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生产调研范文

2023-09-20

粮食生产调研范文第1篇

【摘要】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在于政治和政策正确。在发展和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依法治粮、依法管粮的框架体系,建立以最低保障制度为基础的人文关怀,推进精准扶贫,消除贫困。

【关键词】粮食安全;生产;流通;储备;政策;计划;市场

粮食,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是一种极具杀伤力的武器,当下国际政治博弈中,依然被充当战略物资。西方某大国政要曾经毫不隐讳地说:“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人类。”中国是人口大国,也是粮食消费大国,中国人的粮食安全决不能受制于人,换句话说就是“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文章就社会普遍关心的粮食安全问题提出讨论,并寻找全球化格局下贸易一体化趋势加快进程中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路径。

1影响和制约粮食安全的因素

在影响和制约粮食安全的诸多因素中,政治无疑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粮食安全问题,说到底是政治问题。历朝历代,凡是有所作为的帝王将相,无不将粮食的生产和积聍当作定国安邦、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来抓。史书留下过“洪范八政,食为政首”“德惟善政,政在养民”的训诫。孔孟治国安民以足食为基础,孙中山手订《建国方略》亦以足民食为首要。“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老百姓的吃饭问题,任何时候都是一件比天还要大的事情。

党中央、国务院向来高度重视粮食工作,建国后通过土改激发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迅速恢复到战前最好水平,成功地抑制了战后国民党统治区的高通货膨胀,中国人开始走出饥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产量大幅增长,人民开始实现温饱;近十多年来,粮食持续稳步增产,2015年全国粮食总产达62143.5万吨,比2014年净增1440.8万吨,实现“十二连增”。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用不足世界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毋庸讳言,由于政策失误和自然灾害,曾导致1959-1961年大饥荒,并饿死了人;由于过度集中的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割断农民与市场的联系,粮食集市门可罗雀,人们获取粮食的渠道只有国有粮站(店),市场发展严重滞后;由于人为割裂粮食生产与流通、内外贸易、原粮与成品粮等事权,致使粮食供需、储备、进出口以及质量管理等政出多门;由于背离市场定价原则和规律,人为扭曲粮价,致使粮食购销价格倒挂,原粮与成品粮价格倒挂,国内粮价与国际粮价倒挂;由于过度强调储备的重要性,从中央到地方层层建储备,过量的储备严重掩盖了粮食市场真实需求,反复发生“多了多、少了少”的循环格局、出现“卖难”“收难”问题,也才有了“转圈粮”“出库难”“陈化粮”问题。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适宜农耕且注重积贮,似乎并不存在粮食安全问题,只存在影响粮食安全的政策问题。只要国家政治清明,吏治整肃,在治国理政中真正以人为本,把民生摆到第一的位置,坚定不移地将保障粮食安全作为农业政策调整的首要战略目标,充分利用好国际粮食市场资源,建立健全粮食贸易市场体系,遵循粮食工作规律,科学设置粮政管理部门,将粮食生产与流通,粮食内外贸易,原粮与成品粮等事权归口到一个部门管理;尊重市场规律,真正让市场来决定粮食价格,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和配置资源的作用,粮食安全是完全能够掌控的。

2保障粮食安全的基本要求

保障粮食安全最基本的要求是确保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买得到维持其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的粮食。简言之,即确保人们吃粮买得到。而保障市场任何时候都有粮卖的首要基础在于充分发展商品粮食生产,确保有足够的商品粮投放市场。

进入21世纪,我国粮食生产在强农惠粮政策的支持下,取得“十二连增”的骄人业绩,但当下制约粮食丰产增收和质量的因素越来越多,如耕地流转后非农化、非粮化趋势加剧;土壤肥力下降且重金属含量超标;地下水资源枯竭、水利设施严重老化失修、农业灌溉网破线断问题突显;气候复杂多变,不利农业生产的灾害性天气增加;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涨幅高于、快于粮价增长速度;种粮比较效益偏低,农村青壮年举家外出务工经商,责任地弃耕抛荒的越来越多;农业劳动力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滞后,农业科技化进程缓慢;种粮补贴明显不合理,价格补贴政策已悖离市场经济规律。而人们最为担心的还是无人耕地、无人种粮,粮食持续丰产增收难以为继,在市场需求刚性增长的情况下再次发生粮食生产急剧下滑的局面。

如何消解制约粮食丰产增收的症结,以确保商品粮产量持续稳定增长和质量不断改善,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一些专家学者开出对症良方,如政策方面的有:取消农业税,坚守耕地红线,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度,耕地流转制度,支持粮食生产的各项补贴政策,产粮大县奖励政策,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推进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加快推进现代种植业发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支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等,兹不一一赘述。

社会转型期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的不二法门在于加大科技投入和减少農业农村人口,坚定不移地走农业工业化的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面对原始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毛泽东主席说“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当前,我国农村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农民彻底改变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形象,在气候、土地、水资源、劳动力、农业机械和科学技术等影响粮食产量的诸多要素中,科技已成为至关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保障粮食优质丰产的关键在科技。袁隆平、李振声、李澄海等专家对水稻、小麦、玉米等种业的科研,为粮食优质高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改良土壤、利用互联网技术精准施肥给水给药除虫害,为粮食优质高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机播机收等全程机械化作业,为减轻粮食生产劳动强度、节省农业劳动力、提高种粮效益创造了条件。要确保粮食安全新战略目标,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必须加大粮食生产科研投入,提高科技在粮食生产投入中的权重。

至于人们普遍担心的“无人耕地、无人种粮”的问题,是个伪命题,纯属杞人之忧。农业是弱质产业,种粮比较效益低,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更是效益极低。农民只要有机会进厂务工、进城经商,农民就不会守住那一亩三分地,政府为什么要硬性要求农民困守一亩三分地上找饭吃?但凡工商发展、社会转型时,就会有大批农民洗脚上岸,进厂进城另谋生计。蒋梦麟在其自传体著作《西潮·新潮》中说,1917年秋,他从美国回国返乡——浙江省余姚县蒋家村,去探望卧病在床的大伯母时得知:现在世界变了,女人不再纺纱织布,男人不再种田,都到上海进工厂或机械公司做工去了,他们进了新行业,赚钱比以前多,村子里种田的人很缺乏。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大批农民进了乡镇企业,随后沿海城市吸纳大量农民进厂,种田种粮的农民锐减,李昌平在《我向总理说实话》中说“2000年春节过后的正月初四,湖北省监利的公路上,农民成群结队外出打工,通往南方的公路上,不管什么车,只要你是向南走的,统统拦下搭乘。”他担忧农民外出,没人种田,粮食安全问题不容忽视。近十多年来,离乡进城的农民更多,种粮者更少,但土地上种出的粮食更多。事实表明粮食产量与种粮人的多少没有关系。值得思考的是,保障粮食安全,应在改革土地使用制度、培育种粮大户、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上下功夫,千方百计减少农业人口,培育职业农民,走农业工业化之路。

