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文化差异相关论文题目范文

2024-07-20

女性文化差异相关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2、中国近代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初探

3、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宫斗”剧

4、论《觉醒》中女主人公爱德娜的困境与抗争

5、女性自我意识觉醒道路上的远行者

6、《灶神之妻》生存伦理冲突及成因分析

7、从社会解放到自我解放:60年来中国妇女解放的历程

8、海丝特和安东妮亚女性主义意识对比分析

9、《七月与安生》叙事模式的颠覆与创新

10、当代藏族女作家的女性意识觉醒和反思

11、“毗陵四女”对常州词派的继承与创新

12、试论《小城畸人》中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13、网络言情小说中的女性自我意识觉醒

14、中国人骨子里的“愿”

15、海明威《雨中的猫》的概念隐喻解读

16、《呼兰河传》和《失乐园》中的悲剧女性形象对比研究

17、政坛女性,凭什么胜出

18、艾琳娜的觉醒:寻找自我的过程

19、后现代视阈下迪士尼动画电影中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

20、试析“星星百纳被”的象征意义

21、黑人女性时间诗学视域下的时间意象与身份建构:以《秀拉》为例

22、《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中的男性形象解读

23、论付秀莹《他乡》中的女性意识

24、西丽亚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25、论虹影自传体小说中的“审视母亲”思想内涵

26、西方女性文学中的女性自我意识及其表达方式

27、对哈代《德伯家的苔丝》的女性主义解读

28、当代女性在“自我书写”和“男性书写”中体现的后女性主义特点

29、女性形象在电影中的从0到1

30、严歌苓早中期作品中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31、谈子君形象的当代意义

32、《少女小渔》中女性成长主题分析

33、“大女主”剧:理想与现实的博弈

34、试论当代职业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35、解析《宠儿》中黑人女性成长历程

36、《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女性叙事视角

37、试论魏晋时期的女性地位及夫妻关系

38、论新世纪中国女性电影的审美特征

39、谈《私人生活》中的女性意识

40、对影片《钢琴别恋》的女性主义解读

41、女性自媒体的传播策略

42、论《简·爱》和《飘》的女性意识比较

43、《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中女性自我意识觉醒后的转变

44、大女主之大,大在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45、从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来看女性主义

46、从崔莺莺、杜十娘、李香君看元明清文学女性觉醒历程

47、电影《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中露西女性意识的觉醒

48、女性主义视角下的《觉醒》

49、论《牡丹亭》《红楼梦》中女性意识觉醒

女性文化差异相关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2、邵阳市妇女就业现状与对策分析

3、农村已婚女性非农就业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4、全面二孩政策对女性就业的影响

5、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之阐释

6、男女平等就业:多视角的解读与比较

7、经济转轨中的女性就业与社会保障探讨

8、社会排斥与非正规就业女性的社会权利

9、女性主义法学视角下的平等就业权思考

10、文科女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与分析

11、健全和完善科学有效的劳动就业权保障机制

12、全面二孩政策下生育对女性劳动供给的影响

13、向公共家庭政策要妇女公平就业权利

14、“互联网+”助力新时代女性就业

15、中国女性就业机制构建研究

16、社会性别范式下的女性就业平等权保护问题的思考

17、就业性别歧视问题的成因与化解

18、就业性别歧视的文化机制分析

19、人力资源管理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分析

20、影响我国女性就业的原因探析

21、高校女大学生就业困境与对策分析

22、浅析体面劳动视域下的女性就业弱势

23、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研究

24、当代女性就业选择因素浅析

25、论对妇女平等就业权的保障

26、城镇社区妇女就业的障碍因素及教育对策探析

27、女性研究生就业问题研究

28、农村女性就业收入影响因素的比较研究

29、女大学生就业:路在何方?

