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消费分析论文范文

2024-09-19

学生消费分析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 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大学生消费水平的提高,对音乐消费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为进一步了解、分析当代大学生音乐消费现状,本文基于对临沂部分高校大学生音乐消费行为进行调查,总结大学生音乐消费行为特点,分析影响大学生音乐消费的因素。

关键词:大学生;音乐消费;消费心理

1  临沂市部分高校音乐消费行为调查情况

1.1  概述:

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它通过优美或激情的旋律,使我们消除疲倦、减轻压力及舒缓情绪。大学生较中小学,思维更加活跃,更具创造力与想象力,且随着年龄的增加,他们身上的责任及压力也越来越重,他们与其他年级相比,更容易与音乐产生共鸣。通过学生收听不同的音乐,可以分析出他的性格特点及心理健康状况。为了进一步了解、分析当代大学生的音乐消费行为,特调查当代大学生音乐消费现状。

1.2  调查对象和内容

本次调查以青岛理工大学临沂校区、临沂大学、临沂职业学院等高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针对疫情的特殊状况,通过电子问卷开展调查。

通过查阅资料,自行设计电子问卷,主要内容为调查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情况及对音乐的喜欢程度、消费音乐产品的种类及偏好等[1]。共收回有效问卷451份。

1.3  调查结果

整理汇总部分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2综合分析与思考

2.1大学生音乐消费行为特点

音乐消费行为特指为满足个人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产生的消费音乐产品的活动大学生作为当代社会较为庞大的群体[2],他们在校受社会环境以及个人心理素质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变化也构成了每位大学生独特的音乐消费特点。据调查得出当代大学生音乐消费行为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具有群体特性

大学生群体之间高度认同感,集体生活对其的特定影响以及日常信息传递时的心理暗示,使得大学生的生活具有高度的集中类似性。

(二)具有追求实用主义的特性

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实用性依旧是购买消费品的首要评判标准。据调查显示,由于自身经济实力、理性消费依旧是当今大学生的主要消费观念。在购买音乐消费品时,大学生首先考虑的是自身对价格和质量的界定,在大多数商品中,价格适中,质量有保证的商品总是大学生的首选目标。因为在校大学生的经济实力有限,往往在音乐商品上的消费上会十分谨慎,极力追求花到实处,他们会尽量根据各自家庭的经济情况进行合理的音乐消费、在实用的同时适度的追求时尚[3]。

(三)时尚性音乐消费

大学生此时正处在青春洋溢,追求个性化发展、自我特性的展示、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年龄阶段。在各种形形色色的新事物面前,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开始呈現出成熟的价值取向[4],他们不再仅仅追求商品外表的艳丽,开始注重产品所赋予的内涵,各种商品品牌的影响力以及商品本身所具有的人文价值。

(四)虚拟化、多元化

时代科技的进步发展,大学生对于音乐的消费不再仅仅停留在实体商品方面的需求。网络虚拟光盘、音乐包等虚拟音乐消费品已经在大学生的生活中逐渐普及。对于大学生而言,宿舍、教室两点一线的单调的生活早已无法满足。时尚、潮流、高质量的生活也成为了大学生们追求的目标。KTV,迪厅等娱乐场所也成为了大学生的消费热点。多元化的消费趋势已经覆盖到大学生音乐消费行为的多个方面。

2.2对大学生音乐消费行为的思考

大学生更多的是要独立自主地去思考并妥善解决生活、学习以及与人交往中的各种问题:对爱情的渴望,对现实的无奈,对未来的迷茫……因此我们需要积极主动地去释放压力以保证身心的健康。而音乐是释放那些深藏于内心世界的隐藏情感最好的途径,它从不同方面来舒缓焦躁的内隐情绪,因而愈来愈多的大学生会选择音乐消费来缓解自己的压力和焦虑。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与生活日益密切的联系,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背负来自社会的种种压力,感情压力,工作压力等等,而短视频软件的出现,给了我们更多的选择权利,因而带动了新媒体行业的迅速发展。抖音、快手等短视频APP的火爆吸引了不少大学生的目光。在软件中,一批又一批的作品的诞生,带火了一首又一首的歌曲,这样的状况在当下已经是很普遍了,而这些网红歌曲,貌似有一种特殊的吸引力,牢牢抓住大学生的内心需求,似乎也更符合他们的口味,哪怕是付费歌曲也不以为然。因为自控能力尚不成熟,不少身边的人都选择去接受,盲从心理作祟,让更多的大学生去选择音乐消费。

现如今,对于大学生来说追星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我们追求的也不再局限于手机里的歌声。好的音乐能够带动广大消费者对原创歌手的好奇心,为了增强体验感和视觉感,不少大学生会选择购买音乐剧或者演唱会门票,在现场与偶像进行近距离接触。与偶像一起歌唱,一起聆听动人的旋律,忘却生活中所有的不安和烦恼,去接受开心的事物。

3结语

音乐消费在大学生的日常消费观中已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人们带来的不光是压力和烦恼,同时也是机遇,让人们更容易的去选择它,把音乐的影响推向更高层次。

参考文献

[1]王建元.当代大学生音乐消费行为调查分析——以南京市部分高校为例[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0(03):93-96+187.

[2] 安杰.当代流行音乐的文化功能研究[J].戏剧之家,2016(14):76.

[3] 赵洋洋. 普通高校大学生音乐消费行为、心理及音乐教育的导向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

[4] 许天予,孟雪晖.当代大学生线上音乐消费行为的调查分析——以浙江省部分高校为例[J].投资与创业,2020,31(20):154-156.

