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基地建设文化产业论文范文

2024-07-22

实习基地建设文化产业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媒介文化建设是辽宁形象塑造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在“新常态”形势下实现经济社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辽宁当从壮大媒介文化产业入手,逐渐形成文化与经济社会良性互动的新发展模式。具体而言,即从“文化建省”的战略视角出发,以地域文化品牌塑造为中心,升华提炼辽宁的核心价值,创新文化品牌阐释方式与内容,通过融合历史传承和当下转型实践,打造辽宁在新时代的新形象。

〔关键词〕媒介文化;辽宁形象;品牌塑造

一、问题的提出

2013年以来,东北地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2014年GDP增速急剧下滑,2015年上半年,辽宁GDP增速为26%,排名垫底;黑龙江GDP增速为51%,排名倒数第三;吉林GDP增速为61%,排名倒数第四。东北地区经济面临“断崖式下跌”的危险。长期以来,拉动东北地区经济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对经济的贡献率高达60%,财政收入中房地产贡献比例独大。这种缺乏文化与社会综合进步、严重依赖传统工业和初级能源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工业一柱擎天,产业结构单一”的尴尬局面,昔日的经济重省因缺乏自主创新和增长活力而在转型中渐渐迷失方向。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半年内两度到东北地区调研,全面辩证地分析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得失,为新一轮东北振兴指明了方向。新中国成立以来,辽宁作为国家重工业基地的代表一直以粗犷、浑厚的工业文化形象为世人所知。随着消费文化的迅速拓展和产业升级压力的步步紧逼,辽宁往昔的媒介形象已经不适应当今现实,而既有形象反过来更加固化了外界对辽宁的片面认知,限制了辽宁的创新活力和优质经济增长点的引进挖掘。尽管辽宁历来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树立起独立的文化品牌,但却因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代而呈现滞后的态势。辽宁形象从计划经济时代走来,有太多工业化起步时期的背影,历史因素固然增加了“共和国长子”的凝重与光耀,同时也使辽宁背上了太多特定制度与文化的包袱。因此,站在新的历史节点并从媒介文化与品牌学视角重塑辽宁形象、助推辽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早在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就曾给出了媒介的定义,“所谓媒介即讯息,只不过是说: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1]。他强调,一种传播工具对个人与社会的影响,是由新的标准尺度造成,它通过意识形态的延伸或新科技引进到生活中。在资本和技术的双重作用下,文化工业的发展导致传播工具塑造、控制了人类思维及活动的尺度与形式。在马克思主义视角下,技术一方面侵蚀了艺术创造的本真性,另一方面却以新体制为艺术复兴提供了时代机遇。作为当下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介文化逐渐渗透到经济领域的各个角落,悄然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尤其是对“改革步入深水区”的当下中国而言,地域间竞争日趋激烈,各地区都在大力营造和改善投资环境,力争得到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创造更多的财富,以增强自身的经济竞争力和文化凝聚力,这些固然与特定地域的信任体系建设紧密相关,更与其媒介形象塑造密不可分。媒介文化因其传播速度快、舆论效应大、带动产业广、与经济关联密切,理所应当地成为地域形象确立的首要选项。但相关研究的不足也成为本文着手的难点所在:第一,目前国内的媒介文化研究基本停留在宏观层面,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问题明显;第二,媒介文化研究不仅是理论问题,也是一种思想诉求和行动向导,人们对媒介文化的风向标作用认识不够深入;第三,媒介文化对地域形象的“软包装”潜力并未得到充分挖掘。与其他学科类似,尽管媒介文化作为独立的研究领域在欧美地区首先兴起,其学术脉络都已经非常成熟,但中国媒介文化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相关研究以国外成果的汇集和翻译居多,并未形成自己的体系和套路,国外理论成果与中国客观实践的融合问题突出。只有吸纳国外优秀的媒介文化研究成果,立足于本土实际,深入调查研究,才能够切实有效地解决自身的问题。

笔者认为,媒介文化建设是辽宁形象塑造的重要路径之一。在媒介文化牵引下的文化品牌塑造,是对特定文化载体的高度抽象表达,蕴涵着丰富的价值内涵和情感内涵,能够将文化现象中包含的价值观念、文化精神、生活态度、审美情趣、个性修养、时尚品味和情感诉求等准确地表达出来。而文化品牌能够超越时空的限制,带给文化消费者心灵的慰藉和精神寄托,形成潜在的文化认知。为了在“新常态”形势下实现经济社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辽宁当从壮大媒介文化产业入手,逐渐形成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的新发展模式,从“文化建省”的战略视角出发,以地域文化品牌塑造为中心,升华提炼辽宁的核心价值,创新文化品牌阐释方式与内容,通过融合历史传承和当下转型实践,打造辽宁在新时代的新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中华文化的繁荣昌盛。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2]。文艺产品对人民价值的引导作用得到了强调。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通过研究媒介文化对辽宁形象塑造的作用,为更好地完善和发展辽宁的媒介文化、创造辽宁新文化品牌、塑造辽宁新形象提供理论基础,为辽宁经济的科学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二、从文化品牌学的视角探索辽宁的电视形象塑造

媒介形象作为大众传媒的功能属性和社会化拓展,在参与辽宁形象构建、打造软实力的过程中日益凸显其特殊作用。形象需要主动塑造,辽宁形象过去被片面地解读和误读为“清宫、工厂、二人转”,这正是缺乏主动进行形象塑造所导致。因此,如何解读辽宁,重塑辽宁形象、不仅要展现真实的辽宁风貌,还要注重利用媒介形式重讲辽宁故事,形成文化意义上的辽宁品牌。“品牌”(brand)一词来源于古挪威文字brandr,在英语中brand的意思是指古时烙在犯人身上的印记。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品牌是得到市场检验和被消费者信赖的产品,而从感知的角度,中外学者在学理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奥格威指出,品牌是一种错综复杂的象征它是产品属性、名称、包装、价格、历史声誉和广告方式的无形总和,品牌同时也因消费者对其使用的印象,及自身的经验而有所界定[3]。韩光军认为,品牌是一个复合概念。它由品牌名称、品牌认知、品牌联想、品牌标志、品牌色彩、品牌包装及商标等要素构成[3]。营销学家莱威认为,品牌不仅是用以区别不同制造商品的标签,它还是一个复杂的符号,代表了不同的意义和特征,最后的结果是变成商品的公众形象、名声或个性。品牌中的这些特征比产品中的技术因素显得更为重要[3]。

综合上述学者对品牌的认知,笔者认为品牌是感知、传播和文化的综合体。感知来源于消费者对品牌的直观感受,感知通过传播过程实现,文化则来源于品牌的内涵。所谓文化品牌,是指那些具有文化意义和文化价值、并有独特标记的产品,能够给消费者提供特定的文化消费和文化服务,满足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和心理情感需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已经成为当下各类品牌内在价值的考量,同时也是提高核心竞争力和政治信任度的重要手段。毫无疑问,电视媒介是塑造辽宁品牌形象的一个重要途径。辽宁卫视多年来立足于本省文化土壤,培育了自己的品牌并取得了巨大成功,赵本山小品席卷大江南北,成为辽宁卫视的一张名片。对待这一经典文化现象,必须从深层次看到,改革开放以来,市场这一要素被引入经济轨道,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经济无疑于一场洗礼,由阶级革命和工业化建设宏大叙事带来的集体主义观念被致富和消费大潮剧烈冲刷,人们潜藏的欲望被激发,失去了往日安宁和谐的心灵平衡,进而直接带来大众审美文化向世俗化方向剧烈转变。形而上的充满政治激情的理想主义和未来主义,被一种形而下的实用主义和现世主义所取代,富裕光荣、享乐无罪的逻辑在唤起乡土社会休闲文化的同时,又把西方的消费主义生活方式带入了中国。喜剧和逗乐成为文化的主导形态。对大众文化的生产者来说,逗乐是一个基本目标,这个目标成为文艺过程的游戏规则。对普通的消费者来说,找乐是文化消费的基本模式。赵本山小品的喜剧性逗乐感正好和中国的文化形态发展步伐相吻合。辽宁方言具有质朴、实在、粗犷、诙谐、幽默和俏皮等特点,再加上辽宁人朴实爽快的性格特征,被赵本山加工成小品语体,并将其用到小品舞台上就会使人感到因为实在而幽默,因为质朴而诙谐,因为质感而亲切,能最大限度的再现生活、表现生活和贴近生活,使观众领略到浓郁的原汁原味的东北乡土气息,从而传达出浓浓的乡音,消解了人们的紧张感和焦虑感。辽宁卫视的诸多节目,《完美告白》、《欢乐集结号》和《老梁观世界》等,其内涵都具有辽宁文化的底色和赵本山小品的影子,如设包袱、讲故事、顺口溜和俏皮嗑等。但在媒介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社会文化形态在不断地转换,观众的文化消费口味出现了不同的需求,这就需要文化产品不断地创新和改造。此外,地方卫视频道繁多,播出的内容重复雷同,大部分是电视剧、综艺和新闻三大块节目。全国各大地方卫视之间竞争十分激烈,为了冲破这种困局,各地方卫视都在积极探索。辽宁卫视应该积极进行战略规划,结合自身优势,横向联合,扩大民间融资,开放发展思路。改革节目的形式和内容,开阔视野,寻找市场发展空间,创造自己独有的品牌栏目。在特色经营的基础上,对原有的节目进行升级改造,结合本区域的特点,吸纳国内外优秀节目板块的优势,打造出自己的特色。辽宁卫视是辽宁形象的一个重要的窗口,辽宁卫视经营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辽宁形象的塑造,重视和打造辽宁卫视优秀的电视品牌栏目对于塑造辽宁形象至关重要。

三、从文学视角探索辽宁形象的塑造

除了以电视文艺为代表的立体影像媒介之外,以文学创作为代表的二维平面媒介的文化传播也是凸显地域文化形象的重要平台。社会性作为文学的本质特征使其只有被传播才有生命。在现代社会中,文学最初以纸质媒介的形式出现,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文学的传播方式已呈现出立体化的多元态势。作为重要的文化传播载体,文学也承担着区域文化的记录和塑像功能。

