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进电机控制电路设计范文

2024-08-07

步进电机控制电路设计范文第1篇

1 三相步进电机驱动控制电路的组成

该电路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数字时钟脉冲发生电路, 它由NE555芯片和电阻R1、R2、电容器C1、C2和电位器RP组成。本设计中采用了无级变速的设计方案, 通过改变RP和电容器C1的充放电时间常数来改变NE555的脉宽输出信号宽度;电位器RP的阻值变大时, 由于充放电时间延长, 导致输出信号的脉冲变宽, 周期变长, 电机转速下降;反之, 电机转速提升。电阻R1和R2以及电容C2为NE555提供基准工作条件和参数。

第二部分是逻辑驱动信号发生和显示电路, 他由R3、R4、R5、LED1、LED2、LED3和二片74LS74芯片组成;每个74LS74中有二个D触发器, 二芯片中共有四个D触发器;本设计中使用了其中的三个D触发器, 分别去控制三相步进电机的三个独立的驱动电路。由R3和LED1组成A相逻辑信号监视显示电路, 同样由R4、LED2和R5、LED3组成B、C二相的逻辑信号监视显示电路。

第三部分是驱动控制电路, 由VT1至VT6六个三极管、LED4至LED6三个发光二极管和H1至H3三个继电器组成;H1、LED4、VT1和VT2组成A相的驱动控制电路, 同样由H2、LED5、VT3和VT4组成B相驱动控制电路, 其它的是C相驱动控制电路。

2 三相步进电动机驱动控制原理和过程

2.1 启动前

由于三个D触发器的置位端均为零, 虽然有时钟脉冲信号输入, 但每个D触发器输出还是为零 (低电平) , LED1至LED3均不亮, 六个三极管VT1-VT6因输入为低电平而截止, 继电器H1-H3断开驱动控制显示LED4-LED6均不亮, 三相步进电机因未得电而不会转动。

2.2 正转

当按下正转启动按钮时, A触发器输出被置1 (高电平) , LED1亮, A相驱动控制电路得电, 继电器H1吸合, LED4亮, 控制三相步进电机A相定子线圈导通;同时B、C二触发器输出被置0, 而LED2和LED3不亮, B、C二相驱动控制电路中的VT3至VT6因输入低电平而截止, 继电器H2、H3未吸合, 故三相步进电机B、C二相定子线圈不通;此时三个D触发器的输入分别为 (A-1、B-0、C-0) , 三个D触发器在NE555的下一个时钟脉冲上升沿, 同时打开传输门并迅速锁定输出 (A-0、B-1、C-0) , LED2、LED5亮, H1断开, H2吸合, 三相步进电机A相线圈因H1断开而失电, B相线圈定子得电导通, C相因H3未吸合, 保持不通, 定子磁场旋转120度电角度, 转子也跟着转过120度;同样在NE555的下一个时钟脉冲上升沿, LED3、LED6亮, 三个D触发器输出为 (A-0、B-0、C-1) , 三相步进电机A、B二相定子无电, C相导通, 定子磁场又转过了120度的电角度, 转子也跟着再转120度;再到下个时钟脉冲上升沿, 三个D触发器、继电器回复到正转启动时的初始状态, 定子线圈磁场和转子随着转过120度也回到初始状态, 以后不断重复以上过程。

2.3 反转

当按下反转启动按钮, A触发器置0, B、C触发器置1同正转启动时正好相反。从反转逻辑关系图 (图1) 中可以看出, D触发器状态同正转时相反, 正转时是高电平后移, 而反转时低电平后移, 相当于高电平前移, 从而实现三相步进电机定子磁场的反向旋转, 电机也就能反向旋转了。

2.4 停止

电机的停止控制电路因比较简单所以在图中没有画出, 只要在把74LS74二个芯片的电源输入端合并后连接一个常开按钮接入9V电源就行, 无论正转, 还是反转, 只要按下停止按钮, 二个芯片74LS74因断电而自动复位, 所有的显示LED灭, 继电器均断开, 电机停止转动。

