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分层教学论文范文

2024-07-14

初中分层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吕暘 一 前言

众说周知,对于现今初中外语畸形儿的指导思想是必须要以坚持外语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为统一,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情感态度为主要目标的。这对初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是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体现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实践性和应用性。为达此目标,尤其需要我们重视语言学习的策略和教育教学策略的有效统一,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语言学习效率 二

理论依据

因此,以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实践性和应用性为指导思想,改进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率是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而以往的传统教学所固有的弊端,如“满堂灌”,“填鸭式”,“教师讲,学生听”,这种重知识,轻能力,耗时耗力,却不见效果。从以往的数据来看,达到“中学生英语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的学生人数不大于50%,学生半数以上的虽然学完了英语课程,但并没有达到应有的英语水平。

正是基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得关注并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的教学理念。英语教学必须解决好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发展的需求,建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帮助他们科学的,正确的评价自己,有效的学习英语。而分层教学,自主学习,则是吸取了“目标教学”,“尝试性教学”,“研究性学习”,“发现性学习”等的优点。采用了科学研究的步骤,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促使学生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取知识,发展认识能力,培养研究,探索,创造的态度和方法。因此,我校从2005年提出分层教学开始,经过酝酿,讨论,验证,从2006年至今一直贯彻执行,由一个简单,粗糙的形式发展,壮大成趋于完善,初见成效的教育教学模式。 三 实施的具体办法

具体说来,我校将一个年级的学生分为A,B,C 三个层次,其体现个体差异,C层的学生为学习态度好,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而B层学生则是学习态度一般,能力较次之的学生。而A层的学生是学习态度相对较差,基础偏弱的学生。我校的英语分层是定位在初二下学期或初三上期,这样做的优势在于:其一,可以避免学生过早地进行两级分化,而是以变化的,发展的观念看待学生。其二,在学生心中形成威慑,由于有了明确的目标,想在初二或初三进入C层或B层,因此,在学习英语上有了较强的动力,这样在学习中形成了良性循

环,在初一能将英语底子打得更好,而到初二年级会更加顺利的进行过渡。

所以,我们学校的英语分层主要是集中在初三,这样做的好处有以下几点: 一是学生在初三因面临升学压力,分层会让英语教学更有针对性,更符合他们自身的个性需要。二是学生在同一个水平相当的班级,会减少学习自卑感,也会在 知识难度,知识能力更有侧重,对学生来说学习会更有效果,更有自信心。三是教师会有重点,有意识的根据每个层次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以达到提高效率,促进学生在双基,语言运用能力上得到长足的锻炼。 四

实施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通过几年的摸索,我校的英语教学逐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1 每周必须严格,认真的进行分层英语教学集体备课。虽然在初三,英语分为A,B,C 三个层次,但每个层次的教师并不能各行其策,而是在统一的教学思想和要求下,步骤一致,对于基础知识,如大纲要求的词汇,英语知识都要掌握,而语言学习的学习策略和综合运用能力上应根据学生自身特点,而进行侧重,补充,体现其差别,让好生不存在“吃不饱”而能力较差的“吃不完”的情况发生。 2 课后要求。为确保教学目标的进一步落实,也要做好课后的工作。

精心安排作业,作业设计要体现各层次的学生特点,要做到“天天清”。

二 重视课后辅导,学生会因为突然在一个新的环境而产生很多不适应,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问题,及时进行辅导,包括“补差”和“补优”每个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都要过关,力求做到天天清,教师应做到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得失,准确的进行判断学生的失误所在。

初中分层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一、信息技术分层教学的原因其他学科的老师说计算机课好上,是因为它没有中考高考的压力。而计算机老师说它难上,主要难在于学生水平的参差不齐……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因为没有中考高考的压力,以至于学校领导、老师、学生不重视,把他视为可有可无的课程。笔者对刚入学的七年级新生进行了一个调查统计,了解到有些小学没有开设信息技术课,那么这些学生可能就没有碰过电脑。而有些尤其是城里的小学,在三年级至六年级均开设了信息技术课,那么这些学生等于比前者多学了4年电脑,那么差异可想而知了。

2、学习条件各不相同,条件好的学生,自己家里已经购置了电脑,甚至从小就开始接触电脑了,成为了一个“电脑小专家”了,而另外的学生,除了在学校上信息技术课时有机会接触电脑外,没有更多的学习和实践的机会。

