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别化学习材料投放范文

2023-09-19

个别化学习材料投放范文第1篇

【摘 要】对于幼儿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储备和身心的健康成长来说,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起到重要作用。区域活动是幼儿园主题背景下重要的教学方法,能够保证幼儿园教育工作质量的提高。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提倡自由,包括自由地选择,自发地进行探索,进行自主地学习等,区域材料的投放着重关注儿童差异性,需要进行实践和探索。

【关键词】幼儿园 区域活动 《指南》 材料投放

一、前言

幼儿园生活已经是当前幼儿成长过程中所不可缺少的一段重要经历,其能够带给孩子们一段不同的时光,让孩子们在这片小小的天地中获得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提升。幼儿园区域活动可以说是幼儿在幼儿园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活动内容,在此活动中规划材料投放,让科学合理的材料投放规划更好地帮助幼儿成长,是幼儿教师所需要做的一份重要工作内容。根据《指南》的规定和要求,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需要注重幼儿的个性发展,需要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需要注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教师在《指南》的指导下要精心做好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设计,力争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更好地发展。

二、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投放开放材料

教师在选择与设计操作材料时,仅仅关注材料的新颖性、趣味性是不可取的,要做到有明确的指向,通过多种多样的玩法来让幼儿获得不同的感知。比如玻璃球材料,可以在幼儿以往的玻璃游戏的基础上加上一些斜槽,这样就可以激起幼儿对于玻璃球不同运动形式的思考,进而去想办法不断改变斜槽的形状,就会出现一些拼接,这样就使得幼儿去动脑筋,调整搭建,实现结果的可控性、可变性和可探索性,深得幼儿喜欢。

三、提供时间与空间,让探索充满乐趣

在仔细阅读《指南》之后,对于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有了更深的了解,教师必须要相信幼儿,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方式与材料互动。一般情况下教师会认为需要为幼儿进行详细的新材料的解释才可以进行更好的应用,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幼儿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都会对环境中的材料产生兴趣,并被它所吸引,甚至完全不需要教师的讲解。所以说,教师在开展区域活动的时候,只需要给足幼儿和投放材料的互动时间,让幼儿进行自主探索,富有探索乐趣。

四、提高主题背景下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材料投放

主题背景下所进行的幼儿园区域活动是针对幼儿园的某一个主题内容,为达到教育目的而进行的活动。因此,在进行材料投放的时候更加需要对材料进行斟酌和考虑,从而让材料的投放符合主题活动的要求。

首先,主题背景下的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需要注意材料难易程度的结合。虽然所有的幼儿均参加的活动是统一的,但是幼儿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和能力却并不相同。因此,教师在进行材料投放的时候要注意做好不同难易程度的混合投放,让材料的混合搭配能够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让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或者实际需要进行不同材料的选择,增加幼儿选择的余地。

其次,在主题背景下所开展的幼儿园区域活动,要注重材料投放的多样性,注重幼儿兴趣的培养,培养幼儿从多角度对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同时也让幼儿的视野得以拓展,让幼儿在主题活动中获得身心愉悦的满足感。

第三,主题背景下所开展的幼儿园区域活动应当具有一定的规划性,而不是将材料进行随心所欲地摆放。其摆放要具有目的性,让幼儿看到材料的摆放过程,对幼儿起到一个重要的引导作用。比如教师可以将较为容易掌握的活动材料放在幼儿较为容易看到或者寻找到的地方,再通过此材料的一些功能和方位引导幼儿进入到深层次材料的寻找和活动开发中,让幼儿在材料的运用中能够开发智力,增强兴趣。

五、注重启发式材料投放

《指南》要求教师在进行幼儿园教育的时候注重启发幼儿合理运用所投放的材料进行研究和探索,启发幼儿独自思考的能力。因此,教师进行材料投放的时候,可以尽量多地选用具有启发性和研究性的材料,注重较多功能性的材料的投放和使用,注重多功能性材料和单一性材料的交叉投放,从而让幼儿对材料能够进行交叉使用和学习,培养幼儿多角度思考的能力。多种材料投放的交叉性也能够让幼儿感受到活动内容的多样性。

六、结语

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看似是一个不经意的过程或者动作,但是其中所蕴含的道理或者深意却可能对幼儿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教师要做好区域活动的材料考察和投放工作,在注重安全的基础上让幼儿在活动区域对材料进行充分运用,让幼儿在材料的运用中提升各方面的能力,让材料的投放为幼儿的活动提供更加舒适的环境,让幼儿在舒适的环境中更好地开发材料的功能,从而达到材料应用的目的,让幼儿活动更好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杨莉君,邓双.示范性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有效性[J].学前教育研究,2012(05):44-47.

