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文化论文范文

2023-09-16

中国旅游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在日常生活中,色彩是一种物理属性的表达形式,而在文学创作中,颜色也有一定的文化内涵。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颜色词在文学作品中所表达的寓意也不同。本文从颜色分类出发,分析中西文学作品中颜色词的差异性表达。

【关键词】颜色词 中国文化 西方文化 差异性

我们通过脑和眼,以及日常生活经验,对光所产生的视觉效果就是色彩。色彩在日常生活中的表达比较常见,如蓝天、白云、綠叶、红花等。色彩在表达物理属性的同时,也可以体现一定的情感状态和文化内涵。中西方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在色彩文化表达方面也呈现出明显差异。这种颜色词的差异性表达,也反映出相应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宗教等方面的文化差异。

一、颜色分类

(一)基本颜色词汇

基本颜色词汇一般包括以下特点,一是单音节词。如yellow,grey,pink,blue等就是单音节词,而light blue就不是。二是独立词汇含义。基本颜色词可以独立存在,与其他颜色词没有从属关系,如red,但其从属词ruddy和scarlet就不是。基本颜色词汇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比较频繁,少数名词的修饰和限定词就不属于基本颜色词,如仅修饰hair的颜色词blond就不是基本颜色词。在汉语中,基本颜色词有11个,包括黑、白、红、粉、绿、蓝、橙、紫、黄、灰、棕,英语中对应的分别为black,white,red,pink,green,blue,orange,purple,yellow,grey,brown。

(二)实物颜色词汇

所谓实物颜色,是根据客观事物所特有的颜色确定而来,这种颜色仅此事物独有。在使用这种颜色词的同时,也可以了解所表达的事物。这种实物颜色词的表达,相对基本颜色词而言,具体生动、准确形象。如番茄色(tomato)、海贝色(seashell)、桃色(peach puff)、琥珀色(amber)、柠檬黄(lemon)、巧克力色(chocolate)等。

二、颜色词在中西文化中的差异

(一)白色

白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多做贬义词。我国祖先对白色产生的恐惧感,使其成为一种禁忌色,多用于不吉利、悼念、悲伤等情景,表现物质与精神层面的厌恶感。在中国,亲人去世,会贴白色的挽联,布置白色为主的灵堂,家属需要穿白色的孝服。此外,白色还有无利可图和愚蠢的寓意,如“白干”表示付出劳动却没有收获,“白痴”形象愚蠢的人。在战争中,白色也代表着失败,如“白旗”意味着投降。“白衣”、“白脸”等在汉语表达中也是贬义。

相对于中国而言,白色相反是西方人所喜爱的颜色。在《圣经》中,对于天使的描述通常会用到白色,如洁白的翅膀、白色的光环等,白色因此在西方国家代表着纯洁、可爱。如“Snow White”即为白雪公主,“a white soul”表示纯洁的心灵。在英美国家的婚礼传统中,新娘需要穿白色婚服,戴白色头纱,捧白色鲜花,对新婚夫妇而言,白色代表着纯洁和忠贞[1]。此外,白色在西方国家还有公正、诚实、正派的寓意,如“a white spirit”表示高尚的精神,“white light”意味公正的判断。白色在西方经济领域也有特殊涵义,如“white war”,“white sale”代表经济竞争。

(二)黑色

黑色同白色一样,在中国传统中属于不祥的代表,另外,也有邪恶、灾祸、不幸等意义。如在黑心肠、黑车、洗黑钱、黑市、背黑锅这些词中,黑色就是一种贬义词。但在《诗经》中,对于黑色的描述又带有正义、庄重、尊贵的涵义,此外,在戏曲人物中,黑脸的包公和李逵都是正面形象。

黑色作为西方国家的禁忌颜色之一,其寓意与中国类似,多为贬义。在《圣经》中,黑色多与邪恶、痛苦、魔鬼联系在一起,表现不幸、死亡、黑暗。如“black deeds”表示恶行,“black words”表示不吉利的话,“Black Maria”表示囚车或巡警车,“a black day”表示倒霉的一天。在芭蕾舞剧《天鹅湖》中,黑天鹅代表着仇恨、欺诈和邪恶。但在经济领域,黑色有其特殊涵义,在记账时,黑色代表盈利。如“in the black”表示盈利。

(三)红色

红色是中国所崇尚的一种颜色,这种崇拜源于红色的太阳,红色在中国代表喜庆和吉祥。由于太阳给人微暖和力量,因而红色也有一种亲切感[2]。在中国,逢年过节会贴红色的对联,挂红色的灯笼,而结婚也会贴红色的喜字,新娘则穿红嫁衣,盖红盖头。此外,红色还是成功和顺利的代表,如“公司分红”、“生意红火”等。红色在抗战时期,有革命以及进步的寓意,国旗和国徽都是以红色为主,“红色政权”和“红军”就是革命时期的特殊表达。

对西方人来说,红色通常与暴力、危险、恐惧联系在一起。在《圣经》中出现的fiery red dragon就是撒旦,而撒旦是恶魔之首,因此,红色在西方国家是一个贬义词。西方人通过红色会联想到灾祸、激进、残暴、血腥等内容,如“red alert”表示空袭警报,“red activities”表示激进运动,“red hands”表示血腥的手。而在经济、金融领域,红色代表亏损和负债。

【参考文献】

[1]王菁. 红、白、黑、黄——浅析中西方颜色词的象征意义[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1,Z4:57+68.

