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作业探讨范文

2023-09-20

高空作业探讨范文第1篇

摘 要:高层建筑是当前社会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必然结果。正因为建筑受到了高度的限制,因此在其施工过程中具有较大的难度,据此,本文结合某高层建筑工程为例,首先对高空反弧悬挑结构施工技术的难点问题进行探讨,然后分析了高空反弧悬挑结构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以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反弧悬挑结构;模板支撑;施工技术

在高层建筑工程采用高空反弧悬挑结构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最为重点的问题也就是对模板的支撑设计,因为该设计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以及稳定性。在设计高空反弧悬挑结构时,由于采用的是清水混凝土,所以在设计之前要求施工人员做好模板工程,其中包括放样、定型以及测量等施工环节。另外,我们还需要重视混凝土的浇筑问题。下文以某工程为例,浅要分析了高空反弧悬挑结构在高层建筑中的施工与应用。

1 工程概况

某高层建筑工程中,根据测量其总建筑面积达到2万平米,分为地上结构16层和地下结构1层,其中可将其分为两幢单独建筑。该建筑的结构形式均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属于混合建筑,集商用、民用为一体,另加地下车库。在建筑的上部结构中,我们设计的阳台属于弧形,并在建筑表面的两侧都设计了反弧装饰,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了建筑的美观效果。

2 施工难点分析

在建筑工程的反弧装饰过程中,由于其位置处于屋面标高56.7m的位置,弧面半径为3.8m,三跨共计长度达到24m,另设有四根挑梁,以作支撑之用。另外,我们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求从主体结构向外悬挑3.412m,经过分析,此时其结构的重量为40.3吨,倾覆力矩为7.5kN/m。由上可知,施工人员需要对模板的支撑作用进行合理的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建筑工程的安全与稳定,从而保证工程的适量。在对高空反弧悬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由于需要采用的是清水混凝土,首先,我们需要根据相关规定要求來配置混凝土,使其达到设计的要求,其次,因为混凝土的施工是在土料施工之前,因此要求混凝土的成型好,质量高。据此,我们就需要对模板支撑进行合理的设计,只有保证模板工程各项施工环节的质量,才能够保证反弧悬挑结构的施工质量。除此之外,在反弧悬挑结构中,混凝土的浇筑也是一大施工难点,因此,要求所浇筑混凝土的质量达到标准,流动性、密实度都需要符合设计的要求,只有将每一道工序做好,保证施工质量,才能够真正保证反弧悬挑结构的质量,使建筑工程在达到美观效果的基础上保证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

3 模板支撑体系选型

在本工程施工之前,工程师应该根据工程的特点以及功能拟定多个施工方案,然后再进行比较,选用合适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在本工程施工过程中,我们需要采用的是型钢悬挑、底部加设钢管斜撑的施工方案。通过分析,这种施工方案的优点是:1)不管是搭设施工还是拆卸施工,都相当简便;2)可以将施工场地合理的利用起来;3)所需的材料较少,并可拆卸之后还可循环使用,节省了资源以及成本。施工工艺是:首先,施工人员需要在15层楼的楼面位置架设相应的钢梁,然后将其外挑控制在4.0m左右,内部附着在楼面2.0m的位置处;其次,采用三排φ16的高强度螺栓将各个钢梁进行连接,保证其质量;再次,为了提高建筑楼面对钢挑梁的承载力,我们可以在钢梁下部适当的位置挑出斜撑,并与钢梁相互焊接,使之形成一个三角架,降低钢挑梁的自重;最后,施工人员应该其位置搭设扣件式脚手架,完成挑檐结构体系的建设。

4 结构计算

4.1 基本假定

4.1.1 假定钢挑梁根部锚筋与楼面联结无相对位移,钢挑梁近似为一端固定,一端自由的悬臂件。

4.1.2 假定钢管斜撑集中作用于悬臂钢梁端部,暂不考虑中部顶撑,斜撑简化成悬臂梁端支承。

4.2 荷载计算

4.2.1 圆弧自重(含挑梁、三角联系梁):F1=403kN(16.8kN/m)

4.2.2 脚手支撑及模板自重力:F2=250N/m2

4.2.3 施工荷载:F3=2500N/m2

4.2.4 框架梁自重:F4=6.2N/m(考虑框架梁自重一半作用于支撑平台)

4.2.5 挑梁自重:

F5=31.05kg/m

4.2.6 钢排梁自重折合:

F6=17.23kg/m

则作用于钢挑梁的荷载分配如图2。

5 施工方案的实施

5.1 搭设步骤

5.1.1 根据前述挑架布置方案,于13、14层斜撑位置预埋“”形φ25限位筋。

5.1.2 预埋固端锚栓:当结构施工至15层结构平面时,钢挑梁相应位置,预埋M20螺栓,螺栓锚固端与15mm钢板顶焊并与梁主筋焊接。

5.1.3 搭设斜撑,固定钢挑梁。

5.1.4 搁置型钢挑梁,搭脚手架支撑,并张好安全网。

5.2 结构及支撑加固措施

5.2.1 在15层结构施工时,于挑梁固端锚栓位置增设一根小梁250×350,上配4φ16,下配3φ16加强(因本工程室内吊井,故增加梁不影响室内效果)。

5.2.2 为确保15层楼面安全,将M20螺栓间隔改为φ16拉筋,穿过15层结构预留孔,锚固于14层楼面,将挑梁对15层的拉力传递到14层,减少楼面负载。

5.2.3 为缩短斜撑有效长度,于14层框架梁内设置穿梁钢管与斜撑扣接,另之间增设一根通长钢管与室内棒架相联,以增强支撑系整体受力性能。

5.2.4 最外侧斜撑杆。采用双肢钢管,旋转扣件扣接。

5.2.5 支撑体系中挑架安全储备最低,故于挑梁上部最大应力处焊接鱼尾钢板加劲。

5.3 模板设计、安装

圆弧曲面底部成型质量要求,故考虑采用300mm宽十一夹板模组拼,用50mm宽薄胶带贴缝,并均涂隔离剂。圆弧曲面模板支撑龙骨采用φ20弧形@400钢筋骨架,内侧半径为3945mm,拆除后,钢筋调直后可重复利用。

5.4 模板放样

模板安装采用直角坐标法进行测放,以外挑水平距离为横坐标(Xi),以模板底面標高为纵坐标(Yi),利用既定的每50cm水平距离,求出模板底标高,测放时,用水准仪测出Yi:500的水平面,并弹出曲面边缘线,然后架设水平钢管,敷设弧形钢筋骨架,并与水平钢管焊接,形成曲面网状承力系,上铺模板。

6 混凝土浇捣

曲面混凝土浇捣突出矛盾就是混凝土流淌及混凝土密实度问题,经过多方案比较,采取如下措施:

6.1 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在混凝土标号不变的前提下,减少混凝土坍落度,掺加适量减水剂,并适当提高石子(连续级配)粗粒径含量,以减缓流淌。

6.2 掌握二次振捣时间,布料后,先用铁楸拍振出浆,然后过60min后,再用小型高频振动棒振捣(振动棒不可长时间振击模板),木抹搓平(60min指振动界限,由现场根据混凝土参数、气温和浇捣条件等因素实验确定)。

6.3 混凝土浇捣时,由下至上进行。布料时,应左右均匀布料,严禁集中下料,以免打弯或踩弯面层钢筋。

6.4 振动密实后,用定制的弧形刮尺刮平,并注意经常性检查曲面混凝土厚度及弧度,以确保成形质量。

7 结语

综上所述,悬挑构件施工,必须认真做好模板支撑设计,通过挑、撑、拉等形式构成荷载传力架,在确保结构自身安全度的前提下,施工方案达到经济、安全、合理。对于大面积反弧挑檐等构件施工,要重视施工过程中的雨水等尚未预见的荷载,本工程每块挑檐长24m,深0.6m,宽1.5m,在拆模前,雨水管未导通的情况下,存水可达20t之多,这部分不小的荷载在施工前,也经过了认真的考虑,并及时采取了排放措施,避免了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隐患。

参考文献

[1] 于恩平. 高层建筑高空反弧悬挑结构施工技术[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14)

[2] 高丽秋,林英斌. 浅析高层建筑高空反弧悬挑结构施工[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26)

高空作业探讨范文第2篇

1 油田井下作业大修施工技术的作用和相关技术

(1)油田井下作业大修技术的作用油田井下作业大修就是对井下作业事故的处理,对井下落物和套管的处理。工作主要作用在于排除在油田井下作业过程中出现的设备故障和解决井下作业当中的技术难点,保证井下作业的正常开展。工作的内容主要有打捞井下作业工作中意外掉落的物体、处理井下作业的突发故障、维修套管等方面。

(2)油田井下作业大修技术的相关技术在油田井下作业大修施工前,施工人员要明确油田井下作业遇到的故障,针对不同的故障采取不同的大修施工技术。明确故障之后施工人员针对井下作业出现的故障要制定出完善的维修方案,在维修中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能够在井下及时应对新型的突发故障。在维修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以维修方案作为维修指导,根据井下故障的具体实际情况开展维修工作,以便能够及时的解决井下作业的故障,恢复井下的作业的正常进行。在维修工作开展前,施工人员要根据故障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和维修材料,提高井下大修的工作效率。

2 油田井下作业大修施工技术分析

(1)侧钻技术侧钻技术是油田井下作业大修施工的重要技术,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老油田的挖掘潜力,提高油田的产量。在施工中运用侧钻技术先要准备好工作开展所要用到的设备,把各种钻具和测量仪器恰当的组合起来。在侧钻技术施工的过程中存在着转盘扭矩大、扭方位困难的施工难度,对施工技术的要求较高,在施工的时候容易导致井壁坍塌等严重的施工事故。所以在施工之前要了解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这些安全隐患,做好与安全隐患相对应的安全警报系统和安全事故发生时的应急预案,确保在安全事故发生前能够及时得到警示,在安全事故发生时能够正确的面对。在侧钻技术的运用过程中要不断总结运用成功的经验和运用失败的教训,以促进侧钻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要不断的更新机械设备、优化工具组合,以科学的理念调整侧钻技术的运用方式,提高侧钻技术的水平。

