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堂论文范文

2023-09-16

体育课堂论文范文第1篇

202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并强力执行。“双减”背景下,提高教育质量是学校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深圳市龙华区高峰学校和创新实验学校经过十年实践研究,走出了一条高质量教育的发展之路。

提出高质量教育理念,引导师生树立“质量意识”和“创新意识”

在“新现代化”理论影响下,以世界先進水平为标准定位教育现代化成为共识。2011年1月,笔者执笔撰写了《高峰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正式提出“高新教育”概念,把“高新技术”“高新发展区”的高新之意引申到学校教育中。所谓“高新教育”,即在教育现代化理论指导下,学校教育通过理念、方式、内容、制度等的全方位转变,实现对传统教育的超越性创新,使得教育质量达到适应社会和人的不同发展需求的高水平状态。高新教育意在通过改革创新,探索提高质量的新路径、新策略和新制度,落实育人为本。其具有如下内涵——

追求高质量。高新教育之“高”,指向教育高水平发展状态,即教育现代化状态,主要体现在高素质学生、高质量教育、高效率课堂、高效率学习等方面。其中,高素质学生是教育现代化的目标,高质量教育、高效率课堂、高效率学习是教育发展的状态。这要求教师树立教育质量意识,形成正确的教育质量观,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育教学质量,促使学生能够自我教育、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志向高远、学力高强、技能高超,形成良好的学科素养、学习素养和综合素养。培养高素质学生,成为高新教育的质量观。

坚持改革创新。高新教育之“新”,指向创新,即创建高质量教育的新体系、新方法、新内容、新标准和新技术等,培养创新人才。

构建“学养立德树人”体系,从元认知层面探索提升师生综合素养的新方式

本位上深化“课堂革命”,提出“学养课堂”概念

德育与教学“两张皮”,是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一个瓶颈。德育工作的时代性、科学性、实效性和针对性,均要求从元认知层面寻求教学内容、方式、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为此,高峰学校和创新实验学校先后实行教学改革“三步走”,即生本课堂—学本课堂—学养课堂。

学习生本课堂——生本教育指导下,一切为了学生好学,构建生本课堂。创新学本课堂——以学促教,从关注学习方式转向关注学习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以学会学习、学会个性化自主学习为本构建学本课堂。创立学养课堂——在构建生本课堂、学本课堂的基础上,引领教师培养高素质学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素养课程,提出学养课堂以深化改革。学养是指学习的关键能力和必备修养(见上图),是“学会学习”核心素养的中国话语表达,从中国文化传统和教育传统中找寻“学习”与“修身”、“知”与“行”、“才”与“德”辩证统一的育人之道。学养为本的课堂,一以学生为本,二以学习素养为本,三以素养学习为本。把学习素养和必备品格,用“习养”的方式知行合一,引导“学”而“养”之,久久为功。

内容上构建“学养课程”,推进“选课走班”改革

学校将国家课程校本化、生本化、学本化、素养化统一起来,构建涵盖学科素养课程、学习素养课程、综合素养课程的三维立体课程体系。为落实“三养合一”,高峰学校开设了100多门选修课,其中,面向三至八年级开设音乐选修课14门、美术选修课10门、体育选修课11门;面向六至九年级开设数学基础课程、数学拓展课程、英语基础课程、英语拓展课程;面向一至八年级每学年开设100多门社团课程。另外,高峰学校从小学三年级、创新实验学校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在体育、音乐、美术学科实行“选课走班”。

目标上实现“学会学习”,培养创新人才必备能力

高峰学校和创新实验学校首先从学习方式方法入手,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实施“学会学习”工程,各学科安排课时引导学生学会本学科的学习方法,学法指导渗透每节课,贯穿一至九年级。例如,语文的微点批注学习法,按照“初读批注感想、朗读批注字词、多读批注问题”的流程,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教学参考书学习语文。其次,从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四个方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最后,培训教师成为高效学习的导师,从学习能力、学习效率两个方面引导学生高效学习。以丰富学生学习方式方法为抓手,探索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提出创新人才必备三要素:自学能力强、实践能力强、想象力丰富。

