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行为与文化论文范文

2023-09-16

心理行为与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城市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城市在完善和优化公共基础设施的同时,还要重视对城市宜居的内涵建设,重视居住的人的心理感受。我们不仅要关注城市的硬环境建设,更应该关注软环境的创造。一个尺度宜人的小城市就可以达到两者的兼容。文章从小尺度空间城市的提出、人对小尺度围合感的心理需求与小尺度城市的建设原则、小尺度城市空间的发展潜力 三方面来阐述小尺度空间城市与人的心理感受。

关键词:小尺度空间城市 心理 精神 行为 宜居性

一、小尺度空间城市的提出

古希腊学者普罗泰格拉说过:“人是万物的尺度。”人的知觉、认知、感受和所处的周围空间的尺度有密切的关系。尺度宜人的小城市会带给人温馨、舒适的氛围,尺度过大的城市则会带给人冷漠、生疏的感觉。所以文章提到的所谓“小尺度”是一个规模宜人的概念,是相对于当今城市规模越来越大的趋势所提出。

景观设计师俞孔坚提出,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要具备两大条件:一是城市要有新鲜的空气、洁净的水、安全的步行空间、人们生活所需的充足的设施等物质条件;另一个则是人文条件,充满人情味的城市让人有一种归属感,人们会从心理上认同这个城市。人的心理感受是空间尺度划定不可忽视的因素。小尺度空间城市最佳规模值,如果工程经济专家从城市公共设施运营效益角度提出是5万-40万人口规模,经济地理和区域规划专家从城市经济效益和服务设施多样化角度提出是80万-120万人口规模,那么,从人的心理行为和空间关系的角度说应是10万-90万人口规模。对此,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二、城市空间尺度与人的交往行为的关系

人们在一个城市里生活,人和城市之间会互相影响。有研究表明,当人所处的环境范围过大时,就会有信息量超载的现象,信息量超过人大脑所能承受的限度时,会引起人相应内脏器官的功能紊乱,出现头昏脑涨、精神涣散等神经性精神症状;与此同时,大环境带来的过多客流量也会对环境造成更大的污染和损害。城市居民参与到整个城市的舒适度建设中,主动选择建设怎样的城市空间尺度,这是城市居民主动创造的过程。正如一个城市的风格要根据当地的民俗民风而定,就是这个道理。

反过来,城市空间的尺度同样对人有着很深的影响。环境是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人们正是在使用和感受空间的时候,综合各种环境信息进而以自己的行为为依据对空间环境做出反应。这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

三、人的需求分析

现代文明已经从最初的物质追求上升到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人的物质需求是一切需求的基础。从精神层面来讲,在尺度适中的城市中,街道、建筑物、空间、活动的人群都可以在咫尺之间深切地体会到,这样的城市空间令人感到温馨宜人。反之,那些有着巨大空间、宽广的街道和高楼大厦的城市则使人觉得冷漠无情。

1.人的亲密性心理需求

熟悉的人之间的交往,是一种亲密性的心理需求。彼此熟知,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话语、表情、肢体语言都需要一个环境来完成。随着接触频率的增大和接触范围的缩小,这种亲密性的强度会越来越高。

2.人的安全性心理需求

人们增加与别人的交流,是为了获得明确的安全感。当我们内心无助、面临困境、迷茫动摇时,需要他人的开导、安慰和指点迷津。但是大尺度的城市空间成为这些行为的阻碍,人们生活在一个充满距离感的大城市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小心翼翼、充满顾虑。焦虑症、忧郁症成为现代城市的通病。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表明,安全感的重要性仅次于生理需要。

四、小尺度空间城市的人性化设计的原则

1.公众参与城市活动的宜人性原则

这个原则应该是小尺度城市提倡的初衷。斯堪的纳维亚有句古老的谚语:人往人处走。人类的社会性和群居性都证明了我们需要和外界进行交流和沟通。只有城市空间尺度给我们创造一个能让心理感到舒适的城市时,我们才会对城市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每个人都参与城市的活动和建设。公众的参与有赖于小尺度空间城市所创造的围合感。

2.聚人气与心理安全的行为原则

小城市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城市的边界范围出现在人们的意识之中时,人们就会更多关注城市的动态和生活,及时地与人沟通,不会产生恐慌无措的感觉。

当处在一个尺度适中的小城市空间里时,人们会自愿走出家门与人交流,积极地和人沟通、助人为乐,这种表现被称为“亲社会行为”,即为聚人气。

城市安全侧重于防卫和防灾两方面。简·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曾提到:解决城市规划问题的良方之一便是预防犯罪。城市空间尺度适宜会让众人在街上参与活动,街道富有生气,许多人会因关注令人愉快的活动而从他们的窗户俯瞰街道,这样无形中就形成了一种民众的监督,形成共同防卫。

3.摆脱孤独与内心愉悦原则

生活在现代化城市中的我们开始更多地依赖移动通讯工具,高楼林立的城市里的都市人都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警觉的内心更是让每个人都生活在厚厚的防盗门里,从猫眼里窥视这个世界。能够在一个尺度适中的城市拥有丰富多彩的户外生活是令人向往的。

