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与小学教育论文范文

2023-12-08

德育教育与小学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近年来,教育部印发多项文件中都着重提到:“重点补充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镇学校的艺术教师。”“加强乡村学校音体美等师资紧缺学科教师培训”。本文概括的提出了“转”“聘”“培”三种模式,针对乡村学校美术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与紧迫性,拟在探索更有效的乡村学校美术师资建设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乡村教师;美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重要举措中提到“加强乡村学校音体美等师资紧缺学科教师和民族地区双语教师培训。按照乡村教师的实际需求改进培训方式,采取顶岗置换、网络研修、送教下乡、专家指导、校本研修等多种形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江苏省出台的《江苏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办法(2015-2020年)》“重点任务”的第二条“优先补足配齐乡村学校教师”中提到“重点补充中小学音乐、体育、美术等紧缺学科教师,力争到2020年,音乐、体育、美术专职教师比例小学和初中分别不低于60%和80%。”第七条“积极开展乡村教师培训”中提到“组织乡村学校音乐、体育、美术等紧缺学科兼职教师培训,满足课程实施对师资的需求。”由此可见,加强乡村学校美术师资队伍建设迫在眉睫。

美术教育对于学生整体人文素养的培育、立德树人具有重要的作用。学校里的美术教育课程是实施美育的最主要的途径。学习美术能够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发挥创新意识、激发想象力等,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随着美术教育的发展,城镇中小学美术课程的开设和美术教师师资的配备已基本完善,能够达到教育部的要求。与此同时,根据对多地乡村学校的调研发现,广大农村中小学校美术教育现状令人堪忧,而边远贫困地区的中小学美术教育更是存在着盲区,许多学校没有美术课程。其主要体现在:专业美术教师严重短缺、现任美术教师专业素质不高、学校对美术教育不够重视、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等方面。

农村中小学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基础,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中之重。农村学校美术类课程的开设,关系到广大农村中小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能否得到健康全面发展,关系到农村人口的文化艺术素养能否得到整体提升。在我国,美术教育的落脚点应该把美术教育普及到每一所农村偏远贫困地区的学校,关注村小里孩子们的美术教育情况,让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一样享受艺术熏陶、情操陶冶。

针对以上乡村学校美术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与紧迫性,本文进行了以下几点思考,旨在探索更有效的美术师资建设的方法与途径。

一、“转”——优化师资配置,鼓励向美术学科转岗。把具有美术教学意向和美术特长的非专职教师,转岗到专业美术教师队伍中来。对凡具有一定美术专长且乐意从事美术教学的人员实行“转岗”,通过一段时间的培训与专业进修,让他们挑起美术教学的担子。这一方法是针对乡村学校较难引进专业美术教师、师资配置满额等情况,组织有关教师进行意向申报、专业测试、全面考察,在确定人选后进行专业转岗培训,培训合格后上岗。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乡村学校美术教师师资的合理配置,师资建设成本不高。缺点是,存在转岗后的教师专业水平不高、专业归属感不强等问题,从而难以达到整体提高美术教育教学水平。根据调研和一些实例证明,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要加强对转岗教师的专业培训,对于转岗培训的课程设施与课时量都应该有足够合理的标准和要求。

2010年,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教育局曾委托徐州高等师范学校,对40余位非美术专业小学教师进行美术转岗培训,培训为期一学期,培训课程包括素描、色彩、图案、国画、工艺制作、民间美术、速写、美术教学论等多种专业课程,总计约600学时。各门课程在培训结束时都有相应的考核要求,各门课程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据了解,经过培训,转岗教师教学效果提高显著,已基本能够达到美术专业教师的水平。从这一成功的案例我们可以发现,“转”这一完善美术师资队伍的方法是切实可行的,其实施的关键和重点是要做好专业的转岗培训工作。

二、“聘”——拓宽师资视野,聘请优秀民间艺人与优秀退休美术教师。这里提到的“聘”,不仅仅指从社会上聘用具有美术教师资质的普通教师,而且要扩宽、提升视野,从社会各界聘请优秀退休美术教师、优秀民间艺术家,到学校执教或担任美术辅导员。

对于有丰富乡土文化资源的地区,聘请优秀民间艺人到校任教,是对民间美术资源的有效利用与传承。从退休的优秀美术教师中返聘一部分重回岗位,也对现有教师起到了“传、帮、带”的作用。这些教师专业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对弘扬传统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校园文化、培养年轻教师队伍都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据了解,这一模式的运用在前些年中央提出的“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中成效显著。自2011年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实施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以来,目前我市各乡镇中心学校已基本覆盖。乡村学校少年宫主要是依托乡镇中小学校现有场地、教室和设施,由学校进行管理,在课余和节假日开展课外、校外公益性活动。各地乡镇学校少年宫结合本地优势,挖掘乡土资源、特色文化,聘请当地优秀民间艺人与精英教师任教,创办了很多具有特色的活动项目。有力提升了当地素质教育水平,满足了乡镇学校学生对音、体、美等学科的学习需求。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种模式也存在一些缺陷与瓶颈。优秀民间艺人与优秀老教师的稀缺性以及场地与设施的限制,使得这一模式很难在所有乡村学校全面实施下去;聘用教师的不稳定性与教学评价机制的不完善,也使得这些教师无法完全替代专职美术教师常态化的开展工作。但在条件符合的地区,不乏是补充与提高美术师资队伍建设的一条有效途径。

