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利用和保护论文题目范文

2024-07-20

水资源利用和保护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一、医院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内容

医院作为一种特殊的服务行业, 档案内容丰富, 以我院为例, 有文书、人事、病案、财会、科技、基建、设备、实物等八大类档案, 管理难度较大, 所以在开发利用时只是按实际需要开发。

(一) 文书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医院文书档案真实地记录了医院由小到大、迅速发展的光辉历程, 为编印《医院大事记》《医院荣誉汇编》等提供生动翔实的材料;为医院管理决策和制订规划、计划、总结、以及医教、科研、论文撰写等提供信息资料。

(二) 人事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医院人事档案是职工成长过程的真实记录, 记录了从读书、工作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情况。人事档案能提供全面、准确的人事信息:一是可为医院的改革、发展推荐培养专门人才提供人才信息, 达到医院人才管理目标。二是为医院提拔干部合理选人用人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真正做到人尽其才。三是在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高员工积极性和提高医院两个效益等方面起到决策和参考作用。四是确保医院在职称晋升, 岗位聘任和推优等方面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为医院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三) 病历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病案是患者住院接受诊疗过程的原始、成套的资料, 病案信息不但作为诊断治疗的参考和教学示范的依据, 其真实性、完整性也为医务人员科研、论文撰写提供了大量的准确数据, 在我院还为遗失补办出生医学证明提供详细信息。而且也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的重要依据, 医院各级管理者通过查阅病案内容、业务报表和病种分析医院业务现状, 监督指导和改进工作。同时, 又能在处理医疗纠纷、医疗保险、商业保险民刑事案件等方面具有法律效用, 作为法律文书, 是患者在医院所有医疗行为最重要的见证, 为医院解决各类纠纷服务。所以, 通过积极开展病案的查阅利用, 能强化医院管理, 提高医疗质量。

(四) 财务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医院财务档案是医院进行所有经济活动的原始记录, 直接反映医院各项收支情况。利用财务档案资料中的各种数据, 分析医院的经济发展和财务运行特点, 以及存在的不足, 研究制定合理的财务管理对策;另外, 财务准确数据, 是医院经营绩效、债权债务的重要凭证, 可为医院开展经营活动、杜绝违规行为提供有力证据, 也是进行年度经济预算的重要参考, 为医院决策者提供真实的原始资料, 对于医院的健康发展发挥了经济保障作用。

(五) 设备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设备档案的利用价值主要体现在经济效益, 在招标、采购、使用、维修等工作中必须充分利用。一是为科室申购设备的考察与论证提供数据, 并为设备管理部门、医院决策者提供及时、准确的参考信息;二是档案管理人员在加强培训后, 使维修及使用人员熟练掌握设备的使用性能, 从而提高设备的使用率, 并扩大使用范围;三是方便设备管理部门做好维护服务, 避免设备使用率低造成资源浪费, 也减少事故隐患的发生。可根据设备维修记录, 充分做好维修前准备, 尽量减少设备停机时间, 减少病源损失, 减少维修费用。

(六) 基建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医院基建工程档案具有历史凭证作用、重复利用作用和日常维修作用, 如工程档案, 从立项筹建到竣工验收, 其间不断的反复利用参考设计图纸和资料, 不仅可以保证按图施工加快进度, 还可以提高工程质量和减少成本。而医院各项维修、扩建、改建、工程的清单制作、预算及验收, 工程款的结算等均需利用基建档案, 经过核对, 可以使各流程通畅, 结算做到快速准确, 充分体现了其利用价值。

其他如科技档案, 真实地记录着从立项、结题、科研成果鉴定等有关学术活动的过程, 成为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重要依据;还有专业人员技术档案、声像、实物等档案资料, 通过有效开发和利用, 便于医院管理者形成科学决策, 真正发挥档案服务功能。