(2)打捞技术打捞油井井下作业过程中的意外落物是井下大修的主要工作内容。受油井井下作业的环境影响,油井井下作业大修施工技术中的打捞技术具有复杂性。打捞工作不仅受到油田所在地理环境的影响,还要受到油井结构的影响。打捞的技术和打捞的方式因为油田的不同也不相同。在河南的油井井下打捞技术主要是通过设定套管破损的测定装置,根据不同的掉落物品设置不同的打捞配件,有效的解决了打捞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比如在打捞碎裂的油管的时候,按照要求使用反扣钻杆就能够在划定的打捞位置打捞出油管的碎片。从油井打捞工作的整体来看,打捞工作都先根据油井的结构和特性,制定符合实际的打捞方案,根据打捞方案准备打捞设备,才开始进行和完成打捞工作。

(3)修复技术油井井下作业的大修施工的修复工作主要是修复在运行工作中损坏的管套。在油井井下作业中不同的管套有着不同的规格和修复技术,在管套的修复中经常按照管套的通径对管套的修复技术做出划分。在管套的修复中,给管套修复技术做的划分管套通径标准是90mm。对通径小于90mm管套,依靠传统的大修技术不能够打开管套的通道,要完成对这种管套的修复就要在修复中引用新型技术。目前在这种管套的修复中,我国一般运用专业的防丢鱼套铣鞋对管套直接进行套铣引入,之后再着手对管套实施修复。在这套技术中套铣鞋具有拔引的作用,能够顺利修复管套受损的部位。对于通径大于90mm的管套,传统的大修技术能够打开管套通道,可以在管套的损坏部位安装示踪器,让管套的运行保持在同一条轴线上,完成对管套的修复。

3 结语

油田井下作业的大修施工技术能够解决石油勘探和开采上出现的问题,对我国石油勘探开采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施工人员要结合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不断创新油田井下作业的大修施工技术方式,提高油田井下作业的大修技术水平,为油井的正常稳定的生产提供保障。

摘要:石油是当今我国的主要能源之一,石油的勘探、开采和保护是我国能源发展的重要项目。在石油的勘探开发过程中,井下作业保证着油井的正常生产,是石油勘探开发的重要环节。在我国的石油勘探开发中,由于施工技术等方面的原因,经常会导致井下作业出现故障,导致发生种种的井下事故,影响了我国的石油生产效率。油井井下作业大修施工技术能够解决很多井下作业遇到的问题,为推动油田开发的深入发展,保证油田开采的产量和安全,提高我国石油生产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井下作业,侧钻技术,打捞技术,修复技术

参考文献

[1] 张永亮.油田井下作业大修施工技术的运用及价值研究[J].化工管理,2016,(8):88.

[2] 余彬,杨会英,郭瑞安,贾宝全.关于对油田井下作业大修施工技术的探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2):91.

高空作业探讨范文第3篇

多年来,我们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经营考核管理办法》,确立了经营管理模式的基本架构、思想内涵和运作方式,初步建立起一套经营管理考核制度。

精细论证,明确落实管理制度。我们以调研结果为依据, 制定了《经营考核管理办法》,确定了包括修井工作量、检泵周期、一泵到底率、作业5项成本等量化指标。在实施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把自我控制与强制控制相结合,进一步明确“责、权、 利”,提升精细管理的落实执行力。注重加强人对精细管理实施的影响和精细管理对人的要求的分析融合,突出生产中人的因素,把生产过程按质量、管理成本、时效、安全、环保划分为5个控制点,并制定明确的管理标准和管理职责;确保每个控制点明确到岗位,责任分工到个人,以控制点标准要求进行施工, 以此确保每个岗位都上标准岗、干标准活。

精打细算,实现细化成本控制。在成本控制上,我们在 “细”上做文章,按照从严从紧、优化投入的原则,在计划成本预算上精打细算,细化成本分解,落实成本监管责任,加强成本监管力度,力求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成本管理上的盲目性,控制无效投入。在日常管理上精雕细刻,将成本指标逐项分解到基层队,并统一规范基层队的油、材料管理和经营台帐,改变以往只考核利润的方法,实行效益和成本双向考核:不仅考核利润完成情况,还考核成本的消耗情况,严防基层队松开成本“缰绳”。对每口井的每项费用,生产组都详细记录,每月定期进行成本分析,及时查找成本管理的薄弱环节、对症下药。