第一,文学产品的社会影响力。作为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文学的教育作用、认识作用都是以审美作用为前提,主要表现为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作品通过对写作对象的艺术刻画,将作者的丰富感情、深邃思想注入读者的内心世界,进而在符号交联和艺术对话中产生审美快感,这其中包括文学在传播中体现的价值、规范和结构三者的各自整合功能。不同的社会群体具有不同的文化,文化差异是传播的最大障碍。而文学的出现与发展正是使其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越过并打破特定文化的界限,以优美的文字符号在社会心理上消弭了文化差异造成的排斥感。在以大众传媒为载体的文化传播过程中,文学的社会功能可以对读者的价值观形成产生潜在的影响,而媒体文化中的图像、音响和宏大场面则通过主宰休闲时间、塑造政治观念和社会行为,同时,提供人们用以铸造自身身份的材料等,促进了日常生活结构的形成[4]。因此,文学作为传媒的一种手段对大众内心的导向和制造作用也不可忽视。以辽宁工业题材文学为例,辽宁作为中国的重工业基地和“共和国的长子”,代表性地域文学创作始终和辽宁形象相伴随,诸如:草明的《原动力》(1949年)、《火车头》(1950年),白朗的《为了幸福的明天》(1950年),萧军的《五月的矿山》(1952年),艾芜的《百炼成钢》(1957年)和李云德的《沸腾的群山》(1965年)等,这些作品如今都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再现了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建设的历史,叙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群众恢复工业生产和建设现代工业的过程,描写了解放了的中国工人群众的社会地位、心理和精神面貌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传递和肯定社会主义制度优越的价值取向。新时期辽宁的文学精品和有影响力的作品不多,使辽宁的文学创作在当代文坛发声力度有限,从而弱化了其对辽宁形象的建构和丰富作用。

第二,文学产品的经济影响力。文学作品纳入传播过程就是一种文化产品,必然具备文化产品的特性和传媒的特征。就传媒经济学视角观之,传媒是一个将各种资源转化为信息商品的组织,传媒营销的目的就是利用有效的资源整合,在资本与政策的双重引导下,实现利润最大化。它通过对信息内容的组织和传播获得受众的注意力资源,而注意力的规模决定了传媒品牌在多大层面上为受众所关注,从而形成了一种形塑受众偏好的话语权。2012年,中国当代著名小说家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全国书店莫言的作品几乎售罄,其家乡旧居也成为当地著名的文化旅游景点,小说中的原型高密东北乡,成为当地著名文化旅游品牌。文学的价值在传媒的推动下,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传媒经济就是一种影响力经济,传媒经营的本质就是如何发现、开发和经营影响力的资源。辽宁拥有大量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但由于对文学产品传媒价值重视不够,并没有得到深入挖掘,遑论探索其蕴涵的经济价值。鞍山作家李云德的《沸腾的群山》在六七十年代的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经过评书演说家单田芳的解说更是家喻户晓,辽宁可以利用这类文学产品的影响力,与老工业基地遗产的改造相结合,为工业基地增加文化附加值,一方面铭记历史,另一方面又带来经济效益,从而以多元的投资创意,为改变辽宁发展格局单一化、经济发展迟钝化的局面注入文化活力,树立典范。

文学创作还应该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相结合,使文学创作活动更接地气,加强文学与人民群众的实际联系。在这方面,大连在文学创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创建于2014年10月11日的大连作家森林,是由大连市“打造文化大连”组织委员会批准,在大连市委宣传部指导下,由各市地县委宣传部结合各地实际运营发展起来的,是作家们深入生活接触人民的有力载体。在大连创建了“一林多谷”的模式,有作家森林、希望谷、南山谷、响水谷、红崖谷和明珠谷等。在此基础上,大连市新华书店结合自身特点创建了大连作家森林的“下午茶”“24小时书吧”“本土作家新闻发布会”等品牌,另外,希望谷的“大众写作”,南山谷的“文学沙龙”,明珠谷的“大众讲坛”等,各具特色,拓展了大连作家森林的功能和特色,为大连市民奉献了一场场文学盛宴。大连作家森林项目为提升大连的软实力贡献出的影响力不可小觑,受到了中宣部、省委宣传部的一致肯定,并派出调研组实地考察。脱离了人民的生活,文化就是一纸空文,文学亦失去存在的意义。而如果抛弃了对本区域的文学创作活动的重视,并任由其边缘化而不加重视,辽宁形象的文化内涵与经济价值必将受到削弱。

四、辽宁形象塑造的困境和出路

辽宁形象属于地域形象。地域形象是指某一地域公众对地域总体的、抽象的、概括的认识和评价,是由地域的内在特点所决定的外在表现,是这种表现在公众心目中的印象和评价,也是对历史、现实与未来的一种符号化表达。地域形象的塑造分为“自塑”与“他塑”两类。“自塑”指该地域自身的媒体等文化机构对本区域形象的判断与评价,“他塑”指其他国家或区域的媒体等文化机构对该区域的判断与评价。上文重点分析了辽宁媒体自塑和主动塑造的辽宁形象。就“自塑”而言,以文化品牌学和文学视角得出了辽宁人朴实、幽默、健谈、向上、勤劳、肯干和政治觉悟高的精神面貌,但这并非辽宁形象的全部。

(一)媒体视域中的辽宁形象

从“他塑”的角度,根据胡惠林和王婧主编的《2014年文化产业发展指数报告》,《2012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内涵指数体系九个要素的排名及位次差归纳》,辽宁的内涵指数排名第13位,文化资源丰富程度排名第17位,重点文化行业排名第12位,文化产业融合排名第10位,文化企业主体排名第12位,文化市场体系排名11位,对外文化贸易排名第14位,文化产业政策排名第24位,文化创新能力排名第13位,社会经济基础排名第9位。排名最靠前的指数是社会经济基础,这说明辽宁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可观,排名最靠后的是文化产业政策,说明政府方面对文化发展政策的制定和推广存在一定的问题,使得辽宁整体的文化发展指标处在全国的中下游。如果把文化视为确立地域形象的一个重要“软实力”标尺,通过文化指标的内在张力,可以看出辽宁文化产业政策的创新和发展已经到了非常重要的节点。中国文化产业指数报告作为对各个区域整体文化形象的归纳和总结,可见在“他塑”的视域内,辽宁形象的被关注度还处在中等水平。更严重的是,与“量的不足”随行而来的是“质的缺陷”,“他塑”中的辽宁负面形象也屡见不鲜。

2003年《凤凰周刊》记者蓝艺撰写了一篇文章《振兴东北,先震东北人》,其中不无痛惜地写道:“东北人不知道什么叫力量,表面彪悍自尊,实际胆小自卑,正常的人际关系被含糊的义气取代,肉体的懒惰导致了精神的畸形……东北人要改变命运必先改变自己。”[5]这位记者对东北印象的描述代表了一部分人对东北的看法。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提出,讨论东北人的声音越来越多。在这些声音中,如何对东北地域文化特征进行理性地思考,有科学客观的分析,也有把东北发展滞后的原因归咎于东北人的性格,这种性格延伸开来就是霸道、无理。2014年8月20日,陕西《华商报》两名记者在采访西安市长安区夏威夷水上王国与大学生工资纠纷一事时,遭到涉事水上乐园保安抢夺采访设备及围攻。20日晚,几名自称是夏威夷水上王国工作人员的人,驾驶一辆车牌号为辽K78F99的黑色轿车,一度将位于西安市含光北路的华商报社大门堵住。随后,该水上乐园项目涉及占用农田,未批先建等多项违法事项被曝光。该事件经上海澎湃新闻、凤凰网等媒体发布后,迅速引起社会关注。其中,堵报社门的辽K78F99黑色轿车也成为网络关注焦点之一,并被不少网友直指“抹黑辽宁人形象”。全国媒体关注记者被打、轿车堵门事件在《华商报》刊出记者采访被打消息后,全国媒体人对此非常关注,在媒体的渲染、网民的“围观”下,个体行为的偏差导致辽宁人的整体形象受到了相当程度的负面影响。既然辽宁形象的“自塑”和“他塑”存在着一定偏差,那么,如何通过媒体去塑造和构建新的辽宁形象成为必须考虑的问题。尤其是在当前辽宁经济发展迟滞的现实已经通过媒体传播到国内外的各个角落,辽宁媒体如何为经济的发展服务并使两者紧密结合,甚至成为改革号角的先声,都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否则就会以空喊口号、华而不实、僵化保守的形象呈现在公众的视野中,进而为对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让投资者望而却步。辽宁要发展,要进步,需要一个开放、创新、文明的辽宁形象。

(二)辽宁形象愿景展望

1加强政府引领,构建文明辽宁

地域形象塑造的行为主体包括公众、企业和政府等三方面的力量。具体来说,公众是地域形象塑造的执行者,这一群体的文化素质、思想观念和言谈举止等直接影响地域形象的塑造,把文明的理念纳入到市、区、乡镇和社区的日常管理工作中,从大局着眼,小处入手,实现文明教育全覆盖。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对地域形象有重大影响,企业文化的管理理念、战略决策及其承担的社会责任等都能体现出区域文化的内涵。政府应加大对企业的管理和规约,促使企业确立正确的义利观,突出文明的影响力。在这三者中,政府是地域形象塑造和制度构造的提供者,也是地域形象塑造的主要推动者和监督者,在整个地域形象的塑造和传播中发挥着主要作用。2015年9月10日在辽宁大连召开了夏季达沃斯全球经济论坛,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做了《共绘世界经济增长新蓝图》的特别致辞,回答了世界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各种疑问,全世界各个媒体齐聚大连纷纷加以报道,大连和达沃斯经济论坛一起被媒体传播到全球各地。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主导的活动成为媒体的焦点、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政府代表地方通过媒体直接发布信息,通过组织设置议程影响大众传播,引导外界对辽宁整体印象的形塑。因此,政府方面必须把地域形象的塑造提上议程,主动参与引导地域形象的构造。

2凸显创新理念,打造创新辽宁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九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是结构性改革和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要全面、可及性强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供给。在这方面,也要靠结构性改革。政府不唱‘独角戏’,鼓励社会资本、外商投资一起干” [6]。创新的方向明确,创新的内容清新,创新的事例喜人。李克强总理还特别提到大连的创客公司,这个仅有10名员工的公司,用了两年时间,利用互联网平台吸引了28万注册用户,开发了近百个创客产品,展现了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希望。辽宁不缺少活力,不缺少人才,只要抓住时机,营造创新的环境,完善创新的机制,全面、立体地规划未来近期、长期的创新规划,通过市场激励、政府推动、百姓追随,辽宁的工业转型升级方能自生和引进活水,辽宁的创新形象方能在媒体“自塑”和“他塑”的双重视野中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

