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扶贫汇报材料范文

2023-09-18

个人扶贫汇报材料范文第1篇

工作汇报

县督查中心:

2017年,XX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金融精准扶贫”工作部署,秉承“立足农村、服务农民、支持农业”的经营定位,充分发挥点多面广,与群众联系密切的优势,积极探索金融扶贫模式,超额完成金融扶贫任务,现将一年来的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XX联社基本情况

XX联社共有营业网点39个,其中1个营业部和21个信用社,4个分社,13家储蓄所。截至2017年底,各项存款余额108.22亿元,较年初增加11.82亿元,增幅12.27%,市场份额43.13%;各项贷款余额28.82亿元,较年初净增6.17亿元,增幅27.22%,市场份额44.78%,新增额占全县金融机构贷款增加额的96.09%。

二、工作开展情况及采取的措施 (一)金融扶贫模式

第一种模式(户贷户用):由政府扶贫办牵头,中原农业保险公司提供担保、XX联社对贫困户发放扶贫贷款,按照6:3:1的比例共同承担风险,对有一定劳动能力、贷款意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按照国家的扶贫贷款基准利率4.35%执行,由县扶贫办全额贴息,本模式主要发放小额扶贫贷款。

第二种模式(企贷企用):政府担保、贴息和支持下的

- 12质押物能力不足,导致申请审批扶贫贷款额度受限,无法满足部分小微企业和产业项目的用款需求。

(三)中原农险业务暂停。目前中原保险股份有限公司XX县子公司因公司自身问题,暂停了金融扶贫担保工作,因此金融扶贫工作开展进程受阻。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2018年,XX联社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将一如既往地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政策导向,倾力推动县域地方经济的稳步健康发展。针对因中原农险自身原因导致的原扶贫协议不能继续执行的问题,我联社已找到“河南省农业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协商,加快推进金融扶贫工作的开展,助力全县金融扶贫工作。

个人扶贫汇报材料范文第2篇

汇报材料

一、基本情况

转导乡红合岘村距转导乡东南5公里,辖6个社,户籍农业人口269户1275人,实际居住人口136户

665人。2015年全村人均纯收入

2600元,精准识别为贫困村。该村现有耕地面积2863亩,人均耕地面积2.9亩。产业发展:家庭牧场77户(其中2016年脱贫9户),种植业(青暑9号)9户,资产收益3户,个体经营户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00户453人,(2016年脱贫9户45人)。其中低保兜底户7户19人,以种植玉米、小麦、洋芋、杂粮等作物为主,地处浅山,农作物产量较低,养殖以猪、牛、羊为主,属家庭传统经营模式,经济效益低。村党支部现有党员47名,其中女党员6名。入户调查阶段外出党员19名,居住村党员28人。

二、工作开展情况

自2015年10月到红合岘村开展精准扶贫驻村帮扶工作以来,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开展贫困户摸底调查工作。驻村工作组逐户深入调查,对每一户家庭情况进行详细登记,形成档案,并通过对每一户家庭情况进行识别,确定了贫困户99户438人(其中:一般贫困户76户349人,低保贫困户16户70人,低保户7户19人)。二是根据民和县干部职工结对帮扶文件要求,现有73名党员干部与99户贫困户结成对子,开展帮扶工作。三是驻村工作队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实地走访座谈等方式,了解村情、分析贫困户致贫原因,共同制定村发展规划和适合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帮扶措施。四是春节期间,积极联络社会爱心人士筹集资金2万元,慰问红合岘村贫困户20户。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在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经工作队深入细致的走访调查,红合岘村存在以下发展问题。一是产业结构单一,大多数贫困户多以传统农业为主,贫困户增收致富手段缺乏。二是贫困户人居条件差,贫困户大多住在土坯房中,房屋年久失修,居住条件需要改善。三是贫困户因缺技术、缺资金等因素制约,贫困面貌难以改变。四是因学、因病、因残、因婚致贫现象严重。五是村级道路硬化工程现已完工,但群众家庭生活困难,部分自筹资金难以筹资。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对劳力进行技能培训,加大劳务输出。