人与人之间频繁、丰富的沟通交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城市极富生活气息。如果通过对城市进行明确的以满足人们交往为目的的规划设计,为户外生活创造适宜的条件,这样会使城市建筑更加迷人。功能的综合不是建筑物和主要的城市功能在形式上的综合,而是非常细小的尺度上的各种活动在实际上的综合,它决定了人们之间的接触面是单调乏味还是丰富有趣。

五、小尺度空间城市的发展潜力

小尺度的城市空间可以提高利用率,在增加市民的舒适性和心理安全感的同时,还可以解决城市的管理、环境等一系列问题。建筑师芦原义信在《外部空间设计》和《街道美学》中提到,“使空间更充实和更具人情味,就是将大空间划分为小空间,尽可能将消极空间积极化。”我们从事城市规划设计的目的是构建一个人性化的最佳尺度的城市空间,注重城市生活的品质,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使我们的城市变成一个宜人的场所。

现在城市正出现这样一个现象:居民活动范围和居住城市的规模成反比,城市规模日渐增大,能供人们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小。如何协调城市规模尺度与居民的行为方式和健康的心理,是城市规划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只有深入研究居民行为方式,重视城市建设的质量,才能让居民得到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满足。

参考文献:

[1]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译林出版社,2006. [3]王受之.白夜北欧——行走斯堪的纳维亚设计[M].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6. [4]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5]孙薇薇.城市广场人性化设计原则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 [6]董亮.创建人性化的都市交往空间[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文学院艺术设计系

心理行为与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案例一】赵某某, 男, 12岁, 在学校是个较为听话的孩子, 学习成绩不错, 其家境也不错。可有一天, 他的母亲到校找到我, 哭着说:“李老师, 求你帮帮我吧!我家的孩子是越大越不听话了。他昨天晚上回来, 非要向我要500元钱买新自行车。我说, 我和你爸都下岗了, 没那么多钱, 你原来的那辆自行车不是好好的吗?就先骑着吧, 以后买新的。谁知他听了立马火冒三丈, 摔家里的东西。我说明天就去学校和老师说说, 他竟然冲过来, 指着我的鼻子, 恶狠狠地比划, 如果你去把这事告诉老师我就打你。老师, 我实在管不了他了, 帮我好好管管吧。”

这样的事例在聋校很普遍, 有相当一部分听障儿童由于生理上的缺陷, 从小父母便对他们疼爱有加, 过分溺爱, 再加上多数家长不会手语, 无法与孩子沟通, 又缺乏教育方法, 这就使这些孩子逐渐养成恃娇恃宠, 惟我独尊的个性。随着孩子的成长, 他们的一些不良行为便暴露出来, 到了这时, 家长才感到束手无策, 只好把孩子的教育统统推给学校。笔者认为, 像赵某某这样的孩子, 之所以出现在家中与在学校的表现截然不同的两面性, 其原因在于他在家里缺乏教育, 家庭与学校的教育缺乏一致性。

我想, 关键在于要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 使其以正确的心态对待孩子的缺失, 将过分的扶助变为独立意识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这学期, 我校成立了家长学校, 定期给家长开办手语培训及如何运用听障儿童心理学知识矫正孩子的心理及行为问题等方面的讲座。这一举措对家长来说, 无疑是雪中送炭。相信, 只要教师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双管齐下, 形成合力, 就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案例二】学生张某某, 看到老师的手机放到桌子上, 趁老师不注意就偷走了。当时有四五个学生看见张某某拿老师的手机, 可是当老师调查此事时, 同学们都说没看见, 费了很大的劲才从一个学生口中得到线索, 破了案。事后老师找到李某某问他为什么做出这样的事时, 他说:“我喜欢手机”。问他错在哪里?他说:“我马虎了。”

类似这样的事情, 在聋校时有发生, 老师经常会因为这个学生丢了东西、那个学生丢了钱、学校的公物又不知被谁弄坏等事而“破案”。在调查这类事件中老师真是伤透了脑筋。因此, 有的老师认为:偷东西、说谎是听障孩子的天性。笔者却认为, 把这些归为他们的天性, 显然是不公平的。由于听力障碍, 导致他们对语言理解得不深刻, 不透彻, 因此, 造成一些学生是非观念差, 法纪观念不强。从这里可以看出, 他们的理性思维是很幼稚的, 由于自我约束能力差, 同时由于家长长期的娇惯, 这些孩子经常会做出一些在常人看来不可理喻的事, 而每每出现了问题时, 又由于家长、老师与学生之间交流不畅, 而对一些问题采取放任的态度, 还有的时候由于教育者在处理一些问题时片面相信了说谎学生的话, 而错怪了另一些学生, 使得一些学生养成了不良习惯。长此以往恶性循环, 给学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隐忧。