[2]余云圭.幼儿园区域材料投放的四要素[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08):133-134.

个别化学习材料投放范文第2篇

【摘 要】对于幼儿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储备和身心的健康成长来说,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起到重要作用。区域活动是幼儿园主题背景下重要的教学方法,能够保证幼儿园教育工作质量的提高。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提倡自由,包括自由地选择,自发地进行探索,进行自主地学习等,区域材料的投放着重关注儿童差异性,需要进行实践和探索。

【关键词】幼儿园 区域活动 《指南》 材料投放

一、前言

幼儿园生活已经是当前幼儿成长过程中所不可缺少的一段重要经历,其能够带给孩子们一段不同的时光,让孩子们在这片小小的天地中获得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提升。幼儿园区域活动可以说是幼儿在幼儿园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活动内容,在此活动中规划材料投放,让科学合理的材料投放规划更好地帮助幼儿成长,是幼儿教师所需要做的一份重要工作内容。根据《指南》的规定和要求,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需要注重幼儿的个性发展,需要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需要注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教师在《指南》的指导下要精心做好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设计,力争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更好地发展。

二、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投放开放材料

教师在选择与设计操作材料时,仅仅关注材料的新颖性、趣味性是不可取的,要做到有明确的指向,通过多种多样的玩法来让幼儿获得不同的感知。比如玻璃球材料,可以在幼儿以往的玻璃游戏的基础上加上一些斜槽,这样就可以激起幼儿对于玻璃球不同运动形式的思考,进而去想办法不断改变斜槽的形状,就会出现一些拼接,这样就使得幼儿去动脑筋,调整搭建,实现结果的可控性、可变性和可探索性,深得幼儿喜欢。

三、提供时间与空间,让探索充满乐趣

在仔细阅读《指南》之后,对于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有了更深的了解,教师必须要相信幼儿,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方式与材料互动。一般情况下教师会认为需要为幼儿进行详细的新材料的解释才可以进行更好的应用,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幼儿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都会对环境中的材料产生兴趣,并被它所吸引,甚至完全不需要教师的讲解。所以说,教师在开展区域活动的时候,只需要给足幼儿和投放材料的互动时间,让幼儿进行自主探索,富有探索乐趣。

四、提高主题背景下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材料投放

主题背景下所进行的幼儿园区域活动是针对幼儿园的某一个主题内容,为达到教育目的而进行的活动。因此,在进行材料投放的时候更加需要对材料进行斟酌和考虑,从而让材料的投放符合主题活动的要求。

首先,主题背景下的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需要注意材料难易程度的结合。虽然所有的幼儿均参加的活动是统一的,但是幼儿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和能力却并不相同。因此,教师在进行材料投放的时候要注意做好不同难易程度的混合投放,让材料的混合搭配能够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让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或者实际需要进行不同材料的选择,增加幼儿选择的余地。

其次,在主题背景下所开展的幼儿园区域活动,要注重材料投放的多样性,注重幼儿兴趣的培养,培养幼儿从多角度对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同时也让幼儿的视野得以拓展,让幼儿在主题活动中获得身心愉悦的满足感。

第三,主题背景下所开展的幼儿园区域活动应当具有一定的规划性,而不是将材料进行随心所欲地摆放。其摆放要具有目的性,让幼儿看到材料的摆放过程,对幼儿起到一个重要的引导作用。比如教师可以将较为容易掌握的活动材料放在幼儿较为容易看到或者寻找到的地方,再通过此材料的一些功能和方位引导幼儿进入到深层次材料的寻找和活动开发中,让幼儿在材料的运用中能够开发智力,增强兴趣。