30、促进平等就业需要社会加大合力

31、浅谈女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32、照料老年父母对城镇已婚中青年女性就业的影响

33、“全面二孩”背景下女性就业质量保障思考

34、性别平等意识下的女性就业歧视①思考

35、35年,属于你的奔跑故事

36、从职业性别隔离看中国女性就业边缘化

37、男女毕业生就业情况异同及对女性人才培养的思考

38、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对女性就业影响的问题研究

39、妇女平等就业权法律救济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

40、政策保护与现实困境:粤港澳大湾区女性就业问题调查研究

41、市场经济时代下的女性就业研究

42、以女性主义视角谈劳动就业市场中的不平等

43、消除女性职场就业性别障碍的法律思考

44、浅析当前我国女性隐性就业歧视的现状与对策

45、女大学生就业的性别歧视问题及对策分析

46、完善女性平等就业权利救济非讼制度探究

47、职场“性别歧视”短期难以消除

48、保障平等就业 构建和谐用工制度

49、后危机时代中国女性农民工良好心理契约的构建

女性文化差异相关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2、中国民族动漫的发展路径探索

3、人生就是“暂坐”,神仙也一样

4、域外中国道教神话、道教传记、道教小说研究及其启示

5、八仙传说故事的文化底蕴探析

6、天视自我民视 天听自我民听

7、从《青丘狐传说》看狐狸如何成精

8、浅论《哪吒之天降魔童》的互文性

9、主旋律电影人物审美比较论

10、中国古代神话人物荟萃

11、《哪吒之魔童降世》色彩表现的符号与情感

12、中国古代猿猴题材绘画述论

13、《聊斋志异》中男性离魂现象的文化观照

14、《三国演义》与古代将相文化

15、营建“金学”巴比塔——域外《金瓶梅》研究的学术理路与发展走向

16、中国戏曲脸谱对民族动画造型设计的影响

17、鬼妖文化与中国魔幻电影

18、农民画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历程、艺术特色与社会作用

19、看目光流盼多妩媚入红尘俗世尽风流

20、动画片中的中国元素分析及对少儿认知的影响

21、《双凤奇缘》的战争描写艺术

22、科学传播中的数字媒体艺术

23、《名作欣赏》(上旬)2020年总目录

24、论红色经典小说对中国传统叙事模式的借鉴

25、新世纪聊斋题材电影改编新生征候考辨

26、陕西西府皮影造型与动画设计实践及应用

27、中日古典文学作品中的狐意象研究

28、澳大利亚中国通俗文学研究述评

29、《封神演义》的人本主义思想倾向

30、重述满天星斗式的中国古神话

31、《封神演义》亚洲传播研究

32、电影传播效果与常识、真实性之间的关联研究

33、日本动画角色造型的中国元素运用分析

34、论《聊斋志异》中狐典型的文学审美化

35、男权社会中的女性心理

36、一个“历史女人”的四种出身

37、中国“狐狸”形象变化背后的性别歧视

38、《哪吒之魔童降世》中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的融合

39、2019剧集市场年中调查

40、以文学发展的视角论狐狸文化符号的认知变迁

41、《西游记》悟语三百则

42、明清小说中的狐女原型探究

43、中国动画电影改编方向

44、所有的故事像波浪涌来

45、《哪吒之魔童降世》:经典重构的启示

46、真实的武王如何伐纣?

47、乌尔善:商业电影能出“公共神话”

48、高中语文比较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49、明代神魔小说女性空间叙事解读

女性文化差异相关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2、恩格斯婚姻家庭思想研究综述

3、浅析马克思主义婚姻观之于我国妇女解放的指导意义

4、林真理子《禁果》的女性社会性别解读

5、拜堂的“婚姻”不算数

6、高校女性辅导员性别角色冲突研究

7、论当代女性文学批评的空间概念

8、英美文学中女性主体性意识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

9、女性家庭经济贡献对婚姻冲突的影响

10、表演\"传统\"和展现“开放\" 北京跨国恋情中的女性经验

11、浅析《唐顿庄园》中西波尔的女性形象

12、社会和谐必然促进性别公正与和谐

13、试论魏晋时期的女性地位及夫妻关系

14、母爱轮回:重构人类精神与自然生态关怀伦理

15、丁玲小说女性话语的现代建构

16、新世纪以来中国异类女性故事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17、传统女性意识与现代女性意识的冲突

