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德育论文题目范文

2024-07-19

农村中学德育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1 以学生为主体, 创设民主、平等的德育氛围

初中生的心智发育还不成熟, 具有强烈的逆反心理, 部分学生学习成绩差, 不遵守学校的各项管理纪律, 说脏话、迟到、打架的行为时有发生。如何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促进他们健康、茁壮成长呢?

德育教育与管理, 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情感意识形成的发展规律, 以人为本。教师应公正严明, 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课内是严师, 课外是挚友, 学生有了过错, 要做到实事求是, 公正无私, 一视同仁。唐代文学家韩愈说:“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班主任要想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 与学生的良好沟通必不可少。但是在教育中, 很多班主任总是居高临下地对学生进行说教或者批评。不但起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反而还很容易激起学生强烈的逆反心理, 德育工作根本就得不到施展, 更别提取得良好的效果了。因此, 班主任要根据新形势、新对象、新环境, 转变德育教育理念, 力求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德育教育氛围, 从而实现与学生的良好沟通。

2 以学校为核心, 结合家庭开展德育工作

班主任要想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 就必须以学校为核心, 结合家庭, 形成教育合力, 这是德育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所在。

学校或者班级要经常开展德育教育, 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并常抓不懈, 因为对学生品德的塑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常说,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见, 家庭教育在德育中的重要性。班主任应该利用家访、电话等形式加强和学生家庭成员的交流和沟通。班主任家访能够增加和学生的亲密关系, 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也更有助于了解学生, 学生有什么心理动态, 班主任更容易掌握, 也容易疏导学生的心理, 让学生的心理更健康。家庭和学校的配合, 更方便指导学生家庭成员在日常的生活中以正确的方式进行家庭教育, 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品质, 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3 以活动为载体, 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 有利于学生良好意志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在各种活动中从实际出发, 讲求实效把课内外结合起来, 引导学生走近生活、体验生活。

中学课程多, 任务重, 学生普遍感觉压力较大,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缓解学生的压力, 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 而班主任则可以从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如开展“国旗下的讲话”, 演讲优秀人物事迹, “学雷锋”主题月、班级优秀歌手评比、主题班会活动等, 可以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文艺才华, 也能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加强对学生的了解, 让他们某方面的优点得到展示, 从而更加自信。缺点在活动中自我醒悟, 自我纠正, 从而改正错误。比如我在主题班会中举行“关心父母, 孝敬父母, 感恩父母”的活动, 很多学生就能根据自身情况说出自己的优点, 周末回家帮助父母长辈做家务, 煮饭, 给父母长辈倒茶、洗脚、捶背等。在活动情境中, 一部分学生说出了自己的缺点, 在家中是“小少爷”“小公主”, 娇生惯养, 不做家务, 以后要孝敬父母, 给他们端茶、洗脚等, 努力做家务, 努力做一个孝敬父母, 关心父母, 感恩父母的孩子。我趁机告诉他们, 一个优秀的学生, 应该是一个有孝心的人, 更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有责任就是要做好身边的每件事情。特别是自己的学习成绩一定要提上去, 让父母放心。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教育, 因此要多让学生到校外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宋代爱国诗人陆游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要让学生真正懂得道理, 掌握技能, 就要放手让学生去实践, 去探索, 去总结。

总之, 通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认识, 扩大他们的知识视野, 而且还能够寓教于乐, 将复杂的思想教育工作置于富有趣味的主题活动中, 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增强自我管理, 促进学生健康地成长。

4 以优秀人物作表率, 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列宁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 并且情感丰富, 很容易受到英雄人物的影响, 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要多渗透周恩来、雷锋等极具典型的人物事迹, 让学生心中有偶像, 有榜样, 指导自己的行动, 有助于优良道德品德的形成。班主任自己要在学生面前要树立好榜样。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身教重于言教。”教育是以教师的人格塑造学生人格的事业, 为人师表是教育工作者的重心,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为学生树立一个仿效的榜样。可以说, 班主任是学生的一面镜子, 班主任的一言一行, 无不在感染、感化、震撼着学生。学生人格的升华、个性的养成、心灵的净化, 无不与优秀的班主任有紧密的关系。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说过:“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就一定能带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一群优秀的学生。

5 以真爱为动力, 调动学生全面学习

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曾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 甚至几乎是最重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教育的全部奥妙就在于爱儿童。”热爱学生, 帮助每一个学生是教育的前提, 也是教育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热爱全体学生, 特别是后进生, 这是师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也是人民教师的神圣天职, 更是搞好班级工作、转化学生思想、促使学生进步的动力和前提。农村孩子由于父母在外打工, 缺少爱, 所以教师要用真诚的爱打动学生, 使学生充满信心, 不断改进、提高, 积极向上;使学生精神得到充实, 情操得到陶冶, 性格得到优化, 思想得到升华。这样才能打动学生, 教育好学生。那么怎样去爱学生呢?一是要多了解学生, 和学生谈心, 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 兴趣爱好, 以便有针对性的教育, 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二是要关心他们, 帮助他们, 给予支持, 鼓励。三是要尊重他们, 理解他们, 和他们做朋友,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十年树木, 百年育人, 精辟地阐明了育人的重要性和长期性。学校、家庭、社会都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积极寻求德育工作的途径、方法, 加强对农村中学生的教育, 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主动性。班主任是学生的领路人, 只要我们的班主任做到对学生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持之以恒, 就会培养出德、智、体、美、劳等全方面发展的中学生。

摘要:面对新世纪、新形势、新课改, 农村留守儿童的普遍性、特殊性, 农村中学班主任就更应该用新的教育理念, 新的教育方法, 做好班主任德育工作,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农村中学德育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要使农村中学生成为未来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不仅要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 更要大力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改革开放后, 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 精神文明却出现了滑坡, 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 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消极腐败意识和不良风气逐渐严重, 其主要表现如下。