二、医院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

(一) 转变思想观念, 加强档案宣传。医院档案是医院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信息资源, 必须尽快开发和利用。首先, 领导重视是做好档案开发的前提, 要把档案管理和开发工作纳入医院的重要议事日程, 现今,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医院领导及档案管理者应转变思想观念, 充分认识档案在日常工作中的重要性, 并在全院加大宣传力度, 增强全体职工的档案参与和支持意识, 让档案资源在新常态下切实为医院的两个效益服务。

(二) 完善管理机制, 明确岗位责任。医院综合档案管理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 由于它的种类多、内容杂、收集部门分散, 故必须健全档案管理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理顺关系, 建立岗位责任制, 使责任到人。医院各职能部门均设定一名兼职档案员, 负责收集整理本部门在工作中形成的材料, 除病案外每年移交综合档案室归档, 形成全院档案管理网络, 方便多渠道提供利用。

(三) 提高人员素质, 确保档案利用效果。要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训练, 不但要有责任心和使命感, 更要有较强的业务能力, 不只是档案的保管者, 更应是档案的形成者、管理者。要不断钻研档案业务知识, 熟悉各类档案内容, 掌握各类档案利用规律, 才能在工作中综合各种档案信息, 准确、及时地向利用者提供所需的信息, 确保档案利用效果。

(四) 加大资金投入, 实现档案现代化管理。加大资金投入, 一方面是配齐档案保护设备, 如档案库房的防火、防潮、防高温、去湿、空调等基本设施;另一方面是配备现代化技术设备, 如应用计算机管理, 用计算机录入和储存整个医院的各个门类档案, 不但方便整理和检索, 还节省了人力和物力, 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适当引进档案管理应用软件, 运用先进的管理技术, 可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和自动化, 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良好的条件。

(五) 创新服务方式, 充分发掘档案价值。1.把档案由静态变为动态。利用医院的各类档案, 如病案、科技、文书档案等编写医院动态、新项目开展、科研成果推广以及建设医院文化等, 及时宣传医院特色服务、重点学科和专家名医, 方便群众就医, 提高社会效益。要建立档案利用信息的反馈制度, 实现各部门档案信息利用的相互联系, 最大限度地满足各项工作利用档案的需求。

2.把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档案管理者在档案的管理和提供利用过程中, 应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利用者的需求, 掌握各门类档案的特点, 主动、及时提供所需信息, 多角度、多层次地为医务人员、患者及社会公众服务。

3.把档案收藏变为档案利用。对档案的开发利用情况定期进行分析, 掌握哪类资料利用率高, 以及存在的问题, 广泛征求档案利用部门和医务人员的意见, 不断改进工作。并制定全院档案管理工作规范, 使档案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筛选、归档和对外服务制度化、规范化。

4.建立档案信息网络。将医院各种门类的档案, 包括文书、科技、设备、基建、财会、声像等档案全部划归综合档案实行统一管理, 病案和人事档案单独管理。开展档案信息的编辑工作, 进行分类开发, 编写各种汇编或简报, 使各种档案之间都互有联系并实现资源共享, 提高医院内部档案信息的传递速度。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 使外部的信息及时接入医院内部信息网络, 形成内外信息资源网络化, 全面为医院各项工作服务。

医院档案是一种信息文化, 关系到医院的持续发展, 但档案的价值就目前来说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 医院的各类档案会大量产生, 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将会不断显现。只有多途径加强医院档案资源的开发, 使档案利用价值向网络化、科学化发展, 综合利用性增强, 才能使档案信息资源有效的融入医院的整个工作中并服务于各项工作。

摘要:医院档案是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形成的, 医院档案可以为医院管理、医疗服务等方面提供多样的信息, 从而再为各种医疗活动服务。因此, 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 对推进医院档案管理和医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档案,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

[1] 刘嵘.开发医院档案资源提高档案利用率[J].现代企业教, 2012 (9下) .

[2] 糜瑛.浅谈医学档案信息的开发和利用[J].医学信息, 2011 (9) .

[3] 宋洁, 李云文, 等.医院综合档案开发利用探讨[J].华人时刊, 2011, 1l (中) .