3发展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发展

地域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地域形象的构建。制定切实可行的短期和长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是中国近十年来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经验。传统文化和政治规范更加要求中国及其地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制定的首要考量不应在直接消费利润多少,而是要建立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一切文化关系的合理精神秩序中。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创意产业园区实践来看,最普遍的就是对工业文明遗产的再利用,通过寻找新的历史进步方法与动力,重建人与文明的相互关系。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文化政策,文化产业规划不仅应具有最大和最持久的约束力,还应该拥有切实的可执行性。发展文化产业并非追求大而全,而是追求少而精。这是因为文化产品的质量必须经过社会效益和文化市场的双重检验,从而体现其价值。辽宁是有特色历史文化的地域,应该把挖掘辽宁特色文化和辽宁形象塑造融合起来,使辽宁文化的潜在价值与现代先进的科技结合起来,增加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唯此产品才会在商品同质化的时代脱颖而出,在市场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鉴于地域形象是社会公众长期积淀下来的稳定印象和整体评价,故而一经形成即具有相对独立性进而固态化的倾向。文化产业的发展将对地域整体形象构建注入流动性和立体感,主要体现在:以文化企业发展带动品牌效应,树立地域经济形象;以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提升文化氛围,树立地域文化形象;以文化产业发展带动社会环境优化,树立地域环境形象。良好的地域形象对于地域文化品牌的构建有着积极意义。发展文化产业必须以一定的产业优势作为基础,以产业品牌优势带动整个区域品牌的形成与发展,从而构建起具有战略高度的地域品牌文化。遗憾的是,国内大部分企业并未对其品牌文化价值予以深入挖掘,以至于在大连召开的第九届夏季达沃斯年会上,美国安可顾问有限公司全球总裁郭兰诗说:“中国企业走向世界面临的一大问题不能忽视,就是跟其他国家企业相比,中国企业在品牌和自身声誉方面投入远远不够,大部分的中国企业更注重投资回报率。当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时候,他们首先需要塑造自己的品牌,这样让当地消费者或当地合作伙伴信任,只有建立这样的信任,他们才能够尊重你的品牌,才能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7]品牌可以带来信任、尊重和合作。发展文化产业,促进企业品牌文化的蓬勃发展,是发展辽宁经济、塑造辽宁形象的开拓性创新路径。

媒介文化是一种是依照大规模生产的模式加以组织的产业文化,其目标在于庞大的受众,因而它必须回应当代的主旋律,是极为时事化的,它为当代社会生活提供种种写照[4]。当这些写照的片段经过充分地转化和升华,就会为经济观念的准备和“时代精神”的培育提供支撑,从而赋予经济和社会转型以“文化合法性”的意识形态。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仅见于韦伯对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关系的论述,见于政治经济学家李斯特对“精神资本”的推崇,更见于自古以来的中外实践。晋商、徽商在近代的兴衰,当下吴越文化对江浙民营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推动,都是历史镜鉴。当下东北地区的经济结构有其自身痼疾,但完全可以在国家“制造强国”战略的实施下走出困境,在产业优化升级的过程中确证其更加科学合理的发展坐标,而这一过程也将是现代经济和社会观念扎根于本地的过程。就其本质而言,现代经济增长必须依赖某种特定经济观念的普遍化和稳定化方能发生和持续[8],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辽宁更应该秉承历史文化传统,在地域管理中开放思想,勇于创新,充分发掘利用媒介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作用,使之为辽宁的经济及社会发展服务,为塑造新的辽宁形象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19

[2]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EB/OL]http://culturepeoplecomcn/n/2015/1015/c87423-27699235html,2015-10-15

[3]王钧,刘琴文化品牌传播[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35-36

[4]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M]丁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9

[5]蓝艺振兴东北 先震东北人[J]百姓,2003,(11):8-10

[6]李克强共绘世界经济增长新蓝图——在第九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的特别致辞[N]新商报,2015-09-11

[7]郭兰诗在品牌和声誉方面投入远远不够[N]新商报,2015-09-11

[8]张佑林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0

(责任编辑:邓菁)

实习基地建设文化产业论文范文第2篇

江西潦河地方文化是从自己的土里长出来的文化,是最具地域特色的民间文化。潦河奇石热,作为江西的民间文化现象,近年来,热浪一浪高一浪,势不可挡。民间收藏潦河奇石由来已久,现渐成气候。潦河沿线各镇均出产潦河石,其中以奉新县干洲镇出产最为密集,最为奇特。为了做大做强江西潦河奇石品牌,打造江西的“奇石之乡”,2007年10月,干洲镇党委、镇政府打造全国最大的乡镇奇石交易集散地——奇石根雕文化一条街“石缘街”。干洲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石缘街被江西省文化厅批准为“江西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2011年4月,江西潦河文化产业传播有限公司应运而生。公司前期以潦河奇石为经营重点,相继开发推出“潦河红”、“观音砚”等系列观赏艺术类石种,着力塑造“潦河石”品牌,力求好的经济效益及社會效益。公司在多年的运营中,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扶持,获得了长足发展的前进动力,经济实力日渐增强。通过举办、参加全国性的文博会、石博会,制作奇石宣传册,开展宣传推广,向中外客商展现潦河石的独特之美。公司在不断加强同外地奇石鉴定人员和奇石收藏者联系的同时,注重广集信息,博采众长,学习管理,提高技能,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奇石产业链,建立起产运销的长效机制,成为江西观赏石领域的一面旗帜。

与此同时,江西潦河文化产业传播有限公司立足长远,谋求扩大经营范围,带动潦河文化其他领域的发展。以奇石、农民版画、园林花木作为公司经营“潦河文化”品牌宣传推广的主导方向,打造实体经营盈利模式。目前已在深圳设立产品展示窗口,利用信息资源优势承接公司经营范围内的所有业务,推广“潦河文化”品牌,扩大外销渠道,包括融资、引资。

文化、技能、专业、经营性人才引进是公司发展的长远策略,能全面将地方文化领域特色资源推广整合并造就一种新的商业盈利模式是公司核心竞争力所在。公司将借鉴深圳市大芬油画村发展的成功经验,采取商业化模式的成本运作,组织一条龙式的生产,在同行业中做到“你无我有、你有我优”,抢占销售市场。奉新的版画,着重突出乡土气息浓、山川田园美、自然生态感强的特点,精心构画,精细装裱,多出上乘佳作。对于书画爱好者喜欢的畅销作品,建立和增加批量生产能力,在奉新当地引导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或与已有的合作社联合经营形成规模和集约化效应,让奉新的农民版画名噪国内外,使创作者和企业共同获得丰硕成果。

实习基地建设文化产业论文范文第3篇

当前,文化产业正在成为继信息产业之后迅速崛起的“朝阳产业”。处于从要素积聚向爆发增长过渡阶段的南京市建邺区,正努力培育壮大文化企业,繁荣发展文化产业,使文化成为应对当前经济形势、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一、建邺区培育发展文化企业

的基础条件与有利机遇

建邺区培育和发展文化企业有一定的基础条件:

发展定位明确,产业空间布局清晰。立足“现代化新南京标志区”定位,区委区政府重点打造以广告创意、动漫游戏为主导的新城科技园板块,以文博会展、数字传媒为主导的中央商务区板块,以文化创意、旅游休闲为主导的江东商贸区板块,以创意智慧、生态旅游为主导的生态科技岛板块,以创新科技研发为主导的南部生态智慧城板块等五大文化载体,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开放灵动的文化产业空间新格局,强化了对文化企业与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载体支撑与规划引领。

文化底蕴深厚,传统和现代资源并存。建邺作为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空间,既有历史文化的丰厚积淀,更有潮流文化的时代内涵,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独特的地方文化形态,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深厚的文化禀赋,充满张力和活力的现代气息,使其拥有了发展文化产业不可替代的独特资源,对具有前瞻意识的文化产业投资者将产生极大吸引力。

区位优势明显,综合实力增势强劲。建邺区作为南京主城区之一,东倚主城,西临长江,与老城仅一河之隔,与江北隔江相望,畅通的主次干道、便捷的地铁专线,沟通天堑的跨江大桥和过江隧道,构成了建邺环网相连、综合交错、水陆并蓄、辐射周边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近几年来,建邺区经济社会发展较快,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培育壮大文化企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政府高度重视,配套设施日臻完善。河西新城作为南京现阶段及未来倾心打造的新城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组织程度、推进强度、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务实、有序、规范的管理机制,公开、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服务,日益完备的配套服务设施,为吸引更多的文化企业与文化项目发挥了良好的集聚、辐射作用,营造了文化企业快速发展的良好环境氛围。

建邺区培育发展文化企业更面临有利机遇:

产业发展的市场机遇。建邺区文化产业发展后发优势和潜力十分明显,无论是从近期青奥的筹办还是从城市新中心长期发展来看,其文化产业市场都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消费能力和巨大商机。

产业发展的政策机遇。近年来,区委区政府以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1+5+1”文化政策体系为契机,先后出台了《关于建设现代文化强区、推动建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强力推进了全区文化企业与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产业发展的人才机遇。近年来,建邺区着力打造人才高地,汇聚了一大批高端科技人才、商业精英人才和优秀管理人才,为建邺文化企业培育与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最为重要的人才支撑与智力支持。

产业发展的青奥机遇。2014年青奥会落户南京。青奥会的举办必将形成推动建邺区文化企业与文化产业跨越发展的现实优势。

二、建邺区文化企业整体发展态势喜忧并存

近年来,建邺区以“文化南京”发展战略为契机,依托丰厚的文化资源,突出园区先行,强化文化产业政策扶持、招商引资和项目引进,加速文化企业、文化项目集聚,辖区内文化企业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多的成长过程,文化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贡献率逐年提升、整体实力显著增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文化企业数量不断增加。2008年全区文化企业共有290家,截至2012年10月,增加到560家,一大批有发展前景、产业特色和市场潜力的中小企业迅速成长,初步形成了大中小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

文化企业经济贡献率日趋提升。建邺区文化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009年的2.50%逐渐增加到2012年的3.91%,文化企业在建邺区的发展成效日益显现,对整个建邺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作用日益增强。

文化企业涉及领域持续拓宽。2008年全区文化企业主要分布在7个行业,并没有形成相对独立的行业形态。至2012年,分布行业扩展到13个,而且具有文化产业特色的新兴文化企业蓬勃发展,尤其是广告传媒行业迅速崛起,成为建邺区文化产业类企业最多的新兴行业。