2、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种植覆膜玉米的基础上,发展有特色的经济作物。

3、发展养殖业,努力形成规模养殖,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

4、积极开展结对帮扶活动。

个人扶贫汇报材料范文第3篇

工作汇报材料

一、全镇基本概况

安边镇地处定边县东部,距县城50公里,始建于明正统二年(1437年),是历史上有名的“三边”之一;1949年撤县建区,素有“旱码头”之称,是定边县东滩六乡镇经济文化活动中心,商贸物资集散地;1958年改为人民公社,1984年建镇。1998年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2009年又被省政府确定为陕北“50镇”,后又被确定为陕西省107个重点镇之一,榆林市“一县一镇”试点镇。。

全镇辖1个街道办事处、2个社区居委会,11个行政村、75个自然村、驻镇企事业单位21个;总人口23274人,其中农业人口19781人;党委辖党支部18个,其中农村支部11个,共有党员603名。全镇在册建档立卡贫困户603户,贫困人口2488人。全镇土地总面积24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万亩,林草地面积12万亩,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地势南高北低,境内资源丰富,石油、天然气、红胶土等储量十分富集,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区域内以农业生产为主,农业主导产业以马铃薯、玉米、荞麦、小杂粮、蔬菜、羊子为主,其中,南部7个行政村属于白于山丘陵沟壑地带,以旱作物为主,北部4个行政村为滩区,土地平坦肥沃,部分地为盐碱地,多为水地,旱地少,以种植反季节、无公害农产品为主,甜瓜、红葱、大棚菜等特色农业初具规模。201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960元。2017年各项工作都走在了全县的前列,同时被市委、市政府评为脱贫攻坚“模范乡镇”。

二、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年来,我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直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镇具体抓好脱贫攻坚、现代农业、保障民生、社会事业、重点工程、作风转变“六方面重点工作”。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一是通过在杨岭村实施18公里高压、8公里低压改造,雷圈村实施7公里高压、8公里低压改造,使得全镇电力入户率达到100%;二是配合县水务局对全镇人饮安全进行全面排查,建成水窖88个、硬化集雨场26700平方米,财政补助资金132.9万元,北园子、雷圈、杨岭实施人饮工程使得全镇人饮安全率达到100%;三是新修水泥路,惠楼至杨岭,雷圈至杨岭等5段49.6公里,使全镇11个行政村均有通村水泥路或沥青路,并且延伸至村部。四是移民搬迁和危房改造工程,全镇共易地扶贫搬迁199户,其中169户人均补贴2.5万元;分散安置30户,人均补贴1.5万元;危房改造130户,补助资金325万元,全面解决了我镇农村群众的住房问题。五是投资1350万元实施了1.7公里安边镇街道改造一期工程,二期街道改造工程0.9公里目前已开工建设,后续将积极争取资金实施街道改造、亮化、绿化,全面改善镇域道路。六是投资183万元建成安边文化馆一座,投资167万元建成10000平方米安边文化广场1个。

三、2018年工作打算

一是实施产业兴村强镇行动。改造北园子村2000亩高标准农田;优化杨岭村龙飞马铃薯基地建设;打造牛圈塘村德旺专业合作社千亩示范基地、安寺村集体洪漫地集约种植基地和王寨子村百亩“温室”蔬菜村,创“安边小瓜”特色品牌;以退耕还草、家庭农场建设等为重点推进畜牧业结构调整。

二是打造雷圈村、王寨子村“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实施改路、改水、改电、改圈、通讯、绿化等民生工程。

个人扶贫汇报材料范文第4篇

中共孙营乡党委 孙营乡人民政府

(2017年9月5日)

一、基本情况

孙营乡位于县城西北约9公里,辖31个行政村,39个自然村,5.2万人,耕地8万余亩。全乡33个党支部,1671名党员,其中24名贫困党员。共有贫困村4个,贫困户652户1979人,其中,赵龙门、蒋家已分别于20

14、2016年实现整村脱贫,南李佐、南孙营计划分别于20

18、2019年整村脱贫。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位一直居全市前列,主要种植胡萝卜、土豆、花菜、洋葱等经济作物,粮经比例2:8。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责任担当,做到“三个到位”。一是思想认识到位。专门组织到南阳、许昌、尉氏等地学习,结合实际,发挥自身优势,因地制宜选择扶贫项目,用足用活政策,培育一批能带动贫困户长期稳定增收的优势特色产业。二是组织保障到位。及时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的产业扶贫领导组,以乡长为组长的金融扶贫领导组,乡村成立产业扶贫和金融扶贫服务站。三是责任明确到位。乡党委、政府带头落实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职责,压实责任组及帮扶人产业扶贫帮扶责任,确保产业脱贫见实效。