水资源利用和保护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2、高中地理教学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对策探讨

3、浅析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保护与对策

4、偏僻农村腹地的大遗址景观资源保护与乡村旅游开发对策

5、林业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技术分析

6、民族自治地方自然资源保护立法实证研究

7、加强森林培育及森林资源保护的策略

8、浅析努鲁儿虎山保护区资源保护和社区发展的关系

9、旅游公共服务建设中地方政府行为分析

10、浅析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现状及对策

11、林业资源保护及森林防火技术探析

12、森林旅游资源管理体制研究

13、如何加强林业资源保护与管理

14、仙岽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及资源保护对策

15、林业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管理措施探讨

16、林权改革视角下森林资源保护法律内容问题研究

17、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保护的利益协调机制研究

18、驴友违规探险,谁为救援埋单?

19、林业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管理措施探究

20、森林资源保护及森林防火管理措施探讨

21、浅谈林业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管理措施

22、2018年我国共完成造林707.4万公顷

23、以统筹发展安全为目标推进东北经济一体化

24、天然林资源保护及幼林抚育管理技术解析

25、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体制改革及对策

26、森林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措施探究

27、旅游资源保护意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培育

28、资源保护型旅游景区品牌定位研究

29、旅游景区门票的资源保护型定价模型研究

30、甘南州牧民参与旅游资源保护的认知、意愿及行为响应调查分析

31、关于做好江西红色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的几点思考

32、林业发展新起点:森林覆盖率18.21%

33、区域经济发展与森林资源保护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34、浅析古镇旅游资源开发中的资源保护问题

35、内蒙古森林旅游发展研究

36、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及科学合理利用探讨

37、我国旅游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38、林业生态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39、乡村旅游目的地生态资源和生态文明评价之浅析

40、可持续发展下的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

41、由“冠名制”变“责任田” 从“林长制”到“林长治”

42、旅游循环经济模式下的内蒙古草原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43、森林资源生态保护管理与思考

44、严复文化资源保护与福建文化旅游品牌建设研究

45、湖北省谷城县天然林保护工程二期实施现状及建议

46、探究林业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的管理措施

47、林业资源保护管理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48、民族地区居民旅游发展态度及资源保护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49、林业资源保护与森林防火技术探究

水资源利用和保护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2、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行政磋商协议的性质

3、中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的若干基本问题——系统论方法的分析与检视

4、两型社会建设与高校“环境法学”教学改革

5、34所自划线院校调剂名录

6、浅析构建我国的生态税制

7、政府环境责任的规则变迁及深层法律规制问题研究

8、国际法视域下的环境权与国家主权

9、我国环境犯罪过失危险犯探讨

10、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公开的理念更新与制度完善

11、面向环资审判的培训体系与培训能力建设

12、论科学发展观与法学方法论的生态化

13、中外环境补偿制度比较分析

14、中国版本图书馆月度CIP数据精选

15、试论环境资源法的调整对象

16、敬重黄河生命 倡导河流伦理

17、论环境损害为环境法学的逻辑起点

18、协商民主视阈下我国环境公众参与制度的疏失与更新

19、环境风险类型化视角下环境标准的差异化研究

20、“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在台州防汛实践中的应用

21、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角色定位与制度构建

22、案例教学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课程中的应用

23、环境法调整对象与生态整体主义的融合

24、环境资源法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25、省级政府提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制度困境与规范路径

26、论环境犯罪的伦理特征及其刑法控制基础

27、基于演化博弈的京津冀雾霾治理环境规制政策研究

28、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林业“三定”