战略上开展“学养评价”,探索“创新素养”评价

高峰学校和创新实验学校以学业成绩、学科素养展示和竞赛的方式开展学科素养评价,以阅读学位、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评价的方式开展学习素养评价,以德恩慈之星、家务劳动服务学分和行为评语等方式开展修养评价。同时,通过学养“创未来”活动,评价体系先行,推动“生本课堂—学本课堂—学养课堂”改革,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生本化、学本化、素养化。创新实验学校数创未来、语创未来、E创未来、艺创未来、动创未来等系列“创未来”评价活动,逐步构建起学生创新素养活动课程评价体系的整体框架。

建立“学本治理”机制,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制度上聚焦“管理育人”

学校管理的中心和重心是学生。高峰学校和创新实验学校由对师生的行政管理,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习活动治理为中心,建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学习为本的现代学校制度,围绕培养高素质学生进行共建、共管、共享、共责,形成学校内部治理的现代化体系和能力。例如,学校建立学生学习常规、学生社团注册制、诚信借书制度等现代学校制度,提升管理育人成效。

机制上完善“内部治理”

高峰学校和创新实验学校以学生为治理对象,进而界定“学本治理”概念——在治理理论指导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问题为本、以学生学养为本,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了学生自治、选课走班、双班主任、双师助教、行政大部等内部治理机制。2019年,创新实验学校实施双师、双班主任制度改革。双师教学,课堂除主讲教师外,配一名辅助教师协助管理,旨在提升课堂学习效率;双班主任制,指每班配两名班主任,统管教学与管理工作,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注。同时,创设学生发展中心,推进以学风建设、学生学会学习、素养学习为导向的班级治理模式,帮助学生形成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自我教育意识。

另外,为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学校按照核拨与发放完全分离的原则制定教职工工资发放办法,围绕课堂、课程管理开展绩效管理,完善岗位津贴量化办法。创新实验学校自开办以来,大力推行内设机构改革,实行分部管理,共有初中部、小学部、服务部三个主管部门,各部门下设专管处。

环境上注重“家校共建”

高峰学校和创新实验学校建立学校治理委员会、家长治理委员会、家长义工队和联席会议制度等外部治理机制,定期开展家长学堂、学习型家庭评选、家访等活动。同时,组织学生和家长开展“查族谱,知道‘我是谁’”“寻家规,了解‘家教’”“找家训,明确‘志向’”等教育活动。另外,实施家务劳动学分制,要求每位学生每学年修满100分,并按比例和分数高低对优秀学生进行表彰。

体育课堂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体育课堂教学 质量

1.体育课堂教学环境对教学质量的影响研究

体育课堂教学环境作为学生学习和校园生活的自然因素,它的规模、体育教学设施、教学书刊、教学理论以及老师、同学之间的关系等都会对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以下简要总结教学环境对体育教学质量影响的几个方面。

1.1课堂教学规模对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影响

在体育课堂教学学术界,一直存在关于教学规模是否会影响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争论,但是由于我国社会的历史、人文等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一般的争论结论多是“影响不大”或者“无影响”。这种错误的认识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来我国的课堂体育在当时教学的落后与不足。之所以说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是因为,早在上个世纪,美国政府即做过相关的实验和研究,还启动了“缩小班级规模”的行动,通过一些列科学的实验证明了适当缩小教学规模对提高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如此,心理学领域等多位专家、学者也曾进行过相关的实验,发现了小班化教学对提高学生成绩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2体育教学设施对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影响