学生消费分析论文范文第2篇

“面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传统价值观、人格特征、社会文化的耻感取向共同作用的综合体。中国人的消费行为和心理因此具有了很强的面子情结。 中国人的面子消费可分为4类: 个人情感型、个人功利型、社交情感型、商务功利型。

中国人为何如此沉迷于面子问题?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说:

一、从众心理,盲目趋大流,消费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是为了满足别人的眼球。“不求最好,但求最贵”是很多人争面子的写照,这就是羊群效应。

二、盲目攀比,虚荣心作祟,通过购买奢侈品来证明自己的身份、地位、名望等,正是这种畸形的心理导致中国层出不求的各种富二代借助网络肆意炫富炒作来自己提高人气,挑战广大平民百姓的神经。

三、对个人尊严和社交资源的渴望也会使人好面子,获得别人的尊重就要做到很多人做不到的事情,在当前中国这个社会,有好面子的人往往比较吃香,也会有很多人主动地加入到他所在的圈子当中,而不是被孤立或是遗忘在某个角落。

四、自卑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好面子心理,为了平衡自己内心的落差,维护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形象,很多人会不顾一切“死要面子活受罪”,透支自己的消费能力来挽回面子,导致后来产生很多问题。

五、人缘关系催生关系消费,中国人追崇礼尚往来,逢年过节不论是私人还是商务礼仪,所消费的物品多数中看不中用,礼品包装越来越好,档次越来越高。很多人以消费水平来衡量关系的紧密,在“来而不往非礼也”的观念中,面子消费经久不衰。

学生消费分析论文范文第3篇

一、当前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

最近,我们组织了一次“大学生消费状况”的抽样调查,选取安徽理工大学和淮南师范学院一至三年级的在校大学生,学生分布于东、中、西三个区域。这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76份,样本的有效回收率为95.2%。此次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如性别、年龄、年级、家庭年收入及家庭所在地区,学生的消费支出水平及消费心理、消费观念等几个方面。调查发现大学生消费现状具有以下特点。

1、消费收入单一化。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的消费收入主要来自家庭、贷款和勤工俭学三大渠道。样本显示,约96.3%; 的同学把家庭供给作为消费的主要来源,占其消费总额的92%,家庭收入越高,对大学生提供的数量越大,家庭收入越高大学生的消费收入越高,大学生的消费收入与家庭的收入呈正方向变化。由于家庭收入存在地区、城乡等差异,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也同时反映了这一差异,其中城市和东部地区的学生消费收入要明显高于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在调查中显示大学生收入的另一个重要渠道来自于勤工俭学,约占大学生总收入的11%,有极少数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消费收入完全依赖于此。为了维持自己的开支,有的学生同时兼任几份家教,并利用空闲时间到街头散发传单、推销产品,在调查中显示,约48%; 的学生为了增加消费收入有过勤工俭学的经历。贷款是少数大学生收入的另一渠道,由于贷款数量和名额的限制,只有少部分符合条件的学生能够的限制,只有少部分符合条件的学生能够。

2、消费支出层次化。调查发现,大学生的消费支出呈现多层次性。其中月支出额在300元以下的占6.26,有 2.42%的学生支出高于1200元,大部分学生的消费额主要集中在300到500元和500到800元之间,两者分别占被调查学生总人 数的47.78% 和39.77% 调查中显示,面对消费支出的层次化,不同消费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感受,70%以上的同学对于自己目前的消费状况表示不太满意,尤其消费水平低的同学认为自己的经济条件差,不能与他人礼尚往来,面对时尚产品没有能力购买而觉得低人一等,由此产生了自卑心理,影响了学习和生活;少部分高消费水平的学生表示很满意自己目前的消费水平,这部分学生由于没有经济困扰,可以跟着潮流走,在精神上无忧无虑,相对低消费水平的学生,学习和生活都很轻松;还有部分消费水平不高的同学表示能够坦然面对自己的消费状况,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不能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无谓的攀比和消费上,因此也很少经济上的心理负担。

3、消费结构多样化。近年来,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改变了过去支出单一地用于学习和生活的消费方式,转向了多样化的消费,尽管生活和学习消费仍然占支出的主要部分,但用于交往、娱乐、旅游和健身等方面的费用有较快的增长,其中女同学用于美容及化妆品的支出已占支出的较大比重并且用于非生活消费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呈现日渐增长势头。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竞争局面,大学生用于提高自身素质的花费也在日渐增多,这是近年来大学生消费结构出现的新变化。本次调查发现,大学生用于各种资格证书和技能培训的费用约占支出比重的8%。此外,大学生消费结构的变化还体现在他们使用的物品上,在校大学生的手机普及率不低于,电脑拥有率也在30%左右,20% 的人拥有PAD, 24%的人拥有mp3 ,高档消费品也渐渐进入大学生的消费中,大学生已经具有明显的品牌偏好,一些名牌产品备受大学生的青睐。

二、大学生消费行为分析

1、个人形象塑造,爱美之心人间有之,而正处于花年华的大学生在拥有足够余钱的时候也开始为自己的形象进行改造和设计。例如美容美发以及化妆品的改变与选择,可跟多的是盲目的跟随潮流走,又贪图商品的便宜,对化妆品的使用有64.1%使用的是50元以下的,却不知太便宜的对皮肤不好。不管适不适合,他们要的是品牌与同学的评价。许多大学生在平时的时候,省吃俭用为的就是自己想要买的品牌商品,这应该就是大多数大学生都拥有的虚荣心在作怪。

三、大学生消费心理的主要特点

1、盲目心理,很多大学生没有经历过社会的锻炼才开始自主消费对于支配手中的钱还存在一定盲目性开支缺乏计划性出现家长给多少就花多少、看到别人买什么自己也买的情况。

2、攀比心理 ,大学生在校期间为了适应社会也越来越明显,表现出了别人有我也要,我要更好的趋势。这种现象既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也对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产生负面影响让学生误入歧途。

3、从众心理,从众性是指大学生的自主意识不足、缺乏判断力,在同学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其他同学一致的观点即通常所说的“随大流”。引发大学生从众效应最值得注意的是“班级效应”和“宿舍效应”, 入学后都在探索新的学习方法寻求新的学习动力。班级、宿舍每个成员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成绩以及平时学习时间的利用都成了其他成员最直接的“参照物”。他们在形成自己的学习特点的同时在某些 方面也不同程度地与班级、宿舍大多数人保持一致。不仅如此作息习惯、生活情趣、业余爱好也易趋同和从 众共同合成对班级、宿舍成员的影响力。“班级效应”、 “宿舍效应”在班风、舍风中的作用由此可见一斑。因此在大学生的消费方面从众心理会导致无谓的浪费甚至会养成恶习。