3保障粮食安全的先决条件

发展生产,把粮食种出来,为市场提供足够的商品粮,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先决条件之一。要确保任何人任何时候都买得到粮食,必须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拓宽购销渠道,发展粮食贸易,搞活粮食流通,让人们获得粮食的渠道更加便捷顺畅。

只有市场充分发展、市场经济制度完善健全,粮食安全才有保障。2015年春耕时节,笔者到湖南苏仙区坳上镇一个小山村调研,在村口遇到骑电动车的一对夫妇,遂将其拦下,攀谈中得知其去城里种花草。放眼村前屋后的梯田尚未翻耕,问为何还不备耕。男的答:“谁还种田?村里十多户人家,半数务工经商,留下的都不种粮,不是种菜,就是种果。我小孩去年上大学,父母住在城里兄弟家,我俩在城里打零工,每人每天收入200元,两人1天的工钱买米,大半年都吃不完。如守在家里种这两亩多田,一季下来,满打满算才1500公斤谷,除了自己吃,赚不了几个钱,别说供孩子上学,人情开支都应付不了。如今市场有得是米卖,只要赚到钱,还愁没饭吃吗?”改革开放后,尤其是粮食市场化改革以来的事实表明,在一个市场充分发展、市场经济制度运行良好的社会,几乎不存在粮食安全问题。

当下的问题,是要尽快理顺原粮市场和成品粮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的关系,将粮食市场的管理权限归口到各级粮政部门,纠正原粮与成品粮管理机构分设、内外贸分离、实体交易与互联网期货交易互不关联的弊病,形成原粮与成品粮监管的无缝对接,粮食进出口有序(不致出现国内粮食丰收,国外进口也同步增加;国内粮食歉收,出口不减反增的混乱局面),实体交易价与期货市场价趋同的格局。

要充分利用国际市场资源来调控国内粮食供需,善于利用粮食期货市场来化解可能出现的粮食危机,加快互联网电子商务建设步伐,促进粮食流通的现代化,实现粮食供给的精准配送。

4衡量粮食安全的另一重要标准

衡量粮食安全的另一重要标准,是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买得起维持其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基本食物。为确保国民任何时候都能够买得起粮食,而又不伤及农民利益,兼顾农商,传统的做法是平抑粮价。春秋战国时范蠡的“平粜法”与李悝的“平籴法”思想深远地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粮价政策,“谷贱伤农”“粮贵伤民”的观念深植人心。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谋求社会转型发展、保障粮食安全,不能囿于传统的粮价调控政策,应切实加快经济发展,消除贫困,努力增强国家、家庭以及个人获得粮食的能力,做好社会保障和精准扶贫工作。

加快经济发展,创造岗位,促进就业,支持创新发展,鼓励自主创业。提升国民就业率,提高劳动者工资收入,缩小收入差距,降低恩格尔系数,提高国民生活水平。

加大对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实施精准扶贫措施的力度,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对那些生产生活条件极端恶劣、不宜居、难发展地区的居民,实施移民开发帮扶,努力消除贫困,谋求共同富裕。

史载“路有饿殍”向来与“朱门酒肉臭”同在。阿马蒂亚·森认为,饥饿并不是现实世界不存在足够的粮食,是否发生饥荒不在于粮食储备的多少,而在于政府的政策,在于政府的政策是否能提高人民的“权利”和“能力”。如果一个政府能够重视对个人的“权利和能力”这种“社会机会”的建设,那么,不但可以避免饥荒,而且在经济冲击到来时也有足够能力应付。一个人避免饥饿的能力依赖于他的所有权以及他所面对的交换权利,而交换权利依赖于市场交换以及社会保障。因此,实施好最低收入困难群体社会保障救助制度,由政府对这部分人群予以基本生活保障,确保他们买得起粮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

当今世界,不缺粮食。只要有市场、有订单,地球上能够生产出足够的粮食,种粮卖得出,卖粮收入高,人们自然会去种粮食。正如经济学家张五常所说:“只要糧价足够高,在公路上都可以种出大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要在提高国家和人们的粮食购买力上下功夫。经济贸易全球化背景下,没听说哪个经济发达国家有粮食安全问题,忧心粮食安全的只有穷国和穷人。我们常说要跳出粮食抓粮食,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国家经济发展和做好社会保障工作。

5粮食安全跃升到求质阶段

品种多样、营养丰富、绿色无公害,摆脱了饥饿、实现了温饱、奔往小康路上的中国人,对粮食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挑选购买粮食越来越强调安全健康和个人喜好,粮食安全已从保量跃升到求质的阶段。人们关注的已不再是买不买得到、买不买得起的问题,而是买到的粮食好不好,是不是转基因粮食,镉之类的重金属含量是否超标,面粉里有没有添加增白剂,大米加工生产中是不是采用了工业石蜡抛光。告别了短缺不足的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更多的是质量问题、品种结构问题。

粮食连年丰收、储备充足、市场平稳,为粮食生产調结构、提质量创造了有利条件。科学确立基本口粮、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种植比率,在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发展杂粮生产,满足人们饮食喜好需要;加大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对确实不能改造的土地实行休耕或改种其他经济作物,以确保粮食中的重金属含量不超标;科学、严谨、积极稳妥地开展转基因粮种研究,严禁生产、销售和推广尚无绝对安全的转基因粮食,加强转基因粮食科研监管,确保粮食质量安全。

