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园林工程施工管理论文范文

2024-05-23

现代园林工程施工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随着当今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材料、新结构以及新工艺开始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得以运用,因此,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对象不仅是为了单纯地解决施工现场和施工设计环节出现的种种矛盾,更主要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有效控制。 基于此,本文论述了如何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建立。

关键词: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管理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科技在社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也应用到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它的主要优势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有助于生产和经济领域之间相互交流随着现在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各行业之间的合作越来越紧密,也越来越多,在不同生产和经济范围内都可以相互补充、共同进步。所以我国在现阶段的建筑工程单位管理中使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措施来提升工程单位的管理办法和技术,从而保证现代建筑工程管理的不断发展。在目前我国建筑工程建设管理中实现现代化管理,以便于实现在经济发展中各个行业之间的合作关系,提高国家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2、有助于解决现阶段建筑工程存在的管理问题现在的建筑工程施工发展过程中,工程中各项施工技术和管理手段也随之有了一定的提升,使得建筑工程施工在发展的活动中对现如今建筑单位发生了相对应转变措施,削弱了目前建筑单位的私营化管理和单位自身的管理体系改革,这样就出现了很多工程质量不达标问题、没有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施工的问题、没有规范管理的问题、没有对工程事故进行提前预防等问题,要想真正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切实加强对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管理。

一、做好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通过检验很难实现控制,所以,施工企业必须要认识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是通过对施工人员、建筑材料控制以及施工机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做好质量管理工作,要保证所有参与施工的工作人员都能够认识到施工质量对于整个建筑工程的重要性,从而提升整个建筑工程质量;还要对施工企业各项系统要求和标准进行管理,从而明确任何质量管理体系,保证施工项目管理人员能够对施工责任进行明确,用管理工作来弥补工程质量可能出现的缺憾。做好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工作,还要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他们开展业务技术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工作,从而促进工作人员的操作水平和施工管理工作水平的不断提升,建设出更多的高质量的工程。

二、做好工程施工成本管理工作

建筑工程成本管理工作包括工程人工费、工程用料费用的管理工作,运用科学成本管理工作对施工中的各种成本信息进行系统性、组织性和计划、核算、控制以及分析工作,保证把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工作包括成本控制、成本计劃、成本考核和成本核算工作,每一个管理环节都是互相作用、互相联系的,因此,要想做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必须要把不同的环节当作统一的整体来进行考虑。

三、强化协调管理工程施工

往往需要多名管理人员进行管理,为了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和满足工期要求,管理人员要强化协调管理,工程技术协调和工程管理协调,通过有效的协调方法和途径,控制管理内容和成本,管理人员要认真进行图纸会审,掌握图纸施工内容,及时沟通,各自负责的管理任务要彼此联系,存在问题共同解决,建立职能分工和协作流程图制定,只有管理人员相互协调管理,才能使工程正确的、有效的、顺利的进行,才能有效控制施工中的成本利益、安全生产、质量控制、施工进度管理。

四、加强工程现场的安全管理

“以人为本”是我国基本国策之一,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于人身安全的保障更显得尤为重要,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和一线施工人员在上岗前一定要进行岗前培训,进行安全思想意识强化教育,强调生命重于一切的基本理念,在进入现场的时候,一定要佩戴安全帽,特殊工种需要穿安全防护服,如此管制并不是小题大做,而是对生命的尊重,对人的价值的珍惜,同时也有利于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保证工程施工期限不被延误。

五、加强企业管理意识的建立

施工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决定着整个管理体系是否具备管理潜能,关系到企业在管理层面是否能够健康发展,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工作的有序进行。种种迹象表明对工程企业内部高管进行思想意识培训是必要的,定期的强化其管理心态,逐渐的是外在的督促变成管理工作的原动力,将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有目的的应用与整个管理机制当中,减轻管理人员负担,充分发挥管理体制效力。

六、完善工程管理体系

完善工程管理体系主要应该从两方面着手,首先,要把既定的或者已有的工程管理条目应用类似的施工管理当中,在使用中根据实际问题向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报告,经过认真的比对分析,改进管理方法。将相关法律法规落实到施工过程当中也是必要的,这样不但可以起到限制和督促的作用,还可以使工程企业管理制度能够切实得到进步和发展;另外可以从施工项目的自身状况,施工流程以及工艺特点进行工程管理,努力在每个环节做好把关工作,使管理工作及时到位,并且做好管理记录,形成详细文件资料,为企业今后的发展提供有力管理依据。

七、定期对施工人员展开技能培训

施工人员的技能培训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占据重要位置。建筑工程施工的主体是人,建筑工程管理水平根本上来说是由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决定,因此实现定期对施工人员展开技能培训,提升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素质就成了必要措施。针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在管理过程中重点是要做好技能培训和法律法规培训。针对建筑工程本身的施工难点来进行专业的地技能培训,要通过培训来不断提升施工人员的自身素质,从而保证建筑工程顺利施工。针对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培训重点是要进行管理方式,管理制度等展开专业性培训。要保证建筑工程管理人员能够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专业的管理手段来进行高水平的管理。在管理过程中需要结合工程的实际特点定期开展培训。