4、炫耀心理,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尊重需要居于生理、安全、友谊和爱的需要之上而处于较高级的第四层次。大 学生有着强烈的尊重需要。他们各方面的努力在相当程度上都是为了建立自尊和他尊体系以实现自我价值。炫耀心理实际上是一种超越自我客观价值的自我虚构表现在生活消费领域就是对物质生活的高欲望。许多大学生以拥有各类名牌物品作为炫耀的资本。 这种现象实际上反映出大学生心理上的一个症结,富裕的物质生活来充实美化自己的形象或以此来提高自己在班集体中的地位和显示自己的社会价值。尤其是一些家庭条件好而学习成绩不甚理想的“纨绔子弟”更想以此来塑造自己的形象 理的平衡。这种现象也会对周围的同学产生影响,重物质的消费蔚然成风。校园里的这种炫耀之风玷污了大学生的声誉还腐蚀了大学生的心灵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三、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分析

消费心理作为消费者在购买行为全过程中发生一系列的心理活动,是消费者对客观消费对象与其自身主观消费需求的综合反应,心理学家按照它发生的先后将其概括为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心理由他们所处的年龄阶段和特定的生活环境决定,具有自己显著的特点,根据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主要有以下特点。

1、追求时尚,超前消费。大学生处于。成长的青年时期,自我需求强烈而多样,他们站在时代的前沿,追求新异,敏锐地把握时尚,唯恐落后于潮流,总希望用新异的消费形象向社会展示自我,通过消费上的新潮来表示自己的青春活力和激情他们是新商品、新的消费方式的追求者、尝试者和推广者,他们喜欢拥有独特风格的商品,引领着青年消费的潮流。

2、贪慕虚荣,攀比消费。攀比消费是目前大学生的消费的一个重要特点。大学生作为一个独特的群体,他们的消费心理往往相互影响,相互攀比,他们消费时由于自身的群体化特征,往往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消费行为,看到别人购买某种物品时,不管自己是否需要,也要追随去购买,满足自身的虚荣心理,在全球化时代,大学生与世界的交往日益密切,西方时尚的

“消费主义”也日渐对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产生了不少估量的影响。在西方推崇物质消费、追求享乐、及时行乐思想的同时,在群体模仿式的消费行为中,容易形成攀比心理,不少同学认同及时享乐的观点,在日常消费中,常不顾自己家庭条件,为满足虚荣心,使用时尚电子产品,追求个性化,超前消费,购买高档名牌商品,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甚至发生了盗窃行为,有的大学生甚至把消费,享用物质财富的多样化作为彰显个性和体现自我价值的方式,从而走入消费的误区。

3、激情冲动,非理性消费。大学生中大学生中很大一部分是第一次离开父母,初次自行支配钱财,理财能力较差,缺乏开支的计划性,尤其是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经常受到其他因素冲击而改变消费初衷,使得自己在消费时 “跟着感觉走”。现代是信息社会,媒体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便快捷的途径,媒体通过制作大量形象和信息,向大学校园传递着外界的消费潮流和时尚,常使处于成长中的大学生不能够真实地认识现实世界,成为信息的被动接受着,跟随着媒体创造出的新潮流亦步亦趋,在消费上失去应有的判断力,造成很多非理性的盲目消费。

三、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 消费观是消费者对消费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态度,是消费者对消费内容、消费 目标、消费方式和消费模式等涉及整个消费活动各种因素的一种价值判断的态度。消费观是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更多大学生开始注重自生素养的提升在不良风气的不断的侵袭下,在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情况下,很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父母的消费原则立场也是学生效仿的对象,因此大学生在面对着传统与现代消费观的冲突时产生了很多困惑,在消费中出现许多误区,所以社会、家庭和教育部门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在校大学生消费观的引导。笔者认为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科学的消费观主要给观念,适当提供给大学生的消费,同时,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科学的消费观主要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要为大学生的消费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二要加强传统消费观和现代消费观的教育,提高大学生对自身消费的认识。

1、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消费不但是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过程,也是社会表现和社会交流的过程,无论你是属于哪个社会阶层,也无论你觉得其他人的行为对你的影响有多么小,你都无法逃避消费环境的影响。因此,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外部消费环境非常重要。在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外部消费环境时,首先应该积极呼吁媒体本着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作科学健康的消费宣传。据调查,大学生获取消费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是媒体,大众传媒成为大学生了解社会生活的主渠道,成为联结社会环境和校园环境的桥梁和纽带。媒体把外界的消费信息毫无保留地传输给了大学生,但是,处于成长中的大学生消费心理不够成熟稳定,易于不加辨别地全盘接受外界的信息,从而导致了大学生盲目消费。因此,要为大学生营造健康消费的社会氛围,必须呼吁各种媒体宣传正确、积极、健康合理的消费观念。同时,在高校的德育教育中要帮助大学生弄清楚媒体“创造出的新消费”、广告中虚构出的消费需求与自我需要的界限,辩明媒体诱导下的通过物质消费以彰显个性的误导分清基于需求的消费和基于欲望的消费,正确进行消费决策,不被流行所诱惑。明确消费是为了健康的生存,消费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不能被媒体所左右,人的消费应该具有理性,更多的无谓消费并不等于自身价值的提高,要引导大学生控制消费的冲动性和被动性。其次,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的消费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长要为孩子养成健康合理的消费行为起着示范和引导作用,为子女提供正常的消费支持,这是大学生完成学业的经济支柱,可以免除大学生的后顾之忧,帮助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同时,要掌握大学生消费支出的内容和结构,对于大学生的消费提供合理的建议,帮助大学生做好预算安排,并及时纠正一些消费误区。家长要转变 无私奉献 的无遏制供给观念,适当提供给大学生的消费,同时还应该把上一代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言传身教给子女,切忌自己平时消费时大手大脚,无预算,铺张浪费等不良消费行为,帮助子女形成健康的消费观念。