粮食质量事关粮食安全,必须实施严格的监督,从田间生产到餐桌消费实行全程监控,严厉打击粮食种植过程中过度滥用农药、加工过程中掺杂使假制假售假等行为。

6粮食储备在粮食安全方面的作用

“备战备荒”“积谷防饥”,一定的储备对稳定民众心理、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国家建立规模适度粮食储备以应对气候灾害和外敌入侵等非常因素引致的粮食歉收、市场供应不足、粮价大幅波动局面,通过建立一定的储备来调节市场供需、减少社会因粮食供应不足而发生剧烈震动的危险;粮食经营企业尤为大型国有粮食企业建立合理适度的周转粮储备,充分发挥企业储备衔接产需、平衡供求的“蓄水池”作用,自觉担负起应尽的社会责任;种粮农户家庭存足能满足全年的基本口粮,为“藏粮于民”的粮食安全战略的实现奉献力量。

粮食生产的季节性、不稳定性与消费的常年性、连续性和不可替代性要求政府、社会、企业和民众必须储备一定数量的粮食。然而,也要看到粮食储备的成本很高、作用有限,以及过度储备人为遮蔽真实市场供需、扭曲市场粮价的有害性。西汉文景之后,社会安定、百姓富足,国家粮仓积谷陈陈相因,以致“太仓之粟,红腐而不可食”;隋初“薄赋轻徭,务农重谷,仓禀有红腐之积,黎萌无阻饥之虑”,粮食储备充足的王朝统治者穷兵黩武、骄奢淫逸,致使皇权迅速瓦解,改朝换代。粮食储备不是越多越好,而要适度,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粮食安全储备为年消费量的17%~18%,低于17%为不安全状态,低于14%为紧急状态。

改革开放40年来,丰裕充足的粮食储备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要看到现行粮食收储政策由于一味强调为稳定农民收入、稳定粮价、提高种粮效益服务而人为扭曲市场粮价的负面影响,加上粮食内外贸分离,粮食进出口时常背离市场供需。国内粮食丰收时增加粮食进口,国内粮食歉收时仍在大量组织粮食出口,致使粮市反复出现“多了多、少了少”的局面,国家粮食储备的调控效率大打折扣,直接导致高仓满储和陈粮、陈化粮问题。

7结论与建议

1994年,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在其《谁来养活中国》的著作里断言“中国必将出现粮食短缺,进而造成世界性的粮食危机”。从此,“粮食安全”成了一个热词,“粮食安全问题”成了一个热点问题。政府官员反复强调,专家学者不断论证,研究粮食安全问题的专著、专刊、专栏举不胜举,百度搜索“粮食安全”,竟有1000余万个词条,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3年关注“粮食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将“粮食安全”纳入国家安全战略,明确要求“健全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完善粮食储备制度、流通体系和市场调控机制,健全粮食安全预警制度,保障粮食供给和质量安全。”

从某种角度来说,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粮食流通市场化形势下保障粮食安全,急需出台一部能够全面调整和规范粮食的生产与流通、分配、储备与管理、内外贸易、加工运输、消费以及质量监管和市价监控等方方面面的《粮食法》。法律缺失背景下,提倡“藏粮于民”,势必再度培植出叶德辉式的囤积居奇、为富不仁的豪民奸商;没有法律约束,流转后日益集中的土地非农化、非粮化趋势必将愈演愈烈,“藏粮于地”亦将成为一句空话;没有法律规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成本势必越来越高,国家宏观调控粮食安全的难度也将越来越大,经济贸易全球化背景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多元化利益诉求多样化格局下,保障粮食安全在于尽快颁布科学严谨、全面客观、准确规范、权威公正、责权一致、能够刚性约束粮食生产流通、经营贸易活动的《粮食法》。

俗话说“一方山水养一方人”,在市场充分发展,经济持续向好的情况下,要坚信国力日益强大的中国完全有能力保障自身粮食安全。

粮食生产调研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东部山区粮食;生产安全;提高能力措施

1.东丰县粮食生产现状

东丰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地处黄金玉米带、土质肥沃、适合发展粮食生产。全县耕地统计上报面积178万亩,近三年粮食平均年产量16.5亿斤,商品粮食贡献率达到了78%,平均单产达到528公斤/亩。我县农业发展目标是:在稳定土地种植面积的基础上,改善粮田的基础设施和土壤地力,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增加总产,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努力提高商品粮贡献率,在现有土地面积上使粮食总产量要保持在17亿斤,商品粮贡献率要达到85%。

2.影响粮食生产能力提高的因素

2.1耕地面积缩减、地力下降

土地承包以后,调动了农民极大的粮食生产积极性,播种面积有所增大,但近年来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局地的水土流失、非农业用地(工矿、道路、建房)的增加等使耕地面积呈现缩减的趋势。粗放经营、只种不管、耕层变浅、地力下降。

2.2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持续生产能力下降

我县主要的农业基础设施都是60、70年代修建的,已落后于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2.3农村劳动力素质下降

有文化、有技术的农民离开土地的人越来越多。一是无地可种、土地承包经营权长期不变,80后出生的没有土地承包经营权,无地可种。二是农村流入城市的人口越来越多,而留守的多是素质较差的劳动力。称为“389961”部队,指妇女、老人和儿童。

2.4粮食生产环境趋向恶化

全球气候变暖、突发性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增加,土壤沙化、盐碱化加快、病、虫、草害发生频繁。

2.5科技力量薄弱,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缓慢

科技推广队伍力量薄弱,人员青黄不接,推广经费严重不足,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难以破解,科技成果入户、入田率不高,成果推广转化慢。

2.6粮食单产较高,土地边际效益递减

目前全县粮食单产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亩产已达到千斤,土地边际效益递减现象越来越明显,大幅度提高粮食单产的担子越来越重。

3.加强农业生产能力建设的措施

3.1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用途不改变

依法管理和使用耕地,加强对有利提高耕地质量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的投入和农田环境保护。

3.2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向科技要产量

一是加强重点农业科研队伍建设。增加农业科研资金投入。二是完善重大农业科技项目的管理、示范和应用。三是完善农科研推的合作的协作机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贡献率。

3.3增强农业科技推广能力

现有农户的经营规模较小,农民的教育水平较低,基础设施也较差,因此,更需要农业推广发挥更大的作用,加强农业推广机构改革与建设,使之成为向上连接各级科研机构,向下连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组织、专业合作社、科技示范户的纽带,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投入,建立统一管理的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是解决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的有效途径,也是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技术到田率、入户率、保证粮食安全的有效措施之一。