3、学习态度方面的差异。有的学生求知欲望强烈,乐于并且善于积极主动地学习,有的学生则是被动地等待教师布置学习任务,缺乏主动学习的欲望。

4、学生自身素质也有着较大的差异,如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等等。由于以上种种原因的限制,出现了好的学生,接触电脑早,基础好,学习爱好高,接收能力强,自学能力也相当好,有了这些基础后他们的学习是非常顺利的;相反,另一部分学生,他们接触电脑的机会很少,或者对电脑并没有什么爱好,接收能力也相当差,课堂习惯又不好。针对这一现象,假如仍是用老的教学方式,将相同的知识内容传授给差异性很大的学生,势必会造成好学生吃不饱,教师的过多讲解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浪费,不利于他们的更进一步发展;差生则会认为讲解进度太快,自己无法跟上,以至丧失了学习爱好,越学越差,形成对信息技术课的惧怕心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对差异大的学生进行分开教学,成了势在必行的方式,由此笔者想到了分层教学。

二、分层教学的概念分层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倾向,不同的知识基础与接受能力,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先后达到目标要求。分层教学理论的指导思想在于: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突出素质教育的三种特性:基础性、全体性、发展性。

2、坚持因材施教、分层指导的原则,解决学生个性发展差异的矛盾。

3、重视中学生在由少年到青春期过渡阶段心理、生理、情感、意志、品格的不稳定性和知识、智力、能力与行为的差异性。

三、分层教学的实验笔者根据学生的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能力水平等各方面的差异,把七年级、八年级各一个班作为实验班级,那么,如何对这些学生进行分层的呢?首先,笔者让刚入学的七年级新生填写一个调查表,了解学生有没有学过电脑或者有无参加过爱好班、学过哪些知识点、家里有没有电脑、对学习哪些内容感爱好,自己在电脑方面有没有什么专长等等,通过这些方面的调查可以初步了解各个学生的一些情况,从而为分层做好铺垫。随着教学的进行,学生会表现出一些分化现象。此时,教师可以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态度、基础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基础上,尊重学生意愿,将学生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高层学生为优等生,他们有一定的电脑知识,对电脑很感爱好,学习自觉,理解接受能力强,潜力较大,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中层学生为中等生,电脑基础较好,理解接受能力较好,但在学习上只求过得去,欠缺强烈的进取心。低层学生为后进生,电脑基础差,理解接受能力也较差,他们在学习上往往也不努力。但是必须注重层次的划分是动态的,实行升降级制,学习期间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层次调整,使他们保持积极的学习心态,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因为信息技术是在计算机机房中进行组织教学的,所以恰当的排位置也是很重要的。笔者将高层学生安排在机房的边上两排,而让中层和低层学生交替坐在中间两排,方便老师对他们的指导教学,低层学生碰到不懂的问题,从心理上说,愿意接受比自己稍微好一点或者差不多的同学的帮助,高层学生在一起学习形成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从而得到提高。这种排位置的方法,有利于老师上课进行组织教学,有利于进行个别辅导,也有利于学生信息的反馈,由此充分调动了不同层次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需要以下五方面的分层:、教学目标的分层教学目标的分层就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针对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制定高、中、低三个层次的不同教学目标。教师在备课的过程当中就应该要明确哪一层次的学生应把握哪些知识技能,达到什么程度。比如,高层次的学生要求在知识目标上,能够透彻理解教材的知识点,并在实践操作方面有较大的拓展和提高。在能力目标上,主要提高在理论方面的接受能力和操作方面的实践能力,重点培养操作技能,通过自学把握如书本中的开动脑筋、亲身体验或者课后的高层次习题;中层次的学生,在知识目标上,要求能够比较透彻地理解教材的知识点,并在实践操作方面略微的拓展和提高。在能力目标上,重点培养操作技能,把握的知识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低层次的学生只要求把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实践上要求能模拟完成相关的操作。下面以教学《打字练习》一课为例进行说明。对于低层次的学生,要求学生能够严格按照键盘指法,正确地输入26个英文字母;对于中层次的学生,要求学生能够较熟练地把握键盘指法,正确快速地输入26个英文字母;高层次的学生,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把握键盘指法,正确快速地输入26个英文字母和10个阿拉伯数字。、课堂教学的分层课堂教学的分层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有差异的教学活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中都能有所收获。例:在教学八年级《电子邮件》这一课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采用几种不一样的教学方式,对于高层次的学生,演示一种用Web方式收发电子邮件,然后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计论、研究其他收发方式就可以了,必要时再作一些指导和点拨。而对于中层次的学生,演示一种用Web方式收发电子邮件的方式之后,就要求列出并讲解其他