29、环境公众参与原则理论基础初探

30、中国古代环境与资源保护的立法初探

31、环境教育的国际经验与中国现实

32、对生态文明是“第四大文明”论的几点质疑

33、全国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

34、公平正义控制下:环境民事诉讼举证责任的分配模式之探究

35、雾霾政治与环境政治学的崛起

36、论生态文明建设中刑法与环境法的协调

37、试论我国公众环境行为及其培育

38、论环境资源法的优化整合

39、供给侧改革视阈下农村环境治理法治成本检视

40、我国生态农业政策面临的挑战

41、国家环境治理任务的证成与变迁

42、环境信息法与绿色原则:关联性考察及修法建议

43、法学CSSCI来源期刊刊用环境法论文:特点与启示

44、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检视与完善

45、海水养殖内源性污染损害的索赔主体探究

46、“生态系统服务”与“环境服务”法律概念辨析

47、人格权法中是否存在环境人格权之问

48、环境类专业环境法学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49、我国生态环境监管规范体系化之疏失与完善

水资源利用和保护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2、论自然资源物权构造的理论困境

3、政府责任与资源环境审计:综述和启示

4、浅论中国的环境法制建设

5、论环境保护与资源保护法

6、论可持续发展观与我国环境立法

7、民法典时代环境权的表达路径及思考

8、浅析南水北调水源地生态保护补偿

9、完善循环经济条件下的环境效益审计机制

10、新《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突破、缺陷与实效问题

11、陆海统筹视域下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重构

12、中国环境法治三十年:回顾与反思

13、论我国林地地役权制度的完善

14、生态系统完整性理念视域下无居民海岛治理法治路径探析

15、近70年来美丽中国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16、反垄断视角下数据驱动型平台并购的隐私保护研究

17、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学理反思与法律建构

18、试论环境保护法与我国自然资源的关系

19、论比利时布鲁日历史城区保护管理及启示

20、我国环境资源法治建设探讨

21、中俄政府环境责任比较研究

22、敬重黄河生命 倡导河流伦理

23、日本环境保全型农业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24、儿童保护中国家干预力穿破家庭壁垒研究

25、试论环境资源法的调整对象

26、资源税改革:体系思考与立法指向

27、大湖流域综合开发新模式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28、世界、历史双重背景下的中国环境资源立法

29、构建保安处分制度与有效应对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研究

30、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审计的现状和问题

31、基于循环经济的制度分析

32、民法典时代环境权的解释路径

33、再论环境犯罪的修订:理念演进与趋势前瞻

34、第七章 中国商业文化的历史演进与特点

35、中国古代环境与资源保护的立法初探

36、环境公共利益司法保护的现实考量与进路分析

37、“生态文明视野下环境法的新发展”研讨会综述

38、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立法:现实困境与对策选择

39、检察机关在公益诉讼制度中的角色担当

40、对“环境立法目的二元论”的反思

41、基于资源环境保护的绿色投资及其发展思路

42、论中国的海洋环境与资源保护

43、法经济学视角下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44、依托法制开展生态治理的必由之路

45、从土地索赔到荒野保护

46、循环经济视角下环境审计研究

47、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48、社会责任视角下企业环境会计必要性分析

49、资源环境审计问题研究

水资源利用和保护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重庆作为抗日战争的战时首都, 既是大后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同时也是国际反法西斯的远东指挥中心, 战时中国政府的外交活动中心和中国民间对外交往的中心,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国际统一战线的重要舞台。对外交往频繁, 近30个国家在重庆设使馆, 有近千批次的反法西斯国家代表与要员、包括政军商文在内数以万计的各界外籍人士往来重庆。留下了丰富的对外交往文化资源和大量的历史遗址遗迹、人脉资源。

抗战时期重庆的对外交往历史资源是重庆抗战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它传递着丰厚的历史信息, 是抗战时期中国国际地位提升的历史见证, 是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卓越贡献的不可磨灭的历史见证, 它同时也反映了抗战时期重庆国际地位的提升, 是重庆在抗战时期重要历史地位、重要历史贡献的价值体现, 具有重大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文化产业开发利用价值。挖掘、保护和利用好我市抗战陪都外交历史资源, 对于弘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维护世界和平、推进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对于提升我市的国际知名度、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 对于彰显重庆历史名城特色、提升重庆的城市形象、推进重庆的文化建设、促进重庆旅游发展均有着重大的意义。