一是农村一部分家庭环境的影响, 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障碍, 中学生这一时代的宠儿, 多是独生子女, 父母对子女疼爱有余, 教育不足, 对子女听之任之, 宠爱有加, 对其要求尽量满足, 做到百依百顺, 有的对子女的不良行为不以为然, 熟视无睹, 包庇袒护 (不仅是违纪行为, 而且违法行为亦是如此) , 少数家长自己的一些不良思想道德 (如赌博麻牌、出口成脏、不守信用等行为) 对子女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隔代教育对子女管理的失控 (现在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 大有人在, 其子女只好由祖父母或其他亲戚代养, 学生的不良言行得不到及时矫正, 我行我素) , 缺乏应有的约束力和管理的力度。农村家庭中, 家庭不和或离异, 导致学生的教育失控和教育方法简单粗暴, 也占有相当的比例, 无形之中, 学生更自由, 任其发展。

二是学校教育的缺陷使德育工作未落到实处, 学校管理工作中, 德育的位置并未摆正, 普遍存在着德育讲起来重要, 做起来次要, 真正落实不起来的严重现实。主要表现在:1) 认识上存在误区, 有的认为, 学校德育主要是针对学生, 部分教师素质偏低, 认为与己无关, 忽视自已本身的育人职能;2) 学校办学思想不够明确, 一切围绕考试, 以分数为依据来评价学生;3) 学校本身制度不健全, 没有把德育当作常规性工作来抓, 上级检查, 学校就闻风而动, 检查过后, 风停而止;4) 教学工作仍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和积累, “知行”不能统一, 忽略了学科教学的落脚点, 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忽视了学生良好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5) 教育方法简单粗暴, 对差生不是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而是挖苦讽刺、谩骂、侮辱人格, 严重影响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形成, 师生关系是僵化的, 甚至是互为对立的。

针对上述情形, 德育教育应做好如下几点。

1) 加强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德育的基本内容, 讲道德是做人的起码原则, 中学生道德教育主要是进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初步的职业道德教育, 具体表现在坚持《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师在此过程中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是“以身作则, 以身示范”, 要求学生做到的, 自己首先做到, 要求学生不做的, 自己首先不做。应以伟大的人格和崇高的精神去感化学生, 让学生耳濡目染, 最终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 紧抓心理健康教育。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二者不可偏废。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往往具有情绪不稳定, 意志品质薄弱, 性格尚未定型, 以及极易受外界因素影响的特点。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关键要做到:增强学生交往能力, 培养丰富的情感和健全的情绪, 以及较强的自制力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塑造和培养, 不能纸上谈兵, 重要的是结合社会实践, 联系中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 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挖掘和提炼, 正反两方面施加影响, 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 学会自觉调节情绪、意志坚强、性格良好等。

3) 提倡个性发展教育。个性发展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对中学生主要是进行良好的意志品格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个性发展教育的迫切任务之一就是要在尊重发展学生个性的基础上, 培养健康的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

三是要创设多样的德育实施措施。要使德育内容得到有效实施就要触及学生异常敏感的内心世界, 充分体现学生作为自身道德活动与品德发展主体的地位和作用。要做到:1)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引导和激励学生品德的自主发展, 要求德育工作者要尊重学生, 用爱心去鼓励、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要尊重、信任每一位学生, 尤其要接近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学校要善于探索学生自主管理的有效机制, 通过学生自主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艺、体育等活动, 使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培养健康情趣, 提高审美能力, 发展个性特长。2) 坚持以活动为依托, 让活动成为学生获得道德体验, 养成文明习惯的过程。学校应按照实践育人的基本要求, 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符合学生生活实践要求的各类内容丰富, 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公益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等以引导学生树立远大而崇高的个人理想。

农村中学德育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摘 要:本文从农村初中德育活动价值入手,分析当前农村初中德育活动现状,简要介绍农村初中学校学生德育活动实施策略,旨在解决现阶段德育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增强德育活动效果,使德育活动更为贴近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关键词:农村初中;德育活动;实施

在基础教育体系之中,德育是最为重要的教育环节,为了转变当前农村初中德育现状,学校应开展各项德育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品德素养,营造良好的初中德育活动体系,并在活动中加入生活化因素,将德育活动与学生生活相互联系,切实转变学生的言行举止,从而优化农村初中德育效果。

一、 农村初中德育活动的价值

(一) 德育活动转变农村初中学生品德素质现状

初中阶段是人生中的关键时期,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其思想和心理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进而形成一系列的学生道德问题,影响初中学生的道德品质。农村初中学生与城市相比,其法律意识、道德观念及人格教育相对缺失,品德素质问题不容忽视。诸如,学生意志力较低,容易出现猎奇及从众心理,致使学生难以抵制不良诱惑;学生明辨是非能力较弱,法律意识不强,学生易走上歧途;学生家长文化水平较低,家庭教育效果不足,导致学生无法认识教育的重要性,辍学比例较高;学生尚未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受到网络中不良信息的诱导,被其中色情、暴力等内容的腐蚀;农村家长进城务工现象普遍,留守儿童极易出现心理问题等等。通过有效的德育活动,能够转变农村初中学生品德素质现状,从而凸显出农村初中德育的效果。

(二) 德育活动改善农村初中德育低效化的困境

农村初中德育体系相对较为滞后,其创新发展现状受到客观环境的制约,无法积极主动进行德育创新,固守于课堂的德育形式比较普遍,学生对德育的积极性较低,在灌输式的德育中难以体验活动情感,学生的主体性受到严重剥夺,从而影响了农村初中德育效果。另外,德育与学生生活、社会相互脱节,呈现出极强的孤立性和封闭性,此种形式的德育实效性较差。因此,农村初中学校应转变德育观念,构建与学生生活、社会紧密联系的德育活动体系,进而转变德育现状,提高农村初中德育效率。