2、加强传统消费观和现代消费观的教育。学校在加强消费教育时,应该把传统消费观和现代消费观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倡俭而有度的消费观念。一方面,从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出发,引导大学生树立适度消费观念,另一方面提倡在消费时不过分节俭,应该使个人的消费支出与消费收入相适应。把传统消费观和现代消费观结合起来的消费观念,既继承了中华民族一贯倡导的节俭消费的传统美德,又承接了提倡积极消费的现代消费观,既不是禁欲主义,也不是享乐主义,既重视人的物质生活需求,又重视人的精神需求,并将两者很好的结合起来。学校要从思想上真正重视大学生的消费教育,一方面,把消费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具体的消费教育工作中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帮助学生。首先,在大学生中开设消费指导和教育课程,帮助大学生学习科学的消费知识,提高其辨别能力,在现实生活中提出合理的消费建议;其次,学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设立不同层次的消费咨询与指导部门,对学生的日常消费提供咨询和指导,帮助学生在选择丰富多样的商品时,注意经济适用,克服随意性,增加消费的计划性、自制性,从而减少消费误区。另一方面,引导大学生选择正确的消费方式。中国经济日益融入全球化浪潮,代表世界先进消费伦理观念的绿色消费将对人们的消费观念产生巨大冲击。这种新的消费观主张以知识和智慧的价值代替物质主义的价值,以适度消费代替过量消费,以简朴的生活代替奢侈和浪费的生活,消费生活转向追求生态保

学生消费分析论文范文第4篇

提高大学生生活质量,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不仅是学校和家长的愿望,同时也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发展大学生消费文化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生活,还可以以消费促生产,带动经济的持续增长。但在充分肯定大学生消费积极因素的同时,也不能不看到大学生在消费中的一些偏差,如:不善于理财的赤字消费,靠借贷维持而不计偿还能力的超前消费,高于家庭或负收入水平和支付能力的早熟消费,追求虚荣的炫耀消费,不考虑自身实际情况、只求和别人一样的攀比消费,暴殄天物的奢侈消费等。因此,对大学生的消费文化需求,既要适当满足,又要积极引导。不满足大学生的消费文化需求,可能会使市场经济由于少了这支旺盛的消费力量而失去活力,甚至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健康。而不作引导,又容易使一些涉世不深的青年学生滑入消费误区,同样影响他们学习和健康成长,影响他们科学、文明的社会主义生活方式的形成,甚至会使他们的人生观和人格发生扭曲。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要做好大学生的消费文化引导工作。

一.大学生消费结构调查数据

调查目的:了解大学生消费现状及消费心理,分析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调查采样地点:沧州师范学院周边地区

调查时间:2014年5月3日——2014年5月4日

调查问卷:共发问卷50份,收回50份

下面是通过本次调查得出的一些详细数据。

1.家庭平均月收入。经调查,家庭平均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学生占18%,1000元~5000元占66%,5000元~10000元占12%,10000元以上4%。其中家庭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学生来自城市的占2%,来自农村的占98%。家庭月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学生来自城市的占96%来自农村的占4%。可见,大部分贫困学生来自于农村,我国的城乡差别仍然巨大。而生活奢侈的学生绝大部分来自于城市。该数据与中国人目前的收入水平基本吻合:绝大部分中国人家庭夫妇月收入为2千元~5千元,贫困家庭与特别富裕家庭都是少数。一般来讲,贫困家庭大学生的每月消费支出较少,而特别富裕家庭大学生的生活可能较奢侈,比如有的学生在校期间购买了20多万元的轿车。

2.月平均消费金额。月平均消费金额500元以下的占8.5%,500元~1000元占73.5%,1000元~2000元占13%,2000元以上占5%。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的月平均消费金额为500元~1000元,每月消费金额超过2000元的只占5%,社会上一些舆论认为大学生代表着高消费,代表着奢侈浪费的看法是片面的。

3.每月的生活费。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来自于家庭,也有一部分学生通过打工赚取生活费甚至学费。感觉生活费月月有余的学生占6%,感觉刚好够花的占51.5%,感觉不够花的占42.5%。可见接近一半的当代大学生用钱缺乏计划性,缺乏理财能力。感觉月月有余的学生中,大一学生占69%,由此可见大一新生刚进校门时消费项目较少。而感觉钱不够花

的学生中,大一至大四学生分别占16%,6%,44%,34%,可见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消费项目逐渐增多,大三时恋爱的学生多,感觉钱不够用的学生比例最高。

4.消费方式。大学生在消费时选择能省则省的占11.5%,有计划消费的占6.5%,想花就花的占36%,选择其他的占46%。可见许多大学生的消费方式比较随意,缺乏计划性,所以导致钱不够花。

5.每月的饮食开支。每月饮食开支在200元以下的学生占8%,200元~400元占37.5%,400元~600元占41.5%,600元以上占13%。每月饮食开支在200元以下意味着每天的饮食开支只有6元多一点,比较拮据。而每月饮食开支在600元以上的学生,除了正常的就餐外,几乎天天买饮料喝。

6.平常购买学习资料的钱。大学生每学期购买学习资料的钱,10元以下的占41.5%,10元~50元占49.5%,50元~100元占6%,100元以上占3%。可见大学生平时买书的并不多,除了一部分考研、考各种资格证的学生外,一般不买教科书以外的书。

7.每月与恋爱相关的开支。在每月与恋爱相关的开支中,选择50元以下的占12%,50元~100元占4.5%,100元~200元占15.5%,200元以上占22%,另外46%的学生回答没有恋爱。由此可见谈恋爱的学生,每月在恋爱方面要比其他学生平均多支出100元以上。

8.平均每月电话费。平均每月电话费支出在30元以下的大学生占1%,30元~50元占

7.5%,50元~80元占43.5%,80元~100元占32%,100元~150元占10%,150元以上占6%。大多数大学生的电话费支出在50元~100元之间。少数学生远程恋爱,导致每月话费在150元以上。