一、二种收发电子邮件的具体步骤,然后让他们自己动手。对低层次的学生,采用的方法则是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先作一些演示和讲解,学生把握了最基本的Web方式后,再给出几个任务,让学生去尝试练习,必要时还要再做一些演示。、课堂练习分层信息技术教学大纲规定,一堂课学生的操作时间要占整堂课的70%,做到多练。可见课堂操作练习在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处理得好,学生的操作能力将会得到飞速提高。因此,在分层教学中笔者很注重在这方面的思考和实践。比如:在做比如将一个文件从A盘复制到D盘题目时,针对不同的学生确立不同的要求,对于低层次的学生只要求把握利用“编辑”菜单中的“复制、粘贴”命令进行复制,而对于高层次的学生,要求把握3种以上的复制方法,中层次的学生要求把握2到3种方法。凡是提前完成本堂课操作任务的同学,可以让其担任老师的助手或者辅导员,为有需要的同学提供帮助,这样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又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测验分层在学完一个单元之后,让学生综合所学知识进行综合性练习或作品制作,有时可以给出一些附加题供学生选做。比如:在学完word后,可以根据层次差异设计出不同的题目。对于高层次的学生,如让他们制作一份有关宣传环境保护的电子小,并提出如字体、颜色、大小、布局、行距、页面大小、艺术字等要求,并提供网络,让他们上网查找收集资料。对于中层次的学生,提供几个样板和素材库,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人爱好设计一张电子小。低层次的学生,提供一个样板和样板中所需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让他们模拟着做。、教学评价的分层由于采用了分层教学和分层测验,学生把握的知识点不同,为了有效的反映出学生在原有知识点上的进步,必须进行分层评价。假如再以一张试卷的分数来评价学生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效,势必会造成不公平现象,并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结果也反映不出学生实际的把握水平以及提高的幅度。因此,笔者采用了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的方法,主要看知识水平上的进步和提高大小作为评价。对高层学生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对中等生采用激励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低等生,应该寻找其闪光点,采用表扬评价,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同时让提高快的学生升层,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经过接近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这种教学方式很受学生的欢迎。同时,又有效的杜绝了有的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到很难把握,而有的学生却觉得所学的内容过于简单这样一种知识水平不平衡的矛盾,而且还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尤其基础差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明显提高,使优等生课课都吃得饱。分层教学开展之后,学生的学习氛围更加浓厚了,不少性格内向的学生也变得开朗活跃了许多。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方法,将有效的克服教学内容与学生爱好爱好之间的矛盾,克服学生把握知识水平两极分化的矛盾。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适应了学生对不同内容的学习需要,有效的解决了班级授课制的固有缺陷和因材施教之间的矛盾,为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初中分层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潘红霞

摘要:长期以来,初中数学教学,由于受班级授课制的束缚,教师从备课、授课、作业、辅导、考查到评价,很少顾及好、中、差各类学生的智能差异,均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得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中等生吃不好。特别是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95%以上的小学生进入了初中,而初中毕业生大约只有1/3能进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2/3的毕业生将直接进入社会的各个领域。即使升入高中的比例增大到1/2或4/5,仍然需要从义务教育的性质、任务上全面考虑初中数学的教学目的和任务,以便更主动积极地适应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而不应仅仅局限于适应升学的需要,为此,根据我从事数学教学多年来的经验,对分层教学作粗浅归纳。

关键词:分层教学

目标分层

问题分层

练习分层

评价分层

辅导分层

一、 问题的提出

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后一方面小学毕业生全部升入初中,因此同一教学班的学生尽管他们处于同一年龄段,受到几乎相同的教育;在许多方面有共同点,但同时也表现出明显的个性差异。其中在数学、英语学科体现尤为明显。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也势必造成学生参与能力的差异,另一方面传统教法受大教学班、课时45分钟时间等限制只能照顾中等学生。采用一种教法、一种作业和一种评估测