(二)运用“四种模式”,确保精准施策。一是合作社

- 1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加大投入,科学配置资源,以技能培训“拔穷根”、产业带动“换穷业”,把“输血”式扶贫向“造血”扶贫转变,最终形成由点带面,覆盖全乡,辐射周边的产业发展格局。

“拓展一个产业园”即拓展南李佐、姜寨脱毒红薯种植产业园,运用入股分红或租赁收益的方式,将新庄现有的20个标准塑料大棚纳入产业园,进行脱毒红薯种植,优先吸纳贫困户就业。同时,免费为贫困户提供种苗、技术、肥料,鼓励引导贫困户进行脱毒红薯种植,市场价回收,预计可比普通红薯种植亩均增加收益2000元以上。

“新建一个基地”即新建东赵亭、赵龙门早熟桃种植基地。早熟桃因其反季节、品质好、产量大,近年倍受种植户青睐,群众有种植意愿。依托现有早熟桃种植,鼓励引导东赵亭、赵龙门等南部、西部贫困户开展早熟桃种植,并协调提供种苗、技术、资金支持。

探索两种模式。一是“抱团经营”模式:实行“捆绑抱团+合作经营”带贫困户。通过合作社、能人、大户,将有劳动能力、有技术、无资金贫困户组织起来,集中互保贷款,自主发展产业,既解决贫困户无钱创业,又解决了生产分散、产品销售无门的问题。二是“挂靠帮带”模式:实行“挂靠经营+入股分红”带贫困户。整合产业扶贫资金、到户增收资金与金融扶贫相结合专门用于支持产业发展。贫困户通过

个人扶贫汇报材料范文第5篇

南海新农村综合体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感谢各位领导对革命老区仪陇的关心和重视,各位领导不顾舟车劳顿亲临仪陇检查指导,让我们备受感动和鼓舞。马鞍镇南海新农村综合体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是我县筹备多年的重点项目,旨在通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培育后续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现将该项目情况汇报如下:

一、项目基本情况

仪陇县马鞍镇南海新农村综合体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于马鞍镇东侧,距离县城东部约60公里,辖南海、大梁、永安3个村5个社。该项目是依托于仪陇县马鞍工业园、马鞍场镇建设的异地搬迁集中安置项目,于2012年底启动,涉及5个村14个社,共274户1554人。项目分两期进行,总投资约3亿元,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建设住宅496套,共分三种户型。

二、主要特色

该项目紧紧围绕“生活有家园、就业有门路、生存有保障”的目标,创新了拆迁安置模式,突出“三高五结合”的特色,力求建设成为以传承客家文化为主,集游、购、娱等为一体的易地扶贫搬迁的现代农村社区综合体。

(一)“三高”提形象

一是高起点规划。该项目定位为打造极富民间特色的“中国客家民俗风情园”,邀请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进行规划设计。以“人地共生,风情山寨”为目标,紧密围绕“自然、人文、宜居、发展”四大核心理念,营造原生态农家风情与自然景观,凸显客家文化特色的现代人文景观,并满足现代农民安置的确保生活、宜居发展的需求。

二是高标准建设。按照“统一规划,集中安置”的原则,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及群众的不同需求,按照高质量、高标准的建筑水平,设计了三种户型,一楼房屋均作为商业经营用。

三是高速度推进。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积极争取立项,获取合理市场配置资源拉动建设,农户积极配合促进工作开展,该项目现即将完成场平工程。

(二)“五结合”求发展

一是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综合体项目紧邻马鞍场镇,配合马鞍场镇各项目建设,力求繁荣商贸经济,实现小城镇建设一街一景、一楼一景、一步一景、步步有景的目标。

二是与工业园建设相结合。马鞍工业园是仪陇县重点打造的天然气综合利用产业园,目前入驻园区有三家企业,总投资33.6亿元,园区建成后将实现工业产值约52亿元,提供8000多个就业岗位,从而极大的解决了失地农民的生计问题。

三是旅游文化相结合。马鞍镇作为朱德总司令的家乡,是全国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正全力打造全国伟人红色旅游经典示范区。南海新村项目将以此为契机,结合客家民族文化,着力发展旅游业。