9.每月用于上网的平均消费金额。大学生每月用于上网的平均消费金额在10元以下的占38%,10元~30元的占21.5%,30元~50元的占29%,50元以上的占11.5%。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都只是适当的上网,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学生并不多。

10.当手中有余钱时最愿意选择的消费项目。29.5%的大学生选择吃喝,24%选择旅游,17.5%选择穿着打扮,16%选择上网吧,7%选择储蓄,5%选择买书,1%选择其他。可见民以食为天,吃喝还是主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大学生们也重视自己的穿着打扮,追求时尚成为部分学生的副业。外出观光旅行,上世纪90年代在我国大学生中才开始流行,但发展的势头强劲,大学生已经成为青年旅游者中的主体。KTV等新兴的娱乐方式也正日渐受到大学生们的宠爱。

11.想买东西钱不够时怎么办。40.5%的大学生选择先向别人借了再说,38.5%选择向父母要钱,13%选择用自己平时存的钱,8%选择其他(放弃购买等)。可见大学生平时存钱的较少,花钱时向父母要,向同学借的较多。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在校期间都有两大思想趋势。

首先,在学习方面,尽量考取一些资格认证,以备毕业后容易寻求工作。其次,积极参与学生会工作、社团活动,以及校外兼职工作,欲积累一定经验,因此这就保证了商家利用学生会大搞校内宣传,并充分利用兼职的高质量廉价劳动力成为可能。

通过以上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和心理整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离散趋势明显,个体差异大。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⒈大学生消费有其不理性的一面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大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这也正是大学生消费示范效应的结果。拿手机产品来说,目前,有手机的大学生中,一部分有通信的需要,且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另一部分有通信需要,但是家庭经济条件负担不起的情况下“趋前”消费;还有一部分是既无通信需要又无家庭经济条件负担的“奢侈”消费。而“奢侈”消费则是由大学生消费的示范效应,攀比心理导致的。⒉大学生对品牌的忠诚度很高

大学生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相信自己的真实体验,如果使用某种品牌产品产生好的体验,就会坚持使用,从而逐步形成固定偏好,最终形成使用习惯,保持对此产品良好的忠诚度。比如洗发水,感性认识上的气味清香,质量好,效果明显,都会促使他们继续使用下去。⒊大学生更侧重时尚性消费

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并敢于创新,消费的趋附性强,娱乐消费占全部消费额的比重很大。

1.月消费总额贫富差距大。大学生总体的月消费额主要集中在35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这一幅度,少于350元或多于1200元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少。而备案贫困生的消费额基本是少于350元。贫困生的生活标准与消费能力与普通学生差距相当大。

2.饮食方面开销大。无论是否贫困生,饮食开支在消费总额中占了绝大部分,这是符合健康的消费构成的。调查发现,大学生中还兴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请同学吃饭的热潮,这方面也是造成大学生消费高的一个原因,这说明大学生已经逐渐有了社会交际方面的消费。

3.通讯网络费用过高。被调查人群中,对手机的拥有率为92%,其中70%的贫困生也拥有手机。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集中在50元~100元,贫困生的手机费用一般能控制在50元以下。也有14%的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高达150元以上。

4.“游玩费”、“恋爱费”逐渐增长。随着旅游的概念进入现代消费,大学生也逐渐有了这方面的花费。据了解,大学生平均一年内会出游两次,跟集体出游或是与三两好友同游。另外,调查中占30%的大学生在谈恋爱,他们每月用于恋爱的费用都是200元~350元之高。这是当代大学生中出现的一种不甚合理的消费。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消费的趋附性强,娱乐消费占全部消费额的比重很大。

5.先进的消费方式悄然成风。大部分学生购物都喜欢现金消费,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学喜欢银行卡信用卡消费方式。可见,一些比较先进的消费方式已经进入了大学生的生活中。

6.男女生间的消费差异。调查结果显示:现代的大学生中,男女方恋爱支出基本成持平趋势,部分女生恋爱支出还甚至超过了男生。在建立和培养自己人际关系方面,男生的开销远比女生大,而在形象包装方面,女生又会略胜一酬。在对于是否会计划月生活费的这一项调查中,选择有计划的女同学仅为28.4%,男同学则为37.1%。

7.日常资金来源和家庭收入。调查发现,大学生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家里提供。其中贫困生勤工俭学的人数比普通学生多出十个百分点。而贫困生对于外出兼职比普通学生有更热切的期望,也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可见,贫困生有着更迫切地锻炼自己、早日投入社会的意识。

家庭月收入方面,大学生家庭月收入整体上以1000元~2000元居多,而贫困生的家庭月收入以500元~1500元居多,有25%还是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特困户。

8.大学生对自身消费现状的看法。无论贫困生还是非贫困生,对于自身的消费现状,三分之一的人表示是觉得刚刚好的,一成的贫困生觉得自身消费现状偏低。而剩下的大部分,都是认为自身的消费现状是偏高的,同学们普遍都有在不知不觉中花了钱的体验,但大多数的同学都没有切实地想过要如何去正视自身消费过高的问题以及想出应对措施,可见,大学生还未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和成熟的消费观。

三、结论与讨论

1.结论

(1)大学生的消费构成跟上社会发展的潮流,与社会接轨。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外出聚餐、请朋友吃饭、外出旅游、通讯网络方面的费用较多,俨然大学生圈子也成了一个小社会,大学生更多地意识到了要提早接触社会上的一些新的生活消费方式,进而提早融入社会。而银行卡、信用卡等消费方式也受到大学生们欢迎,可见,大学生作为社会上一个活跃的群体,虽然在经济实力上未能跟上社会,但消费意识上却早已和社会发展同步。