体育教学设施包括体育场、球类活动场地、体育活动器材以及图书馆、体育书籍等,体育课堂教学涉及到的主要就是体育教学书籍、体育期刊、杂志、体育论坛、教学光盘等。毫无疑问,一定程度上,一个学校教学设施的完善程度直接代表着其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高低。教学器材的选型、购买、设计要符合学校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等特征和需求,以提高和完善学生内、外在身体素质为目的进行设置;学校图书要保持绿色、健康和先进,保证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努力做到使学生的体育学习理论学习能够和实践相结合并正确的指导实践,这些对提高学生体育课堂教学质量都是有很大帮助的。

1.3师生教学氛围对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影响

师生教学氛围包括老师的教学风格,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以及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等几个方面。一般情况下,老师是教学氛围的主导,学生是教学氛围营造和享受的主体,所以,首先,对于不利于学生正常学习的教学现象和行为,老师有责任和义务进行制止、纠正和教育;其次,老师要切实做到为人师表,努力提高身素质和能力,以便更好的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去;最后,学生个人要有集体意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避免影响其他同学的正常学习。

2.学校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的依据

根据我国体育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发展状况、我国学校学生学习的特点,总结出我国的体育课堂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身心和谐、全面发展,培养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健康、快乐、茁壮地成长。以下从体育课堂教学的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效果等方面对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和研究。

2.1体育课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是否科学

由于体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到教育学、生命科学、生物学、心理学、物理学以及人类学等众多方面,所以,老师在课堂的教学演讲、教学内容等要符合各个学科的正确观念和观点,教学方法要严谨、规范,加大对新型教学成果的使用,培养学生多元化学习发展的能力。

2.2体育课堂教学是否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体育科目的课堂教学要秉承着与体育实践课相结合的目的,保证理论教学的实用性;体育课堂教学要建立一定的教学体系,循序渐进地向学生讲解各种体育项目练习方法和技巧;努力做到教学方法趣味化,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2.3体育课堂教学内容是否实用

体育教学最显著的作用和目的即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调节学生的学习压力,丰富学生的学习项目,因此,课堂体育教学也要遵循实用的原则;不能空泛地谈论不切实际、不符合学生运动、训练特点的教学内容。

3.提升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与课堂教学规范

3.1整体策略

(1)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体育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内容等设计要以为学生服务为目的;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并平等对待;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互相配合以便在各种体育教学实践训练、活动中能够取得良好成绩。

(2)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意识

不仅体育课堂教学一个科目,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效率的有效手段和工具。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优先教授学生使用各种新型学习工具的能力,比如,互联网、多媒体、教学软件等。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通过询问老师或者通过网上查阅自行解决。

3.2具体策略

(1)课前要充分准备,做好教学优化

无论是教学新手还是具有多年体育课堂教学经验的老师,都应该在课堂开始前,做好教学备案,充分根据体育教学的学科特点、教学大纲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做好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的划分和讲解等。

(2)教学示范、语言讲解标准和清晰

体育教师在进行课堂讲解时要简练、准确,对于专业性的名词、概念等要结合适当的教学示范进行;教学示范动作要娴熟、优美,必要时可以请理解的同学上台演示;教学示范要多角度,保证示范动作演练速率,最大限度地使每个学生都能熟练掌握。

(3)保持教学互动,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

由于体育课堂教学的理论还是要以指导体育实践课为基础和目的的,因此,课堂互动的教学活动氛围也大大有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体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趣味活动练习以便巩固学到的体育知识;课堂上鼓励较为沉默的学生发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体育课的积极性和热情;发现每个同学学习的优缺点,优点可以提出来供大家借鉴,缺点老师要帮助学生改正;做好运动防护、安全以及体育运动与人体生理、心理等关系的理论知识教学。

参考文献:

[1]吴杜娟.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05.

[2]陈美琴.浅议高校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与标准[J].体育世界,2008—05.

[3]尹志华.中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体系的探索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05.