3 结语

设计了是一种由NE555和74LS74芯片组成的三相步进电机的控制系统。在设计时, 选用了结构简单但是性能可靠的硬件电路以及性价比很高的芯片和电子元器件, 设计时用弱电电路来控制强电电路, 具有成本低、体积小、功耗小、使用灵活、操作简单、可扩展性强、升级方便和运行安全可靠稳定的特点。本设计经过启东机械设备制造厂在实践中的应用, 发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摘要:设计了一种由NE555和74LS74芯片组成的三相步进电机的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弱电电路来控制强电电路, 利用NE555的数字脉宽振荡电路产生时钟脉冲, 通过二片74LS74中的三个D触发器, 去控制驱动电路中的三个电磁继电器, 驱动三相步进电机转动。步进电动机转动的速度由脉冲信号的宽度来控制。改变相线通电顺序可改变定子磁场旋转的方向, 从而达到控制步进电动机正反转方向控制。

步进电机控制电路设计范文第2篇

一、电力机车交流电机速度控制系统构建

为实现电力机车交流电机速度控制系统的实现, 构建如图1所示电力机车交流电流速度调控系统框架结构图。硬件主要由PLC控制器、PWM驱动器、H桥和电力机车交流电机组成和速度传感器五部分组成。工作时通过速度传感器采集电力机车交流电机理论速度和实际运行速度, 计算出理论速度和实际速度的差值参数, 将参数输入PLC模糊逻辑模块模糊化处理, 以PWM占空比的信号形式输出, 控制电力机车交流电机三相H电桥的驱动电压, 实现电力机车交流电机转速的精确控制。

如图1是电力机车交流电机速度控制系统的整体框架结构图, 由模糊化模块、规则库模块和去模糊化模块三部分组成。其中模糊化处理过程由电力机车交流电机速度控制系统将输入、输出处理单元转换成模糊化的变量来进行处理, 并检测的速度误差。系统的速度误差变化量定义为系统模糊逻辑控制器的输入信号变量, 将系统模糊逻辑控制器输出信号u定义成PLC可编程控制器的输出变量来进行处理。在进行铁路电力机车电机调速控制的研究中, 为减少可编程控制器PLC系统计算和存储空间的限制对研究的影响选择S形隶属函数和Z形隶属函数。电力机车交流电机模糊逻辑控制器我们采用了模糊数学中模糊化规则进行处理, 没有采用数学方程进行决策的判断和处理。系统中对规则数量和模糊变量中的模糊子集划分相互一致, 但是对误差模糊集和误差变化量模糊集则采用7个语言术语进行处理, 共有7×7=49个模糊规则来对电力机车交流电机的速度控制系统进行控制变量的表示和处理。

系统中为精确控制电力机车交流电机转速, 系统中专门设计了去模糊化的模块。系统通过这个模块的处理最终可以实现系统输出变量转换为非常具体数值变量, 更具有量化处理的能力。对系统PLC控制器输出变量值的在模糊化逻辑控制器中分别进行模糊化处理、模糊规则化处理和去模糊化过程处理后将能得到的电力机车交流电机模糊控制系统的数值。

二、电力机车交流电机速度调控系统仿真研究

应用PLC进行编程, 其程序的主体如下所示。通过此程序可计算出模糊变量输出的隶属度。

采用加权平均算法进行去模糊化处理, 系统使用可编程控制器PLC进行编程, 主体为:

第三步, 系统的可编程PLC控制器采用模糊算法将计算出的输出信号变量输入到系统上端的PWM控制驱动器中, 再经过H桥电路来精确地控制铁路电力机车交流电机速度的输出, 实现铁路电力机车交流电机转速精控制的目的。

MATLAB软件进行仿真研究不仅能够实现动态系统的建模、仿真, 而且还能进行传真系统综合分析与评价, 本系统的电力机车交流电机控制系统的结构包括电力机车交流电机、PLC控制器、PWM驱动器等, 其中主要使用传真PLC控制器模糊规则, 并通过系统的输出信号调整电力机车交流电机调速驱动信号的占空比比例关系。