四是与产业开发相结合。易地扶贫搬迁综合体底层房屋均作为营业用房,将采取BT模式进行招商,农户可以自主创业,从而优化市场配置,全力打造商业聚集地。

五是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通过资源合理利用、产业开发,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以求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和谐局面。

三、发展前景

目前一期工程规划共为六个主题体验区:即客家围屋 体验区、客家会馆体验区、客家民俗(如婚嫁、餐饮等)体验区、客家商业体验区、三乡文化(书法、剪纸、篆刻)体验区、农耕文化体验区,住宿房屋围绕主题体验区有机分布,同时还布置了为居民服务的幼儿园、社区活动中心、医疗中心等公共设施。二期工程将在现有基础上增加客家博物馆、特色街区等规划设计。未来的“中国客家民俗风情园”将成为集自然、文化、居住、旅游、商务为一体的农村综合体,是中国西部客家文化的集中展示园,并在改善当地群众生活水平、改善景区风貌环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四、工作进展

(一)征地拆迁安置成效明显

签订房屋拆迁安置协议32户,拆除房屋31座,坟墓迁移 78座,并完成异地扶贫搬迁近300亩用地、高速公路连接线、二三号路及坟墓集中安葬点的青苗、林木和坟墓补偿款发放。

(二) 建设工作有序推进

完成了综合体一期修建性详细规划已通过规委会评审,正在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预计本月底完成,投资近300万元;

二、

三、四号路纳入即将启动建设;三号路箱涵设计工作已完成;四号路正在施工建设;投资近700万元的一期场平工程正在紧张施工,预计本月底完成;主体工程建设预计7月份启动建设。

五、主要问题

由于项目规划起点高、涉及群众面积大、搬迁工程规模大、配套建设投资大等因素,项目存在一定的资金缺口,恳请上级领导重点考虑。

个人扶贫汇报材料范文第6篇

2019年,黄土地村在县委、县政府及黄土地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具体指导下,结合黄土地村的实际情况,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等要求积极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现将2019年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黄土地行政村基本情况

1、基本情况:黄土地村海拔1650米,距县城16公里。全村总面积20000亩,下辖三个自然村。

全村总户数303户,总人口703人,其中常住人口120户205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44户289人。截止2018年底,共计脱贫141户285人,还有3户4人没有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57%,我村于2018年光荣出列。

黄土地村建档立卡户当中:低保贫困户84户159人,特困供养贫困户9户11人,一般贫困户51户119人;缺劳力54户80人,因病致贫27户64人,因残致贫17户38人,这三项占比65%,缺技术36户87人,自身发展动力不足9户19人,因学致贫1户1人。

黄土地村低保人数129人,其中a类低保42人,b类低保87人;特困供养人数11人。

2、产业方面:黄土地村现有三个产业项目。分别是:草莓园、白羽肉鸡和光伏,今年收入共计21万元。通过公益岗位、按劳取酬和生活补助金等方式共计分派80900元。

3、基础设施方面:村民活动广场2座,分别坐落在黄土地自然村和黄石崖自然村。幼儿园1所。现有卫生室1个,村医1名。各自然村已全部通水泥路和柏油路,全长3公里。

4、教育卫生方面:全村义务教育阶段无一人辍学。全村所有建档立卡户都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没落下一户一人。截止到9月份,黄土地村办理慢病卡58人。

5、生产就业方面:我村通过公益性岗位实现如下就业:县级公益岗位13人,领取工资59700元,村级公益岗位57人。

6、安全住房方面:2016年以来,我村共计进行危房改造69户,全部新建。其中2016年7户;2017年11户;2018年35户(建档立卡户30户,有5户是非建档立卡户);2019年4户;另外黄土地村幸福互助院安置12户。本村全部为自来水,经黄石县水务局检查饮水安全。

二、2019年建档立卡户退出情况

2019年,黄土地村拟退出2户3人。通过一年的努力,2019年黄土地村拟退出2户3人,分别是姚军1户2人和姚成1户1人。

姚军:享受低保2人(a类1人,b类1人),残疾补、电价补、生活补等,姚军从今年4月开始到内蒙务工,务工收入12000元,在记账周期内共计收入21819.60元,人均收入10909.80元,超过退出标准。

姚成:享受村级公益岗位、生活补等。村级公益岗位收入150元,姚成从今年8月开始到呼市务工,务工收入6000元,在记账周期内共计收入6850元,人均收入6850元,超过退出标准。