(2)理性消费仍为消费主流。大学生的绝大部分支出是用于饮食方面,而玩乐方面的支出不算多。由此可见,大学生还是清楚知道自身的使命还是以学习知识为主,而不会沉迷于玩乐。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消费时都会较为谨慎,尽量精挑细选,不会一味求贵,或者只注重便宜的价格而不注重质量。所以较为理性的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主流。

(3)消费呈现向多元化发展。大学生在实现温饱的同时,也在服饰装扮这一方面明显消费。而作为饱读圣贤书的天之骄子们,学习之余也会不忘逛逛学习用品店和书店,为取得各类证书的补课充电也成了大学生的一个消费热点。部分手头宽余的学生还手头上还会拥有一些如照相机数码产品。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取向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4)恋爱费用支出过高。大学生刚开始恋爱为稳固恋情和讨恋人欢心所付出的“恋爱费”比较高,这是大学生消费中很不合理的一部分支出,因谈恋爱而每月的生活费入不敷出的大学生大有人在。这种不合理的消费也会导致一种错误价值观的形成,容易让大学生们认为爱情是建立在金钱之上的。所以,恋爱支出过高的现象应制止。

(5)贫困生的消费水平虽然偏低,但消费构成比较合理。贫困生因为消费能力有限,他们日用的资金来源除了家里提供之外,还有国家、社会资助和勤工俭学等途径。正因为他们的钱得来不易,故他们会对生活的各种开支精打细算。他们主要的花费在于饮食、生活用品和学习充电方面。另外,由于对接触社会的要求更为强烈,他们能够把握到社会一定的消费动向,而能否择优地去跟随。

(6)合理理财和储蓄观念仍十分淡薄。调查中,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消费组成不很合理,但极少数的大学生会有规划自己的消费组成的意识。他们大多会在不知不觉中盲目地追随了流行于校园中的消费大潮,而缺乏了自我判断和自主意识。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用都超出了预计,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能够在银行帐号上拥有自己的一笔积蓄。

2.大学生消费构成不合理的因素分析。大学生本身的心理素质还不成熟,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成熟。容易被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迷惑。但笔者认为,当前大学

生中出现的这种种消费不合理现象,不仅仅与大学生本身这个特殊的消费群体的特性有关,还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密不可分。

(1)社会不良消费风气影响。首先,学生的高消费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社会整体消费结构不合理。目前,社会上重视高消费,这种导向错误的助长了学生之间的攀比风。另外,现今社会上流行着透支的消费方式,大学生是对社会潮流有敏锐触角的群体,加之相对缺乏自主判断力,若没有得到适当的引导,很容易就会从此走进了消费的误区。

(2)校园错误消费氛围的催化。学校也是一个消费习惯与方式迅速传播的一个介体。大学里面一般都是同龄群体,对大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它的群体规模和价值往往被大学生作为个人行为的重要参考系。一旦攀比之风,追求名牌之风,请客之风在同学之中有了苗头,大学生们就会竟相效仿。加之高校教育中普遍缺乏对树立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教育。就算有类似的教育,但一般都是深度不够或教育意义不强。

(3)家长不当消费观念的延伸。家庭在培养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普遍对正确消费观念的教育不足。传统的家庭教育首先注重的是孩子德育的培养,现代的家庭教育注重的是德,智,体多方面的培养,但一直以来,家庭教育中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是对孩子消费的培养。另外,许多家长自身没有一个健康的消费观念。家长们怕比别人差,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与其他孩子一样穿好,吃好,玩好,从而助长了孩子大手大脚的消费习惯。

四.提出的有关建议

(1).给高校的有关建议:

(一)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我们应该大力提倡调查研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科学方法,使理论教学真正摆脱空洞无物的说教。今后我们应当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关注,注重在研究他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教育学生要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科学的消费意识。引导他们在考虑个人消费时不忘光荣传统,科学规划安排,是个人消费标准与家情相适应。当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不断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繁荣市场这个角度看,需要鼓励人们积极、合理消费。如果不考虑个人经济状况和支付能力,盲目追求奢侈的消费模式是十分有害的。

(三)大学生健康的消费风气应成为建设节约型校园的一项重要内容。重视大学生为人处世每个环节的教育,重视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以促进大学生学业的成功追求。建议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塑造节约型的校园理念,利用校园环境影响大学生理性健康的消费习惯的养成,形成良好的生活作风,向社会输出具有健康理性消费习惯的社会人才。

(2)给在校大学生的建议

1.合理规划自身消费构成,增强理财意识。要在社会的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学生们对自身的消费现状需要有更理性的思考,在大学生活中就要注重养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良好的消费习惯。要强调“合理和适度”消费,提倡“量入为出”有计划的消费。注意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自觉抵制不良消费风气影响。

2.注意克服攀比心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费。大学生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所以在消费的过程中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要选择适合大学生群体的消费标准,而不能因为攀比而一味追求名牌和高标准、高消费。要克服这种心理,大学生们就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

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

3.贫困生应正视自身消费现状,养成良好的消费心态。贫困生们作为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消费能力是相对落后的,但是他们的消费欲望并没有衰减。所以,贫困生更要注重正视自身的实际情况应积极地面对自身情况,按切身实际分配消费。

4.注重精神消费,养成健康习惯。对于尚未有固定经济来源的大学生而言,精神消费不但能弥补物质生活上的不足,还能让大学生有更深的精神内涵和更丰富的精神生活。所以,大学生应通过各种教育和文化活动,把娱乐和知识摄取结合进行,以陶冶性情,获取知识。另外,要注意强调绿色消费,反对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行为。

附: 大学生消费结构调查问卷

1.您现在所在的年级? (必答)

A.大一 B.大二C.大三 D.大四

2.您平均一个月用去多少生活费? (必答)

A.300元以下 B.300—500元(包含500元) C.500—1000元(包含1000元)

D.1000-1500元

3.您每月消费的主要项目是什么?(可多选)(必答)

A.伙食B.交通、通讯电话C.购物(服装、饰品)D.学习费用(书籍)E.娱乐

4.您平均每月购买衣物的花费? (必答)