三、“培”——转变培养理念,加强基层学校师范生培养,自培自用,定向培养美术教育师范生。为了乡村美术教育的长远发展,拥有一批经过正规专业训练的专职美术教师才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乡村美术教师短缺的问题。以往由于多方面因素导致美术类师范生毕业后极少愿意到条件落后的乡村从事美术教学。近些年尽管国家在资金、设施等方面加大对乡村学校的扶植力度,但愿意长期留在乡村学校教书的美术类师范生依旧难以满足地方对美术师资的需求。靠短期支教、教师交流等活动,也仅能解一时只需。针对这一问题,从根源来看,应该转变师范生培养理念,避免盲目追求师范生的高学历培养,转而脚踏实地、按需培养。现在高校培养出来的美术类师范生,会有一部分作为志愿者到偏远地区进行支教,我们应多鼓励并大力宣传这样的行为和做法,但这只是少数或暂时的。大多数高校毕业生都会更乐于选择到大城市工作,有条件的甚至出国深造。那么如何才能让更多年轻优秀人才致力于农村的美术教育?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只有发挥基层地区师范院校的优势,才能带动地区文化和地区师资队伍的发展。基层师范院校应该多培养一些从农村贫困地区出来的定向美术师范生,降低门槛、加强培养,这些学生会因为学习机会来之不易,从而更好地回报社会、发展家乡的中小学美术教育,让更多山里的孩子享受到良好的美术教育。

根据案例资料显示,安徽省砀山县早在2000年前后,为提升美术教育师资队伍做长远打算,从高中毕业生中选拔一批热爱美术教育的学生,与当时的淮北煤师院、宿州师专联合办了美术大专班。毕业后择优录取,自培自用,大大充实了该县美术教师队伍。由此案例可以发现,从当地初中、高中学生中选拔具有美术才艺、热爱美术教育的学生,委托或联合当地师范院校针对初中生进行5年一贯制,高中生进行2-3年的大专教育,之后择优录用,这一培养模式可以有效的解决以往美术类师范生毕业后大量流失的问题。

这一模式从长远来看是解决乡村学校美术师资短缺的有效途径,但依旧存在培养周期长、需要进行区域内整体统筹调研等多方面问题。很难在较短时间内 改善美术师资短缺的情况。

除了以上提到的“转”“聘”“培”,三种模式外,还有招募志愿者,向各大师范院校、美术院校、文化团体、退休美术教师发出号召,为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公开招募志愿者行动;制定教师流动机制,让有专长的美术教师真正流动起来,解放思想,让专业优秀的美术教师不局限在某一学校任课,而是有计划的让他们流动起来,可在全乡镇各乡村学校轮流进行任课,充分发挥其特长,从而达到优秀美术教育资源共享。已改行或转岗的美术教育专业教师回归艺教岗位等多种措施。

但同时我们应看到的是以上每一种措施都有其利弊和特殊的前提条件,各地乡村学校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其中一种或几种,扬长避短、合理运用,以寻求适合当地情况的方法和途径。

参考文献:

[1]万丽君. 走向公平——中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调查与行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1.

[2]许中伟.缓解农村中小学艺术师资紧缺矛盾之我见[J].艺术教育,2007,(02):36.

作者单位:徐州高等师范学校

德育教育与小学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科学教学应顺儿童的天性,讲求“做思共生”。追寻“做思共生”的育人价值,在科学教育领域尝试唤醒“身体发现”,实现教育的“身体回归”;追寻“做思共生”的教学价值,让学生走向实践、体验、操作,走向活动,走向综合,走向生活,获得与知识相关的经验;追寻“做思共生”的学科价值,从理解科学解释、产生科学证据、反思科学知识、富有成效地参与科学活动四个方面开展学习,形成全面的科学观。

关键词:做思共生 科学教学 育人价值 教学价值 学科价值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儿童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具有基础性、活动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特征。如果说“动手”与“动脑”是儿童科学学习的天然状态,那么,“做”与“思”则是儿童科学学习的固有姿态。科学教学应顺儿童的天性,讲求“做思共生”是其应有之义。“做思共生”科学教学是学生动手动脑学科学的一种教学实践形态,“做”侧重于动手,主要是指具有实践和感性特质的科学活动。“思”侧重于动脑,主要是指具有心智和理性特质的思维活动。“共生”原指在生物学领域种群生态学范畴内的两种或多种生物,在生理上相互依存程度达到稳定、持久、亲密、共利、平衡的宜居状态。后来,共生理论被扩展应用于生态学、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及教育学等领域,取得了开创性成果,并彰显出了共生理论的核心要义——共存、互利、合作、互补、和谐与共进。“做思共生”的科学教学是以“做”为支架的活动方式,具有实验性、工具性、实践性、情境性和探究性;是在问题情境的导引下,让学生运用有关工具与材料,通过实际操作,在认知与非认知因素参与下进行的一种经历科学过程、发现科学结论、理解科学知识的思维活动。