细化运行,保障科学组织生产。为保证精细化生产运行, 我们加强施工前的施工设计及井场勘查工作,消除准备工作不足带来的误工;关注天气变化,雨雪大风等恶劣气候来临前夕, 提前搬家上井或是及时将施工完毕后的设备搬出,抢前抓早, 提高效率;对完工后准备搬家的井,要求盘好大绳,对冲砂等需用水泥车配合的情况,要求提前连接好水龙带,保证水泥车组到井场就能马上进行施工;同时加强与其他单位的协调沟通, 保证特种车辆按时到达作业现场,确保施工连贯性,减少施工等、停、误时间。

2加强HSE日常检查,不断强化安全意识

多年来,我们理清思路,明确责任,不断加强现场监督检查,开展安全专项活动,确保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安全环保工作。

加强现场监督检查,最大限度的减少施工现场隐患。在贯彻执行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的同时,为了确保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加强现场的监督检查工作,落实盯岗干部考核机制,作业现场50%责任由盯岗干部承担。每年定期对施工现场监督检查3000余井次,平均查出现场的隐患300余项,整改率100%,有效地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事故为零的工作目标。同时,采取自查、互查、抽查、干部承担的监督检查方法,有效地减少施工隐患,实现现场的零隐患施工。

定期开展安全专项活动,保证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定期开展“安全大讨论、风险大排查”活动,排查安全隐患,制定预防措施,及时对不能整改的隐患上报。同时,制定消减措施, 有效地控制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对上级的文件精神进行及时、有效地传达,定期召开安全专项会议,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强化措施,开展《安全月活动》、《消防月活动》、《环境日活动》 等专项活动,有效地保证了员工的安全技能的提高。

3全面实施“六字工作法”,不断提高作业优质井率

多年来,我们在业务能力上要求精细化,着眼现场施工需求,创造实施“六字工作法”,进一步提高修井质量,充分挖掘技术能力的巨大潜力。

技术交底上突出“清”,执行设计上突出“准”。生产和工程负责人在施工前认真进行分析,制订出多套方案进行分析比较,选出最佳方案。在施工过程中,向现场施工人员讲清注意事项,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并且要求在每口井施工前从小队干部到班组,都要认真审查作业指导书,对有特殊工序、新工艺、 高风险的井做好预案,制定具体技术措施,提出相关施工要求, 并在班前会上告知员工。

自查互查上突出“实”。干部盯岗上突出“严”。施工队在施工前先对自身井场进行隐患排查,再由安全员进行作业现场检查。每名上岗职工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交接班、持表检查、对本岗位的设备、设施情况认真加以查看,将检查出的问题及时落实整改。对施工中本岗位可能出现的风险,做到识别到位、 预案到位。同时,盯岗干部于班前对当班职工状态进行观察、 检查、及时消除职工的不良情绪,保证职工上班及时到点到位, 交接班过程中,盯岗干部和小班职工要同时到井口检查,确保无隐患施工。

下井工具上突出“细”。在施工质量上突出“高”。凡是下井的管柱、工具都必须严格丈量三次取平均值,进而保证施工的准确率,同时,由于恶劣天气情况影响,管柱和工具在转运过程中易沾泥砂,管柱和工具下井前必须认真清洗,并且由技术员复查后方可下井,不合格管柱绝不入井,避免施工故障和工程事故的发生。坚持从施工现场的第一道关口抓起,从方案设计到交接审核,从管杆泵的检查验收到井下数据的匹配核实, 包括井口操作的规范要领,保证每个施工环节有专人盯岗,施工全程做到设计无遗漏、执行不打折、环环有监督、层层有预防。

摘要:修井作业作为石油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油井日常维护的任务,这意味着修井作业队伍的高效运转直接影响石油企业的稳健发展。那么如果管理好修井作业队伍,发挥整体合力?成为修井作业管理者必须学会的重要技能。故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加强修井作业日常管理进行研究与探讨。

高空作业探讨范文第4篇

1 API圆形螺纹密封机理

API圆形螺纹的密封性能主要靠上扣后螺纹之间由于过盈配合产生的接触压力来进行密封。由于结构设计的原因, API圆形螺纹配合后螺纹间存在一定的间隙, 这些间隙成为潜在的泄漏通道。因此API圆形螺纹油管密封性主要依靠:1、油管螺纹密封面处的预紧力2、靠螺纹脂等充填环形空间的螺旋通道。

2 API油管螺纹密封失效的原因

2.1 顶紧力不够

导致螺纹连接处顶紧力不够造成油管渗漏的原因有两个:⑴、上扣扭矩不够, 导致顶紧力达不到螺纹密封的要求, 螺纹连接处没有产生充分的变形。⑵、依靠油管自重坐封封隔器的管柱, 随着坐封力的增大, 下部管柱将会产生变形、弯曲, 成螺旋状, 管柱轴向会发生一定收缩, 油管接箍处内外螺纹的接触应力减小, 即减小顶紧力, 导致封隔器坐封后油管渗漏。