重点文化企业引领带动作用逐渐显现。2008年全区年营业额4000万以上的文化企业只有23家,占整个文化企业数的8%,2012年已经达到56家,占整个文化企业的份额已提高到10%。大型文化企业数量的增多,产生了显著的示范带动效应,引领全区文化产业发展走上了一个繁荣发展的快车道。

但是,建邺区培育壮大文化企业过程中仍然存在明显不足。

龙头骨干企业偏少,引领带动作用有待进一步增强。全区2012年文化企业总数是560家,其中4000万元规模以上文化企业为56家,只占10%;2012年全区资产过亿的文化企业数量只有26家,仅占整个文化企业数量的5%,而资产超过10亿的文化企业仅有5家,只占整个文化企业数量的0.9%。龙头骨干文化企业的偏少已成为全区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制约。

园区软环境不“软”,载体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全区尽管正在建设或相继建成国家广告产业园、第壹区文化街区、青奥产业园等一批特色文化产业园,然而西祠街区等一些文化产业功能园区已经废弃。较多的产业园区还处于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阶段,相应的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在服務理念、科学管理、科学调配、人文环境的建设和打造方面比较滞后,与全区文化企业与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格局态势难以匹配与适应。

文化企业科技含量不高,文化创意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辖区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文化企业很少。在2012年规模以上的56家企业中,从事技术研发设计性的文化企业仅有7家,而在规模以下中小文化企业中,从事技术研发设计的企业更是少之又少。

文化企业人才紧缺,人才制约瓶颈有待进一步破除。高端原创人才匮乏,创意产品的自主创新能力较弱。高素质管理人才的缺乏使得企业效率与优势难以有效发挥,文化企业发展普遍面临着人才瓶颈制约。

三、发达国家培育发展文化企业的成功经验

当前,国外一些先进国家和地区纷纷采取有力措施培育发展文化企业,并在实践中形成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与做法。

欧美文化企业与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以下一些创新举措:

文化自由贸易原则的推行为文化企业的全球經营铺路。在全球化背景下,欧美尤其是美国倡导的自由经济、自由贸易为文化企业的输出疏通了道路,一大批的文化产品在全球化经济流通过程中输入到世界其他国家。

繁荣完善的资本市场为文化企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欧美国家拥有一个庞大而完善的金融市场,能够使文化企业发展获得巨大资金支持。比如,美国的文化企业发展得益于国家和社会资本的投入,如通过基金会、个人赞助等方式,但更多的发展所需的资金来源于资本市场,来源于文化企业自身在资本市场上的融资。

发挥行业协会在文化企业发展中的指引协调作用。政府力量在市场上的弱化,更多的管理职能被赋予了行业协会。行业协会作为中介组织有效地承担起了政府赋予的职能,维护了各个文化企业和整个文化产业的市场秩序和健康发展。

日韩是亚洲文化创意产业最为发达的两个国家,在文化企业发展培育方面的经验做法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减少对文化创意企业的发展规制。比如日本的动漫与游戏企业不像其他国家有太多的规制,除了个别专门面向儿童的文化产品外,大多数在内容方面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制约。

发挥相关文化企业之间的互动效应。例如日本的内容产业中各个企业之间,无论是电影、漫画、游戏或是音乐的生产设计企业,都是相互联系的,媒体的综合性和多元化更进一步推动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而推动了相关文化企业的发展与整个文化产业的繁荣。

加强文化企业发展与城市特色的融合。日本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同时十分注重和城市文化特色发展相结合,在日本的东京、神户以及名古屋等主要城市,当地政府引进、培育了一批文化特色企业,例如仙台只引进培育电影企业,提出了要依靠电影产业的特色搞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

加大政府对文化企业的援助支持。韩国文化企业的培育最主要的举措就是政府的大力扶持,如游戏产业中,网络游戏公司起步门槛较低,主要得益于政府实行的援助计划,援助计划的实施促进了网络游戏产业的大力发展,可以说,韩国网络游戏产业发展的模式是政府主导型的。

四、建邺区培育壮大文化企业的路径思考

坚持量质并举,着力培育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建邺区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已明确了全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走向、产业布局与发展目标。针对当前文化产业既缺乏规模雄厚的大型文化企业,也缺少专、精、特、新中小型文化企业的发展现状,在文化企业的引进与培育方面,要着力培育发展龙头骨干文化企业,加快推动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通过推动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倾力打造一批有实力、有活力、有竞争力、有影响力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充分发挥骨干文化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同时又要积极培育专、精、特、新的中小型文化企业,努力形成大中小型企业分工协作、竞相发展的良好格局。

依托项目带动,着力推进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要进一步完善重大项目推进机制,制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工作责任制和奖励办法,编制重大文化产业项目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完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储备、培育和扶持机制,全力推进重点文化产业工程项目建设。要按照“储备一批、规划一批、建设一批”的滚动发展原则,筹划、论证、筛选、确定好各类重点项目,建设文化产业重大项目库,加快推进南京国家广告产业园、新纬壹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南京报业传媒大厦、云锦坊、第壹区文化街区等市级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强化青奥产业园、欢喜城、港华文化产业园、网商产业园以及知海教育、应天智汇、西祠街区、建筑师公社等特色文化产业园等载体建设;加大对新与力传媒、原力动画、舜禹科技、魔盒信息科技、学府翻译、养墨堂等重点文化企业扶持力度,形成具有规模集聚效应的金融、广告、会展、商贸等主导产业品牌,不断增强文化企业的发展活力、规模品质、市场竞争力和整体实力。

突出人才建设,着力强化文化企业发展人才支撑。一是要加快文化领军人才集聚。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深入推进落实“321”人才计划,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科技领军人物,推动动漫游戏、数字出版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二是要加快文化创业人才集聚。以主导产业为引领,按照专业化、特色化、集约化的要求,重点培育和引进各类文化产业人才,形成“引进一个人才、办起一个企业、兴起一个产业、聚集一批人才”的链式效应;三是要加快文化领导人才集聚。要把懂文化、爱文化的专业人才放到党政领导岗位上去,推动文化产业专业化、融合化、创新化发展;四是要加强校企深度合作。依托南京“1+8”和“科技九条”等创新创业政策,深入推进校企合作,深入挖掘高校院所科技文化创新人才,形成企业、科技、教育协同推进的合力;五是要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构建以人才评价、培养、激励、流动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人才政策体系,培育尊重知识产权、尊重文化创新、尊重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创造促进文化人才、文化企业脱颖而出的城市文化沃土。

优化服务体系,着力完善文化企业发展政策环境。一是加强文化与金融融合。要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与文化企业的对接合作,加大有效的信贷支持,鼓励和引导文化企业积极扩大直接融资规模,鼓励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进行基金投资或上市融资,重点支持中小文化企业进入创业板融资,鼓励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的方式投资开发文化项目。二是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相关部门和园区要加大资金投入,建设适合建邺区文化企业需要的公共技术服务载体,同时充分发挥企业的主导作用,扶持技术创新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的大企业、大项目,建立关键技术研发中心、服务中心,要通过科技计划对文化产业中的共性技术研发进行直接干预,促进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跨越式突破,促进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成果共享,激发文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助推文化企业做大做强。三是不断搭建新平台、打造新载体。努力打造品质较高、规模适度、特色明显、效益突出的文化产业集群和文化产业园区,推动文化产业由企业集聚向产业集聚转变,推动科技资源的共享与文化创意的转化,促进文化企业集群化、产业技术专业化。

(作者系中共南京市建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

责任编辑:黄 杰

实习基地建设文化产业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农村产业融合是新常态下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利用PEST模型分析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的宏观发展环境,再利用SWOT模型分析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战略态势,最后从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培养和引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人才以及完善驱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政策等3个方面,提出促进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发展;产业融合;PEST;SWOT;农村经济转型

文献标志码: A

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稳步增长,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但是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现实背景下,农村经济的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一方面,由于长期采用粗放式经营并且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使得农产品质量难以提高,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下;另一方面,在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限制下,国家对农业生产的补贴已经触碰到天花板,再加上农业经营成本提高和价格下压的双重挤压,农民增收面临新的困境;除此之外,伴随耕地资源、水资源的逐渐减少和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等问题,农业生态系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因此,在当前的新形势下,要提高农业的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必须要有新思路[1]。而农村产业融合作为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1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

产业融合的概念最早出现于信息通信业领域。20世纪70年代,伴随着信息技术革命及其产业的发展,信息产业不断向其他产业渗透,呈现出产业快速融合的现象。实践的发展引起学术界对产业融合的关注。学者们从技术扩散渗透、产业整合创新、产业融合过程、产业边界变化、产业竞争关系等不同角度来解释产业融合的内涵[2]。事实上,随着技术创新和市场供需变化,产业融合并不局限于与互联网和通信相关的产业,也广泛存在于其他产业领域,如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

有关农村产业融合问题的研究,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日本学者今村奈良臣提出六次产业的概念,他指出农业应该向与其相关的第二、第三产业延伸,鼓励农户搞多种经营,打造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即第一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相加(1+2+3=6),为农户获得更多农产品加工、流通和服务环节的附加值;之后,基于产业链的延伸和业务范围的拓展,今村奈良臣又提出六次产业是第一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乘积(1×2×3=6),强调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3]。马晓河根据国内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经验,指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以农业为基本依托,通过产业联动、产业聚集、技术渗透、体制创新等方式,将资本、技术以及资源等要素进行跨界集约化配置,使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餐饮、休闲以及其他服务业有机整合在一起,使得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紧密相连、协同发展,最终实现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拓展和农民收入增加”[4]。在对农村产业融合的概念进行界定时,有学者强调既要以农业为依托,以农民及相关经营组织为主体,又要借助高新技术对农业产业的渗透、三次产业间的联动和延伸、体制创新等多种方式促使农业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产生深刻变革[5]。还有学者从交易成本的视角出发,认为农村产业融合是以农业多功能综合开发为核心,以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为前提,利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通过纵向农业产业链深化、横向的农业功能拓展等形式,实现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农业各部门与第二、第三各部门两者之间以及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三者之间的交易成本内部化,不断产生农业新业态、新模式的过程[6]。

从以上学者对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界定可以看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推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7]。当前,全国各地积极探索农村产业融合的路径,已经出现纵向一体化融合、工商资本引领融合、集群型融合、功能拓展型融合、服务引领型融合等多种模式[8]。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在资源优势、产业特点以及历史文化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各地区须要根据自身环境条件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农村产业融合模式。本研究针对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环境和发展的态势进行分析,从而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2 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环境分析