今年9月29日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会上一致通过姚军和姚成今年出列,会后于9月30日与本人沟通,同意出列。

三、2019年工作开展情况

1、及时制定工作计划,落实扶贫任务。

今年年初我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共同研究制定了2019黄土地村驻村帮扶工作计划,确定了帮扶重点人群以及以政策兜底、草莓园、白羽肉鸡和光伏为主导产业的扶贫计划,并逐一落实了帮扶责任,为2019年工作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围绕出列户制定相应的防贫机制。

一是设立“两非人员台账”,黄土地村新识别两非人员6户,一一给予对应的帮扶措施;二是为全村144户建档立卡户缴纳“四重保障”保险;三是为村内18至60周岁的建档立卡户缴纳顶梁柱保险129人;四是为村内0至16周岁的建档立卡户缴纳首善基金儿童专项保险14人;五是建立《黄土地镇黄土地村脱享人员防贫收支核算台账》,出列户141户,统计从2018年10月到2019年9月的收入,人均收入7650元,其中最低人均收入4591元,未出现一例返贫。

3、逐户落实“两不愁三保障”情况。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在今年上半年进一步开展了“两不愁三保障”的全方面排查,联合黄土地村全体帮扶责任人,通过进行实地调研、入户走访,排查出c级房屋2户,已全部维修完工;d级房屋2户,主体已新建完工,正在室内装修。

4、改善人居环境方面工作:

⑴、基础设施建设:在黄土地行政村新建冲水公厕1间,配备暖气和自来水。但是由于水的压力不够,厕所暂时不能使用,下一步将着力解决这一问题。

⑵、健身广场设备:为黄土地村健身广场新安装健身器材11件,丰富了村民们的娱乐和健身。

⑶、村内道路新建:新修水泥路1条,全长1公里。

⑷、黄土地村幸福互助院路面全部硬化、新建围栏墙并在围栏墙下面铺设护坡。

5、增设公益岗位:根据黄石县和黄土地镇关于村级公益岗位的管理规范,结合黄土地村实际情况,通过村民自愿申请,村民代表大会评议后,按照村内实际需求及村民的能力,在黄土地村新增设村级公益岗位11个,共计安排57人。建立公益岗位出勤表,根据出勤记录如实发放酬金,今年发放酬金30350元。

6、健康扶贫:在今年5月联合黄土地镇卫生院、“一帮五”帮扶责任人等,在黄土地村开展“健康扶贫暖心服务”和健康扶贫政策的宣讲。共计摸排出患病人数109人,其中符合慢病人数75人。8月8日,联合黄土地镇卫生院同志,在黄土地村现场为村内的慢性病人集中进行慢病卡的办理。到现在还有8人正在申请办理慢病卡,材料已经报送。还有13人是缺少证明材料,目前正在积极协助整理材料;对36人不在慢病范围的贫困户,进行了告知。截止到9月份,2019年办理慢病卡27人,共计办理慢病卡58人。另外8月21日、22日,为村内留守人员进行免费体检,两天共计体检127人次。

黄土地村因病致贫27户64人,其中符合慢病范畴的22人,办理成功15人,正在办理7人,有8户不属于慢病范畴。

7、消费扶贫:我村向县镇两级政府积极申请把我村的农产品麻油、莜面和土豆等纳入消费扶贫产品。

8、政策兜底:截止到9月份,2019年共计办理低保33人,其中a类低保1人,b类低保32人。

9、孝心养老基金:今年共计32人参加孝心养老基金,其中建档立卡户30人,非建档立卡户2人,子女缴纳孝心养老金19200元,补助2880元。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村将继续按照省市县镇四级政府的统一安排,从以下几方面扎实做好黄土地村2019年的扶贫脱贫工作,以良好的精神面貌迎接县、市、省、国家的脱贫验收工作。

1、村容村貌整治。利用好村级公益岗位人员,对村内残垣断壁进行深度整治,不留一个死角,让我们村的村容村貌再上一个台阶,让考核验收组一进村就有一个美丽的心情。

2、村级档案的规范。与村两委干部、包村领导一起对15本台账进行规范整理,做到应有尽有,数据精准。

3、精选3-4名引导员。从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包村领导当中精选3-4名熟悉村情、熟悉政策的引导员,认真学习黄石县扶贫办公室制作的《引导人员工作指南》,做好验收期间的引导工作。

上一篇:一年级体育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下一篇:金融信息化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