二、 农村初中德育活动的实施策略

(一) 健全农村初中德育活动组织机构

德育活动有效实施必须建立在良好的组织运作基础之上,因此,为了保障农村初中学校学生德育活动顺利的实施,学校应建立健全德育活动组织结构,从而确保各项活动得以贯彻和落实。笔者针对多所农村初中学校德育情况加以调查,发现仅有50%的农村初中学校具有德育处部门,20%的学校由德育处主要负责学生各项德育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初中学校德育活动的组织和发展。因此,农村初中学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条件,构建完善的德育组织部门,并由德育处部门牵头组织和实施各项德育活动,将活动中各项责任划分到各个教师及班级之上,从而确保农村初中学生德育活动及课程开展、德育活动评价等各项工作。根据当前农村学校组织现状及德育活动情况,笔者认为德育处应由初中校长作为责任人,并由分管德育的副校长主持日常活动,下属各年级德育干事、主任及班主任管理学生德育课程及活动。通过建设妥善的组织结构,在宏观上确保农村初中学校德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并为农村德育活动提供必要的指导及管理。与此同时,德育处还应肩负起教师培训教育工作,要求各学科教师协同合作,共同为学生德育活动提供助力,使农村初中德育活动有效实施。

(二) 转变农村初中德育活动实施观念

传统农村初中德育活动一般多局限在课堂范围之中,由思想品德教师、班主任开展小型班级内部德育活动,这种活动时长较短、内容简单、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较少,其效果难以保障。鉴于此,农村初中学校应积极转变德育活动实施观念,扭转当前以教材、课堂及教师为中心的德育活动,开发德育活动组织及构建途径,积极引入现代学生德育管理新观念,建立以学生、活动、情境为中心的德育活动观念,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功能,将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培养置于德育活动的首要环节,从而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德育活动之中,为德育活动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在以学生为本的德育活动组织與实施过程中,德育处为活动的主导者和发起者,班主任作为活动的参与者和引导者,二者共同为学生德育活动保驾护航,而整个活动的主人为学生,德育处与班主任协助学生开展各项活动,使学生能够在活动中受到启迪,从而在根源上转变以往德育活动低效化的现状。另外需注意的是,德育与文化息息相关,为了凸显学生德育活动的成效,在德育活动组织和实施过程之中,应与当地农村风俗文化相结合,在活动中呈现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优秀品质,从学生的身边入手,转变以往德育活动与学生距离过远的现状,使学生认识到道德品质与个人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进而有效提升农村德育活动的实效性。

(三) 深化农村初中德育活动主旨内涵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是对世界探索的关键阶段,也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所以初中阶段是德育教育最为重要的阶段,通过完善的德育,促使学生由他律向自律过渡,最终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对学生的一生均有重大影响。因此,在初中学生德育活动组织及实施时,需重视活动的主旨,依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结合初中学生兴趣爱好及年龄特点,将德育活动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并在活动中深化主旨思想,促使学生在德育活动中不断思考与总结,最终将活动组织内化为自身经验,影响学生的行为。上述过程是德育效果显现的主要步骤,也是德育工作的重点实施方向。在农村初中德育活动具体实施及安排上,学校德育处及班主任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活动情境,促使学生在生动且充满趣味的情境中进行活动,增强学生对德育活动的认可。同时,德育活动的主题思想还必须与农村实际生活特点相互融合,以形成具有层次性、生活化的德育活动形式,重视学生的感受,才能在根本上影响学生的心灵和思想。例如,在“热爱劳动”相关德育活动之中,学校可组织学生开展“绿园计划”活动,以年级为活动主体,将学生划分成为若干小组,每一小组成员数量在6至10人左右,学生小组可自行选择种植农作物种类,在校园附近开垦一定数量的农田,学生在其中进行活动体验,在学期结束前,学校可针对学生小组的实际活动情况,对种植成果较好的小组予以嘉奖。通过上述形式,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劳动的乐趣,引导学生思考农业生产的艰辛,了解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情感,使学生充分体验收获的愉悦与幸福。

(四) 开发农村初中德育活动优质资源

众所周知,与城市相比,农村学校的各项资源较为匮乏,在实施初中学校德育活动时,学校与教师必须重点开发各项教育资源,进而充实农村初中德育活动内容,丰富德育活动形式。笔者就当前农村德育活动资源加以分析,认为可从如下几方面加以开发:其一,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由于农村学生物质基础薄弱,在德育活动实施和组织方面,学校应认识到人力资源在德育活动中的重要性,从而重点挖掘相应的人力资源。例如,在“青少年法制教育”德育活动之中,学校可要求当地乡镇警务人员到学校为学生演讲及现场展示,并为学生播放青少年犯罪案例视频,使学生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从而凸显出法制德育活动的效果。其二,物质资源方面。虽然农村学校物质条件较差,但其具备城市学校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学校应加强对农村自然资源、民俗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帮助农村学生了解家乡山水风光,提升学生的家乡自豪感。例如,在“环境保护”相关活动之中,初中学校可组织学生到田野中采集土壤、水体及空气标本,对其加以检测,使学生了解加强自然环境保护情况,并为学生展示环境保护问题的严峻性,引发学生进行思考,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生态环境保护理念。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生活动是德育体系中的重要形式,也是确保学生德育效果的主导因素,因此,农村初中学校及教师应正确认识德育活动的重要性,转变以往德育活动组织及实施理念,以学生为活动组织主体,加强德育活动的适用性,充分利用广大农村地区的各项活动资源,从而形成全面性、綜合性的德育活动体系,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栖.九个一:创建德育活动生活化新模式——学校德育活动生活化系列论文之三[J].学周刊,2017,10(10):198-199.

[2]高焕若,王栖.实践活动:农村德育生活化的主途径[J].文学教育(上),2017(2):156-157.

[3]黄杰章.关于农村初中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考[J].中文信息,2015(4):103.

[4]关健强.浅谈“活动体验式主题班会”提高农村初中德育实效性的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7(7):6.