五、注重启发式材料投放

《指南》要求教师在进行幼儿园教育的时候注重启发幼儿合理运用所投放的材料进行研究和探索,启发幼儿独自思考的能力。因此,教师进行材料投放的时候,可以尽量多地选用具有启发性和研究性的材料,注重较多功能性的材料的投放和使用,注重多功能性材料和单一性材料的交叉投放,从而让幼儿对材料能够进行交叉使用和学习,培养幼儿多角度思考的能力。多种材料投放的交叉性也能够让幼儿感受到活动内容的多样性。

六、结语

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看似是一个不经意的过程或者动作,但是其中所蕴含的道理或者深意却可能对幼儿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教师要做好区域活动的材料考察和投放工作,在注重安全的基础上让幼儿在活动区域对材料进行充分运用,让幼儿在材料的运用中提升各方面的能力,让材料的投放为幼儿的活动提供更加舒适的环境,让幼儿在舒适的环境中更好地开发材料的功能,从而达到材料应用的目的,让幼儿活动更好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杨莉君,邓双.示范性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有效性[J].学前教育研究,2012(05):44-47.

[2]余云圭.幼儿园区域材料投放的四要素[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08):133-134.

个别化学习材料投放范文第3篇

1区角活动中材料选择和材料投放

材料是开展区角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幼儿建构知识的依托。托。幼儿就是在不断的主动的操作材料的过程中获取信息积累经验验从而获得发展。因此,材料是促进幼儿发展的载体,是开展区域域活动的重要保证。

选择材料要注重安全性和艺术性相结合。个别年轻教师在在材料投放上往往容易忽略“安全”二字,如易碎的玻璃制品、边缘缘不光滑易割手的包装盒、较为笨重的铁器、石头等都不适合做为为材料进行投放。艺术性较强的材料往往最受小朋友的欢迎。材材料投放前进行再加工,在具备教育功能的同时,利用五颜六色的的色彩装饰、精美可爱的造型等都能有效提高幼儿的活动兴趣。

选择材料要注意目标性和探究性相结合。材料投放应具有有目标性,应按近阶段的主题教育活动需要来进行投放。如:结合合《家乡的美食》的主题活动,围绕“让幼儿知道家乡特产的名称、称、并知道如何制作、培养爱家乡的情怀”这一活动目标,在“小小美美食屋”区角中,为幼儿提供“川北凉粉”、“顺庆米粉”、“张飞牛肉”肉”等食品制作加工原料,让幼儿通过制作、销售、品尝等活动,从而而达到落实主题活动目标的目的。探究是幼儿在动脑思考基础上上的动手操作,不能让幼儿开动脑筋思考的动手操作活动,不能被被看作探究活动。例如:给幼儿提供现成的小汽车玩具,并不是探探究活动。而给幼儿提供多种汽车的拼接零件,轮子、车箱、车门、门、车窗等,让幼儿自主进行安装,制作汽车,才是一种探索活动。动。因此在材料提供上,还要注意材料的探究性。

2区角活动中材料的补充和变更

观察:中四班的建构区,只有两个小朋友在游戏,认真观察察他们,漫无目的把几个纸盒摆来摆去,片刻时间就没了兴趣,跑跑到一边去了。主班的张老师走过来告诉我, 这个区角开放半个个学期了,因为负责该区的贾老师外出参加国培,两个星期没有对对该区角进行材料补充和更新了。孩子们可能觉得没有新意,不不太愿意到该区角进行活动了。老师们这几日正在重新创造和设设计,将在下周对该区角进行改造。幼儿对新搭建的区角总是充满了兴趣和关注, 对有挑战性的游戏总是爱不释手的。往往一个区角的活动开展时间过长,幼儿就掌握了其中的玩法和材料运用, 这时的区角对幼儿也会慢慢缺乏吸引力了。因此,在旧区角中创造新玩法,补充和变更区角材料也是老师们要重视的工作。