2.2 油管粘扣

粘扣是一种发生在相互接触金属表面间的冷焊, 是各类油井管在加工检验和使用中最常见的油管螺纹损伤失效形式。

这种失效形式在现场表现为两种:⑴油管上不满扣, 用低速档大扭矩强行上满扣, 这种情形下, 油管粘扣没有及时发现。⑵由于油管螺纹已发现粘扣, 没有及时发现, 导致有效扣数不够, 增大了泄漏的可能, 在油管内压力作用下, 油管的密封性是无法保障的。

2.3 螺纹脂失效

在上扣的过程中由于密封脂涂抹不均匀或不涂密封脂, 在螺纹连接处没有形成一个均匀的油膜, 导致井内流体在油管内高压的作用下, 挤过螺旋通道, 导致油管渗漏。另外由于密封脂中掺有机械杂质, 导致上扣时摩擦系数增加, 使上扣的过程中油管粘扣的可能性增加。

3 现场影响油管密封性的因素

影响油管密封性能的因素包括油管加工、运输、保存、使用等很多方面, 就井下作业过程中而言, 主要是由以下几种因素造成:

3.1 上扣过程中对中性差

由于施工作业中立井架不标准, 左右或前后偏差过大, 造成天车、游动滑车, 井口不在同一直线上, 施工人员未及时调整井架, 当油管悬吊起时, 在重力作用下而偏离井口过大, 上扣时出现斜扣现象, 造成油管丝扣损坏。

3.2 上扣的转速

API SPEC5B建议油管上卸扣转速应控制在规定值25r/min范围内.其目的在于防止刚上扣速度过快产生摩擦热, 发生粘扣。而我们在现场操作的过程中, 液压钳低速档转速为36r/min, 而高速档且给油大门的情况下转速达到100~110r/min, 远远超过标准, 导致外螺纹在旋合摩擦过程中产生大量热量.同时由于上扣时间变短.螺纹啮合面上产生的大量摩擦热难以传导出去, 使啮合面温度急剧升高, 材料强度降低, 最终导致粘扣。

3.3 上扣的扭矩

作业过程中, 对拧紧力矩控制不够严格, 经常超过最佳拧紧力矩, 导致螺纹联接部分过载而引起过早的破坏。在进行卸扣时, 不容易卸开, 而在现场的办法多为用榔头敲击油管接箍处, 这样导致的后果是造成接箍变形, 致使再次使用时降低内外螺纹压密封性能, 造成油管渗漏。

3.4 作业过程中外螺纹的保护不当

在起下油管单根作业时, 不使用小滑车或护丝, 油管直接在滑道上滑行, 或在提升油管过程中, 提升速度过快, 公螺纹磕在钻台上, 导致公螺纹损坏, 影响油管密封性。

4 现场提高油管密封性能的控制措施

4.1 入井油管的检查

油管每次入井前检查油管丝扣是否损坏。液压钳安装扭矩表, 在上扣过程中, 油管要按规定扭矩上紧。

4.2 使用管杆自动运输机保护外螺纹

目前井下技服公司推广的管杆自动运输机, 在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同时, 也有保护外螺纹的作用。管杆自动运输机在下油管过程中, 分上料~举升~送油管3个程序, 并在滑道上安装塑胶木板。起油管过程中, 分接油管~下降~下料3个程序, 且使用有专用护丝, 在根本上避免了外螺纹的损坏可能, 全程有效的保护了外螺纹。

4.3 规范上卸扣的操作

⑴立井架作业时, 保证天车、游动滑车、井口在同一直线上, 满足前后或左右偏差小于10mm的标准, 并在作业过程中及时校正井架。⑵在现场严格控制上卸扣速度及扭矩。采用慢~快~慢的方法上紧油管丝扣, 杜绝初始上扣时操作手猛给油门导致油管粘扣的情况。⑶杜绝用榔头敲击油管接箍松扣的行为, 以免使接箍变形, 造成再次使用时油管不密封。

5 结论和建议

(1) 规范操作, 杜绝作业过程中有损害油管丝扣的现象发生, 不合格油管不得入井。在液压钳上安装扭矩表, 同时采用扭矩法、无外漏丝扣的方法作为判定标准。

(2) 密封脂和密封带都能有效地填补内外螺纹上紧后形成的环形间隙, 启到辅助密封的作用, 对于对管柱密封性要求严格的井, 应同时使用密封脂和密封带, 提高油管的密封性能。

(3) 使用管杆自动运输机在起下油管单根作业过程中, 能有效保护好油管外螺纹, 建议推广使用。

摘要:本文从API圆形螺纹密封机理出发, 分析油管螺纹密封失效原因, 总结了在作业过程中造成油管渗漏的原因为对中性差、上扣转速和扭矩、丝扣保护不当造成粘扣及螺纹脂使用不当等因素, 并对现场保证油管密封性提出了一系列合理化建议和方法, 为生产实践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油管,密封性,扭矩,粘扣,螺纹

参考文献

[1] 罗拴录等.API油套管粘扣原因分析及预防.钻采工艺, 2010 (11) .

[2] 孙晓忠, 王旱祥.油管螺纹失效分析与预防.石油矿场机械, 2003.