假设电力机车交流电机转速为1750 r/min, 分别在不同的负载下启动实验电机工作, 观测电力机车交流电机转动速度的变化曲线, 从而可以计算出电力机车交流电机转速上升时间、稳定时间和过冲性能等重要的参数。最终经过综合比较我们发现和多数交流电机的调速特性一致, 铁路电力机车交流电机表表现出在加载的负载大情况下, 电机调速的速度上升时间表现出比较长的特点, 同时速度的稳定时间和过冲率却很小;但当加载的负载比较小的时候, 铁路电力电机的电机启动时加速的加速度小, 速度提升较慢, 但稳定性好。

三、结束语

铁路电力机车交流电机转速控制可使用西门子公司生产的可编程控制器PLC上得到了实现, 并经过验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系统中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器输出PWM电机驱动信号的占空比例, 并应用此信息来调节电力机车交流电机的桥型调速电路的电压值, 实现铁路电力机车交流电机的调速;最后为验证结果的可靠性, 应用计算机仿真系统对典型电力机车交流电机上的调速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和研究, 仿真的实验结果证实PLC可编程控制器在电力机车交流电机速度精确控制方面有一定的实用效果, 具有推广使用的实用价值。

摘要:针对电力机车交流电机转速精确控制问题, 构建以PLC模糊逻辑平台为基础的电力机车交流电机转速控制系统, 按电力机车交流电机的设定速度和实际反馈速度, 获取速度误差和误差变化量, 通过PLC实现变量模糊化和去模糊化处理, 根据输出的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实现电力机车交流电机速度的精确控制, 仿真实验验证系统能够实现电力机车交流电机在不同的负载下转速的精确控制。

关键词:电力机车,交流电机,PLC、精确控制

参考文献

[1] 梁永清.双闭环控制的移相全桥软开关变换器的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 2014 (8) :156-158.

[2] 王秀丽.用PWM芯片实现全桥移相隔离变换器的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 2012, 35 (2) :188-190.

步进电机控制电路设计范文第3篇

发电机运行, 尤其是大型发电机运行中, 发电机的稳定运行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和生产的实际需求。随着宣钢循环经济的进一步扩展, 将会有更多的15MW以上的发电机组出现在宣钢的生产序列当中。

实现机组的稳定运行主要依靠高素质的操作运行人员。越来越先进的机组的引入, 发电机运行的稳定性在技术上得到了保障, 随之出现的是启停机次数的减少, 机组操作的减少, 运行人员实践机会减少, 这恰恰阻碍了高素质操作人员的培养。这似乎是一个无法解决的死循环。

假如, 能够设计制作出发电机计算机模拟控制系统, 那么这个问题将迎刃而解。

计算机控制的发展和计算机本身的发展密不可分, 计算机的每一次更新换代, 都会促使计算机控制的进步。自从1946年诞生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以来, 无数的科研人员就设想将计算机用于系统控制, 例如飞机、导弹系统等。但是, 由于当时的计算机体积和功耗太大, 可靠性差, 稳定性也不尽人意, 所以还不能用于控制系统。因此, 当时的较长一段时间里, 计算机主要还是用于科学计算和数据处理。

计算机控制首先在工业过程控制领域获得成功。20世纪50年代中期, 美国科技人员开始对化工过程控制的计算机控制系统进行了系统研究, 并于1959年3月, 成功地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德克萨斯炼油计算机控制系统, 美国这一开创性的工作, 使得人们对计算机控制产生极大的兴趣, 从此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进入正轨。

20世纪60年代初,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兴起, 晶体管计算机取代了电子管计算机, 计算机的可靠性和各个性能指标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计算机控制系统开始采用直接数字控制 (DDC) 。但是, 由于当时的计算机价格太贵, 可靠性不能完全满足生产过程控制的要求, 因此, 计算机控制的推广受到很大限制。20世纪60年代后期,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出现了小型计算机, 小型计算机的出现加快了数字控制系统的发展。但当时的小型计算机价格比较贵, 只有对大规模的控制系统才可能采用计算机控制, 对一般控制应用仍然是可望不可及的事。