第 1 页 共 6 页

试而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必然不能照顾各个层面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不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教师在全面具体地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大纲》要求既要有层次、有步骤地搞好面向全班学生的集体教学,又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教学的各个阶段提出不同的标准并给予具体的指导,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此教学中实行分层教学势在必行,目前分层教学的模式主要是两种:班内分层、年段某些学科的分层。

二、 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

分层教学既是教学指导思想,又是行之有效的具体教学措施。在实验教学中,我主要思路:第一,将分层教学作为一种思想指导教学的全过程;第二,将分层教学转化为具体的措施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充分发展,尤其是C组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一) 设立学生分层档案

科学的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重要前提,设立学生分层档案是把本班学生分为A、B、C三层,(A层为高层学生、B层为中层学生、C层为低层学生)目的的具体掌握学生的学习现状,包括成绩和能力,跟踪实验过程中的每个学生的动态变化。

分层的标准

学习成绩为主要分层标准。

2、 影响学习成绩的各项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为辅助的分层标准。 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分层教学

1、 教学目标分层

第 2 页 共 6 页

课堂教学目标是支配课堂教学进行的主线,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省编义务教材对不同层面的学生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如教科书中的正文、练习题、复习题A组是每位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而“想一想”选做题、复习题B组属于较高要求是为程度较好的学生或学有余力的学生设置的。所以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以学生装实际出发,同时要体现大纲基本要求,可以分基本要求和较高要求两类。如在“直角三角形习题课”时制订的教学目标如下:

基本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看着图形正确叙述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重要性质;

(2)使学生能够直接应用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重要性质求解一步的计算题。

较高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解典型的直角三角形的问题;

(2)使学生掌握解直角三角形问题的一些常用技巧,会添加辅助线和用分析法去寻求难题的解法。

要求A类学生达到“较高教学目标”,做相应练习,C类学生达到“基本教学目标”,B类学生在完成“基本教学目标”的同时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较高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提问、设问要有层次性、针对性。

课堂提问不仅能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更能启迪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乐趣。一堂课成功与否关键是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否使用权不同层面学生学有所得。对于基础题总是

第 3 页 共 6 页

先让C、B层学生回答:对于逻辑性强、难度系数较高的问题则由A层学生回答,这样既能使用权提问有普遍性、针对性;同时采用四人小组集体讨论并由C层学生回答的方式激励各组相互竞争,增强他们的信心;特别是C层学生有了优先回答的机会同时得到了同组学生的帮助,以及教师的肯定与表扬,大激发了他们对学好数学的信心,由于A层学生负责本组的讨论、学习并对C层学生的指导与帮助他们感到有压力也决不敢放松,从面能达到较高的教学目标。

3、 作业练习分层

(1) 作业分必做和选做,否则会加重学生装课业负担、加重抄袭现象,作业本必做、同步选做、练习卷选做,并注明A、B、C。保证练习题效益;同时每周也可增加一些智力题、创造性作业供有余力的学生去做。

(2) 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两类或三类题,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其中一或两类。两类题一般分基本题和提高题。

4、 测试、评估分层

测试是对教学方面进行评估的重要手段,它具有达标、检测功能、矫正强化的功能、层次反馈功能等。我校实验班考试采用一卷盖三层,严格按ABC提早命题,A组全做、BC组折算后仍为满分、同时改革成绩册。这种分层命题多能化测试既不会使差生考得“灰溜溜”,也不会把优生考得“轻飘飘”。有利于调动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某些C层按传统的评价方式永远是不及格的,采用A、B、C分层试卷后可考到及格乃至80分以上,达到了自己的学习目标。这大大激发了

第 4 页 共 6 页

C组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鼓励B层学生向高一级努力,A层学生采用相互竞争与目标达成与否,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良好气氛。

5、 课后跟踪辅导具体化

课后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搞好分层教学重要的一环,也是发展学生个性和特长的有效措施。

(1) 加强C层辅导,促差转优。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或者说实验的关键是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水平。为此在辅导中首先要尊重他们人格、采用作业过关法、作业面批,成立课外补课小组等形式,及时做好矫正和补救来消除他们学习上的障碍,同时利用四人合作小组学习增强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

(2) 强化A(B)层辅导,促优拔尖。对B层学生建立自学小组,参加补缺活动,加强变化题指导;对A层学生成立数学兴趣小组通过各种活动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加强竞赛辅导,发展其个性特长,A层同学间开展数学对抗赛;同时使他们成为一名数学“小教师”协助教师做好辅导工作。