2 资源及保护现状

重庆抗战外交历史资源丰富, 涵括了历史遗址遗迹、图书文献资料、人脉资源、品牌资源等众多有形和无形的资源。重庆有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馆藏, 重庆图书馆以抗战图书文献馆藏多著称, 重庆图书馆的前身是民国政府为纪念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重大贡献的美国总统罗斯福而建立的罗斯福图书馆, 现有民国时期出版物76611种、177621册, 是中国二战图书、报刊收集最全、保藏最多和最完整的图书馆。此外, 北碚红楼图书馆也收藏有相当数量的抗战时期的图书和报刊。重庆档案馆为全国抗战档案馆藏最多的省级档案馆, 抗战陪都档案是重庆市档案馆馆藏档案的主要特色和优势所在, 其数量之多达40余万卷, 内容系统和完整, 被列为国家重点档案。两馆的历史文献资料馆藏, 内有不少涉及外交、对外交往事务, 极具保藏、利用和研究价值。为保护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献, 有关部门提出了建立抗战图书和抗战档案两个中心的构想, 重庆图书馆正积极筹建抗战图书文献中心, 重庆市档案馆则制订了一个新馆建设方案。

文物普查与统计资料表明, 重庆市现存有重要陪都遗址二百余处, 其中包括苏联、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土耳其、西班牙、比利时、丹麦驻华使馆和韩国临时政府旧址、印度驻华专员公署、史迪威旧居、马歇尔公馆、美军顾问团旧址、中苏文化协会旧址、苏军烈士墓等近30处重要抗战涉外政治、军事、外交、文化遗址。16处外国使领馆、军事文化机构驻地遗址、名人故居与纪念建筑被列为重庆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中占有得一个较高比例, 表明了重庆市对抗战时期对外交往历史遗址的价值充分肯定和对这些珍贵历史遗址资源的重视。

抗战对外交往资源的保护利用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史迪威旧居、韩国临时政府旧址和苏联大使馆旧址为重庆市保存较好的三大抗战外交历史文化载体, 在中美、中韩、中俄双方的共同努力下, 三旧址得到了很好保护, 史迪威旧居博物馆、韩国临时政府旧址陈列馆于20世纪80—90年代建立;苏联大使馆旧址所在的重庆第三人民医院则挂上了中俄友谊医院院牌, 友好交往频繁。三旧址以其在美国、韩国和俄国人民之中的重要地位, 在增进中美、中韩、中俄人民的相互理解和友谊, 推动重庆对外开放和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成为重庆对外交往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但抗战对外交往资源保护利用面临的问题也不少, 抗战对外交往遗址遗迹保护利用面临的问题突出, 主要表现在:毁损严重, 保护不力, 家底不清, 现状堪虞。由于城市建设提速, 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矛盾凸显, 外交机构遗址生存受到威胁。国际联欢社、盟军司令部、加拿大使馆等多处重要的涉外抗战历史遗址在近20-30年中被毁。2007年, 美国大使官邸、美国新闻处、美军招待所旧址被拆除;2008年, 美国大使馆旧址也因与城市建设发生矛盾拆除。美国大使馆旧址为重庆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悉将就近重建, 但显然其文物价值已降低。抗战对外交往遗址遗迹保护难度大是我们面临的客观问题, 建筑质量不高、年久失修是造成大量遗址毁损的重要原因, 而遗址分布散乱的客观现实也增加了保护利用的难度, 加大了保护利用的成本。而抗战对外交往文献、文物资源的搜集、整理、研究、利用方面也面临不少问题, 重庆图书馆和北碚图书馆两馆分立, 资源无法集中保护利用;国内各地抗战历史文献资料的协调利用工作没能展开, 散布于台湾和美、英、俄的大量对外交往文物文献资源没有得到征集、利用。抗战外交资源保护任务艰巨, 资源价值远未得到充分发挥。