计算机控制的快速发展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 出现了微型计算机之后才开始的。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 (LSI) 技术的发展, 微型计算机于1971年问世, 微型计算机的出现使得计算机控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由于微型计算机具有运算速度快、可靠性高、价格低和体积小等特点, 因此消除了长期阻碍数字控制系统发展的问题。20世纪70年代中期出现了集散控制系统 (DCS) , 成功地解决了传统集中控制系统整体可靠性差的矛盾, 从而使得计算机控制系统得到大规模的推广应用。

20世纪80年代以后, 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VLSI) 技术的高速发展, 计算机朝着超小型化、软件固化和控制智能化方向发展, 同时多传感器测量系统、执行机构等也越来越自动化、智能化。

所以, 我们的假设应该是可行的。

我们假设能够设计出这样的控制系统。那么我认为应该实现以下两种功能。 (1) 从发电机启机, 冲转, 至并网的过程。 (2) 发电机正常载荷运行, 随机给出故障信号, 发电机模拟停机的过程。

2 需要考虑的因素

从TRT发电机启动升速的过程来看需要满足的先决条件有, 高炉允许启动信号, 出入口插板阀开启信号, 系统联络柜主开关合闸信号, 并网柜开关小车工作位信号, 盘车器运行信号, 润滑油最远点压力信号, 液压系统压力正常信号, 电气系统正常信号等。

主要控制参数为发电机转速。能够引起发电机转速变化的因素有高炉顶压、进入机组的煤气量、透平机入口压力。

主要控制手段为, 控制调速阀及静叶开度控制入口压力及煤气量, 对于串联式TRT还应充分考虑外网阀组对入口压力及煤气量的影响。相互作用关系为, 串联式TRT关闭外网阀组一定角度后, 入口压力及煤气量增大, 开启紧急切断阀后, 经过调速阀及静叶开启, 煤气冲击转子叶片, 机组升速。

3 需要注意的问题

(1) 理论上调速阀完全可以满足机组从13~3000的控制需要, 但是在实践中发现翻板阀在角度从40%左右至全开时, 通流量基本不变。

(2) 静叶开启角度的控制应尽量精细在实际中, 0.1%的静叶调控可以引起机组转速上升5r~10r。

(3) 外网阀组角度控制设计与调速阀存在相同的问题, 40%之前, 作用不明显, 变化速率慢, 可以表示以恒常量, 20%以下时, 需要充分考虑所能引起的变化速率, 每1%的关闭, 可以引起透平机入口压力10KPa左右的上升, 10%以下时每关闭1%能引起入口压力15k Pa~20KPa上升。

(4) 在入口压力达到80kpa左右时, 静叶角度控制的作用将大幅度上升, 所以, 阀开度与其产生的作用绝对是非线性关系。

(5) 所有参数是相互影响的过程。静叶的开启将造成入口压力的降低, 程序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参数变化带来的整体变化。

(6) 响应过程, 应充分考虑各种变量变化引起转速变化需要的反应时间。

(7) 设置各种机组参数的变化, 例如:机组振动的升高, 机组轴瓦温度的升高, 机组润滑油冷却后油温的升高, 这些参数的变化过程比较简单, 可以简单设置, 只要满足引起操作人员注意, 简单操作的要求即可。

(8) 机组临界转速的设置。这是必须给予充分考虑的因素。在临界转速范围内, 机组振动出现大幅度升高, 在实践中, 通过这一过程经常出现机组振动保护停机, 所以应详细设置临界转速范围, 及临界转速范围内振动显示值。