一、“做思共生”的育人價值:身体在场的发现与契合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决定了教育理论与实践必须围绕“人”展开。然而在具体的教育实践过程中,人们往往更加关注“心”而忽视“身”。与此相应,教育研究中的身心主题被简化为“心”的问题,“身”在其间隐退,教育往往成为“脖颈以上”的教育。因此,在科学教育领域尝试唤醒“身体发现”,实现教育的“身体回归”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方面,身体在教育中的地位被边缘化。在身心二元对立的理性主义传统中,身体的形象总是同欲望、冲动、机体、肉体、“革命的本钱”、载体联系在一起。教育偏重认知、思维和识记,而忽视身体、情感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切断了身体与知识的天然联系,使身体变成了可有可无的角色。

另一方面,漠视或淡化身体是对身体的片面理解。在教育研究中,人们往往仅从生理学、解剖学的意义上理解身体,将身体视为精神的载体、生命的物质基础或遗传性因素,是人发展的物质前提。由此,身体在教育中往往被“物化”“工具化”“客体化”“生理化”“肉身化”,身体等同于“躯体”,身心在很大程度上处于分离状态。

事实上,小学科学教育既包括科学知识的教育,也包括寻求知识过程中所应具备的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等方面的教育,还包括正确地理解科学与人、科学与自然、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的教育。这就需要从身心统一的角度来理解身体,理解身体教育。身体的发现与转向倡导一种完整的身体观,从心理、生理、情感、认知、文化、社会等多视角观照身体,旨在张扬教育的生命体验和生命活力,既关乎学生身体的成长发育、感官认知、情感意志的培养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又关乎人的总体素质。

“做思共生”的科学教学契合身体的发现与转向,还原身体的本真,完善对身体的塑造与变革,充分发挥身体潜在的各种可能性、开放性和期待性,将身体作为科学教育意义的发生场,使身体“从遮蔽走向敞亮”。它将科学学习中外显的动手与动脑从认知发生与思维发展的角度表征为“做”与“思”,尝试建构一种以具象认知为原型,以动作思维为支撑,以操作表象为纽带,以知行合一为特质,以动作技能为外显,以心智技能为内隐,以智慧学习为发轫的科学教学活动形态。这种教学形态,是以教育中身体的解放与自由为根基的。它更加强调自然、社会与他人对个体存在的意义,更加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价值世界与体验世界,在自然、社会、他者与自我的融合统一中探求科学知识的情境化意义。

二、“做思共生”的教学价值:活动过程的完整与重塑

教学的过程是活动的过程,教学活动过程基本上是一个破解迷思、改变观点的历程,是让学生大致经历科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人们往往习惯于用自己已有的经验或看法来诠释现象或事件的发生,这种经验或看法往往被称为“科学知识”或“理论”。当“科学知识”和“理论”不能解释当前现象的时候,人们就试图改变它,去建构一个能够为人们所接受的“新的理论”,并希望“新的理论”能够解释当前的现象,而且与已有的经验和理论没有矛盾或冲突。

这样看来,科学知识不仅需要经历与探索,而且需要不断地更新和完善。事实上,任何知识都存在于一定的时间、空间、理论范畴、价值体系等文化因素之中,不同的文化形态特别是教学文化会产生不同的知识类型和不同的知识体系,这也就意味着教学不只是传授既定的知识成果,而且需要创设一些特定的生活化情境,使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在互动中建构自身的知识体系。身体通过亲身实践、体验,亲临教学发生的现场,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亲历由“做”到“思”、由“身”到“心”的发展路径。因此,科学教学应丰富、激活、建构、生成、引领学生的切身经验,使之得到充分的利用与改造。同时,也要引导学生积极表达“切身”体验——表达的过程就是展现生命、展示自我的过程。从身体出发,通过身体力行、动手实践、手脑并用等方式进行教学,才能促进身体与知识的有效联结,才能重建身体与教学的教育关联,进而实现身心的和谐发展。

教学文化和知识观规制着教学过程。如果教学文化是“传授—接受”型的,其知识观则认为知识具有权威性,是静止的、既定的、确定不变的,对知识应该膜拜,不许质疑;其教学则注重外在的知识渗透,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往往采用“课程压缩”的策略。按照这种策略,“教学”被压缩为“知识的教学”,“知识的教学”被压缩为“书本知识的教学”,“书本知识的教学”又被进一步压缩为“书本上可以考试的知识的教学”,层层压缩的结果,就是教学的内涵严重缩水。“做思共生”的科学教学扬弃“传授—接受”型教学文化,更加关注“建构—探究”型的教学文化,认为知识是一个开放的体系,知识不是静止的,也不可能是完全中立、价值无涉的,而是多样的、动态发展的,并具有一定的境域性,其教学过程更加注重个人体验。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做思共生”的科学教学倾向于采用“课程延展”的策略,认为要让学生获得知识,就需要让学生获得与知识相关的经验;为了让学生获得这些经验,就需要走向实践、体验、操作,走向活动,走向综合,走向生活,教学的内涵就会表现得越来越多样、丰盈,教学的过程则会更加丰富和完整。