3.4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上地的抗灾能力和可持续生产能力

一是要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从根本上提高水土保持和抗御水涝灾害的能力;二是加强标准粮田建设。提高土地产出率。三是加强小流域治理、土地整治、改善耕地条件。四是以培肥地力为中心,改善土壤耕作层,提高地力。五是集中力量,整合资金,加大投入,扩大田间工程的建设内容和范围,提高基本农田建设标准,加快基本农田建设步伐,提高土地可持续生产能力。

3.5采取综合措施,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建立突发性自然灾害预警机制,把突发性自然灾害带给农业生产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加强农作物危害较大的病、虫、草、鼠害的预报预测和预防。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保护性栽培,增强对自然灾害的抗御能力。大力推广种植抗逆性强的作物品种。加强植物保护工作,提高农作物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4.提高粮食产量的途径

4.1培育高光效农作物品种

现在光能利用率只有0.4%,占太阳光能到达地球的三十分之一,如果能把太阳光能作用利用率提高到5%,则平均亩产可达到2500斤以上。

4.2增加绿叶面积系数

合理密植,适当增加株数,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叶绿素功能,靠增加绿色来提高产量提高作物群体光能利用率。

4.3延长光照时间

采取保护性栽培,立体栽培,提高复种指数,延长作物生育期等措施,尽量延长作物光照时间。

4.4提高光合效率

如补施二氧化碳肥料,人工补充光照;抑制光呼吸等,提高光合利用率。

4.5加强田间管理,正确运用肥、水、气、热,最大限度满足作物各生育阶段对外界环境的要求

5.提高粮食产量的综合措施

(1)扩大高产作物播种面积。全县玉米播种面积要从67.5%增加到85%以上,水稻播种面积要保证17%以上。

(2)改造中低产田,提高中低产田生产能力。全县中、低产田面积93万亩,亩产分别比高产农田低100和200公斤,采取综合治理措施,使低产田变中产田,中产田变高产田。

(3)提高低产农户的生产能力。全县8.2万农户中,有1.7万户单产水平低于全县平均值100公斤左右,这些农户承包土地25万亩,通过土地流转承包,成立农业合作组织,发展农业产业化,农技人员包保等措施,提高低产农户的单产。

(4)大力培育、筛选和推广高光效、抗性好、品质优良、丰产性强的主导品种,发挥品种的增产优势。

(5)大力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三大作物主导品种组装配套集成技术,保护地栽培技术,深耕深松,改善耕作层技术,抗旱节水栽培技术,生物防治技术等先进栽培技术,努力提高作物单产水平,进而提高粮食总产,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粮食生产调研范文第3篇

经2005年8月27日省人民政府第3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5年11月1日起施行。

二○○五年九月一日

第一条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领导,支持、督促各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健全安全生产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安全生产工作,及时协调解决本地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加大安全生产资金的投入,应当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总体战略布局,并建立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体系,实行定量控制和考核。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各级领导干部考核内容。

各地区、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地区、本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负直接领导责任;其他负责人对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

安全生产事故实行责任追究制度,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追究安全生产事故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安全监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有关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六条 工会组织依法监督生产经营单位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情况,组织职工参加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法权益。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定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安全生产意识。

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单位,应当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加强对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行为的舆论监督。

第八条 对防止安全生产事故、参加抢险救护、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或者举报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有功人员,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安全监管部门给予表彰奖励。

第九条 对从事煤矿、非煤矿山、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道路水路交通运输、民用爆破器材、烟花爆竹等领域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按国家有关规定实行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事故时,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转作事故抢险救灾和善后处理所需资金。

第十条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高危行业生产经营单位自行提取的安全费用应当专户储存,专项用于安全生产。具体提取标准和管理办法由省安全监管部门会同省财政部门和有关部门制定。

第十一条 煤矿、非煤矿山、建筑施工等单位和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负责人,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按照不低于从业人员百分之二的比例配备。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在三百人以上的,应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按照不低于从业人员千分之五的比例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三百人以下的,应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也可以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第十二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建立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和培训档案。未经安全生产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和未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的特种作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煤矿、非煤矿山、建筑施工等单位和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储存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由有关主管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第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及时为从业人员足额交纳保险费。鼓励高危行业参加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第十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无偿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不得以货币或者其他物品替代。

第十五条 生产经营单位可以委托有资质的专业中介机构为其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服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令生产经营单位接受其指定的中介机构的服务。

第十六条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使用,对未通过“三同时”审查的工程项目,安全监管部门不予办理行政许可手续,生产经营单位不准开工投产。

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对各类安全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发现安全事故隐患,应责令立即排除,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做出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有关设施、设备、器材的决定。

第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监管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制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和措施,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定期检查、专项监察或者抽查,指导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

第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监管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公布举报电话、通信地址或者电子邮件地址,受理有关安全生产情况的报告或举报,并为举报人保密。受理的报告或举报事项经调查核实后,应当形成书面材料;需要落实整改措施的,报经有关负责人签字并督促落实;对于不属于本部门管辖的,应当及时移送有管辖权的部门处理。

第二十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报告制度,每季度向当地安全监管部门及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一次安全生产工作情况,重大问题随时报告。

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监管部门及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采用公告、简报、新闻发布会等形式,每季度向社会公布一次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状况和安全生产事故。

第二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监管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进行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时,对不符合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设施、设备、器材应当予以查封或扣押。

第二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监管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本地区存在的安全事故隐患,超出其管辖范围的,应当立即向有管辖权的上级人民政府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报告;情况紧急的,可以立即采取暂时停产停业等紧急措施。上级人民政府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组织查处。

第二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监管部门或者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生产经营单位依法做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有关证照等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及时书面通知相关管理部门,相关管理部门在接到书面通知后,应当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第二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预案经同级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人签署后,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

第二十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生产经营的特点,制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报当地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备案。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启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第二十七条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必须立即如实报告事故发生地的安全监管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得瞒报、谎报、迟报。

第二十八条 安全监管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在接到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后,即按下列程序报告安全生产事故情况:

(一)一次死亡2人以下,或重伤3人以上9人以下,或一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人民币100万元以上,不足500万元的一般安全生产事故,按国家有关规定逐级上报省安全监管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并同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

(二)一次死亡3人以上9人以下,或重伤10人以上49人以下,或一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人民币500万元以上,不足1000万元的较大安全生产事故,按国家有关规定逐级上报省安全监管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省安全监管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接到报告后,必须立即上报省人民政府。

(三)特别重大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按国家有关规定立即上报。

国家对安全生产事故分级标准另有规定的,其事故报告依照相关分级标准执行。

第二十九条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后,应当派专人保护事故现场,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证据。因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确需移动现场有关物件的,必须作出标志和书面记录。清理事故现场,应当经事故调查组同意。

第三十条 对安全生产事故的调查,按下列规定进行:

(一)特别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依照国家规定进行调查;

(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由省人民政府授权省安全监管部门组织调查组调查;必要时,由省人民政府组织事故调查组调查;

(三)较大安全生产事故,由事故发生地州(地、市)人民政府组织事故调查组调查;必要时,由省安全监管部门组织调查组调查;

(四)一般安全生产事故,由事故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组织调查组调查;必要时,由州(地、市)安全监管部门组织调查组调查。

第三十一条 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协助、配合安全生产事故调查组调查。

第三十二条 安全生产事故调查组由安全监管、公安、监察、工会以及事故发生单位的行业管理或主管部门组成。必要时,聘请有关专家参加事故调查。

第三十三条 事故调查结束后,安全生产事故调查组应当提交安全生产事故报告,报组织安全生产事故调查组的人民政府或者安全监管部门批复结案。

第三十四条 监察机关应当加大对本级和下级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监察,及时查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中的失职和玩忽职守行为。

第三十五条 违反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行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及《青海省重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办法》的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粮食生产调研范文第4篇

我国粮食在经历了1996--1999年连续四年丰收后,2000年产量减少到9213亿斤,当年生产和消费已经开始出现缺口,现在已经连续四年靠挖库存弥补。今年我国还可以靠挖库存平衡国内市场供求,但我国粮食形势正由供过于求向供求偏紧过渡。

(一)关子2003年粮食供需形势和市场情况的简要回顾

2003年是我国粮食由供过于求向供求基本平衡转变的一年,由于粮食减产较多,产需缺口进一步扩大,国家粮食库存下降幅度较大,市场粮价出现较大幅度的回升。

1、粮食产量减少,消费量平稳增加,进出口大体平衡,末国家粮食库存下降较多。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3年粮食产量8613亿斤,比上年下降529亿斤,是1990年以采粮食产量最低的一年。粮食消费需求平稳增长,全年粮食消费在9760亿斤左右。当年产需缺口为1147亿斤。据海关统计,2003年1—12月共进口粮食456亿斤(其中大豆415亿斤),出口444亿斤,进出口大体平衡。因此,当年产需缺口主要靠动用库存来弥补。2003年,我国国家粮食库存下降较多。

2、2003年下半年市场粮价较大幅度上涨。

由于粮食连续四年减产,粮食库存减少,粮食供需形势逐步发生变化,供求形势的变化促使价格回升。

2003年上半年市场粮价开始稳中略涨,2003年10月以后,在大豆和食油价格上涨的带动下,市场粮价大幅度上涨,小麦、大米、玉米三大品种的平均涨幅达20%--30%。综合分析粮食生产,库存,国际市场粮价等因素可以看出,国内市场粮价上涨是恢复性的,而且还有一定的合理上涨空间。

3、我国粮食供求关系已经发生变化。

1998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分别为17.07亿亩和10246亿斤。自那以后,耕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总产量,人均粮食占有量和国家粮食库存逐步减少,这表明我国粮食供求关系发生了重要转折。

(1)耕地面积连续六年减少。近几年,平均每年减少1430万亩。

(2)粮食播种面积连续五年减少。2003年播种面积14.91亿亩,比1998年减少2.16亿亩,平均每年减少4320万亩。

(3)粮食产量连续四年减少。2003年产量8613亿斤,比历史最高年份1998年减少1633亿斤,平均每年减少327亿斤。

(4)人均占有粮食连续四年减少。2003年人均占有667斤,仅相当于1975年水平,比历史最高年份1996年减少157斤。

(5)国家粮食库存连续两年大幅度减少。

(二)关于2004年粮食供需形势的分析预测

党中央、国务院对粮食工作高度重视,在党的农业政策引导下,2004年粮食生产开始出现恢复性增长,但当年产需仍存在较大缺口。由于库存还比较充裕,可以弥补当年产需缺口,全年粮食供应是有保证的。但国家粮食库存将继续下降,粮食供求形势将逐步趋紧,对此要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促进粮食生产的增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1、预计粮食产量增加,消费平稳增长,当年产需仍有较大缺口,粮食进口大干出口,国家粮食库存继续下降。

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确定的目标,2004年我国粮食计划产量为9100亿斤,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当年粮食消费量在9850亿斤左右,我们预计当年产需缺口在700亿斤以上。初步分析,当年粮食供需缺口主要靠挖国家库存弥补,国家粮食库存继续下降。

2、2004年粮食价格稳中趋涨。

在经历了连续

七、八年的价格低迷后,去年以来粮食价格有所回升,特别是第四季度以来出现两次较大幅度上涨。

2004年2月下旬,从江浙沪地区开始,粳米价格大幅度上涨,短时间内粳米市场价格上涨近30%。受此影响,其他地区大米价格也上涨较多。小麦和玉米价格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涨。目前,各地市场价格已基本稳定下来。粮食收购市场放开后,粮价走势将主要受供求关系、粮食生产成本以及国际市场供求和价格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从目前国际粮食市场供求趋势看,据美国农业部1月份月度报告预测:2003/2004全球谷物产量在18.25亿吨左右,消费量19.32亿吨左右,当年产需缺口1.07亿吨左右:世界谷物库存将由4.17亿吨下降到

3.12亿吨左右,小麦、玉米、大米库存均有所下降,因此全球粮食供求还是偏紧趋势,粮食价格将维持在较高水平。近年来,世界贸易量每年大体在2--3亿吨,其中小麦、玉米和大米分别在1亿吨、1亿吨和0.2亿吨左右。考虑到国内当年粮食产需缺口较大、库存持续下降,粮食供需逐步偏紧以及国际市场粮价较高等因素,初步分析,2004年国内粮食贸易将在较高价位上运行。考虑到粮食库存分布不均衡以及运输制约等因素,个别地区粮食价格也可能存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波动的情况。