3 思路与对策

3.1 挖掘资源价值, 加强对外交流, 打造中国西部领事中心、中国西部对外交流中心

加强与抗战时期驻节重庆的国家的联系, 积极开展文化交流。丰富的抗战外交资源是重庆作为抗战对外交往中心的历史见证, 它承载着重庆人对历史荣光的记忆, 也寄托承载着重庆人民建设西部对外交流中心的理想和追求。基于现实的和历史的条件, 重庆在对外交往方面理所当然地应该走在国内和西部前列, 设定中国西部领事中心、中国西部对外文化交往中心目标, 朝着这两个目标迈进。

外国领事机构的数量和派出国的国家实力是都市开放度和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指标。重庆外国领事馆数量目前不多, 但发展的前景看好。作为抗战陪都, 重庆历史上曾有数十个外国使馆, 有过广泛的对外交往关系, 重庆应深入挖掘、充分利用自己独有的抗战外交资源, 拉近与当年驻节重庆国家的情感距离,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发展和建立新的对外关系。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 外国领事馆将更多地入住西部。作为中国西部唯一的直辖市、中国西部最大、最有活力的城市, 重庆有希望争取到更多的外国领事馆入驻。重庆在民间文化交流方面也可先行, 在交流途径和方式上进行一些探索。据知, 韩国的韩中文化协会在重庆设立了重庆韩中文化协会, 其会址就设在韩国临时政府旧址陈列馆内, 该协会重视抗战时期中韩文化协会的历史联系, 在沟通重庆与韩国经济文化关系, 加强两地交流方面作了一些工作。本文认为, 重庆韩中文化协会的存在和运作或许可以视作一种模式, 应该对其推广价值加以研究。

3.2 以优先保护为基本原则, 强调政府责任, 加强对抗战外交历史资源的保护

文化资源中的有形部分是不可再生资源, 处理好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遗迹保护之间的矛盾, 是城市政府面临的重要战略问题。必须兼顾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生活环境的改善, 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坚持保护优先, 开发利用科学合理的基本原则。历史文物是历史留下的珍贵遗产, 各级政府应该更多地承担起文物保护的责任, 全面、准确掌握抗战陪都外交历史资源的现状, 将确有价值的涉外机构遗址纳入国家、市、区三级文物保护体系, 由政府出面、用法定的形式对之加以保护, 将历史遗产保护纳入主渠道, 纳入法制轨道。鉴于前述抗战外交遗址保护层级不高的问题, 目前我们应特别强调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 做好基础工作, 积极创造条件, 争取申报成功。

3.3 发掘文博载体功能, 以文化交往平台价值、旅游价值为开发利用重点

抗战外交历史资源是重庆极富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 很有开发利用价值。由于历史原因, 许多抗战外交遗址处于无人过问、无人保护的状态, 残破不堪、价值得不到体现, 这一状况应该尽快得到改变。文物保护利用时不我待, 遵照市委关于重庆文化繁荣发展的要求, 应该对抗战对外交往资源保护利用上进行较大的投入, 充分挖掘利用抗战外交遗址的硬件价值和实体功能, 系统进行抗战外交遗址修复和环境整治, 软硬兼顾, 充实文物收藏, 根据各自历史文化背景条件进行开发利用, 把抗战外交遗址打造成中外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的平台, 将外国机构遗址和外国名人故居打造成该国的文化窗口, 以丰富抗战外交历史文化为媒, 广泛结交国际国内友人, 吸引更多的国内国际游人。

3.4 资源的征集保护利用, 寻求国际合作、国外支持

抗战外交遗址的保护利用涉及数十个点、十余个国家, 涉及个体多、头绪多、国家多、资金需求多, 是一件大事、难事, 仅靠自己关起门来搞保护利用, 要搞好十分困难。抗战外交遗址的保护利用应该用开放的办法进行, 广泛寻求国际合作、争取国外支持和帮助, 包括文物资料搜集的支持和资金支持。争取外方的资金援助和文物捐赠。史迪威旧居、韩国临时政府旧址是国际合作, 保护利用重庆对外交往资源的两个成功的范例, 其保护利用分别得到韩国、美国的支持, 除资金捐赠外还得到相当数量的珍贵历史图片、历史文献资料和历史文物捐赠, 史迪威旧居博物馆、韩国临时政府旧址陈列馆两馆建设的经验值得研究、推广。