作者简介:黄广新,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广西百色市西林县那佐苗族乡初级中学。

农村中学德育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摘 要 农村学校德育有着区别于城市学校德育的特殊性。农村学校德育可以守护传统乡村伦理,传承传统道德伦理的精华;乡村伦理能在德育主体的全面发展、德育资源的开发、德育效果的提高等多方面促进农村学校德育体系的构建,二者互动共生。农村学校德育融入乡村伦理,是构建农村学校德育体系的基本思路。

关 键 词 乡村伦理;农村学校;学校德育

文献编码 A

在当今价值多元的时代,以工业文明为主导的城市伦理道德对传统乡村伦理道德的冲击,导致农村学校德育的严重城市化倾向。处于城市伦理道德和乡村伦理道德双重挤压的特殊处境,决定了我国农村学校德育的特殊性。如何守护与传承乡村伦理道德,挖掘和利用乡村伦理道德和乡村文化中的优秀德育因子,并将其注入到学校德育中,是构建农村学校德育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我国农村学校德育的特殊性

(一)本土性:扎根于乡村伦理的道德教育

中国乡村文明以农业文明为基础,即便在多元文化相互碰撞的今天,也很难掩盖这种底色。传统乡村社会长期定居、缺乏流动、依附土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使得乡村传统的文化习俗得以完整保存,成为农村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撑。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乡村传统文化崇尚仁、义、礼、智、信,形成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观,勤勉耐劳的生存伦理观,信任互助的交往准则等等传统乡村伦理道德观念。由此,农村学校德育就有了独特的乡土味。首先,农村学校是乡村文化最主要的传承载体,而农村学生的精神成长主要依靠学校德育,这就决定了农村德育的目的和内容,都具有明显的乡土特色。其次,农村学校的教师以土生土长、有一定文化基础的民办教师、代课教师为主体,当地的生活习惯、文化习俗、伦理道德就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再者,即使农村学生将来进入城市工作和生活,乡村伦理也能为其提供必备的道德素养,比如信任、勤劳、互助、专一等,让其受用一生。

(二)双重性:城市道德和乡村伦理挤压下的道德教育

在涂尔干看来,谈论道德教育而不说明在什么条件下进行,一定会陷入含糊不清和不着边际的道德教育共性中而不能自拔。我们现在要寻求的不应该是人类共同的道德教育,而应该是我国现时的道德教育。[1]乡村少年是农村学校德育的主体,其特殊处境决定了农村学校德育的特殊性。

1.双重生活空间:乡村少年的现实境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农业文明在以工业化为主导的城市文明一步步的紧逼下逐步消解,乡村以及乡村文化被边缘化,乡村伦理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在此背景下,乡村少年追逐城市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对自己生活和成长的这片土地却越来越陌生。农村学校担负着传播乡村文化,帮助孩子树立正确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责任。然而在现实乡村教育中,学校所传授的知识、承载的思想和情感都出现了严重的城市化倾向。乡村少年身在乡土,却接受着城市化的教育,当学校所传达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与其在乡村生活中所接受的教育产生冲突时,就会迷茫于城市道德和乡村道德的两难选择中。

2.双重道德使命:农村学校德育的应然选择

现代化、城市化在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的同时,也给乡村伦理道德和乡村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这就给学校德育提出了新要求。农村学校德育首先应承担起帮助学生客观认识城市环境、城市生活、城市文明和城市伦理道德的责任。同时,还要教育孩子接纳和传承乡村伦理道德和乡村文化中优秀的成分。了解、认识、熟悉乡村文化有利于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一个具有文化自信的人,才能在现代化的生活中很好地生存;同时能够在面临文化冲突时,坚定地保持自己的身份和文化自信。[2]

二、乡村伦理与农村学校德育的互动共生

(一)农村学校德育对乡村伦理的守护与传承

乡村伦理对农村学生来说是抽象的。而农村学校生活化、形象化的教育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这种抽象性。学校通过建构科学的德育目标与内容,使学生在真实的体验中感受到,乡村文化、乡村伦理道德就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通过在学校德育活动中对乡村伦理的认知和学习,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道德问题。农村学校德育是守护与传承乡村伦理道德和乡村文化的重要手段。在乡村文化和乡村伦理道德日渐边缘化、日渐失忆时,农村学校德育作为农村学生体验乡村文化和伦理道德的重要方式,不仅成为对乡村少年进行道德传播和德性教化的重要途径,更是承载乡村伦理价值的载体。农村学校德育所具有的文化影响和教育力量成为守护乡村伦理的重要方式。

(二)乡村伦理促进农村学校德育体系的构建

1.促进学生主体的全面发展

乡村文化和伦理道德总是以一种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方式存在于农村生活之中。让乡村伦理融入农村学校德育,可以有效地提高农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参与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实践、体验、交流、讨论中,挖掘各方面的潜能,促进素质的全面提升。尊重自然、勤勉耐劳、信任互助等传统道德观念是乡村伦理道德的重要内容,其中蕴含的朴素农耕文化能够让学生体验劳动、热爱劳动;传统节日文化能够让学生学会敬亲孝长;原始的生态文化能够让学生热爱自然、尊重生命。[3]将乡村伦理融入学校德育中,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2.拓展农村学校德育资源

资源的丰富程度,决定了德育目标的达成度。目前,我国农村学校德育基本以城市为蓝本,而城市学校开展的德育是建立在先进的条件和丰富的物质资源基础之上的。农村学校在开展相应的德育活动时,在资金、师资、硬件设施等各个方面都不及城市学校。因此,也很难收到相应的德育成效。乡村伦理作为德育资源,其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乡村独特的生态文化、生产文化、人文文化等;二是乡村人与生俱来的尊老爱幼、信任互助、勤劳淳朴、生活朴素等传统美德以及对乡村的情感。这些都是农村学校在开展德育活动时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伦理观可以成为学校开展环境教育的主题,勤劳质朴的传统美德也可以成为学校德育活动的主题,信任互助的交往伦理可以成为学生人际交往的准则,质朴的习俗伦理可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习俗的体验,感受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3.提高农村学校德育实效

将乡村伦理融入农村学校教育,可以让学校德育更有实效。对学生来说,他们对某种事物的理解如果只是停留在课本知识的传授中,就很难产生共鸣。但面对身边鲜活具体的生活时,他们便会很自然地投入情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所以,将乡村社会中的传统伦理道德、民风民俗、历史文化等融入到德育之中,容易达到更好的德育效果。德育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从身边的事例出发,从生活的视角去理解德育,亲身接触、体会社会生活,这样的德育方式孩子会更容易接受。