3区角环境创设要合理利用空间,从细节入手

优质教学资源的缺乏,好幼儿园班额庞大,在西部地区中等城市的学前教育中尤为突出。而在大班额中开展高质量的区角游戏教学活动,也是非常困难的。这就要求老师们要善于利用班级地理位置的有限空间, 采用固定和灵活相结合, 充分利用墙壁、走廊、楼梯角等空间进行区角布置,让每一个幼儿都能随时自由的选择游戏活动。如:将走廊过道的地板布置成马路,各类车辆在上面通行; 将楼梯拐角处布置成安静舒适的班级阅读区等。只要教师做个有心人,见缝插针、寸土寸金地巧妙构思,就能“让有限的场地,给幼儿无限的活动空间”。

活动区环境创设还要从细节入手,包括活动区命称、装饰品的运用、材料投放、提示符号和提示语等都要全盘设计和考虑,给幼儿完美的游戏氛围。如将常规所说的“娃娃家”命名为“我爱我家”、将“美工区”命名为“小画家工作坊”、将“医院”命名为“宝贝诊所”等,富有童趣的名称更能激起幼儿参与活动的欲望。装饰生活化才能和幼儿的经历、感受、体验一至。在“我爱我家”的区角中挂上幼儿和家人的生活照、在“宝贝厨房”中放上地方小吃,这些都是创设活动区环境要注重的细节。

4合理划分各区角的位置

观察: 大一班的婷婷正在班级里的图书角翻看一本绘本图书,她看的很认真,显然已经被书中的精美图片和故事情节所吸引。与图书角紧紧相邻的表演区,几个艺术爱好者正有模有样的弹着键盘、抱着吉它载歌载舞呢。认真看书的婷婷很快被他们弄出的大动静所吸引,开始在座位上坐立不安起来。不一会儿,就丢下看了一半的绘本,跑到别处去了。还有几个看书的小朋友皱起眉头,捂着耳朵说吵死了。

个别化学习材料投放范文第4篇

幼儿园美工区活动是幼儿自我展示, 和同伴交流, 使幼儿在美工区发现、探索、找到乐趣,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形成勇于探索, 敢于创新, 乐观向上的好品质。美工区的材料投放至关重要, 它的重要性体现在材料的种类、材料更新慢、材料投放的形式以及美工区域活动教师的引导都会影响美工区域的开展和幼儿对美工区的使用效果。

二、幼儿园托班美工区材料投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美工区物质材料投放不当的问题

1) 材料摆放

大多数托班美工区物质材料投放没有层次, 并没有分类摆放。放置柜中一般有:彩色纸、白纸、水彩笔、泡泡泥、益智类的多功能玩具 (小积木、雪花插片玩具) 、教师辅助做好的成品 (比如:泡泡泥做的汉堡、泡泡泥做的奥利奥饼干、幼儿已经完成的画等) 。白纸和彩纸、大纸和小纸没有分类都堆积在一起, 给幼儿分发的时候并不方便拿取。所有的水彩笔都放在一个牛奶盒里, 分发给幼儿时, 教师拿到什么颜色就给幼儿什么颜色, 幼儿没有选择的余地。

2) 材料投放保守

投放材料较传统保守, 缺少物质材料的创新。投放的纸只有白纸和彩纸, 在折纸活动中可以选择采用手揉纸, 手揉纸相比A4纸软硬度更适合托班幼儿进行折叠活动;在捏制活动中, 只给幼儿投放了一种材料:泡泡泥。教师给每位幼儿分发时, 只给幼儿一种颜色的泡泡泥进行捏制。对于材料的投放不当, 提供材料一成不变, 没有很好的考虑和照顾到幼儿的兴趣所在, 托班美工区域的活动中, 也可以用一些其他材质的材料来增加托班幼儿对美工区的积极性, 如:树叶、橡皮泥、蜡笔、或者是一些他们能理解的美术作品或自然景物等。

2、美工区周围的环境布置问题

根据对托班幼儿的美工区的观察了解发现, 首先, 美工区域的作品展示照片距离幼儿的视线范围较远, 不利于幼儿观赏自己的作品, 并且很少有幼儿前去观赏。其次, 美工区周围墙面的背景墙单调, 与其他活动区域环创背景一致, 视觉上没引起一定的冲击, 未能吸引幼儿的注意, 不能够很好的激发幼儿的兴趣。这样的现象并没有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展示平台, 没能够给幼儿提供一个更好的主题环境, 幼儿很难透过美工区的环境进行审美探索体验。