三、 实验结果与反馈

(一) 强化了学生主体作用

分层教学的落脚点是建立在学生主体的基础上,只有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分层教学中就能事半功倍,各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听课、练习、作业测试等环节学习知识并在课堂上找到展示自己成果的机会。同时结合四人学习小组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率(尤其是C层学生)改变了以前有少部分参与而大部分学生做“观众”的课堂

第 5 页 共 6 页

氛围,进而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和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二) 分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特别强调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师生之间要努力建设融洽的双边关系,“亲其师,信其道”。兴趣、良好的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都是取得好成绩的重要条件,教师要热爱自己的事业、耐心指导学生,要经常对他们讲“你行,你有进步”;包括在作业中、测试时的评价语要以激励为主,这一切都可能成为他们学好数学的动力。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中做好分层教学是实现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的重要保证。当然实行分层教学是一项整体教育改革,需在数学教学中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让分层教学更趋科学化、合理化。

初中分层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分班分层教学,在义务教育阶段存在着较大的弊端,而学科分层的有效实施,可以发挥其强大的效能,逐步成为教学的常态。文章以初中数学的学科分层教学为例,围绕如何顺应学生的实际需要,从教学“五环”的分层设计入手,认真探讨了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过程的运用、作业和辅导的实施、教学评价的使用等方面的分层教学,让初中数学教学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关键词:分层教学;初中数学;教学常态;因材施教

近年来,分层教学是国内外教育界较为关注的热点教育问题之一。学校的管理、学科的教学也经常实施分层教学。它以“因材施教”为主要理论依据,其初衷是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位学生学有所得,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但是,一些学校以分层教学为依据,根据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人为地分成了不同程度的班级。这种以分班为形式的分层教学,虽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在义务教育教育阶段,也存在着较大的弊端。

一、以分班为形式的分层教学的弊端

(一)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发展,学生容易滋生不良情绪

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迅猛、成长迅速的时期,其情绪、情感、思维、意志、能力及性格还不稳定和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易变性。如果仅以一次或者几次考试成绩为依据,而忽略了他们的学习方式、思维能力、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就过早地进行了人为的定性,给一些学生贴上了“尖子生、优秀学生、学习困难生”的标签,使得一些所谓的尖子生傲气太重,盛气凌人,也会严重挫伤一些不能进入尖子生行列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尖子生的家长期望值过高,学生心理压力大;学习困难生的家长灰心、失望,学生容易产生焦虑等不良情绪。

(二)不利于学校的教育管理,可能造成学生的“两极分化”

个别学校,由于分班分层的奖励不当,并向“好班”倾斜,不利于教师之间的团结合作,造成教师的“凝聚力”涣散,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学生的两极分化严重,学生违反班规校纪的现象日益严重,给学校的管理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那么,该如何克服分班分层教学的弊端,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真正实施有效的分层教学呢?于是,学科的分层教学应运而生。笔者认为,在均衡班中实施学科分层,应该是目前分层教学的主流。下面以数学科为例展开探讨。

二、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以小组活动为形式,奠定学科分层基础

在初中数学学习小组的组建工作中,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性格、学习数学的能力、数学思维和数学成绩的差异,每一组都进行上、中、下三个层次的搭配,并且都挑选一个组织能力较强、责任心强、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担任组长。在小组的学习中,教师要善于指导他们进行合理分工,并且要让他们明白:很多时候,学习小组的活动,是分工的不同,每一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任务,一定要形成合力,才能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教学《随机事件》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分组摸球的试验。试验要求:袋中装有4个黑球、2个白球,这些球的形状、大小、质地等完全相同,在看不到球的情况下,随机地从袋子中摸出一个球。如果把“摸到白球”记为事件A,把“摸到黑球”记为事件B,那么哪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接下来,教师提出:“在摸球试验中,如果要摸10次、20次、400次、4000次,该如何操作?”然后,学生开始了小组探讨活动。在这一小组活动中,学生都认识到:如果要摸10次、20次,自己都可以操作,而且很快就能完成。但是,如果摸400次或者重复大量的试验,就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只有充分合作,才能更加迅速而科学地完成既定的任务,提高学习效率,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的“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思想,关键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和谐不可分割。小组的学习,体现了学习的合作探究性,解除了学生的心理疑虑,为数学的分层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精心设计教学“五环”,有效实施学科分层