八、建立良好的施工管理记录制度

良好的施工记录制度不仅能够提升管理工作人员的警觉性,在进行项目施工时,把相关问题优先解决,从而减少处理建筑工程事故的费用和精力,良好的记录制度不仅能够提升施工现场和建筑工程管理部门的沟通水平,还能够让现场管理工作人员对实际状况进行定期分析,做好相关的记录工作,为编辑项目文件提供详实的历史资料。

综上所诉,施工企业为了在工程建设中能够获得目标成本利益,保证施工质量满足验收标准,在施工中采用有效的管理方法与途径,控制在施工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物资资源管理、成本管理,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施工中不出现安全事故,强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与途径,是施工企业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通过不断的管理和经验的积累,结合当代市场经济条件,运用更加先进的技术、工艺、管理模式,提升企业综合能力,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参考文献

[1]李飞.论现代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08:131.

[2]吕晓珍,张蒙芽.浅析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管理[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5:195-196.

[3]刘亮.浅析现代建筑工程中的工程管理[J].江西建材,2014,09:269.

[4]孟蝶.如何加强建筑工程管理[J].科技致富向导,2013,03:222+312

现代园林工程施工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园林工程施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作。施工企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工程施工质量管控,确保工程合理、顺利推进。另外,还要高度重视工程完工后的养护工作,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让园林工程的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的效益得到持续提升,推动园林工程的发展。在本文中,笔者首先阐述了园林工程质量控制的特征,然后论述了园林绿化工程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分析

质量管控在园林工程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工作质量的优劣,全面影响着工程的整体质量。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开展城市建设的过程当中,会开展大量的园林工程建设,园林工程建设对于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所以园林绿色企业在工程施工环节要加强工程质量的监督,并采取相应的工作策略,全面提升工程的管理质量,使得园林工程的绿化效果得到全面展现。

1 园林工程质量控制的特征

1.1 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园林工程的质量管控工作的有效落实,全面影响着工程建设的开展和执行。建筑企业只有建设出更加优质的园林工程,才能获得相应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施工企业的园林工程质量不仅体现着企业的施工能力,同时还展现了企业的社会形象。所以提升园林工程的质量管控能力,对于建设企业来讲具有一定的重要作用。

1.2 质量管控的复杂性

在园林工程的施工环节,涉及的因素相对较多,它包括了设备因素、环境条件、技术能力以及工作人员,这些因素全面影响着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所以在整体的施工阶段,要加强各个因素的控制,任何一个因素的形成都会出现相应的施工问题,从而全面影响着整个工程的建设质量,这展现出了园林工程质量管控的复杂性和系统性。

1.3 质量管控的连续性

植被是园林工程施工的质量主体,植物的栽种和后续管理工作中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和管理,其工作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建筑企业在长期的质量管控工作中,要做好质量的控制和规划。在园林工程施工阶段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才能保证园林工程的顺利开展,园林工程的任何一个细节出现问题都会全面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质量和效率,严重的情况下会造成整个工程的失控。

2 园林绿化工程的发展趋势

2.1 园林设计领域正在积极拓展

随着园林绿化行业的快速进步,园林设计的内容得到了全面的展现,它促进了园林设计内容的丰富性,园林设计内容,通过广场和景区的环境资源的利用,深入的研究了绿化综合体系的相关制度,通过了景观之间的关系融合,促进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利用。

2.2 更加重视设计人性化与文化特色塑造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园林工程是时代文明的文化展现,它结合了传统和现代的园林元素,满足了现代城市的景观发展的需要,是园林设计师需要全面关注我的设计問题。对于发达国家园林工程建设的相关理念和技术,我们要结合国内的具体情况,选择更加合理的建设模式,对新技术和新理念进行全面应用,从而改变传统的工作模式,形成更加有有特色的风格元素。

2.3 在园林工程建设时融入了生态学思想

生态学是社会学和自然学的融合体,它满足了空间尺度的规划需要,促进了生物圈之间的关系连接,展现了文化圈的艺术价值和社会功能。所以,园林工程设计过程当中,要满足生态学的设计需求。科学合理的规划的本质是为了高效利用生态资源,生态学在设计过程当中展现了生态的属性和价值。园林工程的设计,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是生态系统的价值的整体展现,创造了更加美观的景观特色,从而促进了景观可持续的发展。