A 100-150元 B 150- 200元 C 200-250元 D 250-300元 E 300元以上

5. 您平均每月的伙食费(包括零食饮料)为多少? (必答)

A 200以下 B 200-400 C 400-600 D 600元以上

第 6 题 6. 您平均每周上网的费用 (必答)

A.10元以下 B.10-30 C.30-50 D.50以上

7.您平均每月购买日常用品的花费为多少? (必答)

A 20元以下B 20--40元 C 40-60元 D 60-100元 E 100元以上

8.您平均每月的交通费为多少? (必答)

A30元以下 B30-50元 C30-40元D40-50元 E50-70元

9.您平均每月的手机费为多少? (必答)

A20-30元 B30-50元 C50-80元 D 80元以上

10.若您拥有电脑,其价格为 ()元 (必答)

A.3000-5000 B 6000-7500C 8000-9000 D10000以上

11.您家庭月收入多少(选答)

A.1000以下 B 1000-5000 C 5000-10000 D.10000以上

学生消费分析论文范文第5篇

一、大学生消费调查背景与概况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当下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现状展开了广泛调查与分析, 此次调查共计发放问卷307份, 回收有效问卷307份, 回收有效率100%。

(一) 大学生基本背景信息

(二) 大学生消费来源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在校大学生日常生活费的主要来源是父母, 由父母提供生活费的大学生占比达96.1%, 其次则是日常兼职收入与国家助学金资助, 分别占比24.8%和17.6%。关于平均每月生活费的额度, 33.6%的同学集中在801-1000元, 其次26.4%的同学每月为1001-1300元, 18.2%的同学为601-800元, 而1301-1600元占10.4%, 1601-2000元占4.2%, 2001元以上占3.3%, 600元以下占3.9%, 可见, 大学生平均每月的生活费额度主要是集中在601-1300元的区间, 生活水平整体比较平均与合理, 具体如图1所示。

二、大学生消费行为现状与问题

(一) 消费结构多元化, 但也存在不合理因素

调查显示, 除了每月吃饭的基本开销以外, 大学生的消费方向主要集中在购买服饰、电话通讯、购买学习教辅资料以及交际聚餐等方面, 涵盖了形象消费、人情消费、学习消费等方方面面, 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特点和趋势, 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消费因素, 比如当代大学生在以学习为首要任务的阶段, 过分注重自己个人的形象打造和人际交往, 在日常服饰、化妆、交际聚餐上所花费用普遍较高。这说明大学生趋向于把大量财力片面用于物质消费, 特别是消遣性、娱乐性消费所占比例偏高, 这种不合理消费因素对大学生学习、生活会产生诸多负面影响。[1]具体如图2所示。

(二) 理性消费是主流, 但理财意识薄弱

调查显示, 68.1%的大学生认为自己不存在非理性消费行为, 当遇到想消费但资金不足时, 63.8%的大学生是会选择先放弃购买, 17.6%的人则认为会通过自己兼职攒钱后再购买, 48.9%的大学生表示如果自己月底有余钱, 也会及时转入下月生活费, 且85%的大学生表示未曾使用过任何网络借贷, 60.9%的大学生也认为自己不会轻易尝试超前消费, 整体上大学生群体理性消费是主流。但同时, 当下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 上大学以前的生活事宜主要由家里代劳, 到大学后, 要面对同时处理好学习和生活方面的事情时, 不善于进行财务规划, 相对较缺乏必要的理财意识和理财能力, 有一个就先用一个的思想较重。调查显示, 仅有13.7%的同学认为自己平常具有较强的理财能力, 因缺乏理财能力而产生不理性消费行为也多是因为自己单纯喜欢买买买、或心情不好, 欲通过购物宣泄或是看到身边其它人有, 自己也想有的从众心理促使消费, 调查对象中89.6%的大学生表示希望在大学里能得到正式的理财观念教育与学习。

三、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消费观的建议

(一) 注重高校对大学生的消费思想教育

新时代的大学生表现出更强的主体性, 对待人或事物的看法拥有自己的见解, 特别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体现出更为强烈的自主性、独立性。[2]因此, 在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消费观的过程中, 首先, 必须持续加强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切实提高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为其日常生活、行为提供科学指导;其次,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引领作用, 开展各类校园主题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 自觉抵制拜金主义、消费主义等消极社会思潮的侵蚀, 全面弘扬勤俭节约美德, 努力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最后, 将消费观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阵地, 如增加开设消费观教育系列课程, 帮助学生们了解基本的消费常识、理财意识以及金融知识等, 真正学会合理消费与科学理财。

(二) 重视家庭对大学生的消费习惯养成

调查结果显示, 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都是家庭, 且大多数大学生的消费习惯也主要是受家庭经济情况和长辈消费习惯的影响, 因此, 家庭对大学生的消费习惯养成至关重要。首先, 家长自身需以身作则, 根据家庭实际情况, 自觉为孩子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消费意识及形象, 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影响孩子、培育孩子;同时, 家长有权力也有义务知情学生在学校的基本状况, 即家长需主动加强与孩子、学校老师等的多面沟通, 尤其是与学生辅导员的沟通, 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在校期间的日常学习、生活、思想表现与动态, 尽可能排除不合理消费行为的隐患与风险。

(三) 加强社会对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引导

大学生消费行为、消费观念的形成是文化、社会、家庭、学校、自身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因此, 要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消费观自然也离不开社会的关心与支持。首先, 社会需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提高社会文明水平, 切实提高大学生明辨西方消费主义思潮是非的警觉性和洞察力;其次, 大学生市场是规模、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之一, 因此, 社会理应进一步加强对该市场的监督与管理, 进一步规范和合理地发展该市场, 净化社会消费风气, 多途径培育大学生科学、合理消费观, 加强思想观念的引导。最后, 社会各类主流媒体也应自觉明确方向, 充分发挥起端正的舆论导向作用, 大力宣扬健康、科学、绿色的消费观, 号召大学生做在新时代要做“有理想、有追求, 有担当、有作为, 有品质、有修养”的“六有”大学生。[3]

摘要:大学生消费是社会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消费行为有着消费结构多元和不合理消费因素并存, 理性消费为主流和缺乏理财意识, 网络消费是主渠道和潜在信贷风险较高的特点及问题。高校对大学生的消费思想教育;家庭对大学生的消费习惯养成;以及社会对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引导是促进新时代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消费观的共同力量。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行为,消费观

参考文献

[1] 张玉华.“90后”大学生消费行为误区及其疏导路径探析[J].中州学刊, 2012 (2) :104.