18、浅析中越边境跨国婚姻

19、《觉醒》中艾德娜觉而未醒原因分析

20、乡村女性的媒介使用与自我赋权

21、从《爱玛》解析简?奥斯汀的婚姻家庭观

22、复仇叙事下的女性英雄主义

23、六六婚姻家庭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24、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价值阐释与制度修为

25、贫困农村女性家庭决策权影响的文献综述

26、“国母教育”下的叛徒

27、论女性主义婚姻观的发展历程

28、农村婚姻迁移女性的社会融合及影响因素研究

29、鸟瞰式的审视 全方位的评说

30、从伦理的视角看婚姻家庭法

31、试论恩格斯的婚姻家庭观

32、社会文化嬗变对中国婚姻家庭的影响探析

33、社会排斥视角下跨国婚姻家庭儿童基础教育缺失问题研究

34、从《简·爱》中的女性主义家庭观说开去

35、一家牵两岸 两岸一家亲

36、试论《婚姻法》的基本原则

37、中国女性身份认同的历史与现实

38、郴州市农村青壮年婚姻状况调研报告

39、关于提升农村女性婚姻移民社会适应状况的对策

40、女性与革命:被遮蔽的视角与话语

41、《婚姻法解释(三)》中有关房产规定的争点问题探讨

42、高校女性科研生涯关键期变化的探讨及对策

43、丁玲小说的文化冲突与反思

44、恩格斯的女性解放及其时代意义

45、营造幸福婚姻的文化路径

46、三孩政策对女性权利的影响研究

47、浅议高校《女性与法律》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建设

48、个人经济条件对婚姻状态的影响

49、刍议婚姻家庭对女性社会地位的影响

女性文化差异相关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从历史演进、社会变革的视角来看,跨文化语境的形成可以视作在全球化浪潮冲洗下对传统、现存文化的自信与自觉,基于跨性别、跨阶层、跨种族、跨地域而衍生出的碰撞、冲突、对抗、交流、融合等丰富的语义,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跨文化电影文本母题建立的基础性能指之一。基于跨文化语境的当代欧美女性电影,则普遍遵循着打破性别歧视、谋求平等对话、彰显权利诉求、革新社会政治等的生成逻辑与呈现模式,以强烈的话语权力表达为言说主题,投射多面人性与现实生活、书写文化图景与社会景观,从而演变成为当代西方现代主义电影序列中的关键类型。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在西方社会所激荡开来的女性主义思潮与民权运动为欧美女性电影话语权力的跨文化表达,提供了更具精神鼓舞性、可操作性的理论指引和实践参照。随着全球一体化趋势的持续加强、跨文化生态的多样化流变,欧美女性主义电影的表现视野也围绕话语权的更新而进行了扩大,进而构建起了更具兼容性的言说空间,由此也使电影成为审视性别结构、追寻与重建身份记忆、寻求价值超越、推动社会形态革新的人文载体。

一、觉醒:生命经验与主体意识的诗化书写

自简·奥斯汀(Jane·Austen)、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Bronte)、艾米莉·勃朗特(Emily·Bronte)等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女性作家开辟了现代意义上的女性文学作品的创作路径与表达范式,尊重、显现女性群体作为独立的社会个体与阶层的生命经验,言说女性的主体意识与发展诉求,逐渐成为了一种能够引发受众高度情感共鸣与价值认同的文学传统与文化情怀。这种精神觉醒所引发的艺术、文化的自觉,对其后欧美女性电影的文本叙述与更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该类影片的结构形态、表现方式乃至演绎风格普遍都倾向于以女性群体及其社会活动,作为核心人物、剧情主线而展开书写,与原本占据主导的男性叙事形成了对比,并在此基础上建构起了富有社会指涉性的明晰主题。

在跨文化场域中的“觉醒”,不仅仅只是指向于女性反抗被压迫与被统治的单一语义,而是越来越多地被阐释为在文化冲突基础之上更为具体有效的反男权能指,其跨越了性别、阶层、种族、地域等要素,是在更趨差异化、复杂化的多元文明的洗礼下,女性群体相对于男性及男性文化的人格独立、精神自觉,并延伸至社会实践上的自我觉察。跨文化背景下产生并壮大的当代欧美女性电影,则可以视作是对女性追寻自我与质询身份、言说情感与思想的更为多样化的人文主义呈现,其进一步凸显了时代演变潮下女性群体对于自我解构、社会文明的觉醒式体认。