3、全年粮食总量可以平衡,但存在品种和区域结构矛盾。

今年粮食供求总量大体可以平衡,但存在一定的品种和区域结构矛盾突出。从品种上看,近几年,我国稻谷、小麦、大豆都产不足需,玉米产需大体相当。今年稻谷、小麦、玉米的消费都要挖一部分老库存。大豆相对短缺,预计进口量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从生产和库存看,我国南北气候、地质条件等差异较大,粮食生产受区域经济和自然条件等制约,地域性特征比较明显。我国小麦生产主要集中于冀鲁豫和黄淮海地区,占全国总产的68%左右;玉米生产主要集中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冀鲁豫,占全国总产的64%左右;大豆生产主要集中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占全国总产的50%左右;稻谷生产主要集中在两湖、两广、江西,安徽、江苏,四川等省,占全国总产的68%左右。粮食生产优势化布局特点比较明显。与粮食生产相一致的,粮食主产区国家粮食库存量大,所占比重高,如:黑龙江,吉林和河南三省粮食总库存占全国库存总量的比重较高。2001年放开的8个主销区目前的库存总量只占全国库存总量的比重较低。另外,我国粮食消费区域性特征比较突出,不同地区粮食消费数量,品种也有一定的差异。据统计局数据,2000年辽宁、吉林、陕西等省农民口粮消费不足230公斤,湖北、湖南,江西等省则超过280公斤。从口粮消费结构看,南方地区以稻米为主,北方地区以面食为主。粮食又是粗大笨重物品,难以在短期内迅速运到。这些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区域和品种不平衡问题。

4、明后年我国粮食供求仍将有较大缺口。

由于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加上粮食生产比较效益差,恢复粮食种植和粮食产量要有一个过程。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人口增加,我国粮食消费以每年90亿斤的速度递增。因此,我们必须抓紧时间恢复发展粮食生产,促进粮食总量和结构的基本平衡。另外近几年世界粮食产量也处于较低水平,供需存在较大缺口。从国际市场大量进口粮食也面临一定的困难。

二、近期鼓励粮食生产和稳定粮食市场的调控措施

(一)鼓励粮食生产的措施。

粮食安全的根本问题是粮食生产,粮食生产上去了,粮食供给有了保证,粮食安全也就有了保证。大力促进粮食生产,确保今年产量有明显回升,是稳定粮食大局的根本性措施。近期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恢复和增加粮食生产。

主要有:

(1)在粮食主产区进行免征农业税改革试点。今年先在黑龙江、吉林两省进行免征农业税改革试点;河北、内蒙古,辽宁,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11个粮食主产省(区)的农业税税率降低3个百分点,并主要用于鼓励粮食生产;其他地区降低农业税税率1个百分点。

(2)扩大良种补贴范围和规模。前两年国家对大豆和小麦实行良种补贴,效果很好。今年对大豆,小麦继续实行良种补贴,同时把良种补贴成点范围扩大到水稻,主要安排在能够调出大米的重点产区。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农民种植

水稻每亩补贴15元,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省农民种植早稻每亩补贴10元,种植粳稻、中籼稻每亩补贴15元。

(3)对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如果今年的早籼稻上市价格低于每公斤1.4元,由国家指定的粮食经营企业按每公斤1.4元敞开收购;市场价格高于这一价格水平时,按实际市场价格收购。对中籼稻、晚籼稻和粳稻及今年秋季播种的冬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格正在研究。

(4)切实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国家最近出台了一系列措施,稳定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旨在真正让利给农民,降低生产成本,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5)采取有力措施保证粮食播种面积。

(6)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增产技术。

(7)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这项工作由各省(区、市)政府负责落实,国土资源部负责检查。㈣对农民进行直接补贴。

(二)近期稳定粮食市场的措施。

针对近期粮食市场供求情况,我们会同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证粮食市场供应,稳定粮食市场价格。

主要有:

(1)组织好粮源,保证销区市场供应。根据二月底以来南方大米价格上涨幅度较大的情况,国家加强了对东北地区库存稻谷销售工作的指导,3月底,黑龙江省组织了库存陈稻谷拍卖,4月底吉林省也将组织库存陈稻谷拍卖,以增加供应,满足消费需求。根据市场情况,如有需要,我们将继续组织主产区拍卖库存陈粮,保证市场供应。

(2)国家组织了一定数量的小麦进口。目前有的已经到港。

(3)各地区特别是销区按国家有关规定继续充实地方储备,并加强管理。

(4)开展了粮食库存检查工作。

(5)铁路部加工对粮食运输的支持,加强了对铁路运输收费的检查监替,严肃查处了趁运力紧张之乱涨价、乱收费的行为。

(6)国家有关部门加快<全国粮食应急预案》制定工作,目前就有关问题已基本达成一致。

粮食生产调研范文第5篇

1、粮食生产要素分散,粮食生产活力不够

我国长期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确保了国家粮食供给的基本自足。该项制度作为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基石,必须毫不动摇地长期坚持,在实践中加以完善。但现实情况是,与这一基本制度紧密联系的农业生产经营机制表现出诸多不完善的地方。一是家庭分散经营,土地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比如我县产粮大镇之一的洛口镇的灵村,人均耕地不足1.5亩,30亩以上的规模经营农户仅为8户,多数农户为分散经营的家庭小生产模式。这严重不适应日趋激烈的大市场竞争,难以有效抵御市场风险。二是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一方面,生产领域的农业服务体系不完善。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相对滞后,表现在推广网络不完善、农技人员自身素质欠缺和农技推广经费不足。另一方面,流通领域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利于粮食生产。表现在粮食流通体制存在问题,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的仓储平衡困难和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不充分。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业机械的大规模应用和农业科技的广泛推广,影响了农业资本的投入和生产成本的降低,导致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等农业生产要素分散分割,难以实现优化组合、有效利用和规模效益,这些都制约了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