三、“做思共生”的学科价值:科学特质的彰显与嬗变

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作为教育的学科,需要考虑学科的特质,也就是学科价值。正如叶澜教授所说:“每门学科对学生的发展价值,除了一个领域的知识以外,从更深的层次看,至少还可以为学生认识、阐述、感受、体悟、改变“这个自己”活在其中,并与其不断互动,为形成、实现自己的愿望提供不同的路径和独特视角,发现不同的方法和思维策略;提供一种唯有在这个学科的学习中才可能获得的经历和体验;提供独特的学科美的发现、欣赏和表达能力。”科学也不例外。近几十年来,科学先后经历了由“作为内容的科学”到“作为过程的科学”,再到“作为探究的科学”,再到当下的“作为实践的科学”的转变。每一次转变,不仅仅是提法的改变,在其背后更是科学教育思想的飞跃,体现了对科学本质理解的不断深入。

科学教育不仅传播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理解科学本质,以形成全面的科学观。科学是人类对自然界的理解以及对各种知识不断拓展、修正和完善的统一体,它不仅包括了科学成果,而且包括了科学成果产生的过程。因此,科学学习具有不可分割、相互交织的四个方面:理解科学解释,产生科学证据,反思科学知识,富有成效地参与科学活动。无论是“内容”“过程”还是“探究”,都很难将这四方面统一起来,只有投入“作为实践的科学”时,才能全面体现科学学习的本质。“作为实践的科学”强调如何将对事物或现象的概念性理解与对事物或现象做出的解释联系起来、与实验探索活动联系起来。“作为实践的科学”,无意全面否定科学的“探究”本质。科学实践的重要形式之一是科学探究,但由于科学探究已被界定为科学家发现科学知识的探索过程,强调知识的逻辑实证,尚未重视社会与文化在科学中的权重,教学实践中往往导致师生将科学探究理解为一种固定化和步骤化的科学方法,无法理解科学家真实的科学探究所需要的社会协商、论证、评价、解释并获取最终问题解决方案的行为。“作为实践的科学”,突出强调科学是认知、社会、行为等多维度的实践活动,更能全面体现科学的本质和属性。

科学的实践转向还包含“整合”的理念。整合不是停留在内容方面的分科或综合,而是在课程观与教学观上统整科学的实践转向、学习科学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倾向以及科学与人文的整合趋势,从而架构一个体现科学自身开放、动态属性的科学教育体系。整合分为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纵向是整合科学课程的逻辑与学生认知发展水平。横向首先是以大概念为核心的科学概念体系的建构,其次是实现概念理解与实践的相互促进,再次是渗透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以及科学、技术、工程与社会等之间的跨领域整合。《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科学的实践性、整合(综合)性进行了新的定位,提出了新的要求,丰富了新的内涵。特别是将“技术与工程”作为内容領域,将“学习进阶”作为目标指向,将“核心概念(大概念)”作为统整要素。这将对促进学科转向、彰显学科特质、实现学科价值产生深远的影响,也将为“做思共生”科学教学提供更为广阔的创新实践场域。

当下,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成为教师更为自觉的探索与追求。那么,什么是科学学习最大的问题?让科学学习发生的关键是什么?如何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者?“做思共生”科学教学正是基于这些问题的一种创新实践与探索,是学生主体意识的彰显,是科学学科本质属性的回归,是科学素养与关键能力的弘扬。

“做思共生”是生态的,能使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得以对接与交融;“做思共生”是生长的,能使学生本体、知识本质、探究本性得到有机统一;“做思共生”是生动的,能使学科的实践性、综合性、体验性得到有效彰显。坚守儿童科学学习的天然状态,顺其天性而育之,努力实现儿童从“喜欢的科学”到“需要的科学”的深刻嬗变。

参考文献:

[1] 顾长明.“做思共生”的科学教学主张与实践建构[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6(7).

[2] 董洪亮.用经验改造基础教育[J].江苏教育,2016(Z2).

[3] 叶浩生.身体与学习:具身认知及其对传统教育观的挑战[J].教育研究,2015(4).

[4] 张良.具身认知理论视域中课程知识观的重建[J].课程·教材·教法,2016(3).

[5] 顾长明.从“扬心抑身”到“身心复归”——“做思共生”科学教学的研究路径与范式[J].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6(12).

[6] 杨晓.让“身体”回到教学[J].全球教育展望,2015(2).

德育教育与小学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本文们将羌族传统乐器与学校音乐教育融合,并提出了一些教学上的建议:通过音乐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两种形式将羌民族乐器运用其中。课堂上将羌民族乐器运用在音乐欣赏课、音乐活动、音乐创编等环节;课堂外以组建少儿羌族器乐团,成立羌族乐器制作兴趣组,开展羌族乡村音乐活动等方式渗入民族器乐。为丰富拓展音乐课堂教学,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理解,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羌族;乐器;音乐教育

顺应《新课标》的号召:“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要善于将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音乐项目)运用到音乐课程中来。”①传承弘扬民族音乐具有重要价值,教育是文化传承的主要渠道,学校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传承互为基础,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作为学校音乐教育的课程资源,并选其适合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内容,培养学生从小热爱民族音乐文化,树立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具有重大意义。

一、 羌族的民族乐器

羌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主要分布在四川阿坝自治州茂县、理县、黑水、松潘以及北川一带。羌族大多聚居于高山或赶山半区,也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民族,羌族仍保留着少数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其中主要的民族乐器有5种,它们分别是羊皮鼓、羌笛、盘铃、口弦、唢呐。