具体结合当代欧美女性电影的文本呈现,可见其对于女性群体在跨文化背景下的渐次觉醒的彰显,往往通过将之放置在自身所处的主体文化(女性文化)与异文化之间的对抗形态之中,聚焦其审视、定位自我与“他者”(多以男性为主体)的关系,使女性对于性别、阶层、国别、种族等具体要素的认知,得以延伸至公共权力、宗教、法律、社会管理等更为宽泛与庞大的视野格局之中,以一种诗化呈现的角度,释放女性群体在遭遇内外部困境之时的困惑、压抑、焦虑等本能情绪,叩访婚恋生活、职业发展、权益保障等社会议题,重建与强化独立、自信、坚韧等价值信仰,由此形成丰富的生命经验表达形态。在此基础上所实现的跨文化视野下的差异性美学理念、多角度哲学思辨等要素在文本叙述中的聚合,也使欧美女性电影能够进一步交互呈现艺术变革与思想言说,从而以同样具有诗化书写意味的表现方式,完成对于主体意识的深层次体认与全方位询唤。

譬如,2013年上映的英国影片《菲洛梅娜》(Philomena),通过展现一名爱尔兰女性历时近半个世纪、前往美国各地寻子的艰辛过程,呈现了在不同价值取向、社会管理机制、文明形态的冲突背景下,女性凭借母性力量与人生信仰,最终实现自我拯救与精神重构的动人故事,书写了“第二性”打破性别文化歧视与禁忌、处理宗教文明与现代文化冲突的觉醒史诗。在影片中,其对于跨文化语境下女性话语权力的解读,更多在于聚焦宗教文化与女性文化之间从冲突到和解的过程,反映女性作为弱者的本能自醒、无畏自救。从某种角度来看,在影片中,占据社会秩序话语主导权的宗教文明成为了劝诫人应当保持道德自律、节制肉体欲望的话语符号,而修道院可视作是男性借助宗教彰显权力意志、加强对女性控制的隐喻意象。面对宗教意志压制、大众话语诘难、不同文明生态下的思维方式与生活理念所引发的对话障碍,女主角菲洛梅娜(Philomena)始终未放弃寻回离散多年的儿子的信念,并以乐观的心态去努力排解自身出现的各种负面情绪。通过聚焦人物从因为未婚有孕、被迫进入修道院接受劳动管束的凄苦与酸辛,到目睹幼子被修女售卖给美国夫妇而自身无力改变结局的悲恸和绝望,再到年复一年往返于爱尔兰、美国两地寻访的矢志不渝,影片以饱含情感寄托的纪实主义表现手法,借助线性的剧情推进,以质朴、细腻的诗化书写,体现女性丰富、微妙的觉醒经验,完成了践行精神自救理念、体认宗教文化理念、重建人生哲学的主体意识的深度叩访,使阵痛、救赎、释然、和解等语义充分聚合,建构起了实现电影与受众之间形成言语对接、情感认同的话语场域。

二、聚变:抗争理念、身份重建与自我省思

以比较文学、结构主义符号学的角度审视,反对男权专制、实现个体独立、获取对等的公民权利、参与社会事务管理,是贯穿于女性主义文学作品序列的核心诉求之一,也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电影文本投射现实的隐喻意象、主题言说的精神基质[1]。跨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使当代欧美女性电影在展现女性“醒来”的语境所指,开始不再单单局限于自我主体的确认、强化,而是伴随着权力结构的去中心化、大众文化占据消费生态主场,借助批判男性窥视欲、想象欲、恋物欲的呈现视角,进一步凸显女性作为独立个体的生存意识与社会化思维,使更趋理性的抗争、涉及跨性别与跨种族的身份认同以及建立在实践自觉上的形而下反思,逐步引发了女性主义发展诉求在电影文本话语表达上的“聚变”。