如何改正听障儿童的这些不良习惯, 我想对策之一, 就是经常对他们进行法制教育, 通过一些具体、直观的容易被他们接受的案例, 让他们知道怎样做是对的, 怎样做是不对的, 提高其是非辨别能力, 还要让他们的头脑增强法律意识, 增强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另外, 对于教者来说, 要认真学习听障儿童心理学, 研究他们的心理特点, 对学生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实施早期干预, 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敬佩。“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具有可塑性的听障儿童在老师的精心呵护和教育下, 一定会改掉不良习气, 健康成长。

【案例三】一天, 六年级的黎老师突然来到办公室, 她对我们说:“今天早晨, 接到两个学生家长的电话, 说是两个学生一夜未回家, 今天早上也没来上学”。经过询问学生才得知, 他们是同社会上的聋人出去找工作了。老师和家长组织大家多方寻找, 但都没有找到。半个月后, 这两个学生回来了, 问他们去了哪里, 他们说是跟着社会上的人去江苏找工作, 结果到了那里才知道, 这些人是让他们去抢包、偷钱。费了好多周折才设法脱了身, 跑回来。

学生厌学出走的事件在很多特校都有发生。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学生自身的原因。由于获取信息的渠道是以目代耳, 看事情往往是关注表面。物欲横流的世界令他们向往不已。他们认为上学没有用, 只有到社会上去闯, 才能实现心中规划的理想生活。于是相信社会上无业聋人的谎言而误入歧途, 而残酷的现实又让他们的梦想破灭。二是社会原因不容忽视。近年来一些聋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 赋闲在家, 因此, 他们拉帮结伙, 或在社会上闲逛滋事, 他们还经常到学校拉在校生外出生财, 这就使得一些贪图虚荣和享受的学生上当受骗, 弃学出走。

针对此类问题, 我们一方面充分利用残疾人自强不息、奋斗成才的事迹及聋生外出历经非人遭遇的事例等正反面教材。教育学生, 使其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学习中来;另一方面, 我们加强生存教育。组建美术、体育、舞蹈类兴趣小组, 培养其个性特长。循序渐进开展职业技术教育, 初中毕业时颁发双证, 文化基础好的鼓励考高中深造, 其余的全部安排就业, 这样学生长大后就能自立于社会。

以上是我在教育实践中发现的听障儿童普遍存在的几个心理行为问题。我想, 作为一名特教工作者, 在教育过程中, 不仅要善于发现, 还要剖析其动机, 找准其原因, 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 治理其心理根源, 才能使听障儿童健康成长。

摘要:聋生由于生理缺陷、家庭教育错位、社会环境影响等因素而导致出现一些异乎寻常的不健全的心理及行为问题。特教工作者不仅要善于发现, 还要剖析其动机, 找准其原因, 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 才能标本兼治, 使听障儿童健康成长。本文通过对几个聋生心理行为问题实例的分析, 提出了有效的教育之策。

心理行为与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一、未成年人犯罪概述

(一) 未成年人的犯罪心理特点的内涵

1. 未成年人犯罪的概念

未成年人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定义略有不同。美国的联邦立法和各州立法中, 未成年人这个概念大都指向年龄未满18岁的自然人。 (1) 所有未成年人必须在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成人 (父母或监护人) 的监护下生活。 (2) 中国人大常委会于1991年9月4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条规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我国《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 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 犯故意杀人, 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 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 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3) 在英美国家, 推出一个新的词汇, 引入“少年罪错” (4) 这一概念, 把一些专门由未成年人实施的行为定义为犯罪。所谓的少年罪错不仅仅由联邦法院制订实施, 由各州所界定的犯罪行为也属于少年罪错的范畴。而在美国, 少年罪错 (5) 这一术语既包括少年的犯罪行为和违法行为, 同时一些未成年人的危害社会稳定和发展的行为。

2. 未成年人的犯罪心理

未成年人的犯罪心理是指支撑未成年人实施犯罪行为的背后的心理学的原因。未成年人模仿以及从众心理十分强烈, 青春期的反叛心理, 盲目从众的心理, 强烈的猎奇心理是很多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未成年人喜欢以成年人自居, 但是由于自身能力有限并且没有独立的生活来源, 这是未成年人事实与财产有关的相关犯罪的主要的驱动心理之一。

3. 未成年人的犯罪心理的特点

未成年人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是波动起伏并且情绪十分不稳定。生理上形成自我, 但是对身体上的自我存在极端的不满以及心智不成熟。未成年人的情绪特点具体表现为: (1) 两极性:情绪行为两极波动幅度较大, 极容易因为琐事极度欢快或者极度悲伤; (2) 闭锁性与开放性:对同伴开放, 难以向能够信任的大人袒露心事; (3) 反叛性:反叛传统, 不喜欢遵循常规。

(二) 研究未成年人心理活动的重要性

研究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目的主要是针对未成年人自我意识不强, 处于人生的转型期, 易于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容易在好奇观念的驱使下做出不理智的犯罪行为。因此, 从源头上分析未成年人犯罪行为产生的原因就变得尤为重要。研究未成年人的犯罪心理可以从众多的案例中抽象出普遍存在的教训和错误, 在避免悲剧再次发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 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主要特点