3 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管控过程出现的问题

3.1 专业人才匮乏

在园林工程建设的过程当中,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与西方的发展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距离,主要体现在缺乏专业的工作人员。一些园林工程建设的企业,虽然拥有了大量的专业人才,但专业人才的技术能力和职业素养相对较差,这全面影响了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同时还会给园林工程的质量管控,形成一定的发展阻碍。结合建设企业的发展情况,很多企业存在人才匮乏的现象,而企业管理者的工作责任心较差,没有全面掌握监管的执行技术,从而无法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开展相应的监管活动。此外在工程施工实践环节,建设企业工作人员没有尽到个人的工作职责,对于施工的材料和施工环节没有进行有效控制,从而导致施工环节出现材料质量问题。

3.2 质量管控系统不够健全

在园林工程施工环节建立更加完善的质量管控机制,具有一定的价值和作用,它全面发挥了监督的约束作用,为园林工程监管工作打好了施工基础,全面提升了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效率。当前来讲,我国各大园林工程在施工环节质量管控效率相对偏低,只有少数企业建立了属于自己的质量管控制度,一些企业的质量管控规定相对较少,只有简单几项规定内容,没有按照施工标准严格开展流程管理工作,从而导致在施工环节形成的施工质量不合格的现象。

3.3 质量监管技术不够先进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条件的提升,人们对于居住环境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为了满足群众对于居住环境的多层次需要,就要进行建造模式的创新和改革。我国园林工程的发展时间较短,在施工技术和施工模式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从而却被影响了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4 园林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4.1 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

要想保证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离不开优秀的专业管理人才,因而,在园林工程施工监管实践中,企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状况,积极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此外,还要积极引入好的监管方法,全面提升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监管效果。很多园林企业缺少专业人才,基于这一状况,要全面组织落实人才培训工作,切实提升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企业也可从高等院校中聘请教师对员工的专业水平和监管水平进行培训,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为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管控提供高质量的专业人才。

4.2 增强企业管理人员的质量管控意识

较高的质量管控意识对提升园林工程整体质量有着显著的作用。企业在落实具体的园林工程质量管控工作时,可以分阶段进行,既能提升园林工程的整体质量,又能提升园林工程施工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推动企业更好地发展。每个园林工程都有自己的特色及想要表达的艺术含义,如何将这一特色或含义长久地保留下去,与一线施工人员的综合素养有很大的关系。

4.3 积极完善质量监管系统

完善的质量监管系统是保证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的必要条件和基础力量。故而,在园林工程施工监管工作中,先要做的是完善质量监管系统,准确找出整个工程的难点、重点,然后结合这些问题拟定监管措施。在完善管理系统的时候,要符合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基本要求,同时,还要有充足的理论做支撑[6]。园林工程在具体的施工实践中,必须要强化施工工艺的管控工作,企业要合理优化施工流程,按照施工的标准进行施工。

5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园林工程建设的意义重大。好的园林工程能直接反映城市的规划建设总体水平,对城市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当前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管控过程还存在不少问题。所以,在园林工程施工实践中,要保证工程的质量,需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增强企业管理人员的质量管控意识,积极完善质量监管系统。同时,在施工实践中,要积极使用先进技术,有效提升园林工程施工质量,力争打造出优质的园林工程,进而为城市建设提供强力支撑。

参考文献

[1]邓丽娜.住宅小区园林景观绿化工程施工管理问题和对策[J].绿色科技,2019(15):83-85.

[2]彭志红.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泰安市惠丰园小区园林绿化工程调查分析[J].林业科技,2018,43(04):44-46.

[3]董馨.浅谈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南方农业,2018,12(15):72-73.

现代园林工程施工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在现代建筑工程当中,桩基工程施工尤为重要,其直接关系着整个工程建设的施工质量以及建筑未来投入运营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但是,桩基工程施工的难度也较大,想要保障桩基工程的顺利实施,就必须要做好施工技术要点控制,确保相关作业的顺利展开,避免因为人为因素或者客观因素导致其质量受到影响,最终让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受到损害。

关键词:建筑工程;桩基工程;技术要点

引言:桩基工程施工的难度较高,想要保障施工质量,就必须要明确桩基工程施工技术的要点。本文将从现代建筑工程桩基工程施工的现状入手,分析现代建筑工程桩基工程施工技术的要点控制方法,希望能够为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以及桩基工程建设提供帮助与参考。

1 现代建筑工程桩基工程施工的现状

在现代建筑工程项目当中,桩基工程施工为了尽可能的满足项目的质量需求,会展开多种工作,对其予以支持,以保障其质量[1]。在工程的初期,建设单位会派遣专门的工作团队,对工程所在区域的地质情况进行勘察,并将相关信息数据整理成资料应用于后续的设计工作。但是,在当下我国的施工环境当中,部分基层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存在一定的问题,对现代建筑工程中的桩基工程施工质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想要解决这一部分影响,则需要着手展开切实有效的培训活动,避免因为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工程项目的实施不顺利,甚甚至影响整个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在部分施工环境中,其地质环境较为复杂,在地质环境较为复杂的地区,桩基工程施工的难度也就更高,严重增加了施工成本。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要进一步提升相关技术的应用。在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桩基工程的施工质量将直接影响后续相关作业的顺利展开,如若不能保障桩基工程的质量,便无法保障建筑整体的稳定性,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建筑发生坍塌等事故,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