4 数学模型的建立

每一个影响发电机转速变化的因素与转速之间的都是非线性关系, 所有影响发电机转速的参数变化叠加后, 发电机转速的计算及变化速率的计算都是非常困难的, 也就是说数学模型的建立非常困难, 那么, 我从一个运行人员的角度考虑, 我们每天24h在做机组运行的数据统计, 包括每一次开机各个参数的数据统计都有详细的记录, 如果我们没有能力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 我们是不是可以不要数学模型, 而直接代之以参数呢?毕竟, 实践累积得来的参数比任何计算来得都要准确和实际。

5 模拟操作系统的建立

以一台电脑作为服务器, 控制能够引起变化的不可控参数, 以另外一台主机登陆服务器进行模拟操作。

这只是我从一个运行人员的角度提出的一种假设。如果可以实现, 不单单可以模拟发电机的运行, 理论上也可以实现对高炉、炼钢等各个生产环节的模拟生产, 这样说来, 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摘要:建立中小型发电机运行模拟系统, 运行中各种工况处理, 发电机运行人员培训。

步进电机控制电路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电气控制高炉;助燃风机;电气控制

一、电气控制说明

电气控制指的是通过控制电气设备的电压、电流、频率、通断、连锁、速度等,完成工艺过程的动作要求。对于工艺过程程序及功能相对固定的机电设备,我們通常采用继电接触控制。

机电设备电气控制基本原理是,通过电器控制线路,即由各种有触电的接触器、继电器、按钮、行程开关等按不同连接方式组合而成的控制系统,实现对机电设备的启动、正反转、制动、调速和保护,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常见的基本控制线路有:点动控制线路、正转控制线路、正反转控制线路、位置控制线路、顺序控制线路、多地控制线路、降压启动控制线路、调速控制线路、制动控制线路。

电气控制除了在满足生产工艺,控制电压的要求的同时,必须要考虑控到制电路工作的安全性、可靠性,便于操作、维修和电路简明等一系列的问题。

二、改造措施

1、变频器闭环控制改造

变频控制系统原设计仅有变频器电流内反馈闭环控制,电机抗扰稳速性能差,是减速机产生剧烈晃动的原因之一。国内同行如天铁集团采用的是带编码器速度反馈的速度闭环控制,其每台电机通过编码器将速度反馈给变频器,当负载变化影响电机转速时,变频器能够很好的调整输出,保持电机恒速,使电机具有良好的抗扰稳速性能。但目前的现状是,电机未设计编码器接手,安装编码器必须全部更换新电机,而且型钢炼钢厂建设时未严格按照变频器EMC导则进行设计施工,电机距变频器距离长,信号线、电机线混放且接地系统不完善,改造使用编码器速度反馈可能存在强烈的信号干扰,埋有更大的事故隐患,因此采用待编码器反馈的速度闭环控制不适合应用。经过反复研究变频器功能图,结合现场实测,在输出频率5Hz以上时变频器内部检测的速度反馈值与实际电机速度差别不大,完全可以用变频器自身检测的速度反馈代替编码器速度反馈,实现速度内反馈闭环控制。因现场基本用不到5Hz以下的运行频率,速度内反馈闭环控制完全可以代替速度外反馈闭环控制,且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2、西门子矢量型变频器初始化参数优化

要消除高速制动,首先必须将保证电机速度减速至接近零速时控制抱闸抱死,同时还必须避免减速时间过长导致炉子停不住产生下滑现象。研究变频器矢量大全中关于减速功能方面的参数设置,P464减速时间的设置对减速快慢起决定性作用。但在实际调试过程中,无论如何修改减速时间的大小,实际减速时变频器并未按设定曲线减速,而像是自由停车,即系统不能实现设定的减速时间。经过系统排查分析,我们人为变频器本身不存在硬件问题,变频器减速时间不起作用的原因应该与变频器初始化参数设置不正确有关。因此将电机全部脱开,重新做电机自学习,对变频器初始化参数进行了重新优化。电机辨识及优化功能全部实现后,将电机连接上减速机,带负载进行调试。调试结果显示,变频器可以正常按设定减速曲线减速,功能良好。经过反复试验,将变频器P464减速时间设定为1.5S,实际动作时,电机从最高速开始停车,减速至接近零速的时间为1.5S以内,完全满足控制要求。