实际上,初中数学的分层教学,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上创设适当的条件,面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学习目标有层次,教学过程有侧重,学习辅导惠及全体,作业更有针对性,评价鼓励更科学。

一是备课分层。它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前提。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要在透彻理解大纲的基础上,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每一节课,学生的目标达成怎样;哪些教学内容是最基本的要求,是所有学生应该掌握的;哪些教学内容属于较高的要求,应该是中上层学生才能掌握的。对于这些,教师必须要做到心中有数。

二是授课分层。它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中心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和能力的不同,根据教材的内容,设计不同的坡度,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做到提问分层、练习分层。同时,要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努力实现探究知识的分层。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授课面向全体,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习,都会学习,保证分层教学目标的落实。

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说明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选择一种能使教师和学生在花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方案并加以实施。而授课的分层,恰好使教学效果得到了最大的优化。

三是辅导分层。它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关键。在新授课的过程中,教师一般从中下层学生落墨,因此,会有优等生吃不饱的现象。如果优等生觉得在课堂上学不到想要的知识,就会对教师失去信心,从而自己盲目去扩充知识,缺乏了合理的指导。堂上辅导的时间有限,学生的人数比较多,因此,辅导很难面面俱到。为此,在班级中可以实施“兵教兵”“兵带兵”的学习策略。例如,数与式的运算、方程、概率与统计、尺规作图等教学内容中的一些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辅导,可以让小组长担当小老师的角色,让课堂中的分层辅导普及全体,更有成效。另外,教师还要善于把堂上的辅导适当扩展到课外,认真指点尖子生挑选习题,使习题少而精。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数学的实践活动,让中层生、学困生得到更多的体验和帮助,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升更高的层次。

四是作业分层。它是实施分层教学的重要措施。新课程标准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的统一。作业只有做到合理分层,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能力与不足。因此,在数学的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设计必做题和选做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去完成。必做题是一些简单的基础题,让中下层生稍加努力就能完成,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选做题,则是一些难度稍大、比较灵活的题目,它除了帮助优等学生进一步巩固新知识以外,还强化了他们对本节知识和其他已有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洞悉与后续知识的联系。作业的分层设计,能让中下层学生理解并会简单运用新的知识,并采取练习的形式来加深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让优等学生吃得好,吃得饱,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五是评价分层。它是实施分层教学的重要保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用不同的起点、标准去作相应的评价。测验、考查作为一种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有效手段,教师也会经常使用,但是绝对不能“唯分数论”。教师要善于寻找学困生的闪光点,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都要及时表扬或者鼓励,使他们看到希望、消除自卑心理。对于中等生,教师既要激励表扬,又要指出其不足,更要指明他们的努力方向,使他们不甘落后,积极向上。对于优等生,还要采取竞争评价机制,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更加努力拼搏。只有认真实施分层评价,才能让不同的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才能让他们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学习自信,始终保持不断进取的动力。

学科分层的有效实施,既克服了义务教育阶段分班分层的弊端,又适应了新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贯彻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作为初中的数学教师,要积极实施数学的分层教学,要不断发挥其强大的效能,让学科分层成为初中数学教学的常态。

初中分层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1运用背景

由于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不同, 基础知识和基本智能各有差异。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遵循中学语文教学的规律和原则,又不能按一个模式,一个标准,一种方法来教学。要摆正整体性和个体差异性的关系, 坚持尊重学生个性,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分层施教。做到优中差各有所得, 班级协调平衡发展。

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 这是一种特殊有效的教学形式。其基本特点就是以班级为单位,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各层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使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最大化的开发。其基本形式就是将一个班基础不同的学生,分成优(1—10名)、中(11—30名)、差(31名以后)(通常用A、B、C级表示)三个层级。其基本目的是通过“抓两头促中间”来提高优等生,带动中间生,转化暂差生。如此,就必须对传统的教学结构进行改革,从备课、定标、预习、施教、练习、写作、测验到辅导等整个教学环节,都因层而异,形成一个分层教学的有机整体。下面笔者就自己的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谈谈自己的公做法:

2分层备课

(1)吃透“两节”,精心设计教案 ,充分考虑各个层级在课堂中的活动, 精心设计有关课文内容和课后需要巩固的问题。在备课时,根据教材的目的要求,重点难点和每个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掌握的不同情况,把着眼点放在B层级学生(中等生)的位置上,同时,充分考虑课堂的生成性与预设性的关系,兼顾A、C两级。