三、农村学校德育体系的建构策略

(一)确立农村德育的指导思想

虽然我们一再强调乡村文化和伦理道德在农村学校德育中的重要性,但并不意味着对城市文化与伦理道德的全盘否定。我们所要开展的学校德育,不仅要适合农村学校,对城市学校来说也应有价值。因此,在确立农村德育指导思想时,既要遵循国家对学校德育发展的一般规定,同时又要兼顾乡村特有的文化和伦理道德,凸显农村学校德育的特色,开展个性化、多样化的德育活动,充分体现以农村学校为本的理念。

(二)整理筛选乡村伦理中的特色德育资源

虽然乡村伦理对于农村学校德育具有重要的价值,但乡村伦理所蕴含的内容并不都是正确的、科学的。比如从现代科学的视角看,习俗伦理中包含的一些传统风俗习惯并不是科学的。因此,在没有对这些资源进行“深加工”之前,是不可以将其直接运用于学校德育中的。学校必须对它们进行加工整理和筛选分类,同时要兼顾学生的兴趣和发展要求、农村德育教师的教育水平、农村社会的发展方向等各个方面。只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乡村伦理中的德育资源进行理性筛选,才能合理规范地将其运用到农村学校德育中。同时,由于我国地域广博,乡村伦理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每个地区的农村学校都应注意并重视当地乡村伦理中的特色德育资源,更好地贴近学生的伦理文化实际,真正为学生的道德成长服务。充分利用这些独特的德育资源,学生生活的地方便成为学校德育发生的场域,学生从小耳濡目染的乡间故事便成为德育的内容,学校德育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相联系,使学生感受到农村真实生活的乐趣。

(三)坚持多元一体的价值取向

全面提高农村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整体素质,培养他们形成积极向上、全面发展的良好道德品质,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农村学校德育应该遵循的主导价值取向。其次,学校德育到底是要引导孩子们了解农村、热爱农村、参与到农村各方面的建设,还是要以城市为中心,为城市培养人才、引导孩子们进入城市生活?这是无论在理论界还是教育一线,都争执不下的一大难题在笔者看来,不管是“为农”还是“离农”,都是把学校教育多元的价值取向完全分割甚至对立起来。而学校教育应该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位。农村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是需要现代化教育的各种要求;同时,也应当有“为农”的准备。因此,农村学校德育既要以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整体素养为主导性的价值取向,同时要兼顾农村学校的特色,将两者有机统一起来。

(四)提升乡村教师德育能力

教师的德育能力对于乡村伦理的传承具有重要的影响。本地教师、班主任、少先队负责人、团委老师是乡村伦理德教育的主要力量,因此,有必要对这些人的德育能力进行提升。学科教育能力发展只是农村学校教师素质的一方面,其文化和道德素质对于农村学校德育更为重要。农村教师要具有在农村生活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与其职业相关的,不同于城市教师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知识技能等等。面对我国农村学校教师日渐市民化的趋势,乡村教师缺少和乡村、乡土的良性互动,因此加强对农村学校教师的乡村文化和伦理道德教育也应该得到重视。只有这样,他们在对农村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才能更好地将乡村伦理融入到学校德育中。

参考文献:

[1]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389.

[2]刘铁芳.重新确立乡村教育的根本目标[J].探索与争鸣,2008(05):25.

[3]王志军.乡土文化:农村小学德育活动的幸福场域[J].中小学教育,2011(16):68-69.

责任编辑 徐向阳

农村中学德育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摘 要: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主要途径,也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渠道。西藏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逐年提高,为西藏青年一代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不可否认,西藏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关键词:问题;原因;对策

一、问题及原因分析

1.有效性不足问题

有效性不足问题是指中学思想政治课预期的教学目标和实际达到的教学效果之间的差距。西藏中学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效果不太理想,中学生对老师课堂上讲的内容半信半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外因上分析,中学生从社会上得到的认识及其后形成的观念与学校教育的内容和宗旨不相符合,并发生了不利于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思想行为。从内因上分析,虽然西藏在2010年已经开始新课改,但在课堂教学上仍然相对落后,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潮流,教学方法不贴近学生实际很多学生对政治教材中的事例缺乏感性上的把握;有些政治教师思想僵化、观念陈旧;部分藏族学生汉语水平不过关,不能全面理解政治课本的内容等,这都影响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2.创造性不足问题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可缺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教育应该承担起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重任,中学思想政治课也不例外。但是,对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的不够重视也是西藏中学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严重弊端。当前,西藏中学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仍然十分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理论性,知识目标至高无上,学生整日沉浸在各种抽象概念原理的背诵中,新课改中倡导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三维目标在实际教学中没有完全实现。

3.主体性不足问题

新课改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但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比较重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对怎样控制课堂局面、把握教学进程和怎样“备课”“说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自己很少独立思考,一般教学过程的设计都是老师从头讲到尾,缺少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独立思考问题的机会。一般都是老师把问题讲清楚,要求学生记忆背诵,很少想到要启发学生思维,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4.情感性不足问题

作为中学德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课更应该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和培养。情感发展不仅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提高学生认知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缺乏情感的教学不可能培养出具有整体生命意义的人。然而,长期以来,西藏的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似乎大都忽略了情感培养这一重要内容,在教学设计和模式中缺乏学生情感体验的设计,很少涉及情感目标和内容,思想政治课每个班一个星期两节课,很多教师是上课进教室,下课出教室,其余时间和学生缺乏交流,师生之间缺乏起码的沟通,很多教师不能与学生真正地认真地交换看法,甚至有些教师对学生的意见充耳不闻、不理不睬。这些现象都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课应达到的教学效果。