的活力。

2、粮食生产效益低下,粮食生产动力不足

粮食生产具体弱质性、低效性的特点,市场机制的趋利性和农民自身局限性决定农民不会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大局出发大力发展粮食生产,而是改种经济效益更高的经济作物或干脆将土地撂荒从事非农产业来实现个人收益和短期利益的最大化,导致粮食生产动力不足。一是粮食生产成本高。受时下物价总体水平上涨的影响,农资价格也水涨船高,今年宁都化肥价格涨幅就在50%以上、农药价格整体水平上涨30%,雇用劳力成本也大大提高,诸多因素导致粮食生产成本猛涨。据调查,种植一亩地粮食需生产成本达到700余元,而平均每亩粮食生产收益仅为846元左右,极大的扼杀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二是粮食生产收益不稳定。粮食生产硬件建设投入不足,降低了农业综合抗灾能力,致使粮食生产基本处于“靠天吃饭”的原始状态。在自然灾害频发的情况下,粮食生产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种粮收益也无从稳定保障。三是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粮食生产净利润大幅下降,种粮比较效益低下,远不及务工或种植经济作物的收入,导致农户水稻双季种植改单季、精耕细作变粗放管理、种植经济作物甚至将土地撂荒。比如我们在洛口镇灵村调研发现,种植经济作物玛萁每亩纯收入在6000元左右,是种植粮食收益的30倍。四是粮补等惠农政策不尽科学。表现在:弥补市场机制缺失错位,扶持政策缺乏导向效应;补贴形式过于单一,资金分散缺乏规模效应;惠农政策内部结构不尽合理,政策之间缺乏互补效应,因此国家出台的粮补等一系列惠农政策没有有效提高种粮的比较效益,无法激发种粮农民的积极性。

3、粮食生产投入不高,粮食生产实力不强

近年来,我们对粮食生产的政府投入严重不足,集体和农户建设动力不够,导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高,弱化了粮食生产实力。一方面,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水利设施建设落后,有效灌溉面积不足,降低了粮食生产面积和产量;土壤肥力下降,病虫害发生频繁,亩产量难以提高;抗灾设施不完备,无法充分抵抗自然灾害,导致粮食减产无法避免。另一方面,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金、劳动力等农业生产要素流失日益加剧。近10年来,我国耕地总面积从19.51亿亩降到18.27亿亩,净减少1.24亿亩。农民自身投资农业的意愿不强烈,来自农业自身的资金积累大量外流。由于进城务工收入高出种粮收入10~12倍,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留守在农村的主要是妇女、老人和小孩,导致从事粮食生产的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据我们在洛口镇灵村村调研,了解到该村90%的青壮年劳动力均外出务工,劳动力严重不足导致许多耕地无法耕作,土地撂荒比例达到10%之多。

总之,尽管近年来我们紧紧抓住粮食生产不放松,探索积累了一些有益经验,但是粮食生产活力不够、动力不足、实力不强的问题依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仍然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为此,本人结合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第一、要创新生产经营机制,释放粮食生产活力

要大力推进生产经营机制创新,激发广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一要激活土地要素。土地是农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土地激活了,粮食生产的活力就能不断迸发。要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采取转包、转让、互换、租赁、

入股的形式进行土地经营权合理流转,鼓励土地向种粮大户、种养能手以及农业科技开发机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集中,提高粮食生产的规模效益和劳动生产率,让农民从土地经营权流转中获得更多的收益。二要激活人力要素。只有最大限度地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粮食生产才能获得持久、旺盛的活力。要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宽渠道多形式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广大农民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协作意识,增强他们驾驭市场的能力、抵御风险的能力和分工协作的能力。要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鼓励和引导种粮农民自觉自愿地组织起来,将家庭经营的个体劣势转化为群体优势,在更大范围、更广空间优化配臵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收益、共享成果,通过大联合、大协作,取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实现种粮收益的最大化。比如田头镇农户自发组建的宁都县田丰优质水稻生产专业合作社,已发展社员160多人,辐射带动种农1000多户,通过规模化经营、订单式生产,2008年发展制种面积5500亩,收购种子300多万斤,产值达900多万元。三要完善服务体系。要尽快建立健全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发展粮食生产经营服务组织,大力培育扶持农村经纪人队伍,为种粮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综合配套服务,实现粮食在生产、储运、加工、购销以及技术、资金、信息等环节的有效管理和经营,把千家万户的粮食生产和千变万化的市场有机联结起来,提高粮食生产的综合效益。

第二、要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增强粮食生产动力

要从根本上解决粮食生产动力不足的问题,必须走好四步棋。一

是建立粮食补贴稳步增长制度。要继续稳定、逐步完善、不断强化现有粮食补贴政策,进一步加大补贴力度、扩大补贴范围,尽快形成目标清晰、受益直接、类型多样、操作简便的粮食补贴制度。适当扩大粮食核心产区范围,拿出更优惠的政策,集中更多的资金,增加对财政困难的产粮大县的奖励和补助,支持粮食核心产区建设。二是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鉴于粮食价格不能完全市场化,要加强和改善对粮价的宏观调控,推动形成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兼顾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体现粮食生产成本收益、科学合理的粮食价格机制,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要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搞活粮食市场流通,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继续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适当提高价格水平,使之真正成为农民利益的保护价,引导广大农民自觉扩大粮食生产。三是增强粮食生产抗风险能力。要建立粮食生产风险规避和损失补偿机制,加快大宗粮食作物的政策性保险试点,在良种生产基地和商品粮生产基地逐步开展农业灾害保险,积极探索政府引导、农民投保、企业参与、合作保险、市场运作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新路子,保护种粮农民的切身利益;搞好极端气象灾害的预警预报,帮助种粮农民防范灾害风险。四是提高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种粮收益低是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粮食核心产区财政困难的根本原因。要提高粮食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粮食加工龙头企业,拉长粮食产业链,实现以销售促加工、以加工促收购、以收购促生产,提升粮食的附加值;完善龙头企业与种粮农民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地分享产业化经营成果。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农资市场的监管,稳定化肥、种子、农药等农资价格,有效抑制种粮成本的上升。