体育课堂论文范文第3篇

何谓“有效”, 最浅显的理解就是在运用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收益。他要求每一位老师必须紧跟时代的脉搏, 掌握新课程的理念, 加强有效的教学策略, 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 笔者发现体育这门课若想要达到效益的最大化, 不是仅仅取决于老师的教, 同时取决与学生的学与练。我认为老师提出简单明了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正确学习动机和良好的学习兴趣;展开合适的教学方法和创设合适的教学梯度;不断加强教与学的反思。下面我就如何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谈几点体会。

1 有效教学的根本:简单可达、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

教学是老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 在这一个活动的过程中, 老师与学生都必须有一个目标, 这个目标是老师想要教给学生并且能够让绝大部分学生在本次课堂中及时掌握的。我们的学生95%不是运动员, 他们学习体育的目标是强健身体, 因此, 教学目标不应该是针对于运动员所提出的高度, 而应该是符合全民健身的尺度。而且尺度要注意把握有度, 既能在教学过程中能让水平高一点的有提高的余地, 又能让水平较低的学生在未达到目标时对目标仍保持希望。就以推铅球为例, 在初一新生学习推铅球时, 在课堂教学目标提出时不能一下子就提出推较远的距离, 也不能一下子就要求学生学习滑步推铅球等高难度的技术。

2 有效教学的前提:加强情感交流来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和良好的学习兴趣

其次, 实施有效教学要解决好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培养保持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是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前提。那么如何培养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呢, 我们老师就应该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他们有发展, 有尊严, 有情感, 要让学生与老师密切配合, 我们老师就必须爱护学生, 关心学生, 尊重学生, 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和蔼可亲, 始终让学生在愉快与和谐的环境中学与练, 让每一位学生学着乐, 乐着学。这样学生的其实很多的学生都是很喜欢体育课的, 一般来讲, 他们最喜欢上球类的课, 但他们往往不喜欢上田径类的课, 特别是耐久跑等。我所教的一个学生叫孙斌的, 他不喜欢跑步, 曾经跟我很情绪化的说“跑步累, 我不跑了。”实际上课的时候也是这样的, 就是和你布置的任务不配合, 引起其他学生的跟风。但是我发现, 他喜欢打球, 球技也不错, 只是由于体力不如其他同学, 所以应有的球技未能发挥, 其他同学在球赛时把他视作鸡肋, 想要他的球技, 但是往往因为体力不支, 出色的表现只能维持五六分钟, 接下来就是平平谈谈, 最后整支球队就好像是少了一个队员在参赛, 同时这个也影响了他的心情及和其他同学关系。见到这种情况, 我主动和他交流, 指出他的问题, 同时耐心开导他, 说明耐久跑对于他的球技的帮助, 对于他在球队中的位置及以后的趋势, 功夫不负有心人, 再三劝勉之下, 他终于主动加强耐久跑的练习, 而且在我不断的表扬下他越跑越好, 经过一个学期的天天主动锻炼, 竟然耐久跑成了班里的第三名, 因为成绩提高兴趣也就提高了, 当然球队主力的位置也是无人可以撼动的。

教学时以爱为先导, 把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培养起来, 让他们主动的学习和锻炼, 认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无疑会使年轻的一代树立终生体育的重要思想,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就成功了一半。

3 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目标明确了, 动机纯粹了, 兴趣培养了有效教学最大的主体, 教学方法的选用很是讲究。俗话说:水无常形, 教无定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是否在第一时间掌握各项知识、技巧很是重要。而且掌握技巧所需的时间对于保持兴趣的热度也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时间久了, 自然而然兴趣就会减弱直至消退。例如, 在初一新生上了一段时间的排球课。第一节课, 学生初拿到球时很是兴奋, 拧球、挤球、压球, 私底下说:“排球比篮球容易多了。”“哎, 这个球还不痛。”按照以前的教学模式方法, 几节课后他们学会了自垫, 而且掌握还是相当好的。为了能使学生提高积极性, 我让他们试着来对垫球的初级比赛, 但是, 没想到刚一开始, 学生本来娴熟的技巧就都没了, 少数毅力强的拼命去抢了也得不到分, 有的甚至球自己垫出去也无法过网, 短短的十几分钟, 学生的情绪就低落下来了, 见此情景, 我脑筋一转, 索性网也不用了, 自垫到对方场地改为自垫和手抛两种方式, 以再次激起学生的兴趣和动力。果不其然, 同学们又回到了排球场, 我不失时机的把跑动和移动的要点教给学生, 场地上同学们积极地学了起来, 半节课下来, 半数的同学就学会了比赛时跑动和移动的要领。所以在新课程实践的过程中, 老师对教学的方法, 对教学效果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关系, 关键是要掌握灵活, 摆脱原有的模式和规则的束缚。