[2] 朱琳.大学生消费信贷的互联网衍生及其规制逻辑[J].金融发展研究, 2016 (7) :39.

学生消费分析论文范文第6篇

一、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含义及特征

大学生消费行为就是大学阶段的学生统计新的各类消费,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大多是18~22周岁接受着较为先进的教育,有一定相关的社会经验,虽然大多数学生都并没有经济独立,仍然依靠家长的生活费生活,但是大学生有更多的财务自由,能够自由地使用,自由地消费。但当前在大学生消费行为过程当中,存在许多不合理的消费方式为家庭带来了不必要的负担。

二、大学生消费心理

(一)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

伴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日益发达相关的购物网站层出不穷,诸如淘宝,天猫等一系列线上交易平台纷纷建立起来,对于各种优惠活动也十分丰富,相关的宣传也比较诱人。从而导致许多大学生在购买的时候往往缺乏清醒的认识,而为一些不需要的东西买单。除此之外,大学生是一个较为年轻气盛的阶段,这样的年龄阶段大多争强好胜,有较强的攀比心理,当其他人消费者较好的名牌时,为了证明自己往往会选择购买了些名牌。这样的攀比心理很容易导致大学生的消费超出其实际的消费能力。另外大学生这样的一个阶段是比较喜欢新鲜感的年龄阶段,每次在进行消费的过程当中,许多都是为了追求单纯的新鲜感而进行的消费,对于合理消费缺乏一个正确的认识。

(二)追求消费个性化

大学生这样一个年龄阶段十分重视社交关系。在这样的一个年龄阶段,大多追求时尚,追求个性,希望向别人展现一个独特的自己,为此开展一系列的交际性消费。但是这些消费活动都离不开相关的经济支持,例如外出游玩聚餐以及ktv消费等等,都是年轻人素质中的社交活动,但这些社交活动必然会带来许多的经济支出,大学阶段十分渴望朋友渴望寻求归属感,从而导致大学生在社交关系方面的消费往往不吝啬于付出。

三、影响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因素

(一)心理因素

当代大学生在进行消费的过程当中,往往是按照自身的在消费心理方面,往往更加注重于对于自身个性化的投入。另外也存在许多攀比的心理,从而导致主观愿望上希望去消费,如果注重自身的能力的培养往往会更加注重在书本资料上的消费,而如果重视对于人际关系的培养,往往在相关的交际活动过程当中消费的更多。

(二)外部环境因素

大学生在进行消费的时候除了自身心理因素的影响还会受到多种外在原因的影响。例如在商场看到许多人围在一家店外面,很自然会想过去看一看,不自觉的消费;有比同学的交谈过程中,同学的推荐,夸耀将会直接引导不合理消费。许多的商店为了招揽顾客往往采取过度的吹嘘的办法吸引顾客,很容易引诱大学生不合理的消费行为。

四、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结构

(一)基础消费

基础性的消费活动指的是在日常的大学生活过程中所必需的消费,主要指的是学习,生活饮食,穿衣出行方面的消费。这是保障大学生活的基本消费需求,占据了大学消费的大部分。只有满足了基础消费,才会有后续的相关消费。

(二)关系消费

在大学学习生活阶段还有一类重要的支出便是关系消费,学生在大学阶段会认识到各种各样的人。大学阶段的学生渴望寻找到归属感,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从而广泛的展开人际交往。另外大学的各类社团和相关活动也为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的培养提供了更多的机会。社会资本的逐步积累是在大学的生活过程中十分注重的问题,关于这方面的相关消费也是大学生最愿意花钱的。对于学生的今后发展而言,这类的消费也是必需的。

(三)表现消费

表现消费是大学生追求个性化过程当中的相关消费,大学阶段的学生处于一个活泼,乐于表现自己的一个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往往乐于追求标新立异。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自身价值的投入也越发成为大学生消费的重要诱因。正确的表现消费表现在对于自身的能力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也有不合理的消费方式,例如过分的追求名牌服装,名牌包,这些都是错误的表现消费。

五、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的对策与建议

(一)学生方面

首先要从学生自身的入手,大学生要对自己的消费行为有一定的认识,保证自己的消费行为是恰当的。要明白自身的消费所带来的影响,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在经济尚未独立的情况下,大学生不应当过多的进行攀比消费,过度的进行关系消费。各类消费活动都应当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二)家庭方面

在家庭方面,家长也应当要担负起相关的责任,对于学生的生活费进行有效的控制,把握好度。不可以过分的溺爱孩子,对孩子负责。同时,要加强对于孩子正确教育观念的引导,引导正确的消费观,抵制盲目攀比消费。

结束语:

不断的促进大学生的消费观念的转变,改变过去无节制的浪费现象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消费观,为今后大学生踏入社会的自身财务管理做好铺垫。

摘要:当前大学生消费问题一直都是我国消费市场的主力军大学生由于其消费能力相较于中学时代有了很大的提升,并且状况大多是半独立状态,但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当中,许多都是盲目的消费行为,造成了很大的资源的浪费,因此,对于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进行有效的分析,能够对大学生消费行为进行阐释,为改良大学生消费行为提供支持,笔者就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经济学分析展开论述。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行为,消费心理,消费结构

参考文献

[1] 戴维.消费主义题域中马克思的“拜物教”理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

[2] 隋媛媛.DY市卷烟消费者购买行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

[3] 孙百亮.奢侈性汽车消费与社会身份建构[J].现代经济探讨,2013(05).

上一篇:国内风险投资论文范文下一篇:高校美术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