江苏省经济发达,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也比较高。自2015年起,江苏省成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省[9]。为了理清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宏观环境,本研究借助PEST分析法,从政策环境(P)、经济环境(E)、社会环境(S)和技术环境(T)等4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2.1 政策环境分析

2.1.1 国家层面的政策环境 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目标。2015年首次将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并将其作为“拓展农民增收渠道、构建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同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此后连续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并提出要“推进农业产业链整合和价值链提升,让农民共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培育农民增收新模式”。由此可见,农村产业融合已经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

2.1.2 省级层面的政策环境 近年来,江苏省非常重视推动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2016年12月,为了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資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江苏省发布了《江苏省“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7年1月,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又印发了《江苏省“十三五”推进农业现代化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创意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同年2月发布的《江苏省“十三五”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再次强调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2017年3月,为推进江苏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江苏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又发布了《江苏省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这些政策文件的颁布,为江苏省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先导区建设提供了方向,也为农业产业化成为乡村振兴、推进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支撑。

2.2 经济环境分析

2.2.1 经济水平 江苏省自古以来就属于富饶之地。改革开放以后,江苏省经济水平在全国始终保持领先地位。据统计,2017年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5 900.9亿元,全国排名第2,已经达到中上等发达国家水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综合竞争力以及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DLI)均居中国各省第1,是我国综合发展水平最高的省份。经济的蓬勃发展为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2.2.2 经济结构 总的来说,改革开放四十年,江苏省形成了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结构。2016年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首次超过制造业,说明江苏省经济结构正在发生调整和变化,但是制造业仍然是江苏省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行业。制造业与批发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建筑业是当前江苏省产值规模最大的5个行业。2016年江苏省第一产业增长速度大于上一年,但是由于第三产业的快速增长,第一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占比从5.7%下降到5.3%,而第三产业的产值占比达到地区总产值的50.0%。在第一产业中,产值占比最高的是农业,占62.00%,渔业和畜牧业的产值占比分别为 18.70% 和16.45%,而产值占比最低的是林业仅占2.97%。第三产业中规模最大的5个行业是批发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商业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业。从2013年到2016年,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及住宿餐饮业等与日常生活相关行业的增长速度相对较慢,而金融业、通信服务业、商业服务业为主的高端服务行业发展速度则较快。

2.3 社会环境分析

2.3.1 社会需求 近些年,江苏省常驻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到2016年江苏省常驻人口数量达到7 998.6万人,全国排名第5。同时,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都随年份呈现上升的趋势(图1、图2)。根据2017年《中国居民消费升级指数报告》,江苏省居民消费升级属于全国第1梯队。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类的消费在居民消费比重中呈下降趋势,而交通通信、教育、文化、旅游、医疗保健等消费所占份额在稳步攀升。根据美国研究机构COMSCORE的统计,25~34岁的人群成为我国主力消费人群,这一群体在消费时更加注重品质和服务,追求个性化、多样化、体验式的消费。

2.3.2 社会文化 美国学者拉坦指出,地区的文化享赋与当地经济发展存在密切的关联。由于地理和历史原因,江苏省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3种区域文化[10]:苏北文化、苏南文化和长江三角洲文化。从历史发展过程看,苏北地区受楚汉文化和淮扬文化的影响较大,至今仍保留着较浓厚的传统习俗,相对较为保守和守旧;苏南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撞击砥砺和改造革新,形成了开拓进取、重商重实业的文化气氛;而长江三角洲文化作为一种混合形态的文化,本身就具有开放性,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又纳入了市场、创新、效率、科学与和谐的现代文化内涵。区域文化的差异为江苏各地农村产业融合提供了不同的发展背景和区域特色。

2.4 技术环境

2.4.1 科技投入与科技贡献率 近年来,江苏省科技投入稳步增加(图3)。科技贡献率也逐年上升,2017年达到62%,农业科技贡献率则达到了66.2%,排名全国第1。全省有294个科技服务平台,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超过120万人。江苏省为了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进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创办了农村科技超市,截至2018年年初,共建设了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科技超市415家,组建了包括3 300多名专家的服务团队。近三年,科技超市共推进科技成果转化6 500多项,开展咨询活动3 560多场次,培训农民超过35万人次,带动农民增收58亿元。

2.4.2 信息技术在农村的应用 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是促进产业融合的重要推动力。近些年,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江苏省农村产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11]。江苏省农业信息化覆盖率超过60%,2016年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建设了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并开发运行移动客户端“农技耘”APP,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广大农户提供及时、专业的农技信息服务,信息进村试点县和村级信息服务站的数量均为全国最多[12]。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建立农业物联网,据统计到2018年年初规模设施农业物联网应用面积占比达到16%。与此同时,江苏省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已经成为农民创新创业、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到2017年年底,江苏省通过网络实现农产品销售额364亿元,同比增长27.7%,淘宝村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3 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态势分析

农村产业融合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路径,在战略态势分析中,SWOT分析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借助SWOT分析模型,对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势(S)和劣势(W)、机会(O)与威胁(T)进行剖析,有利于把握江苏省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

3.1 优势

在新常态下,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必然要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7]。但是各地所具备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条件存在较大差异,相较于其他地区,江苏省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具有以下几点优势:(1)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强劲的牵引装置。一方面,如前文所述,江苏省农村科技投入不断增加,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和科技应用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另一方面,江苏省还拥有167所高等院校和众多的科技服务机构,能够为农村产业融合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2)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具有有力的双轮驱动。从国际经验来看,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做法主要有2种,一种是以农户、合作社为主向前延长产业链;另一种是以企业为纽带,农工商合作经营向后延长产业链[7]。江苏省现有涉农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的数量和营业收入在全国均位于前列,对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起到积极的带动和促进作用。(3)江蘇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具有良好的“硬环境”。根据对我国省域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给水平的测评,江苏省公共基础设施供给水平居于全国前5名[13]。近些年江苏省不断优化公共基础设施,以信息和通信设施为例,当前江苏省村级双车道公路覆盖面积超过75%,农村4G网络覆盖率超过90%,均远远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硬环境”。(4)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具有丰富的“软资源”。依托农村特有的自然、文化和生态资源,通过发展创意农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一种主要类型[14]。江苏省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气候温和,自古以来就是人文荟萃之地,既拥有秀美的田园风光,又拥有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这为江苏省开发农业多功能性,推动农业与旅游、观光、休闲和养生等融合发展提供了充分的软资源。

3.2 劣势

目前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我国其他省份农村地区类似,普遍存在以下2个方面的劣势:(1)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程度有待提高。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通过第一产业内部各子产业融合或者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延伸和渗透,开发农业多功能并拓展产业链,创造农民增收的新途径[15]。但是从江苏省目前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看,在一些地区尤其是苏北地区,农民仍然主要从事农产品的生产或简单加工,“接二连三”或者“隔二连三”水平较低,农户在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和全供应链中处于劣势地位[1]。(2)农村产业融合存在要素瓶颈。首先,一些地区发展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等项目所涉及到餐饮、住宿、停车场等的各类设施用地问题难以得到解决,导致许多项目难以推进。其次,现有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相对较少且融资条件高,很多农村经营主体缺乏有效的风险抵押物而难以获得贷款,直接融资渠道狭窄。此外,融资成本高也是一个突出问题,据统计有的经营主体融资成本占到贷款总额的20%[15]。融资难、融资贵成为阻碍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一大障碍。再次,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缺乏专业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农业多功能的挖掘、农村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都需要大量专业型和复合型人才。目前大多数普通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只能从事简单的加工和服务工作,难以产出精致化、差异化、附加值较高的产品和服务。以农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为例,许多地方的乡村旅游还停留在时令瓜果采摘、品尝农家菜、垂钓、打牌等初级水平,产品和服务质量粗糙且形式雷同,缺乏品牌营销的意识[16]。而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村缺乏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和运营人才。

3.3 机会

当前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最大机会就是随着江苏省及周边地区居民收入增长所带来的巨大消费需求。江苏省所在的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据统计,2017年上海、浙江、江苏三地分别以人均可支配收入 58 988、42 046和35 024元跻身全国前5位。人均收入的稳步上升促使这一区域城乡居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农产品消费方面,追求营养、健康、绿色、品位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城乡居民的新追求[17];在工作和闲暇时间的选择上,呈现出劳动力供给曲线向后弯的情况[6]。城乡居民闲暇时间的增加,为乡村开展旅游、休闲、养生等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根据江苏省旅游局统计,2017年江苏省全年乡村旅游营业总收入近900亿元,比上一年增长20.8%,直接从事乡村旅游的从业人员达到42万人。高品质农产品消费和乡村旅游井喷式的发展势头,为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市场牵引。

3.4 威胁

尽管当前江苏省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代表的一二产业融合、以农村电子商务为代表的一三产业融合和以旅游休闲农业为代表的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在全国处于较领先的地位,但是随着我国全球化的步伐,江苏省所能供给的涉农产品和乡村旅游等消费品不仅面临来自国内其他地区的赶超,还面临着来自全球其他国家产品和服务的竞争。例如,来自欧洲的高端绿色农产品竞争、来自日本和中国台湾的特色乡村旅游休闲产品的竞争等。目前江苏省已经发展起来的涉农产品和服务在特色化、精细化和品牌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顾客黏性不是很强,这些因素都威胁到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进一步发展的潜力。

4 促进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对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环境和现状进行PEST分析和SWOT分析,并借鉴国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提出如下3点建议:

4.1 立足区域特色,打造优势产业

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所面对的市场不仅需求潜力巨大,并且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品质要求也较高。因此,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不能仅追求数量,更要注重品质的提升。(1)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价值。江苏省属于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性气候,大部分地区雨水充沛,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因此,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绿色农业发展。一方面要利用绿色科技手段,采用更绿色环保的种养殖方式,保护并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另一方面,通过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方式,对农产品的产地、生产环境、栽培(养殖)方法进行追踪、记录和宣传,通过绿色生产提高农产品附加价值和竞争力。(2)充分利用区域乡土资源,提供优质特色的产品和服务。各地应依托具有当地特色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打造主导产业,并引导当地经营主体集聚式发展,塑造具有鲜明特色、精致优良的地区优质品牌。(3)要借助政府和市场2种宣传途径,对地区品牌进行大力宣传,增强品牌的市场影响力。