3、优化抱闸控制程序

重新设计PLC抱闸控制程序,要求抱闸得电条件为一主两从变频器抱闸打开信号输出;抱闸失电条件为一主两从变频器抱闸打开信号取消或有停止信号后PLC延时3S强制抱闸失电。程序修改后抱闸动作条件全部交给变频器分析判断,为提高系统可靠性,变频器控制抱闸信号未直接控制抱闸接触器动作,而是首先接入PLC,经过PLC分析必要条件满足后再输出控制抱闸接触器。PLC保留紧急情况下急停功能和变频器停止后延时3S强制抱闸失电功能,确保在异常情况下抱闸可靠抱死。设置合适的变频器抱闸控制参数,并调试满足设备平稳运行的要求,启动:阀值选择力矩参数,阀值力矩值必须设置准确,既要杜绝各个位置启动发生点头还要保证启动无冲击,经过反复调试选择力矩阀值为5%额定值,延时时间为0S;制动:阀值选择速度参数,理想状况下速度阀值为零速,但考虑抱闸制动过程有时间,速度降落时力矩要保持满力矩防止下滑,因此速度阀值的设定必须慎重,经过反复试验和分析历史曲线,选择速度阀值为7%额定值,可以保证制动轮停止的同时抱闸可靠抱死。

4、改变变频器主从控制方式解决电机速度不同步

改造后抱闸失电抱死时,变频器速度反馈值已降低至很小,现场观察基本接近零速,但存在的问题是制动时明显可以观察到有的电机对轮要反转一下,减速机仍然有较强烈震动,由改造前的纵向衰减震动变为了横向振动,对减速机冲击仍然十分大。经过分析,从曲线也可以看到,减速期间电机速度不同步,特别是有的电机速度还反向,这是造成电机反转、减速机横向振动的根本原因。

速度不同步的原因分析是由于变频器固定采用主从控制方式,主变频器为速度控制,从变频器跟随主变频器是力矩控制,即变频器力矩始终保持一致,而速度不受控。正常转动期间因电机相当于同轴连接,因此速度可以保持基本一致,但在制动减速期间,因载荷变化剧烈,电机减速特性不完全相同,因此若仍然采用力矩同步控制,必然导致速度不一致现象发生,在不同载荷的情况速度不一致的程度不尽相同,反映到负荷端,即发生上述异常现象。要消除此现象,只能从改变变频器主从控制方式入手,曾做试验取消变频器主从控制,电机全改为速度控制,电机力矩不受控产生的严重后果是电机不同步导致变频器频繁过流故障,无法正常使用。经过研究变频器矢量大全,制定了可靠的解决方案:取消各台变频器固定的主从参数设定,改为由PLC通讯控制字控制;编写PLC程序自动判断炉子进入减速制动状态,从变频器控制字相应位置0,变频器自动切换为速度控制;程序自动判断制动结束,将从变频器的控制字相应位置1,主变频器控制字状态保持不变,变频器自动切换回主从控制方式。按此方式改造,启动及运行期间主从控制方式保证电机力矩同步,减速期间速度控制方式保证电机速度保持一致,彻底解决了制动时电机速度不同步的现象,减速机停车制动变得十分平稳,高速停车时减速机也无振动现象发生。

结束语

机电一体化是现代工业发展的总趋势,目前国内的机电一体化工作已初具规模,但在很多方面还应加强重视和改进。高炉助燃风机电机电气控制对于设计出高效能、低造价的现代化设备,有效利用其特点和效能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伯时.电力拖动与自动控制原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郭选明.试论电气控制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煤炭技术,2012(10)

[5]包文礼,涂林鹏.两种典型的掘进机电控系统[J]科技资讯,2009,(22)