[2]潘琳. 分析各种颜色词在英汉语言中所表达的不同象征意义及联想[J]. 才智,2013,35:282-283.

中国旅游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企业员工是企业十分重要的人力资源,员工的工作行为能够反映出企业文化,与企业形象的塑造息息相关。旅游企业的主要经营活动就是为消费者提供旅游服务,员工行为对企业的建设和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从旅游企业文化建设的特点出发,探讨了员工行为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并提出了基于员工行为的企业文化建设方法。

关键词:旅游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员工行为

1.旅游企业文化建设的特点

企业文化指的是企业在生产和经营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的行为规范、价值理念、文化传统等内容。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整个企业的核心凝聚力,不断地约束、激励员工的行为。旅游企业属于服务行业,其企业文化建设有着自身的特点。

1.1旅游企业文化建设更加注重文化性

旅游行业属于休闲娱乐的范畴,也是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时候更注重文化性。旅游本就是文化消费,如果缺乏了文化底蕴,旅游就会变成单纯的观光。旅游企业的服务质量,与能为消费者提供多少文化享受息息相关,一个高水平的员工需要具备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对旅游项目和游客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都有足够的了解。随着体验式旅游、文化旅游等新兴休闲方式的兴起,旅游企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开发能力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文化要素是企业进行文化建设时不可忽略的一环。

1.2旅游企业文化建设更加注重服务性

旅游企业的核心业务是服务,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时候,也应当注重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的塑造。与一般的企业不同,旅游企业需要与各种各样的消费者直接接触,为他们进行路线规划、背景介绍、游览陪同等工作,决定旅游企业水平高低的不是切实可见的产品,而是消费者对旅游企业的满意度。因此,旅游企业需要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将服务的意识贯穿于企业运作的始终,让优质服务成为整个企业的共同追求和行为准则。

2.员工行为塑造对旅游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员工是旅游企业进行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这是由旅游企业的工作性质决定的。旅游企业的员工在日常工作中需要直接面对消费者,与消费者沟通并提供服务,员工行为的好坏就决定着消费者对企业的印象、态度和评价。旅游企业只有充分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让他们认同并自觉维护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才能提升企业的服务水平。

2.1旅游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人”

旅游企业的产品是虚拟的服务,而服务的提供者和接收者都是“人”,所以旅游企业的文化建设核心就是“人”。这里的“人”,指的不仅仅是企业家、管理人员,也包括企业中的每一个基层员工。服务需要员工与消费者面对面地相处,员工需要与消费者进行沟通,为他们制定旅游路线、规划行程安排、介绍景区景点、提供游览协助等。接待、导游、司机等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服务水平,可以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旅游体验,决定着旅游企业的经营状况。只有企业对员工给予足够的尊重,满足员工的需求,员工才能在工作中做到真正的以顾客为本,更好地尊重和服务于消费者。

2.2良好的员工行为能够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员工行为和企业形象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良好的员工行为可以为企业塑造一个良好的形象。对于消费者来说,员工就是企业的代表,员工的行为、仪表、服务态度等都是企业文化的一种体现。旅游企业的员工中,导游是与消费者联系最为密切的,也是最能代表企业的。素质较高的导游可以与消费者建立良好的关系,为他们提供热情的服务并留下良好的口碑。良好的企业形象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以促使员工自觉规范自己的职业道德和工作行为,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至关重要。

2.3员工是企业文化的创造者和执行者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具能动性的资源,员工既是受到企业文化规范的主体,又是创造企业文化的主体。旅游涉及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其中每一个方面的质量都会对消费者的旅游体验产生影响。但是,由于旅游行业自身的特性,很多工作的监督和管理难度较大,需要员工加强自己的职业道德和工作素养,并实现彼此的相互协作。员工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共同的精神状态和价值观念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使得企业不断地变化成长,而企业文化又反过来为员工提供了指导和约束。

3.基于员工行为规范的旅游企业文化建设方法

在进行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员工行为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优秀的企业文化会促进员工表现的提升,增强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对员工个人职业发展和企业整体的经营活动都能起到促进作用。

3.1以人为本地树立企业文化,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人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而员工就是企业文化的载体,要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就应当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理念。旅游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时候,要做到以员工的需要为中心,给他们提供足够的尊重和关心。要做到这一点,企业首先要平等地对待所有员工,在制定政策和工作内容的时候,兼顾企业利益、管理者利益和基层员工的利益。其次,企业应当营造一个和谐、互助的工作氛围,让不同员工之间实现相互沟通,增进理解和信任。最后,企业还可以针对员工的具体工作情况和职业规划,建立相应的培训制度和课程,让员工能在企业内部拥有提升职业技能和工作水平的机会。

3.2树立起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念,让员工真正认同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必须真正得到员工的认可,才能发挥应有的效用,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应当把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利益作为出发点,建立真正受到员工认同的企业文化,在企业上下树立起共同的价值觀念。企业文化是企业所有员工的共同文化,不是企业所有者个人的企业家精神或者管理者的个人偏好。企业可以通过培训、发行内部刊物、组织文体活动、表彰先进等各种办法,使员工潜移默化地接受企业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同时调动员工主动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而不是强迫他们接受与自己价值观念相违背的企业文化。