4.2 培育和引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所需的人才

无论是发展绿色农业还是打造特色产业,都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和运营管理人才进行技术创新和业态创新。尽管江苏省农业科技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但是相对于国外竞争者而言,当前大部分农民的能力和素质仍然较低,即便利用农村资源开展了一些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的项目,也往往处于低端水平,竞争优势的保持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限制。因此,须要从4个方面培育和引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所需的人才。第一,对农民进行培育,提高农民的素质和能力。以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主和农村合作社骨干为重点,开展面向农民的农村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和创业教育。对于一些已经取得较好发展成果的产业融合业态和经营模式的成功做法进行总结和提炼,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认知。第二,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并为其提供创业指导和帮助。第三,加大农林专业大学生的培养,并制定相应政策鼓励大学生毕业之后到江苏省的农村进行创业活动。第四,吸引其他社会人才到农村开展创意农业,鼓励非农户籍的人才凭借技术、创意或者运营管理能力以适当的形式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4.3 完善驱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政策

驱动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不仅需要技术创新、业态创新,还需要政策创新。(1)建立激励政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因此对于那些能够为农民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的经营性主体,可以根据其新增的农民就业岗位数量给予其一定的补贴;对于那些支持农民以资金、土地经营权或其他资产入股的经营主体,可以根据其为农民提供的入股分红情况给予一定的补贴;对于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并且由种植大户、家庭農场或农民合作社多方参与形成的新型经营联盟,可以探索建立共享机制,引导农民将国家补贴的资金以入股的方式参与产业经营,使农民能够获得更多产业融合的收益。(2)完善土地流转政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要降低交易成本往往须要开展规模化经营,而目前由于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不完善,许多地方仍以农户分散经营模式为主,阻碍了产业融合发展的速度。因此政府应该学习和积累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改革当中的典型经验,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在农村建设用地的指标中划出适当的比例用以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设施建设。同时,在土地流转中充分保障农民合法权益。(3)创新金融扶持政策。设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投资基金,扶持区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点项目;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增加在农村的网点布局,利用融资担保、财政贴息和扩大抵押物等措施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取信贷;完善政策性保险政策,发展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融资担保机构。

参考文献:

[1]葛新权,和 龙. 促进我国农村产业融合發展的政策取向[J]. 经济纵横,2017(5):80-85.

[2]梁伟军. 产业融合视角下的中国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 科学经济社会,2011,29(4):12-17,24.

[3]张佳书,苑会娜,傅晋华. 日本发展“六次产业”的典型模式及对中国的启示[J]. 中国科技论坛,2016(10):148-154.

[4]马晓河.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J]. 黑龙江粮食,2015(3):9.

[5]赵 霞,韩一军,姜 楠. 农村三产融合:内涵界定、现实意义及驱动因素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2017,38(4):49-57,111.

[6]李 治,王东阳. 交易成本视角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问题研究[J]. 中州学刊,2017(9):54-59.

[7]王乐君,寇广增.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思考[J]. 农业经济问题,2017,38(6):82-88.

[8]吕岩威,刘 洋. 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探究[J]. 当代经济管理,2017,39(10):38-43.

[9]王 玲. 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水平测度与区域差异分析[J]. 农业经济,2017(6):21-22.

[10]王 腾. 区域文化特质、文化精神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以江苏为例[J]. 重庆社会科学,2008(10):8-14.

[11]王梦瑶. 信息技术对农村经济的意义[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6):153-155.

[12]严 安. 以创新驱动推进江苏“互联网+农业”在更高水平上发展[J]. 决策咨询,2017(2):31-35.

[13]唐娟莉. 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水平评价[J]. 技术经济,2016,35(1):92-96.

[14]汤洪俊,朱宗友.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思考[J]. 宏观经济管理,2017(8):48-52.

[15]李菊英. 盐城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 全国商情,2016(24):65-67.

[16]刘 娜,许沁乔. 产业融合视角下江苏省乡村旅游发展问题研究[J]. 中国商论,2017(33):144-146.

[17]熊小林. 以居民消费升级为导向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 宏观经济研究,2018(5):34-46.王冬梅,翁钢民. “互联网+”背景下农村地区智慧养老发展的思考[J]. 江苏农业科学,2019,47(15):76-80.

实习基地建设文化产业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文化消费是青少年人之为人的社会化需求,青少年是文化消费的主要群体之一。选取了武汉市不同层次初、高中生作为研究对象,从青少年所拥有的资本和消费认同几个方面,研究了青少年文化消费动机的影响因素。通过对选取的396个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和分析,结果发现:青少年的文化消费并不必然受其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影响,而文化资本却对其产生显著影响;青少年的消费认同也是其进行文化消费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文化消费;消费认同;文化资本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8.04.0018

一、问题的提出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国中科院罗沛霖院士就提出[1],人类进入公元的第三个千年将以完成文化消费产业革命为标志。当前世界不少国家已进入了文化产业时代,消费已成为拉动产业发展的“火车头”。 而作为经济价值实现的最后环节的文化消费,更是引导文化生产的重要力量。

青少年时期是处于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时期,文化消费是青少年获取精神食粮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方式。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发展需要决定了他们是文化消费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成为文化消费市场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2]。如何积极培育和引导青少年文化消费的途径和对策,就成为了当今文化发展极其重要的任务。

然而,从对青少年的文化消费及价值观的研究来看,学界普遍持批判态度,因为在他们看来,现代文化大众化、多元化、商品化等特点正在取代之前的精英化、主流化、艺术性的特点,青少年由于审辨和自主能力的缺乏,导致他们追求享乐、审美趣味低俗,呈现出享乐主义、功利化的特点[36]。那么,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中西方文化交织碰撞中,我国青少年作为文化消费的特定群体且作为独生子女和“富二代”的一批人,他们的文化消费到底表现出怎样的特征?其文化消费又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在弄清这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该如何正确引导其文化消费?这些问题是我们关注的主要问题。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国外的文化消费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末与60年代初。由于大众传播媒介的兴起,大众文化的繁荣发展,法兰克福学派开始了对大众文化或文化工业的批判,认为大众文化以娱乐和文化消费的形式,抑制人的想象力、自发性和创造性。而从凡勃伦的炫耀性消费开始[7],文化消费则成了人们身份、地位、声望区分的方式,并且确保与正当化了那些奠基于经济不平等的权力与控制形式。文化消费在后现代主义代表那里找到了出路,他们认为文化消费就是一种创制文化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仅在于对文本的消费,而且在文本消费的过程中同时也在创制文化[8]。

布迪厄的文化区隔理论,也被广泛用来研究不同社会阶层的文化消费差异,阶层文化消費品味不仅表现出由单一化到多元化的特点,而且某种消费文化也意味着消费的阶层特征,而特定的消费品与消费方式又同时成为区分社会地位群体的符号[910]。

我国在文化消费研究方面起步较早的学者司金銮先生在《我国文化消费与消费文化研究之概观》一文中认为[11],“文化消费”作为学术术语的明确提出是在1985年的一次研讨会上。如果说国外的文化消费研究更多地是理论层面的探讨,那么我国的文化消费研究除了对文化消费内涵、结构等进行初步的探讨之外,多集中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对不同地域的文化消费的差异性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编辑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文化发展蓝皮书》,每年都针对全国城乡居民文化消费现状进行宏观研究和分类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主持的IMI调查,也是关于中国城市消费者消费行为与生活形态的连续性调查,有助于了解城市消费者的生活形态。二是不同群体如大学生和青少年的文化消费研究。文化消费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人生观、价值观等都具有重要影响。但是,目前当代大学生文化消费也存在着消费结构不合理、内容丰富但质量不高、不同群体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等问题。当前学界对青少年的文化消费研究,大多是基于对我国文化及青少年的特点分析而作出的个人的主观判断。的确,目前青少年的文化消费存在庸俗、搞笑、虚幻等不良现象,并导致该群体缺乏理想、道德滑坡等非主流价值观等危机的出现,但仍需要我们从调查青少年文化消费的实际出发,根据青少年文化消费的使用与满足情况来有针对性地进行消费观的引导,从而构建青少年的主流价值观。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和生力军,树立正确的文化消费观对提高青少年的文化素养、形成主流价值观无疑有着重要意义。

(一)文化消费的相关理论研究

学界对“文化消费”的界定比较多,但达到共识的是承认文化消费是以精神文化商品或服务为消费对象的一种消费活动。是人们为了满足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以物质消费为依托和前提,对精神文化类产品及精神文化性劳务的占有、欣赏、享受和使用等[12]。

关于文化消费的分类,有的根据文化消费的形式与方法来划分[13],分为个人文化消费和社会公共文化消费(按消费形式分)、被动型文化消费和主动型文化消费(按消费方法分);有的根据文化消费的型态与层次来划分[14],分成普及型或大众化的、提高型或高品位的文化消费,有自娱型的文化消费、专业型的文化消费;有的按照目的和功能分成消遣、娱乐型文化消费、享受型、社交型、发展型和智力型文化消费等[15]。根据本研究的需要,本文主要考察以下类型的文化消费:教育扩展型、交友型和休闲娱乐型三种文化消费。

布迪厄的资本理论是当今用来分析文化消费行为的一种新的研究范式。他认为,个人所拥有的资本的不同,即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总量差异,决定了社会阶层的不同,不同的阶层也形成了截然不同的阶级惯习,从而导致了文化消费等实践活动的差异,而且同一阶层内部,由于资本构成比例的不同,也存在着较大的文化消费差异[16]。

文化资本是布迪厄区分的几种类型资本中的一种,指的是那些非正式的人际交往技巧、习惯、态度、语言风格、教育素质品位和生活方式。文化资本有三种存在形式:一是体化资本,以精神和身体的持久性情的形式而存在;二是物化资本,以文化商品的形式(图片、书籍、词典、工具、机器等等)而存在;三是体制的状态, 体现在那些特定的制度安排上,诸如教育的资格认定方面的规定。

社会资本是指个体或群体凭借占有持久的相互认可的或多或少社会化的人际关系网络而产生的实际或虚拟的资源总和。

经济资本通常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继承而来的资本,另一类是个体获得的资本。由于本文研究对象是青少年,所以经济资本主要指受试所在家庭的经济状况及可支配的消费金额组成。

由于以上三类资本的差异导致了文化消费的差异,本文中青少年所拥有的这三类资本也就成为其文化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