二、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按照课程改革的要求,中学思想政治课,要求既能教给学生科学知识,又能教给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更重要的是能达到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增强行动的自觉性、培养良好心理品质,发展个性特长和培养良好道德素质。西藏中学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有效性、主体性、创造性和情感性的缺乏现象严重抑制了课堂教学功能的整体实现。作为在西藏工作十三年的负责任中学政治课教师,我在不断分析思考西藏中学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且努力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笔者认为主要是从思想政治课教师改革方面着手来解决这些问题。

1.更新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素质

西藏自治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必然要求教师进行改革。这种改革,首先应该是教师教育观念的改革,真正从应试教育传向素质教育。从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转到对能力的培养,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真正把学生从学习的被动地位中解放出来,教会学生思考,教会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达到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预期教学目标。

除了要更新教育观念以外,思想政治课教师还应该提高自己各方面的教学能力。从知识方面来说,要对传统的政治理论熟练掌握,要求政治课教师熟练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要对时事政治有一定的驾驭能力,能够对时事政治作出正确地分析评价。利用自己拥有的丰富材料和渊博的知识去帮助学生解决时事政治方面的问题,澄清学生对各种社会现象的不良或错误的看法。所以,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既要加强理论学习,又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发现学生的兴趣、加以诱导,营造和谐、民主、平等的氛围。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好思想政治课的目的和意义,使学生把思想政治课的学习与远大理想联系起来,形成长远的、间接的学习动机,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针对思想政治课的特点,要把握时代脉搏,掌握时代信息,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其创新能力,这样既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体意识,师生情感又在课堂教学中碰撞出强烈的求知火花,让教与学在轻松、快乐中进行。师生要共同营造浓厚兴趣、情趣的课堂教学环境,在师生的情感互动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促进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

要使西藏中学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更能发挥它的重要作用,也要加快西藏思想政治课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研发。思想政治课地发课程和校本课程的研发,有利于培养学生信息采集和信息加工的能力,学会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沟通与交流,增强集体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最根本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继而推动社会的发展,使学生在掌握国家课程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时,得到更全面、更协调的发展;让学生在课程的自主选择和个性化知识的掌握过程中形成更多、更广泛的能力。

4.加强领导管理力度,科学决策

中学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除了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以外,在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还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在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思想政治课教学更应该注意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这就要求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领导加强管理力度,进行科学决策,真正从西藏青少年的实际和中学政治教师的实际出发,对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进行培训,帮助提高广大一线政治教师的素质,提高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对课程开设做统筹安排,有效地解决西藏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然,我们还可以从其他方面着手来解决西藏中学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关键的是怎样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不管是西藏的教育领导者、教师,还是学生,都有责任为提高中学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效果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作者单位 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

农村中学德育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1.将中小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体落实在德育常规的主题班会课目标内容上,创建德育与班主任工作协同育人共生型主题班会课程新模式。

2.针对表演式班会公开课普遍现象,积极营造班级自生态德育环境氛围,强化主题班会课的实施从表面热闹走向深层价值引领,促进学生品德的自我生成。

3.依据品德形成与发展的特点规律,根据主题班会实施过程与学生品德生成心路历程的互动原理,构建品德内生型主题班会新样态。

一、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主题班会课的生态德育取向

立德树人是中小学的根本任务,德育要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这一教育使命。主题班会课是德育的基本形式,理当以立德立品、树德树人为目标取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营造德育生态,是中小学主题班会课创新发展的新走向、新模式、新样态。立德以树人,立德方树人。德育生态发展对主题班会课具有内涵和形式发展的指引性与导向性的作用。

主题班会课是依据中小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与学生品德培育及素质发展的目标要求,根据《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与促进学生和班级健康成长的班主任工作任务,以及针对班级的实际需要而以班级会议、课程或活动的形式进行的班集体教育活动。主题班会可以姓“会”——作为班级会议,可以姓“课”——作为教育课程,而本“姓”——其本质特征是班级教育活动,是班主任最常用的班级教育形式。

目前的中小学主题班会公开课,内容以德育为主,形式上关注表层内容热闹多于深层内涵价值。因此,主题班会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重要使命载体,其创新发展取向理当朝着由思想道德素质向全面发展素养培育,从热衷表层、热闹形式到注重深层、内涵品质——品德人格素质,如品德构成的知情意行等心理元素的方向进行设计和引领。品德素养培育是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目标的核心,品德形成的“内化—内生—外化”规律和“经历知情意行心路”原理,是主题班会课生态发展的理论依据。

生态不仅仅是低碳环保的概念,更是文明、美好和发展的理念,体现的是时代精神和发展取向:内容上,生态内涵有生命、生存、生活、生长等意义;形式上,生态有显生态、隐生态、微生态等形态;类型上,生态有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等种类;特质上,生态有内生态、共生态、续生态和自生态本质内涵。内生态、共生态、续生态和自生态特质构成了四维生态系统结构模式。

从主题班会课的性质、内涵、功能、意义上说,引导品德形成的内生外化过程是学生品德素质的内生态发展;促进品德素养由道德规范到品德知情意行要素生成过程是学生品德素质的共生态发展;促进品德发展由他律到自律的过程是学生品德素质的续生态发展;促进形式从表面热闹到品德深层素质构建过程是学生品德素质的自生态发展。同样,德育过程的施与授、学科课堂的教与学、师生影响的互与动、家校共育的协与同,班主任工作的四维生态发展在学校班主任工作尤其是班会课实施、创建和培育中,是一个相辅相成、互动促进,进而形成相得益彰的生态循环发展系统,有力地激励和促进了学生主题班会课创新、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核心素养提升。