1. 未成年人常见的犯罪行为

不同地区以及不同年龄段甚至不同性格的未成年人呈现出来的犯罪是不同的, 例如在经济比较贫困的偏远地区, 财产性的犯罪是主流。暴躁易怒无法有效能告知自己情绪的未成年人, 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是主流。

2. 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特征

从犯罪年龄上看, 呈现出小龄化得趋势。从犯罪动机来看, 与财产有关的违法行为数量激增。从犯罪动机来看, 犯罪动机趋于多样化从而导致犯罪类型趋于多样化。从犯罪性质来看, 相比于财产性犯罪的发生频率, 暴力性质犯罪日趋增多。而从犯罪的形式的方面来看, 其行为的残忍性, 犯罪心理的变态性在很大程度上超出了我们对于涉世未深的未成年人的想象。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动因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有关犯罪心理学的第一部著作是由德国精神病学家埃宾所著, 他也是犯罪心理学的始祖。他认为导致犯罪不仅有个人原因, 外界环境也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内因是我们众所周知的心理隐私, 而外因则是来自于外界的影响。 (6)

(一) 行为者内因与犯罪心理形成的关系

未成年人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转型期, 他们普遍存在着许多形成犯罪前奏的危险心理, 例如青春期的反叛心理, 盲目从众的心理, 强烈的猎奇心理, 过度模仿成人心理。导致其犯罪的原因多种多样:

1. 文化水平低, 法制意识薄弱甚至没有基本的道德观念

在未成年人时期, 未成年人应该被引导建立一个正确而切合实际的思想, 然而现实中很多未成年的青少年一味强调独立, 很容易走入死角, 更有甚者还会挑战法律的权威, 最终自食苦果。

2. 交友不慎导致在一些损友的错误引导下走上歧途

当下社会, 媒体发展速度非常迅速, 再加上互联网的逐渐普及, 信息的交流变得更为方便简洁, 网络交友也成为了一种时尚的标志。虚拟的网络世界优劣相关, 网络交友带来的不确定性使得很多青少年容易结交一些不良青年。

3. 自我意识强烈

现代未成年人普遍早熟, 但是其内心并不成熟, 心理活动强烈时难以自我控制。在心理成长过程中, 未成年人拥有极强的模仿能力, 在一些外界环境刺激下, 有时还会萌生出自己尝试一下的冲动。

(二) 论外界条件的影响之外因与犯罪心理的关系

1. 家庭所起到的法制教育作用

社会是有无数的家庭作为基本单位而构成的。家庭对于未成年人的成长也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然而家庭中的一些不良因素对于未成年人也会带来很多不利影响, 具体体现在:

(1) 单亲家庭的教育问题。单亲家庭组成结构单一, 家庭生活压力通常只有一个人来承担, 亲子关系不健康。父母任何一方的缺失, 对于未成年人的成长都有着不可弥补的损失。一个紧张而不健全的家庭结构给子女带来的往往是极强的逆反心理和不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错误的家庭管教方式。骄纵溺爱带来的后果是未成年人性格的扭曲, 个别父母忙于工作挣钱, 只关注于孩子的物质生活, 疏于对孩子精神世界的管理和教育。作为家长应给孩子起到一个模范作用, 在潜移默化中给孩子带来好的影响。

2. 学校至关重要的法制教育功能

个别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一意孤行, 仍旧坚持落后的填鸭式教育, 这样的教育模式带给孩子的只有应付考试的能力, 个人品德和素质教育并没有得到同样的提升。

3. 社会潜移默化的法制宣传的影响和作用

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带来的最直观的反映就是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但是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发展并没有与之并驾齐驱。一些腐朽思想对于青少年来说仍然难以分辨和抗拒的诱惑, 对他们的三观产生很严重的影响。

三、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心理动因与防护措施

(一) 针对未成年人自身的原因采取的措施

有意识的主动使自己多读书, 读好书, 听名人讲座、看励志电影, 时刻告诉自己要保持纯洁、健康的心理状态。除了树立正确的三观, 未成年人应有正确的生活的态度, 脚踏实地, 正确对待自身人生目标的实现和人际关系的稳定平衡。

(二) 针对外因所采取的措施

1. 拥有一个温馨的家庭

良好而有效的沟通交流能够避免争吵和矛盾, 因此家长应与孩子搭建一个良好的沟通交流环境, 孩子可以与父母做朋友。学校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 因此父母与学校之间的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

2. 正确的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

学校教育仍然要以正面教育为中心, 给孩子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在课堂上加大法制精神的宣传力度, 以一个可以迎合孩子喜好的方式来开展法制教育活动。

3. 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首先, 要加强文化市场以及娱乐场所管理, 严格审查各种文化和娱乐书籍、电影和电视作品, 严格控制娱乐场所对未成年的进入, 政府和社会可加大对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的建立, 为未成年人提供课余时间的可去之处。