3、教学活动过程中师幼互动存在的问题

1) 在托班美工区活动时, 教师过多干预幼儿的自主活动

在美工区进行美工活动时, 一般由教师给幼儿分发美工材料。教师在给幼儿投放材料时, 会选择幼儿进入美工区域之后, 活动开始之前, 教师要求幼儿先听取教师的活动讲解、看教师的示范演示, 然后才将材料投放给幼儿, 一旦教师把控不好时间, 讲解时间过长, 在一定程度上就会降低幼儿对物质材料的探索欲。教师过多干预幼儿的想法和操作动作, 这会使幼儿失去自主选择、自由创作以及自我表现的机会, 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只是出于被动的接受地位, 从而失去美工区活动原有的意义。

2) 美工区活动教学中强调幼儿机械模仿

在美工区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只希望达到自己制定的活动目标, 而忽略了幼儿的兴趣, 一味要求幼儿机械的模仿自己, 没有看到幼儿自我的表现。所以教师一味的强调模仿不利于幼儿真实兴趣的表达。

3) 美工区活动教师评价欠妥

在美工区活动结束时, 基本对幼儿的作品不进行评价, 或者单纯的说个“好”、“做的不错”这样的话语, 并没有对个别幼儿的作品指出细节上的评价, 也很少对幼儿整个活动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甚至教师对幼儿放任管理, 在进行美工活动时, 教师在一边看着并不进行指导, 幼儿放肆的将美工区当做游戏的场所。部分教师评价标准欠妥, 只认为幼儿作品越像实物越好, 但这也恰恰是托班幼儿最难做到的一点。所以, 教师对幼儿在美工区的评价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的。

三、托班美工区活动指导策略

1、美工区材料与工具的科学摆放

由于托班幼儿的年龄小, 小肌肉动作发展缓慢。因此, 教师在美工区材料与工具的摆放时要注意分类和有序摆放, 比如:纸张要按颜色和大小分类摆放;水彩笔要放在水彩笔盒里按颜色摆放;美工区的材料不要与其他区域的材料混合;美工材料和工具要摆放的井然有序、一目了然。教师在摆放美工材料时, 需要提供符合托班幼儿的年龄阶段和数量满足幼儿即可。

2、美工区材料投放的多样化

托班美工区的材料在我们生活中也可以搜

集很多直接投放到美工区, 比如:牛奶盒、旧纸板、鸡蛋壳、树叶等等。让幼儿使用不同的美工材料进行自由创作, 增强幼儿对不同材料的体验, 丰富幼儿感知。从而改变美工区一成不变的物质材料。

3、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富有趣味性的美工区环境

美工区位置的选择尽量靠近窗口, 这样光线充足、视觉舒适, 对美工材料的颜色辨识更加清晰。自由宽松的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足够宽广的活动场地会自动避免幼儿推挤。美工区域的背景墙也要结合幼儿园的活动主题的改变而随时更换, 以加深幼儿对活动主题的印象和理解, 让幼儿感到美工区环境的舒适和轻松。

4、提高美工活动中师幼互动的质量

在美工活动中幼儿始终是活动创造的主体。教师应了解并尊重本班幼儿兴趣, 应以幼儿为主体, 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探索和表现。教师在根据幼儿园给出的活动主题周计划中给幼儿组织活动, 应注意幼儿兴趣, 如:在冬天下雪, 幼儿会对雪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 组织幼儿在美工区画雪花, 用泡泡泥捏制雪花等活动, 进一步认识雪花, 感受雪花和冬天的美。在美工区活动中教师应该帮助指导幼儿, 不对幼儿的创作进行过多干预。在评价创造性作品时, 应积极肯定幼儿的创作思想, 鼓励幼儿在美工活动中大胆创作, 不能抹杀幼儿的童真创作。

摘要:美工区活动材料的选择和投放是幼儿顺利开展美工活动, 开发创造潜能的前提和基础, 它直接影响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 影响美工活动的成效和幼儿的发展。要保证投放的材料有效促进幼儿在美工区活动的开展, 教师必须注重投放技巧, 装饰美工区环境、选择丰富的材料、投放时注重层次性、渐进性等都是激发和保持幼儿参与美工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想象力和审美表征能力的有效方式。通过有策略的投放美工区活动材料, 促进幼儿与活动材料有效互动, 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 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潜能。

关键词:美工区,物质材料,投放

参考文献

[1] 朱家雄, 林琳.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152-157.