王宁认为[17],人们所选择的消费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们的认同所决定的。认同有两个含义,即同一性和独特性,一方面是为了显示相同而保持着同一性,另一方面为了保持相同,就要与他者区别开来而保持自己的独特性。

青少年通过消费认同来确定自己的归属,将自己与同类和想要区别的另类区别开来。消费认同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群体所属感。不同群体通过序列来加以区别,正因为个人序列感的存在,个体总是希望加入更好的序列,于是便通过融入某个群体来定位自己的身份;再就是自我感。自我感是通过强调自己不属于某个群体来界定自己的身份,追求自我感不一定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而是培养一种自我实现的成就感。这样的身份认同不属于群体认同,而是个体认同。

青少年通过外界环境比如大众传媒来构想自己的消费图式,即在消费的时候,心理上就形成了消费认同和消费欲望,这种认同又直接影响其消费行为。

(二)文化消费影响因素研究

文化消费也是一种消费行为,因此,在探讨其影响因素方面学者们也多是借鉴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即两因素论、三因素论和四层面说等。

两因素论将影响因素归于消费者内部和消费者外部,称为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朱伟以此为理论基础,实证研究了微观因素对大学生文化消费的影响[18]。发现个人特征、大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和户主受教育程度、大学生消费环境以及自身消费观念对文化消费都有重要影响。三因素论则是在此基础上将市场营销因素单独分离出来。四层面说则分别从文化因素、社会因素、个人因素和心理因素等分析影响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的四个层面。陈雷,张莹从收入水平、文化产品的供给和价格、消费者自费以及工作时间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它们对文化消费的影响[19]。

本文主要考察青少年个人因素的影响,且不局限于个体人口统计特征的影响方面,尤其重点考察其拥有的资本差异的影响,以及心理层面如消费认同对其文化消费的影响。并结合以上相关文献研究和定性访谈,笔者在本研究中提出如下理论假设:

H1:青少年所拥有的文化资本对其文化消费有显著的、积极的影响,即青少年拥有的文化资本越大,越易进行文化消费活动。

H2:青少年所拥有的经济资本对其文化消费有显著的、积极的影响,即青少年所拥有的经济资本越大,越易进行文化消费活动。

H3:青少年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对其文化消费有显著的、积极的影响,即青少年所拥有的社会资本越大,越易进行文化消费活动。

H4:青少年的消费认同对其文化消费有显著的影响,即青少年消费认同度越高,越易进行文化消费活动。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的选择

一般而言, 青少年时期主要对应于中学阶段, 中学生是青少年的主体, 为此, 我们在武汉市范围内对中学生( 包括初中、高中) 的文化消费状况做了抽样调查。首先采取立意抽样的方式在不同层次初、高中随机抽取了三所学校,在这三所学校中分别选取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各一个班的学生进行问卷填答(初三和高三毕业班不考虑),调查于2017年1月进行,共发出问卷420份,回收有效问卷396份,有效回收率为94%。

(二)样本的测量

在本问卷量表中,除了控制变量和自变量中的少量变量外,其余研究变量统一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进行测量,计分从1到5逐步递增。

(1)文化消费。从教育发展型、休闲娱乐型、交友或人际交往等方面考察。量表包括“提升修养和能力”、“有更多共同话题”、“消遣打发时间”等9个方面的题项。

(2)文化资本。根据文化资本的分类从三个方面来进行测量。体化资本包括“当同学间有矛盾时我能很好地解决”、“ 除了普通话,我还会其它地方方言”等4个题项;物化资本包括“从小爸妈就给我买了很多各类书籍”、“ 我们家经常订阅或购买一些报刊”、“ 我们家能随时上网”和“我们家能收看数字电视”4个题项;机构资本包括“我有一些才艺表演获奖证书或奖杯”、“ 我获得过英语、数学等学科竞赛获奖证书”和“我有一些科普知識竞赛类获奖证书”3个题项。

(3)社会资本。通过两个方面进行测量:一是个体所接受到的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援助、社会网络、团体关系的存在和参与等;二是个体所能体验到的情感上的支持,包括在社会中受到的尊重、被支持和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与个体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

量表包括一个5级量表题和一个判断题项共9个题项,其中个体所能体验到的情感上的支持包括“很受老师的重视”、“ 在同学当中很有威信”、“ 平时同学们很关心我”、“ 有一群很合得来的朋友”、“ 老师会放心让我处理班上事务”和“我总能很好地完成老师交给我的任务”6个题项;个体所能接受到的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援助等包括“我的爸妈自已有能力解决”、“ 我的爸妈朋友很多,他们帮忙解决”、“ 我们家有很富有的亲戚,他们帮忙解决”和“我的爸妈单位能帮忙解决”共4个题项。

(4)经济资本。在本研究中,经济资本由受试所在家庭的经济状况及可支配的消费金额组成。主要包括“家庭月平均收入”和“每周零花钱”2个题项。

(5)消费认同。从两个方面来测量,量表包括“我的好朋友经济条件都和我差不多”,“ 我不喜欢和比我富有的同学一起玩耍”,“ 我和好朋友之间有许多共同的文化消费爱好”,“ 我认为文化消费应当与我的经济实力相符”,“ 购买文化产品应该体现自己与同学的不同之处”,“ 购买文化产品应使自己在班上与众不同”,“ 购买文化产品是为了使自己在同学面前更有面子”,以及“ 消费流行文化产品会使我和同学们交流时更自信”等8个题项。

四、研究结果

(一)测量评估

在本研究中,采用Cronbachs Alpha系数作为衡量调查问卷的信度指标,将主要变量进行可靠性分析,所统计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812,大于可以接受的0.7的标准,表明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

对“文化消费”的9个题项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KMO值为0.755,巴特利球体检验结果显著,说明适合进行因子分析。采用主成份提取法,共提取了三个公共因子,累计解释方差为53.91%。通过旋转因子负荷后,三个因子可分别命名为“教育发展型”、“交友型”、“休闲娱乐型”。解释方差为70.15%对“文化资本”14个题项进行因子分析发现,“经常去网吧”、“订阅报刊”和“有学科竞赛获奖证书”三个题项在所有因子的负荷量都小于0.5,故删除此三项,再对余下的11个题项进一步进行因子分析,因子分析KMO值为0.701,巴特利球体检验结果显著,说明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共提取4个公共因子,累计解释方差为51.87%。

通过对题项的进一步分析,可以把因子2和因子4合并为一个因子,主要考察人际交往技巧、语言和与文化消费相关的生活方式等,符合前面体化资本界定的外延。因子1和因子3保持不变,分别代表机构资本和物化资本。

将“社会资本”的两个题目中的9个题项进行因子分析发现,因子分析KMO值为0.771,巴特利球体检验结果显著,累计解释方差为52.68%。共提炼出两个公共因子,且没有一个题项需要删除,与之前对社会资本中概念化定义中的维度完全一致,即一个公共因子很好地解释了青少年自身所得到的来自学校老师和同学间的社会支持,另一个是来自亲戚等社会的支持。

对“消费认同”进行因子分析,可知KMO值为0.755,累计方差为53.91%。采用主成份提取法,共提取了两个公共因子。通过旋转因子载荷后,两个因子可分别命名为“群体所属感”和“自我感”。

以上主要潜变量因子分析结果与设计思路相吻合,显示测量具有较佳的建构效度。

(二)数据统计分析

为了探寻影响青少年文化消费的重要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因变量的贡献程度,本文将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经济资本、消费认同等作为自变量,将性别、人口数等人口统计变量作为控制变量同时纳入模型,其中,在定义年级时,将初一、初二归为初中组,赋值“0”,高一、高二归为高中组,赋值为“1”,将文化消费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所得结果见表1。

在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时,要进行共线性诊断,共线性诊断是判断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高度线性关系的一个统计概念。如果自变量之间存在共线性,则说明自变量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似的,这几个自变量就不能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回归模型中。如果自变量之间的共线性很小,则说明自变量是不同的指标,这几个自变量就可以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回归模型中。回归方程整体显著,但各个自变量都不显著,说明自变量之间存在高度线性相关。由表1可知,整体模型显著,且自变量也显著,再结合容许度(越接近1共线性越小)和方差膨胀因子(越接近1共线性越小)等结果可知该多元回归模型共线性诊断情况很好,该模型整体上是可以接受的。

1.模型解释力。以文化消费为因变量的模型中,用上述变量来预测青少年的文化消费,可以解释21.4%的原因。表明在本研究中,“消费认同”、“年级”和“文化资本”是可以用来预测青少年的文化消费行为的,尽管还需要挖掘其它变量来解释剩下的原因,但该模型仍具有一定的解释力。

2.假设检验。由表1可知,对青少年文化消费有显著性影响的变量按照标准化回归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 不同年级(0.280)、消费认同(0.278)、文化资本(0.117)。这些结果表明:不同年级会对文化消费产生显著影响,高年级组显得比低年级组更易进行文化消费;青少年消费认同度越高,越易进行文化消费;青少年拥有的文化资本越多,越易进行文化消费。而“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变量和人口统计变量中的“性别”和“人口数”等对文化消费影响不显著。H1“青少年拥有的文化资本越大,越易进行文化消费活动”与H4“青少年消费认同度越高,越易进行文化消费活动”成立;而H2“青少年所拥有的经济资本越大,越易进行文化消费活动”和H3“青少年所拥有的社会资本越大,越易进行文化消费活动”不成立。

为了进一步了解青少年的文化消费情况,将文化消费中的“教育發展型”、“交友型”和“休闲娱乐型”分别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如表2。

表2显示,该模型更适用于对休闲娱乐型文化消费的解释(R2=0.264),对于解释教育发展型文化消费不太理想(R2=0.052)。其中,“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是教育发展型文化消费的微弱影响因素,而“文化资本”、“消费认同”和“不同年级”则影响青少年的交友型文化消费;“社会资本”、“消费认同”和“不同级别”影响青少年休闲娱乐型文化消费。

五、结 论

本文在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相关理论基础之上,实证研究了影响青少年文化消费的若干影响因素。以往对青少年文化消费的研究大多是根据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消费情况进行的主观推理分析,显得主观色彩过强,而本研究则将关注的焦点转移到对这些因素的实证调查研究上,以期使研究结论更具可靠性和说服力。

通过多元回归统计分析方法,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青少年的消费认同是其进行文化消费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对交友型和休闲娱乐型文化消费会产生显著影响。