(三) 刑法以及刑事诉讼法中关于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相关规定

我国刑事诉讼法之中的特别程序一章中单独规定了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程序, (7) 彰显出我国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特殊保护。例如对于未成年人案件的诉讼程序。不公开审理原则更是彰显出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未来发展的长远考虑, 尽可能的减少刑事案件给其未来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对于在附加条件之内的犯罪行为, 尽可能避免当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改过自新之后受到当时自己年少轻狂或者一时冲动犯下的错误的影响。

四、结语

本篇文章旨在针对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的犯罪团体近几年来出现的日益尖锐的犯罪问题以及通过分析其普遍存在的犯罪行为以及支配犯罪行为的犯罪心理来总结出其一般的规律, 通过一般的规律来分析特殊的个体不同的犯罪行为, 旨在最大程度的减少甚至避免犯罪, 维护社会和谐。

摘要:文章以未成年人的犯罪心理特点与犯罪行为特征分析为题目, 从心理学的角度以作者的观点剖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首先明确概念, 介绍了未成年人以及未成年人犯罪, 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概念及其研究对象和体系。接着明确了写此篇论文的目的, 也就是研究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目的和意义。针对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不同特征展现出引发未成年人犯罪行为产生的内因与外因, 根据内因与外因提出针对不同原因的不同防护措施。然后分析我国刑法中和刑事诉讼法中关于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相关程序, 分析其立法精神, 突出我国重视对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的再教育和保护。

关键词:犯罪心理,犯罪行为,内因与外因,未成年人犯罪

参考文献

[1] 美国<少年法庭法>.

[2] 美国<联邦青年矫正法>.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5] 王勇.浅析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和成因[J].教育前沿之理论版, 2010 (4) .

[6] 张为先.2010年我国未成年犯抽样调查分析报告[J].青少年犯罪问题, 2011 (6) .

[7] 王林.浅析未成年人犯罪的罪与罚[J].法制与社会, 2010 (22) .

[8] 徐春华.关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调查报告[J].法制博览 (中旬刊) , 2012 (10) .

[9] 王文浩.缺失家庭与未成年人犯罪》《中国犯罪学会论文集 (2010年度) 》, 2010年

[10] 林淼.未成年人犯罪分析及预防[J].法制与社会, 2010 (18) .

心理行为与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在女性旅游者的旅游消费心理和行为方面,国外首先开展的是性别对旅游行为的影响研究[1],之后国内才将女性作为旅游消费的独立对象进行研究。从研究内容来看,多数均集中于女性旅游消费的心理特点[2,3]、旅游消费行为[4,5,6,7]、旅游消费影响因素[8]、旅游市场开发[9,10]以及旅游产品开发[11]等方面。以上学者的研究也多是依据性别、地区或者年龄差异来对女性这一独特的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鲜有专家学者以职业女性视角下对女性旅游者展开研究。基于此,本文以职业女性的大范围聚集地-北京市为例,将职业女性旅游者视为研究对象,对其在旅游活动中的旅游消费心理和行为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为女性旅游市场及产品开发提供指导和参考依据。

二、研究方法

本文在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选择网上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职业女性的旅游消费心理和行为展开调查,并以北京市为调研地进行研究,针对被调查者的统计数据做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收回有效问卷132份,有效率88%,据此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职业女性旅游消费心理特征

1、旅游动机

本文中将旅游动机分为情感交流类、好奇冲动类、历史文化类、学习运动类、心情调节类和社会交际类以及其他等7大类。在此次调查中,本文发现情感交流类、学习运动类和好奇冲动类在旅游动机中所占比例较高,这得益于女生天生情感丰富,易于敏感这个特点。

2、影响因素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消费也变得越来越理性,目的地是否具有吸引力 (占32%,其次是时间29%,距离13%,天气13%) 是影响职业女性出游最重要的因素。此外,我国休假制度的改革也为女性游客提供了很好的出游机会,人们有更多时间去参与到旅游活动中。

3、出游目的地意向

在被调查的潜在女性旅游者中,有32%的女性选择周边游,26%的女性选择省内其他城市游,20%选择省外游,22%选择出国游(见图2)。旅游经济学研究表明,游客数量在空间上会随着与客源地距离的增加而减少,但对于职业女性旅游市场而言,这一规律通常适用于国内旅游,他们更加倾向于遵循就近原则,这样时间支配可以更自由。

(二)职业女性旅游消费行为特征

1、出游频率

关于职业女性出游频率调查发现,每年出游一次和两次的人数都达到35.5%, 一年进行三次以上旅游活动的人数也占到了20.6%, 而两年才进行一次旅游的人数来说比例最小。可见北京职业女性的出游欲望比较高, 每年都会进行一次的旅游。