第三、要建立投入保障机制,壮大粮食生产实力

粮食生产调研范文第6篇

当前,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大幅上涨,世界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我国粮食连续4年增产,今年夏粮又获丰收,粮食市场供应充足,价格总体相对平稳,对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供了重要支撑。但着眼大局和长远,我国粮食生产还面临许多制约和挑战,要确保长期立足国内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始终做到“手中有粮”,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大粮食和农业生产力度,建立健全支持保护粮食和农业生产的长效机制。

一、我国有条件有能力始终做到“手中有粮”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坚持在宏观调控中加强农业,把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突出位置,连续下发5个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1号文件,在制度、政策和投入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促进我国粮食自2004年以来连续4年稳定增产。

2007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10032亿斤,比2003年增加1418亿斤,是自1985年以来首次连续4年增产。粮食单产连续4年创历史新高,2007年全国粮食平均亩产633.4斤,比2003年增加55.7斤,增长9.6%,粮食生产科技贡献率达到49%。今年,我国夏粮生产在基数较高、自然灾害多发重发、市场波动较大的形势下,单产再创历史最高水平,总产有望超过2400亿斤,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连续5年增产,为夺取全年粮食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些成就的取得,最根本的、起决定作用的是中央的惠农政策好,措施针对性强;同时,也得益于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是多方面因素综合推动的结果。

强化政策支持,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强有力的政策扶持,对于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至关重要。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和粮食生产,针对种粮比较效益低、农资价格上涨幅度大等问题,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先后取消了农业特产税、牧业税、农业税

和屠宰税,实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增支综合补贴,建立产粮大县奖励和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各地也制定了扶持政策,初步构建了新时期粮食生产政策支持体系。这些强农惠农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基层政府重农抓粮和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

强化责任落实,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确保粮食种植面积,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前提。近年来,针对我国耕地资源持续减少,耕地质量下降的突出问题,我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减、质量不降和用途不变,坚决遏制耕地过快减少势头和耕地撂荒现象发生,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的红线,为稳定粮食面积提供了重要保障。考试大网站收集同时,中央再三强调要落实粮食省长负责制,要求地方政府主要领导对本地区粮食生产负主要责任,分地区、分作物落实粮食种植面积,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各级农业部门积极挖掘粮食生产潜力,引导农民稳定小麦种植面积,努力扩大水稻、玉米、马铃薯等高产作物面积,坚决遏制水稻“双改单”,发展双季稻。

强化科技支撑,努力提高粮食单产。依靠科技挖掘粮食单产潜力,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根本途径。针对品种更新较慢、科技创新不够、技术推广普及到位率低等问题,我国不断加大对农业科技发展的支持力度,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各级农业部门组织开展以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主体培训为主要内容的科技入户工程,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旱作节水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保护性耕作等节本增效技术。今年,为进一步挖掘科技增粮潜力,农业部精心组织开展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活动,通过应用优良品种,推广集成技术,促进良种良法配套,推进粮食生产先进技术推广普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带动区域大面积增产,取得明显成效。

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粮食生产物质装备水平。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粮食稳定发展的物质保证。2004年起,针对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国家紧紧围绕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这个重点,先后组织实施了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沃土工程、种子工程、

植保工程、中低产田改造和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高产稳产农田,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不断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加强农业综合服务能力,为促进粮食稳定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强化行政推动,创新粮食工作机制。在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各级农业部门切实加强调查研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发展粮食生产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机制。近几年,我们坚持粮食生产联席会议制度、领导联系点制度、工作督导制度和专家指导制度,不断创新粮食生产工作方式。农业部先后组织开展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农业科技入户行动”、“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年”等,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抓粮食生产的有效途径。

二、实现我国粮食稳定发展面临新要求新挑战

我国粮食虽然实现了连年增产,但粮食生产的基础仍然薄弱,经济社会对粮食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巩固粮食发展的良好势头、始终做到“手中有粮”,面临着一系列新要求新挑战。粮食供求平衡压力加大。从总量看,尽管近几年我国粮食连续增产,但供求偏紧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近年来,我国粮食需求每年增加约80亿斤,需求的刚性增长将使我国粮食供求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从区域结构看,粮食主销区在增加,调出省在减少,产销平衡区在缩小,主销区粮食产需缺口逐年扩大。从品种结构看,小麦供需总量基本平衡,但优质专用品种不能满足消费需求。大米占居民口粮消费的60%,且比重还在逐年提高,稻谷供需呈偏紧态势。随着饲料和工业用粮需求快速增长,玉米正在由产大于需转向供求趋紧。大豆进口快速增长,对外依存度高。

资源短缺约束增强。我国粮食生产受耕地、水资源等资源短缺约束明显增强。2007年全国耕地面积18.26亿亩,比1996年减少1.2亿亩。目前,全国人均耕地面积1.38亩,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尽管国家实行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耕地大幅减少的趋势有所遏制,但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耕地减少的趋势难以逆转。我国水资源严重不足,

且时空分布不均。2007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873立方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农业灌溉每年缺水约300亿立方米。尤其是华北、东北、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粮食生产发展。

种粮效益持续下滑。近几年,虽然支农力度不断加大,粮食价格恢复性上涨,但受农资、人工价格上涨等影响,水稻、小麦和玉米粮食作物平均直接费用以年均6%—8%的速度攀升,粮食每亩纯收益呈下降趋势,农村劳动力种粮的机会成本高。2004—2006年,全国粮食亩均纯收益分别为382元、329元和320元,2007年收益继续下滑。据监测,今年5月份尿素、氯化钾和磷酸二铵平均价格同比涨幅超过20%、90%和70%,仅化肥涨价就导致每亩粮食生产成本增加50元左右。

国际市场约束加大。从2006年6月份开始,全球粮食价格迅猛上涨。2007年国际粮食价格上涨42%,其中小麦价格上涨112%,玉米上涨47%。今年国际粮价仍在大幅度轮番上涨,不断创新高。5月份,国际大米、小麦、玉米每吨价格分别达到873美元、350美元、244美元,同比分别上涨197.6%、72.5%和53.5%。粮食价格不断上涨,世界性粮荒迅速蔓延,使我国利用国际市场调剂国内余缺难度增大。在全球粮价上涨的同时,国外针对我国的技术性壁垒大幅提高,反倾销反补贴力度加大,与我国的贸易摩擦更趋频繁,遏制了我国比较优势的发挥。

上一篇:规模经济效益范文下一篇:通信设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