二、从表面热闹到深层引领:走出主题班会课非生态陷阱

根据我们对中小学主题班会公开课的观察来看,过去的“教师版班会课”、班主任老师唱独角戏等现象明显减少,现在多了师生沟通、教学互动、活动体验环节和内容。然而,主题班会课设计与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碎片化、孤立化、静止化等“非生态”观念,重复化、简单化、经验化等“伪生态”做法,形式化、表面化、热闹化等“假生态”现象。班主任工作中的师生沟通缺少、家校共育缺乏、德心融合缺失等现象依然突出。主题班会课的表、浅、俗的痕迹依然十分明显:表层化的表演式主题班会课,关注情景氛围的热闹,而缺少深层的价值引导,产生非生态内化障碍;流程化的展示式主题班会课,注重过程的教育预设,而缺少随机的情景生成,导致非生态成长障碍;形式化的娱乐式主题班会课,注重内容的丰富多彩,而缺少品德的内在生成与促进。我们把这些现象称之为重表演设计轻情景生成的非生态班会课陷阱,陷于表面文章走过场,或陷于形式至上花架子等等的主题班会课,自然很难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不能形成生态式发展状态。

品德的形成要经历“内生外化”的心路发展历程,品德发展要经由他律到自律的品格发展经历。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两大特点规律,在其中实际起作用和真正有意义的是德育要求的外塑规范与學生道德需要的内化生成之间的品德形成心路发展生态系统,以及品德发展的他律自律品格、自我教育与自我完善生态发展系统。

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及班主任工作与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之间,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影响等综合影响因素之间,德育观念、模式与方式方法之间存在许多逆向性、障碍性而非生长性、促进性的现象。这也是中小学德育和班主任工作长期以来低效、零效、负效现象的症结所在。因此,确立学校德育和班主任工作的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并以此为指导构建中小学生态德育工作、班主任工作,尤其是主题班会课的模式,把德育工作、班主任工作及主题班会课中的“非生态”“伪生态”“假生态”生态现象转化为“内生态”“共生态”“续生态”“自生态”,是改变当前中小学德育和班主任工作低效、零效、负效现象的必由之路,也是落实主题班会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品德素养生态发展的必经之路。

主题班会课作为中小学德育和班主任工作的一项常规内容,“组织、指导开展班会、团队会(日)、文体娱乐、社会实践、春(秋)游等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班主任不可或缺的职责与任务。然而,由于以德育为主事主调,与学科知识与技能教学相比较,德育更多体现出品德(德行)的形成由内生到外化效果的滞后性、反复性,品德(德性)发展由他律到自律过程的长期性、艰巨性,以及德育工作的低效、微效、渐效、后效性和复杂性特点和规律。

——“经师人师”的情怀,苦口婆心把道理重复一百遍,依然成不了真理。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还是教不出知行合一、表里如一的真人。

——“因为爱,所以爱”,90%的班主任说热爱学生,而90%的学生说感受不到老师的爱,许多班主任发出“爱,所不能”的无助、无力、无奈的叹息。

——“想说爱你不容易”,自媒体时代的师爱似乎难得到学生的共鸣,不少班主任老师因此出现“透支的爱”的疲惫。

——“付出多回报少”的班主任工作与生存状态的困惑与困扰感,中小学教师普遍不情愿当班主任。

在某种程度上,付出与回报的失衡和师爱的困惑,导致班主任的倦怠感和教师不愿意当班主任的想法。与此同时,作为德育和班主任常规工作的主题班会课也出现被边缘化的尴尬局面:形式化、模式化、表演化班会课层出不穷,假班会、虚班会、伪班会、无效班会、低效班会、放羊班会,比比皆是。一些学校班会课形同虚设或被挪作他用,甚至不少名校的班主任不知道如何上主题班会课的公开课。因此,中小学主题班会课要创新发展,不断走向生态化,形成生态式主题班会课模式,才能真正发挥主题班会课立德树人、发展学生素养、促进学生品格素质和整体素质发展的生态价值与功能。

三、从德育生态到品德生态:构筑主题班会课新样态

主题班会课设计与实施的构想和活动过程,是从班级德育到品德生成的生态发展历程。主题班会课的性质,是将班级育人、活动育人、课程育人合于一体的班级教育活动;主题班会课的内容,是把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生活教育集于一体的专题教育课程;主题班会课的目标,是让价值引领、情景体验、认知感悟熔于一炉的人生成长指引。这是中小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的角色定位所决定的。从德育工作生态到品德形成生态的转化过程有三大构筑点。

1.主题班会课目标的生态性取向:目标共生着眼点

作为一种专题性班级教育活动,主题班会课是公共性班集体生活的方式,是成长性学生主体发展的载体,是互动性师生合作沟通的平台。班主任是主题班会活动的设计、组织、实施的指导者,学生是参与、合作和素质生成的主体,师生是互动成长的心理共同体。

作为一种主题性班级教育课程,主题班会课是落实中小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形式,是学生素养培育的重要途径,更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常规性内容,主要的目标指向就是中小学生品格素质和整体素质的发展。

主题班会课的生态发展不仅是中小学德育和班主任工作亟待探索的课题,更是中小学德育和班级教育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需要。针对当前中小学主题班会课的非生态现象,积极推进主题班会课创新与发展的生态化取向:从目的的说理式教化走向体验式内生;从内容的零散式拼凑走向融合式共生;从过程的预设式程序流程走向生成式心路历程。中小学主题班会课的生态式发展有三大关注点:

(1)创新发展目的,聚焦立德树人。重点关注学生素质生成性发展。面对中小学主题班会课目的说理式教化的非生态现象,主题班会课以立德树人和促进学生素质的内生态(如德性内生)、共生态(如群性共生)、续生态(如个性续生)发展为主题目标,突出中小学生德性、群性、个性的自主、自动、自觉养成性发展目标。以中小学生“内生—外化”的品行形成和“他律—自律”的德性养成班会课系列主题目标为例,小学阶段包括不添麻烦—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品行(行为习惯)养成系列;初中阶段包括自主—自觉—自为的品德(道德品質)养成系列;高中阶段的情商(EQ)—德商(MQ)—毅商(AQ)的品格(品德人格)养成系列。