1、 用于宗教仪式的乐器

原始的宗教是羌族人民最重要的信仰,其中“释比”在羌民心目中的地位尤为重要。“释比”是羌族人的宗教大师,是连接人神交往的桥梁和传承历史人。主要从事祭山、还愿、驱鬼、消灾等宗教活动。法器是“释比”从事祭祀活动的工具,其中羊皮鼓、盘铃为一部分。羊皮鼓由羊皮制成,直径不足一米,敲打发声,音响浑厚。盘铃形似碟盘,铜制品,上部呈现半圆状,下部喇叭口外翻,内系古锤,外界铃柄,通过摇击发声,音色清脆柔和。

2、 用于情感表达的乐器

口弦也叫“俄罗”,由妇女吹弹,由油竹制成,吹奏时放于口边,用呼吸的气流振动簧舌,同时用手拨动发声,音色古朴浑厚。羌族男女在恋爱时,通常吹奏口弦诉说情感,表达爱意。

3、 用于其他场合的乐器

羌族乐器除了在宗教祭祀、情感表达等场合使用外,在其他婚礼、丧葬以及节庆等活动也会用到。例如唢呐,又称“亥尔”,由铜等金属材料做成,一般用于婚礼、丧葬以及节庆等活动,音乐明亮清脆。羌笛由竹子做成,常用于独奏和歌舞伴奏,用鼓腮换气法吹奏,被称为羌族古老的管乐器,声音悠扬苍伤。

我们将这些民族乐器融入到学校音乐教育中,不仅可以丰富拓展音乐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文化的情怀,从而达到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目的。

二、羌族乐器融入音乐课堂教学

1、 作为理论性常识在音乐欣赏课中的运用

音乐欣赏是一种由外到内的音乐情感体验活动。在课堂上,教

师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羌族器乐作品以及民族节日庆典活动,通过播放音像视频资料,让学生学习民族器乐音乐常识,掌握音乐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获得音乐情感体验。教师采取“视听、讨论、讲授”的方式,让学生学习不同乐器的演奏方式、听辨不同乐器演奏的音响效果和音色特点,以及乐器在音乐作品中所表达的音乐内涵,从而达到音乐审美的目的。让学生更好地享受音乐带来的欢乐,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例如,将羌笛的音乐作品作为音乐欣赏课主题,先让学生通过视频资料感受音乐,教师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学习具有羌民族特色的乐器——羌笛。从羌笛的历史文化、乐器材质构成、发声原理、演奏特点,以及所表达的音乐意境等方面学习,让学生获得对羌笛乐器的情感体验。

2、 作为伴奏乐器在歌曲、舞蹈中的运用

为了丰富拓展课堂教学形式,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可以选取一些节奏性强的乐器(羊皮鼓、盘铃)为歌曲和舞蹈伴奏。教师选用表现不同音乐内容的羌族歌曲或舞蹈素材,将不同的音乐形象作为对比,例如沉重悲伤的祭祀类音乐和活泼欢快的节日庆典音乐。学生通过作品所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用乐器伴奏表达音乐情感。我们可以将羊皮鼓作为例子,羊皮鼓作为一种打击乐器,通过不同的敲击方式、敲击鼓的不同部位、敲击的速度改变等方式演奏,表现不同的音乐内涵。学生在对音乐作品了解的基础上,通过自由发挥想象,即兴地演奏乐器。还可以开展一些音乐活动,融入“音乐、舞蹈、乐器”三种元素,通过歌唱、律动、演奏的方式表现音乐。

3、 作为音乐表现手段表达音乐内容

《新课标》中提出:“设计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从音乐学习的特点出发,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进学生对音乐的喜爱,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以获得对音乐的亲身体验。”②在教学中,通过设计不同的音乐活动,用乐器表现音乐内容。教师可以根据羌族重要的祭山仪式(祭祀山神,祈祷风条雨顺,来年好丰收)的为主题引导学生设计音乐活动。将学生分成不同组,每组创编一个以故事情景为内容的音乐活动,在活动中让不同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将乐器羊皮鼓、盘铃运用其中,用乐器表现不同的音乐场景。整个活动无背景音乐,可由一个学生讲述故事内容,其他同学用乐器和肢体语言表现。

4、 作为乐器演奏学习融入音乐创编课

《新课标》倡导:“在中小学音乐课程中,教师应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内容、形式和情景,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演唱、演奏、聆听、综合性艺术表演和即兴创编等各项音乐活动。”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将旋律性强的乐器(羌笛、口弦)运用到音乐课中。通过学习一段音乐,让学生掌握这段音乐的主旋律,并能背唱,通过乐器演奏对同一旋律的改编、创编,改变节奏、节拍、旋律等形式,让学生感受不同音乐的体验,从而掌握音乐的元素,开发学生创造力,提高学习兴趣。

三、 羌族乐器在音乐课堂外的渗入

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课外活动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丰富扩展课外活动模式。

1、 组建少儿羌族器乐团

课外社团活动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激发学生音乐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课外组建少儿羌族器乐团。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不同的羌族乐器,在掌握民族乐器基本的演奏方法基础上,并组成乐团共同演绎民族音乐。在社团活动中既让学生不仅掌握了不同羌族乐器的演奏方法和技巧,也不同程度地提高了他们的音乐合作和协调能力。学生通过参加一些民族活动,更好地传承民族音乐文化。