2、旅游花费

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旅游的观念也在不断变化,从以前被认为是高收入人群的高消费活动到现在的旅游日趋“平民化”、更多的人走出家门, 继而航空技术的发展又使得机票价格逐渐降低,即旅游者用较低的价格便可以享受旅游经历。可见,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 人们外出旅游的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从图3可以看出, 北京的职业女性在旅游花费方面可以接受的范围一般都保持在1000-2000元之内, 其次为2000-3000元, 对于国内游来说, 这个范围属于中上等的消费水平, 因此开发女性旅游市场具有很好的市场空间。

3、出游方式

职业女性更多喜欢与同学朋友一起出游, 其次是与家庭成员一起, 探究其中原因, 主要是因为目前北京是外来人口较多的城市, 对那些单身或是二人世界的女性, 与同学和朋友出门旅游的概率比较高, 而对于那些家庭中有孩子的女性, 她们选择家庭出游的概率就比较高。

4、景点类型

生活和工作在北京的女性整日出入于各个高大的写字楼之间, 平时与自然的接触非常少。因此她们渴望与大自然的接触, 喜欢在自然的风景中放松心情。图5表明:排在前五名的依次是自然风光(32.5%)、海滨沙滩(19.5%)、历史遗迹(9.2%)、主题公园(8.1%)和草原森林(7.1%)。结果表明职业女性对自然风光特别的偏爱, 可见目前职业女性对旅游产品的偏爱仍然处于观光阶段, 尤其是对自然风景类的旅游景点。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本文通过对北京的职业女性的旅游消费心理和行为进行调查,可以看出职业女性旅游消费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1、注重文化体验

我国旅游的发展经历一个从观光游向休闲旅游的过程, 由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 现阶段大部分都市职业女性都喜欢自然风光类的景区, 同时她们也对旅游体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她们不再满足于纯观光的游览形式, 而希望在旅游过程中获得更多不一样的体验。

2、偏爱自助游

统计数据中, 职业女性无论选择哪种出游方式,“自助游”在其中所占的比例都相对较高, 一般采取与同学、朋友一起或是与家人一起进行自助游, 比例达到其所属出游形式的56%和64%,这说明女性青睐自由化的旅游形式, 同时在本次调查中, 网络成为都市职业女性的首要信息渠道, 74.2%的女性选择通过网络来搜集旅游相关信息, 其次是通过亲友介绍(73.4%), 毕竟通过亲友获得的信息有限, 而且获得的信息并不一定是自己所需要的, 通过网络可以搜集自己感兴趣和需要的信息。

3、个性化要求高

北京的女性更加注重自我个性的发展与体现, 而传统的通过旅行社统一组团旅游的方式大多还停留在观光阶段。目前都市女性对纯自然景观不太感兴趣, 她们渐偏好于那些综合性强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项目即自然风光能同人文景观相融合, 她们希望能够在一次旅行中获得娱乐、知识、体验、享受等多重满足。

(二)建议

1、丰富旅游产品的类别

在旅游活动中, 职业女性越来越要求旅游能够体现她们的个性化要求, 由于她们普遍受教育程度较高, 有品牌消费习惯, 对服务质量有较高的要求等, 这就要求旅游业根据变化及时做出调整。针对职业女性的旅游产品开发不仅要考虑到整体的需要, 同时还要根据职业女性的类型进一步细分, 比如处于不同家庭生命周期的女性、不同阶层的女性等等。

2、优化旅游产品组合

由于女性受时尚和流行文化的影响较大, 她们的旅游需求变化较快, 使得针对职业女性的旅游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那么旅游业就要根据她们的旅游需求和竞争形势的变化调整旅游产品项目组合, 使旅游产品项目组合保持动态的平衡。

3、个性化的价格策略

旅游者的需求多种多样, 职业女性的旅游需求日趋个性化, 而女性对价格的敏感度很高, 体现在不同阶层上差别也很大, 处于低层的女性更注重价格, 而高层的职业女性更注重的是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因此要针对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倾向制定旅游产品价格。

4、网络营销

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 74.2%的女性都选择通过互联网来搜集旅游相关的信息。因此通过互联网来进行营销宣传将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旅游电子商务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将成为适应职业女性对旅游产品销售渠道的择优选择。

摘要:本文选取北京市的职业女性为研究对象, 通过网络问卷调查的方法从旅游消费心理和行为两方面对其加以分析, 并总结出职业女性所特有的注重旅游体验内涵、偏爱自助游、个性化要求高等旅游消费特征, 以此为基础针对职业女性的旅游市场和产品开发等提出相关意见。

关键词:职业女性,旅游消费心理与行为,北京市

参考文献

[1] 王春雨.国内外女性旅游消费行为研究综述[J].旅游纵览 (下半月) , 2014, 11:49-50.

[2] 张莉萍.女性旅游消费心理研究[J].中国商界 (上半月) , 2010, 09:372-373.

[3] 李文煜, 马晓敏.女性旅游消费心理特点研究[J].焦作大学学报, 2015, 03:55-57.

[4] 蔡洁, 赵毅.国内女性游客旅游消费行为实证研究-以重庆旅游目的地为例[J].旅游科学, 2005, 02:24-27+47.