步进电机控制电路设计范文第5篇

“分空间”是指系统或产品的内部空间可被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包括分隔、分格和分层等。例如可以把长方形的餐盘分隔成多格以分别放置菜、饭和汤,称为分格餐盘,常用于公共餐厅和自助餐厅中。类似的还有分格饭菜碗、分格保鲜盒、绘画用的分格调色盘、分格零件箱、多格层保健药箱和多格储物箱等等,存放和取用东西时都很方便。分层不仅指实体的分层,还可以是虚体分层,如企业管理中的分层负责和分层授权。商品市场中的消费人群是按收入分层的,商家必须面向不同层次的消费人群来定位,明确目标顾客群。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分类指导,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目标,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和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各类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高。

不同的存储介质各有特点,就有存取速度的不同层次和其相应的应用场合。磁带具有容量大、成本低、可靠性高的特点,但是存取速度慢,适合大规模数据后备:光盘则存取速度中等,成本适当,适合离线档案管理、数字图书馆等,可用于对在线存储的数据进行备份,以防范可能发生的数据灾难;而磁盘的存取速度快,成本也较高,适合在线高速数据存取,是高速的数据存储设备,可满足计算平台对数据访问的速度要求。可以根据需要将企业数据分类、分层,将不重要的或者不常用的甚至是时间比较久的数据储存在磁带介质上:将不重要但经常用的数据放到普通硬盘上,将非常重要的数据保存在配置了独立冗余磁盘阵列而不会轻易造成数据损坏的磁盘上。分层存储的核心就是对不同情况的数据采取不同的保存方式和介质来储存。数据的分层存储可以灵活处置,当信息处于最重要时期时,将它放在价格昂贵的快速存储设备上,等一段时间后信息变得不重要时,就将它放在价格低廉的存储设备上:而将最后需要归档的数据存放到光盘上;从而在保持或提高服务水平的同时降低了硬件成本和管理成本。

为了生活方便,居民住宅通常按功能分设客厅、卧室、卫生间、厨房、储物间和车库等,而且按面积、质量和装修也分不同档次。

产品的一个部件或者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在空间中分开放置的称为“分体”。单元楼房和公寓楼的门禁对讲系统必须是分体的。楼房的单元门口或楼门口设备包括键盘和开锁用的读卡器等的对讲主机;而包括视频屏幕和话机等设在室内。门禁对讲系统既方便了客人的来访,同时又防止了非法人员的闯入,保护了住户的安全。分体式液压千斤顶的手动泵和千斤顶是分开的,使用前才接好,体积小,特别适用于在空间位置狭窄的地方使用。夏天酷暑时人们用的空调器是利用制冷剂的循环蒸发冷凝工作而制冷的。由于其压缩机噪音大和为了向外散热,一般把压缩机和冷凝器移到室外,并用风扇强力冷却并将制冷剂冷凝放出的热量散放到室外,因而称为室外机;从室外机循环回的制冷剂因蒸发吸热而制冷,并用风扇吹出冷风到室内房间内来降温,蒸发器等放在室内,称为室内机。分体式太阳能热水器集热器与水箱分离,接受太阳能的集热器必须置于室外的屋顶或挂于阳台外壁,而水箱安装在室内或阳台内,可避免风吹雨打来延长寿命,也减少了热损失。