2 现代建筑工程桩基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控制

2.1提高岩土的勘测质量

在现代建筑工程的施工前期,通常需要对施工现场的岩土情况进行勘测,保障后续施工作业选择的相关技术以及施工方案能够良好适用于工程所在区域,避免因对地区内的岩土分布情况的不了解导致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无法得到保障[2]。在建筑工程的桩基工程施工当中,就需要展开切实有效的岩土勘测工作,明确地区的岩土构成情况,并决定相应的桩基施工方案以及相关技术的应用,保障建筑工程的桩基施工能够有效展开,提高岩土的勘测质量,能够有效提高整个建筑工程中桩基施工的质量。

在正式开工之前,需要专门的工作人员对工程所在地区的岩土情况进行勘察,根据其勘察结果以及得到的相关数据,敲定切实适用于岩土环境的施工方案以及相关技术[3]。在进行岩土勘察作业时,为了进一步保障勘察的质量,需要在展开工作的过程中,确保每一项程序都能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展开,确保各程序能够有效展开,避免在勘察的过程中,由于部分程序的错误,导致勘察数据出现误差,影响到后续工程的开展以及整个项目的顺利落成。在对工程所在地区的勘察工作中,如若遭遇到部分较为特殊的地质情况,则需要工作人员对特殊地质进行反复勘察,确保能够得到更为具体的数据以及参数,为后续展开的作业提供支持。在地质勘察的过程中,还要做好相应的记录工作,将勘察的结果记录成具体数值,并整理成专门的资料,应用于后续工程施工当中,为后续的工程建设推进提供地质信息方面的数据支持。

2.2保证桩基结构设计的科学性

在建筑工程当中,设计工作将直接左右相关技术以及方案的选择,并关乎着整个项目的成本以及工期等内容[4]。如若设计的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那么便无法保障后续的施工作业能够按照设计图纸上的内容展开,设计工作也便不具备相应的参考作用,导致设计图纸变成了一张废纸。想要保障设计内容的切实可靠,就需要确保设计图纸上的全部内容都能够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进行设计,确保能够在设计图纸中,将整个工程项目施工囊括进去。在桩基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就需要施工人员根据事先得到的地质情况参数,根据本次工程项目的施工需求,对设计图纸中的内容进行拟定与规划,保障设计图纸能够为后续施工提供依据以及参考。

桩基结构的设计工作,将直接左右后续施工过程中,桩基所采用的结构形式,关系着整个桩基的稳定性以及强度,如若不能保障设计图纸的可靠性以及实用性,那么便有可能在日后的施工過程中,引发质量问题或者安全事故,对整个工程的建设造成大规模的损失。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设计人员深入到施工现场,切实了解现场情况,并且同业主积极沟通,了解本次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结合整个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决定桩基结构的设计方案,并且在完成设计后,做好相应的交底工作,确保施工单位能够明确本次建筑工程的桩基工程施工重点,能够在开工之前做好相应的施工准备。另外,还要根据建筑的形态决定桩基的结构形式,如若本次建筑工程为高层建筑,那么桩基需要承受的压力也就较大,在进行桩基结构设计的过程中,也就应当重视起结构的抗压性能以及抗拔性能。

2.3确保桩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在桩基工程施工当中,想要保障整个建筑的稳固性,就必须要做好桩基工程的施工质量,展开切实有效桩基施工质量控制工作,保障其质量能够满足后续建筑工程的施工。在正式开工的前期,需要建设单位派遣专门的工作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做好设计图纸的交底工作,明确本次桩基工程施工的重点以及要点所在,并且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以及业主的质量要求,选择适用于本次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以及方案,并且采取由浅入深的工作,实现对整个桩基工程的质量控制。在现代建筑工程当中,桩基的复杂程度以及困难度是随着桩基的深度而变化的,在展开作业的过程中,就应当根据桩基工程的深度,决定相应的技术以及方案,并且先从较浅的桩基展开相关作业,随后逐渐深入,进而确保在整个工程建设中,最大程度的控制该项目对土质造成的影响与破坏。并且通过由浅入深的方法,还能够进一步提高整个桩基工程的质量,有效降低了一次性完成较深深度施工的困难性,减轻了后续相关作业的压力。在展开相关作业时,基层工作人员要保障自身操作的规范性,严格按照相关的制度规定展开相关作业,进而确保施工质量。在进行桩孔混凝土护壁施工作业之后,则需要工作人员根据孔的分布情况,将桩孔科学设置为排水井,以此加强对后续工程建设过程中,遭受暴雨天气时的排水性能,避免工地积水等问题。在桩基施工的过程中,还需要在完成阶段性的建设过后,派遣专门的工作人员对其质量进行检验,如若其存在安全隐患或者质量问题,则需要对其进行及时修正,避免其问题长期存在,对后续的施工作业造成影响,导致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受到影响,工程项目无法顺利落成。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工程当中,想要保障项目的顺利落成,就必须要做好所有环节的质量控制,其中桩基工程施工尤为重要。想要保障桩基工程的施工质量,就必须要明确桩基工程的施工要点控制,展开切实有效的工作,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尹相春.建筑桩基工程施工中旋挖钻孔成桩施工技术探究[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32:188.