3.3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的员工行为准则

企业的管理制度、行为规范也会受到企业文化的影响,是企业文化的体现,管理者应当制定出制度化、规范化的员工行为准则,让员工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有所依凭,及时地规范和改正自己的错误行为,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并且,员工工作行为的规范应当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企业进行坚持不懈的努力,当员工遇到的实际工作问题,不断优化和调整规范。建立起制度化、规范化的员工行为准则,可以帮助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有条不紊地进行日常工作,让新入职的员工快速适应工作岗位。并且,企业进行制度化的建设,本身也可以增进企业内部的沟通和整合,促进员工接受企业文化,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习惯,提升自身素质。

4. 总结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一环,而员工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旅游企业属于服务行业,其员工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服务质量,因此在进行文化建设时必须处理好员工行为规范的问题。员工行为与企业文化建设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企业在进行文化建设时要做到以员工为中心,树立起企业职工共同的价值观念,建立一套规范化的行为准则。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提升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满意度,而良好的员工行为又能反过来促进企业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苗银家,于松. 企业文化建设与员工行为的关系探究[J]. 企业技术开发,2016,(20):37-39.

[2]张凤举. 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的探讨[J]. 现代经济信息,2017,(02):104.

[3]任新华. 基于员工归属感的企业文化建设探析[J]. 新西部(理论版),2016,(05):75+44.

[4]李春景,陈军,张建忠. 员工行为管理:在“嘴上”更要在“脚下”[J]. 中国农村金融,2016,(04):47-48.

[5]杨汉东. 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定位与实践[J].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1):23-25.

中国旅游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孝道文化;高校德育;建设

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孝道文化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因此,本文就孝道文化视觉下大力加强高校德育建设,在提高大学生自身修养的同时,使得传统的孝文化得以继续传承下去,并且不断发扬光大。

一、传统”孝”道文化的内涵

孝道文化,主要是指子女关爱父母长辈、尊老敬老的一种文化传统。孝道是我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一般指社会要求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关爱、赡养老人,为父母长辈养老送终等等。何为孝道: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著作《尔雅》下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汉代贾谊的《新书》界定为“子爱利亲谓之孝”;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的解释:“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许慎认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孝”的古文字形与“善事父母”之义是吻合的,因而孝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辈在处理与长辈的关系时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我国古代大思想家们将孝道文化主要氛围以下三个层次:一是,敬老爱老。它强调幼敬长、下尊上,要求晚辈尊敬老人,子女孝敬父母,爱护、照顾、赡养老人,使老人们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这也是孝道文化中最基本的一层;二是,孔子说到“今之孝者是为能养也,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由此可以看出孔子更加注重“敬”,孔子认为子女能养父母还是是远远不够的,除了养父母之外还要在敬上下工夫。所以当我们做子女的在家时首先要积极主动地去做家里的劳动,其次还要将自己的想法及时跟父母沟通,使父母能够及时给与自己正确的的指导,自己要外出或者到家时,要提前跟父母说,尤其是现在很多子女在千里之外工作,更要定期给父母打电话,及时将自己的情况汇报给父母,使他们不再时刻为自己担心、牵挂;三是,孝道文化的最高层次就是要求子女发自内心的去孝敬父母。

“孝”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他已经成为衡量做人的重要标准,无论是做生意还是交朋友,都将孝文化放在了首位。但是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孝敬父母不是要求子女所有的事情都听从父母,这是愚忠愚孝,做子女的对父母有意见时,可以礼貌的提出来,不能跟父母吵架,而在古代做臣子的,在看到君王有不对之处时,更要敢于直言进谏,及时帮助君王改正。孝道文化具有非常广泛的含义,也是我国当今社会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在我国传统道德文化中,孝道文化占据着非常特殊的地位,孝道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二、孝道文化是传统德育的理论之基

(一)孝道文化教育的精神实质

1.“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的思想

我国古代汉族政治伦理著作——《孝经》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述了儒家的伦理思想,文中指出:孝是诸德之本,认为“人之行,莫大于孝”,由此可以看出“孝”在古代做人中的重要地位,同时还指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也就是说孝开始于侍奉自己的父母,然后再为自己的祖国、君王尽忠尽孝,最后才将自己的远大志向实现。因此,从《孝经》中可以看出孝是通过小孝到大孝的一个逐级递增过程,所以我们现在做到孝也要从孝敬父母开始,进而递增为为祖国尽忠,实现我们伟大祖国的“中国梦”,最后再实现自己的梦想。

2.“各负其责”的社会孝道教育观

孔子在《孝经》中将孝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五个等级,每个等级对孝所要履行的义务也是各不相同的。比如在规定“天子之孝”时说:要求人们一方面要跟庶人一样去孝敬他们自己的父母,另一方面还要像孝敬自己父母那样去孝敬全天下的父母。孔子所倡导的孝是要求人们在孝道面前没有等级之分,人人之间都是平等的,并且每个人都要履行自己应有的责任,因此,在不同的职位就要履行不同的“孝”责任,而“孝”责任会随着人的地位的逐渐增高而增大。

(二)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源自于孝道文化

为了更好地勉励受教育者,儒家思想在孝道文化的基础上衍生出更多地信条,来达到此目的。比如,“以孝立身,以孝齐家,以孝治国,以孝平天下”;倡导“人欲报亲恩”,必须“孝亲、敬亲、爱亲、养亲,要善体亲心”,最后慢慢形成了现在的“百行孝当先”。儒家思想非常重视孝文化,注重对个人的修养,将一个人的孝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通过以上我们可以发现,孝道文化是我国道德教育的起源,所以在高校里面进行道德教育,能够将孝道文化跟知识分子们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进而为我国培养出很多的爱国志士,更培养出来非常多的清廉、廉政的大臣。所以当前在我国大学进行孝道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孝道文化视角下高校德育建设