[5] 黄玮.自我概念结构与女性旅游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 2008, 03:391-397.

[6] 谷金明.女性旅游消费行为特征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 23:77-78.

[7] 余甜.青岛市女性旅游消费行为研究[D].长安大学, 2010.

[8] 孙冬玲.有关女性旅游消费行为与影响因素分析[J].旅游纵览 (下半月) , 2014, 12:44.

[9] 谢江红.我国女性旅游市场开发初探[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6, 02:63-66.

[10] 张颖慧.基于女性旅游消费行为角度的市场营销策略研究[J].价格月刊, 2014, 09:61-64.

心理行为与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从众行为;心理学;研究

从众行为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心理学已经证实了绝大多数人都具有从众心理,当决策者展开实践行动时,会出于各方面因素考虑到他人的具体行为,即便知道这是属于一种从众行为,但也会参与其中并采取相似或者完全一致的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领导者要想全面实现其领导功能,就必须具备能够影响或者改变他人行为和心理状态的能力,以及准确把握人们产生从众的主要类型以及从众行为的相关因素等。

一、从众行为的主要特征和类型

(一)从众行为的特征

一是适应性。从众作为个体对社会发展的一种适应性反应,是社会个体参与实践生活的基础手段,同时也是优化调整个体与社会环境关系的有效方式。社会个体的从众行为是为了更好地融入适应某种环境,以此来达到自身心理平衡。二是普同性。从众行为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社会现象,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各种个体的从众行为。从众是人类社会生活发展的一种共性,任何时期的社会都存在从众现象,只是程度有所区别。三是社会性。从众行为是基于社会实践而产生的,不同形式表现的从众行为会受到社会不同程度的制约,它们会显示出不同时期社会的文化特色。

(二)从众行为的类型

一是自由盲目从众。从众类型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盲目性,该种从众行为通常是在模糊情境中自发产生的。盲目从众行为并没有明确思想基础的引导,也不会受到明显外部压力的驱使,更多是社会个体由于受到某个群体一致行为的影响,自发产生从众行为。二是被迫表面从众。这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从众行为,该从众行为类型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具有明显的情境压力,从眾行为者内心并不是自发情愿的,更多的是外显行为的从众,无论是在行为上,还是在思想观念上都不是保持一致的,甚至是处于对立面。三是自愿深层从众。自愿深层从众类型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自愿性,其作为一种比较持久并稳定的一种从众行为,社会个体所表现出来的外显行为与心理动态会保持高度一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任何纪律、规范的科学有效实施都离不开社会个体的自愿深层从众,需要得到他们的自觉学习和认同。

二、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

(一)主观因素

从心理学研究内容来看,抑制社会个体从众反应的主观因素主要包括独立性、稳定性、聪慧性以及否定性等,而能够刺激从众反应的因素则有世故性和兴奋性。社会个体自身的经验与知识能够通过提高其对自身发表意见的自信心,有效降低从众反应的强度;而个人情感与观念对从众行为的制约影响也是较为明显的,就比如人们常说的“枪打出头鸟”。动机期望也能影响社会个体的从众行为,当个体对某个行为本身具有动机或者期望时,就会刺激他更加容易做出该从众行为。

(二)客观因素

影响个体从众行为的客观因素主要有刺激、文化、情境。其中,刺激因素指的是通过制约认知影响社会个体的从众行为反应,当个体对刺激材料越熟悉,他最终作出盲目从众行为的可能性就会越小;文化因素则是属于不同国家和社会独有的特色,由于中国民众长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国人普遍较为敏感、爱面子以及在乎他人的想法和评价,这些特征都会一定程度影响到人们的从众行为;情境因素通常指的是外在惩罚与奖励,要想增强人们的从众性,通过明确奖罚是行之有效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从众行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普遍现象,通过心理学研究发现,绝大多数人在生活中都会有从众行为,由于主观或者客观方面的因素会产生各种个体从众行为。

参考文献:

[1]文明,乐国安,文军.对从众行为的社会心理学研究[J].社会心理学研究,2016(5):32-33.

[2]李颖.大学生从众心理的社会学分析[J].教育评论,2017(1):85-86.

[3]齐原.大学生从众行为的调查与社会心理学分析[J].理论探讨,2018(1):74-78.

(作者单位:郑州市国防科技学校)

心理行为与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 本文从消费者心理学和消费者行为学的角度分析了赠品促销作为厂商吸引消费者的策略的效果,并对赠品促销的操作提出了有用的建议。

[关键词] 促销赠品效果

营销大师Kotler指出,促销是使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一个重要诱因,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时代,厂商为了增加销售,会利用促销让顾客多消费,以赚取更大的利润。整体来说,促销在营销组合(4P)里的比重有越来越大的趋势,而且促销支出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快速成长。因此,各种促销工具其效果如何越来越受到厂商的关注。