(2)科学确定各层级教学目标。教师在分解教学目标时,应特别注意“识记”“了解”“掌握”“鉴赏”“理解”“扩展”等用语的不同水平,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达成不同的教学目标。

(3)认真分析学生,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在确定教学目标前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选择合适的教法,做到因人施教,量体裁衣。

3分层施教

分层教学并不是复式教学,它是在集体教学的框架里,以中上水平(A、B级)的学生为教学主体,带动后进生,提高优生。具体做法分课前预习与课中施教两阶段:

3.1 课前预习

C层级:读懂语文,借助工具书自行解决生字词,积累语言, 学有所得;

B层级:整体感知,进一步落实课后练习,初步自学课文;

A层级:训练批注,主动提问,能讲述预习所得 ,学会归纳、梳理、拓展、延伸等。

3.2 课中施教

(1)由浅入深。为满足三个不同层次的需求,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要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

(2)设计梯度。在分析课文时,为了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循序渐进,分层推进,螺旋上升,在设计提问时,要有一定的梯度, 有利于B、C层级的学习。

(3)化整为零。在分析课文时,教师要善于把一个大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小问题,以保证各层级的学生都能愉悦地参与。

(4)先学后教。为了确保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层次性和丰富性。笔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文特点,大胆处理教材,先学后教。在自学阶段,一般都能较好地解决B、C层级目标。对于自学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 则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性学习中通过激烈探讨完成教学,充分发挥兵教兵的优势。而对于难度较大的内容,在教师的点拨下,一般以竞标的形式鼓励A层级学生大胆参与。

4分层作业

建立弹性作业结构机制,分基础作业、选择作业、竞标作业三级,明确各层级训练重点。

(1)坚持群体辅导与辅导相结合。集体辅导主要面向B级学生,以巩固学习目标为目的,针对课堂上大多数同学存在的共同性问题,疑难点问题,仔细加以解决。个别辅导因人数较少,主要是兼顾A级生和C级生,分别给他们“开小灶”。

(2)坚持课内辅导与课外辅导相结合。教师在课堂上主要针对共性辅导,进行个别点拨。课堂解决不了的问题,应该在课外及时解决。当然,教师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在课堂上,还要充分发挥兵教兵的优势,是完全可以放手让A级学生代劳的。

5分层评价

建立“分层设计,分类评价,分级达标”的分层评价模式。即对学生作业、考试等的评价不按照统一的一个标准考核。建立多元的动态的评价机制,尤其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坚持家长与学校评价相结合,口试与笔试相结合,评语与等级量化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机制。同时,给予各层级学生重复考的机会,从而选取最满意的一次作为考评分。在评判操作上, 对于C级学生评判相对宽松些,对A级生,评判适当严些;在完成时间上,B、C级学生可多一些,A级生可少一些; 在结果认证上,C级生侧重于激励,重塑信心,兴趣的导引和对进步的肯定上,A级生则着重看重细节,强规范上。

当然,对于所分层级,也不能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各层级的分类也不是绝对的,根据综合考评,可升可降。这样,就可以充分调动各层级的积极性,真正把分层教学落到实处。另外,即使是同一个层级的学生,也要因人而异,突出个性差异,提出不同的训练要求,培养特色学生,从而在各类考试中脱颖而出。仅以作文教学为例,同为A级的学生,其训练方式、目的也各有不同。

总之,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应始终贯彻分层教学的理念,采用相对应的教学方法,让各层级的学生皆动起来,学有目标,学有方法,学有动力,学有所得。如此,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必将呈现“东风夜放花千树”的美好局面。