(一)加强大学生孝道教育,完善大学生自身的人格品质

在我国古代的著作中,无论是《孝经》、《论语》还是《资治通鉴》中都将“孝”大篇幅的进行了叙述,由此可以看出,“孝”在我国思想家眼中是非常重要的。在我国五千年文化历史中,“孝”一直是我国所有美德的根本,对人的评价归根结底还是这个人的“孝”。良好的道德修养是一个人能不能成大事的关键因素,而孝是培养一个人良好道德的重要影响因素,一个没有孝道的人,也不会有优良的思想品德。所以在当前大学中的德育教育中,引入孝道文化的教育,对健全大学生们的人格、品质以及他们的健康成长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近几年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孝道文化教育也在快速发展着,尤其是我国当前正在加强的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中,加入孝道文化的思想,对促进我国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大学生中进行孝道文化思想培养,有助于增强他们的团结意识、民主意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以平常心对待,而大学生们具有的仁爱之心、孝敬之心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要求。

(二)导入孝道文化促进对大学生爱国守法的道德教育

在我国古代虽然人们没有经过系统的爱国教育,但是当时的人们还是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廉政、廉洁,做人更要坦诚相待、光明磊落。尤其是我国近代面临外国侵略的时候,无数爱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将民族大义、人民安危放在了首位,以牺牲自我的大无畏精神同帝国主义都斗争,献出了无数人的生命,才换回来现在的国家,这就是我国“孝”到文化中的爱国精神的重要体现。我国人民称自己为华夏儿女、炎黄子孙,而孝道文化就要教导大学生们在树立自己人生目标时,要不忘本,平时要多进行自我反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当前我国各个高校在进行的爱国教育中,大多数都是采用英雄任务的案例来进行教育,这种教育方式被称为感性填灌式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跟我国的孝道文化相比,缺少对学生们民族文化沉淀的教育,进而教育起来缺乏一种制约力和影响力。所以在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可以将孝道文化跟德育教育有效结合起来,也就是在对大学生进行英雄人物典型案例教育跟民族文化教育结合起来,这样就可以使学生们更加全面的认识爱国教育,使学生们有感性到理性更加深入的理解孝道文化。

(三)提高“孝”意识,让大学生珍爱生命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在儒家思想中把个人的身体看做是父母的遗体,在没有经过父母同意的前提下是不能自己擅自做主伤害的,他们更多地是将自己的身体看做是对父母的一种传承,在他们看来不让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就是对父母的一种孝。当前我国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大学生们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肩负着祖国未来发展的重要责任,振兴民族、实现祖国伟大复兴的重要责任就落在了大学生们的身上,所以在大学里必须加强对他们孝道文化的教育,提高孝文化在大学生们心中的地位,让大学生们爱惜自己的身体,从而为祖国未来的健康发展奉献出自己的全面力量,所以当前大学生们要做到珍爱自己的生命,这就是对自己父母、对自己祖国的孝。

(四)营造团结友善的和谐环境

当前我国社会秩序稳定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就是“孝”,“孝”是我国国人的精神支柱,是搞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基础。一个团结和谐的家庭对于子女具备孝道文化来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这样的家庭中子女能够做到孝敬父母、兄弟姐妹之间团结友爱,宗族关系和谐稳定,而家庭的稳定又是促进我国社会问题的重要前提。所以在大学里要加强对大学生们孝道文化的教育,教师要在班级中营造出团结友爱的氛围,使学生们之间做到互帮互谅、尊敬师长,进而使学生们把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四、结论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优秀历史文化的多民族国家,在这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孝道文化一直是我国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华民族都必须参考的做人基本标准。而大学生肩负着祖国复兴的巨大重任,所以高校必须加大对学生孝道文化建设的力度,提高大学生们的品质,从而为实现我国的伟大复兴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邢千里.高校孝道教育的载体研究[J].前沿,2013, (2).

[2]张小波.传统孝文化与高校德育[J].文教资料,2013, (33).

[3]孙国贤.儒家伦理思想对当代高职德育建设的启示 [D].安徽大学,2013 .

中国旅游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军事院校 传统文化 专题式

军事院校《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是对学员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其根本任务是帮助学员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和人文精神,掌握中国传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就,提高学员的人文修养和对文化现象的自主分析判断能力,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操和创新先进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充分发挥该课程的作用,必须正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模式转换方面深化改革,以提高该课程的人文内涵和育人效果。作为一名《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的授课教员,笔者认为专题式教学模式的运用,可以明显提高本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专题式教学模式概述

(一)专题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专题式教学是指以原有教材为基础,打破原有教材章节体系的限制,按照课程内容的内在思想和逻辑关系,有选择地整合、提炼、优化、充实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成既前后联系又相对独立的系列专题,并根据专题确定教学实施方案,相对集中深入地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突破了传统的按章节体系依序授课的教学模式,矫正了以注入式教学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缺乏对某一专题的强化和知识内在关系的整体把握,导致学员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出现片面性和局限性,不利于学员综合能力培养的弊端,突出了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专题式教学模式的特点

1.教学内容新颖务实,重点突出

专题式教学根据课程体系和实际教学的需要,突破原有教材体系,统筹兼顾,进行结构性改革,通过专题的设计,将某一领域的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有机地统一起来,在教学过程中,经过教员与学员共同的全面、系统剖析、探讨,主题更鲜明,难点、重点更突出,加深学员认识,促进教学与实践的结合。