3若干项目建议

3.1复建嘉陵宾馆, 辟建抗战外交历史博物馆

嘉陵宾馆亦称国际联欢社, 它位于渝中区李子坝地区的嘉陵新村, 是抗战时期专门为外国人修建的社交聚会场所, 该建筑由名家设计, 是一幢依山而建、有时代和地域特色的楼宇。由于战时房屋特别紧张等原因, 嘉陵宾馆同时也是外国机构的驻地, 比利时、丹麦、智利、挪威、缅甸、墨西哥、巴西、波兰、秘鲁、伊朗、瑞典、阿根廷等多国使馆曾设在嘉陵宾馆内, 美国和波兰的军事代表团也曾驻其中。嘉陵宾馆还是许多重大国事、外事活动的举办地, 国内外要人常聚于此, 留下了大量历史记载和历史图文资料, 历史价值、现实利用价值极高。但不幸的是, 由于年久失修, 木质主梁受虫蛀, 该建筑在未加论证的情况下于1980年被拆除, 在原址建起了一幢普通的四层居住楼。为找回被丢失的城市历史记忆, 并鉴于这幢30年前修建的已显旧陋的居民楼又在筹划改建。本文建议将之拆除, 在原址复建嘉陵宾馆。严格依据档案馆仍存的历史图纸和历史图片按照文物复建要求原貌复建, 并将复建后的嘉陵宾馆辟为重庆中国抗战外交历史博物馆 (或称“对外交流历史陈列馆”) 。

抗战对外交往中心需要一个抗战外交历史陈列展馆, 由有关设计单位编制的《重庆市抗战历史遗址保护利用总体规划》, 提出在重庆建立军事、文化、经济、外交、工业、教育、美术、戏剧在内的博物馆体系, 抗战外交历史陈列馆建设已纳入规划。抗战外交展馆可以有多个落址选择, 本文认为, 复建嘉陵宾馆是一个值得采纳的最佳方案。嘉陵宾馆很高的历史知名度且其所在地抗战历史资源、外交历史资源富集与周边环境的适宜性, 是本文主张复建嘉陵宾馆的主要理由。

嘉陵宾馆原址背靠鹅岭公园, 可俯瞰嘉陵江, 依山面江, 极具山城江城特色, 风景极佳, 有着较好的旅游开发条件。其所在地嘉陵新村系抗战时期一个高档居住区, 孔祥熙、宋子文、孙科、史迪威、赫尔利等陪都中外名人曾居住在此, 目前仍有孙科、史迪威、吴稚晖、吴铁城等名人旧址保存着, 美国大使官邸部分遗址仍存, 史迪威旧居有望在近期升格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与其上相距不远的国际村和鹅岭公园内, 则有美国大使馆和澳大利亚使馆、土耳其大使馆等数处抗战外国使馆遗址, 其下相距不远的李子坝正街已辟为抗战遗址文化公园, 历史文化积淀厚重, 具有较大的文化保护利用价值。鉴于嘉陵新村片区历史遗存丰富、历史地位显赫, 我们完全可以将该片区辟为历史风貌保护区, 结合目前正进行的李子坝抗战遗址保护二期工程和通达鹅岭公园登山步道建设, 整体保护利用嘉陵新村陪都遗址, 把联接鹅岭公园和李子坝陪都遗址保护区的嘉陵新村历史自然人文风貌恢复好、打造好。嘉陵新村地处坡地, 属于城市建设控制区, 城市发展建设与历史遗址保护的矛盾在这里并不突出。复建体量不大的历史建筑符合该片区建设控制和风貌保护要求, 由此带来的资金、拆迁问题也因为总量不大, 而不难解决。

