻文化遗产的内容外,如在语文、常识、社会、地理、历史等课中渗透文化遗产教育,还可以通过开设必修课或选修课,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比如,开设傩戏、刺绣、木雕,皮影、年画等活动。为抢救和挖掘了将要失落的民间剪纸艺术作品,为培育新人,可把剪纸这门艺术送进中小学课堂,使这门传统艺术又有新的发展空间。还可挖掘社会民间艺人的教育因素,组织现场参观,社会考察。把文化遗产教育作为中小学活动的重要内容,有计划开展系列化的教育活动。比如,展览、开主题会、看影视、参观访问、开设课外兴趣班,以各种喜闻乐见形式,加深对中小学生对文化遗产的认知。

(二)大学教育

高等院校在文化遗产的人才培训、智能参与、信息传播和知识创新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近年来,一些高校在文化遗产教育方面已作了很好的尝试。比如,中央美术学院在原民间美术研究室的基础上,成立了我国高校内首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创建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为主旨的新学科,将民间美术作为人类文化遗产正式系统地列入大学艺术教育,填补了高校“学院派”教育中长期忽视民间文化艺术认知教育的空白。但是,仅仅在美术院校进行文化遗产教育远远不够,我们要将教育扩展到所有的高等院校中。我们必须做到:

1.大学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传习地,要倡导更加开放、平等、民主,更具世界文化交融、竞争和创新活力的教育理念,使文化遗产教育在知识传播体系上形成多元化、开放化的特征。

2.大学现行教育知识体系中应当反映出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和文化价值。大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应落实到学科创新发展和课程与教材的改革中。大学应当积极创建国家及社会文化遗产事业急需的新学科,为国家提供文化遗产信息、尤其是作为文化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科研信息。

3.积极协助、支持国家及政府制定适合国情和文化发展的文化政策和操作模式,肩负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人才的培养重任。打破单一文本式、学院式的学术模式,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来,为国家文化遗产事业提供优质服务。

4.应当积极推广中国非物质文化向世界的传播、宣传,增进人类文化的交流。使文化理念更具可操作性,加强信息型的实践参与。

5.文化遗产的高校应尽快与政府和民间协作,探索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用文献形式把原有技术形态、文化方式、生产生活方式记录下来,并搜集、整理、出版各地民间风俗文化。

(三)社会教育

除学校教育外,我们还要通过广泛的社会教育,使公民自觉、自主地去保护、传承、发展本社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1.保护好文化遗产,是政府的重要责任。我们对

遗产保护的工作原则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长远规划,分步实施;明确职责,形成合力”。政府主导,不光要拿钱,还要进行指导和规划。文化大省江苏在全国率先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已取得实质性进展。江苏省首次明确全省“遗产”保护范围。《条例(草案)》规定:“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下列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本条例保护:(1)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2)传统表演艺术和民间美术;(3)传统礼仪、节庆、体育等民俗活动;(4)传统手工艺技能和民间传统知识;(5)与第(1)、(2)、(3)、(4)项相关的资料、实物和场所;(6)其他需要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立法的形式,确立国家与公民面对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使命和应尽的教育传承与认知义务。

2.各级政府应把做好对民俗和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性保护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设立专项保护基金,组织专人,在已经进行民间文化普查的基础上,对其他民俗和民间文化进行普查、收集、整理,尤其是对一些濒临灭绝的民族艺术、民间绝技、民俗文化等遗产,或录音或录像,注重搞好传帮带工作,避免出现“人亡艺绝”现象。

3.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还必须依靠全社会的自觉,形成“保护文化遗产人人有责”的全民意识。社会上的力量包括一些著名企业,在获得利润回馈社会的时候,可以投向文化遗产的保护。政府一方面号召全社会特别是有一定能力的企业、机构、个人等来关心支持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另一方面,制定一系列的政策鼓励企业向文化投资,向文化事业包括文化遗产保护的投入。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文化事业,包括民间博物馆、民间文化馆。同时要积极引导社会方方面面、海外华侨及个人多方筹款,共同做好保护工作。

4.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人员素质。要深化改革,精简机构,建立健全专门执法监督队伍。要加强文化遗产教育培训,提高世界文化遗产管理人员素质,并实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机构的主要负责人要分批接受系统培训,并取得国务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

5.出版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以规范有关行为,并引起全社会的更广泛的重视。通过宣传教育,普及与世界文化遗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知识,让更多人分享世界文化遗产蕴含的丰富价值,增强人民群众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爱护并参与遗产保护的风气。

四、文化遗产教育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教育总是在传递、延续着一种文化,也不断创造着文化,为文化的发展提供新血液、新生机和新的前途。

(一)文化遗产中有积极的和消极的成分。一般来说,积极的文化能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变迁而具有新的内容或形式,也成为现代人们必不可少的文化娱乐内容。如中秋赏月、重阳登高。消极和落后大都与封建意识和落后的自然经济及迷信、宗教紧密相连。有关部门、专家应对文化遗产中内容加以界定,加以引导。如民族民间文化中很多与巫术、迷信交织联系,而巫术、宗教与科学,都是人类文化的共同的构成因素,都是与人类共始终的。在承继文化遗产时,我们首先要

把文化遗产中的精华与糟粕区分开来。

(二)保护传统文化和文化创新、建设先进文化并不矛盾,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今天的保护和继承,正是为了明天更好地开发利用和发展创新。我们不能把一些文化遗产放入博物馆后,一放了事。传统文化作为一种遗产,我们首先要原生态地将其保护下来,然后再加以分析,我们进行文化创新,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依托历史,立足现实,尊重过去,面向未来,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继承和科学扬弃,来创造和熔铸既有丰厚历史底蕴,又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新文化。

(三)不要让“物质化”的趋向掩盖了文化遗产的精神实质。因为不了解传统节日的精神和文化内涵,而过多关注于物质形式表面,很多年轻人在传统节日来临时已经习惯于只关注该吃什么,以至于中秋节一度被称为“月饼节”,而端午节则被称为“粽子节”。加上商家出于商业目的的推波助澜,使得传统节日“物质化”的趋向掩盖了其精神实质。我们只有真正领会了文化遗产的价值,才能将其精神内涵在我们的时代、我们的生活中,继续存在并且发扬光大。保护传统节日最紧要的是留住传统节日的“文化记忆”,决不能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疏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懂得传统文化带给我们的不可替代的真正遗产。

(四)要在科学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充分发挥世界文化遗产的教育、科学和文化、宣传作用,不断提高世界文化遗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五)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树立起人性的文化尺度,要尊重民众文化传承的自发性、自主性和文化个性。不能忽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的民众、尤其是农民群体。我国民间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生于民间、兴于民间、藏于民间,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活动息息相通,我们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把弘扬民间文化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科学利用农村民间文化资源,积极开展具有浓郁民间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促进农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的精神主题是希望传承创造一个具有民族文化基因特色的持续发展的美好未来。进行文化遗产可持续教育,正是延续我们民族的辉煌和梦想。设立“文化遗产日”后,我们要做的事还很多,文化遗产保护任重道远。我们要从对国家和历史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充分认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全面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观,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把发展经济与繁荣文化作为统一的目标,坚持文化遗产教育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注释:

①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3,第1版,第2卷,第499页

参考文献:

[1]John Huckle,Stephen Sterling[英]主编,王民等译:可持续发展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298—299.

[2]陶立瑶.民俗学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33—36.

[3]刁培萼.教育文化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53—55.

上一篇:医学心理学论文范文下一篇:小水电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