2.在教学方法上更具有多样性

专题式教学模式有利于采取引导式、研讨式、辩论式、案例式、比较式等不同教学法,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有效克服“填鸭式”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充分尊重学员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形成师生互动的良好局面,使学员思路更活跃,视野更开阔,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充分实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采用专题式教学模式,教员在教学实践中不但是组织者、指挥者,而且是参与者,与学员共同对热点话题、问题进行研讨,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员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同时,在专题式教学模式下,学员通过课后搜集、分析、归纳学习资料,使自己的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二、实施专题式教学的背景

目前军校《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教学效果差强人意,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和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这门课程的讲授适合采用专题式教学模式。军校《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传统教学模式主要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教材选用混乱,教学内容驳杂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广泛,涵盖思想、宗教、教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科技、服饰、饮食、和民俗等领域,目前出版的针对高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教材可谓汗牛充栋,但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中国古代思想史或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史为主体,阐释中国文化的形成、发展、演进,分析历史进程中的社会变革、风云人物和著名事件等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变异的影响,理论性、专业性较强,内容偏深,份量过重,导致教员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往往晦涩难懂,学员难以承受;另一类是以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为主,这类教材一般从中国历史分段、地理概貌讲起,导出中国文明的发展,然后分哲学思想、艺术、教育、科技、民俗等类型进行分述,因为内容繁杂,所以教员或者是浮光掠影、面面俱到地进行蜻蜓点水式的讲授,要么是片面、单薄地截取内容,对学员而言真正内化于心的知识并不多。

(二)教学方法单一,学员兴趣索然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涉及的了解性、知识性的内容繁杂,传统的教学内容或偏重“史”,或偏重“论”,或偏重哲学思想,而且传统的教学模式还停留在以理论教学为主、教员“满堂灌”的层面上,这样一来,枯燥、抽象的讲解往往让学员昏昏欲睡,课堂成为了教员的个人表演秀场,没有令学员激动的实践环节,缺乏教员和学员激烈交锋的互动场面,教学氛围沉闷,势必影响教学效果,难以达到教学育人目标。

(三)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中国传统文化跨文越理,纵横交错,教员因为自身专业及能力所限,在教学过程中势必产生此生彼熟,甚至现炒现卖,穷于应付的现象,以致形成了教员原有的单一的知识结构与课程庞大的知识体系之间的矛盾。

三、实施专题式教学的意义

(一)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教员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地一一讲授,应该本着“择优务实”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重点选择有利于培养学员任职能力、学员感兴趣、对当今社会发展富有借鉴意义的内容,设置为集知识性、趣味性、哲理性于一体的专题系列,使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富有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得到突出体现,使讲授的知识系统化、规范化,强化人文精神对学员的感染。

例如我院本门课程建设团队经过反复调研探讨,制定了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发生机制、中国传统思想、中国传统艺术、中国传统教育与科技、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外文化交流六大模块的专题体系,通过考察中国文化生成演化的环境,阐释儒、释、道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分析中国文化的表现形式,最后归结到世界格局中的中国文化和对新世纪中国文化的展望,结构清晰,各专题既独立成章,整体上又颇成体系,前后呼应,相得益彰。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教学体例与内容安排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特征作出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概括和总结,又比较切合学员的求知需求,教学效果良好。

(二)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员积极性

专题式教学模式的实施,为改革传统“一言堂”教学法提供了平台,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实现讲授法、研讨法、比较法、情景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融通创新。讲授法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员为知识传授主体,讲授要求概念清楚、条理清晰,逻辑性强,教学内容既要系统全面,又要突出重难点,语言要求精准生动,另外,还要求寓启发于讲授之中;研讨法,则是从“以教员为中心”转向“师生合作”,强调学员的主体性,尊重学员的主体地位,注重师生交流,在课堂上既要给予学员话语权,允许学员在课堂上随时质疑,鼓励发表独创性的见解,肯定学员的积极参与态度,以激发学员兴趣,达到教学相长的教育效果,又要加强引导,掌控讨论方向,做到有的放矢,能够及时归纳总结,切实提高本门课程的教育意义。另一方面,教员课前提出讨论任务,分好讨论小组,指定组长,在组长的安排带动下,各小组分别搜集材料,组织讨论,写发言稿,制作多媒体课件,课堂上各派一名组员汇报发言,听完一位学员发言后,先让其他组的学员提问,本组学员予以回答,然后教员作出点评。随后下一组学员代表发言,照此进行下去,旨在培养学员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演说辩论能力;比较法,主要是通过对相关内容的比较讲授,使学员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知识体系的基础上,理解其区别于西方文化的特点,从而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了解;情景法,主要是课堂上为了避免纯理论的枯燥乏味,可以举些生动的、现实的例子,寓教于乐,使学员在审美中愉悦心灵,锤炼心智。