4 有效教学的保证:不断加强教与学的反思

现在的体育课一方面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形势, 另一方面又不能和考试相左。要改变这一现状, 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以后要及时地对课堂实践进行反思。为什么这节课要这么教, 为什么这样教有什么用, 怎样才能使学生真正的掌握;另一方面, 也要引导学生反思, 为什么要这么学, 下节课我该在什么地方注意和改进。只有反复思考, 深入研究, 及时调整, 才能提高每节课的效果, 真正做到有效的教学。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 结合体育教学课堂实践对体育课堂有效教学展开研究。提出如果不注意有效教学, 简单的拼命苦练, 会让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 必定会适得其反。并从新课程的理念下进行和学生一起探究, 鼓励学生因人而宜地进行学习锻炼, 注重有效的因素。

体育课堂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深入发展,信息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教育教学之中,小学体育教学也不例外。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体育教学无疑具有巨大的优越性,但是这种优越性能否发挥出来,关键在于信息技术如何应用到小学体育教学当中,使之最大程度地发挥教与学的双边作用。为此,我谈谈自己的观点认识。

关键词:小学体育;信息技术;应用模式

对于小學体育教学,人们普遍的认为,体育课就是学生在操场上进行一系列的体育活动,比如跳绳、跑步、做游戏等等。信息技术似乎很难与体育有所联系。而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构建和深化信息技术与小学体育教学的结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点,让信息技术为小学体育教学创造便利,是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该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一、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体育教学相结合的优点

(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习积极性

小学体育教学有很多项目需要学生通过反复训练来加强巩固,而小学生有其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产生兴趣的转移。如果在教学中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引入图片、声音以及其他信息,不仅能适应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保持学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又能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优化教学过程。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简化动作教学

在运动教学中,学生主要通过听、看、做来掌握全部的运动技能过程,而看则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通道。在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往往需要自身示范来开展动作教学,教师的示范也会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和影响,比如教师的年龄特征、身体情况、教师对于动作的领回程度等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通过课件直观形象的讲解技术动作,并采用慢动作、重播等方式讲解关键动作以及重点、难点,能够有效的简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扩大教学范围

由于传统的体育课多在室外开展教学,很容易受天气、场地等因素的影响,这时就需要教师在室内授课,而单纯的讲授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而现代信息技术则可以免受时间、地点等因素的限制,生动形象的课件及视频影像,不仅有利于向学生传递健康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实现体育教学的现代化。

二、当前小学体育课堂的信息技术运用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教学观念深入人心

在过去,每位体育教师在接受教育和后来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自觉中形成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每位教师都使用固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统一的教师用书及教学案例:学生每节课的内容无非就是队列练习、徒手操、跑等等。

(二)教师的教学素质有待提高

体育教师的计算机水平普遍不高,不能充分满足实际需要。如果想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就要提高教育工作的实践者——教师的教育理论以及实践能力,更新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教学设计的意识,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结合到各学科中去。

(三)基础设施不够完备

小学体育教学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备,多数学校没有可供体育教学使用的配备有现代化信息技术设备的专门体育场馆。这使得在上体育实践课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利用信息技术资源进行体育教学,无法完成体育教学活动的内容。