高空作业探讨范文第5篇

1 井下封堵封窜技术简介

井下封堵封窜技术现在一般也可以把它称之灰浆封堵封窜技术, 因为现如今都是利用灰浆来实现井下封堵封窜的。例如利用液压使得灰浆被压入底层或地表多孔的地方, 或者是用一系列的液体来运输灰浆使其在井筒套管中留有一定的柱状体, 这些都是现如今应用最广泛的封堵封窜方法, 也都是运用了灰浆才实现其目的的。针对不同的地理环境需要运用不同的封堵封窜技术, 如在一些孔道裂缝处可以利用灰浆再其位置上形成灰浆滤饼来获得封堵封窜技术的成功, 但假如是在一些地层深处压力较大的地方就需要对其使用一定量的添加剂来控制其粘稠度了, 添加剂对于提高封堵封窜工作的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 井下封堵封窜技术探索

2.1 优选封堵材料

2.1.1 对于岩粉的选择。

在对岩粉的选择上要选择那些缓凝时间比较长, 在进行固定结块过程中不会缩小的材料, 可以考虑一下由铝酸盐、铁铝酸盐、等一系列具有相关特性的矿物质的组合体。

2.1.2 对于堵漏剂的选择。

如上所说堵漏剂在进行井下封堵封漏作业过程中是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的, 它对整个工作效率的提高有着相当积极的作用, 下面主要为大家介绍两种比较优质的堵漏剂。 (1) DH-07堵漏剂。DH-07堵漏剂是一种能够加快堵漏反应的堵漏剂, 当该堵漏剂作用于破损位置时, 能够在该位置形成一种抗压、具有良好韧性的固体, 且该固体的保持时间相当长, 对于施工的顺利完成具有深远的影响。 (2) ZY-QC-1堵漏剂。该堵漏剂的明显优点为抗断裂柔韧性好、能够进行蠕变, 却形成的堵漏面相当牢固, 固有非常高的抗裂、抗打击、抗摩擦与抗震能力。据相关人士的调查研究, 该型号堵漏剂能够使得堵剂固化体的强度与韧性都提高百分之十以上。

2.2 针对不同矿井实施不同封堵措施

(1) 吐砂矿井。地下施工井类型多种多样, 其中那些在施工过程中因吐砂严重而难以进行施工的矿井现在越来越普遍, 经过相关工作人员的多年研究, 终于发现了一种可以解决此类矿井问题的方法, 且成功率高达百分百。具体做法就是利用白灰膏对这种地下矿井进行预堵工作, 具体来讲就是针对冲砂管柱冲开吐砂的井段, 一旦发现, 立即在其中放入白灰膏, 这样便可以有效的防治矿井吐砂现象的发生, 原因是当白灰膏进入地层的缝隙当中后, 它能够与散砂相结合, 并粘合在一起, 从而达到了治理地层吐砂的目的, 这就为下一步处理井筒, 实施灰浆封堵奠定了良好的开端。而且这种方式不仅高效、方便、简单、快捷, 而且它所使用的主要原料白灰膏的造价相当便宜, 而且来源也比较普遍。另一方便, 使用这种方式对地下施工井进行操作不存在任何的危险性, 堪称是一种既方便快捷又有效安全的处理方法。 (2) 层间干扰。若是想要封堵不同层系的高含水层, 彻底解决在施工过程当中存在的层间干扰这一问题, 行之有效且方便的方法就是使用灰浆来对高含水层进行封堵作业, 即采用全井封堵, 重射潜力层的方法, 但是在这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如因为在开采的过程中会造成纵向上含油层系较多的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 常常采用大井段、多层系井的全井封堵, 然后重射潜力层的方法来进行封堵作业。

3 结语

针对不同的地下井的情况, 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封堵封窜措施是很有必要的, 为此, 要想解决我国的地下井问题, 我国的企业可以多多向国外以及我国相关的一些优质工厂如孤岛采油厂学习其先进的工作方法与处理问题的方式。只有这样在努力提高自己的同时不断虚心的向他人进行学习, 我国的井下作业才可以进行的更好, 更安全。

摘要:在进行井下作业的过程中, 经常会有一些类似套管损坏、套管外窜通的事件发生。经过我国劳动人民与相关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 我国现在已经研究出了许多针对此类问题的解决办法, 例如液体压力挤压法, 就是一种在套管损坏的情况下令灰浆进入地缝或地孔的方法。近些年来, 我国相关单位对此方面研究相当重视, 制定了一系列政策, 使得相关工作都可以具体落实到每一次井下作业的严格监督、检查、记录、探索与思考上, 下面为笔者总结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井下作业封堵封窜技术的一些看法, 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封堵,预堵解堵,封窜

参考文献

[1] 刘胤.油水井封堵封窜技术探讨[J].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0, 04:104-106.

[2] 位华, 刘鹏, 藏福军, 张莉, 王秀龙, 李爱萍.化学封窜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0, 19:101-103.