按不同时间间歇地工作、做不同工作或为不同对象服务就是“分时”。由于地球有昼夜和季节之分,人分时地在白天生活工作、夜晚休息睡眠,并且有节假日。用电因而有峰谷期之分。为了节约电能就有了用电谷期价低的分时计价政策。蓄热式分时工作的节电家用电器如蓄热式电热水器、电冰箱、电暖器及蓄热式电锅炉等都是利用分时计电价而采用分时工作,用电峰期蓄热,谷期工作的办法来节省电费的。而分时蓄冷空调器则是利用低谷期电来制冰蓄冷,而在用电高峰期时以融冰供冷来满足空调负荷要求;时尚服装、旅游和民航等有淡旺季,也就有淡季打折的服装、旅游费和机票,也是分时计价;酒店业有淡旺季,淡季客房利用率低,就创造出分时度假(即分时休闲旅游)。游客可用锁定的价格,按每年若干天,共若干年的时间,一次性购买度假村公司的别墅或宾馆的一个房间的使用权,并享有转让、馈赠、继承等权益及对公共配套设施的优惠使用权。游客还可以将购买的分时度假村的使用权,去交换隶属于该公司全球服务网络的任何一家度假村或宾馆的一个房间的使用权,从而达到异地休闲旅游目的。高速公路、机场、地铁、车体和楼顶等户外广告过去有极度分散、发布期长的问题。户外大牌广告的传统发布周期一般为一年,但根据调研,其影响效果最佳时间为7周,这样就形成了广告资源的浪费。户外分时广告通过分时间、多点位、大范围、高频次、灵活性的投放模式,根据广告主的需求来进行户外广告的投放并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使分散的户外广告资源实现整合,实现户外广告的精准投放,也使分别以1个月、2个月和3个月为期的大面积覆盖的户外广告投放成为可能,从而降低了广告成本,为广告主创造最大的投放价值。在发光二极管显示屏中,通过分时轮流控制各个数字管的公共极端,就可使各个数字管轮流显示,每位数字管的点亮时间为1~2毫秒,由于人的视觉暂留现象及发光二极管的余辉效应,因此只要扫描的速度足够快,就不会有闪烁感,能够节省大量的输入/输出端口,而且功耗更低。对锌电解过程进行最优调度的分时供电,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用电费用,降低生产成本,还能为稳定电网负荷、确保发供电设备安全运行以及功率因素的提高作出贡献。电脑数值控制器能定量地定位和定速控制多台步进电机的多段分时运行,用于能精确加工出复杂零件的数控复合加工机床和雕刻机、切割机、焊接机及纸箱打样机等的自动控制中。

如果能够既分空间又分时,将会带来更多的益处。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既在空间上划分出奥运专用车道,又在时间上进行分时分段地实施交通通行管理,如采用汽车按单双号分天限行等,在广大市民的支持下有效地保证了奥运会开闭幕式和比赛交通的畅通。计算机的多用户分时操作系统如Linux和Unix操作系统,是将系统处理机的时间与内存空间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微观上轮流地切换给各终端用户的程序在不同时刻轮流使用中央处理器。由于时间间隔很短,使宏观上每个用户并不感到有别的用户存在,这样一台计算机主机就可以供许多个终端的用户使用,同时可有效增加计算机时间和空间资源的使用率。

巧分时空法是适用于各个领域的通用发明方法。空间和时间是系统或产品的宝贵资源,加以适当划分或分开使用,可以提高系统的空间和时间的利用率,并方便产品的使用或节能。

步进电机控制电路设计范文第6篇

2、三相对称负载的有功功率,可以计算1相负载的有功功率,再乘以3:

3、P=3×U 相×I 相×cosφ相 可是我们往往知道的是电机的线电压U线,线电流I 线,而且也不知道三相电机绕组是什么接法,怎么办?

4、不要紧,我们先假设,电机是Y接的: U相=1/√3 U线 ,I 相=I 线 ,所以 P=3×U 相×I 相×cosφ相

=3×(1/√3 U线)×I 线×cosφ相

=√3 ×U线×I 线×cosφ相

5、不要紧,我们再假设,电机是△接的: U相=U线 ,I 相=1/√3 I 线 ,所以 P=3×U 相×I 相×cosφ相

=3× U线×(1/√3I 线)×cosφ相

=√3 ×U线×I 线×cosφ相

6、从

4、5知道,三相对称负载的有功功率,不管是什么接法,只要用线电压、线电流,就是一个公式:

P=√3 ×U线×I 线×cosφ相

7、这个证明的关键是:

1)Y接时,U相=1/√3 U线 ,I 相=I 线 ; 2)△接时,U相=U线 ,I 相=1/√3 I 线;

上一篇:碧桂园凤凰岛开放仪式范文下一篇:报告质量体系运行情况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