(四)考核方式单一

小学体育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还表现为体育考核方式单一。一方面,小学体育的考试内容仅是理论知识、动作规范的考核,而不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测试。另一方面,小学体育作为副科内容,不被引起重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存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现象。体育考核方式单一,考核工作过于形式化,考核结果不具备实际性,最终会导致学生体育学习态度散漫,体育教学质量差强人意,体育核心素质教育也将沦为空谈。

三、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一)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发挥主动创造性,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组织小组比赛,根据教训内容来确定比赛项目,并通过信息技术记录成绩,最后依据比赛结果给予最佳小组相应的奖励。通过开展小组比赛,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游戏中得到提升,学生参与度明显提高,极大的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精神。不仅如此,在篮球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主的通过网络搜集有关篮球的历史、知识、技巧以及国内外赛事等信息,在课上与同学互相交流学习,创造出更加丰富活跃的体育课堂。

(二)利用灵活操控的动态演示,突破教学重难点

现代信息技术能够进行直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整理视频、图片等利于教学开展的资料,为学生进行形象的动态演示,以便于学生观察动作技巧,掌握动作要领,这样不仅能够节省教学时间,而且还能避免教师自身进行示范教学的局限性。在教授“立定跳远”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相关图片、视频制作多媒体课件,将立定跳远这一动作生动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并将动作逐步分解,便于学生理解该动作的规范要领,并通过反复训练,达到提升运动技能的目的,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三)加大教学设备建设力度,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学校应加大教学设备建设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教育,以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教师则是体育知识的传授者,所以各学校应该意识教师的信息素养的重要性,增加资金的投入,加快完善学校网络监督机制,加大对体育教学设备的建设力度,在及时掌握学生状态的同时,保证体育教学活动的进行。与此同时,学校应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并且提高就业门槛,完善对教师的考核制度。另外,学校也应为教师提供稳定的信息技术平台,全面支持教师利用信息网络提升自我,提高信息素养,促进小学体育教育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与开展。

(四)结合信息技术加强课外实践,培养学生体育意识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与技能,还应开展德育,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与体育精神。小学体育教学不仅仅是对体育理论知识、体育动作规范的传授,更是对体育核心素养和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外实践,展开类似“体育知识竞赛”“校园运动会”等活动,定期向学生播放奥运健儿的比赛视频,让学生真切的体会到体育精神的内核,将体育拼搏精神传递给学生,以提升学生的内在修养。利用信息技术,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树立学生的体育精神,传承和弘扬我国体育文化,是小学体育教育的最高境界所在。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深入到小学体育课堂,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高效的小学体育课堂。不仅如此,借助信息技术开展生动有趣的课堂,可以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然而,目前我国小学体育教育仍面临许多问题,如传统观念深入人心、教师的教学素质有待提高、考核方式单一、教学设备不足等等。学校、教师以及相关研究者应该着重于解决这些问题,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育的结合,促进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进步。最后,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要适当、适量、适时,恰到好处的发挥信息技术的辅助教学作用,而不应过度追求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这样我们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吴颖.信息化背景下的小学体育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5):157-158.

[2]杨世众.如何让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体育教学[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03):163-164.

[3]慕荣.基于多媒体的小学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1):218.

[4]袁峰.小学体育教学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3):81+86.

体育课堂论文范文第5篇

德育是树人之本,教育首先是树人,然后才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课堂教学中重视体育品德的渗透,对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意义重大。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在体育课堂中进行卓有成效的德育渗透,有利于端正学生的价值观念,涤荡学生的思想品德,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在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为学校育人树人工作的完成提供助力。

1 引言

学校是教书的场所,更是育人的前沿阵地,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得到明确体现。立德树人,顾名思义,教育事业在完成传授知识和技能基本任务的同时,更应该引导学生健康思想价值体系的形成。体育作为学校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应该在课堂教学中贯彻立德树人的核心思想,使学生具有强健体质的同时,能够获得身心的协同发展,为推动学生的全面均衡成长发挥独特作用。