[2]贾冲.建筑桩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分析探述[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9:288-289+292.

[3]焦晓文.建筑桩基工程施工中旋挖钻孔成桩施工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51:28-29.

[4]王化民.有关高层建筑桩基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管理的应用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7:121.

南京邦奇自动变速箱有限公司

现代园林工程施工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土木工程项目设计的工作内容广泛复杂,流程十分繁琐,如果一直继续使用传统的工程施工管理技术,不仅不能有效提高土木工程质量,反而为土木工程项目发展埋下很多隐患。因此在当前的智能化背景之下,土木工程建设企业也必须要对施工管理技术进行有效的完善以及创新,以促进土木工程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将对智能化背景下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 智能化背景 土木工程 施工技术

作为在建筑行业中占比28%的土木工程,若在其建设期间应用新型施工技术,不但可强化施工效果,而且能改善施工质量,促使我国土木工程在智能化背景下取得卓越成就,为整个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推动力。对此,注重创新发展很有必要。

1 土木工程施工特征

(1)固定性。土木工程是包括道路桥梁工程、隧道工程等在内的建筑工程类型。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土木工程施工具有突出的固定性特点。由于土木施工多具有固定位置,且不可移动,故而在施工时,也常有相对固定的施工场所,所选择的施工技术也可体现出固定性。(2)流动性。土木工程施工阶段所体现的流动性,是指所选择的施工队伍与作业场景的流动。一般在不同的土木工程建设中,尽管外在结构相似,也会因所处地势、地形及施工条件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施工流程。(3)协作性。土木工程一般涉及工程监理、施工设计、材料采购等多个环节,其间要求各步骤中的施工主体发挥出良好的协作性,才能提升施工质量。此外,土木工程因其规模庞大,还多以分包模式予以建设。故而应当加强各分包单位的协作效果,便于削弱多方施工产生的不良影响。(4)复杂性。在土木工程中所应用的施工技术类型繁多,且极易受施工场地环境的影响而增加施工难度。所以应加大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力度。

2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创新意义

2.1 推进土木工程施工自动化发展进程

在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切实有效地做好施工技术的管控工作,并且从管理中要效益要质量,这样能够更有效地体现出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质量和水平。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管控模式的进一步完善,我国土木工程的自动化发展进程进一步加快,进而促进我国建筑施工迈入到全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自动化技术的有效应用和科学合理的管理,使得多种类型的具备自动化优越性能的机器设备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以自动化、智能化技术为支撑点,通过更有效的管控和利用,这样能够使我国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有更大的突破,不断的创新完善,从而推进我国土木工程施工的自动化发展进程取得更加良好的进步和发展。[1]

2.2 改善土木施工现状

针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予以创新,还可对当前施工现场起到改善作用,促使我国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有所提升。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土木工程发展速度较为缓慢,且对于施工材料的关注度较低,并且在应用施工技术方面也未设定规范的管理要求,土木工程施工效率始终达不到预期效果。在选用施工技术后,若不增加原有施工方案的创新性,将促使工程质量无法获得广阔的提升空间。长此以往,势必延缓土木工程创新速度。而在施工技术的应用创新中,不但可有效解决当前施工问题,而且能先行借助施工技术的创新改革,加速土木工程建筑行业创新,最终增加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

3 现阶段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3.1 施工技术管理机制不健全

很多施工技术管理机制并不全面,土木工程在施工的时候,管理机制也没有详细的表述出来,相关施工单位对于整个的工程项目了解的非常少,监管也不到位,监理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疏忽大意,会直接影响工程的顺利实施。而且一些施工单位对于土木工程的这项建设研究的不够彻底。施工人员整体的文化水平较低,不好管理,在项目的进度上很难按期完成,也无法达到施工方面的要求。

3.2 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需要进一步提升

针对建筑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管控工作而言,要想体现出应有的管控质量和效果,就需要配备专业化的施工人员,使其具备应有的岗位胜任能力和专业技能,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完成各项工作。而从具体情况来看,因为施工队伍大多数都是农民工,缺乏应有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对于建筑施工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不能充分掌握,因此对于整体施工技术的管控工作都会造成很大影响。