进入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重新体察男女性别的二元对立、找寻消解极端对抗的现实路径,开始驱动女性主义思潮与西方核心价值的深层次对接,使欧美女性主义电影的话语中心由反抗、破坏转向对话、共建。而在这一时期,全球一体化进程加速所催生出的跨文化语境的外延扩展、所谓的普世价值的跨意识形态认同,则为欧美女性电影的话语指认提供了更为强有力的文化消费取向、舆论倾向性上的支撑,令尽可能规避快感文化的优先表达、加强对女性话语中心样式的建构以及传达一种渐进式的反思意味,成为电影文本表现反对男权意志、均衡家庭伦理关系、打破职业性别区隔、披露社会权益分配矛盾、谋求建立跨性别与跨文明对话合作机制等权力诉求的认知统一[2]。电影除了发挥影像化记录的作用之外,也围绕女性群体的精神剧变展开文本形态上的空间解构与图景再造,由此生成的倡导理性抗争、加强身份认同和强调深度省思的言说主题,也具备了应有的文化解码功能与社会批判意义。

例如,美、法两国合拍的《天与地》(Heaven & Earth,1993)将故事背景设定在越南战争之中、构建以成长叙事为主体的书写结构,以女性作为战争受害者的切入视角,呈现其从经历肉体摧残、精神恐慌、遭遇身份焦虑再到拒绝人格堕落、重建生活自信的复杂历程,显现出女性通过应对文明冲突完成全方位自我蜕变的话语涵义。在影片中,随着女主角黎里(Lyly)与同作为美军驻越少校的丈夫巴特勒(Butler)离开动荡的故乡越南、前往美国定居,如何融入全新的社会环境,也成为了女性必须面临的生存考验。在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乃至对立,则使跨国婚姻陷入了难以避免的破裂危机之中,令他们很难“可以没有痛苦的活着”,更无法将“既亲密、又自然、既可靠、又自由的关系维持下去”(玛丽莲·弗伦奇《醒来的女性:一部女性的心灵史》)[3]。而黎里与巴特勒从产生意见分歧到最终达成和解,既是生存哲学的女性化投射,也是女性对东西方世界的认知转变,又通过展现男性角色的宽宏、坦荡,在隐性层面去转喻西方文化所谓的开放性、包容性。最终,巴特勒的自杀,尽管在物理层面宣示了男性生命的终止,却并不意味男权意志对女权诉求的妥协。在影片的结尾,黎里带领三个儿子离开美国、折返越南。一方面,显示出在西方社会的话语结构之中,以男权为内核的男性文化仍旧居于权力秩序的中心位置,遭遇文明冲突困局、精神困境的东方女性选择回归自身所属的、相对于西方文明的异文明,成为了其处理冲突与对抗、维持生存可能的一种可行的抗争方式;另一方面,通过对“回家”“故土”“乡愁”等人文要素的聚合表现,女性从某种程度上完成了唤醒与重塑记忆想象、找寻身份归属、加强族群认同的成长反思,消解了在文明冲撞中出现的生命阵痛与主体迷失。影片尝试借助人道主义去跨越种族差异、价值冲突、性别对抗的书写形式,也让跨文化语境下的女性话语表达更能以跨意识形态审视的呈现角度,以组建容纳平等对话、理念交互、价值共存等多元语义与发展诉求的言说空间。

三、超越:基于性別建构的多重价值对接、社会文化形态耦合

社会性别理论的导入,拓宽了电影文本在思想主题上的呈现视野,为欧美女性电影的言说语义提供了更能呼应、显现乃至剖解时代文化症候的切入角度与投射方式。基于社会性别理论形成的性别建构表达,则往往借助象征形象分析、规范学科建设、社会角色区分以及价值体系认同等呈现方式,融入到了电影文本结构的叙述节点之中。