[2] 李会敏.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教师指导行为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3.

[3] 华爱华.活动区材料和投放方式与幼儿行为的发展关系[J].幼儿教育, 2008 (7) .

个别化学习材料投放范文第5篇

学生:高某某

学校和班级:威海市特殊教育学校 启智1班 计划时间:2013年1月—6月

一、学生基本情况:

1.高某某,2011年11月3日出生,2009年入学。从小由爷爷带大,幼儿园上的很晚,断断续续,接受学前教育不系统。父母的教育理念及方法有很大分歧。妈妈比较溺爱,认为孩子很聪明,每天辅导,关注学习成绩;爸爸对孩子严厉,感觉孩子说话不清楚,语言发展不好,就应该多培养她跟人交往,锻炼她的说话能力。

2.行为特点:刻板行为明显。

(1)每天都要喝一袋奶,而且必须是某种牌子、某种口味的。

(2)睡觉前一定会把明天要穿的衣服找好,睡觉之前洗脸刷牙等程序一个都不会少,到八点了她自己就开始收拾准备睡觉,几乎是雷打不动。

(3)物品摆放整齐,每个玩具、生活用品都有固定的位置,如果有人把她的玩具地方挪动了会发脾气。 (4)喜欢蹦床、荡秋千、转盘等反复重复动作的游戏,而且转很长时间都不晕,每天都会要求爸爸带她去同一个小区的同一处健身场地玩。

3.语言特点:语言简单,断续,迁移能力差,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差,有时答非所问。

4.社会适应特点:喜欢与人亲近、交流,但有时存在恐惧心理,不懂与人正常交流的礼貌,对不喜欢的人或陌生人常常斜视。紧张时发出无意识的“嗯嗯”声音、玩手指进行缓解。

二、长期目标:

1.刻板行为矫正:经过一学期的矫正,减轻对刻板行为的依赖,加深对行为本身的认识,使学生对适当行为有积极地理解和认识,体会到自主行为的乐趣。

2.社会适应行为矫正:一是减少紧张时发出无意“嗯嗯”声的次数。二是改掉扳手指头的依赖。三是减少对陌生人和不喜欢的人斜视。四是帮助建立对陌生人的友善与信赖。

3.语言矫正:养成听话时与讲话者对视的习惯,加强目光交流,逐步形成听明白再表达的语言交流习惯。

三、短期目标

1.班主任利用每天的晨会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文明行为的教育,安全课教师对学生进行怎样与陌生人交往的教学,让其对陌生人形成客观的认识,降低不信赖感和敌对感。 2.通过适时、适度的交换座位改变学习、吃饭、排队等常规中的位置,让其适应改变带来的心理变化,减轻刻板行为的心理依赖。

3.课堂上,时刻注意纠正其在课堂回答问题紧张时发出“嗯嗯”声音、扳手指的行为,减少发声和扳手指的次数,并进行奖励,强化正面效果。

4.外出活动时,遇到陌生人或学生家长,注意观察和纠正其斜视的行为,正面强化。

5.课堂和日常交往中,时刻注意强调学生与对话人的目光对视,善意的、微笑的对视可帮助她建立信心,先听明白以后再回答。

四、教育干预策略

1.营造良好的干预氛围。协调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要共同为其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语言、行为交流环境,以正面鼓励为主,以善意的暗示为辅,建立信任关系,改进教育康复的水平和效果。

2.及时调整干预策略。对于孩子心理产生紧张、负面影响较为明显的干预策略要慎用,随时发现随时调整。

3.注意行为矫正的反复性。孩子的行为有反复的特点,尤其是当她遇到不良的心理体验时容易退却和消极,产生对过去刻板行为的依赖,所以要时刻注意观察和分析,及时进行矫正和肯定。

五、评价办法

1.建立行为矫正、社会适应矫正、语言矫正跟踪记录,明确记录其发生的次数、减低的次数、反复的次数等。

2.请任课教师、家长、班主任对其行为、语言、社会适应做出过程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