(三)教员交叉授课,效果事半功倍

按传统的教学模式,一名教员独立担任一个班次的授课任务,意味着一个人要精通哲学、伦理、科技、美学、文学、艺术、民俗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应该说,对中国传统文化几个领域有精深造诣的不乏其人,但对中国传统文化各个领域、层面都有深入研究的实属罕见,目前的实际状况是,担任军校《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的多是中文或政治教员,单一的知识结构与本门课程多学科交融的特点产生了不小的冲突,导致不同的教员因自身知识结构的不同,对本门课程讲授的重点就不同,往往对自己精通的环节大加发挥,而对自己知识储备较弱的部分则一掠而过,影响了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虽然通过培训、交流、集体备课以及自学等方法可以完善教员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员的理论素养,实现每名任课教员都能够驾驭本门课程的目标,但这需要一个过程,决不是一蹴而就的。鉴于目前任课教员知识结构的状况,可以利用专题式教学法的实施,采取教员交叉授课的方式,来提高教学水平。即授课教员组合为多元化人才团队,不同的教学专题由擅长相应内容的教员讲授,例如中国传统思想这一专题,由哲学专业的教员讲授;中国传统艺术这一专题,由相对擅长这些内容知识的教员讲授等等,这样的分工协作,使得优势互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但必须引起注意的是,较少课时内的频繁更换授课教员,教学方法、教学风格的差异往往容易造成学员眼花缭乱、思维断裂的难以适应感,不利于学员对中国传统文化整体性、统一性形成清晰的认识,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产生,可以采取优势组合的方式,即一位教员选择两三个专题作为自己的专攻方向,这样一个班次的授课任务由两三位教员共同承担,这种“互助组”式的教员配备,既摆脱了因教员更替频率快而造成授课内容产生断裂感的弊端,又可以使教员有针对性地对自己所担专题的难点和重点进行深入探究,从而可以从容顺利地进行教学。这种授课方式效果颇佳,富有借鉴意义。

(四)有利于开展“主课堂+第二课堂+网上课堂+社会课堂”的四堂联动

专题式教学模式的实施,优化了教学内容,减轻了学员在课堂上的疲惫感和焦躁感,为实现“主课堂+第二课堂+网上课堂+社会课堂”的四堂联动教学方式提供了有利条件。主课堂基本采用研讨、启发等教学方法和手段;第二课堂依托国学等俱乐部举行演讲、诗歌朗诵、礼仪大赛、人文知识竞赛等活动,调动学员的课后学习实践积极性;网上课堂主要是根据教学专题择优搜集一些课本和讲义之外的优质教学资源,包括音像、书籍、评论文章等上传到校园网络平台,指导学员课后时间自学;社会课堂就是布置学员利用节假日到家乡或驻地观察当地的建筑、饮食、服饰、礼仪等领域保留下来的传统和地方特色,让学员以小论文的形式概括总结出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当前,在军事教育转型的背景下,根据教材逐章逐节按部就班讲授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不适合军校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此,对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创新显得尤为重要,专题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将过去面面俱到、平均用力转化为关键处点拨、梳理,避免了简单知识的不必要重复,增加了知识信息的有效性,完善和深化了学员的知识体系,提高了学员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介永强.关于中国文化史教学的一些思考.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7, 06

[2]叶岗.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体系和重点探讨.台州学院学报,2004, 12

作者简介:

周云芳,1966年12月生,山东文登人,文学硕士。现为装甲兵工程学院军政部人文室讲师,研究方向:古代文学、传统文化。出版《西学东渐与东学西渐》、《不得不爱读诗经》、《正说中国帝王》等专著12部,发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树立新型素质教育观》、《哈军工精神对高等教育的启示》、《军队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新探》、《镜像中的世界:西学东渐多于东学西渐》、《关于培养新型高素质军事人才的思考》等论文20多篇,参编《汉语修养与写作实践》、《大学语文》等著作教材10部。

中国旅游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一、突出地图,建立地图网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灵魂,高考中对地理知识的考查往往以地图的形式呈现,因此记忆不同地区的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在头脑中建立中国地图网是非常必要的。

1.用《中国政区图》掌握我国的行政区划及分布,特殊经线或纬线穿过的行政区(如回归线穿过的省份),中国的边界、邻国、领海,中国的民族分布与民族政策。

2.记忆相关地形图中的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山脉的地理特征,个别山脉的经纬度。如:东西走向的天山,是我国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分界线;东北—西南走向的大兴安岭是我国东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森林与草原、种植业与牧业的分界线。我们还可以记忆昆仑山—秦岭(34°N)、南岭(26°N)、太行山—巫山—雪峰山、贺兰山、祁连山、武夷山、横断山(100°E)、喜马拉雅山等主要山脉的地理特征与经纬度。

3.记忆重要经纬度上突出的地理事物。如110°E与34°N交点为华山,与30°N交点接近巫山,与20°N交点为海口市;30°N与120°E交点为杭州市,与105°E交点为四川盆地,与90°E交点为拉萨。

4.记忆主要地形区的分界线或经纬度。如青藏高原(80°E~100°E,30°N~40°N)、云贵高原(100°E~110°E,23°N ~28°N)、塔里木盆地(85°E,40°N)、准噶尔盆地(85°E,45°N)、四川盆地(105°E,30°N)、柴达木盆地(95°E,38°N)。又如内蒙古高原东部以大兴安岭为界与东北平原相邻,西部连接塔里木盆地与准噶尔盆地,南部以长城为界与黄土高原相邻;黄土高原南到秦岭(34°N),北到长城,东到太行山,西到乌鞘岭;东北平原位于大兴安岭以东,燕山以北;华北平原位于太行山以东,燕山以南,淮河以北;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巫山以东,长江南北两侧。

二、重视知识重组,简化复习环节

初、高中知识中有很多知识重复点,或对某一地区知识在初高中均有分布。为简化复习环节,节省时间,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有必要对知识进行重组。