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欧美女性电影序列中,性别建构并未成为文本层面显性的指涉参数,影片仍普遍停留在性别对立、价值对抗等层级上。在全球一体化浪潮的推动下,当代欧美女性电影基于跨文化语境展开了文本结构、思想能指的再创造,同时借助影像化语言与剧情设定的创新呈现,使其开始突破之前相对固定、单一的主题言说模式,通过还原与再造身份想象与文化记忆,创造视觉奇观、深刻言说丰富而复杂的生活体认,使影片对于性别建构的涵义表达逐步上升到了融合写实性、浪漫性乃至象征性的立体化展现的层面,进而以性别间进一步的对等对话、开放合作去审视差异化价值取向的共存、多样性的文化形态的融合,使“超越”成为了电影文本主题的全新能指[4]。

比如,以女性政治战略家斯隆(Sloane)参与社会公共事务为呈现视角的《斯隆女士》(Miss Sloane,2016),通过展现职业女性为要求联邦政府加强枪支管控奔走呼号、应对各类敌对势力阻挠、最终完成人生目标的惊险历程,折射出当下西方社会治理危机下更为深层的阶层矛盾、族群对立、文化困局。单以跨文化语境的视角来看,影片将性别文化冲突放置在了政治力量角逐、商业组织博弈、社群价值冲突等颇具现实语义的空间之中,通过围绕作为女性职业政治战略家的斯隆、反击无数的男性竞争同行的直接打压甚至暗中构陷展开非线性叙事,借助讽刺精英主义政治哲学的黑色幽默表达,斯隆所代表的后现代文明情境下的独立女性形象也愈发成为自由、法治、包容等西方核心价值的投射对象,可以视作是在隐性层面上、影片试图中和与消解各类冲突的调剂载体。在影片中,斯隆的女性身份更多了几分镜像映照色彩,其既有不同党派之间的利益博弈,也不乏种族社群错综复杂的关系制衡,更涉及到性别角色、职业分工、权益保障等具体类目,对于管控枪支议题的政治论辩,从某种意义上,演变成为了对当下美国社会问题的公开对话与深入协商。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看,在影片所构建的男权意志存在方式更为隐蔽、差异化价值取向博弈剧烈的社会生态中,女性不仅要扮演普罗米修斯式的古希腊英雄角色,而且也要成为能够运用生存哲学、坚守自我主体信仰的现代智者,这是其获取自身应有的社会权利的必由之路,也是助推消解性别文化冲突、建立互补式的性别生态的可行方式。影片以政府议会通过控枪议案、斯隆却因涉嫌违法被判入狱收尾,则是一种从遵循基本逻辑、维护主流秩序、民族情感认同的和解方式表述,其将性别建构的话语表达建立在了对美国乃至西方核心价值的再确认与再强化上。这本质上无疑是借助西方主流意识形态去对解构性别文化的另一种形式,是尝试均衡处理女权主义与男权话语相互关系的探索表达。电影成为了其中发挥媒介作用的大众文化产品。而性别建构理念与女性话语诉求在跨文化语境中的聚合,也使电影文本的视点扩展至探索消解阶层区隔、破除社群对立、谋求一体化发展等归于现实主义乃至新全球主义的场域之中,由此也能使文本主题投射出积极、合理的现实观照意味。因此,对于斯隆而言,“她为了实现自己而展示了自己”,通过“对这个世界的责任感”,她显得“不再平庸”(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5]。

参考文献:

[1]李晶.性别、阶级与后殖民文本续写——女性主义经典电影《钢琴课》的多维度反思[ J ].电影评介,2018(16):17.

[2]张琦.小说改编电影中的女性形象重塑——以《凝望上帝》为例[ J ].电影评介,2018(11):110-111.

[3][ 美 ]玛丽莲·弗伦奇.醒来的女性:一部女性的心灵史[ M ].余莉,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112.

[4]宋德辉.女性主义电影的自我救赎[ J ].戏剧之家,2018(7):110-111.

[5][ 法 ]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 M ].郑克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29.