2、 成立羌族乐器制作兴趣组

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民族乐器制作等活动,一方面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加深学生对民族乐器的热爱。教师可以采取两种方式教学:第一,邀请一些民间艺人到学校为学生讲解乐器的制作原理,观看制作过程,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尝试制作;第二,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不同乐器的特点以及发声原理,选择不同的素材代替制作乐器,让学生发挥其想象力,创造不同素材的简易乐器。

3、 开展羌族乡村音乐活动

课外学习是最为直观、生动的学习方式,教师可以通过课外采风等形式,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民族音乐。我们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到民族地区采风,邀请一些老艺人为学生表演乐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民族文化,民风民族,加深他们对民族乐器的了解。

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莫赛尔曾说过:“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事实上,我们将羌族传统乐器与学校音乐教育融合,为丰富拓展音乐课堂教学形式,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认识、理解,并通过教育的纽带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单位: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研究中心)

基金项目:四川哲学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羌学研究中心项目《羌族传统乐器在民族地区基础音乐教育中的应用与研究》QXY1415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试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②③同①

参考文献:

[1]梦非.羌文化旅游目的地-茂县[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11.

德育教育与小学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美术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不仅需要引入大量的资源供学生审视、赏析和描摹,还需要开放的师生互动环境,更需要激发学生的主观意识,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文章结合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教学的整合优势,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美术 教育整合

美术是通过色彩、线条等元素构造直观的物像表现美的艺术,美术教育要培养学生用双眼发现美,用双手创造美,用人文的审美观鉴赏美的能力。传统课堂显然对美术教学形成了较大的局限:一方面,材料的展示不能够放大集中,资源不够丰富,限制了学生所能够接受的信息量,影响了学生的视野开阔度,进而限制了学生思维的扩展;另一方面,传统的美术创作技能的传授,方法展示渠道单一,学生掌握的技能较为片面,不能够从较高的层次理解美学原理,影响到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发。信息教育技术的迅速普及,让传统课堂的弊端展现得更加鲜明,简洁的信息展示方式将图像、视频、音乐等引入课堂,多元化的信息采集渠道和呈现方式全面调动了学生的视听观感,使得学生对于美的感悟更加深刻,同时也大大扩充了课堂中的信息容量,为促进学生个性化的见解培育了丰富而肥沃的土壤。信息技术也革新了师生课堂对话的方式,使得互动更加快捷有效。全新的计算机绘画技术,使得美术创作的程序和过程更加简易,也大大刺激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1 信息技术对于生活,最鲜明的特征就是方便了资源的共享和调用采集

以互联网为主要平台,我们可以收集到大量有价值的资源,并且还可以借助相机、录影机、手机等现代信息采集设备,采集身边的优质资源然后经过计算机加工将其应用于课堂。这种便利条件的生成,有效提高了教师教育思想与教学实施之间的保真度,使得教师能够将自己天马行空的教学设想变为现实,呈现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从学生角度来说,来源于经典的优质资源可以引领他们渐次步入美学的殿堂,来源于生活的优质资源可以引领他们打开发现美的眼睛,学会从生活中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进而创造生活的美,装点美的生活。

比如,苏少版小学美术第八册《看花灯》的教学,教师课前采集了有关灯市活动和花灯的大量视频、图片、文字介绍、范作等几种资料整合在教学课件当中。在上课之初就利用其中的视频、图片和学生一起回忆生活中看到的花灯,并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自己感受到的花灯特色,将学生已然发散开去的思维凝聚在美术课堂当中。随着讨论的深入,教师又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发现花灯制作中所用到的美学元素。学生根据自己眼前展示的丰富材料,开始了发现和总结概括的学习探究。最终总结道“花灯形态丰富多样,但基本上都是生活物像的衍生和变体;花灯的色彩艳丽,以暖色调为主;其装饰可以是剪纸、挂坠等具有民俗特色的元素”。没有丰富的资源,就不能真正打开学生的眼睛,让他们拥有审美情趣,更不能引导学生感悟美学创造的基本原理。信息技术,为教师教学提供了一个方便的资源展示平台,也不失为学生不断跃升的跳板。

2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也能帮助教师更加有效地创设教学情境。多媒体能够将形、色、声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营造出我们需要的气氛,结合教师的语言引导更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比如,苏少版小学美术第九册《有趣的“服饰”》的教学,教师设置了时装设计大赛这样一个教学情境,先采用多媒体展示了时装表演的片段,让学生感受时装设计艺术的特点,并将学生带入了“设计师交流”的情境,让学生在小组内探讨时装设计需要关注的要素。随着学生津津有味地探讨,他们基本形成了时装设计的理念——“采用色彩、质料、突出的形态等元素设计出有鲜明特征的服饰,夸张一点也无所谓”。随后,教师又出示了一些时装展览的情境图,引领学生“穿越”于世界各地的大型时装盛会,“取经”、“深造”、“寻找灵感”。之后,开始了自己的设计创造。