3.3 施工技术的标准不统一

我国对于土木工程的兴起时间上来说还是比较短的,对于施工技术方面的专研程度,显然没有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技术先进和普遍,一些建筑设备仪器也没有国外先进,这些硬性条件的落后,就造成了各个地区之间土木工程施工建造的标准和检验标准不是统一的,这就会导致操作人员以及质量检测人员存在有侥幸心理,粗心大意和随意性较强。建筑工程的最终设计目的也就是为了使其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用高质量来收取高的经济效益,但是有一些企业和建筑商为了寻求一些更高的经济效益,往往會在材料上进行偷工减料,采用减低前期资本投入的方式,进行收益,这样的施工标准给后期的使用者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4 智能化背景下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策略

4.1 加强对建筑工程的验收标准

我国目前的土木工程建造标准以及验收标准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流程,在进行建筑工程的验收时,会存在很多的侥幸心理和漏洞。因此,除了对相关的建造人员进行技术的培训之外,还要对验收的体系进行一定的完善,制定出合理的验收标准和验收流程,减少浑水摸鱼现象的发生。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工程的最终质量是由操作者决定的,对操作者的技术水平有着一定的要求。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技术考核,防止出现一些工作人员消极怠工的现象,影响工程的进度和工程的整体质量。[2]

4.2 扩大智能控制技术范围

为紧跟时代潮流,促使土木工程逐步达成提质增效目标,要经常运用智能控制技术针对施工内容予以完善,这样既能更加全面掌握施工动态,又能降低施工误差,确保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在智能控制技术的辅助下展现出突出价值。其中所指的智能控制技术是通过在施工场地布设GPS智能监测点,然后在互联网平台的管理下可实时记录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关键信息,包括灌注桩孔位置、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施工方法等。同时,还可经由智能控制技术的自行推理功能对现下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加以预估,在判断是否符合施工要求后予以调整,最终确保竣工后的土木工程建设成果满足建设单位根本要求。之所以能够凭借智能控制技术对土木工程质量进行预测,是因为根据以往施工经验的统计与分析,可知晓土木工程施工环节的重要内容,将其作为主要步骤进行准确监测,由此为土木工程中应用的施工技术起到参考作用。在防水工程中的防水技术应用阶段,可结合智能技术特色研发全新的防水材料与设备。[3]

4.3 提高技术创新意识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建筑领域作为我国的重要经济支柱,影响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并且其行业内部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因此,建筑领域应结合新时代对建筑工程的要求,不断创新企业的发展理念以及施工技术。对于企业来说,施工技术是决定建筑质量的主要因素,高效的施工技术能够为企业带来大量的经济收入。与此同时,高效的施工技术还能够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企业成本支出。因此,建筑企业要着重发展施工技术创新,建设科学合理的技术创新理念。企业领导应加大投资力度,让科研人员能够研究出更加新颖,效率更高的施工技术。[4]

4.4 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化技术进行技术管控

在施工技术的管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着重做好信息化、现代化技术的有效应用,实现信息化的管控,以此提升管控质量。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要通过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减少人工操作和管理的劳动强度,体现出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的优势。特别是在施工技术管控过程中,要进一步通过信息化智能化的网络技术实现远程监控,确保技术控制实现自动化和高效化,进而为整体施工质量的提升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与此同时,要注重把握相关施工技术的应用特征和技术要点等内容,着重做好施工现场的调研和勘察工作,落实相关技术要点,以此促进相关技术优势得到充分体现。同时利用信息化管控手段,使各类技术得到不断的引导和激发利用,从而提升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5]

5 结语

综上所述,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筑施工单位要不断对其进行完善,这样土木工程的安全和质量才能得到保障。基于智能化背景,若能实现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创新发展,将有助于增添土木工程建设的新意,在提质增效的基础上提升土木施工的规范性,以此缓解施工人员的压力。

参考文献:

[1] 李坚.智能化背景下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创新[J].四川水泥,2021(08):198-199.

[2] 蔡爱军.解析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实践研究[J].建筑与预算,2021(07):74-76.

[3] 吴岩.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创新策略分析[J].四川水泥,2021(07):250-251.

[4] 李杰.土木工程施工技術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分析[J].居舍,2021(19):57-58.

[5] 范迪禄.智能化背景下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创新[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0(07):93-95.