摘要:分层教学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和独特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分流,采取相应而适宜的教学策略,做到适性而教,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初中分层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课堂教学有效性成为初中地理新课改教学工作开展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所谓的有效性,即在地理教学中,能够使初中生对地理知识进行高效、高质的学习和理解,实现知识内化目标,并对初中生地理核心素养做好有效培养。本文在对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研究中,注重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方法进行创新,发挥初中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初中生对地理知识进行深入地学习及思考,让地理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前言:为了提升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要注重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使初中生对地理知识点进行深层次的学习及思考,加深初中生对地理知识点的理解及掌握,使初中地理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得到有效地提升。本文在探讨提升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时,以教材内容作为依托,联系新课标的要求,对教学内容做好有效地丰富和拓展,使初中生把握知识学习的关键点,对地理知识进行深层次的学习,有效地实现知识内化目标,为初中生更加全面地发展及进步打下良好基础。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初中生学习积极性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为了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注重为初中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初中生对地理知识进行主动地探究及思考。课堂氛围的营造,能够有效地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使教师与初中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提升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感情,使初中生乐于参与到地理知识的学习及思考当中,加深对地理知识点的学习和理解[1]。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深入参与到学生群体当中,对初中生的实际学情做好把握,分析初中生在地理知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不足,并以此做好教學安排和教学设计,发挥初中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初中生乐于学习、乐于思考,有效地提升地理教学的实效性[2]。

例如,在教学“地球和地球仪”知识的时候,在课堂氛围营造时,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组织初中生以4-6个人为一组,并根据初中生的实际学情,把握“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原则,确保每一个学习小组都具备合作探究学习能力。之后,在课堂上教师利用教具——地球仪,引导初中生观察地球仪,并联系教材的内容进行相互探究、交流,对地球仪与地球之间的关系进行把握,并渗透比例尺的知识点,使初中生利用地球仪对地球地理知识进行有效地学习,加深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利用教具进行教学引导,并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使初中生对地理知识加深学习和理解,最终实现地理知识内化的教学目标,促进初中生地理学科能力、学科素养的有效培养。

二、把握分层教学引导,提升地理教学有效性

在开展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分层教学理论进行有效地运用,能够把握初中生的实际学情,从而针对性的做好教学引导,促进地理知识的内化。对分层教学方法的运用,考虑到了每一个初中生的不同学情,并对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做好把握,使地理知识教学适应每一个初中生的学习需要,确保每一个初中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地理课堂学习及思考当中[3]。分层教学模式下,注重联系初中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成绩,设计不同的学习层次,有效地降低初中生参与地理课堂学习的难度,帮助初中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增强初中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提升地理教学的有效性[4]。

例如,在进行中国区域地理知识教学时,对分层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教师要对区域地理知识的难易程度做好把控,联系学生不同层次,对知识教学内容做好科学的设计。如结合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情况,将初中生分为A、B、C三个层次,分别对应成绩优异、能力强—A层次、成绩、能力一般—B层次、成绩、能力相对较差—C层次的学生。之后在内容安排上,C层次学生强调基础知识教学引导;B层次注重围绕教材内容、课后习题进行训练;A层次则强调知识拓展,强化A层次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通过分层教学,使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三、把握教育信息化形势,构建“互联网+初中地理”教学模式

在开展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对教育信息化形势做好把握,对信息技术的功能及作用进行有效地发挥,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初中地理教学中,为初中生构建一个开放性、形象化的课堂,以发挥初中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初中生能够对地理知识点进行更加有效地学习及理解。通过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引导,将地理知识直观化地展现出来,吸引初中生的眼球,使初中生能够对地理知识进行深层次的学习,并有一个更加广阔的学习视野[5]。

例如,在湘教版初中地理《非洲》知识教学时,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引导,注重引导初中生对非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人文等知识点进行有效地学习和理解。课堂教学时,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导入,通过播放纪录片,以直观化的教学方法引出非洲,使初中生对非洲的自然景观进行观察。接下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搜集非洲的教学资源,利用图片、视频资料进行直观化的教学引导,吸引初中生的学习兴趣,使初中生对地理知识学习具有更大的热情,积极地参与到地理知识的学习及思考当中。

结束语:从上面的分析来看,初中地理教学工作开展,教师要围绕教学有效性这一视角做好教学安排和教学设计,以初中生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充分地发挥初中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初中生能够对地理知识进行深层次的学习及理解,提升地理教学的质量。同时,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对初中生的个体差异做好把握,降低初中生地理学习难度,使初中生地理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及学科素养得到针对性的培养,进一步提升初中地理教学实效性,为初中生更好地学习及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碧连. 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J].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1,(04):71+73.

[2]李宏伟. 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J]. 科教导刊(下旬刊),2020,(27):149-150.

[3]金田飞. 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J]. 文教资料,2020,(24):198-199+163.

[4]夏炜. 浅谈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方法[J]. 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7):128.

[5]张英贤. 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7):190.

上一篇:铁路应急通信论文范文下一篇:计算教学研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