整个情境创设以一贯之,大量依靠了信息技术设备的展示功能和信息采集功能,将学生需要的信息整合到课堂当中,使学生情绪高涨的同时也树立了自主设计的信心。

3 运用计算机绘画,培养创新精神

计算机绘画,是近年来诞生的一项全新的美术创作形式,这也是将来美术创作行业发展的新的生力点。在课堂教学中引入计算机绘画活动,方便学生实现自己的创意,当然也方便了学生创新精神的生成和成长。一方面,计算机绘画软件操作简易,所见即所得;另一方面,计算机绘图拥有更加灵活的处理过程,便于学生修改画作。一些电脑制图软件还具备图片合成的巨大功能,如果将学生不同时段的画作或者照片等资源灵活组合,可以创造出我们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比如,苏少版小学美术第九册《渐变的形》的教学,教师采用Flash软件教育学生进行计算机绘图,先通过教师机演示了一个圆形渐变为金鱼的绘画过程,以便学生掌握关键的技巧。随后,便让学生开始自己的创作活动。学生经过自己的摸索,绘制了非常丰富的渐变动画,比如“日升日落”、“花开花谢”、“哪吒出生”等,而且绘画所用的时间也不多。接着,教师又将学生能力拓向场景制作方面,还是借助教师机演示了使用图层功能的技巧,学生马上明白了自己可以在渐变绘画的背面绘制一幅场景,于是他们的绘画又活了起来。一堂课结束,学生不仅感悟了渐变的形一步步渐变的过程,而且过了一把动画制作的瘾。计算机绘图,可以创生无限的创造机缘,大大开阔了学生创造美的视野和能力,为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较为成熟的生产力,在不同的领域里,信息技术都展现着传统生产力所不具备的辅助优势,将美术教育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是教师帮助学生打开艺术殿堂大门的有力手段。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才能更好地发挥资源优势,成为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途径。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宜陵中心小学,江苏 扬州 225231)

德育教育与小学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思维已经在各个领域开花结果。各个行业也在寻求用新的角度、新的思维来改进已有的行业,教育行业也是如此。面对社会上各种思潮风起云涌,传统的德育教育已经显现出了颓势。如何应对新时代的新形势,如何利用新时代的工具来革除弊端,更顺利的开展教育工作,这对当前小学德育工作者提出了新时代的新要求。

关键词:小学德育;现代信息技术;融合

目前,国家对于教育行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基础教育设施的资金投入也在逐年增长。然而随着时间的增长,落后的小学德育教育与当下先进的教育需求的矛盾逐渐突显。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无法落实,课程时间被挤占,课程设置形同虚设。现如今,现代信息技术风头正热,而其所具有的高效性、多样性,恰恰能够弥补传统德育的不足,增强实效性,使得小学德育教学在不论内容还是方法上都发生较大变化。

一、课程内容信息技术化

首先要在课程的前期准备上,就将德育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要让讲解知识不再单单依靠书本,对此可以利用幻灯片开展教学。幻灯片可以让书上的配图动起来,让书上的人物说话,再配合音乐、视频,不仅仅能从书上看到知识,还能听到知识。通过调动更多的感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完全可以在小学的课堂上,紧紧抓住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跟随教师的步骤来完成教学工作[1]。

例如,完全可以通过手机、相机等拍摄设备,把书上配图中的人物以图片的形式上传到电脑,然后通过PS等等图片处理程序,将人物分离出来,这就获得了与教科书内容一致的课件素材,然后再将其制作为幻灯片,配合适当的音乐和与课程相关的视频,如在《大自然的礼物》一课中,书中的种植、采摘、炒茶、纺织等等劳动场面,都可以通过百度等搜索引擎,搜索到内容相关的视频,再通过绘声绘影等简单的视频编辑软件,可以将几段视频剪辑到一起,通过这样的方法,就可以完全将书本电子化、立体化、直观化、趣味化,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对学生产生的吸引力,是传统教育模式无法比拟的。

二、课后作业信息技术化

不久之前,国内都在提倡无纸化办公,而我们的小学德育教育也可以学习其中的可取之处。在不强调学生手写字体优美程度的德育教学中,完全可以不再布置纸面的作业,将作业转移到网络上、电脑上、手机上。从布置作业到收取作业,相比于传统的纸质作业便捷性大大提高,这提高了教学效率,降低了教师的授课难度[2]。不仅仅作业平台发生改变,作业的内容也可以创新。平时的课后作业将不再限制于选择、填空、简答的考卷模式,完全可以将作业嵌套在动画片、情境对话中。

例如,在《我们在公共场所》这一课的课后作业中,完全可以将作业融入到动画中,比如在商场里,一名小朋友在走路的过程中,随手将一团纸丢在地上;小朋友在走出商场之后,横穿马路不走斑马线;小朋友坐在爸爸的汽车里,爸爸不等红灯变绿,就直接开过路口。然后由书本中常用的另一个小朋友的形象说,“你认为有哪些行为是不对的?”,这样一来,生动形象的将课后作业嵌套在动画里,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转变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厌倦畏惧心理,让学生乐于做作业。

三、检测考试信息技术化

相比于课程和课后作业的信息技术化,课堂检测和期中、期末考试的信息技术化,带来的改变将会是极其明显的。首先,试卷的组建难度就会降低。题目的内容将不再受到往届已有题目的限制,可以充分与全国各地的教师、学校、教学机构交流,从全国范围选择题目组卷。也就是说,在检测信息技术化之后,将会从全国题库中选取题目组卷,再也不会有题目重复简单,新瓶装旧酒的苦恼。并且在批改试卷上,也会大大减少教师的工作时间,降低劳动强度。首先在简单的选择填空题上,可以事先设置好答案,交由系统判卷,内容多样的简答题,由教师亲自判卷[3]。