2 师德配位,强化教师引领作用

树人先树己,教师以教学行为为媒介进行德育渗透,推动思想道德教育,就体育教学而言,体育教师在教授学生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应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建设,发挥体育品德的树人作用。因此,体育教师首先应该明白自己是一名教师,必须具备一名教师该有的所有师德品质,其次才是过硬的专业技能和强健的身体素质。因此,学校必须重视体育教师育人观念的培养,让体育教师深刻认识到德育对体育的重要性,体育品德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不可替代性。学校应该为体育教师创造积极的学习机会,比如开展各种讲座和培训班为初中体育教师提供学习机会,帮助他们构建正确的教育观,自觉地提高自身品德素质,并将德育视作体育教育的核心内容。

在初中体育教师切实提高师德修养后,就能意识到作为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能发挥隐性的德育作用,进而重视教学氛围的营造。通过不断的强化培训,初中体育教师才能领会立德树人的真谛,掌握立德树人的有效方法,从而不断优化体育课堂教学结构,确保体育教学的全过程完美地释放德育的光芒。

3 因材施教,以运动项目内涵育人

体育教师在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后,就能够在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体育品德的渗透,体育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包含了许多运动项目,不同的运动项目表现出不同的精神内涵,能够学生带来不同的精神感受。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中,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只要善于拆解运动项目,充分利用不同运动项目的内涵育人,就能够发挥相应的特色德育功能。

以田径类运动项目为例,田径项目是很多初中生厌倦甚至抵触的体育项目,在学生眼里又苦又累犹如鸡肋,尤其是在中长跑教学中,有些同学会条件反射似的心里发怵。此时,体育教师在对学生开展常规的呼吸方法、跑步技术以及体力分配技巧的指导外,还应进一步延伸中长跑项目的实践意义教育,启发和鼓舞学生在身体状况允许的前提下,要坚持不懈,以不轻言放弃的坚毅精神迎难而上,勇往直前,战胜自我,不达终点不罢休。将眼前的困难转变成学生前进的动力,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勇于拼搏、吃苦耐劳的顽强品质。同样的,在其他运动项目的教学中,只有教师善于发现,精心设计,总能找到恰当的切入点,从而巧妙地渗透体育品德,为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再添薪火。

4 小處见大,细节中渗透品德教育

体育课堂上存在很多“不起眼”的环节,这些环节容易被教师忽视,实际上,这些细节的背后往往蕴藏着丰富的德育价值。于无声处听惊雷,体育教师只有重视体育课堂上的各种细节问题,才能够为体育品德的渗透创造更加丰富的平台。

比如,教师在设计体育游戏或竞赛活动时,可以让一些有兴趣的学生参与具体过程,激扬学生的智慧,使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成为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学生在参与活动设计时,能够更好地感受诚实公正、自尊自爱、宽以待人等良好品质,不断强化学生的主人翁精神、集体荣誉感和社会使命感。同样,体育活动以操场为场所,每堂实践课都涉及到场地器材的使用和维护,这是体育课必需的物质基础,也是渗透体育品德的有利时机。教会学生不拖不摔、轻拿轻放器材,培养学生不急不躁、爱护公务的品德;引导学生做好值日工作,主动搬运和维护器材,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和劳动观念。总之,体育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堂上的一切小环节和小问题,从小处着手,从小处见大,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体育课堂上的各种细节渗透品德教育。

5 结语

在初中体育课堂上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关键在于教师要勇于打破教学常规,通过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结合教学实际,才能因势利导,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体育教师作为教师的一分子,也应做出表率,以身作则,以能育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追求实效。当然,体育品德的渗透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需要体育教师坚持不懈地注入热情和活力,只有不断地优化教学形式,创新教学方法,挖掘教育素材,才能深耕德育的土壤,将体育课堂打造成学生均衡发展,全面成长的乐园。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