一、促销工具的分类

促销活动所使用的工具琳琅满目,许多学者都针对促销工具的特性,对其进行了分类,其分类准则虽然有很多种,但大多以促销诱因是否与产品的价格或可否用金钱来表示有关。所以,一般普遍认同参照Campbell & Diamond(1990)的分类,把促销工具分为金钱性促销及非金钱性促销。金钱性促销的促销诱因将改变产品价格,包括折价券、折扣优待、退还货款等;非金钱性促销的促销诱因则无法改变产品价格,包括附赠赠品、样品、抽奖、竞赛等。根据台湾学者黄丽霞(2002)针对大专生对各种促销工具的知觉使用频率的研究发现,最常使用的为打折降价,其次为直接赠品,再者是免费样品。

二、赠品促销

传统的促销方式太过于看重金钱性的促销工具,如示范样品、赠券、抽奖、商品展示、优惠券等。愈来愈多的研究表明,金钱性的促销效果只是短暂的,一方面使得商家陷入恶性的价格竞争,另一方面使产品沦为廉价品,损害了产品形象,对消费者的品牌选择及再购行为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无论是学者还是商家都呼吁采用更有效和更具成本效益的促销,不要太依赖价格。而在非金钱性的促销工具当中,最常用的首推直接赠品。

赠品是给予消费者以免费或较低的价格获得商品,作为其购买产品的回馈。赠品的主要功能有刺激即兴购买;增加试用率;强化品牌印象。以赠品赠送方式来分,赠品可分为随货赠品、免费邮寄赠品、自偿赠品、包装本身属于可再使用的容器或包装等,其中随货赠品是赠品赠送方式中使用较为普遍的一种,其又可依与产品的相关程度分为:互补性、利益一致性。

1.互补性:许多研究指出,互补性较高的产品会导致消费者较好的态度及较高的购买意愿。产品组合成功的关键在于组合产品中服务或产品间的互补性程度。消费者可能认为高互补性的产品可以节省购买组合产品所需花费的时间及努力;而且具有高互补性的组合产品要比替代性及无关的产品组合获得更大的利益。

2.利益一致性:促销会给消费者带来很多利益,不只是金钱性的而已。现金偿付性的和非现金偿付性的促销提供给消费者不同程度的功利性利益(节省和便利)和享乐性利益(探索、娱乐)。

三、赠品促销的效果

1.赠品促销对消费者知觉价值的影响。不同的促销方式确实会对消费者的知觉价值产生影响。消费者会认为现金偿付的促销方式(降价)是一种减少损失,非现金偿付的促销方式(赠品)则是一种获利的评价过程。与获利相比,通常消费者比较喜欢减少损失;不然就是这个额外的赠品,其名目上的价值与折价比较,能明显的让消费者感觉到比较划算,才会认为非现金偿付的促销方式比较好。也就是说,一般来讲,相对于赠品促销,消费者可能会更喜欢降价之类的现金偿付的促销方式,因为消费者会认为自己得到的价值(知觉价值)更大。要让消费者感觉到实惠,才能发挥赠品促销的作用。所以,赠品促销时,厂商就应该注意这一点,尽量让消费者感觉这个额外的赠品的价值是有足够吸引力的。

2.赠品促销对消费行为的影响。赠品促销实际上是工具制约的一种,是利用对消费者的正向刺激来直接改变消费者的行为。消费者本次消费的结果是可以得到奖励或是附加的价值(赠品),所以增加了未来同样消费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但是,工具制约等直接改变消费者行为的工具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对消费者的短期的刺激工具,赠品促销也被认为是一种短期购买诱因,一种立即型的促销。这与赠品促销的操作有很大的关系。

消费者行为越复杂,表示消费者投入其中的心力越深入。一般而言,越是无须任何行为改变便可平白获得的促销好处,其消费行为越是单纯。例如:当场揭晓的抽奖活动、商品直接降价、免费赠品、免费发送的试用品等;相反的,越是需要付出一些行动配合,或是必须提前计划方能取得的促销好处,其消费行为越复杂。如:分期优惠的促销、集点券等。

自我认知理论是由个人如何解释自己的行为的动机来判断外物的价值。从这个理论的角度来看,一个促销活动越是平白的给予,越可能被消费者认定为产品有问题而必须透过促销活动才卖得出去;反之,如果消费者本身必须付出一些代价,例如精力、时间、行动等,才能获得促销活动的好处,则较倾向将自己的配合度解释为本身的需要,是较理想的策略。

而从学习理论的角度来看,促销方式必须达到行为养成或是行为强化的功能,才可算是好的促销。由此来看,赠品促销若是仅仅一次购买的附赠,则行为强化的效果较差,若是组合式赠品,必须分次购买来搜集,其强化效果才较佳。

就促销的推广功能而言,赠品在鼓励试用和品牌转换上,具有很强的功能。如果操作方式正确,即如上所述采用组合式、分次购买搜集赠品的方式,还可以很好的鼓励后续购买的行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赠品促销如果操作得宜,可以提高消费者的知觉价值、达到行为强化的效果,在鼓励试用和品牌转换上也有很好的效果。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打赢脱贫攻坚战论文范文下一篇:中国旅游文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