例如,在某学校将德育教学信息技术化之后,期末考试的组卷过程中,教师们选取了本市用过的题目、省内用过的题目,以及在全国范围内其他教师都给出好评的题目,这样降低了组卷难度,也能够更加准确的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成果。在经过网上考试之后,学生的考卷全都上传到教师的客户端,经过系统的判断后,选择填空题已经给出所有学生的成绩,然后交由教师们分配简答题的判卷任务。这样的考试方式,从出题到判卷整个流程的效率大大提高,将教师的时间节约出来投入到教学任务的研究和课件的制作上。

结束语

从目前看来,现代信息技术是高效的、简便的,各方对于现代信息技术与德育教育相融合的探索,还处于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但二者结合对于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已经有了很明显的成效。因此,对于现代信息技术与德育教育的融合,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从中获得更高的教学效果,更利于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手法,得到更多的小学德育领域的创新举措,达到革除已有弊端,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苏素芬.探讨信息技术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应用[J].时代教育,2018(2):164-164.

[2]范英.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小学德育工作的探索[J].科幻畫报,2019(5):217-218.

[3]吴飞.试析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德育教育模式创设与实践[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6):43-43.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石中心小学   何沛坚   黄妹好

德育教育与小学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一、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高度重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邱玉燕

副组长:王兴龙、江荣光

组员:孙伟燕、王菊萍、杨培琴、梁卫成、曾贞岩、韩芳

杨小霞、苏珊珊

二、加强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1、加强和重视传染病防治和情报工作,建立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提高传染病报告的及时性。

学校是一个学生聚集的特殊的场所,学生一旦发生传染病容易造成暴发流行,直接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因此我校充分重视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和上报工作。做到每天对全校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进行巡查、统计,一经发现传染病及疑似患者或不明原因的群体性发

热,及时报告当地医疗单位及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做好隔离、治疗、消毒工作,做好密切接触者的预防工作。

2、加强业务培训工作。

经常与乡卫生院取得联系,聘请专业人员对本校师生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旨在通过多方通力合作、紧密配合,使得师生对防控工作从思想上重视起来、从理论上充实起来、从行动上体现出来、从经验上丰富起来,从而自觉养成一个受益终身的健康的卫生习惯。

3、贯彻卫生条例,开设预防艾滋病课程。

按照教育部《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基本要求》,我校依然会将艾滋病预防知识纳入教学计划,开设艾滋病防治课程,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播放多媒体教学片、组织开展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定期对师生开展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预防和教育,以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拒艾滋病毒于校门之外,守校园一片净土,保自身健康平安。

4、积极开展预防和远离毒品教育。

在本年里,我校继续以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禁毒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指导,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禁毒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的通知》精神,继续以增强小学生“珍爱生命,拒绝毒品”为目的,坚持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深化我校防毒教育工作,坚决杜绝毒品对学生的侵

蚀,切实保护学生身心健康,保护校园健康环境,防毒于未然,永葆校园洁净。

三、做好学生健康监测工作

1、对学生常见病、因病缺课等进行监测

做好学生健康监测工作:每天在班主任的配合下,认真检查、统计因病缺课或意外伤害等未能来学校的情况,并及时上报。

2、继续配合医疗单位完成健康体检工作。

四、做好常见病防治工作

1、继续做好学生肠道蠕虫病防治工作

加强对学生肠道蠕虫病感染知识宣传,加强培养、强化巩固学生个人的卫生习惯;加强和改善师生饮用水设备及厕所等硬件设施建设,保证学生能经常洗手,饮用开水或清洁水,预防肠道传染病的交叉感染。

2、加强对学生沙眼、近视的防治工作

继续开展各种形式的保护视力活动,抓好每天的眼保健操质量,督促学生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防止用眼过度导致视力疲劳。

3、做好学生疾病发生情况统计工作

对学生体检中查出的各种常见病,建立档案,将学生健康体检结果逐一登记入册。

五、做好学生健康教育工作

认真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要求,制订以学生常见病防治为主要内容的健康教育工作计划,上好健康教育课。加强饮水卫生的宣传教育,切实把好病从口入关。利用好宣传栏、黑板报宣传阵地,同时还利用校园广播宣传卫生防病知识。

六、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环境卫生工作

1、管好食堂

加强食品卫生管理,确保每天使用的所有食品和原料100%符合要求并按要求做好日常登记工作。我校还会本着“清洁、规范、自查、高效”的原则,全面提升管理品质、搞好师生伙食,随时迎接上级部门对学校食堂的检查。

2、随时保洁

统一安排时间组织全校师生每周对校园进行大扫除;有专门的人负责每周至少一次的彻底和全面的消毒,杜绝流行性传染病在校园内流行,维护师生身心健康。

江家川中心小学

二〇一四年五月

江家川中心小学卫生与健康教育

工作计划

江家川中心小学

上一篇:易用产品之产品设计论文范文下一篇:初中教学中地理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