体育课堂论文范文第6篇

1中职体育教学应加强对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

中职体育教学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师肩负着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的神圣使命。在具体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从以下方面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其一,结合课堂常规进行思想品德渗透,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的教育。如通过队列练习,有目的地培养学生遵章守纪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其二,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思想品德渗透。在体育课的教学中,学生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如跑、跳、掷、基本体操、游戏、球类等。如在短跑教学中,结合技术动作要领,要求学生遵守规则,打消抢跑等投机心理,培养求真务实的精神。在这些教学内容中学生最感兴趣的往往是游戏,因此在各种不同类型的游戏教学中渗思想品德教育无疑是最好的途径之一。如接力游戏“抢运伤员”,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精神,严肃认真地完成“战地”抢运“伤员”的光荣任务;其三,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加大思想品德渗透力度。主要是利用体育教学活动的实践环境,结合体育教学方法,贴近学生实际,激励学生的进取精神。

2中职体育教学应切合职业特点

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对专业、工种来说处于服务性地位,不同专业要求学生掌握不同的专业技能,而不同专业技能需要相应的体能保证。如厨师对手腕力量要求比较高;海员必须学会游泳;保安必须熟练掌握擒拿格斗;宾馆服务必须熟练托盘;服务业必须接受形体教育等。体育教学应体现职业技术学校的特点,根据不同专业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加强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利用,以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在保证学生身体全面发展的同时, 应该根据学生所学职业的特点,使他们受到一定的专门训练,获得本职业所必须的身体素质和实用技能。在教学中我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使他们具备适应专业岗位所需要的身体素质,如幼教班的教学,在准备活动中,由学生轮流组织领导做热身操,老师协助做好组织工作,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节奏感、自信心,为将来成为合格的幼儿教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再如,计算机、电子专业要求学生的身体具有较好灵敏性和协调性, 其体育教学应围绕专业实际,应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 选择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内容,实行有专业针对性的身体锻炼,如健身跑、球类、健美操等项目。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这些运动项目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全面的锻炼,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坚实的运动基础。

3中职体育教学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中职学生普遍存在入学成绩差,常被传统的教学观念视为中考的失败者,受到社会、家庭、学校和就业的压力,造成中专学生普遍存在严重的自卑感、害怕考试、害怕与人交往。而有关调查研究表明,体育运动是一种良好的治疗心理疾病的方法,可以转移个体不愉快的意识、情绪和行为,使人从烦恼和痛苦中摆脱出来,是治疗抑郁症、焦虑症的有效手段。再者,体育运动是一种积极的休息方式,在持续紧张的学习、工作压力下,或是在情绪消极低沉的时候,参加适量的体育运动,对消除疲劳,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提高学习、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大有益处。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非常必要。

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加强健康教育专题的教学。国家有关部门已颁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将健康教育专题列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必修课,并分配了一定的学分。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健康教育专题的教学,对学生培养健康意识,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显得很有必要,也更符合“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精神。其次,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及时采用激励和肯定的方法,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在身体练习过程中能主动参与课堂,培养自我意识,树立自信心;教师要通过创设运动情景,着力营造一种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绪变化,培养学生情绪的调控能力。

4中职体育教学应激发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 体育教师应从以下方面着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其一,在体育教学中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可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其二,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启发、鼓励学生创造新的方法去完成动作,让学生有目的的质疑和实践,在实践中体会、思考、发现和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其三,通过各种体育教学手段,创设各种情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或技能,从不同的角度、按不同的线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其四,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引入新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切实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使他们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得到更好地发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总之,中职体育教学只有结合学生专业特点,融入相关职业岗位要求去改革、探索、创新,才能使体育教学更加切合实际,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才能使学生在身体素质、能力、保健等方面都得到提高,为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摘要:为满足新形势下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不能单纯以身体训练为主,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更要注重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多方位、全面地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身体素质和心里素质,朝着快乐型、健康型、多元型的方向发展。

上一篇:畜牧专业论文范文下一篇:生物概论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