1.地形区的知识重组:在历年高考中,对区域地理知识的考查,往往以区域图的形式出现。我们可以把初中、高中地形区知识进行总结与整合,以地形区为单元,从位置、地形、气候、植被与土壤、资源、农业、工业、交通、人口与民族、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措施为切入点,综合复习某一地形区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知识。例如:青藏高原:①地形特征:世界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高原起伏和缓,远看是山,近看是川;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是较完整的高原,东南是呈南北走向的高山峡谷。②气候:地势高,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气候冬寒夏凉,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气温的日较差大,年温差小;气温低,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风力强大;4~9月有来自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带来降水,降水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东南温暖湿润,西北寒冷干旱。③植被与河流:从东南向西北植被为山地森林—高山草甸—高山草原—高山荒漠。多河流源头,多咸水湖,冻土广布。④资源:青藏高原资源丰富,多地热能、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资源;东北部的柴达木盆地多钾盐、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已建成羊八井地热电站,察尔汗盐湖附近有我国最大钾肥厂。⑤经济:是我国高寒牧区,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是高原上的重要河谷农业区;牦牛是藏民的主要交通工具,交通不便,以公路为主,现青藏铁路已通车;拉萨和西宁是高原上的重要城市,拉萨被称为“日光城”、“宗教城”、“旅游城”、“高原城”。⑥环境:高寒、冻土、缺氧;脆弱的生态环境及严重的荒漠化是青藏高原经济发展中面对的主要问题。其他地形区仍可进行知识重组。如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可结合西北干旱半干旱自然区的东西差异进行复习,东北平原可结合商品农业区域的开发,华北平原可结合农业低产区的治理,黄土高原可结合水土流失的治理等。

2.中国气候的复习与中国的三大自然区相结合,综合复习中国的气候总体特征及内部差异。

3.中国的河流湖泊与河流治理相结合;中国的自然资源与资源跨区域调配相结合。

三、区域地理系统化,重现区域问题及解决措施

学生要以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为切入点,以区域为基础,以地形区为主体,自主复习各区域的相关知识,加强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的知识复习。如东部季风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结合复习商品农业区域的开发,农业低产区的治理,水土流失的治理。南方地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东南丘陵,结合复习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交通运输的建设,海岛和海域的开发,城市新区的发展。西北地区包括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结合复习荒漠化的防治。青藏高原区主要复习青藏高原知识点。

四、做最后总结,画圆满句号

最后,由学生总结我国三大自然区内部差异及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差异与发展。综观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复习现代化技术在国土整治中的应用。

中国地理复习的关键在于把中国地理知识链接为一个整体,记忆重要地理事物的绝对位置及相对位置;记忆各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知识;了解当地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中国旅游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唐君毅 中国文化 西方文化

作为现代新儒家代表人物的唐君毅认为一切文化都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无论中国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是人类精神活动的表现。研究文化问题不能从已经完成和实现的结果或者仅仅从物化的表面上入手,而更应该切入文化现象的精神根源,理解中西文化也不例外。

唐君毅认为,出现中西文化差异的根本原因就是中国文化是“自觉地求实现,而非自觉地求表现”,西方文化是“自觉地求表现,而未能真正成为自觉地求实现的”。据此,他提出“自觉地求实现”与“自觉地求表现”的根本精神是主客统一与主客对立的思维方式。西方文化所坚持的把外部世界看作是对立的客体而将把主体客体化的主客对立的思维方式把自己的生命精神外化,形成对客观事物“自觉地求表现”的精神和向外超越的精神。而中国文化却坚持主客统一的思维方式,它表现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这样“自觉地求实现”的精神能够包容文化理想的全体,不偏执,但容易堕落,沦为虚伪。而恰恰是由于这种不偏执,中国文化很难把精神理想客观化。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需要学习西方,使内心的精神理想客观化、外在化。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也将有赖于这些客观理想而发展。

中国文化在客观层面上没有充分发挥其精神理想。中国文化要展开外在人文世界而欲求充实自身,必须由其原来重“自觉地求实现”的精神中开出一“自觉地求表现”的精神。西方文化“自觉地求表现”的精神,成就了西方的科学、工业文明、国家法律意识、社会文化等。其民主与自由的精神,是其尤为突出的一方面。但是这其中隐含的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即其往而不返,易趋于分裂。要解决这个问题,西方文化必需学习并且吸纳中国文化“自觉地求实现”的精神,从而避免自我毁灭。

中国文化重人,中国人遵循“觉悟—实践—再觉悟”这一循环往复、不断递升的过程,努力将人生、宇宙的价值评判与实现统归于个人对心性的自觉、道德的自我和对生命精神的自信自守,从而达到“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契、圆融无碍的境界,无不尽显着内在而超越的精神。这种精神被唐君毅称作“圆而神”的中国智慧。他认为中国文化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的融合性或一体性。西方文化则相反,其基本特点在于它的分殊发展。由此也产生了二者的弊端,中国人极易产生一种消极的、封闭的自觉情绪,使圣贤自圣贤,小人自小人,最终导致人的精神失真作伪。西方文化的缺陷在于只为求得“精神之光荣与客观人文世界之展开”,而不能真正实现超越自我的精神理想,所以“皆一时极显精彩,复一逝不回”。