女性文化差异相关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分析中国体育文化发展现状并就如何树立体育文化新理念,在制度、行为物质层面以及体育文化资源等方面探究中国体育文化的创新发展进行研究。

关键词体育文化创新发展战略

一、前言

体育文化是人类体育发展的灵魂,是人类体育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凝聚力,能否不断创造新体育文化,决定着一个国家的体育、一个民族的体育文化的盛衰荣辱[1]。步入了“后奥运时代”的中国体育文化发展很快,随着经济飞速的发展,现在的体育文化发展就略显滞后了。因此体育文化建设迫在眉睫,不谋而合,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中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而体育文化作为大文化中的一个分支,要做好其本职工作,不仅要大力发展体育文化,更应该从体育文化发展的战略出发,使体育运动的观念植根于人们脑海,且用体育观念引导体育行为。本文就体育文化的创新发展谈些看法。

二、我国体育文化创新发展战略

(一)树立体育文化创新理念

1.体育文化观念和思路策略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体育文化惟有坚持先进的理念才能产生优质行为[2]。普通民众应树立健康观念,加强创新意识,国家体育部门可以培养和组织更有效的队伍,建立体育文化的组织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如: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理念,使人们受到了一次奥林匹克的文化教育、加深了对体育文化的理解、树立了正确的体育价值、强化了锻炼身体意识;“科技奥运”理念,使人们健身观念得到了转变、树立了“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讲究科学”的思想,提高了科学健身的知识水平。这不仅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同时使民众对体育有了更加深层的了解。在思想观念上给了中国群众重大一击,让民众知道体育、健身的重要性,体育锻炼的思想意识深入人心。

2.情感策略

非智力因素是体育文化创新的关键,无数在创新道路上取得成功的人物表明,成功的决定因素首先不是他们的渊博知识而是他们的创新人格。激发人们创新的自主性、激情、意志等,对我国体育文化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要特别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特别是对年轻一代人,激发他们(如高校教师、学生等)的创新欲望,提高他们情感智慧的发展。

(二)制度、行为层面上体育文化的创新发展

1.建立、健全体育组织机构,完善体育政策法规

体育文化创新的理念只有应用于体育文化发展的行动上才是行之有效的。所以,不仅要在体育文化理念上创新,更重要的是将之运用到实际行动中去,从体育文化的制度着手,用实际行动来建设体育文化。国家体育总局及体育行政部门和体育事业单位要大力支持,省、市、区建立、建全体育组织(主要指体育总会、各单项运动协会、各种人群体育协会和行业体育协会)加强队伍建设、规划和指导好各省体育活动网点,在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全民健身计划》、《中共中央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的精神、《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和《城市公共体育运动设施用地定额指标暂行规定》等国家有关体育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体育法规和竞赛制度使人们不仅享有运动的权利,也要有建设体育文化的义务和责任。一系列关于体育法律、法规的相继颁布和实施,使得我国的体育事业进入了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时期,促进了体育文化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为建设体育强国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3]。

2.促进体育赛事发展、引导大众传媒宣传

体育赛事、大众传媒的作用不言而喻,如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和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大型运动会的筹办宣传过程中,各承办比赛场馆都在营造各比赛项目良好的氛围,从而影响了群众的体育思想观念和体育活动行为、群众自觉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大众传媒作为体育宣传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在体育宣传中有着独特的优势,主要有“把关”作用、权威性作用、渗透性作用和对宣传受众心理定势形成或改变的促进作用。只有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在体育宣传中的积极作用,才能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体育的发展。大众传媒可以借助我国知名体育人士的作用,对体育文化的宣传,如:成龙、李连杰等为中华武术的旗帜,使人们明白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即体育锻炼能全面兼顾人们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等的发展。

3.家庭、学校、社会合力促进体育文化发展繁荣

家庭、学校、社会构成了我们成长的三个重要阶段,也是体育文化发展传播的三大途径。家庭的教育、文化氛围、环境对体育文化的发展是基础阶段,如果家长对体育很重视且工作之余经常参加体育活动,那么他们的这种观念、行为就会无形的对孩子有熏陶的作用。学校这个大环境对体育文化的发展起主体作用,青少年在这期间,受到体育教育是最集中、最系统、最牢固的,它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是人生最重要的阶段之一。社会对体育文化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将一些时尚元素与体育文化结合;创造有利条件,推进体育文化与科学技术重组。如街舞的发展在中国是从社会开始延伸,从而决定了街舞的发展。因此,体育文化的发展繁荣需要三者的合力,只要三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体育文化将得到最优的发展。