现代园林工程施工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职业院校推行课程思政,既是响应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举措。以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专业课程为例,概述了在该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针对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常见问题,分别从坚持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的统一、打造具有思政特色的课程体系以及挖掘专业课中的思政资源等方面,总结了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的具体路径,为职业院校培养出更多专业技能扎实、职业素养优良的安全管理人才提供必要支持。

关键词: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专业

现阶段职业院校的办学目标,不仅要关注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与运用情况,而且要从个人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角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思政素养。课程思政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一种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学中的模式。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是土建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将课程思政融入该课程的教学中,将会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培养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在强化使命担当的基础上,为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安全管理员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课程思政融入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课程的必要性分析

现代建筑行业中,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得到了进一步凸显。安全管理员承担着贯彻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编制并监督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实施以及定期组织开展安全培训、安全演练,及时发现并监督整改安全隐患和违章行为等一系列责任。职业院校在实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课程时,应将课程思政理念运用到日常教学中,把安全管理知识讲解和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相结合,进而引导学生从这些工程安全事故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牢固掌握了安全管理的相关技能,同时也逐渐形成了细心、谨慎、负责的职业态度。今后他们参加工作、正式进入安全管理岗位后,才能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灵活应变的能力,真正胜任安全管理这一岗位,切实维护好施工人员的健康安全和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因此,职业院校要认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地位,推动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协同进步,向建筑行业输送更多综合素质过硬的安全管理员[1]。

二、职业院校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困境

(一)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定位不清

目前,职业院校虽然在各个专业均开设了课程思政活动,但是由于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的问题,课程教学目标还是放在了提升安全管理理论与实操的综合能力上,日常教学中还是以讲解安全管理知识、进行安全技能实训等为主。而对于学生的思政素养和职业品德,这些“隐性”的能力则缺乏足够的重视。在目标定位不清的前提下,课程思政未能融入专业课之中。

(二)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缺乏创新

实施课程思政并不是在专业课教学环节简单地穿插一些思想政治教育,而是要将思政内容和专业知识密切地、有机地融合,才能达到既教授知识又提高职业素养的效果。而调查发现,很多专业课教师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课程中没有精心准备与职业素养、思想品德有关的素材,教学方法也是单纯的理论说教。由于教学内容与授课方法的创新力度不够,学生存在不重视课程思政的现象。这种情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专业能力出众,但是职业素养不高,不能很好地胜任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员岗位。

(三)专业知识与思政知识的融合不够深入

职业院校的办学定位是培养紧缺的技能应用型人才,尤其是在就业压力日益增加的背景下,提升专业教学质量仍然是职业院校各个专业的中心任务。在推进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如何在不影响专业课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兼顾思政教育,成为当前做好课程思政的关键。从教学实践来看,思想政治课讲解的内容很少联系学生所学的专业或将来从事的職业;而专业课上也没有围绕安全工程管理人员必备的职业素养开展思政教育。两者出现明显脱节,不利于课程思政建设成果的提升。

(四)缺乏一支复合型的课程思政教师队伍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能否达到预期成果,主要取决于专业课教师的职业素养。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是,职业院校负责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课程教学的教师,绝大多数没有在一线工作的经验,对建筑工地现场安全管理的具体操作规程以及施工期间有哪些安全隐患等缺乏必要的认知。这也导致在专业课教学时,教师很难针对学生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展开有效教学[2]。“双师型”教师的匮乏,成为制约课程思政的重要障碍。

三、课程思政融入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课程的可行性路径

(一)明确教学目标,坚持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的统一

对于专业课教师来说,应认识到专业课与思政课属于“同向同行”的基本关系,是确保课程思政能够顺利融入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教学的前提基础。此外,还要从建筑企业安全管理岗位的具体要求、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等角度确定教学目标,培养既掌握专业知识、具备较强实操能力,同时又具备较强安全意识、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始终把安全摆在首位等职业素养的复合型安全管理人才。由于当前学生就业压力较大,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增强专业技术水平上。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将思政教育渗透到日常的专业知识教学中,达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例如,在讲解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度规范时,有些学生对这些理论性的内容不感兴趣,注意力难以集中。这时,教师可以引用一些实际发生的工程安全事故案例,通过举例说明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掌握安全管理常识和增强安全风险意识上做到统筹兼顾,提高教学质量。

(二)创新教学内容,打造具有思政特色的课程体系

1.职业使命感模块。坚定职业理想、强化使命担当,是成为一名优秀安全管理员的必备条件之一。对于职业院校土建专业的学生来说,在校期间就要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养成认真细心、严谨负责的良好习惯,无论是对当下的课程学习,还是对将来的职业发展都大有裨益。在构建具有思政特色的安全管理课程体系时,要求教师通过创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所选专业和将来职业的认同感。在课程思政教学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并结合当前用人单位在安全管理岗上设置的招聘条件,让学生明白胜任这一工作应当具备的专业能力和思政素养。强化学生的职业理想和使命担当,让他们毕业后成为一名合格的安全管理员,具备较强的岗位胜任力。