(2)创新发展内容,整体构建。着重关注班会课的生态育人过程。面对中小学主题班会课内容的零散式拼凑的非生态现象,创新发展的着眼点是主题班会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学生全面发展素质培育的目的功能;立足点是中小学班主任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和人生导师的角色使命;出发点是主题班会课的具体任务和当前班级所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基于这些思考,结合当前中小学班会活动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障碍,主题班会课的创新发展,首先要重视班会课核心价值导向要求,主题的确定以及其“一带一路”的目标、思路、内容、形式、流程的主题班会课五元素构建取向。完整的主题班会课结构包括:班会主题——体现教育理念与活动目的的标题;设计思路——主题班会设计构想及指导理念;班会目的——班会预期要达到的结果;班会内容——班会达成目标的内容结构;班会形式——班会活动内容的呈现方式;班会流程——班会活动过程的整体安排:开头、进行、结尾、延伸,主持人串词及班主任小结等;班会小结——班主任评价、拓展延伸、效果预测评估。其次,主题内容的整体规范性要求,尤其是要根据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关于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五项主要内容: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核心内容来确定班会课的主题内容。主题内容的生活真实性要求,要针对班级实际情况,贴近学生现实生活、贴近学生真实情况、贴近学生切实需要。最后,主题要凸显生态发展性的要求——中小学生品德的生态发展、德育的生态发展、学生素质的生态发展。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道德的生成性,创建学校教育教学的立德树人情景——德育的助长性,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发展——品德的生成性,贯穿其中的是一种德育的生态、成长的生态。

(3)创新发展形式,重视科学构建,着力创建自主生成式班会课生态环境。面对中小学主题班会课过程中预设式程序流程的非生态现象,主题班会课形式要体现中小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的特点规律,积极营造有利于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发展的生态环境氛围,创建具有时代精神和适合中小学生心理需求的主题班会课形式,尤其是站在学生立场,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班会课形式,尽可能把教师版的班会课转化为学生版的班会课,使班会课成为学生品德自主生成和生命自觉生长的舞台。

2.主题班会课过程的生成性引导:过程内生着力点

发挥主题班会课程班会课的育人功能,是生态式主题班会课实践创新的着力点。以“走心—导心”生态式主题班会课系列为例,过程目标是探索品德形成经历指导与自导融合的心灵生态成长心路历程;设计原则是展现心路历程、拓展心里潜能;实施要点是“让内心沸腾成为心灵的动力”(毕淑敏);活动方式有“叙事—共情”主题班会课,探索叙事共情、感悟明理的品德形成共情明理成长心路;“活动—体验”主题班会课,经历“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明理—在明理中成长”的体悟式生态成长心路,等等。

3.主题班会课心路的形成性促进:结果自生聚焦点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唤醒成长自觉、激扬生命成长。体悟成长是生命自觉、自主成长的体现,也是生态式主题班会课设计与实施的目的取向。体悟成长取向生态式主题班会课的核心理论,是生命自觉和成长自主理论。从品德形成的意义上说,是品德内化的“感触—感动—感悟理论”;从品德发展的意义上说,是品德发展的“他律—自律—自为理论”;从生态德育的意义上说,是学校德育的“预构—导构—自构理论”。体悟成长取向生态式主题班会课的主要原理,是在情景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转化为主题班会课模式,主要流程是,以“感触—感动—感悟”为内化心路的叙事式主题班会课;以“参与—体验—醒悟”为自省心路的活动式主题班会课;以“交流—启迪—构建”为自构心路的对话式主题班会课。体悟成长是主题班会课设计,也是实施的灵魂和指南。

道德教育、群体教育、班集体教育、共同体教育、家校协同教育、成长教育和“三全育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系列内容,可以构建共生式的主题班会课设计与实施创新样态。

品德教育、学期教育,新班级的“入境教育”、学期初的“收心”与习行教育、学期中习惯自主教育、学期末励志教育、寒暑假安全与自觉教育等,有利于构建内生式的主题班会课设计与实施的新样态。

生命教育、心理教育、自主教育系列等内容,可以构建续生式的主题班会课设计与实施的新样态。中小学不少主题班会课主题内容,经常是碎片化或零散断裂的。“我强!我能!我行!”的豪言壮语和“读”领风骚的盲目自信,没有转化为“敢说—能说—会说”“读说—叙说—演说”及“自圆其说、有理有据、出口成章”的学生“说”带一路(说—听—读—写)的说话能力和夯实根基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素养。说话能力是思維力、学习力、沟通力、领导力的基础,是现代人不可或缺、适应社会、影响他人、成就自我的素养。

人文教育、生涯教育、融合教育、成长教育系列,可以构建自生式的主题班会课设计与实施的新样态。如小学生阅读心理发展的关键期,1—2年级是“幻想童话”期,3—4年级是“历史故事”阅读期,5—6年级是“知识伦理”阅读期。连贯性、阶梯式的阅读内容和阅读方法指导,有助于他们形成阅读兴趣和悦读习惯。

初中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是矛盾动荡性,主要表现为思想意识与心理行为不稳定性:情绪的两极性和行为的反叛性。一般表现为逆反、冲动、自我、封闭的特点,行为上具有社会性、独立性、闭锁性、敏感性的特点;心理行为上容易出现情绪困扰——情感丰富而不稳定,不满自我形象 ;学习困扰——升学压力和学习分化 ;人际困扰——社会交往的盲目,盲目反传统、反父母、反师长,盲目相信朋友;性困扰——性冲动与异性交往。因此,需要用积极心态营造、积极情绪管理、正向人际沟通、心理教练技术等系统主题班会课帮助他们进行自助性成长指引。高中生心理行为发展特点表现为,高一成人感强烈的心理断乳期:自我意识、独立思考和处事能力明显发展;情感活跃而丰富但有自控与内隐性发展;人际交往行为两极性,对成人闭锁和朋辈化更明显。高二是学习分化期:茫然期,易松懈、易自我怀疑、自卑和焦虑;友爱期,同伴交往友谊感的固深化发展,易恋爱。高三是树立理想追求,思考人生价值和制订生涯规划的关键期。因此,系列化、序列化、层次化、阶梯式相关主题班会课指导,对他们的心理与品德及整体素质的养成将具有自我成长性的自生态发展的深远价值和意义。

上一篇:创业应用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关于让子弹飞的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