4.坚持体育文化“走出去,拿进来”策略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虽有宏大的理论,但缺少严密科学的理论体系。西方体育是建立在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等现代科学理论基础上的,具有完善的体育科学体系。中国传统体育可以吸收西方体育的科学成果,丰富、完善、弥补自身的不足,积极适应现代体育竞技性的要求,扩大中国体育文化的传播,加强与其他国家(地区)的交流,吸收和借鉴西方体育文化精髓,要移植优秀的运动项目,如西方的赛马、马术、网球、棒球、高尔夫球以及休闲运动中的攀岩、滑翔、蹦极、台球、桌球、沙滩排球、漂流等项目,更要借鉴和吸收西方的体育观念,如竞争观念、自我价值的表现等观念,还要吸收和借鉴西方先进的管理方式,如体育俱乐部制、职业化等,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体育文化。

5.宗教的补充作用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而且大多数信仰宗教,所以他们的一些社会行为都受宗教的影响。宗教的活动、观念、信仰都从不同层面对体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如宗教活动对人体强身健体、调节身心、是现代体育项目的来源等。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文化繁荣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所以,我们要结合宗教,充分发挥宗教人士和信教人民的作用,促进体育文化的发展。

(三)以物质为保障促进体育文化的创新发展

国家要重视对国民体育发展的客观环境进行物质改造,加大对各省、市、区及农村地区体育场馆和群众体育场所建设的投资力度,同时出台鼓励社会投资的政策,疏通相关的金融渠道,要采用国营、民营、私营、名人以及群众购买体育彩票收益等形式,建设具有冠名牌象征性和纪念性的运动场馆、群众体育场所和健身路径,以满足人民锻炼的不同层次要求。

体育建筑、雕塑、场地设计,它们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体育文化的载体,凝聚和展示着人们的情操、意志、价值观念等多种物质成果,这些物质,对人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陶冶作用。另外,有关政府部门应根据人们的需求特点,积极配备不同的场地和器材,并合理使用已有的场地设施和体育用品,尽可能满足人们所需。

(四)加强体育文化资源建设

体育人力资源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所以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的作用,充分利用和发展人力资源。首先,加强体育人才培养,整合体育人才资源。体育人才是指有一定体育学识水平和技能,并能在体育领域理做出创造性的贡献的人,它包括体育竞技人才、体育教育人才、体育科技人才、体育媒体人才、体育产业人才和体育管理人才[4]。其次,大力培养体育社会指导员,使体育文化建设科学化、人文化、社会化和产业化。建立一支具有体育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高,并且年龄、性别、活动项目结构合理的体育指导员队伍,他们不仅能够传授具体的锻炼方法、手段,而且能够经常举办健身知识讲座和印发健身、健美、养身的运动处方,使体育文化建设科学化、人文化、社会化和产业化,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吸引更多的人们参与体育锻炼。最后,加强非体育人口建设。非体育人口比重占有量较大的是女性、中老年人和农民,加大对他们的建设,组织多种形式的群众体育比赛,促进非体育人口体育化。

三、结束

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它就是由人类的需要产生的也必然为满足人的需要而存在和发展,它对大众的影响集中在赋予人们乐观的生活观,拓宽人们的生活空间,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满足人们怡情益智、娱乐的需要[5]。正因为体育文化有如此大的作用,所以中国不仅要大力发展中国体育文化,而且要在发展的战略上创新。从观念、制度、行为、文化志愿建设等方面着手,使体育活动、体育运动氛围遍布全国,让每个公民都参加体育锻炼。

参考文献:

[1] 和立新,张铁玲.我国体育文化发展战略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之辨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

[2] 谢朝波.谈高校体育文化创新发展战略[J].大家.2009.

[3] 黄迎乒,孙文平.体育文化对体育强国建设助推作用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1.

[4] 唐炎,朱维娜.体育人才学[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 欧阳明胜.论述中国体育文化建设[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

上一篇:语言学及其应用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水资源利用和保护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