本研究发现,消费认同对青少年文化消费的解释力仅略次于不同年级的解释力,且在交友型文化消费中,其标准化回归系数在所有自变量中最高。证明青少年的消费认同显著影响其文化消费行为。

消费是人们建立、维持和沟通社会身份的主要手段,人们通过消费来表达自己与他人或社会群体之间的同一性和差异性,将自己归属于社会群体,从而对自己进行社会定位和归类。青少年处于社会化过程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中逐渐构建自身个体身份认同和群体身份认同。而文化消费则是其认同的一种表达方式,因而其心理上产生的消费认同则自然影响到其文化消费行为。在本研究中,实证研究结果支撑了这一观点。

青少年试图构建的群体差异和自我感决定了其在交友和休闲娱乐方式上的差异。为了结识更多的朋友或是为了和同学有更多的共同话题,将自己归属于某一群体中,此心理导致其更多地进行文化消费,并且更多地选择休闲娱樂型的文化消费。

第二,青少年的文化资本导致更多的文化消费。我们的研究发现,青少年所拥有的文化资本也是青少年进行文化消费的影响因素之一。青少年已有的文化资本越丰富,越会积极地进行文化消费。文化资本表现在三个方面,即体化资本、物化资本和机构资本。青少年通过文化消费获得更好的人际交往技巧以及其它语言等能力,也较多地获得一些机构资本如各种奖励等,这些资本会进一步促使青少年进行更多的文化产品或文化服务的消费。文化资本因素尤其是对青少年的教育扩展型和交友型文化消费起作用。

第三,青少年的文化消费并不必然受其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影响。

陈雷,张莹的研究发现[19],居民可支配收入的高低对文化消费有一定的影响。而在我们的研究中,经济资本对青少年的文化消费并没产生直接的显著影响,且无论是教育发展型消费还是交友型或是休闲娱乐型都不受其影响。一方面,青少年是特殊群体,尚不具有独立提升经济资本的能力;另一方面,在一个家庭中,孩子的教育消费以及其它形式的文化消费已成为一项必要开支,不会因为其经济收入的多少而受到影响。在问卷形成前期的访谈中,也有一些经济条件并非很好的孩子在说到文化产品和服务方面的消费时,家庭会想方设法满足他们这方面的消费。

第四,初、高中生教育发展型文化消费并无差异,而高中生较初中生更多地进行交友和休闲娱乐文化消费。

在本研究的控制变量中,唯一作用显著的是“年级”这一因素。从分组来看,初、高中生在教育发展型文化消费方面没有区别,而在交友型文化消费,尤其是休闲娱乐文化消费方面,高中生都要比初中生更加积极。这与高中生社会化过程中交友和休闲娱乐需要的增加是相一致的,社会应提供有益的休闲娱乐方面的文化消费产品和服务。

[参考文献]

[1]罗沛霖.文化消费产业革命与信息高速公路[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4(12):2.

[2]王 斌.中国城市文化消费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3]王 艳.论文化消费的内涵、构成和意义[J].党史文苑,2009(11):5860.

[4]高中建.文化消费对青少年德育的价值探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2):1.

[5]崔海英.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与发展[J]. 前沿,2011(2):143.

[6]宋振文.文化消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重要途径[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3):90.

[7]凡勃伦.有闲阶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8]杨晓光.关于文化消费的理论探讨[J].山东社会科学,2006(3):156.

[9]刘录护.消费的阶层特征:解读布迪厄的阶层消费理论[J].广西社会科学,2008(8):202.

[10]杨 晨,刘计峰.国外阶层文化消费品位研究:从单一化到多元化[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2):44.

[11]司金銮.我国文化消费与消费文化研究之概观[J].兰州大学学报,2001(6):153156.

[12]徐淳厚.关于文化消费的几个问题[J].北京商学院学报, 1997(4):4548.

[13]孟 华.上海80后文化消费现状研究[J]. 统计与决策, 2011(3):109111.

[14]施 涛.文化消费的特点和规律探析[J]. 消费经济, 1994(2):9598.

[15]王熙涵,王筱芸.北京青少年文化接受模式调查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2010(33): 246.

[16]朱伟珏,姚 瑶.阶级、阶层与文化消费:布迪厄文化消费理论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2(4):52.

[17]王 宁.消费与认同:对消费社会学的一个分析框架的探索[J].社会学研究,2001(1):4.

[18]朱 伟.大学生文化消费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2(17):11.

[19]陈 雷,张 莹.城镇文化消费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3(1):5.

(责任编辑 文 格)

实习基地建设文化产业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通过比较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区别,提出在加强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群众文化产业,作为群众文化事业的辅助和补充,从而推动群众文化事业的壮大和可持续发展。并就大力发展群众文化产业的途径和举措提出建议。

[关键词]群众文化 产业发展 重要性 措施

长期以来,群众文化作为国家建设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拓展群众精神享受以及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国家的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了跨越式提高,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追求已远远超越了物质生活。但令人担忧的是,国家对群众文化事业的投入可谓不少,而其起到的作用却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当前,发展文化产业,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提升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历史性课题和挑战。

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我们要抓住机遇发展文化产业,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调整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当今综合国力竞争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文化产业作为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附加价值高、发展潜力大的“绿色产业”,相对于传统产业具有较强的拉动性和“溢出效应”,是当今世界公认的“朝阳产业”。特别是上个世纪中叶的新科技革命及其带来的科学技术的重大发现发明和广泛应用,推动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催生了人类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促进了全球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对此,本人进行了思索,认为发展群众文化产业很重要,不但推动群众文化更好发展,又可增强国民经济实力。并就发展群众文化提出一些建议。

一、发展群众文化产业的重要性。

1、 充分认识群众文化产业的地位和作用

发展群众文化产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不仅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还要满足精神文化需要。发展群众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多,在物质生活得到基本满足后,人们更加关注文化精神的需要,发展群众文化产业,以更丰富的文化产品来满足人们越来越紧迫的精神文化需求,已经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2、发展群众文化产业对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由于文化事业自身由来的目的和宗旨,政府计划指导的限制,以及运营管理机构的体制和机制硬化,长此以往,使得文化事业的发展维难。时至今日,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社会,文化事业的改革已经提上议程。文化事业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基本需求的基础和保障,其繁荣壮大发展的出路在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属于第三产业,它的发展不仅增加第三产业发展的总量,而且还提升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但由于历史的、管理机制诸多原因,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国第三产业总量不足,比重过低,已成为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的一个突出问题。目前,以OECD国家为首的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已经达到70%以上,而我国的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仅有33.6%,这个数字甚至低于相当多的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发展群众文化产业是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步骤,是进一步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重大举措,是实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北京,群众文化产业正在超过工业产值。

3、发展群众文化产业会推动文化事业有利发展。

我国群众文化管理体制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旧体制下单一、狭窄、供给型文化管理模式“造就很多文化事业单位和专业艺术表演团体长期不敢面对市场,不研究市场,至今不能适应市场的被动境况。”发展群众文化产业,培育市场主体,建立统一有序的文化市场,改善宏观调控体系,必然会促进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逐步实现以办文化向管文化的转变,实现以管理政府文化服务机构和文化设施为主逐步向管理全社会文化为主的转变,既可以缓解政府财政压力,还可以吸引社会力量办文化,把人民的文化需求真正重视起来。

二、发展文化产业的途径。

1、政府加大投入建设公共文化,同时大力发展群众文化产业。

一直以来,我国从事的文化工作统称为“文化事业”,由政府主管部门以及附属机构负责管理,主要提供的服务用于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包括文化政策实施、文化设施建设、管理和运营,以及文化传播等。总的来说,这种文化活动属于公益性活动,不以赢利为目的,因此由政府大包大揽,不计成本投入,却忽视了成效和成本回报,导致入不敷出,在市场化竞争的社会处于弱势。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政府提供的文化服务产品已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对文化体制机制的改革终于浮出水面,文化产业也随之应运而生。

文化产业的运营主体是企业,在国家颁布的文化政策指导下,以市场为主导,通过走市场化的模式,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多样丰富的文化艺术产品。它不仅是文化事业的补充和辅助,完善了我国文化事业的主体;同时,随着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2、发展群众文化产业必须重视人才的特殊作用。

发展群众文化产业,要充分发挥现有群众文化专业技术人才的作用,使他们的知识、技术、艺术才华有效地成为文化产品生产的基本要素,积极参与经营管理。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快完善体制机制,培养和吸引优秀人才,突破人才瓶颈,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要按照“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把那些思想政治坚定、组织领导能力强、具有开拓精神、熟悉文化工作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要创造条件、完善措施,继续推动文化领域人才培养工程,努力造就一批名家大师、一批各专业领域的领军人物、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文化经营管理人才、一批掌握现代传播技术的专业技术人才。

3、发展群众文化产业必须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

坚持群众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积极推进文化创新。在今天,文化的建设和创新,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传承和延续,而是传统文化向现代化的转化和重塑,是从内涵到外延的不断创造和更新。文化创新不仅关系到文化自身的发展,更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关系到我们民族的未来,是我们应该深入研究、认真实践的课题。发展群众文化产业中必须在坚持实事求是的前提下,拓宽视野,积极创新,突破旧有体制和观念的束缚。要进行机制创新、体制创新,切实为群众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要针对政府部门的管理机制、文化单位的运行机制、投融资机制、为文化创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打通群众文化产业与资本市场之间的壁垒,创造新的价值这就需要文化人有经济头脑、经济人也需要有文化头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既有公益性、社会性的一面,也有市场性、商业性的一面,要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要把那些能推向市场的经营单位推向市场,千方百计发展群众文化产业,把群众文化产业做强做大。群众文化产业是我国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一个重要助推点,关键是如何在意识形态和市场上寻求平衡。而实现这一平衡的核心是文化金融。正如文化部部长蔡武所说: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促进经济发展的“血液”。推进文化产业与金融业加强合作、深度对接,对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激活全民族文化创造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结语

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是基础和保障,其可持续发展以及繁荣壮大则必须大力发展群众文化产业,既可完善群众文化事业的体系,也可促进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模式的创新,继而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更大程度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精神文明的多元需求。

参考文献:

[1]袁辉.稳中如何求进中国经济热点面对面.北京:新华出版社,2012(5):P199-202;

[2]蔡武.深化文化金融合作 共促文化产业发展. 中国文化报,2014年4月2日第6642期第一版。

作者简介:管世燕(1969-),女,馆员,现任职广东省文化馆。

上一篇:物理教师课程能力试析论文范文下一篇:混凝土搅拌站车辆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