2.安全与法律意识模块。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员不仅仅直接影响着施工人员的安全,而且与工程进度、投资成本、建设质量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关联。如果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落实不到位,建筑工程施工中就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引起法律纠纷。鉴于安全管理岗位的特殊性,职业院校在开设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课程时,必须利用课程思政,切实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例如,在课上向学生介绍工程安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时,不仅要求学生熟记这些规定,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运用,而且要注重激发学生知法守法的意识,实现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通过课程思政,把培养安全和法律意识作为课程教学的一项核心内容,发挥思政教育提升专业教学的作用。

3.务实创新模块。对安全管理要求日益严格,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实现建筑工程整个施工周期内的“零事故”,除了要求安全管理人员要切实履行岗位职责、做好安全检查与监督外,还必须主动引进和应用一些安全管理新技术。例如,一些建筑施工单位使用无人机进行塔式起重机等重要设备的巡检,不仅显著提高了巡检效率,而且避免了以往高空巡检面临的安全隐患,对预防起重机出现安全事故提供了技术支持。因此,职业院校在开设基于课程思政的安全管理课程时,在教學内容的设置上也必须增加务实创新模块,在帮助学生养成求真务实良好工作习惯的基础上,使他们始终保持创新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使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做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切实保障工程安全。

4.责任与担当模块。如上文所述,安全管理工作对施工人员安全、工程建造质量、项目施工进度等方面均有影响。对于职业院校土建专业的学生来说,还必须具备较强的责任担当精神。例如,要敢于指出安全隐患,绝不为了顾及面子或害怕影响工程进度而回避安全隐患。要将课程思政渗透到日常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敢于担当的意识,利用校内实训、企业实习等机会,为学生安排具有一定难度的实训、实习任务,既增强学生专业实操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不惧怕困难、不推卸责任、勇于承担责任的优良品质。

(三)深化知识融合,挖掘专业课中的思政资源

1.推进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融合。课程思政以专业课教学为基础,以渗透思政教育为手段,最终达到知识与素养同步提升的目标,培养复合型安全管理人才。因此,要求任课教师必须遵循“专业中有思政,思政紧系专业”的原则,挖掘并利用专业教材中的思政元素。例如,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教学中,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职业意识;在“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教学中,引导学生养成一丝不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职业精神;在“高处坠落事故案例分析”教学中,增强学生遵章守纪、履职尽责的职业态度。让思政教育体现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课程教学的方方面面。在知识融合的基础上,利用思政教育深刻影响学生,从内心深处增强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确保在参加工作后能够胜任安全管理员工作。

2.加强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的合作。近年来,职业院校各个专业均在推行课程思政建设,为满足课程开设需要,应加强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交流合作,应面向专业课教师加强专项培训,切实提高其政治素养、职业理想、思想觉悟,使其承担起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课程思政建设的重任。

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教材中,本身包含了许多可用于思政教育的素材,但是,很多专业课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只关注专业方面重难点知识的讲解,而对于思政元素的挖掘、利用不够彻底。鉴于此,要求拓宽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的密切交流、深化合作渠道,增进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其一,定期开展专题讨论会,由教研组长统筹协调,专业课和思政课的骨干教师参与讨论,由思政教师从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教材中挑选可用于思政教育的内容,研究如何在专业课教学中,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渗透思政教育。其二,集体备课,打造课程思政的精品课。既要在专业课中穿插讲解思政内容,也要在思政课上联系学生所学专业和将来职业实际,这对提升课程思政成效将会有事半功倍之效[3]。

在专业课中渗透思政教育,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已经成为当下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对于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课程来说,融入课程思政的目的在于培养既熟练掌握安全管理常识,又具备优良职业道德和思政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对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乃至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大有裨益。为提高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职业院校必须将专业知识讲解和思政教育统一起来,同时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构建具有思政特色的安全管理课程体系,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宣东,邓雪莲,刘晶.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1(2).

[2]周颖越,曹剑敏,邱伟强,等.实验室安全管理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0(40).

[3]张译.高职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以民航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课程为例[J].新智慧,2018(6).

责任编辑:王新国

收稿日期:2021-09-05

作者简介:许素荣,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江苏南京,211135)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工程技术与安全管理教学。

现代园林工程施工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实例分析水利工程建设现代化管理措施

摘要:随着现代通信和计算机等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水利信息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工程建设管理开始由传统型的经验管理逐步转换为现代化管理。各级工程建设管理部門在抓紧骨干性工程措施建设的同时,注重加强非工程性措施的建设,并着手利用通信、计算机、程控交换、图文视讯和遥测遥控等现代技术,配置相应的硬、软件设施,先后建立通信传输、计算机网络、信息采集和视频监控等系统,实现水情、工情信息的实时采集,水工建筑物的自动控制,作业现场的远程监视,工程视讯异地会商及办公自动化等。本文针对水利工程实例,对水利工程建设现代化管理措施进行简要分析,并探讨了水利工程管理系统的建立与实现。

作者:李学成

上一篇:城市小区园林景观设计论文范文下一篇:信息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