人文思想一直是中国文化的主流,其代表为儒家思想。儒家以家庭伦理、性善性恶说、礼乐制度为思想核心,阐述“人文世界之结构”,同时兼容百家,建构了完整的人文思想体系,形成“一在本源上即是人文中心的文化”。而在西方文化的发展中,始终存在着宗教与科学、信仰与理性的对立。西方的人文思想始终陷于上帝与自然的夹缝之中,而未能在人类文化的全体,“成为一种有内容的思想理论”,这就使得西方文化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唐君毅提出了一种“同源二流”的文化观,认为中西文化之所以不同,其原因在于支配两种文化的精神不同。他对中西文化的发展进行了精神层面的统观,不仅揭示了文化活动的本质、特性及价值,反映了文化的主体性、文化主体的创造性及整体的统一性,而且实现了文化的互动发展和理想人文世界的创立,这使得他超越了中体西用和全盘西化的局限。

他主张,中国人应以中国思想的根本信念为标准评判西方文化,以刚健高明的态度正视接受西方文化,以以义为利的观念容纳西方文化,并进而在自己文化精神的本原上加以创造性的重建,以成就中国文化的自我完善和超越。他进一步指出,西方文化中“人之物化”的观念严重,忽视了人性之本,致使其“日趋于自毁”,西方人欲滋补其文化精神的缺陷,提升文化自身的理想,则不得不学习中国文化“当下即是”与“一切放下”的精神、“圆而神”的智慧、“温润而恻怛或悲悯之情”、“文化悠久的智慧”和“天下一家之情怀”。

对于中国文化,唐君毅提供了一种思路即“返本开新”,他称其为“纳方于圆”。就是说要以中国“圆而神”精神来统摄西方文化中的“方以智”精神。“纳方于圆”即是“返本开新”,即反求超越本心以开出新文化的格局。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提出了“返本开新”的思路,即返道德理性之本、开科学民主之新。

唐君毅并不否认中国文化中存在民主和科学的种子,只是从没有形成完整的发展体系,中国需要真正的民主建国,要学习科学与实用技术,就必须接受西方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吸纳只需“伸引吾固存文化中相同之绪,以全套而取之”,“回顾其过往之经验,将其过往之回应方式,亦来一个大综合”,对其加以“礼乐化、中华人文化”,从而实现民族精神的升迁和发展。

唐君毅也看到了西方文化的优点。他强调要解决中国近代的文化危机,重建中国文化必须吸收西方文化之长处。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特别注意社会文化各个领域的分殊发展,同时也应当注意对吸收的东西予以“礼乐化、中华人文化”,以儒家内在超越性的宗教精神为核心吸收西方文化任持超越客观理想的精神。

作为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唐君毅当然认为儒家精神是中国文化、历史的核心,认为儒家精神具有宗教性。儒学不仅具有一般宗教的超越精神且还有其它宗教不具有的优点,即儒家精神的超越性是内在的超越性,故而更“重在积极的培养一崇敬而赞叹爱护宇宙人生之善福德之情,并求有所增益于宇宙善美、人生福德,使之日益趋于富有日新为己任”,这也正是儒家精神广大而宽平舒展、具有充分的包容性、并能与其它宗教和平相处的原因。

唐君毅心中的整个中国文化精神可覆天盖地,人的精神可直上直下其间,又可并行不悖,好似河水川流,但唯独欠缺一个由地通天的金字塔,以及横贯经纬人与人之精神的无数十字架。中国文化缺少此金字塔与十字架的不良后果,一是一般人缺乏逐步提升其人格、逐步充实文化生活的客观通道可用,二是无十字架可负,圆融不执的理想易受自然生命欲望拖坠而流于圆滑的人格。从其自身的内在要求看,中国文化精神必须克服此缺点才能进一步发展,而这正有赖于接受吸收西方文化的长处。

要吸收近代西方文化的这些长处,必须从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入手。而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是“自觉地求实现”,而非“自觉地求表现”,中国文化要克服此缺点就“必须由其原来重‘自觉地求实现’的精神中开出一‘自觉地求表现’的精神”,即重视理想的超越性、客观性。

唐君毅对中国文化悲悯的深情和坚定的自信心是应当肯定的。但是同时也应注意到,他在看待人类文化问题时,过分强调中国文化问题的严重性和解决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其他文化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不免将中国文化问题扩大化、虚泛化;其次,文化问题是特殊时期特殊环境的特定产物,它反应了社会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的问题,面对这一复杂情况,中国文化是否能够解救西方文化,还存在一个服水土的问题,唐君毅并没有给出详细说明;再次,文化问题并非一个完全独立的问题,要把它置于社会的大环境中,与其他各因素通盘考虑、协调处理。如果一味地分立文化,企图通过纯粹的文化问题的解决来达到社会诸多问题的解决,就必然陷入文化决定论的怪圈,扩大了文化的自我、自主意识,这是欠妥的。

参考文献:

[1] 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台北正中书局,1987年。

[2] 唐君毅:《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台湾学生书局,1980年。

[3] 唐君毅:《心物与人生》,台湾学生书局,1975年。

[4] 牟宗三、徐复观、张君劢、唐君毅:《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1958年。

[5] 黄克剑、钟小霖:《唐君毅集》,北京群言出版社,1993年。

[6] 牟宗三:《道德的理想主义》,台北学生书局,1985年。

[7] 唐君毅:《心物与人生》,台湾学生书局,2002年。

[8] 唐君毅:《中国人文精神之发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9] 威廉·巴雷特:《非理性的人——对存在主义哲学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

[10] 唐君毅:《中华人文和当今世界》,台湾学生书局,1975年。

[11] 唐君毅:《人文精神之重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作者简介:薛晓春,女,1980—,河北秦皇岛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教学管理,工作单位:河北大学教务处。

上一篇:心理行为与文化论文范文下一篇:国家经济形势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