3.2筹办抗日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国际纪念活动

通过举办国际性纪念活动, 来彰显重庆二战中的国际地位。作为二战历史名城、中国西部唯一的直辖市, 重庆有资格和条件举办大型国际性活动。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庆应该利用其条件, 积极争取抗战纪念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的主办权、参与权、话语权, 彰显重庆城市的历史地位, 并以此凸显、提升重庆的城市特色、城市形象和城市地位。2005年, 重庆学者曾建议隆重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 提出“‘两岸四城’共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建议” (“两岸”即海峡两岸, 指大陆和台湾;“四城”指二战四大盟国美国、英国、苏联、中国的首都华盛顿、伦敦、重庆、莫斯科) 。该建议受到社会好评, 然由于主客观条件尚不完全具备, 建议的设想没有得到较好实施。该年重庆对外友协和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在重庆隆重举办了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活动, 参会者有大陆、台湾、美国的二战老兵和军政经与学术界代表200余人, 多名美国使领馆高层人士参会。作为重庆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的最重要的活动, 该活动得到中美双方的重视, 是美国驻中国大使馆首次在中国参与主办的抗战 (亦即二战) 纪念活动。本文希望, 下一次抗战暨二战纪念活动, 有两岸与四城 (或中美英苏四国) 官民参与, 由两岸四城 (四国) 共同隆重主办;本文并认为, 重庆举办国际性抗战暨二战纪念活动的主客观条件已日渐具备。

3.3筹建“两个统一战线”历史纪念碑、馆

水资源利用和保护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2、摸索城市发展中古建筑保护的方法

3、《威尼斯宪章》的指导思想和现实意义

4、浅析洞口县宗祠建筑的特点与保护措施

5、传统的建筑与建筑的传统

6、挖掘中国历史建筑杰作是遗产保护和文化重建的需要

7、浅议民俗博物馆在我国的发展

8、中国建筑设计年度报告(2008夏季版)

9、论十八大背景下文博志愿者的作用与意义

10、古建筑勘察、信息采集工作及修缮施工技术要求探讨

11、文物古建筑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2、浅谈三门峡文物勘探保护工作的现状及对策思考

13、数字化生存环境下建筑文化景观的保护和发展

14、新时期中国传统建筑伦理思想研究

15、南昌城区残留历史古建筑保护现状调查报告

16、论晋祠建筑中的几点独到之处

17、关于历史古建筑文物保护之探索

18、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真实性问题研究

19、山西平遥古城旅游开发中的数字VR应用

20、老弄堂传统文化保护与现代景德镇城市发展的互融

21、“一定要有自己的建筑学体系”:记杰出的建筑历史学家陈明达先生

22、古遗址与古建筑保护方法探索及应用

23、世界文化遗产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的保护与管理

24、2013年高考病句题分类详解及备考指导

25、广东省古村落现状与保护利用模式研究

26、古建筑虚拟色彩修复及漫游技术研究

27、紫禁城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28、城市政务微信的治理功能及瓶颈

29、试析目前文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30、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嵩口古镇空间形态演变研究

31、试论中国古建筑保护理念

32、韧性视角下沈阳故宫世界文化遗产的发展历程与策略研究

33、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古村落保护路径研究

34、数字技术下的传统家具研究概况

35、江西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探讨

36、虚拟现实技术在中国 古建筑教育的应用

37、应县木塔辽代秘藏版画研究

38、镇江蚕桑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

39、《上海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送审稿)》提交人大审议

40、古建筑的保护和修缮探讨

41、贵州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42、古村落旅游可持续性评估的初步研究

43、新技术新材料在古建筑保护中的运用

44、基于遗产整体性保护的城市遗产游憩地“多点状”空间模式研究

45、基于系统观念下的特色小镇建设模式研究

46、遗产的价值、保护、利用与围绕主体问题的讨论

47、新农村建设应加强古村落保护

48、互联网时代下传统文化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思考

49、长城保护维修中的遗产类别定位研究

上一篇:女性文化差异相关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食品毒理学相关的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