[3] 刘会团, 李明强.雁木西油田水平井封窜技术研究及应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4, 05:115+113.

高空作业探讨范文第6篇

1 中间站调车作业的特点

(1) 作业人员调车素质不高。大多数中间站的调车组人员较少, 且多数是由助理值班员兼任的, 缺乏调车工作的经验, 调车作业技能普遍较差。

(2) 站场设备技术条件差。中间站在调车方面除了准备进路时, 可以利用设备进行外, 其它作业从设备上无法进行有效的控制。停留车辆发生溜逸, 造成冲突或侵入接发车进路不能从设备上给予足够的控制。另外, 在中间站站场设计偏重于接发列车, 大部分中间站没有牵出线及足够的隔开设备等, 经常产生侵入正线或越站调车, 直接影响接发列车安全。中间站站小人少, 平面无线调车灯显设备管理、保养条件较差, 使用当中出现故障的概率比较大。多数中间站没有配备足够的夜间照明设施, 夜间照明不足, 作业环境较差。

(3) 调车作业量逐渐增大。并且作业类别涉及有编组、取送、摘挂调车等主要作业, 随着施工、装卸路料等车辆调动的增多, 下步的情况更要复杂。作业中, 调车人员还需携带有关设备, 如铁鞋、灯显电台、信号灯、紧固器、简易制动阀等, 对于调车人员的人身安全极为不利。

(4) 接发列车与调车作业干扰大。中间站除办理接发列车作业外, 大多还要办理货运业务, 进行货物列车的编挂、摘解及取送作业, 有的还办理机车的换挂作业等, 随着列车密度的不断增大, 穿越正线调车对接发列车的干扰增加, 发生问题将直接影响接发列车效率与安全。如穿越正线的调车作业, 若未按《站细》规定及时停止, 设备联锁不能保证接发车作业的安全。

(5) 无专职人员编制调车作业计划。由于多数中间站未设车站调度员或调车区长, 车站值班员既指挥接发列车工作, 又兼顾调车作业计划的编制与下达, 在接发列车作业繁忙时, 容易造成顾此失彼, 出现纰漏。

(6) 大部分中间站无专用调车机车, 作业以本务机车为主。虽然使用附有车站平面示意图的调车作业通知单, 但在熟悉线路, 车、机配合等方面有一定的差距。机车及乘务员、调车人员不固定, 相互配合生疏, 作业中相互联系只能依靠规章制度。

2 当前中间站调车作业存在突出的问题

(1) 对调车作业安全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对车务系统来讲, 非调车作业的中间站在调车方面基本没有发生过事故, 再加上一些中间站, 调车作业量相对较少, 从而造成一些车站无论是从管理人员还是职工, 对调车作业不够重视, 作业中易产生违章违纪现象。

(2) 现场作业不熟练。与行车工作总量相比, 调车工作占的比重较少, 调车业务虽然在理论方面, 可以通过死记硬背等方式进行强化, 但在实做方面, 缺乏锻练机会, 造成实际作业能力有很大的欠缺, 对规章的理解、运用一知半解, 作业中有很大的盲目性。

(3) 车站值班员违章指挥。在行车指挥工作中, 车站值班员违反《技规》有关规定, 不按《站细》规定的时机停止影响接发列车进路的调车作业, 造成抢钩作业。

(4) 调车作业推黑车。推进作业调车长远离机车指挥作业, 连结员不在前部领车, 推送车辆作业前不试拉, 推黑车容易把车推下土挡或挤岔子。

(5) 防溜规定落实不到位。在中间站调车作业中, 少数职工存在侥幸心理, 对本务机车调车作业摘下的车辆, 违反先防溜、后摘钩以及挂妥后再撤除防溜的规定, 造成作业拉鞋或带闸。

(6) 计划编制不合理。编制计划带大组车挂小组车。调车示意图填记不全。少数中间站调车示意图填记停留车位置与实际不符, 漏填线路占用情况及容车数。

(7) 调车联控制度执行不严格。在实际作业中, 个别车站车站值班员、信号员、调车组以及司机、列车调度员之间调车联控制度不落实, 用语不标准。

(8) 干部监控不严密。有的中间站上岗干部落实监控措施不彻底, 对关键作业环节预想不够, 提示、把关不严。

(9) 分路不良、安全措施落实不彻底。少数中间站未在操纵台上对分路不良区段进行揭示, 排列进路不单操锁闭有关道岔, 机车车辆位置不加强现场确认。

3 中间站调车作业安全的控制措施

(1) 增强调车作业安全的重要性。车站组织职工观看调车事故案例, 通过事故案例教育, 对调车作业中的违章违纪行为进行分析, 吸取教训, 增长经验, 提高职工业务素质。

(2) 熟悉站场设备, 加强调车演练。背画车站示意图, 特别是要掌握好轨道绝缘位置及调车信号机的联锁范围, 熟悉站场设备;从练精兵的目的出发, 通过观看多媒体调车作业标准, 加强中间站职工的学习和实做演练, 尤其是要结合车站的作业实际, 牢记作业关键环节, 突出重点, 进行兵棋推演。