个别化学习材料投放范文第6篇

学校和班级:永新县特殊教育学校 培智一(2)班 计划时间:2015年9月—2016年7月

一、学生基本情况:

1.贺某某,2007年1月3日出生,2015年9月入学。从小由妈妈带大,之前有上过幼儿园,但是由于不喜欢与别人交流又比较依赖妈妈,所以在幼儿园没读多久就没有读了,之后一直由妈妈一个人在家独自带,接受学前教育不够系统。父母的教育理念及方法有很大分歧。妈妈比较溺爱,认为孩子很还小还是有些不懂事比其他正常的小孩发育的晚,每天辅导,给他进行不同程度的基本训练,关注学习成绩;爸爸对孩子严厉,感觉孩子总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不跟外界交流,语言发展不好,就应该多培养他跟人交往,锻炼他的说话能力。

2.行为特点:刻板行为明显。

(1)每天早上起来不喜欢吃早餐,吃的话必须是用饼干代替早餐,不喜欢喝牛奶。

(2)喜欢一个人自言自语,一句话一个词不断地重复说。

(3)物品摆放整齐,每个玩具、生活用品都有固定的位置,如果有人把他的玩具地方挪动了他会重新放回到指定的位置,如若你再动他就会发脾气。

(4)喜欢蹦床、荡秋千、转盘等反复重复动作的游戏,而且转很长时间都不晕,自己喜欢的东西一定不会给别人,一旦你强行拿走他会不断从你手中拿走,直到拿到为止。

3.语言特点:语言简单,断续,迁移能力差,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差,有时答非所问,有时直接不理你。不听指令,老师或爸爸妈妈说的话不会去做。

4.社会适应特点:不喜欢与人亲近、交流,存在恐惧心理,不懂与人正常交流的礼貌,对不喜欢的人或陌生人常常斜视,喜欢一个人自言自语。

二、长期目标:

1.刻板行为矫正:经过一学期的矫正,减轻对刻板行为的依赖,加深对行为本身的认识,使学生对适当行为有积极地理解和认识,体会到自主行为的乐趣。

2.社会适应行为矫正:一是减少一个人自言自语,尽量与人简单的交流。二是学会听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三是减少对陌生人和不喜欢的人斜视。四是帮助建立对陌生人的友善与信赖。

3.语言矫正:养成听话时与讲话者对视的习惯,加强目光交流,逐步形成听明白再表达的语言交流习惯。

三、短期目标

1.班主任利用每天的晨会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文明行为的教育,安全课教师对学生进行怎样与陌生人交往的教学,让其对陌生人形成客观的认识,降低不信赖感和敌对感。

2.通过适时、适度的交换座位改变学习、排队做操等常规中的位置,让其适应改变带来的心理变化,减轻刻板行为的心理依赖。

3.课堂上,学会跟老师进行朗读,听老师的简单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时刻注意纠正其在课堂自言自语的习惯、扳手指的行为,减少发声和扳手指的次数,并进行奖励,强化正面效果。

4.外出活动时,遇到陌生人或学生家长,注意观察和纠正其斜视的行为,正面强化。

5.课堂和日常交往中,时刻注意强调学生与对话人的目光对视,善意的、微笑的对视可帮助他建立信心,先听明白以后再回答。

四、教育干预策略

1.营造良好的干预氛围。协调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要共同为其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语言、行为交流环境,以正面鼓励为主,以善意的暗示为辅,建立信任关系,改进教育康复的水平和效果。 2.及时调整干预策略。对于孩子心理产生紧张、负面影响较为明显的干预策略要慎用,随时发现随时调整。

3.注意行为矫正的反复性。孩子的行为有反复的特点,尤其是当他遇到不良的心理体验时容易退却和消极,产生对过去刻板行为的依赖,所以要时刻注意观察和分析,及时进行矫正和肯定。

五、评价办法

1.建立行为矫正、社会适应矫正、语言矫正跟踪记录,明确记录其发生的次数、减低的次数、反复的次数等。

2.请任课教师、家长、班主任对其行为、语言、社会适应做出过程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

上一篇:花褪残红青杏小范文下一篇:党小组活动总结范文