(3) 值班员严格执行调车作业标准, 严禁抢钩作业。穿越正线, 必须严格按照《站细》规定的时机停止影响接发列车进路的调车作业。信号未开放, 车站值班员要主动联控, 信号开放后, 司机要主动联控。遇单机或牵引侵入正线, 车站值班员在准备好进路后用无线列调电话通知司机, 司机必须在得到车站值班员进路好了的联控并确认后方可动车。

(4) 严把进路关。不准排短进路调车和分段办理进路, 必须先远后近, 一次排通;不准预排、抢排、储存进路;道岔转换不到位, 机车、车辆动态不清、位置不明, 不准盲目操纵设备;信号员排列调车进路要认真执行“眼看、手指、口呼”制度, 严格进行互控, 保证进路正确。车站值班员必须认真了解列车运行及调车动态, 加强与列车调度员及调车长联系, 保证优先接发列车, 杜绝抢钩作业。穿越正线调车作业必须经列车调度员准许。未通知调车组, 不准擅自取消调车进路;原进路返回时, 不准办理与返回进路相关的其他进路或操纵相关道岔;从而实现作业中的过程控制。列车调度员做到充分考虑中间站穿越正线调车作业, 对摘挂列车的编组进行严格掌握, 提前布置, 防止因编组不合理, 给前方站作业造成困难。

(5) 严把车辆防溜关。严格执行两先两后及“指、呼”制度, 即执行先挂车、后撤除防溜措施和先采取防溜措施再摘车的规定, 在采取防溜或撤除防溜措施时进行手指、口呼人力制动机及铁鞋。对衔接正线、到发线的线路上停留的车辆, 在穿越正线调车作业完毕后, 应进行车辆防溜的二次检查, 防止列车拉铁鞋或未松闸开车;中间站保留车列拧紧车列两端各2辆车辆的手制动机, 并对两端各以2只铁鞋牢靠固定。值班干部每日早晚检查停留车防溜, 并在站务日志内做好记录, 遇天气不良时要加大巡视力度。

(6) 计划编制关。严把作业计划关。穿越正线调车尽量避免大钩作业, 停留车位置要在示意图上准确标明, 计划要经两人核对。在每批作业传达后, 认真做好计划预想, 除明确计划内容、人员分工外, 重点确定防溜人员, 对本批作业特性、关键点、注意事项、可能存在的隐患, 都加以明确, 保证每一位参与作业人员都能心中有数。调车长传达调车作业计划时, 司机、副司机要复诵、核对无误, 并执行双签认制度;变更调车作业计划必须停轮传达。穿越正线调车作业原则上不准变更调车作业计划, 遇特殊情况必须变更时, 必须停轮传达, 重新填写调车示意图。掌握好线路的停留车位置, 挂车后必须认真进行贯通试验, 保证接管车辆制动缓解作用良好。安装使用简易放风阀。

(7) 认真执行调车联控。有平调灯显设备车站充分利用该设备的通话功能来实现现场作业的控制;无该项设备的车站, 采取以“指路调车”为主, 以“问路调车”为辅的调车方式联控。严格落实“没有联控不排进路, 没有防溜不准动车”的规定。

(8) 严把干部关, 强化调车作业中的干部监控作用。值班干部必须及时到岗 (穿越正线调车提前20min到岗) , 了解参与调车人员的思想状态, 保证每一位参与作业人员, 没有任何思想情绪上岗作业;认真检查调车组人员的服装备品及审核调车作业计划的编制是否合理、完整, 布置重点, 并在调车作业通知单上签字。对排列进路、调车联控等进行全过程控制。同时, 车站监控干部应在距离调车长较近的位置或登乘调车机监控调车作业。作业完毕后, 要及时组织作业人员对作业情况进行总结, 对于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一定要及时指出, 制定整改措施, 消除隐患, 弥补不足。

(9) 减少轨道电路不良对接发列车和穿越正线调车作业的影响。轨道电路分路不良, 需工电联合整治。对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区段必须执行揭示、单锁和确认制度。

4 需协调解决的问题

(1) 改善中间站照明。由于一些中间站设计时作业量小, 调车作业照明未予考虑随着货物到发量及中转作业的增加, 调车作业长期照明不足, 存在较大隐患。因此需逐步增加照明设备, 为中间站调车作业安全创造良好条件。

(2) 作业量较大车站增设牵出线, 减少占用及穿越正线次数。确保运输安全, 仅从制度上控制是不够的, 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站场设备改造, 在调车作业繁忙的中间站增设牵出线, 减少占用及穿越正线次数。

摘要:针对目前中间站调车作业安全的特点, 找出调车作业中存在的隐患, 采取针对性措施, 有效控制调车作业关键环节, 最大限度的消除调车作业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保障安全生产。

上一篇:校长的办公室范文下一篇:传媒公司标志设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